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

编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

一、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存伟[1](2015)在《基于DSP的电液调节阀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控制元件,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站、冶金、造船、核工业、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管网系统控制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性能的调节阀的工业需求越来越大。而当前国内高性能调节阀市场被国外占据大部分份额,为了打破垄断,满足工业发展需求,开发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调节阀迫在眉睫。在国家“863计划”、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大流量高频响核电控制阀的多场耦合振动与泄漏自感知机理研究”的支持等的资助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首先,以DSP为核心控制技术,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开发了调节阀智能控制器。功能上实现了人机交互液晶显示、数据采集处理、伺服电机驱动、温湿度检测等。硬件方面在Altium Designer软件中完成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方面在CCS软件中完成主程序以及部分子程序编译、运行。并且针对于电磁干扰问题,在硬件软件设计时,分别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其次,结合电子控制与液压传动技术,设计了一款直驱式容积控制电液执行机构,对该机构机械部分进行结构计算设计以及相关元器件的匹配计算和选用,然后对整体的执行结构的减振减噪提出优化改进措施。最后结合控制器部分,搭建了简易实验平台,运用该套执行机构对阀门开度进行模拟实验,效果良好。再次,基于所设计的执行机构各部分,对系统伺服电机、泵控缸以及阀门环节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建立系统阀门开度、负载、流量间的关系。通过Matlab中系统稳定性的Bode图判据,得出系统稳定性良好,稳定裕度较大。最后,结合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策略,该策略运用PSO算法改进了基于专家经验的模糊控制规则表的部分点来更加适应于该控制系统;在M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在PID控制策略和改进模糊PID控制策略下进行仿真来研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改进后的控制策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能力更强、超调量控制更好、波形追踪性能更优、抗干扰性能更好,良好的稳态精度使得其更加适用于高性能调节阀的控制上,满足设计要求。

宋高远[2](2014)在《水稻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初探》文中认为优良亲本的选择在传统育种与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亲本选择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效率低下的繁重工作,更为复杂的是并非所有亲本的优良性状均能在其后代得到表现,不同亲本对杂种后代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效应,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和评价亲本的优劣,Sprague与Tatum于1942年提出了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的概念用于评价育种亲本的优劣,并同时提出了特殊配合力的概念(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用于评估杂交配组的好坏。从那时起,一般配合力便被广泛应用于传统遗传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的亲本选择与评估。但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至今仍不明确。为了探讨和揭示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学基础,我们构建了包含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六个优良籼稻品种:珍汕97B、矮脚南特、广陆矮四号、93-11、特青、矮仔占,按照双列杂交设计由这些亲本杂交得到的15个F1代的双列杂交群体来评价水稻的株高、生育期与每穗粒数等三个与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高配合力亲本特青与低配合力亲本广陆矮4号的F2群体,对140个分离单株与五个亲本进行测交,根据测交亲本的表型计算一般配合力,以GCA值作为表型进行遗传作图,研究GCA的遗传基础;同时,对广陆矮四号、特青和93-11三个亲本和相互配组的三个F1代的叶片的转录组进行RNA测序分析,试图揭示GCA的分子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亲本93-11与特青的株高、生育期和穗粒数三个与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表现为正值,而其余亲本则表现为负值。2、各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在武汉与海南省不同生态环境下基本保持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3、我们构建了高配合力亲本特青与低配合力亲本广陆矮4号的140个单株的F2群体,对140个单株与五个亲本进行测交,通过F1代的生育期、株高及穗粒数表型计算出GCA,利用1,136个SSR标记对亲本特青与广陆矮4号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得到121个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我们构建了平均遗传间隔13.1cM的遗传连锁图。随后对株高、生育期、穗粒数等三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进行遗传作图分析,检测到控制一般配合力的两个主效位点。其中一个位点位于一号染色体SSR标记RM3148与RM462之间,控制穗粒数的一般配合力,Lod值5.7;另一个位点位于七号染色体SSR引物RM1306附近,同时控制生育期、株高、穗粒数等三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对三个性状的Lod值分别为35.5、129、12.5。结果显示由统计分析所得出的一般配合力概念具有遗传学基础,受QTL遗传位点控制。4、对双列杂交群体中各样本的表型进一步分析发现:以93-11或特青作为亲本的杂种F1代的生育期、株高及穗粒数等三个农艺性状表型明显偏向于93-11或特青,与另一个亲本(广陆矮四号、矮脚南特或珍汕97)的表型具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各亲本及其对应的杂种F1代生育期、株高、穗粒数等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亲本93-11及特青与其杂种F1代的表型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7,P<3.80E-07),而亲本广陆矮四号、矮脚南特、珍汕97与其杂种F1代的表型之间相关性较低(r=0.81,P<1.33E-03)。这一结果显示具有高一般配合力的亲本对其杂种F1代表型的影响大于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5、为了揭示F1代表型偏向高一般配合力亲本的原因,对特青、93-11和广陆矮4号和相互配组的三个F1代的二次枝梗分化期叶片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分析,三个亲本和F1代的转录组测序深度为89.5到114.1兆reads,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F1代转录组偏向于高一般配合力的亲本。6、对水稻开花及GA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量的分析,证实了转录组数据与表型具有对应关系,结果揭示了F1代农艺性状表型偏向高一般配合力亲本,并与转录组的亲本偏向性相关。对开花和GA代谢的通路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Ehd1、Ehd2、 Hd3a、RFT1基因在三个F1代及亲本93-11、特青中表达量显着低于亲本广陆矮四号;Hd1、OsPRR1与Ghd7基因的表达量则在亲本广陆矮四号中显着下调。在GA调控通路中,促进GA合成的基因OsCPS1与OsKAO以及受高GA含量刺激表达的基因GA2ox在三个F1代和93-11、特青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受高GA含量抑制的基因GA3ox与GA20ox的表达量则在上述材料中显着下调,这些结果与表型一致。7、为了探索在水稻杂种优势的产生机制及水稻F1中等位基因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我们对上述三个F1代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亲本差异较大亲本杂交产生的广陆矮4号×93-11、广陆矮4号×特青的杂种优势水平较高,反之,93-11×特青的杂种优势水平较低。随后对广陆矮4号×93-11、广陆矮4号×特青和低杂种优势水平的93-11×特青及其亲本广陆矮4号、93-11、特青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全基因组等位特异性表达分析。为了完成全基因组等位特异性表达分析,我们对三个亲本基因组进行了17.7-27.7倍于水稻基因组大小的重测序以保证亲本中至少90%的SNP位点被检出,为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为了保证等位特异性分析的准确性,我们对三个F1代样本转录组进行了高深度的测序,得到89.5到114.1兆的reads,并使三个杂种F1代中SNP的平均reads覆盖深度分别达到8.6到10.9。8、全基因组的等位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在三个杂种F1代中,有3.4%到3.9%的基因呈现单等位表达模式,23.5%到24.2%的基因显示偏等位表达,而72.0%到73.0%的表达基因可归为共表达基因。进一步对F1代中等位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其亲本之中对应基因的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F1代中等位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其亲本之中对应基因的表达量比值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包括单等位表达基因与偏等位表达基因)与其亲本表达量具有更显着的正相关性;等位特异性表达在F1代种发挥重要作用。9、通过对单等位表达和偏等位表达基因的正反交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所有分析的基因均表现为偏向单一亲本,与目前在动物中被深入研究的三种单等位基因表达模式不同,我们将这类新发现的单等位表达类型称为基因型依赖性(genotype—dependent)单等位表达基因。10、发现在杂种一代的转录组中,80.7-94.6%基因表现以顺式调控机制(cis-regulated mechanism),只有5.4-19.3%基因表现为反式调控,在水稻杂种F1代转录组以顺式调节为主;结果显示平均79.7%的基因表达具有互补效应的基因由等位特异性表达造成;对F1代等位特异性表达及亲本间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显示在F1代中激活及表达量升高的基因主要由亲本之间的互补效应造成。11、对亲本与F1代的差异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造成了F1代与亲本之间平均42.4%的差异表达基因。更重要的是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造成了79.8%的F1代与亲本之间表达量差异大于10倍的差异表达基因;这类基因的在F1代表达而在亲本之一不表达的基因占97.3%。多数F1代与亲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偏向高一般配合力的亲本;进一步证明杂种F1代的互补效应主要由单等位表达及偏等位表达基因贡献的结果。

方鹏举[3](2013)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幅相调制解调技术实现》文中研究指明The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hich breaking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depends only on hardware. In China,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of software radio and3G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applied, but it’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meaningful to research on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With the help of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we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baseband signals, including modulation, transition, reception and demodulation. The modul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the DSP with a D/A converter, its sampling rates up to48KHz, which send the modulated signals to the oscilloscope for observation. Then, the modulated signals is sending out from the headphone interface by McBSP serial port. The signals at the receiving end is also demodulated by McBSP serial port in the DSP after the A/D conversion, which the demodulation results can be observed in CCS. The D/A and A/D is integrated in the inside of PCM3002A chip which its opening is through the start of registers.In this paper we mainly study 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y of MASK, MPSK and MQAM. As the common feature of these three modulation signals is that the amplitude or phase between code elements are different, also can call them amplitude phase signals. We start from the origin of the software radio, introduc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sece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hree abov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ies, then performes extensive simulations by MATLAB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Third chapter realizes the three kinds of amplitude phase signals by CCS in the DSP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analyzes the simulation waveforms of CCS. The forth chapter introduces detailly the hardware realization of the three abov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ies. The hardware platform of system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xed-point DSP chip TMS320VC5416which is x54series of TI company. This system integrates the transmitter module with receiver module into one test board, mainly including the DSP module, CPLD module, off-chip memory module, DA/AD module and power module; especially, the DA/AD module select the voice chip PCM3002A which combine the DA/AD conversion in one, users can set the sampling rates through registers and connect with the McBSP seamlessly on hardware, thus it’s easy to operat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alization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We can observe the modulated anolog signals that have been sent out through the oscilloscope, and process the received digital signals by CCS graphical tools, then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completed. Obviously, results obtained are consisten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杨青青[4](2009)在《复电阻率测井仪中信号检测及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电阻率测井(CRL,Complex Resistivity Logging)是电阻率测井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从理论角度看,其区别于常规电阻率测井方法的主要特征为:复电阻率测井把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作为测井评价储层含流体性质的主要依据。从具体测量参数的角度看,利用电阻率和复电阻率模值的差值百分比率定性判断岩石中的含流体性质。因此,对测井电压及电流信号的相位差和幅度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地层含油状况的评价质量。随着油田勘探的发展,对测井仪器的功能需求加大,现有的电阻率测井系统,电路设计的数字化程度低,测井信号处理及传输大多采用模拟的方法,以硬件测量手段为主,信号处理过程中易受干扰,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及地层分辨率。测井仪器的体积、功耗、精度、速度和稳定性都不够理想。本文以测井信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信号检测及传输系统。该系统完成对地层测井信号进行采集,检测及信号传输。其目的是获取地层测井电流及电压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信息,并将这些参数通过传输电缆送到井上设备,为地层含油饱和度情况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本文给出了复电阻率测井信号检测及传输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首先,对复电阻率测井技术的信号检测及传输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本系统所采用的数字化的参数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算法。在硬件结构部分,给出了主要模块的的设计原理。在软件部分,基于DSP和FPGA实现了数字相敏检波及信号传输的编解码算法。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与传统的复电阻率测井仪器相比,本文所设计的复电阻率信号检测及传输系统,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测井仪器中,实现了对井下信号的高精度处理及传输。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对今后复电阻率测井仪器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王淑仙[5](2008)在《基于单片DMD的裸眼立体显示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显示则是提供人们视觉素材的主要手段。人类将现代电子学和光学材料的发展成果运用于显示系统,可追溯到1896年阴极射线管CRT的发明,短短110多年,电子显示技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小尺度到大屏幕,从箱体到平板的重要发展阶段。使显示图像细节的分辨率不断提高,显示临场感不断增强,显示图像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日趋科学化、审美化。200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最大的电视机尺寸达108英寸,最高的物理分辨率达2560*1440,最薄的电子纸显示器不足1英寸。目前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三维尺度的立体显示。这种显示机制更加逼近客观真实,它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自身视觉感官功能的更深刻剖析和理解,也依赖于对更新的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索、运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DMD构造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新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基于单片DMD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DLP投影显示系统进行了基于光学器件物理特性和信号处理方法的独立设计;2、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双目视差原理和单片DMD结构的自由(裸视的)立体显示系统;3、在视差图像的光路控制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利于视差图像融合的帧分离方法及其装置”,不但可实现图像的2D/3D显示,而且可调节立体图像的景深。4、在光学驱动电路的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反射驱动设计。降低了光功率和显示分辨率的损失,较之常规的液晶光栅驱动方法,效率成倍提高。5、对3D数字视频图像在DLP系统上实现的理论和变换算法进行了研究。经系统仿真、测试,本文所设计和实现的基于单片DMD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达到了初步的演示效果。论文最后分析了系统存在的缺陷,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秦瑛,任妮桢,张佩岩[6](2002)在《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编码解码芯片HD3 64 0 8 9是一种高性能的CMOS器件。这种大规模芯片主要由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组成。在数据传输应用中 ,采用两个独立的单片机系统 ,利用编码解码芯片 (HD3 64 0 8 9)组成数字信号的接收、发送及显示部分来完成数据传输功能

二、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SP的电液调节阀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调节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2.1 调节阀简介
        1.2.2 调节阀发展过程和趋势
    1.3 电液伺服系统
        1.3.1 电液伺服系统简介
        1.3.2 DDVC电液伺服系统与传统电液伺服系统的区别
        1.3.3 DDVC电液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DSP技术在电液调节阀控制器的应用研究
    2.1 DSP的应用研究
        2.1.1 DSP特点
        2.1.2 DSP在调节阀控制器的应用
    2.2 基于DSP的调节阀控制器的的功能设计
    2.3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2.3.1 控制器核心模块
        2.3.2 基本系统及扩展部分设计
        2.3.3 JATG接口电路
        2.3.4 人机交互模块
        2.3.5 数据采集
        2.3.6 扩展功能模块
        2.3.7 伺服电机驱动模块
    2.4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4.1 应用软件概述
        2.4.2 主程序
        2.4.3 子模块程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
    3.1 系统干扰的来源
    3.2 系统硬件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3.3 系统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的研究
    4.1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
        4.1.1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4.1.2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应用
    4.2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元器件设计和选取
        4.2.1 液压缸的设计
        4.2.2 液压泵的选择
        4.2.3 电动机的选择
        4.2.4 管件选择和油箱设计
        4.2.5 过滤器和蓄能器的设计
        4.2.6 液压阀的选择
    4.3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的实验台搭建
    4.4 直驱式电液执行机构减振降噪措施研究
        4.4.1 电动机振动
        4.4.2 齿轮泵的振动
        4.4.3 油路管道的共振噪声问题
        4.4.4 油箱的噪声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驱式电液调节阀的系统建模
    5.1 交流伺服电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5.2 泵控缸数学模型
    5.3 调节阀门的数学模型
        5.3.1 调节阀门负载力模型
        5.3.2 调节阀门阀芯位移、输出压力方程
    5.4 调节阀系统的传递函数
        5.4.1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传递函数
        5.4.2 智能调节阀控制系统各参数的确定
    5.5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节阀PSO优化模糊PID控制研究
    6.1 微粒群算法
        6.1.1 基本微粒群算法(BPSO)原理
        6.1.2 改进惯性权重微粒群算法
        6.1.3 改进微粒群算法流程
        6.1.4 微粒群算法特点和应用
    6.2 基于PSO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的研究
        6.2.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6.2.2 模糊PID控制器的研究
        6.2.3 PSO算法优化模糊控制
    6.3 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6.3.1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
        6.3.2 系统的追踪性能
        6.3.3 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2)水稻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一般配合力
        1.一般配合力概念提出及应用
        2.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
        2.1 水稻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
        2.2 玉米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
        3.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杂种优势的发现与概念提出
        2.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2.1 控制杂种优势QTL遗传位点的作图分析
        2.2 控制杂种优势的基因克隆
        2.3 基因组多样性与杂种优势
        2.4 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
        2.5 表观修饰及小RNA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第三节 等位基因特异表达(Allelic specific expression)
        1.基因的等位特异性表达现象
        2.单等位表达基因及其不同种类
        3.等位特异表达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3.1 X-染色体失活
        3.2 基因组印记(Genome imprinting)
        3.3 随机单等位表达基因
        4.植物等位特异表达研究
        5.高通量研究技术与全基因组等位特异表达分析
        5.1 高通量研究技术在动物等位特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5.2 高通量研究技术在植物等位特异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水稻骨干亲本(elite parent)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遗传连锁图构建与一般配合力遗传作图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骨干亲本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一般配合力研究
        2.2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初步分析
    3.讨论
        3.1 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学基础
        3.2 一般配合力遗传作图及主效基因分离克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3 一般配合力遗传学基础研究对育种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 水稻一般配合力分子机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骨干亲本一般配合力评估
        2.2 转录组的亲本偏向性
        2.3 F1代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亲本偏向性
        2.4 控制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亲本偏向性
        2.5 控制株高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亲本偏向性
    3.讨论
        3.1 杂种一代的表型偏向与亲本一般配合力关系
        3.2 一般配合力与亲本选育的关系
        3.3 杂种一代的表型偏亲现象与优良亲本选育
第四章 水稻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测序深度
        2.2 水稻杂种F1代等位基因表达模式
        2.3 等位表达中的顺式调控机制与基因型决定单等位表达
        2.4 等位特异性表达对F1代转录组的贡献
        2.5 F1代等位基因互补效应是等位特异性表达的结果
        2.6 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3.讨论
        3.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等位特异性分析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2 基因型决定的等位特异性表达基因
        3.3 等位特异性表达对F1代转录组的影响
        3.4 “显性”假说与水稻杂种优势
        3.5 亲本互补效应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3)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幅相调制解调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软件无线电起源
    1.2 软件无线电特点
    1.3 软件无线电现状
    1.4 本文所作的工作
第2章 数字幅相调制解调技术的理论研究
    2.1 MASK的调制解调
        2.1.1 MASK的基本原理
        2.1.2 MASK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2.2 MPSK的调制解调
        2.2.1 MPSK的基本原理
        2.2.2 MPSK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2.3 MQAM的调制解调
        2.3.1 MQAM的基本原理
        2.3.2 MQAM的星座映射
        2.3.3 MQAM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幅相调制解调技术的仿真实现
    3.1 CCS简介及Simulator仿真
    3.2 数字幅相调制解调的DSP仿真实现
        3.2.1 MASK调制解调的CCS实现
        3.2.2 MPSK调制解调的CCS实现
        3.2.3 MQAM调制解调的CCS实现
        3.2.4 CCS环境下滤波器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硬件平台的总体设计
        4.1.1 DSP的特点
        4.1.2 平台的结构框架
    4.2 硬件电路主要模块及原理图设计
        4.2.1 DSP模块
        4.2.2 电源模块
        4.2.3 AD/DA模块
        4.2.4 存储器模块
        4.2.5 CPLD模块
    4.3 调制解调在硬件中的工作原理
        4.3.1 McBSP工作原理
        4.3.2 PCM3002工作原理
    4.4 电路的PCB设计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硬件平台的调制解调技术实现
    5.1 CCS与DSP的连接
    5.2 CSL和DSP/BIOS的使用
    5.3 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5.3.1 MASK的发送与接收
        5.3.2 MPSK的发送与接收
        5.3.3 MQAM的发送与接收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履历

(4)复电阻率测井仪中信号检测及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复电阻率测井信号检测及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1 复电阻率测井信号检测的理论研究
        2.1.1 复电阻率测井的理论依据
        2.1.2 复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应用特点
    2.2 测井系统中复电阻率信号检测的主要方法
    2.3 测井系统中井下信号传输方式
        2.3.1 曼彻斯特码介绍
        2.3.2 编解码器的实现方案
第三章 信号检测及传输的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系统总体框架及功能
    3.2 系统模拟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3.3 ADC采样模块及其接口设计
        3.3.1 ADC芯片概述
        3.3.2 ADC模块接口设计
    3.4 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的设计
        3.4.1 TMS320F2812 DSP芯片概述
        3.4.2 电源及时钟设计
        3.4.3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3.4.4 仿真接口电路
    3.5 信号编解码传输子系统的设计
        3.5.1 FPGA芯片的选择及介绍
        3.5.2 TMS320F2812与FPGA接口设计
        3.5.3 FPGA芯片XC3S200的配置模式
    3.6 系统硬件原理图及PCB设计
        3.6.1 系统硬件设计流程
        3.6.2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第四章 信号检测及传输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结构及流程
    4.2 基于DSP的信号检测的实现
        4.2.1 主处理程序
        4.2.2 信号检测及处理程序
        4.2.3 通信程序的实现
    4.3 基于FPGA编解码数据传输的设计
        4.3.1 基于Xilinx ISE的FPGA开发
        4.3.2 编解码模块算法的设计
第五章 系统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5.1 系统测试结果
    5.2 系统性能分析
        5.2.1 A/D转换器的量化误差
        5.2.2 频率的稳定性对系统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基于单片DMD的裸眼立体显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数字化显示技术发展史
        1.2.1 LCD显示技术发展简介
        1.2.2 PDP显示技术发展简介
        1.2.3 DLP显示技术发展简介
    1.3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
        1.3.1 立体显示技术发展历史
        1.3.2 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
        1.3.3 基于立体显示技术实现的立体显示器
    1.4 基于DMD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
    1.5 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概述
        1.5.1 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
        1.5.2 立体显示技术的展望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7.论文的组织结构
    1.8 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投影显示系统原理
    2.1 投影显示系统的原理
        2.1.1 CRT三枪投影技术
        2.1.2 LCD投影技术
        2.1.3 DLP投影技术
    2.2 色度学表达与处理
        2.2.1 色彩学原理
        2.2.2 颜色的数学表示
        2.2.3 色度相加原理
        2.2.4 色度转换
        2.2.5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2.2.6 色差公式
        2.2.7 视频色彩
        2.2.8 电视系统中色彩的分解、传递和重现
    2.3 傅里叶光学分析方法
        2.3.1 点光源的广义傅立叶变换
        2.3.2 透镜的傅立叶变换特性
        2.3.3 成像系统的傅立叶分析
    2.4 系统核心光学器件及特性分析
        2.4.1 影响DLP投影显示的几个重要光学参量
        2.4.2 系统光学的元件效率
        2.4.3 光学滤波器
        2.4.4 积分器
        2.4.5 极性器件
        2.4.6 投射透镜
        2.4.7 屏幕
        2.4.8 UHP灯
        2.4.9 色轮
        2.4.10 导光棒
        2.4.11 全反射棱镜
        2.4.12 光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体视觉原理
    3.1 人眼立体视觉的重要因素
        3.1.1 双眼视野
        3.1.2 双眼视差
        3.1.3 单眼作用
        3.1.4 运动视差
    3.2 人眼立体视觉机制
    3.3 立体视觉的深度线索
    3.4 稳定立体感空间知觉功能
    3.5 双目立体视觉几何模型
    3.6 利用视差信息的裸眼立体显示技术
        3.6.1 视差照明方法
        3.6.2 视差障栅方法
        3.6.3 微透镜投射方法
        3.6.4 数字微镜面投射方法
    3.7 利用纵深信息的立体显示器——DFD方式
    3.8 利用波面信息的立体显示器——全息方式
    3.9 基于单片DMD的裸眼立体显示的原理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DMD为核心器件的裸眼立体显示系统实现的研究
    4.1 系统综述
        4.1.1 系统构成
        4.1.2 系统工作过程
    4.2 立体图像源的原理及实现
        4.2.1 计算机上实现人造立体视觉的原理
        4.2.2 立体视差图像对的生成
        4.2.3 立体视差图像对的生成算法
        4.2.4 基于VC++的左右眼视差图像对的传送
    4.3 立体图像预处理器及左右眼同步信号发生器
        4.3.1 立体图像预处理器的组成
        4.3.2 预处理工作过程
    4.4 立体显示DMD驱动电路的设计
        4.4.1 DMD显示系统的特点
        4.4.2 DMD驱动电路的速度需求分析
        4.4.3 RAMBUS DRAM(RDRAM)应用系统的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4.4.4 阻抗控制仿真与实现
        4.4.5 DMD驱动电路的EMI兼容设计
        4.4.6 参数的配制
    4.5 基于DMD的裸眼立体显示光路设计
        4.5.1 光路系统
        4.5.2 光路系统部分重要部件分析
        4.5.3 系统彩色和色温分析
    4.6 视差发生器及其工作驱动特性
        4.6.1 视差发生器工作原理
        4.6.2 视差发生器的驱动
        4.6.3 视域的计算
    4.7 专用3D显示屏幕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MD的3D数字视频技术的研究
    5.1 数字视频技术综述
    5.2 基于单片DMD的DLP显示系统视频处理过程
        5.2.1 DMD显示系统的特点
        5.2.2 高清晰度DLP背投影电视系统中的视频处理过程
    5.3 视频前端的系统结构框架构建
    5.4 视频前端的系统设计
    5.5 几种数字视频处理算法对单片DMD实现的3D显示的影响分析
        5.5.1 旋转算法对单片DMD实现的3D显示的影响分析
        5.5.2 图像比例变换(scaling)放大算法对单片DMD实现的3D显示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单片DMD的立体显示效果及缺陷分析
    6.1 DMD显示系统的固有图像缺陷分析
        6.1.1 轮廓噪音(contouring)
        6.1.2 轮廓噪音(contouring)对立体显示效果的影响
        6.1.3 基于单片DMD的立体显示系统中消除轮廓噪音(contouring)的方法
    6.2 基于视差的立体显示系统图像缺陷分析
        6.2.1 闪烁(flicker)
        6.2.2 基于单片DMD的立体显示系统中消除闪烁的方法
    6.3 单片DMD系统的彩虹效应(Rainbow Artifact)
    6.4 PWM噪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DMD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7.1 基于DMD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的总结
    7.2 基于DMD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的展望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6)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HD3-6408-9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
    1. 编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解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HD3-6408-9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1~3]
    1. 系统组成
    2. 数字信号发送
    3. 数字信号接收
    4. 数字信号显示
结束语

四、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SP的电液调节阀动态特性研究[D]. 史存伟. 山东大学, 2015(02)
  • [2]水稻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初探[D]. 宋高远. 武汉大学, 2014(10)
  • [3]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幅相调制解调技术实现[D]. 方鹏举.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4]复电阻率测井仪中信号检测及传输技术的研究[D]. 杨青青.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5]基于单片DMD的裸眼立体显示系统研究[D]. 王淑仙.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5)
  • [6]编码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J]. 秦瑛,任妮桢,张佩岩. 石油仪器, 2002(06)

标签:;  ;  

编解码芯片HD3-6408-9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