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居

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居

一、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宅(论文文献综述)

孙浩杰[1](2020)在《北京老城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老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保留下来了的胡同—四合院空间形态同样也构成了北京老城空间格局中必不可少的空间要素符号。北京胡同自元代产生以来,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当今的胡同风貌和空间形态。研究北京老城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过程并发现其演变规律对当今北京老城胡同风貌恢复以及环境整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北京老城胡同的发展沿革进行追溯,探究元明清、民国及建国后各个时期的胡同发展历程,并分析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各方面因素对胡同发展演变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北京老城胡同的空间尺度进行剖析,提取胡同空间尺度的构成要素,并结合不同时期的北京老城地图,对西四北、南锣鼓巷、东四三个片区的图底关系图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总结出各个时期胡同空间尺度的特征,并探究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则是结合笔者参与的项目实践,以砖塔胡同为研究对象,分析探究当今砖塔胡同空间尺度的现状特征及问题,并提出当今胡同空间尺度的改善提升建议。在当今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背景下,胡同空间尺度改善应主要从环境整治、界面改造、交通空间优化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胡同空间品质,恢复传统胡同风貌,营造老北京胡同氛围。

赵泽祥[2](2020)在《建构语境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民宿产业在旅游与体验经济兴盛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由此带来建筑业的生产活动随之增多。在城市或者乡村中,新建或更新改造类的民宿建筑迅速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机遇和危机。通过对民宿建筑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精品民宿存量少,城市或乡村民宿的设计观念意识不强,大量的民宿建筑缺乏地域性和精品特质,同质化现象严重,面临重蹈快速城市化建设的覆辙。在旅游的住宿选择中,游客选择民宿而非一般酒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当地居住文化的体验的要求,在住宿之余,能够体验当地的美食美景和民俗特色。因此,民宿建筑不仅承担了住宿的功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民宿建筑不同于一般类住宅,更不同于传统酒店,应体现出地方特色,还要具有时代性。在满足当代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应呼应传统,体现建筑设计的价值。为了更好的体现民宿建筑的文化性及价值,本文以“建构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建筑现象学”,“动态保护”和“工匠精神”等理论,从建筑学建造本体——材料和技术出发,而非单纯的讨论形式与空间,并引入场所精神和关于人的情感体验要素,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的民宿建筑,也从侧面研究小规模住宅、小规模酒店和小规模文化建筑的优秀案例,从建筑的结构,界面和细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探讨民宿建筑在建构语境下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本文为民宿建筑的创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高扬励[3](2020)在《会馆剧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馆剧场,指会馆内专门用于戏曲演出及观赏的场所。本论文以会馆剧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对会馆剧场的田野调查及搜集、整理与会馆剧场相关的文献材料,运用戏曲学、宗教学、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会馆剧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会馆剧场是中国古代剧场的类型之一,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演剧场所,其形制、布局与当时的戏曲演出密切相关,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无疑对中国古代剧场史的建构有积极的补充作用。本论文首先对会馆及会馆剧场的基本概况进行梳理,分析会馆剧场的产生动因及发展历程;其次,对各地区会馆剧场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制及建筑装饰进行总结,考察会馆剧场的实际状况;再次,对室内会馆剧场及娱人小剧场的建筑实物及史料遗存予以整理分析,总结剧场之特征;最后对会馆剧场的演剧活动进行梳理,对会馆剧场的演剧类型、剧场及演剧活动的管理进行总结,探讨会馆剧场对于戏曲传播的作用。会馆剧场作为会馆的构成部分,其自身特征受会馆的直接影响。会馆剧场是会馆祭祀、联谊需求的产物,以满足会馆成员敬神、娱乐的目的而建。从时间上看,会馆剧场初兴于明代中后期,在清代发展至鼎盛,民国走向衰落。整体上看,会馆受商人、官员、移民的流动而遍布全国,因而会馆剧场也分布于全国各地。具体而言,会馆剧场主要分布于北京、工商业繁荣的城市、水陆交通要地以及人口聚集的市镇。会馆剧场继承神庙剧场的建筑形制,建筑风格多样,装饰文雅华丽。会馆剧场仿照神庙剧场而建,采用时代流行的剧场样式。会馆剧场的戏台以过路台为主,两侧设有看楼。有的会馆设有多座戏台来满足会馆繁盛演剧的需要。因会馆成员的审美及会馆所处地区建筑风格、地形的不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会馆剧场在建筑布局、建筑形制上形成区域特征。匾额、楹联、雕塑和彩绘是会馆剧场的主要装饰,这些装饰彰显会馆成员的经济实力,寄托他们的美好愿望,也使会馆剧场成为中国古代剧场装饰艺术的代表。室内会馆剧场和娱人小剧场是会馆剧场的两种特殊形态,二者在剧场建筑的设计上更加考虑观众观剧的舒适性及剧场的专业性。室内会馆剧场在剧场顶部设置屋顶,将看楼设置成包厢,大厅摆放桌椅。室内会馆剧场虽与戏园相仿,但仍存差异。娱人小剧场多设在会馆较隐蔽的院落,规模较小,可容纳的观众数量有限。娱人小剧场摆脱了敬神演剧的功能,完全为娱乐而设,戏台面朝议事厅、看楼等建筑。会馆剧场的演剧活动分祭祀演剧、行业演剧和团拜演剧。演剧时间以定时为主,随时为辅。会馆剧场演剧场次繁多,对于剧场及演剧活动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会馆通常会设立条规,对剧场租用、演剧活动秩序、戏资收缴等方面予以规范,确保演剧活动的顺利进行。明清时期数量繁多、分布广泛的会馆剧场,是戏曲发展、传播的重要载体。会馆剧场不仅是家乡声腔向外传播的平台,亦是其他声腔展演的舞台。由此而言,会馆剧场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也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王宇[4](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指出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王荷池[5](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丰岚[6](2018)在《北京老城传统会馆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北京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文化古都,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留下了丰富的都城历史文化遗产,而传统会馆建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的传统会馆初现于明朝,在清朝逐渐形成具有规模和特色的社会组织。会馆设立之初的形成方式主要是民间自发,其目的是汇聚同乡或者同行人士。而后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组织逐渐形成规模,其影响力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扩大,形成了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会馆文化反映出北京的民俗文化,是北京市井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各省设立的会馆是不同地区地域文化在京的体现,其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文化、民俗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由于明清时代背景城市格局与城市管理模式实施城市功能南北分区,因此老城内的“宣南”之地成了北京传统会馆最为集中的地区,老城内的会馆建筑对北京街区文化以至城市文化的影响极其深刻。本文通过研究北京老城内传统会馆建筑,试图探索出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蕴和内涵,在分析过程中笔者从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保护措施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北京老城传统会馆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笔者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现阶段北京老城会馆建筑的现状情况,为北京老城会馆建筑的保护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共分为以下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界定了论文所研究的对象,从而为全文打下基础;其次第一章对本论文写作框架进行说明,对国内外与该选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整理相关主题的研究进度,为论文后续的撰写工作提供相关理论研究基础。第二章对中国传统会馆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现状调研进行综合概述,对会馆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分类作介绍。以时间为轴线阐述北京老城传统会馆的历史演变过程,对自明清时期以来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产生至民国时期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历史演变进行阐释,并以调研结果作为基础分析现今北京旧城会馆建筑的保护现状。第三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传统会馆的历史文化价值,着重阐述北京老城传统会馆所体现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并对典型的传统会馆案例作深入分析形成对传统会馆的文化内涵的全面把握以及保护价值的凝练。第四章在对传统会馆进行理论阐释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探讨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策略;对老城会馆建筑的人文内涵和伦理意蕴进行总结,提出传统会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观点,促进其内在价值与当代社会的有机结;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传统会馆案例作出保护传承的相应案例,提出保护传统会馆的探索实施路径。

张发明[7](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成立以来,基于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和测绘成果结合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研究,在梁刘的带领下,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梁思成先生在他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首篇中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作为近代学者研究学问的第一要务即为“证据”的搜集,以古代建筑“实物”为“后盾”,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从中可以充分看出,客观的古代建筑遗存调查史料是支撑中国建筑史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并受国外建筑史学者所瞩目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相关方面研究的整理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或专注于对梁思成先生构筑中国建筑史过程的发掘及文献的考查之上,或基于最新的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成果专注于单一案例的延伸论述上,而很少是在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进行时间维度上和某一时期空间维度上整体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随着近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学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古代建筑和考古成果遗存不断被发掘涌现,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的系统的梳理与统计研究,笔者认为这样一次整体性观测,既是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的致敬,也能够在启示后辈学者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中国建筑遗存有所帮助。本论文以历史时期为经线,以建筑类型为纬线,以现有行政区划为空间坐标系统梳理统计“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所例举的基础案例,以一种直观方式作为表现手段,进行解读并试图以整体的视角结合独特地理空间线索去分析动态地描述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现状。笔者采用书籍查找结合网络求证的方法将所有案例资料收集,在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与统计研究,最终得到论文结论。本论文前后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叙述本文写作缘起和背景、目的及意义,写作对象、范围,国内外对于本题目相关研究的现状,论文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释义和档案库的建立;第三部分基于档案库案例梳理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建筑类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数据特征解读研究;第四部分试结合多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希望本论文对以后宏观观测中国古代建筑遗存方面能有参考价值。

罗兴姬[8](2018)在《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原型和类型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公共建筑类型,明清江西会馆是明清时期江西地域建筑文化向外传播的建筑载体。对于明清会馆建筑原型、类型和建筑形制的研究能够填补相关建筑类型学研究的空缺,厘清会馆建筑类型的建筑特征。对于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的研究,能重新挖掘发现明清江西会馆的建筑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以新的视角切入江西地域文化研究,对现有江西会馆建筑的遗存保护提供历史理论支持,同时为当今的流动人口公共活动中心、商业类型建筑、慈善公益性建筑场所提供一些建筑设计上的理论启示。本文基于全国性的研究视野梳理统计江西会馆建筑在全国的空间分布,确定了江西会馆建筑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在动态研究上,通过建筑文化传播性的研究角度切入,研究江西本土地域建筑文化和他乡江西会馆建筑之间的动态关联,在概念上通过“原乡”和“他乡”的空间文化概念,“原型”和“类型”建筑概念,予以实现。在静态研究上,从会馆建筑类型的“普遍性”和江西会馆建筑的“特殊性”两条线索两个方面并行论述分析江西会馆不同的建筑类型。“普遍性”对应会馆建筑的典型特征,“特殊性”对应江西会馆的地方性特征。对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具体深入研究上,本文从“士农工商”四民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不同人群和会馆建筑类型之间的关联和类型之间的区别。本文分析确定了会馆建筑的历史演变分期以及在全国背景之下江西会馆的建筑历史演变特点。确定全国会馆空间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江西会馆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分布规律。文章确定了会馆建筑类型的原型体系,为起源原型、普遍结构原型和祠庙原型。会馆的起源原型和普遍结构原型确定了会馆建筑类型的基本建筑形制,而祠庙原型则为江西会馆建筑类型在他乡建设最重要的实体参照。文章确定了明清会馆三种(士绅会馆/工商会馆/移民综合会馆)建筑类型的基本建筑功能和特征,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江西会馆建筑的三种类型的建筑形制布局和建筑特征,以及与江西地域建筑文化的关联。本文提出了会馆建筑对于现当代相关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启示,以及江西会馆建筑对于地域建筑文化设计的启示作用。

孙昊德[9](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认为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胡杨杨[10](2017)在《北京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北京旧城更新中“新”与“旧”的矛盾日益突出。自1990年“危改”开始,旧城更新历经二十七年的实践,菊儿胡同、南锣鼓巷、南池子大街、什刹海、烟袋斜街、白塔寺等历史街区经历了一系列更新改造,却依旧面对问题与遗憾:产业同质化、商业过剩、文化遗失、认同感降低……目前的北京旧城更新进入一种尴尬的僵持状态。作为前门东区整治更新的试点项目,西打磨厂街通过独特的组织方式和更新机制重新解读旧城更新的固化问题,本文将西打磨厂街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尝试以综合性的视角,探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实现旧城更新中对历史街区旧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并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可以为北京旧城更新提供一种参考。论文第一章从选题背景出发,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内容,并提出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提出旧城更新与旧建筑保护利用的关系,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发展及实践进行阐述,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针对研究对象,从街区历史沿革,历史建筑形制特点,街区旧建筑使用现状等方面对西打磨厂街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制约街区发展的主要现状问题以及街区更新存在的难点;第四章以前门东区更新计划为切入点,从街区更新试点项目背景及发展定位,更新模式,空间环境优化以及建筑本体改造四个方面,对西打磨厂街整体更新规划策略进行分析;第五章综合考虑街区旧建筑价值保护的可能性以及发展需求,结合尝试性实践案例,对街内文物类建筑,非文物类历史建筑以及一般旧建筑的设计实践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六章归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西打磨厂街更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评价。对北京旧城更新中历史街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做出总结和展望。

二、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宅(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老城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范围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范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6.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6.3 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第2章 北京老城胡同历史沿革及现状
    2.1 北京胡同概述
        2.1.1 胡同的起源
        2.1.2 “胡同”名称的由来
        2.1.3 胡同的内涵
    2.2 胡同——元、明、清时期
        2.2.1 元代时期的胡同
        2.2.2 明代时期的胡同
        2.2.3 清代时期的胡同
        2.2.4 小结
    2.3 胡同——民国及建国后
        2.3.1 民国时期的胡同
        2.3.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胡同
        2.3.3 改革开放前后至今的胡同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2.4.1 胡同历史沿革总结
        2.4.2 胡同数量变迁总结
第3章 北京老城胡同空间尺度的生成
    3.1 尺度、空间尺度、胡同空间尺度的概念
        3.1.1 尺度的概念
        3.1.2 空间尺度的概念
        3.1.3 胡同空间尺度的概念
    3.2 胡同空间尺度的构成要素
    3.3 胡同空间尺度数据的获取
        3.3.1 胡同街道层面构成要素数据获取
        3.3.2 胡同界面层面构成要素数据获取
        3.3.3 数据获取方法汇总
    3.4 胡同空间尺度的评价标准
        3.4.1 胡同宽高比(D/H)
        3.4.2 胡同宽度
        3.4.3 胡同平面形态
        3.4.4 临街建筑外墙
        3.4.5 其他构成要素
        3.4.6 评价标准汇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过程及规律
    4.1 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过程
        4.1.1 元代胡同空间尺度的特征
        4.1.2 明代胡同空间尺度的特征
        4.1.3 清代胡同空间尺度的特征
        4.1.4 民国及建国初期胡同空间尺度的特征
        4.1.5 改革开放前后至今胡同空间尺度的特征
    4.2 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规律
        4.2.1 胡同宽度的演变规律
        4.2.2 胡同两侧临街建筑檐口高度的演变规律
        4.2.3 胡同宽高比的演变规律
        4.2.4 胡同平面形态的演变规律
        4.2.5 小结
    4.3 胡同空间尺度演变的影响因素
        4.3.1 政治因素
        4.3.2 经济因素
        4.3.3 人口因素
        4.3.4 交通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砖塔胡同空间尺度改善设计研究
    5.1 砖塔胡同概况
        5.1.1 区位及研究范围
        5.1.2 历史沿革
        5.1.3 现状概况
    5.2 胡同选取依据
    5.3 砖塔胡同空间尺度现状分析
        5.3.1 砖塔胡同空间尺度构成要素调研汇总
        5.3.2 砖塔胡同街道层面构成要素分析
        5.3.3 砖塔胡同界面层面构成要素分析
        5.3.4 砖塔胡同空间尺度现状评价
    5.4 胡同空间尺度改善提升措施
        5.4.1 胡同环境整治
        5.4.2 胡同界面改造
        5.4.3 交通空间优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胡同现状数据统计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与实践情况
致谢

(2)建构语境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热带来民宿产业的发展
        1.1.2 城市既有建筑改造和乡村振兴战略
        1.1.3 国家及本土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1.2 研究问题分析
        1.2.1 工匠精神
        1.2.2 文脉延续和审美
        1.2.3 地域特色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关于民宿的研究
        1.3.2 关于建构的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和分析方法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6.1 论文研究的层面和范围界定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研究框架
2 民宿建筑与相关理论研究
    2.1 关于民宿建筑
        2.1.1 民宿建筑的概念辨析
        2.1.2 民宿建筑的分类
        2.1.3 民宿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
        2.1.4 民宿建筑设计中的条文规范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建构
        2.2.2 建筑现象学
        2.2.3 动态保护
    2.3 建构要素
        2.3.1 建构中的材料要素
        2.3.2 建构中的技术要素
    2.4 建构应用于民宿建筑的必要性
        2.4.1 传统地域性的呼唤
        2.4.2 形式与空间的要求
        2.4.3 细部的表达与审美
    2.5 本章小结
3 结构表现
    3.1 显现与消隐
        3.1.1 真实性显现
        3.1.2 冲突性消隐
    3.2 受力形式
        3.2.1 点受力
        3.2.2 线受力
        3.2.3 面受力
        3.2.4 体受力
    3.3 层次性
        3.3.1 空间层次
        3.3.2 时间层次
    3.4 本章小结
4 界面形式与建构
    4.1 界面限定
        4.1.1 被动限定
        4.1.2 主动限定
    4.2 界面打破
        4.2.1 传统形式转译
        4.2.2 肌理纹路变化
        4.2.3 内外空间翻转
        4.2.4 异质元素置入
    4.3 界面延伸
        4.3.1 与自然的接触融合
        4.3.2 界面的分离
        4.3.3 过渡的交通空间
    4.4 界面消解
        4.4.1 通过材料统一消解
        4.4.2 透明性与反射消隐
        4.4.3 流动性
    4.5 本章小结
5 细部构造与装饰
    5.1 转译重构
        5.1.1 材料替换
        5.1.2 比例尺度
        5.1.3 形式转译
    5.2 传统再现
        5.2.1 图案文字
        5.2.2 装饰构件
    5.3 工艺感知
        5.3.1 控制度
        5.3.2 行为触动
        5.3.3 时间记忆
    5.4 本章小结
6 民宿建筑项目实践
    6.1 项目背景概况
        6.1.1 基地状况
        6.1.2 场地与方案
    6.2 项目中的建构体现
        6.2.1 结构设计
        6.2.2 界面设计
        6.2.3 细部设计
    6.3 设计反思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民宿调研案例汇总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会馆剧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会馆剧场相关研究现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会馆及其剧场的兴建
    第一节 会馆概述
        一、会馆的兴衰
        二、会馆的分类
        三、会馆的分布
    第二节 会馆的功能与剧场的创建
        一、会馆功能概说
        二、会馆剧场的创建缘由
        三、会馆剧场的创修经费
第二章 会馆剧场的发展历程与建筑形制
    第一节 会馆剧场的发展历程与遗存
        一、会馆剧场的演变
        二、会馆剧场的遗存
    第二节 会馆剧场的建筑形制
        一、剧场的设置
        二、会馆剧场的建筑特征
第三章 北方地区的会馆剧场
    第一节 剧场的布局
        一、空间布局
        二、平面布局
    第二节 剧场的建筑形制
        一、剧场的建筑特征
        二、典型剧场举隅
第四章 南方地区的会馆剧场
    第一节 剧场的布局
        一、空间布局
        二、平面局部
    第二节 剧场的建筑形制
        一、剧场的建筑特征
        二、典型剧场举隅
        三、正面看楼与看台
        四、过街剧场
第五章 室内会馆剧场
    第一节 室内会馆剧场的遗存
        一、现存室内会馆剧场
        二、碑刻及文献载录的室内会馆剧场
    第二节 室内会馆剧场的特征
        一、时空分布
        二、建筑形制
        三、室内会馆剧场与戏园之比较
第六章 娱人小剧场
    第一节 娱人小剧场的遗存
    第二节 娱人小剧场的特征
        一、出现时间及功能
        二、剧场的空间设置
        三、戏台的建筑形制
        四、观剧场所的设置
第七章 会馆剧场的建筑装饰
    第一节 匾额与楹联
        一、匾额
        二、楹联
    第二节 雕塑与彩绘
        一、雕塑
        二、彩绘
第八章 会馆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会馆剧场的演剧类型
        一、祭祀演剧
        二、行业演剧
        三、团拜演剧
    第二节 剧场及演剧活动的管理
        一、剧场的租用
        二、演剧活动的管理
        三、戏资的来源
    第三节 商路与戏路:会馆剧场的演剧与戏曲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全国现存会馆剧场名录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结语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北京老城传统会馆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文献研究与调研相结合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形态分析法
        1.4.4 定性分析法
    1.5 论文框架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2.1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历史演变
        2.1.1 传统会馆的源起
        2.1.2 传统会馆的兴盛
        2.1.3 传统会馆的转型
        2.1.4 传统会馆的衰退
    2.2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的分类
        2.2.1 文人试馆
        2.2.2 官绅会馆
        2.2.3 商业会馆
    2.3 北京传统会馆建筑的现状分析
        2.3.1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2.3.2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功能内涵与文化价值
    3.1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功能内涵
        3.1.1 士绅交流,资助乡里
        3.1.2 戏台为基,同乡合乐
        3.1.3 同业交流,祀神互助
    3.2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文化价值
        3.2.1 情感价值——聚拢乡人,联络故里
        3.2.2 文化价值——促进交流,凝聚情感
        3.2.3 文脉价值——传续乡脉,继承传统
        3.2.4 艺术价值——陶冶精神,彰显风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意义与保护策略
    4.1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意义
    4.2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策略
        4.2.1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4.3 北京老城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策略
        4.3.1 保留会馆建筑的原真性原则
        4.3.2 尊重会馆建筑的多样性风格
        4.3.3 融入会馆建筑现代性的特征
结论
附录 北京老城现存会馆建筑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缘起和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建立
    2.1 本章引论
    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的确立
    2.3 以建筑功能类型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2.4 以时间阶段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2.5 以空间定位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2.6“档案库”的建立及使用说明
    2.7 本章小结
第3章“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
    3.1 本章引论
    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1 本节引论
        3.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2.1“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寺建筑梳理与统计
        3.2.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塔梳理与统计
        3.2.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石窟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3.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儒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道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礼制建筑梳理与统计
        3.2.6“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陵寝墓葬建筑梳理与统计
        3.2.7“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伊斯兰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2.8 本节小结
    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非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3.3.1 本节引论
        3.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桥梳理与统计
        3.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标志建筑与戏台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3.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居住建筑与风景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3.3.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商业手工业、衙署等公共建筑梳理与统计
        3.3.6 本节小结
    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3.4.1 本节引论
        3.4.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3.4.3 本节小结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试结合多线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
    4.1 试结合“胡焕庸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一线”数据差异特征
    4.2 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云南、山西、江苏”三省数据差异特征
    4.3 试结合中国降水分布和地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四域”数据差异特征
结论、不足与未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历史年表及中国古代建筑梳理分期表
附录B “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档案库
致谢

(8)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原型和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明清会馆各学科相关工作和研究
        1.2.2 明清江西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1.2.3 既有研究所存和将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时空限定
        1.4.2 基本概念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
        1.5.2 历史学、建筑类型学和比较建筑学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框架
2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的历史发展和空间分布
    引论
    2.1 明清会馆建筑产生的必备条件和产生后的典型建筑特点
        2.1.1 建筑建造产生的必备条件
        2.1.2 建筑产生后的典型特点
    2.2 明清江西会馆的历史发展
        2.2.1 明清会馆的建筑历史分期
        2.2.2 明清江西会馆的历史发展
    2.3 明清江西会馆在空间分布
        2.3.1 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
        2.3.2 进京长江-大运河南北干道沿线城镇里的江西会馆
        2.3.3 东部传统工商业发达城镇的江西会馆
        2.3.4 西南移民线路沿线城镇的江西会馆
        2.3.5 通商口岸的江西会馆
    2.4 本章小结
3 明清江西会馆的建筑原型
    引论
    3.1 明清会馆建筑原型有关的基本原理
        3.1.1 原型
        3.1.2 建筑原型
        3.1.3 明清会馆和江西会馆的建筑原型构成体系
    3.2 明清会馆的起源原型
        3.2.1 会馆建筑名称的起源
        3.2.2 会馆起源原型的构成
        3.2.3 会馆起源原型的发展
    3.3 明清会馆的普遍结构原型
        3.3.1 明清会馆普遍结构原型中建筑功能的确定
        3.3.2 明清会馆普遍结构原型中的典型建筑形制布局
    3.4 明清江西会馆的祠庙原型
        3.4.1 血缘型村落祠堂原型:吉安祠堂
        3.4.2 乡缘型城镇宫庙原型:南昌万寿宫
        3.4.3 血缘乡缘混合型祠庙原型:赣州祠堂式万寿宫
    3.5 本章小结
4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之一:士绅会馆
    引论
    4.1 士绅会馆在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演变
        4.1.1 分布数量变化
        4.1.2 选址和空间布局的转变
    4.2 士绅会馆建筑类型特征和建筑形制布局
        4.2.1 建筑功能特征
        4.2.2 建筑形制布局
    4.3 明清江西士绅会馆类型特点和实例
        4.3.1 江西士绅会馆的建筑类型特点
        4.3.2 江西士绅会馆建筑类型亚分类和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之二:工商会馆
    引论
    5.1 明清工商会馆类型的形成和空间分布特点
        5.1.1 工商会馆类型形成的动因
        5.1.2 工商会馆类型形成的方式
        5.1.3 空间分布选址特点
    5.2 明清工商会馆类型的新特点和对应建筑形制布局调整
        5.2.1 馆宿:退化为非主体建筑功能,建筑面积萎缩或消失
        5.2.2 祭祀:以祭祀为不变核心,祭祀对象形成自身特点,场馆建设“因庙而设”
        5.2.3 厅事:集会办公成为实质性主导功能,独立的建筑办公区出现
        5.2.4 娱乐:新标志性建筑功能,专门性的演戏区出现
        5.2.5 殡葬:对于该功能的高度重视,建筑面积不断扩张
    5.3 工商会馆和士绅会馆的建筑类型比较
    5.4 明清江西工商会馆建筑类型的特点和实例
        5.4.1 江西工商人口对外流动构成和特点
        5.4.2 江西工商会馆的建筑类型总体特征
        5.4.3 江西工商会馆的建筑类型亚分类
        5.4.4 江西工商会馆的建筑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之三:移民会馆
    引论
    6.1 明清移民会馆类型的形成
        6.1.1 人口迁移和移民建筑建造
        6.1.2 从移民祠庙到移民会馆
        6.1.3 移民祠庙和移民会馆的关联
    6.2 明清移民会馆建筑类型的特征和亚分类
        6.2.1 派驻官员主导型
        6.2.2 农业移民主导型
        6.2.3 工商移民主导型
    6.3 明清江西移民会馆的特点和实例
        6.3.1 西南地区江西移民的特征及迁移路线
        6.3.2 明清江西移民会馆建筑类型的特点和建筑实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现当代启示
    引论
    7.1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转用
        7.1.1 会馆建筑类型的转用
        7.1.2 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转用
    7.2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消亡
        7.2.1 会馆建筑类型的消亡
        7.2.2 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消亡
    7.3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对于现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7.3.1 清会馆建筑类型的现当代相关建筑类型设计启示
        7.3.2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对于江西地域建筑设计的启示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的研究成果
    8.2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8.3 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展望
致谢
图表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北京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对象界定及相关概念释义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旧城更新中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基础
    2.1 旧城更新中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根本原因
        2.1.1 城市更新发展的选择
        2.1.2 全球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2.1.3 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2.1.4 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2 国外旧城更新中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实践
        2.2.1 国外相关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2.2.2 国外相关实践
    2.3 国内旧城更新中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实践
        2.3.1 国内相关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2.3.2 国内相关实践
    2.4 与西打磨厂街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2.5 本章小结
3.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使用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
    3.1 西打磨厂街街区区位及历史沿革
        3.1.1 街区区位分析
        3.1.2 街区历史沿革概述
    3.2 西打磨厂街旧建筑特色分析
        3.2.1 街区旧建筑平面构成形式
        3.2.2 街区旧建筑立面形式
        3.2.3 街区旧建筑主要建构材料
        3.2.4 街区旧建筑院落功能
    3.3 西打磨厂街更新前街区情况调研
        3.3.1 街区物质环境调查
        3.3.2 街区建筑使用情况及社会人口构成调查
    3.4 西打磨厂街存在的问题与更新的难点
        3.4.1 街区存在的现状问题
        3.4.2 街区更新存在的难点
    3.5 本章小结
4.西打磨厂街更新发展的策略分析
    4.1 西打磨厂街更新项目背景和发展定位
        4.1.1 事件互动——旧城更新寻求新思路
        4.1.2 推动机制——前门东区更新计划
        4.1.3 试点项目——西打磨厂街新生活
    4.2 街区更新模式——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
        4.2.1 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参与的组织机制
        4.2.2 以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更新方式
    4.3 街区空间优划——人居环境塑造与提升
        4.3.1 保护街区文化资源——与历史文脉相融合
        4.3.2 激活产业试点空间——与城市发展相契合
        4.3.3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与生态景观相结合
    4.4 建筑本体改造——旧建筑保护与利用
        4.4.1 保护与修复——文物建筑
        4.4.2 改善与利用——非文物类历史建筑
        4.4.3 整治与更新——一般旧建筑
    4.5 本章小结
5.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5.1 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设计实践的相关依据
        5.1.1 北京市关于历史街区旧建筑保护的相关规范
        5.1.2 西打磨厂街旧建筑分类保护与修缮原则
    5.2 街区文物类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方法分析
        5.2.1 建筑本体严格性修复
        5.2.2 合理利用,“活化”保护
    5.3 街区非文物类历史建筑的改缮与利用方法分析
        5.3.1 建筑空间适应性调整
        5.3.2 建构材料有效性利用
        5.3.3 功能关系合理性转化
    5.4 街区一般旧建筑的整治与更新方法分析
        5.4.1 建筑界面风貌整饰
        5.4.2 新旧建筑相协调
    5.5 本章小结
6.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实践回顾与总结
    6.1 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设计实践中存在问题总结
        6.1.1 旧建筑保护与利用中改建与重建的选择
        6.1.2 旧建筑保护与利用中新旧建筑形态的控制
        6.1.3 旧建筑保护与利用中功能关系的转化
        6.1.4 旧建筑保护与利用中参与设计主体的合作
    6.2 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阶段性成效及评价
        6.2.1 阶段性成效
        6.2.2 评价
7.结论与展望
    7.1 关于历史街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设计策略研究的相关结论
        7.1.1 历史街区旧建筑更新发展策略总结
    7.2 对于北京旧城更新中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图表目录
        1.图片目录
        2.表格目录
    附录二:西打磨厂街沿街立面现状图
    附录三:西打磨厂街居民现状调查表

四、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宅(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老城胡同空间尺度的演变研究[D]. 孙浩杰.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建构语境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研究[D]. 赵泽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会馆剧场研究[D]. 高扬励.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6]北京老城传统会馆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D]. 丰岚.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7]“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D]. 张发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8]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原型和类型研究[D]. 罗兴姬.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9]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10]北京西打磨厂街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 胡杨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前门地区大江胡同民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