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强度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研究(续1)

受控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强度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研究(续1)

一、控制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觉强度测量方法和评价基准的研究(续一)(论文文献综述)

高志一[1](2021)在《柔性传感器件及其集成在仿人体感觉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微电子、柔性电子和仿生电子的发展,仿生传感器及其集成系统正在向柔性、微型、高集成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也促进了仿生电子产品对生物感知系统更为深入的仿生模拟,从而开发出更为精细的仿生器件用于模拟生物的感知功能,同时通过集成不同的仿生传感器或仿生传感器与其他功能的电子设备集成实来实现对人体复杂的感知系统(如皮肤同时感受触觉和温觉)、甚至是感觉系统的高级功能(如触觉学习、触觉记忆、视觉学习等)的模拟。本文致力于开发能够模拟人体感觉系统功能的仿生传感器及其集成系统,并从器件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系统化的集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抗温度和湿度干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皮肤。该传感器由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正温度系数(PTC)的石墨粉(GPs)组成零温度系数的复合薄膜,这一独特的膜结构有效消除了温度的干扰。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密封处理,达到了防水效果。所制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快速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高频响应稳定性。将该传感器制成5×5压力传感器阵列可以用于空间压力分布成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外部湿度和温度环境干扰性能。这一压力传感器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触觉进行准确检测,对于未来电子皮肤的商业化具有一定应用前景。(2)设计了基于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的可自愈电子皮肤,其能够检测和识别不同刺激,同时又具有自我恢复能力。采用具有良好弹性、柔韧性和自愈合能力的聚氨酯、聚氨酯@多壁碳纳米管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羧化丁腈橡胶@聚乙烯亚胺分别作为压力敏感材料、温度敏感材料和基底,并通过热压法制作了一种集成温度和压力感知功能的电子皮肤。该电子皮肤内部每种类型的传感器仅对目标刺激表现出快速且精确的反应。同时,由于聚氨酯和纤维素纳米晶体@丁腈橡胶@聚乙烯亚胺自愈合能力,还使得其在损伤后实现自我修复,并且修复后的电子皮肤依旧保持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和压力敏感性。另外,基于这一电子皮肤器件制作了5×5的器件阵列,可以同时对压力和温度分布进行成像,且保持自修复能力。该电子皮肤器件为人工皮肤、人机界面和生物监测设备等领域启迪新思路。(3)开发了一种集成基于Sr-ZnO气体传感器与HfOx忆阻器和电化学执行器集成的人工嗅觉系统。该系统可以对NH3进行识别、感应、记忆,并做出条件反射。其中的Sr-ZnO气体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电阻的变化来感知和识别NH3,并将信号传递给忆阻器,使得其切换电阻状态以存储NH3信息。同时,忆阻器的激活还可以触发电化学执行器的运动,从而阻止气体流动通道,类似于人类闻到刺激性NH3时用手覆盖口鼻的条件反射。这项工作的人工嗅觉系统为未来的生物启发性电子研究(尤其是在模仿生物感觉系统的领域)提供了一种潜在策略。

赵北[2](2021)在《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四边体区域的数字解剖学参数研究测量目的测量髋臼四边体区域的解剖参数,确定置钉的安全区和危险区,以提高四边体区域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影像中心行骨盆CT扫描的成年人图像200例。通过Mimics软件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后,测量四边体内侧面的边长和面积,进行性别间和左右侧比较;定义并测量危险区和安全区长度,确定最危险置钉点位置并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男性四边体内侧面上边界长度65.54±4.5 1mm,下边界长度39.24±2.96mm,前边界长度62.46±3.45mm,后边界长度67.91±3.92mm,四边体内侧面的表面积3276.22±309.33mm2;女性四边体上边界长度63.92±3.37mm,下边界长度36.85±2.39mm,前边界长度55.25±3.13mm,后边界长度61.89±3.75mm,四边体内侧面的表面积为2787.21±246.21mm2。男性的五组数据值均大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左右侧数据之间的配对样本比较发现四边体内侧面的上边界和前边界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边界、后边界和内侧面表面积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四边体危险区长度20.42±6.88mm,前后缘长度42.75±3.22mm,危险区和前后缘距离比值为0.48±0.15;女性四边体危险区长度24.43±5.04mm,前后缘长度39.18±2.21mm,危险区和前后缘距离比值为0.62±0.13。男性四边体的前后缘长度大于女性,但危险区长度小于女性,男性危险区占据前后缘的比例要低于女性。三组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最危险进钉点到参考线的距离为14.42±4.22mm,女性为12.89±3.38mm,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工具软件Mimics结合CT图像可建立完整的骨盆三维模型,通过调整视图方向,能够定义并测量髋臼四边体区域的相关参数。由于性别间的生理差异,男性四边体内侧面的各边长均大于女性。在髋臼前入路观察角度下女性四边体危险区范围大于男性,确定最危险进钉点的位置有利于术中安全操作。第二部分 四边体置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测量目的选取四边体危险区多个进钉点模拟螺钉的安全放置,测量螺钉的多方位安全进钉角度及长度等参数,并进行性别间比较,以提高四边体危险区置钉的安全性,为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参考。方法通过Mimics软件对200例骨盆CT进行三维重建,根据四边体内侧面将矢状面和横断面视图重新定义,在真骨盆上缘和下缘分别确定危险进钉点位置,应用直径3.5mm的圆柱体模拟螺钉置入。真骨盆上缘的三处进钉点分别测量螺钉的最小内倾角(MIMIA),最小前倾角(MIAIA)和最小后倾角(MIPIA)以及对应的螺钉长度;真骨盆下缘的三处进钉点分别测量平行螺钉的长度,最小前倾角(MIAIA)和最小后倾角(MIPIA)以及对应的螺钉长度;通过调整髋骨的三维半透明模型,确定髋臼下螺钉的最佳位置,模拟置钉并测量该螺钉的直径,长度,进钉点的位置及进钉方向,对上述置钉参数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在四边体最危险进钉点O处,男性MIMIA为13.32±3.98°,螺钉长度28.96±7.57mm,MIAIA 为 31.97±9.89°,螺钉长度 42.99±5.44mm,MIPIA 为23.67±5.99°,螺钉长度 60.98±4.94mm;女性角度分别为 16.54±5.45°,39.40±10.07°,32.04±8.65°,螺钉长度分别为 22.54±5.16mm,36.02±3.27mm,50.51±3.82mm。男性各角度小于女性,而螺钉长度均大于女性,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钉点O比较,A点和B点对应的MIMIA值均减小,而对应的螺钉长度均增加。真骨盆上缘A、O、B三点对应的MIAIA值逐渐增加,而MIPIA值逐渐减小,男性和女性变化趋势一致。在四边体进钉点O’处,男性的平行螺钉长度为19.23±4.38mm,女性为13.86±3.53mm,男性MIAIA及对应螺钉长度分别为36.39±7.29°和33.59±2.73mm,女性分别为40.73±6.63°和28.73±2.39mm;男性 MIPIA 及对应螺钉长度分别为 33.01±7.07°和 9.07±2.66mm,女性分别为39.33±5.82°和43.36±2.73mm。男性的最小前倾角度和最小后倾角度均小于女性,而螺钉长度均大于女性,数据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骨盆下缘A’、O’、B’三点对应的MIAIA和MIPIA值变化趋势同上缘对应点一致。男性髋臼下螺钉的最大直径为5.54±1.38mm,最大长度为100.23±6.37mm,女性分别为4.49±0.89mm和87.74±6.36mm,94%的男性和86%的女性最大螺钉直径不小于3.5 mm;而77%的男性和53%的女性最大螺钉直径不小于4.5 mm。螺钉参数在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数字化软件的切面重建,三维图像透明化及轴向透视等方法,可以在四边体危险区内以不同方式安全置钉,获得相关的置钉数据参数,指导个体化术前设计,为髋臼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由于男女骨盆的生理解剖差异,四边体区域置钉的方向角度和螺钉的长度直径等属性在性别间存在差异。将解剖标记作为置钉参照物和参考平面方便术中安全精确操作。第三部分 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有限元分析目的建立起髋臼前柱骨折和后柱骨折的有限元模型,针对四边体区域设计不同的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模型装配后进行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评价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为四边体螺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一例健康成年女性的DICOM格式的骨盆CT数据,将其导入Mimics及3-matic软件中,分别建立前柱骨折和后柱骨折模型,在Geomagic Studio软件及Solidworks软件中根据骨折线位置设计不同内固定,在3-matic中最终装配成髂腹股沟入路处理前柱骨折的4组固定模型,Stoppa入路处理前柱骨折的3组固定模型及后柱骨折固定的5组模型。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进行材料属性赋值,弹簧单元模拟韧带及接触设置。约束边界条件后对模型求解,分析评价骨盆和内固定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比较上下骨折面的位移差。结果前柱骨折模型中,增加四边体危险区螺钉后,可以降低钢板和固定螺钉的最大应力和松动断裂的风险,同时可以降低钢板对骨盆的应力遮挡作用。髂腹股沟钢板和Stoppa钢板在增加了两枚四边体双皮质螺钉后,上下骨折面的位移差组内比较均为最小。后柱骨折模型中,联合固定模型组由于增加了耻坐螺钉,后柱钢板和后柱螺钉的应力均下降,三种状态下骨折面的平均位移差和最大位移差的最小值均出现在联合应用耻坐螺钉模型组。结论通过髂腹股沟入路和Stoppa入路处理髋臼前柱骨折时,钢板联合四边体危险区螺钉均可以有效提高生物力学相容性和稳定性。在处理髋臼后柱骨折时,放置四边体螺钉可增加后柱钢板或后柱螺钉的固定强度,降低内固定失效的风险。

焦丽[3](2020)在《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下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热气候区的城市户外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其品质优劣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城市环境中景观空间是优质的城市户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气候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直接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热舒适研究的总结发现,现有的户外热舒适评价多是参考建筑室内热环境指标,采用实测的方法对热环境进行评价,但人体舒适感受是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实测得出的结果与人体舒适度仍有差异。本文在梳理现有微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感官评估学科理论,构建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下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理论与方法,探索湿热气候下人体热感知与热舒适问题,并对热舒适指标(UTCI/WBGT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概括如下:第一,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理论构建。通过分析人体感官感觉与城市景观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景观环境热感知模型。论述了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的基本流程,就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量表设计。基于景观环境热感知模型,通过对影响微气候舒适度的因素分析,以现有的微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和热环境主观判定量表为基础,选择和量化评价要素,构建“冷热感、湿度感、日晒感、风速感、愉悦感、舒适感”等距的7级评价量表和相应的5级期望量表,综合环境和个体信息构成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量表,并进行了考核。第三,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环境营造。采用Living Lab创新理念,营造依托真实的户外热环境的真实的景观空间,使评估人员获得的最贴近实际景观环境的评估结果。提出了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环境要求和营造范例。第四,通过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操作,证明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的有效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愉悦感对舒适感影响程度最大,即热舒适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除湿度感外,其他热感知要素对舒适感的影响显着。2.通过对比感官评估与热舒适指标(UTCI/WBGT指标)的数据统计结果,对热舒适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夏季UTCI指标更贴合湿热气候区人体在户外环境中的热感觉。3.通过研究不同场景空间的热感知情况,分析得出遮阳措施是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景观微气候调节的关键策略。

林敬昊(LIM Kyongho)[4](2020)在《新型显示技术的视觉感知和工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显示器件在材料与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基于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s,TFT)技术的显示器件随着TFT技术和相关材料性能的提高,器件性能不断向着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大色域和高刷新率方向高速发展。从视觉设计层面来看,柔性显示初期阶段的曲面显示技术已经商用化,并且向趋于成熟的真正柔性显示技术发展。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通过显示器件再现的信息形态已经从以文本为核心的静态图像转变为以视频和游戏为代表的动态图像。因此,显示器件的质量和性能将对包含文本工作、信息交换、游戏等应用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加直接地体现观看者的主观感受,显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评价应该以使用者(观看者)为中心进行,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显示器件以生产者为中心进行评价。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显示产品的评价方式应转变为基于消费者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视觉感官体验。因此,在现代显示器设计生产中,特别是针对柔性显示和高动态范围显示等先进显示技术,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通过对感知画质、视觉工作执行度、视疲劳度等方面对器件表现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论文立足于新型显示技术,全方位研究显示器曲率、光亮度(Luminance)、响应速度等屏幕参数对人类视觉工作执行度、视疲劳度、感知画质等评价参数的影响,以及基于人眼感知亮度的高动态范围技术中技术评估方法的开发和影像处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采用人因功效研究分析了弯曲的计算机显示器的曲率对用户在执行视觉任务过程中影响,设计提出了实验方案和评价方法及参数,得出的屏幕曲率变化对视觉性能、疲劳和情感图像质量的影响差异。对曲面显示器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不同的曲率,以调查曲面显示器与平板显示器相比在使用便利性方面是否显示出改进。评估后的显示器的视觉性能结果可根据其响应时间分为三组,即(2000R=2500R)>(3000R)>(3800R=4500R=平面)。在搜索任务期间,平均瞳孔大小的视疲劳结果对于平板而言为3.468毫米,对于2000R为3.355毫米。这意味着在执行相同的视觉搜索任务时,发现2000R曲面显示器比平面显示器更易于使用,因此产生的视疲劳更少。其实验结果为凹型曲面显示提供了设计参考与特征参数标准。结果还表明,随着曲率的增加,视觉表现改善,视疲劳显着降低。在这项研究中,当考虑到34英寸21:9弯曲显示器的图像失真时,导出了1700R的曲率极限,并且发现在大于2000R的曲率下,感知画质质量没有差异。第二、根据在显示屏周边视觉(Peripheral Vision)的光亮度和刺激大小对视亮度(Brightness)视觉感知实验,得出感知亮度随周边视觉场亮度的变化关系。之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改善显示器的亮度来提高显示器的感知亮度。但是,研究表明,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不仅受屏幕物理亮度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对周围亮度的适应性。因此,仅提高最大显示亮度不是最佳解决方案。在第二项研究中,我们使用史蒂文斯的亮度函数,研究了周边视觉的光亮度(PVL)水平和视场角(FOV)对观察者感知的显示器亮度的影响,而与适应周围亮度无关。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感知到的显示器亮度与显示器上的周边视觉觉亮度水平成反比。虽然FOV的增加导致绝对亮度值的增加,但是它减小了PVL对感知的显示器亮度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为优化图像信号的显示规格提供有用的基础数据。第三、研究动态图像在不同显示屏幕上视觉工作的完成情况,提出了有效的功效评价方案,并研究对比了在观看运动图片时4K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液晶显示器(LCD)电视对视觉任务性能和疲劳的影响。在实验中,要求受试者在四种运动态图像速度,屏幕图标总数276个中定位35个图标。结果表明与LCD电视(非自发光型)相比,OLED电视(自发光型)在命中率和误报率方面具有优越性。为确定疲劳水平而进行的模拟器疾病调查表的评估结果还表明,与LCD电视相比,OLED电视在10ppf(pixel per frame)或更高的快速运动态图像速度下诱发的疲劳相对较少。因此,这项研究证实,鉴于其超快的响应时间特性,OLED电视在运动图像方面优于LCD电视。该方案可以有效的适用于不同类型显示的评测。第四、基于人眼感知亮度的高动态范围技术评估和测量方法的开发,得到了最佳显示器的动态范围,提出了高动态范围技术评估方法并已写入国际和国内标准化文件。人眼实际所能感受到的光亮度范围非常大(约为10-3cd/m2~106cd/m2),但是目前现有的显示器上只能显示出比人眼实际看到的值小的标准动态范围(Standard Dynamic Range,SDR),高动态范围技术的开发可进一步满足视觉感受效果。因此,评估高动态范围的动态范围的本质很重要,必须使用新方法来评估这些技术。本研究提出新的高动态范围显示屏评价方法,创新性和再现性得到认可,于2019年已经写入在中国国家电子行业标准和IEC国际标准中。第五、基于人眼亮度的感知特性,优化了视频处理功能设计在实现高动态范围同时具有出色的低灰度和色彩表现。现有的图像处理功能使用平均图片级别(Average Picture Level,APL)来扩展输入图像的动态范围。但是,这种方法没有根据图像的灰度分布显示出应用效果,会出现削波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功能,以有效地将图像的分布扩展到低和高灰度级,从而最小化灰度级的饱和度。实验证实通过图像渲染提出的新功能具有很高的图像动态范围,并可以进一步扩展,从而实现不但具有高动态范围而且具有出色的低灰度和色彩表现效果。

Calder(?)n ArtaviaEstefan(?)a Elizabeth Masiel[5](2020)在《足三里穴区皮肤形态特征、热痛觉、机械性痛觉变化及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通过足三里穴区解剖位置、皮肤机械性痛觉,尝试对足三里穴位进行客观化定位研究。检查足三里穴区敏感点的本态特征:敏感度、形态。敏感度特征包括机械性痛觉和热痛觉,形态特征包括柔韧性和形状。敏感度和形态变量有两个方面客观、主观参数,本研究对比这两个方面以便验证使用的变量(敏感度、形态)和测量工具(粗糙度仪、测力计)。研究穴位本态(敏感度、形态)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根据整个样本、体重指数组(BMI)划分足三里穴区敏感度、形状和位置的倾向。之后依据研究对穴区皮肤敏感度、形态学和位置的结果建立适合于所有人或各个体重指数组穴位特征(本态、定位)的规范或通用模式。研究穴位本态(敏感度、形态)与八纲证的关系。这都对探讨穴位特征、客观定位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是验证评估工具的第一步。方法:根据解剖穴位定位标准与机械性痛觉,对101例患者进行足三里穴位定位(敏感点)。对穴位敏感度(机械性痛觉、热痛觉)、形态(柔韧性,形状)进行客观和主观测量,并对主观与客观指标(敏感度、形态)之间进行比较。所有的测量和评估均在双下肢,按右、左侧下肢的顺序进行。评价的敏感度指标为机械性痛觉和热痛觉、两个指标具有客观和主观方面;评价的形态指标为柔韧性和形状,同样各个指标具有客观和主观方面。最后,上述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额外的对比,临床表现的依据为八纲辨证。本研究基于整个样本和体重指数(BMI)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穴位定位:(一)足三里穴区皮肤敏感点定位的纵坐标与解剖学的同身寸(三寸)测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穴区皮肤敏感点定位的横坐标与解剖学的同身寸(中指宽)测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关性系数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临床表现:(一)足三里穴区皮肤主观柔韧性:右下肢偏软(67.5%)、左下肢偏硬(5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穴区皮肤主观形状:右下肢偏凹陷(66.3%)、左下肢偏结节(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足三里穴区皮肤主观机械性痛觉敏感度:右侧56.8%敏感度较低,35.8%敏感度较高,7.4%敏感度适中;左侧37.9%敏感度较低,54.7%表现为高敏感度,7.4%表示敏感度适中,双下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足三里的主观形态变量与主观敏感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足三里的客观机械性痛觉(O)与客观热痛觉(O)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穴位区受到热刺激后,其温度变化呈现三种趋势:刺激后温度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且这些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临床测量仪器:(一)足三里主观形态变量与客观形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目前尚无法建立一个足够满意的客观形态预测模式,来与客观敏感度进行比较;(二)足三里的主观敏感度变量与客观敏感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足三里客观形态变量与客观敏感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纲证与BMI对穴位临床表现的影响:(一)基于八纲辨证的寒、热证病理表现与机械性痛觉之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二)上述结果均基于总样本获得。而体重分组结果显示,体重指数<18.5 Kg/m2的个体(低体重)与八纲辨证中表证的病理表现之间关系具有统计意义(P<0.05)。BMI分组与穴区敏感度、形状和位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身寸3寸与推定骨量之间的关系:(一)笔者偶然发现,足三里的同身寸(三寸)定位与推定骨量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定位:(一)根据足三里穴区解剖定位与敏感点位置对比,研究发现同身寸三寸来定位足三里穴区敏感点是较准确的,但没有证据证明同身寸一寸(中指)可以准确定位足三里穴区敏感点。穴位临床表现:(一)右侧足三里穴区皮肤比左侧要柔软,左侧皮肤则较硬;右侧足三里穴区皮肤比左侧要凹陷,左侧皮肤则结节;(二)左侧足三里穴区敏感点比右侧机械性痛觉敏感度高;(三)主观机械性痛觉与主观形态的关系是:皮肤较柔软一侧的穴位敏感度较低,较硬一侧则穴位敏感度较高;凹陷形穴位敏感度较低,结节形穴位敏感度较高;(四)患者热痛觉时间与机械痛觉时间之间密切相关;(五)患者的足三里区皮肤表浅温度对热刺激有三种反应,刺激后吸收热量(温度高),刺激后反射热量(温度低)或刺激后吸收和反射的热量互相平衡(温度不变)。穴位临床测量仪器:(一)粗糙度仪显示的R值(减法Rat、减法Rqz)能预测穴区部分形态特征(R值可偏于柔韧性或形状),但信息还不足以产生数字常数,可用于粗糙度仪系统提供穴位形状参数;(二)主观机械性痛觉和客观机械性痛觉之间具有可比性,因此使用测力计来预测机械性痛觉敏感程度是有效的;(三)在双下肢压力值与Rat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反比例的关系。八纲证与BMI对穴位临床表现的影响:(一)机械性痛觉与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证表现有关;(二)根据体重指数,低体重组(BMI<18,5Kg/m2)与八纲辨证中的表证表现有关。本研究的结果不证明BMI分组与穴区敏感度、形状和位置之间关系。同身寸3寸与推定骨量之间的关系:(一)同身寸三寸与推定骨量相互联系,由此经络尺寸与骨量有一定的关系。

吴雨曦[6](2020)在《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龄问题将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新技术必将带领养老产业走向下一个“风口”,以满足高龄人群对产品多样化且快速增长的需求。作为一种“贴身空调机”,电加热服装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有效调节服装温差,为人体创造一个温度适宜的衣内微气候环境,并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本课题在考虑老年人躯干部位不同的冷暖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各个躯干部位的舒适温度阈值,研制一种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装。局部皮肤冷热感的敏感程度为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研究老年女性的皮肤温度生理状况。通过对老年女性的躯干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大腿前、大腿后等位置进行冷暴露实验,分析了老年人受到冷刺激下人体躯干不同部位的皮温变化规律和敏感度秩位。在平均皮温最大变化量中,老年人左腹部与左前臂部位在人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最显着,老年人躯干左后背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量最小。老年组躯干各个部位对冷刺激的感觉从最敏感到最不敏感的秩位为:左腹部、左左后背、左后腰、右上臂、左胸部、右大腿前、左小腿、左大腿后、左前臂。本文随后结合皮温动态变化的规律,将躯干各部位进行组合加热分区研究。在暖体假人上设置躯干各组加热分区,设置实验环境温度为0℃、5℃、10℃、15℃、20℃,测试暖体假人在不同加热分区下的服装热阻值,暖体假人热损耗功率,衣内微气候的热平衡时长等指标。通过对TOPSIS模型下的实验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可最终推导出各个躯干部位在各环境温度下的加热值,其中腹部加热温度为38℃,背部加热温度为36℃,上臂内侧、胸腰部加热温度为34℃,大腿前部与小腿的加热温度为32℃,大腿后部的加热温度为30℃。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体型结构特征,利用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模型建立调温加热服的智能温控模块系统。通过MATLAB仿真模拟与参数调试发现,当参数值Kp=1.33,Ki=0.025,Kd=3.48时,仿真结果验证了对碳纤维加热片所提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PID模型控制下加热的上升速度比开关控制器更快,温度控制变化更稳定。最后设计制作智能调温加热服,依据老年人体型结构改进服装结构样板,并通过合理设置加热元件,优化加热位置,使得服装的智能热调节系统可以控制服装间距区域的热量分布,提高穿着的热舒适性。研究最后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舒适性评价。为了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更全面系统的着装评价,研究利用了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模型来对不同层间搭配的日常着装,进行了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在通电与不通电的情况下测试打底长袖衫+毛衣+智能调温外套+毛呢外套的组合搭配,并设置智能调温加热服与毛衣开衫的组合顺序穿着对比实验。总体上智能调温加热服的综合优异性能显着,其中智能调温加热服在5-20℃时工作性能优异,但其不适合0℃的低温环境。在着装搭配中,在人体所穿衣服热阻一定的情况下,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越靠近人体皮肤,加热效率越高,产生效果越明显,服装起到的保暖效果越好。本文通过老年人的生理客观实验、暖体假人实验研究开发了智能加热调温服,并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真人舒适性穿着评估,最终提出了其改善的设计方案。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引入智能可穿戴领域,智能热调节服装的开发不仅可满足老年人在冷环境下的热需求,也可为今后老年人的智能服装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为企业电加热服装产品的生产开发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

朱赤晖[7](2012)在《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与灰色理论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室内环境品质”主要涉及非“污染”的室内环境,应从感知、可接受的角度研究室内环境品质问题。本研究针对室内环境品质的舒适性和系统的不确性开展研究工作,进行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实验,建立了与主观评价结果相统一的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方法,并对系统的不确性进行了灰色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室内空气品质监测数据缺乏,不便进行统计分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灰色聚类模型,该模型用灰色绝对关联度描述污染物在污染物源和散发特性上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根据灰色关联矩阵进行污染物的归并分组,简化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并通过上海、深圳办公楼室内空气污染物灰色聚类分析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实例表明,对于类似办公建筑,为简化评价过程和费用,可选取CO2、RSP、HCHO为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指标性污染物,因为每一指标都代表了一类在污染物源和散发特性相关的污染物,既避免由于指标过少导致的评价结果不可靠的问题,也克服了评价指标过多而导致的费用高、过程复杂的弊端。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也可以采用灰色聚类模型分析污染物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评价指标。(2)在一典型办公室内,通过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调控,营造了9种不同的室内环境状态,开展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实验。实验首次着眼于室内人员对环境的舒适感受,问卷调查了“准现场环境”下室内人员对各工况室内热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的评价,以及室内人员不适症状的水平及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将明显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受。尤为重要的是,在国内外卫生标准推荐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限值下,室内人员的舒适性并没有达到要求。(3)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提出了室内环境要素评价指数的构成方法,定义了二氧化碳评价分指数PMVCO2、可吸入颗粒物评价分指数PMVRSP、甲醛评价分指数PMVHCHO、声环境评价指数PMVAC、光环境评价指数PMVE,并提出了由PMVCO2、PMVRSP、PMVHCHO合成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数PMVIAQ的方法。并利用室内环境舒适性评价实验和相关文献的成果,分析了各评价指数与人舒适感的关系,验证这些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与仅采用环境参数描述环境相比,评价指数建立起了客观的环境参数与主观的舒适性评价间的联系,统一了对环境要素的评价和度量,是评价各环境要素的理想方法。如果根据建筑的环境特征,还需其他的环境参数参与评价,也可按照同样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基于舒适感的评价指数。(4)分析了基于舒适感的室内环境要素评价指数与不满意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因为热、噪声、气味、眼刺激等相似的感觉现象遵循相似的规律,在评价指数与不满意率间存在着一致的PMVIAQi-PPDIAQi变化规律。因此提出了按PMVIAQi-PPDIAQi关系,将室内环境分为优、良、一般、不良、差五个级别的方法,并确定了各舒适等级的环境参数范围。该方法基于室内环境参数对人群舒适性的影响,作为划分依据的评价指数对不同的环境参数具有相同的分度标准,能在不同的环境参数间进行比较,改变了直接以环境参数值为划分依据的常用做法。在设计或营造室内环境时,可以根据不同建筑和人群的要求,按照基于舒适感的分级标准合理选择室内环境的舒适等级,也可依此进行室内环境的评价。(5)在室内环境要素评价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室内环境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PMVIEQ,并分析了其与室内人员的舒适性评价投票值的关系。研究表明,PMVIEQ可按本文提出的模型,由环境参数计算得出,属于客观指标的范畴,PMVIEQ又能与主观评价的舒适性评价投票值相吻合,建立起了室内环境品质主、客观评价的统一关系,使评价更为完善、简便、有实用性,是评价室内环境品质理想的方法。(6)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对室内环境品质系统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内环境要素中,室内空气品质对室内人员不良症状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最大的;而从环境参数来看,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及空气温度与室内人员的不适反应联系最大。因此在室内环境品质的管理和提出改善对策时,应对这些环境要素或环境参数特别关注,才能切实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性。

王德刚[8](2008)在《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机动卫生装备作为实施战伤救治、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除机动性能、医疗功能、作业能力等战术技术指标应满足部队使用要求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舱室微环境。机动卫生装备多处于夏季、冬季的高温低温环境,热带潮湿、多微生物的环境,复杂的道路地形状况等野外恶劣条件下实施医疗救治作业,舱室微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作业效果和伤病员伤情的恢复。同时,近年来国际生化恐怖袭击及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灾害疫情时有发生,机动卫生装备在医学救援过程必须能够保证舱室内人员的安全性要求,其舱室生化防护措施及防护指标也是舱室微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舱室微环境质量,机动卫生装备舱室通常应采取有效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振动控制乃至生化防护等措施,以调节舱室内环境参数、减少振动冲击影响、控制空气污染物浓度、防止有毒气体或气溶胶颗粒进入舱室,保证人员舒适性、安全性。本文在分析借鉴相关舱室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标准后,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分为热环境、振动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照明等其他物理环境以及极端生化环境五类,构建了舱室微环境指标体系,提出了各类微环境质量等级的指标限值和相应的测试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振动环境和极端生化环境的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并进行了生防急救车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所确立的指标限值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具体内容如下:(1)在热环境方面,运用环境医学和生理学知识分析了热环境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和人体的热舒适性机理,确定了影响舱室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揭示了人体热感觉与舱室热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分析各类舱室热环境标准和综合评价指标后,确立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的指标限值和测试评价方法。选取PMV综合评价指标开展了人体热舒适性的试验评价研究,验证了指标限值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炎热夏季车厢经空调降温30min和1h时,分别对人员的卧姿、坐姿、站姿各测点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并进行加权处理,参考相关文献得出了人体代谢率和服装热阻,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了各种姿态的PMV指标值,得出结论:在外界38.8℃环境条件下,经30min降温,车厢内温度到达28℃左右,卧姿伤病员的PMV值在-0.5+0.5的舒适性范围内,热舒适性较好,而医护人员和坐姿伤病员则感觉偏热;经1h降温,车厢内温度达到了25℃,医护人员和坐姿伤病员的PMV值在-0.5+0.5的舒适性范围内,医护人员的整体热舒适性较好,但PD指标表明其存在局部不舒适感,而卧姿伤病员则感觉偏凉。可以通过调节空调制冷档位、增加卧姿伤病员的服装热阻及改变送风口百叶方向来改善车厢内人员的热舒适性。(2)在振动环境方面,分析了人体振动特性和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在参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卫生技术车辆内坐姿、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指标限值及相应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在汽车试验场对急救车内坐姿、卧姿伤病员振动舒适性进行了道路试验,运用DASP振动分析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指标限值和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即急救车以40km/h的速度在沥青路上行驶时,坐姿振动的总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65 m/s2,在1.027m/s2的范围内;卧姿振动的两次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39 m/s2,在1.250 m/s2的范围内,人体振动舒适性良好。(3)在极端生化环境方面,介绍了生化威胁的特点、生化防护措施及防护指标要求,提出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生化防护的指标限值和测试方法。运用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舱室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对手术方舱人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舱室外存在5mg/L的HCN毒剂时,舱室内人员整体安全性属于“较安全”级以上的概率为65.4%,而“危险”和“较危险”的概率仅为0.67%,舱室的生化防护效果满足要求。此外,在空气环境方面,本文通过对舱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的分析总结出CO、CO2、SO2、NO2、H2S、NH3、CH2O、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可吸入颗粒物、微生物等常见空气组分,分析了各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参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内空气组分浓度的指标限值,并结合热环境的研究内容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通风量的指标限值和测试方法,针对医疗舱室特点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洁净度等级。引入空气品质(IQA)的概念,介绍了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综合评价中有代表性的方法,特别是指数评价和PDA评价指标。根据污染物的特点、污染源的强度,提出了控制舱室空气质量的措施。在噪声、照明、电磁辐射等其他环境方面,介绍了噪声、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危害,强调了舒适光照条件的重要性。在参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内噪声、照度、电磁辐射的指标限值,介绍了相关的测试评价方法,特别是等效连续声级和烦恼指数等噪声评价指标。本文的研究成果被国家军用标准《野战卫生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所采用。

谢辉[9](2006)在《临街建筑声环境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噪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称为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之一。噪声污染不仅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学习和工作,还会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居住在临街建筑的居民,噪声污染尤为严重。如何有效控制临街建筑噪声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紧迫而又严峻的课题。本文首先结合问卷调查、现场实地测试、现场访问等多种方法,分析探讨重庆市居民区的声环境现状及临街建筑的室内外噪声污染及衰减变化情况。本文重点研究临街建筑声环境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采用实验室生理参数测试和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研究健康人群在不同强度的室内低噪声暴露下人体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其结果可以为临街建筑室内噪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居民住宅区噪声标准的修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实验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一共使用了配对T检验法、多元线性回归法、曲线拟合法等7种检验及回归方法。居民区和临街建筑声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和广州市民都认为噪声污染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最大,而交通噪声是影响最大的噪声类型;重庆市居住建筑的室内平均噪声已超过我国标准;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得到重庆市居住建筑的声环境烦恼度阈值为47.87dB;随着楼层高度的升高,10层左右的临街建筑的室外阳台噪声强度、室内噪声强度、室内外噪声衰减并没有显着变化;首次将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门窗等当作一个整体考虑,得出临街建筑的室内外噪声衰减模型,室内外噪声衰减与室外噪声有极高的线性关系。噪声对人体生理参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噪声对血压的影响要有足够的暴露强度和作用时间;噪声会导致心率的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会影响周围神经的感觉传导,感觉传导速度NCV随噪声的增大有非常显着的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可能导致ABR听性脑干反应的基础听力和各波潜伏期变化异常;二次曲线更符合室内低噪声环境下人的主观感觉评价的变化趋势。

何胡军,吴江,刘宏亮,鲁志松,严彦,杨旭[10](2004)在《眨眼频率-反映急性刺激作用的生物标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用眨眼频率代替眼刺激感觉强度 ,作为反映气态甲醛对人体眼部刺激作用的生物标志。方法 :采用控制暴露人体实验。通过对 1 0名受试者采取眼局部对气态甲醛的暴露 (约 0、 1 .0、 2 .0和 3.0 mg/ m3,5 min) ,测量了受试者的眨眼频率和眼刺激感觉强度。结果 :甲醛暴露水平与眨眼频率之间 (r=0 .980 ,P<0 .0 5 ) ;甲醛暴露水平与眼刺激感觉强度之间 (r=0 .985 ,P<0 .0 5 )均呈暴露 -剂量关系 ,两种生物标志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r=0 .985 ,P<0 .0 5 )。结论 眨眼频率作为反映刺激作用的生物标志比眼部刺激感觉强度更为客观 ,因而更具有科学性。

二、控制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觉强度测量方法和评价基准的研究(续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觉强度测量方法和评价基准的研究(续一)(论文提纲范文)

(1)柔性传感器件及其集成在仿人体感觉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仿生感觉传感器
        1.2.1 仿生听觉传感器
        1.2.2 仿生视觉传感器
        1.2.3 仿生味觉和嗅觉传感器
        1.2.4 仿生触觉传感器
    1.3 仿生传感器的集成系统
        1.3.1 仿生感觉记忆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1.1 仿生触觉记忆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1.2 仿生视觉记忆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2 仿生感觉学习功能的传感器的集成系统
        1.3.2.1 仿生触觉学习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2.2 仿生视觉学习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3 仿生感觉系统的反馈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基于零温度电阻系数抗干扰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皮肤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用品及设备
        2.2.2 样品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2.4 零温度电阻系数抗干扰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的研究
        2.4.1 压力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的研究
        2.4.2 电子皮肤压力性能
    2.5 零温度电阻系数抗干扰压力传感器阵列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的自愈合双功能电子皮肤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用品及设备
        3.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3.3 材料表征和分析
    3.4 可自愈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研究
        3.4.1 基于PU的电容式可自愈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究
        3.4.2 基于PU@CNT的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4.3 可自愈集成单元器件的性能研究
    3.5 双功能可自愈电子皮肤的研究
    3.6 本章小结
4.基于气体传感器与忆阻器和制动器集成的人工嗅觉系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用品及设备
        4.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4.3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4.4 人工嗅觉系统
        4.4.1 人工嗅觉感受器
        4.4.2 人工嗅觉记忆装置
        4.4.3 人工嗅觉条件反射系统
    4.5 仿生鼻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综述 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四边体区域的数字解剖学参数研究测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四边体置钉参数的数字解剖学测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 图、表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展望
附录 髂腹股沟入路四边体危险区螺钉的临床应用病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以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3)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下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2.1 湿热气候区
        1.2.2 城市环境景观微气候舒适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气候
        1.3.2 微气候舒适度指标
        1.3.3 感官评估
        1.3.4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1.5.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理论基础
    2.1 人体感官感觉和景观环境
        2.1.1 景观环境微气候特性
        2.1.2 人体感官与感觉、知觉、感知
        2.1.3 热感觉、热舒适、热适应、热感知
    2.2 感官评估理论基础
        2.2.1 感官评估学科基础
        2.2.2 感官评估特点
        2.2.3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可行性分析
    2.3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流程
        2.3.1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基本流程
        2.3.2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影响因素
    2.4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人员
        2.4.1 评估人员的类型
        2.4.2 评估人员的选择
        2.4.3 评估人员的训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量表设计
    3.1 量表构成理论
        3.1.1 经典检验理论
        3.1.2 量表的构成元素及层次结构
    3.2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量表设计
        3.2.1 影响微气候舒适度的因素分析
        3.2.2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因素的选择及量化
        3.2.3 量表总结
    3.3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量表的考核
        3.3.1 可行性
        3.3.2 信度
        3.3.3 效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Living Lab实验环境营造
    4.1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环境要求
        4.1.1 感官评估实验环境要求
        4.1.2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环境要求
    4.2 实验环境营造
        4.2.1 地理及气候条件
        4.2.2 景观空间营造
        4.2.3 监测设施配置
        4.2.4 热环境调控
    4.3 实验场景塑造
        4.3.1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场景要求
        4.3.2 实验场景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应用
    5.1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方案
        5.1.1 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的实验目的
        5.1.2 感官评估小组
        5.1.3 感官评估实验室
    5.2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问卷设计
        5.2.1 主观问卷调查要求
        5.2.2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问卷设计
        5.2.3 问卷注意事项
    5.3 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操作
        5.3.1 实验过程
        5.3.2 数据处理方法
        5.3.3 评估人员基本信息
    5.4 数据统计结果
        5.4.1 环境参数
        5.4.2 感官评估结果
    5.5 热感受与热舒适的关系
        5.5.1 热感受要素与舒适感
        5.5.2 舒适感与愉悦感
        5.5.3 舒适感与各要素的多元回归
        5.5.4 气象参数和期望投票
    5.6 热舒适指标评价
        5.6.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6.2 热舒适指标结果
        5.6.3 感官评估结果与热舒适指标对比
    5.7 不同场景工况的热感知
        5.7.1 围合空间
        5.7.2 开敞空间
        5.7.3 半开敞空间
        5.7.4 密闭空间
        5.7.5 小结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人境交互实验室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价(问卷A)
附录B 人境交互实验室微气候舒适度整体评价(问卷B)
附录C 景观环境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实验报告册
附录D 景观环境热感觉感官评估操作实验报告
附录E 实验信息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新型显示技术的视觉感知和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相关研究状况
        1.2.1 工作执行度和视疲劳度相关研究
        1.2.2 感知画质相关研究
        1.2.3 人眼感知亮度相关研究
        1.2.4 运动伪影相关研究
        1.2.5 高动态范围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
    1.3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研究涉及的理论背景
    2.1 人眼视觉系统
        2.1.1 人眼构造
        2.1.2 视细胞
        2.1.3 眼球运动
    2.2 现代显示技术特性
        2.2.1 曲面显示
        2.2.2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2.2.3 高动态范围
    2.3 心理物理实验
        2.3.1 Weber定律
        2.3.2 Fechner定律
        2.3.3 Stevens定律
        2.3.4 实验方法
    2.4 统计处理方法
        2.4.1 一致性系数
        2.4.2 Kendall认可系数
        2.4.3 变异系数
        2.4.4 皮尔森相关系数
    2.5 颜色外观
        2.5.1 术语定义
        2.5.2 颜色外观现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屏幕曲率对视觉工作执行度、视疲劳度以及感知画质产生的影响研究
    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1 实验环境
    3.2 如何评估视觉工作执行度和视疲劳度
        3.2.1 工作内容
        3.2.2 如何评估视觉工作执行度
        3.2.3 眼睛疲劳度定量性评价方法
    3.3 如何评价感知画质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4.1 视觉工作执行度结果分析
        3.4.2 视疲劳定量结果分析
        3.4.3 感知画质评价结果分析
        3.4.4 考虑屏幕大小的最佳曲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亮度和刺激大小对感知亮度影响研究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1 实验设置和图像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4.2.1 屏周边视觉的光亮度强度引起的观测视亮度的变化
        4.2.2 显示屏上随着视场的大小的视亮度变化
        4.2.3 从显示屏上根据周边视觉的强度和FOV大小得出视亮度幂指数
        4.2.4 显示屏中周边视觉的光亮度强度和感知亮度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态图像在OLED和 LCD的视觉工作影响研究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1 实验环境设置
        5.1.2 实验图像设置
        5.1.3 视觉工作执行度评价方法
        5.1.4 通过模拟器不适感调查表视疲劳度测量方法
    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5.2.1 视觉工作执行度
        5.2.2 视疲劳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人眼感知亮度的高动态范围技术评估方法的开发
    6.1 高动态范围技术的现状
        6.1.1 高动态范围显示屏现状
    6.2 评估高动态范围显示屏的必要性
        6.2.1 标准动态范围和高动态范围在人类视亮度认知方面的差异
        6.2.2 动态范围与变换函数的关系
        6.2.3 现有显示屏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6.3 提出新的高动态范围显示屏评价方法
        6.3.1 高动态范围覆盖范围测定图案
        6.3.2 高动态范围覆盖范围函数
        6.3.3 高动态范围覆盖范围偏差率函数
        6.3.4 适用显示屏评价方法的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感知亮度认知的影像处理研究
    7.1 高动态范围技术
        7.1.1 光亮度调整
        7.1.2 光电/电光转换函数标准
        7.1.3 图像增强算法现状
    7.2 新影像处理函数的必要性
        7.2.1 现有影像处理函数
        7.2.2 现有影像处理函数的问题
    7.3 新的影像处理函数方案
        7.3.1 新的影像处理函数
        7.3.2 提出的新函数应用效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足三里穴区皮肤形态特征、热痛觉、机械性痛觉变化及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和内容
        1 穴位的临床表现与炎症宏观特征
        2 穴位定位与临床相关研究
        3 经络定位与骨度分寸之间关系
        4 穴位临床测量仪器
        5 八纲证与BMI对穴位临床表现的影响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穴位本态特征与炎症关系的科学假说
    (一) 穴位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概况
        1 穴位概念
        2 足三里穴的研究(典型穴位)
        3 腧穴的解剖学、临床和生物物理学研究
    (二) 穴位本态特征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分析
        1 急性炎症
        2 慢性炎症
    (三) 淋巴系统与炎症的关系分析
    (四) 炎症结局对穴位本态及功能的影响
        1 存在缺陷或过度炎症者的后续影响
        2 组织修复:再生、愈合和纤维化
        3 正常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生长调控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的
        1 穴位的临床表现与炎症宏观特征之间关系
        2 穴位位置
        3 穴位测量临床仪器的研究
    (二) 研究假设
        1 穴位的临床表现与炎症宏观特征之间的关系
        2 穴位位置
        3 穴位临床测量仪器研究
        4 八纲证与BMI对穴位临床表现的影响
    (三) 研究设计
        1 穴位解剖定位研究
        2 穴位敏感点定位研究与主观敏感度评价
        3 客观敏感度评价
        4 粗糙度测量
        5 热痛觉测量
    (四) 主要变量
    (五) 临床资料
    (六) 诊断标准
        1 正常体重组
        2 超重和肥胖组
        3 低体重组
    (七) 测量仪器
        1 体表测量“粗糙度仪”
        2 痛感测量仪器“测力计”
        3 生物电阻抗法体重测量仪
    (八) 研究限制和偏差
    (九) 伦理问题
    (十) 结果
        结果1 主观形态
        结果2 主观机械性痛觉敏感度
        结果3 机械性痛觉(主观变量-S)和穴位形态(主观变量-S)之间的关系
        结果4 穴位敏感点和解剖位置
        结果5 推定骨量与3寸之间的关系
        结果6 敏感度测量
        结果7 形态(主观变量-S)与机械性痛觉敏感度(主观变量-S)之间的关系
        结果8 客观形态变量(连续变量)
        结果9 主观形状(S)与客观形状(二分类数据-客观变量“O”)之间的关系
        结果10 八纲证
        结果11 穴位皮肤温度评估
        结果12 热痛感
第三部分 讨论和分析
    (一) 结果分析
        1 穴位的临床表现与炎症宏观特征之间的关系
        2 穴位定位
        3 同身寸3寸与推定骨量之间的关系
        4 穴位临床测量仪器研究
        5 八纲证与BMI对穴位临床表现的影响
    (二) 各指标讨论和分析
        结论1 主观形态
        结论2 主观机械性痛觉敏感度
        结论3 机械性痛觉敏感度(S)和穴位形态(S)之间的关系
        结论4 穴位敏感点和解剖位置
        结论5 推定骨量与3寸之间的关系
        结论6 敏感度测量
        结论7 形态(S)与机械性痛觉敏感度(S)之间的关系
        结论8 客观形态变量(连续变量)
        结论9 主观形态(S)与客观形态(二分类数据“O”)之间的关系
        结论10 八纲证
        结论11 穴位皮肤温度评估
        结论12 热痛感
    (三)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四) 建议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穴位本态概念示意图
    附件二 研究概念示意图
    附件三 穴位概念示意图
    附件四 生理系统概念示意图
    附件五 穴位定位、敏感度和形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附件六 研究结果
    附件七 BMI结果
    附件八 穴位形态客观变量定义
    附件九 穴位形态客观变量处理过程
    附件十 穴位位置、敏感型和解剖型定义
    附件十一 穴位形态图解
    附件十二 粗糙度仪测量的参数
    附件十三 主要变量的相关原则
    附件十四 统计验证
    附件十五 病例记录
致谢

(6)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龄人群的生理状况
        1.2.1 体温调节能力
        1.2.2 躯干皮表温度及敏感性
        1.2.3 老年人对环境与服装的热需求
    1.3 智能调温纺织品研究现状
        1.3.1 调温纺织品概述
        1.3.2 电温控纺织品服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调温加热服的市场状况
        1.3.4 电调温织物的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研究意义
        1.4.5 研究创新点
2 高龄人群皮肤冷暴露实验
    2.1 实验方案设计
        2.1.1 实验人员选定
        2.1.2 实验研究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2.2.1 冷暴露中躯干皮温变化量的多重对比分析
        2.2.2 冷暴露后躯干皮温动态变化比较分析
        2.2.3 躯干皮肤冷刺激的敏感性配对比较分析
    2.3 老年人与青年群组的分析比较
        2.3.1 暴露阶段皮肤温度变化分析
        2.3.2 躯干皮肤舒适温度值
        2.3.3 主观感受对比变化
    2.4 小结
3 人体躯干分区的加热研究
    3.1 躯干加热分区研究
        3.1.1 实验准备与方案设计
        3.1.2 实验仪器与测试指标
        3.1.3 加热片及加热温度的设置
    3.2 实验数据分析模型
        3.2.1 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分析
        3.2.2 基于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
        3.2.3 模型分析的MATLAB实现
    3.3 躯干加热温度结果
        3.3.1 腹部
        3.3.2 胸部/腰部
        3.3.3 后背
        3.3.4 手臂
        3.3.5 大腿前/大腿后/小腿
    3.4 小结
4 高龄女性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
    4.1 PID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4.1.1 PID控制原理
        4.1.2 PID模型构建
    4.2 调温控制模型
        4.2.1智能加热控制器预实验
        4.2.2 MATLAB仿真模拟与参数调试
    4.3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3.1 系统硬件构成
        4.3.2 系统软件构成与实现
        4.3.3 PID智能调温系统的检验
    4.4 智能加热调温服的设计
        4.4.1 服装面料与结构
        4.4.2 加热位置
        4.4.3 收纳设计
    4.5 小结
5 基于灰色聚类的智能调温加热服舒适性评价
    5.1 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指标与测试
        5.1.1 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法原理
        5.1.2 调温加热服的测试条件与过程
        5.1.3 调温加热服的评价指标
    5.2 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模型
        5.2.1 模型评价样本及评价标准
        5.2.2 建立三角白化权函数
        5.2.3 灰色聚类主客观权重
        5.2.4 白化权数值与聚类系数
    5.3 智能调温加热服舒适性分析
        5.3.1 在0-20℃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分析
        5.3.2 在0-20℃的主客观感受分析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8名受试者冷暴露皮温变化
    附件2:SPSS多重比较之SNK-Q检验
    附件3:躯干各部位皮肤温度在暴露时第20-60min变化量表
    附件4:SPP Kruskal-Wallis检验的两两对比结果
    附件5:层间搭配实验测试数据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与灰色理论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室内环境要素
        1.1.1 室内热环境
        1.1.2 室内空气品质
        1.1.3 室内光环境
        1.1.4 室内声环境
    1.2 室内环境品质认识的发展
    1.3 室内环境的健康效应与舒适性
        1.3.1 室内环境的健康效应
        1.3.2 室内环境健康效应的主要评价指标
        1.3.3 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1.4 室内环境品质评价的特征
        1.4.1 多指标综合评价
        1.4.2 室内环境品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
    1.5 室内环境品质的不确定性
        1.5.1 室内环境品质问题认识不确定性
        1.5.2 室内环境品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
        1.5.3 室内环境品质模型的不确定性
        1.5.4 室内环境品质评价的不确定性
        1.5.5 环境系统评价的不确定性方法
    1.6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第2章 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聚类模型研究
    2.1 我国的室内空气品质管理现状
    2.2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2.2.1 针对性原则
        2.2.2 适度原则
        2.2.3 监测技术可行原则
    2.3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关系
        2.3.1 变量间关系的统计描述
        2.3.2 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关系
        2.3.3 统计分析方法的意义与缺陷
    2.4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灰色聚类模型
        2.4.1 数据预处理方法及其性质
        2.4.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灰色聚类模型
    2.5 室内空气污染物灰色聚类分析实例
        2.5.1 上海办公楼灰色聚类分析实例
        2.5.2 深圳办公楼灰色聚类分析实例
        2.5.3 基于灰色聚类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选择
    2.6 小结
第3章 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实验研究
    3.1 室内环境参数及其控制
        3.1.1 室内热环境参数
        3.1.2 室内空气环境参数
        3.1.3 室内声环境参数
        3.1.4 室内光环境参数
    3.2 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研究方法
        3.2.1 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方法
        3.2.2 室内环境参数组合方案
        3.2.3 室内环境品质评价实验工况
    3.3 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实验结果分析
        3.3.1 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评价结果分析
        3.3.2 室内空气环境舒适性评价结果分析
        3.3.3 室内声环境舒适性评价结果分析
        3.3.4 室内光舒适性评价结果分析
        3.3.5 室内环境品质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舒适感的室内环境要素评价指数研究
    4.1 常用分指数构成函数及其特点
        4.1.1 标准指数法
        4.1.2 分段线性插值法
        4.1.3 基于综合评价尺度的方法
    4.2 基于舒适感的分指数确定新方法
        4.2.1 韦伯-费希纳定律
        4.2.2 舒适性评价分度方法
    4.3 热环境评价指数
    4.4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数
        4.4.1 二氧化碳评价分指数模型PMV_(CO_2)
        4.4.2 可吸入颗粒物评价分指数模型PMV_(RSP)
        4.4.3 甲醛评价分指数模型PMV_(HCHO)
        4.4.4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数PMV_(IAQ)
    4.5 声环境评价指数
        4.5.1 声环境评价指数PMV_(AC)的定义
        4.5.2 声环境评价指数PMV_(AC)与人的舒适性
    4.6 光环境评价指数
        4.6.1 光环境评价指数PMV_E的定义
        4.6.2 光环境评价指数PMV_E与人的舒适性
    4.7 小结
第5章 基于舒适感的室内环境分级评价标准研究
    5.1 室内环境要素分级评价标准现状
        5.1.1 室内热环境的分级标准
        5.1.2 室内空气品质的分级标准
        5.1.3 室内声环境的分级标准
        5.1.4 室内光环境的分级标准
    5.2 基于舒适感的环境要素评价指数与不满意率的关系
        5.2.1 热环境评价指数 PMV 与不满意率的关系
        5.2.2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数PMV_(IAQ)与不满意率的关系
        5.2.3 室内声环境评价指数PMV_( AC)与不满意率的关系
        5.2.4 室内光环境评价指数PMV_E 与不满意率的关系
        5.2.5 室内环境要素评价指数与不满率的关系小结
    5.3 基于舒适感的室内环境要素分级评价标准
        5.3.1 室内环境品质等级划分方法
        5.3.2 室内环境质量分级评价标准
    5.4 小结
第6章 室内环境品质综合评价与灰色理论分析
    6.1 室内环境品质主客观评价的相关性
    6.2 室内环境品质综合评价研究
        6.2.1 综合评价指数的常用合成方法
        6.2.2 室内环境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合成模型
        6.2.3 室内环境品质综合评价指数与室内环境舒适性
    6.3 室内环境品质的灰色理论分析方法
        6.3.1 室内环境品质系统行为特征
        6.3.2 室内环境品质的影响空间
        6.3.3 室内环境品质的灰色优势分析
    6.4 室内环境舒适性评价实验结果的灰色理论分析
        6.4.1 各环境参数对室内不良症状感受程度的影响分析
        6.4.2 各环境要素对室内不良症状感受程度的影响分析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机动卫生装备
        1.1.2 舱室微环境
    1.2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
    1.3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指标体系
    1.4 舱室微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热环境
        1.4.2 振动环境
        1.4.3 空气环境
        1.4.4 噪声和光照环境
        1.4.5 电磁辐射环境
        1.4.6 极端生化环境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热环境
    2.1 引言
    2.2 人体体温特征
        2.2.1 人体的产热过程
        2.2.2 人体的散热过程
        2.2.3 体温生理指标及测定
    2.3 人体的热舒适状态
        2.3.1 热舒适的定义
        2.3.2 人体的热平衡方程
    2.4 舱室热环境影响因素
        2.4.1 空气温度
        2.4.2 空气相对湿度
        2.4.3 空气流速
        2.4.4 平均辐射温度
        2.4.5 新陈代谢率
        2.4.6 服装热阻
        2.4.7 其他因素
        2.4.8 通风量与换气量
    2.5 舱室热环境参数相关标准
    2.6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质量要求(指标限值)
    2.7 热环境参数测试仪器
        2.7.1 空气温度计
        2.7.2 空气流速测量仪
        2.7.3 相对湿度测量仪
        2.7.4 平均辐射温度测量仪
        2.7.5 多功能测试仪器
    2.8 舱室热感觉综合评价指标
        2.8.1 PMV-PPD指标
        2.8.2 有效温度
        2.8.3 当量温度t_(eq)
        2.8.4 过渡活动状态的热舒适指标RWI和HDR
    2.9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性试验评价研究
        2.9.1 试验对象
        2.9.2 试验条件
        2.9.3 试验仪器
        2.9.4 测试部位
        2.9.5 测试结果
        2.9.6 环境参数的加权平均
        2.9.7 PMV指标的计算公式
        2.9.8 人体相关参数的确定
        2.9.9 其他参数的确定
        2.9.10 PMV值计算结果
        2.9.11 人体热舒适性评价分析
        2.9.12 冬季热舒适性的预测分析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振动环境
    3.1 引言
    3.2 振动舒适性理论
    3.3 人体振动特性
        3.3.1 人体轴坐标系
        3.3.2 人体振动的物理参数
    3.4 人体振动舒适性指标相关标准
    3.5 机动卫生装备乘坐(卧)振动舒适性质量要求(指标限值)
        3.5.1 指标限值
        3.5.2 非B级路面坐姿振动的换算方法
        3.5.3 仪器设备振动要求
    3.6 坐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3.6.1 一次计权公式
        3.6.2 总计权加速度公式
        3.6.3 坐姿舒适性评价
    3.7 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3.7.1 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研究概况
        3.7.2 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
    3.8 机动卫生装备乘坐(卧)振动舒适性试验评价研究
        3.8.1 试验设备
        3.8.2 试验道路
        3.8.3 试验条件
        3.8.4 试验方法
        3.8.5 试验数据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气环境
    4.1 引言
    4.2 舱室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4.2.1 舱室内人员活动
        4.2.2 材料和设施
        4.2.3 生物性污染
        4.2.4 舱室外大气污染
        4.2.5 非常规舱室的污染
    4.3 各种空气组分及对人体的影响
        4.3.1 一氧化碳(CO)
        4.3.2 二氧化碳(CO_2)
        4.3.3 二氧化硫(SO_2)
        4.3.4 二氧化氮(NO_2)
        4.3.5 硫化氢(H_2S)
        4.3.6 甲醛(CH_2O)
        4.3.7 氨(NH_3)
        4.3.8 苯
        4.3.9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
        4.3.10 可吸入颗粒物
        4.3.11 微生物
    4.4 通风量
    4.5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4.5.1 空气组分
        4.5.2 菌落数
        4.5.3 洁净度
        4.5.4 通风量
    4.6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空气环境指标限值
        4.6.1 空气组分
        4.6.2 洁净度与可吸入颗粒物
        4.6.3 菌落数
        4.6.4 通风量
    4.7 几种常见污染物的测试方法
        4.7.1 空气污染物的采样
        4.7.2 气态有机物的测定
        4.7.3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
        4.7.4 菌落数的测定
        4.7.5 通风量的测定
        4.7.6 新风量与换气效率的测定
    4.8 舱室空气质量的评价方法
        4.8.1 客观评价
        4.8.2 主观评价
        4.8.3 综合评价
    4.9 舱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其他环境
    5.1 引言
    5.2 噪声
        5.2.1 噪声的危害
        5.2.2 噪声的来源
        5.2.3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5.2.4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噪声指标限值
        5.2.5 评价与测试方法
    5.3 照明
        5.3.1 照明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5.3.2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5.3.3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光照度指标限值
        5.3.4 测试评价方法
    5.4 电磁辐射
        5.4.1 电磁辐射的危害
        5.4.2 电磁辐射的来源
        5.4.3 相关标准的指标限值
        5.4.4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电磁辐射环境指标限值
        5.4.5 测试评价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极端生化环境
    6.1 引言
    6.2 生化威胁
    6.3 防护措施
    6.4 防护指标
        6.4.1 国外相关防护指标
        6.4.2 国内相关防护指标
    6.5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生化防护指标限值
        6.5.1 基本要求
        6.5.2 生物防护指标
        6.5.3 化学防护指标
    6.6 生化防护测试方法
        6.6.1 超压防护
        6.6.2 负压防护
    6.7 机动卫生装备舱室生化防护安全性评价
        6.7.1 评价方法
        6.7.2 评价对象
        6.7.3 人员安全性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作者简历
致谢

(9)临街建筑声环境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噪声环境问卷调查
        1.2.2 居住建筑声环境测试与分析
        1.2.3 临街建筑的室内外声环境
        1.2.4 临街建筑的室内外噪声衰减
        1.2.5 人体生理参数测试
    1.3 研究方法
2.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1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2.2 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3 噪声对人格的影响
    2.4 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5 噪声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2.6 噪声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2.7 噪声对女性生理机能及子代的影响
    2.8 噪声对胎儿的影响
    2.9 噪声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2.10 噪声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11 噪声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12 噪声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13 噪声对人认知能力的影响
3 环境声学和生理心理学基础
    3.1 环境声学基础
        3.1.1 声波的基本性质
        3.1.2 噪声在传播中的特性和分贝计算
        3.1.3 噪声的评价和评价方法
        3.1.4 噪声标准
    3.2 生理心理学基础
        3.2.1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2.2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2.3 听觉过程
4 居民区声环境研究
    4.1 国外居民区的声环境状况
    4.2 我国居民区的声环境状况
        4.2.1 我国城市区域噪声的历年变化状况
        4.2.2 我国城市交通噪声的历年变化状况
    4.3 重庆市居民区声环境研究
        4.3.1 重庆市噪声状况分析
        4.3.2 重庆市居民区声环境的问卷调查结果
        4.3.3 重庆市居住建筑声环境的测试与分析
        4.3.4 基于模糊数学的重庆市居住建筑声环境烦躁度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临街建筑的声环境研究
    5.1 临街建筑的室外交通噪声研究
        5.1.1 沙杨路的交通量状况
        5.1.2 沙杨路交通噪声测试
        5.1.3 沙杨路交通噪声的频谱分析
    5.2 基于车流量的简易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5.2.1 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5.2.2 数据处理原理及方法
        5.2.3 简易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5.3 重庆市临街建筑的室内声环境研究
        5.3.1 室内声环境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5.3.2 临街建筑室外阳台噪声的高度变化
        5.3.3 临街建筑室内噪声的高度变化趋势
        5.3.4 临街建筑室内外噪声衰减的高度变化
    5.4 临街建筑声环境的主观感觉研究
        5.4.1 临街建筑声环境的问卷调查结果
        5.4.2 临街建筑声环境的现场访问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临街建筑室内外噪声衰减
    6.1 噪声衰减的研究概况
    6.2 室内外噪声衰减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6.2.1 噪声衰减的研究对象
        6.2.2 噪声衰减的测试方法
        6.2.3 实验设备
    6.3 室内外噪声衰减的实验结果
        6.3.1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6.3.2 临街建筑A 的噪声衰减模型
        6.3.3 临街建筑B 的噪声衰减模型
        6.3.4 临街建筑A 和B 的噪声衰减模型比较
    6.4 本章小结
7 噪声源的选择
    7.1 噪声源录制的原则及方法
        7.1.1 噪声源的选用原则
        7.1.2 噪声源的录制设备
    7.2 噪声源的选择过程
        7.2.1 临街建筑室内交通噪声
        7.2.2 临街建筑室外交通噪声
        7.2.3 临街建筑室内施工噪声
    7.3 本章小结
8 噪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
    8.1 实验设计
        8.1.1 实验室设计
        8.1.2 实验样本
        8.1.3 实验方案
    8.2 实验装置及实验项目
        8.2.1 实验仪器
        8.2.2 测试项目
    8.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8.3.1 数据处理原理及方法
        8.3.2 血压、心率
        8.3.3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8.3.4 听性脑干反应
        8.3.5 主观感觉评价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建议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建议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四、控制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觉强度测量方法和评价基准的研究(续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柔性传感器件及其集成在仿人体感觉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 高志一.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四边体置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赵北. 山东大学, 2021(12)
  • [3]湿热气候区城市环境下景观微气候舒适度感官评估研究[D]. 焦丽. 华侨大学, 2020(01)
  • [4]新型显示技术的视觉感知和工效研究[D]. 林敬昊(LIM Kyongho). 东南大学, 2020(01)
  • [5]足三里穴区皮肤形态特征、热痛觉、机械性痛觉变化及关系的研究[D]. Calder(?)n ArtaviaEstefan(?)a Elizabeth Masiel.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D]. 吴雨曦. 东华大学, 2020(01)
  • [7]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与灰色理论分析研究[D]. 朱赤晖. 湖南大学, 2012(03)
  • [8]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D]. 王德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9]临街建筑声环境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研究[D]. 谢辉. 重庆大学, 2006(05)
  • [10]眨眼频率-反映急性刺激作用的生物标志[J]. 何胡军,吴江,刘宏亮,鲁志松,严彦,杨旭. 现代预防医学, 2004(05)

标签:;  ;  ;  ;  

受控暴露人体实验——眼刺激感强度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研究(续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