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五圈增加收入

跳出五圈增加收入

一、跳出五个圈子抓增收(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韩飞燕[2](2020)在《电商扶贫对农民的赋能影响 ——从网购和创业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电商扶贫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而且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成为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扶贫模式。电商扶贫赋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仅促使贫困县农民脱贫,更发挥了贫困县农民的内生动力,释放了贫困县农民的网络购买力,同时激发了贫困县农民的电商创业行为。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电商扶贫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探索电商扶贫路径等方面,没有深入考虑电商扶贫对贫困县农民的赋能影响,特别是对于贫困县农民在网购和创业方面的内在机理研究。因此,本文聚焦贫困县农民,基于电商扶贫情境,从贫困县农民网购与创业的视角,研究电商扶贫对贫困县农民的赋能影响,重点关注政府支持和电商平台的制度创新等如何影响贫困县农民的网购意愿和电商创业意愿,以及归纳与提炼出贫困县农民的电商创业过程模型及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子研究一探讨了电商扶贫对农民网购行为的赋能影响。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角度,引入农民的采用接受度与感知风险变量,建立电商平台制度创新对贫困县农民网购意愿影响的模型。研究主要目标是发现电商扶贫中电商平台制度创新如何影响贫困县农民网购意愿。研究发现,电商平台制度创新对贫困县农民网购意愿存在显着的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采用接受度和感知风险在电商平台制度创新与贫困县农民网购意愿关系中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采用接受度的间接中介作用大于感知风险的间接中介作用;提出以贫困县农民需求为导向,创新电商平台制度。例如,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结构保障升级和构建“同伴”服务机制,从而发挥贫困县农民采用接受度的积极促进作用,推进农村网购市场发展,改变贫困县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激发贫困县农民对电商创业热情。子研究二探讨了电商扶贫对农民创业意愿的赋能影响。从政府支持及电商平台的双重视角,基于信任转移理论,建构了包含政府支持、电商制度、平台信任和感知风险的贫困县农民电商创业意愿模型。研究主要目的是发现在电商扶贫中政府支持和电商制度如何影响贫困县农民电商创业意愿。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贫困县农民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在政府支持与农民电商创业意愿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电商平台制度间接影响农民电商创业意愿。因此,提出以电商平台和电商制度为载体,选择政府支持与电商平台支持的双轮驱动,形成“政府—电商—农民”三位一体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农民的电商创业。子研究三探讨了电商扶贫对农民创业赋能中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影响。基于Rubicon模型,将心理弹性引入到创业前阶段中,构建了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主要目的是发现心理弹性和执行意愿在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转化中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执行意愿在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对创业意愿、执行意愿和创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和企业需要关注执行意愿和心理弹性在农民创业领域的重要性。例如,发挥心理弹性作为“软实力”作用,坚持群众路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构建“共享”社交平台,激发农民积极的心理弹性,从而克服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压力,保证电商创业的可持续进行。子研究四探讨了电商扶贫中创业典型对农民创业的赋能影响。对贫困县农民电商创业过程进行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发现创业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归纳与提炼出贫困县农民电商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分两阶段揭示贫困县农民产生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及初创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及关系,其中创业者特质和创业意愿是推动创办企业的基础,原生家庭、创业机会和关系网络是创办企业的中介驱动因素;创业学习和制度环境通过调节创业资源和商业模式创新等行动策略推进初创企业的发展,并对农民创业企业实现扶贫效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扶贫、创业和电商等领域的理论基础。第一,从社会技术系统角度关注了电商平台制度创新对贫困县农民网购意愿的影响,提出了农民采用接受度概念,研究检验了采用接受度和感知风险的双中介作用,丰富了电商平台制度对农民网购意愿作用机制的研究。第二,通过扩展在线信任转移理论,不仅建立了电商平台制度、电商平台信任与农民电商创业意愿之间关联性,同时建立了政府支持与电商平台信任之间的关联,丰富了农民电商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研究。第三,将心理弹性心态引入到创业前阶段的心态中,深化了个人在意志阶段执行意愿的心态历程,进一步揭开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转化的“黑箱”。第四,结合中国电商扶贫情境,以农民电商创业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提炼出一个更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贫困县农民电商创业过程模型,丰富了电商创业过程模型的研究。本研究以期为政府和电商企业制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从而推进电商扶贫对贫困县农民在电商创业和网购行为的赋能影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张敏健(Cheung Man Kin Keith)[3](2020)在《HC马术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马业自古以来都是领先于世界,无论是马的数量以至马的产业链亦如是。可惜在最近100年,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的马匹数量骤减,连带中国整个马产业链的发展都处于历史低潮。然而,及后马产业链在全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折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人重新关注策骑,意识到假如专业策骑达至最高水平便可以参加奥运比赛。故此,政府从此大力推广马术运动,支持地方政府放宽政策兴建马术俱乐部,国内各省各地就如雨后春笋般兴建马术俱乐部,而HC马术俱乐部就正好在此背景下在北京成立。本文以HC北京马术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首先透过介绍俱乐部的发展历史,设施分布,服务产品组合,内部组织架构和经营效益,对俱乐部做出简单介绍,并以STP和7P的营销策略分析模型分析俱乐部的营销现状。然后,以PEST模型,从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环境等因素分析俱乐部外部营销环境,同时以波特五力研究行业的环境,透过资源和能力分析俱乐部的内部环境,并通过SWOT模型综合分析马术俱乐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锁定适合俱乐部为多种经营战略朝阳行业。随后,以市场营销策略STP以及7P营销组合策略模型,分析出俱乐部的多项问题,例如俱乐部的硬件包括户外训练场地设施和人才等软件的专业度不足,服务产品无差异化和竞争者的进入等等问题和成因。最后,贯彻以STP和7P营销组合模型,提出优化建议,包括提升所有硬件软件的专业度,增加服务产品多元化,从而提升至产品差异化,从追求高性价比转而到高收费的专业化的定位等一系列重要优化建议。透过多方面分析俱乐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希望能改善HC马术俱乐部的经营状况,让其他马术俱乐部得以借镜参考,对整个马术俱乐部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冯星[4](2020)在《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脱贫任务依然艰巨。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551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还有五百多万贫困人口待解决,但是越到脱贫攻坚关键期减贫难度越大、减贫成本更高。“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坚持我国扶贫大方向的基础上,要更加注意提升贫困人口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注重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自主性脱贫。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会促进贫困的降低,而收入差距扩大则会阻碍贫困减缓。随着经济增长,尽管中国贫困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是居民返贫风险愈加明显。经济增长减贫的边际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收入差距扩大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减缓。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深入探讨如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并构建防返贫的长效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异质性视角,结合中国国情和现行经济状况,采用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微观和宏观数据对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展开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对收入分变迁与贫困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数理分析,揭示引入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合理性;其次基于三维贫困分解方法,采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不同贫困标准下,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对贫困变化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并与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利用计量技术进实证检验三维贫困分解方法及其测度的稳健性;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三维贫困分解框架下经济增长、政府补助以及教育异质性对贫困变化的影响机制。以上研究为中国完成全面脱贫目标,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基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脱贫攻坚背景,本文分层次梳理了收入分布与贫困的经典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居民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的理论观点,即将代表居民异质性的残差效应引入到贫困分解中,构造新的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并从三维贫困分解方法与测度的出发点、数理推导和现实分析及预期展开理论分析,为从实证视角探索中国减贫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验证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本文首先基于反事实思想设计代表收入分布变迁的均值变化、方差变化和残差变化三个动态计量指标,并将其引入到传统的贫困分解框架中,首次从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层面解释贫困。并利用家庭营养与健康(CHNS)微观调查数据对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和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分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引入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在减贫进程中更合理、更全面,更具有现实意义。结果表明收入增长效应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离散效应恶化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异质效应主要降低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说明收入的增长效应已不足以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恶贫效应,而异质效应却能够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恶贫效应,意味着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异质效应在中国减贫进程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验证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本文在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基础上,采用二值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的减贫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具有减贫作用,而离散效应具有恶贫作用,且异质效应的减贫作用和离散效应的恶贫作用几乎对等,说明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能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降低贫困,且异质效应能够弥补离散效应带来的恶贫作用,实证结果与上文中的贫困分解结果具有一致性性,进一步验证了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接着从三维贫困分解的增长效应入手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确实对中国贫困减缓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明显高于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其中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最差。同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除此之外,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金融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贫困,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间接降低贫困;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也随之扩大,因此在经济增长减贫进程中,收入差距扩大必然会阻碍贫困的减缓;与此同时,受教育水平等异质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作用,意味着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等异质性因素促进经济增长能够间接缓解贫困问题。同时从三维贫困分解的离散效应入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标准对城乡居民贫困减缓存在明显的门限特征,即中国城乡政府补助标准对贫困减缓具有显着的非线性效应,表明我国政府补助福利政策对贫困居民脱贫的影响已不再具备整体性特征,仅当政府补助达到一定标准时,政府补助福利政策才能促进贫困居民减贫,即着过高的政府补助标准会产生福利依赖性,使得脱贫效果不显着,甚至增加居民返贫风险;而过低的政府补助标准导致政府补助政策无效,居民脱贫效果不显着。除此之外,城乡居民低保补助减贫效果最佳,工伤人员抚恤金减贫效应最差。因此,我国应在加强低保政策建设,改善其它各项政府补助模式的同时调控城乡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补助政策体系。最后在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基础上,从异质效应入手实证分析教育异质性在中国减贫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对贫困减缓均存在显着影响。在区域层面上,省份间地区收入不平等的恶贫效应存在上升趋势,收入差距扩大严重阻碍我国居民的减贫进程,城镇化则降低了我国居民贫困,消费率的变化虽然恶化了我国贫困,但是恶化趋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在区域层面减贫政策上,我国应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在个体层面上,年龄对贫困的影响逐渐不显着,家庭人口数的减贫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促使我国居民贫困大幅度降低,说明在个体层面上,我国应重视教育减贫,在提高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体的教育补贴,提高中国居民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自主性减贫路径。除此之外,教育的减贫效应受区域变量影响明显,在不同区域教育减贫作用存在显着差异。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减贫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和教育体制完善程度差异导致东部地区教育减贫趋势平稳,中部地区教育减贫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和教育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减贫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由此,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的理论观点,在原有的贫困分解框架中引入异质性因素,形成由收入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维度构成的新的贫困分解框架,从不同层次检验了收入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联机制,并将其归结为三维贫困分解增长效应的经济增长减贫机制、离散效应的政府补助减贫机制以及异质效应的教育异质性减贫机制。就现实意义而言,在特殊国情背景下,本文利用前沿技术方法逐步实证检验了收入分布变迁对贫困减缓的一系列作用效果,充分考虑到了收入从不同路径对脱贫攻坚阶段中国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对中国贫困减缓的现实问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最后,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特点的需要,合理地运用促进收入水平提高、缩小收入差距和提高居民个体素质等政策之间的灵活搭配,在脱贫攻坚阶段进一步降低中国贫困,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胡伟斌[5](2020)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庄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问题关乎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村庄治理是农村集体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耦合下的治理,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村庄治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村庄的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使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以满足农民群众高质量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要变迁,不仅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财产权益,而且对村庄治理改善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更是意义重大。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要内容展开研究。第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总体影响研究。主要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剖析来考察这些影响。首先,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结构的优化,构建了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村庄治理体系。其次,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主体的强化,促进村庄代理人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再是,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机制的完善,对村庄流失的信任机制和民主机制具有较好的修复与增强作用。最后,改革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满意度,实现了村庄治理绩效的提高。第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研究。信任作为一种非契约性互动机制,是村庄治理的关键向度。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信任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研究发现,就制度信任而言,除县乡政府信任外,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党支部信任、村委会信任和司法部门信任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最强,村委会的信任次之;从人际信任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亲友信任、近邻信任、同村人信任和外来人信任的影响也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同村人信任影响最大。第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研究。民主作为一种契约性互动,是村庄治理的另一关键向度。研究发现,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民主增进效应,能显着促进村庄民主化治理。从村庄层面看,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型村庄或是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更强的村庄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农户层面看,发现在低年龄、低教育程度以及有跨县外出务工经历组中,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正向影响更显着。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除了直接影响外,股份合作制还通过提高农户的民主认知来促进其民主参与行为。第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就公共品类型而言,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医疗、环境卫生等关乎民生的公共产品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村庄类型来看,改革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村庄更加明显。此外,股份合作制改革还通过民主效应与信任效应来间接影响村庄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本文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本研究主题为当下中国“三农”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产权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村庄治理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经济层面的影响,而本文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改革对村庄治理影响上,将两个焦点命题进行实证研究是本文主要贡献。其次,本文跳出了传统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将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探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最后,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而本研究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并运用基于较大样本的调研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科学性。但囿于村庄样本量与数据结构等因素,本研究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外。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与村庄治理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并根据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局限进行了研究展望。

张玲[6](2020)在《关系地权 ——基于对SH村土地整合过程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该战略核心理念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土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土地细碎化制约土地发展和农业发展,土地整合恰是解决土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学或管理学角度研究土地整合问题,而忽视中国乡土社会的“关系”特色。因此,本文以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新疆SH村为田野调查点,在“关系地权”分析框架下分析土地整合实践中的关系。本文的内在逻辑为:在分析该村土地整合过程及其社会关系网的基础上,探析“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部分是全面介绍SH村土地整合,从土地整合这一“关系地权”实践的发生背景、发生过程与整合结果来理解该实践,发现SH村土地整合是顺应个体与村集体意愿,从乡村社会关系入手实现实践主体效益最优的地权实践;地权具有关系性,且该关系性根植于乡村社会。第二部分是梳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亲缘、地缘和业缘等乡村社会关系,可知该村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系都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部分社会关系所赋予的社会资源呈重合状态。第三部分是通过土地整合中的相关案例分析SH村乡村社会关系在“关系地权”实践中具体发挥的作用,发现在SH村这一熟人社会中,亲缘关系发挥着基础且重要的促进联合作用,地缘关系对地权实践的作用具体可分为正向促进与负向促拆,业缘关系多为正向促进,关系多综合作用于地权实践,村民在“关系地权”实践中既从感性认识也从理性认识角度进行能够实现效益最优的地权决定。第四部分是对多民族乡村社会“关系地权”实践内在逻辑的探析,认识到村民进行地权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亲缘关系,同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形进行调整,“关系地权”与乡村社会皆呈“差序格局”;村民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维护自己在“差序格局”中的圈子并延伸自己的圈子,感性认识即情感在“关系地权”实践中发挥了引导地权决策和维护地权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

赵跃[7](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陈文龙[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随着物质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途径又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既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努力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论文突破以往研究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限,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置于农村地区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国家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重背景下深入研究,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为主题,指出了其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所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内容形式、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和问题不足,强化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提升了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论文选取了分别来自中国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个个案,在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加强了论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从机制与体制、文化与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产生问题与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研以致用”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从营造社会氛围、夯实物质养老基础、突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为老服务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寻找突破口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期推进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文章结尾部分,论文指出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应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此外,本部分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蒋永穆,卢洋,张晓磊[9](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演进特征探析》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实践的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其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形成阶段、确立阶段和深化阶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呈现出四个典型特征:一是逻辑前提渐趋科学,二是目标取向不断多元,三是核心内容日臻完善,四是发展战略逐步成熟。

阳斌[10](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二、跳出五个圈子抓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出五个圈子抓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2)电商扶贫对农民的赋能影响 ——从网购和创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2.1 现有研究的不足
        1.2.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扶贫模式的相关研究
        2.1.1 扶贫模式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2.1.2 有关电商扶贫模式研究
    2.2 网购意愿的相关研究
        2.2.1 网购意愿的内涵
        2.2.2 网购意愿相关模型及研究
        2.2.3 网购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 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2.3.1 创业意愿概念
        2.3.2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2.3.3 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2.4 电商创业过程相关研究
        2.4.1 电商创业及电商创业过程概念
        2.4.2 电商创业过程模型的相关研究
        2.4.3 电商创业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2.5 研究成果评述
第3章 电商制度创新对农民网购意愿影响:采用接受度和感知风险的双中介作用
    3.1 问题的提出
    3.2 理论分析及变量解释
        3.2.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3.2.2 电商平台制度创新
        3.2.3 农民的采用接受度
        3.2.4 农民的感知风险
    3.3 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3.3.1 电商平台制度创新与网购意愿关系
        3.3.2 采用接受度的中介作用
        3.3.3 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3.4 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3.4.1 变量测量
        3.4.2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3.5.1 共同方差偏差检验
        3.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3.5.3 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
        3.5.4 中介作用检验
    3.6 研究结果讨论
        3.6.1 研究结果
        3.6.2 管理启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和电商对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基于信任转移理论
    4.1 问题背景
    4.2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4.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4.3.1 政府支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4.3.2 电商平台制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4.3.3 农民自身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4.4 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4.4.1 变量测量
        4.4.2 数据收集
    4.5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4.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5.3 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
        4.5.4 中介作用检验
    4.6 研究结果讨论
        4.6.1 研究结果
        4.6.2 管理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5.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5.3.1 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
        5.3.2 执行意愿的中介作用
        5.3.3 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5.4 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5.4.1 变量测量
        5.4.2 数据收集
    5.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5.1 信度和效度检验
        5.5.2 假设检验分析
    5.6 研究结论讨论
        5.6.1 研究结论与贡献
        5.6.2 管理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民电商创业过程模型构建:探索性案例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实施
        6.3.1 资料收集
        6.3.2 案例选择
    6.4 模型构建与阐述
        6.4.1 开发性编码
        6.4.2 主轴性编码
        6.4.3 选择性编码
        6.4.4 理论模型饱和度验证
        6.4.5 模型主要要素阐述
    6.5 研究结论与理论贡献
        6.5.1 研究结论
        6.5.2 理论贡献
        6.5.3 实践启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启示
    7.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A:电商平台制度对贫困县农民网购意愿影响机制调查问卷
    附件B: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件C:贫困县农民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附件D:贫困县农民电商创业访谈
    附件E:开放性编码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HC马术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HC马术俱乐部介绍和营销现状
    2.1 HC马术俱乐部介绍
        2.1.1 发展历史
        2.1.2 设施分布
        2.1.3 组织架构
        2.1.4 经营效益
    2.2 HC马术俱乐部服务产品介绍
    2.3 HC马术俱乐部的营销现状
        2.3.1 营销战略现状
        2.3.2 营销组合策略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C马术俱乐部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HC马术俱乐部的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HC马术俱乐部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2.2 买家议价能力分析
        3.2.3 新进入者威胁
        3.2.4 替代品威胁
        3.2.5 同业竞争者竞争程度
    3.3 顾客需求分析
    3.4 HC马术俱乐部内部环境分析
        3.4.1 资源分析
        3.4.2 能力分析
    3.5 HC马术俱乐部SWOT综合分析
        3.5.1 内部优势分析
        3.5.2 内部劣势分析
        3.5.3 外部机会分析
        3.5.4 外部威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C马术俱乐部营销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营销战略问题和成因
        4.1.1 市场细分问题和成因
        4.1.2 目标市场问题和成因
        4.1.3 市场定位问题和成因
    4.2 营销组合策略问题和成因
        4.2.1 产品问题和成因
        4.2.2 价格问题和成因
        4.2.3 分销渠道问题和成因
        4.2.4 促销问题和成因
        4.2.5 人员问题和成因
        4.2.6 有型环境问题和成因
        4.2.7 过程问题和成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C马术俱乐部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5.1 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5.1.1 市场细分优化建议
        5.1.2 目标市场优化建议
        5.1.3 市场定位优化建议
    5.2 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
        5.2.1 产品优化建议
        5.2.2 价格优化建议
        5.2.3 分销渠道优化建议
        5.2.4 促销优化建议
        5.2.5 人员优化建议
        5.2.6 有型环境优化建议
        5.2.7 过程优化建议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4)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评述及研究进展
        1.2.2 收入分布文献评述及研究进展
        1.2.3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减贫文献评述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1.4.1 主要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贫困理论梳理与预期
    2.1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贫困理论回顾
        2.1.1 收入增长减贫:发展经济学贫困理论
        2.1.2 收入分配减贫:福利经济学贫困理论
        2.1.3 异质性减贫: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2.2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理论预期
        2.2.1 理论预期的出发点
        2.2.2 理论预期的数理推导
        2.2.3 理论预期的进一步阐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与测度
    3.1 贫困指数的选取及分解
        3.1.1 贫困指数的选取
        3.1.2 贫困指数的分解
    3.2 贫困指数分解方法的构建
        3.2.1 传统的完全分解型贫困指数分解方法
        3.2.2 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
    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3.3.1 数据来源
        3.3.2 贫困标准的选取与测算
        3.3.3 中国居民贫困现状统计性描述
    3.4 两种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对比分析
        3.4.1 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3.4.2 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3.4.3 两种贫困分解方法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贫困分解指标及其测度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4.1 收入分布变迁的拟合
        4.1.1 收入分布拟合的非参数方法
        4.1.2 收入分布拟合的结果与分析
    4.2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的稳健性检验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增长效应:经济增长的减贫机制
    5.1 增长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的减贫机理分析
        5.1.1 经济增长与减贫的关系梳理
        5.1.2 经济增长的减贫机理分析
    5.2 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统计性描述
        5.2.1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选取
        5.2.2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5.3 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3.1 系统GMM估计原理及模型构建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离散效应:政府补助的减贫机制
    6.1 离散效应视角下收入分配的减贫机制分析
        6.1.1 收入分配与政府补助关系分析
        6.1.2 收入分配的减贫机理分析
    6.2 离散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的统计性分析
    6.3 离散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减贫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数据指标及回归方程设定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异质效应:教育异质性的减贫机制
    7.1 异质效应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机理分析
        7.1.1 教育异质性与贫困的关系分析
        7.1.2 教育异质性对贫困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教育异质性与贫困统计性分析
        7.2.1 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分析
        7.2.2 受教育程度与贫困变化趋势
        7.2.3 受教育程度对贫困的影响分析
    7.3 异质效应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机制实证分析
        7.3.1 多层次Logistic模型的构建
        7.3.2 异质性减贫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7.3.3 区域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1.5.1 案例研究数据
        1.5.2 计量研究数据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集体经济
        2.1.2 股份合作制
        2.1.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2.1.4 村庄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
        2.3.2 村庄治理
        2.3.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村庄治理关系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分析框架
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发展
    3.1 农村集体产权变革与村庄治理的历史演进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1-195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萌芽阶段
        3.1.2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强化阶段
        3.1.3 改革开放早期(1978 至 1992 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变革阶段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 年至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阶段
    3.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与实施
        3.2.1 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
        3.2.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
        3.2.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发展与问题
    3.3 村庄治理视角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度的改革绩效
        3.3.1 改革效率评价:基于一致性同意的分析
        3.3.2 村庄治理视角下的改革绩效
    3.4 本章结论
4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改进: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研究
    4.1 杭州市江干区基本概况及案例选择理由
        4.1.1 江干区基本概况
        4.1.2 案例选择理由
    4.2 江干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历程
        4.2.1 第一轮改革(2002-2010):实施改革、建构制度
        4.2.2 第二轮改革(2011-2016):完善改革、双向探索
        4.2.3 第三阶段改革(2017年至今):深化改革、股社分离
    4.3 江干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社治理的影响
        4.3.1 村庄(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
        4.3.2 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强化
        4.3.3 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
        4.3.4 村庄(社区)治理绩效的提升
    4.4 治理改进的一个例证: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4.4.1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问题解析
        4.4.2 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4.4.3 江干区农村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的制度设计及绩效
    4.5 本章结论
5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理论分析框架
        5.3.1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制度信任
        5.3.2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人际信任
    5.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5.4.1 数据来源
        5.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探讨
    5.5 实证分析
        5.5.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5.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5.5.3 稳健性检验
    5.6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差异
        5.6.1 村庄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5.6.2 农户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5.7 进一步讨论:代理人角色增强与村庄信任增进
    5.8 本章结论
6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
    6.3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6.3.1 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民主增进效应
        6.3.2 民主认知的中介效应
    6.4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数据来源
        6.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6.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讨论
    6.5 实证分析
        6.5.1 基准回归
        6.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差异分析
        6.5.3 中介效应分析
        6.5.4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结论
7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基于公共品供给的视角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历史维度的分析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3.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公共品效率的影响
        7.3.2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
        7.3.3 村庄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作用
        7.3.4 股份合作制改革影响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内在机理
    7.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7.4.1 数据来源
        7.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7.4.3 描述性统计
        7.4.4 基本模型构建
    7.5 实证分析
        7.5.1 基准回归
        7.5.2 稳健性检验
        7.5.3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
        7.5.4 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效应
    7.6 影响差异分析
        7.6.1 公共品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7.6.2 村庄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7.7 影响机制分析
    7.8 本章结论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6)关系地权 ——基于对SH村土地整合过程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3.1 理论基础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4.3 操作方法
        1.4.4 调查的村庄
        1.4.5 调查资料
第二章 SH村土地整合情况
    2.1 SH村土地概况
        2.1.1 历史角度梳理土地相关政策
        2.1.2 土地自然条件与村民耕种
    2.2 SH村土地整合的过程
        2.2.1 土地整合的背景
        2.2.2 土地整合的程序
        2.2.3 土地整合的结果
第三章 SH村社会关系的划分及特点
    3.1 亲缘关系
        3.1.1 家庭关系
        3.1.2 姻亲关系
        3.1.3 宗族关系
    3.2 地缘关系
        3.2.1 住家邻居
        3.2.2 土地邻居
        3.2.3 同乡关系
    3.3 业缘关系
        3.3.1 体制内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
        3.3.2 体制外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
        3.3.3 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之间的关系
        3.3.4 普通村民之间的业缘关系
    3.4 SH村社会关系特点
        3.4.1 多种关系相互制约与且具有重合
        3.4.2 社会关系具有持续性特点
        3.4.3 社会关系具有双边性或多边性特点
        3.4.4 社会关系具有理性色彩
第四章 关系地权在SH村土地整合过程中的实践
    4.1 亲缘关系——地权联合的主要因素
        4.1.1 家庭关系:发挥纽带作用
        4.1.2 姻亲关系:巩固亲缘联系
        4.1.3 宗族关系:化作稳定基石
    4.2 地缘关系——地权选择的考虑因素
        4.2.1 住家邻居:处事方法当依据
        4.2.2 土地邻居:种地习惯做选择
        4.2.3 同乡关系:情感深化为认同
    4.3 业缘关系——地权委托的内在因素
        4.3.1 体制内精英与普通村民:在集体利益下寻求共赢
        4.3.2 体制外精英与普通村民:互惠互利为现实
        4.3.3 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利益不冲突为伙伴
        4.3.4 普通村民之间:互相作用促委托
    4.4 多种关系交织——地权决策把握关系制约平衡
        4.4.1 关系交织形成地权决策制约环境
        4.4.2 关系交织形成互利产权决策思维
第五章 多民族乡村社会中“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5.1 “关系地权”的结构和形式根植于乡村社会关系
        5.1.1 “关系地权”的结构是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缩影
        5.1.2 “关系地权”的互动实践是乡村社会关系的互动
    5.2 “关系地权”实践遵循“熟人社会”特点
        5.2.1 “熟悉”是“关系地权”在“熟人社会”实践的核心特征
        5.2.2 信任贯穿于“关系地权”实践中的“熟人社会”
        5.2.3 感性与理性在“熟人社会”的“关系地权”实践中被多元运用
        5.2.4 “熟人社会”中的“关系地权”实践逻辑具有地方性色彩
    5.3 “关系地权”实践遵循了实践社会的社会关系准则
        5.3.1 互惠互利是“关系地权”实践遵循的第一要义
        5.3.2 和谐民族社会关系是“关系地权”和谐互动的基础
    5.4 “关系地权”实践遵循了现代化进程的变化规律
        5.4.1 “关系地权”实践遵循了乡村社会的圈子变动特点
        5.4.2 原处于完全主导地位的亲缘关系受到了多元关系作用的冲击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与思考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老年人
        2.1.2 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2.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2.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2.2.4 习近平关于养老问题的相关重要论述
        2.2.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
        2.2.6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条件
    3.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1.1 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创造了历史前提
        3.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期奠定了制度根基
    3.2 改革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创造了现实条件
        3.2.1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3.2.2 改革开放给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主要成就和重要作用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
        4.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4.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4.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4.2.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4.2.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趋厚实
        4.2.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平台载体日趋坚固
        4.2.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开始有了法制保障
        4.2.5 农村老年人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3.1 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4.3.2 维护农村老年人家庭幸福
        4.3.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3.4 推动国家向前进步
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5.1.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老年人文化建设
        5.1.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自身呈现明显不均衡现象
        5.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5.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基础薄动力弱
        5.1.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5.2.1 体制机制:国家层面
        5.2.2 文化与心理:社会层面
        5.2.3 家庭层面
        5.2.4 个人层面
6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6.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三个个案
        6.1.1 案例选择的相关说明
        6.1.2 三个个案
    6.2 三地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6.2.1 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6.2.2 将农民养老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6.2.3 县(区)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6.2.4 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6.2.5 文化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7 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7.1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7.1.1 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
        7.1.2 大力培育孝老敬亲的村风民俗
        7.1.3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
    7.2 大力夯实物质养老基础
        7.2.1 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水平
        7.2.2 大力发展产业兴村
        7.2.3 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7.2.4 大力实施“以养促建”行动计划
    7.3 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突出其为老服务功能
        7.3.1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7.3.2 充分考虑照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权益
        7.3.3 充分凸显农村文化建设为老服务功能
        7.3.4 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民生建设
    7.4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7.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7.4.2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7.5 寻找有效突破口
        7.5.1 借助健康乡村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7.5.2 借助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7.6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7.6.1 领导与管理机制
        7.6.2 分工与协作机制
        7.6.3 保障机制
        7.6.4 援助机制
        7.6.5 学习推广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9)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演进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进特征一:逻辑前提渐趋科学
    (一) “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
    (二)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四)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进特征二:目标取向不断多元
    (一) 单一目标取向:农业增产
    (二) 双重目标取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 三维目标取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 多元目标取向: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进特征三:核心内容日臻完善
    (一) 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四化”
    (二) 以科学化为核心的农业“新四化”
    (三) 以复合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四) 以系统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进特征四:发展战略逐步成熟
    (一) 生产领域论农业
    (二) 就农业论农业
    (三) 跳出农业论农业
    (四) 内外结合论农业
六、结 语

(10)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治理
        1.4.2 乡村治理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四、跳出五个圈子抓增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电商扶贫对农民的赋能影响 ——从网购和创业的视角[D]. 韩飞燕. 天津大学, 2020(01)
  • [3]HC马术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D]. 张敏健(Cheung Man Kin Keith).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D]. 冯星. 吉林大学, 2020(08)
  • [5]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D]. 胡伟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6]关系地权 ——基于对SH村土地整合过程的田野调查[D]. 张玲.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D]. 陈文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9]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演进特征探析[J]. 蒋永穆,卢洋,张晓磊.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8)
  • [10]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跳出五圈增加收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