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的谢侯语茶文化

中国特有的谢侯语茶文化

一、中国特有的歇后语茶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姚易[1](2021)在《《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因素内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二十一世纪,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汉语成为渐受重视的语言,汉语教学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在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点要素,除却教学的主客体教师和学生,教材作为汉语学习的重要工具和内容载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学习的主要桥梁,因此,教材的内容设置和编写方式将影响着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本文在梳理研读前人成果基础之上,选取《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共六本教材从文化因素内容进行统计、整理、分析,试图在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学习环境下对教材进行文化内容方面的细致研究,以期获得更利于师生教与学的汉语教材。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括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以《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系列教材为研究范围,以该套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文化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将文化因素分为物质文化、历史与制度、文化成就、文化附加词、人际交往、风俗与习惯,利用数据表格形式反映出各种文化因素在不同学习阶段和整个汉语综合系列教材学习过程中的占比情况。其次,依次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为参照分析了《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的文化目标,从教材的板块设置、文化题材、呈现方式等入手,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了综合系列教材在文化因素表现上的主要特点,进而发现综合系列教材中关于文化因素内容呈现和编排的不足之处,如内容呈现上存在文化教学目标有待细化、地域性文化元素设计陈旧等问题,教材在编排上存在网络资源与教材的粘合度不高、文化呈现方式媒介单一等问题。最后,结合前期内容分析提出转变传统教材编写思路、增添网络教学资源和互动资源、发展汉语教材多模态形式、重视跨文化双向或多向交流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教材在文化因素方面的编写和改进提供参考。

毛晓倩[2](2021)在《第十七、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赛事的兴起。“汉语桥”比赛作为汉语赛事,其试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研究是针对第十七、十八届的决赛试题进行的,探究了该比赛近两年来决赛试题的命题发展态势,结合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试题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统计法,对两届的决赛试题的内容及其特点、题型及其特点、答题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并综合分析,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总结了相关启示。全文有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概述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包括比赛的目的和意义、发展历程、比赛机制和试题简介。第三部分把两届决赛试题分为汉语知识、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和情景表演。这部分是对试题内容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还把试题题型按照主观题和客观题分类,对试题题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总结了试题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其中,有给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带来的启示。全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第五部分,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本研究在对两届比赛试题的内容及其特点、题型及其特点、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有: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内容选择;在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借鉴“汉语桥”试题的内容和题型进行创新;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开拓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汉语桥”的比赛试题值得反复的学习与推敲,借鉴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尹俊瞩[3](2021)在《初级《会通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探究》文中认为文化词汇教学既是词汇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文化词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对外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汉语词汇知识,还可以帮助对外汉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2015年南开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会通汉语》作为一部出版时间较短的教材,收录文化词汇内容新颖且贴近生活,且难度水平适合初级阶段对外汉语学习者,是进行文化词汇教学研究的合适教材。初级阶段对外汉语学习者的文化词汇学习中,教师应该在分清主次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使每个文化词汇完成其本身的教学任务,在此之余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文化词汇拓展教学。在文化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认读阶段主要可以使用直接法、语法翻译法、相关文化体验法和对比分析教学法等几个方法;拓展阶段要注意拓展内容的适度性,拓展形式的趣味性,注意树立文化词汇拓展意识;书写阶段要注意加强笔画练习,及时纠正,加强教学趣味性,将多媒体技术与书写教学相结合。在对具体文化词汇进行教学探究时,为方便讨论将文化词汇分为建筑地理类、饮食类、节日节令类、生物器物类、人生礼俗类、文娱活动类、思维系统类、情感价值类、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九类。直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都是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此外不同类别的文化词汇也有其专属的教学方法。教师针对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可设计相关文化活动课,针对节日节令类文化词汇教学可利用节令歌帮助学生记忆,针对人生礼俗类文化词汇教学可借助相关文化体验法,针对熟语教学可使用情景模拟法……教案设计能够以直观操作方法的形式展示教学过程,以文化读本教材内容为依据的教学设计为文化词汇教学方法操作提供了参考。总的来说,文化词汇教学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词汇特点、教材安排等方面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通过文化词汇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中的文化现象,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度,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角,培养学生世界公民意识。

马玉婷[4](2020)在《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浅探——以《水浒传》中歇后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歇后语作为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词汇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歇后语特殊的词汇形式,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歇后语的学习是一个难点。歇后语本身蕴含丰富的意蕴,汉语学习者必须深入了解歇后语背后的内涵,才能顺利习得歇后语。《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是国外留学生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歇后语的深入分析,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合歇后语的一些教学策略。

李月月[5](2020)在《对外汉语高级报刊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应该具有阅读汉语新闻报刊的能力,而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的途径之一,因此这决定了研究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整理和归纳高级汉语报刊课缩略词、新词、熟语、汉语报刊常用文言词、名称词词汇特点和教学策略;本文使用统计归纳法,统计归纳《高级时代汉语报刊阅读课教程上、下》教材中的熟语词义透明和词义隐晦的词汇数量、熟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统计归纳《高级时代汉语报刊阅读课教程上、下》和《高级新编读报纸学中文下》中的新词产生途径、缩略词简缩原则以及新词和缩略词词义透明和词义隐晦的词汇数量;本文使用对比分析法,对比《高级时代汉语报刊阅读课教程上下》与《发展汉语高级阅读ⅠⅡ》教材中的词汇,即对比分析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和一般高级阅读课词汇,从而总结归纳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的特殊性。本文根据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的特点和六个难点,以“互动假说”为理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输出词汇教学策略。含有能产性语素的词汇采用词汇聚合输入策略,该策略不仅有利于积累语素义,而且有利于扩展相近、相反以及相关词汇;词义透明度低的词汇采用隐喻认知输入策略,有利于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度;文化词汇采用文化对比输入策略,在交际互动中理解文化词汇;含有相同语素词义相近的词语辨析采用搭配归纳输入策略;古汉语书面词汇采用同义替代输出策略,用书面体词汇替换相应的口语体词汇,有利于提高对书面语的熟悉度;容易出现使用偏误的词汇应该采用偏误矫正输出策略,以熟语为例,通过对偏误进行纠正反馈以降低产生偏误的机率;主题中心输入策略和话题互动输出策略,既有利于形成和扩展话题词汇,又有利于熟悉新闻语体。本文使用以上输入—输出词汇教学策略,将词汇教学策略应用于词汇教学活动中,设计了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教材课文词汇教学方案。

周莉[6](2020)在《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对比研究 ——以《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要。文化词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也越来越受关注。文化词不同于其他词,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含义丰富,教学难度较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教学不只是语言的教学,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而承载大量文化词的教材既是语言教学的依据,也是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其文化词的选用、呈现、阐释是否合理尤为重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先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整理文献研究综述,再明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最后介绍语料来源《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第一章先统计《发展汉语》与《环球汉语》两套教材文化词的总数,再分析各类别文化词,最后讨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的选取。从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两套教材涉及的文化词类别多范围广,但相对词汇总量来看,数量较少,且类别分布不均,很多文化词类别是空白的,存在空缺现象。第二章先分别描述两套教材文化词的呈现、阐释方式,再对比两套教材呈现、阐释的主要方式,最后总结其特点并对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以单元标题的方式呈现文化词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文化词的重视度,课文中呈现文化词可多借助图片,增强视觉感受,用练习呈现文化词可题题相扣,层层深入,增强灵活度。我们还发现不同类别文化词应用不同阐释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且同一文化词可多角度阐释,可以渗透进各个板块。第三章根据前两个章节的对比结果,结合教材案例探讨文化词选用及编写的原则,本文认为教材编写应满足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与时俱进原则。第四章在前文教材文化词对比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克拉申“i+1”原则及艾宾浩斯遗忘理论,针对教材课文内容构建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并探讨教师实际教学中可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结论部分总结论文主要观点、内容及结论。

邱青云[7](2020)在《汉语俗语维译“五显+”要证》文中认为汉语俗语是指一种社会流行的定型语句,内涵丰富,适用面广,感情色彩突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俗语运用日渐广泛,在汉语俗语的翻译工作和语言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相关文本中出现的汉语俗语维译问题,紧扣汉语俗语多层语义性特点,将语义分为三层:表面义、核心义和联想义,并分别进行翻译探讨。以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翻译方法,提出“五显论”翻译标准,即针对俗语表面义翻译时,应尽可能完整详尽,凸显出其背后的历史典故、人物特征、对比特征、文化特征、感情色彩。“五显论”将会帮助译者更准确地辨析翻译重点,构建完整的俗语表面义,同时也会帮助译语读者在无母语境条件下更准确地推理其核心义。当汉语俗语运用于不同文本中时会衍生出丰富的联想义,翻译时为避免产生歧义,本文以五显论为基础,紧扣文本特性,对汉语俗语联想义进一步提出“五显+”翻译标准,并对各类文本中所出现的汉语俗语翻译进行深入探析,为汉语俗语维译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前言、正文、结语。前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整理、归纳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本文对于汉语俗语进行概念界定、功能特点概说。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在对汉语俗语维译问题分析、难点总结后提出新的翻译策略并加以论证。第二章是对于汉语俗语维译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的总结分析。第三章是根据汉语俗语维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俗语维译的问题源头在于对汉语俗语三层语义理解不到位,本文据此总结得出俗语翻译“三难”。第四章本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视角,针对俗语翻译“三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其中对汉语俗语表面义翻译提出了“五显”翻译标准:典故凸显、人物特征凸显、对比特征凸显、文化特征凸显和感情色彩凸显。俗语表面义的详尽翻译是译语读者准确推断出其核心义的基础。联想义作为俗语表面义的引申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语义层,汉语俗语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认为“因地制宜”是重点,针对俗语运用于不同领域时所产生的场效应,即不同的联想义,本文在“五显”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显+”翻译标准。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是对汉语俗语维译工作进行反思并获得启示,集中在译者应灵活利用翻译方法构建俗语表面义、俗语联想义及俗语翻译应用方面的启示。结语部分对上述内容进行梳理,对汉语俗语维译问题和“五显+”翻译标准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写作观点和思路。综上,俗语作为汉语中最具特色的构式语句之一,内涵丰富多变。本文认为,在翻译工作中想对其准确翻译,应优先明晰使用语境,判断不同语义层的侧重点,继而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综合考虑。

童僮[8](2019)在《汉语歇后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歇后语是一种能够反映出大众语言智慧,并受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并为后人延用至今,广泛流传,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语言形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歇后语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沉淀、和淬炼,最终凝聚成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歇后语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内容的生动形象,语言的诙谐幽默,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歇后语文化负载的智慧给人以深思和启示,其现实意义让大众更懂得品味生活,明晓生活中的哲学,提升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歇后语不仅是一种群众语言,更是一种被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的口头文学语言,在中国古典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歇后语的使用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歇后语短小精干、俏皮风趣、反讽双关等特点,其中文化负荷厚重,具有很浓厚的民族性。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着特殊结构和表达效果的词汇类型。本文主要选取四大名着作为语料来源,四大名着中的汉语歇后语在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因为汉语歇后语负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又嵌套在歇后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下,所以很难表达汉语歇后语所携带的语义文化内涵,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语义表达方式。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时会在目标语中造成文化空缺的现象。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维吾尔语翻译研究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在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的指导下,利用语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相关知识对汉语歇后语维译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随着不同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或文字之间的相互转化,更被看作是两种文化之间交流的语际活动。本文旨在前人对汉语歇后语维译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汉语歇后语的定义、性质、分类、特点、语义分析,主要对汉语歇后语维译所存在的一系列文化差异现象进行仔细详尽地分析,从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翻译方法,最终将搜集整理的大量汉语歇后语维译实例进行详尽的分类。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对汉语歇后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进行论述。首先,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和选题意义,汉语歇后语研究和歇后语维译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第二章是汉语歇后语及维吾尔语熟语研究。这部分主要从汉语歇后语的定义、语言特点、分类、语义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维吾尔语熟语的种类和特点,并对比分析汉语歇后语与维吾尔语熟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再次,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以维译歇后语翻译的语言材料为主,将歇后语维译分为两类,归纳歇后语维译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再通过翻译方法的归类,分析出汉维在不同的语境和语义差异下所反映的一些翻译时出现的值得商榷的误译问题和漏译问题。最后,第四章是结语,总结全文的论述观点。本文通过对汉维四大名着中歇后语语言材料的学习和分类,将搜集和整理的汉维歇后语语言对照材料提供给广大师生和教育学习研究者参考借鉴,从而为汉维歇后语翻译事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李丽[9](2019)在《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观中国期刊网,有关《红楼梦》文化翻译的论文虽不胜枚举,但这个论题仍存在可研究的空间,已发表文章在底本选择和研究方法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也未能突出“文化”研究。为此,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中的典型文化元素的缺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并从主客观方面对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进行探讨。本文选取中国文化特有的尊谦称谓、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俗语和极具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为案例,从整体分析这些文化缺失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本文由绪论、理论框架、论文主体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一章包括《红楼梦》的英译本介绍,目前有关《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以及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相关介绍。第二章是论文主体,介绍了文化翻译的概念和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对杨戴译本中尊谦称谓、富有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宗教文化进行分析。第三章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

王犹男[10](2017)在《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歇后语茶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歇后语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语言形式,也是民间俗语中的构成部分。它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就像是解谜面一般。与此同时我国也是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传统语言文化形式的影响,由此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歇后语茶文化,耐人寻味。

二、中国特有的歇后语茶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特有的歇后语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因素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基于汉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发展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相关研究
        1.3.3 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统计分析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梳理与统计
    2.1 《发展汉语》文化因素的定义及分类说明
        2.1.1 文化因素的定义
        2.1.2 《发展汉语》文化因素分类
        2.1.3 统计方法说明
    2.2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Ⅱ)的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2.1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统计情况
        2.2.2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Ⅱ)统计情况
    2.3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Ⅱ)的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3.1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3.2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Ⅱ)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4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Ⅱ)的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4.1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的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4.2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Ⅱ)的文化因素统计情况
    2.5 小结:各项文化因素占总文化因素比例情况
第三章 基于不同角度的《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因素内容分析
    3.1 基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文化目标的内容分析
        3.1.1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文化目标概说
        3.1.2 《大纲》文化目标与《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文化目标的匹配度
    3.2 基于教材板块结构的文化因素内容分析
        3.2.1 语音部分
        3.2.2 生词部分
        3.2.3 课文部分
        3.2.4 活动与练习部分
    3.3 基于不同文化题材的内容分析
        3.3.1 物质文化类
        3.3.2 历史与制度类
        3.3.3 文化成就类
        3.3.4 文化附加词类
        3.3.5 人际交往类
        3.3.6 风俗与习惯类
    3.4 基于文化呈现方式的内容分析
        3.4.1 以文章为载体
        3.4.2 以图片为载体
        3.4.3 以词语造句为载体
        3.4.4 以歌曲为载体
第四章 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因素设计的思考与建议
    4.1 文化因素设计存在的问题
        4.1.1 文化教学目标有待细化
        4.1.2 文化内容编排实用性较弱
        4.1.3 地域性文化元素设计陈乏
        4.1.4 网络资源与教材的粘合度不高
    4.2 改进措施
        4.2.1 细化文化教学目标
        4.2.2 合理编排文化因素内容
        4.2.3 因地制宜,重视地域文化渗透
        4.2.4 加强网络资源与教材的粘合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第十七、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概述
    2.1 “汉语桥”比赛目的和意义
    2.2 “汉语桥”比赛发展历程
    2.3 “汉语桥”比赛机制
    2.4 “汉语桥”比赛试题简介
        2.4.1 汉语知识试题简介
        2.4.2 中国国情知识试题简介
        2.4.3 中国文化知识试题简介
        2.4.4 情景表演试题简介
第3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
    3.1 试题内容及特点研究
        3.1.1 汉语知识试题
        3.1.2 中国国情知识试题
        3.1.3 中国文化知识试题
        3.1.4 情景表演试题
    3.2 试题题型及特点研究
        3.2.1 主观题
        3.2.2 客观题
    3.3 答题情况研究
        3.3.1 汉语知识试题答题情况
        3.3.2 中国国情知识试题答题情况
        3.3.3 中国文化知识试题答题情况
        3.3.4 情景表演试题答题情况
第4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4.1 课堂教学内容方面的启示
        4.1.1 语言要素教学内容
        4.1.2 中国国情教学内容
        4.1.3 中国文化教学内容
    4.2 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的启示
        4.2.1 语言要素教学形式和方法
        4.2.2 中国国情教学形式和方法
        4.2.3 中国文化教学形式和方法
    4.3 第二课堂实践方面的启示
        4.3.1 语言要素第二课堂
        4.3.2 中国国情第二课堂
        4.3.3 中国文化第二课堂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两届比赛试题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初级《会通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意义
    (二)研究成果及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一、《会通汉语》文化词汇教学安排
    (一)分散文化词汇教学安排
    (二)文化读本文化词汇教学安排
    (三)文化词汇专题课教学安排
二、《会通汉语》文化词汇总体教学方法
    (一)文化词汇认读教学
    (二)文化词汇书写教学
    (三)文化词汇知识拓展教学
三、《会通汉语》文化词汇分类教学探究
    (一)建筑地理类
    (二)饮食类
    (三)节日节令类
    (四)生物器物类
    (五)人生礼俗类
    (六)文娱活动类
    (七)思维系统类
    (八)情感价值类
    (九)熟语类
四、《会通汉语》文化词汇教学设计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浅探——以《水浒传》中歇后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歇后语的概念和分类
    2.1 歇后语概念
    2.2 歇后语的类别
3. 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3.2 有利于加深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3 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外国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4. 对外汉语教学中歇后语的教学探讨
    4.1 简单讲解法
        (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2)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4.2 结合故事情节讲解法
        (1)佛面上去刮金———刻薄
        (2)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4.3 借助动漫短片
    4.4 日常交际中引用
    4.5 语音讲解法
5. 结语

(5)对外汉语高级报刊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1.2.2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教学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4.1 “互动假说”理论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分类及教学方法回顾
    2.1 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的特点和分类
    2.2 对外汉语缩略词教学策略回顾
    2.3 对外汉语新词教学策略回顾
    2.4 对外汉语熟语教学策略回顾
        2.4.1 熟语教学策略回顾
        2.4.2 成语教学策略回顾
    2.5 对外汉语报刊常用文言词教学策略回顾
    2.6 对外汉语名称词教学策略回顾
第3章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特点与难点
    3.1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教材词汇统计
        3.1.1 新词统计
        3.1.2 熟语统计
        3.1.3 缩略词统计
    3.2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的特殊性
    3.3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文化难点
        3.3.1 传统文化荷载词
        3.3.2 当代中国特色专有名词
    3.4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语言难点
        3.4.1 词汇量大面广
        3.4.2 语素意义相近
        3.4.3 产生比喻引申
        3.4.4 古代汉语词汇
第4章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
    4.1 阅读课词汇教学模式
    4.2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输入策略
        4.2.1 主题中心输入策略
        4.2.2 词汇聚合输入策略
        4.2.3 隐喻认知输入策略
        4.2.4 搭配归纳输入策略
        4.2.5 文化对比输入策略
    4.3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词汇输出策略
        4.3.1 偏误矫正输出策略
        4.3.2 同义替代输出策略
        4.3.3 话题互动输出策略
    4.4 高级汉语报刊阅读课课文词汇教学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新词
附录二 :缩略词
附录三 :课文《非物质遗产》

(6)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对比研究 ——以《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有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两套教材的简介
第一章 两套教材文化词统计分析
    第一节 《环球汉语》(学生用书)文化词统计分析
        一、《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一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二、《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二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三、《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三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四、《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四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五、《环球汉语》(学生用书)四册文化词统计与分析小结
    第二节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词统计分析
        一、《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文化词统计分析
        二、《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文化词统计分析
        三、《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文化词统计分析
        四、《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词分析
    第三节 两套教材文化词分析结果讨论
        一、文化词大类的选取
        二、文化词小类的选取
第二章 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阐释方式
    第一节 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方式
        一、文化词在标题中的呈现方式
        二、文化词在课文中的呈现方式
        三、文化词在练习中的呈现方式
        四、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方式的特点
        五、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方式分析结果讨论
    第二节 两套教材文化词阐释方式
        一、直接注释阐释文化词
        二、汉外对比阐释文化词
        三、图文并茂阐释文化词
        四、设置情景阐释文化词
        五、两套教材文化词阐释方式的特点
        六、两套教材文化词阐释方式分析结果讨论
第三章 两套教材文化词选用及编写原则考察
    第一节 针对性原则
        一、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文化词不同
        二、针对不同阶段选用的文化词难度不同
    第二节 整体性原则
        一、不同阶段教材衔接自然
        二、同一单元各个板块衔接自然
    第三节 趣味性原则
        一、文化词呈现形式多样
        二、文化词阐释形式丰富
    第四节 与时俱进原则
        一、适当增加具有文化意义的新词
        二、多媒体化文化词
第四章 对外汉语文化词教学方法拓展
    第一节 构建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
        一、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构建理论基础
        二、如何构建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
        三、《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构建
    第二节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直观展(演)示
        二、归类总结
        三、汉外对比
        四、寻根溯源
        五、头脑风暴
        六、文化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一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附录 2:《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二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附录 3:《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三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附录 4:《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四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附录 5:《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文化词具体情况
    附录 6:《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文化词具体情况
    附录 7:《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文化词具体情况

(7)汉语俗语维译“五显+”要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研究动态与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0.5 关联理论与俗语翻译
第一章 汉语俗语概说
    1.1 俗语范围
    1.2 俗语功能
    1.3 俗语特点
第二章 汉语俗语维译问题
    2.1 表面义曲解
    2.2 信息缺损
    2.3 译法失当
    2.4 色彩丢失
第三章 汉语俗语维译“三难”
    3.1 构建完整“表面义”
    3.2 获知准确“核心义”
    3.3 传递等值“联想义”
第四章 汉语俗语维译“五显+”
    4.1 “五显论”主要内容
    4.2 “五显+”实例分析
    4.3 “五显+”解决“三难”
第五章 汉语俗语维译启示录
    5.1 俗语本体翻译需详尽准确
    5.2 文本内俗语翻译“因地制宜”
    5.3 正向俗语学习于语言教学的关键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维吾尔文国际音标对照表
附录二 汉语俗语维译实例微语料库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汉语歇后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歇后语本体研究
        二、歇后语维译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语歇后语与维吾尔语熟语研究
    第一节 汉语歇后语
        一、歇后语的定义
        二、歇后语的语言特点
        三、歇后语的分类
        (一) 喻义歇后语
        (二) 谐音歇后语
        四、汉语歇后语的语义特点
        (一) 歇后语语义的结构
        1、字面语义和实际语义
        2、基本语义和附加语义
        (二) 歇后语语义的类聚
        (三) 歇后语语义的褒贬
    第二节 维吾尔语熟语
        一、谚语
        二、成语
    第三节 汉语熟语和维吾尔语熟语的对比分析
        一、语义对比
        二、语用对比
        三、篇章对比
第三章 维译歇后语翻译研究
    第一节 歇后语的维译
        一、喻义歇后语的维译
        二、谐音歇后语的维译
    第二节 歇后语的维译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一、意译法
        三、直译加注法
        四、意译加注法
        五、借用法
        六、等值转义法
        (一) 直译加等值转义法
        (二) 意译加等值转义法
    第三节 歇后语维译存在的问题
        (一)、误译问题
        (二)、漏译问题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红楼梦》英译情况
    第一节 《红楼梦》的英译情况
    第二节 《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第三节 杨宪益戴乃迭与《红楼梦》翻译
第二章 杨戴译本文化翻译研究
    第一节 文化翻译与文化缺失
    第二节 称谓文化翻译
    第三节 俗语文化翻译
    第四节 宗教文化翻译
第三章 文化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第一节 文化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第二节 杨戴译本文化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杨戴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歇后语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歇后语内容简述
    1.1 歇后语基本概念解释
    1.2 歇后语的主要来源
2 茶文化相关内容概述
    2.1 茶在我国的分布
    2.2 我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3 中国特色歇后语茶文化分析
    3.1 中国特色歇后语茶文化的作用
    3.2 中国特色歇后语茶文化的构成
        3.2.1 与茶壶相关的茶文化歇后语
        3.2.2 与茶馆相关的茶文化歇后语
        3.2.3 与茶事相关的茶文化歇后语
4 总结

四、中国特有的歇后语茶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因素内容分析[D]. 姚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第十七、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D]. 毛晓倩. 沈阳大学, 2021(09)
  • [3]初级《会通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探究[D]. 尹俊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浅探——以《水浒传》中歇后语为例[J]. 马玉婷. 文教资料, 2020(19)
  • [5]对外汉语高级报刊阅读课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 李月月.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对比研究 ——以《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为例[D]. 周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汉语俗语维译“五显+”要证[D]. 邱青云.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8]汉语歇后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D]. 童僮.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9]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D]. 李丽. 温州大学, 2019(01)
  • [10]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歇后语茶文化[J]. 王犹男. 福建茶叶, 2017(06)

标签:;  ;  ;  ;  ;  

中国特有的谢侯语茶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