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泻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中药泻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一、中药泄福音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伍建中[1](2021)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DSS诱导UC小鼠氧化应激及NRF2/HO-1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美洲大蠊提取物对DSS诱导的UC小鼠的干预探究其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水平缓解UC的作用机制及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为美洲大蠊提取物在UC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采用LC-MS/MS对美洲大蠊提取物进行氨基酸含量分析;(2)采用预给药后造模的方式进行美洲大蠊提取物药效实验,以美沙拉嗪为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1 d。第8 d起给予2.5%DSS自由饮水造模,连续14 d。通过测定DAI评分,结肠长度,HS评分评价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疗效;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IL-10,TNF-α,IL-17评价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小鼠抗炎作用;通过WB检测总NRF2、核NRF2和胞质NRF2、总GCLM、NQO1,HO-1和GPX2的表达评价美洲大蠊对UC小鼠的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3)采用重组人TNF-α刺激诱导NCM460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测定细胞ROS、SOD、MDA和GSH的表达,WB检测GCLM、NQO1、HO-1和GPX2的表达评价美洲大蠊提取物和氨基酸混合物对NCM460细胞的抗氧化应激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美洲大蠊提取物中丙氨酸、甘氨酸、色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分别为15.7 mg/g、11 mg/g、0.779 mg/g、3.03 mg/g、3.38 mg/g、6.03 mg/g、8.09 mg/g、2.99 mg/g、7.57 mg/g和3.64 mg/g。(2)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减轻UC小鼠结肠缩短和减重症状,能够显着降低DAI、和HS评分,下调血清IL-6,TNF-α和IL-17表达水平,增加IL-10的表达(P<0.05或P<0.01),减轻炎症,并通过促进NRF2核转位,调控下游抗氧化应激蛋白GCLM、NQO1、HO-1和GPX2的表达来减轻UC小鼠结肠氧化应激。(3)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以缓解TNF-α诱导的氧化应激,其中脯氨酸和甘氨酸具有一定的体外活性,可作为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效活性部位质控鉴定指标的候选物。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来治疗DSS诱导的小鼠UC,其抗氧化应激机制与促进NRF2核转位,提高下游相关抗氧化应激蛋白表达有关。其中,甘氨酸和脯氨酸可作为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效活性部位质控鉴定指标的候选物。

袁晶[2](2019)在《扶正清肠饮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观察扶正清肠饮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因观察周期内部分患者未按规定进行服药、复查或擅自更改治疗方式等原因,治疗组剔除4例,对照组剔除5例,最终得到治疗组有效例数为28例,对照组有效例数为27例。治疗组予以扶正清肠饮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益生菌制剂治疗,28天为一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证候积分评定、大便常规改变情况、肠镜变化、生活质量变化及安全性评价,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88.29%(25/28)。对照组为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2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为51.85%(14/27)。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证候积分评定: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证候积分为33.57±4.47,对照组为42.07±5.09,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大便常规改变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复查大便常规。治疗组大便常规改变情况为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加重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4例,加重7例。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大便常规改变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肠镜变化比较:经治疗后复查肠镜,治疗组患者肠镜变化为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0例。对照组为治愈1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7例。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肠镜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根据患者KPS评分评估生活质量变化。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为提高16例,稳定10例,降低2例。对照为提高7例,稳定17例,降低3例。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7)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进行检查。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某些指标较治疗前发生相应变化,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能影响此临床观察。结论: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价、证候积分评定、大便常规改变情况、肠镜变化、生活质量变化及安全性评价,得知扶正清肠饮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寒热错杂证)优于单独运用益生菌制剂,说明扶正清肠饮在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寒热错杂证)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田楠[3](2019)在《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9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给药组)和对照组(美沙拉秦栓连续给药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予我院院内制剂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法治疗3个月,即第1个月按照早1粒、晚2粒栓剂给药,第2个月进行药物减量,早1粒,晚1粒栓剂给药,第3个月再次进行给药量的调整,仅晚上1枚栓剂纳肛。对照组予美沙拉秦栓(莎尔福,厂家:Dr.Falk Pharma Gmbh,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948,规格:0.5g/粒)长疗程连续法治疗3个月,即受试者在3个月内,均早1粒、晚1粒栓剂进行纳肛,不进行剂量的加减变化。分别在治疗前、用药30天、60天、90天对两组患者主次要症状积分、镜下黏膜积分、安全性进行记录和判定;3个月研究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1症状积分比较:1)主要症状即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积分变化:治疗90天时,黏液脓血便这一主要症状积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用药时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次要症状即肛门灼热、腹胀、小便短赤积分变化:(1)治疗30天时: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症状积分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腹胀积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60天时:肛门灼热症状积分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腹胀、小便短赤症状积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90天时:肛门灼热、腹胀症状积分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小便短赤症状积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疗效判定:1)在治疗第30天时:治疗组临床痊愈+显效率之和为33.33%,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临床痊愈+显效率之和为6.67%,总有效率为86.67%,P值为0.0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治疗第60天时:治疗组临床痊愈+显效率之和为68.89%,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临床痊愈与显效率为28.89%,总有效率之和为91.11%,P值小于0.00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90天时:治疗组临床痊愈+显效率之和为77.78%,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临床痊愈+显效率之和为60.00%,总有效率为88.89%,P值为0.83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镜下黏膜积分比较:黏膜积分应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1)治疗30天时:治疗组为1.00(1.00-2.00)分,对照组为2.00(1.00-2.00)分,P值为0.0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60天时:治疗组为1.00(0.00-1.00)分,对照组为1.00(1.00-1.00)分,P值为0.0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90天时:治疗组为0.00(0.00-0.00)分,对照组黏膜积分为1.00(0.00-1.00)分,P值为0.1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停药3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在随访的3个月中,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50%,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7.50%,经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后,χ2值为5.160,P值为0.0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判定: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副作用。结论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在对治疗组患者前两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不同时期部分次要症状、前两个月促进肠镜下黏膜修复以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疗效较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图2幅;表17个;参132篇。

高佳丽[4](2018)在《一种靶向炎症性肠病的小分子药物发现及治疗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情况。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是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可能会与遗传、环境、免疫、肠道菌群等因素相关。我国的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比率逐年增长。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来缓解炎症性肠病,但并不能从根源上治愈。因此开发一种非常有效,且副作用小的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组先前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发现了一种中药来源的化学有效成分LFS-01,通过改造得到其衍生物LFS-829,本文的研究中,通过使用小鼠模型对中药有效成分LFS-01及LFS-829对IBD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环糊精包埋方法使药物效果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DSS诱导C57BL/6小鼠产生的IBD模型,通过对照组、造模组、给药组的药效评价验证了中草药来源的天然产物LFS-01具有逆转IBD病理症状的作用。并解释了LFS-01是通过调节由炎症引起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有效治疗IBD。(2)针对LFS-01进行一系列修饰设计出了活性更好的衍生物LFS-829,通过DSS诱导IBD模型的系列药效评价,验证了LFS系列衍生物LFS-829也能有效逆转IBD病理症状。且使用同等剂量的传统IBD治疗药物有效成分5-氨基水杨酸作为对比,显示LFS-829对于IBD病理症状的逆转作用更好。说明LFS-829可作为IBD的候选临床治疗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3)通过检测LFS-829体外ADMET药代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发现非常大剂量的LFS-829基本对动物无毒,即安全性较好。为了让其作用效果最大化,我们设计了α-环糊精包埋LFS-829小分子,使小分子在体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提高了肠道靶向性,可以更高效率地发挥其治疗IBD的作用。本研究为IBD的治疗寻找到了一个中药来源的天然产物化学有效成分LFS-01,并发现有效治疗IBD。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辅助计算机药物设计的方法出了活性更好的衍生物LFS-829,并进行动物药效试验验证对IBD的治疗。且根据衍生物小分子的特殊性质,找到了环糊精包封的方法使药物在治疗IBD的时候发挥更稳定的治疗效果,提高了IBD的治疗效率,为更多IBD患者创造福音。

李思荃[5](2018)在《别旁茶提取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别旁茶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2、研究别旁茶苷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结肠上皮CRL-1790细胞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别旁茶实验组,采用TNBS灌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别旁茶实验组给予别旁茶提取物,阳性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末次给药后处死动物后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及采用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的SOD、MPO、MDA含量;2、体外实验:应用MTT法检测别旁茶苷(Jasminoside)不同浓度对CRL-1790细胞活性的影响;以不同实验浓度的别旁茶苷提前干预细胞后加入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发生炎症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IL-1、IL-8和TNF-α的分泌量;采用PCR法检测代谢酶CYP3A4和CYP1A2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k B p65及PX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别旁茶实验组小鼠症状显着改善,结肠组织损伤明显好转,结肠组织的SOD水平显着升高而MPO、MDA水平显着下降;2、体外实验:10μmol/L、20μmol/L和40μmol/L的别旁茶苷对细胞活性无显着影响,确定为实验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可显着刺激细胞分泌IL-8,但对IL-1和TNF-α的分泌无显着影响;与LPS诱导组比较,别旁茶苷显着抑制IL-8的分泌及NF-k 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而显着提高PXR的蛋白表达水平及CYP3A4和CYP1A2的m RNA表达水平。【结论】1、别旁茶提取物可显着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病情;2、别旁茶苷可以抑制LPS诱导的人结肠上皮CRL-1790细胞的炎症反应,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PXR的表达从而上调其下游代谢酶CYP3A4、CYP1A2表达以保护肠黏膜屏障及抑制NF-k B p65的表达以抑制IL-8的分泌。

王艳菊[6](2018)在《益气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在络病学理论指导下,以益气通络为治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证明中医药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优越性,为临床进一步有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贡献新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脾胃科并确诊为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研究对象以1:1比例等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范围等方面在治疗前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明显差异。中药组治疗予益气通络自拟方口服,每日2次,早晚饭后分服,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每日4次,每次4片,治疗4周。经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肠镜下病变程度和血清CRP的变化,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中医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中药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比较,中药组治疗后总积分7.71±4.71,对照组治疗后11.79±3.67,说明两组资料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1)。3.中医综合疗效对比中,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经χ2检验(P<0.05),说明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肠镜下黏膜病变程度变化观察,中药组治疗后正常22例,轻度12例,中度8例,重度0例;对照组治疗后正常7例,轻度28例,中度4例,重度3例。两组资料经χ2检验,P<0.01,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5.中药组经治疗后CRP总积分9.64±3.04,对照组总积分12.17±3.82,经t检验,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络法依据“久病入络”理论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本临床研究证明,益气通络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使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且治疗效果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

叶九林[7](2017)在《肠愈灌肠方对大肠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患者凝血状态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观察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对大肠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患者凝血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2.方法选取66例经中西医诊断为大肠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给予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和美沙拉嗪栓塞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凝血相关指标(PLT、PT、D-D、MPV、Fib)、ESR、CRP、临床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3.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Mayo积分、中医证候积分、PLT、D-D、Fib、ESR、CRP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PV、PT较治疗前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间Mayo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D-D、Fib、ESR、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PV、PT上升幅度较治疗组明显(P<0.05),对照组PLT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Mayo积分、中医证候积分、PLT、D-D、Fib、ESR、CRP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PV、PT较治疗前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Mayo积分、D-D、ESR、CRP水平降低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PLT、Fib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显着(P<0.01),治疗组MPV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延长PT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结论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对大肠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患者临床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同时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吴伟洪[8](2014)在《8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用药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收集8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以期归纳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特点。2通过记录住院患者的中药处方,整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处方中出现的高频方药,从中探索我院脾胃病科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特点。方法:1资料收集途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联众病历资料库搜素电子病历,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经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选出符合本研究的住院患者。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老师指导下,完成对所筛选出来的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记录其性别、年龄、发病病程及方药使用情况。3依据根据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分析统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的中医证型、中药用药进行归纳与统计,从而探讨中医证型及中药用药规律的特点。成果:(1)按照前期病例筛选及数据录入工作,入选的103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根据本课题采用的中医证型标准,6种证型在所有病例中所占比例有所不一,按照例数由高至低排序,其结果为:大肠湿热证为46例、肝郁脾虚证为33例、脾气虚弱证为12例、脾肾阳虚证为9例、寒热错杂证为3例、热毒炽盛证为0例。(2)103例住院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为44.5岁,年龄为41-50岁为第一发病高峰,51-60岁为第二发病高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31-60岁。(3)103例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2,占总数50.48%,女性患者为51,占总数49.52%,采用卡方检验,男性患者为8.6667±4.02216,女性患者为8.5000±3.49046,P>0.05,男女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4)在6种证型中,病程较短分段为0-1<1(年)占较高比例。(5)在103例住院患者中,共用方103首,共出现中药药物149味,其出现的总频次为1339次。(6)大肠湿热证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物:白头翁42次、黄连39次、败酱草32次、马齿苋30次、白花蛇舌草25次、木香24次、槐花20次、地榆20次、蒲公英17次、救必应15次。(7)脾气虚弱证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物:白术、党参、茯苓均为8次,黄芪6次,地榆、槐花5次,太子参、白扁豆及甘草均为4次,薏苡仁3次。(8)脾肾阳虚证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物:白术出现8次、山药8次、党参7次、白扁豆5次、肉桂4次、茯苓4次、干姜4次、补骨脂3次、地榆3次、槐花3次。(9)肝郁脾虚证中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物为白术30次、白芍30次、防风25次、陈皮24次、延胡索24次、党参18次、侧柏叶16次、木香15次、五指毛桃15次、郁金13次。结论:(1)我院溃疡性结肠炎病源在6种证型中主要是大肠湿热型及肝郁脾虚型这两种证型。(2)103例住院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为44.5岁,男、女性患者所占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3)发病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居多。(4)在我院的经验用药方面发现,收集到的5种证型,大肠湿热证多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辅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类药物,突出湿邪遏阻留于肠道是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发病因素。(5)脾气虚弱证多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大量使用补气药,确保补气健脾之效,体现了脾胃功能受损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根本。同时兼用利水渗湿的药物如茯苓、薏苡仁,体现注重脾胃功能。(6)肝郁脾虚证多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减,体现我院脾胃病科重视标本兼治的治则。(7)在总体方药使用情况中发现,五指毛桃、救必应等岭南特色中药广泛在我院使用,体现了我院脾胃病科重视岭南道地药材的使用与普及。

刘玉婷[9](2012)在《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组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其结肠粘附分子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从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三方面,探讨中药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粘附分子表达差异及差异的意义,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实验研究是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应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案,给药结束后用流式细胞检测仪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粘附分子(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表达差异变化,拟通过方差分析分析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组织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了解本方剂的治疗疗效及用药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粘附因子的变化,了解溃疡性结肠发病后及治疗前后的粘附因子表达,以确定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明确的治疗作用。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实验数据的分析,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粘附分子(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表达正常组含量比模型组低,有统计学意义,粘附因子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相关;治疗组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加味通腑汤高、中剂量组,西药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有治疗效果,加味通腑汤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疗效不确切;加味通腑汤高、中、低三组剂量比较,高、中比低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剂量组疗效较好;加味通腑汤高中剂量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加味通腑汤低剂量,补脾益肠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味通腑汤疗效等同于西药对照组疗效,优于中药对照组疗效。结论:1加味通腑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疗效等同于西药柳氮磺吡啶组,高于补脾益肠丸和低剂量组。证明加味通腑汤有明确疗效。2正常组鼠结肠组织粘附分子(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表达较低,模型组相比升高,说明粘附因子与加味通腑汤的发病有相互关系,可以作为指导愈合指标。3加味通腑汤高、中、低三组剂量比较,高、中剂量组疗效较好,临床可选用中剂量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施翠英,王旭[10](2012)在《中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中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源,选出中药及复方治疗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章,分析相关中药复方的功效、病理机制研究目标。结果:中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以复方为主,单味药及提取物较少。在病理机制的研究中主要是考察组织或血液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论:中药复方和中药单味药及提取物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具有疗效,且毒副作用较低。在病理机制研究上就中药对细胞因子的调节是有科学指导意义的。

二、中药泄福音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泄福音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美洲大蠊提取物对DSS诱导UC小鼠氧化应激及NRF2/HO-1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氨基酸含量测定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2.1 受试药物
        2.2 实验试剂和耗材
        2.3 实验仪器
    3.实验方法
        3.1 样品处理
        3.2 仪器方法
        3.3 方法学考察
        3.3.1 准确性和重复性
        3.3.2 加样回收率
        3.3.3 美洲大蠊提取物稳定性
    4.实验结果
        4.1 方法学考察
        4.1.1 专属性
        4.1.2 线性和灵敏度
        4.1.3 准确性和重复性
        4.1.4 回收率
        4.1.5 美洲大蠊提取物稳定性
        4.2 美洲大蠊提取物氨基酸含量
    5.实验讨论
    6.小结
第二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DSS诱导UC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受试药物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仪器
    3.实验方法
        3.1 实验分组与给药
        3.2 .指标观察及检测方法
        3.2.1 小鼠的一般症状观察及样本处理
        3.2.2 体重和DAI评分
        3.2.3 病理组织学评分(HS)
        3.3 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3.3.1 小鼠血清TNF-α,IL-6,IL-10,IL-17含量的测定
        3.3.2 小鼠结肠SOD,GSH,MDA,MPO含量的测定
        3.4 对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5 统计分析方法
    4.实验结果
        4.1 PAE对小鼠UC症状的影响
        4.2 PAE对结肠组织病理组织评分的影响
        4.3 PAE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4.4 PAE对小鼠iNOS和COX-2表达的影响
        4.5 PAE对小鼠结肠氧化应激影响
        4.6 PAE对小鼠结肠NRF2通路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第三章 美洲大蠊提取物抗氧化应激体外机制研究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2.1 细胞系
        2.2 受试药物
        2.3 主要试剂和耗材
        2.4 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药物配制
        3.2 PAE和AA对NCM460细胞活力的影响
        3.3 PAE和AA对NCM460细胞ROS表达的影响
        3.4 PAE和AA对NCM460细胞总SOD、GSH和MDA表达的影响
        3.5 PAE和AA对NCM460细胞NRF2通路表达的影响
        3.6 统计分析方法
    4.实验结果
        4.1 PAE和 AA对 NCM460 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4.2 PAE和AA对NCM460细胞ROS,SOD,GSH和MDA表达的影响
        4.3 PAE和AA对NCM460细胞NRF2通路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表观遗传学的药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扶正清肠饮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肠镜分级
    4.病例纳入标准
    5.病例排除标准
    6.病例剔除标准
第二部分 方法
    1.病例分组
    2.治疗方法
    3.观察时间及疗程
    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4.1 临床疗效评价
        4.2 证候积分评定
        4.3 大便常规改变情况
        4.4 肠镜变化
        4.5 生活质量变化
        4.6 安全性评价
    5.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1.1 年龄
        1.2 肿瘤分期
        1.3 肠镜分级
        1.4 肿瘤病理类型
        1.5 证候积分
        1.6 KPS评分
    2.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
        2.2 证候积分评定
        2.3 大便常规改变情况
        2.4 肠镜变化
        2.5 生活质量变化
        2.6 安全性评价
    3.关于本临床观察的实验设计
        3.1 病例纳入
        3.2 对照组用药
第四部分 讨论
    1.西医对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认识
    2.中医对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认识
    3.关于乌梅丸的研究
    4.扶正清肠饮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理论基础及方义
    5.典型病案
第五部分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知情同意书
附录2:临床病例观察表
附录3:宫颈癌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
附录4: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
附录5:证候积分分级量化评分标准表
附录6:KPS评分分级表
附录7: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临床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中止和撤除临床试验标准
        1.1.6 研究方法
    1.2 疗效评价
        1.2.1 疗效观察指标
        1.2.2 疗效判定指标
        1.2.3 相关实验室检查判定
    1.3 数据资料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一般资料分析
        1.4.2 治疗前临床症状及镜下黏膜积分比较
        1.4.3 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1.4.4 临床疗效判定
    1.5 讨论
        1.5.1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认识
        1.5.2 三七阿胶栓组方依据
        1.5.3 三七阿胶栓组成药物药理作用及方剂分析
        1.5.4 对三七阿胶栓剂型分析
        1.5.5 对长疗程递减法分析
    1.6 小结
    1.7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2.1.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认识
        2.1.2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2.1.3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2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2.2.1 现代医学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学认识进展
        2.2.2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内容的研究进展
        2.2.3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2.3 小结
    2.4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临床病例登记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一种靶向炎症性肠病的小分子药物发现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炎症性肠病
        1.1.1 炎症性肠病的分类
        1.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
        1.1.3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1.2 LFS系列化合物
    1.3 环糊精包封技术
        1.3.1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1.3.2 环糊精的分类
        1.3.3 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
    1.4 展望
2 LFS-01对IBD模型小鼠的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1 LFS-01药效试验中动物分组及给药
        2.3.2 IBD动物模型的建立
        2.3.3 动物样本采集与处理
        2.3.4 菌群测序分析
        2.3.5 体外抑菌圈实验
        2.3.6 LFS-01急性毒性实验
        2.3.7 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2.4.1 LFS-01对IBD模型小鼠的药效结果
        2.4.2 微生物测序
        2.4.3 体外抑菌圈实验
        2.4.4 LFS-01急性毒性实验
    2.5 本章小结
3 LFS-829对IBD模型小鼠的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LFS-829药效试验中动物分组及给药
        3.3.2 IBD动物模型的建立
        3.3.3 动物样本采集与处理
        3.3.4 LFS-829的ADMET指标
        3.3.5 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1 LFS-829对IBD模型小鼠的药效结果
        3.4.2 LFS-829的ADMET性质
    3.5 本章小结
4 CD-LFS-829对IBD模型小鼠的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CD-LFS-829包合物的制备
        4.3.2 CD-LFS-829药效试验中动物分组及给药
        4.3.3 IBD动物模型的建立
        4.3.4 动物样本采集与处理
        4.3.5 实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4.4.1 CD-LFS-829包封结果
        4.4.2 CD-LFS-829对IBD模型小鼠的药效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别旁茶提取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医学对 UC 的认识
        1 病因病机
        2 中医治疗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 UC 的研究
        1 UC的流行病学
        2 UC 的病理改变
        3 UC 的发病机制
        4 UC 的治疗及现有药物的局限性
    第三章 UC 与肠黏膜屏障及与炎症通路的研究
        1 UC 与肠黏膜屏障
        2 UC与NF-kB炎症通路
        3 UC 与 PXR 的相关性
    第四章 别旁茶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别旁茶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别旁茶苷对LPS诱导CRL-1790 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XR 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益气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肠愈灌肠方对大肠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患者凝血状态及临床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一、前言
二、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研究方法
    4.观测指标
    5.临床疗效评定
    6.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四、讨论
    1.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
    3.溃疡性结肠炎西医学发病机制
    4.溃疡性结肠炎西医疗法
    5.UC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研究
    6.肠愈灌肠方药理分析和相关研究
    7.结果分析
五、结论
六、问题与展望
七、参考文献
八、附表
九、综述
    参考文献
十、个人简历
十一、致谢

(8)8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用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1.1 病名的认识
        1.1.2 病机的认识
    1.2 辨证分型
    1.3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3.1 辨证分型治疗
        1.3.2 辨证分期治疗
        1.3.3 经验方治疗
        1.3.4 保留灌肠疗法
        1.3.5 其他疗法
    1.4. 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
        1.4.1 一般治疗
        1.4.2 对症治疗
        1.4.3 药物治疗
        1.4.4 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统计方法
        2.1.6 研究步骤
    2.2 研究成果
        2.2.1 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2.2 各中医证型与年龄的相关性
        2.2.3 各中医证型与性别的相关性
        2.2.4 各中医证型与病程的相关性
        2.2.5 主要证型中的高频药物
第三部分 研究讨论
    3.1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3.2 不同证型的年龄层分布特点
    3.3 不同证型与发病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证型与疾病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3.5 主要证型中高频药物的分析
        3.5.1 大肠湿热证
        3.5.2 脾气虚弱证
        3.5.3 脾肾阳虚证
        3.5.4 肝郁脾虚证
        3.5.5 寒热错杂证
        3.5.6 展望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医证型标准
    附录2: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3:部分住院患者基本信息
致谢

(9)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近展
    2 中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进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及分析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治疗研究
2 发病机理研究
    2.1 促炎细胞因子
    2.2 抗炎细胞因子
3 总结

四、中药泄福音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美洲大蠊提取物对DSS诱导UC小鼠氧化应激及NRF2/HO-1通路的影响[D]. 伍建中. 大理大学, 2021(09)
  • [2]扶正清肠饮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D]. 袁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三七阿胶栓长疗程递减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观察[D]. 田楠.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一种靶向炎症性肠病的小分子药物发现及治疗效果研究[D]. 高佳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5]别旁茶提取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思荃.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4)
  • [6]益气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 王艳菊. 承德医学院, 2018(04)
  • [7]肠愈灌肠方对大肠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患者凝血状态及临床疗效的观察[D]. 叶九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8]8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及中药用药特点[D]. 吴伟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加味通腑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D]. 刘玉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10]中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 施翠英,王旭. 中药与临床, 2012(01)

标签:;  ;  ;  ;  ;  

中药泻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