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礁技术的一些进展

美国人工礁技术的一些进展

一、美国人工鱼礁技术的某些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田涛,张明燡,杨军,吴忠鑫,刘敏,高东奎,李晓钰[1](2021)在《国际化海洋牧场的体系构建及未来发展浅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洋牧场建设已从近岸浅海开始向深远海推进,然而如何在深远海的海洋边界线以及毗邻区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是摆在渔业工作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如何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发挥海洋牧场的生态优化、资源养护的功能优势,促进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从而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各国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合作是关系着全球海洋经济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从未来国际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及发展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在此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以国际化海洋牧场为载体的国际间渔业合作提供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实现国际渔业合作不断深入与发展。

王新元,李建龙,章翔,陈孟玲,吴沛霖,马文刚,彭思颖,张玺,谢建军,高菲,许强,王爱民[2](2021)在《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现状及季节变动》文中研究说明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为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评估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的资源养护效果,进而为下一步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采用渔业资源水声学调查方法,对蜈支洲海洋牧场近岛人工鱼礁区及海棠湾湾区的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季节变动进行了研究。2019年4月、8月、12月进行了3次调查,结果显示:4月近岛人工鱼礁区域共捕获游泳生物63种,平均资源量密度为63.71t/km2,8月、12月海棠湾湾区共捕获游泳生物68种和120种,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8.29 t/km2和7.21 t/km2。4—12月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532、3.478、4.414。三次调查中,鱼类优势种中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短鳄齿鱼(Champsodonsnyderi)、宽条鹦天竺鲷(Ostorhinchus fasciatus)均出现2次,其余种类均只出现一次。4—12月重要经济生物占总资源量的比重依次为72.46%、64.74%、57.59%。综上所述,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近岛人工礁区及海棠湾湾区渔业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尤其是海洋牧场建设对于渔业资源的聚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重要经济鱼类少,个体较小等问题。

欧哲扬,吴忠鑫,张泽鹏,TWEEDLEY James,董世淇,王兆国,高东奎,刘敏,邢彬彬,田涛[3](2021)在《诱饵式远程水下视频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诱饵式远程水下视频技术(baitedremoteunderwatervideo,BRUV)是一种用于记录鱼类相对丰度和物种行为的监测技术,具有无破坏性、成本低且易于复制、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多种栖息地的资源调查与评估,但目前其研究应用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BRUV的研究进展,并对BRUV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建议BRUV采用前向视角结构可得到更大的视野;轻巧且易于使用的GoPro相机更适合于光线充足的浅海海域(<40m)调查;调查时饵料建议采用类似沙丁鱼的油性鱼类,有利于对肉食性鱼类的诱集;BRUV使用前,可通过观测物种数和丰度的累计曲线来确定其合理部署时间,通常底层BRUV60min的部署时间已足够。BRUV记录期间,所见到的某一个物种的个体最大数量(MaxN)是BRUV表征物种相对丰度时广泛使用的度量指标。本文可为国内利用BRUV技术开展鱼类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为BRUV在我国无破坏性海洋生物调查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海洋牧场鱼类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姜传胜,梅敬松,刘志勇[4](2021)在《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分析了混凝土人工鱼礁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进展,提出了以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为基础的新型生态鱼礁混凝土方案,制备了具有较高孔隙率和特定表面性质的生态型鱼礁混凝土,可为海洋生物附着生长提供有利环境。通过将自主研发的增韧水性环氧涂层钢筋应用到人工鱼礁骨架上,有效缓解了钢筋由于氯离子侵蚀而产生的锈蚀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鱼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此外,在礁型设计方面,采用混凝土管状堆积模型,辅以离心成型工艺进行设计。

闫佳雯[5](2021)在《舟山沿岸渔场绿色渔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耿和清[6](2021)在《基于Hadoop架构的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海洋牧场是我国渔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有助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恢复海洋渔业资源和维护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洋牧场产生的各种数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导致数据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存储,出现数据存储不全,不能及时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已存储的数据没有完全开发利用它们潜在的价值。近几年,由于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为解决数据存储“碎片化”、数据价值利用率低、数据“孤岛”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Hadoop分布式基础架构,研究设计了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解决了海洋牧场海量数据存储问题、数据价值利用率低、数据“孤岛”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海洋牧场数据管理的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首先,介绍了海洋牧场和大数据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详细阐述了有关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包括Hadoop生态体系、人工神经网络以及果蝇优化算法原理和详细的改进过程,为构建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的设计研究奠定基础。然后,通过分析海洋牧场的数据来源、实际需求以及大数据标准化体系,设计实现了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标准体系以及整体框架。为了研究海洋牧场水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了利用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IFO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并建立了海洋牧场溶解氧的预测分析模型(IFOA-BP),通过山东省张家楼海洋牧场养殖数据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Hadoop分布式架构中的MapReduce研究设计了BP神经网络详细的并行化计算过程,实现并行化BP神经网络的运算,解决了海洋牧场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并通过海洋牧场水质数据实例分析了神经网络并行化算法的分类精度和效率。最后,根据海洋牧场数据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了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的目标、业务功能、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流程,实现了海洋牧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分析计算和数据应用的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解决了海洋牧场数据“碎片化”、数据价值利用率低、数据“孤岛”等问题。

张荣良[7](2021)在《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海域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正面临着生境破坏、渔业资源衰退、多样性降低等多重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人工鱼礁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当前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修复的重要手段。为了评价人工鱼礁建设的资源修复效果及生态效应,并深入理解其生态功能的运行机制,本研究选定位于烟台市近岸的人工鱼礁区和邻近的自然岩礁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群落结构、营养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特征等层面开展了两类礁区的对比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阐述烟台近岸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及其毗邻泥沙区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分别在3个区域开展了4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发现,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及泥沙区全年采集到渔业生物种类数分别为45、45和35种。两礁石区物种数的季节均值差异不显着(自然与人工礁区分别为30.8±5.7和25.8±3.4),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18.3±1)(Krustal-Wallis test,p<0.05)。此外,两礁石区的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在各季节均显着高于泥沙区(ANOVA,p<0.05),且自然岩礁区的CPUE在春、夏季显着高于人工鱼礁区(ANOVA,p<0.05)。各优势种CPUE的区域差异明显,尤其对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及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人工鱼礁区的资源量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为自然岩礁区(H′=2.39)>人工鱼礁区(H′=1.96)>泥沙区(H′=1.76)的趋势。自然岩礁区渔业生物的均匀度指数(J=0.83)显着高于人工鱼礁区(J=0.74)(ANOVA,p<0.05),而两类礁石区与泥沙区(J=0.79)的差异均不显着。两类礁石区Ma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差异不显着(自然和人工礁区分别为2.97和2.91),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D=2.19)(ANOVA,p<0.05)。ANOSIM分析表明3类海区的渔业生物群落组成在各季节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产生原因是优势种资源量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综合来看,烟台近岸人工鱼礁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当地以岩礁性鱼类为主的资源量,但其群落生物多样性水平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仍低于邻近自然岩礁区。(2)为了解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的恢复状况,本章以其邻近的自然岩礁为参考标准,分别在两类礁石区采集了包含初级生产者、大型底栖动物及鱼类在内的生物及非生物样品,并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分析了自然岩礁和人工鱼礁区的主要营养结构和营养传递路径。两个区域共采集到大型藻类18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15和18种),其中生物量干重最高的均为金膜藻(Chrysymenia wrightii)[自然岩礁区为208.52±181.4 g m-2,占藻类总生物量31.81%;人工鱼礁区为162.62±211.68 g m-2,占28.96%]和孔石莼(Ulva pertusa)[自然岩礁区为101.55±82.64 g m-2,占15.9%;人工鱼礁区为94.86±91.72 g m-2,占15.64%];绿藻门(Chlorophyta)和红藻门(Rhodophyta)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明显。大型底栖动物共采集到36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30和36种),根据同位素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两类礁石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可划分为5个营养组,分别为滤食性、杂食性、牧食性、贝类食性及碎屑食性。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 SIAR对大型底栖动物群体的营养溯源结果显示,两类礁石区的基础营养源相同,但各营养源的贡献比重存在区域间差异。鱼类共采集到33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26和33),稳定同位素聚类结果显示两区域的鱼类同样均可划分为5个营养组,分别为虾蟹食性、广食性、浮游食性、鱼食性、底栖食性。鱼类营养组食性来源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各鱼类营养组在不同礁石区的食物来源相似,但食物组成比例可能存在区域间差异。通过分别在两类礁石区刻画的由基础食物源到鱼类的食物网模型,在两类礁石区发现了5条相同的主要食物链,分别为2条源于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的上层食物链和3条源于绿藻门或底栖微藻、绿藻门及POM混合物的底层食物链。总体来看,烟台近岸海域已建立5-10年的人工鱼礁生态系统能够具备与自然岩礁区类似的营养结构和营养传递通道,但通道的路径宽度尚存差异。(3)为比较岩礁捕食性鱼类在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区的生境质量并解释其种间共存的现象,本章以中国北方近海海域常见的两种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鱼类食物组成和营养生态位的对比研究。胃含物分析发现,大泷六线鱼主要摄食虾蟹类和端足类,而许氏平鲉对鱼类(鳚科和虾虎鱼科)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饵料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高于人工鱼礁区。稳定同位素结合Mix SIAR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两种岩礁性鱼类的食性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及区域间差异,这一结果与胃含物分析整体一致,表明两种鱼类在不同礁石类型的饵料组成和供应存在差异。营养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对比结果显示,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均大于人工鱼礁区,反映出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食物选择范围更广,但物种间对相同资源的利用程度更高。此外,两种鱼类在礁石区共存,其重要原因是食物资源的分割。综合来看,相比于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尽管在饵料物种组成和供应量存在差异,但同样具备支持岩礁捕食性鱼类高生物量并容纳其种间共存的能力。(4)基于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分别在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养马岛自然岩礁区建立了Ecopath模型,对两类礁石区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系统总流量(Total system throughput,TST)为每年6455.47 t/km2,低于自然岩礁区的每年9490.48 t/km2,反映出目前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发展规模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两类礁石区生态系统的功能组均可聚合为5个营养级,其中中、低营养级的能量占比均较高,大型藻类和浮游植物组成的初级生产力连同碎屑是两类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碎屑能流通道占主导地位。另外,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的均值分别为10.56%和10.21%,与林德曼10%的能量传递效率值相近,表明两区域生态通道的运行状况良好。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Total primary production,TPP)/总呼吸量(Total respiration,TR)值分别为1.49和1.93,意味着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成熟度与自然岩礁系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人工鱼礁系统的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略高于自然岩礁系统,与同纬度的其他生态系统差异不大,表明其已具备相对复杂的种间联系及较高的稳定性。

火志辉[8](2021)在《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渔业不仅是海洋经济的重要部门,而且是农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从海洋渔业综合效益的内涵出发,构建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的海洋渔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为指标赋权,进一步测算2006—2019年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运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测算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借助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19年中国沿海省区综合效益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后从资源投入等方面选取指标,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呈先上升后下降波动趋势,均值由2006年的1.273上升到2012年的1.390,随后波动下降至2019年的1.260;经济效益在2010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社会效益波动趋势明显,由2007年的0.443增加到2012年的0.505,2012—2016年急剧下降,“十三五”时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生态效益在2013年以前波动剧烈,2014年之后逐渐成增长态势。整个研究时段内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整体发展水平高于经济效益发展水平。从空间来看,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区海洋渔业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位居沿海省区前列。(2)2006—2019年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耦合度均值为0.944,发展阶段以高水平耦合发展为主,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省区高于全国均值。研究时段内,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均值为0.630,以中级协调发展为主,波动较为明显,由2006年的0.628上升到2012年的0.649,之后下降至2019年的0.601;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区以中级协调和良好协调为主;天津、河北、广西、海南处于初级协调和濒临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度提升空间较大。(3)回归结果表明,海水养殖面积、海洋渔业机动渔船数量、海洋渔业从业人员、渔业科研经费、养捕结构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47、-0.354、0.065、0.653和-0.077。其中海水养殖面积和渔业科研经费对海洋渔业协调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推动作用较为显着;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对海洋渔业协调发展起阻碍作用,影响比较显着;海洋渔业从业人员对海洋渔业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不显着;养捕结构对海洋渔业协调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不显着。

张紫轩[9](2021)在《人工鱼礁生态效应评价及增殖放流物种生态容量评估 ——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压力下,局部海域环境恶化,近海生物资源衰退现象日益严重。为此,我国加快了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活动,以期通过海洋牧场建设达到修复受损生境和养护生物资源的目的。自2015年开始,加上2020年第六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已经获批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136个。日益扩大的海洋牧场虽然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海洋牧场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和增殖放流物种承载力评估的研究缺乏。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亟待基础理论和技术的支撑。本文以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芙蓉岛西部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为例开展研究。分析芙蓉岛鱼礁区与非鱼礁区水环境参数差异,建立了芙蓉岛人工鱼礁Ecopath模型,给出增殖放流主要品种许氏平鲉、三疣梭子蟹的生态容量数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鱼礁区生态系统能健康水平。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芙蓉岛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水温、溶解氧、盐度、p H等水文环境参数,发现所有水文环境参数均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P<0.05)。冬季鱼礁区的溶氧显着高于非鱼礁区(P<0.05)。春季和秋季鱼礁区p H值显着高于非鱼礁区(P<0.05)。鱼礁区生态条件较好,有利用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引发水体p H升高。鱼礁区氮营养盐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区(P<0.05),不同季节氮营养盐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鱼礁区COD平均浓度2.12±1.21mg/L,非鱼礁区COD平均浓度1.90±0.92mg/L,冬季鱼礁区与非鱼礁区COD浓度差异极显着(P<0.01),冬季鱼礁区COD浓度达到最高,浓度为3.53±0.77mg/L;冬季鱼礁区与非鱼礁区COD浓度较秋季显着升高,说明冬季该水域生态系统有机污染情况有所加重。根据地笼、刺网数据,鱼礁区捕获渔业资源种类数31种,多于对照区的24种;鱼礁区渔业资源生物量是对照区的2.15倍,鱼礁区与对照区第一优势种均为蟹类;鱼礁区物种多样性指数、站位间物种均匀度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区,说明人工鱼礁的建设有益于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系统功能。2.基于Ecopath分析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营养级结构和能流特征,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3.974之间,最低营养级为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营养级为1。处于最高营养级为花鲈功能组,营养级为3.974。牧食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平均转换效率为9.871%,而碎屑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平均转换效率为10.96%,总系统转化效率为10.23%,略高于10%的林德曼转化效率。系统连接指数为0.299,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16,系统Finn循环指数为5.83,系统Finn平均路径长度为2.655,说明系统的能量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能量传递阻塞的情况。3.根据模型估算得到的许氏平鲉和三疣梭子蟹的生态容量分别为0.129t/km2和4.72t/km2,分别为现存生物量的1.54和3.69倍;达到生态容量前后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参数均无显着变化。可见,许氏平鲉和三疣梭子蟹的生物量增加至生态容量时,对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成熟度无显着影响。许氏平鲉增殖放流生物量为0.0882 t/km2,假定许氏平鲉增殖放流是体重为70g/尾,芙蓉岛西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共建设人工鱼礁面积16万亩(约106.67km2),可计算得到该海洋牧场许氏平鲉增殖放流尾数为13.44万尾。4.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芙蓉岛鱼礁区健康水平,选取水质环境因子、群落结构因子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因子三类共18个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两两比较确定指标权重值,最终得到鱼礁区与对照区四个季度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结果显示芙蓉岛鱼礁区与对照区生态系统均处于较健康状态,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四季度平均为0.7075±0.046,非鱼礁区为0.6785±0.048,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优于非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季节间比较为夏季(EHI=0.743)>秋季(EHI=0.704)>春季(EHI=0.696)>冬季(EHI=0.630)。

李佳佳[10](2021)在《人工鱼礁和流场环境对许氏平鲉栖息地选择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受近海陆源污染、围填海和旅游发展等人类活动的消极影响,近海鱼类自然栖息地的生态服务能力日趋减弱,生境类型结构单一化,生态环境质量迅速降低。近海区域的鱼类产卵场、育幼场和育肥场栖息地环境呈现显着的碎片化、低生态价值化和离岸化特征。受此影响,近海渔业资源呈现低龄化、个体体长小型化趋势,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海洋渔业资源陷入恶性循环。当前,修复和改善近海鱼类栖息地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了促进渔业资源健康可持续性亟需解决的生态科学问题和生态工程问题。海洋牧场通过在水体中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构建立体化监测平台等方式,构建适用于不同区域的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修复模式。其中通过人工鱼礁重建适宜生境,修复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已成为近海生态修复和渔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在鱼类生境修复区域进行人工鱼礁建设需要深入讨论两方面科学问题:1.基于鱼礁建设的鱼类生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2.基于鱼礁建设的鱼类生境区域鱼类行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根据经典生态演替理论,新建的人工鱼礁鱼类生境区域首先会吸引底栖恋礁性鱼类,其次是中上层鱼类。因此,研究底栖恋礁性鱼类对鱼礁区域在行为上的选择和适应不仅是鱼礁礁型投放前设计的需要,同时也是海洋牧场选址的重要参考。研究典型岩礁鱼类对于人工鱼礁生境的行为响应特征有助于解析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进而提高人工鱼礁生境修复功能,实现渔业增殖。本研究选取岩礁鱼类中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作为目标鱼类,研究其在幼鱼和成鱼两个生活史阶段(幼鱼阶段,体长:11±0.5 cm和成鱼阶段,体长:30±0.5 cm)对鱼礁生境变化的行为响应特征,以期为养护增殖型人工鱼礁的设计和工程建设以及海洋牧场适宜生境选址等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许氏平鲉在不同结构人工鱼礁周围的时空、庇护、栖息特征;(2)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许氏平鲉对人工鱼礁在不同流场环境的响应特征和分布变化;(3)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许氏平鲉在不同人工鱼礁周围以及不同流场环境下聚集情况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分析其日内时间尺度上的波动情况,从而获取幼鱼与成鱼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许氏平鲉幼鱼具有显着的集群和负趋光性行为。立方体型鱼礁(Cubeshaped artificial reef,CAR)对幼鱼的诱集效果最好,平均聚集率MGR(Mean gathered rate,MGR)为47.21%,其次为金字塔型鱼礁(Pyramid-shaped artificial reef,PAR),MGR为28.82%,再次为星型鱼礁(Star-shaped artificial reef,SAR),MGR为14.95%,最后为圆管型鱼礁(Tube-shaped artificial reef,TAR),MGR为9.02%。在静水环境(Flow field environment 1,FE1)中,除PAR与SAR外,幼鱼在其他两种鱼礁区域的聚集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流水环境(Flow field environment 2 and 3,FE2和FE3)中,幼鱼在四种不同鱼礁的M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同一鱼礁在不同的流场环境中,诱集幼鱼的效果不同,具体为:除CAR外,其他三种鱼礁在静水和流水环境中的M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流场环境中,四种鱼礁内、外的幼鱼MGR也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许氏平鲉成鱼的负趋光性和集群行为相对不明显,PAR对成鱼的诱集效果最好,MGR为40.15%,其次是CAR,MGR为36.34%,再次是SAR,MGR为12.75%,最后是TAR,MGR为10.7%。在FE1中,成鱼MGR在四种鱼礁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FE2中,成鱼MGR在TAR与SAR中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PAR与CAR的成鱼MGR存在差异性显着(P<0.05);在FE3中,PAR与CAR的成鱼MGR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除了PAR外,其他三种鱼礁对成鱼的诱集程度受流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即成鱼MGR在三种不同的流场环境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流场环境中的成鱼在鱼礁内、外的聚集情况表现不同,其中:在FE1中,除CAR外,其他三种鱼礁内、外成鱼的M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FE2中,除SAR外,其他三种鱼礁内、外成鱼的M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FE3中,CAR与PAR内、外成鱼的M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SAR和TAR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对幼鱼和成鱼在不同鱼礁的分布数量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幼鱼和成鱼数量在不同鱼礁周围的小波周期不同,CAR周围的幼鱼与成鱼数量的日内小波波谱连续性最强,波动较大,即日内的数量变化极为显着,TAR波动则相对较小。在同一实验流场环境中,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许氏平鲉幼鱼与成鱼在四种鱼礁的小波波谱性连续性逐渐减弱,即许氏平鲉在鱼礁区域的日内聚集率趋于稳定。4.鱼礁结构、流场环境及其交相互作用均对许氏平鲉幼鱼和成鱼的聚集有极显着影响(P<0.01),鱼礁结构对幼鱼和成鱼的聚集效果影响更显着。综上所述,许氏平鲉对不同礁体的长时间序列行为上的连续观测表明,许氏平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不同礁体的行为选择呈现不同,同等条件下,流速对成、幼鱼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在建设人工鱼礁中,可重点考虑PAR和CAR,其对岩礁鱼类生境的修复较为显着。

二、美国人工鱼礁技术的某些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人工鱼礁技术的某些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化海洋牧场的体系构建及未来发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际化背景下海洋牧场的发展
    1.1 海洋牧场的发展历程
    1.2 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提出与发展
    1.3 “一带一路”及海洋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海洋牧场国际合作
2 国际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
    2.1 深水高层鱼礁及海底山脉
    2.2 洄游性鱼类增殖放流
    2.3 滞鱼礁建设
    2.4 深远海大型资源培育系统
    2.5 监测体系与联动机制建立
    2.6 捕捞份额的合理分配及联合管理
3 发展手段
    3.1 成立利益国间的双边或多边国际组织
    3.2 加强人才交流
    3.3 推动新兴技术的跨国应用
4 国际化海洋牧场的发展展望

(2)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现状及季节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海域、时间与航线设计
    1.2数据采集
        1.2.1渔业生物群落拖网调查
        1.2.2渔业水声学数据收集
    1.3统计分析
        1.3.1渔业资源结构评价指标及方法
        1.3.2渔业声学数据处理方法
2结果
    2.1渔业生物多样性与优势种分析
    2.2基于回声信号的渔业生物个体大小和垂直分布特征
    2.3渔业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
    2.4重要渔获物资源量
        2.4.1头足类
        2.4.2鲹科鱼类
        2.4.3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
        2.4.4金线鱼科鱼类
3讨论
    3.1渔业资源量现状评价
    3.2渔业资源时空变化
    3.3水声学调查与其他调查方法的分析
4结论

(3)诱饵式远程水下视频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RUV技术应用的栖息地类型及水深分布
    1.1 栖息地类型
    1.2 水深分布
2 BRUV采用的诱饵
    2.1 饵料类型
    2.2 饵料用量
3 BRUV部署时间
4 BRUV摄像角度及相机的选择
    4.1 BRUV摄像角度
    4.2 相机的选择
5 与其他监测方法的对比和结合
6 监测分析指标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4)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混凝土人工鱼礁的生态性
    1.1 碱度对鱼礁生态性的影响
    1.2 表面状态对鱼礁生态性的影响
    1.3 礁型结构与流场效应对鱼礁生态性的影响
2 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新研究进展
3 结语与展望

(6)基于Hadoop架构的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海洋牧场背景
        1.1.2 大数据技术背景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原理综述
    2.1 Hadoop生态技术介绍
        2.1.1 Hadoop分布式基础架构
        2.1.2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
        2.1.3 MapReduce分布式运算编程框架
        2.1.4 HBase分布式数据库
    2.2 人工神经网络
        2.2.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2.2.2 BP神经网络
    2.3 果蝇优化算法
        2.3.1 果蝇优化算法
        2.3.2 IFOA果蝇优化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框架设计
    3.1 平台总体架构及标准体系设计
        3.1.1 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3.1.2 海洋牧场大数据标准体系设计
    3.2 海洋牧场数据来源分析
        3.2.1 海洋牧场观测网
        3.2.2 渔业数据库
        3.2.3 互联网数据
        3.2.4 物联网数据
    3.3 平台整体框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洋牧场大数据分析模型设计
    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体溶解氧的预测分析模型
    4.2 IFOA-BP模型在海洋牧场溶解氧的预测应用
        4.2.1 数据与方法
        4.2.2 神经网络性能指标
        4.2.3 IFOA-BP模型参数
        4.2.4 模型评价
    4.3 基于MapReduce的 BP神经网络并行化分析模型
        4.4.1 MapReduce编程模型基本思想
        4.4.2 BP神经网络并行化思想
        4.4.3 BP神经网络的并行化流程
    4.4 BP神经网络并行化算法在海洋牧场水质分类的应用
        4.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
    5.1 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设计
        5.1.1 平台目标
        5.1.2 平台业务功能设计
        5.1.3 平台技术方案设计
        5.1.4 平台数据库设计
        5.1.5 平台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5.2 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集群实现
        5.2.1 平台基础环境
        5.2.2 平台Hadoop集群搭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其他科研成果

(7)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近海资源环境现状及人工鱼礁的兴起
        1.1.2 人工鱼礁的发展历史
        1.1.3 我国人工鱼礁的建设状况
    1.2 人工鱼礁资源效应评估的研究进展
        1.2.1 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特征
        1.2.2 人工鱼礁区营养结构特征
        1.2.3 人工鱼礁区能量流动特征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渔业生物调查及环境因子测定
        2.1.3 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2.1.4 群落相似性分析及群落-环境相关性分析
    2.2 结果
        2.2.1 环境因子特征
        2.2.2 物种组成
        2.2.3 群落结构多样性
        2.2.4 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
        2.2.5 群落-环境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人工鱼礁区与泥沙区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2.3.2 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2.3.3 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2.3.4 群落-环境相关性
    2.4 小结
第3章 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营养结构与营养通道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采样地点
        3.1.2 样品采集
        3.1.3 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
        3.1.4 营养结构相关参数分析
    3.2 结果
        3.2.1 有机质库与初级生产者同位素特征
        3.2.2 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组划分及其食物来源
        3.2.3 鱼类营养组划分及食物来源
    3.3 讨论
        3.3.1 两类礁石区主要基础营养源
        3.3.2 两类礁石区营养结构对比分析
        3.3.3 两类礁石区营养传递通道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烟台近岸人工与自然礁区岩礁性鱼类食物来源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及采样方法
        4.1.2 胃含物分析
        4.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4.2 结果
        4.2.1 CPUE分析结果
        4.2.2 胃含物分析结果
        4.2.3 稳定同位素特征及Mix Si AR结果
        4.2.4 营养生态位及其重叠
    4.3 讨论
        4.3.1 两种鱼类生物量的区域间对比
        4.3.2 两种鱼类摄食生态的种间及区域间差异
        4.3.3 两种鱼类营养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的区域间对比
        4.3.4 岩礁区种间关系数据的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生态系统能流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及调查方法
        5.1.2 Ecopath模型建立
    5.2 结果
        5.2.1 生态系统能流总体特征
        5.2.2 营养级特征与能量分布
        5.2.3 混合营养效应
    5.3 讨论
        5.3.1 模型总体质量评价
        5.3.2 生态系统总体特征
        5.3.3 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及转换效率
        5.3.4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成熟度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本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洋渔业
        2.1.2 综合效益
        2.1.3 海洋渔业综合效益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耦合协调理论
3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3.1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说明解释
        3.1.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熵权法
        3.2.2 综合效益指数模型
    3.3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结果分析
        3.3.1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时间差异分析
        3.3.2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空间差异分析
    3.4 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3.4.1 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益时间差异分析
        3.4.2 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益空间差异分析
    3.5 中国海洋渔业社会效益结果分析
        3.5.1 中国海洋渔业社会效益时间差异分析
        3.5.2 中国海洋渔业社会效益空间差异分析
    3.6 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益结果分析
        3.6.1 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益时间差异分析
        3.6.2 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益空间差异分析
4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耦合度模型
        4.1.2 协调度模型
        4.1.3 核密度估计
    4.2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耦合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2.1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耦合度时序特征分析
        4.2.2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耦合度空间特征分析
    4.3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协调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3.1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协调度时序特征分析
        4.3.2 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子系统协调度空间分异与演化
    4.4 影响因素选取
    4.5 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4.6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5 中国海洋渔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5.1.1 拓展海洋渔业特色文化功能
        5.1.2 强化渔业特色品牌建设
    5.2 发展碳汇渔业
        5.2.1 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和优化养殖品种组合
        5.2.2 提升海水养殖技术
    5.3 建设海洋牧场
        5.3.1 开展海洋牧场场示范区创建和评价工作
        5.3.2 推进海洋牧场智能化
    5.4 加强渔业国际合作
        5.4.1 加强双多边海洋渔业合作与交流
        5.4.2 参与国际和区域渔业治理
    5.5 做强加工流通业
        5.5.1 优化和升级水产品加工业
        5.5.2 开创现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新格局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人工鱼礁生态效应评价及增殖放流物种生态容量评估 ——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生态容量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容量评估方法
        1.2.2 Ecopath模型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概况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章 芙蓉岛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设置
        2.1.2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水环境参数特征
        2.2.2 芙蓉岛人工鱼礁区叶绿素-a及COD参数特征
        2.2.3 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
    2.3 分析与讨论
        2.3.1 营养盐对比分析
        2.3.2 叶绿素-a含量对比分析
        2.3.3 渔业资源对比分析
第三章 芙蓉岛人工鱼礁区Ecopath模型
    3.1 Ecopath模型原理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输入参数来源
        3.2.3 功能组划分
        3.2.4 Ecopath模型调试及生态容量估算
        3.2.5 营养级与系统输出参数指标
    3.3 实验结果
        3.3.1 Ecopath模型参数质量
        3.3.2 生态系统营养级特征
        3.3.3 营养级能量流动及转换效率
        3.3.4 功能组间混合营养效应
        3.3.5 许氏平鲉、三疣梭子蟹生态容量评估
    3.4 分析与讨论
        3.4.1 芙蓉岛人工鱼礁区营养级结构
        3.4.2 系统总体特征
        3.4.3 许氏平鲉增殖放流建议
第四章 芙蓉岛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评价指标选择
        4.1.2 评价方法及标准
        4.1.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4 生态健康指数(EHI)
    4.2 实验结果
    4.3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10)人工鱼礁和流场环境对许氏平鲉栖息地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2.1 行为生态学定义与研究进展
        1.2.2 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本
        2.1.2 人工鱼礁模型
        2.1.3 实验水池
        2.1.4 造流设备
        2.1.5 拍摄设备
    2.2 实验设计
    2.3 统计与分析方法
        2.3.1 Morlet小波分析
        2.3.2 平均聚集率
        2.3.3 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章 鱼礁结构与流场环境对许氏平鲉幼鱼诱集效果的实验研究
    3.1 许氏平鲉幼鱼行为观察与描述
    3.2 许氏平鲉幼鱼聚集情况差异性分析
    3.3 日内连续观测下许氏平鲉幼鱼聚集情况分析
        3.3.1 日内连续观测下幼鱼在CAR的聚集情况分析
        3.3.2 日内连续观测下幼鱼在PAR的聚集情况分析
        3.3.3 日内连续观测下幼鱼在TAR的聚集情况分析
        3.3.4 日内连续观测下幼鱼在SAR的聚集情况分析
    3.4 不同流场和鱼礁结构对幼鱼聚集效果的显着性影响
    3.5 许氏平鲉幼鱼聚集情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鱼礁结构与流场环境对许氏平鲉成鱼诱集效果的实验研究
    4.1 许氏平鲉成鱼行为观察与描述
    4.2 许氏平鲉成鱼聚集情况差异性分析
    4.3 日内连续观测下许氏平鲉成鱼聚集情况
        4.3.1 日内连续观测下成鱼在CAR的聚集情况分析
        4.3.2 日内连续观测下成鱼在PAR的聚集情况分析
        4.3.3 日内连续观测下成鱼在TAR的聚集情况分析
        4.3.4 日内连续观测下成鱼在SAR的聚集情况分析
    4.4 不同流场和鱼礁结构对成鱼聚集效果的显着性影响
    4.5 许氏平鲉成鱼聚集情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许氏平鲉不同生活史阶段对人工鱼礁生境选择特征分析
    5.1 许氏平鲉在不同结构鱼礁的行为响应特征
    5.2 不同流场环境中许氏平鲉行为响应特征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美国人工鱼礁技术的某些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化海洋牧场的体系构建及未来发展浅析[J]. 田涛,张明燡,杨军,吴忠鑫,刘敏,高东奎,李晓钰.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
  • [2]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现状及季节变动[J]. 王新元,李建龙,章翔,陈孟玲,吴沛霖,马文刚,彭思颖,张玺,谢建军,高菲,许强,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2021(06)
  • [3]诱饵式远程水下视频技术的研究进展[J]. 欧哲扬,吴忠鑫,张泽鹏,TWEEDLEY James,董世淇,王兆国,高东奎,刘敏,邢彬彬,田涛. 中国水产科学, 2021(10)
  • [4]生态型混凝土人工鱼礁研究进展[J]. 姜传胜,梅敬松,刘志勇.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07)
  • [5]舟山沿岸渔场绿色渔业发展对策研究[D]. 闫佳雯.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6]基于Hadoop架构的海洋牧场大数据平台设计研究[D]. 耿和清.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7]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D]. 张荣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8]中国海洋渔业综合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火志辉.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人工鱼礁生态效应评价及增殖放流物种生态容量评估 ——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为例[D]. 张紫轩.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10]人工鱼礁和流场环境对许氏平鲉栖息地选择行为的影响[D]. 李佳佳.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美国人工礁技术的一些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