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任重道远——纵观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市场

回收任重道远——纵观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市场

一、回收利用 任重道远——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利用市场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1](2021)在《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数量显着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明显滞后引发了积弊已久、复杂多变的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固废围城”、“垃圾困村”等。无废城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固废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山西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明显,因此,针对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山西省构建无废城市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无废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无废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例,首先分析山西省自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和无废城市发展现状,然后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和发展保障能力四个次级子系统构建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时,先对山西省各地市历年的详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2010年到2019年间无废城市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通过数据分析和GIS绘图分析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无废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研究山西省无废城市的时空演化规律,得出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无废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辐射性增长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工业危废处置技术和综合利用率、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

甘晓鹏[2](2021)在《ZKYM公司产品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张秋月[4](2020)在《“美丽中国”建设视阈下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建设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方面。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国家战略层面思考“建设什么样的生态中国,怎样建设生态中国”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尤其是随着居民日益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享受,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已经变得极其严重紧迫,既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严重危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习近平深刻认识到解决垃圾围城的迫切性、重要性,提出要重视垃圾分类这一小事,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以说,在新时代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政策是时代之选择、政府之责任、公民之义务。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就这六十多年的历史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而言,实施效果欠佳,存在政府顶层设计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居民分类意识行为不一致、分类体系不完整等诸多问题。本文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案列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指出分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作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改革垃圾分类治理的管理模式,力争形成科学高效、操作性强的管理模式;二是织就严密的垃圾分类治理法律法规网络,走强制化、法治化治理道路;三是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方式,强化民众的分类意识和行为;四是建设系统的垃圾分类运行机制,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周期的垃圾处理系统。

尉薛菲[5](2020)在《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出现了人口数和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双重增长,导致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暴涨,城市垃圾处置产能日益捉襟见肘,且城市内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新建垃圾填埋或焚烧产能存在很强的邻避效应,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垃圾产量增长和产能扩张受限的矛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问题成为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内城市人口数和人均垃圾产能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城市垃圾处置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者为了解决城市垃圾围城问题而提出的重要解决方案,中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但举步维艰,进展缓慢,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和资源压力的持续增大,垃圾分类被中央政府重新提上日程,自上而下加大全国垃圾分类的力度。垃圾分类是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手段,大大减少了流向终端处置环节的垃圾产量,减少了垃圾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友好和社会友好的手段。本文结合环境经济学、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对垃圾分类产业进行经济学分析,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垃圾分类的发展现状、国内垃圾分类的现有模式、垃圾分类的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了全面论述,然后文章使用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将垃圾分类产业的环境负外部性进行货币价值化,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考虑到上海是国内垃圾分类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城市,本文选取上海市作为分析对象,将该经济学分析框架用于上海市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得到了垃圾分类开展前和开展后上海市垃圾处置各个环节的平均投入成本、正效益产出、环境负效益产出等参数,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置各环节投入产出的影响、对全产业链总投入产出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文章对国内外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垃圾分类政策体系给出了建议。一切的市场活动都出于经济因素的推动,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获取和科学的分析计算方法获得了上海垃圾分类产业的相关经济数据,不仅可以给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政策制定和推动方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还可以给全国其它城市垃圾分类的开展提供借鉴,本文论证的结果不仅证明了垃圾分类在环境效益方面的可行性,同样证明了垃圾分类是具备一定经济效益的,说明了我国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具备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紧迫性。

孙鹏[6](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沙[7](2019)在《旅游纪念品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旅游纪念品行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旅游行业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但旅游纪念品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尤为严重,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吻合,与可持续设计理念不匹配。随着当下社会越发认识到旅游纪念品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之后的旅游纪念品行业势必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理念对其发展中走的每一步都显得的尤其重要。我国在很多领域都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然而结果却始终收效甚微,旅游纪念品行业更是如此。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该以更有责任感的态度去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出有利于引导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纪念品。本论文对我国旅游纪念品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下和未来旅游纪念品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论述了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导入可持续理念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对英国、日本、美国的优秀旅游纪念品可持续设计特色进行了调研,并深入分析了我国在理论上与三国之间的差距,并从多角度,多层次总结和探索出旅游纪念品进行可持续性设计的三大原则,分别是源头减量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取代原则。要求设计师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思维方式,从材料、运输方式、生产制造、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设计实践。并在方法论中创新性的从人与产品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粘性设计这一概念,阐述了如何让产品在与人产生联系的过程中传达出可持续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消费者树立可持续理念。最后指出设计师进行设计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单个方法的运用,要树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观念,综合考虑各个维度的因素,比较择优。最后以都江堰景区的旅游纪念品为例,将都江堰的水文化、道教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与景区调研及问卷调研分析结果相结合,进行了三个案例设计,分别是竹制玻璃茶杯、“都江印象”灯具、“清波”茶盘,最后通过对比优选出“清波”茶盘,从而验证了纪念品的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及原则的可行性。

齐曦彤[8](2019)在《吸尘器绿色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将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是家电出口大国,一方面吸尘器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另一方面我国小家电产品对外出口受到国外环保法规限制,因此将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家电产品中,从产品设计最初阶段融合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使得家电产品从末端治理转变为全过程的把控。达到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构建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策略,从而推动家电产品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将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与产品设计开发流程相结合,将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及工具应用在吸尘器产品设计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以计划行为理论中消费者支付意愿及绿色设计理论为基础,构建家电产品设计任务书条目。构建概念设计、方案及详细设计、制造规划阶段、配送规划阶段、使用规划阶段、产品退役规划阶段的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策略框架,形成吸尘器产品设计流程下的绿色设计系统。对某型号吸尘器进行拆卸获得物料清单,为环境生命周期评价打下基础。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利用OpenLCA1.7软件对该型号吸尘器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建立典型吸尘器全生命周期模型,找出环境影响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吸尘器外壳体积、使用材料、集尘箱、尘满指示按钮进行方案改进,并对改进后回收率进行了计算,得出比原方案回收率提高了2.4%且符合国际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要求,结果表明方案改进是可行的。最后结合Checklist方法从吸尘器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吸尘器社会生命周期子影响类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社会生命周期影响进行量化,并从绿色设计全域角度对该型号吸尘器环境及社会生命周期进行评价,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

高丽波[9](2018)在《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网购成为新常态,快递业发展成为增长速度最快、成长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递业务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带来的快递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引发民众的热切关注,快递包装绿色化是大势所趋。快递包装绿色化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量,加大对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率,以达到资源最优化利用,同时又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方式。本文从绿色包装、快递包装、政府驱动等概念出发,以循环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快递包装绿色化与政府驱动的关系,对政府驱动我国快递包装绿色化进程中的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我国政府目前存在着对快递包装绿色化意识形态引导较弱、对快递包装绿色化行业标准制定缺乏、对快递包装绿色化创新支持不足以及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认为这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相关已有政策宣传教育力度不强、对快递包装绿色化管理力度不够、对快递包装绿色化财税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立不健全等导致的。本文还总结了国外成功实践案例,认为我国政府有必要借鉴国外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的成熟经验,并对本国快递包装绿色化采取有效措施。即政府应当通过普及宣传教育提高快递包装企业和民众的绿色生产意识和消费意识;加强对绿色快递包装发展的管理力度,制定可行的快递包装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完善快递包装行业的激励机制,加强财税政策的激励扶持及奖惩力度,加大对科研机构及包装人才的培养;完善快递包装行业的法规政策约束机制及配套的监督机制,明确政府自身、企业及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绿色快递包装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小妍[10](2018)在《生态学视野下当代产品设计新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应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思考,从生态设计的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展开,实践价值包括设计师的生态伦理理念、设计反思下的设计流派、信息与科技对生态设计的促进,概括了产品生态设计的实践方法和经验。理论价值基于美学审美价值观的树立、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和民艺人文价值的启示,设计新价值体现在将生态设计与生态美学、生态文化与民艺人文三方面的结合与交叉。生态设计助力绿化发展、生态文明进程,生态设计类型的产品开发是长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从产品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理论分支出发,对生态学、生态思想的发展、时代变迁下的生态问题、产品生态设计的演变等理念和原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合生态设计影响下的当代产品设计实践,根据生态理论与设计实践结合并将其运用于产品生态设计的领域:从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民艺人文价值三方面进行理论、方法、新价值的探寻,期望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之下获取这些领域的技术经验、方法途径和新价值观的确立,总结出这些领域在产品生态设计中具有革新价值,以及实行推广的设计方法与发展模式。在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领域,生态美学以审美关系为中心,具体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是对生态系统的感性理解。基于生态领域下的美学情怀,对产品的技术理性的局限进行论述,提出在美学思想情怀下的生态意识形态,论证了生态意识与设计导向的紧密联系、生态意识的特征和生态意识的视野方面,总结得出了产品设计中生态审美原则的意识指导作用,构建生态美学新价值。在产品生态设计的文化价值领域,文化可以更有约束性的形式推进自然人化的过程,更有渗透性的形式进行改造世界,更高效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设计不应只是限于关注产品本身,还需要文化维度的关照。针对绝对技术理性的重新审视,提出产品生态文化价值体现在对大众消费意识的引导和对风尚潮流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地域文化、造物智慧、社会变迁构建下的产品生态文化新价值。在民艺生态设计再生的人文价值领域,民艺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是对工业产品使用周期的延伸和对好产品更多的发现。民艺的人文价值与生态观念在对生活的感悟、关注人与自然环境、提倡技术理性的反思、注重设计责任感、文化品质、生存与生活态度有着相似性。分析民艺在生态助力下的新发展,更通过民艺的发源地之日本民艺的借鉴,基于日本民艺思想对产品生态设计的启示,论证了保护到优化、守艺到生艺的未来民艺生态发展模式的可实践性,提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民艺与工业产品相结合,具人文价值的生态设计方案。最后是本文结论,对产品生态学理论与设计新价值研究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第一,美学价值是从根源层面改变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审美方式;第二,文化价值是产品生态设计新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第三,民艺人文价值是生态生活态度的载体和生态文化符号的体现。

二、回收利用 任重道远——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利用市场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收利用 任重道远——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利用市场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无废城市
        2.1.2 零废弃(Zero waste)
    2.2 理论基础
        2.2.1 清洁生产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低碳经济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
    3.1 自然资源现状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评价
    4.1 山西省无废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1.4 指标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4.2.1 熵权法
        4.2.2 综合评价法
    4.3 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
        4.3.1 确定指标权重
        4.3.2 计算山西省十一市无废城市综合得分
    4.4 结果分析
        4.4.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4.4.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1.1 新加坡:全面市场化回收
        5.1.2 日本: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5.2 国内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2.1 包头: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5.2.2 深圳:构建绿色供应链制造体系
第6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
        6.1.2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格
        6.1.3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
        6.1.4 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
    6.2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2.1 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
        6.2.2 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
        6.2.3 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
        6.2.4 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附录 公众对山西省11地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4)“美丽中国”建设视阈下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
        (一)美丽中国
        (二)生活垃圾分类
    二、相关理论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循环经济理论
第二章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现状
    一、历史进程及取得的成就
        (一)历史进程
        (二)取得的成就
    二、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的问题
        (二)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三)居民个人意识行为方面的问题
        (四)分类处理系统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的有益经验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一)瑞典的垃圾分类模式
        (二)德国的“绿点系统”
        (三)日本的垃圾分类意识
        (四)美国的产业市场机制
    二、国内垃圾分类的成功模式
        (一)上海模式
        (二)金华模式
第四章 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政府的顶层设计
        (一)以多元共治改进垃圾分类管理体制
        (二)以制度创新促进垃圾分类组织运行
        (三)以整体性思维提升垃圾分类前瞻性
    二、健全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
        (一)织就严密的法律保障网络
        (二)明确具体的分类处理标准
        (三)建立有力的执法监督体系
    三、强化民众的分类意识和行为
        (一)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环保教育系统
        (二)推行“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新模式
        (三)建设垃圾分类的社区动员模式
        (四)建立健全垃圾收费制度
    四、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一)完善科学的垃圾源头分类系统
        (二)构建配套的垃圾中端回收系统
        (三)建设发达的垃圾末端处理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综述
    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二)环境经济学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循环经济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定义和内容
    二、我国垃圾处置行业现状
        (一)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类别
        (二)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生活垃圾处置行业现状
    三、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分析
        (一)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
        (二)试点探索阶段(2000-2015年)
        (三)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运营主要模式及问题
        (一)单一线下分类模式
        (二)线上平台回收模式
        (三)互联网+智能设备/设施组合模式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分析
    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概况
    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垃圾分类设备
        (二)垃圾运输车辆
        (三)垃圾分类信息化
        (四)垃圾分类运营
        (五)环卫运营(收转运)
        (六)再生资源回收
        (七)垃圾处置
    三、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垃圾分类经济学分析方法
    一、生活垃圾分类经济学分析基本思路
    二、生活垃圾分类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
        (一)传统投入产出核算分析方法
        (二)垃圾分类产业的外部性问题
        (三)基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
    三、生活垃圾分类的生命周期评价经济学分析方法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内涵的发展历程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三)生活垃圾分类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建立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
    一、我国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概况及研究目标选取
        (一)上海市
        (二)北京市
        (三)杭州市
        (四)苏州市
        (五)南京市
        (六)研究目标选取
    二、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
        (一)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及组成的确定
        (二)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三)生活垃圾收转运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四)再生资源分拣和资源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五)末端处置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三、垃圾分类对上海垃圾处置产业链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一)垃圾分类开展前垃圾处置产业链的投入产出
        (二)垃圾分类开展后垃圾处置产业链的投入产出
        (三)垃圾分类对总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经验借鉴
    一、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分析
        (一)德国
        (二)日本
        (三)美国
        (四)新加坡
        (五)瑞典
    二、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一)德国
        (二)日本
        (三)美国
        (四)新加坡
        (五)瑞典
    三、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借鉴
        (一)因地制宜的确定垃圾分类体系
        (二)建立垃圾分类产业链市场化机制
        (三)完善的法律保障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政策分析及建议
    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一)法律法规体系
        (二)配套政策
        (三)经济政策
    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政策建议
        (一)完善垃圾分类产业管理体系
        (二)全面开展生产者付费制度
        (三)建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税收优惠制度
        (四)研究制定鼓励垃圾资源化开发利用的政策
    三、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流通基础理论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旅游纪念品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范畴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旅游纪念品的可持续设计现状
    2.1 国内旅游纪念品市场基本情况
        2.1.1 市场前景
        2.1.2 主要类型
        2.1.3 设计发展趋势
        2.1.4 引发的环境问题
    2.2 国外旅游纪念品可持续设计特色
        2.2.1 大英博物馆
        2.2.2 熊本县
        2.2.3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2.3 国内外市场差距及原因分析
第3章 旅游纪念品可持续设计理念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国内可持续设计理念缺失
    3.2 国外可持续设计理念发展概述
    3.3 旅游纪念品与可持续设计的关系
    3.4 旅游纪念品设计导入可持续理念的意义
        3.4.1 改变对门票经济的片面依赖性
        3.4.2 建设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及发展环境
        3.4.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
        3.4.4 引领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环境保护观
        3.4.5 加强品牌宣传和文化传递
        3.4.6 引领设计新风尚
第4章 旅游纪念品可持续性设计方法探索
    4.1 可持续设计原则
        4.1.1 源头减量原则
        4.1.2 科学合理原则
        4.1.3 取代原则
    4.2 可持续设计方法
        4.2.1 材料选择
        4.2.2 运输方式设计
        4.2.3 新技术设计研发及应用
        4.2.4 生产制造设计
        4.2.5 包装设计
        4.2.6 回收设计
        4.2.7 废旧材料再利用
        4.2.8 粘性设计
    4.3 方法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原则
    4.4 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第5章 旅游纪念品可持续性设计方法的设计实践
    5.1 都江堰景区市场调研
        5.1.1 都江堰景区概述
        5.1.2 市内景区现有旅游纪念品调研
        5.1.3 针对该市景区旅游纪念品的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5.1.4 都江堰纪念品设计的定位与构思
    5.2 关于都江堰景区的设计实践
        5.2.1 设计案例一:竹制玻璃茶杯
        5.2.2 设计案例二:“都江印象”灯具
        5.2.3 设计案例三:“清波”茶盘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吸尘器绿色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2.1 国外绿色设计研究现状
        1.2.2 国内绿色设计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绿色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理论研究
        2.1.1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2.1.2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研究主要内容
        2.1.3 家电产品中绿色设计理论与方法分析
        2.1.4 吸尘器绿色设计准则
    2.2 绿色设计评价工具分析
        2.2.1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工具分析
        2.2.2 绿色设计评价中非软件工具分析
        2.2.3 OPENLCA1.7 生命周期软件分析
    2.3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分析
    2.4 面向回收设计分析
    2.5 绿色设计中计划行为理论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家电产品设计各阶段下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1 家电产品中计划行为理论分析
    3.2 制定家电产品设计任务书条目
    3.3 产品设计各阶段下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3.1 概念设计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3.2 方案及详细设计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3.3 制造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3.4 配送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3.5 使用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3.6 产品退役规划阶段中绿色设计策略框架
    3.4 产品设计流程下的吸尘器绿色设计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吸尘器环境生命周期评价
    4.1 吸尘器的目的与范围
        4.1.1 吸尘器目标对象选择原则
        4.1.2 吸尘器目标范围的确定
    4.2 吸尘器主要生命周期的物料清单
        4.2.1 吸尘器主要物料清单
        4.2.2 吸尘器的生命周期影响阶段分析
    4.3 吸尘器全生命周期模型
    4.4 吸尘器环境影响与评价
    4.5 吸尘器LCA的解释与局限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吸尘器改进设计及社会生命周期评价
    5.1 典型吸尘器改进方案设计
    5.2 典型吸尘器回收率计算
    5.3 典型吸尘器社会生命周期评价
    5.4 吸尘器社会生命周期评价建议及措施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9)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包装
        2.1.2 快递包装及其绿色化
        2.1.3 政府驱动
    2.2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理论依据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绿色发展理论
        2.2.3 政府干预理论
    2.3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3章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现状分析
    3.1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概况
    3.2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存在问题
        3.2.1 政府对快递包装绿色化意识形态引导较弱
        3.2.2 政府对快递包装绿色化行业标准制定缺乏
        3.2.3 政府对快递包装绿色化创新支持不足
        3.2.4 政府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支持不够
    3.3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政府对相关已有政策宣传教育力度不强
        3.3.2 政府对快递包装绿色化管理力度不够
        3.3.3 政府对快递包装绿色化财税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
        3.3.4 政府对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建立不健全
第4章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国外经验及借鉴
    4.1 国外成熟经验
        4.1.1 日本——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回收制度
        4.1.2 美国——地方自治
        4.1.3 德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4.1.4 韩国——完善的回收体系及奖惩机制
    4.2 主要启示与借鉴
        4.2.1 完善快递包装相应法律法规
        4.2.2 建立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4.2.3 加大财税激励和奖惩机制
        4.2.4 激发企业和消费者主观能动性
第5章 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对策分析
    5.1 政府普及快递包装绿色化宣传教育
        5.1.1 提升企业绿色生产意识和回收意识
        5.1.2 提升公民绿色消费意识
    5.2 政府强化快递包装行业管理力度
        5.2.1 制定绿色快递包装行业标准
        5.2.2 建立完善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
    5.3 政府完善快递包装行业激励机制
        5.3.1 加强财税政策激励扶持及奖惩力度
        5.3.2 加大对科研机构及人才培养资金投入
    5.4 政府健全快递包装行业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
        5.4.1 强化法律法规政策约束性和可操作性
        5.4.2 完善快递包装行业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快递包装相关情况调查表
致谢

(10)生态学视野下当代产品设计新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生态学理论
        (二)生态设计
        (三)生态设计学科属性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路径与思路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思路
    五、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学理论与生态设计的提出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的溯源
        一、国外生态思想的两栖发展
        二、中国古代朴素生态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 工业发展伴随下的生态问题
        一、生态问题与时代发展的冲突
        二、民族差异与设计策略的结合
    第三节 生态设计的国家策略
    第四节 当代产品生态设计的演变
        一、产品生态设计概念
        二、产品生态设计要素指标
        三、产品生态设计中文化意识的兴起
        四、产品生态设计中历史情感的认同
第二章 生态设计影响下的当代产品设计
    第一节 设计师的生态伦理理念
        一、设计师的生态立场
        二、设计师的设计态度
        三、设计师的匠人品质
    第二节 生态反思下的当代产品设计方法
        一、批判性反思设计方法
        二、生长型乐趣设计方法
        三、量化型节能设计方法
        四、温情型持续设计方法
    第三节 信息与科技对生态设计的促进和推动
        一、信息时代下的潜力转型
        二、科技时代下的生态治理
第三章 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技术审美局限性的思考
        一、忽视点与链技术并重的思考
        二、技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第二节 生态视域下的美学情怀
    第三节 生态美学情怀下的设计生态意识
        一、生态意识与设计导向
        二、生态意识的属性特征
        三、生态意识的视野探寻
    第四节 产品生态设计的美学价值构建
        一、“适”“时”为度的产品生态审美原则
        二、语意认知下的产品生态美学形态
        三、生态美学新价值的模型构建
第四章 产品生态设计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绝对技术理性价值观的辨析
        一、绝对技术理性的重新审视
        二、绝对技术理性中的科技植入
        三、技术的“非理性”与“文化约束性”
    第二节 产品生态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产品生态文化的核心要求
        二、产品生态文化对消费意识的引导
        三、产品生态文化对风尚潮流的影响
    第三节 产品生态设计的文化价值构建
        一、服务于地域历史文化的价值
        二、积累于造物智慧文化的价值
        三、顺应于社会变迁文化的价值
        四、生态文化新价值的模型构建
第五章 民艺生态设计再生的人文价值
    第一节 生态与民艺相互关联的启发
    第二节 民艺的生态助力发展
        一、设计变革的持续发展
        二、自然悦享的选择发展
        三、尝试创造的乐趣发展
    第三节 日本民艺的借鉴
        一、日本民艺思想的产生与参考价值
        二、日本民艺思想对生态设计的启示
    第四节 民艺生态转变模式的价值构建
        一、民艺的传播方式和地域发展
        二、保护到优化的生态转变模式
        三、“守”艺到“生”艺的生态转变模式
        四、民艺生态设计再生人文价值的模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回收利用 任重道远——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利用市场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杨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ZKYM公司产品战略研究[D]. 甘晓鹏.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美丽中国”建设视阈下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D]. 张秋月.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D]. 尉薛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旅游纪念品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D]. 王沙.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吸尘器绿色设计研究[D]. 齐曦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政府驱动快递包装绿色化问题研究[D]. 高丽波. 湖南大学, 2018(01)
  • [10]生态学视野下当代产品设计新价值研究[D]. 王小妍.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回收任重道远——纵观欧洲消费后塑料回收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