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上海房地产大事记(上)

2000年上海房地产大事记(上)

一、2000年上海房地产业大事记(上)(论文文献综述)

崔正秋[1](2020)在《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变革》文中认为越界筑路是上海近代史上最为特殊的租界扩张形式,它对于整个上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越界筑路是上海都市文化形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深刻地影响了上海的社会嬗变。越界筑路导致了租界的急剧扩张,同时,近代的新兴市政也被引入到原来华界的地区内,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改变了这些地区社群的日常生活,这些社会的嬗变让该地区的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越界筑路本身是一种对原有秩序的打破,冲突与机遇并存的时间节点下,复杂的施政环境与多元的市民群体,造就了该地区丰富、异质、两极并存的文化属性,租界与华界间的示范效应、缝隙效应、孤岛效应和集散效应在该地区内都有生动的体现。本文以越界筑路这一城市进程作为突破口,阐述了越界筑路给上海社会变革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越界筑路带来的市政革新给该地区社群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而另一方面越界筑路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又使得该地区在社会治理上变得复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在越界筑路所产生的两极作用下,当地社群对新鲜生活方式的和越界筑路过程的迎拒心理及其变化。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在文末附有附录。本文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与学术回顾。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以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政管理为议题,分析了越界筑路地区的施政博弈、市政管理和对于犯罪问题的社会治理;第二章以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民生活为议题,分析了居住在越界筑路地区的市民群体及其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第三章以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文化为议题,分析了在越界筑路地区居住社群的心理与文化认同,最后解析了越界筑路地区的多元文化。正文三章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分别是对越界筑路进行的政治史、社会生活史、社会文化史考察。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明确提出越界筑路对上海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与作用,以及这些影响与作用在越界筑路地区的具体体现。附录部分提供了越界修筑道路表,供读者参考。

刘君[2](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认为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许振江[3](2019)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学界兴起了对改革开放及其历史的研究热潮。开展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当在阐述“改革开放史”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共存与争鸣条件下,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互鉴融通,乃至构建适合改革开放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促进改革开放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和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当下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价值同样体现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后来居上,实现了由“后卫”到“排头兵”的飞跃。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经历了萌生与初生、规范与兴盛、全面发展的阶段。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承担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改革试点工作,引领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鉴于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现实及其未来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从最初的政治、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契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主题的历史定位。就研究现状而言,相较于生态领域改革的研究而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研究是成果较多的领域,其中尤以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甚,这与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起步并实现突破有着密切联系;社会领域的改革建设,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旨在发挥“上海经验”的借鉴参考价值;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与分期、浦东开发开放、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与医疗改革,城市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对上海改革开放,海外学者和机构也予以相当的关注,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与全球化关联,表现之一就是全球化对上海的影响,体现为对外资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关注;其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诉求,表现为对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路径、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上海的移民、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整体而言,这些研究问题背后是学界对“怎样发展上海、发展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关怀,是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怎样研究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学界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实现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史学、口述史学、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等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应当客观公正看待,坚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切忌过分夸大或贬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在研究成果方面,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文章的形式的呈现,其中论文成果数量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其次是图书成果。除此之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资政报告、视频影像成果,成果类型呈现形式多样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以成果的被引量和载体影响因子而言,不同类型的成果在被引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被引量要多于图书的被引量。刊载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偏低。因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就研究力量而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内高等院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及部分档案馆、纪念馆、区县史志部门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海外研究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构成了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为主。尽管当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比较热门,但是研究面临的问题仍不可忽视,比如研究史料中官方史料档案封闭性问题,民间史料的发掘运用问题,研究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效果转化,以及党史学科定位和归属不清晰导致的学科体系建设迟滞问题,等等。就未来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发展而言,本文认为要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研究人员和史料问题。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研究,注重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实践模式的总结,真正发挥改革开放史研究资政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借鉴海外上海研究相关成果、经验和方法,全面深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未来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体现和注重对“人”的发现与关怀,加强对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中的争论等议题的研究探讨,以及通过在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定位和探究中建构改革开放话语,乃至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阐述和传播。本文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研究恰逢其时,正值当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予以“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的极高评价和定位,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顺应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其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巨变和飞跃;另一方面,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困境,亟需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领域的桎梏和藩篱,因而总结研究改革开放历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理论支撑尤为重要。鉴于总结历史、服务现实和引领未来的多重需求,本文认为应该以当下改革开放史研究为契机,将党史国史研究重心的后移,以深化当代中国研究。

张玉晟[4](2019)在《历史街区中经租房的空间演变与利用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经租房是国家经营租赁房屋的简称,是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私房改造中由政府统一经营租赁的一类房产,后演变成为今日历史街区中直管公房的主要类型。经租房构成了传统风貌的主体,但同时又多是居住拥挤、环境破败、矛盾突出的“大杂院”。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以时间为主轴,对经租房产生、演变及其现状展开研究,最终提出当前历史街区中以经租房为主的居住类直管公房的利用对策。第一章基于对私房改造背景的文献研究,指出经租房在制度设立初期即是以社会保障为主要目标的准公共产品;第二、三章分别研究经租房物质空间和政策管理的演变过程。首先将物质空间和居住状况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次分析与之相应的产权政策和管理制度演变,最终揭示导致历史街区中经租房空间肌理、建筑质量和社会结构劣化的内在逻辑,指出其社会保障作用日渐式微的弊端。第四章为现状问题调查研究。调查分析以南京和北京两地历史街区中以经租房为主的居住类直管公房为例,通过文献分析、现状勘察和居民、开发公司和管理部门访谈,揭示其价值、现状和问题。第五章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中居住类直管公房的利用对策,以恢复其社会保障属性为目标,提出制度改革、管理细化、资源优化等三个层面的具体对策。

于峰[5](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研究表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许皓[6](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王小雅[7](2018)在《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本质是生活,城市的本质即文化。一条街道也是一部历史,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东平路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街区一条不起眼的马路。全长仅400米,宽11.512.4米,修建于1913年。该路东西走向,东邻岳阳路,西接乌鲁木齐南路,中与衡山路相交。原名贾尔业爱路,为上海法租界越界筑路的产物之一,位于法租界公董局精心规划的高级住宅区,这里环境幽雅,洋房精致而富有特色。本文以公文档案、政府公报、书籍报刊、户籍档案等原始资料为依托,以上海东平路为研究对象,重点从筑路、造房、人文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在法租界扩张及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了东平路的辟筑背景及筑路过程,分析了东平路一带如何从一片田园村舍转变为近代化的街区。其次,分析了东平路“花园洋房”街区的成因,梳理马路两侧早期的地产业主及建筑风貌,并探讨了法租界公董局与地产商在促进区域城市化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法租界时期、抗战时期及解放前夕街区居民的变迁,并进行个案探究。本文通过对东平路在时间、空间层面上的解读,考察东平路街区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作为百年街区,东平路在街区形态、建筑风貌等方面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是展现近代高雅街区社会生活的场地,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具体研究中注重微观史与城市史研究相结合,探讨历史变迁与城市内部的交互作用,力图以小见大,从“微观世界”入手而理解“宏观世界”。笔者不企求确立一个研究上海法租界西区的典型代表,而是力求厘清历史事实,提供一个样本及相关认知。同时希望通过探究东平路街区的历史风貌,促进其保护、传承和发展。

罗艳君[8](2018)在《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文中研究指明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成立。上海不仅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发源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立在上海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全权主持中国红十字会会务。因此上海在中国红十字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地方自治是欧洲商业复兴、市民社会兴起的产物。孙中山将地方自治喻为“国之础石”。开埠后,上海市民社会孕育而生,地方自治思想随之兴起。一次大战前后,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绅商阶层随之渐渐壮大,上海市商务总会的成立,意味着上海的资产阶级,尤其是绅商阶层由分散走向统一。商务总会逐渐形成了能够影响上海商界,乃至全国商界的力量。红十字运动传入中国后,上海绅商们成了最早接触这一新兴人道主义运动的阶层。上海市商务总会的领导者们,成为发展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急先锋。为了保持中国红十字会的中立性和自主性,上海绅商们与政府几经博弈。最终,由于上海地方自治的蓬勃发展和民族资本阶级的壮大,中央政府在既没有引领中国红十字会开展公共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能控制住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力量的情况下,被迫默认中国红十字会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现状。随着新一代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强大,绅商阶层中有一部分绅商由于跟不上时代变化,而逐渐没落。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内部,也正在就是否应该修改会章,以适应现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的问题,针锋相对。最终一直负责主管中国红十字会事务的常议会被取消,红会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成立理监事会,取代常议会来处理红会会务。这不仅意味着旧式商人退出了大的历史舞台,也告别了中国红十字会。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了政府机器的一部分,失去了往日独立自主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要求抗日救国的呼声渐强。面对中央政府外无御敌之策,内部经济衰退、内战依旧的现实,上海资产阶级呼吁实施宪政的诉求也愈发强烈。为了加大对社会的监控,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也在其列。在加强对中国红十字会会务监督的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培植了新的势力,以充当自己的代言人,帮助政府完成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调控。杜月笙及他领导的恒社成为了政府的人选。在中国红十字会创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少不了来自国内医护界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帮助。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医界组织,中华医学会积极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在医院、医学院和战地救援等领域帮助红十字会建设。而来自国际红十字会和各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也让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一扇门。总而言之,中国红十字会的壮大,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势力的介入和帮助。中央政府的政策、态度和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同时影响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但正是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红十字会才得以发展壮大,使得红十字会不愧于世界第一慈善机构的称呼。

俞世恩[9](2017)在《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历史学科为基点,吸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从全球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城市规划史的视角,通过分析“大上海计划”(1929年)的产生、内容、实施及失败的原因等,来透视近代上海在当时应对现代化与民族独立统一这两个时代主题时的困境与努力。文章主要依托史料,以美国“芝加哥计划”为参照,从全球视野探求“大上海计划”诞生的背景,说明该计划的出现既是上海日益发展为国家经济中心的内在需求,也是国民政府巩固政权、追求民族复兴的需要。通过阐述“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内容,阐明近代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因内蕴了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要求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统一。在梳理“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中,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揭示计划虽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但其实践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尚未独立的制约;并通过介绍“大上海计划”之后的城市规划活动,分析该计划产生的深远影响,认为民族独立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虽已凸显出来,这些后续规划也继承了“大上海计划”的思想精髓。但在动荡时代,政府关注的并非现代化的市政改革,而是国家统一。最终,文章强调城市规划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元素会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大上海计划”就是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现代化建设需要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符雯雯[10](2017)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研究 ——以海口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处在社会的重要转型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与挑战风险。政府形象对政府公信力、美誉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我国政府的无形财富,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前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伴随公众素质与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政府获得公众认可与支持的重要基石。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形象在具体项目中的呈现进行分析,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政府形象与棚户区改造的学术理论基础上,以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口市棚改工作与政府形象特色梳理总结,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客观评价并分析其政府形象系统与塑造传播;与国内沈阳市、黄石市,国外伦敦市、纽约市和首尔市进行比较,从多个维度对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为其他城市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提升政府形象提供经验。第1章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方法进行简单阐述。第2章界定“政府形象”、“棚户区改造”等相关概念,提出政府形象构成、塑造阶段与传播模型等相关理论。第3章作为文章的研究重点,通过梳理海口市棚户区改造历史、分析海口市经典棚改项目、调研海口市政府形象,总结海口市政府形象特色及相关影响因素。第4章对比国内三个改造城市中的政府形象,得出城市价值导向决定政府形象差异的结论;梳理英、美、韩三国经典改造项目,比较四国改造中的政府形象,因社会发展阶段、文化意识等因素影响,政府形象各有特色。第5章为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根据不同地区及国家的相关经验,笔者提出系统化构建政府形象、制度化政府形象塑造、科学化传播政府形象的对策与建议。运用正确的方法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社会的繁荣进步。

二、2000年上海房地产业大事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上海房地产业大事记(上)(论文提纲范文)

(1)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学术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政管理
    第一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施政博弈
    第二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市政管理
    第三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会治理
第二章 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民生活
    第一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市民群体
    第二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公共空间
第三章 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文化
    第一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群心理
    第二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群感知
    第三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多元文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2)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2.2.2 土地的租赁
        2.2.3 员工的招聘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3.2.1 牛奶
        3.2.2 冰淇淋
        3.2.3 奶油
        3.2.4 其他乳制品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3.3.1 订户模式
        3.3.2 专卖店模式
        3.3.3 杂货店模式
        3.3.4 交易会模式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一)学术发展趋势分析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三)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核心文献
    三、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指导与借鉴
        (二)分析思路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探讨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探讨难点
    五、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开放史及其研究范式
        (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四)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及其学术发展
    一、上海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上海改革开放概念辨析
        (二)上海改革开放史的概念界定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价值意蕴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背景变迁
        (一)改革开放由试点到全面深化、纵深发展
        (二)中共党史研究由规范、兴盛到全面发展
        (三)上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由“后卫”到“排头兵”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时间脉络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萌生与初兴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规范与兴盛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问题聚焦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
        (二)关于领导人与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
        (三)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改革与试点的研究
        (一)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研究
        (三)关于上海金融改革的研究
        (四)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五)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六)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七)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的研究
        (八)关于上海大型城市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九)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
    三、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上海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全球化与上海改革开放
        (二)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三)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四,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一)对上海改革开放定位与特色的追问与解答
        (二)对上海改革开放实践模式与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三)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
        (四)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
第三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史料研究方法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史料来源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文献史料研究方法运用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口述史学方法
        (一)何为口述史学方法?
        (二)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应用
        (三)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功用及局限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产生及流变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效果与改进
    五、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释义
        (二)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运用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中效能与不足
第四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机构团体
    一、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类型
        (一)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与影响力
        (三)上海报刊与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二、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机构社团及其人员组成
        (一)党史研究机构及党校
        (二)驻沪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机构
        (三)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纪念馆及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
        (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国内高校
    三、海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期刊、人员
        (一)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人员
    四、海外上海研究的特点及与国内研究的异同
    五、海外上海研究的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启示
第五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成就、特征及经验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就概述
        (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二)研究成果类型多样且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
        (三)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反思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研究内容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四)研究视角与场域的多维性
        (五)研究问题的聚焦性与延展性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一)重视基本史实的研究,理清改革开放历史脉络
        (二)突出典型改革实践研究,凸显上海改革开放特色
        (三)做好研究规划和引导,注重研究资政育人功能发挥
        (四)整合研究力量,增强研究的协同性
第六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展望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官方档案的封闭性与民间史料的收集发掘
        (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科研能力相关不足
        (三)党史学科归属及建设问题
        (四)当代人修当代史问题
        (五)对改革争论和理论突破的研究不足
        (六)区县改革开放研究相对薄弱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
        (一)继续推进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规划
        (二)增强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注重民间史料与官方史料的互济
        (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前景趋势
        (一)注重改革开放经验模式的总结
        (二)突出“现代化”的研究叙事范式
        (三)继续以社会史为基础考察改革开放史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五)彰显党史研究“与时代同行”的特征
    四、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予以关注的研究议题
        (一)对“人”的发现与关怀
        (二)对“改革开放精神”凝练
        (三)对“改革争论”的探讨
        (四)对改革开放“史”的定位与探究
        (五)对改革开放国际阐述与传播话语的构建
        (六)国家战略视阈下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结语
    一、选题研究的不足
    二、未来研究改进及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
后记

(4)历史街区中经租房的空间演变与利用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缘起
    0.2 研究对象
    0.3 文献综述
    0.4 研究内容
    0.5 研究方法
    0.6 研究意义
    0.7 论文组织结构
第一章 经租房的产生(1956-1966 年)
    1.1 经租房产生的历史背景(1956 年前)
        1.1.1 新增住房面积跟不上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要
        1.1.2 房租管制政策难以缓解房荒
        1.1.3 社会主义改造与大跃进运动
    1.2 经租房制度的确立:私房改造运动(1956-1966 年)
        1.2.1 初创:第一轮私房改造(1956-1958 年)
        1.2.2 规范化:第二轮私房改造(1958-1960 年)
        1.2.3 巩固:补改和退改(1960-1966)
    1.3 经租房制度对物质空间和居住情况的影响
        1.3.1 房屋空间分割
        1.3.2 居住密度增加
        1.3.3 建筑质量下降
        1.3.4 首批租户定居
    1.4 小结:经租房是有社会保障属性的准公共产品
第二章 经租房物质空间与居住情况演变过程
    2.1 无序加建的破碎期(1966-1978 年)
        2.1.1 “文化大革命”中的挤占
        2.1.2 政府建设与居民自建的“穷过渡”
    2.2 鼓励兴建的重构期(1979-1991 年)
        2.2.1 投资主体的放权让利加速住房建设
        2.2.2 居住需求的提高带来功能性加建
    2.3 衰退消亡的没落期(1992 年至今)
        2.3.1 危旧房改造热潮中的大量拆除
        2.3.2 历史街区保护下的衰退和维护
        2.3.3 住房制度变革下的社会结构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经租房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演变
    3.1 产权和使用权的复杂演变
        3.1.1 含混-公有-杂糅
        3.1.2 落实私房政策的困难
    3.2 住房制度改革对经租房的影响
        3.2.1 住房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
        3.2.2 经租房住户的部分疏解
    3.3 低租金制下经租房的修缮难题
        3.3.1 租金降低导致“租不养房”
        3.3.2 租金改革依然“入不敷出”
    3.4 公房管理的固化和调控失灵
        3.4.1 早期经租房的灵活调控
        3.4.2 当前公房管理及其固化
    3.5 经租房拆迁征收中的矛盾纠纷
        3.5.1 产权边界模糊导致的纠纷
        3.5.2 征收方式简单导致的矛盾
    3.6 小结
第四章 居住类直管公房现状分析
    4.1 经租房对历史街区的价值
        4.1.1 历史价值
        4.1.2 风貌价值
        4.1.3 社会价值
    4.2 居住类直管公房的现状空间与使用情况
        4.2.1 居住拥挤与房屋空置并存
        4.2.2 空间环境杂乱与建筑破败
        4.2.3 弱势群体聚集与流转加快
    4.3 居住类直管公房实例调查
        4.3.1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二条31号
        4.3.2 南京市小西湖堆草巷25号
        4.3.3 代管产南京市小西湖堆草巷13 号
        4.3.4 补改造南京市秦淮区水斋庵41 号
    4.4 南京小西湖片区微更新项目调查
        4.4.1 项目概况
        4.4.2 产权现状
        4.4.3 征收、腾退和平移安置
    4.5 小结
第五章 历史街区中居住类直管公房的利用对策
    5.1 制度改革
        5.1.1 观念转变
        5.1.2 住房保障体系的借鉴与新旧公房并轨
    5.2 管理细化
        5.2.1 腾退与补偿政策的细化
        5.2.2 人口疏解与调控
        5.2.3 建立信息平台,细化管理办法
    5.3 资源优化
        5.3.1 完善配套,服务街区
        5.3.2 调剂余缺,就地改善
        5.3.3 有效利用,提升活力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学界研究现状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0.4.1 拟实现的目标
        0.4.2 方法与路径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1.1.1 租界的形成
        1.1.2 租界的扩张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1.2.1 英美公共租界
        1.2.2 法租界
    小结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2.1.1 阶段性特征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2.2.1 租界早期报道
        2.2.2 电报工程师
        2.2.3 三次电话试验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2.3.1 单线简式磁石
        2.3.2 单线复式磁石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小结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3.1.1 汉口路14号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3.1.3 多局制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3.2.1 自动电话概况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3.2.3 按次计费
        3.2.4 升级五位号码
    3.3 安森报告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3.3.2 十字路口
        3.3.3 出售华洋公司
    小结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4.1.1 贝恩与I.T.T.
        4.1.2 海外对决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4.2.1 旋转制
        4.2.2 改造工程
        4.2.3 一市两制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4.3.2 寓管理于会计
        4.3.3 全球一体化
    小结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1.1 电报管理模式
        5.1.2 工部局的抉择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5.3.1 行业规范
        5.3.2 调整收费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5.4.1 迟到的改革
        5.4.2 贝恩的警告
        5.4.3 海外的博弈
        5.4.4 最后的较量
    小结
第6章 结语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6)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视角
        1.3.2 时空界定
        1.3.3 研究重点
        1.3.4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1.4.1 研究方法
        1.4.2 史料调查
    1.5 相关概念
        1.5.1 苏联经验
        1.5.2 现代城市规划
        1.5.3 城市规划史
        1.5.4 苏联城市规划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相关研究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2.3 评述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3.4 小结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5.5 小结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6.6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7.3.1 城市总体规划
        7.3.2 近期建设规划
        7.3.3 城市区域规划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后记

(7)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筑路史——贾尔业爱路之诞生
    第一节 辟筑背景
        一、早期水乡图景
        二、法租界越界筑路
    第二节 辟筑过程
        一、路之辟筑
        二、路名考证
    第三节 近代化市政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二、三角花园——普希金雕像
    小结
第二章 造房史——“花园洋房”街区
    第一节 “花园洋房”街区形成及成因
        一、“花园洋房”街区形成
        二、“花园洋房”街区成因
    第二节 早期地产业主
        一、中国营业公司
        二、万国储蓄会
        三、其他地产业主
    第三节 街区建筑风貌
    小结
第三章 人文史——“中国历史名人第一圈”
    第一节 居民变迁
        一、法租界时期
        二、抗战时期
        三、解放前夕
    第二节 金融世家:席家花园
        一、洞庭席氏家族
        二、中央造币厂厂长席德柄
    第三节 宗教圣堂:东平路基督堂
        一、自由牧师陈鸣扬
        二、东平路基督堂与《基督堂年刊》
    第四节 总统官邸:蒋宋“爱庐”
        一、最早居住者
        二、“爱庐”时代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913-1941年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居民统计表
    附录2:1932年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沿线地产业主统计表
    附录3:1945-1949年上海解放前东平路及其周边国民政要寓居表
致谢

(8)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上海总商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一、上海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
        二、上海总商会的创立
        三、上海市总商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一、中国红十字会创立的背景
        二、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三、中国红十字会易名冲突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救援
    第三节 上海绅商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一、参与国际红十字大会
        二、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
        三、空降红十字会副会长
        四、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红会
    第四节 清末民初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活动
        一、创建时疫医院
        二、创办中国公立医院
        三、救援江浙战争
    第五节 中国红十字会与政府的博弈
        一、上海绅商主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原因
        二、中国红十字会纳入政府管理体系的原因
        三、政府望主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原因
第三章 上海市地方协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上海市地方协会的组织结构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成员结构
        二、史量才之死
    第二节 上海市地方协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互动
        一、救援一二八淞沪会战
        二、绥远抗日救援
        三、征求会员运动
第四章 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中华医学会的创立
        一、中华医学会创立原因
        二、中华医学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交流
    第三节 中华医学会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
        一、合作经营红十字会总医院
        二、红十字会总医院护士学校
        三、参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上海市救护委员会
        四、主持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医务委员会
第五章 上海恒社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恒社的成立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中的恒社成员——以上海分会为例
        一、恒社掌权
        二、征求会员活动
        三、开办诊疗所和流动服务站
    第三节 杜月笙与中国红十字会
        一、首触红会
        二、救援淞沪会战
        三、总领总办事处
第六章 国际交流与中国红十字会
    第一节 国际帮助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
        一、日俄战争救援与国际帮助
        二、奉献牺牲的首位外国医师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的新生力量
        一、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的成立
        二、国内外的支持
        三、上海难民救济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大上海计划”的诞生
    第一节 租界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租界的出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畸形现象
        二、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
        三、上海城市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四、近代上海华界的市政建设实践
    第二节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的鲜明特色
        一、近代城市发展状况及专业规划的出现
        二、“芝加哥计划”:上海城市规划的主要样板
        三、西学为用:清末以来的中国城市发展及规划实践
        四、复兴为本:近代上海积极谋求城市发展的表现
第二章 “大上海计划”的出台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重任在肩:计划的出台
        一、国民政府的期望
        二、历任市长的努力
    第二节 与外比肩: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内在需求:重点聚焦另辟新城
        二、以港兴市:积极建设“东方大港”
        三、合理布局:全面改建交通系统
第三章 “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与失败
    第一节 计划的实施:改造与新建并行
        一、旧城区的改造
        二、新市区的开发
        三、各方合力推进
    第二节 计划的失败:天灾与人祸
        一、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二、当局决策不够成熟
        三、战争打击接连不断
    第三节 一对个案的比较:市政府新屋与国际饭店
        一、市政府新屋:中西合璧的典范
        二、国际饭店:摩登现代的象征
第四章 “大上海计划”的继承和影响
    第一节 从双核到一统: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
        一、日占时期上海城市规划的演变
        二、殖民性:日占时期上海城市规划的新特点
    第二节 现代性的凸显:“大上海都市计划”
        一、“大上海都市计划”产生的理论背景
        二、“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基本内容
        三、“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基本特点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研究 ——以海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府形象”研究现状
        1.2.2 “棚户区改造”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
第2章 政府形象与棚户区改造相关理论
    2.1 政府形象相关理论
        2.1.1 政府形象定义与构成
        2.1.2 政府形象特征与作用
        2.1.3 政府形象塑造
        2.1.4 政府形象传播
    2.2 棚户区改造相关理论
        2.2.1 棚户区改造内涵与意义
        2.2.2 棚户区改造历史与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3.1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简介
        3.1.1 棚改背景与阶段
        3.1.2 棚改项目梳理
        3.1.3 棚改工作特色
    3.2 海口市经典棚改项目
        3.2.1 玉沙村棚改: “2007年海口人民最满意的一件事”
        3.2.2 镇海村棚改: “村民安居乐业,人文滋养关怀
    3.3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3.3.1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调研
        3.3.2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系统
        3.3.3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塑造与传播
        3.3.4 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4.1 国内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4.1.1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4.1.2 黄石市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4.2 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对比分析
        4.2.1 棚户区改造中的海口、沈阳、黄石政府形象对比分析
        4.2.2 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
    4.3 国外改造项目中的政府形象
        4.3.1 伦敦贫民窟改造
        4.3.2 纽约市贫民窟改造
        4.3.3 首尔市城市复兴运动
    4.4 国内外改造项目中政府形象分析
        4.4.1 国内外政府形象与改造项目分析
        4.4.2 国外改造项目中政府形象启示与借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对策
    5.1 系统化政府形象构建
        5.1.1 政府形象理念系统
        5.1.2 政府形象行为系统
        5.1.3 政府形象视觉系统
    5.2. 制度化政府形象塑造
        5.2.1 政府形象塑造步骤
        5.2.2 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5.3 科学化政府形象传播
        5.3.1 政府: 优化传播方式
        5.3.2 公众: 培育成熟公民社会
        5.3.3 媒介: 正确运用影响力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调研问卷

四、2000年上海房地产业大事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变革[D]. 崔正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2]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D]. 许振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历史街区中经租房的空间演变与利用对策[D]. 张玉晟. 东南大学, 2019(06)
  • [5]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 [7]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D]. 王小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上海地方势力与中国红十字会(1904-1949)[D]. 罗艳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9]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D]. 俞世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10]棚户区改造中的政府形象研究 ——以海口市为例[D]. 符雯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2000年上海房地产大事记(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