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

浅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

一、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松林[1](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高原[2](2014)在《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在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刺激了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一排排的高层住宅建筑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居住用地紧张状况。然而高层住宅诱发的日照矛盾越来越多,涉及日照问题的维权事件层出不穷,有时甚至会出现规划管理部门因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而被居民告上法庭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分析研究适宜的日照条件下,高层住宅小区该如何合理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创作过程中,以高层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日照影响下小区的设计方案,将“日照”这以新兴的需求植入到设计者的构想当中,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更有助于满足居住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实现节约地皮的目的。本文在创作过程中,认真研究了国内外的日照标准以及日照的发展史,并通过简单介绍我国当前日照分析软件的使用情况,发现当前我国高层住宅在日照方面的不完善之处,为本文在研究和分析高层住宅日照问题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在创作时,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获得最准确的数据信息。以大连市的高层住宅区为例,通过对建筑物的住宅间距、住宅朝向、布局方式等方面的进行研究,发现高层住宅区在设计规划过程中隐含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大连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相关政策规范,对高层住宅日照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研究高层住宅日照设计的一些经验结论,并对大连若干住区高层住宅的日照进行尝试性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改善大连地区高层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和节能目标。运用的分析软件为众智日照分析软件。文章类型为基础应用型研究。

尕藏尼玛[3](2014)在《碰撞中的身份寻求:东纳藏族部落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东纳藏族部落世居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河西走廊西段的多拉仁姆((?)祁连山)北麓地区,现今的行政区划中属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是我国境内最北端的藏族人群。这里处于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分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汇聚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族学研究资源。由于受独特的地缘文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与影响,形成了东纳藏族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部落传统文化。然而,时至今日,东纳藏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我们认为,开展东纳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拓展和深化河西藏族乃至安多藏族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文章最后在全球化背景对东纳藏人族群认同的情景化选择和衍变的现实进行了尝试性的考察,以期能够为我们理解和反思族群认同理论以及研究“边缘化”群体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田野研究文本。本文以东纳藏族的部落历史与文化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东纳藏族部落的历史状况与文化面貌作一全貌式的描写与论述,特别是对东纳藏族的族源历史、社会组织、宗教信仰、语言、服饰等方面的特点和风貌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边缘”群体的族群认同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本论文研究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等作了作简要说明;第二章侧重于介绍东纳藏族部落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自然人文环境;第三章运用历史资料对东纳藏族族源历史及部落社会沿革等问题进行探索,希望能完整地展演出东纳藏族部落的历史发展图景;第四章分别对东纳三部落的社会组织和历史发展情况展开论述,以展现东纳藏族部落内部的基本情况和文化面貌;第五章聚焦东纳藏族传统文化,重点对其语言、服饰、文学和宗教信仰等作了深人细致的梳理;第六章是对东纳藏族现实处境的初步思考,主要对东纳藏族的“边缘”性和“边缘”文化表征、族群认同及其他方面作一简要的探讨;第七章叙述东纳藏人在不同政治和利益角逐背景下的重构史,说明其地理、政治、文化“边缘”的性质,以及处于“边缘”位置的东纳藏人如何利用不同的资源来建构自身的主体意识和族群身份。余论部分是在田野调查理性与感性认知以及国外理论与案例研究借鉴的基础上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对相关理论问题作力所能及的反思和回应。

常丽霞[4](2013)在《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更多地向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环境法靠拢,却忽视了本土生态法文化资源,造成生态法制“不接地气”的弊端。法律无法离开社会、人以及文化等整体性构成要素而存在,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剥离的两个方面。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作为中华生态文明和我国法文化形态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是构建生态法治重要的固有法文化资源,在藏族牧区的民间秩序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规范功能,并在运作实践中与国家法相互调适、相互建构。生态习惯法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成长的体系,应当将其放置于特定的民族或社区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以发展的视角,整体论的视野,考察生态、社会、法律文化之间的互动制衡关系,以资当代法治实践。本文立足藏区重要而脆弱的生态区位,基于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和法律文化多元的现实格局,充分结合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以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为脉络,纵向梳理习惯法文化传统经历集体化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传承与变迁的内在逻辑,思考其未来走向及其对当代生态法治的可能贡献。论文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以法律人类学的视角描述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即解决“静态描述”的问题;其二,以发展的视角,论述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作为一个不断更新、成长的体系,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演变,即解决“传承”与“变迁”的问题;其三,探索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对当代生态法治构建的可能贡献,即解决“贡献当代生态法治”的问题。论文分六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内容涉及研究之缘起与研究意义、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生态习惯法文化研究的前提理论问题,包括比较视野中法的释义、法人类学视野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等;研究设计。第二章描述了特殊的研究语境:拉卜楞地区的生态文化环境。第三章从拉卜楞地区藏族游牧部落族源、生计方式、自然崇拜与禁忌、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特质等方面记录、整理了藏族牧区传统游牧部落的生态习惯法文化及其传承。第四章、第五章分别论述了集体化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论述了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未来走向及其对当代生态法治的可能贡献。民族生态习惯法文化研究是一种跨越民族学、人类学、法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民族学、人类学、法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其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法律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民族史学的历史文献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生态环境问题根源的复杂性,决定了相关学科之间应当突破学科壁垒,寻求知识的互惠与对话,共同探寻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之道。法律人类学在环境话语中应当且能够有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赵晶,陈云,李治娟[5](2012)在《日照分析技术在规划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我国住房私有化以及国民收入的提高,居住的环境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日照、采光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来引发民事纠纷最多的焦点。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结合联图日照分析软件,阐述日照分析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林晨[6](2011)在《基于日照因素影响下的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 ——以北方寒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诸如用地紧张、能耗过高、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开始大量出现,特别是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阳光也变得稀缺起来,阳光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论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都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开发和建设的时候,想方设法在建筑容积率和环境舒适度之间寻求一个最理想的平衡点。在这种情况下,能否通过合理的建筑与规划设计方法优化日照环境,成为当前高密度住区设计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在当今大规模的住区建设中,四节—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住宅设计已经成为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趋势,而对于日照问题的研究就直接涉及到其中最为重要的前两项。阳光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一个地区自然特征中最显着的一个方面,特别是数量众多的居住类建筑对于日照这一地域性特征的表达更为突出。日照不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为住宅的节能设计提供了契机,而且鉴于其对于居住者身心健康和居住环境的巨大影响,我们不得不在当今节能省地型住区的设计中越来越强调日照因素的影响,通过适当的设计方法去解决“省地”与“阳光”这一对矛盾。研究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领域为主,综合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相关知识,属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目的是通过系统研究提供对城市高密度居住区中日照的全面客观的认识,为节能省地型高密度住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策略和有价值的内容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本文内容以居住区规划布局及建筑设计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地理、气象等相关知识,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分析计算,在调研人们的日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国家和地方规范中日照标准的执行问题和可行性研究,总结归纳出影响住宅日照的各种因素,提出日照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并综合考虑地理、气候、通风以及经济、美观、实用等因素,因时、因地制宜,提出合理化的住区设计方法。

傅文裕[7](2008)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日照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现今,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渐减少,地价的不断攀升,不论从开发商追求利润的角度着想,还是从节约用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都要求建筑师必须在居住建筑的环境舒适度和建筑容积率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在此条件下,如何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段来优化建筑日照环境,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建筑日照的几大主要因素:经济方面的因素、国土资源方面的因素和人体舒适度方面的因素等等,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建筑日照的制约是各不相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有限的国土资源使得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初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节能节地,而人体舒适度对于建筑日照环境的要求则需要建筑师在设计最初充分的预留足够的日照空间,两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寻找出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设计出良好的建筑日照环境。随后本研究分析了建筑日照计算中常涉及到的日照计算参数,并对现有的建筑日照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之后,本研究就建筑日照中容易涉及到的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如建筑坡屋顶,建筑构件(窗户、阳台等)以及建筑平面形式对建筑计算的影响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建筑屋顶对建筑日照的影响主要是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选择正确的坡度对于有坡屋顶的住宅建筑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构件(窗户、阳台等)对建筑日照的影响主要是对建筑室内的日照质量的影响,通过一些设计或构造的改善可以使建筑室内的日照环境锦上添花。关于建筑形体对建筑日照影响的分析并不多,深入分析建筑形体与建筑日照之间的关系,能更有利于建筑日照环境的设计。本研究的第4章的重点在于对前面提出的一些对建筑日照有影响的因素提出一些改善策略,这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改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设计之初,对建筑朝向进行详细地分析,选择最适宜的朝向是很重要的,好的建筑朝向可以减小建筑间距,从而提高建筑密度。对建筑构件做出一些构造上的或结构上的改变能使建筑室内的日照环境能到很好的改善。建筑群体之间不同的布置方式同样能够带来更好的建筑日照环境。本研究最后就哈尔滨地区几个居住小区进行了粗略的建筑日照环境分析,对其现有的建筑日照环境进行了定性的评价,并总结了住宅小区所使用的一些改善措施。

仵峙巍,陆伟俊[8](2008)在《定量分析方法在不可修复的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以房屋采光缺损减值测算为例》文中认为依据北京市《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规程》,本文以房屋采光质量缺陷为例,详细论述了房屋采光缺损减值的测算方案,从而说明了如何使用定量分析测算的方法将房屋缺陷程度与房价减值客观对应,对不同程度的不可修复的房屋质量缺陷损失的估价提出测算思路和建议。

相劲平[9](2008)在《Steel(苏州)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对策》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巨大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同时为了节约供应链成本,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选择在中国建设制造中心,就近生产。但很多工厂的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和产品和工艺本身对当地环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一般只进行市场与财务分析,而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涉及不深。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环保法规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将建或在建项目陷入环保困境。建设单位即要承受巨大的经营损失,还面临失去市场的危险。更有得受累于无究的法律纠纷中。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新建外资化学品公司。简要介绍了通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方法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所指导的工作程序。详细描述了在对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的工程分析,包括产品种类,工艺流程,原副材料危害性识别等。并对通过项目工程分析而选定的各环境要素进行重点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对该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然后对项目的环保方案与措施提出指导,其中根据最新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将重点放在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并提出了应急预案大纲。最后,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总结,并提出今后的进一步改善的展望。

唐玮[10](2007)在《“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从我国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新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实态。以此为依据,选取了具有示范性的“长三角”地区城市住宅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结合“长三角”地区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力推广舒适性住宅是该地区的住宅发展方向。在此基调下,文章全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的发展策略和相关技术。“舒适性”是一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动态发展概念,文章将影响居住舒适性的因素分为三个大类:第一是住宅外部环境舒适性,第二是住宅使用功能舒适性,第三是住宅室内环境舒适性。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全面研究和综合把握,才能确保住宅舒适性的实现。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地区城市住宅建设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研究住宅舒适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随后,文章从影响住宅舒适度的各个因素出发,进行了相关技术和策略的深入讨论;最后文章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对于可改进的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提出适合“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运用的相关技术和策略。通过前文的论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论文最后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舒适性住宅是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中小套型住宅的背景下提出的,研究舒适性住宅,应当结合普通大众的住宅,在中小套型住宅中实现住宅的舒适性。二、舒适性住宅发展必须与住宅产业化紧密结合;三、舒适性住宅设计应该加强整体设计与技术集成;四、舒适性住宅建设必须与住宅全装修相结合。五、中小套型住宅的舒适性,要通过精细化设计来实现。论述方式:文章采取寓理于事的方式,以虚拟家庭的生活历程作为文章的主线展开论述。各章内容的开始部分先构思一段虚拟家庭的故事,故事反映的主题思想即为本章论述的核心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家庭生活作为背景,引发对影响住宅舒适性的各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基础,自然地切入主题。在提出每一章节的论述主题以后,进而展开具体论述。论述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影响住宅舒适性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措施;第三部分则以结语的形式将作者的观点加以总结和强调。文章中引用的大量实际案例多为作者实地调研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或者来自于作者的工程实践;其它的资料则是引自相关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和归纳,并结合作者的观点,成为论文有力的论据。

二、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层住宅
        1.2.2 日照标准
        1.2.3 日照间距及日照间距系数
        1.2.4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1.2.5 满窗日照
        1.2.6 日照时数
        1.2.7 西晒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基础
        1.3.4 研究方法
        1.3.5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介绍及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2.1 基础理论介绍
        2.1.1 日照基本原理
        2.1.2 人居环境学
        2.1.3 日照对居住者的影响
        2.1.4 日照质量评价方法
        2.1.5 日照控制的主要因素
        2.1.6 高层住宅日照特点
        2.1.7 计算机日照分析理论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日照研究历程
        2.2.2 国外研究方法
        2.2.3 国外日照研究对我国日照研究发展的启示
        2.2.4 国外日照研究局限性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国内日照研究历程
        2.3.2 国内研究方法
        2.3.3 国内住区日照社会问题
    2.4 对国家制定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
        2.4.1 《规范》的动态性和前瞻性
        2.4.2 日照标准与用地指标
        2.4.3 日照标准的制定依据
        2.4.4 《规范》中的公平原则
        2.4.5 《规范》的可操作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连地区气候特征与高层住宅日照现状
    3.1 大连地区地理气候特征
        3.1.1 大连地区地理条件
        3.1.2 大连地区气候特征
    3.2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现状概述
        3.2.1 部分城市高层住宅日照规范参考
        3.2.2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相关规范政策要求
        3.2.3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分布演变
    3.3 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现状调研分析
        3.3.1 关于高层住宅居住现状的问卷调查
        3.3.2 大连地区高层小区基础性调研
        3.3.3 基础性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3.3.4 大连高层日照问题总结
    3.4 大连地区软件日照可行性探讨
        3.4.1 实地测试弊端
        3.4.2 软件分析的优势和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层住宅规划设计与日照关系研究
    4.1 住宅间距对日照的影响
        4.1.1 住宅间距与日照的关系
        4.1.2 遮挡建筑为塔式高层
        4.1.3 遮挡建筑为板式住宅
    4.2 住宅朝向对日照的影响
        4.2.1 住宅朝向与日照的关系
        4.2.2 最佳朝向探索讨论
        4.2.3 合理朝向角度分析
    4.3 住宅布局方式对日照的影响
        4.3.1 住宅布局与日照的关系
        4.3.2 行列式布局
        4.3.3 错列式布局
        4.3.4 周边式布局
        4.3.5 混合式布局
    4.4 坡地地形的日照设计简述
        4.4.1 坡地地形特征与日照间距
        4.4.2 坡度与日照间距系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连高层小区住宅日照优化设计
    5.1 优化设计原则
        5.1.1 均好性原则
        5.1.2 可持续性原则
        5.1.3 节地性原则
    5.2 高层住宅日照优化设计策略
        5.2.1 间距优化设计策略
        5.2.2 朝向优化设计策略
        5.2.3 布局优化设计策略
    5.3 研究方法说明
        5.3.1 软件功能环境介绍
        5.3.2 分析参数及环境设置
        5.3.3 分析图表达说明
        5.3.4 实例选取原则
    5.4 高层住宅日照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5.4.1 间距优化实例分析
        5.4.2 朝向优化实例分析
        5.4.3 布局优化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A 日照分析调查问卷
附录B 大连市城市建筑物间距及挡日照处理规定
附录C 淅川县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日照设计实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碰撞中的身份寻求:东纳藏族部落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藏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和难点
第二章 地域与人民:东纳部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态
    第一节 多拉仁姆(mdo-la-ring-mo)北麓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及地名
        二、地形地貌
        三、山脉和水系
        四、自然气候和动植物
        五、物产资源
    第二节 藏、汉传统地理认识中的东纳
        一、共和国境内最北端的藏族人群
        二、交通要道上的东纳
    第三节 “西番”与“黄番”:族群及其分布
第三章 东纳徙边记:部落社会历史概说
    第一节 南山羌与lho-bal:古代民族在河西的活动
        一、活跃在河西的古代民族
        二、吐蕃在河西的开拓
    第二节 “噶玛洛”与“黑缨队”:东纳藏族部落的历史记忆
        一、东纳部落名称渊源与族源概述
        二、分化迁徙及部落最终形成
    第三节 东纳部落的历史沿革
        一、民国以前的历史沿革
        二、民国以后的历史沿革
第四章 边陲上的“兄弟连”:东纳三部的分布及社会组织
    第一节 部落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第二节 “甘坝隆森(gan-pa-lung-gsum)”部落
        一、地理位置
        二、社会组织及氏族人口
        三、经济生产
        四、山神与拉卜则
    第三节“措周(tsho-drug)”部落
        一、地理位置
        二、社会组织及氏族人口
        三、经济生产
        四、山神与拉则
    第四节 “依如(gyas-ru)”部落
        一、地理位置
        二 社会组织及氏族人口
        三、经济生产
        四、山神与拉卜则
    第五节 关于“东纳卡森”部落相关问题的再讨论
        一、“三山口”:不断扩大的地域概念
        二、弟兄祖先:无法割裂的部落整体
        三、寺院和番僧:因信仰再聚的东纳三部
        四、荣辱与共:东纳部落的多元民族构成
        五、对于“甘坝隆森”部落的再思考
第五章 行走藏乡——东纳部落的传统文化
    第一节 东纳部落语言
        一、东纳藏语方言中c、ch、j、zh、sh的读音特点
        二、其他古音遗存
    第二节 宗教信仰
        一、部落原始宗教信仰遗存
        二、藏传佛教信仰
        三、道教信仰
    第三节 传统服饰
    第四节 民间文学艺术
        一、英雄史诗
        二、口传文学
        三、歌曲
    第五节 婚丧习俗
        一、婚姻
        二、丧葬
    第六节 饮食和禁忌
        一、饮食
        二、禁忌
第六章 夹缝与孤岛:东纳藏族部落的边缘化现实
    第一节 边缘形成:东纳藏族部落的边缘处境
        一、地域边缘
        二、藏区“孤儿”:被遗忘的东纳藏族部落
        三、多元文化“夹缝”中的族群“孤岛”
    第二节 肃南设县之争: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边缘化
        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建置情况概述
        二、利益博弈:一场有关肃南县名的争论
        三、东纳藏族的政治边缘化现实
    第三节 地理与族群文化边缘化
        一、“光棍村”的故事
        二、周边族群眼中的“黑番”
        三、“像又不像”的藏族部落
    第四节 语言的使用语失落
        一、教育
        二、社会政治运动
        三、居住格局
        四、人口流动
        五、族际通婚
第七章 寻找身份:回归路上的东纳藏人
    第一节 东纳藏人的文化复兴运动的缘起
        一、关键词:身份与认同
        二、东纳藏人的文化复兴运动
    第二节 西北的康巴人:地方精英“缔造”的集体记忆
        一、康巴人:地方话语中的集体符号
        二、逆袭:一个区域文化中心的再造
    第三节 “嘉央贡巴”来了新喇嘛
        一、喇嘛索拉丹贝尼玛
        二.祁连山·格萨尔·东纳拉卜则:一个文化象征符号的建立
    第四节 自我调适:回归路上的生存策略
        一、社交情景中的身份选择和构建
        二、“被安排”的藏文课
        三、复活的藏历年
余论与反思
    一、“根基”与“建构”:双向作用下的族群身份认同
    二、逾越之地:关于“边缘”的再认识
    三、关于族群及文化建构合理性的思考
附录:藏文拉丁转写对照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现代性语境下藏族牧区生态法治的困惑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一、生态人类学研究述评
        二、法人类学研究述评
        三、全球化、文化变迁与环境话语
        四、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生态习惯法文化研究的前提理论问题
        一、比较视野中法的释义
        二、法人类学视野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四、材料运用
第二章 拉卜楞地区的生态文化环境
    第一节 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
        一、地质地貌特征
        二、河流湖泊
        三、寒冷湿润的高原气候
    第二节 频繁的自然灾害
        一、玛曲县的自然灾害
        二、夏河县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拉卜楞藏族牧区生态环境之演变
        一、拉卜楞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
        二、拉卜楞地区草地生态环境之演变
        三、拉卜楞地区草地生态演变之原因
第三章 藏族传统游牧部落的生态习惯法文化及其传承
    第一节 拉卜楞地区藏族游牧部落族源概述
        一、拉卜楞藏族部落制度之沿革
        二、拉卜楞藏族部落结构概述
        三、欧拉部落((?))族源追溯
        四、尼玛部落((?))族源追溯
        五、科才三部((?))族源追溯
        六、桑科七部((?))族源追溯
        七、甘加六措哇((?))族源追溯
    第二节 传统的生计方式
        一、人与环境关系中的文化角色之阐释
        二、生态法文化与生计方式
        三、拉卜楞藏族传统游牧生计
    第三节 崇拜与禁忌:藏族牧区原始信仰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一、藏族原始信仰中的三界宇宙观
        二、自然崇拜概述
        三、山神崇拜
        四、鲁神崇拜
        五、自然禁忌
    第四节 佛本相融: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一、拉卜楞藏区传统法律文化之特质
        二、藏族宗教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三、以宗教信仰为精神基础的传统生态习惯法文化
    第五节 藏族传统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
        一、藏族文化传承形式之溯源
        二、藏族牧区传统生态习惯法文化传承之考察
    第六节 藏族牧区传统生态习惯法文化的特质
        一、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根本原则
        二、与宗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建构
        三、内容体系以保障自然生态资源永续利用为宗旨
        四、具有完整性、体系化的特点
第四章 集体化时期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特殊历史时期藏族牧区的生态习惯法观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藏族牧区的生态习惯法观念
        二、宗教制度变革对藏族生态习惯法观念的冲击
        三、从宗教政策的演变透视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观念
    第二节 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牧区革命与生产
        一、慎重稳进:拉卜楞藏族牧区的合作化之路
        二、人民公社时期牧区农牧政策的演替
        三、集体化时期拉卜楞藏族牧区地方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从草山纠纷的解决场域透视集体化时期的生态习惯法文化
        一、传统部落时期草山纠纷的解决
        二、集体化时期草山纠纷解决的个案分析
        三、集体化时期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特质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保持”与“变革”中的藏族生态伦理观
        一、人类生态伦理观的历史变迁
        二、改革开放以来甘南州的宗教政策
        三、藏族牧区生态伦理观的传承与变迁
    第二节 认知与调适:在传承中变迁的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
        一、草地管理制度的传承与演变
        二、在游牧与定居之间
        三、神山上的采金者
        四、水电站与藏族社区
    第三节 草地生态补偿: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暗合与补缺
        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正义
        二、生态正义: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暗合与差异
        三、草地生态补偿政策对习惯法的整合与补缺
        四、草地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的法人类学检视
    第四节 从草地纠纷的解决场域解读当代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一、权威与秩序:草山争执纠纷个案之考察
        二、草场纠纷调解中的情、理、法
        三、从当代实践场域考察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六章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传承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再生与重构
    第三节 法治语境下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现实表现
    第四节 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未来走向之思考——基于贡献当代法治的视角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日照因素影响下的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 ——以北方寒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产生的背景
        1.1.1 当今中国社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1.1.2 居民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1.3 日照研究的意义
        1.3.1 对节能省地型住宅提供设计的方法论指导
        1.3.2 对相关法规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3.3 利用"日照分析"的结果直接参与设计
    1.4 日照研究的方法
        1.4.1 理论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归纳总结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4.5 软件模拟法
    1.5 日照的地域性研究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城市住区的日照环境概述
    2.1 住区日照环境的定义
    2.2 日照对人类的影响
        2.2.1 阳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2 阳光对人的心理影响
        2.2.3 阳光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2.2.4 阳光对于人类能源利用的影响
    2.3 日照环境研究概况
        2.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4 现代社会对居住区日照环境的影响
        2.4.1 城市化的影响
        2.4.2 全球变暖的影响
        2.4.3 可持续发展主流的影响
        2.4.4 健康住区建设对日照研究的影响
    2.5 以大连地区为例调研若干居住区日照环境
第三章 对国内居住区设计规范中日照标准的研究
    3.1 我国居住建筑的日照标准
        3.1.1 日照标准的提出
        3.1.2 日照标准的第一次修订
        3.1.3 日照标准的第二次修订
    3.2 以大连地区为例对地方规范中的日照问题进行研究
        3.2.1 大连地区的日照规范
        3.2.2 地方日照规范举例
        3.2.3 地方日照规范的比较分析
        3.2.4 地方日照规范执行的现状
    3.3 国内外日照规范的比较研究——以中日为例
        3.3.1 国外日照规范简介
        3.3.2 日本日照规范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3.3.3 我国日照规范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3.3.4 中日间日照规范的比较分析
    3.4 国家及地方日照规范的现状与思考
        3.4.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相关问题的思考
        3.4.2 地方性日照规范相关问题的思考
        3.4.3 日照设计管理中的问题
第四章 日照的定量化研究——日照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日照分析软件的相关研究
        4.2.1 日照分析软件简介
        4.2.2 日照分析软件的计算方法比较
        4.2.3 日照分析软件的参数研究
    4.3 日照分析的方法和成果
        4.3.1 日照分析的对象
        4.3.2 日照分析的流程
        4.3.3 日照分析的成果
    4.4 日照分析直接参与设计——极限容积计算
    4.5 日照分析对于城市建设的影响
        4.5.1 日照分析对于生态住宅的影响
        4.5.2 日照分析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
        4.5.3 日照分析对于城市开发的影响
第五章 影响住宅日照的原因分析及设计策略
    5.1 规划布局因素及对策
        5.1.1 板式住宅的影响
        5.1.2 塔式住宅的影响
        5.1.3 混合形式住宅的影响
        5.1.4 策略:合理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5.2 住宅单体设计因素及对策
        5.2.1 阳台的影响
        5.2.2 凸立面的影响
        5.2.3 建筑凹槽的影响
        5.2.4 策略:合理设计住宅单体
    5.3 采光口及其他细部设计因素及对策
        5.3.1 窗口大小的影响
        5.3.2 窗口位置的影响
        5.3.3 窗口玻璃的影响
        5.3.4 立面附属构件的影响
        5.3.5 策略:合理设计采光口
    5.4 其他因素及对策
        5.4.1 室外遮挡的影响
        5.4.2 室内装修的影响
        5.4.3 策略:合理设计住宅的室内外环境
第六章 居住区设计中改善日照的设计方法及实践
    6.1 设计原则
        6.1.1 节能性原则
        6.1.2 节地性原则
        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6.2 设计方法综述
        6.2.1 规划设计的方法
        6.2.2 住宅单体设计的方法
        6.2.3 采光口设计的方法
        6.2.4 室内外环境设计的方法
        6.2.5 特殊的设计手段及方法
    6.3 几种理想的住宅组团模式的提出
        6.3.1 "台阶式"住宅
        6.3.2 "围合式"住宅
        6.3.3 "错位式"住宅
    6.4 基于日照研究基础上的理想布局分析——"节能省地型住宅"案例分析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外文着作
附录二 图片目录
附录三 表格目录
附录四 日照分析调查问卷
附录五 大连市城市建筑物间距及挡日照处理规定
附录六 日照分析报告的成果提交形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严寒地区住宅建筑日照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产生的背景
    1.2 国内外日照研究现状
        1.2.1 国外日照研究现状
        1.2.2 国内日照研究现状
    1.3 研究课题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建筑日照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效果
    2.1 建筑日照中的影响因素
        2.1.1 经济方面的因素
        2.1.2 国土资源方面的因素
        2.1.3 人体舒适度方面的因素
    2.2 建筑日照的作用效果
        2.2.1 医学方面的作用效果
        2.2.2 其他方面的作用效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日照计算研究
    3.1 日照设计的基本理论
        3.1.1 建筑日照计算参数
        3.1.2 建筑日照计算方法及研究仪器
        3.1.3 日照质量评价方法
    3.2 建筑日照间距计算
    3.3 建筑特殊部位对日照计算的影响
        3.3.1 屋脊对建筑日照计算的影响
        3.3.2 窗户对建筑日照计算的影响
        3.3.3 阳台对建筑日照计算的影响
    3.4 建筑形体对日照计算的影响
        3.4.1 L 型与凹字形平面的日照计算
        3.4.2 其他形体对建筑日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居住建筑的日照环境优化设计策略
    4.1 提高住宅建筑密度的优化设计策略
        4.1.1 建筑日照间距与日照朝向的关系
        4.1.2 建筑间距及朝向的设计优化策略
        4.1.3 群体建筑的设计优化策略
    4.2 建筑构件的设计优化策略
        4.2.1 窗户的设计优化策略
        4.2.2 阳台的设计优化策略
    4.3 其他设计优化策略
        4.3.1 处理“身挡”问题的策略
        4.3.2 处理“自挡”问题的策略
        4.3.3 处理“外挡”问题的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哈尔滨市嵩山节能住宅示范小区
        5.1.1 小区基本概况
        5.1.2 小区现有日照环境分析
        5.1.3 小区日照设计策略分析
        5.1.4 日照环境改善措施
    5.2 远大都市绿洲二期
        5.2.1 小区基本概况
        5.2.2 小区现有日照环境分析
        5.2.3 小区日照设计策略分析
    5.3 极乐小区
        5.3.1 小区基本概况
        5.3.2 现有日照环境分析以及评价
        5.3.3 日照环境改善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Steel(苏州)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
        1.2.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述
        1.2.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述
    1.3 论文结构
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与意义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2.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2.2.2 工程分析
        2.2.3 环境现状调查
        2.2.4 确定评价要素与评价工作等级
        2.2.5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6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7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8 声环境预测与评价
        2.2.9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2.2.10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 相关标准和法规
    2.4 本章小结
3 Steel(苏州)公司项目环境概况及工程分析
    3.1 项目工程概况
    3.2 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3.3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4 项目工程分析
        3.4.1 产品方案
        3.4.3 生产工艺流程
        3.4.4 项目污染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Steel(苏州)公司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1 项目环境评价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4.1.1 项目环境质量标准
        4.1.2 项目排放标准
    4.2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4.3 环境影响评价要素、评价重点、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
        4.3.1 环境要素和评价重点
        4.3.2 环境评价等级
        4.3.3 环境评价因子
        4.3.4 评价范围
    4.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4.1 预测内容
        4.4.2 排放参数
        4.4.3 大气稳定度分级
        4.4.4 典型日设计
        4.4.5 预测模式
        4.4.6 预测结果
        4.4.7 预测结果评价
        4.4.8 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4.9 日均值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5 关于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明
    4.6 声环境影响分析
    4.7 卫生防护距离分析
    4.8 环境风险分析
        4.8.1 环境风险评述
        4.8.2 风险识别
        4.8.3 本项目风险事故的后果
    4.9 本章小结
5 Steel(苏州)公司项目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5.1 总体思路
    5.2 清洁生产的实施
        5.2.1 项目清洁生产设计
        5.2.2 清洁生产方案
    5.3 污染治理措施
        5.3.1 废气污染治理措施
        5.3.2 废水污染物治理措施
        5.3.3 拟用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5.3.4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5.4 风险防范措施
    5.5 应急预案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10)“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课题说明
    1 课题的提出
    2 课题研究的背景
    3 课题研究的主线—文章论述的逻辑思路
    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1章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背景
    1.1 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
    1.2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与城市问题加剧的矛盾
        1.2.2 住宅建设的高能耗与我国能源及资源紧缺的矛盾
        1.2.3 住宅建设规模与普通大众住房需求结构的矛盾
        1.2.4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居环境品质滞后的矛盾
    1.3 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策略
        1.3.1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2 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
        1.3.3 调整住房的供应结构
        1.3.4 提升住宅的综合品质
    结语
第2章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的提出
    2.1 “长三角”地区概况
        2.1.1 “长三角”的地理位置
        2.1.2 “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
        2.1.3 “长三角”地区住宅节能的双重任务
    2.2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现状
        2.2.1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概况
        2.2.2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市场规模
        2.2.3 “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价格水平
    2.3 “长三角”地区城市住宅建设的特点
        2.3.1 土地资源
        2.3.2 住房供应结构
        2.3.3 住宅消费观念
        2.3.4 住宅开发成本
    2.4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的提出
        2.4.1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的涵义
        2.4.2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提出的依据
        2.4.3 “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发展模式提出的意义
    结语
第3章 舒适性住宅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体系
    3.1 舒适性住宅研究的理论支持体系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舒适性住宅
        3.1.2 住宅适应性理论与舒适性住宅
    3.2 舒适性住宅研究的技术支撑体系
        3.2.1 “四节一环保”技术框架
        3.2.2 住宅产业化相关政策及配套技术
        3.2.3 住宅设计相关规范和评价标准
    结语
第4章 舒适性住宅外部环境
    引子
    4.1 住区环境建设的目标
    4.2 住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3 住区环境建设的基本构思
    4.4 舒适性住区环境的营造
        4.4.1 用地与规划
        4.4.2 建筑造型
        4.4.3 绿地与活动场地
        4.4.4 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4.4.5 水体与排水系统
        4.4.6 公共服务设施
        4.4.7 智能化系统
        4.4.8 住区氛围
    结语
第5章 舒适性住宅使用功能
    引子
    5.1 舒适性住宅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5.2 舒适性住宅建设的目标
    5.3 舒适性住宅的使用功能
        5.3.1 住宅单元平面
        5.3.2 住宅套型
        5.3.3 住宅装修
        5.3.4 住宅无障碍设计
    结语
第6章 舒适性住宅室内环境
    6.1 室内热环境
        6.1.1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6.1.2 改进室内热环境的主要措施
        6.1.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2 室内空气质量环境
        6.2.1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
        6.2.2 改进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措施
    6.3 室内声环境
        6.3.1 影响室内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
        6.3.2 改进室内声环境的主要措施
    6.4 室内光环境
        6.4.1 室内光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6.4.2 改善室内光环境的主要措施
    结语
第7章 回顾、结论、展望
    7.1 回顾:舒适性住宅的研究主线
        7.1.1 中国的国情和住宅发展政策
        7.1.2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特征
        7.1.3 舒适性住宅核心技术策略
    7.2 结论:舒适性住宅的总体发展策略
        7.2.1 结合住宅产业化
        7.2.2 加强整体设计与技术集成
        7.2.3 结合住宅全装修
    7.3 展望:舒适性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7.3.1 国家政策
        7.3.2 产业政策
        7.3.3 管理体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大连地区高层住宅日照设计研究[D]. 高原.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3]碰撞中的身份寻求:东纳藏族部落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研究[D]. 尕藏尼玛. 兰州大学, 2014(01)
  • [4]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D]. 常丽霞. 兰州大学, 2013(04)
  • [5]日照分析技术在规划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 赵晶,陈云,李治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2(22)
  • [6]基于日照因素影响下的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 ——以北方寒冷地区为例[D]. 林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7]严寒地区住宅建筑日照优化设计研究[D]. 傅文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1)
  • [8]定量分析方法在不可修复的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以房屋采光缺损减值测算为例[A]. 仵峙巍,陆伟俊. 国际房地产估价论坛——估价与财产保护论文集(第一册), 2008
  • [9]Steel(苏州)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对策[D]. 相劲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10]“长三角”地区城市舒适性住宅适宜技术及策略研究[D]. 唐玮. 同济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浅谈太阳高度角在处理建筑纠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