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

天津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

一、天津市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逸[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文中认为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科学意义上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重点区域,对阐释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谱系论”和“文明论”为理论基础,本文试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考古学文化及其所表述的文明进行整合研究,以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空范畴内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情况。论文第一章对本文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作出界定,简要回顾“两论”在东北地区考古研究中形成与运用的发展历程,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程序。论文第二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将中国东北地区划分为十个地理—文化区,即辽西地区、西辽河流域、下辽河流域、辽东半岛地区、西流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嫩江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以层位学和类型学为基本方法,以陶器纹饰和器型为主要着眼点,对上述十个地理—文化区内所包含的诸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期定年研究,初步建立起各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同时,从陶器纹饰、器型组合的共性与差异出发,辨识出了一些以往未被识别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将个别过去所划分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合并为同一考古学文化;以及将部分曾经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拆分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总之,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定性与定年的全面梳理。论文第三章主要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谱系关系和文化格局的研究。首先,通过将上述十个区的文化编年序列进行横向串联,建立起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其次,立足于文化的编年序列,着眼于陶器的纹饰器型,对诸考古学文化的纵向传承与横向渗透关系进行解析,由此构建出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最后,以历时性演进的年代顺序为叙事脉络,以共时态互动的文化关系为分析主干,分阶段、分层次地探讨我国东北不同地区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相互联系,即文化格局的演进与变动。论文第四章是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该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在前文所搭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平台之上,以年代早晚关系为线索,以物质遗存所反映出的社会演进现象为标准,分谱系、分阶段地剖析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演进脉络。属查海时代的小南山文化、双塔一期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涌现出了玉质礼器,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初步走向分化。仰韶时代早、中期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宗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赵宝沟文化晚期和红山文化中期为代表的辽西地区神权和军权或已开始确立。至仰韶时代晚期,处于晚期阶段的红山文化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神权进一步发展,王权正式形成,标志着红山文化晚期跨入文明时代。基于诸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划分出文明启步、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对红山文化所代表的渔猎主导型文明以及红山文明的消亡原因、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第五章依据经过科学鉴定的动、植物遗存材料,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文化的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突出了渔猎主导型经济在东北文化区文化面貌塑造和社会发展特点形成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论文第六章主要是本文所得出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和重要补充意见的扼要总结。

尹炳[2](2021)在《不同尺度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失或过量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硒在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而当前国内外研究多关注富硒或过量地区,采集的土壤多选自普通农用地,相关的分析以单一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未体现地域的差异性。而研究硒在不同地域内分布规律、揭示土壤富硒特征,对于指导富硒农业产业宏观规划和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旱作区农田和矿区复垦农田为研究对象,借助变异函数、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旱作区尺度和县域尺度下土壤硒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驱动力差异,以及系统分析矿区尺度下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分布特征及与重金属拮抗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农田土壤硒综合利用区划研究和发展对策。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旱作区和县域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14、0.21mg.kg-1,总体区域属于足硒,呈中等程度空间变异(块金系数=46.34%、49.93%),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09和0.040,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特征。全区土壤硒冷热点分布空间聚集结果显着,高值集中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和北京市等地;两种尺度下土壤硒含量主要受粘、粉粒和有机质等因素影响,且与其他因素交互后的影响力显着增强。(2)依据分区目标与原则构建不同尺度下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指标体系。以土壤硒富集特征(G得分)和土地利用等别为分区指标,旱作区尺度下综合规划为Ⅰ-富硒农业发展先导区、Ⅱ-特色高硒农业挖掘区、Ⅲ-基础农业保护区和Ⅳ-土地综合涵养区4种规划区;县域尺度下以北京市大兴区为典型县,选择土壤硒含量、耕地质量等级与农田实际生产能力为分区依据,划分为4种类型区:Ⅱ1-重点开发、Ⅱ2-综合发展、Ⅱ3-农业保护和Ⅱ4-转型升级,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3)矿区复垦农田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83mg.kg-1,是国内土壤硒含量均值的2.87倍,玉米籽粒硒含量介于0.02~0.16mg·kg-1。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结果可知,玉米籽粒硒含量主要受土壤硒、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As等影响,多元线性回归(MLR)对其预测最为有效,决定系数R2为0.52。通过比较土壤硒不同浓度梯度下玉米对重金属Hg、As、Cd和Cr的富集特性,表明硒对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富硒土地安全利用区划,共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结构调整和严格管控4种安全分区。图[30]表[21]参[111]

王心雨[3](2021)在《粮食生产中的资源耗用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农业资源的前提下,保障粮食安全。要把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相结合,达到发展持续、生态友好、绿色共赢的目的。粮食生产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耕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面源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使其在环境可承载范围内,一直是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焦点。但是,以往研究对粮食生产中多类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缺少统一的衡量指标,通常仅开展单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研究,足迹概念的提出为这类研究提供了适宜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本文运用足迹方法定量分析粮食生产中资源利用效率及引起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价粮食生产过程中资源耗用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在现有足迹量化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中国1998–2017年31个省级行政区粮食生产的水足迹、土地足迹、碳足迹和灰水足迹,并运用Arc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绘制足迹空间分布图,探讨各类足迹空间分布特点及差异性,结合IPAT、GM(1,1)模型分析各类农业足迹与经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足迹,评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问题,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粮食生产足迹时间演变特征明显,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20年平均的粮食生产水足迹(PWF)、粮食生产土地足迹(PLF)、粮食生产碳足迹(PCF)和粮食生产灰水足迹(PWFgrey)分别为1.245 m3/kg、2.066 m2/kg、0.663 kg CE/kg和0.289 m3/kg。粮食产量增速高于水足迹(m3)和土地足迹(hm2)的增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资源型足迹呈稳步下降趋势。环境影响型足迹PCF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WFgrey呈缓慢下降趋势,粮食生产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所降低。(2)粮食生产足迹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多呈现区域聚集。农牧结合区的资源型足迹偏高,稻作区的环境影响型足迹偏高。PWF的空间相关性与可用水资源量有关,其高低离群区多集中在南方,低低聚集区集中在北方;因地形差异的影响,中国西部地区表现为PWF的高高聚集区。中国西北地区多数省份为PLF的高值区,其中陕西、宁夏和甘肃一直处于高高聚集区。PWFgrey高高聚集区减少,水资源压力相对降低。依据足迹呈现区域聚集的现象,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调整,通过虚拟水贸易等方式,分散低农业可利用资源区、高农业足迹区的产能压力。(3)资源环境压力大,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较差。研究时段内,单位农业产值足迹随人均农业产值的增大不断减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粮食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但是,农业产值足迹均未在研究时段内减小到IPAT模型预测水平内,粮食生产可持续性总体较差。基于预测结果,若维持现有农业状况,GM(1,1)模型预测粮食产量的增速将高于碳足迹的增速,PCF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但高碳排放加大了环境压力。(4)优化施肥、优化灌溉等是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水土资源禀赋、人口密度、农资投入量等因素与足迹大小密切相关,其中氮肥的影响举足轻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通过发展高效的节水农业,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良种播种率来降低粮食生产足迹,这些举措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足迹方法,综合评价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利用IPAT、GM(1,1)模型评估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农业减排等政策提供参考。

胡昌录[4](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5](2020)在《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文中指出估算一定区域内作物生产潜力,对于明确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和生产潜力递减机制法估算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并解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西省冬小麦平均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介于63.63~74.81、10.86~12.97、3.68~5.65和2.71~4.73t/hm2。山西冬小麦生产潜力分布特征为南部普遍低于中部地区,中部盆地地区普遍低于东西部高海拔地区。与2004-2008年相比,2009-2013年晋中西部地区和吕梁冬小麦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有所增加,而晋中东部和长治东部的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有所降低。限制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平均温度。

王瑞琪[6](2019)在《农田土壤碳输入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东北、华北、华南、西北、西南以及长江中下游6个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碳输入水平、氮输入水平以及作物产量的36个试验点长期监测数据,研究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碳输入水平和作物产量的关系,为科学评价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以及作物目标产量下碳输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的长期试验中,随着农田碳输入水平的增大,土壤有机碳平衡值呈现曲线增长后趋近定值的饱和现象。(2)东北、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田碳输入水平为10000 kg/hm2时,土壤固碳潜力分别为13.45、-13.79、1.71、17.96、8.49、2.59g/kg;在无碳输入情况下,土壤固碳潜力均为负值;东北地区在010000 kg/hm2碳输入水平下土壤表现为碳源特征,其他地区随碳输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碳汇的特征。(3)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与碳输入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在土壤有机碳含量一定的条件下,作物产量与氮输入水平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随有机碳含量的增长西北地区小麦、西南地区玉米和晚稻、华北平原小麦和玉米、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升高,且增速减缓。

郎婷婷[7](2019)在《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及生产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生产潜力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信息,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和制定经济计划的决策基础,一直受到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京津冀地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因此亟需开展农作物种植信息调查,并预测农业生产潜力,为制定农业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调查的技术手段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京津冀为研究区,提取了冬小麦种植面积并分析了冬小麦生产潜力:以2016-2017年MODI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计算了各时相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使用S-G滤波重构了NDVI时间序列曲线,建立分类决策树,最终获得了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在获取的冬小麦种植区上,结合GIS技术,对DSSAT模型(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gy Transfer)进行空间拓展,完成了省级空间尺度上冬小麦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遥感、作物生长模型与GIS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及潜力估算,估算结果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可靠。主要研究结论为: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结果为2205.88千公顷,与统计年鉴相比,整体精度达到91.18%,与实地调研的采样点相比,空间匹配度达到93.33%;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在423810774 kg/hm2之间。图17幅;表13个;参105篇。

刘晓永[8](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李鹏展[9](2018)在《黄土塬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动态及蒸散规律》文中指出本文结合长期定位试验,以长武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动态及蒸散规律。同时明确了春玉米和冬小麦生长期蒸散耗水的水分来源,评估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状况,并对土壤干层的形成及恢复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提高了相关知识的实践运用旱作农业的生产实践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冬小麦田间年均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曲线均呈“双峰双谷”形,第一处峰点在1020 cm土层,第一处谷点在50 cm左右,第二处峰点在100 cm左右,第二处谷点在280 cm左右。无论何种降水年型下,土壤水库对降水的响应滞后且滞后的程度一致。降水年型对土壤水库的年际与年内动态变化影响较大。与丰水年相比,枯水年、平水年土壤水库对大气干旱的调节能力降低,表现为主要供水层上移;枯水年、平水年降水量虽少,但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较丰水年明显;丰水年土壤水库有较大盈余(84.2 mm),水分平衡出现正补偿,枯水年土壤水库稍有亏缺(1.5 mm),水分平衡出现负补偿,平水年土壤水库稍有盈余(9.5 mm),水分平衡出现正补偿.长武旱塬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4个时期:苗期耗水期、缓慢消耗期、大量消耗期、收获期,整体蒸散耗水大小顺序为:大量消耗期>苗期耗水期>收获期>缓慢消耗期。(2)春玉米田间年均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单谷”形,峰点在1020 cm层,谷点在50 cm左右,7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常年较稳定。与丰水年相比,枯水年春玉米生长期田间土壤水库对大气干旱的调节能力降低,表现为主要调节深度上移变浅;枯水年春玉米生长期田间土壤水分比丰水年稳定。两种降水年型下土壤水库“水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特点。枯水年土壤水库有较大亏缺,第2季亏缺为94.3 mm,第4季为123.7 mm,水分平衡均出现负补偿;丰水年土壤水库有较大盈余(208.6 mm),水分平衡出现正补偿。春玉米和冬小麦生长期蒸散耗水的水分来源不同,对于冬小麦,一部分是生长期降水,另一部分是休闲期降水,即休闲期土壤储水;对于春玉米,丰水年时,只有生长期降水,枯水年时,一部分是生长期降水,另一部分是上一季土壤储水。(3)运用农田水量平衡有效划分了生长期作物蒸散耗水和休闲期无效蒸散,冬小麦生长季多年蒸散均值约为540.8 mm,其中,休闲期无效蒸散均值约为103.2 mm,占年蒸散的19.1%;春玉米生长期多年蒸散均值为547.0 mm,休闲期无效蒸散均值为136.8 mm,占比25.0%。长武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蒸散水平相当,休闲期无效蒸散均较高。冬小麦生长季蒸散呈较明显的双峰曲线分布,春玉米生长季蒸散呈较明显的单峰曲线分布。该区冬小麦土壤能保持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比春玉米更适合长武旱塬区发展旱地农业。(4)降水年型是冬小麦地土壤干层形成的主导因素,年内降水分布不均是春玉米地土壤干层形成的主导因素。长武旱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一年一季的种植制度不会导致永久性干层的产生。冬小麦土壤水库充放水过程呈现收获期、休闲期与苗期连续充水和缓慢消耗期与大量消耗期连续失水相互交替的特点。0300cm土层和300600 cm土层土壤水库不一致性现象明显,若以最大根深作为野外监测试验中土壤含水量的取样深度,由于深层土壤水库负反馈作用,不同降水年型下,休闲期与苗期蒸散均会被高估,缓慢消耗期与大量消耗期蒸散均会被低估。冬小麦田间过渡层存在,范围约为140360 cm。作物生长的时间跨度影响土壤水库效应的发挥,土壤水库对冬小麦供水表现为年际间的调节作用,土壤水库对春玉米供水表现为季节间的调节作用。

于延良[10](2018)在《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着,“互联网+”所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支点。农业是重要的传统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但我国原有农产品流通模式成本高、效率低,“农民卖难,市民买贵”的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面对这一现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已成为当前农业工作当中的重点之一。现阶段互联网经济当中与传统产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是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与农业的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细分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未来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将不再有电子商务这个词,因为电子商务就是商务本身”。这已被包括行政管理者在内的很多人所认同,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到各地方政府的施政策略,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地方管理者未能找到促进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有效路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地方政府违背行业发展规律,兴建众多区域性电商平台,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这一状况下,基于区域产业的视角,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机制进行研究,不仅能扩大学术研究的边界,更能够帮助管理者高效行政、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作者选择“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研究”为题开展研究工作。题目当中“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的研究范围十分宽泛,包括物流、生产、消费者行为等诸多方面,不是单个文章可以完成的任务。加入“基于空间视角”的前缀,在确定研究方向的同时,也限定了范围,即本文主要讨论中国不同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以及何种因素会促进或阻碍某一地区的发展进程,继而探究如何使得区域产业健康发展。物流、生产、消费者等研究方向,在文中会有涉及,但不会成为讨论的主题。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作者将从内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探讨。内因是地区内部状况对域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在第三、四两章当中体现,第三章中基于行政区划的分析、第四章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分析;外因方面主要是研究,其他地区对本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影响与关联,在第五、六章当中体现,第五章研究区域之间的差异、第六章研究区域之间的关联,其中第六章包含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两个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计量模型的改进与创新。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即使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之前增加了“基于空间视角”这一前缀,题目所涉及范围依然非常宽泛。作者没有能力将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中所有的机制与原理讨论清楚。但是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崛起不过近20年的时间,虽然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但远未达到丰富的程度,农产品电商起步晚、被研究更晚,已有的文献成果不多,而针对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个细分方向的讨论更是稀缺,这为作者留下了充足的研究空间。虽然文章无法对所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可以在几个大的方向上都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即便单个方向的研究无法穷尽所有问题,但只要研究的方向较为全面,最终能够契合文章的题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首先介绍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电商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背景,并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了技术路线,列出主要创新点与研究框架,并说明了研究方法。第二,相关理论基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开始时间较晚,学术论文数量有限,作者必须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成果进行回顾,以期可以夯实文章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个细分市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主题应当归结为区域产业经济,因此作者有必要对区域产业集聚与分工进行回顾;第六章要对产业的区域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关联形式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溢出效应与异质效应,这里要对其进行文献梳理。第三,基于行政区划尺度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区域产业分布状况与影响因素,是发展机制研究的基础,这里首先基于城市尺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使用DEA模型进行投入产出效率的省级测度,并对效率指数不为1的省份进行讨论研究,继而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最后基于大的区域尺度对产业发展的数量、质量、效率这三个维度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商产业空间上存在集聚、东强西弱、南强北弱、西南发展良好;相较于耕地,山林地的物产更适合线上市场;人才、工业基础以及物流对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显着影响,虽然产业的基础在农村,但是发展的关键在城市。第四,基于资源禀赋尺度的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空间地域角度当中,除了行政区划之外还有自然地理的划分,本文研究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受资源禀赋条件影响较大,因此这一视角的探究十分必要。作者根据农产品的来源将地区划分为山林地区、牧业地区、水产地区、耕作地区和社会资源密集区五个类型,由于数据统计口径差异很大,这一部分无法进行计量研究,作者首先筛选出每个地形区的若干个代表省份或城市,对这些区域单元进行细分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地区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占领相应的市场份额,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产品加工程度更高,保证产品的标准化,进而更多的进行品牌化经营。牧区由于加工工业的缺乏,肉类产品市场大量被东部经营者占领;东北山林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不及东南、西南山林地形省份;水产品电商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间同质化竞争;跨境农产品电商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不同物产的特征不同,所能适应的经营模式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作者就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性研究,将农产品分为四大类:高加工高净值(茶叶、药材等)、高加工低净值(米、面、油等)、低加工低净值(蔬菜、水果等),低加工高净值(海鲜、牛羊肉等),发现现有的电商农产品主要是高加工、高净值类产品。以“天猫超市”为代表的本地电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这类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是其他类农产品在线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是西北牧区、水产区以及耕作区物产电商化发展的契机。第五,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对比研究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例如东北和华北的对比、华北和西北的对比、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对比、京津唐和长三角的对比等。本文无法对这些方向一一涉及,作者选择两个重要的对比组进行研究,他们分别是东西部与南北方,这两组对比的代表性较强,现实意义较大。对比内容方面这一章延续了第三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影响因素对比与指标对比,其中指标对比包括数量、质量、效率三个方面。发现虽然产业规模东强西弱,但西部地区在资源使用效率上优于东部地区,将有限的资源以相对有效率的方式加以利用,只要国家加大资源分配的倾斜力度,就能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西部地区的问题在于同农产品相关的制造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不依靠高收入来吸引人才,而是依赖更低人力成本进行价格竞争;东部的主要问题在于明显的马太效应,这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自然现象,只能是通过产业转移实现行业发展的再平衡。南方在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在内的诸多方面优于北方,北方物流、制造业、IT从业者数量方面不足,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北方在资源数量、质量、效率三个方面全都落后于南方,综合对比能够发现南北差距大于东西差距,东北地区产业发展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第六,区域间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地区产业发展除了受自身条件影响以外,还受到其他区域状况的影响,这里采用溢出效应与虹吸效应两个视角对问题进行探讨,前者研究的是地区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后者是地区之间的阻碍作用,这两个角度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区域间关联问题。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作者只能拿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作为代表,反映城市间的关联作用。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了适合这两个问题的计量模型,然后对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区域产业发展同时存在“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虹吸效应更加明显,表现为中西部省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经营主体都集中于省会城市,后期溢出效应更加明显,东部发达地区则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区域间的“先富带后富”,东部非中心城市虽然不及当地的中心城市,但是在全国依然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第七,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的细分研究。受篇幅的限制,本文无法以地级市为基础单元,对每个区域进行细分研究,这里选择东北地区作为代表进行讨论。选择东北作为研究标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过度依赖重工业,转型压力很大,而电子商务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二是,这一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保有量值得深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区域间的马太效应现象更轻一些,其发展有助于区域间平衡;东北作为产业落后地区,发展的瓶颈在资源使用效率,社会资源存在大量冗余,这也是区域产业优化重要的突破口。

二、天津市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区系类型研究思想的实验与实践
    1.2 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试点与发展
    1.3 小结
第二章 考古学文化的分区、分期与编年序列
    2.1 辽西地区
        2.1.1 小河西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2.1.2 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3 西梁文化的年代
        2.1.4 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5 富河文化的年代
        2.1.6 上宅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7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年代及东山嘴遗址的分段
        2.1.8 水泉F18遗存的年代
    2.2 西辽河流域
        2.2.1 哈民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 下辽河流域
        2.3.1 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2 红山文化遗存的年代
    2.4 辽东半岛地区
        2.4.1 小珠山下层文化的界定、分期与年代
        2.4.2 后洼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3 后洼上层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4.4 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2.4.5 辽东半岛地区大汶口文化的辨析
        2.4.6 万发拨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性质
    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2.5.1 大青川遗存的辨析
        2.5.2 关于左家山下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的说明
        2.5.3 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 东辽河流域
        2.6.1 盘山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2.6.2 西山湾子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2.6.3 长山遗址的辨析与年代
    2.7 海拉尔河流域
    2.8 嫩江流域
        2.8.1 后套木嘎一期文化的年代
        2.8.2 双塔一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3 黄家围子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4 乌兰吐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2.8.5 后套木嘎三期甲组遗存的辨识
        2.8.6 后套木嘎三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8.7 后套木嘎四期遗存的内涵与年代
        2.8.8 嫩江上游地区北山洞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
    2.9 牡丹江流域
        2.9.1 河口一期类型的内涵与年代
        2.9.2 亚布力文化的年代
        2.9.3 振兴文化的年代
    2.10 三江平原地区
        2.10.1 小南山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2.10.2 新开流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谱系关系与文化格局
    3.1 时空框架
    3.2 谱系关系
        3.2.1 辽西地区
        3.2.2 西辽河流域
        3.2.3 下辽河流域
        3.2.4 辽东半岛地区
        3.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3.2.6 东辽河流域
        3.2.7 海拉尔河流域
        3.2.8 嫩江流域
        3.2.9 牡丹江流域
        3.2.10 三江平原地区
        3.2.11 小结
        3.2.12 对考古学文化区划分的两点认识
    3.3 文化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社会发展
    4.1 导言
    4.2 小河西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4.2.1 小河西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4.2.2 苏秉琦关于上万年文明启步的思考
        4.2.3 兴隆洼文化社会发展的新迹象
        4.2.4 对兴隆洼文化聚落和墓葬研究的两点说明
        4.2.5 赵宝沟文化军权与神权的萌芽
        4.2.6 红山文化中期神权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
        4.2.7 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质变
        4.2.8 红山文化玉质权杖头辨析
        4.2.9 红山文化文明形成的背景
        4.2.10 红山文明的消亡
        4.2.11 生业
        4.2.12 渔猎主导型文明——红山文化的个案分析
    4.3 小珠山下层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4.3.1 社会
        4.3.2 生业
    4.4 左家山下层文化系统社会的发展
        4.4.1 社会
        4.4.2 生业
    4.5 嫩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社会的发展
        4.5.1 社会
        4.5.2 生业
    4.6 小南山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4.6.1 小南山文化社会分化的初现
        4.6.2 小南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关系
        4.6.3 查海时代中国东北其他地区的玉器
    4.7 新乐下层文化的社会
        4.7.1 社会
        4.7.2 生业
    4.8 哈民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
        4.8.1 社会
        4.8.2 生业
    4.9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4.10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几个特征
    4.11 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
    4.12 小结
第五章 生业方式与相关问题
    5.1 生产性经济的格局
    5.2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独特文化面貌的塑造
    5.3 渔猎型经济对特定地理单元内文化谱系演进的影响
    5.4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社会发展个性的形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2)不同尺度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硒文献计量特征
        1.2.2 土壤硒主要研究力量及其合作关系
        1.2.3 土壤硒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2 数据获取
3 旱作区不同尺度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不同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
        3.1.1 土壤硒含量统计学分析
        3.1.2 土壤硒空间分布格局
    3.2 不同尺度下农田土壤硒空间自相关分析
        3.2.1 基于莫兰指数的土壤硒空间自相关特征
        3.2.2 旱作区农田土壤硒冷热点空间分布
    3.3 不同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影响因素驱动力分析
        3.3.1 土壤硒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3.2 土壤硒影响因素驱动机制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旱作区不同尺度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研究
    4.1 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原则及不同尺度指标体系构建
        4.1.1 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原则
        4.1.2 土壤硒综合规划与利用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4.2 旱作区尺度下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研究
        4.2.1 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
        4.2.2 农田土壤硒综合规划指导建议
    4.3 县域尺度下农田土壤硒利用分区研究
        4.3.1 典型县农田土壤硒利用分区
        4.3.2 典型县农田土壤硒利用分区发展对策
    4.4 本章小结
5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分布特征与安全利用区划
    5.1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含量分布与指标特征
        5.1.1 土壤-作物指标描述性统计
        5.1.2 土壤-作物硒含量分布特征
    5.2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吸附预测模型
        5.2.1 土壤-作物硒与关键指标相关性分析
        5.2.2 土壤-作物硒吸收预测模型
    5.3 复垦农田土壤-作物硒与重金属拮抗效应及安全利用
        5.3.1 土壤-作物系统硒与重金属富集特征
        5.3.2 土壤-作物系统硒对重金属拮抗效应
        5.3.3 富硒土地资源安全利用区划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粮食生产中的资源耗用与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足迹家族研究进展
        1.2.2 水足迹研究进展
        1.2.3 碳足迹研究进展
        1.2.4 土地足迹研究进展
        1.2.5 粮食生产中的资源耗用及利用效率评价研究进展
        1.2.6 粮食生产中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中国农业自然条件
        2.1.2 研究区划分
    2.2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范围界定
    2.3 粮食生产足迹计算方法
        2.3.1 粮食生产水足迹
        2.3.2 粮食生产碳足迹
        2.3.3 粮食生产土地足迹
    2.4 区域空间差异性分析
        2.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2.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2.5 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分析方法
        2.5.1 IPAT模型
        2.5.2 灰色预测模型
    2.6 数据来源
        2.6.1 气象数据
        2.6.2 降水灌溉数据
        2.6.3 农业生产相关数据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粮食生产足迹年际变化规律
    3.1 粮食足迹年际变化特征
        3.1.1 资源型足迹年际变化特征
        3.1.2 环境影响型足迹年际变化特征
    3.2 粮食生产足迹年际变化特征
    3.3 降水年型划分
        3.3.1 干旱指数(DI)计算公式
        3.3.2 降水年型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粮食生产足迹空间分布规律
    4.1 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规律
        4.1.1 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4.1.2 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差异性分析
    4.2 粮食生产土地足迹空间分布规律
        4.2.1 粮食生产土地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4.2.2 粮食生产土地足迹空间差异性分析
    4.3 粮食生产碳足迹空间分布规律
        4.3.1 粮食生产碳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4.3.2 粮食生产碳足迹空间差异性分析
    4.4 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分布规律
        4.4.1 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4.4.2 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空间差异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粮食生产可持续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基于IPAT模型的粮食生产可持续性分析
        5.1.1 水足迹相关的粮食生产可持续性
        5.1.2 土地足迹相关粮食生产可持续性
        5.1.3 碳足迹相关粮食生产可持续性
        5.1.4 灰水足迹相关粮食生产可持续性
    5.2 基于GM(1,1)模型的碳足迹预测分析
    5.3 粮食生产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5.4 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1.2.1 光合生产潜力计算
        1.2.2 光温生产潜力计算
        1.2.3 气候生产潜力计算
        1.2.4土地生产潜力计算
    1.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分布
    2.2 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冬小麦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 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 结论

(6)农田土壤碳输入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农田土壤碳库特征
    1.2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1.2.1 气候因素
        1.2.2 土壤性质
        1.2.3 人为干扰因素
    1.3 土壤有机碳饱和现象研究进展
    1.4 土壤碳输入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长期试验站点分布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饱和值与曲线模型的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固碳潜力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碳输入水平下的土壤固碳潜力
        4.2.2 不同地区土壤固碳潜力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东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2 西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3 华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4 西南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5 华北平原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2.6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产量与碳输入水平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数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东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2 西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3 华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4 西南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5 华北平原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2.6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数据数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东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2 西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3 华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4 西南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5 华北平原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2.6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产量与总碳输入量、氮输入量关系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附录

(7)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及生产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提取进展
        1.2.2 冬小麦生产潜力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2.2.1 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所需数据源
        2.2.2 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所需数据
第3章 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及生产潜力模拟
    3.1 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3.1.1 NDVI时间序列曲线处理
        3.1.2 冬小麦物候特征提取
        3.1.3 决策树分类法
    3.2 冬小麦生产潜力模拟
        3.2.1 DSSAT作物生长模型
        3.2.2 品种参数本地化处理
        3.2.3 耦合GIS技术构建冬小麦生长模型
        3.2.4 冬小麦生产潜力模拟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结果及分析
        4.1.1 冬小麦面积提取结果及精度评定
        4.1.2 结果分析
    4.2 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结果与分析
        4.2.1 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模拟结果
        4.2.2 结果分析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9)黄土塬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动态及蒸散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蒸散研究进展
        1.2.2 水量平衡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库研究进展
        1.2.4 土壤干层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数据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选择和立地条件
    2.3 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
        2.3.1 降水量测定及降水年型划分
        2.3.2 土壤蒸发测量
        2.3.3 水量平衡法的蒸散估算
        2.3.4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监测
        2.3.5 土壤干燥程度评级
    2.4 技术路线图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冬小麦土壤水库动态
    3.1 降水年际与年内动态
    3.2 冬小麦土壤剖面水分动态
        3.2.1 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3.2.2 土壤剖面水分变异特征
    3.3 冬小麦土壤水库储水量年际与年内动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春玉米土壤水库动态
    4.1 降水量及降水年型划分
    4.2 春玉米土壤剖面水分动态
        4.2.1 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4.2.2 土壤剖面水分变异特征
    4.3 春玉米土壤水库储水量年际与年内动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田水量平衡及蒸散规律研究
    5.1 降水年型划分
    5.2 生长季尺度的蒸散规律分析
        5.2.1 休闲期蒸散规律分析
        5.2.2 生长期蒸散规律分析
        5.2.3 生长季蒸散规律分析
    5.3 月尺度的蒸散规律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降水的关系
    6.1 土壤干层
    6.2 土壤水分对作物的影响
    6.3 降水对土壤水库的影响
    6.4 作物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冬小麦土壤水库动态
        7.1.2 春玉米土壤水库动态
        7.1.3 农田水量平衡及蒸散规律研究
        7.1.4 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降水的关系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
        1.1.2 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背景
        1.1.3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
        1.1.4 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数据基础说明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基础说明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主要创新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区域电商的相关研究
    2.2 农产品电商的相关研究
        2.2.1 农产品电商经营模式的研究现状
        2.2.2 农产品电商物流的研究现状
        2.2.3 分区域农产品电商的研究现状
    2.3 区域产业经济的相关研究
        2.3.1 产业集聚的究现状
        2.3.2 产业分工的研究现状
    2.4 空间相关性的相关研究
        2.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2.4.2 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现状
        2.4.3 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基于行政区划视角的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3.1 市域尺度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3.1.1 数据说明、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3.1.2 回归结果分析
        3.1.3 结论探讨
    3.2 省域尺度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指数研究
        3.2.1 数量指标的分析
        3.2.2 质量指标的分析
    3.3 省域尺度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的DEA研究
        3.3.1 方法介绍
        3.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3.3.3 效率结果分析
    3.4 区域尺度下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研究
        3.4.1 区域指标分析
        3.4.2 区域要素效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资源禀赋视角的区域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4.1 牧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分析
        4.1.1 牧区典型省份研究
        4.1.2 牧区产业发展归结
    4.2 山林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分析
        4.2.1 山区典型省份研究
        4.2.2 山区产业发展归结
    4.3 水产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分析
        4.3.1 水产区典型城市研究
        4.3.2 水产区产业发展归结
    4.4 耕作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析
        4.4.1 耕作区典型省份研究
        4.4.2 耕作区产业发展归结
    4.5 社会资源密集区的发展分析
        4.5.1 社会资源密集区的典型城市研究
        4.5.2 社会资源密集区产业发展归结
    4.6 不同区域物产的经营模式匹配研究
        4.6.1 物流与农产品电商之间的关系
        4.6.2 基于两个维度的农产品分类
        4.6.3 基于分类的经营模式研究
        4.6.4 理论模式与现实状况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产品电商发展区域间差异及对比研究
    5.1 东西部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差异与对比分析
        5.1.1 指标对比分析
        5.1.2 影响因素的差异对比
    5.2 南北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差异与对比分析
        5.2.1 指标对比分析
        5.2.2 影响因素的差异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产品电商区域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6.1 产业的区域间溢出效应研究
        6.1.1 理论模型设计
        6.1.2 变量选取与计量模型构建
        6.1.3 结果分析
        6.1.4 结论探讨
    6.2 产业的区域间虹吸效应研究
        6.2.1 理论模型设计
        6.2.2 计量模型构建
        6.2.3 结果分析
        6.2.4 结论探讨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东北的典型区域研究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7.2 研究结果分析
        7.2.1 数量的分布研究
        7.2.2 E指数的分布研究
        7.2.3 DEA效率的分布研究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天津市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D]. 高云逸. 吉林大学, 2021
  • [2]不同尺度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D]. 尹炳.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粮食生产中的资源耗用与环境影响评价[D]. 王心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J].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 作物杂志, 2020(01)
  • [6]农田土壤碳输入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D]. 王瑞琪.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7]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及生产潜力分析[D]. 郎婷婷.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黄土塬区旱作农田土壤水库动态及蒸散规律[D]. 李鹏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10)
  • [10]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研究[D]. 于延良. 吉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天津旱作农业区域分布及潜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