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研究

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研究

一、三倍体长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雯雯,郑富强,于成松,王航宁,谭林涛[1](2021)在《乳山牡蛎产业发展报告》文中提出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乳山牡蛎个头大、肥满度高、肉质爽滑、味道鲜美等优异品质。在乳山市政府和海洋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乳山牡蛎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现已形成育苗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包装辅料加工、文化旅游等七大关键环节产业链,成为乳山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本文详细介绍了乳山牡蛎产业发展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为下一步乳山牡蛎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卢钰博[2](2021)在《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太平洋牡蛎养殖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质和生态监测,确定影响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宜单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密度,并比较和分析单体三倍体牡蛎与连体牡蛎和二倍体牡蛎的生长,从而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单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养殖技术。(1)对太平洋牡蛎养殖区的理化因子相、微生物相及藻相进行研究,探寻各指标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科学养殖太平洋牡蛎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每月中旬在山东养马岛、芝罘湾和乳山养殖区共9个站位进行采样,检测多项理化因子、细菌及浮游植物变化,通过N/P判断养殖区营养盐限制情况,通过营养状态指数和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别对海水营养状态和污染水平进行评价,采用浮游植物评价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评价,通过SPSS 24.0对各检测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养殖区水温、pH、盐度、溶解氧和COD符合海水养殖二类标准;三个养殖区无机氮变化范围为0.0079 mg/L~0.8739 mg/L,均值为0.1594 mg/L,2019年12月养马岛、芝罘湾养殖区及2020年1月三个养殖区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养殖二类标准;三个养殖区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总磷含量偏高,养马岛和芝罘湾养殖区在2019年11月~2020年1月、乳山养殖区在2019年9月及2020年12~1月活性磷含量超过海水养殖二类标准;三个养殖区N/P均值分别为53.72、26.96和29.40,养马岛和乳山养殖区长期处于磷限制状态。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表明三个养殖区在2020年3~8月间处于贫营养状态;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表明除个别站位海水质量状况一般,处于轻度污染外,其他养殖区海水质量较好,处于较清洁水平。细菌含量整体较低,2020年4月和7月芝罘湾和乳山养殖区弧菌数量异常升高,乳山养殖S7站位在2020年7月异养菌数量异常升高。三个养殖区浮游植物密度均值分别为16.37×104cells/L、11.71×104cells/L和20.06×104cells/L,2020年3~8月浮游植物密度较高;三个养殖区共检测浮游植物5门44属79种,硅藻门27属51种,甲藻门4属10种,共占种数的77.26%;三个养殖区的主要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单鞭金藻、等鞭金藻和蓝隐藻;三个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097,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12,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875。相关性分析表明三个养殖区水温、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水温与弧菌和异养菌呈显着正相关,浮游植物与水温呈显着正相关,与活性磷呈极显着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三个养殖区除冬季个别氮、磷指标有所超标外,其他指标符合均符合养殖标准,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较低,细菌含量较低,浮游植物丰富且群落结构稳定,适宜养殖牡蛎,但养马岛和乳山养殖区长期处于磷限制状态。(2)为探寻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在芝罘湾海域设置贝-参-鱼间养的实验养殖区(包括牡蛎养殖区、刺参养殖区和东方鲀养殖区)以及单一牡蛎和刺参养殖的对照养殖区。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每月中旬对养殖区各项生态学指标进行检测,通过营养状态指数对养殖区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对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评价,最后比较各养殖区养殖生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刺参养殖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及活性磷含量显着高于实验组3个养殖区,对照组牡蛎养殖区氨氮含量显着高于实验组牡蛎养殖区;对照组2个养殖区的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实验组3个养殖区;对照组刺参养殖区弧菌和异养菌数量高于实验组3个养殖区;对照组养殖区硅藻优势种比例较实验养殖区下降,蓝隐藻比例上升;实验组3个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对照组2个养殖区高;实验组牡蛎养殖区成活率较对照养殖区提高5.2%,产量提高10.7%;实验组刺参养殖区成活率较对照养殖区提高5.1%,产量提高8.1%。上述结果表明间养模式下养殖区各项生态学指标明显好于单一养殖区,且成活率和产量显着提高。(3)为探究不同养殖密度对牡蛎生长的影响,比较不同层养密度和笼间距下牡蛎的生长。2019年8月中旬,挑选壳高3~4 cm的牡蛎,设置4个层养密度组:20、40、60和80个/层,笼间距均为0.5 m。经过2个月的养殖比较,4个不同层养密度的养殖组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4项生长性状方面均呈现随着层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特征,20个/层组和40个/层组显着优于60个/层组和80个/层组,但20个/层组和40个/层组之间以及60个/层组和80个/层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2019年10月中旬,挑选壳高7~8 cm的牡蛎,设置4个层养密度组:10、15、20和30个/层;设置3个笼间距组:0.3、0.5和0.8 m。经过7个月的养殖比较,在相同笼间距(分别为0.3 m、0.5 m和0.8 m)下,4个不同层养密度的养殖组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4项生长性状方面均呈现随着层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特征;大多数性状从11月份起就体现出10个/层组和15个/层组>20个/层组和30个/层组,到5月份有的性状还20个/层组>30个/层组(P<0.05);10个/层组和15个/层组之间尽管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着。在相同层养密度(分别为10个/层、15个/层、20个/层和30个/层)下,3个不同笼间距的养殖组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4项生长性状方面均呈现随着笼间距的增加而增大的特征;虽然各生长性状在前几个月份的差异显着性有所不同,甚至没有差异,但到4~5月份均呈现0.8 m组和0.5 m组>0.3 m组(P<0.05);0.8 m组和0.5 m组之间尽管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着。上述结果表明当牡蛎壳高为3~4 cm时,以40个/层的养殖密度、0.5 m的笼间距为宜;当牡蛎壳高为7~8 cm时,以15个/层的层养密度、0.5 m的笼间距,可取得最佳的养殖效果。(4)比较与分析单体三倍体牡蛎、连体三倍体牡蛎和单体二倍体牡蛎的生长,探索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单体三倍体牡蛎的养殖技术。经过十五个月的养殖结果表明,单体三倍体牡蛎组与连体三倍体牡蛎组之间在壳高、壳长、体重及软体部重方面,2019年7~8月份几乎没有差异,9月份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着,10月(壳长在12月)~翌年9月单体三倍体牡蛎组显着高于连体三倍体牡蛎组(P<0.05)。单体三倍体牡蛎组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之间在壳高、壳长、体重及软体部重在2019年7~8月份间差异不显着,9月~翌年9月单体三倍体牡蛎组显着高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P<0.05)。连体三倍体牡蛎组像单体三倍体牡蛎组一样,在2020年7~9月份,其软体部重显着高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P<0.05)。三组牡蛎的出肉率在2019年9月~翌年3月一直较低,4~6月份增加至高峰,7~9月份单体二倍体牡蛎组出肉率大幅下降,显着低于两组三倍体牡蛎(P<0.05)。养殖十五个月后,两组三倍体牡蛎的累积成活率均显着高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P<0.05)。单体二倍体牡蛎2020年4~6月份性腺明显发育,7~8月份产卵排精后内脏团急速减小,而两组三倍体牡蛎软体部没有性腺的发育成熟与产卵排精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表明在相同的养殖环境条件下,单体三倍体牡蛎在壳高、壳长、体重、软体部重、出肉率及成活率均显着高于连体三倍体牡蛎和单体二倍体牡蛎。

刘雨[3](2017)在《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能量代谢及养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俗称太平洋牡蛎(Pacific oyster),是一种广温、广盐性双壳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潮间带的礁石上,营固着生活。长牡蛎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重要的养殖物种,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长牡蛎的产量得到迅速的提高,仅我国2015年的产量就高达457.3万吨,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糖原含量作为长牡蛎肉质性状重要的评判标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其口感和品质。而目前对于长牡蛎糖原含量性状的研究比较少,育种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本文开展了对于长牡蛎糖原含量性状的相关研究,旨在为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种的成功选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幼虫培育密度和成体养殖密度的研究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的获得是以经过两代家系选育后得到的长牡蛎高糖原含量个体为亲本,采用部分因子交配设计,构建全同胞家系。为了探究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对不同密度下长牡蛎幼虫和成体的生长性状和存活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幼虫培育密度为1-2个/ml,3-4个/ml,6-8个/ml三组中,三组之间在壳高的增长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在幼虫培育过程中没有必要追求过低的密度,6-8个/ml即可。(2)在海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后,生长表型方面低密度组(10个/层)和中密度组(20个/层)差异不大,但高密度组(40个/层)的表型性状各参数均小于前两组,且差异显着(P<0.05)。存活率方面随着密度的增大,死亡率明显升高。在长牡蛎成体养殖过程中,合理降低养殖密度对于提高长牡蛎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具有明显的作用。2.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不同养殖方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为了探究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不同养殖方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本文设置了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的对比实验、壳体打磨处理和正常养殖组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如下:(1)夹绳养殖方式的长牡蛎在各个生长性状上都要明显优于吊笼养殖组(P<0.05)。(2)打磨壳体处理组在生长性状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长牡蛎的壳体受到磨损后能短时间内得到再生。3.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正反交家系的生理代谢研究为了探究长牡蛎具有显着差异性糖原含量的自交家系和正反交家系在生理代谢水平上的差异,本文开展了在一定温度(20°C)和盐度(32)下自交组和正反交组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滤水率方面,自交组AA最大,BB最小,二者差异显着(P<0.05);正交组AB和反交组BA两者差异不显着且大小介于两个自交组之间,正反交组的杂种优势值为8.44%;(2)耗氧率方面,自交组BB最大,正交组AB最小;自交组AA与BB差异显着(P<0.05),正反交组杂种优势值为-43.87%;耗氧率与糖原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4,达到极显着性水平(P<0.01);(3)排氨率方面,各组之间的排氨率无显着差异,大小为0.04 mg NH3-N/(g·h)左右。综上结果表明,高糖原含量品系正反交家系的差异在生理代谢上主要表现为滤水率和耗氧率的差异。4.温度、盐度对于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生理代谢的影响为了探究温度、盐度对于长牡蛎高糖原含量品系生理代谢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对高糖原含量品系H和低糖原含量品系L在不同温度(16°C、20°C、24°C、28°C、30°C、32°C),盐度(15、20、25、30、35)梯度下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糖原含量测定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长牡蛎高糖原含量品系H和低糖原含量品系L的滤水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在28°C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当温度超过28°C后滤水率减小。品系H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不断增大,在32°C时达到最大值;品系L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在28°C时达到最大值,超过28°C后呈下降趋势。两个品系的排氨率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8°C达到最大值。两个品系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糖原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品系H的下降速度要明显大于品系L。(2)随着盐度的不断升高长牡蛎品系H和品系L的滤水率不断增大,当盐度达到30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超过30后滤水率呈下降趋势。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出与滤水率相同的趋势。在糖原含量变化上,品系H的糖原含量在盐度15-25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盐度25之后开始明显下降;品系L的糖原含量在整个盐度梯度设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大,但糖原含量水平总体上低于品系H。

周曈龑,于瑞海,马培振,张哲,李玲蔚[4](2017)在《预防筏式养殖长牡蛎死亡的主要技术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牡蛎在我国水产养殖中占据重要地位,据2016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5年牡蛎养殖产量为457万吨,占贝类养殖产量的33.67%,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4.38%。目前随着互联网和冷链物流的发展,牡蛎是水产品中最合适冬季生吃和活体运输的水产品。随着牡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牡蛎的品质却在下降,表现出养殖的长牡蛎出肉率低、形态不规则、大量死亡的问题,特别近年来牡蛎的大量死亡已影响了牡蛎的养殖积极性和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通过牡蛎养殖现场调查分析,结合

丛日浩[5](2014)在《长牡蛎快速生长品系选育及重要功能基因与生长和糖原含量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太平洋牡蛎,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海产经济贝类,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养殖品种。目前我国长牡蛎养殖业所用种质均未经系统地遗传改良,在大规模累代集约化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生长慢、出肉率低和抗逆性差等种质退化问题,严重影响长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长牡蛎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长牡蛎良种选育工作自2006年正式开展,在查清种质资源现状的基础上,2007年构建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地理群体的快速生长选育系第一代,至2014年已连续选育七代。在群体选育的同时筛选并纯化培育了多个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的长牡蛎核心种质家系,并筛选与长牡蛎生长和糖原含量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分子标记,为长牡蛎遗传改良提供宝贵素材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长牡蛎三个地理群体第四代选育系的选育进展及第五代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及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比较了长牡蛎四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研究了长牡蛎类胰岛素通路关键基因(oIRP、IRR和Ras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多态性与长牡蛎生长和糖原含量性状的关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牡蛎三个地理群体第四代选育系的选育进展研究了2010年构建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第四代快速生长选育系生长性状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及与养殖群体壳型规则度的差异。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长牡蛎第四代选育系440日龄成贝的壳高分别较其对照组增加13.27%、14.24%和11.07%,总重分别较其对照组增加27.08%、23.16%和15.36%;三个长牡蛎第四代选育系成贝的壳型指数变异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经过连续多代选育各选育系个体间壳型的规则度获得显着提高;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第四代选育系壳高性状选择反应的平均值分别为0.74、0.71和0.60,现实遗传力的平均值分别为0.33、0.26和0.26。2.长牡蛎三个地理群体第五代选育系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研究了三个长牡蛎第五代快速生长选育系与商业对照群体的壳高和总重生长速度的差异及其在不同海区成贝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各选育系的生长性能均优于同期同法养殖的长牡蛎商品苗种对照组。中国、日本和韩国第五代选育系在收获期时在3个海区较对照组壳高分别壳高分别增加16.16%-29.01%、12.77%-31.98%和3.38%-7.24%,总重分别增加24.18%-60.94%、11.93%-60.28%和4.63%-16.86%。对长牡蛎第五代选育系在3个典型海区的研究发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长牡蛎的壳高和总重表型均有一定影响,但与海区环境和基因型相比其作用效果较弱,不会影响长牡蛎的良种选育。3.长牡蛎四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四种壳色家系各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的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生长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的壳高显着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P<0.05);稚贝阶段40和100日龄紫壳色家系的壳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160日龄白壳色家系壳高显着小于其他家系(P<0.05);成贝阶段金壳色家系的壳高和总重显着高于白壳色和黑壳色家系及对照组。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5和20日龄紫壳色家系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他家系(P<0.05);稚贝期各家系存活率差异不显着;420日龄紫壳色家系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他家系(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双岛湾和海阳所海区成贝的壳高和壳长影响显着(P<0.05),对总重和存活率的作用不显着。研究表明长牡蛎的壳色与其生长和存活性状关联显着,成贝阶段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弱,不会对长牡蛎在两海区的育种效果产生显着影响。4.长牡蛎胰岛素相关多肽(oIRP)基因SNPs与生长性状关联性研究胰岛素相关多肽基因对多种生物的生长调控和糖类代谢平衡有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了长牡蛎胰岛素相关多肽(oIRP)基因在以三个快速生长选育系为亲本构建的三个自交组和六个杂交组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SNPs和单倍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在oIRP基因1.5kb的扫描片段中共检测到31个SNPs,SNPs的平均密度约为1/50个/bp。检测到六个SNPs(C.455G>A、C.812T>C、C.850G>A、C.965T>A、C.1358T>G和C.1437G>A)与长牡蛎的生长性状关联显着(P<0.05),其中位点C.1358T>G和C.1437G>A与所有五个生长指标均关联极显着(P<0.01)。在构建的8个单倍型中,单倍型H7(ATGTGA)和H8(ATGTTA)可能为对长牡蛎生长最为有利的单倍型。研究结果证实oIRP基因多态性影响长牡蛎的生长性状,并可能用于以后的长牡蛎高产品系的遗传改良。5.长牡蛎胰岛素受体相关受体(IRR)基因SNPs与生长及糖原含量性状关联性研究胰岛素受体相关受体(IRR)是胰岛素受体家族的一种受体络氨酸激酶,对长牡蛎的生长和繁殖调控等重要生理过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先在五个长牡蛎全同胞家系共336个个体中检测IRR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初步的关联分析,然后在来自三个快速生长选育系的206个个体中进一步验证与生长性状关联的SNPs。在IRR基因485bp的编码区中共检测到六个SNPs,其中两个SNPs(C.1996G>A和C.2110C>T)与所检测的长牡蛎家系和选育系的生长性状均关联显着(P<0.05);在构建的五个二倍型中,D3(GGTT)对长牡蛎生长性状最为有利。在长牡蛎五个家系中检测到四个SNPs(C.2009-2017delGACCTCCCA、C.1996G>A、C.2239C>T和C.2257G>A)与长牡蛎糖原含量相关(P<0.05);在构建的四种单倍型中,单倍型为H4(ACG)的长牡蛎的糖原含量最高。6.长牡蛎Ras基因SNPs与生长及糖原含量性状关联性研究Ras是多种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先在五个长牡蛎全同胞家系共336个个体中检测Ras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初步的关联分析,然后在三个长牡蛎快速生长选育系中进一步验证Ras基因SNPs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在Ras基因669bp的片段中共检测到17个SNPs,其中四个SNPs(C.86C>A、C.90T>C、C.112A>G和C.118G>A)与长牡蛎的生长性状关联显着(P<0.05);在构建的8个单倍型中,H8(ACAA)对长牡蛎生长性状最为有利。在五个长牡蛎家系中检测到四个SNPs(C.86C>A、C.90T>C、C.112A>G和C.118G>A)与长牡蛎糖原含量相关联(P<0.05);在构建的四种单倍型中,单倍型为H3(CTAA)的长牡蛎的糖原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单倍型的个体。7.长牡蛎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基因SNPs与生长及糖原含量性状关联性研究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酶,在纤维素降解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极有可能参与长牡蛎对纤维素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本研究先在五个长牡蛎全同胞家系共336个个体中检测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初步的关联分析,然后在三个长牡蛎快速生长选育系中进一步验证与生长性状关联的SNPs。在β-葡萄糖苷酶基因716bp的片段中共检测到12个SNPs,SNPs的平均密度约1/60个/bp。其中四个SNPs(C.247G>A、C.284C>T、C.1260C>T和C.1293T>C)与长牡蛎家系和选育系的生长性状关联显着(P<0.05);在构建的9个单倍型中,单倍型H9(ACTT)对长牡蛎的生长性状最有利。在五个长牡蛎家系中检测到三个SNPs(C.270G>A、C.284C>T和C.1293T>C)与长牡蛎糖原含量相关联(P<0.05);在构建的四种单倍型中,单倍型为H1(ACT)的长牡蛎的糖原含量最高。

吕晓燕[6](2013)在《熊本牡蛎人工繁育与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牡蛎为世界广布性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世界沿海各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目前是美国重要的牡蛎养殖种类之一,随着其分类地位的确定及在夏季牡蛎市场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其原产地日本开始着手进行熊本牡蛎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引进熊本牡蛎可以丰富我国的牡蛎养殖品种,推动我国牡蛎养殖业的发展。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养殖规模最大的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长牡蛎传统养殖方式的弊端逐渐突显,而单体牡蛎由于不受生长空间的限制,生长快、壳形规则、商品价值高,逐渐受到牡蛎养殖者的重视。发展单体牡蛎的养殖方式,可提高我国养殖牡蛎的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有关熊本牡蛎人工繁育及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熊本牡蛎人工繁育。熊本牡蛎亲贝在26-27℃、盐度30的条件下进行促熟,并自然产卵,受精。受精后17h发育到D形幼虫。D形幼虫在平均28℃的温度下培养15天后发育到眼点幼虫阶段,并开始附着。以扇贝壳作为附着基,可以使眼点幼虫成功附着变态。附着之后的稚贝在沉淀池暂养,可有效避免高温季节的病害和附着生物的大量附着。稚贝在自然海区养成期间,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熊本牡蛎幼虫培育的最佳盐度为20,小球藻和金藻混合投喂显着促进熊本牡蛎幼虫的生长,盐度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大于饵料的影响2.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长牡蛎亲贝在进行近3个月的升温促熟后,性腺成熟度高,采用解剖法进行授精。约24h后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在22-23℃,幼虫培育16天后,幼虫眼点率达到80%,是用肾上腺素处理眼点幼虫生产单体苗种的最佳时期。诱导长牡蛎单体苗种的最佳肾上腺素浓度为10-4M,单体率可达到90%,筛选发育整齐、眼点明显、足部发达的眼点幼虫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诱导效率;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长牡蛎单体苗种的后期生长没有显着影响。

姜峰[7](2013)在《不同遗传背景牡蛎生长比较及两种珍珠贝幼虫生长规律》文中指出在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海区,利用先固着后脱落固着基的方法培育三种单体牡蛎。牡蛎种类分别为:四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倍体葡萄牙牡蛎(C.angulata)♀杂交培育的杂交三倍体牡蛎、二倍体太平洋牡蛎和三倍体太平洋牡蛎,比较这三种牡蛎在池塘和水沟两种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并用相同的养殖方法对二倍体葡萄牙牡蛎在不同养殖地点和不同养殖密度下进行生长比较。另外,在海南省三亚市蜈支洲岛海域,研究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和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的育苗技术、幼虫的生长规律和幼虫个体发育过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池塘养殖的牡蛎壳高与壳长显着好于水沟养殖的牡蛎(p<0.05),而壳宽与重量方而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密度梯度组观察发现,养殖密度越高葡萄牙牡蛎的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越小。生长速率方面,大贝每笼20个与40个无显着差异(p>0.05)。小贝每笼20个显着好于每笼40个(p<0.05)。小贝每笼40个与每笼60个总体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p>0.05)。葡萄牙牡蛎的死亡率在此海域中受养殖地点影响较大,池塘组的死亡率大于水沟组的死亡率。2.我们的三种不同遗传结构的牡蛎(1号杂交三倍体牡蛎、2号二倍体太平洋牡蛎和3号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在池塘内养殖未显出较大的生长差异,但在水沟养殖中,无论是在长度指标(壳高、壳长和壳宽),还是重量指标上,D1往往大于D2和D3,呈显着差异(P<0.05),表明D1比D2和D3更很适应在水沟中生长。3.经6个月的生长,水沟组的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都高于池塘组;杂交三倍体牡蛎水沟组的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都显着高于池塘组(p<0.05);其他两种牡蛎在两种环境下无显着差异(p>0.05)。从整个实验来看,在不同养殖地点下,水沟组与池塘组之间的死亡率均有显着差异(p<0.01),池塘组的死亡率高于水沟组。4.研究大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在育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人工授精、饵料培养、孵化与选育以及附苗等技术特点。通过人工育苗获取受精卵,在显微镜下对大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的幼虫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和拍照,记录两种珍珠贝幼虫期的形态变化。5.大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幼虫生长速度的变化可分四个阶段:从D形幼虫期到壳顶初期生长最慢,从壳顶期到变态初期生长较快,从变态初期到幼苗期生长较慢,从附着成苗到幼苗下海生长最快。

王庆志[8](2011)在《长牡蛎品种选育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太平洋牡蛎,是世界范围内养殖最广、产量最高的经济贝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种海水养殖种类。由于我国养殖的长牡蛎品质低、规格差,无法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因此,培育出品质好、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是提高我国牡蛎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自2007年以来,我们构建了中、日、韩核心种质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了连续3代的选择,获得了各群体的快速生长选育系,建立了长牡蛎壳色(左壳纯黑、左壳纯白)和外套膜色(外套膜纯黑、外套膜纯黄)的新品系。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长牡蛎连续3代群体选育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比较了中、日、韩群体间重要数量性状的差异;用微卫星标记评估了连续选育对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估算了长牡蛎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了长牡蛎壳色和外套膜色系选育系的生长、遗传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理群体连续选育3代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第一代至第三代选育在提高3个群体长牡蛎的生长速度上取得了显着效果,平均每代壳高增长8~14%。第一代选育,中、日、韩3个群体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567±0.044、0.684±0.041和0.269±0.049;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334±0.028、0.402±0.024和0.149±0.027。第二代选育,中、日、韩3个群体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834±0.262、0.584±0.133和0.573±0.015;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457±0.143、0.312±0.071和0.332±0.009。第三代选育,中、日、韩3个群体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812±0.411、0.868±0.547和0.676±0.307;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447±0.226、0.471±0.297和0.367±0.167。2不同地理群体选育第二代数量性状的比较不同群体间的主要数量性状差异显着。生长方面,日本群体的壳高和总重显着大于中、韩群体,表明日本群体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壳型指数方面,中国和韩国群体间无显着差异(P > 0.05),日本群体壳型指数C显着高于中、韩群体(P < 0.05),其余壳型指数均低于中、韩群体;颜色性状方面,不同群体的左壳、外套膜和闭壳肌痕的着色程度差异均极显着(P < 0.05),左壳的着色程度依次为,韩国群体>日本群体>中国群体,外套膜和闭壳肌痕的着色程度均依次为,日本群体>中国群体>韩国群体。3长牡蛎不同选育世代的遗传学分析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长牡蛎基础群体(F0)、连续3代选育群体(F1-F3)和两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群体数量、亲缘关系度和家系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在不同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4.0~29.4,期望和观测杂合度值的范围分别为He = 0.925~0.956和Ho = 0.718~0.809。选育群体的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较基础群体和野生群体未发生明显降低,仍保持较高水平。不同方法估计有效群体数量的结果表明,选育群体较基础群体和野生群体的有效群体数并未显着减少。各群体的亲缘关系度(Rxy)值基本相同,范围为-0.015~0.054,选育群体内未发现含有大量个体的家系。因此,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较基础群体和野生群体未发生明显变化,这对进一步的选育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4长牡蛎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5日龄至25日龄幼体壳高狭义遗传力估计值为0.161~0.771,壳长狭义遗传力估计值为0.139~0.814,其中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壳高的遗传力依次为0.387、0.364、0.262、0.378、0.161,壳长的遗传力依次为0.383、0.398、0.302、0.361、0.139,为中等遗传力。长牡蛎幼体不同生长时期壳高和壳长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范围分别在0.091~0.820、0.224~0.360,表明以壳高或壳长为参数进行选育时,均可达到改良生长性状的选育效果。5长牡蛎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长牡蛎的壳高与壳长、壳宽、总重、壳重和肉重均呈显着的正相关性(P < 0.05),壳高与出肉率没有显着相关性(P > 0.05)。壳高与壳型指数A、B、E呈显着的负相关性(P < 0.05);壳高与壳型指数C呈显着的正相关性(P < 0.05);壳高与壳型指数D的相关性不显着(P > 0.05)。长牡蛎的5种壳型指数的遗传力较低,其中壳型指数B的遗传力为0.2±0.09,其它壳型指数的遗传力均低于0.1或为0。长牡蛎的壳高、壳长、壳宽、总重、壳重、肉重和出肉率的遗传力依次为0.35±0.15、0.20±0.11、0.15±0.10、0.27±0.13、0.08±0.16、0.14±0.11和0.19±0.14。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为正相关,壳高与其它性状表型相关的大小依次为壳重>总重>肉重>壳宽>壳长>出肉率,壳高与其它性状遗传相关的大小依次为肉重>壳长>壳宽>总重>壳重>出肉率。6长牡蛎不同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壳高的遗传力在100日龄至360日龄之间变化不大,大小为0.29~0.34,在500日龄时最小,为0.13±0.12。表型相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范围为0.09~0.24。遗传相关在100日龄至360龄的范围为0.49~0.83,100日龄、200日龄和500日龄为负相关,分别为﹣0.38±0.88和﹣0.25±0.91。壳长在100日龄至500日龄时的遗传力为0.12~0.44。表型相关在100日龄至360日龄的范围为0.13~0.31,100日龄、200日龄与500日龄为负相关,分别为﹣0.02±0.10和﹣0.01±0.11。遗传相关在100日龄至360龄的范围为0.23~0.99,100日龄、200日龄、280日龄与500日龄为负相关,分别为﹣0.74±1.40、﹣0.38±1.23和﹣0.19±0.93。壳宽在280日龄至500日龄时的遗传力为0.14~0.39,在500日龄时最小,为0.14±0.12。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为正相关,表型相关为0.01~0.23,遗传相关为0.44~0.98。总重在280日龄至500日龄时的遗传力为0.15~0.42,在500日龄时最小,为0.15±0.14。不同生长阶段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值均较小,表型相关为0.12~0.30,遗传相关﹣0.28~0.25。7长牡蛎壳色的家系选育第350和450日龄时,壳黑组和壳白组的壳高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的差异不显着(P > 0.05)。壳黑组、壳白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生长阶段存活率的差异均不显着(P > 0.05)。在左壳黑的家系中,各家系内均未出现1级着色(白壳)的个体,所有家系主要为3、4级着色的个体;在左壳白的家系中,2个家系主要为1、2级着色,2个家系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4级着色个体;在对照家系中,各家系主要为2、3级着色。推测左壳的白色对黑色具有显性效应。8长牡蛎外套膜色的家系选育第350和450日龄时,不同外套膜色的交配组的壳高差异均不显着(P > 0.05)。各交配组的存活率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均不显着(P > 0.05)。在外套膜纯黑家系中,各家系均未出现1级着色(黄色)的个体,3、4级着色的个体合占比例在90%以上;在外套膜纯黄家系中,YY1家系90%以上为1级着色, YY2家系中1、2、3、4级着色的个体各占一定比例。在外套膜纯黑和纯黄的正反交家系中,1、2、3、4级着色个体的比例相近。推测外套膜的黄色对黑色具有显性效应。

孟庆磊[9](2009)在《扇贝异源多倍体与四倍体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异源三倍体诱导及细胞遗传学研究受精过程荧光显微观察表明,选择充分促熟的亲贝,20℃水温下,远缘杂交可以顺利进行。精子入卵后可以激活卵子完成减数分裂,进而精卵原核融合,卵裂,早期胚胎能够正常发育。观察初步证实异源精子参与了后代遗传物质的组成,具备异源多倍体诱导操作的可行性。以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为诱导时机,以60 mg/L 6-DMAP为诱导剂量,处理15min,平均三倍体诱导率可达88.56%,孵化率可达53.52%。孵化后幼虫生长缓慢,死亡严重。受精后14天壳长仅为148μm左右,远低于自交对照组(173μm)。14天幼虫存活率仅0.00067%。GISH分析表明,诱导获得的三倍体胚胎其染色体组由2套母本染色体组和1套父本染色体组构成,确为异源三倍体。约2%的分裂相出现母本偏向性染色体转变。类型包括染色体片段,及整条染色体的遗传转变。表明异源基因组并不稳定,存在复杂的核-核、核-质相互作用,可能与幼虫不能成活有关。2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倍体诱导与培育尝试低渗法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获得最优诱导条件:12℃水温,以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为处理时机,20‰的盐度条件处理受精卵20min,D形幼虫平均三倍体得率可达91.24%,平均孵化率达52.94%。倍性变化趋势:大规模诱导群体在D形幼虫至2龄成贝期间,以D形幼虫期三倍体率最高,达50.06%。随后,三倍体率急剧下降,到4月龄降至12.07%。从4月龄到8月龄三倍体率下降趋于缓慢,至8月龄降至7.27%。8月龄至24月龄成贝期间三倍体率基本稳定。人工诱导三倍体在4月龄至24月龄期间均未表现出生长优势。24月龄成贝,三倍体平均壳高、壳长、壳宽、总重分别比二倍体对照低8.59%、10.33%、8.79%和24.78%。3虾夷扇贝三倍体(P.yessoensis)育性与四倍体培育三倍体性成熟期比对照晚1月左右。共检测三倍体个体60只。性腺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总体水平低下。雄性先于雌性发育。雄性性腺多为乳白色,个别微泛黄,雌性多为橘红色,个别颜色较淡。性比基本正常,1龄期雌雄比约1:1.18,2龄期雌雄比约1:1.50。未发现雌雄同体个体。雄性三倍体共催产29只,无一排精。电镜检测3只雄性性腺,发现存在大量精子细胞。精核开始浓缩,呈现不规则多边形。部分精子细胞线粒体嵴稀少,甚至呈空泡状。内质网稀少,未发现顶体形成,也未发现成熟精子。雌性三倍体共催产23只,4只排卵。卵子平均直径86.65±2.53μm,比二倍体大10.79%,体积大35.99%。相对育性(产卵量)1龄为3%,2龄为4%。荧光显微观察表明,三倍体的卵子具有受精能力,与二倍体的精子受精后大多数能够类似正常的分裂和发育。约30%的卵子减数分裂异常,染色体行为不同步。3n♀x2n♂,子代主要为非整倍体,约70%幼虫倍性介于2n和3n之间,30%介于3n和5n之间。D形幼虫孵化率仅0.23%,至7日龄未发现存活幼虫。以20‰的盐度条件处理3n♀×2n♂受精卵20min抑制第1极体释放,胚胎最高四倍体率达75.12%。幼虫发育异常迟缓,约受精后65h到达担轮期,120h到达D形期,孵化率平均仅0.09%。7日龄存活率仅0.07%。4三倍体虾夷扇贝(P.yessoensis)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MSAP分析虾夷扇贝三倍体13只二倍体20只,来源于同一诱导群体。9对引物MSAP扩增共得到7206条条带,其中甲基化条带1988条(27.6%),包括全甲基化1095条(15.2%),半甲基化893条(12.4%)。主要结论为:(1)虾夷扇贝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较高。(2)个体间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差异较大。(3)三倍化导致虾夷扇贝基因组甲基化降低。(4)甲基化水平与性别有关。平均总甲基化率:雌性高于雄性。(5)平均总甲基化率:二倍体雌性>二倍体雄性>三倍体雌性>三倍体雄性。(6)三倍化不利于虾夷扇贝雌性性状表达和性腺发育。

梁峻[10](2009)在《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虾夷扇贝养殖群体为对象,在评估其形态指标遗传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家系和群体,研究了生长、存活等生产性状的遗传力、选择反应、遗传获得、近交衰退、杂种优势,主要结果如下:1、养殖群体形态指标遗传参数的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研究了壳高、壳长、壳宽、闭壳肌重和全湿重等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各表型性状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其中壳高与全湿重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表型性状为自变量对全湿重为依变量的通经系数,结果表明:全湿重受壳高的直接影响为最大,闭壳肌重受壳宽的直接影响最大。此外,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全湿重/闭壳肌重与壳长、壳高、壳宽之间的方程。2、大群选择及遗传获得:利用截头选择法对养殖群体的壳高进行了双向选择。从第10天开始,显着性的差异始终存在于选择组与对照组间,壳高大小依次为上选组>对照组>下选组。一代选择后,上选组和下选组的选择反应分别是0.473和0.380,现实遗传力分别是0.269和0.217,遗传获得分别为7.85%和6.60%。这些结果表明对于虾夷扇贝养殖群体生长进行群体选择是有效的。3、群体遗传力的估算:采用平衡巢式设计通过建立8个半同胞家系和32个全同胞家系,估算了虾夷扇贝养殖群体的狭义遗传力。1日龄幼虫壳长、壳高的遗传力为0.521±0.104和0.307±0.097,10日龄幼虫壳长、壳高的遗传力为0.307±0.074和0.311±0.075;20日龄幼虫壳长、壳高的遗传力为0.336±0.079和0.314±0.075;40日龄稚贝壳长、壳高的遗传力为0.318±0.081和0.280±0.075;60日龄稚贝壳长、壳高的遗传力为0.383±0.091和0.423±0.097;500日龄成贝的壳长、壳高、壳宽、全湿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75±0.096、0.358±0.094、0.513±0.116、0.420±0.103。4、自交与近交衰退的研究:利用虾夷扇贝养殖群体中的雌雄同体个体建立了10个自交系,并利用群体中的雌雄异体个体建立了1个混交对照系研究了虾夷扇贝雌雄同体的自交建系与近交衰退。结果表明,雌雄同体的虾夷扇贝能够自体受精,并可培育到养成期,但自交导致生产性状显着的近交衰退。壳长与壳高的近交衰退率在幼虫期、稚贝期、幼贝养成期中分别为7.73%、13.72%、15.14%和8.03%、13.90%、15.96%,存活的近交衰退率在幼虫期和养成期分别为35.52%和52.58%。5、群体间杂交及杂种优势的研究:对来自中国长海的亲本群体(C)和日本仙台的亲本群体(J)进行了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虾夷扇贝远不同养殖群体间的杂交。结果表明,虾夷扇贝不同养殖群体之间不但能够杂交,而且在受精、孵化、生长、存活等方面均能够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27%和5.35%;在各生长期,组合CJ壳长、壳高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0.82%~13.33%、1.32%~14.28%,组合JC壳长、壳高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72%~2.94%、2.35%~4.28%;稚贝期、养成期群体间杂交的中亲杂种优势居于群体C的单亲杂种优势和群体J的单亲杂种优势之间。

二、三倍体长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倍体长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乳山牡蛎产业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基本情况
    (一)育苗育种
    (二)养殖
        1. 养殖环境得天独厚
        2. 养殖模式生态健康
        3. 养殖产业融合发展
        4. 养殖产量
    (三)加工
    (四)销售
    (五)废弃物利用
    (六)包装辅料加工
    (七)文化旅游
二、产业发展经验
    (一)保证政策扶持先行
    (二)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三)提高养殖技术含金量
    (四)掌握牡蛎行业标准话语权
    (五)拓展电商营销渠道
    (六)放大牡蛎品牌效应
    (七)加强品牌保护力度
三、存在的问题
四、展望未来
    (一)实施综合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
    (二)实施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
    (三)实施品牌化发展提升工程
    (四)实施全产业链价值提升工程

(2)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牡蛎养殖
        1.1.1 太平洋牡蛎养殖概况
        1.1.2 三倍体牡蛎
        1.1.3 单体牡蛎
        1.1.4 牡蛎养殖技术
    1.2 影响牡蛎养殖的环境因素
        1.2.1 水温
        1.2.2 pH
        1.2.3 盐度
        1.2.4 溶解氧
        1.2.5 化学需氧量
        1.2.6 氮、磷营养盐
        1.2.7 细菌
        1.2.8 浮游植物
    1.3 养殖海域生态架构和牡蛎养殖存在的问题
        1.3.1 养殖海域生态架构
        1.3.2 牡蛎养殖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太平洋牡蛎养殖区的生态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采样时间和地点
        2.2.2.2 样品采集
        2.2.2.3 样品检测
        2.2.3 评价方法
        2.2.3.1 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2.2.3.2 海水质量评价
        2.2.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评价
        2.2.4 相关性分析
    2.3 结果
        2.3.1 牡蛎养殖区理化因子的变化
        2.3.1.1 水温
        2.3.1.2 pH
        2.3.1.3 盐度
        2.3.1.4 溶解氧
        2.3.1.5 化学需氧量
        2.3.1.6 亚硝酸盐
        2.3.1.7 硝酸盐
        2.3.1.8 氨氮
        2.3.1.9 无机氮
        2.3.1.10 总磷
        2.3.1.11 活性磷
        2.3.1.12 N/P
        2.3.2 牡蛎养殖区环境质量评价
        2.3.2.1 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2.3.2.2 海水质量评价
        2.3.3 牡蛎养殖区细菌的变化
        2.3.3.1 弧菌
        2.3.3.2 异养菌
        2.3.4 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的变化
        2.3.4.1 浮游植物密度
        2.3.4.2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3.4.3 浮游植物优势种
        2.3.4.4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2.3.5 相关性分析
        2.3.5.1 养马岛养殖区
        2.3.5.2 芝罘湾养殖区
        2.3.5.3 乳山养殖区
        2.3.5.4 三处养殖区共同存在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理化因子的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
        2.4.1.1 水温
        2.4.1.2 pH
        2.4.1.3 盐度
        2.4.1.4 溶解氧
        2.4.1.5 化学需氧量
        2.4.1.6 氮营养盐
        2.4.1.7 磷营养盐
        2.4.1.8 N/P
        2.4.2 牡蛎养殖区环境质量评价
        2.4.2.1 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2.4.2.2 海水质量评价
        2.4.3 细菌的变化
        2.4.4 浮游植物变化
        2.4.4.1 浮游植物密度
        2.4.4.2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4.4.3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 烟台芝罘湾贝-参-鱼间养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2 养殖区概况
        3.2.3 水质检测
        3.2.4 牡蛎、刺参和鱼的生长状况
    3.3 结果
        3.3.1 芝罘湾养殖区理化因子的变化
        3.3.1.1 水温、pH、盐度及溶解氧
        3.3.1.2 化学需氧量(COD)
        3.3.1.3 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和无机氮
        3.3.1.4 总磷与活性磷
        3.3.2 芝罘湾养殖区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3.3.3 芝罘湾养殖区细菌的变化
        3.3.4 芝罘湾养殖区浮游植物的变化
        3.3.4.1 浮游植物密度
        3.3.4.2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3.4.3 浮游植物优势种
        3.3.4.4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3.3.5 养殖生物生长情况
        3.3.5.1 养殖生物发病及成活率
        3.3.5.2 养殖产量
    3.4 讨论
        3.4.1 芝罘湾养殖区水质变化
        3.4.2 单一养殖与贝-参-鱼间养模式比较
第四章 不同养殖密度对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1.1 牡蛎苗种
        4.2.1.2 养殖器材
        4.2.2 方法
        4.2.2.1 实验地点
        4.2.2.2 筏架设置
        4.2.2.3 牡蛎养殖
        4.2.2.4 实验设计
        4.2.2.5 牡蛎性状测定
        4.2.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2019年8 月至10 月不同层养密度生长性状的比较
        4.3.2 2019 年 10 月至2020 年 5 月牡蛎生长性状的比较
        4.3.2.1 相同笼间距下不同层养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3.2.2 相同层养密度下不同笼间距牡蛎生长的比较
    4.4 讨论
        4.4.1 2019年8 月至10 月不同养殖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4.2 2019 年 10 月至2020 年 5 月不同养殖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4.2.1 相同笼间距下不同层养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4.2.2 相同层养密度下不同笼间距牡蛎生长的比较
第五章 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1.1 牡蛎苗种
        5.2.1.2 养殖器材
        5.2.2 方法
        5.2.2.1 实验地点
        5.2.2.2 筏架设置
        5.2.2.3 牡蛎养殖
        5.2.2.4 水质及浮游植物检测
        5.2.2.5 牡蛎性状测定
        5.2.2.6 组织学检查
        5.2.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牡蛎养殖区水质变化
        5.3.2 不同组别牡蛎生长的比较
        5.3.2.1 牡蛎壳高生长比较
        5.3.2.2 牡蛎壳长生长比较
        5.3.2.3 牡蛎体重生长比较
        5.3.2.4 牡蛎软体部重生长比较
        5.3.2.5 牡蛎出肉率比较
        5.3.2.6 牡蛎成活率比较
        5.3.3 牡蛎软体部组织学变化
    5.4 讨论
        5.4.1 单体三倍体牡蛎与单体二倍体牡蛎的比较
        5.4.2 单体三倍体牡蛎与连体三倍体牡蛎的比较
        5.4.3 牡蛎生长与养殖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能量代谢及养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长牡蛎生物学概述
        1.1 分类地位
        1.2 形态构造
        1.3 摄食习性
        1.4 生长与繁殖周期
        1.5 糖原含量变化
        1.6 养殖现状
    2 长牡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1 主要育种性状
        2.1.1 生长速度
        2.1.2 糖原含量
        2.1.3 抗病能力
        2.1.4 贝壳颜色
        2.2 育种方法
        2.2.1 选择育种
        2.2.2 杂交育种
    3 双壳贝类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进展
        3.1 滤水率的研究进展
        3.2 代谢生理的研究进展
    4 长牡蛎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5.1 研究目标
        5.2 主要内容
        5.2.1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幼虫培育密度和成体养殖密度的研究
        5.2.2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不同养殖方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
        5.2.3 温度、盐度对于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5.2.4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正反交家系的生理代谢研究
第二章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幼虫培育密度和成体养殖密度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家系的建立
        1.2 幼虫的培育和稚贝的养成
        1.3 幼虫培育密度实验设计
        1.4 成贝养殖密度实验设计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幼虫培育密度对于长牡蛎生长性状的影响
        2.2 成体养殖密度对于长牡蛎生长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3.1 培育密度对于长牡蛎幼虫生长的影响
        3.2 影响长牡蛎幼虫生长的因素
        3.3 长牡蛎成体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第三章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不同养殖方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实验设计
        1.2 长牡蛎壳体打磨处理实验设计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的生长性状
        2.2 打磨处理后的生长性状
    3 讨论
        3.1 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的比较
        3.2 贝壳对于长牡蛎生长的意义
第四章 温度、盐度对于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2.1 温度实验设计
        1.2.2 盐度实验设计
        1.3 糖原含量测定
        1.4 滤水率的测定
        1.5 耗氧率的测定
        1.6 排氨率的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温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2.2 盐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温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3.2 盐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正反交家系的生理代谢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暂养与驯化
        1.3 糖原含量的测定
        1.4 滤水率的测定
        1.5 耗氧率的测定
        1.6 排氨率的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滤水率
        2.2 耗氧率和排氨率
        2.3 糖原含量与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糖原含量与生理代谢水平的相关性
        3.2 杂种优势与正反交效应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完成文章
致谢

(4)预防筏式养殖长牡蛎死亡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筏式养殖长牡蛎死亡的时间
二、对死亡原因的初步分析
三、防止死亡主要技术措施
    1. 加快种质改良,积极推广牡蛎新品种和三倍体牡蛎的养殖
    2. 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改进养殖方式,推行牡蛎健康养殖
    3. 保持牡蛎养殖海区良好的养殖水域环境
    4. 加大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力度,切实搞好养殖区规划管理

(5)长牡蛎快速生长品系选育及重要功能基因与生长和糖原含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长牡蛎生物学
        1 分类地位
        2 形态结构
        2.1 外部形态
        2.2 内部构造
        3 生长和繁殖周期
        3.1 生长规律
        3.2 繁殖周期
        4 糖原含量变化周期
        5 养殖现状
    第二节 牡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 主要选育性状
        1.1 生长速度
        1.2 壳型
        1.3 抗病力
        1.4 糖原含量
        1.5 壳色
        2 育种方法
        2.1 选择育种
        2.2 杂交育种
        2.3 多倍体育种
        2.4 分子育种
        3 选育进展评估
        3.1 遗传力
        3.2 表型及遗传相关
        3.3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3.4 遗传结构
    第三节 长牡蛎生长和糖原相关功能基因及 SNP 研究进展
        1 长牡蛎生长和糖原调控网络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1.1 长牡蛎类胰岛素家族基因
        1.2 β-葡萄糖苷酶基因
        2 常用 SNP 检测技术及应用
        2.1 常用的 SNP 分型和检测技术
        2.2 SNP 标记在海洋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牡蛎快速生长品系选育
    第一节 长牡蛎三个地理群体第四代选育系的选育进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育系谱及亲贝选择
        1.2 人工受精及孵化
        1.3 幼虫培育及采苗
        1.4 稚贝暂养和成贝养成
        1.5 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壳高和活体重
        2.2 壳型变异度
        2.3 遗传参数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长牡蛎第五代选育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育系谱
        1.2 人工受精及孵化
        1.3 幼虫培育及采苗
        1.4 稚贝暂养和成贝养成
        1.5 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选育系的壳高性状
        2.2 选育系的总重
        2.3 360 日龄选育系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节 长牡蛎四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家系构建及幼体培育
        1.2 稚贝暂养和亲贝养成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卵径、孵化率、受精率
        2.2 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
        2.3 稚贝的生长及存活
        2.4 成贝生长及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3 讨论
        3.1 壳色对长牡蛎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3.2 长牡蛎壳色家系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4 结论
第三章 重要功能基因与生长和糖原含量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长牡蛎 OIRP 基因 SNPS与生长性状关联性研究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品系构建及生长数据测量
        1.2 引物设计,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1.3 SSCP 电泳及测序
        1.4 关联分析策略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SNP 鉴定和等位基因频率
        2.2 oIRP 基因 SNP 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2.3 单倍型构建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3 讨论
        3.1 oIRP 基因 SNPs 频率及分布规律
        3.2 oIRP 基因 SNPs 对长牡蛎生长作用的分子机理
        4 结论
    第二节 长牡蛎 IRR 基因 SNPS与生长及糖原含量关联研究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家系构建及数据测量
        1.2 快速生长品系构建及生长数据测量
        1.3 引物设计,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1.4 SSCP 电泳及测序
        1.5 关联分析策略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SNP 鉴定和等位基因频率
        2.2 长牡蛎 IRR 基因 SNPs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2.3 IRR 基因 SNPs 与长牡蛎家系糖原含量的关联分析
        3 讨论
        3.1 IRR 基因 SNPs 频率及多态性
        3.2 IRR 基因 SNPs 对生长性状和糖原含量作用的生理机制
        4 结论
    第三节 长牡蛎 Ras 基因 SNPS与生长及糖原含量关联研究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家系构建及数据测量
        1.2 快速生长品系构建及生长数据测量
        1.3 引物设计,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1.4. SSCP 电泳及测序
        1.5 关联分析策略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SNP 鉴定和等位基因频率
        2.2 长牡蛎 Ras 基因 SNPs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2.3 Ras 基因 SNPs 与长牡蛎家系糖原含量的关联分析
        3 讨论
        3.1 长牡蛎 Ras 基因 SNPs 频率及多态性
        3.2 长牡蛎 Ras 基因 SNPs 对生长性状作用的生理机制
        4 结论
    第四节 β-glucosidase 基因 SNPS与生长及糖原的关联研究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家系构建及数据测量
        1.2 快速生长品系构建及生长数据测量
        1.3 引物设计,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1.4. SSCP 电泳及测序
        1.5 关联分析策略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SNP 鉴定和等位基因频率
        2.2 长牡蛎β-葡萄糖苷酶基因 SNPs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2.3 β-葡萄糖苷酶基因 SNPs 与长牡蛎家系糖原含量的关联分析
        3 讨论
        3.1 长牡蛎β-葡萄糖苷酶基因 SNPs 频率及多态性
        3.2 长牡蛎β-葡萄糖苷酶基因 SNPs 对生长性状作用的生理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6)熊本牡蛎人工繁育与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牡蛎的分类及养殖现状
        1 牡蛎的分类
        1.1 国外牡蛎分类研究
        1.2 国内牡蛎分类研究
        2 牡蛎的繁殖、生长
        3 牡蛎养殖现状
        3.1 世界牡蛎养殖现状
        3.2 中国牡蛎养殖现状
    第二节 熊本牡蛎概述
        1 熊本牡蛎的分类地位和分布区域
        2 熊本牡蛎的生物学特性
        3 熊本牡蛎的研究概况
        3.1 国外
        3.2 国内
        4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第三节 单体牡蛎概述
        1 单体牡蛎的优越性
        2 单体牡蛎的培育原理和方法
        3 单体牡蛎的研究现状
        3.1 国外
        3.2 国内
        4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熊本牡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第一节 熊本牡蛎人工繁育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蓄养
        1.2 受精与孵化
        1.3 选幼
        1.4 幼虫培育
        1.4.1 幼虫密度
        1.4.2 水质管理
        1.4.3 投饵
        1.4.4 日常记录
        1.5 采苗
        1.6 稚贝暂养与养成
        2 结果
        2.1 胚胎发育
        2.2 幼虫生长与存活
        2.3 稚贝的生长与存活
        3 讨论
    第二节 盐度和饵料对熊本牡蛎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1 不同盐度对熊本牡蛎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的来源
        1.1.2 实验设计
        1.1.3 幼虫培育
        1.1.4 数据处理
        1.2 结果
        1.2.1 盐度对熊本牡蛎幼虫生长的影响
        1.2.2 盐度对熊本牡蛎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1.3 讨论
        2 不同盐度和饵料组合对熊本牡蛎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实验设计
        2.1.3 幼虫培育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不同盐度饵料组合下熊本牡蛎幼虫的生长
        2.2.2 不同盐度饵料组合下熊本牡蛎幼虫的存活
        2.3 讨论
第三章 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第一节 长牡蛎人工繁育
        1.1. 亲贝蓄养
        1.2 受精与孵化
        1.3 选幼
        1.4 幼虫培育
        1.4.1 幼虫密度
        1.4.2 水质管理
        1.4.3 投饵
        1.4.4 日常记录
    第二节 长牡蛎单体苗种的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1.1 眼点幼虫
        1.1.2 EPI 溶液
        1.2 实验设计
        1.3 单体苗种暂养与养成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 EPI 溶液处理下的非附着变态率
        2.2 不同 EPI 浓度处理下的单体苗种生长
        3 讨论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不同遗传背景牡蛎生长比较及两种珍珠贝幼虫生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 引言
    1 牡蛎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2 单体牡蛎的养殖技术研究
    3 三倍体牡蛎的研究背景和应用
    4 大珠母贝育种与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5 企鹅珍珠贝育种与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6 贝类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单体葡萄牙牡蛎生长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地点及牡蛎来源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期间的海水温度和盐度
        2.2 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稚贝的生长比较
        2.3 在不同养殖密度下稚贝的生长
    3. 讨论
        3.1 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死亡
        3.2 不同养殖密度的生长和死亡
第三章 不同遗传背景单体牡蛎生长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地点及牡蛎来源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期间的海水水质
        2.2 相同类型牡蛎在不同养殖环境的生长比较
        2.3 不同类型牡蛎在相同养殖环境的生长比较
        2.4 各组牡蛎壳高和体重的生长曲线
        2.5 单体牡蛎养殖的死亡率
    3. 讨论
        3.1 不同遗传背景牡蛎在相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比较
        3.2 相同遗传背景牡蛎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
        3.3 单体牡蛎养殖的死亡率问题
第四章 大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幼虫的生长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地点的选择
        1.2 仪器和耗材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珠母贝幼虫的生长
        2.2 企鹅珍珠贝幼虫的生长
    3 讨论
        3.1 人工受精和亲贝的选择
        3.2 幼虫的发育和饵料的选择
        3.3 幼虫、幼苗的生长
参考文献
项目资助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长牡蛎品种选育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长牡蛎生物学概述
        1.1.1 分类地位
        1.1.2 形态特征
        1.1.3 食性与食料
        1.1.4 繁殖
        1.1.5 环境耐受性
        1.1.6 世界分布及养殖概况
    第二节 长牡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2.1 群体遗传学
        1.2.1.1 遗传多样性
        1.2.1.2 养殖群体对野生群体的影响
        1.2.1.3 近交衰退
        1.2.2 选择育种
        1.2.2.1 群体选育
        1.2.2.2 家系选育
        1.2.2.3 遗传力估计
        1.2.2.4 遗传相关与基因型环境互作
        1.2.2.5 选择育种计划
        1.2.3 杂交育种
        1.2.4 多倍体育种
        1.2.5 性控育种
        1.2.6 基因组学
        1.2.7 分子标记
        1.2.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牡蛎快速生长品系的群体选育
    第一节 三个不同地理群体的第一代选育、遗传反应和现实遗传力
        0 前言
        2.1.1 材料和方法
        2.1.1.1 亲贝来源和选择强度
        2.1.1.2 亲贝促熟
        2.1.1.3 受精卵获得
        2.1.1.4 幼体培育及采苗
        2.1.1.5 养成和取样
        2.1.1.6 选择反应、遗传获得和遗传力估计
        2.1.1.7 数据分析
        2.1.2 结果
        2.1.2.1 选择强度和亲本数
        2.1.2.2 壳高生长的比较
        2.1.2.3 遗传参数及比较
        2.1.3 讨论
    第二节 三个不同地理群体的第二代选育、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
        0 前言
        2.2.1 材料和方法
        2.2.1.1 亲贝来源和选择强度
        2.2.1.2 亲贝暂养
        2.2.1.3 受精卵获得
        2.2.1.4 幼体培育及采苗
        2.2.1.5 养成和取样
        2.2.1.6 选择反应、遗传获得和遗传力估计
        2.2.1.7 数据分析
        2.2.2 结果
        2.2.2.1 有效群体和选择强度
        2.2.2.2 壳高生长的比较
        2.2.2.3 遗传参数
        2.2.3 讨论
    第三节 长牡蛎不同地理群体选育第二代数量性状的比较
        0 前言
        2.3.1 材料和方法
        2.3.1.1 材料
        2.3.1.2 测量方法
        2.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2 结果
        2.3.2.1 不同群体生长性状和壳型指数的比较
        2.3.2.2 个体大小校正后长牡蛎不同群体生长性状和壳型指数的比较
        2.3.2.3 长牡蛎颜色性状在不同选育群体中分布频率的比较
        2.3.3 讨论
    第四节 三个不同地理群体的第三代选育、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
        0 前言
        2.4.1 材料和方法
        2.4.1.1 亲贝来源和选择强度
        2.4.1.2 亲贝暂养
        2.4.1.3 受精卵获得
        2.4.1.4 幼体培育及采苗
        2.4.1.5 养成和取样
        2.4.1.6 选择反应和遗传力估计
        2.4.1.7 数据分析
        2.4.2 结果
        2.4.2.1 亲本和选择强度
        2.4.2.2 壳高生长的比较
        2.4.2.3 总重生长的比较
        2.4.2.4 遗传参数
        2.4.3 讨论
    第五节 长牡蛎不同选育世代的遗传学分析
        0 前言
        2.5.1 材料和方法
        2.5.1.1 样品采集
        2.5.1.2 DNA 提取
        2.5.1.3 微卫星分析
        2.5.1.4 PCR 产物电泳检测和条带判读
        2.5.1.5 统计分析
        2.5.2 结果
        2.5.2.1 遗传多样性
        2.5.2.2 遗传分化
        2.5.2.3 有效亲本
        2.5.2.4 亲缘关系度和家系结构
        2.5.3 讨论
第三章 长牡蛎的家系选择育种
    第一节 长牡蛎幼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0 前言
        3.1.1 材料和方法
        3.1.1.1 实验设计
        3.1.1.2 孵化与苗种培育
        3.1.1.3 数据分析
        3.1.1.4 遗传参数计算
        3.1.2 结果
        3.1.2.1 长牡蛎幼体不同生长时期的表型参数
        3.1.2.2 长牡蛎幼体不同生长时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3.1.2.3 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和表型变量间的原因协方差组分
        3.1.2.4 不同生长时期壳长与壳高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
        3.1.3 讨论
        3.1.3.1 长牡蛎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
        3.1.3.2 长牡蛎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
    第二节 长牡蛎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0 前言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实验设计
        3.2.1.2 孵化与苗种培育
        3.2.1.3 采苗及养成
        3.2.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3.2.1.5 建立分析模型
        3.2.1.6 统计分析
        3.2.2 结果
        3.2.2.1 生长性状表型参数
        3.2.2.2 性状的相关分析
        3.2.2.3 遗传参数分析
        3.2.3 讨论
    第三节 长牡蛎生长性状不同生长阶段的遗传参数估计
        0 前言
        3.3.1 材料和方法
        3.3.1.1 实验设计
        3.3.1.2 孵化与苗种培育
        3.3.1.3 采苗及养成
        3.3.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3.3.1.5 建立分析模型
        3.3.1.6 统计分析
        3.3.2 结果
        3.3.2.1 生长性状表型参数
        3.3.2.2 壳高的遗传参数估计
        3.3.2.3 壳长的遗传参数估计
        3.3.2.4 壳宽的遗传参数估计
        3.3.2.5 总重的遗传参数估计
        3.3.3 讨论
    第四节 长牡蛎壳色的家系选育
        0 前言
        3.4.1 材料和方法
        3.4.1.1 家系构建
        3.4.1.2 孵化与苗种培育
        3.4.1.3 采苗及养成
        3.4.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3.4.1.5 统计分析
        3.4.2 结果
        3.4.2.1 受精卵大小及其孵化率
        3.4.2.2 牡蛎的生长与存活
        3.4.2.3 牡蛎的壳色
        3.4.3 讨论
    第五节 长牡蛎外套膜色的家系选育
        0 前言
        3.5.1 材料和方法
        3.5.1.1 家系构建
        3.5.1.2 孵化与苗种培育
        3.5.1.3 采苗及养成
        3.5.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3.5.1.5 统计分析
        3.5.2 结果
        3.5.2.1 受精卵大小及其孵化率
        3.5.2.2 牡蛎的生长与存活
        3.5.2.3 牡蛎的外套膜色
        3.5.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9)扇贝异源多倍体与四倍体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海洋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1 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概况
    2 贝类多倍体的制备方法及机理
        2.1 三倍体的制备
        2.2 四倍体的制备
        2.3 多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2.4 多倍体的倍性鉴定
    3 贝类多倍体的生物学特性
        3.1 多倍体贝类的存活能力
        3.2 多倍体贝类的生长
        3.3 多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能力
        3.4 多倍体贝类的性比
    4 贝类多倍体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第一节 栉孔扇贝(C. farreri)♀×海湾扇贝(A. irradians)♂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栉孔扇贝(C. farreri)♀×海湾扇贝(A. irradians)♂受精过程荧光显微观察
        2.2 杂交受精率与杂种胚胎发育
        3 讨论
    第二节 6-DMAP 诱导栉孔扇贝(C. farreri)♀×海湾扇贝(A. irradians)♂异源三倍体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异源三倍体诱导条件优化
        2.2 幼虫生长与存活
        3 讨论
    第三节 扇贝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成的 GISH 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剂
        1.3 仪器
        1.4 染色体标本制备
        1.5 探针的制备
        1.6 封闭DNA 的制备
        1.7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异源三倍体诱导后代的GISH 鉴定
        3.2 异源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与母本偏向性染色体转变
第三章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倍体诱导与培育
    第一节 低渗法诱导虾夷扇贝(P. yessoensis) 三倍体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
        1.2 精、卵的获得
        1.3 授精与三倍体诱导
        1.4 孵化与选优
        1.5 数据统计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 三倍体诱导群体的倍性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三倍体诱导群体的获得
        1.2 倍性测定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的生长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三倍体群体和二倍体群体的获得
        1.2 个体标识与倍性检测
        1.3 生长性状测定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贝类的三倍体优势
        3.2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的三倍体“劣势”
第四章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倍体育性与四倍体培育
    第一节 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的性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性腺观察
        2.2 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的性比
        3 讨论
        3.1 性成熟贝龄
        3.2 性比
    第二节 雄性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育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诱导排精
        1.3 解剖取精
        1.4 电镜观察
        2 实验结果
        2.1 诱导排精
        2.2 解剖取精
        3 讨论
    第三节 雌性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育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诱导产卵
        1.3 受精过程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1.4 子代胚胎染色体组成分析
        1.5 子代倍性变化趋势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雌性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的相对育性
        2.2 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卵子大小
        2.3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311♀×211♂受精过程及早期胚胎发育的荧光显微观
        2.4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311♀×211♂子代胚胎的染色体构
        2.5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311♀×211♂子代幼虫倍性变化与存
        3 讨论
        3.1 异常减数分裂
        3.2 311♀×211♂子
        3.3 繁殖潜力
    第四节 利用三倍体虾夷扇贝(P. yessoensis)的卵诱导四倍体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诱导产卵
        1.3 四倍体诱导与培育
        1.4 数据统计
        2 实验结果
        2.1 虾夷扇贝(P. yessoensis)四倍体诱导
        2.2 幼虫生长与存活
        3 讨论
第五章 三倍体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 MSAP 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DNA 提取
        1.3 MSAP 甲基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SAP 扩增结果
        2.2 三倍体与二倍体虾夷扇贝基因组MSAP 分析
    3 讨论
        3.1 虾夷扇贝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初步分析
        3.2 基因组三倍化对虾夷扇贝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3.3 基因组三倍化对虾夷扇贝性别及性腺发育的影响——来自甲基化水平变异的解释
        3.4 基因组三倍化对虾夷扇贝生长性状的影响
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与科研获奖
致谢

(10)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概述
        1.1.1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主要内容
        1.1.2 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1.1.2.1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1.1.2.2 基因效应及其剖分
        1.1.2.3 选择理论
        1.1.2.4 遗传力
        1.1.2.5 近交及近交衰退
        1.1.2.6 杂交和杂种优势
    第二节 海洋贝类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1.2.1 海洋贝类数量性状的特点
        1.2.2 海洋贝类数量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1.2.2.1 海洋贝类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研究进展
        1.2.2.2 近交和近交衰退研究进展
        1.2.2.3 杂交和杂交优势研究进展
    第三节 虾夷扇贝的生物学、增养殖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3.1 分类地位和分布区域
        1.3.2 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1.3.3 生长、繁殖及遗传特点
        1.3.4 增养殖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第四节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选择及遗传力的研究
    第一节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参数的相关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与测定指标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各性状的表型参数统计量
        2.2 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
        2.3 贝壳各形态性状对全湿重、闭壳肌重的影响
        2.4 贝壳各形态性状对全湿重、闭壳肌重的决定程度分析
        2.5 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选择、选择反应与现实遗传力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来源及选择强度
        1.2 亲贝的促熟
        1.3 亲贝的催产和幼虫的培育
        1.4 稚贝的保苗和养成
        1.5 取样测量
        1.6 选择反应(SR)、现实遗传力(h~2_R)、遗传获得(GG)的计算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发育阶段壳高生长的比较
        2.2 选择反应(SR)、现实遗传力(h~2_R)、遗传获得(GG)
        3 讨论
    第三节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的遗传力估算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亲贝及促熟
        1.2 亲贝催产、全同胞家系的建立和幼体培育
        1.3 稚贝的保苗和养成
        1.4 取样与测量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
        2.2 亲本对后代的影响
        2.3 表型性状的遗传力估计
        3 讨论
第三章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的自交与近交衰退研究
    前言
    第一节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性别表现状况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雌雄同体及雌雄比例调查及方差分析
        1.2 雌雄同体外观方法鉴定
        2 结果
        2.1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性别表现状况调查
        2.2 不同年份、不同海区二龄虾夷扇贝雌雄同体比例分析
        2.3 不同年龄虾夷扇贝养殖群体雌雄比例方差分析
        2.4 雌雄同体外观鉴定方法的验证
        3 讨论
        3.1 不同年龄性别表现状况的差异
        3.2 雌雄同体外观鉴定方法的验证
        3.3 雌雄同体型虾夷扇贝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第二节 雌雄同体型虾夷扇贝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及处理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雌雄异体型虾夷扇贝性腺的组织结构
        2.2 雌雄同体型虾夷扇贝性腺的组织结构
        3 讨论
        3.1 雌雄同体虾夷扇贝的性腺发育分期
        3.2 雌雄同体现象
        3.3 雌雄生殖细胞在滤泡中的分布
        3.4 雌雄同体型虾夷扇贝出现的原因
        图版
    第三节 虾夷扇贝养殖群体自交系的建立和近交衰退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贝来源及促熟
        1.2 亲贝催产、系群建立和幼虫培育
        1.3 稚贝的保苗和养成
        1.4 分析的性状及取样及测量
        1.5 近交衰退率(ID)的计算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自交组与对照混交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比较
        2.2 自交组与对照混交组生长的比较
        2.3 自交组与对照混交组存活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建立自交系的意义及方法探讨
        3.2 生长和存活近交衰退率的比较
第四章 虾夷扇贝不同地理群体杂交和杂种优势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与促熟方法
        1.2 产卵、受精及孵化管理
        1.3 幼虫培育
        1.4 稚贝中间培育及养成
        1.5 分析的性状及取样及测量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比较
        2.2 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的比较
        2.3 不同发育阶段存活率比较
    3 讨论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三倍体长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乳山牡蛎产业发展报告[J]. 徐雯雯,郑富强,于成松,王航宁,谭林涛. 中国水产, 2021(12)
  • [2]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因素[D]. 卢钰博. 烟台大学, 2021(09)
  • [3]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能量代谢及养殖模式研究[D]. 刘雨.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4]预防筏式养殖长牡蛎死亡的主要技术措施[J]. 周曈龑,于瑞海,马培振,张哲,李玲蔚. 科学养鱼, 2017(03)
  • [5]长牡蛎快速生长品系选育及重要功能基因与生长和糖原含量相关性研究[D]. 丛日浩.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6]熊本牡蛎人工繁育与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技术研究[D]. 吕晓燕.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7]不同遗传背景牡蛎生长比较及两种珍珠贝幼虫生长规律[D]. 姜峰. 海南大学, 2013(06)
  • [8]长牡蛎品种选育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D]. 王庆志.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9]扇贝异源多倍体与四倍体培育技术研究[D]. 孟庆磊.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遗传研究[D]. 梁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04)

标签:;  ;  ;  ;  ;  

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