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

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

一、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魏涛,朱精强[1](2019)在《p53基因家族与甲状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53基因家族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在数据库内对p53基因家族在甲状腺癌中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分析。结果 p53基因家族包括p53、p63及p73。p53在甲状腺癌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进展中;p63不同亚型在甲状腺癌中可能具有不同作用,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其是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其特定蛋白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p73在甲状腺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可能是矛盾的,取决于很多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各种p73亚型和p53分子网络内的成员之间作用尚不清楚。结论 p53基因家族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还有一些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范海霞[2](2014)在《WWOX、MDM2及P73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WW结构域氧化还原酶基因(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gene,WWOX),是定位于人普通染色体脆性位点FRAl6D(16q23.3—24.1)的抑癌基因,其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表达下调或缺失。鼠双微体基因2(murine double-minute2,MDM2)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癌基因,其可通过泛素途径下调WWOX致凋亡受阻,从而促进组织的癌变。p7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p53家族的新成员,围绕它的研究充满争议:与其说p73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不如说是一个癌基因,或者不单单是肿瘤抑制基因。近年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早诊断同时行手术扩大切除的疗效尚为理想,然而进展期CMM的疗效较差。为寻找CMM早期诊断和进展期基因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对WWOX、MDM2、P73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交界痣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WWOX、MDM2、P73蛋白的表达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对66例CMM、30例交界痣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蜡块中的WWOX、MDM2、P7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使用SPSSl7.0统计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标准a=0.05,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割检验标准0.0167。结果1.WWOX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在CMM中低表达。WWOX蛋白在CMM、皮肤交界痣到正常皮肤的表达逐渐增强,分别为15.15%(10/66)、44.67%(14/30)和80.00%(16/20),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WWOX蛋白在正常皮肤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交界痣,其在交界痣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MM(P<0.0167);CMM中WWOX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水平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2.MDM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呈棕黄色细颗粒状。MDM2蛋白在CMM、皮肤交界痣到正常皮肤的表达逐渐降低,分别为75.76%(50/66)、36.67%(11/30)、15.00%(3/20),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MDM2蛋白在正常皮肤的表达明显低于皮肤交界痣,其在交界痣的表达明显低于CMM(P<0.0167);CMM中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水平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P73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呈棕黄色细颗粒状。P73蛋白在CMM、皮肤交界痣到正常皮肤的表达逐渐降低,分别为78.79%(52/66)、46.67%(14/30)、10%(2/20),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P73蛋白在正常皮肤的表达水平低于交界痣,其在交界痣的表达水平低于CMM(P<0.0167);CMM中的P73蛋白表达水平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P73、MDM2蛋白表达与WWO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73与MDM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1.P73在CMM中表现的是癌基因特性,起促癌作用;而且WWOX、P73不仅参与CMM的发生还影响着CMM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可考虑作为监测黑色素细胞恶变、CMM转移的指标。2.癌基因MDM2主要在CMM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可考虑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3.MDM2、P73与WWOX蛋白表达成负相关,P73与MDM2蛋白表达成正相关,推测WWOX、MDM2和P73在CMM的发生中存在着某种协同或拮抗作用。4.MDM2、P73与WWOX蛋白在CMM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检测MDM2、P73与WWOX的蛋白表达有助于CMM的早期诊断,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并为CMM的基因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郝凡凡[3](2013)在《MTA-1及p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又称子宫体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每年中国大陆新发病患者估计为2万例[1],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子宫内膜癌已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而肿瘤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大量的研究显示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以家族(gene family)形式存在的,p53基因是公认的人类肿瘤中发生变异频率最高的抑癌基因,法国科学家Kaghad发现了p53家族的另一个成员p73,二者在功能上有相似点但又有很大不同之处。现已证实p73基因在原发前列腺癌、血液系统肿瘤、膀胱癌、肾透明细胞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高表达,故推测P73基因以癌基因的形式在发挥作用,因此认为p73基因在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有必要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与p73蛋白表达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肿瘤相关转移因子-1(metastasis-associatedgene-1, MTA1)是近年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它与肿瘤转移、侵袭关系首先在乳腺癌中得到证实,后发现其在多种肿瘤的转移中表达均上调。目前国内外关于p73、MTA-1两种基因表达蛋白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在同一肿瘤标本中同时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国内外尚无此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对p73、MTA-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明确二者的表达情况及表达的相关性,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基因治疗、判断预后及了解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TA-1及p73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其与子宫内膜癌中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相关性。探讨两种蛋白在正常增生性子宫内膜向内膜样腺癌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6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标本中MTA-1蛋白及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6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3%、77.27%;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36.67%、72.73%。MTA-1蛋白及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由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呈递增趋势。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MTA-1的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p7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组织学分化程度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TA-1蛋白与p73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317,P<0.05)。结论:1、MTA-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且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2、p73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高表达,且与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与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3、MTA-1及p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4、MTA-1及p73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基因治疗、判断预后及了解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蒙健军[4](2011)在《P73表达在人类肿瘤中的意义》文中提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的缺失和灭活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其第一个被发现的家族成员P73基因作为候选的抑癌基因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P73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综述。

陈龙[5](2011)在《P73及PCNA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而在唾液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75%),恶性肿瘤只占少数(25%)。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多形性腺瘤,其虽多为良性肿瘤,却有一定的侵袭性生长特性,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希望能找出影响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因素,从而进一步预测和干预。此外,人们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良、恶性问题以及恶性程度问题目前意见不一,仅从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难以比较,提示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涉及更深层的原因,如瘤细胞的生长特性,瘤细胞分裂增殖、抑癌基因等。本课题通过检测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p73蛋白、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来寻找p73、PCNA表达与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相关的规律及探讨可能发生的机理,为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的鉴别以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口腔外科己确诊的涎腺腮腺多形性腺瘤石蜡标本40例,年龄45-72岁,其中良性25例,恶性15例;另取正正常腮腺组织20例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术前未经过放、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进行检验,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0.05为显着性差异。结果:1.p73在正常腮腺组织及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皆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皆较高,分别为:95%(19/20)、96%(24/25)、86.67%(13/1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组表达分别与正常腮腺组表达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多形性腺瘤p73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NA蛋白表达在腮腺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0),在良性多形性腺瘤分别为72%(18/25),在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13/15),PCNA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腮腺正常组织(p<0.05),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瘤组表达分别与正常腮腺组表达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多形性腺瘤PCNA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73可能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无关。2.PCNA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良、恶性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有关。3.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其过度高表达可考虑恶变倾向。PCNA的检测有助于认识癌前状态的本质并指导临床治疗,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4.恶性多形性腺瘤PCNA高表达提示恶性多形腺瘤的增殖活性高于良性多形性腺瘤及正常腮腺组织;良、恶多形性腺瘤增殖活性显着高于腮腺正常组织。因此我们认为PCNA(?)曾殖检测在判断多形性腺瘤恶性增殖方面有重要的意义。PCNA具有组织学和细胞增殖同时分析的优点,不仅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曾屈波[6](2009)在《p73基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p7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基因,其结构和功能与抑癌基因p53有高度同源性,并定位于染色体上特殊区域,可能是新的抑癌基因。本文就p73基因特别是其表达两种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即TAp73和DNp73的结构和功能以及p73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徐成[7](2009)在《TAp73、DNp73和p21蛋白在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本研究检测TAp73、DNp73和p21蛋白在舌鳞状上皮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与舌鳞状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52例舌鳞状上皮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进行TAp73、DNp73和p21蛋白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癌旁正常组织中TAp73、DNp73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7/15)、13.3%(2/15)和6.7%(1/15),舌鳞状上皮癌组织中TAp73、DNp73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5%(45/52)、76.9%(40/52)和78.8%(41/52),与正常组对比均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鳞状上皮癌组织中TAp73、DNp73和p21蛋白的过度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临床分期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TAp7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DNp73蛋白的过度表达呈正相关(P<0.05);TAp7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p21蛋白的过度表达呈正相关(P<0.05);DNp7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p21蛋白的过度表达呈正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TAp73、DNp73和p21蛋白的过表达均可作为舌鳞状上皮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它们可能是舌鳞状上皮癌发生演进中的早期关键步骤,一旦细胞的恶性转化完成,其表达将无明显变化,而且三者的表达对于舌鳞状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协同作用,表明细胞周期的紊乱和细胞的恶性增殖与口腔舌鳞状上皮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为口腔舌鳞状上皮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梁晶[8](2009)在《P73及P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p73、p15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p73、p15在大肠粘膜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大肠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收集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年12月~2008年1月存档蜡块50例。其中大肠腺瘤组10例,大肠癌组30例;同时在大肠腺瘤组或大肠癌组中随机取距病变组织5cm以上的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共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p15在不同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及精确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p73在正常大肠粘膜-癌序列中的表达率呈逐步递增趋势,大肠正常粘膜阳性表达率10﹪(1?10),大肠腺瘤阳性表达率60﹪(6?10),大肠癌阳性表达率73.3﹪(22?30)。p73蛋白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显着高于正常粘膜组(精确概率法,P=0.001),与大肠腺瘤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X2=0.635,P=0.426)。p73在大肠腺瘤组中的表达率与正常粘膜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X2 =5.495,P=0.01)。p7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 >0.05);与不同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 <0.05)。其中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15在正常大肠粘膜-癌序列中的表达率呈逐步递减趋势,阳性率分别为90﹪(9?10)、70﹪(7?10)、33.3﹪(10?30)。p15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 p15在大肠腺瘤组中的表达率与正常粘膜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精确概率法,P =0.582)。p15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关系(P >0.05)。其中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的比较(P <0.05),差异有显着性;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的比较(P >0.05),差异无显着性;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的比较(P >0.05),差异无显着性。(3)p73与p15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30例结直肠癌中,p73、p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为阳性的有6例,占20.0﹪;p73、p15表达共同阴性的有4例,占13.3﹪;p73阴性而p15阳性的有4例,占13.3﹪;p73阳性而p15阴性的有16例,占53.3﹪。统计结果表明,p73、p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着相关性(r=-0.253, P >0.01)。结论:(1)p73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癌组织中阳性率逐渐降低,p73蛋白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7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不同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检测p73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新的靶点,可作为大肠癌侵袭性判别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2)p15在正常大肠粘膜-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率呈逐步递减趋势,p15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15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所以可以认为p15失表达为结直肠肿瘤发生的中晚期事件,提示p15基因的失活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3)p73、p1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着相关性,说明p73不像p15是抑癌基因的“完全卫士”,二者在结直肠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并不相同。P15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肠癌中p73基因及其产物具有促进肿瘤生长,而不是抑制肿瘤的作用,该基因的确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管宏伟[9](2009)在《P73、P53和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口腔粘膜中P73蛋白、P53蛋白、uP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三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两步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P73、P53蛋白和uPA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得出平均吸光度(averageoptical density,AO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口腔鳞癌中P7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u=2.798,P<0.01)。P73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r=0.288,P<0.05)、肿瘤侵袭方式(r=0.327,P<0.05)、临床分期(r=0.315,P<0.05)及区域淋巴结转移(r=0.374,P<0.01)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性别、年龄、生长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2.口腔鳞癌中P5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u=2.913,P<0.01)。P53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r=0.283,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r=0.294,P<0.05)有相关性,与口腔鳞癌的性别、年龄、T分期、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3.口腔鳞癌中uP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u=2.749,P<0.01)。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长部位、病理分级无明显的相关性,与T分期(r=0.322,P<0.05)、生长方式(r=0.375,P<0.01)、临床分期(r=0.291,P<0.05)、淋巴结状况(r=0.391,P<0.01)有明显的正相关性。4.口腔鳞癌组织中P73与P5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72,P>0.05);uPA与P5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27,P>0.05);uPA与P73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297,P>0.05)。结论:1.P73可能不是抑癌基因。2.P73、P53、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浸润转移、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3.P73蛋白的过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无关。P73与P53可能是相互独立的影响口腔鳞癌预后的因素。4.P73与uPA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中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其相互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宋伟[10](2009)在《p53选择性剪接异构体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肾细胞癌是常见的发生在肾脏的恶性肿瘤。每年在欧洲大约有2万例新增肾癌病人,而在美国每年新增的肾癌患者达到3万人,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中国肾癌的发病率低于欧美,但其发病率和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肾癌是多基因相关的肿瘤,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在遗传学上可分为散发性肾癌和家族性肾癌。肾癌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无论是家族性还是散发性肾癌其发生与体内抑癌基因的失活密不可分。p53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和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也是研究最多的抑癌基因,它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周期、发育、DNA的修复、细胞的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野生型p53基因(wild tipe wtp53)具有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或阻止细胞转化从而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正常p53功能的改变和缺失与不同种类的肿瘤有密切关系。很多研究已经证实,约有50%以上的肿瘤患者发现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的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化疗药物的抵抗性以及不良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在人类很多组织的肿瘤中检测到了p53基因的突变,有报道约80%以上的小细胞肺癌存在p53基因的突变,结肠癌中超过70%发生p53基因突变,肝癌中也有超过50%以上的p53基因突变。但与其他肿瘤相比,肾癌患者中p53的突变率并不高,有报道肾癌中p53的基因突变率大概为3.33%。由此可见在肾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其他的机制导致了抑癌基因p53的活性的改变或缺失,了解p53基因失活的途径有助于研究。肾癌的发病机理,从而为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这也是本课题选题的基础和依据。近年来随着p53家族基因p63、p73以及它们各自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的相继发现,对p53作用以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与p53密切相关的家族性基因p63、p73,它们在DNA结合区(DNA-binding domain DBD)的序列与p53有很大的相似性,并对p53的易感基因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可引起细胞周期的停滞和凋亡。现在的研究还证实虽然p53、p63和p73三者作用密切相关但他们自己还有独特的生物学作用,p63、p73基因中有些剪接异构体可以显性负调节p53的活性,起着类似癌基因的作用。选择性剪接是指一个前体mRNA通过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mRNA剪接变异体的过程,经常发生在隐蔽的位点,致使外显子遗漏和(或)内含子保留。选择性剪接是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是控制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它使基因表达呈现多样性,很多研究证实选择性剪接和细胞的生理、发育调控以及疾病的发生有关。通过选择性启动子和多种剪接形式,p53现今比较明确的至少可以表达包括有p53、p53β、p53γ、Δ133p53、Δ133p53p、Δ133p53γ、Δ40p53、Δ40p53β和Δ40p53γ九种剪接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以往的研究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在正常人类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有组织特异性的特点,还证实p53剪接异构体和全长p53之间有着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们不但可以调节p53的转录活性而且本身还具有不同生物学作用。有关p53剪接异构体在乳腺癌、神经细胞肿瘤、急性白血病、头颈部鳞癌等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的研究,提示p53异构体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具体关于p53剪接异构体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本课题借鉴以往的研究经验,选取相对比较稳定表达的包括p53、p53β、p53γ、Δ133p53、Δ133p53β和Δ133p53γ六种异构体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这六种p53剪接异构体在肾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联系肾癌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p53及其选择性剪接异构体与肾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肾癌的发病机制,争取为肾癌的早期诊断和免疫基因治疗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材料与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间,在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癌根治术的肾细胞癌患者47例。所有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根据WHO 1997年制定的肾实质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其中透明细胞癌41例,嗜色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癌1例。所取癌旁肾组织,距肿瘤边缘至少大于2cm,而且行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的放疗、化疗。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5例,年龄在15-84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肿瘤的分期应用2002年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标准,T1期:24人;T2期:8人;T3期:11人;T4期;4人。核分级应用Fuhrman分级标准,G1级:7人;G2级:32人;G3级:5人:G4级:3人。所取每一标本分为3份,其中一份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做病理切片用于免疫组化分析,另外两份新鲜组织标本经液氮快速冷冻后保存到-80℃冰箱中,用于逆转录PCR(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本研究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应用nested RT-PCR法分析p53剪接异构体在肾细胞癌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首先采用Trizol法提取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总RNA,应用20gl逆转录反应体系(其中含总RNA 1μg)反转录合成cDNA,应用特定的引物和巢式PCR技术在适当条件下扩增。共35个循环后,然后产物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电泳结果。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对比肾癌组织和癌旁肾组织的剪接异构体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并结合肾癌的细胞类型、分级和临床分期分析各剪接异构体的表达与肾癌分级、分期的关系,进而探讨p53异构体在肾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第二部分应用免疫组化法以及Western Blot分析p53及其剪接异构体在。肾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蛋白水平的表达。首先行免疫组化实验,对47例肿瘤标本分别应用Anti-p53(识别位点在372-382位氨基酸序列,故可以识别p53和Δ133p53)、DO-1(识别位点在20-25位氨基酸序列,故可以识别p53、p53β和p53γ,三种异构体)和DO-12(识别位点DNA结合区256-270位氨基酸序列,故可以识别所有p53异构体)三种抗体作为一抗,采用SABC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β-actin作为内参照。不加入一抗作阴性对照。按照染色肿瘤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将评分分为1-4级:其中1级为0-10%;2级为11-25%;3级为26-50%;4级为>50%,1-2级为低表达,3-4级为高表达。按照一抗分为三组,每一组根据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为不表达、低表达、高表达。统计学分析三组抗体p53蛋白阳性率与肾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Western Blot实验分别应用DO-1和DO-12两种抗体进行,过氧化物酶标的山羊抗小鼠IgG为二抗。应用高分辨率化学发光胶片进行信号检测。通过检测异构体蛋白条带来研究各p53异构体在肾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肾组织的内源性蛋白水平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0.05。所有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 11.0完成。结果第一部分,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并利用巢式PCR技术,在肿瘤组织中我们检测出所有p53、p53β、p53γ、Δ133p53、A133p53β和Δ133p53γ,六种比较确定的p53剪接异构体,而在正常肾组织中检测出了除Δ133p53β以外的另外5种异构体。p53 mRNA无论是在肾癌组织中还是癌旁组织中全部表达。对比各剪接异构体在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我们发现p53β(35T/16N)在肾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其差别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六种异构体中Δ133p53βmRNA表达最低,在正常肾组织中未检测到,并且在肿瘤组织中也只检测到2例弱阳性表达。Δ1331953(38T/30N)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很高,表达率分别为,80.9%、63.8%,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异构体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53γ(21T/25N)、Δ133p53γ,(15T/10N),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异构体mRNA的表达情况联系肾癌的病理类型、分级以及临床分期,发现p53β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有关,与病理类型和分级无关。第二部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肾组织中,所有标本对这三种抗体均无免疫显色反应,p53蛋白均为阴性。在肾癌组织中应用这三种抗体进行免疫染色,在Anti-p53组有18例出现核深染的阳性反应,DO-1抗体组11例阳性,DO-12抗体组13例阳性,统计学分析三组差别无意义。对同一标本应用三种不同抗体为一抗行免疫组化,其染色结果差别不大。联系临床病理指标,Anti-p53和DO-12抗体组显示p53蛋白阳性率与肿瘤的分期、分级都有相关性,而DO-1抗体组显示p53蛋白阳性率只与肿瘤的分期有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出了p53剪接异构体蛋白的表达与mRNA的表达存在不一致性。在一些肿瘤组织标本中,应用DO-12抗体检测到了在分子量分别约53KD、46KD、35KD以及25KD的特征性的条带,而应用DO-1抗体检测到了分子量分别位于53KD和46KD的特征性条带,这些条带分别对应着相应分子量的p53蛋白异构体,证实了p53剪接异构体在肾癌组织中有内源性的蛋白表达。结论:(1)肾癌组织和在正常肾组织中p53剪接异构体mRNA的表达有差异,Δ133p53β在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p53β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肾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异构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2)p53βmRNA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分期有关,提示它可能和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53β的表达情况可协助肾癌的分期。(3)p53剪接异构体在肾细胞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内源性表达,蛋白的表达和mRNA的表达不一致。(4)p53蛋白的表达的阳性率与肾细胞癌的分期有关,与细胞类型无关(5)p53β可以进一步研究作为肾细胞癌新的诊断分子标记和基因治疗的新的靶点

二、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WWOX、MDM2及P73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阶段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MTA-1及p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SP 法主要操作步骤
    2.4 实验结果判定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MTA-1、P73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3.2 MTA-1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2.1 MTA-1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3.2.2 MTA-1 蛋白表达阳性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
        3.2.3 MTA-1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关系
        3.2.4 MTA-1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3 P73 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3.1 p73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3.3.2 p73 蛋白表达阳性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
        3.3.3 p73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3.4 p73 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关系
    3.4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MTA-1、P 73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MTA-1 基因的概述
    4.2 MTA-1 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4.3 MTA-1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与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4.4 MTA-1 基因表达的调节
    4.5 P73 基因的分子结构及其蛋白
    4.6 P73 基因的功能
    4.7 P73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与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4.8 联合检测 MTA-1、P73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意义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P73及PCNA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实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1.5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p73试验结果
    2.2 PCNA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p73表达的意义
    3.2 PCNA表达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p73及PC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7)TAp73、DNp73和p21蛋白在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肿瘤
        1.1.2 口腔癌
        1.1.3 舌癌
        1.1.4 口腔舌鳞状上皮癌的临床分期
        1.1.5 口腔舌鳞状上皮癌的分级
        1.1.6 口腔舌鳞状上皮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
    1.2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1.2.1 p53基因
        1.2.2 p53与肿瘤的关系
    1.3 p73基因
        1.3.1 p73基因的结构
        1.3.2 p73与p53关系
        1.3.3 p73亚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1.3.4 p73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1.3.5 p73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
        1.3.6 抑癌基因p73的质疑
    1.4 p21基因
        1.4.1 p21的发现
        1.4.2 p21~(WAF1)的结构
        1.4.3 p21~(WAF1)的功能
        1.4.4 p21~(WAF1)与肿瘤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试剂、仪器和试剂盒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步骤
    2.4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HE染色结果
        3.1.1 TAp73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1.2 DNp73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1.3 p21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1.4 TAp73、DNp73和p21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3.2 讨论
        3.2.1 TAp73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2.2 DNp73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2.3 p21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2.4 TAp73、DNp73和p21蛋白在口腔舌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P73及P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组织标本来源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器材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P73 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9)P73、P53和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6 结果判断
    1.7 图像分析
    1.8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p53选择性剪接异构体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
    方法
    结果
    附图表
第二部分
    材料
    方法
    结果
    附图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四、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p53基因家族与甲状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J]. 魏涛,朱精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11)
  • [2]WWOX、MDM2及P73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 范海霞. 郑州大学, 2014(03)
  • [3]MTA-1及p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郝凡凡. 吉林大学, 2013(09)
  • [4]P73表达在人类肿瘤中的意义[J]. 蒙健军. 蛇志, 2011(02)
  • [5]P73及PCNA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D]. 陈龙.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6]p73基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曾屈波.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09(04)
  • [7]TAp73、DNp73和p21蛋白在舌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徐成. 东北大学, 2009(06)
  • [8]P73及P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梁晶. 泸州医学院, 2009(06)
  • [9]P73、P53和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管宏伟. 青岛大学, 2009(11)
  • [10]p53选择性剪接异构体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 宋伟. 山东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p73基因与p53抑癌基因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