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水堰一步成型施工技术措施

滚水堰一步成型施工技术措施

一、滚水堰一次成形施工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敏[1](2021)在《太行山区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营建技艺及其适应性更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雨萌[2](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韩刘伟[3](2020)在《基于人水共生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营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作为先民生存的基本单元,在长期发展中基于生产生活用水及防洪排涝的需求,形成了低成本、低技术、低影响的村落营建特征,体现出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人文内涵。先民因地制宜地将集水、蓄水、用水、排水完美融合于村落空间营建中,为农耕文明下应对北方旱涝并存的区域条件提供了核心支持,其中的营建智慧对现代城镇生态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运用归纳总结与典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特定水环境影响下的村落营建特征、提取其中的营建智慧,并将其运用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现代城镇生态建设开发中去。文章主要分为五大板块:首先,以太行山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区域及村落水环境特征,着重把握水环境与村落的双向影响关系,构建太行山区水环境与村落的共生机制。其次,分别探究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洪排涝影响下村落宏观选址分布、中观形态布局及微观建筑构筑的营建特征,重点揭示用水与排水层面如何影响村落的空间营建。最后,提炼传统村落中以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所呈现的人水共生营建智慧,针对当前太行山区传统村落现状存在问题,以实际项目提出规划应用策略。该论文有图107幅,表45个,参考文献80篇。

王仓仓[4](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李甘霖[5](2019)在《鹤庆瓦猫传统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十分重视屋顶的装饰元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出于驱外邪、保家宅的心理诉求。瓦猫,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腾文化的延续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迄今仍是云南民居建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镇宅兽,可以说,它在云南民族民俗镇宅兽中一枝独秀,是云南多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民族文化价值。鹤庆瓦猫,因地域位置相对封闭所具的独立性与当地社会风情的独特性而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因多民族文化交融导致了某些变异,可谓兼容并蓄、自成一格。本文以充分体现云南瓦猫文化特色的鹤庆瓦猫为研究对象,追溯其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它作为云南“虎”图腾崇拜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如何以少数民族虎文化为主体,局部受到了汉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响。并且,自元、明时期起,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由原来的游牧狩猎逐步走向刀耕火种的农耕生产模式,其中一些少数民族特别是白族,在吸纳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与技术的基础上,糅合本地域的审美风格特点与民俗风情,创造出了多宗教、多文化融合,体现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与精神审美需求的独特的镇宅兽——瓦猫。继而,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本文对鹤庆瓦猫的制作材料、工艺制作流程、装饰手法、造型特点、基本销售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与其他民族瓦猫造型装饰的研究对比,提炼出鹤庆瓦猫的粗犷朴实、野性夸张的艺术审美特征;其次,从瓦猫的习俗文化为出发点,对瓦猫背后的文化特征加以剖析,分析其祭祀安放等习俗背后的宗教人文因素;并且本文分析总结了鹤庆瓦猫现代变迁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出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人们自身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扶持使鹤庆瓦猫向着现代化变迁,并以此为依据希冀能结合鹤庆瓦猫传统手工艺的实际情况,对其传承、保护乃至发展提出一定可行性思路。

李恒[6](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沈雨珣[7](2017)在《近代以来治淮思想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淮河流域位于中国腹地,流域范围包括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又以废黄河为界,被分为淮河、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淮河为淮河水系的主要干流,而沂沭泗河水系则位于淮河水系的北部。淮河曾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古时与长江、黄河、济水一起并称为“四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原阳决口南徙夺淮。在夺淮的六百多年中,淮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遭到了破坏性地改变,流域内水患灾害不断,沿淮人民深受其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仪(今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于山东利津牡蛎口入渤海,结束了黄河长期夺淮入海的局面。而近代以来的淮河,就是指1855年以后的淮河。虽然黄河已经北徙,但是流域内水患频发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为此,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们纷纷献计献策,以图解决这一难题。晚清时期,以丁显为代表的淮扬绅士提出了“复淮说”的治淮主张,此说得到了曾国藩、左宗棠等一批清廷地方大员的支持。后张謇继承和发展了“复淮说”,并意识到实测数据的重要性,开始对沿淮进行实地勘测。民国时期,可谓是治淮思想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复淮说”渐渐走下了历史舞台,“导淮说”成了治淮思想的主流。张謇、费礼门(John Ripley Freeman)、美国红十字会工程团、全国水利局等中外机构和个人提出了近十种导淮计划,涌现了“全量入江说”、“全量入海说”和“江海分疏说”等治淮主张。此外,他们还提出了“蓄泄兼筹”、“标本兼治”、“裁兵导淮”、“涸湖为田”等治淮思想。南京国民政府吸收了以往的治淮经验、思想和数据资料,于南京设立了导淮委员会,编写完成了《导淮工程计划》。计划书继承了张謇等人的江海分疏说,提出了“蓄洪”、“裁弯取直”的防洪除涝思想,并且开始注重全流域的综合治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河流域仍然积患未解,水患频发。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淮河的治理工作,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蓄泄兼筹”、“标本兼治”、“江海分疏”等治淮思想。随着治淮工作的深入和治淮工程的推进,治淮思想的重点也从初期的防洪除涝转变为现今更系统、更全面的综合治理上。晚清基于“复淮”思想的治淮实践,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既与“复淮”思想本身的局限性有关,也受当时政治、社会环境的限制。晚清民国时期提出的一些治淮思想,对于近代治淮思想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六十多年的治理,已初步改善了淮河流域内“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的局面,促进了农业和内河航运的发展,但是治淮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水污染、水土流失和洪泽湖“悬湖”仍有待今后研究解决。

张剑辉[8](2017)在《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人们普遍关注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与地域文化使生土建筑再次焕发生机,人们在体验建筑空间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生土建筑作为古老的地域建筑类型,以其较低的能源消耗、优良的热工性能以及环保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引起全球视角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关中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现存的传统民居调研,收集并整理了该地区传统生土建造技术,在此基础之上,对生土建造技术的改良进行探索,试图为当地生土建筑的再生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先对相关资料归纳和实地调研,将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划分为生土房屋、生土配套设施两大部分,分别总结其建造技术,包括对基础、墙体、屋盖、饰面以及门楼、土锅、土炕的生土做法详细记录,归纳与梳理了当地传统民居的生土建造过程、施工工艺以及建造理念,传承生土民居的原始风貌,以生土民居的弊病与缺陷为突破口,研究生土建造技术的改良策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实践经验,探索生土技术的改进方法。文章最后结合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以提高居住质量、体现生态模式、延续传统风貌为原则,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宜的新生土民居。我国生土建筑的再生在于对生土建造技术的不断优化,在于制定科学的推广策略,积极倡导人们对生态文明的不断追求,选择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王琳珂[9](2017)在《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对北宋政府水利建设展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北宋政府对水利建设的认识,力图还原北宋政府水利建设的全过程,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水利工程只有适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顺利进行施工并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本文从水利建设的整体考虑,选取具有代表性并且可以贯穿整个水利建设过程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即:环境基础、规划关键、时代特色。第一章主要探讨北宋时期生态环境与北宋政府水利建设的互动。通过研究发现北宋时期的生态环境是政府水利建设的基础,水资源、地貌、气候三个生态环境因子都对水利建设的分布、类型和主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宋政府在进行水利建设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但是面对外敌入侵、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又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展开水利建设。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北宋政府对水利建设的管理,先从北宋政府对水利建设的规划进行分析,由农田水利、河海水利、城市水利、塘泺等四种类型水利规划为切入点,总结整体特征,并由此分析水利建设中人工、物料、资金的来源。通过分析发现北宋政府在处理这三个问题时灵活多变,不仅仅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而是根据政治、财政等情况从多方面进行解决,保证了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章主要得出了北宋政府水利建设的分布特点和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因水利建设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与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相联系,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也就导致了北宋政府水利建设在时间和区域分布上与北宋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联系紧密,并且表现出了一些鲜明的特点。同时与中国水利史上其他朝代尤其是北宋以前王朝相比,北宋政府的水利建设还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通过以上三章内容的研究,基本还原了北宋政府水利建设的基础、过程与结果这一较为完整的过程,对该问题从整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体来看,北宋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管理较为全面,无论是客观环境因素还是人为政治、经济因素都对北宋政府的水利建设产生了影响,它还表现出极具特色的分布特点与时代特征。

曾伊凡[10](2016)在《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强势语境,建筑的地域特点逐渐有衰落和趋同的表现。乡村由于发展相对缓慢,受到的全球文化侵袭较弱,使得部分地域文化仍得以保留。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建设量的逐渐饱和、国家政策对于乡村发展的支持,众多国内青年建筑师将关注重点和实践场所由城市转向乡村地区,仍保有地域特征的乡村建设背景下涌现了一系列反应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及社会价值的实践作品,,并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实践特征及操作方法;同时,学界关于地域建筑、在地建造、地方、本土等概念的讨论也成为关注热点。论文通过对当代建筑师在乡村的这类建筑实践案例的筛选、分类、对比和研究,从现象解读和经验总结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总结,对其技术理性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阐述。解读了其中建筑师群体、项目地域分布、功能类型、工作方式、项目性质等现象,提出了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价值取向在基于地域建筑理论的背景下由注重风格特征、建构方式向“在地建造”操作方式的思潮转变,并对此类实践提出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乡建背景下地域建筑实践共性观念和关注建筑本体、社区共建、产业经营等多元的策略方法,并以其指导、解读浙江安吉鄣吴镇系列小建筑的在地建筑实践。

二、滚水堰一次成形施工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滚水堰一次成形施工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1.2 核心概念辨析
        1.2.1 现代木结构
        1.2.2 乡村营建
        1.2.3 在地性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5.2 大仓讲习所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5.3 大仓风荷桥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人水共生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营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缘起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2 太行山区水环境与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2.1 太行山区水环境概况
    2.2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概况
    2.3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水环境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生产生活用水的传统村落营建特征分析
    3.1 基于水环境利用与营造的村落选址
    3.2 生产用水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3.3 生活用水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3.4 传统建筑空间及其营建特征
    3.5 典型给水设施的功能性营建
    3.6 治水节水理念下的水文化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防洪排涝的传统村落营建特征分析
    4.1 防洪排涝影响下的村落选址与分类
    4.2 防洪排涝影响下的村落布局形式
    4.3 传统建筑空间及其营建特征
    4.4 典型排水设施的功能性营建
    4.5 本章小结
5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人水共生营建智慧提炼与传承
    5.1 传统村落人水共生营建智慧提炼
    5.2 传统村落人水共生营建现状问题分析
    5.3 人水共生智慧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述评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一、入江计划
        二、入海计划
        三、江海分流计划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一、安徽省
        二、江苏省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三、附属机关
    小结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一、勘测淮河流域
        (一)工程测量
        (二)工程勘查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一)排洪工程计划
        (二)灌溉工程计划
        (三)航运工程计划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一、工程的实施
        (一)航运工程
        (二)排洪工程
        (三)灌溉工程
        二、土地整理
        (一)土地测量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三)土地验照注册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一)计划的制定
        (二)工程的实施
        二、綦江渠化工程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小结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二、乌江工程经费
    小结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小结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二)工程的实施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四)灾工与工粮
    小结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二、导淮讲习会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一)学校组织
        (二)教学
        (三)人事及经费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小结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第二节 导淮借款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小结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一、办理导淮工程
        二、整理西南水利
        三、复堤淮河工程
结语
附录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鹤庆瓦猫传统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鹤庆瓦猫概述
    1.2 课题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论文运用的方法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论文整体结构
第二章 鹤庆传统瓦猫
    2.1 鹤庆传统瓦猫产生背景
        2.1.1 鹤庆瓦猫形成的自然因素
        2.1.2 鹤庆瓦猫形成的历史因素
        2.1.3 鹤庆传统瓦猫形成概述
    2.2 鹤庆传统瓦猫的制作过程
        2.2.1 瓦猫制作概况
        2.2.2 瓦猫的制作原料
        2.2.3 瓦猫的形塑过程
        2.2.4 瓦猫的烧制过程
    2.3 鹤庆传统瓦猫造型特点
    2.4 鹤庆传统瓦猫习俗文化与内涵
        2.4.1 鹤庆传统瓦猫的祭祀文化
        2.4.2 瓦猫的安放文化
        2.4.3 瓦猫习俗文化的意义
第三章 鹤庆瓦猫现代变迁
    3.1 鹤庆瓦猫造型的丰富
    3.2 鹤庆瓦猫安放仪式的变化
    3.3 鹤庆瓦猫经营模式的创新
    3.4 鹤庆瓦猫内在文化特质的发展
    3.5 现代鹤庆瓦猫功能的升华
        3.5.1 社会价值
        3.5.2 经济价值
        3.5.3 艺术价值
第四章 解析鹤庆瓦猫变迁的原因
    4.1 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4.1.1 原生空间的缩小
        4.1.2 新生空间的兴起和扩大
    4.2 生活方式的变迁
        4.2.1 思维观念的转变
        4.2.2 需求的转变
    4.3 政府的大力扶持
        4.3.1 政策法规的支持
        4.3.2 收藏记录式保护
        4.3.3 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五章 鹤庆瓦猫现代发展的新思路
    5.1 尊重鹤庆瓦猫传统文化
    5.2 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产业
        5.2.1 环保与发展不相平衡
        5.2.2 生产模式制约发展
        5.2.3 产品功能制约发展
        5.2.4 开发鹤庆瓦猫旅游纪念品产业
    5.3 拓展消费市场需求
    5.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6)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近代以来治淮思想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淮河流域概况
    第一节 淮河流域基本情况
        一、流域内的地理与气候
        二、河道水系
        三、流域内的水利开发
    第二节 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一、1128年前的淮河
        二、黄河夺淮时期的淮河
        三、近代以来的淮河
    第三节 近代以来淮河流域水患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二、黄河夺淮的影响
        三、农业开发
        四、社会动荡
第二章 复淮故道:晚清治淮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晚清时期淮河流域水患概况和影响
        一、晚清淮河水患概况
        二、晚清淮河水患影响
    第二节 林则徐的治淮思想
        一、赈灾救灾
        二、兴修水利
        三、水土保持,疏浚运河
    第三节 “复淮说”的发展
        一、早期的“复淮说”
        二、张謇与“复淮说”
    第四节 晚清其他治淮思想
        一、重视测量
        二、经费筹措
        三、以工代赈
        四、治淮机构的初步设立
第三章 从复淮到导淮:民国治淮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水患概况和影响
        一、民国淮河水患概况
        二、民国淮河水患影响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治淮思想
        一、专门导淮机构的设置
        二、入江入海与江海分疏说
        三、主要治淮思想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治淮思想
        一、统筹兼顾论
        二、江海分疏说
        三、防洪除涝为主说
        四、综合治导说
第四章 从防洪除涝到全面治理:1949年后治淮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1949年后淮河流域水患概况和影响
        一、1949年后淮河水患概况
        二、1949年后淮河水患影响
    第二节 1949年后的主要治淮思想
        一、蓄泄兼筹,标本兼顾
        二、江海分疏说
        三、沂沭泗分治论
        四、治水与改土结合说
    第三节 1949年后治淮思想的变迁
        一、集中领导与分省治理
        二、以防洪为主论到全面治理说
第五章 近代以来治淮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晚清失败的“复淮”实践
        一、“复淮”思想的不实际性
        二、“复淮”思想的不科学性
        三、负责人的频繁调动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治淮思想的承上启下
        一、晚清民国治淮思想的承上作用
        二、晚清民国治淮思想的启下影响
    第三节 1949年后治淮的积极影响与不足之处
        一、1949年后治淮的积极影响
        二、1949年后治淮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建筑与全球生态危机
        1.1.2 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
        1.1.3 生土建筑面临的困境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解析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解析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相关概况
        1.4.2 国内生土建筑研究概况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概况
    2.1 关中地区概况
        2.1.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
        2.1.2 关中地区人文环境
        2.1.3 传统民居概况
    2.2 关中地区生土材料分析
        2.2.1 关中地区湿陷性黄土特性
        2.2.2 影响生土材料力学性能因素
        2.2.3 传统生土材料组成
    2.3 关中地区传统生土民居调研
        2.3.1 生土民居现状调查
        2.3.2 生土民居的弊病调查
        2.3.3 制约传统生土民居发展的要素
    2.4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对象划分
        2.4.1 生土房屋建造
        2.4.2 生土配套设施建造
    2.5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成因浅析
第三章 关中地区生土房屋建造技术
    3.1 基础建造
    3.2 墙体建造
        3.2.1 夯土版筑
        3.2.2 胡基砌筑
        3.2.3 混合砌筑
        3.2.4 墙面修整与开挖柱缝
    3.3 屋盖
        3.3.1 单坡
        3.3.2 双坡
    3.4 饰面装饰
        3.4.1 泥浆抹面
        3.4.2 门窗装饰
    3.5 生土建造技术要点强调与补充
        3.5.1 防水防潮技术
        3.5.2 墙体预留孔洞和开拱洞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土配套设施建造技术
    4.1 生土配套设施在民居中的应用概况
    4.2 门楼与照壁
        4.2.1 门楼
        4.2.2 照壁
    4.3 土锅灶
    4.4 土炕
        4.4.1 拆解
        4.4.2 砌筑
        4.4.3 浅析
    4.5“锅连炕”模式生态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传统民居生土建造技术的改良与传承
    5.1 传统生土建造技术面临的困扰
        5.1.1 传统生土建筑的自身弊病
        5.1.2 传统生土建筑的自身局限
        5.1.3 社会意识改变带来的问题
    5.2 生土建造技术的改良探索
        5.2.1 对生土材料改进
        5.2.2 施工工艺改进
        5.2.3 结构、构造方式优化
        5.2.4 相关规范的制订
    5.3 生土建筑的发展思考
        5.3.1 生土建筑的适用范围
        5.3.2 生土建筑的推广策略
    5.4 当代生土建筑实例分析
    5.5 关中地区传统生土民居优化设计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本文“水利”范围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北宋时期生态环境与北宋政府水利建设
    第一节 水资源与北宋政府水利建设
    第二节 地貌与北宋政府水利建设
    第三节 气候与北宋政府水利建设
    第四节 北宋政府主导的河北路生态问题治理——基于水利建设的考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规划
    第一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规划基本内容
    第二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人工来源
    第三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物料来源
    第四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资金来源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分布特点及原因
    第一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时间分布及原因
    第二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区域分布及原因
    第三节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时代特征
    本章结语
结语
北宋政府水利建设流程图
附录一:北宋水资源分布表
附录二:北宋政府水利建设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内容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西方地域建筑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1.4.2 我国地域建筑思潮的演变
        1.4.3 我国乡村建设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现象解读
    2.1 建筑师群体特征:70-80年代建筑师为主,高校教师居多
    2.2 项目地域分布:以西南地区、华东地区为主
    2.3 项目功能类型:配套公建、灾后重建项目为主,旅游类建筑新兴
    2.4 工作方式:参与方式与参与角色多元化
    2.5 项目性质:公益项目占一定比重
    2.6 本章小结
3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思潮转变与反思
    3.1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中呈现的思潮转变
        3.1.1 对地域建筑价值的重新审视
        3.1.2 在地建造工作方式的显现
        3.1.3 建筑技术与建构方向由“地域”转向“适宜”
        3.1.4 建筑学教学理念转变:面向真实的场地与生活
    3.2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反思
        3.2.1 建筑师价值观念与民众实际需求间的差异
        3.2.2 乡村环境建设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策略
    4.1 以建筑本体为导向的多元设计策略
        4.1.1 气候:以气候与生态条件溯源地域特征
        4.1.2 形式:对传统地域建筑语言的转译
        4.1.3 文化内涵:强调文化隐喻,弱化地域符号象征
        4.1.4 空间:以地域空间特征为源本演绎空间形式
        4.1.5 基址:布局回应微观场地与场所
        4.1.6 材料与构造:由本土性向技术适宜性追求
        4.1.7 设计回归感知、体验
    4.2 以社区共建、参与营造为导向的在地建造
    4.3 以产业经营为导向的空间介入
    4.4 本章小结
5 浙江安吉鄣吴镇系列小建筑在地实践
    5.1 项目背景
        5.1.1 关于郭吴镇
        5.1.2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鄣吴镇系列小建筑实践的缘起
    5.2 项目介绍
        5.2.1 项目基本信息及区位表
        5.2.2 设计及建设过程
    5.3 经验总结及反思
        5.3.1 陪伴式的建筑设计历程
        5.3.2 在地、容错的工作模式
        5.3.3 回归日常的设计观念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本文参考、引证的当代建筑实践案例信息一览表
附录2:我国当代乡村建筑实践代表性案例简表
作者简历

四、滚水堰一次成形施工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山区古村落传统水环境设施营建技艺及其适应性更新研究[D]. 王帅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人水共生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营建特征研究[D]. 韩刘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鹤庆瓦猫传统文化变迁研究[D]. 李甘霖.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近代以来治淮思想变迁研究[D]. 沈雨珣.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生土建造技术研究[D]. 张剑辉. 长安大学, 2017(02)
  • [9]北宋政府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王琳珂. 河北大学, 2017(11)
  • [10]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研究[D]. 曾伊凡. 浙江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滚水堰一步成型施工技术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