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数字并意外获胜

破译数字并意外获胜

一、解读数字 出奇制胜(论文文献综述)

田义[1](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黎静[2](2020)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辞格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诗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极具音乐美、画面美等特点,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共选入22首经典古诗词,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辞格教学又是古诗词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古诗词的辞格教学还存在着修辞教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和师生的修辞运用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鉴于此,笔者本文运用了理论探讨和教学案例分析,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辞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对试图对高中语文古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一辞格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希望能为教师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论述高中语文辞格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对教材上的古诗词篇目进行列举,共有二十二首,其中有十四首诗、八首词。第三章至第七章是对单一辞格的教学进行研究:第三章是譬喻辞格的研究,分别从譬喻的定义和类型,结合教材内外的诗词进行分析,接着对程翔老师课堂上对譬喻辞格的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比之长,较之短”和“以我手,书我心”的教学建议。第四章是引用辞格的教学分析,例析了引用辞的概念和两种方式,列举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引用辞并分析其内容和妙处,最后提出“深入解读”和“深入教学”等教学建议。第五章是夸张辞格的教学,具体分析了夸张辞的含义和两种分类,详细分析了教材上的古诗词的“夸张之最”——《蜀道难》,并提出“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以赏带写,以写带思”“教师为辅,生生互教”三点教学建议。第六章是对偶辞格的教学,分析了对偶辞的概念和类别,并对对偶和对仗进行辨析,在教学建议方面,根据韩军老师在《登高》教学课堂上对对偶这一辞格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教学建议。第七章是关于借代辞格的教学,从定义、分类、功能对借代辞进行较为全面的概述,分析了教材中的古诗词的部分运用了借代辞的句子,然后提出教学建议。

李升祥[3](2020)在《《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用户视觉体验的诉求,加之移动互联技术的赋权,作为新兴报道形式的数据新闻热度不减,其传播渠道也随之不断拓宽。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数据新闻业将目光瞄准新媒体端口,尤其是微信、微博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数量逐年持续增长,用户年龄层分布广泛,且小程序轻量承载内容,平台可视化交互体验,以及高强度链式传播等优势,使其备受各界新闻媒体青睐。诸如,网易开通数据新闻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人民日报》在其微信公众号推送数据新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数据新闻优势集中显现,图表形象化解读相关信息,令民众及时准确了解疫情最新动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较早推出数据新闻的传统纸媒,《新京报》不甘示弱、蓄势待发,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多元化信息传播策略。除了传统发布渠道以外,将其数据新闻加工整理后,推送到微信公众号“新京报”,借助自身积累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微信平台的内容与渠道优势,力求实现其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引领潮流之先为同类媒体移动端数据新闻布局提供了典型范式。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知识为基础,辅以管理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案例研究、内容分析法对其传播策略加以细致、深入分析。这既有助于自身改进,取得长足进步;也有利于传统纸媒学习借鉴,开启数据新闻报道全新篇章。研究发现,《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标题语言讲究叙事技巧,制图简约精美,关注时代议题;同时借助平台优势,实现用户参与互动,即时分享传播,在场体验有所增强。然而白璧微瑕,仍存在外部数据依赖、内容承载设限、动态预测匮乏等不足之处。为此,《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编辑团队还应继往开来,针对当前存在问题采取强而有力措施并创新发展空间,进而厚积薄发更上一层楼;在大数据浪潮下,传统都市报媒体应顺势而为,入局数据新闻业尤其是重视移动端口布局,力争形成自身特色。

茹天[4](2020)在《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视觉样式在科学技术的催动下不断涌现,数理性设计形态就是其中之一,数理性设计形态以“平坦的世界”为创意来源,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平台,从创意、工具、材料、传播方式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具有数理美感的设计形态不仅反映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也表达着人类智能对美学的理性思考。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还是一种策略、一种思维方式,它讲求在思维层面上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与逻辑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数理性设计形态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显着特点。参数控制结构、模块拓扑结构、模块线性变化结构、以及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从构形规则中反映了数理性结构的总体形式语汇,现代设计形态所呈现的数理性结构不仅仅是现代设计者依靠计算机工具简单生成的视觉形式,更是自然造物法则、人类审美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结果。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素材选择,再到模型建立的连续过程,这一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环形流程而并非线性流程,各个步骤之间有时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生相互融合与渗透,数理性设计形态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式的设计,是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获得的逻辑上的关联,并最终落脚在数理性的形态上给出的设计雏形和理念。在造型的过程中,形式美学原则、通用技术原则、和观念创新原则是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补充,从形式美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观,三个层次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形态生成时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数理性设计形态并不是冰冷的数学模型,人对它的形式创造使其焕发出美的温度感和人文特征,数理结构只是构成造型的骨架,真正赋予这种数理性形态生命体本质的是形式美学的创新,对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始终是为了启发人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新兴的视觉样式,从而指导现代设计者用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本文从理论基础、结构构架、设计原则、生成方法这四个层面剖析了现代设计中的数理性设计形态,可以发现,数理性设计形态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图式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某一设计领域产生的设计方法,而是顺应了面向未来的大众审美所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具有科技感的造形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数理性设计形态是科技之美在设计形态上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是对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构建。

徐锋[5](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胡群义[6](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招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招贴艺术经历了推陈出新的表现形式、渐入佳境的市场发展和数字技术革命的巨大变化发展过程。本文以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招贴为研究对象,从设计艺术学的视野出发,对中国招贴的设计特征、技术迭新、演变缘由、行业发展的变化等因素进行整体探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招贴设计发展脉络和设计风格,并对开拓中国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首先,本研究结合设计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文献筛选、个案分析、实例论证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招贴设计进行梳理归纳。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对中国招贴进行历史分期,总结提炼在各个时期下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变化,力臻呈现出不同时代风貌下招贴演变轮廓。其次,在不同时期招贴艺术的背景下,结合招贴的题材、构图、字体和色彩加以深入分析,揭示招贴在不同创作背景下产生横向与纵向的视觉差异与变化。最后,探析中国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数字技术背景下招贴形态的基本概况。由此,可总结出以下基本观点:一方面,80年代以生活资料为的创新型招贴,90年代趋向国际化的创意型招贴以及2008年至今的多维度传播的互动型招贴的重要特征。招贴的设计风格演变是多层次的,归纳出美学思潮的影响、印刷技术的进步,国际化的环境、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等因素;另一方面,从传统的、单一的、静态的向跨维度的、体验的、互动的形式发展,并以设计实践对招贴趋势和研究成果进行验证。

曹烨[7](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吴莹[8](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苏安矗[9](2019)在《图解新闻内容生产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视觉时代的冲击,人们的视听感官都得到了极大地延伸,无论是电脑还是移动智能手机的兴起,都丰富了人们的视听享受,而在新闻界,一股视觉技术的冲击也娓娓而来,新闻过去主要是以文本形式来呈现,而现在,新闻可视化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媒体纷纷加入新闻可视化阵营,推出了多款可视化产品,而传统媒体也不甘示弱,开始创立一些专门的栏目,图解新闻,作为新闻可视化技术的衍生,开始走入人们眼前,它以丰富的视觉元素,趣味性的新闻解读受到不少新闻受众的喜爱,本文对图解新闻的定义以及其与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并且分析了图解新闻产生的动因,其中包括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融合成为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信息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媒体交互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闻可视化的要求及数据新闻的局限等。本文主要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样本统计法、SWTO分析法等对目前主要的四种图解新闻组织模式状态的统计分析,探讨图解新闻组织的动力机制,并从大外部环境对图解新闻进行分析,探讨图解新闻快速发展的措施。图解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它的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当下新闻可视化生产组织的内部运行情况和动力机制,同时图解新闻生产及策略研究对当下新闻形式发展方向局域重要意义,望本次研究能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闫书昌[10](2020)在《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大心理学观”研究理念,展开对中国文化中智谋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以期获得契合于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智谋文化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规律。通过字形字义综合分析法(汪氏语义分析法)、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理论构建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探讨了中国人重智谋的缘由,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智谋心理学思想在雅文化和俗文化中的演进,中西智谋文化的差异,智谋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智谋心理的结构、特质、机制、道德性,并对中国智谋文化进行了心理学理论构建。本文研究发现:(一)农耕文化、战争文化及相关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人重视智谋缘由。(二)对“谋”“智”“计”“策”“术”“算”“韬”等汉字的语义分析之后发现,认为智谋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个具体的思维、决策过程,其中蕴含内在心智计算过程、问题解决的目标性和指向性,以及智谋本身的隐蔽性,和相互作用的双方在利益上的增减性。(三)通过对智谋相关词语的词汇学分析发现,中国智谋文化中谋的基础是智慧,智慧外化为谋略,并表现出功能性。智谋的内在过程是计算、计划的过程,其发生场所具有特定的私密性。(四)中国智谋文化经历了从雅文化向俗文化的转换和发展过程。以兵家、纵横家、儒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中国雅文化展示出中国智谋文化思想的多元格局:兵家重“奇正”“诡道”;纵横家重“权借”之谋;儒家重“智”少谋;道家追求出乎于道,重视辩证的大智谋;法家强调“术”,重视法度的智谋。(五)中国智谋文化向俗文化转换后,以更为贴近民众日常生活与实践的形式,表现在“三国文化”、《智囊》、“三十六计”“厚黑学”以及当代谚语等文本之中。“三国文化”是智谋从雅文化到俗文化转变的重要环节,其中的“三国”“诸葛亮”“曹操”均已经成为中国智谋文化的象征性文本或形象。《智囊》则开创了才智的形态和层次研究的先河,并提出了才智与德行相互独立的思想。“三十六计”是中国智谋文化的隐喻性表达,它是一种象思维、应事思维的非逻辑性体系,其中隐含着中国人迂回性思维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思想观念。“厚黑学”中的权谋论是智谋在特定领域的极端形态,它并不能代表智谋文化主流观念和思想。当代中国谚语表现出智谋崇拜心理,将智谋视为人类行为活动中的终极手段。中国谚语智谋文化表现出经验主义智谋观,将智谋视为经验的产物。谚语智谋文化认为智谋既受情绪的激发,又受限于情绪。(六)尽管西方文化中存在着智谋的理念和实践,但是存在着轻视智谋的倾向,没有形成鲜明的智谋崇拜心理。中国智谋文化影响了中国人“一切皆有可能观念”,并实用主义理性、非线性思维的方式。(七)中国智谋心理的结构表现为内智外谋,即基础是智慧,智慧外化为谋略,并表现出功能性。智谋的主要心理特质有奇、诡道和隐蔽。智谋的心理机制是反心理理论。智谋本身不具有道德性,但是其行为主体和目的具有道德性。(八)中国智谋文化是基于实践经验的观察,其展示出的是不同情境、不同行动阶段发挥认知启发的工具,这可能阻碍着中国智谋文化中一套单一行为模式的构建。本文提出的中国智谋文化理论模型认为,以雅文化、俗文化为载体的中国智谋文化既是中国人智谋崇拜的结果,又是促成崇拜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循环性。智谋是一个从初始状态指向目标状态的内部决策,并表现出行为倾向性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一切皆有可能”理念、非线性思维、实用主义思维、迂回性思维的影响,中国人智谋实践中表现出象思维的特点,在历史智谋实例的原型启发之下,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指向最终目标状态。智谋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在于“奇”与“正”的转换,通过“反心理理论”能力,以突破对方思维的框架。

二、解读数字 出奇制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数字 出奇制胜(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背景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辞格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
    2.1 高中古诗词修辞教学的重要意义
    2.2 辞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列举
3.譬喻辞格及其教学
    3.1 关于譬喻的定义
    3.2 譬喻的类型
    3.3 教材上古诗词的譬喻辞格举隅
    3.4 譬喻辞格的教学案例分析及建议
4.引用辞格及其教学
    4.1 引用辞的概念
    4.2 引用的两种方式
    4.3 教材里的引用辞
    4.4 引用辞的教学建议
5.夸张辞格及其教学
    5.1 夸张辞的概念及分类
    5.2 教材上的古诗词里的夸张辞格
    5.3 夸张辞的教学建议
6.对偶辞格及其教学
    6.1 对偶辞的概念
    6.2 对偶的类别
    6.3 对偶辞的教学建议
7.借代辞格及其教学
    7.1 借代辞的定义及分类
    7.2 借代辞格的功能
    7.3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借代辞格举隅
    7.4 借代辞格的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论文研究思路
        2.主要研究方法
一、主要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一)国内外数据新闻发展概况
        1.数据新闻思想内涵与主要特征
        2.数据新闻社会功能与价值解读
    (二)《新京报》数据新闻生产实践
        1.《新京报》数据新闻制作流程
        2.《新京报》数据新闻实践历程
二、《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的内容策略
    (一)微信平台数据新闻标题
        1.标题类型:巧言善问,满足用户求知欲望
        2.标题内容:直接明了,适应碎片阅读需要
        3.标题语言:风趣幽默,构建创新扩散语境
    (二)微信平台数据新闻正文
        1.数据来源:统筹兼顾,多元渠道获取信息
        2.报道主题:包罗万象,根据热点设置议题
        3.报道范围:聚焦国内,兼顾区域形象建构
        4.认知分析:民生矩阵,问题责任意识凸显
    (三)微信平台数据新闻图表
        1.图表类型:多图呈现,力求简洁完整叙事
        2.可视交互:H5界面,打造“在场”阅读体验
    (四)报道功能与向性
        1.报道功能:全晰解读,彰显数据新闻内涵
        2.报道向性:不偏不倚,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三、《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的形式与时间策略
    (一)重视“眼球经济”法则
        1.审美视域下的动态视觉引导
        2.人际好奇间的好友在读标记
    (二)畅享信息“悦读”体验
        1.差异化布局的内容浏览模式
        2.媒介融合生态的跨平台对接
    (三)贯彻“分享即传播”理念
        1.移动社交平台的点对点分享
        2.基于朋友圈的链式互动传播
    (四)强化“时间管理”观念
        1.管理理念下的阅读时间提醒
        2.订阅号内容推送的时间法则
四、《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不足与建议
    (一)《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不足之处
        1.动态图表稀缺,游戏交互弱化
        2.外部数据约束,更新频率受限
        3.流量爆款不足,预测报道匮乏
        4.平台活力不足,内容承载设限
    (二)《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优化建议
        1.培养复合人才,强化互动仪式
        2.完善内部数据,优化采编模式
        3.依托爆点取胜,科学预测报道
        4.细化选题类别,小程序轻承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语言和新媒介的产生
        1.1.2 数字技术和新媒介对设计的影响
        1.1.3 数据化与设计的数理性
        1.1.4 设计数理性的实现基础
        1.创意来源——平坦化的世界
        2.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
        3.表现平台——多媒体技术
        4.传播介质——数字信息网络
        1.1.5 新图式现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理论方面
        2.实践方面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理论方面
        2.实践方面
第2章 数理性设计的基础
    2.1 数理的认识
        2.1.1 西方的数理认识
        2.1.2 东方的数理认识
    2.2 数理与形式
        2.2.1 西方的数理与形式
        2.2.2 东方的数理和形式
        2.2.3 现代设计中的数理与形式
    2.3 形成数理性的基本尺度
        2.3.1 比例
        1.对称
        2.变形
        3.黄金分割
        4.人体比例
        2.3.2 模数
        1.模块
        2.单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形态中的数理性结构
    3.1 参数控制结构
        3.1.1 线性结构形态
        3.1.2 体块结构形态
    3.2 模块拓扑结构
        3.2.1 “单点——单点”拓扑结构
        1.环形拓扑结构
        2.莫比乌斯环结构
        3.2.2 “单点——多点”拓扑结构
        1.树形拓扑结构
        2.星型拓扑结构
        3.树形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融合
        3.2.3 “多点——多点”拓扑结构
        1.网状拓扑结构
        (1)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2)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2.蜂窝状拓扑结构
        3.2.4 多种拓扑结构的交织
        1.星型拓扑和环形拓扑的交织
        2.扭结和链环
    3.3 模块的线性变化结构
        3.3.1 直线变化——模块渐次数列结构
        3.3.2 曲线变化——模块螺旋排列结构
    3.4 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基本原则
    4.1 形式美学原则
        4.1.1 对称与秩序
        4.1.2 节奏与统一
    4.2 通用技术原则
        4.2.1 软件编辑
        4.2.2 模型制作
    4.3 观念创新原则
        4.3.1 形式新颖
        4.3.2 多解与环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
    5.1 创意的产生
        5.1.1 仿生
        5.1.2 抽象
    5.2 素材的选择
        5.2.1 无机形
        5.2.2 有机形
    5.3 数理模型的建立
        5.3.1 多重模型
        1.重复
        2.模组化
        5.3.2 连续模型
        1.变形
        2.几何化
        (1)拓扑几何变形
        (2)数据几何变形
        5.3.3 参数模型
        1.模拟
        (1)变数
        (2)粒子控制
        (3)集群
        2.参数化
        (1)多解
        (2)限制
        5.3.4 流动模型
        1.运动
        (1)交错
        (2)层理
        2.视觉化
        (1)视觉化网络
        (2)视觉化曲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
    6.1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
        6.1.1 多元化设计方案
        6.1.2 可交互的设计形式
    6.2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未来
        6.2.1 “人——机”互联的视觉媒介
        6.2.2 从二维到多维的视觉形态转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录
致谢

(5)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招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对本研究招贴的概念界定
        1.2.2 本课题的研究范畴
    1.3 研究现状与评价
        1.3.1 基于设计学角度
        1.3.2 基于传播学角度
        1.3.3 基于社会学角度
    1.4 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推陈出新:改革开放初期的创新型招贴(1978—1991 年)
    2.1 开放与转型格局下的社会新契机
        2.1.1 观念迭新的政治经济氛围
        2.1.2 美学思潮影响下创作形态
        2.1.3 激光照相排版印刷的应用
    2.2 招贴设计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
        2.2.1 生产型转向生活资料型招贴
        2.2.2 风格与图形元素的构成延展
        2.2.3 标题美术字体的简化与凝练
    2.3 生活化再现的创新型招贴的案例分析
        2.3.1 “真实再现,情感传递”的摄影技术类招贴
        2.3.2 “场景拼合,突出商品”的商业产品类招贴
        2.3.3 “组合手法,多元呈现”的电影艺术类招贴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渐入佳境:市场深入发展期的创意型招贴(1992—2008 年)
    3.1 社会化变革中招贴设计转型的新诉求
        3.1.1 政治与经济的国际化潮流
        3.1.2 平面设计领域的南方现象
        3.1.3 手工绘制转向于电脑制作
    3.2 招贴创作形式和内容的挖掘与探索
        3.2.1 图形语境的切入与建构
        3.2.2 卡通吉祥物元素的纳入
        3.2.3 超越文字的视觉化传达
    3.3 国际化潮流的创意型招贴的典型案例分析
        3.3.1 “极简创意,出奇制胜”的海尔品牌营销招贴
        3.3.2 “超越梦想,人文奥运”的北京奥运主题招贴
        3.3.3 “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的万科第五园房地产招贴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科技引航:数媒技术突破期的互动型招贴(2009—2018 年)
    4.1 互联网背景下招贴发展跨界融通的新动力
        4.1.1 数字技术革命的媒介发展
        4.1.2 动态界面已成为优势潮流
        4.1.3 设计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4.2 招贴设计中图像范式的贯通与转换
        4.2.1 视觉传播元素的信息载体
        4.2.2 色彩氛围中营造视觉效应
        4.2.3 互动体验性下的设计特征
    4.3 多维度传播的互动型招贴的典型案例分析
        4.3.1 “新颖凌厉,现代美学注入东方色彩”——黄海商业电影海报
        4.3.2 “共享之名,跨维重塑的互动性形态”——共享单车海报设计
        4.3.3 “木刻版画,非理性与摄影技术结合”——李永铨《新九宗罪》招贴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新媒体传播中招贴的设计评价及实践案例
    5.1 数字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招贴新语境
        5.1.1 媒介传播载体增加
        5.1.2 资讯的爆发式增长
        5.1.3 文化审美观的变迁
    5.2 转型设计中招贴设计的发展与趋势
        5.2.1 本土化与民族化传承理念
        5.2.2 商业与文化招贴边界扩大
        5.2.3 创作风格的精进与多样性
        5.2.4 跨媒体呈放多元文化价值
    5.3 航空航天科普招贴创作的设计实践
        5.3.1 “中国梦·梦航天”系列海报
        5.3.2 “求索·腾飞·筑梦”系列招贴
        5.3.3 “追梦长空,迎风远航”故事版分镜
        5.3.4 “逐梦航天”系列人物插画海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表A.1 1978-1992 年典型海报招贴案例
附表A.2 1993-2008 年典型海报招贴案例
附表A.3 2009-2018 年典型海报招贴案例

(7)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1 相关概念解释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3.3 境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1.3.2 适宜的使用性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1.3.4 经济生态型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2.3.1 临时性建筑
        2.3.2 临时性设施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2.4.1 艺术活动
        2.4.2 休闲娱乐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9)图解新闻内容生产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意义
        0.1.1 现实意义
        0.1.2 理论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外文献综述
        0.2.2 国内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
        0.3.1 样本统计法
        0.3.2 内容分析
        0.3.3 SWTO分析法
    0.4 预测达到的目标
    0.5 创新点
1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1.1 图解新闻概念
    1.2 数据新闻
    1.3 新闻可视化
    1.4 关系辨析
2 图解新闻产生的缘起
    2.1 图解新闻产生的动因
        2.1.1 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2.1.2 “融合”成为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
        2.1.3 信息数据库的不断完善
        2.1.4 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的发展
        2.1.5 媒体交互技术的发展
        2.1.6 新闻可视化的要求及数据新闻的局限
    2.2 图解新闻产品更迭
        2.2.1 图解新闻1.0时代——平面图片
        2.2.2 图解新闻2.0时代——动态图像
        2.2.3 图解新闻3.0时代——动态交互
3 图解新闻内容生产流程分析
    3.1 国内四种典型图解新闻组织模式及生产流程统计分析
        3.1.1 “先发阵营”——人民网《图解新闻》
        3.1.2 “后起之秀”——四川报业集团《MORE大数据》
        3.1.3 “基座”——新浪网《图解天下》
        3.1.4 “边缘化”——中新网《图解新闻》
    3.2 图解新闻制作动力机制分析
        3.2.1 政策
        3.2.2 平台影响力
        3.2.3 团队配置
4 图解新闻生产的SWTO及发展策略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
        4.1.1 叙事能力强
        4.1.2 题材具有普适性
        4.1.3 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4.1.4 适于碎片化阅读,更具趣味性
    4.2 劣势(weaknesses)
        4.2.1 制作时间长,更新慢
        4.2.2 社交互动性差
        4.2.3 新闻细节呈现不够,缺乏深度
        4.2.4 动态交互形式缺乏
    4.3 风险(threats)
    4.4 机会(opportunities)
    4.5 解决对策
        4.5.1 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打造专业团队
        4.5.2 加强与社交媒体的合作
        4.5.3 深化图解新闻内容
5 图解新闻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部分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部分 文献综述
    2.1 智谋思想与智谋学研究
    2.2 “三十六计”研究
    2.3 小结
第3部分 研究构思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方案
    3.3 研究方法
第4部分 中国人重智谋的缘由
    4.1 农耕文化及相关文化观念
    4.2 战争文化及相关文化观念
第5部分 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
    5.1 智谋相关汉字的文字学研究
        5.1.1 “谋”
        5.1.2 “智”
        5.1.3 “计”
        5.1.4 “策”
        5.1.5 “术”
        5.1.6 “略”
        5.1.7 “算”
        5.1.8 “韬”
        5.1.9 智谋相关汉字的语义分析法研究总结
    5.2 智谋相关词汇的词汇学研究
        5.2.1 “智”的词汇学
        5.2.2 “计”的词汇学
        5.2.3 “谋”的词汇学
        5.2.4 “算”的词汇学
        5.2.5 智谋相关词汇的词汇学研究总结
    5.3 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
        5.3.1 智谋
        5.3.2 智谋心理
        5.3.3 智谋文化
第6部分 雅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6.1 中国智谋文化载体的二元性
    6.2 雅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6.2.1 兵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6.2.2 纵横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6.2.3 儒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6.2.4 道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6.2.5 法家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
        6.2.6 《三国志》的智谋论
        6.2.7 中国雅文化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研究总结
第7部分 俗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7.1 俗文化:走入世俗生活的中国智谋文化载体
    7.2 俗文化载体中的智谋心理学思想及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7.2.1 “三国文化”中的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7.2.2 《智囊》的才智文化心理研究
        7.2.3 《三十六计》的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7.2.4 “厚黑学”的权谋文化心理研究
        7.2.5 谚语中的智谋文化心理研究
        7.2.6 中国俗文化智谋文化心理研究总结
第8部分 中西智谋比较视域下智谋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
    8.1 中西智谋文化的简要比较与分析
    8.2 智谋的无规则意识及“一切皆有可能”观念
    8.3 智谋与中国人实用理性思维
    8.4 智谋与中国人非线性思维
    8.5 智谋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得与失
第9部分 智谋心理结构、特质、机制、道德性及智谋文化心理学理论构建
    9.1 智谋的结构性分析
        9.1.1 内在心智
        9.1.2 外谋行动
    9.2 智谋心理的特质
        9.2.1 奇
        9.2.2 诡道
        9.2.3 隐秘
    9.3 智谋的心理机制:反心理理论视野下的“奇”
        9.3.1 “奇正”:反心理理论与心理理论
        9.3.2 智谋“奇正”的实现策略
    9.4 智谋心理的道德性
        9.4.1 智谋的“阴”与“阳”
        9.4.2 智谋主体道德性问题
        9.4.3 智谋目的道德性问题
    9.5 智谋文化心理学理论构建
        9.5.1 智谋的行为模式问题
        9.5.2 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理论模型构建
第10部分 总讨论、总结论、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总讨论
        10.1.1 中国重视智谋的缘由
        10.1.2 智谋、智谋心理、智谋文化的内涵
        10.1.3 雅文化载体中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10.1.4 俗文化载体中智谋心理学思想演进
        10.1.5 中西智谋文化比较视域下智谋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
        10.1.6 智谋心理的结构、特质、机制及其道德性
        10.1.7 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的理论构建
    10.2 总结论
    10.3 创新与不足
        10.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0.3.2 本研究的不足
    10.4 未来展望
        10.4.1 深入探索中国智谋观念与思想的历史形态及其发展
        10.4.2 继续拓展智谋文化心理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10.4.3 探索智谋在社会各种领域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出版的着作
致谢

四、解读数字 出奇制胜(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2]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辞格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D]. 黎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3]《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D]. 李升祥. 渤海大学, 2020(05)
  • [4]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D]. 茹天.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5]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招贴设计研究[D]. 胡群义. 江苏大学, 2019(05)
  • [7]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8]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9]图解新闻内容生产与发展策略研究[D]. 苏安矗. 辽宁大学, 2019(01)
  • [10]中国智谋文化心理学研究[D]. 闫书昌.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破译数字并意外获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