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误诊5例分析

肺结核误诊5例分析

一、肺结核误诊五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琪[1](1985)在《小儿结核病误诊八例分析》文中认为 湛江地区由于十年动乱期间,结核病的防治及管理工作削弱,加上广大农村未普遍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故在全国结核发病率渐行降低之时,其发病率仍然很高。据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市五县三区平均患病率为1.11%,结核病疫情之重居全

李学锋[2](2010)在《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鉴别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维也纳(Vienna)和蒙特利尔(Montreal)临床分类标准,探讨我国克罗恩病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湘雅二医院和湘雅医院共168例住院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Vienna、Montreal标准分别进行分型,对比分析两标准中各亚型特征。结果:Montreal标准的小于等于16岁A1亚型9例仅占5.4%,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7-40岁占63.1%,与Vienna标准小于40岁亚型的65.5%一致。累及部位均以回肠和回结肠亚型为主,Montreal标准的L4亚型7.1%明显少于Vienna标准的L4亚型13.7%(P=0.049)。疾病行为的狭窄亚型在Vienna、Montreal标准中分别为40.5%和41.7%,是主要的并发症,Montreal标准的穿透亚型为10.7%明显低于Vienna标准的18.5%(P=0.044)。在Montreal标准下穿透行为的手术率为88.9%,明显高于Vienna标准的54.8%(P=0.014)。结论:我国青少年克罗恩病极少,仍以17-40岁患者居多,累及部位以回肠和回结肠亚型为主,并发症以狭窄常见,穿透是手术的主要原因。Vienna、Montreal标准对我国克罗恩病患者分型各有优势,目前综合应用Vienna、Montreal标准对我国克罗恩病进行临床分型可能更有价值。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手术患者蒙特利尔(montreal)临床表现分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克罗恩病手术患者(手术组)和125例非手术克罗恩病患者(非手术组)临床资料,按montreal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对比分析各亚型特征。结果手术患者的年龄以17-40岁A2亚型为主占65.1%,大于40岁A3亚型为32.6%。累及部位L1回肠末端、L2结肠、L3回结肠、L4上消化道亚型分别为41.9%、25.6%、30.2%、2.3%。疾病行为B1无狭窄无穿透、B2狭窄、B3穿透亚型分别为2.3%、60.5%、37.2%,与非手术组的B1亚型63.2%、B2亚型35.2%、B3亚型1.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户0.001,P=0.004,P=0.001)。结论克罗恩病手术患者以17-40岁A2亚型为主,累及部位主要为L1回肠、L3回结肠亚型,疾病行为主要为B2狭窄、B3穿透亚型,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这些分型特点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与肠结核(ITB)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2月间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吉首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68例CD患者和156例ITB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CD以男性为主,住院率呈上升趋势,与ITB相比病程长(p<0.05)肠道手术率高(p<0.01);CD的腹泻、便血、肛周疾病、肠外表现、肠梗阻等明显高于ITB组(均p<0.05或p<0.01);ITB的发热、盗汗多于CD组(均p<0.05),且伴肺结核、腹水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均p<0.01);ITB的球蛋白、ESR、PPD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均高于CD组(均p<0.05或p<0.01);CD患者内镜下纵行溃疡、网格状溃疡、鹅卵石征、肠腔狭窄均多见于ITB组(均p<0.01或p<0.05),而ITB的环行溃疡、回盲瓣受累多见(p<0.01,p<0.05),且受累的回盲瓣常变形开口固定(p<0.05)。结论CD与ITB各有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结合内镜下鹅卵石征、纵行溃疡、网格状溃疡、环行溃疡出现的几率、回盲瓣受累情况及形态变化是鉴别两者的重要特征。目的:探讨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ITB)鉴别诊断有价值的临床及内镜指标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6/2009-02住院的130例CD、122例ITB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鉴别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相关指标,并应用回归方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对CD和ITB鉴别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是:血便(OR 4.09,95%CI:1.20-13.95)、肠道手术史(OR 16.42,95%CI:3.19-84.56)、肛周疾病(OR 15.07,95%CI:1.90-119.52)、肺结核(OR 113.10,95%CI:10.00-1279.30)、腹水(OR 7.90,95%CI:2.72-22.94)、PPD阳性(OR 11.18,95%CI:3.74-33.41):有意义的临床指标的回归数学模型对CD和ITB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76.8%、83.8%.80.7%、88.0%。对CD和ITB鉴别有价值的内镜指标是:直肠受累(OR 4.48,95%CI:1.70-11.81)、纵行溃疡(OR 5.78,95%CI:2.29-14.58)、鹅卵石征(OR 16.24,95%CI:2.64-99.77)、受累回盲瓣固定开口(OR 4.19,95%CI:1.91-9.17)、环形溃疡(OR 10.80,95%CI:3.47-33.62)、鼠咬状溃疡(OR 28.31,95%CI:2.38-337.19);有意义的内镜指标的回归数学模型对CD和ITB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82.0%、82.5%、82.9%、82.0%。结论:筛选出的临床和内镜指标可能对CD和ITB的鉴别有用,应用临床指标、内镜指标回归数学模型的方法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目的:了解克罗恩病(CD)和肠结核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和疾病预后情况;反馈验证数学诊断方程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从CD和ITB病例数据库(其中CD130例、ITB122例)中,随机选取CD和ITB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随访得到患者出院后进一步的诊治和疾病预后等具体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应用临床和内镜数学诊断方程对随访病例进行p值诊断,并与随访最后诊断结果比对,以验证诊断方程的诊断效能。结果:肠结核随访成功34例,平均随访28.77±10.53月,最后确诊31例;CD随访成功32例,平均随访29.56±14。90月,最后确诊32例。肠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平均服药13.77±7.06月,已愈29例,复发2例,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无出院后手术治疗病例。但随诊依从性差,服药疗程欠规律。CD患者服药以5-ASA为主,服药依从性欠佳,平均服药15。31±11.12月,缓解稳定9例(28.1%),好转16例(50.0%)病情加重7例(21。9%),出院后复发23例(71.9%),出院后手术治疗3例(9.4%)。在13例CD手术病人中,缓解稳定6例,好转5例,病情加重2例,总体效果好于非手术治疗患者。方程的p值诊断与随访最终确立的正确诊断的符合率达74.2-83.9%不等。临床数学诊断方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1%、83.9%、81.0%;内镜数学诊断方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0%、74.2%、74.6%。结论:肠结核预后好、复发低,应指导按疗程服药,加强定期随诊。CD预后不佳、复发率高,应加强出院后随访和病情观察,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加用药多样性。手术治疗对部分患者短期缓解稳定有益,这可能与患者临床表型有关。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ITB)活检及手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湘雅二医院、湘雅医院、吉首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CD和ITB患者肠组织标本,其中活检标本各55例:手术病理标本CD 29例,手术ITB 9例。统计每例标本的病理学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肠结核组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7.2%,明显高于CD组的1.2%(P<0.01):CD患者活检标本与ITB患者活检标本比较,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溃疡及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5%vs 14.0%,10.9%vs 0%,10.9% vs 43.6%,均P<0.05);两组手术标本比较,黏膜下层增宽、裂隙状溃疡、固有肌层增厚、鹅卵石征及肉芽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7%vs 11.1%,34.5% vs 0%,62.1%vs 11.1%,37.9% vs 0%,20.7% vs 77.8%,均P<0.05)。结论:活检标本的病理学特征鉴别CD和ITB价值有限,手术标本病理学特征对二者有鉴别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肠结核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比较二者之间菌群的总体差异,以期发现CD和肠结核在肠道菌群方面的鉴别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09年11月在湘雅二医院、湘雅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克罗恩病患者15例、肠结核患者23例,运用目前标准可培养菌群分析的方法对每例患者住院后首次粪便进行菌群培养分析,健康志愿者21人粪便作对照。结果: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肠道中均以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菌为最多,克罗恩病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肠结核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大肠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或P<0.05),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肠结核组拟杆菌较克罗恩病组增多明显,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克罗恩病组大肠杆菌较肠结核组增多明显,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球菌、金葡菌和酵母菌数量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可能对二者具有鉴别价值;补充益生菌可能对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

刘妲妲,董晓锋,梁栋[3](2021)在《肺结核误诊为肺血管炎1例》文中指出随着结核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加之结核杆菌检测率相对较低,常导致肺结核的误诊、漏诊。为提高肺结核的诊疗能力,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肺结核误诊为肺血管炎病例报道如下。

叶锦欣[4](2021)在《云南省15县区首诊涂阴肺结核“过诊”现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复核云南省15县区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的患者的诊断,来评估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过诊”情况,同时分析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复核的结果,探索涂阴肺结核患者“过诊”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过诊”情况和正确评估云南省结核病负担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2.通过个人访谈了解县区级临床医生对肺结核诊断原则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临床医生在肺结核诊断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医院和科室防止涂阴肺结核诊断过程中出现“过诊”的预防措施,为减少出现涂阴肺结的“过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云南省15县区(嵩明县、安宁市、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昭阳区、镇雄县、思茅区、隆阳区)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的5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痰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菌种鉴定)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由3位省级临床医生组成专家小组对研究对象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复核并收集复核结果。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结果对研究对象的诊断进行复核,根据《WS288-2017肺结核诊断标准》把痰培养或者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判定为肺结核确诊病例,病原学阴性(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均阴性)患者且影像学复核结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判定为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病原学阴性患者且影像学复核结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或菌种鉴定结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判定为“过诊”患者。在EpiData 3.1中录入数据,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对涂阴肺结核“过诊”患者在18个变量中的分布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并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kappa值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影像学复核结果进行分析,用kappa值评价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第一阅片者和第二阅片者的阅片结果的一致性。2.选择隆阳区和安宁市的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感染科主任1人、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2人做为访谈对象。在取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之后将所有录音文件整理成word文档,并与现场记录核对,整理出访谈记录。再根据研究目的、访谈提纲、访谈记录制定主题框架,按照主题框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整体分析图谱,进行阐述。[结果]1.涂阴肺结核患者的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病原学阳性患者有184例(32.74%),说明通过强化病原学检测可提升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病原学阳性率。2.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复核结果显示,513例(91.28%)患者复核结果一致,其中判定为肺结核确诊病例的患者184例(32.74%),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的患者329例(58.54%);8.72%的患者复核结果不一致,为涂阴肺结核“过诊”患者。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复核结果显示,该群体中“过诊”患者有48例,“过诊”率为12.73%。3.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CT作为抗结核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方式(OR=3.82,95%CI=1.14-12.77),以及影像学结果提示病变较小(OR=3.24,95%CI=1.40-7.52)的涂阴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过诊”的风险更高。4.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复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05,P<0.01),说明抗结核治疗对影像学复核产生了修正效应,抗结核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5.在诊断涂阴肺结核患者时,临床医生表示的诊断难点是通过影像学阅片进行鉴别诊断。为防止涂阴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过诊”,部分结核病定点医院组建了肺结核诊断小组对病原学阴性的患者进行病案讨论,意见一致后再定诊。[结论]1.在云南省基层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的患者中,的确存在“过诊”的问题,虽然“过诊”患者占比不高,但是由于云南省肺结核患者基数大,涂阴肺结核患者较多,所以“过诊”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忽视公共卫生问题。2.通过强化病原学检测,可以提升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比例,从而降低可能出现“过诊”的涂阴肺结核患者数。3.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基层临床医生在应用CT诊断涂阴肺结核患者,或是诊断处于病程早期、肺部影像学提示病变较小的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易导致“过诊”的出现,此结果提示基层临床医生应提高自身影像学阅片能力,增强对涂阴肺结核患者影像表现的辨别能力和诊断能力。省市级卫生部门应增加关于涂阴肺结核诊断的相关培训,帮助基层临床医生提升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综合水平。此外,为降低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过诊”,临床医生也可通过组建合格的肺结核诊断小组,或对疑似病例采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熊鑫,刘领,周荣荣,薛兵[5](2021)在《肺结核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六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结核误诊为支原体肺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为支原体肺炎的肺结核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曾误诊为支原体肺炎,误诊时间9 d~2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4例(咳黄白色黏痰2例,伴畏寒、咳嗽、痰中带血1例,干咳、咽痛1例),干咳、气短1例,咳嗽、咳痰伴头痛、头晕、胸闷1例。胸部CT检查示病变位于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1例,双肺弥漫病变1例,右肺多发病变1例;表现为小斑片渗出和小叶中心结节影3例(合并实变1例),实变合并磨玻璃影2例(合并小叶中心结节及支气管气相各1例),实变、呈"树芽征"和小叶间隔增厚1例。经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及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确诊各3例,确诊后予抗结核治疗,电话随访6个月,4例已完全治愈,2例治疗中,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已明显吸收。结论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迷惑性极强,当遇到胸部CT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及抗支原体治疗效果不佳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时,应考虑到肺结核可能,若患者无痰或痰涂片抗酸染色多次阴性可行气管镜检查,以减少误漏诊。

韩金花,于淼淼,陈雷,刘加洪[6](2020)在《不典型肺结核32例CT误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初诊CT误诊的32例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出现低热,11例出现咳嗽,8例出现盗汗,7例感到胸痛,6例有胸闷和气促表现,6例有咯血症状,2例伴有呼吸困难;8例无临床症状为体检发现。结节肿块型肺结核18例(56.25%)、肺叶或肺段实变型肺结核10例(31.25%)、空洞型肺结核3例(9.38%)、粟粒结节型肺结核1例(3.13%)。初诊胸部CT检查误诊为肺癌17例,肺炎11例,错构瘤3例,转移瘤1例。误诊时间1周~6个月。15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肺结核,14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肺结核,3例经痰液检查确诊肺结核。32例经手术和(或)抗结核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3年,痰液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均转阴,且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当肺结核CT表现与肺癌等疾病CT表现重叠度较高时,易误诊。为降低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率,临床需仔细鉴别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结合实验室或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手段,进一步明确诊断。

王俊平,王艳丽,郑璇儿,林颖仪,叶秀桢[7](2020)在《先天性结核病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检索到的自1994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表的来自国内医疗机构的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4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发病年龄为生后14~30 d,发病至诊断时间1~34 d,均经过抗结核治疗,1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本研究(4例)及文献报道(52例)共56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4.5 d(7.0~20.7 d);发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0.5 d(7.5~22.0 d);54例母亲中(双胎妊娠2例),围产期有结核病史48例(88.9%),其中产前确诊16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发热82.1%(46/56)、呼吸窘迫69.6%(39/56)、嗜睡和/或易激惹57.1%(32/56)、发绀53.6%(30/56)、喂养困难53.6%(30/56)、肝脏肿大48.2%(27/56)、脾脏肿大41.1%(23/56)。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痰液或胃液中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最高33.3%,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达7/12;胸部X射线:粟粒性结节占37.0%(20/54),广泛结节-斑片影占25.9%(14/54)。肝脾超声检查:肝肿大和/或脾肿大占52.4%(11/21),肝脏和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结节病灶占47.6%(10/21)。误诊率达28.6%(16/56)。总体病死率为51.8%(29/56),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死率为28.9%(11/38),未经过抗结核治疗者病死率为18/18。结论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低,误诊率、病死率高。需要对可疑先天性结核病婴儿的母亲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甘雄辉,黄民顺,刘铁军[8](2020)在《肺部弥漫性病变的HRCT诊断》文中研究说明引起肺部弥漫性病变病因种类繁多,临床实验室检查常无特异性,影像表现也多为相似,所谓的"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因此临床及影像上诊断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就对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常见疾病、一些特殊影像征象、诊断思路、以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一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高分辨CT (HRCT)是肺部弥漫性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影像-临床-病理科室的协作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保障。

李亮[9](2020)在《类鼻疽肺炎空洞与其它肺疾病空洞CT影像特点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立足研究类鼻疽肺炎(Melioidosis pneumonia)空洞CT影像学表现,探讨类鼻疽肺炎与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及肺癌所致空洞形态特征的差异性,提高类鼻疽肺炎早期诊断及诊治能力,从而避免类鼻疽肺炎治疗滞后,降低类鼻疽肺炎病死率。方法:搜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147例肺疾病伴肺部空洞患者,其中类鼻疽肺炎空洞48例、肺结核空洞58例、肺癌空洞2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空洞7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10例。使用回顾性分析及形态学研究方法,从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空洞周围有无卫星灶,洞壁的厚薄,空洞内容物包括有无壁结节、液平,边缘有无毛刺,有无晕征,多个气囊腔、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是否肿大,肺野是否存在肺气囊及肺斜裂后突呈“钟乳石征”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类鼻疽肺炎空洞、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空洞、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男女发病比值分别为11、4.8、3、6、9。类鼻疽肺炎空洞与其它4种肺空洞疾病性别比较P值均>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癌空洞年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年龄比较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2、类鼻疽肺炎空洞征象与肺结核空洞征象在卫星灶、多个气囊腔、晕征等诸方面的比较上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3、类鼻疽肺炎空洞征象与肺癌空洞征象在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壁结节、空洞周围毛刺、多个气囊腔等诸方面的比较上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4、类鼻疽肺炎空洞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空洞在多个气囊腔呈现的比较上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肺气囊本身的比较上P<0.05,亦有统计学意义。5、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在多个气囊腔、空洞周围晕征的比较上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肺斜裂后突“钟乳石征”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6、多个气囊腔对类鼻疽肺炎诊断灵敏度87.5%、特异度94.9%,卫星灶对肺结核空洞诊断特异度达79.3%,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对肺癌空洞诊断的特异度78.3%,肺气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空洞诊断特异性为97.1%,肺斜裂后突呈“钟乳石征”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特异性为100%。结论: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空洞、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在CT空洞征象的对比中,多个气囊腔对诊断类鼻疽肺炎具有特异性价值。CT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类鼻疽肺炎空洞、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空洞、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空洞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及鉴别肺部空洞疾病提供重要鉴别依据,故应力求得以常规使用。

张东[10](2019)在《五例误诊喉结核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5例喉结核误诊病例,分析喉结核的误诊原因,以期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临床资料和方法总结天津市海河医院住院确诊喉结核患者五例,年龄分别为66岁,27岁,69岁,41岁,54岁;男性4例,女性1例,均经电子喉镜检查取活检病理确诊,均经喉CT检查,五例患者均为临床误诊误治三月以上。结果五例患者均无典型结核病症状和体征,2例胸片及胸部CT无典型的活动性肺结核,2例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其中1例须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后好转。3例有超过半年的声音嘶哑,1例有久治不愈的咽痛。

二、肺结核误诊五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结核误诊五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鉴别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部分 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型特征研究
第一部分 第一节 克罗恩病维也纳、蒙特利尔临床分型的对比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第二节 43例克罗恩病手术患者临床分型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鉴别诊断研究
第二部分 第一节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及内镜特征的鉴别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第二节 预测鉴别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临床和内镜指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住院资料收集表
    Predictors of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in differentiatingCrohn’s disease from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第二部分 第三节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随访及数学诊断方程的追踪验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肠结核患者出院后随访调查表
    附表2:克罗恩病患者出院后随访调查表 第三部分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对比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对比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现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3)肺结核误诊为肺血管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4)云南省15县区首诊涂阴肺结核“过诊”现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定义和名词解释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地区
    2 研究对象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质量控制
    7 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基本情况
    2 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复核情况
    3 首诊断为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过诊”影响因素分析
    4 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复核情况
    5 定性访谈结果
讨论
    1 首诊断为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复核情况
    2 涂阴肺结核“过诊”的影响因素
    3 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复核结果
结论
创新性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涂阴课题影像学检查结果
附件3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5)肺结核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六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症状和体征
    1.3 医技检查
    1.4 误诊情况
    1.5 确诊及治疗
    1.6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疾病概述
    2.2 临床表现与诊断
    2.3 误诊原因分析
    2.4 防范误诊措施

(6)不典型肺结核32例CT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分型及分布
    2.2 影像学表现
        2.2.1 结节肿块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2.2.2 肺叶或肺段实变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2.2.3 空洞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2.2.4 粟粒结节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2.3 误诊情况
    2.4 确诊及治疗
3 讨论
    3.1 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3.1.1 误诊为肺癌:
        3.1.2 误诊为肺炎:
        3.1.3 误诊为错构瘤:
        3.1.4 误诊为转移瘤:
    3.2 防范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措施

(8)肺部弥漫性病变的HR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起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常见疾病
    1.1 以气道播撒为主的肺弥漫病变
    1.2 以间质为主的弥漫性病变
    1.3 结节病肺部表现
    1.4 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累及肺部表现
2 能缩窄考虑范围的一些影像征象
    2.1 树芽征
    2.2 反晕征
    2.3 粟粒结节征
    2.4 磨玻璃影
    2.5 晕征
    2.6 肺蜂窝征
3 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思路
    3.1 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病史
    3.2 观察病灶分布情况
    3.3 明确肺病灶或结节是间质性还是腺泡性
    3.4 从常见病、多发病考虑,特定工作环境下容易引起的肺部相关疾病也常需考虑
4 HRCT对肺部弥漫性病变诊断作用
5 肺部弥漫性病变诊断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断

(9)类鼻疽肺炎空洞与其它肺疾病空洞CT影像特点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资料
    2.病例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3.CT 扫描技术
    4.研究内容及判断标准
    5.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一般资料
    2.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结核空洞CT征象比较
    3.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癌空洞CT征象比较
    4.类鼻疽肺炎空洞与金葡菌肺炎空洞CT征象比较
    5.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空洞 CT 征象比较
三、分析讨论
    1.年龄、性别在空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2.CT 空洞特征在类鼻疽肺炎空洞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3.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结核空洞CT特征对比
    4.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癌空洞CT特征对比
    5.类鼻疽肺炎空洞与金葡菌肺炎空洞CT特征对比
    6.类鼻疽肺炎空洞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空洞CT特征对比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类鼻疽病的研究历史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肺结核误诊五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结核病误诊八例分析[J]. 王美琪. 湛江医学院学报, 1985(01)
  • [2]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鉴别诊断研究[D]. 李学锋. 中南大学, 2010(11)
  • [3]肺结核误诊为肺血管炎1例[J]. 刘妲妲,董晓锋,梁栋. 甘肃医药, 2021(11)
  • [4]云南省15县区首诊涂阴肺结核“过诊”现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叶锦欣.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肺结核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六例报告[J]. 熊鑫,刘领,周荣荣,薛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1)
  • [6]不典型肺结核32例CT误诊分析[J]. 韩金花,于淼淼,陈雷,刘加洪. 临床误诊误治, 2020(11)
  • [7]先天性结核病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王俊平,王艳丽,郑璇儿,林颖仪,叶秀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09)
  • [8]肺部弥漫性病变的HRCT诊断[J]. 甘雄辉,黄民顺,刘铁军. 海南医学, 2020(12)
  • [9]类鼻疽肺炎空洞与其它肺疾病空洞CT影像特点的对比分析[D]. 李亮.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10]五例误诊喉结核临床分析[A]. 张东.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9

标签:;  ;  ;  ;  ;  

肺结核误诊5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