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填海质量控制措施

淮河入海填海质量控制措施

一、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填筑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董云,何卫忠,孙蔚[1](2010)在《隔堤填筑路堤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隔堤填筑路堤或沿原河堤加宽是高等级公路经常采用的改扩建方式,路堤填筑后对原河堤的稳定性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路堤自身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具有何特征,是目前沿河公路扩建工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依托工程的现场勘察和室内外试验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路堤填筑前后及不同水位渗流条件下原河堤及路堤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路堤填筑有利于提高原河堤的稳定性,稳定安全系数可提高约26%;隔堤填筑的路堤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且工后固结时间长、沉降量大,工后沉降达总沉降的35%左右;隔堤填筑的路堤一般仅在远离原河堤一侧边坡发生剪切失稳破坏,渗流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且不会改变路堤的破坏模式。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在工程实施前揭示隔堤填筑路堤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模式,从而为后一步的工程对策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董爱民[2](2010)在《浅谈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文中研究说明一、工程基本情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工程。工程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呈两河三堤,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

李爱花[3](2009)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蓄水系统运行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的建设实施,对工程运行期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决策已成为目前工程规划、管理的热点和难点。论文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九课题“南水北调运行风险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2006BAB04A09),面向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运行期间的工程风险,以工程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工程风险分析的流程为主线,界定、识别、评估东线工程运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降低工程运行风险的对策与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介绍了工程风险管理和工程风险分析的内涵和流程,通过分析水利工程中承载能力与荷载的不确定性,推倒了工程设计安全系数与工程运行风险率的数学关系,并将水利工程风险率计算方法分为单一和综合两种情况进行归纳评述。指出各种方法的衍生、承接关系、应用条件及优缺点。(2)根据各工程在调水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东线工程系统分解为提水、输水、蓄水三个子系统,识别各子系统在工程结构以及施工、运行和管理等各环节的风险因子,构建了各子系统风险因子结构体系。(3)确立了考虑风险率和失事后果的东线工程运行风险评价基准以及蓄水子系统单因子风险估计基准,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理论(FCT)的风险评价模型,对蓄水子系统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并排序。以东平湖为实例对风险评价基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初步证明风险评价基准建立较合理,风险评估区间划分较准确。(4)根据工程风险评估结论和工程运行情况,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给出降低风险的对策与措施。结合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对蓄水子系统中东平湖二级湖堤进行情景分析,针对性地给出了工程风险响应措施。

孙运兵[4](2007)在《简述堤防填筑施工工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程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尤其是洪水对人类发出挑战以后,规范堤防工程施工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堤防工程便是按照堤防规范施工的典范,它经受了2003年7月份淮河分洪的考验。本人在几年的入海水道施工中,深感堤防填筑质量的重要,虽然每道工序都有多次的重复,可每一次重复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实践出真知,只有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才能铸造出堤防填筑的精品工程。现就堤防填筑施工工艺简述如下:

陶乃兵[5](2006)在《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204国道桥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文中提出

胡为平,王建[6](2006)在《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环境保护的实践》文中认为

蒋建云[7](2006)在《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浅谈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淮河入海水道枢纽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原材料、施工设备、检测仪器、施工工艺以及环境影响等的质量检查控制,最后对工程进行评定。

单海春[8](2005)在《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枢纽下游河道冲刷及防护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海口枢纽是入海水道的出海控制口门,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入海水道功效的发挥。海口枢纽工程竣工放水后,对闸下游河道进行了水下地形测量,发现消力池后及两侧岸坡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刷。为确保该闸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闸下冲刷和防护措施开展研究。 本文基于原型观测结果,分析了海口闸下游河道冲刷现状;借助理论分析和概化物理模型,研究了闸下河道冲刷的成因,提出了海口闸下游防护措施,其主要成果包括: (1) 原型观测表明,海口闸闸下冲刷主要是包括防冲槽在内的下游河床整体冲刷,下游两侧翼墙的局部冲刷和中导堤堤端的绕流冲刷。 (2) 试验结果表明,抛石附近水流的脉动强度明显高于远离岸脚水流的脉动强度,从而加剧了抛石所在位置的河床冲刷。抛石体趾脚处河床被淘刷,导致石头滚动或滑动的趋势增强。海口闸下抛石厚度不足以及抛石均匀性不够好,导致岸脚处抛石厚度变薄,直至出现局部无抛石,促使防冲槽下挫和护岸挫跌。 (3) 海口闸下河道岸坡防护工程主要是护脚工程,应重视保护岸脚床沙不致淘空、流失。总结现有护脚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方案性能、施工、经济的比较,并结合海口闸的具体状况,提出采用防冲备填石方案的建议。 (4) 通过几何形态分析,计算了防冲备填石方量和加固方量,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原有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通过动量守衡原理,分析了抛石漂移过程的受力状况,建立了抛石漂移距离计算公式,为进一步解决工程防护和施工奠定了基础。

魏刚[9](2005)在《二河枢纽工程堤防土料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华伟中,汤洋,李晶[10](2005)在《泥结碎石防汛道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文中指出

二、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填筑质量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填筑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隔堤填筑路堤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依托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基本地质水文资料
        (1) 大汕子隔堤基本情况
        (2) 土层质特征
        (3) 工程水文特征
3 计算模型与参数
    3.1 模型建立
    3.2 计算参数
        (1) 基本参数及取值
        (2) 模型计算的相关说明
    3.3 计算工况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1 路堤填筑前隔堤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4.2 路堤填筑后隔堤稳定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路堤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2)浅谈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程基本情况
二、堤防等级及断面特性
三、堤防施工的质量控制
    1. 堤基处理
    2. 土料选择
    3. 堤身填筑及压实
四、堤防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
五、结语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蓄水系统运行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路线
    1.7 主要创新
第二章 工程风险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风险
    2.2 工程风险
    2.3 工程风险管理
    2.4 工程风险分析
    2.5 水利工程风险分析
        2.5.1 风险率、不确定性与安全系数
        2.5.2 失事后果分析
第三章 东线工程系统运行风险识别
    3.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3.2 东线工程系统划分
        3.2.1 提水系统
        3.2.2 输水系统
        3.2.3 蓄水系统
    3.3 东线工程运行风险识别
        3.3.1 提水系统运行风险识别
        3.3.2 输水系统运行风险识别
        3.3.3 蓄水系统运行风险识别
第四章 蓄水系统工程运行风险评估
    4.1 风险评价基准的建立
    4.2 蓄水系统工程运行情况
        4.2.1 洪泽湖
        4.2.2 骆马湖
        4.2.3 南四湖
        4.2.4 东平湖
    4.3 蓄水系统工程运行风险评估
        4.3.1 运行风险评估模型
        4.3.2 蓄水系统工程运行风险评估过程与结果
        4.3.3 风险评价基准合理性验证
第五章 风险响应对策与措施
    5.1 蓄水系统风险响应
        5.1.1 非工程措施
        5.1.2 工程措施
    5.2 东平湖运行风险控制对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枢纽下游河道冲刷及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预期成果
第二章 海口枢纽工程布置与水力参数
    2.1 概述
    2.2 工程规模
    2.3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2.4 工程设计水位、流量
    2.5 工程枢纽布置
    2.6 工程枢纽水力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口闸闸下冲刷成因分析与试验研究
    3.1 海口闸闸下冲刷现状
    3.2 海口闸闸下冲刷成因的理论分析
    3.3 海口闸闸下冲刷成因的试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口闸闸下河道防护措施研究
    4.1 护脚工程措施选用原则
    4.2 岸脚防护方案比选
    4.3 防冲备填石工程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二河枢纽工程堤防土料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土料的击实试验
3 土料的碾压试验
4 堤防土料填筑施工方法
    4.1. 施工方案及程序
    4.2 施工方法
5 施工质量控制
6 结语

(10)泥结碎石防汛道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二、施工技术介绍
三、质量控制要点
四、质量控制体会

四、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填筑质量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隔堤填筑路堤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模式分析[J]. 董云,何卫忠,孙蔚. 岩土力学, 2010(08)
  • [2]浅谈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 董爱民. 治淮, 2010(01)
  •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蓄水系统运行风险分析[D]. 李爱花.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9(07)
  • [4]简述堤防填筑施工工艺[J]. 孙运兵.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6)
  • [5]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204国道桥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 陶乃兵. 交通世界, 2006(07)
  • [6]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环境保护的实践[J]. 胡为平,王建. 江苏水利, 2006(02)
  • [7]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浅谈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J]. 蒋建云.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6(02)
  • [8]淮河入海水道海口枢纽下游河道冲刷及防护措施研究[D]. 单海春. 河海大学, 2005(04)
  • [9]二河枢纽工程堤防土料填筑施工质量控制[J]. 魏刚. 水利技术监督, 2005(05)
  • [10]泥结碎石防汛道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 华伟中,汤洋,李晶. 治淮, 2005(07)

标签:;  

淮河入海填海质量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