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间信仰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福建民间信仰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涌泉[1](2021)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温古道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在历史的进程中,福温古道自身得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并对其沿线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辐射与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的大型线性遗产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相关的课题研究层出不穷,对于福温古道这一大型线性空间的研究是顺应学术热点与潮流的表现。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针对福温古道闽地段的历史与空间形态的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分成自然地理环境、古道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以及非物质要素等5个部分,并依据福温古道沿线各地区的基本特点将其分成6个文化子区,即地理空间单元。在上述铺垫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先后对福温古道的道路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的历史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于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本文从驿道与非驿道两个部分的历史发展与空间路线演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最终得出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时空演变过程;对于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及沿线附属设施,则通过对目标范围内的对象的始建年代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沿线聚落方面又进一步对典型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聚落与古市级镇的基本联系以及聚落的空间演变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索,从而最终得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古道对古道沿线聚落及附属设施发展的基本影响与关联。随后,本文对福温古道整体道路系统的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对福温古道历史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福温古道沿线所影响区域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区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挖掘,对因福温古道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本文对福温古道的保护与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充分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时空演变研究,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线性文化空间的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古道的保护与传统聚落的复兴提供了研究基础。对于福温古道而言,本文的研究部分完善了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基本内容与资料,为日后他人的研究及福温古道潜在的相关保护、规划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以福温古道整体的道路系统为研究内容,探讨了福温古道演变与发展的规律与动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福温古道演变的新框架,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杨洋[2](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认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郑容坤[3](2021)在《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文中认为

徐慧卿[4](2020)在《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频繁地出现移民活动和军事战争,移民迁徙贯穿了福建历史的始终,对福建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福建地区道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福温古道便是沟通闽浙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军事战争和商品贸易也带动了福温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发展。随着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我国对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已从线性文化景观的视角对部分线性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福温古道作为一种历史道路线性文化景观,蕴含着历史人文、景观生态、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本研究以福温古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及特征进行解读,并构建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对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自然景观要素、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和文化系统要素展开论述。再次,总结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功能的多样性、景观的地域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四个特征,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古道型线性文化景观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

邓弟蛟[5](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陈晓慧[6](2020)在《漳州西街社的民间信仰与记忆之场》文中研究表明西街社是漳州府城西门外的一个杂姓居民聚落。地处漳州平原,地势低平,水道贯通,季风气候,洪旱常发,早期水利设施不健全等环境因素,给村社带来了生产、生命威胁。农耕时代的西街社人,除了求诸于人、求诸于己外,也选择求诸于神,希望借助超自然力量解决生存危机,并延续至今。在为期一年半田野调查、文献爬梳的基础上,论文通过以图辅文的方式呈现了西街社历史上的民间信仰状况,即历代的西街社民众不断从民间诸神中,主观能动地选择了能够寄托生存生活希望的神明,形成了由医药神崇拜、水神崇拜、佛教道教俗神崇拜、土地崇拜等组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信仰体系,构建起以“西街社教苑王爷公庙”“西清宫”“西湄宫”为主的宫庙群。通过进一步的现状观察和探讨,可以深入了解西街社民间信仰是如何随着村社的发展,经历了兴起、盛行、被限制到恢复、合法化、功能与核心变迁,再到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过程。研究发现,村社民间信仰并不是孑然存在于村社中,而是与村社普通信众、信仰精英、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商、旅行社等多方力量存在着互动关系,并表现为宫庙信仰关系的变迁。因民间信仰与民间社会的紧密关系,西街社的宫庙和信仰活动在代代相承中,嵌入了村社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村社民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村社整合、精神寄托等功能,也因此成了村社民间信仰的“记忆之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记忆之场”的存在,不仅让“文化乡愁”有归处,民间文化有载体,也让“村社记忆不死”。西街社民间信仰的“记忆之场”,留存着西街社民间信仰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西街社民间信仰记忆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至于泯然无存,也可以此来补充、反抗同质化、统一化、线性化的民间信仰主流历史叙事。

范一骥[7](2020)在《人类学视角下的“眼光娘娘”研究 ——以Y区Y殿为中心》文中认为“眼光娘娘”,即道教以及民间信仰中的“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眼光明目元君”,在民间还被称为“眼光老母”、“眼光奶奶”、“眼光如来老母”以及“眼光圣母”等,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多地的民间崇拜,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眼睛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眼光娘娘”发源于道教的“碧霞元君”信仰,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了不断的信仰分化,进而产生了“眼光娘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崇拜群众认为祭祀“眼光娘娘”具有治疗眼疾的功效。除此之外,随着其自身崇拜的发展,“眼光娘娘”还具有了控制生育人数、控制胎儿相貌、掌管前程未来等“神格”。Y区的“眼光娘娘”产生于元明时期,而后几经周折至今依然被Y区百姓崇拜并且成为了地方性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于民间信仰的新的研究,海内外学界对于一系列被视为民间神仙的研究日见增多,研究的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专门化和系统化。本文采用了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Y区的“眼光娘娘”崇拜展开了实地研究,依据文献资料,对供奉“眼光娘娘”的Y区Y殿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对Y区“眼光娘娘”的考察,本文则结合国内外的诸多关于“眼睛崇拜”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地缘的角度、神话学发展的角度以及社会团结、社区建构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对“眼光娘娘”这一传统的民间崇拜如何在21世纪的今天延续并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给定了相关的部分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一些评述,与此同时还介绍了本研究所用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等。文章第二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针对“眼光娘娘”的民间崇拜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眼光娘娘”的基本由来、造像分布以及在国内外部分地区的基本状况,而后就田野地点Y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就Y区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则就“眼光娘娘”崇拜起源和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就“眼光娘娘”的起源来讲,主要依据“女神崇拜”和“眼睛崇拜”两条线索进行分析。而后,本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该崇拜的动因分析,并且分别从人类学的“新进化论”角度和当代民俗体系的自我建构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眼光娘娘”崇拜的仪式与现状。本章首先依据“眼光娘娘”在不同地区的崇拜形式进行了的讨论,而后针对Y区进行了其部分特征的概述。之后深度描述、分析并探讨了“眼光娘娘”崇拜的仪式和内涵,最后本章依据田野调查内容,总结并探讨了“眼光娘娘”崇拜群体特征。第四章为“眼光娘娘”的演进和分化。首先对“眼光娘娘”的崇拜特征进行了分析,而后探讨了“眼光娘娘”和其他崇拜体系的关系,着重讨论了“眼光娘娘”崇拜和道教神仙崇拜以及Y区城隍崇拜之间的关联。第五章探讨了“眼光娘娘”的社会功能。首先,本章分析了“眼光娘娘”崇拜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衰退,而后又分析了其在当下的转型。之后,就其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在信仰体系中的弥补性功能、在世俗实践中的建构功能、在群众自发行为中的愉悦与满足功能以及其塑造地方文化的功能。最后,对其功能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文章的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这一部分概括性总结了“眼光娘娘”的历史沿革、发展轨迹以及在“眼睛崇拜”中所处的地位。并且描述了当今Y区Y殿内“眼光娘娘”对于Y区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张淳[8](2020)在《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仙故事是指以人、神仙为主要视角,以揭示成仙的途径、宣扬神仙的神力和仙迹为目的,具有宗教内涵的,以小说(包括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和文人笔记为基础,主要情节为偶遇、征应、成仙的故事文本。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较为滞后,土着文化盛行,且历来有崇拜巫术神灵的传统,导致了福建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且区域化显着、民众具有多神信仰的特点。故笔者拟将闽地神仙故事作为研究对象,以明代为时间界限,探析其文本模式的生成及所受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影响,考察闽地文人和民众对于闽地神仙故事的接受,从而反映出明代福建地区的神仙信仰情况。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神仙故事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选题研究对象和范围,概述明代笔记、小说中的闽地神仙故事的研究现状,阐述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等。第一章主要是对明代闽地宗教与神仙信仰的概述。第一节是闽地宗教与神仙思想溯源,主要分为闽地宗教源流和古代神仙思想源流两个部分。第二节明代闽地宗教与三教合一思想,由明代闽地的正统宗教发展概况、明代福建的民间信仰、三一教与明代闽地三教合一思想等三部分构成。第三节是关于闽地地域风貌与明代文人的神仙思想的研究,由以下三方面组成:闽地神仙思想的地理文化分析、明代闽地文人的隐逸情怀以及明代闽地文人对于生命的思考。最后一节讨论的是闽地风物与明代闽地文人的养生情结。第二章是关于明代闽地神仙故事成仙模式的探析。主要分为历练成仙和功德成仙两个小节,其中功德成仙又分为立德成仙和功业成仙两部分。历练成仙,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和考验,在试炼中摒弃世俗的欲望,回归自然本心,领悟大道,最终修炼成仙。功德成仙是指通过人物道德品行的彰显,得到神明赏识而被提拔点化的成仙方式。德行成仙可具体分为立德成仙和功业成仙。立德成仙即主人公拥有高尚美好的品德做出一系列善事,最终感动上苍而成仙。功业成仙是指通过运用自己的技艺造福于世而获得功业的一种成仙方式。第三章是对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偶遇模式的探析,主要有误闯仙境、神仙降世和人仙相恋三个小节。第一节误闯仙境是因为偶然状况的发生,或许是因为追逐动物,或许是因为在山林中迷路,又或许是因为遇到了突发的天气状况,如雷电风暴等。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他们误闯仙境,遇到了仙人。第二节神仙降世显应是指神仙在审视众生时,因为某个原因,而选择下凡帮助凡人度脱难关。而降世的原因则各有不同,可根据其降世的目的分为济世型降世和劝善度化型降世。济世型降世是指神仙降世的目的是为了拯救普世大众于危难之间。劝善度化型降世是神仙对个人的救赎,即是指上界仙人被凡人的道德品质所感动,于是下凡帮助其摆脱困境。神仙劝善度化型降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治病、救产、扶贫、斩妖除怪等。第三节人仙相恋是三种遇仙方式中最特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需求,是难得的将人与神仙放在平等的地位去对待的情况,是借人仙相恋的故事,通过这些非现实的情节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理念,寄托理想与追求。第四章是对闽地神仙故事的征应模式的研究。由谶语、梦兆和祈梦三部分构成。“征应模式”的情节结构为“征——应”,即在叙述故事发生之前,先描写一些迹象和征兆,随着后面情节的推进,印证了先兆的迹象,通过对“征”的解释,来证明神仙神力的情节模式。本文把明代闽地神仙故事中通过某种语言方式,对未来的事情进行预测并且应验的故事称为“谶语”型故事。“谶语”型故事的叙事情节模式又根据语言的类型分为以下三种其情节类型:诗谶、谣谶、预言。本文把以梦为征兆的方式,预知后来事情的发展,并得到应验的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称为“梦兆”型故事。祈梦是应当属于梦兆的一个亚型,之所以单列作为一个小节论述是因为祈梦文化在明代福建十分昌达且独具特色,所以才单独进行论述。祈梦的类型主要有嫁娶、生平、生育、生死、仕途和天气等,其中生育、生死、仕途占了最大的比重。第五章是关于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文化内涵的探讨。分为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叙事模式及其地域文化特征、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宗教文化内涵两节。福建民间信仰与闽地神仙故事是一个“互利互惠”、相互影响的存在,闽地神仙故事文本中能体现民间信仰的特性,与此同时,明代蓬勃发展的民间信仰也在制约着闽地神仙故事的文本内容。本章主要论述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文化内涵,发现隐含在明代闽地神仙故事中的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陈妹[9](2020)在《多民族杂居区的民间信仰及其变迁研究 ——以黔东北滑石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传统民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迁,民间信仰作为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元,也在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目前学界对多民族杂居区的民间信仰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较少,尚需资料进行补充。黔东北滑石社区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区,民族成分构成多样,民间信仰文化底蕴深厚。在多民族杂居区,日常交往便是文化互动交往的过程。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正是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信仰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观音和关帝信仰、傩信仰等内容。文章以参与观察、个别访问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对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内容以及“文革”以来的变迁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分析滑石社区的四种民间信仰类型,并总结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绪论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特色、研究重点和难点、相关概念界定和田野调查工作。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滑石社区的基本概况,包括人口、自然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内容,并分析了滑石社区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第二章介绍了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图景,详细介绍了四类信仰场所的划分情况,以及三类神职人员的职能、性质、产生的条件和途径等,并分析了滑石社区民间信仰多元共生的维度和基础。第三章主要从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口述传说以及仪式实践中分析了自然崇拜的内容,并从祭祀仪式、空间、对象、人对自然崇拜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探讨了自然崇拜的变迁情况。第四章围绕新华山庙的祭祀活动,详细阐述了观音和关帝两种神灵信仰中的显灵传说、神灵主司职能、信众群体及其祭祀行为、祭祀仪式等内容,并展现了两类神灵信仰在祭祀仪式、祭祀模式中的变迁情况。第五章介绍了祖先崇拜的内容及其变迁,首先从整体上展现了家先信仰的内容,并以个案研究呈现了宗族祖先祭祀活动与意义,再对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的联系以及当地人对鬼、祖先的情感差异进行描述,最后从祖先祭祀的时空转换、外部环境变化对祭祀活动的影响论述了祖先崇拜的变迁情况。第六章介绍了傩信仰的内容及其变迁,首先概述了社区傩堂戏的主要内容,并以还愿仪式为案例展现了傩仪式的行进过程与含义,再梳理傩戏表演从“文革”以来的大致发展脉络,最后分析了傩仪式和傩戏表演的变迁情况。第七章在前四章对滑石社区四种民间信仰内容及变迁表现、动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总结部分简要回顾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当地民间信仰呈现出的“地域一致性”、“民族差异性”和“多元共生”等特点。通过研究发现,滑石社区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信仰内容上,呈现出或复兴,或简化,或消失的状态,而在长期的互动交往中,当地民间信仰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最明显的就是在同一个信仰场所中各路神灵的共处;二是在信仰群体上,逐渐向多民族多主体自主信仰、跨越社区界限合作的方向发展,以及信仰主体年龄层的失重和情感态度的逐渐分化;三是在信仰特性上,娱乐性与世俗性逐渐增强,而神圣性和神秘性逐渐弱化。民间信仰变迁的原因主要与个体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宗教政策调整、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民族互动交往、民间信仰是否契合时代精神或者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等内容相关。

周昌华[10](2020)在《高雄市蚵仔寮社区庙宇神灵崇拜的现代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怀有对未知的敬畏,从敬天地日月到动物崇拜,从祭拜列祖列宗到古圣先贤。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尤其是民间信仰,有着复杂且庞大的体系,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一直都是学术界颇为感兴趣的议题。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在日益追求速度的今天,传统民间信仰文化逐渐暗淡,甚至出现了有些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现象。与大陆有着一脉相承联系的宝岛台湾,信仰文化丰富多样,且信众遍布,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信仰文化相关的神明、庙宇的发展速度令人膛目。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由之路。时代在进步,“现代”不应当与“传统”对立,应当如何梳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之在社会大环境下维持平衡?如何把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原味的延续下去,是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台湾地区高雄市的蚵仔寮社区为田野点展开田野调查,采用访谈、观察与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通过深描台湾社区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的现状,结合民间信仰的现代转型等相关所学,来考察民间信仰的传统与现代的持恒问题及深刻内涵,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相信通过研究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能以小见大,探究出传统文化的保护路径,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基于相关的概念阐述,分析了学界相关的研究现状,重点梳理了“民间信仰”、“台湾民间信仰”及“民间信仰的转型”,并讨论了该研究的意义。第一章,田野点概况。主要是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介绍了田野点的概况。第二章,阐述田野点的庙宇概况,并小结了当地庙宇分布的特点,通过从对蚵仔寮的庙宇进行分类分析,同时对庙宇的现状进行小结。第三章,阐述田野点的神灵与民众的互动活动。总结出神灵与人互动的形式特点,并小结了仪式活动的特点,完善了蚵仔寮民间信仰的整体面貌。第四章,现代转型的内外因素剖析。这是本论文的关键部分,对蚵仔寮民间信仰转型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指出民间信仰现代转型的本质是结构的变迁,在现代化要素下,人们的认知行为重构,实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主要是从外核因素和内核因素两方面来描述。第五章,总结。这是本文的结论,继上一章后,对怎么样去传承民间信仰、如何保护民间信仰文化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本论文研究表明:基于地域和血缘关系的脉络,现代化进程中的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依然繁荣兴盛,这必然要归功于民间信仰的转型成功。其原因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外核因素,经济、人口的结构性变迁,当地的民间信仰体系“自觉”地将陈旧、不适用的生活方式剔除掉,转而变得与现代性融合程度更高;二是内核因素,个人与族群的认知行为,对现代化转型也带来了影响。最终,文章推导出了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三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设立民间信仰组织,并加以系统化、制度化;第二条路经是紧跟政府的引导,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是文化存续的第二条路经;第三条路径是在经费开支等控制在一定范围的前提下,适当、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同时将信仰活动加入“科技”元素。基于以上,我们仍需看到民间信仰中的糟粕部分,及时摈弃,找到一条恰当的民间信仰保护路径。本文论证了只要找到民间信仰的现代转型机制,“传统”与“现代”并不会矛盾,文化的传承依然有规律可循。

二、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化地理学研究概述
        1.2.2 移民古道及线性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研究综述
        1.2.3 线性文化空间沿线聚落研究综述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构成要素
    2.1 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2.1.1 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1.2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理论
        2.1.3 文化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单元研究
        2.1.4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空间
        2.1.5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
        2.1.6 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
    2.2 文化地理学启示下福温古道空间构成
        2.2.1 启示一: 福温古道空间具备线性文化空间属性
        2.2.2 启示二: 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与段落划分
        2.2.3 启示三: 福温古道文化区划分
        2.2.4 启发四: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本体的时空演变
    3.1 福温古道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3.1.1 福温古道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3.1.2 福温古道自然环境变迁下的差异化特征
    3.2 福温古道驿道的时空演变
        3.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7 福温古道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3 福温古道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7 福温古道非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4 福温古道本体道路系统时空演变汇总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变
    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7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时空演变结论探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的时空演变
    5.1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
        5.1.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7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小结
    5.2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
        5.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7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小结
    5.3 福温古道沿线古码头时空演变
        5.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 福温古道沿线古关隘时空演变
        5.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3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
        5.4.4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
    5.5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时空演变汇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温古道的规律特征与动力因素
    6.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
        6.1.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一之探讨
        6.1.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二之探讨
        6.1.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三之探讨
    6.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动力因素分析
        6.2.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外在推力分析
        6.2.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军事动力分析
        6.2.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移民动力分析
        6.2.4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交通与贸易动力分析
        6.2.5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内外动力相互关系分析
    6.3 福温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
        6.3.1 古道系统空间特征的历史性
        6.3.2 古道空间特征的地域兼容性
        6.3.3 古道空间特征的功能性
        6.3.4 福温古道空间特征的多元性
    6.4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特征
        6.4.1 福州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2 宁德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3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共同体
    6.5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区的现状与保护
        6.5.1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现状问题
        6.5.2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保护初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温古道实地调研表
致谢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线性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1.3.2 古道的研究综述
        1.3.3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综述
        1.3.4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福温古道与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研究
    2.1 福温古道的历史溯源
        2.1.1 福温古道的定义
        2.1.2 福温古道的发展历程
    2.2 线性文化景观概念诠释
        2.2.1 景观
        2.2.2 文化景观
        2.2.3 线性文化景观
    2.3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分析
        2.3.1 文化景观的类型
        2.3.2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
    2.4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2.4.1 景观的构成要素
        2.4.2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3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4 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
    2.5 启发: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景观要素的构建
        2.5.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
        2.5.2 福温古道的段落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3.1 古道南段
        3.1.1 多山地丘陵的地貌格局
        3.1.2 网格状水系
        3.1.3 暖热的亚热带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景观特色归纳——农田型景观
    3.2 古道中段
        3.2.1 滨海低丘平原的地貌格局
        3.2.2 扇形水系
        3.2.3 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3.2.4 土壤植被
        3.2.5 景观特色归纳——滨水型景观
    3.3 古道东北段
        3.3.1 多丘陵河谷的地貌格局
        3.3.2 多树枝状水系
        3.3.3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3.3.4 土壤植被
        3.3.5 景观特色归纳——茶场型景观
    3.4 古道西北段
        3.4.1 多中山低山的地貌格局
        3.4.2 狭长带状水系
        3.4.3 湿润的山地性气候
        3.4.4 土壤植被
        3.4.5 景观特征归纳——梯田型景观
    3.5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构成归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温古道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分析
    4.1 福温古道本体研究
        4.1.1 福温古道线路走向及其变迁
        4.1.2 古道高程分析
        4.1.2.1 古道南段
        4.1.2.2 古道中段
        4.1.2.3 古道东北段
        4.1.2.4 古道西北段
        4.1.3 福温古道本体要素构成归纳
    4.2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研究
        4.2.1 古道南段
        4.2.1.1 南段山门
        4.2.1.2 南段关隘
        4.2.1.3 南段桥梁
        4.2.1.4 南段渡口
        4.2.1.5 南段路亭
        4.2.1.6 南段摩崖石刻和碑刻
        4.2.2 古道中段
        4.2.2.1 中段桥梁
        4.2.2.2 中段渡口
        4.2.2.3 中段路亭
        4.2.2.4 中段关隘
        4.2.3 古道东北段
        4.2.3.1 东北段关隘
        4.2.3.2 东北段桥梁
        4.2.3.3 东北段路亭与茶亭
        4.2.3.4 东北段摩崖石刻
        4.2.4 古道西北段
        4.2.4.1 西北段桥梁
        4.2.4.2 西北段路亭
        4.2.5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要素构成归纳
    4.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研究
        4.3.1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历史概况
        4.3.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选址及平面形态
        4.3.2.1 古道南段聚落
        4.3.2.2 古道中段聚落
        4.3.2.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2.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街巷格局
        4.3.3.1 古道南段聚落
        4.3.3.2 古道中段聚落
        4.3.3.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3.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4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民居建筑特色
        4.3.4.1 古道南段民居建筑
        4.3.4.2 古道中段民居建筑
        4.3.4.3 古道东北段民居建筑
        4.3.4.4 古道西北段民居建筑
        4.3.5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要素构成归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要素分析
    5.1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文化
        5.1.1 移民文化
        5.1.2 军事文化
        5.1.3 商贸文化
        5.1.4 海洋文化
    5.2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生产生活
        5.2.1 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
        5.2.2 积淀深厚的宗族文化
        5.2.3 古朴丰富的民风民俗
        5.2.4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5.2.5 独特实用的传统工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研究
    6.1 悠久的历史性
        6.1.1 历史孕育下的福温古道
        6.1.2 移民视野下的福温古道
    6.2 功能的多样性
        6.2.1 军事功能
        6.2.2 交通功能
        6.2.3 商贸功能
        6.2.4 文化传播功能
    6.3 景观的地域性
        6.3.1 耕读文化下的南段田园型景观
        6.3.2 海洋文化下的中段滨水型景观
        6.3.3 茶乡文化下的东北段茶场型景观
        6.3.4 山林文化下的西北段梯田型景观
    6.4 价值的多元性
        6.4.1 历史文化价值
        6.4.2 艺术审美价值
        6.4.3 科学研究价值
        6.4.4 社会发展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初探
    7.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7.1.1 构建意义
        7.1.2 构建原则
        7.1.3 价值评估框架的构建
    7.2 国内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7.2.1 保护现状
        7.2.2 国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2.3 国内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初探
        7.3.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的主要问题
        7.3.2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
        7.3.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漳州西街社的民间信仰与记忆之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概念厘定
    二、论题研究综述与思考
    三、论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第一章 漳州西门外的自然人文状况
    第一节 漳州西街社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西街社沿革与人口状况
    章末小结
第二章 府城西门边的庙宇与民间信仰
    第一节 西街社教苑王爷公庙
    第二节 西清宫与西湄宫
    第三节 西街社中其余神庙与民间信仰特点
    章末小结
第三章 西街社民间信仰的复苏与变迁
    第一节 西街社的民间信仰复兴与合法化
    第二节 功能和核心变迁中的宫庙与神明
    第三节 “神明意旨”背后的三重动因
    章末小结
第四章 城镇化中西街社民间信仰“记忆之场”
    第一节 “记忆之场”与民间信仰
    第二节 城镇化中西街宫庙的调适
    第三节 “记忆之场”与西街宫庙存续的意义
    章末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人类学视角下的“眼光娘娘”研究 ——以Y区Y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之处
第1章 “眼光娘娘”民间崇拜概说
    1.1 “眼光娘娘”崇拜的内容及概况
        1.1.1 “眼光娘娘”崇拜的内容
        1.1.2 “眼光娘娘”民间崇拜的概况
    1.2 田野点概况
        1.2.1 Y区的地理环境
        1.2.2 历史沿革
        1.2.3 田野点分布
第2章 “眼光娘娘”崇拜的起源与形成
    2.1 “眼光娘娘”崇拜的起源
        2.1.1 “女神崇拜”的世界
        2.1.2 “眼睛崇拜”的世界
    2.2 “眼光娘娘”产生的动因分析
        2.2.1 崇拜推演中的成因与动机
        2.2.2 民俗体系的白造与重构
第3章 “眼光娘娘”崇拜的仪式与现状
    3.1 “眼光娘娘”崇拜的分布与演绎
        3.1.1 全国各地的“眼光娘娘”
        3.1.2 Y区的“眼光娘娘”
    3.2 “眼光娘娘”崇拜仪式及其内涵
        3.2.1 “眼光娘娘”的形象特征及其祭拜仪式
        3.2.2 “眼光娘娘”崇拜仪式的人类学解读
    3.3 “眼光娘娘”崇拜群体及其特征
        3.3.1 崇拜个体的多样化
        3.3.2 精神诉求的差异化
        3.3.3 崇拜理解的异质化
第4章 “眼光娘娘”崇拜的演进与分化
    4.1 “眼光娘娘”崇拜的特征分析
        4.1.1 生育与繁衍——物种的本性
        4.1.2 明目与睿智——健全的生存
        4.1.3 救济与帮扶——可靠的依托
        4.1.4 交流与沟通——追求的归宿
    4.2 “眼光娘娘”崇拜与其所在“场”的关系
        4.2.1 Y殿场域内的“眼光娘娘”
        4.2.2 道教谱系中的“眼光娘娘”
第5章 “眼光娘娘”的社会功能及评价
    5.1 “眼光娘娘”的衰减与转型
        5.1.1 其他文化的冲击
        5.1.2 自我功能的离散
        5.1.3 崇拜发展的新生
    5.2 “眼光娘娘”的功能范式分析
        5.2.1 体系中的弥补性
        5.2.2 实践中的建构性
        5.2.3 自发中的愉悦性
        5.2.4 情境中的文化性
    5.3 对“眼光娘娘”崇拜的评价及建议
        5.3.1 对“眼光娘娘”崇拜功能的评价
        5.3.2 对“眼光娘娘”崇拜的讨论和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Y殿访谈提纲
    附录Ⅱ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后记

(8)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明代闽地宗教与神仙信仰概述
    第一节 闽地宗教与神仙思想溯源
        一、闽地宗教源流
        二、古代神仙思想源流
    第二节 明代闽地宗教与三教合一思想
        一、明代闽地的正统宗教发展概况
        二、明代福建的民间信仰
        三、三一教与明代闽地三教合一思想
    第三节 闽地地域风貌与明代文人的神仙思想
        一、闽地神仙思想的地理文化分析
        二、明代闽地文人的隐逸情怀
        三、明代闽地文人对于生命的思考
    第四节 闽地风物与明代闽地文人的养生情结
第二章 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成仙模式
    第一节 历练成仙
    第二节 功德成仙
        一、立德成仙
        二、功业成仙
第三章 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偶遇模式探究
    第一节 误闯仙境
    第二节 神仙降世显应
        一、济世型降世
        二、劝善度化型降世
    第三节 人仙相恋
第四章 闽地神仙故事的征应模式研究
    第一节 谶语
        一、诗谶
        二、谣谶
        三、预言
    第二节 梦兆
    第三节 祈梦
第五章 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地域文化特征
        一、通俗文学的刊刻与神仙故事的传播
        二、神仙故事文本的生成与流变
    第二节 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的宗教文化内涵
        一、民间信仰的功利性与神仙故事的书写
        二、明代闽地文人对民间信仰的接受
        三、闽地神仙故事书写的宗教文化意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9)多民族杂居区的民间信仰及其变迁研究 ——以黔东北滑石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特色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六、田野调查工作
第一章 多民族杂居的滑石社区
    第一节 滑石社区概况
        一、基本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风俗习惯
    第二节 民族分布格局
第二章 滑石社区的民间信仰图景
    第一节 多维的民间信仰场所
        一、超越社区范围的公共信仰场所:新华山庙
        二、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信仰场所:天龙相公庙和土地庙
        三、宗族范围内的公共信仰场所:沈氏祠堂
        四、家庭范围内的私人信仰场所:家宅与神龛
    第二节 沟通人神的媒介:神职人员
        一、道士先生
        二、仙娘
        三、傩法师
    第三节 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
        一、多元共生的维度:社区民间信仰的多元格局
        二、多元共生的基础:社区民间信仰的存在逻辑
第三章 自然崇拜:历史记忆与仪式实践
    第一节 自然崇拜的现状
        一、动植物崇拜
        二、月亮崇拜
        三、土地崇拜
        四、井水神崇拜
    第二节 自然崇拜的变迁
第四章 观音和关帝信仰:祈福禳灾的信仰形式
    第一节 观音信仰
        一、观音的灵验事迹与信众群体
        二、观音“成道日”祭祀仪式
        三、民众的祭祀行为
    第二节 关帝信仰
        一、关帝的主司职能与显灵传说
        二、关帝的祭祀空间与附祭对象
        三、民众的祭祀行为
    第三节 观音和关帝信仰的变迁
        一、观音和关帝祭祀仪式的发展
        二、集中祭祀向片区祭祀的转变
第五章 祖先崇拜:整合家族(庭)的信仰形式
    第一节 祖先崇拜的内容
        一、家先信仰
        二、宗族祖先祭祀:以沈氏宗族祭祖活动为例
        三、鬼魂观念与祖先崇拜
    第二节 祖先崇拜的变迁
第六章 傩信仰:驱鬼酬神娱人的信仰形式
    第一节 社区傩堂戏概况
        一、傩堂戏的主要内容
        二、傩仪式:以还愿仪式为例
        三、傩戏表演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傩信仰的变迁
第七章 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探析
    第一节 民间信仰变迁的特点
    第二节 民间信仰变迁的原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雄市蚵仔寮社区庙宇神灵崇拜的现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信仰环境
    第二节 历史溯源与信仰背景
    第三节 经济结构与发展基础
第二章 信仰的承载空间:庙宇
    第一节 公庙与家族庙
        1、社区的崇拜中心:公庙
        2、维系家族之纽带:家族庙
    第二节 有应公庙
第三章 信仰的互动:人与神的仪式
    第一节 神灵与民众的互动形式
        一、以神明之名的集体狂欢:诞辰
        二、人与人的约定:“起乩”
        三、神的祈祷:渔民生活
    第二节 信仰生活与个体角色
        一、人神中介:乩童
        二、守庙人:庙公
        三、信仰的依赖者:渔民
第四章 民间信仰的现代转型影响因素剖析
    第一节 内因:角色在转型中的作用
        一、群体认知行为的狂欢
        二、个体认知行为的选择
    第二节 外因:社会在转型中的作用
        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二、人口结构的多元化
第五章 民间信仰转型的意义及启示
    第一节 民间信仰现代转型的意义
        一、利益诉求与社区生活持衡
        二、共享方式的转变与信众增多
    第二节 启示:探讨传统文化的存续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D]. 王涌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D]. 郑容坤.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4]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D]. 徐慧卿.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6]漳州西街社的民间信仰与记忆之场[D]. 陈晓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人类学视角下的“眼光娘娘”研究 ——以Y区Y殿为中心[D]. 范一骥. 吉林大学, 2020(08)
  • [8]明代闽地神仙故事研究[D]. 张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9]多民族杂居区的民间信仰及其变迁研究 ——以黔东北滑石社区为例[D]. 陈妹. 西南大学, 2020(01)
  • [10]高雄市蚵仔寮社区庙宇神灵崇拜的现代转型研究[D]. 周昌华.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福建民间信仰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