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好六大关系

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好六大关系

一、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六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郑保卫[1](2021)在《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文中研究指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围绕解决"为什么办报""为谁办报""办什么样的报纸"和"怎样办好报纸"这几个核心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精髓。把"党管媒体""人民中心""正确导向""正面宣传"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精髓,提出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有助于我们牢记传统、不辱使命、守正创新、继续前进,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科体系、丰富发展世界新闻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志[2](2020)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引导、支持和保障的功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论述了有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技术手段、内容管理和方式方法随之发生革新和变化。而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受众来说,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多重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第1章。绪论部分阐明了问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学术界目前对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并深化,虽然学术界已有相关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一方面,重单向研究而缺系统交叉研究,未能将新媒体和高校宣传思想这两个领域的学科知识系统地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成果的种类还不够丰富。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基础。一方面是解释新媒体的概念,从基本情况、信息传播、文化产业等方面介绍新媒体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对宣传思想、高校宣传思想等概念作出解释,其次从工具、有效性提升等角度阐明新媒体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总结梳理了我国宣传思想相关工作理论,主要介绍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党的不同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重点研究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八大以后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第2章和第3章。第2章总结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网络舆论引导不足,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迎来了宣传载体更加丰富,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宣传方法更加多样,师生参与更加积极的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传统宣传思想模式亟待创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宣传思想不可控性加大等挑战。第3章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等原因。第三部分为第4章。第4章研究了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以及对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出策略和方法。要遵循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等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营造良好的宣传思想环境。从策略角度看,要完善领导体制,健全舆情机制,推进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机制,创新工作理念;从具体方法来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媒介素养以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队伍,强化技术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应用,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全文的总结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阳波[3](2020)在《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事业始终是党的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发展道路、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毛泽东在指导人民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中,不断总结新闻实践经验,从中提炼出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宝贵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局势的变化,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提出了新要求,形成了符合时代需要、具有自身特征的新闻宣传观。深入研究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有利于在学术上深化党的新闻宣传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当前新闻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形势的历史性变化,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中国舆论所面临国际舆论环境下的传播困境,智能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是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现实语境;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新闻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辩证思维、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理念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指导下实现理论创新。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新闻思想中的坚持党性原则、群众路线等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职责使命,讲究加强典型宣传报道、文风改进,运用全球视野的方法策略,树立政治家办报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深入调查研究,自觉向群众学习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等基础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性质地位、职责使命等方针原则进行新定位,强调加强内容建设,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创新网上舆论引导新方式,提出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强宣传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接地气、求上进、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上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养分,参与新时代思想的理论建构。从实践价值上看,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科学指南。

郭偲婵[4](2020)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对外宣传最具代表和权威的官方报纸,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宏观的视角,旨在梳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历程,分析海外版在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过程中的特点与经验,并寻求进一步推进宣传的路径。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宣传思想,为海外版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宣传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也有着其特定背景。从国内来看,邓小平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海外版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之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国际来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海外版对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而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于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版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关于海外版1997-2002年间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报道,可从报道来源、报道数量、时间分布情况、版面分布情况、报道题材、报道范围和报道主题几个方面探索。海外版1997-2002年间对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相关报道呈现出一些基本特点,主要是其对外宣传内容、方式和手段上。基于这些特点,海外版在对外宣传策略上注重整体策划;有针对性增设专栏;图文并茂;加入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探索了营销新模式,如联合创办周刊、与华文媒体合办专版以及随外报夹带出行等。其间,海外版也总结出了许多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坚持群众路线,三是与时俱进。我国对外宣传任重道远,仍面临诸多挑战,诸如国际上某些“不和谐”的声音。为进一步加深推进宣传,必须更新对外宣传观念,遵循对外宣传规律;努力实现“中国立场,本土表达”,实施本土化战略,培养国际型人才;加速数字化转型,全媒体助推对外宣传。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郭虎[6](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程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1年,既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现象的斗争史和矢志不渝建设廉洁政治的发展史,还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廉政宣传的前进史。习近平指出要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积极批判腐败、宣传先进、弘扬正气、教育群众,在廉政宣传和廉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先后以“廉政”、“反腐”、“腐败”、“贪污”为文章标题关键词,在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之间检索出856篇头版廉政文章。接着将这些头版廉政文章录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中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软件生成的高频词汇词语云,制作高频核心词汇表。最后,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文章的标题和正文展开深入细致地探讨,以期达到准确完整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概况的目的。本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史逻辑在于言语风格由单一到丰富、话语内容由“革命”到“建设”、宣传模式由密集到立体。本研究总结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经验:坚持党性原则,确保政治方向;坚持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典型宣传,正面报道与反面揭露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宣传艺术。本研究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启示:完善廉政宣传理论,增强廉政宣传自信;创新廉政宣传机制,提高廉政宣传效果;占领新兴舆论阵地,主动回应现实问题;增强廉政话语权,积极引领其他媒体。

周旭慧[7](2020)在《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初期就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并把此工作纳入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为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机遇,而且也对党的宣传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此,探究网络环境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治理对策,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网络媒体提供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方式,不仅为群众获取宣传思想工作信息开辟了新途径,还为民智的集中和民意的汇聚提供了新平台。同时,网络媒体增强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效果。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不但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削弱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话语权。与此同时,非理性网络言论的传播不但恶化舆论环境,增加了舆论导向的调控难度,而且扰乱网络健康秩序,加大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度。除此之外,网络的传播环境对宣传工作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网络环境下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做好网络舆论引导,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完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确保主流思想传播渠道通畅;加大对宣传人员网络思维和触网能力的培养力度,强化宣传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创新网络思想宣传路径,做好做强宣传工作,提高宣传实效性。

米华全[8](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刘尧[9](2019)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对意识形态工作甚为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无数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客观实践,辩证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横向对新时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实践路径剖析论述。第一篇,基本概念阐释(第一、二章)。第一章,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梳理归纳,剖析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论述,阐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主要功能的论述。第二章,详释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来源,并分析当下的国内外背景。第二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第三、四章)。第三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论述;其次,根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高度凝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指导地位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后,对习近平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具体做法展开研究。第四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阐述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界定;其次,分析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最后,对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第三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任务论述(第五、六、七章)。第五章,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概括进行详细阐述,并研究其实现路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论述习近平对一些错误思潮的批驳,使人民明确自己的立场,与错误思潮作斗争,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第七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论述。鉴于当前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同程度地认识误区,威胁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对此,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全方位,多角度展开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工作。第四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即第八章,分别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进行阐释论述。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国内外现状,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和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规律,目标任务,实现路径,以期为新时代的党、国家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保障。

刘俊生[10](2019)在《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们在大量的新闻活动实践中创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马克思到列宁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或直接参与创办报刊或撰写相关时政评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始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每一个人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桥梁”和“发声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的新闻宣传事业提出了新要求,相继视察了相关新闻宣传单位并召开了新闻宣传系列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新闻宣传面临问题挑战的新思想、新论断。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归纳概括法、综合研究法。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会议和场合当中,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讲话进行研究分析。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分别从新闻宣传工作的地位作用、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规律、网上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等五个方面来考察。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作为我们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期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对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十分必要,这不仅对于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执政能力的提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党的新闻宣传本领、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展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成就、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六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六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
    (一)“为什么办报”:解决办报宗旨和任务问题
    (二)“为谁办报”:解决党报服务和依靠对象问题
    (三)“办什么样的报纸”:解决党报性质和功能定位问题
    (四)“怎样办好报纸”:解决办报的路径方法和原则策略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精髓
    (一)“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精髓
    (二)党报要成为“思想中心”: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精髓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江泽民新闻观的精髓
    (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锦涛新闻观的思想精髓
    (五)“党媒姓党”“人民至上”“党性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新闻观的思想精髓
三、总结与思考
    (一)党管媒体
    (二)人民中心
    (三)正确导向
    (四)正面宣传
    (五)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2)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的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研究述评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新媒体
        1.1.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1.1.3 新媒体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2 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3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4 邓小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5 江泽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6 胡锦涛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7 习近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1.2.8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
第2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2.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2.1.1 网络舆论引导不足
        2.1.2 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
        2.1.3 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
        2.1.4 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
        2.1.5 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
        2.1.6 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
    2.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
        2.2.1 宣传载体更加丰富
        2.2.2 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
        2.2.3 宣传方法更加多样
        2.2.4 师生参与更加积极
    2.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2.3.1 主流宣传思想遭受冲击
        2.3.2 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亟待创新
        2.3.3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
    3.2 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
    3.3 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3.4 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
    3.5 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
    3.6 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
第4章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
    4.1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
        4.1.1 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的原则
        4.1.2 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的原则
        4.1.3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的原则
        4.1.4 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的原则
    4.2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策略
        4.2.1 完善领导体制
        4.2.2 健全舆情机制
        4.2.3 推进依法管理
        4.2.4 加强制度建设
        4.2.5 落实保障机制
        4.2.6 创新工作理念
    4.3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
        4.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
        4.3.2 提高媒介素养,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
        4.3.3 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3.4 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4.3.5 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团队
        4.3.6 强化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术应用
        4.3.7 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关于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调查问卷

(3)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2.2 习近平新闻宣传观研究
        0.2.3 习近平与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关系研究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1章 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现实语境与理论基础
    1.1 现实语境
        1.1.1 国内形势的历史性变化
        1.1.2 国际舆论环境下的传播困境
        1.1.3 智能互联网时代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
    1.2 理论基础
        1.2.1 汲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理念
        1.2.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
        1.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指导
第2章 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
    2.1 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2.1.1 坚持党性原则
        2.1.2 坚持群众路线
        2.1.3 坚持新闻真实性
    2.2 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
        2.2.1 强调舆论造势
        2.2.2 提升马克思主义修养
        2.2.3 执行“开”“好”“管”方针
    2.3 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策略
        2.3.1 加强典型宣传报道
        2.3.2 提倡文风改进
        2.3.3 树立全球视野,加强对外传播
    2.4 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2.4.1 树立政治家办新闻的意识
        2.4.2 坚持为人民服务,虚心向群众学习
        2.4.3 深入调查研究,练就过硬业务能力
第3章 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
    3.1 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原则新布局
        3.1.1 新闻宣传工作性质地位新定位
        3.1.2 新闻宣传工作职责使命新表述
        3.1.3 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新理念
    3.2 创新网上舆论引导新方式
        3.2.1 内容建设是互联网管理的根本
        3.2.2 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3.2.3 提升学网、用网、管网能力
    3.3 现代传播体系下媒介管理新趋势
        3.3.1 遵循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
        3.3.2 利用新技术支撑,引领推进融合新发展
        3.3.3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到建设“四全媒体”
    3.4 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新要求
        3.4.1 加强宣传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3.4.2 当好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
        3.4.3 做接地气、求上进、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
第4章 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价值
    4.1 理论价值
        4.1.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4.1.2 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养分
        4.1.3 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建构
    4.2 实践价值
        4.2.1 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4.2.3 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科学指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5.2 邓小平理论
        1.5.3 对外宣传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理论基础及其背景
    2.1 对外宣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宣传思想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
        2.1.3 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
    2.2 对外宣传背景
        2.2.1 国内背景
        2.2.2 国际背景
第三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文本结构分析
    3.1 对外宣传报道来源
    3.2 对外宣传报道数量及时间分布
    3.3 对外宣传报道版面形式及分布
    3.4 对外宣传报道体裁
    3.5 议题范围和对外宣传报道主题
第四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特点和策略
    4.1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特点
        4.1.1 对外宣传内容:塑造大国形象
        4.1.2 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4.1.3 对外宣传手段:以文化人
    4.2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策略
        4.2.1 注重整体策略,深入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
        4.2.2 创新外宣模式,推动邓小平理论走向国际
第五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及进一步推进宣传的思考
    5.1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外宣传的基本经验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5.1.2 对外宣传把握国际话语
        5.1.3 对外宣传重视文化认同
        5.1.4 对外宣传坚持求同存异
    5.2 进一步推进宣传的思考
        5.2.1 创新对外宣传理念
        5.2.2 共享对外宣传平台
        5.2.3 开发对外宣传产品
        5.2.4 开拓对外宣传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程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2章 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宣传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刊的论述
        2.1.2 列宁关于“出版物党性”原则的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人对宣传的论述
        2.2.1 毛泽东的党报理论
        2.2.2 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
        2.2.3 江泽民的新闻宣传思想
        2.2.4 胡锦涛的新闻宣传思想
        2.2.5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
第3章 1949-1978年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探索
    3.1 时代背景: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
    3.2 基本内容
        3.2.1 标题结构:祈使句显着
        3.2.2 标题词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3.2.3 正文内容:“运动”“斗争”
    3.3 主要特点
        3.3.1 服务巩固政权
        3.3.2 积极动员人民群众
        3.3.3 凸显战斗风格
        3.3.4 重点报道典型案例
    3.4 小结
第4章 1979-2012年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发展
    4.1 时代背景:经济建设
    4.2 基本内容
        4.2.1 标题结构:陈述句主导
        4.2.2 标题词汇:“廉政”“经济”
        4.2.3 正文内容:“法制”“教育”“监督”
    4.3 主要特点
        4.3.1 服务经济建设
        4.3.2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
        4.3.3 强调以人为本
        4.3.4 着重宣传廉政成效
    4.4 小结
第5章 2013年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完善
    5.1 时代背景:全面从严治党
    5.2 基本内容
        5.2.1 标题结构:灵活多样、短小精炼
        5.2.2 标题词汇:“党的建设”
        5.2.3 正文内容:“制度”“监察”
    5.3 主要特点
        5.3.1 服务全面从严治党
        5.3.2 持续加大正面宣传
        5.3.3 创新话语风格
        5.3.4 聚焦基层贪腐问题
    5.4 小结
第6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史逻辑与经验启示
    6.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史逻辑
        6.1.1 语言风格由单一到丰富
        6.1.2 话语内容由“革命”到“建设”
        6.1.3 宣传模式由密集到立体
    6.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经验
        6.2.1 坚持党性原则,确保正确方向
        6.2.2 坚持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
        6.2.3 坚持典型宣传,正面报道与反面揭露相结合
        6.2.4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宣传艺术
    6.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启示
        6.3.1 完善廉政宣传理论,增强廉政宣传自信
        6.3.2 创新廉政宣传机制,提高廉政宣传效果
        6.3.3 占领新兴舆论阵地,主动回应现实问题
        6.3.4 增强廉政话语权,积极引领其他媒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现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三、中共领导人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
        四、传播学理论
    第二节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与传播媒介
        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
        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媒介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性
        一、传统媒体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局限性
        二、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
        三、网络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特点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
    第一节 网络媒体提供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方式
        一、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提供了新载体
        二、为群众获取宣传思想工作信息开辟了新途径
        三、为民智的集中和民意的汇聚提供了新平台
        四、为增强党和群众的的信息互动架设了桥梁
    第二节 网络媒体增强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效果
        一、网络媒体有助于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
        二、网络媒体使宣传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更高
        三、网络媒体使宣传主体与受众之间沟通更密切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网络为不良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
        一、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削弱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话语权
        三、为境外敌对势力攻击我国党和政府提供便利
        四、容易造成群众对党的宣传工作的误解
    第二节 网络信息监管难度加大
        一、对信息监控技术提出新要求
        二、信息管理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三、对非理性网络言论的把控能力需要提升
        四、增加了舆论导向调控的难度
    第三节 对宣传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宣传工作人员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二、宣传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三、宣传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四、宣传工作人员触网能力需要加强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对策
    第一节 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一、强化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二、努力提高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力
        四、加强网络信息正面宣传教育与引导
    第二节 完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
        一、加大网络行业监察力度,规范网络传播
        二、梳理现有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立法
        三、建设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占领网络宣传战场制高点
        四、积极应对舆论,做好网络舆情管控
    第三节 强化宣传工作队伍建设
        一、加强宣传人员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二、培养宣传人员责任担当,传播网上正能量
        三、转变宣传人员思想观念,增强宣传积极性
        四、提升宣传人员用网技能,提高宣传效果
    第四节 创新网络思想宣传路径
        一、加强新媒体的应用,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二、创建新型主流媒体,扩大宣传思想文化覆盖面
        三、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推动宣传手段创新
        四、实现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打造新型宣传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8)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篇 基本概念梳理阐释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概念阐释
        1.1 意识形态理论
        1.1.1 意识形态概念及发展
        1.1.2 意识形态基本特征
        1.1.3 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涵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特征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1.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论述
        1.3.1 事关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1.3.2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1.3.3 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要功能论述
        1.4.1 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1.4.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4.3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背景条件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1.2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2.2 国际背景
        2.2.1 国际政治领域
        2.2.2 思想文化领域
        2.2.3 全球化网络化领域
        2.3 国内背景
        2.3.1 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时期
        2.3.2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二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
    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3.1.1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1.2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3.1.3 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
        3.2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3.2.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3.2.2 思想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挑战
        3.2.3 网络信息化的挑战
        3.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要方法
        3.3.1 坚持党性原则
        3.3.2 党员、干部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
        4.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4.2.1 党和人民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4.2.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2.3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3 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4.3.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3.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4.3.3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
第三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任务论述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5.1.1 国家层面
        5.1.2 社会层面
        5.1.3 个人层面
        5.2 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5.2.2 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指南
        5.2.3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思想指引
        5.3 找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5.3.1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3.2 重点关注相关领域
        5.3.3 注重大众化通俗化
    6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论述
        6.1 新自由主义思潮
        6.1.1 新自由思潮的产生和基本观点
        6.1.2 习近平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6.1.3 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
        6.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6.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6.2.2 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内容
        6.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6.3 改革开放质疑论及其反思
        6.3.1 改革开放质疑论的基本观点
        6.3.2 习近平反对改革开放质疑论的主要内容
        6.3.3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4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4.2 科学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6.4.3 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话语权
    7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
        7.1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新态势
        7.1.1 新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现状
        7.1.2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7.1.3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隐患
        7.2 坚守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
        7.2.1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2.2 构建意识形态科技生态体系
        7.2.3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7.3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方法
        7.3.1 一以贯之马克思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
        7.3.2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三权”的系统建设
        7.3.3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第四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
    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
        8.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原则
        8.1.1 坚持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
        8.1.2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8.1.3 坚持根本和创新发展相统一
        8.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主要路径
        8.2.1 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8.2.2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8.2.3 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系统建设
        8.2.4 坚持意识形态建设贯彻全过程
        8.2.5 巩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8.2.6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8.2.7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的“四力”
        8.2.8 讲好中国故事更好传播中国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
    2.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内容
        2.2.1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质的强调
        2.2.2 人民性
        2.2.3 意识形态领导权
    2.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价值理念
    2.4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新闻宣传相关论述
        2.4.1 毛泽东关于新闻宣传的相关论述
        2.4.2 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的相关论述
        2.4.3 江泽民关于新闻宣传的相关论述
        2.4.4 胡锦涛关于新闻宣传的相关论述
3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的形成阶段及背景
    3.1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形成阶段
        3.1.1 习近平地方工作时期
        3.1.2 习近平中央工作时期
    3.2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形成背景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2.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3.2.3 意识形态斗争依然严峻
        3.2.4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存在问题
        3.2.5 国际话语权仍然处在“西强我弱”格局
4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基本方针
        4.1.1 新闻宣传工作事关重大“48”字方针指明方向
        4.1.2 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新闻宣传全局中极端重要
    4.2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基本原则
        4.2.1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原则
        4.2.2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4.3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基本规律
        4.3.1 把“时、度、效”方法融入进新闻宣传工作中
        4.3.2 占领舆论新高地媒体融合发展是关键
        4.3.3 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4.4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目标重心
        4.4.1 形成全党大宣传格局
        4.4.2 引导网上新闻宣传工作
        4.4.3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4.5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特征
        4.5.1 基于新时代大背景适应信息化大发展
        4.5.2 立足现实形成思想体系
        4.5.3 提倡新闻观念创新
5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理论和实践意义
    5.1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理论意义
        5.1.1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和发展
        5.1.2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5.1.3 为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指明方向
    5.2 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实践意义
        5.2.1 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5.2.2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5.2.3 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六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J]. 郑保卫. 新闻爱好者, 2021(09)
  • [2]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 李志. 南昌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阳波. 湘潭大学, 2020(02)
  • [4]《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2002年)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对外宣传研究[D]. 郭偲婵.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程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的分析[D]. 郭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 周旭慧. 江苏大学, 2020(05)
  • [8]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D]. 刘尧.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研究[D]. 刘俊生.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握好六大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