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德育低效的“病态”分析

功利主义:德育低效的“病态”分析

一、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婷[1](2021)在《涂尔干的纪律精神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埃米尔·涂尔干生活在法国最为动荡不安的危机年代,他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剧烈变革带来的“道德真空”问题,给予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以充分关注,主张道德教育是医治社会“病态”的良方,意图通过重整道德教育破解社会难题,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社会团结的目的。纪律精神培养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入剖析涂尔干的纪律精神观念,认真探究其在学校纪律精神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对改进当前学校纪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涂尔干所谓的“纪律精神”是法国社会环境与个人学术旨趣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由偏好常规与服从权威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纪律精神既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种充满善性、满足人性需要的道德存在。纪律精神既能帮助人们形成反思性个人意志,实现个人幸福与道德健康,促进个体社会化,也能引导人们尊重普遍的社会规范,主动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团结。教育与教师的道德优先性,决定了学校与教师在学生纪律精神培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校与教师应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恰当手段开展纪律精神教育。然而,学校纪律精神教育还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呈现若干不良“症候”,比如,纪律精神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席,学校纪律精神教育失范现象频发,纪律精神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运用涂尔干的纪律精神观对上述学校纪律精神教育的种种症候进行病理学分析,不难发现,导致学校纪律精神教育呈现“病态”的主要原因包括:学校纪律精神教育受到传统纪律观念的束缚,教师职业习惯与职业伦理规范之间存在严重失衡,学生社会意识的不充分在场等。就学校教育而言,有效诊疗纪律精神教育的病症,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健全的纪律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积极倡导发展性的纪律观念,进一步更新纪律精神教育理念;其次,树立符合职业伦理的教师个人权威,维护教师的道德优先地位;最后,努力创设全方位的学校纪律精神教育情境,增强学生纪律精神实践的切身体验。

欧阳鹏[2](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张婵娟[3](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石莹[4](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赵宇婷[5](2020)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文中指出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工具和武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不断通过各种媒介涌入中国,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现状、文化类型、中西政治比较、中西经济较量、中西文化差异的资讯和报道都通过互联网、传统纸媒、论文、学术讲座、会议等途径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对大学生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方面的认同感都有所降低。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公有制;在政治领域,极力鼓吹西方的民主政治,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领域宣传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原则。这些无不对我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作为评判大学生人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作为九省通衢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高校众多云集,相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具有相应的代表性。该论文选取了武汉四所高校作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是动摇了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二是冲击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三是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四是引发了大学生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五是导致了大学生个人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的结果。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辩证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探究这种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外因和内因一起着手,积极有效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孙树彪[6](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张春波[7](2019)在《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X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信息环境以及由此在人们心理上产生的反映,它并非完全虚构的环境。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的定位,我们知道这门课程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它在政治方向、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均对中学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实现并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课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更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期达成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拟态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本文首先在开始部分介绍了本次选题的依据、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点。在此基础上以拟态环境的内涵和本质为依据,阐明了研究拟态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对拟态环境进行了概念界定,说明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并阐释了拟态环境的引入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积极影响。基于对其重要性的阐述而进入到本研究的核心模块,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本次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观察法等方法,通过对拟态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明确在拟态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不重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不理想、对学生的兴趣拓展不充分等问题,进而分析以上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应试教育”的模式影响、“知识本位”的观念影响、“功利主义”的态度影响。最后,从培育拟态环境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教师构建拟态环境应重点关注的方面、改善拟态环境下的教学评价这些方面提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陆启越[8](2018)在《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育评价具有唤醒道德自觉、激发道德动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它不仅涉及认知领域的评价,即相关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涉及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等非认知领域的评价。由于受科学主义惯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校德育评价是一种基于科学主义取向的评价范式,评价者主要按照自然科学中知识测验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知识测验的分数来衡量高校德育活动的效果。这种科学实证范式的高校德育评价,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接有效性,但它却忽视了德育评价的内隐性、复杂性和人本性。在这种评价范式的主导下,人的存在异化为物的存在,人的道德修养等同于考试分数,从而陷入了“主智主义”的泥潭,无法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作用。转换高校德育评价范式,构建与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德育新要求相适应、与高校德育评价新理念相契合的新的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解决当前高校德育评价面临的困境与矛盾,这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评价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以“范式”理论为切入点,针对我国高校德育评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范式转换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构问题。高校德育评价范式是高校德育评价领域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支持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转换,既是高校德育评价理论、思想、观念层面的变革,也是高校德育评价模式、方法和技术层面的变革,它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主要包括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的转变。只有对上述高校德育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建构起系统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体系,进而引导我国高校德育评价活动的健康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回顾与梳理——反思与批判——建构与应用”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我国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历史与现状、困境与矛盾、转换与应用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全面回顾、梳理我国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发展脉络。根据教育评价理论和德育评价实践的发展历程,高校德育评价范式可分为主观经验范式、科学实证范式和人文建构范式三种类型。高校德育评价范式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高校德育评价范式大致经历了从主观经验范式到科学实证范式再到人文建构范式的历史演进,而以人的价值及其道德发展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主张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全面把握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和需要的信息,并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意义建构的人文建构范式,是符合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评价实际的理想范式。其次,从理论层面系统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评价的价值困境,从现实层面全面审视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评价实践中存在矛盾的主要表现,揭示了高校德育评价价值困境与现实矛盾的根源——当前建立在工具价值取向上、以知识测验的方法来衡量德育效果的科学实证范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再次,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评价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复杂科学理论为基础,从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等层面,系统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的范畴与取向,建构了新的高校德育评价范式所应体现的理论框架。最后,深入分析人文建构范式在我国高校德育评价实践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其中,有利因素包括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压力、社会转型的推力、高等教育改革的驱力、德育理论创新的拉力;不利因素包括制度保障的缺漏、传统文化的阻碍、功利主义的驱使、科学主义的惯性,明确了人文建构范式推进的方向和着力点。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健全德育评价制度、创新德育评价理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从微观层面,优化德育评价方法、提升德育评价素养,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人文建构范式的推进策略。

张晓静[9](2016)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甘南州Z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阶段是中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的德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德育与智育严重失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不尽如人意,而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开展带来更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政治课教师,面对思想政治课重智轻德,本质功能发挥收效甚微的现状深感遗憾,因此,面对Z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探寻解决问题之道。研究首先整理了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的德育要求,以其为内容制作调查问卷,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进而分析了Z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通过访谈了解了Z中学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解以及现状分析。经研究发现,目前在Z中学,思想政治课本身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学生也普遍能够认识到本课程的德育作用,并且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受教师影响较大。但是在德育实效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道德知识有很好储备,却存在道德内化程度不足,知行不一的现象以及社会公德素养缺失的问题和法律知识与技能有待提升。针对这些的分析,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内部原因来看:一是在课程实施中重智轻德,知行不一;二是教师观念固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是学校的不重视;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三是德育环境的复杂多变。由以上原因导致Z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不强。综上现状与原因,研究提出了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建议。第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第二,丰富德育内容,紧随时代潮流;第三,开发德育资源,提升德育实效;第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德育素养。

孙泊[10](2016)在《道德榜样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内核,道德建设从古至今,走过几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中国传统社会,崇拜道德理性,道德人格盈满理想主义色调。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彰显道德理想,自成独特体系,塑造核心价值,成就中华民族道德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对于现代性道德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理论参照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无论是道德批判基础上的道德解构重建论调还是唯物史观基石上的道德转型升级逻辑,都可以从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长河中找寻到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路径。超越传统,映照现实,继往开来,这或许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真正价值所在。道德榜样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直面现实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历史的终极意蕴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现代性意义上的道德建设,就是以社会转型为特定生态语境,以榜样疏离为问题境域,以榜样认同提升、彰显道德力量为价值旨归,以建构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构建国家道德共同体为发展愿景。研究坚持“一个指导观”研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文贯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全面梳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演进史,全面分析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指向,努力探寻中华传统道德榜样观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唯物史观科学探析现代道德榜样观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契合机制,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秉承“两大方法论”一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围绕“塑造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整体上采用多学科视域交融,加强文献查阅与实证调研相结合,把研究从现象上升为本质,从理论分析延伸到实践运用,秉持强烈厚重的人文精神。全面梳理古代道德榜样思想精华,深层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多维剖析榜样疏离的动因机制,努力建构榜样认同的实践路径。二是坚持以整体发展观为研究视野,拓展道德榜样的研究论域。将道德榜样理论研究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探讨道德榜样的演进逻辑和文化特性;将道德榜样实践研究择取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形态之中,探索道德榜样的现代意义和时代困惑;将道德榜样承接传统道德修养,探析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文化特质和现代转型;将道德榜样契合社会转型,探望社会整体道德秩序的建构和完善。研究抓住“三大着力点”一是基本厘清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提炼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明晰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二是多维描述了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洞察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建构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径。三是科学阐释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逻辑进路,推动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展望了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研究凸显“四个问题域”一是对道德榜样疏离与认同从道德动因视域探究,有利于夯实道德榜样问题的理论之基,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榜样认同问题;有利于厘清道德榜样问题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应肯定的内容、应防止的倾向、应消解的问题,梳理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生成和培育的着力点。二是对道德动因的多元透析和解读,可以为道德榜样认同提升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实践准则、实践路向提供有针对性的理性支撑;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的有益探索。三是全面系统深入挖掘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困境,探析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表征、原因机理、影响危害、矫正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道德榜样影响力和作用力提供参照和路径;有利于彰显道德榜样的“三个自信”即道德榜样研究的理论自信,道德榜样示范的道路自信,道德榜样教育的制度自信。四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研究道德榜样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治理之道,实现时代转换和社会转型,以整体研究逻辑架构道德榜样学的立论之基,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榜样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系统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史,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榜样文化资源,形成道德榜样思想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有力指导和不断推动当代道德实践的良性发展。总之,现代性道德建构,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危机,关怀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唤醒的是被欲望遮蔽的人文情怀。在道德信仰建构的争论和反思中,我们既不能无限迷恋自身的道德文化传统,又不能彻底否定我们的时代精神而加以深刻批判,而应该始终秉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姿态,以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道德天地,建构一种以感性生命和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道德,在厚重深邃的历史传统道德基础之上,不断彰显榜样的道德力,提升公民的道德感,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建构国家的道德意识,培育民族的道德信仰,努力开发人的本真精神世界,弘扬人性的完整和丰富;全面建构社会优美和谐的道德秩序,助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积极培育民族的共同道德信仰,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想,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二、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涂尔干的纪律精神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纪律
        2.实践意义
        3.纪律精神教育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涂尔干纪律精神观产生的背景
    (一)纪律精神产生的个人背景
        1.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热情的报国志向
        2.丰富的学术思想与浓厚的秩序情结
        3.启蒙主义思想与社会学思想的影响
    (二)纪律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
        1.复杂多变“病态”社会环境的冲击
        2.“去宗教化”国民教育改革的影响
二、涂尔干纪律精神观的基本内涵
    (一)纪律精神的要素:偏好常规与服从权威
    (二)纪律精神的属性:社会事实与道德存在
    (三)纪律精神的功能: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四)纪律精神养成的心理学基础:儿童的不稳定性与本性倾向
    (五)纪律精神的养成机构及代理人:公共学校与教师
    (六)纪律精神的养成手段:斥责式惩罚与德性奖赏
三、学校纪律精神教育的现实症候
    (一)纪律精神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席
        1.纪律精神教育意识的缺席
        2.纪律精神教育内容的缺席
        3.纪律精神教育载体的缺席
    (二)学校纪律精神教育的失范现象频发
        1.教育目的异化:公民培养还是身体规训
        2.教育内容偏颇:道德规范还是绝对命令
        3.教育方法滥用:强制灌输与变相惩罚
        4.教师角色失调:“代理人”还是“神圣人”
    (三)学校纪律精神教育的成效表现欠佳
        1.对常规生活缺乏偏好
        2.对权威缺少虔诚敬畏
        3.对欲望难以合理节制
四、基于涂尔干纪律精神观的学校纪律精神教育病理分析
    (一)传统纪律观对学校纪律精神教育的束缚
        1.工具性纪律观对人性的羁绊
        2.功利性纪律观对德性的阻碍
    (二)教师职业习惯与职业伦理规范的失衡
        1.道德信念的淡漠与缺失
        2.个人权威的膨胀与滥用
    (三)学生社会意识的不充分在场
        1.个体“社会我”意识的缺位
        2.原子化个人主义的持续侵扰
五、基于涂尔干纪律精神观的学校纪律精神教育诊疗策略
    (一)提倡发展性的纪律观念,更新纪律精神教育理念
        1.凸显学校纪律的道德权威性
        2.强调纪律精神教育的社会性
        3.注重纪律精神教育的规律性
    (二)树立合伦理的教师权威,维护教师道德优先地位
        1.以“意志与慈爱”调和教师个人权威
        2.以“审慎和冷静”裁定纪律惩罚尺度
        3.以“爱护和友谊”奖赏学生道德行为
    (三)创设全方位的教育情境,增强纪律精神切身体验
        1.在学科教学情境中浸润纪律精神
        2.在校园集体生活中涵育纪律精神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锤炼纪律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特别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家庭德育
        2.1.3 变革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2.2.4 家有“家格”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2.1 结构性难题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3.2.6 德育“过度”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4.1.1 主体因素
        4.1.2 结构因素
        4.1.3 环境因素
        4.1.4 时间因素
        4.1.5 功能因素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5.1.3 价值取向转换
        5.1.4 制度内容嬗变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6.3.1 内容设计求索
        6.3.2 时代特色彰显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6.3.5 系统观运用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致谢

(3)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德育变革
        2.社会价值观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2.研究的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案例分析法
        3.访谈法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新自由主义概念界定
        2.1.1 新自由主义相关概念厘清
        2.1.2 国内和国外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
        2.1.3 本文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界定
    2.2 新自由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轨迹
        2.2.1 新自由主义的萌芽期
        2.2.2 新自由主义的低迷与自我雕琢期
        2.2.3 新自由主义的兴盛期
        2.2.4 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期
        2.2.5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期
    2.3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2.3.1 政治主张
        2.3.2 经济主张
        2.3.3 道德主张
    2.4 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相关理论依据
        2.4.1 马克思主义理论
        2.4.2 教育学德育理论
        2.4.3 传播教育学理论
3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案设计
    3.2 调查方案实施
    3.3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总体分析
        3.3.1 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识程度和途径分析
        3.3.2 大学生了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原因
    3.4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
        3.4.1 动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理想
        3.4.2 冲击了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
        3.4.3 挑战了大学生集体利益优先的道德原则
        3.4.4 引发了大学生物质享乐主义的道德行为
        3.4.5 导致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道德关系恶化
4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归因分析
    4.1 社会大环境影响
        4.1.1 市场经济的发展
        4.1.2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
        4.1.3 网络空间的文化传播
    4.2 高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4.2.1 道德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4.2.2 道德教育内容与实际脱钩
        4.2.3 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4.2.4 道德教育者自身不足
    4.3 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不足
        4.3.1 大学生道德取向多样
        4.3.2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批判能力不足
        4.3.3 大学生获取知识碎片化趋势
5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的对策
    5.1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5.1.1 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5.1.2 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5.2 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5.2.1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5.2.2 创新德育内容
        5.2.3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道德实践
        5.2.4 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5.3 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
        5.3.1 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
        5.3.2 提升大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调查问卷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致谢

(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点
2 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
    2.1 拟态环境概述
        2.1.1 拟态环境的内涵与本质
        2.1.2 拟态环境的类型与特征
    2.2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
        2.2.1 拟态环境依赖现实环境
        2.2.2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偏离
        2.2.3 拟态环境反作用于现实环境
    2.3 拟态环境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2.3.1 有助于促进教学主体的发展
        2.3.2 有助于改进教学手段的使用
        2.3.3 有助于创新教学评价的方式
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 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不重视
        3.1.2 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不理想
        3.1.3 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充分
    3.2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 “应试教育”的模式影响
        3.2.2 “知识本位”的观念影响
        3.2.3 “功利主义”的态度影响
4 拟态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策略
    4.1 培育拟态环境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1.1 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4.1.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1.3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4.1.4 促进学生的公共参与
    4.2 思想政治课教师构建拟态环境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4.2.1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联系
        4.2.2 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4.2.3 优化课堂教学的拟态环境
    4.3 改善拟态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4.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4.3.2 评价方式多样化
        4.3.3 评价体系科学化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实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范式及范式转换
        1.4.2 高校德育及评价
        1.4.3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
第2章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划分与演变
    2.1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划分
        2.1.1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划分的依据
        2.1.2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基本类型
    2.2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的发展演变
        2.2.1 主观经验范式的发轫
        2.2.2 科学实证范式的兴起
        2.2.3 人文建构范式的凸显
第3章 当前高校德育评价的困境与矛盾
    3.1 高校德育评价的本质及其价值基础
        3.1.1 高校德育评价的本质
        3.1.2 价值的确定与统一:我国高校德育评价的价值基础
        3.1.3 价值多元: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评价面临的挑战
    3.2 当前高校德育评价的现实矛盾
        3.2.1 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之间的矛盾
        3.2.2 评价主体单一性与利益相关者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
        3.2.3 评价标准统一性与价值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3.2.4 评价方法简单性与德育活动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3.2.5 结果鉴定性与目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3.3 破解高校德育评价矛盾与困境的路径选择
        3.3.1 范式理论与高校德育评价
        3.3.2 范式转换:重构高校德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4章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的基础与原则
    4.1 理论基础
        4.1.1 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
        4.1.2 教育评价理论
        4.1.3 人本主义理论
        4.1.4 复杂科学理论
    4.2 实践基础
        4.2.1 顺应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4.2.2 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4.2.3 符合当前德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
        4.2.4 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4.3 基本原则
        4.3.1 目标导向原则
        4.3.2 系统有序原则
        4.3.3 操作可行原则
第5章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的范畴与取向
    5.1 价值取向:从工具化到人本化
        5.1.1 工具化的德育评价
        5.1.2 人本化的价值取向
        5.1.3 从规范走向发展:回归本真的德育评价
    5.2 评价主体:从主体单一到多元参与
        5.2.1 强势主体主导的高校德育评价
        5.2.2 多元主体参与的高校德育评价
        5.2.3 从封闭走向开放:实施多主体评价
    5.3 评价标准:从强调量化指标到关注主体体验
        5.3.1 量化的和体现强势主体价值诉求的评价标准
        5.3.2 质性的和关注主体体验的评价标准
        5.3.3 从一元走向多元:实施多维价值评价标准
    5.4 评价方法:从实证主义到建构主义
        5.4.1 实证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
        5.4.2 建构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
        5.4.3 从实证主义走向建构主义:重视质性评价方法
    5.5 评价结果:从甄别鉴定到促进发展
        5.5.1 用于甄别和鉴定的评价结果
        5.5.2 用于反馈和改进的评价结果
        5.5.3 从鉴定到改进:促使有效改进行动
第6章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的条件与策略
    6.1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的条件分析
        6.1.1 有利条件
        6.1.2 不利条件
    6.2 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的推进策略
        6.2.1 健全德育评价制度
        6.2.2 创新德育评价理念
        6.2.3 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6.2.4 优化德育评价方法
        6.2.5 提升德育评价素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在学期间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甘南州Z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观察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德育
        2.实效性
        3.德育实效性
    (二)理论基础
        1.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我国传统道德思想
        2.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4.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三)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德育研究
        2.国内德育研究
三、Z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现状
    (一)Z中学思想政治课现状
    (二)Z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现状
        1.学生们对普遍社会道德标准能够产生共识
        2.道德内化程度不足,知行分离
        3.部分学生社会公德素养缺失
        4.法律知识与技能有待提升
四、Z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1.重智轻德,知行不一
        2.教学观念固化、方法单一,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
    (二)外部原因分析
        1.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有待进一步完善
        2.家庭教育的不同步
        3.德育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五、提高Z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2.明确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目标
    (二)丰富德育内容,紧随时代潮流
        1.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德育内容
        2.提升法律知识与技能,强化法治意识
    (三)开发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1.注重社会实践
        2.把握时代性
        3.强调可操作性
    (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德育素养
        1.立足岗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专业素质
        2.以身作则,不断提升德育素养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道德榜样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方面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
    第一节 自然神格:原始社会的道德榜样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态
        二、原始社会的道德特色
    第二节 君王人格:奴隶社会的道德榜样
        一、奴隶社会的道德风貌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特性
    第三节 圣贤人格:封建社会的道德榜样
        一、封建社会的道德态势
        二、封建社会的道德取向
第二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
    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爱国观
        一、传统爱国观的典型案例
        二、传统爱国观的历史解读
    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忠义观
        一、传统忠义观的典型案例
        二、传统忠义观的历史解读
    第三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廉洁观
        一、传统廉洁观的典型案例
        二、传统廉洁观的历史解读
    第四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孝道观
        一、传统孝道观的典型案例
        二、传统孝道观的历史解读
第三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
    第一节 政治导向强化“治国、治民、治身”
        一、国家层面:道德榜样是治国理念的代表者
        二、社会层面:道德榜样是义利观念的引领者
        三、个人层面:道德榜样是传统礼制的践行者
    第二节 哲学意蕴凸显“人性、人道、人格”
        一、人性论是道德榜样的逻辑起点
        二、人道论是道德榜样的实践安排
        三、人格论是道德榜样的价值理想
    第三节 价值取向彰显“崇真、向善、尚美”
        一、“崇真”
        二、“向善”
        三、“尚美”
第四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
    第一节 古代“大同”理想映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个人层面:养成君子人格,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向..100
        二、社会层面:建构有序格局,提升现代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水平..101
        三、国家层面:维护人类和平,全面彰显民族和国家崭新国际形象..102第二节 传统礼制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一、国家层面:彰显民族自立,瓦解民族虚无主义的荒诞论调
        二、社会层面:建构道德秩序,消解功利金钱主义的冲击颠覆
        三、个人层面:夯实教育基石,填补礼仪教育缺失的空白地带
    第三节 传统义利之辨导引社会转型期道德动因多元和流变
        一、科学厘清义利观的关系逻辑
        二、全面彰显义利观的时代内涵
    第四节 传统孝道文化契合现代意义的感恩文化
        一、传承创新传统孝道文化,全面汇聚中国梦的孝道力量
        二、培育践行现代感恩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基
    第五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现代社会道德治理
        一、现代道德治理的时代阵痛
        二、现代道德治理的传统参照
    第六节 中华传统道德理想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
        一、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理想特质
        二、中华传统道德理想的时代贡献
第五章 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
    第一节 社会整体转型的“磨合风险”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解读
        二、社会转型的形态特征
        三、社会转型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社会分层流变的“马太效应”
        一、社会分层理论的理论流派
        二、社会转型引发的阶层分化
    第三节 道德动因多元的“互竞格局”
        一、道德动因的学派和观点
        二、道德动因的极致和流变
第六章 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
    第一节 道德榜样宣传的现实图景
        一、主流媒体具有宣传道德榜样的综合优势
        二、主流媒体高度重视道德榜样的宣传推广
        三、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现象日益凸显
    第二节 道德榜样疏离的多维解读
        一、道德动因多元化
        二、传统文化惯性化
        三、价值取向功利化
        四、社会分层流变化
        五、人物精神悬空化
        六、成分结构复杂化
        七、传播体系单一化
        八、媒体生态庸俗化
        九、偶像崇拜娱乐化
        十、榜样行为风险化
第七章 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提升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的认同机制
        一、理论认同机制
        二、心理认同机制
        三、实践认同机制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向
        一、立足“三维”,有力促进道德榜样的生成培育
        二、注重“三转”,努力扩展道德榜样的辐射传播
        三、夯实“三力”,大力提升道德榜样的认同内化
        四、筑牢“三信”,全力架构道德榜样的未来路向
第八章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三大文化特质”
        一、依附性
        二、内省性
        三、精英性
    第二节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三大时代遭遇”
        一、“隐性人格”遭遇“显性人格”
        二、“私人领域”遭遇“公共场域”
        三、“精英专属”遭遇“大众普适”
    第三节 现代性意义道德修养模式的全面建构
        一、现代性意义下道德修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二、现代性意义下道德修养模式的实践路向
第九章 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
    第一节 价值认同内化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本真呼应
    第二节 利益协调平衡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现实举措
    第三节 制度协同创新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运行保障
    第四节 德治法治合力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实践路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简介
后记

四、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涂尔干的纪律精神观及其当代教育价值研究[D]. 潘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3]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D]. 赵宇婷. 武汉纺织大学, 2020(12)
  • [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7]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X中学为例[D]. 张春波.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转换研究[D]. 陆启越. 湖南大学, 2018(01)
  • [9]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甘南州Z中学为例[D]. 张晓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6(12)
  • [10]道德榜样论[D]. 孙泊. 苏州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功利主义:德育低效的“病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