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流体组合式多参数综合监测装置的研制

管道流体组合式多参数综合监测装置的研制

一、组合式管道流体多参数一体化监测装置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邬梦龙[1](2021)在《基于EC和pH的肥料浓度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均、生产技术落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大顽疾;化肥年产量和施用量大,平均有效利用率低,投入产出比低、污染严重。为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减小农业生产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肥需求规律,自动监控水肥混合配比,实现精准变量灌溉施肥装置与系统的开发是现代集约化精准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水肥混合过程中,实时精准监测水肥混合浓度是实现自动精准变量灌溉施肥的关键前提,也是精准农业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环节。本文首先基于室内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测定,探索了典型的可溶性肥料种类、肥液浓度、温度和肥液混合配比对肥液导电性和酸碱度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电导率(Electricity Conductivity,EC)值和酸碱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 H)值对不同工况下肥液的响应,提出了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的肥液浓度在线监测策略;其次,基于现有的EC和p H测试设备的特点,以现有相关监测设备为基础,通过对现有EC传感器、p 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进行包装改造并集成自主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形成了集自主供电、数据传输、灌溉水量计量、管道水肥浓度监测与反馈为一体化的灌溉系统末端水肥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明确了不同种类肥料下肥液质量浓度ρf对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氯化钾、磷酸氢二钾、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硝酸钾肥液电导率随着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增大而升高,且增大趋势的程度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铵>硝酸钾>硫酸钾>磷酸氢二钾>复合肥。磷酸氢二钾、尿素肥液的酸碱性随着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增大(P<0.01),且增长程度为:磷酸氢二钾>尿素;然而复合肥肥液的p H值随着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增长而降低。(2)明确了温度T对不同种类肥液电导率的影响。氯化钾、复合肥、硫酸钾、硝酸钾、磷酸氢二钾、复合肥、磷酸氢二铵肥液的导电性随着肥液温度T的升高而提升,且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硫酸钾、硝酸钾的响应程度随着肥液的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增强,氯化钾的响应程度随着肥液的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减弱。(3)探明了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对肥液配比值(Ratio Value,rv)的响应模式。磷酸氢二钾、氯化钾和磷酸氢二铵、氯化钾混合肥液电导率随着配比值rv(磷酸氢二钾:氯化钾和磷酸氢二铵:氯化钾)的增大而减小,且该响应程度随着混合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加强;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的酸碱度随着配比值rv的增大而升高,且该趋势随着混合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减弱,而配比值rv对磷酸氢二铵、氯化钾混合肥液的酸碱度无明显影响。(4)提出了基于电导法的混合肥液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策略。基于磷酸氢二铵、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温度-配比值-质量浓度数据集,构建了基于EC监测的混合肥液浓度反演预测模型,提出了已知配方的前提下基于监测肥液EC值的水肥一体化水肥信息实时在线监测策略。(5)提出了基于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水肥一体化水肥信息实时在线监测策略。根据不同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下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和p H值的差异,构建了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p H值-温度T-质量浓度ρf和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p H值-温度T-混合比的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监测肥液EC、p H和温度的混合肥液浓度及配方实时在线监测策略。(6)构建了集自主供电、数据传输、灌溉水量计量、管道水肥浓度监测与反馈为一体化的灌溉系统末端水肥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一套。该装置基于现有的EC和p H测试设备的特点,以现有相关监测设备为基础,通过对现有EC传感器、p 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进行包装改造并集成自主供电系统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初步构建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末端水肥在线监测反馈一体化装置一套。

张景文[2](2021)在《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反应离子刻蚀均匀性及调控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衍射光学元件是一种基于光的衍射效应的位相型元件,其设计自由度多,制造公差宽松,在简化系统结构、减轻系统重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随着半导体加工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加工微米级表面的微纳结构的衍射光学元件的加工制造技术得以实现,微结构光学已经成为当今光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衍射光学元件具有独特的负色差和负热差特性,从而衍射光学元件在x射线成像、红外成像、光学检测、光谱分析以及其他现代光学系统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智能设备3D识别功能的出现,高衍射效率的衍射分束器展现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衍射光学元件的加工和制作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元件制作工艺的制约。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是一种基于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加工和制作的典型技术。等离子体是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加工和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媒介,也是大口径刻蚀腔室多场耦合分析与参数优化的主要对象。衍射光学元件的均匀性直接影响着元件的光学性能,特别是对衍射效率的影响。本文围绕衍射光学元件加工过程的均匀性问题开展了如下方面的研究:1.中性气体流场分布特性是影响刻蚀工艺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大口径腔室结构参数以及工艺条件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建立了真空大口径腔室不可压缩理想气体流场模型,研究了进气流量、极板间距以及进气口半径等因素对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板间距对气压分布均匀性影响最大。2.等离子体特性的空间分布是影响刻蚀均匀性的直接原因。本文针对大口径反应离子刻蚀系统基于COMSOL建立了等离子体多场耦合模型,并直接耦合求解偏微分方程组的流体力学模型。对用于2μm工艺的400mm样片的反应离子刻蚀机进行了建模,经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关键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分别对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分布的影响。并且通过刻蚀实验,验证了等离子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电子数密度的均匀性和电子温度的均匀性都随着气压的降低而变好,同时电子数密度的均匀性和电子温度的均匀性也都随着射频功率的降低而变好,电子数密度的不均匀性更显着一些。腔室半径和极板间距对等离子体特性空间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而腔室半径的影响更显着。随着腔室极板间距的增加,电子数密度径向分布均匀性和平均电子温度径向分布均匀性都是先变好,后又略变差。随着腔室半径的增加,电子数密度径向分布均匀性变差,平均电子温度径向分布均匀性先变差,再变好,再变差,但变化幅度很小。3.针对电极上方等离子体分布对被刻蚀光学元件刻蚀均匀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等效电极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的综合研究,使得非常规薄膜光学元件的刻蚀不均匀性从±20.0%降低到了±8.5%,刻蚀均匀性得到了显着地提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光学元件刻蚀均匀性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极功率、腔室气压和气体流量的减小,刻蚀样片的均匀性都变好。4.在等离子体仿真过程中,引进了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多组仿真模型,对影响刻蚀样片表面等离子体分布的主要的工艺与结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求得相应的回归方程。在回归方程基础上,采用一般约束优化的方法,搜寻满足等离子体特性分布均匀度的最优参数,提出了参数分析和结构优化的方法。本文以大口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CCP)刻蚀机为对象,采用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腔室中刻蚀样片表面流场分布和等离子体特性的径向分布,以及大口径腔室关键结构和工艺参数对流场和等离子体分布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关键结构和工艺参数对刻蚀均匀性的影响,并采用等效电极的方法,使得非常规薄膜光学元件的刻蚀均匀性有了显着提高。最后在多场耦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口径刻蚀机腔室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为制造高均匀性衍射光学元件提供了理论支持。

董爱华[3](2021)在《重型燃气涡轮高温动叶冷却结构换热机理的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型燃气轮机汇集了人类社会工程技术领域最先进科技成果,其研制水平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它在能源的高效、洁净和安全利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重燃的高温动叶不仅要承受超过本身制造材料许用温度的高温,而且在运行中始终处于高速转动状态,在较大的离心力、科氏力及其衍生的浮生力的作用下,工作环境在重燃叶片中最为恶劣。因此,高温动叶及其冷却结构的研究乃是重燃通流部件研制中的制高点技术。本文首先为高温动叶的研究作了下述准备工作。在哈工大经过工程考核的S2流面计算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针对重燃多级气冷涡轮的一维设计软件、准三维设计软件和一维热流管网计算软件。针对重燃涡轮内外流动气热耦合一体化设计和数值模拟,采用具有试验数据的Mark II型叶片和带有多排气膜孔的C3X叶片作为计算模型,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数值方法。应用一维和准三维设计软件消化和吸收了9FA的先进设计经验,自主设计了F级中低热值燃料重燃涡轮的通流部分,并与9FA的通流特性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三级涡轮各级承担的焓降均为逐级降低的,第二级降低的梯度较小,这样分配涡轮通流部分的焓降,既能提高上游级的承载能力,又能减少通流部分的余速损失。由于中低热值涡轮在通流设计中,采用了子午收敛和可控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叶栅轴向间隙中沿叶高的气动参数分布比较均匀,上游叶栅为下游叶栅提供了良好的进口流场,同时也降低了径向掺混损失。但是,由于中低热值涡轮初温较低,冷气流量较大,通流效率比9FA涡轮低1.0%。此外,使用一维热流管网计算软件,快速预测了MarkⅡ叶栅原型圆管内冷通道改型为突扩突缩“竹节”通道以及高温动叶高速旋转对内部冷却的影响,发现加强内部冷却壁面对冷气的扰动会强化冷气与叶片壁面的换热效应,这为高温动叶内部冷却结构的改型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以9FA涡轮动叶为母型,在缺乏原始几何数据的条件下,经过反复理论推敲和气热耦合数值模拟,探索9FA涡轮的先进设计经验,基于我国燃料供应特点,设计出高温动叶和其内部冷却结构的初始方案。此后借助气热耦合数值模拟,获取初始方案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理论分析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进行了三次改型设计,获得高温动叶的原型方案。在改型设计中主要调整了冷却通道拐角形式、挡板冲击孔尺寸、尾缘出流通道宽度、补气孔位置及角度等。对原型方案的数值分析表明,叶片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最后,对原型方案作了进一步改型设计:改进冷却腔内的扰流肋形式,采用60°V型肋;在冷却通道Ⅵ、Ⅶ之间沿叶高增设三处贯通缝结构。对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叶片外表面温度有所下降,局部换热强化效果较好;冷气入口参数更趋合理;冷气质量流量增大,展向分布更为均匀;气膜喷射及覆盖能力增强。显然,预期的冷气流场改善与冷却效果得到了部分实现,改型叶片,即最终得到的冷却结构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尽量降低叶片金属表面的温度,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数值研究了在叶片表面涂覆热障涂层对叶片换热性能的影响。与无涂层的高温动叶相比较,有涂层叶片表面与气膜之间的温差减小,因而降低了通过叶片的热流密度,这导致叶片金属表面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除特殊的叶顶区之外,有涂层的叶片金属表面比无涂层的叶片表面温度低80K。一般内部冷却结构中都设置补气孔,本文在相同冷气流量的条件下,通过比较有无补气孔内部冷却结构的流动和换热性能,来认识补气孔的作用。对有无补气孔的高温动叶内部冷却结构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无补气孔时,冷却效果明显高于有补气孔的内冷结构,可是由于冷气在内冷结构中的流程长而曲折,流阻大幅增高,需求的冷气进口压力已远超压气机供气的最高压力,因此无补气孔的内冷结构没有工程应用价值。而具有补气孔的内冷结构与无补气孔的比较,冷却效率较低,叶表温度和温度梯度较高,然而在叶表温度及其梯度不超标的情况下,要求的冷气进口压力在压气机的供气压力范围内。内冷结构后腔有无补气孔不仅叶表温度分布相当,而且冷气进口压力也几乎没有差别,后腔补气孔可以取消。鉴于高温动叶冷却效应实验研究存在困难,本文应用气热耦合计算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高速旋转对冷却系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气的湍流度显着升高,流阻与换热能力加强,叶表温度在静止状态达到设计要求,在旋转状态下也一定符合设计要求。数值结果证明了对于燃气涡轮高温动叶冷却结构,以静态试验替代动态试验的可行性。在亚声速风洞上,完成了F级中低热值燃料重燃涡轮高温动叶叶型的气动特性吹风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高温动叶的叶型损失随冲角的变化曲线比较平坦,说明F级中低热值燃料重燃涡轮高温动叶选择的叶型具有良好的变冲角特性。

刘志强,宋朝阳,纪洪广,刘书杰,谭杰,程守业,宁方波[4](2021)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矿井建设模式及其关键技术》文中认为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是我国资源持续供给和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井巷工程作为进入深部开采的安全通道是进入深部开采的咽喉,因此,深部矿井建设关键技术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深部矿产开采矿井工程设计与装备制造先行的理念,深部矿井建设模式、优化设计与理论、矿井建设技术与智能装备、智能监控技术体系、矿井建设与生态环境互馈等方面亟待取得突破。系统分析了矿井赋存地质条件探查、数据融合反演与透明化重构技术及其亟待攻克的科学问题;梳理了深部矿井井巷优化设计方法、建设模式、建井提运装备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难题;基于深部井巷围岩"应力调控-改性-支护"理念,提出了围岩应力调控技术,地面预注浆加固、抗渗、降-隔-保温技术等围岩改性技术,以及矿井工程支护结构等围岩控制理论与及其关键技术;提出了深井智能掘进装备与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体系,梳理了机械破岩掘进装备制造与发展趋势,从高效破岩与排渣、装备构成与空间优化、精确智能钻井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上排渣竖井掘进机设计与制造亟需攻克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围绕破岩掘进复杂工序智能监控、围岩与井壁结构稳定智能监控、井筒内运行设备智能监控,提出了深部矿井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控系统与关键技术体系。基于以上深部矿井开拓模式的优化设计、建井装备及其相应关键技术工艺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有望为深部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建设提供解决思路。

李杞超[5](2020)在《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蔬菜生产和消费水平居世界首位,以胡萝卜、白菜及甘蓝等为代表的典型蔬菜种子具有粒径小、易破损、质量轻等物理性质,严重制约了蔬菜播种技术的发展。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播种是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因各地种植模式差异,机械推广和发展不均衡,导致蔬菜精量播种环节关键技术亟待突破解决。蔬菜精量排种器作为播种装置的核心部件,对蔬菜精量播种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存在通用性差、结构复杂、播种合格指数低等问题,通过市场调研与文献查阅,将理论分析、机械设计、离散元仿真、试验样机试制、台架试验与田间试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开展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旨在研制一种通用性好、播种精度高的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为蔬菜精量播种机具研发及关键部件的创新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典型小粒径蔬菜种子物料特性测定研究以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3种蔬菜种子(胡萝卜、白菜及甘蓝)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物料特性研究,测定其基本物理特性(三轴尺寸、千粒重、密度和含水率),自主搭建农业物料力学特性测定试验装置,测定分析了3种蔬菜种子相关摩擦特性(静摩擦系数、内摩擦角、自然休止角)和力学参数(刚度系数、弹性模量、碰撞恢复系数),并以白菜种子为例进行自然休止角虚拟标定,验证3种蔬菜种子测定参数的有效性。3种蔬菜种子物理参数测定为精量排种器关键部件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排种器各工作环节理论分析与仿真试验提供理论依据。(2)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以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为研究载体,对其整体结构与关键部件结构进行阐述与理论分析。基于典型小粒径蔬菜种子物理参数测定研究,依据精量排种器舀取充种、平稳护种与精准投种等多道作业工序要求,研制了一种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阐述分析了排种器总体结构与作业机理,对取种舀勺、导控机构、动力驱动机构、导种机构与种箱的结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通过分析排种器充种、护种、投种系列紧联作业过程,探究了精量排种的作业机理,为排种器进行虚拟仿真试验、样机试制、台架试验与田间试验奠定基础。(3)排种器作业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对蔬菜精量排种器充种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影响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工作转速、排种倾斜角度及种子物料特性。依据3种不同类型的小粒径蔬菜种子物理参数,建立蔬菜种子离散元模型,以及排种器模型,开展以工作转速为单因素进行虚拟仿真试验,借助离散元软件EDEM分析排种性能,解析充种过程蔬菜种子运动规律,探究引起重播、漏播现象的原因,并进行矩形式、圆弧式和最速降线式取种舀勺的虚拟仿真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排种性能随工作转速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最速降线式取种舀勺排种性能最优。当工作转速为26r/min时,对白菜种子、甘蓝种子和胡萝卜种子合格指数分别为90.82%、87.15%、86.04%,由此为排种器关键部件优化设计及试制、台架试验与田间试验提供参考。(4)排种器台架性能试验研究为探究蔬菜精量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以工作转速和排种倾角为试验因素,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寻求各因素对排种指标的影响规律。经分析可知,排种性能随工作转速和排种倾角增大均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为探究工作转速和排种倾角两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规律,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对多目标变量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工作转速和排种倾角分别为25r/min和34°时,蔬菜精量排种器性能最优,其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分别为93.52%、4.92%、1.56%。为探究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的适应性能,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小粒径蔬菜种子为供试品种开展台架适播试验,以播种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合格指数与虚拟仿真试验合格指数最大误差为7.72%,排种性能较优,对3种类型的小粒径蔬菜种子适应性较强。考虑田间作业机具存在振动,影响播种性能,开展台架振动适应性试验研究,设定振动幅度为1~10mm和振动频率为1~10Hz试验工况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性能随振动幅度及振动频率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总体均满足蔬菜精量播种农艺要求。(5)精量播种装置配置与田间性能试验研究根据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播种农艺要求,配置设计机架机构、开沟器、覆土器及镇压轮等关键部件,集成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播种装置,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为进一步探究排种器在田间作业机能及播种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胡萝卜种子、白菜种子和甘蓝种子为供试材料,调整排种器转速和排种倾角分别为25r/min和34°进行田间性能试验,播种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为试验指标,变异系数为播种均匀性指标,检验排种器的播种性能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精量播种农艺要求,均优于国家标准,具有较好作业质量及适应性能。

户春影[6](2020)在《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软柱塞抽油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油田举升装置,具有防垢、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对于采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井况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备受国内外油田的重视。但是,生产中暴露出的软柱塞抽油泵检泵周期短成为制约其推广与应用的瓶颈问题。因此,研究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进行软柱塞的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对延长软柱塞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原油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抽油泵多级软柱塞为研究对象,以应变率为参数对聚氨酯、聚醚醚酮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及压缩松弛试验,并通过多种模型对应力-应变进行评估,确定采用表征能力强的Ogden(N=3)模型作为聚氨酯本构模型;同时,分析不同加载速度条件下聚醚醚酮材料拉伸、压缩变形行为,采用相关系数指标描述聚醚醚酮材料流动特性精度,确定JC模型为聚醚醚酮材料的本构模型。针对聚氨酯、聚醚醚酮、丁腈橡胶软柱塞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软柱塞磨损特性试验参数,进行软柱塞与泵筒摩擦磨损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扫描电镜下不同软柱塞材料的磨损形貌,确定聚醚醚酮磨损以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聚氨酯、丁腈橡胶磨损以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探索摩擦系数、磨损量、磨损率随法向载荷、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优选综合性能优良的聚醚醚酮作为软柱塞材料。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构建多级软柱塞与泵筒的垂直环形狭缝流模型,以拉格朗日-欧拉法描述流体和固体的分界面位移问题,以迭代方式求解计算软柱塞的变形与应力,探索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压力分布规律,得出其分级承压特性。基于流体力学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影响泄漏量的相关因素(包括长度、厚度、软柱塞-泵筒副初始间隙、压差等),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探索了它们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软柱塞长度、外径参数优化方案,提出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方法。研制多级软柱塞抽油泵模拟试验装置,通过测试软柱塞级数递增变化时抽油泵的出口压力,揭示出多级软柱塞的压力分布规律,以构建的预测试验模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分级承压特性的正确性。利用称重法测量抽油泵出口流体的质量,计算在不同结构参数及运行参数条件下多级软柱塞抽油泵试验测试容积效率,得出试验测试容积效率与数值模拟容积效率之间的误差范围,验证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计算模型及物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方法,揭示了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分级承压特性,研究成果为多级软柱塞抽油泵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王晓龙[7](2020)在《修井用磨铣打捞器结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许多油气田的开采对象具有埋藏超深、高温、高压、甲烷含量高以及井眼直径小等特点。随着油气开采不断深入,许多油田都进入了开采的中后期,由于井内落物等原因造成的大修井作业逐年增多。超深小尺寸井眼出现以上问题后进行修井打捞时由于小井眼环空间隙小,处理难度大,常规修井工具受到井眼尺寸以及工具强度的限制无法满足打捞要求,所以目前针对超深小尺寸井眼的打捞都是先下入套磨铣工具处理井底落鱼,然后再下入打捞工具打捞处理落鱼产生的碎屑从而完成针对超深小尺寸井眼的修井并恢复生产。上述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实现修井,但修井周期长,成本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制一种满足超深小尺寸井眼环境工况要求的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设计该工具主要是为了处理井底体积不大的落物。本工具可以实现在超深小尺寸井眼内磨铣打捞一趟钻联作,利用修井液在工具内形成局部反循环的机理收集井底碎屑,该工具可以减少起下钻次数从而提高打捞效率,缩短修井周期。本文首先对磨铣打捞器中用于形成高速射流的喷嘴结构型式进行了研究,从常用的三种喷嘴结构中选择出形成高速射流效果最佳的喷嘴结构形式。在确定了最合适的喷嘴结构型式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喷嘴性能的结构参数,并以喷嘴产生高速射流的性能为目标、尺寸为约束优化了喷嘴结构参数。在确定喷嘴结构型式以及参数后,提取套管内壁与工具之间的环空流道以及工具内部流道并进行简化,然后在井底区域设置固相颗粒模拟井底碎屑以及小尺寸落鱼。随后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仿真模拟,以数值模拟所得到的环空以及工具内部流体的压力、速度分布云图为依据,分析设计该工具实现打捞机理的可行性以及影响该工具打捞性能的部分因素。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模拟不同时步下井底碎屑在修井液的冲击作用下在工具内的分布状况,直观展现该装置在井下的打捞过程,验证了工具的可行性。在确定设计工具的打捞机理可行性后对可能影响该工具打捞性能的各项参数进行研究,主要分为结构参数以及工况参数两大类,其中结构参数分为喷嘴个数、喷嘴布置角度、碎屑收集腔长度;工况参数分为入口流量、环境温度、环境压力。针对上述六种参数分别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后分别选出最优喷嘴个数以及喷嘴布置角度,确定了碎屑收集腔长度、入口流量、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变化时对工具打捞性能的影响。同时针对不同三种规格的碎屑收集腔,确定了各规格碎屑收集腔的可用范围。为后续制作该工具样机以及投入实际生产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黄志伟[8](2018)在《超声速来流下的动态燃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吸气式冲压发动机和冲压组合发动机是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动力基础,是未来大型可重复使用空天飞机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优选动力方案之一。对于宽速域、大空域和多模态工作的冲压及冲压组合发动机,湍流燃烧的动态特性是此类高超声速动力装置燃烧过程的一种固有的内在特征。来流条件变化、流道结构调整和燃料喷射策略调节等外部因素,与湍流掺混、燃烧释热和激波传递等非稳态物理-化学过程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具有强随机性的湍流流动与具有强不确定性的燃烧过程的高度耦合。高速来流条件下的超声速燃烧与亚声速燃烧模式判别与分布,部分预混条件下的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模式判别与分布,多模式共存条件下的空间释热分布规律与时间演化特征,动态燃烧条件下的高速气流中的点火、火焰传播与稳定、熄火过程等,是冲压及冲压组合发动机燃烧室精细化设计面临的基础性课题。而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支撑国家空天一体化战略,如宽速域发动机等动力装置自主研发的重要手段,可大幅度提高重要装备的研制效率和产出效能。本文正是以高超声速动力装置中的燃烧过程固有的动态特性为研究背景,以典型的支板构型模型燃烧室和支板/凹腔组合式构型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以高精度大涡模拟计算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为研究手段,围绕“超声速来流下的燃烧模式分布与释热动态演化”和“高速气流中的火焰传播特性与火焰稳定机制”这两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研究结果为多种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组织调控、宽范围工作的火焰稳定器设计和湍流-燃烧的亚网格模型改进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1)根据发生燃烧时气体的流动马赫数,提出了划分超声速燃烧模式与亚声速燃烧模式的三种准则。根据发生燃烧时气体的混合状态,提出了划分预混燃烧模式与扩散燃烧模式的三种准则。结合校验算例,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引入反映化学反应进度的变量释热率来区分流场中纯流动部分和有释热部分对于准确划分不同燃烧模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2)流场中不同速域的气流受不同输运扩散机理的主导控制,斜压效应对亚声速气流、膨胀效应对超声速气流中的涡量输运促进作用更为显着。在燃烧室设计中,应增强流向涡量与横向压力梯度,如采用支板流向涡和局部旋流结构设计等。特别是在流场的不同区域可采取不同措施,如在火焰稳定器回流区和燃料喷射后的低速区内,可提高射流/主流总压比、动量比和密度比等以增强斜压效应;而在超声速主流中,可增加燃料喷射级数以增强膨胀效应。(3)基于滤波方法建立了构建超声速燃烧和亚声速燃烧、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的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统计分析方法,推导了有限样本空间估计无限总体空间的统计不确定性传递函数。在大涡模拟亚网格尺度燃烧模型的开发中,可根据直接求解尺度上已知的燃烧模式概率分布建立亚网格尺度上的类比模型,具备从亚声速到超声速、从扩散燃烧到预混燃烧的宽范围模拟能力。(4)建立了定量化计算与回流区相关的、控制着火焰传播与稳定的两种时间尺度和能量尺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支板和支板/凹腔组合式火焰稳定器的稳焰机制。在较低总温下,需借助回流区的点燃作用,通过火焰往下游的大尺度传播实现整体燃烧稳定;在中等总温下,通过回流区自身持续的点燃和反射交叉斜激波增强燃烧,共同实现整体燃烧稳定;在较高总温下,通过火焰稳定器的整流机制,形成交叉激波后的局部高温自点火区实现整体燃烧稳定。火焰稳定时,回流区内的能量生成与耗散速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达到动态平衡。(5)从能量平衡角度提出了针对点火、熄火过程适用的准静态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典型工况的点火、熄火过程。在火焰失稳过程中,局部熄火率先出现在回流区内,其能量生成速率持续地小于能量耗散速率。回流区自身无法维持可靠的燃烧状态,导致火焰最终被吹离并形成典型的“脱口”火焰。在火焰建立过程中,局部自点火热点率先出现在凹腔后缘壁面和由于凹腔整流而产生的两道弓形激波交叉点处。局部火焰在往下游大幅度传播的同时也在往上游小幅度逆传,借助凹腔的回流作用实现逆流传播,进而扩展到整个凹腔并成为下游驻定的点火源。在此过程中,回流区的能量积聚效应与化学反应释热形成正向反馈,实现火焰的快速建立与传播。

耿亚飞[9](2018)在《深水管道封堵器设计及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管道输送是海洋石油开采工程中一种重要的输送方式,其载体海底管道是油气输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海底管道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损坏,并且随着管道服役时间的增长,也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当海底管道产生破坏时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油气泄漏,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泄漏出的油液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必须对发生事故的管道及时进行封堵,并实现快速复产,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水下1500m深的海底管道封堵维修转接装置。本文在分析海底管道封堵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海管泄漏实际工况的特点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一种深水管道封堵转接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及力学分析。封堵器由锚定机构、密封机构、动力装置、导向装置、液压系统以及快速转接装置等部分组成。本文重点研究封堵器密封机理,分析密封胶筒受力变形过程,明确密封面间的接触压力是衡量封堵器密封性能的主要指标。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密封胶筒结构,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选择一体式胶筒结构进行详细的优化设计。根据封堵器锚定机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斜面增力机构,通过动力装置提供较小的轴向力而获得更大的径向锚定力。在分析锚定压块受力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嵌入深度分析,明确外加载荷与嵌入深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锚定压块进行锚定实验,结果表明放大系数并不是固定值,而是随着外加载荷不断变化的,获得接触面间放大系数与外载荷之间的规律及其对实际嵌入深度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锚定块经过150%过载实验仍然完好,表明了压块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封堵器后会形成突变管路,导致管内流体流态产生变化,建立流体总流伯努利方程,分析管道内液流流态,利用FLUENT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得到流态变化规律。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封堵器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与固有振型,分析其振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封堵器在外载激励下的响应,结果表明由管口处流体变化以及洋流等引起的振动不会对封堵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封堵器进行改进设计,为后续工程样机研发奠定了基础。

王维民[10](2006)在《离心压缩机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及密封改进增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机械装备复杂系统故障自愈原理,针对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的心脏设备高压离心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存在由于转子轴向位移过大而引起的联锁停车问题和压缩机内泄漏大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系统以及平衡盘密封改进方案,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可行性论证,为解决石化以及其它过程设备的长周期与高效率运转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高压离心压缩机是很多大型过程工业的心脏设备,其安全可靠性是整个过程装置安全可靠性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压缩机又是高耗能装置,其运行效率往往是决定产品能耗的主要因素。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工程科技界开发了设备故障监测诊断技术,在工业企业逐步推行预知维修和智能维修,并推广采用紧急停车联锁系统。大型过程装置由个别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非计划停车,不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由于停车后装备的动态信息立即消失,很不利于对装备故障的判断及消除,往往导致在停车检修后重新启动时又有可能带来新的故障。 但是,根据系统故障自愈原理,某些过程设备的故障是不必停车就可以“治愈”的。具体到离心压缩机轴位移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本文指出主要是:离心压缩机转子的残余轴向力的影响因素众多,一方面在设计阶段的计算不易准确,导致压缩机固有的可靠性低;另一方面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工况的波动以及自身结构参数的变化往往会使残余轴向力增大,从而导致轴位移故障。在故障自愈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系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计算机数值分析技术,在本文中开发的转子轴向推力精确分析技术可以精确计算多种因素对转子轴向推力的影响,并且可以证明通过动态调整转子的残余轴向力使得转子保持轴向稳定是可行的;在本文中提出了将平衡盘的迷宫密封结构改变为迷宫-干气组合密封结构,不但有利于动态调整转子的残余轴向力,还可使压缩机的效率提高4%;论文还进行了基于流-热-固耦合的干气密封可靠性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具有技术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1)阐述了故障自愈理论并提出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系统。基于故

二、组合式管道流体多参数一体化监测装置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式管道流体多参数一体化监测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C和pH的肥料浓度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肥一体化研究现状
        1.3.2 水肥一体化肥液浓度监测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单一种类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研究
        2.1.2 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研究
        2.1.3 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精准监测策略研究
        2.1.4 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2.2.2 试验主要仪器
        2.2.3 试验装置
    2.3 试验设计
        2.3.1 单一种类肥液试验设计
        2.3.2 混合肥液试验设计
    2.4 评价指标
        2.4.1 拟合优度确定系数
        2.4.2 平均偏差
    2.5 数据处理
        2.5.1 数据预处理
        2.5.2 灰色关联分析
        2.5.3 三次样条插值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肥料种类、温度、浓度对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3.1 质量浓度对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3.1.1 质量浓度对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3.1.2 质量浓度对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3.2 温度对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3.3 肥液浓度和温度耦合作用对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浓度、温度、配比值对混合肥液EC和p H的影响
    4.1 配比对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4.1.1 配比对混合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4.1.2 配比值对混合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4.2 温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4.2.1 温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4.2.2 温度对混合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4.3 质量浓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4.3.1 质量浓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4.3.2 质量浓度对混合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4.4 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耦合对混合肥液EC和p H的影响
        4.4.1 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耦合对混合肥液EC的影响
        4.4.2 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耦合对混合肥液p H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策略研究
    5.1 基于电导法的混合肥液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策略研究
        5.1.1 插值处理
        5.1.2 单因素模型优选
        5.1.3 多因素函数关系模型融合
        5.1.4 试验模型验证
        5.1.5 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监测策略
    5.2 基于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监测策略研究
        5.2.1 插值处理
        5.2.2 单因素函数关系模型优选
        5.2.3 多因素函数关系模型融合
        5.2.4 模型验证
        5.2.5 基于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监测策略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硬件设计
    6.1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总体设计
    6.2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自主供电系统设计
    6.3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6.4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装置传感器选型
    6.5 示范应用
    6.6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反应离子刻蚀均匀性及调控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刻蚀技术及其历史与现状
        1.2.1 反应离子刻蚀技术
        1.2.2 刻蚀设备及其发展
        1.2.3 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均匀性的研究概况
        1.2.5 刻蚀工艺及腔室结构优化设计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大口径反应离子刻蚀系统以及工艺腔室流场热场分析
    2.1 大口径反应离子刻蚀系统
        2.1.1 气体供给和调节控制系统
        2.1.2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2.1.3 CCP射频功率电源系统
        2.1.4 冷却台的恒温控制系统
        2.1.5 等离子体加工系统的监测诊断
        2.1.6 真空及尾气处理系统
    2.2 工艺腔室的流场热场分析
        2.2.1 工艺腔室的腔室结构
        2.2.2 流场热场的数值模型
        2.2.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2.2.4 腔室气体压强、流速、温度分布分析
        2.2.4.1 主要工艺参数对流速、压强和温度分布的影响
        2.2.4.2 主要结构参数对腔室气体压强分布的影响
        2.2.4.3 气压均匀性的研究
    2.3 工艺腔室流场特性的回归正交分析
        2.3.1 回归试验设计
        2.3.2 回归正交方案设计
        2.3.3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2.3.3.1 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2.3.3.2 回归方程和偏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2.3.3.3 拟合度检验
        2.3.3.4 回归方程及其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反应离子刻蚀的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3.1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理论
        3.1.1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鞘层理论
        3.1.2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的加热机制
        3.1.3 等离子体的电中性假设
    3.2 低温等离子体的模拟研究
        3.2.1 等离子体放电模型
        3.2.2 等离子体模拟工具
    3.3 大口径反应离子刻蚀系统的等离子体放电模型
        3.3.1 大口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放电腔室与工艺条件
        3.3.2 数学模型
        3.3.3 反应类型和边界条件
        3.3.4 仿真算法
    3.4 关键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3.4.1 不同射频功率
        3.4.2 不同腔室气体压强
    3.5 关键结构参数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3.5.1 不同极板间距
        3.5.2 不同腔室半径
    3.6 样片参数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3.6.1 不同厚度的样片
        3.6.2 不同相对介电常数的样片
    3.7 大口径二氧化硅样片反应离子刻蚀的实验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口径薄膜光学元件的刻蚀均匀性及调控方法的研究
    4.1 非常规、不规则薄膜光学元件
    4.2 刻蚀设备和样片
    4.3 等效电极及其参数对刻蚀均匀性的影响
        4.3.1 不同的填充材料高度
        4.3.2 环框的不同高度(带有等高填充材料)
        4.3.3 不同的填充间隙
    4.4 实验结果对比
    4.5 大口薄膜光学元件的刻蚀的均匀性的实验研究
        4.5.1 不同射频功率
        4.5.2 不同腔室气压
        4.5.3 不同气体流量
    4.6 进一步提高刻蚀均匀性的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口径CCP刻蚀机腔室的等离子特性回归分析
    5.1 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5.1.1 响应面法
        5.1.2 二次回转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设计
    5.2 刻蚀机腔室关键结构和工艺参数的响应面分析
        5.2.1 关键结构和工艺参数的拟合
        5.2.2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5.2.2.1 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5.2.2.2 回归方程及验证
    5.3 关键参数空间分析和设计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重型燃气涡轮高温动叶冷却结构换热机理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气膜冷却研究
        1.2.2 内部冷却结构研究
        1.2.3 端壁冷却研究
        1.2.4 热障涂层应用研究
        1.2.5 耦合计算及优化设计研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3.1 壁面集成冷却方向
        1.3.2 高效低损失冷却方向
        1.3.3 复合冷却新技术方向
        1.3.4 多学科优化设计冷却系统方向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动设计及冷却管网设计
    2.1 引言
    2.2 一维流设计平台
        2.2.1 气冷涡轮一维流动计算模型
        2.2.2 9FA重燃涡轮一维流动计算结果
        2.2.3 中低热值重燃涡轮一维流动计算结果
    2.3 准三维设计平台及计算结果讨论
        2.3.1 计算原理
        2.3.2 总体参数比较
        2.3.3 子午流线及各级反力度
        2.3.4 叶栅间参数分布
    2.4 一维热流管网计算
        2.4.1 管网算法原理
        2.4.2 建模方法
        2.4.3 算法验证
        2.4.4 计算结果讨论
    2.5 动叶转动对冷却效应的影响
        2.5.1 冷却结构分析
        2.5.2 构建计算模型
        2.5.3 建立边界条件
        2.5.4 计算结果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涡轮高温叶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数值计算方法
        3.2.1 控制方程
        3.2.2 求解方法
        3.2.3 湍流模型
        3.2.4 转捩模型
    3.3 带内部冷却结构叶片的气热耦合验证
        3.3.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3.3.2 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
    3.4 带多排气膜孔叶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
        3.4.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3.4.2 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动叶冷却结构改型设计研究
    4.1 引言
    4.2 几何特点分析
    4.3 分区计算网格
    4.4 初始与改进方案的数值模拟与讨论
        4.4.1 初始方案
        4.4.2 第一、二次改进方案
        4.4.3 第三次改进方案
    4.5 高温动叶冷却结构数值分析与进一步改进
        4.5.1 引言
        4.5.2 原型计算结果分析
        4.5.3 改型计算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障涂层、补气孔和旋转对冷却效应的影响
    5.1 引言
    5.2 热障涂层对冷却效应的影响
        5.2.1 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5.2.2 计算结果及讨论
    5.3 补气孔对冷气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
        5.3.1 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5.3.2 计算结果及讨论
    5.4 旋转对动叶冷气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
        5.4.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5.4.2 计算结果及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温动叶叶型气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装置
    6.3 测量方法
        6.3.1 测针结构特点
        6.3.2 测针测量原理
        6.3.3 校准风洞
        6.3.4 校准曲线
    6.4 试验模型
    6.5 试验结果及讨论
        6.5.1 型面静压系数分布
        6.5.2 出口气流角
        6.5.3 总压损失系数
        6.5.4 气动特性参数汇总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矿井建设模式及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深部矿井工程优化及其关键技术
    1.1 深部矿井工程智能建井构想
    1.2 深部矿井赋存地质条件探测与分析技术
    1.3 深部矿井工程优化及关键技术
        1.3.1 深部井巷开拓方式及关键技术
        1.3.2 深部井巷工程一体优化构想及关键技术
2 深部矿井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2.1 深部矿井围岩应力调控技术
    2.2 深部矿井围岩改性关键技术
        2.2.1 深井围岩注浆加固与抗渗技术
        2.2.2 深井围岩注浆降-隔-保温技术
    2.3 深部井巷工程尺寸效应及其支护技术
        2.3.1 深部井巷工程尺寸效应分析
        2.3.2 深部井巷围岩支护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3 深部矿山井巷智能掘进技术与装备
    3.1 深井智能掘进装备设计与制造
    3.2 深井智能掘进装备及其关键技术
        3.2.1 竖井掘进机钻井工艺及其关键技术
        3.2.2 竖井和巷道掘进一体机及其关键技术
4 深部矿井全寿命安全风险监控模式
5 结论

(5)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蔬菜种植分布及播种技术
        1.2.1 蔬菜种植分布与产量
        1.2.2 蔬菜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
    1.3 国内外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
        1.3.1 精量排种器类型及工作原理
        1.3.2 国外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
        1.3.3 国内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课题来源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典型小粒径蔬菜种子物料特性测定研究
    2.1 试验材料选定
    2.2 蔬菜种子基础物理参数测定
        2.2.1 蔬菜种子几何特性
        2.2.2 蔬菜种子千粒重及密度
        2.2.3 蔬菜种子含水率
    2.3 蔬菜种子摩擦特性测定
        2.3.1 蔬菜种子静摩擦系数
        2.3.2 蔬菜种子内摩擦角
        2.3.3 蔬菜种子自然休止角
    2.4 蔬菜种子力学特性测定
        2.4.1 蔬菜种子刚度系数
        2.4.2 蔬菜种子弹性模量
        2.4.3 蔬菜种子碰撞恢复系数
    2.5 蔬菜种子自然休止角标定
    2.6 本章小结
3 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设计与分析
    3.1 排种器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3.1.1 设计要求
        3.1.2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3.2 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3.2.1 取种舀勺
        3.2.2 导控机构
        3.2.3 动力驱动机构
        3.2.4 导种机构
        3.2.5 种箱
    3.3 本章小结
4 排种器作业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4.1 离散元颗粒模型
    4.2 离散元仿真软件应用
        4.2.1 EDEM软件仿真流程
        4.2.2 EDEM软件在排种器研究中的应用
    4.3 排种器舀取充种机理分析
    4.4 离散元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4.4.1 排种器几何模型建立
        4.4.2 蔬菜种子离散元模型建立
        4.4.3 其他参数设定
    4.5 EDEM虚拟排种仿真试验
        4.5.1 EDEM虚拟排种过程分析
        4.5.2 EDEM排种性能单因素试验
        4.5.3 EDEM排种性能对比试验
    4.6 本章小结
5 排种器台架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1.2 试验因素与指标
    5.2 排种性能优化试验
        5.2.1 单因素试验
        5.2.2 多因素试验
    5.3 小粒径种子适播试验
    5.4 振动适应性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精量播种装置配置与田间性能试验研究
    6.1 整机配置要求
    6.2 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
    6.3 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6.3.1 机架机构设计与分析
        6.3.2 其他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6.4 田间试验
        6.4.1 试验材料与条件
        6.4.2 试验内容与方法
        6.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抽油泵的发展概况
    1.3 软柱塞抽油泵的研究进展
        1.3.1 自补偿软柱塞泵及研究进展
        1.3.2 非自补偿软柱塞泵及研究进展
    1.4 流固耦合研究
        1.4.1 流固耦合概述
        1.4.2 流固耦合方法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案及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案
        1.5.3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软柱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与本构模型
    2.1 软柱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2.1.1 多级软柱塞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2.1.2 软柱塞材料的初步确定
        2.1.3 聚氨酯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2.1.4 聚醚醚酮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2.2 聚氨酯的本构模型
        2.2.1 聚氨酯本构模型描述
        2.2.2 聚氨酯本构模型
        2.2.3 聚氨酯材料本构模型拟合
        2.2.4 聚氨酯材料本构模型常数
    2.3 聚醚醚酮的本构模型
        2.3.1 Johnson-Cook模型
        2.3.2 修正Johnson-Cook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柱塞材料的磨损机理与试验研究
    3.1 软柱塞材料的磨损试验参数确定
        3.1.1 软柱塞材料的性能检测
        3.1.2 软柱塞与泵筒摩擦力分析
        3.1.3 软柱塞与泵筒的接触应力计算
        3.1.4 试验参数确定
    3.2 软柱塞材料的磨损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聚氨酯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3.2.2 聚醚醚酮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3.2.3 丁腈橡胶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3.2.4 三种材料的试验对比分析
    3.3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磨损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多级软柱塞的压力特性分析
    4.1 软柱塞-泵筒副缝隙流研究
        4.1.1 软柱塞-泵筒副泄漏分析
        4.1.2 软柱塞-泵筒副流态分析
    4.2 软柱塞双向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4.2.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4.2.2 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流程
        4.2.3 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
    4.3 不同因素对软柱塞抽油泵泄漏量影响
        4.3.1 软柱塞长度对抽油泵泄漏量影响
        4.3.2 软柱塞厚度对泄漏量影响
        4.3.3 软柱塞-泵筒副初始间隙对泄漏量影响
        4.3.4 压差对泄漏量影响
    4.4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的长度优化
        4.4.1 第一级软柱塞泄漏量
        4.4.2 第二级软柱塞长度
    4.5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压力特性
        4.5.1 网格划分及约束设置
        4.5.2 长度优化后的压力场
        4.5.3 外径优化后的压力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级软柱塞抽油泵模拟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及设备
    5.2 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
        5.2.1 上、下冲程
        5.2.2 分级承压特性
    5.3 多级软柱塞抽油泵容积效率
        5.3.1 结构参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
        5.3.2 运行参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
        5.3.3 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A1 聚氨酯试件参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修井用磨铣打捞器结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打捞工具发展现状
    1.3 反循环洗井技术国内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磨铣打捞器结构设计
    2.1 磨铣打捞器设计基本参数及工作原理
    2.2 工具详细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射流泵工作性能研究
    3.1 射流泵能量损失研究
    3.2 喷嘴结构形式及参数对射流泵性能影响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井底固液两相流动研究
    4.1 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及选择
    4.2 固液两相流湍流模型
    4.3 井底流场数值模拟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磨铣打捞器打捞性能研究
    5.1 结构参数对工具打捞效率的影响
    5.2 非结构参数对工具打捞效率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超声速来流下的动态燃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高速湍流燃烧的动态特性
    1.3 高速湍流燃烧动态特性的研究进展
        1.3.1 超声速燃烧与亚声速燃烧模式研究
        1.3.2 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模式研究
        1.3.3 高速气流中的火焰传播与稳定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高速湍流燃烧的大涡模拟方法与校验
    2.1 本文研究方案
        2.1.1 总体研究思路
        2.1.2 详细计算方案
    2.2 湍流燃烧的大涡模拟方法
        2.2.1 控制方程
        2.2.2 亚网格湍流模型
        2.2.3 亚网格燃烧模型
        2.2.4 气体热物性参数
        2.2.5 数值离散格式
    2.3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2.3.1 氢气/空气化学反应机理
        2.3.2 乙烯/空气化学反应机理
    2.4 数值方法校验
    2.5 本章小结
3 超声速燃烧与亚声速燃烧模式研究
    3.1 超声速燃烧与亚声速燃烧的模式判别
        3.1.1 截面平均马赫数
        3.1.2 以释热为条件的截面平均马赫数
        3.1.3 不同燃烧模式对释热的贡献
    3.2 超声速燃烧与亚声速燃烧的空间概率分布
        3.2.1 概率密度函数的构建方法
        3.2.2 统计不确定性分析
        3.2.3 燃烧模式的空间概率分布
    3.3 超声速燃烧与亚声速燃烧的形成机理分析
        3.3.1 高速气流中的涡量输运机理
        3.3.2 流动与释热相互作用
    3.4 面向发动机工作条件的燃烧模式判别与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模式研究
    4.1 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的模式判别
        4.1.1 火焰指数
        4.1.2 以释热为条件的火焰指数
        4.1.3 不同燃烧模式对释热的贡献
    4.2 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的空间概率分布
    4.3 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的影响因素
        4.3.1 当地温度对燃烧模式的影响
        4.3.2 局部混合状态对燃烧模式的影响
    4.4 面向发动机工作条件的燃烧模式判别与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动态燃烧中的火焰传播与稳定
    5.1 经典回流区预混火焰稳定理论
        5.1.1 基于回流区点燃机制的预混火焰稳定理论
        5.1.2 基于回流区燃烧机制的预混火焰稳定理论
    5.2 支板构型模型燃烧室的火焰稳定机制
        5.2.1 回流区基本性质分析
        5.2.2 回流区火焰稳定的时间尺度分析
        5.2.3 回流区火焰稳定的能量尺度分析
        5.2.4 典型工况的熄火机理分析
    5.3 支板/凹腔组合式燃烧室的动态燃烧特性
        5.3.1 回流区基本性质分析
        5.3.2 回流区火焰稳定的时间尺度计算
        5.3.3 回流区火焰稳定的能量尺度计算
        5.3.4 典型工况的点火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氢气9组分、27步化学反应动力学
附录 B 乙烯20组分、35步化学反应动力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非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获奖情况
    学术兼职

(9)深水管道封堵器设计及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深水管道封堵器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1.4.1 深水管道封堵维修技术
        1.4.2 橡胶密封技术发展现状
        1.4.3 模态分析在工程方面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深水管道封堵器总体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深水管道封堵器技术要求
        2.2.1 技术要求
        2.2.2 作业环境
    2.3 深水管道封堵器总体方案
        2.3.1 封堵器基本组成
        2.3.2 锚定机构的设计
        2.3.3 密封机构的设计
        2.3.4 导向装置的设计
        2.3.5 动力装置的设计
    2.4 快速转接装置的设计
    2.5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2.5.1 液压系统的设计
        2.5.2 液压元件的选择
    2.6 工作流程
    2.7 封堵器总体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水管道封堵器密封机构设计
    3.1 引言
    3.2 封堵器密封机构的设计
        3.2.1 密封胶筒的设计
        3.2.2 密封胶筒材料的选择
    3.3 橡胶密封研究
        3.3.1 橡胶密封机理
        3.3.2 橡胶的应力-应变关系
        3.3.3 超弹材料模型
    3.4 密封胶筒改进及仿真分析
        3.4.1 原密封胶筒力学仿真分析
        3.4.2 新密封胶筒力学仿真分析
    3.5 密封机构力学仿真分析
        3.5.1 密封胶筒形变过程分析
        3.5.2 密封胶筒力学仿真分析
    3.6 密封胶筒结构优化及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水管道封堵器锚定机构设计
    4.1 引言
    4.2 锚定机构的设计
    4.3 锚定机构的力学分析
        4.3.1 锚定过程受力分析
        4.3.2 解封过程受力分析
    4.4 锚定压块的设计及力学分析
        4.4.1 锚定压块的设计
        4.4.2 锚定压块嵌入深度分析
        4.4.3 锚定压块牙型的强度分析
        4.4.4 锚定压块的接触分析
    4.5 锚定压块的实验研究
        4.5.1 实验目的
        4.5.2 实验原理
        4.5.3 实验设备
        4.5.4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水管道封堵器振动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深水管道封堵器模态分析
        5.2.1 模态分析理论
        5.2.2 模态结果分析
    5.3 管道内部流体介质流态分析
        5.3.1 封堵器转接口处流场分析
        5.3.2 封堵器转接口处流场模拟分析
    5.4 外载激励下封堵器振动特性分析
        5.4.1 涡激振动研究分析
        5.4.2 外载荷作用下封堵器振动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离心压缩机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及密封改进增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故障自愈原理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1.2.1 故障自愈工程的技术内涵
        1.2.2 装备故障“治疗”与防范的发展历程
        1.2.3 装备系统故障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1.2.3.1 研究故障产生的条件,预测可能产生故障时的工况和状态
        1.2.3.2 故障初始原因的早期探测和诊断
        1.2.3.3 基于参数监测的故障自愈决策系统研究
        1.2.4 故障自愈机制建模研究
        1.2.5 装备自愈工程的科学依据
        1.2.6 装备自愈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离心压缩机平衡盘密封现状及改进研究的现实意义
        1.3.1 平衡盘密封的研究现状及改进研究的现实意义
        1.3.2 干气密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1.5 本课题的难点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离心压缩机转子气动推力研究
    2.1 离心压缩机转子轴向推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1.1 转子轴向推力的组成
        2.1.2 经验法
        2.1.3 解析法
        2.1.4 数值方法
    2.2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2.2.1 流体动力学控制微分方程
        2.2.1.1 质量守恒方程
        2.2.1.2 动量守恒方程(Navier-Stokes方程)
        2.2.1.3 能量方程
        2.2.1.4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2.2.2 湍流物理模型
        2.2.2.1 湍流流动概述
        2.2.2.2 湍流的Reynolds方程
        2.2.2.3 涡粘模型
        2.2.2.4 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RSM)
        2.2.3 壁面模型
        2.2.3.1 近壁区流动的特点
        2.2.3.2 壁面函数法
        2.2.4 控制方程的守恒型与非守恒型形式及单质条件
        2.2.4.1 控制方程的守恒型与非守恒型
        2.2.4.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2.2.5 有限容积法简介
        2.2.6 建立离散方程的控制容积法
    2.3 计算实例
        2.3.1 流体模型
        2.3.1.1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2.3.1.2 理想流体模型与粘性流体模型
        2.3.2 热力计算
        2.3.3 网格密度研究
        2.3.4 边界条件设置
    2.4 计算结果分析
        2.4.1 轮盖侧间隙内的流场分析结果
        2.4.1.1 流体的面内速度分布
        2.4.1.2 流体切向速度分布
        2.4.1.3 流体压力分布
        2.4.1.4 叶轮两侧间隙内的流量系数
        2.4.2 轮盘侧间隙内的流场分析结果
        2.4.2.1 流体在子午面内的速度分布
        2.4.2.2 流体切向速度分布
        2.4.2.3 流体压力分布
        2.4.2.4 叶轮两侧间隙内的流量系数
        2.4.3 轴向推力计算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心压缩机轴位移故障自愈系统研究
    3.1 轴位移故障概述及自愈调控的现实意义
    3.2 离心压缩机转子轴位移故障自愈系统研究
        3.2.1 轴向力自适应调控原理研究
        3.2.1.1 轴位移的组成
        3.2.1.2 止推轴承的安全区域
        3.2.1.3 离心压缩机转子运行中影响气动推力的因素
        3.2.1.4 转子轴向推力自适应调控原理
        3.2.2 轴位移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3.2.3 轴位移故障自愈策略
    3.3 自愈调控实例
        3.3.1 实例1
        3.3.2 实例2
        3.3.4 实例3
        3.3.4 实例4
        3.3.5 实例5
        3.3.6 实例6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故障自愈调控试验台研制
    4.1 实验台主体
        4.1.1 主体结构的组成
        4.1.2 基本功能
        4.1.3 转子动力学特性
    4.2 流程及控制
    4.3 压缩空气站
    4.4 润滑油系统
第五章 平衡盘密封改进技术研究
    5.1 迷宫密封及其优缺点
    5.2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5.2.1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5.2.2 干气密封轴向力平衡
        5.2.3 干气密封的主要性能参数
        5.2.4 密封面的结构几何参数
    5.3 平衡盘密封结构研究
        5.3.1 组合式密封系统结构设计
        5.3.2 气体密封端面结构参数确定及优化
        5.3.2.1 组合式密封方案设计
        5.3.2.2 最小闭合力
        5.3.2.3 初步设计
    5.4 数值模拟
        5.4.1 迷宫密封泄漏量的计算
        5.4.1.1 迷宫密封泄漏量计算的简化公式
        5.4.1.2 结构参数及工况
        5.4.1.3 计算分析模型
        5.4.1.4 计算结果分析
        5.4.1.5 密封间隙对泄漏量的影响
        5.4.1.6 间隙的变化对转子气动推力的影响
        5.4.1.7 数值计算结果试验验证
        5.4.2 干气密封内部流场模拟
        5.4.2.1 物理模型
        5.4.2.2 连续性和流动状态的判别
        5.4.2.3 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5.4.2.4 气膜密封特性的计算
        5.4.2.5 收敛性检查
        5.4.2.6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5.4.2.7 端面密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5.4.2.8 端面密封结构参数的选择
        5.4.3 干气密封的平衡系数
    5.5 试验台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气密封试验研究
    6.1 试验台介绍
    6.2 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及性能
    6.3 小平衡系数干气密封试验
    6.4 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
        6.4.1 密封压力为1.35MPa时的计算结果
        6.4.2 密封压力为1.6MPa时的计算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干气密封流-热-固耦合的可靠性分析
    7.1 干气密封流-热-固耦合分析的内涵
        7.1.1 基本理念
        7.1.2 数值分析方法介绍
    7.2 流体机械中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的发展
        7.2.1 流-热-固耦合技术概述
        7.2.2 流固耦合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7.2.3 干气密封流-热-固耦合分析的基本过程
        7.2.3.1 流场-温度场耦合
        7.2.3.2 流场-温度场-应力场耦合
    7.3 干气密封系统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
        7.3.1 干气密封的热量平衡
        7.3.1.1 Q_F的简化计算及数值分析方法
        7.3.1.2 Q_A的计算方法
        7.3.1.3 Q_2的计算
        7.3.1.4 Q_3的计算
        7.3.1.5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7.3.1.6 干气密封系统流场-温度场分析模型
        7.3.2 干气密封系统的工况参数和初步非等温流场分析
        7.3.2.1 计算所取的工况参数
        7.3.2.2 温度场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7.3.3 干气密封系统参数优化及温度场分析结果
        7.3.4 小结
    7.4 干气密封系统流-热-固耦合研究
        7.4.1 密封环的力变形和热变形
        7.4.2 力变形和热变形的影响因素
        7.4.3 耦合分析模型介绍
        7.4.3 静环变形计算
    7.5 参数化计算程序开发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论文的主要成果
    8.2 未来研究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四、组合式管道流体多参数一体化监测装置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C和pH的肥料浓度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D]. 邬梦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反应离子刻蚀均匀性及调控方法的研究[D]. 张景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重型燃气涡轮高温动叶冷却结构换热机理的数值研究[D]. 董爱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矿井建设模式及其关键技术[J]. 刘志强,宋朝阳,纪洪广,刘书杰,谭杰,程守业,宁方波. 煤炭学报, 2021(03)
  • [5]舀勺式小粒径蔬菜种子精量排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D]. 李杞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6]抽油泵多级软柱塞分级承压特性与试验研究[D]. 户春影.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修井用磨铣打捞器结构设计与研究[D]. 王晓龙. 长江大学, 2020(02)
  • [8]超声速来流下的动态燃烧机理研究[D]. 黄志伟.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深水管道封堵器设计及振动特性研究[D]. 耿亚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 [10]离心压缩机轴位移故障自愈调控及密封改进增效技术研究[D]. 王维民. 北京化工大学, 2006(10)

标签:;  ;  ;  

管道流体组合式多参数综合监测装置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