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选姓“副”?

为什么公选姓“副”?

一、公选何必都姓“副”(论文文献综述)

邱春美[1](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冯希[2](2020)在《吕文成年谱长编》文中指出吕文成,广东中山人。着名粤乐作曲家、演奏家,有“粤乐宗师”、“省港音乐大家”、“二胡博士”之誉,尤擅奏高胡、扬琴,及粤曲子喉唱腔。其生平艺事涉猎作曲、演出、录音、教学、乐器改革等方面;足迹历及上海、广州、香港、天津、北京等粤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城市;人际关系涉及当时的国乐、粤乐、粤曲、粤剧界,乃至其他领域不同阶层的重要人物。《吕文成年谱长编》以记录吕文成先生生平阅历为主,起迄1898-1981年,凡83年。主要围绕吕文成生平中的艺术活动,酌情添加对其生平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事迹,例如家世、婚育情况等。

谷运龙[3](2019)在《几世花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一母亲打来电话,悲伤地说:"你三舅死了"。我只轻轻地"哦"了一声。母亲并没有责怪,反倒也和我一样出了一口长气。过了一阵子,她才又问我:"回来吗?"我被母亲问得不知所措。不回去,母亲怎么面对乡亲,回去吧,我也同样面临和母亲一样的问题,我怔怔的。母亲却说:"还是不回的好。"电话被母亲挂断了。

彭池[4](2015)在《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意义的“国家建构”(State-Building)问题,近400年来一直为学者及政治家所注目。大体言之,欧美的国家建构学说形成两大流派,一是社会契约派,较多关注“社会”体系;二是国家建构派,则对“国家”体系倾注更多心血,“统治”是其探究的中心点。中国现代学者和政治家有丰富的国家建构思想,但提出系统构架的人不多,而傅斯年是少有的从学术层面阐发国家建构思想体系的学人。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围绕着社会主体结构、中华大民族、国家、文化、政党、经济、国际观等逐一展开,描绘了一幅中国现代国家文明秩序的基本图像,他的“国家建构思想”、国家的功能性制度设计及其建设,在近代学者中显得十分突出,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傅斯年自认一生都推崇社会主义,而他认同的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即社会主义是他的思想发明。在这一社会结构的思想主体中,他年青时曾传播以平等为标识的苏俄社会主义,中年后赞扬罗斯福新政和英国工党的国有化政策,将英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社会称之为温和的社会主义。他的自由社会主义的核心是:自由与经济平等。他认为斯大林之后的苏俄因逐渐丧失平等与自由,走向了反社会主义,而民国政权更没有达到他的理想社会目标。傅斯年自由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带有空想成分,而他的国家观却十分现实。他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上着力尤深。他的大一统思想和正统观念构成其基本的国家观,在强调中央控制(即威权统治)的同时,也在国家治理上希望分权和制约,并视家族政治和权贵资本为国家之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民族存亡之际,他以历史学家的深度论证“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形成其国家建构思想中的大民族观,深刻地影响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思想界,他的民族观成为国民政府的国家政纲,并为后来中国特有的民族思想和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的、理论的基本素材。“国家建构思想”中的国民及其文化是基本的元素,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要角之一,傅斯年提出新国民、新文化、新道德、新教育等社会改革(或改造)思想。终其一生,傅斯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社会国家的改造均矢志不渝。他个人在文学、语言文字、民族学、历史学、科学、教育等众多社会文化领域均作出重要贡献。“国家建构思想”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想。傅斯年长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发表了大量的关于经济方面的文章。他推崇工本主义,支持工业化,精准预测中国工业化的重点地域;肯定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大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主张经济平等,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铲除“豪门资本”;提出积极而有效的战时经济对策;就业问题的阐论等。他的经济思想在其国家建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近现代国家关系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在逐步加剧,任何近现代国家均存在复杂的国际关系,而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国际观常常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性元素之一。傅斯年的国际观在那个时代显得十分突出。傅斯年认为中国的命运与世界局势紧密相关,他对列国的对华态度和政策极为敏感,提出一系列精辟论断,准确预测到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转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坚持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傅斯年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他对苏美对峙、苏俄发展趋势、日本战后状态均有精当的论述,其务实和现代的国际观念,成为现代国家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遗产。与此同时,随着他对苏俄社会的深入了解,以及苏俄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严重侵害,傅斯年对苏俄社会主义展开了严厉批判,其阐论深邃。在“国家建构”的思想界面上,傅斯年是一位标杆性人物,在民国年间的思想家中很难找到这么完整的人物标本。本文对傅斯年与其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比较研究还未能展开,理论性的掘进还远远不足,有待未来再论述。我们也期待着有学者关注中国近现代“国家建构思想”这一宏大主题,汇总一百多年来此专题的基本历史文献,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和探索。

王素英[5](2015)在《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土司制度的建立、发展和终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由羁縻制度演化而来,是羁縻制度随着历史进步发展而形成的。西北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与西北地区的历史民族经济文化有密切联系,也与明清时期的西北边疆形势有重大关系。这在西北土司制度的特点中得到突出体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西北地区土司制度的发展趋向。对于明王朝而言,由于特殊的国情对于西北地区的治理尤为重要,如何使西北地区既能成为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也使其成为保障内地与藏区的之间的重要纽带是明王朝最为重视的问题。因此,明王朝在藏区实行政教合一、在西南地区实行以土制流土司制度的同时在西北地区推行了隶属于流官卫所军事体制之下的带有“土流参治”特性的西北土司制度。清承明制,在清初改土归流的背景下,西北土司在失去明代得以依附的卫所后,其土司制度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土流参治”转变为“土流分治”,这与清代西北边疆问题的变化和西北地区战略意义的弱化有重大关系。然有清一代,西北土司在逐步弱少、易于掌控,忠顺于朝廷的前提下,清政府也曾封授过一些小土司。西北土司制度的终结自清末民初直至建国初期最终完成。西北土司制度的建立是研究西北土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界较为流行的观点:土司制度建立于元代说。本文将从元代存在土司,但不存在土司制度及对元代不存在土司制度原因三方面来说明土司制度并非建立于元代,元代土司的存在并不代表土司制度的建立。土司制度的真正建立应为明代。《元史》中明人的“土官”情结使得元朝土司概念泛化,这是导致后来学者确认土司制度建立于元代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元代不存在土司制度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明晰土司制度建立于明代,本文从定义明代土司概念着手,总结出明代土司的主要特征,从而指明明代土司的概念相对于元代土司而言较为宽泛。此外通过对藏区“僧职土司”概念的考证与分析,指出所谓的“僧职土司”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僧官。形成这种误解主要有两个原因:藏族寺院具有既管民,又管僧的特征;藏区土司家族中一人身兼僧俗二职的个案现象。实际上,土司和僧官是隶属于两个不同行政部门的职官机构。最后,在界定明代土司概念的基础上对明代土司制度中土司的考核、封授、承袭、职责、赏罚等内容进行阐述,以此来说明土司制度是在明代建立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为了进一步明晰西北土司制度的运行特点,本文从明清时期西北土司制度的特点两个方面入手,对明代西北土司制度“土流参治”的具体形式:“土流参政”、“土流参设”、“土流参任”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做了分析总结。同时也对清代土司制度从清王朝对西北土司的管理以及“土流分治”特点和改土归流对清代西北土司的影响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在学界对于西北地区土司个案研究日趋深入的同时,本文也将西北地区部分土司作为个案研究,以此期盼对西北地区土司个案研究能够添砖加瓦,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同时也对中国土司制度下的土司的历史贡献从军事、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五个方面提出自己观点。总结出土司制度的存在、发展与终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现状。明清西北地区土司制度传承下的土司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洪忠佩[6](2015)在《镜子里的幻影》文中研究说明一那天公历是8月13日,农历是七夕情人节。午饭后,我送走市局的领导刚到办公室,手机嘀嘀地叫了,一条信息滑了出来: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愿做你今生的唯一……一个陌生的号码,一条让人怦然心动的短信。我想,在短信祝福满天飞的情人节,这样的表白有可能是发错号码了,也就没在意。我的办公室是一个套间,内带休息室和洗漱间。中午不

丁鹏[7](2010)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由八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论文结构;第二章“走进阿拉善”,主要阐述阿拉善概况、阿拉善蒙古人的来源、巴彦浩特镇概况以及汉族移民的主要来源;第三章“汉族移民物质文化变迁”,主要分析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个案、阐述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生计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变迁;第四章“汉族移民精神文化变迁”,主要阐述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语言、宗教信仰以及文艺的变迁;第五章“汉族移民生态法制观念的变迁”,主要阐述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规则的认识、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理念的接受以及他们对现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反思;第六章“互动与调适——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主要阐述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蒙古族核心价值观的改变;第七章“文化变迁的理论剖析”,主要阐述文化变迁的一般理论、阿拉善地域文化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巴彦浩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轨迹;第八章“巴彦浩特镇的民族关系”,主要阐述以蒙古族为核心的蒙汉和蒙回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巴彦浩特镇民族关系的总体评价及发展趋势。‘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汉族移民来到巴彦浩特这一蒙古族聚居区后,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引发了原有文化的变迁。而阿拉善地域文化则是影响巴彦浩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关键因素。虽然在巴彦浩特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演变的奠基者——蒙古族群体最先出现,他们凭借本土文化的优势,对早期进入这一区域的汉族移民群体的文化变迁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曾经使汉族移民文化处于草原文化的依附地位。但是随着汉族移民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蒙古族传统生计方式的改变,汉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调适互动也日益显现,影响到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与核心价值观念。从总体情况来看,巴彦浩特社区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和以汉族移民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正在经历着因区域文化系统内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形式介于“结合”与“融合”之间,汉族移民与蒙古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接纳,正处于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蒙古族,又不同于先前的汉族,然而蒙汉之间又互有差别的新的地方性文化形态。就当前巴彦浩特镇主要民族构成而言,蒙古族、汉族和回族占到总人口的99%。虽然蒙古族人口在巴彦浩特已经不占多数,但是他们仍然是这里的主体民族。因此,巴彦浩特镇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以蒙古族为核心的蒙汉关系和蒙回关系,而且基本呈现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格局。但是,由于民族差别、民族利益矛盾的客观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往来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新的文化碰撞或利益冲突。在目前巴彦浩特各民族杂居共处交往频繁的现实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这两种极端的民族观,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经济上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社会事业逐步改善、共享成果;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不断巩固蒙、汉、回等各民族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使巴彦浩特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推动下,在相互尊重、竞争互惠中走向共同繁荣。

李悦[8](2009)在《《诗人玉屑》之诗法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诗人玉屑》诗法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玉屑》诗学理论的归纳和诠释,其二是《玉屑》文献学方面的校刊与注释。前者是论文的重点,也是论文的正文部分;后者是论文的难点,以附录《<诗人玉屑>校注》的形式存在。《玉屑》作为一本诗话总集,不同于以往那些有感而发、随笔性质的诗话。菊庄先生在全书的结构安排上颇具匠心。本文对《玉屑》一书诗学理论体系总结如下:卷一到卷四论证宏观上的诗学理论。开篇《诗法》总论诗歌创作“以古为范,以创新为贵,以含蓄为美”的基本原则。然后在《诗评》部分选择了同时代(南宋)着名诗论家对具体诗作、诗人的评价作为论据来阐明自己的诗学主张。最后,对律诗的各种诗体、诗格、句法这些规则进行梳理。卷五到卷十一讲解微观上的创作方法。其创作方法的编排上则是按照诗歌创作的客观规律依次分为创作前、创作中和创作后三个阶段。首先,创作前先熟悉基本口诀和初学方法。然后,创作中先命意后造语,接着运用“用事”、“押韵”、“属对”这些古典诗歌的基本技巧,创作完成后对写成的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锤炼,使得作品要有所寄托、有所讽喻,以符合儒家诗教的正统要求。最后,通过长期的训练以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此外,菊庄先生还对各种作诗的弊端进行总结,以供学诗者参考。综上所言,笔者的对《玉屑》一书思想内容的梳理也会沿此逻辑体系来进行。全书分十二章,分别是:一、诗学理论部分:《诗法》、《诗评》、《诗体》、《句法》;二、创作技巧部分:《口诀》、《命意》、《造语》、《技巧》、《锤炼》、《讽兴》、《诗风》、《诗病》;《玉屑》文献学方面的校刊与注释是论文的难点,也是笔者对《玉屑》一书开拓性研究的起点。因为一切深入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善本材料以及对此材料字句的精确理解之上。据笔者考证《玉屑》一书的现行刊本(中华书局07年版),在文字上尚存在诸多问题,除开现行版本自身校刊的错误之外,更多的问题在于原着。《玉屑》作为一本诗话总集,菊庄先生在摘录诗话的时候,对于其摘引文献的某些错误未加考证就直接摘用了。这些错误包括知识性的和文字性的两方面。知识性的错误指那些诗话理论中阐发的与文学史不相符的情况。文字性的错误指该书中对古人诗词的引用与原作品有字句上的出入。因为诗话作为“以资闲谈”的工具,古人在写作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所阐发的道理、所引用的诗句,大多靠记忆并未去实际查证。因此从校刊的角度来说,笔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些错误的阐发、摘引进行修正。从注释的角度来说,《玉屑》中摘录的只言片语,失去了上下文环境,很多典故、字词都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甚至有很多典故连古人也存在着争议。对这种情况笔者则收录了各家之说,并推荐笔者认为最好的解释以备研究者参考。在对典故的考证注疏方面,笔者做了很多的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自己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长,同时也希望为同仁们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陶理,汪玢玲[9](2006)在《契丹“三后”的成败及其历史根源》文中研究说明契丹系我国古代民族,从兴起、极盛到衰微历经数百年,其间以皇后为代表的妇女发挥着重要作用。然其在奴隶制到封建制进化过程中,因汉化过快,且良莠不分,过多汲取汉文化中的糟粕,致使契丹由特重女权、尊崇母系、母后专政,男女相对平等,演化到后期推崇独对妇女严格禁锢的片面贞洁观,终致"妇女遭到历史意义的失败"。

徐新[10](2005)在《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望族的演变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但以往的望族研究往往集中在门阀望族的研究上,而对其他时期的望族,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望族的历史命运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本篇论文把无锡地区明清以来的市镇望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以近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为研究背景,在微观权力理论的框架内,采用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结合对无锡地区历史资料的分析,从望族的历史演变、发展环境、结构与功能、社会特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用等方面入手,将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探讨城市望族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发展演变的动因、类型、机制及其规律,展示望族的生活场景,揭示社会变迁与望族演变的互动关系,力求科学准确地评价望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通过权力研究分析望族的演变是本文的逻辑起点,本研究中的权力并不是仅仅指由制度化的科层组织提供的合法性权力,而是在占有、分配各种机会和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势力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一系列事件之中,并通过这些事件在互动过程中凸现。所以,望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就是权力的运作过程,也就是权力资源资本化的过程。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分析望族在角色转换与地位提升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策略与技术:(1)以钱氏的生活经历考察,再现望族以知识、社会关系为主的权力运作;(2)以秦氏故居的变迁,再现以声望、文化资源为主的权力运作;(3)以唐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再现以经济资源为主的权力运作;(4)以义庄、祠堂和族谱为线索,再现象征资本的循环过程。 作为一种文化型家族,望族的的特色就在于它的人文性。这使得望族能够维持家族的认同感和保有人才的优势,从而为望族的自我延存提供了动力。 望族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必然有兴盛和衰落的轨迹,但作为行动者,望族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科举的废除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冲击着古老的名门望族,迫使它走上了应变、自变的道路,一定程度地克服宗法性。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种种社会主义实践,使望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三反五反、反右斗争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等历次运动,将传统的文化结构进行了彻底的摧毁,预示着家族的衰落。然而望族权力资源的传递模式是相对稳固的,这就促使望族在社会转型中,保有传统优势和强大的应变能力,以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其后代至今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学术上有造诣、事业上有成就的,不乏其人。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社会的两次变革,预示着无锡地区的望族分崩离析的命运不可避免,但望族的传统优势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实际上要比我们所认为的强大得多。望族通过内部权力资源的不断转移,以及实践策略的不断丰富,仍会维持或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间力量的逐渐加强,以及私人财产的再度被承认,无锡地区不仅会产生新的望族,原有的望族将更容易东山再起。

二、公选何必都姓“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选何必都姓“副”(论文提纲范文)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吕文成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编撰缘由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编撰特色与价值
    三、相同范式与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凡例
        (二)材料来源说明
吕文成年谱长编
    谱前
    1898 年(出生)
    1901 年(三岁)
    1909-1912 年(十一至十四岁)
    1919 年(二十一岁)
    1920 年(二十二岁)
    1922 年(二十四岁)
    1923 年(二十五岁)
    1924 年(二十六岁)
    1925 年(二十七岁)
    1926 年(二十八岁)
    1927 年(二十九岁)
    1928 年(三十岁)
    1929 年(三十一岁)
    1930 年(三十二岁)
    1931 年(三十三岁)
    1932 年(三十四岁)
    1933 年(三十五岁)
    1934 年(三十六岁)
    1935 年(三十七岁)
    1936 年(三十八岁)
    1937 年(三十九岁)
    1938 年(四十岁)
    1939 年(四十一岁)
    20世纪四十年代
    1942 年(四十四岁)
    1944 年(四十六岁)
    1946 年(四十八岁)
    1947 年(四十九岁)
    1948 年(五十岁)
    20世纪五十年代
    1950 年(五十二岁)
    1951 年(五十三岁)
    1952 年(五十四岁)
    1953 年(五十五岁)
    1954 年(五十六岁)
    1955 年(五十七岁)
    1956 年(五十八岁)
    1959 年(六十一岁)
    20世纪六十年代
    1960 年(六十二岁)
    1961 年(六十三岁)
    1963 年(六十五岁)
    1964 年(六十六岁)
    1967 年(六十九岁)
    1969 年(七十一岁)
    1973 年(七十五岁)
    1974 年(七十六岁)
    1975 年(七十七岁)
    1981 年(八十三岁)
    谱后
结语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初析
        (一)年谱所含数据的统计与分类
        (二)谱主人物述评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编撰的得与失
        (一)《吕文成年谱长编》的史料考证
        (二)《吕文成年谱长编》的缺失
    三、将来可进行的研究方向
        (一)吕文成被指曾为日本人献艺
        (二)新月唱片公司
        (三)吕文成在海外的音乐活动
    四、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吕文成创作的粤乐作品(部分)
附录二 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
附录三 文中涉及的机构、社团
附录四 吕文成纪念活动相关论文
附录五 吕文成先生墨宝、手稿(部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几世花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4)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畴
    三、傅斯年研究成果综述
    四、傅斯年研究的盲点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思想鸟瞰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思想碰撞
        一、梁启超以国民为主体的民族国家观
        二、孙中山的单一大民族——“国族”一统的民族国家观
        三、“认同”中的碰撞与困惑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中的艰难抉择
        一、“向西看”的突进:五四时期的西方主题
        二、“向中看”的折中:五四时期的贤能政治主张
        三、新式独裁:“救亡”的苦药
第二章 “自由与社会主义的融合”:国家建构思想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傅斯年早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人类社会无穷的希望都要靠苏俄革命进行引导”
        二、苏式社会革命中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不是相背的
        三、日本作为社会革命的希望
        四、反对中国走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
        五、“世界是一个大共和国”
        六、“社会主义是去困穷 而不是去财富”论
    第二节 傅斯年自由主义思想
        一、“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
        二、人道的自由主义精神之体现
        三、践行自由主义信念,傅斯年议政而不从政
        四、对苏式社会主义缺乏自由的认识
        五、台湾自由主义之殇
        六、傅斯年自由主义的学源
    第三节 “自由与社会主义之融合”:傅斯年1945年的主张
        一、自由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二、资本主义框架内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三、自由主义是温和的社会主义
        四、自由社会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第四节 “自由与平等不可偏废,不可偏重”
        一、没有经济上的平等,其他的平等都是假的
        二、极端反对权贵资本
        三、非议中共,批判国民党独裁专制
        四、反对人治,主张政治制度改革
第三章 国家建构中的国家观与政府观
    第一节 对国家、国民、个人权威的体认
        一、“秦政到了现在,直可缩短为一天看”
        二、《中国现在要有政府》开启民国新式开明权威政治舆论之先河
        三、权威与后发的现代国家
    第二节 从历史观中成长和丰富的国家观
        一、泛国家思想
        二、国家统一高于一切
        三、单一民族国家的探求
    第三节 国家建构的模式选择
        一、崇尚新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二、关于政治体制模式的设计思想
第四章 国家建构中的大民族观
    第一节 “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民族观的基石
        一、汉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汉满蒙回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
        三、统一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民族思想和政策体系成型
        一、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探究
        二、傅斯年现代民族思想和政策的建构
    第三节 民族观的世界性释义
        一、美国民族政策与傅斯年的主张
        二、苏联解体后的俄联民族政策释义
        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印度宪法
    第四节 历史观与民族观及其他
        一、“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历史学根源
        二、“九·一八”事变后,以历史学启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思想
    第五节 傅斯年民族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鼓舞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二、“中华民族是整个的”的民族观成为国民政府的国家政纲
        三、民族观念的若干忧思
第五章 国家建构中的国民观
    第一节 现代国民观:社会契约论
    第二节 对中国国民性优点的肯定与赞扬
    第三节 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一、缺乏信仰,没有主义;好行小慧,关切应酬
        二、一盘散沙,缺乏责任心,麻木
        三、爱国心的淡漠
        四、好说大话
        五、文弱
    第四节 改造中国国民性的途径
        一、“唤起公众责任心”
        二、“造有见识的社会”
        三、国民应从改造自我做起
        四、加强学校教育
        五、对青年的军事训练,也是改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
        六、“先立人,后立国”,从“国民观”上根除皇权与专制
第六章 国家建构中的文化观
    第一节 近代文化概念与傅斯年的文化观
        一、韦伯的文化现代性
        二、“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观
        三、傅斯年的文化观简释
    第二节 创造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
        一、“新”的文化追求与国家建构
        二、“新文学”思想论
        三、新语言文字主张
    第三节 新国学论
        一、清代学问比较接近科学论
        二、反对过度重视经学
        三、赞成整理国故
        四、反对国粹论,反全盘西化论
        五、极端的“反中医”论
    第四节 科学观
        一、“精神的科学观”
        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反“太极图”论
    第五节 历史学论
        一、史料及史学,只“求实”不为致用
        二、人类历史发展的“抛物线”论
        三、对中国上古史的反思和求证
        四、通过历史对国民进行训练
    第六节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教育
        一、“办大学为的是学术,为的是青年,为的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
        二、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对大学教育制度的思考
        四、傅斯年对台湾大学教育的贡献
第七章 国家建构中的经济观
    第一节 工本主义论:劳动及公平地占有世界
    第二节 支持工业化与国家经济重心区域论
        一、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东部经济“新渊源”论和“创新实业”论
        三、“大工业农牧圈,是中华民国建国的大本钱”
    第三节 对经济全球化的初步认识:“协调商战本比协调兵战尤难”
    第四节 战时经济政策论
        一、1932年提出彻底地布置“华北的军财情形”,“以便成立长久的有效抵抗”
        二、“中日经济提携”:中国灭亡之速路的经济学解释
        三、“善理财者当予增税、发公债、节约、借外债四项”积极的抗日财政政策和救急的难民政策
        四、抗日时期交通政策与建议
        五、抗战时期的“自给自足”经济论和平抑物价论
        六、“拒绝以伪币为交易之媒介”:战后反对掠夺性币制兑换
        七、建议实行“战时利得税”
    第五节 论“豪门资本之必须铲除”
        一、民国末期国家经济结构及豪门资本的形态
        二、批判豪门资本
        三、针对豪门资本膨胀的解决方案
    第六节 遗落的珍珠:傅斯年经济思想的价值
第八章 国家建构的参照:对苏联制度从赞扬到抨击
    第一节 “俄国式革命是社会革命”:1930年代前对苏俄的赞扬
        一、思想自由、社会革命及其“世界共和国”理想,是傅斯年赞扬苏俄的思想基础
        二、苏俄对中华民国的相对友好态度,是傅斯年支持苏俄的现实理由
    第二节 1930年之后对苏俄认识的转变
        一、不赞成苏俄“将整个世界进展视作直线过程”的历史观
        二、“中国不能走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的理由”
        三、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形势分析及俄国的抵抗
        四、自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合作,开创近代光明的出路
    第三节 1943年之后对苏俄的抨击
        一、1943年后开始对苏俄的高度警惕
        二、1945年后,傅斯年“帝俄之暴”的愤慨与“必须和好”的委曲
        三、1948年底之后,对苏俄展开全面批判,认为苏俄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帝国主义和“独占式国家资本主义”
第九章 国家建构中的国际观
    第一节 世界共和国与“蓝色国际”
        一、思想自由的近代精神和非暴力革命论
        二、“世界共和国”论
        三、国民政府应建立“蓝色国际”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外关系及世界局势的认识
        一、法国宰割导致德国迅速右倾,“法德问题恰是世界最大的墓地”
        二、“东北之大变关系世界大局者过于巴尔干”,英美与日本在东亚的矛盾不可调和
        三、“历来的英国政府是不可靠的”,英国“既靠天,又随人,虽努力,而鬼混”,其绥靖政策危害世界
        四、对日俄形势的分析,认为日俄矛盾必将激化
        五、中国必须依靠国联
    第三节 二战胜利前后的国际观
        一、1943年在《战后建都问题》中预测苏俄对中国的威胁
        二、对1944年至1945年二战欧洲战场的预测
    第四节 国际观中的预见性
        一、“世界成了一大分工”:近代新经济局势论
        二、国际社会中“社会组织的文明进步远赶不上科学成就的文明进步”
        三、“以多元代替一个重心之新的国际政治合作机用”论
        四、傅斯年对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世纪格局的认识
        五、“接壤”论与“接触”论
        六、“极端的语言分国界是很困难的”
        七、对战后日本的认识:“二三十年后必又来生衅”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资料
    二、傅斯年研究文献
    三、傅斯年研究的外文资料
    四、课题相关着作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5)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元代不存在土司制度之辨析
    第一节 元代的“土官”与“流官”
        一、元代的“流官”
        二、元代的“土官”
    第二节 元代不存在土司制度之原因
        一、职官体系
        二、册封制度
        三、选拔与升贬
        四、世袭制度
        五、土司是否缴纳赋税视归附中央程度而定
第二章 明代土司及土司制度
    第一节 明代土司概念
        一、土司不一定世袭
        二、客籍土司
        三、土司俸禄与土民纳税
        四、明代土司概念
    第二节 僧职土司之考辩
        一、关于“僧职土司”
        二、“僧职土司”不存在之原因
        三、番僧纲司的特殊性
    第三节 明代土司制度
        一、明代土司之考核
        二、明代土司之分授
        三、明代土司之职责
        四、明代土司之赏罚
第三章 明代西北土司制度之探析
    第一节 明代西北土司制度之建构
        一、“土流参政”
        二、“土流参设”
        三、“土流参任”
    第二节 治理模式与发展趋向
        一、明代西北土司之治理模式
        二、西北土司制度之发展趋向
第四章 清代西北土司制度及特点
    第一节 清代对土司的管理
        一、清代对西南地区土司的管理
        二、清代对西北地区土司的管理
    第二节 “土流分治”在西北的实施
        一、“以流制土”土司制度的优越性
        二、西北土司对清政府的依赖心理
        三、西北土司走向汉化及分化的必然趋势
        四、清初西北地区“土流分治”的措施
    第三节 改土归流的影响
        一、清初改土归流之影响
        二、“土流分治”特点形成之原因
第五章 西北土司个案研究
    第一节 岷州卫土司
        一、岷州后土司家族之仕官
        二、岷州后土司家族之僧官
    第二节 西宁卫土司
        一、土司李南哥
        二、土司李英
        三、土司李文
    第三节 宁夏土司
        一、宁夏土司
        二、宁夏土司之特点及原因
结语
    一、明清时期西北土司制度总论
    二、土司制度下中国土司的重大贡献
附表一:《元史》中的“土官”记载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6)镜子里的幻影(论文提纲范文)

(7)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走进阿拉善
    第一节 阿拉善概况
    第二节 阿拉善蒙古人的来源
    第三节 巴彦浩特镇概况及汉族移民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 汉族移民物质文化变迁
    第一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个案分析
    第二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生计方式变迁
    第三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饮食习惯变迁
第四章 汉族移民精神文化变迁
    第一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语言变迁
    第二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宗教信仰的变迁
    第三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文艺变迁
    小结
第五章 汉族移民生态法制观念变迁
    第一节 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规则的认识
    第二节 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理念的接受
    第三节 汉族移民对现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互动与调适——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汉族移民对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变化
    小结
第七章 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剖析
    第一节 文化变迁理论阐释
    第二节 阿拉善地域文化是影响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关键因素
    第三节 巴彦浩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轨迹
第八章 巴彦浩特镇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巴彦浩特镇的主要民族构成
    第二节 巴彦浩特蒙汉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第三节 巴彦浩特蒙回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第四节 巴彦浩特民族关系的总体评价及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诗人玉屑》之诗法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魏庆之其人与《诗人玉屑》
    第二节 《诗人玉屑》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诗法
    第一节 严羽论诗
    第二节 朱熹论诗
    第三节 杨万里论诗
    第四节 赵蕃、龚圣任、吴可论诗
    第五节 姜夔论诗
第二章 诗评
    第一节 杨万里评诗
    第二节 敖陶孙诗评
    第三节 严羽的诗评
第三章 诗体
    第一节 宋人论诗"体格法"三者不分
    第二节 沧浪《诗体》的辨体研究及文献疏证
    第三节 《诗体下》的诗格本质
第四章 句法
    第一节 句法的技巧
    第二节 唐人经典诗句分类品藻
    第三节 宋人经典诗句品藻
    第四节 风骚句法产生的源头及特点
第五章 口诀
    第一节 《口诀》叙述模式溯源
    第二节 《口诀》篇所体现的诗学观点
    第三节 初学蹊径
第六章 立意
    第一节 宋代诗"意"的独特本质
    第二节 以意为主文辞为辅的创作原则
    第三节 立意要深远、含蓄、意脉贯通
第七章 造语
    第一节 以故为新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
    第二节 务去陈言追求新警动人的艺术效果
    第三节 从俗语、禅语中吸收新鲜的语言因子
    第四节 咏物造语追求自然但切忌直白
    第五节 注重单字、响字的推敲
第八章 技巧
    第一节 用事
    第二节 押韵
    第三节 属对
第九章 锻炼
    第一节 对锻炼的强调和宋人才气的缺失
    第二节 化用前人的诗句为己所用
    第三节 浅论宋人的"点化"和"剽窃"
第十章 比兴
    第一节 儒家诗教的传统在宋诗中的发扬
    第二节 比兴手法的内涵与运用
    第三节 "戒讪谤"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第四节 浅论"白战"的艺术诗法
第十一章 诗风
    第一节 两类"诗风"研究的辨析
    第二节 魏庆之诗风分类的等级性
    第三节 "含蓄"与"自然"的融合
    第四节 知音门的补辑及所寄托的深意
第十二章 诗病
    第一节 《诗病》版本辨析
    第二节 诗病类型分析
    第三节 《沧浪诗话·考证》之辨证
《诗人玉屑》校注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 研究前提
    二 研究主旨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年旧事话名门
    一 历史溯源
    二 近代流变
    三 雁过留声
第二章 太湖惠泉孕望族
    一 发展环境
    二 家族规模
    三 权力结构
第三章 朱门深深深几许
    一 人才优势
    二 人文内涵
    三 平民精神
第四章 雪泥鸿爪慕钱家
    一 家族挽歌
    二 婚姻生活
    三 家风传承
    结:德泽遗存
第五章 世泽流长仰秦氏
    一 诗书传家
    二 孝传秦园
    三 再见故居
    结:曾经灿烂
第六章 六世其昌耀唐门
    一 先世源流
    二 代有才人
    三 厚积薄发
    结:形散神聚
第七章 寻典觅祖皆有意
    一 家谱寻根
    二 义庄睦族
    三 祠堂联宗
第八章 造福桑梓总关情
    一 繁荣经济
    二 稳定地方
    三 发展文化
结语
    一 裂变与选择
    二 权力的日常呈现
    三 权力的实践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公选何必都姓“副”(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吕文成年谱长编[D]. 冯希. 星海音乐学院, 2020(08)
  • [3]几世花红[J]. 谷运龙. 民族文学, 2019(04)
  • [4]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 彭池. 武汉大学, 2015(03)
  • [5]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D]. 王素英. 兰州大学, 2015(02)
  • [6]镜子里的幻影[J]. 洪忠佩. 四川文学, 2015(01)
  • [7]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 丁鹏. 兰州大学, 2010(07)
  • [8]《诗人玉屑》之诗法考论[D]. 李悦.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 [9]契丹“三后”的成败及其历史根源[J]. 陶理,汪玢玲. 东北史地, 2006(01)
  • [10]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D]. 徐新. 上海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为什么公选姓“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