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后海湾金属富集特征

香港后海湾金属富集特征

一、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enrichment in Deep Bay,Hong Kong(论文文献综述)

赵旭,王霄,黄宏,储鸣,章守宇,温玲[1](2022)在《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的大型海藻重金属富集特征》文中认为大型海藻对海水中的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是重金属污染的理想指示生物。2017年6月,在枸杞岛海藻场采集到19种大型海藻优势种,使用ICP-MS检测7种重金属(Cu、Zn、Cr、Cd、Pb、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海藻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平均含量顺序为:Zn> As> Cr> Cu> Hg>Pb> Cd。重金属在不同海藻门类中的含量也存在差异,Cu、Cd和As在褐藻中含量较高,红藻中Zn、Cr含量较高,而绿藻中Hg和Pb含量较高。与国内其他海域相比,除Cu、Hg偏高外,枸杞岛海域海藻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处于中低水平。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19种大型海藻分为6类,同一种重金属的富集水平可分为3类。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Cd和As、Pb和Hg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Cu和Pb、Zn和Pb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可以得出,多管藻类对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最强。

张柏豪,方舟,陈新军,王丛丛[2](2021)在《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污染物通过多途径进入海洋,以多种方式在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积累,成为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体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海洋无脊椎动物作为海洋食物链中的低营养级生物,多数种类均为底栖生活,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富集能力。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其体内富集的污染物会传递到高营养级生物和人类体内,最终对海洋生物和人类产生危害,甚至引发公害事件。重金属(heavy metal)作为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具有毒性大、持续性长、耐还原性和耐降解性的特点,长久以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代表,从机体暴露途径、机体组织分布情况及过程、污染物在组织间的转移规律和变化因素4个方面入手,全面归纳和总结了重金属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开展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相关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刘玉宁[3](2021)在《微塑料分离方法及吸附抗生素机理研究》文中指出

王姮[4](2021)在《舟山群岛经济海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文中提出

庄康[5](2021)在《南海岛礁海域细菌群落特征及柴油降解菌特性分析》文中认为

邹义龙[6](2021)在《PFOS替代品OBS在斑马鱼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OBS)作为全氟辛基磺酸(PFOS)的新型替代品,目前在各种环境介质,野生生物体甚至人体中检出,由此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然而,目前关于OBS的毒性效应及其对人类的潜在健康风险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首先开展了OBS在斑马鱼幼鱼和成鱼体内的富集、代谢与组织特异性分布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了OBS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氧化应激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实验结果可为OBS的风险防控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将受精后72h斑马鱼幼鱼暴露于10、100μg/L OBS和10μg/L PFOS中48 h,然后转移至清水中代谢24 h,毒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OBS和PFOS在暴露溶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比较稳定,OBS和PFOS在斑马鱼幼鱼体内的富集和代谢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8),根据毒代动力学参数,在10μg/L和100μg/L OBS暴露组中,吸收速率常数ku分别为2.41 L kg-1 h-1和1.94 L kg-1h-1,10μg/L PFOS暴露组则为2.01 L kg-1 h-1;OBS的半衰期为69.7~85 h,PFOS的则为222.2 h;OBS的BCFk值为238~242.5,远低于PFOS(644.2),表明,在斑马鱼幼鱼体内,OBS比PFOS具有更弱的生物富集能力。将斑马鱼成鱼通过全自动给药暴露系统暴露于溶剂对照组,10和100μg/L OBS 28d之后,转移至清水代谢28 d,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和高剂量OBS长期暴露死亡率分别为1.67%和6.67%,体长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并未对斑马鱼成鱼的生理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满足暴露实验过程质量控制要求;斑马鱼成鱼体内的OBS净化速率大致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10和100μg/L OBS处理组整条斑马鱼体内浓度均在21 d天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10μg/L和100μg/L OBS暴露组BCFk值分别为497.2和302.45、半衰期分别为10.78 d和14.16 d。(2)OBS在斑马鱼成鱼体内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其富集能力顺序:血液>肝脏>肠道>鳃>精巢>脑>肌肉,OBS主要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血液和肝脏中积累,在蛋白质含量最低的肌肉中含量最低。肌肉组织中的OBS的绝对量是第二高的,占斑马鱼鱼体中OBS总量的30%以上,肝脏中OBS的浓度虽然较高,但其仅占整条鱼OBS总量不超过3%。蛋白质含量和组织类型对OBS在斑马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富集具有重要影响。(3)将受精后2h的正常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溶剂对照组,15、20、25 mg/L OBS和阳性对照15 mg/L PFOS中168 h。发育毒性实验结果表明,OBS和PFOS暴露均会引起斑马鱼胚胎急性损伤,显着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自主运动异常、孵化率抑制、死亡率升高、心率加快和形态学改变,包括卵黄囊水肿、心包水肿、尾部弯曲和脊柱弯曲等。此外,将将受精后2 h的正常斑马鱼胚胎暴露于溶剂对照组,15、20、25 mg/L OBS和15 mg/L PFOS阳性对照组120 h之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方法检测了胚胎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发现OBS和PFOS暴露均可不同程度下调斑马鱼幼鱼内Bacl-2基因的表达,上调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使幼鱼体内细胞凋亡水平升高,抑制抗凋亡因子,从而导致细胞凋亡。(4)OBS暴露对斑马鱼幼鱼和成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明,低剂量(10μg/L)和高剂量(100μg/L)OBS均能导致斑马鱼幼鱼和成鱼肝脏抗氧化系统发生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Nrf2和SO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OBS诱导斑马鱼幼鱼和成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推测氧化应激是OBS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5)将斑马鱼成鱼成鱼暴露于0、10μg/L PFOS、10和100μg/L OBS 21 d,基于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环境相关浓度OBS和PFOS长期暴露21 d之后,诱发了斑马鱼成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占主导地位,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为绝对优势属,但各暴露组在不同分类学水平下微生物相对丰度有所不同。进一步通过LEf 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在暴露组中共检测到38个显着差异分类分支作为活性生物标志物。

薛保铭[7](2021)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塑料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将塑料污染治理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洋微塑料污染控制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专题研讨。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是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全球范围有关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面临众多挑战:对于“源”的研究大部分均局限于陆源污染,海源污染被严重忽视,但人类渔业活动大量使用了塑料制品,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对于“汇”研究,海洋沉积物被认为是微塑料污染最重要的“汇”,但大部分研究聚焦在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在深层沉积物中的归趋以及针对红树林、珊瑚礁等独特的“汇”的研究有待深入;微塑料污染研究作为引领海洋塑料污染有效削减的前提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有待向务实管用的管控对策转化。针对现状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四大传统渔场之一、中国-中南半岛沿海几何中心的北部湾为基底,重点研究海洋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研究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包括5条入海河流)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开展调查,发现观测的8种不同聚合物类型的微塑料在表层沉积物中均被检出,其中,PP(聚丙烯)的丰度最高,占比达68.7%,其次为PE(聚乙烯),占比为18.5%,微塑料形态研究表明,纤维状微塑料达检出的微塑料总量的69.6%。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值为405±336个/kg,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微塑料在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分布呈现以下特征:市区河段>海洋养殖区>郊区河段>潮间带>近岸海域>港口区。(2)研究针对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污染物(PP纤维、PE纤维)的来源开展了来源解析工作,通过不同塑料纤维的用途、进入环境的途径以及将检出的微塑料纤维与几个不同来源的渔具塑料纤维进行比对,证明研究区域PP纤维、PE纤维很可能来源于渔具的磨损。此外,PP纤维和PE纤维的整体丰度与不同渔业活动强度的相关度较高(R2=0.8586,p=0.015),既表明了渔业活动对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影响,也验证了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纤维来源于渔业活动的论断。(3)研究发现珊瑚礁、红树林这两个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也是海洋微塑料的“汇”。珊瑚礁一般分布在洁净度较高的海域,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区域所有的珊瑚礁区沉积物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包括沿陆地海岸发育珊瑚礁以及沿海岛边缘发育的珊瑚礁,平均丰度为363±476个/kg。红树林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要高于本研究的其他沉积物类型,平均丰度为655±526个/kg。红树林沉积物是微塑料集聚度很高的“汇”,同时也起到滞留微塑料颗粒的作用。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红树林尤其是小型红树林容易受到周边人类活动的破坏或侵占,其积累的微塑料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外环境中,有从微塑料的“汇”转变为“源”的可能。(4)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长度60 cm)的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410±329个/kg,证明了微塑料可以赋存于深层沉积物中,而且可“隐藏”在深度达60 cm的深层沉积物中(丰度为167个/kg)。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尺寸分布表明微塑料可长期埋藏于深层沉积物中,是被忽视的、微塑料重要的“汇”。沉积柱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与表层沉积物相近,研究区域“藏于”深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总量(185吨)是表层沉积物的5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层沉积物,因此,微塑料储量水平可能普遍被低估。(5)本研究采用210Pb和137Cs的定年法构建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分析选定海域微塑料污染历史记录,结果显示1933年以及年龄更大的沉积物(深度≥22 cm)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然而常用的塑料在二十世纪40年代才被发明并且70年代才被普及使用,这表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会垂直向下迁移。本文认为研究区域的生物扰动以及深层沉积物的尺寸分布可能是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向迁移,导致“新塑料”埋藏于“老沉积物”中的重要原因。(6)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尤其是渔业来源的微塑料污染,本研究对我国现时塑料污染防治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微塑料污染“源-汇”关系研究成果,识别削减污染的关键性控制因素,提出了“整体保护性开发、局部开发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及渔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建立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管控措施。同时提出北部湾要充分发挥东联广东、海南,西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率先探索跨省(区)、跨国境的协同共治,打造可持续发展标杆。

吴琪[8](2021)在《抗生素在北部湾的分布、生物富集及其食物链传递》文中指出抗生素是一类具有抑菌或者杀菌活性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医疗、养殖业或者畜牧业等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大量的、持续性的抗生素排放会造成环境中抗生素的“假持久性”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对环境中抗生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而对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污染来源、生物累积和放大等的研究较少,尤其在亚热带海洋系统中。因此,本文选取22种在环境中频繁被检出的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北部湾作为研究区域,对典型环境介质及野生生物中抗生素的浓度分布进行调查,揭示其在海水、沉积物及野生生物中的污染特征、来源途径、生物累积及营养级传递规律。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多种环境及生物介质中22种抗生素同步提取和仪器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海水、沉积物、鱼肉基质加标实验中抗生素的回收率分别为64–137%、61–164%、70–16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18 ng/L、0.01-0.09 ng/g干重(dw)、0.04-0.24 ng/g湿重(ww)。(2)在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中分别检出19种、18种、20种抗生素,其总浓度范围分别为1.74-23.83 ng/L、1.33-8.55 ng/g(dw)和0.68–4.75ng/g(ww)。海水中的主要抗生素是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和诺氟沙星,沉积物中的重要抗生素是诺氟沙星、依诺沙星;而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是生物体内的主要抗生素。水和沉积物的总体抗生素水平由北部湾近岸向远海呈下降趋势,其中钦州湾和琼州海峡附近的抗生素浓度较高。不同类型生物抗生素总浓度依次为:甲壳类>头足类>鱼类。(3)抗生素在水相和沉积物相的分配系数log Kd与抗生素分子量有较好的相关性。PCA-MLR和Unmix受体模型结果表明,北部湾环境中的抗生素主要来自水产养殖和畜牧业。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可能对北部湾藻类造成一定的生态风险。不同抗生素在海洋生物中的平均生物富集因子(log BAFs)为-0.50(脱水红霉素)到2.82(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和依诺沙星的营养级放大因子(TMF)大于1,表明这两种抗生素具有生物放大特征。而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脱水红霉素和甲氧苄啶发生了生物稀释作用。

罗仿[9](2021)在《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河口海岸带溶解氧的变化关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控制着近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沉积和再循环。近几十年来,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陆续报道了珠江口底层水体存在大面积的季节性低氧区。河口地区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通道,水体缺氧环境演化主要受水体分层等自然过程和人类主导的营养盐输入控制。受限于河口海洋环境的监测记录的不足,我们需要借助不同的地质载体对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的历史演变记录进行重建,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演化规律。海洋沉积物能满足长时间尺度连续沉积和高分辨率的要求,记录了连续的古环境演化信息,是反演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良好研究载体。本文选取位于目前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的沉积柱(WS),在对沉积柱精确定年的前提下,开展了高分辨率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为厘清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对河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程度与机制,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到距今200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根据210Pb和AMS 14C两种测年方法共同确定了WS钻孔的年代框架。利用沉积物Ti含量、Al/K比值、重金属元素(Cu、Pb)指标以及有机质来源分析来揭示陆源输入变化,同时结合初级生产力与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关系来反映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环境的强烈改造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沉积物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Fe-Mn-Mo)的分布特征,首次重建了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口海岸带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珠江口过去2000年沉积记录的影响和改造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现代河口环境变化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过去2000年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输送到河口海岸带的营养盐不断增加,进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沉积物TOC/TN比值分析了珠江口不同时期有机质来源变化:WS钻孔中的陆源有机质相对贡献较大,近2000年来,陆源有机碳绝对含量呈波动变化,但其占总有机碳的相对比例逐渐减小;而海洋有机质相对比例和绝对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在最近1000年更为突出。沉积柱矿物成份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珠江口水动力变化过程,不同矿物组成和分布的差异显示近2000年以来水动力过程相对增强。我们关注的几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本研究区,Cu、Pb和V三个元素均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它们进入沉积物中的主要方式为铁锰氧化物吸附和有机质络合。结合陆源输入指标和有机质组份分析,珠江口Cu、Pb和V的富集趋势并不能有效指示缺氧事件发生。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o元素主要通过Fe、Mn氧化物吸附而在沉积物中富集,因此,基于Fe-Mn-Mo的共变性作为判断古氧化还原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珠江口水体在过去2000年整体表现为微弱的氧化性减弱或还原性增强的趋势;但在三个主要暖期水体的氧化性短暂增强。我们还进一步尝试厘清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的珠江口水体缺氧演化的控制机制。在过去2000年东亚夏季风对华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人类活动将向水体输入的营养盐不断增加,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海洋有机质的降解使珠江口底层海水的氧化性整体呈不断减弱趋势。而在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暖期三个温暖时期的降水量相对增多,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缩短,不利于水生浮游植物的生长与增殖,海源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化学耗氧量降低导致水体氧化性短暂增强。以上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导致的陆源输入营养盐增加和自然气候调控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共同作用是形成了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当前趋势的根本原因。

旷泽行[10](2021)在《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生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边缘海,海洋与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沿海周边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大力开发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近岸海洋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又以重金属污染问题颇受关注。重金属污染不仅威胁到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昌化江河口、大亚湾和上川岛海湾)水体、沉积物与当地经济海产品体中重金属(Cu、Zn、Pb、Cd、Cr、As和Hg)的含量,并采用多种指数评价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与分布、生物富集特征以及生态和健康风险,同时结合Monte-Carlo模拟进行不确定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上川岛海湾>大亚湾>昌化江河口,重金属含量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Zn>Cr>Pb>Cu>As>Cd>Hg(昌化江河口Cr未分析),三者均处于无污染至中等污染水平。昌化江河口的主要污染物是As,Cd的空间变异性最强,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至高风险之间;大亚湾的主要污染物是Pb,其次是Hg,生态风险处于低至中等风险;上川岛As污染的覆盖率为100%(69%的中度污染与31%的轻微污染),且Hg、Pb、Cd和Zn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生态风险处于低至中等风险。三片海域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分布基本一致,Hg和Cd是海洋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对生物群落可能产生的毒性危害均以Pb最高,As次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就平均含量而言,三片海域生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的安全标准。海洋生物易从海水中富集重金属,鱼类的富集能力低于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类。Cu和Zn是所有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物种对各金属富集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物种生活在不同海域环境,其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也存在显着差异。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软体动物类(双壳贝类为主)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的风险高于成人。昌化江河口海产品超过可接受的非致癌健康风险的概率分别为0.51%(成人,下同)和1.84%(儿童,下同),超过可接受的致癌健康风险的概率分别是31.73%和46.56%;大亚湾和上川岛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的累积概率分别为11.19%和22.27%(大亚湾)以及83.87%和89.57%(上川岛)。Hg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昌化江河口与大亚湾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是As,上川岛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是Cr,其次是As。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日常摄入量(IR)对健康风险的影响一般高于各重金属元素总含量的风险贡献。

二、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enrichment in Deep Bay,Hong Ko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enrichment in Deep Bay,Hong Kong(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的大型海藻重金属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1.2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型海藻种类鉴定及重金属含量分析
    2.2 不同种类大型海藻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2.3 与其他海域海藻中重金属水平的比较
    2.4 聚类分析
    2.5 大型海藻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2.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分析
3 结论

(2)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发表文献概况(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1.1 文献数量年度变化
    1.2 关键词共现分析
    1.3 关键词突变检测
2 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特征(Bioaccumula-
    2.1 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污染物暴露途径
    2.2 海洋无脊椎动物种间富集特征
    2.3 海洋无脊椎动物个体间富集特征
    2.4 海洋无脊椎动物在不同组织(器官)富集特征
    2.5 海洋无脊椎动物组织间转移特征
3 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影响因素(Influen-
    3.1 重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3.2 环境因素
        3.2.1 季节变化
        3.2.2 气候现象
        3.2.3 pH与温度
4 研究展望(Outlook)

(6)PFOS替代品OBS在斑马鱼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氟化合物(PFASs)概述
        1.1.2 全氟化合物(PFASs)的环境分布与归趋
        1.1.3 全氟化合物(PFASs)的分析检测方法
        1.1.4 全氟化合物(PFASs)的生物富集和组织分布
        1.1.5 全氟化合物(PFASs)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1.1.6 新型全氟化合物(PFASs)研究进展
    1.2 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OBS)的环境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1.2.1 OBS概述
        1.2.2 OBS环境分布及污染现状
        1.2.3 OBS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1.3 斑马鱼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1.4 抗氧化系统
    1.5 斑马鱼肠道菌群研究概况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OBS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组织分布和代谢规律
    2.1 实验器材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耗材
        2.1.3 斑马鱼自动暴露系统
    2.2 实验方法
        2.2.1 斑马鱼的准备
        2.2.2 富集和代谢实验
        2.2.3 斑马鱼体内OBS的提取与净化
        2.2.4 LC-MS/MS定性定量分析
        2.2.5 总蛋白的测定
        2.2.6 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2.2.7 QA/QC
        2.2.8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水样和鱼体中PFASs分析方法的建立
        2.3.2 斑马鱼生理指标的影响
        2.3.3 暴露溶液中PFASs的浓度
        2.3.4 PFAS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与清除
        2.3.5 OBS在斑马鱼成鱼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
        2.3.6 结合模式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OBS对斑马鱼的发育毒性及分子机制
    3.1 实验器材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斑马鱼的养殖和胚胎暴露实验
        3.2.2 OB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3.2.3 OB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2.4 总RNA提取及浓度测定
        3.2.5 cDNA合成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3.2.6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OB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3.3.2 OB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OBS对斑马鱼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4.1 实验器材与试剂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主要试剂耗材
    4.2 实验方法
        4.2.1 斑马鱼暴露实验
        4.2.2 ROS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检测
        4.2.3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与观察
        4.2.4 Western blot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OBS对斑马鱼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4.3.2 对Nrf2、CAT和SOD蛋白表达的影响
        4.3.3 OBS对斑马鱼组织病理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OBS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实验器材与试剂
        5.1.1 主要仪器设备
        5.1.2 主要试剂耗材
    5.2 实验方法
        5.2.1 斑马鱼暴露实验
        5.2.2 总DNA提取与检测
        5.2.3 PCR扩增
        5.2.4 PCR产物鉴定、纯化及定量
        5.2.5 构建PE文库及Illumina测序
        5.2.6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与观察
        5.2.7 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OUT聚类与注释
        5.3.2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分析
        5.3.3 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5.3.4 组织病理学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海洋塑料污染概况
    1.3 海洋微塑料的“源”
        1.3.1 陆源污染
        1.3.2 海源污染
    1.4 微塑料的入海途径
        1.4.1 人工排水系统和地表径流
        1.4.2 固体废物海洋倾倒
        1.4.3 风力运输
    1.5 海洋微塑料的“汇”
        1.5.1 沉积物
        1.5.2 海洋生物
        1.5.3 其他可能的“汇”
    1.6 源-汇相互转化
    1.7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1 研究内容
        1.7.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概况
        2.1.2 研究的主要港湾
        2.1.3 沿海主要河流
        2.1.4 珊瑚礁区
    2.2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
        2.2.1 微塑料的分类
        2.2.2 样品采集方式
        2.2.3 样品的前处理
        2.2.4 微塑料的鉴定与定量
    2.3 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建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塑料分析方法的选取
        2.3.3 实验分析步骤
        2.3.4 ~(210)Pb定年方法及模型
        2.3.5 沉积柱样品粒度测定
        2.3.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微塑料在北部湾近海沉积物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的水平分布和特征
        3.1.1 总体成分特征
        3.1.2 总体丰度水平
        3.1.3 水平分布特征
        3.1.4 表观特征
    3.2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2.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2.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2.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3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分布和特征
        3.3.1 丰度水平和组分特征
        3.3.2 分布特征与原因分析
        3.3.3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柱微塑料垂向分布与年代学分析
    4.1 垂向分布
        4.1.1 垂向丰度水平
        4.1.2 组分和形态特征
    4.2 微塑料在沉积柱中的污染记录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垂直分布
        4.2.2 沉积柱的沉积速率及年代学研究
    4.3 微塑料的垂向迁移
        4.3.1 垂向迁移观点的提出
        4.3.2 微塑料垂向迁移观点的论证
        4.3.3 微塑料向下迁移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污染源-汇机理解析
    5.1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微塑料污染来源解析
        5.1.1 微塑料溯源方式
        5.1.2 北部湾重点研究区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2 微塑料的渔业来源及其影响
        5.2.1 渔业强度与微塑料污染相关性分析
        5.2.2 污染削减关键控制因素识别
    5.3 红树林和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红树林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3.2 珊瑚礁沉积物微塑料来源
    5.4 北部湾微塑料的“汇”
        5.4.1 “汇”的分析判断方法
        5.4.2 表层沉积物
        5.4.3 红树林沉积物
        5.4.4 珊瑚礁沉积物
        5.4.5 深层沉积物
        5.4.6 “汇”的生态风险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6.1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6.1.1 看待塑料污染客观性不足
        6.1.2 塑料管控对策科学论证不足
        6.1.3 海洋保护法规执行力不强
        6.1.4 海岸带开发合理度不高
    6.2 塑料防治政策应遵循科学原则
        6.2.1 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6.2.2 源头减废原则
        6.2.3 产业布局服从环境容量原则
    6.3 北部湾染塑料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6.3.1 科学布局海洋产业和开发区域
        6.3.2 削减渔业来源的塑料污染
        6.3.3 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6.4 区域环境共治和协同发展建议
        6.4.1 区域协同的必要性和机遇期
        6.4.2 发展现代海洋养殖业
        6.4.3 珊瑚礁和海岛保护开发
    6.5 效果预期(愿景)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抗生素在北部湾的分布、生物富集及其食物链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的概况
        1.1.1 抗生素的概述
        1.1.2 抗生素的使用和来源
        1.1.3 抗生素的环境危害
    1.2 抗生素在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现状
        1.2.1 抗生素在水体的分布特征
        1.2.2 抗生素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1.2.3 抗生素在生物体中的分布特征
    1.3 抗生素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富集、放大
        1.3.1 抗生素的生物富集
        1.3.2 抗生素的生物放大效应
    1.4 研究内容、意义以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材料
        2.2.1 标样和相关试剂的配制
        2.2.2 耗材和仪器设备
    2.3 实验部分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样品前处理
        2.3.3 仪器分析
    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北部湾海水、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
    3.1 样品的采集
    3.2 样品的提取和测定
    3.3 相关公式计算
        3.3.1 水-沉积物分配系数(K_d)和有机碳标准化的分配系数(K_(OC))的计算
        3.3.2 来源解析
        3.3.3 生态风险评估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海水中抗生素浓度特征
        3.5.2 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特征
        3.5.3 抗生素的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
        3.5.4 抗生素的来源解析
        3.5.5 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生素在北部湾海洋生物中的生物富集与食物链传递
    4.1 样品的采集
    4.2 样品的提取和测定
    4.3 相关公式计算
        4.3.1 稳定同位素
        4.3.2 营养级
        4.3.3 相对碳源
        4.3.4 营养级放大因子(TMF)
        4.3.5 生物富集因子(BAF)和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海洋生物中抗生素的浓度水平
        4.5.2 抗生素在海洋生物中的生物富集作用
        4.5.3 抗生素在不同生物营养级间的传递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创新和不足之处、研究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9)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珠江口地理位置
        2.1.2 珠江口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珠江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
    2.2 野外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2.1 柱样采集和保存
        2.2.2 WS钻孔的年代框架
        2.2.3 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分析
        2.2.4 主微量元素分析
        2.2.5 矿物成份分析
        2.2.6 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类活动对WS钻孔陆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改造作用
    3.1 陆源输入指标和Cu、Pb、V元素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2 沉积物有机质输入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4.1 河口近海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2 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
    4.3 WS钻孔季节性缺氧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沉积记录研究
    4.4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程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4.4.1 珠江口2000年以来自然气候变化
        4.4.2 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协同作用下的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生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
        1.2.2 生物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1.2.3 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1.3 研究海域概况
        1.3.1 昌化江河口海域
        1.3.2 大亚湾核电海域
        1.3.3 上川岛养殖海湾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海域与实验分析
    2.1 样品处理与分析
        2.1.1 沉积物重金属分析
        2.1.2 生物体重金属分析
    2.2 质量控制与保证
    2.3 统计分析
        2.3.1 Monte-Carlo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
        2.3.2 数据分析与制图
第三章 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
    3.1 昌化江河口海域重金属的含量分布
        3.1.2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3.1.3 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布
    3.2 大亚湾核电海域重金属含量分布
        3.1.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3.1.2 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布
    3.3 上川岛养殖海湾重金属含量分布
        3.3.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3.3.2 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布
    3.4 不同环境背景下重金属含量分布的差异
        3.4.1 不同环境背景下沉积物重金属含量
        3.4.2 不同环境背景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
    小结
第四章 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4.1 沉积物污染评价方法
    4.2 昌化江河口海域重金属污染特征
    4.3 大亚湾核电海域重金属污染特征
    4.4 上川岛养殖海湾重金属污染特征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健康风险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5.1 风险评估模型
    5.2 昌化江河口海域潜在生态风险
    5.3 大亚湾核电海域潜在生态风险
    5.4 上川岛养殖海湾潜在生态风险
    小结
第六章 生物富集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6.1 生物污染评估模型
    6.2 生物富集系数与富集特征
        6.2.1 昌化江河口海域生物重金属富集
        6.2.2 大亚湾核电海域生物重金属富集
        6.2.3 上川岛养殖海湾生物重金属富集
    6.3 海产品食用性健康风险评价
        6.3.1 昌化江河口海域健康风险评价
        6.3.2 大亚湾核电海域健康风险评价
        6.3.3 上川岛养殖海湾健康风险评价
    6.4 敏感性分析及海产品消费安全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目录
致谢

四、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enrichment in Deep Bay,Hong Kong(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的大型海藻重金属富集特征[J]. 赵旭,王霄,黄宏,储鸣,章守宇,温玲. 海洋环境科学, 2022
  • [2]海洋无脊椎动物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J]. 张柏豪,方舟,陈新军,王丛丛. 生态毒理学报, 2021(04)
  • [3]微塑料分离方法及吸附抗生素机理研究[D]. 刘玉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舟山群岛经济海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D]. 王姮.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5]南海岛礁海域细菌群落特征及柴油降解菌特性分析[D]. 庄康.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6]PFOS替代品OBS在斑马鱼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毒性作用机制研究[D]. 邹义龙. 南昌大学, 2021
  • [7]北部湾近海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时空格局及源—汇关系研究[D]. 薛保铭. 广西大学, 2021(01)
  • [8]抗生素在北部湾的分布、生物富集及其食物链传递[D]. 吴琪. 广西大学, 2021(12)
  • [9]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罗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10]南海三种典型河口海湾生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D]. 旷泽行.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标签:;  ;  ;  ;  ;  

香港后海湾金属富集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