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

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明[1](2021)在《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镁是300多种酶的活化因子,也是植物体的第二大阳离子。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镁对维持叶绿体结构和绿叶细胞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植物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分配、蛋白质合成等与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镁还影响植物的氮代谢和矿质营养分配过程,对作物的营养品质建成有着直接影响。镁是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代谢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然而,人体镁缺乏正成为全球性的营养问题。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素缺乏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镁浓度严重下降,而日常膳食中镁摄入量的降低是造成人体缺镁的重要影响因素。高量土壤镁淋洗损失、忽视镁肥施用和作物产量提升带来的“稀释效应”是导致农产品镁浓度持续下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我国逾50%以上的农田土壤存在缺镁或潜在缺镁的农业生产问题,尤其是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不仅影响了以植物源性食品消费为主的人群镁营养健康,还显着影响了作物的产量。镁肥施用被证实是提升缺镁土壤上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与人体镁营养及其他营养品质的快速有效农学强化措施。但在田间条件下,镁肥施用如何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建成及人体营养健康,如何影响土壤-作物系统的土壤镁淋失及维持系统的镁素平衡,能否通过改善镁肥施用方式以实现镁强化、产量优化及控制镁淋失等都还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基于西南地区黄壤上典型露地蔬菜辣椒-白菜轮作体系,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明确了区域蔬菜的生产水平和菜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研究了镁肥施用水平分别对辣椒和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人体健康效应,以及轮作系统镁素平衡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品质及土壤镁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镁肥施用方式管理对土壤镁淋失的阻控潜力。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户调研和土壤分析,评价了西南地区黄壤典型蔬菜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区域露地菜田基本由水稻-油菜轮作系统转换而来,而当前露地蔬菜系统的产量水平低,但肥料投入数倍高于专家推荐施用量。过量施肥导致了菜地土壤的磷、钾、钙、镁养分富集,造成了系统磷素的高淋洗风险,土壤Ca Cl2-P显着增加的速效磷(Bray-P)临界值为104 mg kg-1。此外,菜地0-60 cm土层的土壤p H明显降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钙镁养分的累积显着缓解了耕层土壤的酸化;但底层土壤p H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外,受碳投入少、耕作频率高、以及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影响,菜地土壤的碳、氮均处于损耗状态,且C/N比随土层向下及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显着下降趋势,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下降,对蔬菜种植系统的持续性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区域蔬菜系统的土壤镁素缺乏及交换性钾/交换性镁比例失衡问题突出。综上,区域传统农业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集约化蔬菜种植已造成严重的菜地土壤退化现象和环境污染风险。因此,西南地区蔬菜集约化生产迫切需要合理的有机物料投入及氮磷镁肥管理策略,同时应注重农技服务的有效配伍,以达到蔬菜绿色生产及生态环境友好目标。(2)土施镁肥显着影响了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本研究中,随施镁量的增加(0-67.5 kg ha-1),辣椒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优化施镁可同步实现最高增产25.6%和增收40.1%。就产量构成来说,产量的增加依赖于单株挂果数和单果重的提高。镁肥对辣椒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辣椒产量的增加可全部归功于植株生物量的提高。其中,辣椒开花坐果期前、后的植株生物累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85%-28.4%和71.6%-90.1%。本研究中,辣椒增产的植物营养学机制为:镁肥提高了开花坐果期的植株镁营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三者间的积极互馈共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累积从而促使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转移。但是,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植株土壤镁浓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均表现为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尚无法建立高产辣椒体系的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说明辣椒产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土壤交换性镁缺乏及土壤钾/镁比例失衡是限制其继续增产的两大限制因子。(3)本研究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评价框架,首次构建了成人镁、钾、钙、铁和维C营养素缺乏的健康评价方法,且初次评估了目前我国成年辣椒消费人群的健康负担为21.3百万DALYs lost;其中,由人体钙营养不良导致的致残寿命年损失贡献为75.3%,而镁、维C、铁和钾营养不良的贡献则分别为8.96%、7.45%、5.88%和2.42%。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施镁量的增加,辣椒果实镁和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着增加,但钙、锌和维C浓度显着降低,而对钾和铁无明显影响。在目前辣椒消费水平下,食用镁强化辣椒虽可增加人体镁营养摄入水平,但显着降低钙、锌和维C的摄入量。据DALYs模型计算,镁营养带来的健康效应远不足以抵消钙和维C摄入不足所造成的健康负担,所以辣椒生产系统中单施镁肥将加剧人体的健康负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镁肥需要与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钙铁锌肥同时施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求。(4)相比于对照,镁肥施用对大白菜收获期产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分别显着提高镁营养、维C和水溶性蛋白含量53%、20.0%和57.9%,同时显着降低硝酸盐含量13.5%,综合营养品质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本研究表明试验地存在轻度镉污染,但镁肥能显着抑制大白菜对重金属镉和镍的吸收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各消费人群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表明,该区域大白菜生产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22.5-45 kg Mg ha-1。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作物系统的镁强化、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人体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5)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巨大的土壤镁淋失是导致土壤-作物系统镁素缺乏的影响因素之一。全球尺度上,农田系统和果园种植系统的平均镁淋失量分别高达44.6 kg ha-1 season-1和103 kg ha-1 yr-1。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农户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却未重视镁肥的施用,忽视了镁素的归还,土壤镁养分随作物收获逐渐被损耗,加剧了系统的镁素缺乏。本田间试验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上露地蔬菜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量为33.9-74.2 kg ha-1 yr-1,与植株镁积累量相近,且随施镁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镁淋洗损失强度与集中降雨同步,故辣椒季贡献了65.4-74.4%的镁淋失量,而大白菜季和休耕期的贡献率相当。除降雨量外,土壤质地、施镁量和植株镁积累量等都是影响镁素淋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当前种植体系下的土壤镁淋失并不会导致地下水硬度超标问题。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施肥策略,辣椒和大白菜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62.1和21.8 kg Mg ha-1。在我国南方大田蔬菜种植体系中,协同改进镁肥施用类型(控释/缓释)和施用方式(土施+叶面喷施),以及改良菜地土壤性质(SOC/p H)和系统管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作物高产、减少镁肥投入和镁淋失量的潜在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全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6)镁肥土施(45 kg Mg ha-1)和0.5%浓度喷施均能显着提高西南地区黄壤上辣椒产量和果实镁营养,且效果相当。但相比于土施,0.5%浓度喷施提高了植株镁营养向果实的转移效率及辣椒的商品果率。受产量提升导致的“稀释效应”和镁参与相关生理过程的共同影响,土施和0.5%喷施显着降低了辣椒果实的钙、维C、硝酸盐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但两处理的品质综合效应表现为:0.5%喷施≥土施。此外,相比于不施镁对照,土施能显着提高辣椒收获期耕层土壤的交换性镁浓度,而喷施处理则表现出损耗态势,0.5%浓度喷施处理对应的土壤交换性镁损耗速率为4 mg kg-1 season-1。若以维持基础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不变为目标,每季至少需要以土施方式向当前土壤-辣椒系统额外补充10.8 kg Mg ha-1镁肥投入。由此一来,相比于45 kg Mg ha-1土施处理,上述组合式施镁策略能够在减施镁肥68.4%基础上获得同等辣椒品质和产量,或更高产量,同时降低镁淋失33.7%。因此,当前的农业管理措施除了需要综合考虑作物品质、产量和养分、土壤生产力及环境效应外;还需在作物生产系统的多指标优化镁肥管理中,加深对施镁量、施镁方式及其系统镁素平衡的理解。

冯雨晴,李耕,赵园园,周骏,马雁军,白若石,刘德水,史宏志[2](2021)在《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究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混合喷施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机制,以白肋烟Tennessee 90 (TN9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计CK(清水对照)、T1(1 mL·L-1丙三醇)、T2(1 mL·L-1丙三醇+10 mg·kg-1吲哚-3-乙酸)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白肋烟叶片生长指标、色素含量、光合速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均可提高白肋烟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素利用效率,促进可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降低总氮和硝酸盐质量分数,且T2处理效果更显着。与CK相比,T2处理的白肋烟根、茎、叶干质量分别增加43.75%,27.85%和41.13%,氮素利用效率增加12.18%,而硝酸盐质量分数降低14.52%。T1,T2处理均可促进白肋烟烟苗的生长,提高白肋烟烟苗碳氮代谢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叶片叶硝酸盐质量分数,T2处理效果更佳。

刘扣珠[3](2020)在《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技术优化及烟叶形态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中是我国优质浓香型烟叶典型产区,尤其是上部叶质量潜力较大。目前由于优质上部叶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尚未健全,质量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以豫中典型浓香型烟区许昌为代表,以中烟100的优质上六片烟叶为试验材料,从栽培措施优化和形态指标标准化入手,在2017-2019年开展相关研究,探索生产优质上六片的关键栽培技术及上六片的形态指标与烟叶内在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关系,旨在为建立优质上六片烟叶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形态指标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因子分别为施氮量48 kg/ha、种植密度15750株/ha、单株留叶数16片的T5处理为本试验最佳栽培处理。该处理的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表现为平均叶长60.56 cm、单叶重21.39 g、含梗率24.10%、叶质重97.5 g/m2;化学成分中的两糖含量较高、烟碱和总氮含量低,钾氯比、糖碱比和糖氮比为处理中最大;产值高达63135.465元/ha、中上等烟比例94.49%、均价40.89元/kg。2、分析各因子对产值与感官品质的影响,单因子效应显示上六片烟叶产值随着施氮量、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开口向下的单峰曲线,即先增加后降低;随留叶数增加呈现开口向上的单峰曲线即先降低后增加。感官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互作对产值、感官品质和香气质影响显着,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互作主要影响香气量。综合单因素和双因素分析结果,对产值和感官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施氮量45.9285-50.1690kg/ha、种植密度15720-16045株/ha、留叶19-22片/株时,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的产值和感官品质可达最佳,为豫中烟区生产优质上六片烟叶的优化栽培组合。3、上六片烟叶的各物理指标中,单叶重、叶质重和厚度与叶长的相关性较大,随着烟叶长度的增加,烟叶的单叶重和厚度逐渐增加,叶质重先增加后略有降低。随着烟叶长度的增加,上六片烟叶的的化学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变化趋势表现为:上三片烟叶的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烟碱和氯含量逐渐增加、总氮和钾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下三片烟叶的糖和烟碱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总氮和钾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另外上六片烟叶的糖碱比先增加后降低;氮碱比先降低后增加;钾氯比逐渐降低。上六片烟叶的各香气物质含量优值在不同区段表现不同。茄酮和新植二烯在较短叶长中的含量较高,其中茄酮含量以叶长35-41 cm区段内最高,新植二烯以41-47 cm区段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β-二氢大马酮含量最高的上三片叶长区段分别为47-53cm、65-71 cm、77-83cm;但在下三片中的89-95 cm叶长区段含量最高且较大叶片的含量稍高。各矿质元素与叶长的关系以K、Ca、Mg和B与叶长的相关性较大,且随叶长增加,K和B的含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Ca和Mg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叶长偏小时的K、Ca、Mg、B含量较低,叶长偏大时Ca、B含量较高。4、试验结果显示上三片和下三片烟叶的各感官指标得分随叶片长度和单叶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析各感官指标与叶长、单叶重和株高的数学模型,得出以下结果:①上六片烟叶适宜的平均叶长范围为66.31-73.29 cm,其中上三片和下三片烟叶感官品质最佳的叶长范围分别为59.80-66.00 cm和66.22-73.20 cm。随叶长增加,除劲头和刺激性得分外,其他感官指标得分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存在最佳叶长。其中劲头得分随上六片烟叶叶长的增加基本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刺激性则整体呈现出稍有增加后又逐渐减小的趋势。综合感官的总得分在上六片平均叶长为69.80 cm时最高,上三片62.90 cm、下三片69.71 cm时最高。②上六片适宜的平均单叶重为16.63-18.38 g,其中上三片和下三片烟叶感官品质最佳的单叶重范围分别为16.78-18.54 g和17.80-19.68 g。随单叶重增加,综合感官的总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7.50 g,其中上三片17.66 g、下三片18.74 g;且不同感官指标最佳时的单叶重存在差异,其中香气质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4.21 g,香气量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20.81 g,浓度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9.17 g,余味得分最高时的上六片平均单叶重为17.50 g。③上六片烟叶感官品质最佳的烟株株高的适宜范围为113.36-125.84 cm。综合感官的总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19.85 cm,不同感官指标最优时的烟株株高也存在差异,其中香气质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30.88 cm,香气量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22.89 cm,浓度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14.50 cm,杂气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27.70 cm,刺激性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36.67 cm,余味得分最高时的株高为118.40cm,随株高增加劲头得分逐渐降低。

冯雨晴,李亚飞,史宏志,周骏,白若石,马雁军,林淑贞[4](2019)在《不同浓度钼酸钠对白肋烟苗期碳氮代谢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钼酸钠促进烟苗碳氮代谢的作用机制并筛选出适宜的使用浓度,以白肋烟品种TN90为材料,在温度22~28℃,光照强度800μmol·m-2·s-1,相对湿度85%,每12 h昼夜光暗交替的人工气候室中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0.1%、0.5%、1.0%和2.0%等5个钼酸钠浓度进行喷施处理,研究不同浓度钼酸钠对白肋烟烟叶色素含量(质量分数)、光合作用、硝酸还原酶活性、碳氮化合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0%浓度范围内,施用钼酸钠的白肋烟烟叶色素含量、氮代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在钼酸钠浓度为1.0%时,白肋烟烟叶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增加30.72%,氮素利用效率提高12.42%,硝酸盐含量则降低27.45%。因此,在0.1%~2.0%浓度范围内,施用钼酸钠能提高白肋烟烟苗碳氮代谢能力,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显着降低烟叶硝酸盐含量,且以1.0%浓度的处理较为适宜。

冯雨晴,杨惠娟,史宏志[5](2019)在《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中的硝酸盐是有害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前体物,烟叶叶片和主脉中硝态氮含量与烟叶调制和贮藏过程中TSNA形成密切相关,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是降低烟草TSNA和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对优质低害高效烟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烟叶硝酸盐积累机理与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措施,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烟草优质低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牛桂言[6](2018)在《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湖北襄阳地区成熟期烟叶难以适时落黄的问题,以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钨酸钠喷施浓度,分析了其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发育、碳氮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质体色素的降解以及烤后烟叶的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钨酸钠降低了上部和中部烟叶的叶长、叶宽及最大叶面积。打顶后,各处理烟叶不断加长加宽,但钨酸钠对烟叶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对烟叶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打顶后30天,处理T1、T2、T3的上部叶的最大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降低了7.12%、11.76%、26.59%,中部叶降低了6.37%、14.08%、22.32%。打顶后钨酸钠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升高降低幅度加大,打顶后30天分别较对照降低了9.16%、30.34%、41.57%。说明钨酸钠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过旺生长烟株后期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以T2处理的烟株在田间表现良好且烟叶提前落黄。2、钨酸钠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打顶后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随着烟叶打顶时间的推移和钨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打顶后30天,处理T1、T2、T3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1.40%、27.42%、35.98%,类胡萝卜素降低了14.10%、22.84%、43.58%。其中,叶绿素在打顶后20~30天时降解速度较快,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度在各处理间表现出差异,各处理的降解量与钨酸钠浓度呈负相关,且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大于类胡萝卜素。说明钨酸钠处理促进了成熟期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有利于加速烟叶的成熟。3、喷施钨酸钠后显着降低了烟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且NR活性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而显着下降。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钨酸钠浓度呈负向相关关系,而高浓度的钨酸钠对GS活性抑制作用效果不明显。转化酶(Inv)和淀粉酶(AM)的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升高。Inv的活性的升高与钨酸钠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T1、T2处理均提高了AM活性,且T2处理优于T1处理,T3处理的AM活性较T2有所降低,但仍高于T1和对照处理。说明T2处理更有利于烟叶成熟后期减弱氮代谢,促进碳氮代谢的转化,从而促进烟叶后期的成熟。4、钨酸钠各处理均提高了打顶后前期烟叶的超氧化物气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处理T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到打顶后30天,各处理的酶活性均下降。各处理MDA含量在打顶后一直处于升高的趋势,但钨酸钠处理的烟株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表现为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钨酸钠处理能够调节烟叶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降低MDA的含量,有利于减少打顶后活性氧对烟叶的伤害,而后期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下降又可能是烟叶衰老的象征,以处理T2效果较好。5、适宜浓度的钨酸钠能够降低中部和上部烟叶硝酸盐的含量。T1、T2处理均降低了硝酸盐的含量,T3处理导致烟株硝酸盐的积累。亚硝酸盐的含量随钨酸钠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T2、T3处理与对照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整体以T2处理能够较好的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6、钨酸钠处理降低了烤后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叶质重及含梗率,且均随着喷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其大田长势的表现相对应。其中,T3处理显着降低了烟叶的抗张强度。随着钨酸钠浓度的升高,有效地降低了烟叶的烟碱、总氮含量,适当提高了总糖和钾含量。结合优质烤烟要求,T2处理的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最优,能够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吸食品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以T2处理最高,但上部叶各处理的香气物质总量差异不显着。综合来看,T2处理的烤后烟叶品质最优。结合利用隶属函数对烟叶生理指标分析的结果来看,以处理T2能够有效地调控成熟期烟叶的生长及各项生理指标,有利于烟叶成熟落黄,同时烤后烟叶品质较好。

李亚飞[7](2018)在《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硝酸盐是其形成的重要前体物。白肋烟烟叶硝酸盐明显较烤烟高,对降低TSNAs含量和提高烟叶安全性不利。本文以烤烟为对照,通过设置大田或室内试验,采用转录组RNA-Seq技术和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分析,对比了白肋烟和烤烟烟草类型根系对NO3-吸收能力的差异及其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系,明确了烟叶硝酸盐积累差异、规律,以及对TSNA形成的影响,揭示了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和机理,形成了控制烟叶硝酸盐积累的技术和方法,旨在为降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在相同氮素供应条件下,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研究类型间烟苗根系形态、根系对NO3-N吸收动力学的特点,分析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相同氮素供应条件下,白肋烟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均较烤烟大,但根系NO3-N最大吸收速度和最大吸收量较烤烟低,同时烟叶总氮和硝酸盐含量明显较烤烟高,且NO3-N占总氮的比例较烤烟高,烟叶氮素积累量明显较烤烟低,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白肋烟根系形态发育良好,但吸收能力并不突出,其烟叶硝酸盐大量积累与根系吸收相关性较小。2)设置盆栽和大田试验,以白肋烟和烤烟类型各2个品种为材料,分别在两类型正常需氮条件下,研究烟叶发育过程中氮代谢活动和硝酸盐积累的差异和动态规律,分析调制后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生物碱与TSNAs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田间发育过程中,白肋烟叶色素含量、NR活性/施氮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烤烟低,但硝酸盐含量、调制后烟叶总氮和TSNAs含量均明显较烤烟高,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性水平。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烟叶TSNAs各组分及其总量与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烟叶TSNAs形成与硝酸盐含量密切相关。在田间发育过程中,烟叶硝酸盐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即在团棵后进入旺长期迅速升高,旺长中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又出现下降趋势,成熟期的变化趋势变缓。由此可知,旺长期是烟株烟叶硝酸盐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成熟期是烟叶硝酸盐含量下降的重要时期,且类型间差异在苗期已存在。调制后烟叶NO3-N含量与旺长期和成熟期烟叶GSA的相关性较强,说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氮素还原同化作用密切相关。白肋烟烟叶氮素还原同化作用较弱是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而硝酸盐大量积累是其TSNAs含量偏高的重要原因。结合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可知,在旺长期,提高氮素同化能力是避免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键。3)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在相同施氮水平和相同叶片生物量积累条件下,采用转录组技术,分析类型间烟叶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同时结合两类型间烟苗在碳氮代谢活动和其产物的差异,研究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进行直接调控或添加外源碳源,研究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相同供氮水平和相同叶片生物量积累条件下,对白肋烟和烤烟间烟叶RNA-Seq进行趋势分析,获得目标差异基因后,经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定位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上,说明类型间在光合作用方面的差异较为突出;进一步筛查发现,类型间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碳固定、蔗糖和淀粉合成途径、硝酸盐响应、转运和同化等方面,尤其是白肋烟烟叶蔗糖和淀粉合成(AGPS1、SPS2、SUS2、DPE2、TPS11)、调控硝酸盐代谢途径的转录因子NLP7以及氮素转运和同化相关基因(NPF3.1、NPF7.3、NRT2.1、NRT2.5、NIA1、NIA2、GS1、GDHA)表达水平稳定下调,且不受氮素水平影响,与烟株物质积累和烟叶碳氮化合物含量表现较为一致,是影响烟叶碳水化合物形成和硝酸盐代谢的关键。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白肋烟两品种烟叶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还原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较烤烟低41.72%、33.44%和42.89%,NRA、GSA和整株氮素积累量分别较烤烟低28.48%、38.55%和43.33%,但烟叶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分别较烤烟高32.51%和103.36%。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在相同施氮条件下,烟叶NO3-N含量与烟叶NRA、GSA、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出负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烟叶硝酸盐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均有密切关系。对白肋烟喷施氮代谢促进剂钼酸钠后,烟叶氮同化作用增强,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在施用外源碳源丙三醇后,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氮同化利用能力增强,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综上所述,白肋烟烟叶氮同化能力弱是其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烟叶碳固定和糖类物质合成能力弱,氮代谢活动所需能量和还原力不足,可能是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4)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喷施不同调节剂,研究对烟叶硝酸盐和TSNAs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14 d后,上部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升高了19.30%和5.92%;在成熟期喷施草丁膦14d后,上部叶GS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了18.79%和24.54%,调制后烟叶总氮下降了5.08%;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与在成熟期喷施钼酸钠和草丁膦相结合,白肋烟两品种烟叶GSA平均值下降了84.48%,氨气挥发速度升高了49.65%,调制后烟叶硝酸盐和TSNAs总含量分别下降了47.00%和51.76%。由此说明,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同时在成熟期喷施钼酸钠和草丁膦,是一种降低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的有效调控方法。在0.025%-0.15%浓度范围内,喷施丙三醇后均能够明显降低苗期烟叶硝酸盐含量,且以0.1%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在不同施氮条件下,喷施丙三醇后,烟叶GSA、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叶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及烟叶两糖含量均有升高,同时烟叶总氮和NO3-N含量明显下降。由相关性分析得出,烟叶硝酸盐的降低倍数与色素和GSA的升高倍数间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性水平,说明添加外源碳源丙三醇,能够提高氮同化作用,是降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的有效剂。

田佳灵[8](2018)在《光环境和营养液对水培生菜钾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低钾蔬菜作为一种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新型蔬菜在国内较少,本试验在无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生菜为供试材料,以红蓝LED灯作为光源,提供两组光质(8R1B和1R1B),两组光照强度(300、450μmol·m-2·s-1),针对营养液处理采用两种降钾方式(采前降钾和采前断钾),研究了光照条件与营养液降钾方式对水培生菜钾含量、产量、营养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以期为肾脏病人提供更丰富的饮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光环境对生菜生长的影响不同。在8R1B红蓝比条件下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和含水量高于1R1B,即高比例红光有助于生菜地上部生长。2.不同光环境对生菜品质的影响不同。1R1B光质条件下生菜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生菜DPPH自由基清除率、FRAP值、多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均高于8R1B。总的来说,高比例蓝光能促进光合色素以及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等的积累,并增强生菜的抗氧化能力。3.不同光环境对生菜钾含量的影响不同。降钾条件下,较高光强(450μmol·m-2·s-1)更能提高钾含量的降幅;不降钾条件下,高比例的蓝光(1R1B)对生菜钾积累的抑制作用更强。4.降钾处理对生菜生长的影响因光环境不同而不同,总体表现为,在1R1B-300、1R1B-450和8R1B-450光环境下,减少钾供应均可维持生菜的正常生长。5.降钾处理能提高生菜的品质,主要表现为:1R1B-450、8R1B-300和8R1B-450光环境下,降低钾的供应均能显着提高生菜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并且有利于提高生菜DPPH自由基清除率、FRAP值以及多酚和类黄酮含量。6.降钾处理能显着降低生菜钾含量,且随营养液中钾水平的降低或断钾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大;所有的降钾方式中,采前两周断钾处理的降钾效果最好,降幅可达66.6%。生菜中钠、镁、钙含量与钾趋势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均呈升高的趋势。综合来看,高比例蓝光(1R1B)有利于生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高光强(450μmol·m-2·s-1)能在降钾条件下保持生菜正常生长,并能在降钾条件下提高钾含量的降幅;采前两周断钾是所有降钾方式中效果最好的。因此1R1B-450μmol·m-2·s-1的光照配合采前两周断钾的处理是适合培养低钾生菜的环境条件。

李颢麟[9](2018)在《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分析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对四川省泸州烟区三大品质区代表试验点烤烟进行了田间生长情况调查统计,分析了鲜烟叶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了其光合速率,并进行烤后烟叶的香气成分、化学成分,感官及外观质量分析评价,探讨了三个品质区的品质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泸州烤烟烟叶总体质量特征从外观质量评价结果看,三个品质区域试验点的中部叶外观质量相对较好,麻城试验点外观质量评分较高,三个试验点各个部位外观质量没有显着差异。从感官质量来看,三个品质区域试验点风格特色均表现一致为中间香型。感官评吸综合得分情况上,大寨试验点较好,麻城试验点次之,观文试验点稍差。从化学成分评价结果看,三个试验点的总糖及还原糖相比优质烟叶评价标准较高,并随着部位升高降低;三个试验点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均小于最适含量,但上部叶与最适含量较为接近;三个试验点的总植物碱含量均偏高。三个试验点的钾和氯含量均没有达到最适含量,但是具有较好钾氯比。2泸州烤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从田间生长发育情况来看,泸州烤烟整体生长情况较好,移栽后呈现良好长势,其中麻城试验点田间总体生长情况好于大寨试验点好于观文试验点。三个品质区域试验点烤烟光合速率呈现一个先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在团棵期、旺长期、打顶期三个生长时期,三个试验点光合速率均存在差异性,并呈现麻城试验点>大寨试验点>观文试验点的顺序。从三个试验点的干物质积累情况来看,三个试验点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高,且在三个时期均同样呈现麻城试验点>大寨试验点>观文试验点的规律。在碳氮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方面,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转化酶、淀粉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随生育时期均呈现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而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呈现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并在旺长期达到最大。从整体来看,麻城试验点的碳氮相关关键酶活性相对较高,大寨试验点次之,观文试验点最低。3泸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特征从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和除了新植二烯外的中性致香物质量看,大寨试验点位居首位,观文试验点同麻城试验点相比,前者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新植二烯含量要高一些,后者在去除新植二烯后中性致香物总量高于前者。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看,大寨试验点含量相对较多,麻城试验点含量中等,观文试验点的含量则是最少。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产物看,观文试验点含量最多,大寨试验点其次,麻城试验点最少。类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的顺序则是麻城试验点、大寨试验点、观文试验点。

王勇[10](2017)在《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钾素对于作物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其中各个重要环节。烟草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喜好钾素的作物,而钾素除了参与其生长代谢之外,还能增强其抗虫抗病能力和抗逆境的能力。此外,钾素含量还影响烟叶的品质,是衡量烟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的钾资源匮乏、土壤钾素利用率低等客观因素对提高烟叶含钾量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收集了70份烤烟种质材料,进行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筛选富钾基因型烤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特征、根系响应特征和植株生理生化特性,以明确烤烟钾富集生理机制;同时,进行了烤烟移栽后各生育期内钾积累规律研究,通过RNA-seq测序,明确烤烟不同钾积累阶段的相关基因(簇)差异,发掘与钾积累阶段相符合的特征性基因表达量模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个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期各部位烟叶含钾量和钾积累量均呈“双峰”状变化,分别在旺长后期和中部叶成熟期达到钾吸收、积累的高峰,其中下部叶钾的积累峰出现在烟株中部叶成熟期;中、上部烟叶的2个积累峰分别出现在旺长后期及中部叶成熟期,其积累峰出现的具体时间因品种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烟叶钾素积累的动态特征对于针对性地调整钾肥追施时期、最大化提高烟叶含钾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经大田验证,在烟叶钾素积累高峰期适时补充钾肥可使烟株各部位烟叶含钾量提高2%以上,效果显着。2、供试70份烤烟品种的烟叶含钾量在基因型间差异显着。两种施钾处理下,嘎吉红大、长叶红大、K326、KRK26四种烤烟材料在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中均表现出稳定的富钾特征,既可以直接应用于烟叶生产,亦可为高钾烤烟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的后备资源。3、相同施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际土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显着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不同施钾处理下,两类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缓效钾含量则因基因型的不同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际土壤缓效钾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表现为根际土缓效钾含量低于非根际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两类基因型根际土与非根际土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pH值逐渐降低,而蔗糖酶活性逐渐升高。在钾肥施用量较低时(75 mg kg-1土与150 mg kg-1土),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根际土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低于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不同基因型间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着。4、随着供钾水平的增加,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显着增加,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无显着变化。根系活力随供钾水平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比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的降幅更大,当供钾浓度为0.02 mmol L-1时,根系活力存在着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基因型差异和供钾水平对烤烟根系CEC均未产生显着影响。供钾水平是影响烤烟根系H+分泌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供钾水平越高,根系H+分泌能力越低;对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供钾水平为中等(0.20 mmol L-1)时根系H+分泌能力最强;在相同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根系H+分泌能力显着地低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5、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叶片钾含量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均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叶绿素含量在低钾条件下仍保持与正常施钾相当水平,而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叶绿素含量显着下降。在旺长期和中部叶成熟期,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SOD活性均高于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随着施钾量的降低,SOD活性均显着降低,旺长期烟株SOD活性对低钾更为敏感,低钾基因型烤烟(毕纳1号)较富钾基因型烤烟(KRK26和K326)更为敏感。在旺长期和中部叶成熟期,两种基因型NR活性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下降而显着降低;而INV活性随施钾量升高而显着升高。6、通过对川烟1号和Coker176的RNA测序,发现不同钾积累阶段样品检测原始片段(Raw reads)均在14801735(4.4 Gb)以上,测序效果良好,以N.tabacum K326为参考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基因预测,检测到不同钾积累阶的已知基因数目数为49255,占参考基因组的基因总数的比率为97.14%;检测到1362个新基因。对川烟1号和Coker176进行5个钾积累阶段的WGCNA分析,最终得到基因共表达程度高的22个模块,进一步与烟草钾积累表型进行关联性分析,发掘出4个与两种烟草基因型的5个钾积累阶段相符合的特征性模块,第1、2个模块的基因整体表现的趋势与钾积累过程相一致,但第2个模块内,两种基因型的表达量恰好相反,既表明了钾积累过程中含有共性调控基因(簇),也显示了两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差异性;第3、4个模块则显示了钾积累过程的阶段性差异。

二、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镁素与作物及人体健康
    1.2 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缺乏现状
        1.2.1 我国土壤镁养分状况
        1.2.2 植物镁缺乏的影响因素
    1.3 镁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1.4 蔬菜生产及其营养地位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2.3.2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3.3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2.3.4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2.3.5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及平衡
        2.3.6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农户生产调研与土壤取样
        3.2.3 作物生产系统的养分平衡分析
        3.2.4 土样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养分平衡状况
        3.3.2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碳氮状况
        3.3.3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磷状况
        3.3.4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钾钙镁状况
        3.3.5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pH状况
    3.4 讨论
        3.4.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
        3.4.2 菜地土壤碳氮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4.3 菜地土壤磷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4.4 菜地土壤pH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5 小结
第4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镁肥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4.3.2 镁肥对辣椒植株镁浓度、镁累积量及收获期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4.3.3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对植株镁营养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响应
        4.3.4 镁肥对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5 镁肥对辣椒果实果形指数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施用镁肥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4.4.2 基于高产的辣椒系统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的建立
    4.5 小结
第5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5.2.4 健康效应评价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镁肥对辣椒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5.3.2 镁强化辣椒的摄入对相关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贡献
        5.3.3 镁强化辣椒的人体健康效应
        5.3.4 镁肥对辣椒果实辣椒素(类)物质浓度及其成人饮食摄入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辣椒果实镁和钙、锌、维C品质间的关系
        5.4.2 施用镁肥对我国辣椒消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
        5.4.3 辣椒素(类)物质与人体健康
        5.4.4 基于人体健康效应的辣椒镁肥管理启示
    5.5 小结
第6章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6.2.4 健康风险评估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镁肥对大白菜产量、生物量、镁吸收和相关营养品质的影响
        6.3.2 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6.4 讨论
        6.4.1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6.4.2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4.3 施用镁肥对摄食大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影响
        6.4.4 大白菜生产中的镁肥管理
    6.5 小结
第7章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素淋洗损失及平衡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
        7.2.2 试验设计
        7.2.3 地下淋溶原位监测装置的安装和样品采集
        7.2.4 文献数据收集和分析
        7.2.5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各生态系统的镁素淋失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7.3.2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状况
        7.3.3 施用镁肥对蔬菜系统镁累积量及其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7.3.4 镁素平衡
    7.4 讨论
        7.4.1 主要露地生态系统的镁素淋洗和影响因素分析
        7.4.2 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露地蔬菜系统镁肥管理策略
    7.5 小结
第8章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
        8.2.2 试验设计
        8.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8.2.4 相关计算
        8.2.5 数据分析
    8.3 结果
        8.3.1 施镁方式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8.3.2 施镁方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8.3.3 施镁方式对辣椒植株镁浓度和累积量的影响
        8.3.4 施镁方式对辣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8.3.5 施镁方式对辣椒收获期土壤镁形态转变的影响
    8.4 讨论
        8.4.1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
        8.4.2 辣椒植株各器官镁的分配
        8.4.3 辣椒营养品质及综合效应
        8.4.4 镁肥管理启示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及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2)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烟草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1.2.2 烟草叶片色素、NRA、GSA、铵态氮(NH+4-N)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的测定
        1.2.3 烟草叶片NO-3-N、总氮、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丙三醇与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丙三醇与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叶色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3 外源丙三醇与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叶片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的影响
    2.4 丙三醇与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2.5 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叶片氮化合物质量分数的影响
    2.6 丙三醇与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叶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技术优化及烟叶形态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研究
        1.1.1 上六片烟叶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上六片烟叶研究进展
    1.2 影响烤烟生长发育的因素
        1.2.1 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优质烤烟形态指标研究
        1.3.1 烤烟叶长研究
        1.3.2 烤烟单叶重研究
        1.3.3 烤烟株高研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3.1.2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形态指标研究
    3.2 测定项目
        3.2.1 主要农艺性状
        3.2.2 物理特性
        3.2.3 干物质积累
        3.2.4 矿质元素
        3.2.5 化学成分
        3.2.6 中性致香成分
        3.2.7 经济性状
        3.2.8 感官品质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4.1.1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4.1.3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4.1.4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4.1.5 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上六片烟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6 基于产值和感官品质的数学模型
        4.1.6.1 各处理的结构矩阵及产值、感官指标结果
        4.1.6.2 数学模型构建
        4.1.7 单因素各水平效应分析
        4.1.8 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分析
        4.1.9 栽培措施优化
        4.1.9.1 产值的栽培措施优化
        4.1.9.2 感官品质的栽培措施优化
    4.2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叶长与烟叶品质关系分析
        4.2.1 叶长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分析
        4.2.2 叶长与化学特性的关系分析
        4.2.3 叶长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分析
        4.2.3.1 上三片烟叶叶长与中性致香成分关系分析
        4.2.3.2 下三片烟叶叶长与中性致香成分关系分析
        4.2.4 叶长与矿质元素的关系研究
    4.3 基于感官品质的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形态指标探究
        4.3.1 烟叶感官品质与叶长的关系研究
        4.3.1.1 烟叶感官总分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4.3.1.2 烟叶香气特征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4.3.1.3 烟叶烟气特征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4.3.1.4 烟叶口感特征与叶长的关系分析
        4.3.2 烟叶感官品质与单叶重的关系研究
        4.3.2.1 烟叶感官总分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4.3.2.2 烟叶香气特征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4.3.2.3 烟叶烟气特征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4.3.2.4 烟叶口感特征与单叶重的关系分析
        4.3.3 烟叶感官品质与株高的关系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5.1 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5.2 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叶长与烟叶品质关系分析
    5.3 基于感官品质的豫中烤烟上六片烟叶形态指标探究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不同浓度钼酸钠对白肋烟苗期碳氮代谢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苗培育
    1.2 试验处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样品处理
        1.3.2 烟草光合速率的测定
        1.3.3 烟叶NRA、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3.4 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酶活性的影响
    2.5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总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7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NO3--N含量和硝态氮/总氮(NO3--N/TN)的影响
    2.8 不同浓度钼酸钠处理对烟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5)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肋烟硝酸盐代谢及积累机理
    1.2 硝酸盐的还原和同化
        1.2.1 硝酸还原酶的作用
        1.2.2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
    1.3 硝酸盐的贮存和再利用
2 影响硝酸盐积累的因素
    2.1 遗传因素
        2.1.1 氮代谢关键基因
        2.1.2 碳代谢关键基因
    2.2 发育因素
    2.3 生理因素
    2.4 生态因素
    2.5 栽培因素
3 降低硝酸盐积累技术
    3.1 运用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进行品种改良
    3.2 运用化学手段调控生理代谢
    3.3 合理肥料运筹进行营养调控
    3.4 其它农艺措施
4 展望

(6)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烟叶成熟的概念及与品质的关系
    1.2 影响烟叶成熟落黄的因素
        1.2.1 气候因素
        1.2.2 栽培因素
        1.2.3 土壤因素
    1.3 调控措施对烟叶成熟落黄的影响
        1.3.1 栽培措施
        1.3.2 物理方法
        1.3.3 化控措施
        1.3.4 烘烤技术
    1.4 展望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与地点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4.1 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3.4.2 烟株根系活力的测定
        3.4.3 质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3.4.4 碳氮代谢关键酶的测定
        3.4.5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3.4.6 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3.4.7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3.4.8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对烤烟田间生长情况的影响
        4.1.2 对烤烟叶片性状的影响
        4.1.3 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质体色素的影响
        4.2.1 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对烤烟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3.1 对烤烟叶片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3.2 对烤烟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4.1 对烤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2 对烤烟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生理指标调控效果的综合评价
    4.6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7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4.8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4.9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4.9.1 对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4.9.2 对中部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5.2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
    5.3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5.4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5 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5.6 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的的影响
        5.6.1 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5.6.2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5.6.3 对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7)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白肋烟的研究概况
        1.1 白肋烟的重要性
        1.2 白肋烟生物学特征
        1.2.1 白肋烟遗传背景
        1.2.2 叶色突变及其影响
        1.3 白肋烟烟叶存在的问题
    2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形成及其危害
        2.1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危害
        2.2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
    3 硝酸盐及其代谢
        3.1 硝酸盐的重要性
        3.2 硝酸盐的危害
        3.3 硝酸盐代谢和影响因素
        3.3.1 硝酸盐的吸收和转运
        3.3.2 硝酸盐的还原和同化作用
        3.3.3 硝酸盐的分布和再利用
        3.4 硝酸盐的积累原因分析
    4 降低硝酸盐和TSNAs积累的技术
        4.1 改良品种
        4.2 栽培措施
        4.2.1 合理施肥
        4.2.2 化学调控
        4.2.3 环境因子
        4.3 调制技术
        4.3.1 温度和湿度条件
        4.3.2 微生物
        4.4 贮藏技术
    5 结语
引言
    1 研究目的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形态和NO3-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根系动力学曲线测定
        2.2 根系形态测定
        2.3 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2.4 烟叶总氮和NO3-N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形态差异
        3.2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差异
        3.3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吸收动态曲线差异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差异
        3.5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总氮和NO3-N含量及积累量差异
    4 讨论
第三章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SNAs形成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2.1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NSAs形成的影响(大田试验)
        1.2.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NSAs形成的影响(盆栽试验)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烟叶生物量积累测定
        2.2 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2.4 烟叶色素、硝酸盐和总氮含量测定
        2.5 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和TSNAs含量测定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生物量动态变化
        3.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动态变化
        3.3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色素含量动态变化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氮同化酶活性及其产物变化规律
        3.4.1 硝酸还原酶活性(NRA)
        3.4.2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
        3.4.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5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总氮含量差异
        3.6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差异
        3.7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NO3-N和 NO2-N含量差异
        3.8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差异
        3.9 相关性分析
        3.9.1 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氮代谢因子的相关性
        3.9.2 烟叶TSNAs含量与其前体物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白肋烟和烤烟间烟叶硝酸盐积累差异
        4.2 烟叶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规律和影响因素
        4.3 烟叶硝酸盐对TSNA形成和积累的影响
第四章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和硝酸盐积累原因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草材料和培育条件
        1.2 试验设计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转录组RNA-Seq测定和分析
        2.2 烟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2.3 烟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测定
        2.4 烟叶NO_3~-N、NH_4~-N、总氮和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烟叶生物量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3.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转录组(RNA-Seq)差异分析
        3.2.1 转录组数据统计
        3.2.2 趋势分析
        3.2.3 类型间差异基因GO和 KEGG功能富集分析
        3.3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碳氮代谢特点分析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碳代谢差异基因分析
        3.5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碳代谢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3.5.1 烟叶色素含量
        3.5.2 烟叶最大光量子产量
        3.5.3 光合作用
        3.5.4 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3.6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氮代谢差异基因分析
        3.7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氮代谢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3.7.1 烟叶NRA和 GSA
        3.7.2 烟叶NH_4~-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7.3 烟叶总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
        3.7.4 烟叶NO_3~-N含量和NO_3~-N/TN
        3.8 烟叶碳氮化合物与碳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白肋烟烟叶色素和光合作用特点
        4.2 白肋烟烟叶碳固定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特点
        4.3 白肋烟烟叶氮同化作用特点
        4.4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
        4.5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氮代谢促/抑制物质和外源碳源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第一节 氮代谢促/抑制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调节剂在旺长期或成熟期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及其产物的调控作用
        1.2.2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形成的调控作用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2.2 烟叶NR和GS活性测定
        2.3 烟叶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旺长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3.2 成熟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调控作用
        3.2.1 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产物的调控作用
        3.2.2 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含氮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3.3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形成的调控作用
        3.3.1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株生物量积累的调控作用
        3.3.2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叶NRA和 GSA的调控作用
        3.3.3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氨气挥发速度的调控作用
        3.3.4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NO3-N和 NO2-N含量的调控作用
        3.3.5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总氮和NO3-N/总氮含量的调控作用
        3.3.6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的调控作用
        3.3.7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的调控作用
        3.3.8 烟叶TNSAs各组分与其前体物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钼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4.2 草丁膦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第二节 外源碳源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草材料和培育条件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丙三醇浓度筛选试验
        1.2.2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生物量积累测定
        2.2 烟叶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2.3 烟叶硝酸盐和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苗期施用丙三醇的适宜浓度筛选
        3.2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生物量积累的调控作用
        3.3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3.4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调控作用
        3.5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NO3-N含量的调控作用
        3.6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调控作用
        3.7 烟叶硝酸盐含量变化与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丙三醇浓度筛选
        4.2 丙三醇对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1.1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根系NO3-吸收相关性小
        1.2 旺长期是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键时期,硝酸盐是烟叶TSNAs积累的主要原因
        1.3 氮同化和碳固定作用是引起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
        1.3.1 硝酸盐转运和同化及碳固定基因表达水平低是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分子原因
        1.3.2 氮同化作用弱和碳水化合物形成少是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生理生化原因
        1.4 钼酸钠和草丁膦对降低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的调控作用
        1.5 外源碳源对提高烟叶氮同化作用和降低硝酸盐含量的调控作用
    2 主要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博士期间主要奖励和研究成果

(8)光环境和营养液对水培生菜钾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慢性肾脏病与低钾蔬菜
        1.1.1 慢性肾脏病
        1.1.2 低钾蔬菜的研究进展
    1.2 钾元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因素
        1.2.1 养分供应
        1.2.2 栽培措施
        1.2.3 环境因素
    1.3 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3.1 光照对植物钾含量的影响
        1.3.2 光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3 光照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验仪器和处理
        2.2.1 主要试验仪器
        2.2.2 幼苗培育
        2.2.3 第一批不降钾条件下光照处理对生菜生长和矿质元素的影响
        2.2.4 第二批采前一周降钾条件下光照和营养液处理对生菜生长和矿质元素影响
        2.2.5 第三批采前两周断钾条件下光照和营养液处理对生菜生长和矿质元素影响
    2.3 指标测定与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
        2.3.2 光合色素测定
        2.3.3 矿质元素测定
        2.3.4 品质指标测定
        2.3.5 抗氧化能力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降钾条件下光照处理对生菜的影响
        3.1.1 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3.1.2 对生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1.3 对生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1.4 对生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3.1.5 对生菜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 采前一周降钾与光照处理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3.2.1 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3.2.2 对生菜光合色素的影响
        3.2.3 对生菜矿质元素的影响
        3.2.4 对生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3.2.5 对生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3 不同断钾时间与光照处理对生菜的影响
        3.3.1 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3.3.2 对生菜光合色素的影响
        3.3.3 对生菜矿质元素的影响
        3.3.4 对生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3.3.5 对生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降钾及光照处理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4.2 降钾及光照处理对生菜光合色素的影响
    4.3 降钾及光照处理对生菜矿质元素的影响
    4.4 降钾及光照处理对生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4.5 降钾及光照处理对生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验照片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分析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质量
        1.1.1 烤烟质量的概念
        1.1.2 烤烟质量评价的指标
    1.2 影响烤烟质量特色的因素
        1.2.1 生态因素
        1.2.2 栽培与调制
        1.2.3 品种
    1.3 烟草生理代谢与烟叶品质特色的关系
        1.3.1 次生代谢
        1.3.2 初生代谢
    1.4 研究背景
    1.5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品种
        2.1.2 试验地点
    2.2 田间试验方法
        2.2.1 育苗及大田管理
        2.2.2 采收和烘烤
    2.3 样品采集
        2.3.1 鲜烟样采集
        2.3.2 烤后烟样采集
    2.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2.4.1 农艺性状
        2.4.2 中性致香物质
        2.4.3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2.4.4 光合速率
        2.4.5 干物质积累量
        2.4.6 常规化学成分
        2.4.7 感官质量
        2.4.8 外观质量
        2.4.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叶质量特征
        3.1.1 外观质量
        3.1.2 感官质量
        3.1.3 常规化学成分
    3.2 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
        3.2.1 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
        3.2.2 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
        3.2.3 棕色化产物类降解产物
        3.2.4 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
        3.2.5 其他香气成分
        3.2.6 香气总量和新植二烯含量
    3.3 烟株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分析
        3.3.1 生长发育情况
        3.3.2 干物质积累量
        3.3.3 光合速率
        3.3.4 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4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灰色关联分析
        3.4.1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的灰色关联分析
        3.4.2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烤后烟叶的总碱总氮含量灰色关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烟叶整体质量特征
    4.2 烟株发育情况及生理特征
    4.3 中性致香物质特征
    4.4 碳氮相关酶活性和常规化学成分灰色关联
参考文献
致谢

(10)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钾肥资源与土壤钾素研究现状
        2.1.1 钾肥资源现状
        2.1.2 土壤钾素形态与平衡
        2.2 烟草钾素营养功能
        2.2.1 植物钾素生理功能
        2.2.2 钾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2.3 烟草钾素营养代谢规律
        2.3.1 钾的吸收与积累规律
        2.3.2 钾的分配规律
        2.3.3 转录组学水平钾的代谢机理
        2.4 烟草富钾营养特性
        2.4.1 烟草钾积累基因型差异
        2.4.2 烟草富钾的生理生化特性
        2.4.3 烟草富钾的根系形态特征
        2.4.4 烟草富钾的根际特性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烟草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3.1.2 烤烟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评价筛选
        3.1.3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特征研究
        3.1.4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响应特征研究
        3.1.5 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3.1.6 烤烟钾积累规律的转录组分析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烟草钾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小区试验
        1.1.2 钾肥运筹小区示范试验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2.1 小区试验
        1.2.2 钾肥运筹小区示范试验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3.1 小区试验
        1.3.2 大田示范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叶含钾量的动态变化
        2.2 烟叶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2.2.1 烟叶钾积累总量
        2.2.2 不同烤烟品种各叶位烟叶钾积累量
        2.3 烟叶钾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品种间烟叶钾含量差异
        2.5 品种间烟叶钾积累量的差异
        2.6 钾肥运筹对烤烟产量和含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烟叶含钾量动态变化
        3.2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钾积累规律
    4 小结
第三章 烤烟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评价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烤烟品种材料含钾量的变化特征
        2.1.1 烤烟材料间含钾量差异
        2.1.2 不同烤烟品种材料含钾量的统计分布特征
        2.2 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
        2.3 不同基因型烤烟间烟叶含钾量差异
        2.4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含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烟叶含钾量的基因型差异
        3.2 环境因素对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土壤根际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钾形态的影响
        2.1.1 速效钾
        2.1.2 缓效钾
        2.2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2.1 脲酶(URE)
        2.2.2 过氧化氢酶(CAT)
        2.2.3 蔗糖酶(INV)
        2.3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根际土壤pH的影响
    3 讨论
        3.1 施钾处理与土壤钾形态的关系
        3.2 土壤钾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3.3 土壤钾形态与pH的关系
    4 小结
第五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根系响应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生物量与钾含量
        2.1.1 生物量
        2.1.2 钾含量
        2.2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形态
        2.2.1 根系吸收面积
        2.2.2 根系形态特征
        2.3 不同供钾水平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生理特性
        2.3.1 根系活力
        2.3.2 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3.3 根系H~+分泌能力
    3 讨论
        3.1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形态特征
        3.2 富钾基因型烤烟的根系生理特征
    4 小结
第六章 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生物量
        2.2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钾含量
        2.3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叶绿素含量
        2.4 不同施钾处理下富钾基因型烤烟酶活性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4.2 硝酸还原酶(NR)
        2.4.3 蔗糖酶(INV)
    3 讨论
        3.1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生长与钾含量的影响
        3.2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叶绿色含量的影响
        3.3 施钾量对富钾基因型烤烟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七章 烤烟钾积累过程中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1.3 样品采集与准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RNA提取与文库构建
        1.6 测序
        1.7 数据处理
        1.7.1 表型数据处理
        1.7.2 转录组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叶片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测序与序列组装分析
        2.2.1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RNA提取与纯度检测
        2.2.2 测序与序列组装
        2.2.3 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分析
        2.3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基因表达统计分析
        2.3.1 基因表达结果统计
        2.3.2 样品间重复效果分析
        2.4 不同钾积累阶段烤烟叶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2.4.1 相同钾积累阶段的基因差异分析
        2.4.2 不同钾积累阶段性的差异分析
        2.5 不同阶段烤烟钾积累过程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 讨论
        3.1 烟草转录组测序及应用
        3.2 不同钾积累阶段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模式
    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1 全文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情况

四、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D]. 卢明. 西南大学, 2021
  • [2]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 冯雨晴,李耕,赵园园,周骏,马雁军,白若石,刘德水,史宏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1)
  • [3]豫中烤烟上六片生产关键栽培技术优化及烟叶形态指标研究[D]. 刘扣珠.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4]不同浓度钼酸钠对白肋烟苗期碳氮代谢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冯雨晴,李亚飞,史宏志,周骏,白若石,马雁军,林淑贞. 烟草科技, 2019(12)
  • [5]烟株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研究进展[J]. 冯雨晴,杨惠娟,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2019(02)
  • [6]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牛桂言.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7]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D]. 李亚飞.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1)
  • [8]光环境和营养液对水培生菜钾含量的影响[D]. 田佳灵.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分析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D]. 李颢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富钾基因型烤烟筛选及钾积累特性研究[D]. 王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影响烤烟叶片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