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一、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1](2011)在《黔南桂中坳陷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黔南桂中坳陷海相地层原始成藏条件优越,后期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具有多期生烃、多期运聚成藏、多期改造、多期散失等特征,为典型残留盆地,现今油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论文在分析黔南桂中地区盖层特征和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对油气保存条件影响的基础上,从流体化学-动力学角度,系统研究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之间的关系,恢复了黔南桂中坳陷海相层系油气保存条件的演变规律,提出了一套实用的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残留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利用该指标体系对黔南桂中坳陷油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分级评价,优选出相对有利勘探区,为今后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通过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黔南桂中坳陷盖层封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下志留统翁项组和中下泥盆统泥质岩是黔南桂中坳陷的区域盖层。黔南坳陷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中下志留统翁项组泥岩盖层在黔南坳陷尤其是南部的长顺凹陷连续分布且深埋于地下,属Ⅱ-Ⅲ类盖层,封盖能力中-好;中下泥盆统泥岩盖层在黔南坳陷南部的长顺凹陷、桂中坳陷西北部和东部地区累计厚度超过600m,属Ⅱ-Ⅲ类盖层,封盖能力中-好;下石炭统盖层残留分布,与上泥盆统盖层互相配合补充形成有效的Ⅰ-Ⅱ类局部盖层,封盖能力好。(2)黔南桂中坳陷内部尤其是黔南坳陷西南部及桂中坳陷中西部地区,深大断裂不发育,构造变形强度弱,利用Ro、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恢复的燕山-喜山期剥蚀厚度相对较小,累计厚度在3500m以下,构造作用对其油气保存条件破坏影响相对较弱;地震活动影响也较弱,且几乎不受岩浆和成矿热液活动的影响。(3)根据研究区断裂发育、温泉分布及温泉水温度数据等估算现今大气水下渗深度,黔南桂中坳陷外围如黔中隆起和黔东北地区、桂东北、桂东南和桂西南地区,大气水下渗深度在1000m以上,水文地质开启程度较高;坳陷内现今大气水下渗深度基本在800m以内,水文地质开启程度相对较低。结合钻井地层水及油气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分析推断,黔南桂中坳陷内浅于800m地层受现今大气水下渗作用影响强烈,处于自由交替带,油气保存条件差;800m以下地层受大气水下渗影响逐渐减弱,处于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交替停滞带可能埋深在2000-3000m以下。因此,黔南桂中坳陷中浅部油气保存条件较差,深层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4)黔南桂中坳陷海相地层古流体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曾遭受古大气水下渗影响。通过方解石脉稳定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恢复了黔南桂中坳陷海相地层古大气水下渗深度。计算结果表明,黔西-平坝-南丹-河池一带古大气水下渗深度最小,约为1600m左右,向周缘地区逐渐增大,都匀-三都-罗城连线以东地区及象州-都安南部地区古大气水下渗深度较大,在2200-3600m之间;(5)在研究区沉积、构造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古流体动力场的演化过程以及油气成藏、保存的演变规律。黔南桂中坳陷在加里东期和海西期烃源岩进入大量生油期,是黔南桂中地区主要的油藏成藏期;印支期构造活动较弱,原油裂解形成天然气,是该地区主要的天然气藏成藏期。加里东运动和燕山-喜山运动均较强烈,剧烈的抬升剥蚀作用对研究区油气藏产生破坏,但由于志留纪油气生成规模有限,加里东运动对黔南坳陷早期油藏的破坏作用有限,燕山-喜山运动是黔南桂中地区油气藏主要的调整破坏期;(6)通过研究黔南桂中坳陷构造活动、地层流体化学-动力学特征,结合南方四川盆地、南盘江、十万大山、中下扬子等地区油气保存特征,从流体角度将南方海相油气保存单元划分为8种基本类型。黔南桂中坳陷现今属典型的构造破坏残留型盆地,部分地区属于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破坏型或剥蚀暴露破坏型油气保存单元类型;(7)在系统研究黔南桂中坳陷现今流体化学-动力学、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动力场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黔南桂中坳陷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合研究区盖层特征、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特征,提出了一套实用的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对黔南桂中坳陷油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分级评价,认为黔南坳陷南部的长顺凹陷和桂中坳陷中西部的忻城地区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纵向上,好的油气保存条件可能要到2000-3000m以下地层;坳陷内的低潜微幅、低幅构造可能有利于天然气成藏、保存。

马明永[2](2011)在《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油气储层沉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系统的收集和整理研究区大量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地质调研和岩心观察描述、系统采样及分析测试,综合应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现代石油地质学等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图件编制工作,通过对已有资料和本次研究所获得各项分析测试资料的系统研究和总结,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认识。以露头、测井和岩性资料为基础,根据沉积旋回特点对周口坳陷地区石炭-二叠系进行了岩石地层单元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在系统收集和整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特点、沉积序列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陆表海、浅水三角洲及河流-湖泊三种沉积环境及其对应的沉积相,按照沉积期顺序依次阐述各阶段沉积特点,并对重点砂岩储集层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以及对油气的形成和储积的控制作用作详细研究。以编制砂体等厚图的方式研究了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上古生界主要储积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详细分析了本区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和储集特征,总体来看,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砂岩储层属于致密型砂岩储层,评价结果为差-极差。但成岩裂隙和构造微裂隙较发育,其对于砂岩储层的储集物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初步分析了研究区盖层特征和盖层发育规律,确定了盖层评价参数,把周口坳陷油气盖层封闭能力判定为高-极高,并分析生储盖组合特征。

齐兴宇,李淑筠,黄桂雄,卜翠萍,宋海明[3](2010)在《南华北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思考——以济源、谭庄—沈丘凹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南华北诸叠合盆地,勘探久战无大进展的现状,通过对济源、谭庄—沈丘两个重点凹陷勘探史的回顾、反思,认真分析油气成藏条件,探讨其主要原因。认为对多期构造、断块活动产生的复杂构造面貌,上古生界、中生界烃源层多期生烃和多期运聚成藏、保存等诸多复杂地质因素缺乏认识是主要因素,新技术、新方未广泛运用是次要因素。说明勘探叠合盆地须用新的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去认识复杂的地质因素,精心策划部署,严格施工,方可获得成功。

时国[4](2010)在《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层序格架内古岩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华北地区奥陶系以一套相对稳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多年来众多学者对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层序划分、沉积演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油气勘探方面与相邻的鄂尔多斯盆地、北华北地区相比,虽然也有油气显示,但一直未获得重大的突破,这是由于一系列基础地质问题尚需深化、系统研究。为此,本论文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溶学理论为指导,在对野外主干剖面实测、钻井岩心观察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华北地区奥陶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地层划分对比、沉积体系类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首先识别出层序界面的物质表现形式有6种类型,分别为:不整合面、古喀斯特作用面、冲刷面、岩性岩相转换面、超覆面、最大海泛面。上述几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可归结为3种成因类型:隆升侵蚀层序不整合界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界面、陆上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在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将奥陶系划分出3个超层序(SS1、SS2和SS3),进一步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OSQ1-OSQ9),其中SS1超层序包括OSQ1和OSQ2两个三级层序,SS2超层序包括OSQ3、OSQ4、OSQ5、OSQ6和OSQ7五个三级层序,SS3超层序包括OSQ8和OSQ9两个三级层序。详细分析了层序地层单元的基本特征、叠置关系及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奥陶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对三级层序充填发育与构造层序的响应关系做了详细分析。OSQ1、OSQ2对应SS1超层序,反应了加里东运动Ⅰ幕,即怀远运动期盆地隆升速度较强,底界不整合起伏较大,盆地内部沉积速率小于沉降速率。OSQ3、OSQ4、OSQ5、OSQ6和OSQ7对应SS2超层序,为加里东运动Ⅱ幕的产物,该期受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其隆升强度较Ⅰ幕要弱。OSQ8和OSQ9对应SS3超层序,对应于加里东运动Ⅲ幕强烈隆升的构造发展过程。以超层序体系域为单元,编制了研究区奥陶系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不同体系域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SS1海侵期主要沉积冶里组及亮甲山组下部地层,分布在温县-开封-商丘-永城-宿州一线以东北地区,为潮坪环境。SS1高位期沉积亮甲山组上部地层,沉积范围较冶里期进一步向北退缩,局限于商丘-永城-宿州以北的狭小地区,为局限台地的云坪环境。SS2海侵期沉积下马家沟组及上马家沟组下部一段地层,分布在渑池-汝州-霍邱一线以东北地区,主要为潮坪-局限台地环境。SS2高位期沉积上马家沟组二、三段地层,主要分布在登封-阜阳-灵璧一线以北地区,沉积环境更加局限,为潮坪-局限台地环境。强烈的构造隆升作用也为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观察及对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奥陶系古岩溶表现为不整合面(风化壳)残积物、岩溶角砾、溶蚀孔洞缝等特征,主要发育于下奥陶统和奥陶系顶部。将奥陶系古岩溶划分为同生期、埋藏期和风化壳岩溶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岩溶受不同级别层序控制作用明显。其中同生期潮坪及台内滩型岩溶主要受高频旋回影响,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发育;同生期层间岩溶作用受三级层序影响明显,是膏溶角砾岩形成的主要因素;埋藏期岩溶主要受二级层序控制,有机溶蚀次生孔隙发育;风化壳岩溶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受二级层序界面的形成控制。在上述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影响和控制层序格架内古岩溶发育的因素,其中构造、岩性、古气候和古地貌为主要因素。在综合分析古岩溶发育多种因素基础上,采用印模法首次对奥陶系两期风化壳岩溶古地貌进行了恢复。

何治亮,程喆,徐旭辉,何明喜,郭占峰[5](2009)在《东秦岭—大别及两侧的大地构造旋回与油气勘探领域》文中指出中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的盆地群经历了5大构造旋回。中条(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区形成了冀辽、豫陕、徐淮坳拉槽。晋宁运动后,随着Rodinia古大陆解体,隶属于原特提斯洋系的秦岭—大别洋逐渐形成,扬子和华北克拉通边缘经历了从大陆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过程,加里东中期运动(中奥陶世中期)后从伸展体制转为聚敛体制,俯冲—碰撞山系与聚敛型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加里东晚期或海西早期,早期分离的陆块重新拼合,泥盆纪总体为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南部部分地区形成了小规模裂谷群,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后转为挤压体制,它们经历了拼贴—碰撞—压榨的过程,并于侏罗纪末燕山主幕达到极致。白垩纪以来,形成了陆内伸展—走滑—弱挤压为主的盆地群,盆地再次被以伸展、走滑方式肢解。5大盆地旋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盆地原型及组合,形成了条件迥异的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纵向上构成了8套成藏组合。受构造演化和热体制控制的有效烃灶和有效保存是研究区成藏富集的主控因素。南北两侧盆地形成了众多勘探领域,除已建成油气工业生产基地的南襄、江汉新生代盆地外,北侧地区包括洛—伊晚古—早中生代残留盆地、太康残留盆地、周口叠加复合盆地、信阳复合盆地等,造山带内部的有南襄盆地深层的古生界,南侧地区包括江汉平原区前第三纪复合盆地、宜昌—当阳古生代的改造型残留盆地、鄂东南冲断带下的影子盆地、大洪山冲断带下的影子盆地等领域。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6](2008)在《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纪残留盆地煤成油气勘探前景》文中指出从烃源岩资源潜力及其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探讨了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的煤成烃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煤系是石炭-二叠纪残存盆地中最主要的烃源岩,其厚度大,类型较好,生烃潜力大,存在多期生烃过程,其中,印支和喜马拉雅运动期是最重要的埋藏生烃期;圈闭类型主要包括沉积圈闭和断褶构造圈闭两类,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较好;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有效烃源岩分布、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构造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和古近纪构造格局等;可能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型3种油气聚集类型。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韩代成[7](2008)在《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控制因素》文中指出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保存较好,面积较大,油气显示普遍。通过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圈闭条件、油气成藏期次、油气聚集类型及其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深入探讨了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富集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古生新储"型是倪丘集地区重要的油气聚集类型;周口坳陷多期构造活动形成了多类型的构造圈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顶部风化壳为岩溶地貌圈闭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上古生界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为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是石炭—二叠系最重要的油气生成和运聚期,并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型3种油气聚集类型;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圈闭定型期和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以及古近纪构造格局。研究区石炭—二叠系资源潜力较大,成藏条件有利,富集规律明显,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8](2008)在《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分布、烃源岩特征、生烃史、生储盖组合类型、储集特征、油气输导体系及充注史、圈闭类型及其形成演化以及典型油气藏剖析等综合研究,评价了该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煤是石炭—二叠系最主要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好,生烃潜力高;印支期和喜山期是石炭—二叠系最主要的生烃期;石炭—二叠系油气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其中,下生上储型是最重要的生储盖组合类型;石炭—二叠系油气发育有砂岩输导层、不整合面输导层及断裂系统3种输导体系;石炭—二叠系油气主要有印支和喜山两期油气运聚及充注事件;区内发育多种复合构造圈闭、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地貌圈闭及上古生界地层—岩性圈闭;喜山期晚期是区内石炭—二叠系最主要油气生成和运聚期,并且圈闭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良好;南12井油藏是区内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的重大发现。总之,该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成藏条件有利,有望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解东宁[9](2007)在《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华北盆地横跨华北地块、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同时紧邻北秦岭褶皱带。其形成演化既受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控制,又受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郯庐断裂系的影响。近年来,该区的油气勘探陆续发现了一些源自上古生界的油气显示和小型煤成油藏,显示了上古生界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为了客观地总结南华北盆地上古生界石油地质条件,本文将南华北盆地群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其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对于解决制约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的几个关键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为原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主要开展了南华北盆地构造层序的划分和重点勘探目的层系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晚古生代以来各个时期的构造背景及其所控制的原型盆地类型及其演化特征,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以及上古生界成藏系统基本要素与地质作用过程等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将南华北盆地沉积盖层划分为六大构造层序。将研究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弱伸展背景下的克拉通坳陷盆地形成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安尼期内陆坳陷盆地形成阶段;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末挤压挠曲坳陷和背驮式断陷盆地形成阶段;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形成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陷盆地形成阶段;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形成阶段;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形成阶段和晚第三纪—第四纪弱伸展坳陷阶段。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并经历了5期逆冲推覆作用。其中,洛伊盆地、周口坳陷中北部凹陷主要分布于北支前锋逆断带北侧前渊地区,信阳—合肥盆地等主要位于北支前锋逆断带和南支逆断带之间的逆冲岩席及断夹块上。并指出印支-燕山期的南华北盆地并非前陆盆地性质,而是断(裂)陷型盆地。在南华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古生界烃源岩条件和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研究区石炭—二叠系是最有勘探前景的层系。油气勘探应以找天然气为主,以找油为辅。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为其主要勘探目标。上古生界成藏组合划分为5种类型:源内自储式砂岩型成藏组合,源内自储式灰岩裂缝型成藏组合,近储式下生上储砂岩型成藏组合,近储式上生下储灰岩(白云岩)裂缝型成藏组合和跨越式下生上储砂岩型成藏组合。

刘志武[10](2007)在《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储层地质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是我国重要的含煤地层,其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上个世纪70年代文留煤型油气田的发现,标志着华北上古生界油气田勘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期,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的冀中及黄骅坳陷和华北沁水盆地的上古生界都已获得了规模不等的工业油气流,显示华北地区的上古生界是一套极具勘探前景的目的层系。同样,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中广泛的油气显示,充分说明该区上古生界已发生过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全过程,是一套油气勘探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的重点层系。但是,关于研究区上古生界油气储层地质和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且制约着华北南部上古生界的油气勘探,因此,开展《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油气储层地质与成藏条件研究》,对于客观评价华北南部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和进行勘探目标优选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在盆地类比的基础上,针对华北盆地南部多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特殊而复杂的地质构造及成烃成藏史,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体系、储层地质学及现代石油地质学等理论,采用高精度岩石地层单元划分与对比技术、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及油藏综合描述技术等,系统地开展了华北盆地南部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储层地质与成藏条件的综合研究。论文在系统地调研和整理大量各种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岩芯观察描述、系统采样及分析测试,做了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图件编制工作,并对部分地震及测井资料作了重新处理和解释。通过对已有前人资料和本次研究所获得各项分析测试资料的系统研究和总结,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认识如下:1、本论文根据沉积旋回特点对华北盆地南部22口探井的石炭—二叠系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单元的精细划分与对比,编制了地层等厚图和地层对比图,并与勘探程度较高的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开展了地层对比工作。以露头、测井和岩性资料为基础,对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进行了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工作,建立了盆地范围内的高精度地层对比格架。2、根据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的沉积特点,按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5个层组分别开展了沉积相的横向变化对比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华北盆地南部晚古生代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沉积演化过程。3、以编制砂体等厚图的方式研究了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主要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并以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砂体展布研究为基础,从沉积体系控制下的砂体分布特点出发,结合障壁岛与水下分流河道的发育与分布特点,系统深入地开展了区内上古生界有利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研究。同时,对区内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和储集特征方面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客观评价,并分析讨论了今后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储层地质的研究方向。4、根据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的时空结构,进行了上古生界成藏组合和基本成藏单元的划分研究;通过对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匹配关系的分析研究,指明了今后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方向。

二、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黔南桂中坳陷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流体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演化
        1.2.2 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1.2.3 残留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性成果
2 地质背景
    2.1 地层分布与沉积演化
    2.2 断裂展布与构造区划
    2.3 构造演化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特征
        2.4.3 生储盖组合
    2.5 本章小结
3 黔南桂中坳陷海相地层盖层特征、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
    3.1 盖层与油气保存条件
        3.1.1 盖层宏观封闭性
        3.1.2 盖层微观特征
        3.1.3 盖层综合评价
    3.2 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
        3.2.1 抬升剥蚀作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破坏
        3.2.2 断裂破碎作用对盖层封闭性的影响
        3.2.3 岩浆活动对早期形成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黔南桂中海相地层现今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与油气保存
    4.1 温泉分布与水文地质开启程度分析
        4.1.1 断裂与温泉分布特性
        4.1.2 温泉水δD和δ~(18)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1.3 温泉水温与水循环深度估算
        4.1.4 温泉水化学与水文地质封闭性
    4.2 现今地层流体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4.2.1 现今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4.2.2 油气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藏保存条件分析
    4.3 现今地下水动力场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4.3.1 油气运移、聚集与保存的水力学原理
        4.3.2 黔南桂中坳陷及周缘地区现今地下水动力场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黔南桂中海相地层古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
    5.1 方解石脉稳定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1 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特征与流体成因分析
        5.1.2 古大气水下渗深度计算
    5.2 包裹体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5.2.1 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地下古流体成因分析
        5.2.2 包裹体无机成分分析与油气保存
        5.2.3 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估算剥蚀厚度
    5.3 成矿热液活动与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5.4 麻江古油藏古流体活动与油气成藏破坏
        5.4.1 麻江地区流体活动史分析
        5.4.2 麻江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
    5.5 本章小结
6 黔南桂中海相地层古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保存
    6.1 沉积盆地水动力场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
    6.2 古水文地质旋回
    6.3 黔南坳陷震旦系-下古生界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保存
    6.4 黔南桂中上古生界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保存
    6.5 本章小结
7 黔南桂中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与有利勘探区优选
    7.1 油气保存单元类型划分
    7.2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3 黔南桂中坳陷有利勘探区优选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三、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2)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油气储层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周口坳陷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3 储层沉积环境研究
    3.1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
    3.2 主要储集砂体沉积特征
4 储层地质特征与评价
    4.1 岩石学特征
    4.2 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
    4.3 砂岩储层储积特征
    4.4 主要储积砂体展布特征与储层综合评价
5 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5.1 盖层条件
    5.2 生储盖组合特征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南华北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思考——以济源、谭庄—沈丘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勘探概况
2 济源凹陷
    2.1 勘探历程和成果1
    2.2 济源中央隆起带勘探久攻不果的思考
3 谭庄—沈丘凹陷
    3.1 勘探历程及成果[1]
        3.1.1 1973—1976年侦察周口坳陷新生界, 未发现古近系生油层
        3.1.2 1986—1992年期间勘探二上二下无进展
        3.1.3 1998—2002年勘探三上三下, 寻求战略接替未突破
    3.2 谭庄—沈丘凹陷勘探成效分析
        3.2.1 成藏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制约了认识和实践过程
        3.2.2 勘探知识和意识的局限性导致勘探战略、战术失误
        3.2.3 工程技术方法的不适应是勘探低效的次要因素
4 结语

(4)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层序格架内古岩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勘探现状
        1.2.2 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1.2.3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4 古岩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难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难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2 论文创新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构造格局
        2.1.3 构造演化阶段与盆地演化史
    2.2 区域地层划分
        2.2.1 岩石地层特征
        2.2.2 生物地层
        2.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沉积模式
    3.1 沉积体系识别标志
        3.1.1 沉积学标志
        3.1.2 古生物标志
        3.1.3 地球化学标志
    3.2 沉积体系类型划分
        3.2.1 沉积体系划分
        3.2.2 沉积体系特征
    3.3 奥陶系沉积模式
第4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4.1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4.1.1 层序界面特征
        4.1.2 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4.2 层序划分
        4.2.1 前人的划分方案
        4.2.2 本次研究的划分方案
    4.3 层序特征
        4.3.1 南华北地区地震层序特征
        4.3.2 野外剖面及钻井剖面层序特征
    4.4 奥陶系层序对比
    4.5 层序充填格架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4.5.1 盆地内层序充填发育特征
        4.5.2 层序发育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4.6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4.6.1 编图思路及方法
        4.6.2 编图单元的选择
        4.6.3 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5章 古岩溶特征
    5.1 成岩环境演化与作用类型
        5.1.1 成岩环境演化
        5.1.2 成岩作用类型
    5.2 古岩溶标志
        5.2.1 野外露头剖面及钻井岩心标志
        5.2.2 地球化学特征
        5.2.3 钻井录井上的岩溶作用标志
        5.2.4 测井识别标志
    5.3 古岩溶的发育期次
    5.4 古岩溶类型及特征
        5.4.1 (准)同生期岩溶
        5.4.2 埋藏期岩溶
        5.4.3 风化壳岩溶
第6章 层序格架内古岩溶发育规律与控制因素
    6.1 古岩溶的垂向发育与平面展布特征
        6.1.1 垂向发育特征
        6.1.2 平面展布特征
    6.2 层序格架内古岩溶发育规律
        6.2.1 层序界面与古岩溶发育的关系
        6.2.2 三级沉积层序格架中的岩溶作用
    6.3 层序格架内古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6.3.1 构造
        6.3.2 岩性
        6.3.3 古气候
        6.3.4 古地貌
    6.4 研究区古岩溶的油气储层意义
        6.4.1 有利古地貌单元
        6.4.2 有利岩溶类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东秦岭—大别及两侧的大地构造旋回与油气勘探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旋回与盆地原型
    1.1 中新元古代构造旋回
    1.2 新元古代末—奥陶纪原特提斯构造旋回
    1.3 泥盆纪—中二叠世古特提斯构造旋回
    1.4 晚二叠—侏罗纪新特提斯构造旋回
    1.5 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旋回
2 盆地烃源岩与储盖组合
    2.1 烃源岩
        2.1.1 南侧
        2.1.2 北侧
    2.2 储、盖层及其组合
        2.2.1 南侧
        2.2.2 北侧
3 盆地的油气勘探领域
    3.1 构造旋回与油气成藏改造
    3.2 油气勘探领域

(6)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纪残留盆地煤成油气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纪残留盆地的形成
2 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
    2.1 烃源岩特征
    2.2 石炭-二叠系的热演化与二次生烃
    2.3 资源潜力
3 圈闭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3.1 沉积圈闭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3.2 构造圈闭类型
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1 有效烃源岩的分布
    4.2 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
    4.3 构造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
    4.4 古近纪构造格局
5 油气聚集类型预测

(7)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分布
2 油气成藏条件
    2.1 圈闭条件
    2.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2.2.1 生烃史
        2.2.2 充注史
3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
    3.1 油气聚集类型
        3.1.1 “自生自储”型油气藏
        3.1.2 “下生上储”型油气藏
        3.1.3 古潜山型油气藏
    3.2 成藏控制因素
        3.2.1 有效烃源岩分布
        3.2.2 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
        3.2.3 圈闭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
        3.2.4 古近纪构造格局
4 讨论及勘探建议
5 结论

(8)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石炭—二叠系分布
2 烃源岩特征
3 生烃史
4 生储盖组合类型及储集特征
    4.1 自生自储型生储盖组合
    4.2 下生上储型生储盖组合
    4.3 古潜山型生储盖组合
5 油气输导体系及充注史
    5.1 油气输导体系
    5.2 油气充注史
6 圈闭类型及其形成演化
    6.1 圈闭类型
    6.2 圈闭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
    6.3 古近纪构造格局
7 典型油气藏剖析
    7.1 封盖条件
    7.2 储集条件
    7.3 圈闭类型
    7.4 综合分析
8 结语

(9)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四、主要工作量
    五、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一、大地构造位置
        二、中新生代构造区划
    第二节 区域断裂特征
        一、NW-NWW向断裂
        二、NE-NNE向断裂
    第三节 盆地基底及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一、盆地基底组成
        二、重力场特征
        三、磁场特征
    第四节 区域地层概况
第二章 构造层序划分及组成特征
    第一节 区域构造层序及其划分
        一、构造层序界面及识别标志
        二、构造层序划分及其格架
    第二节 晋宁、加里东旋回构造层序划分
        一、晋宁旋回构造层(Ts_1)
        二、加里东旋回构造层(Ts_2)
    第三节 华力西旋回构造层序划分与对比
        一、关于石炭系二分和二叠系三分的划分
        二、Ts_(3-1)(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亚构造层序
        三、Ts_(3-2)(中二叠统)亚构造层序
    第四节 印支旋回构造层序划分与对比
        一、Ts_(4-1)(上二叠统—中三叠统)亚构造层序
        二、Ts_(4-2)(中三叠统—上三叠统)亚构造层序
    第五节 燕山旋回构造层序划分与对比
        一、Ts_(5-1)(中下侏罗统)亚构造层序
        二、Ts_(5-2)(上侏罗统)亚构造层序
        三、Ts_(5-3)(下白垩统)亚构造层序
        四、Ts_(5-4)(上白垩统)亚构造层序
    第六节 喜山旋回构造层序划分与对比
        一、Ts_(6-1)(古近系)亚构造层序
        二、Ts_(6-2,3)(新近系-第四系)亚构造层序
第三章 南华北晚古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第一节 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盆地原型及其演化
        一、晚石炭世本溪期原盆地环境格局分析
        二、早二叠世太原期原盆地环境格局分析
        三、早二叠世山西期原盆地环境格局分析
        四、中二叠世石盒子期原盆地环境格局分析
        五、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盆地演化
    第二节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盆地原型及其演化
        一、晚二叠世原盆地环境格局分析
        二、早中三叠世原盆地环境格局分析
第四章 南华北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第一节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构造背景
        一、印支期板块陆-陆碰撞及其构造效应
        二、燕山早期陆内俯冲作用及其构造效应
        三、白垩纪陆内挤压和拉张脉动交替式的构造作用及其构造效应
        四、喜马拉雅期陆内断陷作用及其构造效应
    第二节 中新生代盆地原型及性质
        一、晚三叠世盆地原型及性质及性质
        二、早中侏罗世盆地原型及性质
        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原型及性质
        四、晚白垩世盆地原型及性质
        五、古近纪盆地原型及性质
        六、新近纪—第四纪盆地原型及性质
    第三节 东秦岭—大别北缘逆冲推覆构造
        一、豫西逆冲推覆构造带
        二、周口南缘段逆冲推覆构造带
        三、淮南—合肥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四、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五、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期次
        六、北缘逆冲推覆构造演化阶段
    第四节 南华北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一、中生代断陷—裂陷盆地
        二、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
第五章 上古生界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诸要素评价
        一、烃源岩评价
        二、储层评价
        三、盖层及储盖组合评价
    第二节 含油气系统诸地质作用及相互关系
        一、圈闭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二、油气生成
        三、油气运移与聚集
    第三节 上古生界天然气藏形成已经具备的必要条件
        一、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层系多,具有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储集体广覆型分布为天然气聚集提供了广阔的储集空间
        三、三角洲沉积体系是天然气主要富集区
        四、气层主要分布在进积层序中
        五、勘探层系多、分布面积广是寻找天然气藏的有利条件
主要结论与认识
    一、在构造层序划分与重点勘探目的层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方面
    二、在晚古生代原型盆地研究方面
    三、在中新生代原型盆地研究方面
    四、在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研究方面
    五、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方面
    六、在上古生界天然气地质条件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储层地质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四、主要完成工作量
    五、主要创新点和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第二节 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第三节 华北盆地南部新生界构造区划
第二章 石炭-二叠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元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第二节 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对比
第三章 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第一节 上古生界沉积构造背景与沉积格架
    第二节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 不同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其组合特点
    第四节 上古生界沉积相横向展布与沉积演化
    第五节 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第四章 上古生界储层特征与评价
    第一节 主要储集砂体展布特征
    第二节 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第三节 砂岩储层成岩作用
    第四节 砂岩储层储集特征
    第五节 砂岩储层综合评价
第五章 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第一节 烃源岩特征
    第二节 油气成藏组合及其评价
    第三节 圈闭类型与成藏期次
    第四节 油气输导系统特征
    第五节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探讨
主要结论及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上学期间所主要发表的学术文章
致谢
图版说明
图版

四、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南桂中坳陷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D]. 李梅. 浙江大学, 2011(01)
  • [2]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油气储层沉积学研究[D]. 马明永.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
  • [3]南华北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思考——以济源、谭庄—沈丘凹陷为例[J]. 齐兴宇,李淑筠,黄桂雄,卜翠萍,宋海明. 中国石油勘探, 2010(04)
  • [4]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层序格架内古岩溶研究[D]. 时国.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5]东秦岭—大别及两侧的大地构造旋回与油气勘探领域[J]. 何治亮,程喆,徐旭辉,何明喜,郭占峰.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2)
  • [6]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纪残留盆地煤成油气勘探前景[J].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 新疆石油地质, 2008(06)
  • [7]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控制因素[J].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韩代成.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5)
  • [8]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J].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03)
  • [9]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D]. 解东宁. 西北大学, 2007(04)
  • [10]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储层地质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刘志武. 西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周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