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情绪整治”

宜都“情绪整治”

一、宜都“情感整治”(论文文献综述)

宗伟[1](2021)在《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南朝在政治上由门阀政治回归皇权政治,在文学上也由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向以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作为幕府制度发展的关键阶段,宗室诸王出镇地方州郡,建立军府、州府的幕府制度必然会对南朝文士仕宦及其文学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论文的宗旨,即在于探讨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与南朝文学的关系,冀图在幕府制度的视域中,提供一个观察南朝文学的新角度。本论文南朝年限起自刘宋永初元年(420),迄于陈朝祯明三年(589),共计一百七十年。讨论对象则以此一百七十年间曾经入仕宋齐梁陈四朝宗室诸王幕府的文士为主。全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附录辑录南朝诸王幕府及其文士并考辨个别文士的生平疑点。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论述两汉魏晋南朝幕府含义的嬗变,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与南朝都督区的确立,南朝宗室诸王幕府王国属吏、军府、州府僚佐的职掌与品秩,分析宋齐梁陈四朝诸王幕府的时代特征及其成因。第二章论述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探讨幕府文人与诸王的关系及其创作心态。南朝诸王作为当时最有权势的新贵,其幕府成为众多文士聚集的平台。在文化上,诸王会招聚文士编撰书籍,产生了像《世说新语》这样有影响力的着作,会在京城和方镇组织学术活动,传播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幕府文士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上对诸王的双重依赖,也使幕府文士进一步深化了南朝文士委琐的心态,在创作上形成相近的群体诗风。南朝诸王幕府对文学的影响是本论文写作的重点,第三章至第五章从整体上探讨诸王幕府对幕府文士群体创作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上,诸王幕府之内经常组织集体聚会活动,为幕府文士集体创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中,幕府文士会比拼诗歌创作的技巧,在对仗、声韵等方面追新求奇,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促进了唱和诗和咏物诗的发展,也产生了赋得诗这样适合群体创作的诗歌形式,在这些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最终孕育出宫体诗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诗体,宫体诗从题材源流到创作实践都起于诸王幕府,然后成熟于宫廷之中。幕府文士随诸王出镇地方成为南朝文士长时段动态分布的新形式,幕府文士的送别诗对于建康周围送别地的书写使这些送别地成为具有送别意蕴的地理意象,行旅诗对于沿途景物、地名的描写也使这些地方山水成为有文字称记的文学景观,作于方镇内的景物诗展现了南朝州郡的山川楼亭等景观,展现了荆雍地区的民俗,也促进了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幕府文士在诸王幕府内的主要职事是为诸王写作章、表、教以及檄书等公文,这些公文沟通了诸王与朝廷的联系,也在幕府文士的仕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幕府文士接受诸王赏赐的物品,需要写作启文答谢,这些谢赐物品的启在南朝文章的骈俪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幕府文士在诸王幕府之内还会群体创作同题的咏物赋,这些同场竞技的辞赋创作活动促进了咏物赋的兴盛。第六章从个案上分析诸王对幕府文士个体创作的影响。幕府文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诸王的依附使诸王的审美趣尚对幕府文士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刘宋诸王对吴歌西曲和乐府舞曲的喜爱促使鲍照积极创作民歌和配舞的七言乐府,是形成鲍照诗风雕藻淫艳的因素之一。幕府中一些次等士族出身的文士性格孤傲狷介,长期仕途蹭蹬、沉沦下僚使吴均、何逊这些次等士族出身的幕府文士形成清拔有古气或饶贫寒气的诗风,迥异于京城的主流诗风。

李悦[2](2020)在《宜昌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及其保护再生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60年代初,大量工业企业在国家西部远离城市的深山中因三线建设而生,80年代中后期,三线厂在调整改革中迁出大山,遗留下丰富的三线工业遗产。三线工业遗产作为工业遗产中特殊的一类遗产类型,因远离城市保留相对完好,较一般工业遗产具有明显的完整性特征。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是其价值评估的基础,在全局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才能针对不同价值的三线工业遗产进行不同力度的介入改造,因此对三线工业遗产完整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宜昌因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优势,曾被列入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当下,宜昌三线工业遗产大多保留完好,兼有人文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特征,对于研究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具有典型意义。故本文以宜昌三线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重在基于完整性特征对其进行其保护再生研究。首先,本文从历史维度对宜昌三线工业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三线建设中的工业逻辑赋予三线工业遗产历史层面的完整性问题,即厂区工业体系的完整及整体建成环境的完整。然后,分类剖析宜昌三线工业遗产现状,筛选出7个典型案例,并基于遗产与城市的关系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将典型案例分为两类:从封闭到开放类和从偏离到融合类。其次,基于当下宜昌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再生的偶然性,提出三线工业遗产现实层面的完整性问题,即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并不指向整体性保护,而是作为遗产保护再生前整体价值研判的基础。以809厂指挥部改造为例,依据整体价值研判分析不同价值三线工业遗产改造时的空间匹配问题和介入程度问题。最后,对宜昌和其他城市三线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再生策略的平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改造策略中同类三线工业遗产所展现的城市意义、场所意义和空间意义,并基于完整性视角对三线工业遗产未来设计实践提出了建议。

周俨婧[3](2020)在《六朝荆襄地区佛教研究》文中认为六朝时荆襄作为聚集僧侣较多的地区之一,是佛教发展的重要舞台。在三百余年间,佛教在此发展并传播,形成在荆襄地区独有的特色并影响深远。大致在东汉末年佛教初传荆襄之地,面临荆襄本土文化,佛教迎合当地的需求,得以在六朝广泛发展。对荆襄地区境内可考的寺院和僧人活动进行分析归纳,可发现寺院数量在东晋初期和萧梁时期有着两次大规模上升,寺院经济随之发展;南朝后期荆襄地区的本土僧人数量逐渐超出异域僧人,活动范围也向外辐射,形成大规模的僧团,王朝对此以僧官制度对僧人发展进行控制。结合历史文献,对荆襄地区各个阶层的佛教活动进行观察。帝王在崇佛的同时也将佛教发展控制于王权之下;东晋时期,由于高僧与名士的结合,门阀士族中出现了不少的佛教信众,此后信仰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许多人将更多精力投入佛教教义研究,并促成我国佛教素食主义的开展;底层百姓积极投身佛教,将佛教以文饰附于生活之中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从荆襄地区佛教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地域特色中分析可发现,由于南朝君王较为宽容的态度和荆襄地区传统文化的优越及包容性,荆襄地区的佛教发展稳定;地处南北政权交锋之处,受到了双方的影响,与魏晋玄学相容,为后世禅宗、天台宗的发展打下基础;对后世文学、音律的进步做出贡献。荆襄地区也因位于南北交界,在佛教影响下民族隔阂与矛盾得以缓和,南北佛教在此相融发展。

高宏[4](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闫章虎[5](2019)在《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政治制度的视角出发,对唐代书法史进行深入考察,旨在揭示唐代书法史与政治制度相关的那一层面。基于这种观察视角,本文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根据论述主题,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揭示了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并考察唐代国家典仪中的书法因素,分析书法活动及相关书迹背后的政治意涵,解读它们在处理政治关系、维护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第二部分,论文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出发,思考唐代铨选制度中为何会设置“楷法遒美”及“工书”这两个关于书法的标准,探究“楷法遒美”与“工书”的具体内涵并梳理它们和唐代书法史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这一部分还对“书判拔萃科”中“书判”的具体所指进行了考证。论文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凭借书法技艺为皇室服务的翰林书待诏,对这一群体的性质、供职模式、工作内容、选拔方式、仕途、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结合传世及新出石刻资料,考察唐代宫廷书法对翰林书待诏书法的影响,以及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第四部分关注的则是在行政及文馆机构中供职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等群体,揭示他们在当时整体制度框架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并结合敦煌文献及吐鲁番文书,从职能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书法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唐代的“书法教育制度”,这一部分的目的不是对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介绍,而是重在分析这些“书法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对唐代书法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除侍书之外,书学、弘文馆等机构在唐代书法史上所起的作用明显被夸大了。

乔倩影[6](2019)在《新时代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3月两会的召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正式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进一步突显了三农发展的重要地位。而且,为了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需求,我国必须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方面下大工夫,生产和提供更高品质、更多类别的农产品。品牌是过去、现在及未来经济增长与区域竞争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产品在我国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具有特殊的优势地位。当前湖北的农产品也正面临省外和国际高质量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因此急需加大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以进一步提升本省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以新时代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主线,运用各类统计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研究了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在深入总结美国与日本两大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和经验、省内两个着名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消费者需要的变化特征,系统地提出了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建议。研究认为,新时代湖北省农产品数量及建设规模显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品牌推广能力加强,传播方式多样化。但品牌建设仍存在农产品品牌数量和湖北竞争力不成正比、品牌建设主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品牌质量安全基础不牢固、宣传推广缺乏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品牌建设与时代脱节等问题。在科学总结问卷调查结果和发达国家及部分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湖北农产品建设具体发展思路,要在全社会共同参与、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建设农产品科技支撑体系、延伸加工产业链、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品牌保护与维护,加大推进力度,提升品牌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下大工夫,才能实现湖北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的预期目标。

马豆豆[7](2019)在《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称“江陵”的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荆州市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列为重要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规划与实践中,荆州市更侧重于古城墙、古遗迹、古墓群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工业文化却有所忽略,致使荆州市的工业遗产被埋没在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中。从收集到的荆州市部分重要老工业企业信息中可以发现,旧址依然留存的工业企业所剩无几,大多工业遗址用于地产开发,工业遗存保留现状令人堪忧。为了避免荆州市重要工业遗产的消亡以及工业历史文化脉络的断层,荆州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亟待展开。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着对工业遗产认知不到位、工业遗产的家底未摸清、保护开发实践工作落后以及保护机制与法规不健全四点问题;针对四点问题,提出结合“完整性”、“原真性”的原则,确定荆州市工业遗产“坚持保护合理利用、突出展示工业特征、进行分类保护利用、整体规划统筹兼顾”的四个保护原则,以及制定指南、开展普查、评估论证、收集遗存、活化遗产、承续相融的工作建议;将荆州市现存工业遗产划为既定历史文化街区、城中工人居住区、城中产业遗址区以及偏远山区四个分区,分别进行保护与利用策略的探讨;参照提出的工作思路与保护原则,对四个分区具有代表性的几处的工业遗存,分别进行背景调研与遗产价值分析,利用工业博物馆模式、景观公园改造模式、综合物业开发模式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这四种常见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重新组合,为四个分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个性化的策略与建议,以及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郭常顺[8](2018)在《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湖北位于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武汉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经济中心,国民党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政治中心,也是国共两党的重要活动区域,其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尤其是武汉,成为中日两军浴血奋战、重兵对峙的区域,历时7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展开对全国各地沦陷区的分区受降。依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与重建。抗战期间,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国统区日渐萎缩。湖北省政府最终退守恩施,鄂西国统区开始形成,肩负起拱卫陪都、屏障西南的重任。在省主席陈诚的坚强领导与努力推动下,以“增加生产”、“征购实物”、“物物交换”和“凭证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新湖北建设运动”在鄂西全面展开,当地的工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闻名全国,鄂西国统区逐渐得以巩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共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在沦陷区站稳脚跟,开辟了鄂豫边区,成为鄂省境内与鄂西后方相比肩的两大抗日力量。在此期间,湖北沦陷区被战火覆盖,民众的生命与财产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鄂省经济元气大伤,已有成果几乎毁于一旦,“百废待兴”成为这一危局的真实写照。1944年后,随着抗战局势的日趋明朗化,国、共、日三方都开始积极布局,日军发动老河口、芷江战役,被国军所击败,中共则派出南下支队经略华中与华南。三方的战略态势出现了有利于中共方面的变化,这对于国民政府而言,鄂省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蒋介石出于阻止中共方面接收的目的,积极笼络鄂省境内的伪军头目。在其有力配合下,国军第五与第六战区的部队迅即向湖北沦陷区开进,相继挺进武汉、沙市、宜昌等地,很快便与各地日伪军完成换防。与此同时,湖北省党政军等机构陆续“还治”武汉,隆重举行受降仪式,各县市政府纷纷返回各自辖区,中统、军统也在鄂省积极扩张势力,国民政府在湖北的统治地位得以重新确立。随着“还治”过程接近尾声,湖北省政府开办日军官兵与侨民管理处,对在鄂日俘与日侨展开集中收容与教育,妥善安排其日常生活,并在中央政府与武汉行营的配合下,积极组织运力,顺利将在鄂日俘与日侨遣返回国。面对数量庞大的日伪财产与公产,第六战区相继成立接管日方物资委员会等一系列机构,力求消解战后初期“四大金刚”等无序接收的乱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鄂省境内多数日伪财产与公产被省府所掌握,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在此之后,省府对其进行了相关处理,分别予以标卖、发还和充实教育基金,总体过程还算顺利。但是,接收过程中弊案迭出、贪腐横行,财产损失不少,对政府形象与民众观感产生了较大影响。沦陷区经过敌伪7年的蹂躏,各种社会关系亟待调整。大批军民在战时迁往后方,许多日本战犯与汉奸在战后被捕,如何对上述迁返的军民加以妥善安置并给予优抚,对上述战犯与汉奸加以惩治与审判,就成为摆在省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省府通过修祠、立碑等方式,对阵亡将士予以褒扬;积极筹措物资,开展优抚活动,给予军烈属物资关怀;办理青年军等退伍军人的复员转业事宜,力求使其各得其所;对过境的外省军民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顺利还乡;积极改善公教人员的待遇,意在使其安心工作。囿于财力短缺,上述行动未能持续下去。武汉行营设置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以治其罪,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许多战犯得以逃避审判与惩处。与此同时,战时西迁的学校与企业纷纷返回原址,谋求复校与复业,这一过程较为顺利,但因财力与物力所限,难以正常运作。出于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控制的目的,省府采取措施,迅速恢复并发展一系列社团组织。面对战后社会风气的颓势,省府积极开展卫生与防疫工作,以安定人心,消除不稳定因素。在接收开展的同时,收复区的战后重建也陆续步入实施阶段。省府主要着眼于如下领域:(一)通过推进土地陈报复查工作、田赋与营业税划归地方、禁止摊派并举办捐献、合并机构与裁减冗员、市价征粮与禁征民夫、减购军粮与清发粮款等方式,谋求财粮问题的解决(二)积极推进工厂复工与农村复耕,聚焦重点工程,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于水利工程与水陆交通的恢复与发展,谋求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三)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邮政与通信网络,沟通各地的联系,以适应战后重建的客观需要(四)在万耀煌“教而后富”思想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举办运动会及童子军运动,为鄂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出台“大武汉”建设等一批市政规划,积极开展市政建设,谋求鄂省城市的复兴。上述这些领域受限于人、财、物力的短缺,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对后世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是最终都没能完全实现,着实令人扼腕。总而言之,经过战后四年的努力,湖北收复区的接收大体顺利完成,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统治得以重新确立,此后的战后重建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其成效很不明显,逐渐无疾而终,未获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民政府而言,主观方面,一系列短板束缚其手脚,包括胜利突降,准备不足,手忙脚乱;贪腐横行,行政效率低下;时紧而事繁,短期内难以完成重建等原因;客观方面,则在于国共内战的持续扩大,与战后重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换言之,即内战与重建矛盾重重,难以兼顾。就在国民政府举步维艰之际,中共实现了对湖北收复区的成功接管。

罗联峰[9](2017)在《决胜全面小康 实现转型跨越》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宜都市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省十一次党代会、宜昌市六次党代会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持之以恒抓好六个“坚定不移”,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转?

庄光明[10](2014)在《把握活动机遇 推动跨越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次活动机遇,认真开展好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增进干群感情,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宜都跨越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宜都“情感整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都“情感整治”(论文提纲范文)

(1)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南朝诸王幕府制度与诸王文学集团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朝幕府含义的嬗变
        一、边塞征伐将军的办公府署
        二、朝廷辅政大将军的衙署
        三、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四、诸公及位从公可开府者的雅称
    第二节 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与都督区
        一、南朝宗室诸王出镇制度
        二、南朝都督区的形成
    第三节 南朝诸王幕府僚佐的职掌与品秩
        一、南朝宗室诸王的王国属吏
        二、州府吏
        三、军府吏
    第四节 以诸王幕府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的盛衰及其成因
        一、刘宋诸王幕府文学集团不盛的成因
        二、齐梁时期诸王幕府文学集团繁盛的成因
        三、陈代诸王幕府文学集团的衰落及其成因
第二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与文士心态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文化活动
        一、组织文士抄录与撰写书籍
        二、组织宣讲儒学与佛学的活动
    第二节 幕府文士与诸王的关系及其创作心态
        一、幕府文士与诸王的关系
        二、幕府文士的心态与创作
    第三节 幕府文士的工作内容与生活方式
        一、幕府文士的工作内容
        二、幕府文士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 南朝诸王幕府诗人的诗作题材与宫体诗的产生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唱和诗的发展
        一、南朝诸王与文士的唱和活动
        二、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的特点
        三、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的价值与影响
    第二节 齐梁诸王幕府与咏物诗的兴盛
        一、南朝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诗创作
        二、齐梁诸王幕府中咏物诗的开拓与新变
        三、齐梁诸王幕府咏物诗的价值意义与影响
    第三节 梁陈诸王幕府与赋得诗的兴盛
        一、梁陈两代的赋得诗人与赋得诗作
        二、竟陵王幕府文士与赋得诗起源的关系
        三、萧纲、萧绎幕府与梁代赋得诗
        四、陈代幕府中的文友之会与赋得诗
    第四节 宫体诗——南朝诸王幕府诗歌的终极走向
        一、宫体诗题材溯源与刘宋乐府民歌
        二、宫体诗与竟陵王幕府咏物诗
        三、梁代诸王幕府与宫体诗的形成与流播
第四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诗歌创作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士送别诗
        一、诸王幕府中的送别活动
        二、幕府文士送别诗的情感表现
        三、建康送别诗中地理意象的书写与形成
    第二节 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士行旅诗
        一、诸王幕府文士的行旅诗
        二、幕府文士行旅诗中的凄凉意象描写与情感表现
        三、幕府文士的行旅诗与长江沿岸景观的书写
    第三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方镇景物诗
        一、南朝诸州方镇景物的书写
        二、方镇景物书写与山水诗的发展
        三、诸王幕府中描写荆雍地区祭祀民俗的诗歌
第五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诸体文章
    第一节 南朝诸王幕府文士的代笔公文
        一、章、表、教——幕府文士的日常公文
        二、檄与书——幕府文士襄助藩王的戈矛
        三、代笔公文在幕府文士仕途中的功用
    第二节 南朝诸王幕府中的笺、疏与启
        一、幕府中笺、疏的功能与特点
        二、南朝诸王幕府中的启
        三、谢赐物品启的价值及其意义
    第三节 诸王幕府中的书、诔、碑、行状等文章
    第四节 诸王幕府中的咏物赋创作及其特点
第六章 南朝诸王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的独特诗风
    第一节 论鲍照历仕诸王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一、刘宋诸王的审美趣味与鲍照创作吴歌西曲的关系
        二、刘宋诸王的审美趣味与鲍照学习七言乐府诗的关系
    第二节 论诸王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的仕途与诗风
        一、“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本事考辨
        二、幕府中次等士族文士仕途失路之悲
        三、失路文士的个性诗风
结语
附录一 南朝诸王幕府及其文士叙录
附录二 南朝诸王及文士生平疑点考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宜昌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及其保护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主要概念界定及释义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1.6 研究框架
2 宜昌三线工业的时空特征
    2.1 宜昌三线工业的发展历程
    2.2 宜昌三线工业的产业类型
    2.3 宜昌三线工业的选址布局
    2.4 小结
3 宜昌三线工业遗产初始时期完整性研判
    3.1 完全独立空间体系
    3.2 部分独立空间体系
    3.3 契合自然的建成环境体系
    3.4 小结
4 宜昌三线工业遗产现状及其存续关系
    4.1 三线工业遗产现状概况
    4.2 三线工业遗产价值研判
    4.3 三线工业遗产典型案例筛选与剖析
    4.4 典型三线工业遗产存续关系
    4.5 小结
5 宜昌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再生中的完整性问题
    5.1 当下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再生的偶然性
    5.2 基于整体价值研判解析三线工业遗产再生状况
    5.3 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再生策略平行比较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六朝荆襄地区佛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相关概念阐述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六朝荆襄地区佛教发展
    第一节 佛教传入荆襄地区
        一、荆襄地区原先的宗教信仰
        二、佛教初传荆襄地区
    第二节 佛教在荆襄地区的发展
        一、三国两晋时期
        二、南朝时期
    小结
第二章 荆襄地区寺院与僧人活动
    第一节 荆襄地区的寺院
        一、寺院的分布
        二、寺院经济
    第二节 荆襄地区僧伽的发展
        一、僧人的活动
        二、道安僧团的活动
        三、僧官制度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各阶层的佛教信仰
    第一节 帝王宗室的佛教活动
    第二节 士族与佛教
        一、高僧与名士的结合
        二、士族崇佛与南朝素食主义盛行
    第三节 普通百姓与佛教
    小结
第四章 六朝荆襄地区佛教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六朝荆襄地区佛教的特点
        一、受玄学的影响
        二、后梁时期偏重禅修
        三、交融性
    第二节 六朝荆襄地区佛教的影响
        一、对南方佛学的影响
        二、对荆襄地区文学的影响
        三、对隋唐佛教的影响
    小结
结语
附录1 :六朝时期荆襄地区的寺院统计
附录2 :六朝时期荆襄地区僧人统计
附录3 :两晋时期义解僧人活动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5)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术语释义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第三节 基本资料评述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框架
第一章 礼仪与政治语境中的书法
    第一节 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
    第二节 礼仪活动中的书法因素:以“册”类书迹为中心的讨论
        一、皇帝即位、册太子、上尊号仪式中的玉册及其书法情况
        二、丧葬仪式中的哀册、谥册、神主与墓志
        1、唐代哀册、谥册、墓志及神主使用制度概述
        2、现存唐代哀册、谥册的书法分析
        三、“册”的书写者、所用书体及相关问题
    第三节 书法活动的政治意涵
        一、建构政治合法性
        二、恩宠与褒功:唐代皇帝的赐“御书”活动
        三、纪功与纪念:碑刻的政治色彩
第二章 试以政事:文书行政视角下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文书行政”与官吏的“行政技能”
    第二节 唐代的“文书行政”
    第三节 作为官吏“行政技能”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一、“楷法遒美”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二、“工书”标准与流外官的铨选
    第四节“楷法遒美”、“工书”的性质及其与唐代楷书发展的关系
    第五节“书判拔萃”相关问题考辨
第三章 执艺以事上奉诏而处中:宫廷中的翰林书待诏
    第一节 翰林院及待诏群体的性质
    第二节 翰林书待诏的供职模式与工作内容
    第三节 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及书待诏的仕途
    第四节 墓志所见书待诏的社会关系
    第五节 宫廷书法影响下的翰林书待诏
    第六节 翰林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基于石刻的考察
        一、字体、风格的多样性
        二、“各有所长”与“分工合作”
        三、书法传承的家族性
        四、“创作意识”的出现?:关于书待诏书写格式的一个推测
第四章 专职缮写:行政及文馆机构中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及告身书写人
    第一节 普遍设置的文书吏
    第二节 秘书省及诸文馆中的“职业抄写员”:楷书手
        一、楷书手的设置及职能
        二、楷书手的选拔与仕途前景
        三、“楷书手”称名问题考
        四、楷书手书法的特征:以敦煌所出宫廷写经为中心
        1、唐代官方抄写制度略说
        2、楷书手书法的“职业特征”
    第三节 作为“专业人才”的书直
        一、书直的设置及其职责
        二、书直的选拔标准、来源及迁转诸问题
    第四节 唐代的告身书写人及现存告身的书法形态
        一、告身颁给制度及告身书写人
        二、现存告身的类别及书法形态
第五章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再研究
    第一节“文字教育机构”还是“书法教育机构”?:国子监书学性质考辨
        一、国子监书学的制度起源
        二、作为文字教育机构的唐代书学
        三、唐代官学的兴废及书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弘文馆书法教学活动的短暂性
    第三节 宫教博士与内廷书法教育
        一、宫教博士的设置及相关问题考论
        二、宫教博士的阶官化与内廷书法教育的式微
    第四节 作为皇室“职业书法教师”的侍书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6)新时代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及思维流程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思路及流程图
    1.4 创新点及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品牌及农产品品牌
        2.1.1 品牌的概念
        2.1.2 农产品品牌的概念与类别
    2.2 农产品品牌建设
    2.3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2.3.1 产品差异化理论
        2.3.2 品牌价值理论
        2.3.3 品牌竞争力理论
        2.3.4 品牌资产理论
3. 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2 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本情况
        3.2.1 农产品品牌数量及建设规模显着提升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
        3.2.3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3.2.4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3.2.5 品牌推广力度加大,传播方式丰富
    3.3 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农产品品牌数量和竞争力不成正比
        3.3.2 品牌建设主体规模小、品牌农产品产业链短
        3.3.3 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基础不牢固
        3.3.4 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缺乏力度
        3.3.5 农产品品牌保护力度不大、品牌老化严重
4. 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4.1.1 美国农产品品牌建设
        4.1.2 日本农产品品牌建设
        4.1.3 美、日两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及启示
    4.2 湖北典型农产品品牌建设案例介绍
        4.2.1 秭归脐橙的品牌建设之路
        4.2.2 以科技推动品牌建设——湖北潜江华山水产有限公司
        4.2.3 优秀品牌建设案例经验及启示
5. 湖北省农产品品牌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5.1 问卷样本特征
    5.2 消费者对湖北省农产品品牌的认知情况
        5.2.1 一般认知情况
        5.2.2 是否是湖北籍与认知情况的关系
    5.3 消费者对湖北省品牌农产品的购买情况
        5.3.1 一般购买情况
        5.3.2 个体特征与消费湖北省品牌农产品原因分析
    5.4 对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评价
    5.5 总结
6. 新时代推进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建议
    6.1 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6.1.1 政府要加强引导,扩大品牌市场与影响力
        6.1.2 品牌建设主体要提升品牌管理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
        6.1.3 农产品消费者要加强品牌消费意识
        6.1.4 农业行业协会要提升管理水平
    6.2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品牌与保障
        6.2.1 加大建设高标准农田力度,从源头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6.2.2 着力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6.2.3 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
    6.3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品牌质量与附加值
        6.3.1 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及推广
        6.3.2 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3.3 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科研队伍积极性
    6.4 加强宣传力度,重塑品牌形象与声誉
        6.4.1 重视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策划
        6.4.2 利用互联网+口碑方式,将湖北品牌农产品打造成“网红”工程
        6.4.3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建设
        6.4.4 继续推进传统品牌推广方式的实现力度
    6.5 重视产权,加强品牌保护与维护
7. 结论与展望
    7.1 简短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湖北省农产品品牌认知及消费问卷
致谢

(7)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2章 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及保护模式理论综述
    2.1 工业遗产的价值
        2.1.1 历史文化价值
        2.1.2 科学技术价值
        2.1.3 经济开发价值
        2.1.4 生态美学价值
        2.1.5 社会服务价值
    2.2 工业遗产的评价
        2.2.1 工业遗产的内涵与外延
        2.2.2 工业遗产的评价方式
    2.3 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
        2.3.1 工业博物馆模式
        2.3.2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
        2.3.3 综合物业开发模式
        2.3.4 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
第3章 荆州工业发展脉络、遗存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荆州工业历史发展脉络
        3.1.1 工业初创(1840-1911)
        3.1.2 艰难发展(1912-1937)
        3.1.3 工业衰败(1937-1949)
        3.1.4 曲折发展(1949-1985)
    3.2 荆州市工业遗存的分布情况
        3.2.1 荆州市荆州区的工业遗存
        3.2.2 荆州市沙市区的工业遗存
        3.2.3 荆州市下属县市的工业遗存
        3.2.4 荆州市工业遗存的分布特点
    3.3 荆州市工业遗存的特征
        3.3.1 行业复合性
        3.3.2 功能多样性
        3.3.3 时期代表性
        3.3.4 特殊地域性
    3.4 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3.4.1 对工业遗产认知不到位
        3.4.2 工业遗产的家底未摸清
        3.4.3 保护利用实践工作落后
        3.4.4 保护机制与法规不健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原则及建议
    4.1 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4.1.1 坚持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4.1.2 突出展示工业特征的原则
        4.1.3 进行分类保护利用的原则
        4.1.4 整体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
    4.2 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建议
        4.2.1 制定指南
        4.2.2 开展普查
        4.2.3 评估论证
        4.2.4 收集遗存
        4.2.5 活化遗产
        4.2.6 承续相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荆州市各分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
    5.1 既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5.1.1 分区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
        5.1.2 分区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规划建议
    5.2 城中工人居住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5.2.1 分区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
        5.2.2 分区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规划建议
    5.3 城中产业遗址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5.3.1 分区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
        5.3.2 分区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规划建议
    5.4 偏远山区工业遗产的综合保护与利用
        5.4.1 分区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
        5.4.2 分区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规划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抗战胜利前后的湖北概况
    一、鄂西国统区的形成与巩固
    二、湖北境内中共力量的增长
    三、沦陷区的百废待兴
    四、胜利前夕的湖北军事态势
    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
    一、国军挺进沦陷区与日伪军换防
    二、湖北党政军等机构的陆续“还治”
    三、对日俘与日侨的遣返与处置
    四、对日伪财产与公产的接收与处理
    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上)
    一、对敌后迁回军民的安置与优抚
    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与惩处
    三、西迁学校及企业的复校与复业
    四、一系列社团组织的恢复
    五、卫生与防疫工作的开展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下)
    一、财政与粮政问题的解决
    二、工农业、水利与交通的恢复与发展
    三、邮政与通信网络的构建
    四、教育领域的恢复工作
    五、新市政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小结
第五章 湖北收复区接收与重建之评估
    一、接收与重建之成效评估
    二、成效不显着之肇因所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把握活动机遇 推动跨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提升党员素质、转变干部作风的一次重大机遇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重大机遇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实现跨越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四、宜都“情感整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朝诸王幕府与文学[D]. 宗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宜昌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及其保护再生研究[D]. 李悦.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六朝荆襄地区佛教研究[D]. 周俨婧.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5]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D]. 闫章虎. 吉林大学, 2019(02)
  • [6]新时代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D]. 乔倩影.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荆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 马豆豆. 武汉大学, 2019(06)
  • [8]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D]. 郭常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9]决胜全面小康 实现转型跨越[N]. 罗联峰. 中国县域经济报, 2017
  • [10]把握活动机遇 推动跨越发展[J]. 庄光明. 领导科学论坛, 2014(22)

标签:;  ;  ;  ;  ;  

宜都“情绪整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