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和非主流都可以参加

主流和非主流都可以参加

一、主流非主流皆可参与(论文文献综述)

万英[1](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刘培[2](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建构的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社会空间并存的第二空间。但网络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演进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应用的广泛推进,借助于大数据可以量化一切的强大计算能力,网络空间确已进入到一个高度依赖数据和算法的阶段,形成了新型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是在大数据技术深度介入下形成、以数据生态为核心、以算法为主导的、虚实深度交融的网络空间。它不仅是世界的数据化再现,而且是大数据算法与人的意向性协同敞开的网络空间。作为大数据技术形塑的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不是固态的、稳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被技术发展与各类媒体、政党、国家等主体意愿建造、编制和构筑,即“大数据-网络空间”具有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作为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传播载体和场域,同样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可量化与可计算,实现了精准化和个性化传播。另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亦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挑战,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理性张扬下传播者经验的下降与自身的隐匿、数据化传播受众画像的失真、假新闻深度转向与传播生态的后真相化、资本逻辑与算法逻辑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逻辑的干扰。面对这些挑战,已有相关研究往往集中在大数据技术薄弱、西方的数据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大数据-网络空间”自身的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不仅仅是大数据以工具性载体助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网络空间”是被技术和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与建构的。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要求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如何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规避算法主导的传播方式,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从而积极地影响、修正甚至改变算法推荐主导的传播内容,以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在“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核心地位。其次,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从而建构“主流价值算法”。主流价值算法通过纠正流量至上的价值导向以消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的挤压,从根本上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再次,展开数据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双维教育。通过数据素养教育提升传播者和传播受众的数据素养,同时强化大数据技术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最后,推动大数据检测技术与平台监管齐头并进。积极研发大数据检测技术,以检测、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且按照精细化、区别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分级地监管各类传播媒体与平台,健全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规制,从而有力推进“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杭姗姗[3](2020)在《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民粹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开始扎根网络,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形成了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的肆意泛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着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且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合理引导和管控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加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概述了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影响的背景和意义,归纳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首先,对民粹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粹主义及意识形态的阐述;最后,总结得出网络民粹主义及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涵义和特征,为接下来论文主体部分的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负值效应。分析了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即网络民粹主义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每个环节,分别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监管工作等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削弱。第四部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疏导网络民粹主义的路径。依据上述影响,有针对地提出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合理引导和管控网络民粹主义的途径和举措,增强传播主体的阵地意识,提升传播内容的广度,创新有效网络传播方式,加强传播受众的理性思维,完善传播监管工作,进而做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每个环节的工作,维护好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许斌[4](2020)在《“美丽”的新技术:美颜软件与自我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发声露脸的时代。网络和技术的发展,手机摄像操作便捷,日益普及,拍照由摄影师专业艺术创造形式放权至普通大众,成为大众表达自我、记录生活的简单方式。自2012年,照片编辑美化等各类美图软件陆续上线,几乎零成本就可以变美,数字美颜逐渐被大众化淹没,对主体视觉形象呈现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另外,社交媒体成为了主体视觉化呈现的最佳展示平台,并开辟出图片社交的网络社交新路径,美图软件快捷的图像处理技术和隐蔽的信息取舍加剧了这种视觉化的虚拟性,“形象”的背后不可避免涉及主体的身份、地位等各样信息,与社交关系相互作用,而哪些呈现或隐藏,都会跟随主体理想自我的塑造进行筛选。美图与社交联合,让主体精心安排的这场“表演”更加完美,这样的自我呈现无论是实践行为还是实践主体都具有复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体的自我认知,对其社交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变。本文基于网络社交环境,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结合文本分析,深入网络社交平台观察人们美图行为和话题讨论,探究使用美颜的主体自我呈现的隐匿状态、偏好和特质,以及其在不同社交关系圈中的行为建构和社交效果等。文章第一部分是关于美图类软件的变革梳理以及大众化参与过程中呈现出的技术去魅、角色转变和赋予强大社交功能等特点;第二部分是细化美颜实践主体的修图美化行为,划分美颜群体类型,以此窥探这些视觉化的自我表达背后心理动因和功能意义。第三部分是美照在社交媒体的发布和主体自我表演,根据视觉编码内容组成,美图会被选择发布,在不同人际关系圈取舍呈现,这样一种表演的沉醉对现实自我认同和社交都会有一定影响。第四部分是针对美图时代中主体呈现的三种典型行为状态的讨论,在美颜成为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的环境压力下,有人被驯化;有人因为憎恶审美雷同、追求真实而选择斗争;还有人因为认同缺失、落差太大采取转移的方式,寻找新的自我归属方式。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斥着美图,但同样存在反抗的痕迹。

刘桉伸[5](2020)在《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文学是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能够用审美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给人精神的慰藉和思想的启迪,进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教育为内容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而且是通过塑造人的完美人格,铸就人的高尚灵魂,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教育。文学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文学作品的思想性、道德性及渗透性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子,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正如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1)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文艺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深入挖掘并竭力实现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发掘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路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这一主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成果、研究的思路及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的阐释,首先阐释了文学作品的概念、特点及其价值承载,其次概括了了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特性和表征,最后指出了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这也是文学作品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依据。第三部分梳理总结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及形成过程,并进一步指出在实现这一价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部分在以上基础之上从原则、方法、维度、机制提出了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路径。

肖清云[6](2020)在《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突发性、互动性、隐匿性、情绪性、指向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成为了亟需探究的课题。本文主通过对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具体内涵的界定,系统分析了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探究针对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所带来挑战的具体应对路径。具体而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篇文章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本篇文章的选题。第二章是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具体分析网络舆情给大学生知、情、意、信、行所带来的影响,并阐述了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指南针”、“粘合剂”、“晴雨表”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是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阐释。就其所带来的机遇而言,网络舆情隐蔽性、动员性、指向性与情感性使得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具渗透力、影响力、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得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广度、深度、效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就其挑战而言,网络舆情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教育主体权威性消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偏差、传统教育的应变力迟滞、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减弱、教育环境复杂性提升等,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发挥程度。第四章是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选择。这一部分主要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方面系统阐释了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挑战的具体优化路径。其一,应从大学生知、情、意、信、行等方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免疫力,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深化情感体验,加强信念坚守,最终夯实大学生的知行统一,以实现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其二,加快媒体融合,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平台,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宣传的广度。而对于媒体融合与平台的构建,需要完善官方网络平台作为坚强后盾,以提供优质信息内容为核心,用主流价值驾驭算法,并且还应推动算法问责制度的建立。其三,通过对网络舆情发生发展规律的掌控,进行合理设置网络舆情议题、把握话语流变、形成网络舆情的良性互动与网络舆情正向发展,从而掌控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其四,通过社会舆情生态环境、网上网下互通互联与网络舆情法制化建设等硬性方式,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共同推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黄莉[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陈丽荣[8](2019)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旗帜和灵魂,它在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凝聚社会成员、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文章梳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脉络,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丧失的教训进行总结。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认同,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现实的层面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历史与实践的层面为我国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借鉴。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具有的普泛性提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参与水平,拓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崭新渠道,强交互性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圈群化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打开了新通道,增强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潜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球化挑战国家话语权、去中心化解构权威、多元化削弱情感认同、个性化导致社会价值功利化、自主化挑战传统教育模式。西方意识形态借助自媒体进行强势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阻碍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整体效应的发挥,冲击了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机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收集整理了13所高校的实证调研数据,总结出当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存在认同内容准确性不够、认同态度主动性不够、情感认同稳定性不够、知行认同一致性不够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增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施策略的探究。按照从应然到实然的研究思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把握认同生成逻辑的基本规律,遵循“一元主导与多样性统一的价值引导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认同内化原则”、“虚拟性与现实性统一的自媒体媒介行为原则”、“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信息技术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发展变革原则”,从认同的主体、客体、环境入手,多个维度提出增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新路径:完善舆论宣传机制、认同沟通机制、教育灌输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网络素养,提升信息辨别和研判能力;拓宽网络平台,开辟网络教育新阵地;推进理论创新,凸显文本权威;畅通利益表达,培育动力基础;注重大众传媒,拓展传播途径;优化社会生态环境,构建外部条件等途径来增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陈小琴[9](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朱尉,许楠[10](2019)在《政治参与视域下微博平台的价值审视及困境超越》文中提出作为政治社会化的新媒介,微博在为公众进行政治参与提供发生场域的同时改变着意识形态的表现格局。在网络社会治理背景下,微博平台不仅优化着政治生态的现实表达,扩大着民众参政议政的话语权利和话语空间,而且进一步推进了政治文化传播,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全新样本。本文梳理了微博媒体为公众进行政治参与的平台优势,同时正确认识微博政治参与的当前困境,提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培育意见领袖表达规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旗帜鲜明地壮大主流舆论;应用新闻教育走向公众,法制化培育公民主体理性,以期更好地推动微博媒体的社会化应用。

二、主流非主流皆可参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流非主流皆可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四、核心概念阐释
        (一)意识形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一)有效性的内涵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平实的话语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讲好中国故事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四)运用大众话语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一)话语内容问题
        (二)话语方式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由与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网络空间的内在关联
    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2.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
    2.3 网络空间及其可塑性
    2.4 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关联维度
3 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的形塑
    3.1 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变革的技术基础
    3.2 大数据技术的生产力属性与功能
    3.3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界定
    3.4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本质
    3.5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主要特征
4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4.1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
    4.2 技术理性的张扬与传播者的遮蔽
    4.3 数据化受众画像的失真
    4.4 假新闻扰乱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
    4.5 政治逻辑、算法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
5 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提升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的能力
    5.1 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
    5.2 设计主流价值算法
    5.3 展开数据素养与政治素养双维度教育
    5.4 大数据检测技术与监管齐头并进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2.1 网络民粹主义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粹主义的评析
        2.1.3 网络民粹主义的概念及特征
    2.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2.1 意识形态的涵义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2.2.3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涵义及特征
第3章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负值效应
    3.1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影响
        3.1.1 对传播主体共产主义信仰的冲击
        3.1.2 对传播主体公信力的挑战
        3.1.3 对传播主体宣传阵地的侵占
    3.2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影响
        3.2.1 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
        3.2.2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文化
        3.2.3 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爱国思想
    3.3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的影响
        3.3.1 借舆论事件左右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
        3.3.2 借学术理论抨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足
        3.3.3 借名人之力遏制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3.4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受众的影响
        3.4.1 分散传播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注意力
        3.4.2 影响传播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3.4.3 诱导传播受众非理性和极端行为的产生
    3.5 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监管工作的影响
        3.5.1 破坏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防御功能
        3.5.2 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监管力度
        3.5.3 增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管控难度
第4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疏导网络民粹主义的路径
    4.1 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阵地意识
        4.1.1 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意见领袖
        4.1.2 建设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新兴主流阵地
        4.1.3 提高传播主体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4.2 拓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广度
        4.2.1 加强理论创新以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4.2.2 融合传统文化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4.2.3 面向国际视野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4.3 创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网络传播方式
        4.3.1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阵地与网络传播阵地的结合
        4.3.2 开展由被动灌输到自主渗透吸收的新模式
        4.3.3 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型自媒体传播机制
    4.4 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受众的理性思维
        4.4.1 正确引导规范传播受众的网络行为
        4.4.2 加强对传播受众自媒体素养的教育
        4.4.3 提高传播受众的网络行为责任意识
    4.5 完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监管工作
        4.5.1 创新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监管技术支撑
        4.5.2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媒体传播管控力度
        4.5.3 健全法律法规来保证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美丽”的新技术:美颜软件与自我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人类自我视觉形象“技术美化”的历史嬗变
        (二)美颜技术的相关研究
        (三)数字时代的自我呈现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颜的技术史变革与大众化参与
    一、美图软件变迁史
        (一)概念定义
        (二)发展历程
        1.初代美图相机:大头贴
        2.美图类APP发展历程
    二、大众化参与
        (一)技术:专业去魅,一键美颜
        (二)角色:摄影师与摄像机,我与手机
        (三)平台:美图社交、美图社区
第二章 美颜实践:行为与主体
    一、常见的美颜实践元素
        (一)“化妆了”
        (二)环境背景
        (三)光线
        (四)姿态
        (五)参与者
        (六)修图
    二、美颜实践主体类型与特质
        (一)群体差异
        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二)个体自我
        1.自恋心理
        2.自我形象美化
        3.自我治愈
        4.自我娱乐
        (三)关系自我
        1.维系熟人情感圈
        2.拓展陌生人圈层
        (四)集体自我
        1.比较驱动
        2.群体认同和群体从属
第三章 “美照”发布与自我表演:照片在社交中的运作
    一、美照发布的潜在规则与标准
        (一)主体视觉内容编码
        1.社会距离
        2.姿态
        3.参与者
        4.修图
        (二)观众约定俗成的“社交礼貌”
    二、不同人际关系圈层美图呈现
        (一)熟人社群、虚拟网络社群
        1.熟人社群
        2.虚拟网络社群
        (二)“表演舞台”的区隔性
    三、表演的沉醉
        (一)满足与期待
        1.“阅后即焚”的即时快感
        2.对掌声的期待
        (二)凝视中的自我认同
        1.镜像与凝视
        2.身份的认同
    四、美图社交红利与危机
        (一)社交红利
        1.资本获取
        2.激活关系网络
        (二)社交危机
        1.过度呈现遭反感
        2.剥夺真实性,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3.景观消费与异化
第四章 美颜的驯化、抗争与转移
    一、驯化:没有人不p图
    二、抗争:不p反而更好看
    三、转移:寻找自我归属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相关理论概述
    2.1 文学作品的相关理论
        2.1.1 文学作品的界定
        2.1.2 文学作品的特点
        2.1.3 文学作品的价值
    2.2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相关理论概述
        2.2.1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
        2.2.2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表征
        2.2.3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性
    2.3 文学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联逻辑
        2.3.1 价值目标的同质性
        2.3.2 实现方式的互通性
        2.3.3 价值功能的耦合性
第3章 文学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追问
    3.1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
        3.1.1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3.1.2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3.2 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逻辑
        3.2.1 文化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基础
        3.2.2 内容契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内核
        3.2.3 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检验的标准
    3.3 影响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
        3.3.1 文学创作的逐利性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3.3.2 文学作品的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甚微
        3.3.3 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影响阅读受众
        3.3.4 读者个体差异导致对作品认知差异
    3.4 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作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3.4.1 销蚀个人主流价值观
        3.4.2 削弱主流意识形态效能
        3.4.3 导致阅读主体道德失范
第4章 实现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路径选择
    4.1 实现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原则
        4.1.1 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4.1.2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4.1.3 道德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的原则
    4.2 实现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方法
        4.2.1 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4.2.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4.2.3 榜样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4.3 实现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维度
        4.3.1 主体维度:平衡客观性与能动性
        4.3.2 客体维度:体现真实性与思想性
        4.3.3 环体维度:扬弃功利性与市场性
        4.3.4 媒介维度:兼顾吸引力与导向力
    4.4 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机制
        4.4.1 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动力机制
        4.4.2 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运行机制
        4.4.3 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估机制
        4.4.4 实现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归纳分析法
        三、学科交叉法
        四、案例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述
        一、网络舆情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三、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第二节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意志的影响
        四、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五、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舆情能有效地充当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南针”
        二、网络舆情能有效地充当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黏合剂”
        三、网络舆情能有效地充当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晴雨表”
第三章 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一、网络舆情的隐蔽性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具渗透力
        二、网络舆情的动员性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具吸引力
        三、网络舆情的指向性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具针对性
        四、网络舆情的情感性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更具亲和力
    第二节 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教育主体权威性消解
        二、大学生价值判断偏差
        三、传统教育应变力迟滞
        四、教育效果实效性减弱
        五、教育环境复杂性提升
第四章 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选择
    第一节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自身免疫力
        一、增强理论武装,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
        二、深化情感体验,唤醒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鸣
        三、开展意志锻炼,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
        四、践行知行统一,夯实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守
    第二节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完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平台
        一、完善官方网络平台建设
        二、提供丰富优质信息内容
        三、坚定主流价值驾驭算法
        四、推动算法问责机制建立
    第三节 尊重网络舆情发展规律,掌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主动权
        一、合理设置网络舆情议题
        二、把握网络舆情话语流变
        三、增强网络舆情良性互动
        四、引导网络舆情正向发展
    第四节 加强舆情环境治理,创建良好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一、营造良性舆情生态环境
        二、推进线上线下互通互联
        三、加快推进网络舆情管理
        四、继续完善网络法制化建设
    第五节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构建育人体系
        一、增强教育主体全员协同育人功能
        二、建立网络舆情“意见领袖”队伍
        三、打造高水平舆情素养的大学生群体
        四、建立网络舆情全程监管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㈠国外研究现状
        ㈡国内研究现状
        ㈢研究成果评析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㈠研究思路
        ㈡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㈠可能的创新点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六、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二、新媒体环境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一、问卷编制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不足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概述
        一、自媒体的衍进脉络与发展趋势
        二、自媒体的表现形式、类型与特征
        三、自媒体对媒介生态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
        一、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
        二、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
        一、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
        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四、理论必须掌握群众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推进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理论宣传增进认同
        二、革命实践强化认同
        三、理论斗争深化认同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失败的教训
        一、教条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严重威胁
        二、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也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
        三、放弃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实质上就是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启示
        一、必须坚决防“左”反右
        二、必须摆正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位置
        三、既要反对淡化意识形态也要防止意识形态泛化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要克服的问题
        一、认同表面化
        二、认同概念化
        三、认同功利化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态势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特点
        一、信号与噪音共存
        二、虚拟与现实交错
        三、自由与责任同步
        四、单向与互动并行
        五、碎片化与立体化同显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构建现状
        一、搭建自媒体立体传播互动平台
        二、构建自媒体多维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新挑战
        一、全球化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去中心化解构权威
        三、多元化冲击认同
        四、个性化导致社会价值功利化
        五、自主化挑战传统教育模式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自媒体时代迎来新机遇
        一、普泛性拓宽信息新场域
        二、强交互性拉近时空距离
        三、圈群化凝聚群体认同
        四、灵活性丰富教育手段
第五章 自媒体时代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实证调查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三、问卷发放和统计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媒体使用及认知现状
        一、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现状
        二、大学生对自媒体内容的认知现状
        三、大学生对媒介的信任现状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现状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情况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情况分析
        三、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选择
    第四节 自媒体了解程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准确性与偏差性的并存
        二、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博弈
        三、情感认同与执行认同的错位
        四、认知与行动的偏差
        五、认同的淡化与消解
    第六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归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四、自媒体舆情引导与管控力度有待加强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环境有待优化
第六章 自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原则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价值引导原则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认同内化原则
        三、虚拟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媒介行为原则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的信息技术原则
        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发展变革原则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
        一、完善灌输与认同沟通机制
        二、完善教育与包容疏通机制
        三、完善宣传与监督管理机制
    第三节 立足主体,加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强化网络素养,提升信息辨别和研判能力
        二、拓宽平台延伸,开辟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行为认同
        四、注重产品研发,促进意识形态内容的创新
        五、加强队伍建设,巩固意识形态教育人才保障
    第四节 把握客体,提升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实效
        一、夯实治理根基,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和凝聚力
        二、推进理论创新,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感染力
        三、掌握话语权,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与感召力
    第五节 优化环境,改善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认同生态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依托大数据,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预测力与渗透力
结语:与时俱进增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10)政治参与视域下微博平台的价值审视及困境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参与视域下微博平台的独特优势
二、政治参与视域下微博平台的当下困境
    (一)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的隐性博弈
    (二)微博意见领袖角色的应然与实然
    (三)公民政治参与心理预期与现实的落差
三、政治参与视域下微博平台的困境突围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培育意见领袖表达规范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旗帜鲜明地壮大主流舆论
    (三)应用新闻教育走向公众,法制化培育公民主体理性
四、结语

四、主流非主流皆可参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2]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刘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研究[D]. 杭姗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美丽”的新技术:美颜软件与自我呈现研究[D]. 许斌. 南京大学, 2020(06)
  • [5]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 刘桉伸. 吉林大学, 2020(08)
  • [6]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肖清云. 安徽大学, 2020(08)
  • [7]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8]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陈丽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10]政治参与视域下微博平台的价值审视及困境超越[J]. 朱尉,许楠.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7)

标签:;  ;  ;  ;  

主流和非主流都可以参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