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调查

韶关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调查

一、韶关林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情况调研(论文文献综述)

姚为锋,李凤玲,陈虞昶,陈建芬[1](2021)在《韶关市茶产业对林产业生态发展的启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指导生态建设实践。广东省韶关市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号召,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发挥茶叶产业发展优势,推出了以茶叶产业为龙头的绿色发展之路,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学习。通过对韶关地区绿色发展之路——茶叶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蒋廷晟[2](2020)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大多地处贫困地区,生态维护工作任务重,加上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一般位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工作难度大难。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广东重点脱贫攻坚县,地处珠江水系北江上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东坪镇的南水水库是广东省第三大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长期以来供应着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又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果,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亟待对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然后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文献发现:资源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是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支撑。水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公共产品,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重点是外部效应内部化,通常有两种思路;第一是“庇古思路”,即开征“庇古税”,也叫政府干预;第二是“科斯思路”,以市场为基础,由市场自身,完成生态产品的交易,并对部分产权配置进行合理划分,促成生态效益。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既要考虑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又要充分考虑补偿客体的机会成本和维护费用。通过对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发现:水资源生态补偿还存在着补偿标准不明确、补偿模式单一、资金需求量大、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缺乏有效评估监管机制等问题,而这主要根源于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法规不健全,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发育不成熟。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对策,即构建一个兼顾扶贫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补偿架构,主要包括:“完备核算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模式、完善生态补偿资金运营机制、提升生态补偿多方参与力度、提高生态补偿管理水平、加强生态补偿工作执行和督查”。本文的可取之处,提出了一个针对乳源民族地区特点的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基本框架和具体措施,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淑桃[3](2020)在《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村的规划建设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的关键。2017年,广东省提出“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重要举措,总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根据“无规划,不建设”的要求,所有省定贫困村都编制了相关规划并于2019年基本完成了整治建设任务。那么,这批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到底怎样?对其进行科学的实施评价十分必要。本文以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代表性的翁源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不仅为这批省定贫困村的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目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对于村庄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十分贫乏。本文借鉴和吸纳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的特点,构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该实施评价体系包括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两部分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主要从实施结果和实施绩效两方面分析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村庄和村民产生的影响;实施过程评价主要从政策保障、资金管理、主体协作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评析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及影响因素。依据上述实施评价体系,论文重点以翁源县青云村为例,通过详实深入的实证调研,对其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广度较好,但由于村民主体意愿变更、资金规模估算偏差大等原因导致实施深度较差,部分项目的变更对经济性和效用性考虑有所欠缺;规划实施成效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上,对农民增收带动尚不明显,但不同类型的自然村由于资金投入、建成效果的不同,村民的评价差异较大。在实施过程评价部分,地方政策的完善性、资金整体的统筹性、规划编制期间各相关团队的协同性均有效促进了青云村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同时在配套政策的协调性、建设资金投入的精准度、规划实施阶段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性、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方面存在不足。青云村在规划实施效果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中所反映的情况在翁源县乃至广东省其他省定贫困村中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也对广东省定贫困村以及我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村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尚在摸索中的贫困村规划编制与实施,本论文既注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探讨,更注重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以期发现贫困村规划建设及相关推进政策需要规避和重视的问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何庆钧[4](2020)在《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当前,资源、土地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紧张,农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主要基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对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10个相应的指标,对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运用曲线回归分析评价韶关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从种植技术与产出效率、农药等农用物资使用、社会经济与人力资本展开讨论。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绿色农业发展水平: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仍未出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从技术效率、农用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而言,需要发展绿色农业就需要继续优化农用物资的使用,利用新技术改变农业种植。运用先进的技术改进生产方式,降低污染排放,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技术效率优化因子在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农民在不断使用提升产出效率的种植技术。在政府的不断推广之下,节水灌溉与农机耕作面积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农民只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因此这并不能代表农民所采用的种植技术极为先进。同时,土地复种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当前的农业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3)农用物资优化因子在整体趋势上大概呈现“U”型上升,波动较大,市内播种面积开始下降,种植业发展受阻。但由于一直以来均有大量使用农用物资的习惯,破坏了土壤当中的有机物质,而大部分务农人员的种植技术也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提升。总体而言,农用物资的减少使用已经出现转变的苗头。(4)社会经济优化因子发展整体趋势呈现正“U”型。由于各方开始不断重视农业技术发展的,大力推广高产增量的种植技术。但的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农业从业人员开始分散流动至其他产业。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因素,将会影响到绿色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值越高,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越好,越能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对环境的重视意识才刚刚起步。这就导致了韶关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的位置。通过上述的研究,论文将进一步针对提升种植技术与生产效率、改善环境与加强绿色生产、加强绿色农业的社会支持力度等提出改进对策。

陈晓明[5](2020)在《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系着民生,直接关系着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关系着国家安全。从世界大环境看,全球有超过5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在我国则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是全球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进口国。广东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但发展经济的同时,农业发展居次要地位,却又是粮食消费大省,特别是水稻产业已经落后于全国水平。做好水稻粮食产业的发展工作不仅有利于让我国农民的持续增收,更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论文以广东省乐昌市为例,对当地的水稻种植的生产优势、种植品牌与面积、产量与收益、产业化与规模化现状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到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因素有基础条件较差,特别是水利建设滞后,优势耕地不多,土地细碎化情况较为突出;水稻种植相对收益较低,加工产业较低端,流通体系不完善,本地品牌影响不大,种植风险难以把控;本地生产力量薄弱,特别是水稻生产从业人口在持续下降,专业农技人员缺乏,机械化服务水平较低。针对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包含了增加基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推进水稻产业规模连片发展;加强人才培育,壮大水稻产业人才队伍;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

陈家欢[6](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黄宁[7](2020)在《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由全面推进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如何实现分类改革目标,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有待解决。近年来,韶关市根据国家、省的部署,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激发了韶关市事业单位的活力,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也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一些问题。总结改革工作经验,深入剖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科学理论探索有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可行路径。这既是韶关市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完善韶关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意义。本文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地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优化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对事业单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非营利组织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释义,并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接着以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例,介绍了韶关市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发现了在改革中仍存在改革政策落实效果不佳、执行机构执行力不强、目标群体改革动力不足、政策环境存在制约等问题,造成上诉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改革政策设计不够完善、执行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对目标群体共识凝聚不到位、没有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后在总结深圳市、佛山市、清远市事业单位改革案例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提出了完善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建议,从完善分类改革政策设计、增强执行机构力量提高执行力、引导目标群体形成改革合力、推动优化政策环境等四方面加以优化,以期能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化提供有益借鉴。

谢晓彤,曾宇辉,许灿荣,郑倩莹,梁晓怡[8](2020)在《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S县为例》文中认为林业碳汇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的新型林业发展理念与方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可以利用林业碳汇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互利共赢。从S县的现状看,林业碳汇的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设施与宣传不足的问题,同时缺乏科学的管理。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加大普及力度、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扩大实施范围、加快不同规则的对接、完善管理制度、搭建第三方交易平台等,以期为林业资源丰富地区探索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提供有益借鉴。

张济[9](2019)在《生态保护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探究——以韶关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蓬勃发展,但由于各地发展特征不同,各地森林城市建设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文章以韶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例,对韶关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一核七星、三屏六廊、多节点"森林城市建设空间总体布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从推动专项工程、激发内生动力和提高科技水平三大方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为韶关市森林城市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具体建设对策也为其他存在相同问题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王胜坤[10](2019)在《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法前评估不同于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它与立法中评估、立法后评估一样对立法质量的改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价值。学界对立法中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立法前评估研究却相当薄弱。本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会议为契机,探析党的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前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运行概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由“数量型”立法转变为“质量型”立法,立法质量问题已变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尚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现实的立法情况则表明:为数众多的法规草案经过表决通过,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立法成本较大、实施成本过高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形。而立法评估作为了解法规实施效果、提高立法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制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国内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相比,立法前评估制度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因此,立法前评估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从七个方面对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基础。从立法前评估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核心要素。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评析。第三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核心是对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第四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运作程序。具体论述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成要件、价值、启动、运行、回应等问题。第五章对域外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主要是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其优点和缺点。第六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为研究对象,并对立法前评估与基层治理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落脚点在于尝试构建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立法前评估制度,弥补立法前评估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在制度价值层面,可为《立法法》第三十九条评估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立法前评估法规体系,以及地方的立法前评估细则的出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韶关林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情况调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关林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情况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韶关市茶产业对林产业生态发展的启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韶关市绿色发展之路
    1.1 前期调研,摸清“家底”
    1.2 分析劣势,科学规划
2 茶产业发展对林产业发展的启示
    2.1 科技创新,科技兴林
    2.2 产业调整,聚焦生态
    2.3 统筹兼顾,生态经济效益两手抓
    2.4 完善机制,责任到人
3 结语

(2)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2 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3 民族地区相关的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4 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概念、模式和生态补偿机制
        2.1.2 水源价值和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
    2.2 相关理论
        2.2.1 资源价值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3 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意义和特点
        2.3.1 意义
        2.3.2 特点
第三章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
    3.1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概况
        3.1.1 乳源东坪镇自然地理状况
        3.1.2 乳源东坪镇社会经济情况
        3.1.3 乳源东坪镇水资源状况
        3.1.4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治理情况
    3.2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情况
        3.2.1 财政补偿
        3.2.2 水库移民相关补偿
        3.2.3 政策补偿
        3.2.4 生态补偿架构分析
第四章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4.1 生态补偿标准不明确,补偿模式有待完善
        4.1.1 生态补偿标准不明确,补偿模式有待完善
        4.1.2 受到经济水平落后的制约,补偿资金需求量大
        4.1.3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低
        4.1.4 生态补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1.5 生态补偿缺乏有效的评估监管机制
    4.2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产生的根源
        4.2.1 现有关于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法规有待完善
        4.2.2 市场化的补偿模式不健全
第五章 国内外水源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和借鉴意义
    5.1 国内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1.1 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1.2 江西省修水流域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1.3 江西省饶河库区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2 国外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2.1 欧洲易北河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2.2 日本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3 国内外水源生态补偿的借鉴意义
        5.3.1 国内水源生态补偿的借鉴意义
        5.3.2 国外水源生态补偿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完善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建议
    6.1 构建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6.1.1 生态补偿的原则
        6.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6.1.3 对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
        6.1.4 探索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核算体系
    6.2 完善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
        6.2.1 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模式
        6.2.2 完善生态补偿资金运营机制
        6.2.3 提升生态补偿多方参与力度
        6.2.4 提高生态补偿管理水平
        6.2.5 加强生态补偿工作的执行和督查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脱贫攻坚意义深远,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备受关注
        1.1.2 广东省定贫困村整治建设投入庞大,实施成效亟待检验
        1.1.3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得到重视,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亟待探索
        1.1.4 研究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
        1.2.2 村庄规划
        1.2.3 规划实施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价值及方法
        1.4.1 研究价值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启示
    2.2 村庄规划实施相关研究
        2.2.1 相关理论
        2.2.2 村庄规划实施机制
        2.2.3 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2.2.4 影响村庄规划实施的因素
        2.2.5 促进村庄规划实施的策略
    2.3 贫困村相关研究
        2.3.1 村庄特征研究
        2.3.2 减贫措施研究
        2.3.3 贫困村村庄规划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特征研究
    3.1 村庄特质
        3.1.1 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薄弱
        3.1.2 人力资源集聚能力弱
        3.1.3 村庄建设管控不足
        3.1.4 人居环境水平低下
        3.1.5 小结
    3.2 规划的目标与及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3.2.1 规划实施的目标
        3.2.2 规划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3.3 规划编制的核心策略
        3.3.1 相关政策落实精细化
        3.3.2 各方需求落实合理化
        3.3.3 建设内容项目化
        3.3.4 资金效益最优化
    3.4 规划实施模式的特点
        3.4.1 整县统筹推进
        3.4.2 村庄分类推进
        3.4.3 多专业协作推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建构
    4.1 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及主体
        4.1.1 评价目的
        4.1.2 评价主体
    4.2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内容框架
        4.2.1 基本原则
        4.2.2 评价内容框架
    4.3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4.3.1 评价的基本单元
        4.3.2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层面
        4.3.3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绩效层面
        4.3.4 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1 行政村概况及案例自然村选择
        5.1.1 行政村概况
        5.1.2 案例自然村选择及其代表性
    5.2 特色精品村—水口楼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2.1 村庄概况
        5.2.2 规划回顾
        5.2.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2.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5.2.5 小结
    5.3 美丽宜居村—李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3.1 村庄概况
        5.3.2 规划回顾
        5.3.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3.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5.3.5 小结
    5.4 干净整洁村—上岭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4.1 村庄概况
        5.4.2 规划回顾
        5.4.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5.4.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5.4.5 小结
    5.5 案例自然村实施效果的综合评析
        5.5.1 规划实施结果层面
        5.5.2 规划实施绩效层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6.1 政策保障评析
        6.1.1 地方政策的完善性
        6.1.2 配套政策的协调性
    6.2 资金管理评析
        6.2.1 整体的统筹性
        6.2.2 投入的精准度
    6.3 主体协作评析
        6.3.1 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度
        6.3.2 专业团队间的工作协同性
        6.3.3 村民参与及沟通的有效性
    6.4 技术支撑评析
        6.4.1 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6.4.2 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于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延展思考
    7.1 对翁源县省定贫困村规划实施的面上评价
        7.1.1 规划实施效果
        7.1.2 规划实施过程
    7.2 对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实施情况的思考
        7.2.1 规划实施效果
        7.2.2 规划实施过程
    7.3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适用性评述
        7.3.1 对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的适用性
        7.3.2 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的适用性
    7.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及成果
    相关建议
    创新点
    局限性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水口楼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附录2 :水口楼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附录3 :水口楼调研问卷
    附录4 :水口楼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附录5 :李屋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附录6 :李屋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附录7 :李屋调研问卷
    附录8 :李屋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附录9 :上岭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附录10 :上岭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附录11 :上岭调研问卷
    附录12 :上岭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文献简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2.1.2 绿色农业的基本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发展观
        2.2.2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3 可持续农业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韶关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3.2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3.2.1 土地资源被破坏
        3.2.2 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3.2.3 农业产值增长下滑
        3.2.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3 本章小结
4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设计
    4.1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指标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选取及其体系的构建
    4.2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4.2.1 构建评价方式的选择
        4.2.2 构建因子模型
        4.2.3 分析步骤
    4.3 韶关市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统计数据
        5.1.1 数据收集来源
        5.1.2 统计数据
    5.2 因子分析过程
        5.2.1 指标数据的相关情况
        5.2.2 提取主因子
        5.2.3 因子表达式
        5.2.4 综合得分
        5.2.5 因子分析得出的结论
    5.3 韶关市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模型
        5.3.1 基本模型建立
        5.3.2 模型拟合结果
    5.4 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的总结性分析
6 影响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1 种植技术与产出效率
    6.2 农药等农用物资使用
    6.3 社会经济与人力资本
7 推进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7.1 提升种植技术与生产效率
        7.1.1 加强先进的种植技术发展
        7.1.2 加强精准灌溉施肥技术推广使用
        7.1.3 规划建立绿色种植发展的体系与平台
    7.2 改善环境与加强绿色生产
        7.2.1 逐步减少农用物资的使用
        7.2.2 加强节约型农业的发展
        7.2.3 改善水土资源及环境质量
    7.3 加强绿色农业的社会支持力度
        7.3.1 完善相关政策与补贴体系
        7.3.2 加强农户的绿色发展意识
        7.3.3 加强绿色农业与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
8 结语与展望
    8.1 结语
    8.2 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水稻
        2.1.2 水稻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比较成本理论
        2.2.3 产业布局理论
3 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3.1 乐昌市水稻发展概况
    3.2 乐昌市水稻生产条件现状
        3.2.1 自然资源较丰富
        3.2.2 稻作文化较深厚
        3.2.3 技术服务保障较好
        3.2.4 区位优势较突出
    3.3 乐昌市水稻品种与种植面积情况
        3.3.1 水稻品种种植情况
        3.3.2 水稻种植面积现状
    3.4 乐昌市水稻产量与收益情况
        3.4.1 乐昌市水稻单产情况
        3.4.2 乐昌市水稻种植收益情况
    3.5 乐昌市水稻产业化、规模化现状
        3.5.1 乐昌市水稻产业龙头企业现状
        3.5.2 乐昌市水稻产业加工现状
        3.5.3 乐昌市水稻产业流通现状
    3.6 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情况
        3.6.1 调查对象及问卷收集基本情况
        3.6.2 水田面积及块数情况
        3.6.3 水稻种植面积情况
        3.6.4 水稻种植品种情况
        3.6.5 销售途径、方式以及种植成本情况
        3.6.6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情况
        3.6.7 2018年的家庭年收入情况
        3.6.8 本地稻米企业及品牌认知情况
        3.6.9 本地水稻生产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情况
        3.6.10 最急需的技术情况
        3.6.11 本地技术及政策扶持情况
4 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4.1.1 水利建设滞后
        4.1.2 优质耕地不多
        4.1.3 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
    4.2 水稻比较收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4.2.1 种植收益相对较低
        4.2.2 加工产业较低端
        4.2.3 流通体系不完善
        4.2.4 本地品牌影响不大
        4.2.5 种植风险难以把控
    4.3 水稻产业后劲不足
        4.3.1 水稻生产从业人口下降
        4.3.2 专业农技人员缺乏
        4.3.3 机械化服务水平较低
5 国内经验借鉴
    5.1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水稻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2 四川省宜汉县水稻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3 四川省新津县水稻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4 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5.5 各地水稻产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5.5.1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5.5.2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作用
        5.5.3 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模式
        5.5.4 强化品质全链条管控和营销
6 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对策
    6.1 增加基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1.1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6.1.2 推进中低产田改造
        6.1.3 推进土地细碎化整合
    6.2 坚持科学规划,推进水稻产业规模连片发展
        6.2.1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水稻产业化基地
        6.2.2 创新种植模式,提高水稻种植附加值
        6.2.3 延伸水稻产业链,提高大米加工产品附加值
        6.2.4 普及水稻预警机制,降低水稻生产风险
    6.3 加强人才培育,壮大水稻产业人才队伍
        6.3.1 加强与专业院校和机构合作,发挥社会智库作用
        6.3.2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农业科研人才
        6.3.3 继续进行农机补贴,降低农机购置成本
    6.4 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
        6.4.1 进一步加强水稻产业龙头培育
        6.4.2 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建设
        6.4.3 推进水稻产业品牌化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6)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1.2.3 时空——明清广东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1.3.6.1 断代史着作
        1.3.6.2 地方志着作
        1.3.6.3 专门史着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田野调查
        1.5.1.2 文献综述
        1.5.1.3 归纳分析
        1.5.2 研究框架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2.2.4.1 土地政策
        2.2.4.2 组织类型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2.5 本章小结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3.3.2.2 盐利与走私
        3.3.2.3 租佃与争讼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3.4 本章小结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4.1.3.5 其它复合型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4.4.1 建设概况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5.1.1 私密居住(P)
        5.1.1.1 实体构成
        5.1.1.2 要素特点
        5.1.2 公共凝结(C)
        5.1.2.1 实体构成
        5.1.2.2 要素特点
        5.1.3 联合对抗(U)
        5.1.3.1 实体构成
        5.1.3.2 要素特点
        5.1.4 自然融合(N)
        5.1.4.1 实体构成
        5.1.4.2 要素特点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5.2.1 借势与造势
        5.2.1.1 山水掩映
        5.2.1.2 连片聚集
        5.2.2 统合与多元
        5.2.2.1 轴心布局
        5.2.2.2 分支布局
        5.2.3 特殊与普及
        5.2.3.1 临时避难
        5.2.3.2 住防合一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5.3.1 网络秩序化
        5.3.1.1 集聚
        5.3.1.2 排列
        5.3.1.3 复合
        5.3.2 层级界域化
        5.3.2.1 线性围合
        5.3.2.2 点式布防
        5.3.3 空间吸引场
        5.3.3.1 错位
        5.3.3.2 迷迭
        5.3.3.3 曲折
        5.3.4 精神布控点
        5.3.4.1 核心性
        5.3.4.2 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5.4.2.1 环境适应性
        5.4.2.2 安全围合性
        5.4.2.3 族群凝聚性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6.1.1.1 模式特点
        6.1.1.2 实体分化
        6.1.1.3 实例分析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6.1.2.1 模式特点
        6.1.2.2 实体分化
        6.1.2.3 实例分析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6.1.3.1 模式特点
        6.1.3.2 实体分化
        6.1.3.3 实例分析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6.2.1.1 江-佛区
        6.2.1.2 汕-揭区
        6.2.1.3 惠-河区
        6.2.1.4 其他核心点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非营利组织
        2.1.2 事业单位
        2.1.3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核心内容
        2.2.2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案例呈现
    3.1 分类改革前韶关市事业单位概况
        3.1.1 分类改革前韶关市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3.1.2 分类改革前韶关市事业单位的特点
    3.2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政策
        3.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
        3.2.2 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
    3.3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主要做法
        3.3.1 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改革
        3.3.2 出台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改革
        3.3.3 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改革
        3.3.4 创新体制机制科学推进改革
        3.3.5 坚持优化调整持续深化改革
    3.4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阶段性成效
        3.4.1 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
        3.4.2 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进一步加强
        3.4.3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创新
        3.4.4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四章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1.1 改革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4.1.2 执行机构执行力不强
        4.1.3 目标群体改革动力不足
        4.1.4 政策环境存在制约
    4.2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改革政策设计不够完善
        4.2.2 执行机构设置存在缺陷
        4.2.3 对目标群体共识凝聚不到位
        4.2.4 没有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五章 国内典型案例与借鉴
    5.1 国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具体实践
        5.1.1 深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践
        5.1.2 佛山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践
        5.1.3 清远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践
    5.2 经验总结与借鉴
第六章 完善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建议
    6.1 完善分类改革政策设计
        6.1.1 完善分类细则
        6.1.2 完善配套政策
    6.2 增强执行机构力量,提高执行力
        6.2.1 增强政策执行人员能力
        6.2.2 强化执行监督
    6.3 引导目标群体形成改革合力
        6.3.1 做好做优政策宣传工作
        6.3.2 引导目标群体配合改革
        6.3.3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6.4 推动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6.4.1 创造社会主体广泛参与改革的社会环境
        6.4.2 构建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健全的政治环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文件摘录
附录B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调查问卷
附录C 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8)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韶关市S县实施林业碳汇的现状
3 S县发展林业碳汇的困境分析
    3.1 村民缺乏了解
    3.2 林业设施薄弱
    3.3 规则衔接不到位
    3.4 运营渠道不畅
    3.5 服务机构缺失
4 S县突破林业碳汇发展瓶颈的对策
    4.1 加大林业碳汇普及力度
    4.2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4.3 扩大林业碳汇实施范围
    4.4 加快不同规则的对接
    4.5 完善林业碳汇管理制度
    4.6 搭建第三方服务交易平台

(9)生态保护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探究——以韶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2.1.1 建成区绿地建设
        2.1.2 森林和湿地资源
        2.1.3 自然保护地现状
        2.1.4“创森”指标分析
    2.2 森林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建成区绿化质量、数量有待提升
        2.2.2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难度大
        2.2.3 生态保护面积广、压力大
3 森林城市建设对策
    3.1 森林城市建设理念
    3.2 森林城市建设布局
    3.3 森林城市建设重点
        3.3.1 专项工程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3.3.2 多面发展激发森林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3.3.3 科技手段支撑森林城市建设
4 结论

(10)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立法前评估制度概述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一般理论
        一、立法前评估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三、立法前评估的价值
        四、立法前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一、立法前评估与立法中评估
        二、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
        三、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论证
        四、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听证
        五、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调研
        六、立法前评估与执法检查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基础与限度
        一、立法前评估的科学基础
        二、立法前评估的理性基础
        三、立法前评估的哲学基础
        四、立法前评估的合理限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立法前评估的要素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的主体
        一、立法前评估主体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主体类型
        三、立法前评估主体的特性
        四、立法前评估主体的实践
        五、复合型评估主体的构建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对象
        一、立法前评估的对象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的一般对象
        三、立法前评估的特殊对象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内容
        一、合宪性---法规草案基本遵循
        二、民主性---法规草案过程评价
        三、科学性---法规草案技术评价
        四、操作性---法规草案实施预测
    第四节 立法前评估的方法
        一、评估方法的内涵
        二、评估方法的构成
        三、评估方法的类型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基本标准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的分类
        三、立法前评估标准的作用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构建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法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立法前评估指标的设立因素
        二、立法前评估指标的分类
        三、评估指标的应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法前评估的程序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价值
        三、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要件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建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启动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运行
        三、立法前评估结果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法前评估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概况
        一、美国立法前评估
        二、英国立法前评估
        三、德国立法前评估
        四、日本立法前评估
        五、欧盟立法前评估
    第二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一、评估体系完整
        二、评估主体权威
        三、评估依据明确
        四、评估方法科学
        五、评估对象精准
        六、公众参与广泛
    第三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制度评价
        一、国外立法前评估的优点
        二、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缺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概况
        一、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监察法》制定中的评估实践
        三、我国《监察法》修改中的评估反思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贵州实践
        一、贵州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分析
        二、贵州立法前评估的问题成因
        三、完善贵州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对策
        四、贵州立法前评估的制度完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广东模式
        一、评估立法目的性与合法性
        二、评估立法适用范围
        三、评估立法技术
        四、评估法律责任设定
    第四节 乡村治理中的立法前评估制度
        一、评估村规民约的作用与价值
        二、评估村规民约与基层政权的互动
        三、村规民约的科学设计---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一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原则---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二
        五、村规民约的瑕疵分析---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三
        六、村规民约的预期目标---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功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四、韶关林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情况调研(论文参考文献)

  • [1]韶关市茶产业对林产业生态发展的启示分析[J]. 姚为锋,李凤玲,陈虞昶,陈建芬. 南方农业, 2021(18)
  • [2]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D]. 蒋廷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3]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D]. 李淑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韶关市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何庆钧.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5]乐昌市水稻产业发展研究[D]. 陈晓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6]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韶关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宁. 兰州大学, 2020(01)
  • [8]林业碳汇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S县为例[J]. 谢晓彤,曾宇辉,许灿荣,郑倩莹,梁晓怡.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1)
  • [9]生态保护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探究——以韶关市为例[J]. 张济. 林业经济, 2019(06)
  • [10]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韶关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