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的“原则英雄”

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的“原则英雄”

一、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笔下的“准则英雄”(论文文献综述)

焦玉山[1](2020)在《海明威“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显得极为特殊。海明威罕见的在长达近10年的时间里创作了24篇以尼克·亚当斯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可见作家对该系列小说的重视程度。本文从“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出发,探讨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旨在对该系列小说进行全面地分析与把握。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简单介绍“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包含的作品以及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梳理海明威的人生经历与“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创作的关系,分析小说的自传性成分。本章以海明威早期主要经历为标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海明威的童年经历、战争经历和战后回归。结合海明威的经历和小说文本不难发现,海明威赋予了尼克与自己相似的成长环境与人生经历。尼克系列故事中许多篇章都有海明威自我经历的影子,他们都出生在密歇根北部,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热爱自然环境,在战争中负伤等等。可以说,尼克系列故事来源于海明威的生活,是作家对自身经历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晶。第二章由具体文本出发,探讨海明威塑造尼克·亚当斯人物形象的过程,以及尼克形象的独特性。尼克在小说中经历了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过程,他的性格特征也在不断变化,最终表现出准则英雄的特质。尼克在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外部影响不同,童年时期主要是见识社会暴力和认识死亡的过程,战争时期则因身心受创而产生迷惘情绪,战后则处于反思和成长阶段。尼克的经历注定其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这就使得他区别于海明威笔下其他的准则英雄形象,从而构成该形象的独特性。第三章聚焦于“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的多元书写,旨在分析文本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本章从印第安书写、自然书写、战争书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对时代的深刻反映。海明威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也不例外。小说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时代繁华外表下的危机。印第安书写聚焦于尼克系列故事中涉及印第安题材的篇章,根据作家对印第安人生存状态的反映,分析作家的种族意识和人文关怀;自然书写则聚焦于小说中的自然风光,分析海明威书写自然的作用与目的;战争书写则聚焦于系列小说中战争题材的作品,分析作家对战争的表现与反思。

龚紫斌[2](2019)在《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泛弥漫于20世纪前后西方文化中的原始主义思潮,受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哲学转向、人类学对原始文化的再发现与价值重估、艺术走向审美自律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与现代主义之前的原始主义表述的明显差异性。海明威受现代主义时期原始主义审美新变化的影响,结合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丰富的民族志知识,形成了对“原始主义”的独特理解与审美表达。在其文学创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破除了“二元论”以及“白人中心论”等思想藩篱后,“原始人”不再是白人凝视的“他者”或自身欲望的呈现,而成为白人主体自我历史循环叙事的一部分。经过不断重组,“原始人”不再是原始土着的专属名称,白色人种下层群体及次等文化他者也不约而同地成为“原始话语”的一部分;二是通过对原始世界观以及神话的重塑,回复到一种古老的思想模式,在返归原初人类心理状态之际,达到重构现代文明人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的目的;三是借助“原始人”直觉、本能、非逻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表达对奇异、恐怖的外部世界的感受时,揭示世界的荒谬、文明的病态、人性的偏狭及生命的脆弱等,达到批判与反思的目的;四是向原始家园场景的不断返归,恢复了原初人类认识的整体性,在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中,探寻人类自我的本真状态,实现主体精神的更新与重生,展开在现代世界中对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本论文将海明威的小说创作置于现代性语境之中,从四个方面对其“原始主义”内容展开研究:其一,从追溯“爵士时代”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法国巴黎社会文化对原始主义不一样的理解与态度开始,来考察海明威原始主义倾向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其二,将海明威小说中具有“野蛮人”气质的人物形象视作是一群在现代生活中重生的“原始人”来进行解读,重生的“原始人”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呈总体反讽色彩的“行为艺术”将内在的生命力变得具有可视性与可解性,反映出现代生活的日益破碎与断裂,他们是现代生活中的英雄主体;其三,把海明威返归原始家园场景的书写理解为一个不断“辖域化”、“解域化”的空间运动过程,它实现的不仅是故事人物在地理位置上的变动,让主体从功能化、等级化的社会空间里散逸出来而进入多元化、异质性的“他者空间”,更提供了一种反思与解构的思考模式,让返归原始自然的过程最终成为一场寻找真实自我的心灵之旅;其四,集中探讨作品中关于原始诗性智慧的复归与运用,海明威对许多神话质素实施改造,进行叙事的仪式化处理,这既是对现代主义时期回归原始呼声的响应,也透露出海明威希翼借助对诗性智慧的运用,实现对现有世界和人类自身局限性的突破,寻找到一种人类理想化的生存境遇。本论文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是在现代性语境中重新生成的结果,他的原始主义既具备现代主义时期原始主义的新特征,又有所差别;第二、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与现代主义有许多“家族相似”特性,其边缘化叙事、新文化空间的开辟、激进的反资产阶级现代性立场以及批判性锋芒的呈现,都使其成为一种主流叙事话语之外的现代主义,它是现代主义的另一类面孔。

杨柳[3](2017)在《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虚无主义思想》文中指出海明威是"迷惘一代"的代表性人物,受20世纪美国的社会思潮以及其个人经历的影响,其作品从人物描写到情节设置都带着悲观虚无的色彩,表达了作者虚无的人生观与爱情观。同时作者又描写了大量的硬汉形象,从尼克到桑迪亚哥,硬汉形象逐步显明与完善,在残酷的现实世界中逐步完成自我救赎。

刘仁丽[4](2017)在《厄纳斯特·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美国着名小说家厄纳斯特·海明威,以其独具特色的“冰山风格”塑造了大批“硬汉形象”,并将“硬汉精神”所彰显的主体生命意志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国当代着名作家陈忠实在创作中广泛地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含英咀华,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过程中塑造了仁义、坚韧的“平民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平民英雄”与“硬汉”所共有的精神内核是相似的。以比较的视域将两位作家笔下的“硬汉”式人物形象加以分析,能透视中美文化内质的差异从而以更包容的方式来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一共有四章。第一章,首先论述海明威与陈忠实的“硬汉”经历及其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海明威亲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创伤体验又造就了他的“硬汉”性格。陈忠实在求学期间也曾遭遇挫折,他曾因经济原因休学,还曾遭遇高考落榜的打击。在“文革”中,他被划入“保皇派”,陷入了被批判的绝境,但这些经历并没有使他被困难打倒,反而为他塑造“平民英雄”积累了创作素材。两位作家相似的“硬汉”经历为其塑造“硬汉”形象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总体比较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硬汉形象”的相似点,这些“硬汉”们首先都有“准则英雄”的优雅风度。他们不畏痛苦和死亡,刚毅勇敢,始终在逆境中维护人性的尊严,保持重压下的优雅。同时,作为平民的他们,也彰显着“仁者”的博爱精神。虽然“硬汉”们来自普通家庭,但是他们都能顾全大局,有集体合作意识,体现着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博爱精神。共同的“硬汉精神”内核既有文学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硬汉形象”所承载的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为世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画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启迪着“心为物役”的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受挫能力,铸就“坚如磐石”的“硬汉”品质,张扬个性,充分彰显青春的活力。第三章,具体分析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区别,这体现在“硬汉精神”的内涵不同;“硬汉”们的成长过程(生存际遇)有别;“硬汉”们反抗的对象、反抗的程度不同等方面。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能竭尽全力与生存境遇搏斗,体现出“硬汉精神”反抗的彻底性。陈忠实笔下的“硬汉”是封建宗法制的卫道士,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革命以及政治运动持中庸的态度,有一定的保守性。“硬汉精神”内涵的差异性也体现着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性。“海式硬汉”沿着“迷惘——坚定——成熟”的成长轨迹,性格渐趋稳定、理智。“陈式硬汉”成长过程不明显。这主要源于两位作家自身的经历、社会身份的不同。“海式硬汉”反抗的对象比较宏观,它们大多是战争、死亡等人类共性抗争难题,因反抗任务的艰巨,“硬汉”们反抗的程度彻底而悲壮。“陈式硬汉”反抗的对象比较具体,它们多是生活中不符合封建伦理纲常、伦理秩序等问题。在社会进步思潮的冲击下,“硬汉”们的反抗显得微弱,甚至显得不合时宜。第四章,具体深入文本,分析作家塑造“硬汉形象”的艺术手法的异同。两位作家创作艺术的共同之处就是以人物关系来映衬“硬汉”的双重性格。这种人物关系主要体现在“硬汉”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两位作家都以女性来映衬“硬汉”们刚健、雄壮的男性力量,然而,在这种映衬关系中也体现着“硬汉”们的男权意识。两位作家还注重以象征手法来突显环境中意象的“意味”,从而使得小说中人物性格更为丰满。读者通过解码意象,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硬汉”特点。由于两位作家创作理念的不同,其语言形式与叙述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海明威行文简洁,多用短句和口语。他通过频繁转化叙事视角来增强形象塑造的表现力度。陈忠实多用长句和方言。他遵从“人物文化心理结构”理念来塑造人物,在宏大叙事中勾勒出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各章论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硬汉形象”,更深刻地理解两位作家塑造“硬汉形象”的深层精神诉求以及中美文化差异。两位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艺术手法各有千秋,在比较中能更深刻地洞悉作家的创作理念,从而寻出共同的文学规律与美学据点。

全红霞[5](2016)在《《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文中提出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纪着名的美国小说家,其早期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以特有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最高成就,和美国现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在中国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论文将在译介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小说八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出版、发行、研究和评论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以求从宏观上认识《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和研究现状。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76年文革结束前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这一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战前对小说的译介,第二阶段是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第二部分是1977年以来《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论述对象。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全面发展,国外的文学理论也开始传入中国,《永别了,武器》终于迎来了春天,部分旧译本再版,新译本层出不穷,学术论文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学术界对该小说的译介与研究正在不断地发展。笔者将围绕人物形象研究、小说思想研究、小说的艺术特色研究、译本研究以及相关的电影影评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此外,笔者在相应章节下也会引入美国对该小说的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并对一些异同和侧重点做出解释。第三部分是运用相关的翻译理论对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史进行分析。笔者从当时的政治语境出发,运用埃文·佐哈尔(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勒费弗尔(Andre Lefevere)的操纵理论,从政治、意识形态、语言、文学、翻译等多角度考察,深入探究特定时期内操纵《永别了,武器》译介的各种因素,对小说译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以期对该小说的译介情况及背后原因作更系统的研究。能从这一个案中,可以看出译入语文化体系内的诸多因素到底是如何对文学作品的译介产生影响的。从整体的研究状况来看,文革结束后,学者们越来越多地从多元视角展开研究,极大地开拓了《永别了,武器》的研究范围。成绩应该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论文“扎堆儿”现象严重,同时,对照中西方对《永别了,武器》的相关研究内容及发表时间,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不少论文是照着西方的路子在研究,学术界对该小说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都有待加强。

郭欣[6](2016)在《逆流而上的生命追求—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与英雄主义情结》文中认为海明威的成长经历使得他很早就开始与死亡有了接触,并且终其一生都对死亡进行着饶有兴趣的思考。家庭环境与海明威性格的形成和其兴趣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海明威的独特个性、战争经历和海明威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都对海明威独特的个人生死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窥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他的深刻影响。审视海明威的大部分作品,可以看到,它们都有着相同的死亡主题。但海明威对死亡的认识是从疑惑、恐惧到直面死亡再到超越死亡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过程。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成功塑造了无数硬汉形象。这些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在重压下依然保持优雅风度,坚持不懈地与命运抗争。他们身上坚毅的性格、进取的品质和超凡的勇气,无不体现出一种英雄主义。这是海明威所践行的,对抗死亡的有力武器。这些海明威式英雄身上所展示出的悲剧精神和崇高美,激励着困顿中的人们追求生命的价值,维护人类的尊严。在考察海明威生平、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后看到,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死亡意识与生命意识是不断演变与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作者对于世界和命运的看法从未从悲观中走出,然而,对待生命,海明威不但不消极,还流露出自信,给人昂扬向上的感受,并传递着乐观与希望的光芒。海明威的死亡意识中透露出他的个人生死观。他作品中的死亡意识随着他生死观和价值观的成熟而不断丰富。在二十世纪荒诞的审美背景下,海明威的作品中依然透露出独特的英雄主义,他通过对一系列英雄形象的塑造,通过对硬汉的颂扬,彰显了作者对于人类未来的信心,也向读者诠释了:个体生命必然走向死亡这一现实,并不能阻止人类超越死亡,实现理想,追求永恒。

李冬梅[7](2016)在《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文中认为存在主义倡导的悲观、虚无、无因果关系的思想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在解读海明威的多部小说中存在主义思想烙印的同时,提出海明威作品创作的哲学内涵,不仅能加深理解存在主义,更能使读者掌握海明威深入浅出的创作思想。

刘智欢[8](2014)在《虚无中的抗争——论海明威的“准则英雄”》文中研究说明海明威塑造了着名的"准则英雄"来对抗一个"异我",传统价值观丧失,混乱不堪的世界。评论家大多认为"准则英雄"体现了坚强,无畏,充满勇气等性格特点。但实际上,海明威式英雄的共性并非性格特点,而是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的遭遇使他们意识到生存的荒谬和虚无,但他们坚信"要在重压之下保持优雅风度"为基准的律令,不屈不挠地和虚无作斗争,寻找人生的坐标和意义。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四部长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力求证实"准则英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揭示"准则英雄"的抗争对现代人生存的哲学意义。

潘艳慧,张丽娟[9](2011)在《论海明威小说的非理性主义色彩》文中研究表明海明威的很多小说都呈现出浓重的非理性主义色彩。人物异化、荒诞和非本真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对立、人物孤独空虚的内心世界等因素使他们包括有着优雅风度和精神品质的"准则英雄"在面对困境时,或者强硬地对抗,或者本能地逃避,或者采取非理性的行动,或者最终步向死亡。由于小说中人们生存的意义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疑问,人物与外部世界的对抗性行为的本身变得近乎虚妄。这些非理性主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悬置了海明威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寻。

邓曾[10](2010)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异化因素及其自我拯救之路》文中研究指明“异化”是指: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类丧失了自我与本质,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精神自由,丧失了个性,人变成了非人,人格趋于分化。目前评论界的各国研究学者在分析海明威作品时,都承认海明威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战争、暴力、邪恶、堕落、恐惧和绝望的荒诞世界,充分肯定了海明威对人生异化感、荒诞感、虚无感的体认。本文试图以海明威作品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运用西方马克思异化理论对西方这个荒诞、虚无的异化世界进行深入剖析,讨论分析其包含的异化因素,并探究海明威通过文学书写所积极倡导的反抗异化的人类自我拯救之路。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析海明威小说中异化因素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成因,第三部分分别从社会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人的心理领域三个方面阐述了小说所呈现的的异化因素,第四部分则从塑造硬汉子英雄、建立与大地的联系、远离物化世界回归大自然来分析海明威对抗异化的自我拯救之路。第五部分为结语。笔者以马克思和弗洛姆的异化说为理论支持,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解读,探讨涵盖在海明威小说里的异化因素,归纳整理出海明威在面对异化世界的积极自我拯救的抗争之路。

二、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笔下的“准则英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笔下的“准则英雄”(论文提纲范文)

(1)海明威“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之源:海明威与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
    第一节 橡树园的海明威与密执安北部的尼克
    第二节 海明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节 战后的恢复与反思
第二章 成长之痛:尼克·亚当斯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战前:暴力与死亡
    第二节 战时:迷惘与创伤
    第三节 战后:自愈与成长
    第四节 尼克·亚当斯形象的独特性
第三章 时代之镜:尼克系列故事的多元书写
    第一节 印第安书写
    第二节 自然书写
    第三节 战争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2)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海明威“原始主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海明威“原始主义”倾向的现代溯源
    第一节 “爵士时代”大西洋两岸的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
    第三节 原始“世界观”的现代重溯
第二章 作为“行为艺术家”的“原始人”
    第一节 “野蛮人”重生
    第二节 现代生活中的“行为艺术家”
    第三节 反讽式“英雄”呈现
第三章 通往心灵的原始家园场景书写
    第一节 “世界图像的时代”与现代伤痛之地
    第二节 “边疆神话”与美国化边缘地带
    第三节 通往中心之旅
第四章 原始主义诗性智慧的复归与运用
    第一节 意象主义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 神话质素的借用与改造
    第三节 叙事的仪式化处理
结语:现代主义的另类面孔
致谢
参考文献

(3)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虚无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无主义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
    (一) 虚无的人生观
    (二) 虚无的爱情观
二、虚无中的抗争———硬汉形象愈来愈鲜明
三、海明威虚无主义世界观产生的原因

(4)厄纳斯特·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的海明威研究现状
        0.2.2 国内外的陈忠实研究现状
1 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
    1.1 海明威的“硬汉”经历及其笔下的“硬汉形象”
        1.1.1 海明威的“硬汉”经历
        1.1.2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1.2 陈忠实的“硬汉”经历及其笔下的“硬汉形象”
        1.2.1 陈忠实的“硬汉”经历
        1.2.2 陈忠实笔下的“硬汉形象”
2 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硬汉形象”的类同性比较
    2.1“准则英雄”的优雅风度
    2.2“平民英雄”的仁者之爱
    2.3“硬汉精神”研究的意义
3 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差异性比较
    3.1“硬汉精神”内涵的相异特色
    3.2“硬汉”们成长的历程相异
4 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
    4.1 间接塑造人物的类同比较
        4.1.1 以人物关系来映衬“硬汉”的双重性格
        4.1.2 以象征手法突显意象的“意味”
    4.2 创作理念的差异比较
        4.2.1 语言形式的差异比较
        4.2.2 叙事艺术的差异比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76年以前对《永别了,武器》的译介
    一、抗战前对小说的译介
    二、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对小说的译介
    三、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对小说的译介
第二章 1977年以来对《永别了,武器》的译介
    一、人物形象研究
        (一) 关于亨利
        1. 亨利
        2. 亨利与其他人物的比较
        (二) 关于凯瑟琳
        1. 凯瑟琳
        2. 凯瑟琳与其他人物的比较
        (三)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四) 人物塑造的缺陷
    二、小说思想研究
        (一) 主题思想
        1. 战争、爱情与死亡
        2. 寻找家园
        (二) 创作思想
        1. 作家自身经历与小说
        2. 其他作家对该小说创作的影响
        (三) 其他思想
        1. 性取向
        2. 现代主义思想
        3. 生态主义思想
    三、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整体叙事艺术
        (二) 象征
        (三) 对话
        (四) 讽刺
    四、译本研究
    五、相关的电影影评
    小结
第三章 《永别了,武器》中文译介的理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陆《永别了,武器》中译本一览表
附录二:港台《永别了,武器》中译本一览表
附录三:中国《永别了,武器》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6)逆流而上的生命追求—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与英雄主义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明威的生死观及其文化价值
    第一节 海明威个人生死观
        一、正视死亡与超越死亡
        (一)直面死亡
        (二)挑战命运
        (三)超越死亡
        二、海明威生死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下海明威生死观透析
        一、欧美文化背景
        二、西方非理性人文倾向的影响
    第三节 文学背景下海明威生死观透析
        一、文学思潮变异
        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变化
第二章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第一节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一、海明威死亡观对其创作中死亡主题的影响
        二、海明威作品中死亡主题的表现
        三、海明威作品中死亡主题的意义
    第二节 海明威作品中死亡意识的不同表现
        一、懵懂期——对死亡的疑惑与幻想
        (一)《三下枪声》
        (二)《印第安人营地》
        二、成长期——对死的困惑对生的迷惘
        (一)《太阳照常升起》
        (二)《永别了,武器》
        三、成熟期——与死亡对抗
        (一)《丧钟为谁而鸣》
        (二)《老人与海》
        四、不断深化的死亡主题及其意义
第三章 海明威的英雄主义情结及其文学典型
    第一节 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内涵与特点
        一、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内涵
        二、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特点
    第二节 海明威的英雄主义情结与海明威式英雄形象
        一、海明威的英雄主义情结
        二、海明威式英雄形象
        (一)杰克·巴恩斯——被边缘化的英雄
        (二)亨利·菲特利——“迷惘”的英雄
        (三)罗伯特·乔丹——为理想献身的英雄
        (四)桑提亚哥——超然的英雄
    第三节 英雄主义与死亡意识的关系
第四章 海明威式英雄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悲剧精神与崇高美
        一、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与悲剧思想
        二、人物的悲剧精神与崇高美
    第二节 影响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明威作品中战争的世界
二、海明威作品中非理性的世界
三、海明威作品中虚无的世界

(8)虚无中的抗争——论海明威的“准则英雄”(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无的人生
二、虚无中的抗争

(9)论海明威小说的非理性主义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存空间的灰暗
二、情感世界的荒寂
三、行为动机的凋敝

(10)海明威作品中的异化因素及其自我拯救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作品中异化因素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成因
    1.1 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风貌
    1.2 非理性的哲学思潮的影响
    1.3 海明威传奇的人生和独特的性格
第二章 海明威小说中的异化因素
    2.1 海明威作品里生产领域里的异化因素
    2.2 海明威作品里消费领域的异化因素
    2.3 海明威作品中西方人心理领域的异化因素
第三章 海明威探寻的自我拯救之路
    3.1 以人性尊严和精神的超越抗拒异化
    3.2 寻找与"大地的联系"
    3.3 远离物化世界,回归大自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笔下的“准则英雄”(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明威“尼克·亚当斯”系列小说研究[D]. 焦玉山.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D]. 龚紫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虚无主义思想[J]. 杨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4]厄纳斯特·海明威与陈忠实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比较研究[D]. 刘仁丽. 辽宁大学, 2017(03)
  • [5]《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D]. 全红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6]逆流而上的生命追求—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与英雄主义情结[D]. 郭欣.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7]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J]. 李冬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8]虚无中的抗争——论海明威的“准则英雄”[J]. 刘智欢.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5)
  • [9]论海明威小说的非理性主义色彩[J]. 潘艳慧,张丽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海明威作品中的异化因素及其自我拯救之路[D]. 邓曾.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存在主义与海明威的“原则英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