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北京都市型产业投资环境对策研究

优化北京都市型产业投资环境对策研究

一、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薄宏涛[1](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严若曦[2](2019)在《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对促进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反哺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加快推进,传统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的短板日益显现,迫切需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对于都市边缘区乡村而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特征,已成为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因而在调整和优化乡村规划建设模式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有关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研究的立足点较为单一,尚无法完全匹配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都市边缘区乡村的规划建设而言,需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结合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丰富和创新,以进一步指导都市边缘区乡村的转型发展。本文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共生系统的要素构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的关联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解构,明晰了边缘区乡村与都市区域各发展要素间的共生融合关系。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要素的维度出发,在理论层面对都市边缘区乡村各发展要素进行分类重组,以传统农业主导的离散改造型、配套工业主导的城乡承接型、配套服务业主导的特色提升型三类都市边缘区乡村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类型,力图为研究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发展策略奠定所需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查、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都市边缘区乡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和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边缘区乡村在“业态单元”“发展环境”“连系模式”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共生式边缘区乡村”发展的乡村组合模式、城乡互动模式、区域融合模式三种分类型的营建模式。并在各模式中进行分层次的具体策略构建,以产业业态、乡村用地、农民劳动力为各模式单元层面的核心组织要素,辅之以共生环境层面的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信息平台等要素的支撑融合,通过共生模式层面的乡村村民、都市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的协作式运营管理,实现各类型都市边缘区乡村的共生式转型发展,以期对新形势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基于已有的共生理论,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边缘区乡村的转型发展模式及其构建策略,对既有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补充拓展;将理论研究与实例论证相结合,对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建设的实际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着力增强边缘区乡村共生发展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都市边缘区乡村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依据。

王雅丽[3](2019)在《天津市MBC区域工业体系定位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为显着的特点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速调整、结构逐渐优化、动力逐渐转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从总体上对区域产业格局、工业体系梯度布局和产业升级带来深远影响,MBC区域历来是天津市的工业强区,其区域工业提升必须遵循技术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原则,实现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优先的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为导向的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价值提升和创新驱动。本文以MBC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开发区及村镇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当前政策,明确区域工业体系的内涵以及区域产业的选择标准;通过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当前MBC区域工业体系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确定影响工业体系定位的因素和区域工业体系的主导产业构成,并对主导产业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方案;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MBC辖区内工业园区的每个发展片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提升策略,以促进MBC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MBC区域工业体系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价值。

汪子涵[4](2017)在《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服务化经济逐步占据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实现城市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并深刻影响着当代城市建设。城市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肩负着功能集聚、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任。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首先,新区战略规划不够清晰,未能彻底厘清新区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其次,新区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不够明确,未能充分利用产城融合发展要素;其三,新区与旧城发展不够协调,未能从全局把握新区与旧区协同发展思路。由此,中国城市新区发展建设是否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新区”标准,不禁引人深思。论文认为,相对于旧城而言,城市新区的发展理念不应停留于表观层面的“新”,而应注重在深层内涵上的突破,通过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来突破原有发展路径的桎梏,避免重蹈旧城建设的老路覆辙,通过逐步引导城市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型,推动产城融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新区的建设综合成效往往与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相关,现代服务业通过发挥产业功能融合、结构形态跃变和区域资源集聚等作用,引导城市新区逐步走向协同发展之路。因此,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来研究城市新区的协同发展过程,可以为今后中国城市新区发展战略谋划,发展动力机制与路径,以及产城融合发展实践提供有益思考与借鉴,对加快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和提高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论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宏观背景,以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服务业为视角,重点关注城市新区在现代服务业引导下如何实现协同发展。首先,论文对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跨学科角度分析了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促作用,同时借鉴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说明通过现代服务业引导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反映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城市新区协同演化进程,论文以生态竞合模型为基础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引入一维逻辑斯谛方程,来刻画城市新区本体协同演化曲线,针对城市新区演化各阶段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将其逐步产生的导向作用如产业融合、独立功能和关联效应等,体现为递次加成系数的形式;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引导城市新区提升其发展潜力上限,从而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市新区与旧城关联协同演化分析中,引入二维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根据新区与旧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差异,将二者分为六种不同类型的竞合组合,模拟各组合中新区与旧城之间的竞合博弈过程,将其归纳为分离竞争、竞争合作和互惠共生三种表现结果,并探求造成上述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引导新区与旧城步入更佳的协同演化局面。结合以上基础,为探明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论文运用了系统分析说明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其逐步发挥的黏合、跃变和集聚作用可以消弭新区成长各阶段中的约束机制,从而能够持续引导城市新区的协同发展。据此,论文基于系统反馈环结构,建立了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并通过子系统关联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兼具运作和激励两大子系统功能,能够引导城市新区其他子系统协同发展。然后,论文运用系统基模方法,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如何在城市新区成长各阶段中消弭其约束机制产生的负效应、引导新区各子系统实现协同发展。承前所述,为进一步发掘现代服务业引导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系统规律性,论文根据前述研究初步构建了城市新区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在系统因果图中包含有现代服务业引导下的4条正反馈回路,说明现代服务业对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因果关联影响显着;在流量存量图中,结合浦东新区年鉴历史数据进行了初步模拟与预测,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引导下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发展趋势。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现代服务业视角出发,对中国不同阶段的城市新区案例展开了实证分析,并从战略谋划、建设模式和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吴杨[5](2016)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首先以工厂观光的形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内部工业空间的复兴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向为工业旅游提供历史机遇。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2005年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管理日渐规范,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及其功能空间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引发各方关注。那么,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研究视角相对零散,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工业旅游发展分析框架,尤其是相关研究中对工业旅游资源等核心概念界定和类型判别未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影响研究的深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动力研究以初期诱因或动力因素等一般性分析为主,较少基于实证进行解析;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凝练主要考虑供给视角的工业旅游静态产品,较少通过市场认知视角考察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动态发展模式。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①在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概念辨析基础上,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②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指出“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之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实现尺度跃迁。③引入游客感知视角考量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性地基于资源类型和业态分布特征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实现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过程的初步解析。在“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政策计量等方法,深入解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空间弱集聚分布,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不同;上海工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密集、通达度高。②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黄浦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具备良好的空间联动发展条件。③上海区级工业旅游治理政策强度存在空间差异,这与区内工业旅游资源丰度、业态开发强度等有关。其次,深入探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机制,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动力因素由外源动力(城市与产业转型)、内生动力(资源与业态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动力(治理)组成;微观动力因素由权力、资本、创意/技术、市场四种治理要素组成。②因此,“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上海不同空间尺度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从点状发展演进为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兴起。第三,基于“资源—业态—治理”关联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①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价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发现工业旅游景点内部文化展示、内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条件、娱乐活动条件对工业旅游认同度有显着影响,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导向是注重保存和诠释资源的内涵文化特征,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动态创新提升旅游体验;②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基于资源类型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微观模式,即文脉激活发展模式、体验激活发展模式、“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③基于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邻近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空间增长模式,包括空间邻近模式、业态共生模式、空间嵌入模式。④上海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治理对策响应,认为要实现上述发展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改善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发挥治理主体的协同效应,突破工业旅游发展的产业和空间边界。

孙海军[6](2015)在《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密集区快速发育,典型大城市区在我国西北地区初步形成并已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载体和关键动力;然而,国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城乡空间匹配机理、数理关系、调适技术等方面,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系统,难以满足大城市区城乡快速发展的理论需要与现实诉求,进而制约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方法体系的架构,影响了西北地区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鉴于此,论文融贯城乡规划学、景观生态学与空间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以西安大城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空间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与总结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特征、匹配程度与空间关系;进而,在分析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目标诉求的基础上,提炼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适宜性空间模式,架构与之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首先,城乡空间一体化与大城市区城乡空间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与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研究在理论框架构建、空间模式优化、规划内容与规划方法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次,由城乡空间关系理论、区域空间模式理论、城乡空间模式理论组合而成的基础理论体系与国内外典型大城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实践经验启示共同构成了大城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的研究基础。最后,基于城乡空间匹配原理提出的城乡空间匹配程度分析与评价技术、城乡一体化适宜性空间模式提炼技术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研究框架构建技术,并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的城乡空间层次。(2)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从系统空间层面看,2012年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达到63.19%,处于快速发展的基本统筹阶段;城乡空间加速融合,但经济发展、社会关联、空间整合与生活水平等内容层的实现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次,从类型空间层面看,西安大城市区的城乡生态空间连通度低、整体性差,生态斑块数量持续上升与蔓延度普遍较低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高;生产空间表现为城市、城郊、乡村的人口分布份额与产业分布份额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三大地域的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的空间不匹配性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均呈现的“V”型变化特征;城乡生活空间的匹配程度尚可,城乡生活水平匹配性较好。同时发现,城乡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匹配程度与系统空间中各内容层的实现程度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再次,基于上述研究与相关的定量研究发现西安大城市区的城乡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特征;与此同时,城乡空间形态、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用地布局与城乡空间绩效四个方面也反映出城乡地域特色与城乡差异的空间特征。最后,长期的地域差距导致城乡空间发展失衡与城乡空间联系薄弱两大问题。(3)影响因子与动力机制。西安大城市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主要是政策环境优化、经济发展推动、关键空间支撑、社会发展协同四种动力综合累积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环境优化机制是政府运用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核心动力;经济发展推动机制是城乡实体基于市场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作用;设施建设支撑机制是城乡空间高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空间演变最直接、最具明显效果的动力机制;而社会发展协同机制是最具“软实力”作用以及持续性能的动力机制。鉴于此,论文在科学评价动力因子动力属性、未来成长性及作用程度的基础上,应用系统设计与优化思想,建构了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演化的综合机制模型。(4)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提炼与优化。首先,论文架构了由生态空间体系、生产空间体系、生活空间体系、网络空间体系组成的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的指标体系,为提炼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提供了目标指向。其次,基于“机制—行为—过程—格局”链式循环系统,探讨了生态格局构建行为、城乡产业发展行为、基础设施建设行为以及聚落体系优化行为引起的类型空间响应。再次,按照“识别-推演-匹配-修正”的技术路线,论文提炼与推导出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即在西安大城市区城乡地域范围内,以主城区为核心,以与城市区域紧密相连的城镇与新农村社区为自由单元,以城镇极化轴带连接,形成的一种动态性空间结构调控与空间协调形式,是紧凑-效率型、公平-福利型、动态-平衡型三种类型模式的复合体,体现着“城市极化引领、乡村田园共生、城乡有机协同、生态网络辉映”的理想空间范式,同时也是西安大城市区特定时空范畴的产物,并非城乡空间的终极形态。最后,根据产业因素及发展机制差异,进一步提炼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生态主导型、科教主导型、复合功能主导型等七类功能片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5)城乡空间一体化的空间规划方法。首先,论文认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方法是指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实施手段、行为方式及行动准则。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方法的选择及其体系的架构受到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规划方法现实问题及发展趋向的影响。其次,由动态的规划编制方法、实时的规划实施方法和高效的规划管理方法组成的体系是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性空间规划方法体系。其中,基于不同的空间类型、空间尺度及发展阶段的规划编制方法是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的基础。最后,规划方法运用应注重方法的地域匹配与综合应用。(6)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从规划技术导则制订、规划编制体系优化、空间规划管理创新与支撑保障体系构建四个方面提出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尝试提出城乡空间匹配原理,并基于该原理及其相关空间分析与评价技术构建了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研究的总体框架,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研究的理论体系。2.基于城乡空间匹配原理,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AHP)对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系统空间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城乡空间匹配分析与评价技术对城乡类型空间的匹配程度及空间特征进行测度、分析与评价。3.探索性地提炼出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适宜性空间模式,并根据产业因素与发展机制进行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功能区划,提炼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生态主导型、科教主导型与复合功能主导型七个类型片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在此基础上,架构了由动态的规划编制方法、实时的规划实施方法和高效的规划管理方法组成的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性空间规划方法体系。

杨德进[7](2012)在《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文中认为大都市新产业空间是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展向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全球为市场,以网络为纽带的可持续新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结果;同时也是大都市呈现出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休闲经济、都市型工业经济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空间诉求。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作为大都市国际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适应了大都市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软化”和“服务化”趋势,也在其内部和外部空间要素上都表现出与传统工业化时期城市所形成的工业空间的巨大差异,成为了新经济背景下大都市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新空间类型。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主要空间形态可以划分为以CAZ(中央活动区)和CBD(中央商务区)为主的综合化地区、以专业化产业群落集聚而成的特色专业化街区和以多种功能高度复合的紧凑型城市综合体三个类型。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内部结构性要素新特征包括土地的混合使用、功能的高度复合化、交通的人本化和立体化、景观与环境的人文生态化、流动空间的高效化和整体结构的紧凑化;从新产业空间的外部来看,有着区位优越、多元融合、立体牵引和第一印象性的新特征。具有鲜明内外部空间结构性特征的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它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新一轮有机调整,以适应大都市新经济格局下的空间需求;同时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又提供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壮大;因此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其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互适机制。按照上述脉络,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展开:首先,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界定为新经济背景下大都市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而形成的金融商务空间、商业空间、文化创意空间、教育研发空间、商贸物流空间、会展博览空间和旅游休闲空间等空间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大都市产业群落集聚空间组织、新产业价值链导向、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经济多元化趋势以及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空间诉求。另外,详细阐述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经济机理影响下,内部空间组织与整合的目标是营造学习创新空间、多元文化空间、绿色低碳空间、健康宜人空间、高效流动空间,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多维目标导向的空间规划引导和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优化。然后,从不同经济时代、产业集聚变迁、产业结构调整三个视角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产业推动力量,并分析了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引领大都市发展目标国际化、促进城市综合功能高级化、内部空间从分区走向融合、外部形态从圈层走向网络、城市中心区由衰退到复兴和形成城市的立体空间结构等方面,而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又对大都市新产业空间有着极大的反作用,以增强产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加速内部空间要素的优化;可以说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高度耦合的互适机制,并依据耦合度原理而建立了耦合度评价体系,根据耦合度的高低状况通过运用城市规划协调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政府城市治理模式、重拾城市营销工具以有效引导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适和双优化。最后,以我国北方滨海大都市天津为例,分析了天津城市产业空间演进的历史轨迹,并指出了天津新产业空间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新时期全球化进程的外部推动、国家建设滨海新区的政策推动、天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天津城市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引领和天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诉求等多方面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天津新产业空间组织和整合应从京津滨新产业空间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完善的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引导产业发展高级化和实现技术支持体系现代化。另外,从天津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始终以城市产业空间的不断整合和高级化为导向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和重点是以新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形成天津城市多中心网络结构、以新产业空间功能提升实现城市功能高级化目标、以新产业空间多元融合促进城市从分区走向兼容、以新产业空间立体复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立体化、以新产业空间“触媒”作用带动城市旧区再繁荣、以新产业空间“窗口”作用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

鞠姗[8](2009)在《都市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建设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型工业是产业集群效应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工业,都市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完备的软件服务环境,而软环境中管理体制的建设更为复杂。对于都市工业刚刚起步的济南市来说需要设置都市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作为济南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济南都市科技工业园的管理。

陈伟博[9](2009)在《新形势下城市工业化布局的调整——以徐州的工业布局调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的国际形势,新的全球化经济策略促生出新的工业布局调整的变化。本文以江苏徐州为例,分析徐州工业布局的优缺点,提出新的调整方法,旨在促进与徐州类似的类中心城市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肖永红[10](2008)在《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规模和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城市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受了城市化所带来的诸如城市功能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生态问题的困扰,因而城市化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近年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从而开始对发展都市农业逐步重视起来,太原在城市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在本文中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第一,从城市化视角重新认识都市农业。通过对已有都市农业有关资料研究以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对都市农业的功能需求分析作为出发点来重新思考都市农业的内涵,并从城市化过程中都市农业功能发挥的角度提出都市农业的概念。从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对都市农业的产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供需角度分析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之间是一种紧密联系、相生相伴、互为条件的供需关系。在不同阶段,这一关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三,提出都市农业发展趋势。在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包括其发展内容、原则及措施。由于都市农业的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还从定位的角度来对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第四,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在对太原城市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太原都市农业的定位与产业布局,并进一步提出实现都市农业的对策措施。本研究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从城市化的视角来研究都市农业。在本文中以城市化进程为切入点对都市农业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对都市农业的功能进一步进行了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都市农业发展方向。第二,从供需角度来分析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与都市农业分别作为供需的主体来研究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城市与都市农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的状态。在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内陆省会城市太原的都市农业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太原农业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2)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国内外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综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1.4.1 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相关理论
        1.4.2 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相关实践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生理论指导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探析
    2.1 共生理论相关概念
        2.1.1 共生理论
        2.1.2 共生系统
    2.2 共生系统导向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探讨
        2.2.1 共生单元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2.2.2 共生环境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2.2.3 共生模式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类
        2.2.4 共生关系维度的都市边缘区乡村分析整合
    2.3 共生能量效应的都市边缘区乡村类型的整合提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分类思辨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现状认知
    3.1 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离散改造型边缘区乡村
        3.1.1 非农的传统业态单元
        3.1.2 零碎的资源配置环境
        3.1.3 波动的非对称间歇模式
    3.2 以配套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承接型边缘区乡村
        3.2.1 错杂的初级对接单元
        3.2.2 梗阻的区域联络环境
        3.2.3 失衡的多边连系模式
    3.3 以配套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提升型边缘区乡村
        3.3.1 “千村一品”的风貌单元
        3.3.2 渐改善的产业扶植环境
        3.3.3 渐开放的互惠连通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体系构建下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转型发展策略
    4.1 现代化农业转型的乡村组合模式的构建
        4.1.1 组合单元·“三农”发展要素的共生链接
        4.1.2 组合环境·互通配套要素的共建共享
        4.1.3 组合模式·乡村主体要素的支撑衔接
    4.2 生态化工业转型的城乡互动模式的构建
        4.2.1 互动单元·承接业态要素的整合重组
        4.2.2 互动环境·城乡联络要素的通廊架构
        4.2.3 互动模式·多元利益要素的平衡调节
    4.3 特色化休闲服务业转型的区域融合模式的构建
        4.3.1 融合单元·特色文化要素的肌理重塑
        4.3.2 融合环境·区域协同要素的管控拓展
        4.3.3 融合模式·全域定位与内生生力的共构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为例
    5.1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分类探究
        5.1.1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概况
        5.1.2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的现状分类
    5.2 合肥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策略的实例论证
        5.2.1 现代化农业转型乡村——以合肥市边缘区烔西俞村为例
        5.2.2 生态化工业转型乡村——以合肥市边缘区大山朱村为例
        5.2.3 特色化休闲服务业转型乡村——以合肥市边缘区木兰村为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成果
    6.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教育背景

(3)天津市MBC区域工业体系定位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及国内现状
    2.1 相关理论简介
        2.1.1 区域工业体系的内涵
        2.1.2 产业选择标准
        2.1.3 产业规划理论依据
    2.2 文献综述
    2.3 国内产业体系现状
        2.3.1 新型城镇化
        2.3.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3.3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第三章 MBC区域工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MBC区域工业发展现状
        3.1.1 MBC区域工业发展历程
        3.1.2 MBC区域工业发展概况
    3.2 MBC区域工业发展存在问题
        3.2.1 产业体系结构创新能力不足
        3.2.2 村镇工业园区分布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
        3.2.3 村镇园区环保与安全问题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受阻
        3.2.4 大部分村镇园区两规不符
        3.2.5 村镇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和缺乏管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BC区域工业体系定位与构成
    4.1 区域工业体系定位的影响因素
        4.1.1 国家经济增速降低的影响
        4.1.2 天津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4.1.3 产城融合新城镇化阶段的影响
        4.1.4 区域竞争力变化的影响
        4.1.5 生态城市发展方向的影响
        4.1.6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影响
        4.1.7 工业发展驱动力转变的影响
        4.1.8 工业产业新机遇的影响
    4.2 MBC区域工业体系定位的主体框架
    4.3 MBC区域工业体系主导产业构成
        4.3.1 智能装备制造业
        4.3.2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4.3.3 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
        4.3.4 都市型工业为核心的现代轻型制造
        4.3.5 制造加值化的生产性服务业
        4.3.6 主导产业构成的最优配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BC区域工业体系提升策略
    5.1 区域工业体系提升总策略
    5.2 工业片区空间管理提升策略
        5.2.1 工业片区空间分布调整
        5.2.2 工业片区内部结构调整
        5.2.2.1 西部医药园集中发展片区
        5.2.2.2 北部产城融合集中发展片区
        5.2.2.3 东部陆路港集中发展片区
        5.2.2.4 自主创新与服务集中发展片区
        5.2.3 工业片区远景布局调整
    5.3 工业片区政策管理提升策略
        5.3.1 标准创新
        5.3.2 管理创新
        5.3.3 平台创新
        5.3.4 招商创新
    5.4 近期工业园区提升实施方案
        5.4.1 构建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5.4.2 具体提升实施方案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文献查阅情况
    2.2 相关理论回顾
        2.2.1 协同学相关理论
        2.2.2 集聚经济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3 城市新区发展建设相关研究
        2.3.1 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定位
        2.3.2 城市新区产业功能发展
        2.3.3 城市新区战略发展模式
        2.3.4 城市新区与旧城联动发展
    2.4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
        2.4.1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功能升级
        2.4.2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空间优化
        2.4.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联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及其协同互促作用
    3.1 城市新区相关概述
        3.1.1 城市新区的概念界定
        3.1.2 城市新区的特征
        3.1.3 城市新区的分类
        3.1.4 城市新区的发展路径
    3.2 现代服务业相关概述
        3.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
        3.2.2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3.2.3 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3.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关联分析
        3.3.1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新区的作用机理
        3.3.2 城市新区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响应
        3.3.3 国外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转型的案例及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演化进程及其机理
    4.1 中国城市新区发展的历史逻辑
        4.1.1 城市新区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4.1.2 城市新区形成的原因
        4.1.3 城市新区发展的条件
        4.1.4 中国城市新区总体发展的沿革历程
    4.2 城市新区发展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4.2.1 初创起步阶段:工业园区
        4.2.2 起飞成长阶段:综合开发区
        4.2.3 成熟发展阶段:功能核心区
        4.2.4 跨越升级阶段:新城中心区
    4.3 基于生态竞合模型的城市新区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4.3.1 城市(新区)与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4.3.2 城市新区本体协同演化的一维逻辑斯谛方程增长模型
        4.3.3 城市新区-旧城关联协同演化的二维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
    5.1 城市新区系统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
        5.1.1 城市新区的系统特征
        5.1.2 城市新区的动力环境
        5.1.3 城市新区动力作用机理
    5.2 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
        5.2.1 基于系统反馈环结构的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
        5.2.2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各子系统分析
        5.2.3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子系统关联分析
    5.3 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的基模推演
        5.3.1 系统基模的概念和类型
        5.3.2 基于系统基模的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演化分析
        5.3.3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演化的启示与思考
    5.4 本章小结
6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系统建模
    6.1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理论
        6.1.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6.1.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原则和步骤
        6.1.3 系统动力学对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的适应性分析
    6.2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构建
        6.2.1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仿真模型的基本构架与组成结构
        6.2.2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6.2.3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动力学流图
    6.3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数值模拟
        6.3.1 模型检验:上海浦东新区历史数据与仿真数值比对
        6.3.2 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预测数值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7.1 生产型新区案例研究
        7.1.1 广州开发区协同发展历程
        7.1.2 郑州高新区协同发展历程
        7.1.3 西安高新区协同发展历程
        7.1.4 苏州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历程
        7.1.5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发展问题及对策
    7.2 综合型新区案例对比研究——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7.2.1 三个新区建设背景对比分析
        7.2.2 三个新区功能定位对比分析
        7.2.3 三个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7.2.4 三个新区协同发展对比结论
    7.3 区域协同型新区案例研究——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构想为例
        7.3.1 雄安新区的建设基础与高点定位
        7.3.2 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新思路
        7.3.3 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展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8.1 探求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实践
        8.1.1 中国特色背景下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考
        8.1.2 加强城市新区的行政制度与市场作用支撑
        8.1.3 扩大城市新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8.2 促进中国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演化升级的具体措施
        8.2.1 立足新区产业多样化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
        8.2.2 从规模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促进新区产业组织创新
        8.2.3 加强新区制度与环境建设、培育现代服务业主体
    8.3 推动中国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8.3.1 战略思维:以企业家城市主义谋划城市新区
        8.3.2 建设模式:以产—城—人融合驱导城市新区
        8.3.3 发展机制:以多维度视角协调统筹城市新区
    8.4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本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5)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3 数据来源
    1.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工业旅游概念演变及界定
        2.1.1 国外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2.1.2 国内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2.1.3 工业旅游概念界定
    2.2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进
        2.2.2 工业遗产有机更新
        2.2.3 地方性与空间再生
    2.3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2.3.1 研究图谱分析
        2.3.2 研究进展
    2.4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2.4.1 研究图谱分析
        2.4.2 研究进展
    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
    3.1 工业旅游资源
        3.1.1 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3.1.2 工业旅游资源特征及类型
    3.2 工业旅游业态
        3.2.1 工业旅游业态内涵及特征
        3.2.2 工业旅游业态类型
    3.3 工业旅游治理
        3.3.1 工业旅游治理内涵
        3.3.2 治理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3.4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机制
        3.4.1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三维分析视角
        3.4.2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4.1 上海工业旅游兴起的基础
        4.1.1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
        4.1.2 上海快速演进的旅游产业
    4.2 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4.2.1 发展阶段
        4.2.2 发展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分析
    5.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
        5.1.1 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分析
        5.1.2 资源要素空间集聚分析
        5.1.3 资源要素空间分异分析
        5.1.4 资源要素空间网络分析
    5.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业态要素分析
        5.2.1 业态分类
        5.2.2 业态的地域类型
    5.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治理要素分析
        5.3.1 治理政策
        5.3.2 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6.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解析
        6.1.1 宏观动力因素
        6.1.2 微观动力因素
    6.2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6.2.1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2.2 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2.3 “文脉+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
    7.1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7.1.1 游客感知调研
        7.1.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7.1.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指向
    7.2 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案例解析
        7.2.1 国外案例解读
        7.2.2 上海案例分析
    7.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创新
        7.3.1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微观模式建构
        7.3.2 基于业态分布的上海工业旅游空间增长模式
        7.3.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的治理对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研问卷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活动
后记

(6)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研究综述与研究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2 大城市区城乡空间研究综述
        2.1.3 综合评价
    2.2 研究基础
        2.2.1 理论研究基础
        2.2.2 实践经验启示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空间的总体特征与问题
    3.1 西北城乡空间关系要素的典型性分析
        3.1.1 城乡经济动力
        3.1.2 城乡社会文化
        3.1.3 城乡民族特征
        3.1.4 城乡空间格局
        3.1.5 城乡政策配给
    3.2 西北典型大城市区的发展阶段判断
        3.2.1 研判方法
        3.2.2 评判结果
    3.3 西北典型大城市区的城乡空间特征
        3.3.1 类型划分
        3.3.2 共性特征
    3.4 西北典型大城市区的城乡空间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
    4.1 空间发展现状
        4.1.1 西安大城市区的范围界定
        4.1.2 城乡空间的总体发展现状
        4.1.3 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判断
        4.1.4 城乡类型空间匹配度分析
    4.2 西安空间特征分析
        4.2.1 城乡关系阶段划分
        4.2.2 城乡空间特征分析
    4.3 空间问题审视
        4.3.1 城乡空间发展失衡问题
        4.3.2 城乡空间联系较为薄弱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因子及动力机制
    5.1 动力因子类型
    5.2 动力机制分析
        5.2.1 政策环境优化
        5.2.2 经济发展推动
        5.2.3 设施建设支撑
        5.2.4 社会发展协同
    5.3 机制体系构架
        5.3.1 发展动力评价
        5.3.2 综合机制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优化
    6.1 空间发展诉求与目标体系
        6.1.1 城乡空间发展的目标诉求
        6.1.2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目标体系
    6.2 空间行为及空间格局响应
        6.2.1 生态格局构建与生态空间响应
        6.2.2 城乡产业发展与生产空间响应
        6.2.3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存空间响应
        6.2.4 聚落体系优化与生活空间响应
    6.3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适宜模式
        6.3.1 空间模式的特征与目标
        6.3.2 模式提炼的依据与路线
        6.3.3 模式提炼的方法及应用
        6.3.4 空间模式的解读与阐释
        6.3.5 片区空间模式及其图示
    6.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优化
        6.4.1 功效空间构建
        6.4.2 复合轴带建设
        6.4.3 中小城镇发展
        6.4.4 环境品质提升
    6.5 本章小结
7 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方法
    7.1 规划方法的影响因素
        7.1.1 空间模式导引
        7.1.2 规划方法问题
        7.1.3 规划方法趋向
    7.2 规划方法体系的架构
        7.2.1 规划编制方法
        7.2.2 规划实施方法
        7.2.3 规划管理方法
        7.2.4 方法体系架构
    7.3 规划方法的应用对策
    7.4 本章小结
8 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8.1 规划技术导则制订
        8.1.1 规划技术体系架构
        8.1.2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8.1.3 规划技术导则制订
    8.2 规划编制体系优化
        8.2.1 法定规划编制类型的优化
        8.2.2 非法定规划编制类型优化
        8.2.3 城乡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8.3 空间规划管理创新
        8.3.1 规划管理理念更新
        8.3.2 规划管理机构整合
        8.3.3 规划编制管理创新
        8.3.4 管理技术平台升级
    8.4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8.4.1 创新体制机制
        8.4.2 完善配套政策
        8.4.3 保障资金筹措
        8.4.4 促进公众参与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1: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与空间感知调研问卷(农民工)
附录 2: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与空间感知调研问卷(城市郊区居民)
附录 3:西安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与空间感知调研问卷(偏远农村居民)
致谢

(7)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影响全球城市经济发展的诸多新因素
        1.1.2 新经济时代下大都市空间的深层变革
        1.1.3 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调适
        1.1.4 实践繁荣而理论滞后的现实解困之道
    1.2 对相关概念的评述和界定
        1.2.1 城市新产业空间界定
        1.2.2 城市空间结构再认识
        1.2.3 大都市的含义和特征
    1.3 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和目标
        1.3.2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4 论文基本构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及方法借鉴
    2.1 新产业空间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1.3 研究评述
    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2.1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脉络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2.3 研究评述
    2.3 相关研究理论框架及方法借鉴
        2.3.1 世界城市理论(全球城市发展规律)
        2.3.2 产业结构理论(城市产业发展规律)
        2.3.3 新产业区理论(产业空间组织规律)
        2.3.4 空间组织理论(城市空间发展规律)
    2.4 国际化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
        2.4.1 纽约
        2.4.2 伦敦
        2.4.3 东京
第三章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产生与发展的经济机理
    3.1 产业群落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
        3.1.1 产业组织形态的高级化
        3.1.2 大都市产业群落的发展
        3.1.3 产业群落的空间效应
    3.2 新产业价值链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
        3.2.1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3.2.2 新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3.2.3 新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影响
    3.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
        3.3.1 产业结构高度化及趋势
        3.3.2 城市主导产业的变迁规律
        3.3.3 都市农业发展的反向助推
        3.3.4 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空间再造
    3.4 经济多元化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
        3.4.1 知识经济及其集聚空间
        3.4.2 服务经济及空间特征
        3.4.3 休闲经济及第三空间
        3.4.4 都市工业经济及空间
    3.5 科技进步与新产业空间的发展
        3.5.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空间变革
        3.5.2 交通技术创新推动空间分化
        3.5.3 低碳生态技术下的产业空间
第四章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与整合
    4.1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空间形态
        4.1.1 综合化地区
        4.1.2 专业化街区
        4.1.3 城市综合体
    4.2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内部空间组织原则
        4.2.1 创新的空间:学习交流氛围
        4.2.2 文化的空间:文化多元共生
        4.2.3 生态的空间:绿色低碳模式
        4.2.4 健康的空间:健康城市理念
        4.2.5 流动的空间:高效支撑环境
    4.3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内部空间结构要素
        4.3.1 用地结构—土地混合
        4.3.2 功能结构—功能复合
        4.3.3 交通结构—人本综合
        4.3.4 多层次基面—立体化设计
        4.3.5 密度与强度—紧凑开发
        4.3.6 景观与环境—场所精神
    4.4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整合的目标体系
        4.4.1 目标体系的多维度思路
        4.4.2 目标导向因子的选择
        4.4.3 目标体系的构建
    4.5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的评价体系
        4.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5.2 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
        4.5.3 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五章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适分析
    5.1 大都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产业力量
        5.1.1 不同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5.1.2 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5.1.3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5.2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作用城市空间结构的外在机制
        5.2.1 外部区位选择作用
        5.2.2 外部融合性作用
        5.2.3 外部牵引性作用
        5.2.4 外部象征性作用
    5.3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作用
        5.3.1 引领城市发展目标国际化
        5.3.2 促进城市综合功能高级化
        5.3.3 内部空间从分区转向兼容
        5.3.4 外部形态从圈层走向网络
        5.3.5 城市中心区由衰退到复兴
        5.3.6 形成城市的立体空间结构
    5.4 大都市空间结构调整对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反作用
        5.4.1 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5.4.2 增强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力
        5.4.3 加速内部空间要素的优化
    5.5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分析
        5.5.1 空间发展耦合度原理
        5.5.2 空间耦合度评价模型
        5.5.3 耦合度指标体系设计
    5.6 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互适策略
        5.6.1 城市规划协调职能归位
        5.6.2 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6.3 政府城市治理模式转型
        5.6.4 城市营销竞争工具重拾
第六章 天津新产业空间的产生和发展
    6.1 天津城市产业空间的演进过程
        6.1.1 明清时期产业空间萌芽—漕盐枢纽和商贸中心
        6.1.2 开埠后产业空间外向化—北方金融和工业中心
        6.1.3 解放后产业空间扩展—商业空间萎缩工业空间扩张
        6.1.4 改革开放以来新产业空间产生—工业空间优化
        6.1.5 “十一五”至今新产业空间发展—多元化空间
    6.2 天津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6.2.1 新时期全球化进程的外部驱动
        6.2.2 国家建设滨海新区的政策推动
        6.2.3 天津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拉动
        6.2.4 天津城市发展国际化战略引领
        6.2.5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诉求
    6.3 天津新产业空间现状发展主要问题
        6.3.1 区域内新产业空间布局不协调
        6.3.2 新产业空间产业集聚能力较弱
        6.3.3 新产业空间内部空间结构混乱
    6.4 天津新产业空间布局与整合对策
        6.4.1 协调京津滨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布局
        6.4.2 建立完善的大都市新产业空间体系
        6.4.3 新产业空间产业发展高级化指引
        6.4.4 新产业空间内部结构的整合提升
        6.4.5 完善新产业空间发展的技术支撑
第七章 基于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7.1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
        7.1.1 “一城一市”的河港城市结构(1404-1859 年)
        7.1.2 “租界城市”的二元空间结构(1860-1948 年)
        7.1.3 “同心圆式”的单核空间结构(1949-1978 年)
        7.1.4 “一根扁担挑两头”极轴组团空间结构(1979-2009 年)
    7.2 天津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耦合分析
        7.2.1 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7.2.2 天津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适机制
        7.2.3 天津新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度评价
    7.3 基于新产业空间发展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7.3.1 以新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形成城市多中心网络结构
        7.3.2 以新产业空间功能提升实现城市功能高级化目标
        7.3.3 以新产业空间多元融合促进城市从分区走向兼容
        7.3.4 以新产业空间立体复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立体化
        7.3.5 以新产业空间“触媒”作用带动城市旧区再繁荣
        7.3.6 以新产业空间“窗口”作用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
第八章 研究结论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3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
    书籍参考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统计资料与规划成果
    网络资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都市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建设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济南都市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建设的宗旨
三、济南都市科技工业园管理部门机构的设置
    (一) 风险资金委员会
    (二) 建设咨询委员会
    (三) 人事培训委员会
    (四) 市场开拓委员会
    (五) 风险基金会
    (六) “孵化器”
    (七) 培训中心
    (八) 信息中心

(9)新形势下城市工业化布局的调整——以徐州的工业布局调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下工业布局的发展
二、徐州工业布局的现状与问题
三、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解决徐州工业布局的问题
    (一) 都市型工业内涵
    (二) 都市型工业的特点
    (三) 都市型工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四、解决徐州工业布局的具体做法

(10)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都市农业内涵的研究
        1.2.2 都市农业产生背景的研究
        1.2.3 都市农业发展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
2 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经济学分析
    2.1 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功能
        2.1.1 都市农业的概念
        2.1.2 都市农业的功能
        2.1.3 都市农业的类型
    2.2 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
    2.3 都市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2.3.1 比较优势理论奠定都市农业的发展基础
        2.3.2 农业区位论奠定了都市农业的产业布局
        2.3.3 城市规划理论促进都市农业规划的实践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引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2.3.5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印证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
3 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关系分析
    3.1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关系的形成
        3.1.1 城市化发展方向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3.1.2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供需关系
    3.2 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供给关系分析
        3.2.1 都市农业对城市化供给关系的形成
        3.2.2 都市农业在城市化供给中的功能
    3.3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的需求关系分析
        3.3.1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需求的产生
        3.3.2 都市农业在城市化需求中的功能
4 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研究
    4.1 都市农业发展比较
        4.1.1 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状况
        4.1.2 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状况
        4.1.3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
    4.2 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趋势
        4.2.1 可持续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容
        4.2.2 可持续都市农业发展的原则
        4.2.3 可持续都市农业发展的措施
    4.3 可持续都市农业发展的定位分析
        4.3.1 可持续都市农业的行业定位类型
        4.3.2 可持续都市农业的经营定位
        4.3.3 可持续都市农业定位中的问题
5 太原基本概况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太原基本概况分析
        5.1.1 自然及区位条件
        5.1.2 社会及经济条件
        5.1.3 商务及旅游条件
        5.1.4 人文历史文化条件
        5.1.5 科技与专业园区条件
    5.2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5.2.1 太原农业发展状况
        5.2.2 太原都市农业现状与特点
    5.3 太原都市农业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5.3.1 太原种植业现状分析
        5.3.2 太原养殖业现状分析
        5.3.3 太原都市农业内部结构现状评价
6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6.1 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
    6.2 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
    6.3 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机会
    6.4 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威胁
7 太原都市农业的问题及分析
    7.1 都市农业的投资不足问题
    7.2 都市农业的功能弱化问题
        7.2.1 都市农业生产功能
        7.2.2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功能
    7.3 都市农业区域特色不显着问题
8 太原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
    8.1 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8.1.1 太原城市化发展过程
        8.1.2 太原市城市化过程对都市农业的需求分析
        8.1.3 太原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产业发展
    8.2 都市农业在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8.2.1 太原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
        8.2.2 都市农业在产业布局中的定位
    8.3 太原都市农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8.3.1 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布局
        8.3.2 实现都市农业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契合
        8.3.3 发挥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
9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
    9.1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目标与重点
        9.1.1 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及目标
        9.1.2 都市农业的发展原则及重点
    9.2 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9.2.1 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环境建设
        9.2.2 体现都市农业的文化特色
        9.2.3 营造都市农业的“亲情反哺”机制
        9.2.4 建立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互动机制
        9.2.5 加强都市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
    9.3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保障对策研究
        9.3.1 都市农业的政府服务保障体系
        9.3.2 都市农业的融资保障体系
        9.3.3 都市农业的风险保障体系
        9.3.4 都市农业的质量监督体系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2]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 严若曦.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天津市MBC区域工业体系定位与提升策略研究[D]. 王雅丽.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4]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D]. 汪子涵. 重庆大学, 2017(06)
  • [5]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D]. 吴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6]西北典型大城市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孙海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7)
  • [7]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D]. 杨德进. 天津大学, 2012(05)
  • [8]都市科技工业园管理体制建设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 鞠姗. 北方经贸, 2009(11)
  • [9]新形势下城市工业化布局的调整——以徐州的工业布局调整为例[J]. 陈伟博.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
  • [10]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肖永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优化北京都市型产业投资环境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