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kip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p27~(kip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p27~(kipl)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娜[1](2019)在《CRM1抑制剂的设计优化及抗淋巴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淋巴组织内原有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发生恶性增生的结果,淋巴瘤约占全球肿瘤的3-4%。随着多年来对其机制的研究,现在认为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多与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关,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RM1是细胞内重要的核转运蛋白之一,其负责转运的蛋白大约有285个,且这些货物蛋白多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抑癌因子survivin、p53、p27κIP1、APC等。研究显示CRM1的表达量与多种类型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且CRM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天然产物为小分子药物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其结构多样性,化学性质多样性,生物相容性等特征为药物筛选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因此,从自然界中发现能够靶向抑制CRM1的天然小分子,阐明其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小分子进行优化和设计,得到靶向性更强,毒副作用更低的CRM1抑制剂,能为CRM1高表达的淋巴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本论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CRM1蛋白可能为莱菔素(LFS-01)在体内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一个重要靶点。本研究首先通过细胞活性检测的方法验证了 LFS-01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发现LFS-01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基本无影响。通过靶点验证试验及MALDI-TOF质谱试验验证了 LFS-01能够和CRM1发生共价结合,且结合位点为Cys528。通过激光共聚焦检测方法,发现LFS-01能抑制CRM1介导的RanBP1和p53的细胞核输出。通过构建CRM1突变细胞株,证明CRM1是LFS-01在细胞内的主要靶点之一。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发现LFS-01能够降低细胞内CRM1的蛋白水平。借助流式细胞术,检测到LFS-01能够将淋巴瘤细胞周期抑制在G2-M期,并且能够激活内源性凋亡通路,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第二,通过LDH实验、电镜检测、Western blot及激光共聚焦等试验手段,发现LFS-01能够引起淋巴瘤细胞发生自噬。通过检测线粒体和自噬小体及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共定位,发现LFS-01诱导的自噬属于线粒体自噬。进一步研究发现,LFS-01诱导线粒体自噬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为AMPK-mTOR通路的激活和p62蛋白表达量的上调。其中,p62表达量上调的主要原因是CRM1被抑制后Nrf2的细胞核输出受阻,从而增加p62基因的转录。通过建立小鼠模型,发现LFS-01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来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第三,通过计算机辅助的药物设计,借助Discovery Studio工具,以CRM1和LFS-01的结合构象为基础,进行了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生长,得到一系列能够靶向CRM1的小分子。通过虚拟筛选结合经验分析,合成了4个代表性小分子。通过抗肿瘤活性检测,发现LFS-25的活性最好。与LFS-01相比,LFS-25的活性提高了 50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M-PBSA能量分解分析,发现LFS-25靶向性增强的原因可能是与NES 口袋中的氨基酸残基有更强的范德华力△Evdw和静电相互作用△Eele。通过对内源性货物蛋白RanBP1和p53的出核抑制检测及对外源性NES-GFP蛋白和Foxo1-GFP蛋白的出核抑制检测,证实了 LFS-25对CRM1的靶向抑制活性。并且发现Cys528是LFS-25靶向作用于CRM1的重要氨基酸。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通过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手段,观察到IκBα在细胞核内的聚集。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滞留在细胞核内的IκBα和NF-κB的相互作用增强。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观察到NF-κB的转录活性被LFS-25抑制。最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LFS-25能够将细胞周期抑制在G1期,同时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本论文通过多种实验检测手段阐明了莱菔素靶向作用CRM1和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并以莱菔素为先导化合物,设计了具有更强靶向性和抗淋巴瘤作用的小分子药物LFS-25,并且对LFS-25杀伤大B细胞淋巴瘤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谢瑞莲[2](2014)在《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世界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趋于西化,生活节奏加速,社会压力增加,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预计,未来在203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将高达23.4万例,发病数较2008年增加31.15%,而乳腺癌死亡人数将达7.0万例,死亡数则升高47.94%[1]。因此乳腺癌在我国发展形式口趋严峻。随着乳腺癌诊治水平不断地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存期显着延长。一般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因素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以及目前按照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的ER、PR、Her-2和Ki-67表达情况,常分为四种亚型:Lunminal 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样型,更加增强了对乳腺癌生存预后的预测和细化临床治疗选择,并且在临床上以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临床上仍有许多患者病情相似,治疗方法相同,但是最后的转归和预后却相差甚远。所以仅凭借上述传统的指标做出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全面,因此积极寻找新的、更多有效的预后因子或治疗靶点,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细胞周期研究深入,发现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直接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者本身就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因子,当它们发生突变、缺失、异位、扩增等变化,可引起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周期的调控失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最终出现肿瘤发生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细胞周期性疾病。p27Kipl(简称p27)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G1期特异性cyclin-CDK复合物,阻止细胞周期由G1期(DNA合成前期)进入S期(DNA合成期),故p27在细胞周期进程中起到的负向调控作用,其作用结果导致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在静止期时,细胞内p27高表达,而进入S期后表达明显下降。因此认为p27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改变与肿瘤的形成及预后有关。研究发现在乳腺癌变过程,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95%至非典型增生的85%,至导管原位癌的40%,最后浸润性乳腺癌的34%,细胞核p2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2]。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核内p27表达下降,患者生存预后不良,并且认为p27表达下调是肿瘤复发或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3]。也有少数研究发现p27胞浆表达上调和预后不良相关,故明确细胞核p27和细胞质p27错位分布定量表达与预后关系,有助进一步理解p27的功能,但目前尚无该方面报道。细胞内p27表达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进行调控,包括多种激酶磷酸化、泛素蛋白酶体介导降解、胞核转运机制等[4]。磷酸化可以直接调节p27的稳定性,而Ser10是p27主要磷酸化位点,占所有磷酸化位点的70%左右,p27Ser10磷酸化后,导致p27滞留在细胞浆,使得细胞周期进入S期,引起细胞增殖,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在G0期至G1期时,磷酸化p27Ser10与出核因子CRM1结合后,p27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浆,导致p27的降解,引起p27功能的改变。P27的出核转运通过 KPC1/2(Kip1 ubiquitylation-promoting complex,KPC,泛素化启动复合物)诱导的泛素依赖降解方式调控。p27Ser10磷酸化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由不同的蛋白激酶调控,在G0期,活性最强的Mirk/DYRKIB使得p27在静止细胞磷酸化和稳定;有丝分裂原作用下激酶相互作用去稳微管蛋白(kinase-interacting stathmin,KIS)结合 p27 的 C 端功能域,在 GO 期至 G1 期过渡时,使p27Ser10发生磷酸化,促进胞核向胞浆转运。所以在GO期,p27Ser10磷酸化起到稳定p27的作用,而在G1期早期和晚期阶段,p27Ser10磷酸化介导了 p27出核转运的降解过程。p27的其他磷酸化位点,如Thr157、Thr198、Thr187等,也影响着p27的稳定和细胞定位。研究人员通过外源性过氧化氢调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黑色素细胞p27表达状态,当黑色素瘤细胞去除过氧化氢作用时,细胞核p27表达明显,而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下降;黑色素细胞核p27表达明显时,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显着低于黑色素瘤细胞,而此时黑色瘤细胞胞浆p27表达升高;加入外源性过氧化氢酶后,黑色素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且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增加,导致p27分布在细胞浆;所以p27亚细胞定位与细胞恶性程度有关,以及 p27Ser10 和 p27T198 磷酸化调控 p27 亚细胞定位[5]。JNK(c-jun N-terminal kinase,c-Jun氨基端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在C6胶质瘤细胞研究证实,野生型JNK3过表达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抑制JNK激酶使p27Ser10磷酸化,通过阻断JNK信号转导通路,降低了细胞p27的稳定性,所以p27Ser10磷酸化受JNK通路的调控,JNK激酶影响C6胶质瘤细胞的p27蛋白表达,导致细胞生长抑制[6]。现在研究证实p27蛋白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临床预后因子和治疗预测靶点。细胞核p27表达与磷酸化p27表达呈负向关系,两者生物学行为相反,所以磷酸化p27表达水平也可能是肿瘤恶性程度有效的评价指标、预后因子和治疗靶点。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微小非编码RNA分子,长约22nt,miRNAs对许多基因的表达发挥转录后修饰,如肿瘤抑癌基因通过结合它们的靶mRNA上特异序列,抑制多肽的合成。而且miRNAs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过程,如凋亡、造血干细胞分化、代谢、中枢神经发育以及转移[7]。已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了 miRNAs对这些过程调控的重要性。在小鼠敲除负责miRNAs成熟的Dicer酶,导致鼠胚胎死亡[8]。因为人类一半miRNAs位于脆性染色体区域,该区域容易DNA扩增、缺失、易位,所以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s常常表达异常,这种异常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进展[9]。miRNAs产生需要多个多步骤的完成,首先转录产生一段长的初始miRNA(primiRNA),在RNA酶Ⅲ复合物Drosha-Pasha/DGCR8的切割下,产生一个长约80ntRNA发夹结构,即miRNA前体(pre-miRNA),之后miRNA前体从细胞核转运至细胞浆,在第2个RNA酶Ⅲ Dicer作用下,释放出一个微小RNA双链,其中一条链就是成熟miRNA。成熟miRNA结合至RISC复合物(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NA诱导沉默复合物)后,与目标mRNA的3’-UTR互补配对,导致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Let-7最早发现于秀丽隐杆线虫的miRNAs,执行时序调控作用,其中miRNAs let-7和lin-4表达决定了线虫从幼虫至成虫的发育过程。除在秀丽隐杆线虫,动植物和人类也存在数百种miRNAs,参与了生长、发育、癌变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人类成熟let-7家族由12个成员组成,已证实let-7 miRNAs调控多个癌基因,如HMG2、c-Myc、RAS和cyclinD[9-11],在肺癌体内实验证明了let-7负向调控RAS,结果抑制肺癌生长[1.2]。Lin28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胞浆RNA结合蛋白,最近研究表明let-7家族表达受到Lin28转录后的调控,抑制let-7前体的成熟过程。Lin28B是Lin28的同源体,两者功能相似。Lin28/Lin28B蛋白有两个RNA结合域:一个冷休克蛋白域(CSD)和一个逆转录病毒锌指结构域(ZFD),两者都能影响它们与let-7前体的结合力。Lin28/Lin28B直接结合起始let-7和发夹前体let-7,从而抑制Drosha切割形成起始let-7或Dicer切割形成let-7前体的过程,即抑制let-7成熟过程,该过程由Lin28蛋白和let-7前体直接作用介导调控。哺乳动物中Lin28/Lin28B一般表达于胚胎干细胞和发育组织,一般随着细胞分化成熟而表达逐渐下降,在肿瘤组织异常升高[14]。多种恶性肿瘤中已证实Lin28和Lin28B对于let-7抑制调控涉及三个反馈环路,包括两条双向负反馈环路:Myc-Lin28B-let-7-Myc和Lin28-let-7-Lin28,一条正反馈环路:NF-KB-Lin28-let-7-IL-6-NF-κB。由于Lin28mRNA和Lin28BmRNA本身就是let-7的目的mRNA,Lin28/let-7轴形成了双向负反馈环路,也是let-7与Lin28/Lin28B相互调控的主要环路,通过这个反馈环路,let-7高表达时,促细胞分化,Lin28/Lin28B高表达时,促进胚胎发育[131。大约15%肿瘤的Lin28蛋白被癌基因激活,主要通过抑制let-7成熟而实现。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肺癌、肠癌、肝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干细胞肿瘤,Lin28或Lin28B表达异常升高,并且与疾病进展可能相关。而且在卵巢癌、肠癌和肝癌中Lin28或Lin28B表达上调,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和生存预后。所以Lin28或Lin28B有希望成为肿瘤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目前关于p27、磷酸化p27Ser10在乳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Lin28B与p27的在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均未见相关报道;并且Lin28B的在乳腺癌中临床研究极少,仅2篇相关研究报道,尚未明确研究结论。本研究旨在明确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p27和磷酸化p27Ser10、Lin28B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作用,为乳腺癌寻找新的、有效的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方法1.实验对象:筛选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病例190例,均为女性,术前未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或抗肿瘤中成药治疗等。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全身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术后病理诊断明确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自赣州市肿瘤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病历记录,存档病理蜡块从赣州市肿瘤医院获取。所有肿瘤标本均先经两位以上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确认,取含有肿瘤细胞最多的部分组织做切片。2.实验方法和统计学处理: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27、p-p27Ser10和Lin28B表达,分析它们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各亚型的表达差别,同时分析p27和p-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导管癌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p-p27Ser1 0、Lin28B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类资料采用Kappa检验分析各检测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χ2或Fish精确检验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因素表达差异。分析各检测指标与Ki67相关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采用χ2或Fish精确检验。以上统计学方法均采用双尾检验,检验水准仅取0.05,数据的分析均采用SPSS19.0版本。研究结果1.p2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38.3%(41/107)和86.7%(13/15),而p-p27Ser10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64.5%(69/107)和26.7%(4/15),p27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有差异,P=0.004,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在癌旁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有差异,P=0.037,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在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亚组中表达存在差异,p27在组织分化G1级、Ⅰ-Ⅱ期、淋巴结阴性组表达较高,χ2分别为16.612、14.755、23.017,P值均<0.0001,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在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无差异,χ2分别是0.587、1.765、5.750,P 值分别 0.444、0.184、0.058。与 ER、Her-2、Ki67 表达有相关性,Kappa值依次是0.222、-0.281、-0.300,即p27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Her-2、Ki67则呈负相关,P值依次0.020、0.002、0.001,故这些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表达呈正相关性,Kappa值是0.152,P值是0.154,但是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亚组表达有差异,p-p27Ser10在组织分化G2级、Ⅲ-Ⅳ期、淋巴结阳性组表达水平较高,χ2值依次是7.688、4.408、10.591,P值依次是0.021、0.044、0.001,所以,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上无差异,χ2值分别是1.964、0.826、3.647,P值则是0.161、0.363、0.150。p-p27Ser10 与 ER、PR 表达呈表达负相关,Kappa 值分别是-0.046、-0.047,P值0.615和0.594,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与Ki67、Her-2表达正相关,Kappa值分别是0.171、0.126,P值是0.067和0.641,故这些相关性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p27在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存在表达差异,χ2=14.635,P=0.002,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27在Her-2过表达型表达阳性率较低。p-p27Ser10在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存在表达差异,χ2=6.442,P=0.090,这种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乳腺浸润性导管p27和p-p27Ser10表达负相关性,Kappa值为-0.611,p<0.0001,这种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5.Lin28B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43.7%(83/190)和20%(4/20),Lin28B在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Lin28B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亚组表达存在差异,χ2值分别是呈13.790、9.213、30.966,P值分别为0.001、0.002、<0.0001,这种表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无差异性,χ2值分别是呈0.021、0.229、4.600,P值分别为0.884、0.632、0.103。Lin28B 与ER、PR、Her-2表达负相关,Kappa值为-0.009、-0.109、-0.028,P值依次为0.899、0.129、0.723,它们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Lin28B与Ki67表达正相关,Kappa值0.251,P值<0.0001,这种相关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7.Lin28B在乳腺癌亚型表达有差别,χ2=13.469,P=0.004,在LuminalB型的表达最高,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和Lin28B表达负相关,Kappa值为-0.202,P=0.032,,这种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低表达,癌旁组织细胞核高表达;p-p27Ser10在乳腺癌细胞质高表达,癌旁组织细胞质低表达;两者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故p27和p-p27Ser10均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以及复发、转移的潜在指标。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与ER、PR表达相关,提示p27与内分泌治疗有关。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p27和细胞质p-p27Ser10表达呈负相关,故p-p27Ser10介导的细胞核p27降解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机制。4.Lin28B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以及转移复发的指标及LuminalB型的潜在治疗靶点。5.Lin28B可能参与调控p27表达,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王慧芳[3](2013)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临床预后与p27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与颅内星形细胞瘤对比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研究p27的表达水平与PCNSL的影像学及临床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9例PCNSL、19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病理资料,查找19例PCNSL的蜡块进行p27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SS17.0软件对p27表达水平与PCNSL的MRI表现、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9例PCNSL中13例单发,6例多发,除1例多发病灶外余18例均位于幕上,病灶主要位于脑组织深部靠近中线或脑室区。其中7例见胼胝体受累,伴有囊变坏死者2例,瘤周绝大多数为轻-中度水肿。MRI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DWI呈高信号,4例行H-MRS检查,肿瘤实质区NAA峰减低,Cho峰明显增高,3例出现特征性高耸的Lip峰。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明显均匀的结节样或团块样强化;典型的出现“缺口征”及“尖角征”。②19例星形细胞瘤均单发,病灶分布无明显特点,以中重度水肿为主,MRI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不均匀稍高信号为主,DWI呈等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环形强化,囊变坏死及出血多见。③19例PCNSL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电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大,胞浆少,围绕血管弥漫分布。19例星形细胞瘤中WH0Ⅲ级8例,WHOⅣ级11例。④19例PCNSL中p27低表达9例,高表达10例;p27表达水平、深部病变及年龄≥60岁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结论:①典型的PCNSL与WHO(Ⅲ-Ⅳ)级的星形细胞瘤MRI表现明显不同,好发于深部靠近中线或脑室区,瘤周水肿绝大多数为轻-中度,T1WI呈稍低或等性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MRS出现特异性Lip峰,增强主要呈明显结节样、团块样强化,易出现特征性的“缺损征”、“尖角征”等,囊变、坏死少见。②p27在PCNSL中的低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可以作为评估PCNSL预后的生物学指标。③病灶靠近中线和(或)脑室不仅与PCNSL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且与p27的表达水平相关,对预测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有帮助。

张静静,赵桂秋,林红,杨先,林静[4](2012)在《Skp2、p27、PTEN在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p27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实验研究。收集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手术切除的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标本30例;以同期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标本(n=10)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标本和对照组标本中Skp2、p27和PTEN的表达情况,以病理分级作为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各组间Skp2、p27及FTEN表达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3种蛋白相互关系的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Skp2、p27、PTEN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P<0.05)。与对照组(Skp2:0/10;p27:10/10;PTEN:10/10)相比,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Skp2的表达率(76.7%,23/30)显着增高(χ2=19.79,P=0.001),而p27(73.3%,22/30)和PTEN(56.7%,17/30)的表达率显着降低(χ2=8.37,P=0.039;χ2=13.48,P=0.004)。随着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级的提高,Skp2的表达率显着增高,p27和PTEN的表达显着降低。其中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中,Skp2的表达分别与p27、PTEN呈负相关(r=-0.134,P<0.05;r=-0.883,P<0.05),p27与PTEN呈正相关(r=0.828,P<0.05)。结论 p27和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及Skp2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并可根据3种蛋白的表达区分肿瘤的不同类型;其中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3种蛋白存在相关性。

张静静[5](2012)在《Skp2,p27,PTEN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Skp2,p27和PTEN表达的意义以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探索三者在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表达的特点。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从1995年到2011年手术切除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3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病变增生10例作为阳性对照组,淋巴瘤组按病理类型分类(根据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修正的欧美淋巴瘤分类),取其中位于眼科前三位的B细胞NHL淋巴瘤类型,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9例,浆细胞瘤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标本中Skp2,p27禾PPTEN在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组织病变增生组的表达,并对两组的表达情况做对比,以病理分级作为淋巴瘤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Skp2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着增高(P<0.05).淋巴瘤p27kipl,PTEN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着降低(P<0.05,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淋巴瘤组中,Skp2在MALT,PL,DLBCL细胞核中的表达率是68.4%,83.3%,100%,p27kipl分别是84.2%,66.7%,40%,PTEN在三种淋巴瘤细胞质中的表达率分别是73.7%,33.3%,20%。随淋巴瘤病理分级的提高,Skp2在MALT, PL, DLBCL中的表达显着增高,而p27kipl和PTEN的表达显着降低。在MALT淋巴瘤中,我们发现Skp2与p27kipl呈负相关(r=—0.134,X2=12.58,p<0.05),Skp2与PTEN呈负相关(r=-0.883,X2=20.52,p<0.05)。而p27kipl与PTEN(r=0.828,X2=20.66,p<0.05)呈正相关。结论: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中,Skp2的表达水平随病理分级恶性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27kipl,PTEN的表达水平水平随病理分级恶性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Skp2高表达,p27kipl和PTEN(?)氐表达分别在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B细胞淋巴瘤中,Skp2与p27kipl,PTE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27kipl与PTEN呈正相关。联合三种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眼部B细胞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的指标。

周霞,张鹏,周翔,孟月生[6](2012)在《地西他滨对套细胞淋巴瘤Mino细胞系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Mino细胞中p15INK4B和p27kip1基因甲基化状态,以及地西他滨对Mino细胞p15INK4B和p27kip1基因去甲基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处理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Mino细胞,用锥虫蓝拒染法研究药物作用后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15INK4B、p27kip1及bcl-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检测p15INK4B及p27kip1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地西他滨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Mino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作用后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15INK4B和p27kip1基因mRNA表达增加,而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表达下降。经6.4、3.2、1.6 mmol/L地西他滨作用72 h后,Mino细胞p15INK4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下降至25.2%、48.2%和65.0%,p27ki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下降至20.2%、50.2%和70.0%。结论在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Mino细胞中存在p15INK4B及p27kip1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并且p15INK4B及p27kip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地西他滨诱导Mino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对p15INK4B及p27kip1基因去甲基化作用及对bcl-2基因表达的调控所致。

陆晔,潘湘涛,程旭,李蓉,严敏,仇慧珠,左二冬[7](2010)在《非霍奇金淋巴瘤Skp2和p27kipl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和p27kip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NHL患者Skp2和p27kipl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1)Skp2蛋白高表达的患者多为ⅢⅣ期和IPI高危者;p27kipl蛋白高表达患者为IPI低危者,但与分期无关。(2)Skp2和p27kipl蛋白表达均与B症状、性别和年龄无关。(3)Skp2和p27kipl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26,P>0.05)。(4)Skp2蛋白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好于高表达患者(P<0.05),而p27kipl蛋白高表达的生存情况也好于低表达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kp2高表达提示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较差,而p27kipl高表达则提示NH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较好。

黄曦[8](2010)在《苦参碱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Burkitt淋巴瘤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Raji细胞是常用于基础研究的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化疗是此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案,但由于化学药物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常造成免疫和造血系统的损伤。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和选择性高的药物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苦参碱(matrine,Mat)是豆科槐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有研究报道Mat对肿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但尚未见其对Raji细胞作用的相关研究。本实验通过观察Mat对体外培养的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Raji的形态学、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Mat对Raji细胞是否具有增殖抑制作用;通过观察Mat作用Raji细胞前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及其抑制物p27kipl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初步探讨Mat抑制Raji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Raji细胞形态变化。2.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Mat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率。3.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4.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Mat处理前后细胞内cyclinE、p27kipl蛋白表达及分布变化。5. RT-PCR检测Mat处理前后细胞内cyclinE、p27kipl mRNA表达变化。6.Western blot检测Mat处理前后细胞内cyclinE、p27kipl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0.4 mg/ml、0.8 mg/ml、1.2 mg/ml、1.6 mg/ml、2.0 mg/ml Mat作用48 h后,可使Raji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浆比例下降。2. 0.4 mg/ml、0.8 mg/ml、1.2 mg/ml、1.6 mg/ml、2.0 mg/ml Mat对Raji细胞作用24 h、48 h、72 h后,MTT检测显示Mat能有效抑制Raji细胞增殖,并呈时效和量效关系。48 h中效浓度IC50为0.8712 mg/ml。3. 0.4 mg/ml及0.8 mg/ml Mat作用Raji细胞48 h后,G1期细胞比率上升,S期细胞比率下降。4.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cyclinE、p27kip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0.4 mg/ml及0.8 mg/ml Mat作用Raji细胞48 h后,cyclinE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5. RT-PCR检测结果显示0.4 mg/ml、0.8 mg/ml Mat作用Raji细胞48 h后,cyclinE mRNA表达水平下调, p27kip1 mRNA表达水平上调。6.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0.4 mg/ml、0.8 mg/ml Mat作用Raji细胞48 h后,cyclinE蛋白表达量下调, p27kip1蛋白表达量上调。结论:1.Mat对Raji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效和量效关系。2.Mat影响Raji细胞周期分布,抑制细胞增殖。3.Mat抑制Raji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E mRNA、蛋白表达下调及p27kip1 mRNA、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贺艳锋[9](2010)在《bcl-2、cyclinD1、p27kipl在肾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CC),是最常见的成年人肾脏实质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位居泌尿系肿瘤的第二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肾癌发病较隐匿,早期易发生转移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时绝大多数病人已经进入中晚期。目前肾癌的诊断仍依据影像学及医生的临床分析,这很难早期作出精确的诊断,不能为早期治疗赢得充分的时间。鉴此,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始探索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早期诊断肾癌。凋亡抑制基因bcl-2编码的产物位于细胞膜型结构,特别是线粒体膜上,bcl-2可通过阻断Ca2+从内质网的释放、抑制caspase的活化和IP3信号转导通路等多种途径来抑制细胞凋亡。在正常细胞周期中,cyclinDl与细胞周期依赖激酶4(cyclin dependent kinase, CDK4)形成复合物启动DNA的合成,加速细胞从G1期向S期分化,完成细胞增殖;cyclinDl与bcl-2均为细胞分裂增殖的正性调节因子。P27kip1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物,通过抑制cyclinD1-CDK4和cyclinE-CDK2等激酶复合物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周期,在细胞周期中发挥着负性调节的作用。在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yclinD1、bcl-2均呈高表达,而p27kip1呈低表达。目前国内用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bcl-2、cyclinD1、p27kipl在肾癌中表达的研究甚少,bcl-2、cyclinD1、p27kip1三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探索bcl-2、cyclinD1、p27kip1在肾癌中表达情况,分析bcl-2、cyclinD1、p27kip1在肾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阐述上述三个因子在肾癌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并分析bcl-2、cyclinD1、p27kip1在肾癌发生、发展中过程中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RCC患者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57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透明细胞癌33例,非透明细胞癌9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10例,Ⅱ期13例,Ⅲ期12例,Ⅳ期7例,其中Ⅳ期标本为介入治疗及免疫治疗后腔静脉癌栓消失、肿瘤体积缩小,患者强烈要求手术的肾癌标本。1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取自同期肾外伤、重复肾、输尿管中下段癌,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正常肾组织。组织标本:术中切取约500mg新鲜组织后立即置入无RNA酶冻存管中接受RNAse-Blocker液浸泡,24 h后弃去液体转入-80℃冰箱冻存。2.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bcl-2、cyclinDl与p27kiplmR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cl-2、cyclinD1、p27kip1之间的关系。3.所有数据录入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取双侧检验水准α=0.05。结果1.42例肾癌标本中bcl-2mRNA表达的中位值(0.56)显着高于正常肾组织的中位值(0.13)(P<0.05);肾癌中cyclinD1 mRNA表达的中位值(0.65),显着高于正常肾组织(0.15)(P<0.05);p27kiplmRNA在肾癌中表达的中位值(0.46),显着低于正常组织(0.86)(P<0.05)。在肾癌临床分期中bcl-2在Ⅰ+Ⅱ期高于Ⅲ+Ⅳ期(P<0.05),cyclinD1在Ⅰ+Ⅱ期低于Ⅲ+Ⅳ期(P<0.05),p27kiplmRNA表达量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0.05);bcl-2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非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8±0.19、0.39±0.18,t=-2.74,(P<0.05)。CyclinD1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非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6±0.08、0.55±0.08,t=3.50,(P<0.05)。p27kipl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非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49±0.2、0.45±0.16,t=0.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偏相关分析示p27kip1与cyclinD1之间相关系数为-0.57,(P<0.05),呈负相关性;p27kiP1与bcl-2之间相关系数为0.44,(P<0.05)呈正相关性,而cyclinD1与bcl-2之间相关系数为-0.06,(P<0.0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bcl-2、cyclinD1mRNA在肾癌中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在肾透明细胞癌中明显高于非透明细胞癌;p27kiP1在肾癌中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在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检测bcl-2、cyclinD1、p27kipl mRNA的表达量可作为诊断及评价肾癌的指标。3.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p27kip1与cyclinD1负相关、与bcl-2正相关;而cyclinD1与bcl-2之间无相关性。

蔡建平[10](2010)在《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Survivin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凋亡抑制蛋白,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分裂周期有双重调控作用,通过特异性地抑制凋亡信号转导过程中最下游的效应分子caspase-3的活性而阻断凋亡的发生过程。Survivin过度表达,使细胞失去了正常增殖周期中凋亡“开关”(Check point)的限制,造成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被打破,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p27kip1蛋白是一种广谱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周期素和CDK复合物的活性,阻止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使细胞停滞于G1期,并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p27kip1表达下降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而且参与介导肿瘤粘附性、耐药性的调节。研究表明:p27kip1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浸润增加及不良预后有关。p27kip1(?)氐表达时,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使得肿瘤得以生长和浸润转移。细胞周期调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细胞周期有两个调定点:G1/S和G2/M。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具有阻止细胞通过G1/S期转化关卡的作用,Survivin属于正调控因子,能够对抗G2/M期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他们可能通过调节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关于survivin和p27kip1与肝癌关系的研究报道不多。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检测HCC组织中survivin和p27kip1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survivin和p27kip1的表达与肝癌细胞凋亡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材料和方法1标本本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06月手术切除,临床与病理学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肝组织标本40例(包括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30~75岁,平均60.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化、放疗及其他治疗。13例有血管癌栓(包括肉眼及镜下癌栓),21例有完整包膜,19例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小肝癌(≤5 cm)18例,大肝癌(>5cm)22例;术前甲胎蛋白阳性(>20μg/L)29例,阴性11例;HCC的Edmondson分级标准:Ⅰ级及Ⅱ级15例,Ⅲ级及Ⅳ级25例。癌旁组织取材为距癌结节边缘2cm以外肝组织,避开坏死区。40例正常肝组织取自肝血管瘤患者,镜下诊断全部为正常肝脏组织。2研究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 SP)法检测Survivin、p27kip1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3结果判定标准Survivin和p27kip1阳性判断标准:Survivin以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p27kip1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凡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背景且肿瘤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表达,染色强度与背景无明显差别且肿瘤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10×40)计数阳性细胞数,求其平均值。凋亡细胞判断标准:光镜下观察TUNEL染色切片的显色反应,结合形态学改变确定凋亡细胞。凋亡细胞阳性着色呈棕褐色,部分可见凋亡小体,凋亡水平以凋亡指数来评价,平均计算1000个肿瘤细胞中含阳性细胞个数作为凋亡指数(apopotic index, AI)。在癌细胞聚集区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计算癌细胞凋亡指数,求其平均值。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软件11.0行x2检验、配对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1、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未见Survivin蛋白表达,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85%,34/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P<0.05)及正常肝组织(0%,P<0.05);2、肝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20%,8/4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5%,30/40,P<0.05)及正常肝组织(80%,32/40,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urvivn、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AFP无关(P>0.05),而与肿块直径、肝内转移、是否有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有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有关(P<0.05),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无关(P>0.05);4、40例肝癌组织的平均AI为(1.654±0.356)%,癌旁组织的平均AI为(3.758±0.254)%,正常肝组织的平均AI为(4.236±0.529)%,其中34例Survivin表达阳性组织的AI为(1.562±0.496)%,6例Survivin表达阴性组织AI为(4.082±0.83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8例p27kip1表达阳性组织的AI为(3.552±0.326)%,32例p27kipl表达阴性组织AI(0.802±0.5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urvivin蛋白表达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呈明显的负相关(r=-0.758,P<0.05)。结论1、Survivin在HCC呈高表达和p27kip1在HCC呈低表达,Survivin蛋白与p27kip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其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Survivin、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AFP无关,而与患者的肿块直径、是否肝内转移、是否有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有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有关,p27kipl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无关。3、Survivin和p27kip1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影响肝癌的生物学特征。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p27~(kipl)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p27~(kipl)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CRM1抑制剂的设计优化及抗淋巴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淋巴瘤概述
        1.1.1 淋巴瘤的分类
        1.1.2 淋巴瘤的流行病学
        1.1.3 淋巴瘤的病因
        1.1.4 淋巴瘤的治疗现状
    1.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
        1.2.1 十字花科植物与异硫氰酸酯
        1.2.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1.2.3 莱菔素和莱菔硫烷
    1.3 细胞核转运蛋白CRM1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3.1 CRM1结构与功能
        1.3.2 CRM1过表达与肿瘤的关系
        1.3.3 靶向CRM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1.4 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
        1.4.1 细胞凋亡
        1.4.2 细胞自噬
    1.5 基于计算的理性药物设计
        1.5.1 基于FIPsDock的分子对接
        1.5.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自由能计算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意义
2 LFS-01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1 细胞系
        2.2.2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及稳转细胞株构建
        2.3.2 细胞活性检测实验
        2.3.3 CRM1货物蛋白的细胞核输出抑制实验
        2.3.4 MALDI-TOF-MS检测LFS-01与NES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抑制
        2.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3.7 Western Blot检测
        2.3.8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LFS-01对淋巴瘤细胞及正常PBMC细胞增殖的抑制
        2.4.2 LFS-01靶向CRM1抑制RanBP1和p53蛋白的细胞核输出
        2.4.3 LFS-01和CRM1底物结合位点肽段的结合检测
        2.4.4 LFS-01对CRM1突变细胞株的影响
        2.4.5 LFS-01对CRM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2.4.6 LFS-01对淋巴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2.4.7 LFS-01诱导淋巴瘤细胞发生凋亡
        2.4.8 LFS-01对caspase家族蛋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LFS-01诱导淋巴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LFS-01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3.3.2 LDH检测
        3.3.3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
        3.3.4 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蛋白LC-3Ⅱ的变化
        3.3.5 线粒体和自噬小体的共定位检测
        3.3.6 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共定位检测
        3.3.7 细胞自噬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3.8 Nrf2细胞核定位检测及p62蛋白水平检测
        3.3.9 AMPK和mTOR磷酸化水平检测
        3.3.10 RNAseq数据分析
        3.3.11 动物实验
        3.3.12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LFS-01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3.4.2 LFS-01对细胞LDH释放水平影响
        3.4.3 LFS-01诱导淋巴瘤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
        3.4.4 细胞自噬蛋白LC-3Ⅱ点状化分布及蛋白水平变化
        3.4.5 线粒体和自噬小体的共定位检测
        3.4.6 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共定位检测
        3.4.7 细胞自噬促进淋巴瘤细胞死亡
        3.4.8 LFS-01对淋巴瘤细胞株转录组的影响
        3.4.9 LFS-01抑制Nrf2核输出进而增加p62蛋白表达
        3.4.10 LFS-01可以激活细胞内AMPK-mTOR信号通路
        3.4.11 抑制AMPK磷酸化能够抑制自噬发生
        3.4.12 动物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以LFS-01为先导化合物的CRM1抑制剂的设计和优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受体和配体小分子的准备及对接
        4.2.2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FBDD)
        4.2.3 虚拟筛选
        4.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4.2.5 MM-PBSA结合自由能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RM1抑制剂小分子库的构建
        4.3.2 虚拟筛选得到LFS-25
        4.3.3 能量分解比较LFS-01和LFS-25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LFS-25抑制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的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质粒的转化、扩增及提取
        5.3.2 细胞培养及瞬转细胞株构建
        5.3.3 细胞活性检测
        5.3.4 CRM1货物蛋白的细胞核输出抑制实验
        5.3.5 IκBα细胞核输出抑制
        5.3.6 Western Blotting检测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变化
        5.3.7 IκBα和NF-κB的免疫共沉淀
        5.3.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转录活性
        5.3.9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抑制
        5.3.10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5.3.11 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通路蛋白变化
        5.3.12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质粒的核酸电泳检测
        5.4.2 LFS-25对细胞生长的抑制
        5.4.3 LFS-25抑制RanBP1和p53的细胞核输出
        5.4.4 LFS-25抑制NES-GFP和Foxo1-GFP的蛋白核输出
        5.4.5 LFS-25对CRM1的抑制依赖Cys528
        5.4.6 IκBα细胞核输出抑制
        5.4.7 Western Blotting检测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变化
        5.4.8 IκBα和NF-κB的免疫共沉淀
        5.4.9 NF-κB磷酸化水平变化
        5.4.10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转录活性
        5.4.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抑制
        5.4.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5.4.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通路蛋白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LFS-01对Raji和JeKo-1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2)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27、磷酸化p27Ser10在乳腺癌表达和临床意义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乳腺癌Lin28B表达与p2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
统计学审稿证明

(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临床预后与p27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2.2 设备、仪器及试剂
    2.3 MR检查方法
    2.4 MRI影像观察及分析指标
    2.5 病理检查方法
        2.5.1 蜡块制备
        2.5.2 切片
        2.5.3 HE染色
        2.5.4 S-P法免疫组化染色
    2.6 p27因子的测定
    2.7 随访
    2.8 治疗
    2.9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19例PCNSL与19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对照分析
    3.2 病理表现及p27因子表达结果
    3.3 p27表达水平与部分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
    3.4 上述指标在16例PCNSL死亡病例中的生存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PCNSL的MRI表现及相应病理学基础分析
    4.2 p27在PCNS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5)Skp2,p27,PTEN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标本获取
        1.1.2 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1.1.3 所需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切片的制备
        1.2.2 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
        1.2.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2.4 结果判定
    1.3 统计学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第3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非霍奇金淋巴瘤Skp2和p27kipl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判断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Skp2和p27kipl蛋白在NHL组织中的表达
    2.2 Skp2和p27kipl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2.3 Skp2和p27kipl蛋白表达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2.4 Skp2和p27kipl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
3 讨 论

(8)苦参碱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苦参碱对Raji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苦参碱对Raji 细胞增殖抑制相关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bcl-2、cyclinD1、p27kipl在肾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Bcl-2、cyclinD1、p27~(kip1)在肾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Bcl-2、cyclinD1、p27~(kip1)与肿瘤
    参考文献
后继部分
    缩略词索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 Survivin蛋白在正常、癌旁及肝癌组织的表达
        2.2 p27kip1蛋白在正常、癌旁及肝癌组织的表达
        2.3 Survivin及P27kip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2.4 Survivin和p27kip1表达的关系
    讨论
        3.1 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凋亡之间的关系
        3.2 P27ki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凋亡之间的关系
        3.3 Survivin和p27Kip1在H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Survivin和P27kip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后记部分
    缩略词索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非霍奇金淋巴瘤p27~(kipl)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CRM1抑制剂的设计优化及抗淋巴瘤机制研究[D]. 王海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2]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D]. 谢瑞莲.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5)
  • [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临床预后与p27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 王慧芳. 兰州大学, 2013(11)
  • [4]Skp2、p27、PTEN在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和意义[J]. 张静静,赵桂秋,林红,杨先,林静. 中华眼科杂志, 2012(12)
  • [5]Skp2,p27,PTEN在眼部淋巴组织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D]. 张静静. 青岛大学, 2012(04)
  • [6]地西他滨对套细胞淋巴瘤Mino细胞系的作用及其机制[J]. 周霞,张鹏,周翔,孟月生. 白血病·淋巴瘤, 2012(04)
  • [7]非霍奇金淋巴瘤Skp2和p27kipl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 陆晔,潘湘涛,程旭,李蓉,严敏,仇慧珠,左二冬.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10)
  • [8]苦参碱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黄曦.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9]bcl-2、cyclinD1、p27kipl在肾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 贺艳锋. 郑州大学, 2010(06)
  • [10]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蔡建平. 郑州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p27~(kip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