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一、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给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牧其尔[1](2021)在《聚乙二醇化凝胶多糖纳米颗粒型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RNA干扰技术是指利用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通过高效、特异性的识别互补序列直接降解目标信使RNA(mRNA)的一种机制,然而如何将外源性小干扰RNA(siRNA)安全、有效的递送到靶细胞是RNA干扰技术研究的关键。阳离子聚合物载体因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好,原材料价格便宜易得和低毒性等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出的水溶性凝胶多糖(Curdlan)衍生物6AC-100具有良好的细胞转染效率,但是具有较大的细胞毒性,从而限制了在体内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对6AC-100进行修饰,成功的降低了其细胞毒性,解决了在体内和体外毒性高的问题。首先,我们合成了一种含有二硫键的聚乙二醇化PEG(命名为2S PEG),然后以6AC-100为骨架,按照4种不同投料比(5%、10%、20%、40%)的2S PEG对其进行修饰,制备出了4种PEG化的Curdlan阳离子聚合物,分别命名为6AC-100-5%2S PEG、6AC-100-10%2S PEG、6AC-100-20%2S PEG和6AC-100-40%2S PEG。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凝胶渗透色谱、元素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和电动电势对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取代度、与siRNA的结合能力、粒径大小以及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的取代度分别为3.4%、3.94%、7.33%、10.71%。PEG化对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的siRNA结合能力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氮磷比(N/P)为2时,四种阳离子聚合物能够完全结合siRNA。由四种阳离子聚合物分别形成的颗粒,其粒径为纳米级,在最佳基因递送范围内,其ζ电位都较高,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好。其次,对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Hep G2细胞、N2a细胞)、在Hep G2细胞上核酸(FITC-siRNA)递送能力和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与未PEG化的6AC-100相比,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对Hep G2细胞、N2a细胞的毒性显着降低,在最高浓度90μg/m 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能达到50%和55%以上,其中6AC-100-40%2S PEG的毒性最低,在最高浓度时,两种细胞上的存活率分别能达到65%和70%以上;在Hep G2细胞上递送FITC-siRNA的能力较高,能达到90%以上,其中6AC-100-40%2S PEG的转染FITC-siRNA的效率最高,转染效率为95.66%;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与6AC-100相似。最后,我们选取细胞毒性低、转染效率高的6AC-100-40%2S PEG作为下一步实验的研究对象,在体内对其进行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和递送Cy3-siRNA能力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治疗组相比,6AC-100-40%2S PEG和6AC-100的ALT/AST值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对小鼠的肝损伤程度低。6AC-100-40%2S PEG的LD50值为8.97 mg/每公斤体重,明显大于6AC-100的LD50值(6.82mg/每公斤体重),说明其在体内的毒性低。6AC-100-40%2S PEG能把Cy3-siRNA递送到肺、肝脏、脾等器官。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证实了6AC-100-40%2S PEG不仅毒性低,而且具有携带并释放核酸的能力,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核酸递送载体。综上所述,我们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取代度高、毒性低、转染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的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为以后的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递送载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路艳杰[2](2021)在《锍修饰的PEI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基因载体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其表面带有许多在生理条件pH环境下可发生质子化的氨基,使其具有较好的细胞摄取能力和内小体逃逸能力。但未经过改性的PEI正电荷密度会随着分子量增大而增多,从而导致细胞毒性增大、血液相容性差等缺点,严重限制其临床应用。本实验开发新型的PEI类聚合物(SIPEI),将含羧酸的锍类化合物(SI)和低分子量PEI经过酰胺键连接,得到具有可降解、正电荷密度小等优点的PEI修饰产物,以期望改进PEI性质,获得低毒高转染活性的基因递送载体。本实验以3种不同链长SI和4个低分子量PEI为原料,通过3种用量配比缩合获得36个聚合物SIPEI,并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进行鉴定。通过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对SIPEI与DNA的复合能力进行研究,通过纳米粒度、电动电势检测SI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大小和Zeta电势,使用MTT法评价SIPEI的细胞毒性,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SIPEI/DNA复合物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及转染效果。通过红外谱图和核磁氢谱分析,SIPEI成功缩合,同时PEI的改性程度随反应物比例呈正向变化。通过溶解度检测,筛选出16个溶解性较好的SIPEI。经过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得到10个与DNA质粒具有复合能力的SIPEI。对SI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大小及Zeta电势检测发现,各复合物的粒径在150~300 nm之间,Zeta电势多数为正电势,在+5~+25 m V之间。对10个SIPEI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各聚合物的细胞毒性均与对照PEI 25k无显着差异,并且各聚合物随着给药浓度或时间增加,其细胞毒性也随之增加。细胞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7个SIPEI的DNA复合物能有效被细胞摄取且大部分分布在细胞核的周围,之后对其转染性能进行研究,筛选出4个转染效果较PEI 1.8k强的SIPEI化合物,分别为5SIPEI 1.8k-0.25、5SIPEI 1.8k-0.5、8SIPEI 1.8k-0.25、10SIPEI 1.8k-0.25,这4个SIPEI的转染效果与PEI 25k相当。本实验发现,SI官能团上的正电荷可以与DNA中磷酸根有效键合,使修饰后的低分子量PEI能复合DNA形成纳米颗粒,可达到提高转染效率的目的。但是修饰后产物细胞毒性较低分子量PEI有所升高,表明SI官能团毒性较强,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从而得到细胞毒性低,转染效率高的基因载体。

卢治国[3](2021)在《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神经类疾病一般是由外在的重大应激事件和内在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最初只是情绪障碍。若不加以干预,情绪障碍会逐渐造成脑生理活动改变,并最终发展成神经精神类疾病疾病,从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精神障碍在情绪障碍阶段,需要舒适且温和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的情绪,尤其是缓解患者外在的应激。芳香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具有显着的缓解应激效果。然而,传统芳香疗法不够便利。并且,芳香药物分子挥发过快,会产生过浓的药气,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适用于日用品加香的纳米芳香药物。首先,针对壁纸白天使用而夜晚不使用的特点,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基于无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和基于有机高分子胶束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另外,针对丝绸贴身使用且表面带负电荷的特点,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基于阳离子胶束的pH响应纳米芳香药物和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温敏纳米芳香药物。为了更好地探究纳米芳香药物的神经调节作用,本论文分别从行为学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的作用。在行为学水平,本论文通过旷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评价了纳米芳香药物减压和抗焦虑效果。在组织水平,本论文通过检测特定脑区的生理电位,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活性方面的作用。在细胞水平,本论文通过免疫荧光切片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在分子水平,本论文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检测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递质分泌方面的作用。最终,本论文发现了纳米芳香药物具有更好的神经调节作用,并且这种神经调节作用具有长效性。应激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纳米芳香药物具有较好的缓解应激效果,因此具有预防抑郁症的潜力。在纳米芳香药物的设计和制备方面,本课题受壁纸易发霉启发,提出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思路。首先,根据微生物多为棒状,本论文制备了基于棒状MSNs的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随后,鉴于多糖类菌外分泌物在粘附方面的作用,本论文在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表面修饰壳聚糖分子,制备了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本论文发现,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可以与壁纸上的纤维素产生大量氢键,并改变纤维素的空间结构,从而显着提高纳米芳香药物的粘附力。最后,本论文为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赋予化学反应能力,使纳米芳香药物可以与壁纸形成共价键。本论文命名为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通过纳米芳香药物粘附和脱附实验本论文发现,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具有最好的粘附效果。本论文通过给小鼠注射皮质酮诱导构建抑郁症模型小鼠。在抑郁症模型小鼠构建的应激环境中,本论文将芳香药物处理的壁纸粘附在鼠笼壁上。并展现了显着的预防抑郁症效果。当精神障碍发展到脑生理活动改变的程度,则需要从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应激因素协同治疗疾病。在本课题中,本论文以抑郁症为例,设计并制备了适用于鼻腔给药的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本论文引入Cysteine-odorranalectin促进递送体系经鼻入脑。另外,本论文引入舍曲林,促进递送体系靶向至病灶细胞。在以内涵体途径进入细胞后,递送体系优异的质子缓冲效应涨破内涵体,实现内涵体逃逸,并释放药物。基因药物siRNA可以下调血清素转运体表达,从而抑制血清素再摄取,提高血清素在病灶的含量,进一步从内在遗传因素治疗抑郁症。芳香药物柠檬醛则可下调应激水平,从外在的应激因素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具有优异的抑郁症协同治疗效果。特殊应激环境,如航天员所处的微重力和孤独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焦虑情绪和认知记忆衰退。通过纳米芳香药物缓解应激预期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航天环境对清洁度要求较高。也就是说,纳米芳香药物应不易脱附。在本课题中,本论文对纳米芳香药物进行活性修饰,制备了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能够与壁纸形成共价键,从而牢固地粘附在壁纸上。通过后肢去负荷和将鼠笼壁换成毛玻璃,本论文模拟了航天微重力和孤独环境。结果表明,纳米芳香药物在模拟的航天特因环境下具有显着的抗焦虑和提高认知记忆效果。综上,本课题提供了芳香药物纳米化和缓控释平台,并初步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神经调节作用和机制,为纳米芳香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另外,本课题提出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思路,显着提高了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粘附,并应用于抑郁症的预防。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本课题提出了基因-芳香药物联合治疗策略,并设计和制备了相应的基因-芳香药物鼻腔药物递送体系。最后,本课题还验证了纳米芳香药物在航天特因环境下抗焦虑和提高认知记忆效果。

雍琴[4](2021)在《pH响应性PTEN/PLGA-(HE)10-MAP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一种pH响应性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修饰的载抑癌基因PTEN质粒DNA的纳米粒PTEN/PLGA-(HE)10-MAP,探讨其基因递送和体外靶向抗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抑癌基因PTEN质粒DNA的PLGA纳米粒;利用酰胺缩合反应将pH响应性寡肽与细胞穿膜肽的重组体(HE)10-MAP偶联至纳米粒表面,制备载PTEN质粒DNA的PLGA-(HE)10-MAP纳米粒。以粒径、Zeta电位以及包封率与载药量为指标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通过考察其细胞毒性、细胞摄取,以及靶向转染真核表达质粒和抗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分析其作为目的基因靶向递送系统的可行性。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266.5±2.86)nm,包封率为(80.6±6.11)%,在pH 7.4、7.0和6.5条件下Zeta电位分别为-(6.7±0.26)m V、+(0.7±0.22)m V和+(37.5±0.85)m V;空载PLGA-(HE)10-MAP纳米粒在肿瘤和正常细胞中的细胞毒性试验显示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荧光显微镜和CCK-8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可以被细胞摄取表达,且具有pH靶向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PTEN/PLGA-(HE)10-MAP纳米粒可作为较安全有效的体外基因递送和靶向抗肿瘤递送系统,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王浩[5](2021)在《多级微环境“自适型”基因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文中认为中心法则提出之后,人们认识到疾病发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基因治疗应运而生。但由于基因本身易被降解的缺陷,需要载体来负载基因进行治疗。病毒载体虽然具有极高的基因转染效率,但其免疫原性致命,且外源基因可能会永久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存在潜在的诱癌风险,近年来,随着纳米医学技术的发展,非病毒载体由于便于功能化修饰在递送基因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针对非病毒载体在递送基因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级生理屏障,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多级响应性的基因递送系统。以聚赖氨酸(PLys)为核心,二硫键(S-S)交联结合基因,温敏中间层聚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保护基因,聚乙二醇(PEG)外壳延长血液循环时间,主动靶向(RGD)增加肿瘤富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响应短肽(GPLGVRG)去PEG化增加内吞以及胞内运输效率。本研究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阳离子载体的合成与表征通过酰胺反应、点击反应和开环聚合反应等合成方法合成了多个基因递送载体PEG-PLys-SH、PEG-GPLGVRG-PLys-SH、RGD-PEG-GPLGVRG-PLys-SH、PNIPAM-PLys-SH.2、载体/基因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和肝素竞争实验验证了载体结合基因的能力及稳定性;动态光散射(DLS)观察复合物的粒径及电位,各载体/基因复合物粒径80-90 nm,电位3-5 m V,接近电中性;MTT细胞毒性实验证实了细胞存活率高,载体生物相容性好。3、载体及载体/基因复合物各级微环境响应性及基因转染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和肝素竞争实验验证了复合物胞内还原环境响应性;核酸酶保护、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验证温敏复合物温度响应性,温度由室温升高至生理温度,中间屏障由亲水变为疏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流式细胞仪(FCM)验证主动靶向性,加入RGD细胞摄取效率增加约3倍;凝胶渗透色谱(GPC)、DLS、CLSM、FCM、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实验验证MMP响应去PEG化性能,去PEG化之后载体分子量有明显变化,复合物电位升高,细胞摄取能力增加约6倍,溶酶体逃逸速度加快;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了复合物的基因转染能力,加入主动靶向RGD以及去PEG化策略都提升了复合物的基因转染能力。4、温敏载体/基因复合物联合索拉菲尼体内抑癌能力通过荷瘤小鼠体内抑癌实验,证明相较于单基因和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增长最为缓慢,抑癌效果最为明显;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表明所有治疗组均对小鼠主要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验证了治疗基因通过抑制VEGF表达达到抗肿瘤效果。

孙悦[6](2021)在《肿瘤微环境调控的基因/化药纳米系统用于化疗免疫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移性乳腺癌严重影响女性生命健康。基于细胞因子白介素-12(IL-12)的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抑制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用药后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下有限的免疫应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一线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同时,还能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并中和免疫抑制微环境。因此,DOX与IL-12联合具有化疗-免疫协同抗肿瘤作用,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种可行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DOX和IL-12联合抗肿瘤的效果并降低IL-12的副作用,本课题设计了一种肿瘤微环境电荷翻转的聚二甲双胍(PMet)/巯基化透明质酸(HA-SH)纳米系统,联合递送DOX和编码IL-12基因的质粒(pIL-12),用于化疗-基因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其中,阳离子聚合物PMet可自组装成胶束物理包载DOX和静电复合pIL-12,形成pIL-12/DOX-PMet胶束。另外,将透明质酸酶(HAase)敏感的HA-SH共组装至pIL-12/DOX-PMet外层,构成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该纳米胶束具有肿瘤微环境透明质酸酶响应特性,可实现电荷翻转,完成药物的共释放,发挥化疗免疫协同作用,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具体内容如下: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具有胶束自组装特性的阳离子聚合物PMet。1H NMR技术鉴定聚合物的化学结构,PMet中二甲双胍的含量为30.4%。采用溶剂挥发法并结合静电复合作用制备了pIL-12/DOX-PMet胶束,结果显示pIL-12/DOX-PMet对DOX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聚合物PMet对pIL-12具有较高的凝聚能力。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合成HA-SH,使其通过静电复合与硫醇化学交联作用共组装在pIL-12/DOX-PMet表面,形成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以屏蔽pIL-12/DOX-PMet较高的正电荷而增加其在体内的稳定性。通过响应透明质酸酶,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可发生电荷翻转,重新暴露PMet的阳离子基团,促进pIL-12与DOX的释放。采用MTT法考察HA/pIL-12/DOX-PMet对4T1乳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该共载药胶束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实验结果表明HA/pIL-12/DOX-PMet具有更高的促凋亡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OX和FITC-pIL-12通过HA/PMet胶束共递送至4T1细胞的效果,确保两药递送至同一肿瘤细胞中发挥抗肿瘤疗效。同时,透明质酸的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HA/pIL-12/DOX-PMet可通过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入胞。进一步评价了HA/PMet纳米载体系统在4T1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结果表明HA/PMet载体系统具有优异的p EGFP和pIL-12传递和转染性能,并确定载体与基因的最佳氮/磷(N/P)比为20/1,以该比例进行了以下体内研究。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HA/pIL-12/DOX-PMet可明显提高DOX在血浆中的浓度,实现长循环。建立4T1乳腺癌小鼠模型,通过UPLC-FIR测定HA/pIL-12/DOX-PMet在肿瘤小鼠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共载药胶束明显提高了DOX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表明HA/pIL-12/DOX-PMet可以有效靶向蓄积至肿瘤组织从而降低游离药物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体内基因转染结果表明,HA/PMet载体具有良好的p EGFP和pIL-12转染效率。因此,对于DOX与pIL-12介导的联合治疗而言,HA/PMet胶束是一种有效的DOX递送和IL-12转染载体。建立4T1乳腺癌小鼠模型,考察HA/pIL-12/DOX-PMet在肿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及抑制肺转移效果。结果显示,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具有最佳的抑制小鼠肿瘤增长的作用,给予该制剂的肿瘤小鼠存活时间最长,肿瘤组织的H&E和TUNEL实验结果更进一步证明共载DOX和pIL-12的胶束能显着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与凋亡。小鼠体重和组织器官H&E染色结果表明,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可显着降低DOX对心脏和肾脏的毒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除此之外,给予HA/pIL-12/DOX-PMet治疗的小鼠具有最高的抑制肿瘤肺转移活性,肺内肿瘤结节数量最少。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靶向共递送DOX和pIL-12显着提高了两药协同抗肿瘤的功效,证明了纳米给药系统的联用药物共包载及体内共递送对提高联合治疗功效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介导的化疗免疫分子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肿瘤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CD4、CD8)、NK细胞和免疫负性调节细胞Treg的增殖水平,以及促肿瘤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抗肿瘤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转化的水平,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了细胞因子IL-12、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HA/pIL-12/DOX-PMet治疗后,小鼠肿瘤组织中CD4+T、CD8+T细胞、NK细胞增多,调节性T细胞减少,IL-12、IFN-γ和TNF-α等促免疫细胞因子含量提升。此外,HA/pIL-12/DOX-PMet在减少M2-型巨噬细胞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M1-型巨噬细胞的数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考察CD8+T细胞和NK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情况,结果显示,HA/pIL-12/DOX-PMet治疗后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和NK细胞的荧光信号最强。以上结果表明,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相关免疫效应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产生最佳的化疗免疫协同抗肿瘤作用。综上所述,肿瘤微环境电荷翻转的HA/PMet纳米载体系统可有效实现DOX和pIL-12的体内共递送,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基因联合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案。

王艳[7](2021)在《基于PSSPP聚合物构建miRNA递送系统及其与DOX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甲基聚乙二醇(mPEG)、己内酯(ε-CL)及阳离子基因递送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2.5K/25K)为主要原料,合成可递送miR-140-5p基因的聚合物载体PSSPP2.5K/25K,对其负载基因能力以及细胞毒性进行了检测,探究在MCF-7细胞中miR-140-5p与游离阿霉素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PSSPP2.5K/25K。应用1H-NMR、FIRT等系列光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且通过粒径、电位和电镜对合成聚合物胶束进行表征。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其负载miR-140-5p能力,通过MTT方法验证不同分子量空白载体胶束对MCF-7的细胞毒性及miR-140-5p与游离阿霉素在MCF-7细胞中协同抗肿瘤生长作用,选择细胞毒性小的空白载体胶束与miR-140-5p通过静电吸附进行负载,然后递送至MCF-7细胞。采用细胞划痕的实验研究其协同抗转移作用。采用用Westrn Blot技术研究miR-140-5p与游离阿霉素在MCF-7细胞中对相关信号通路Wnt1、SOX2以及SOX9的表达影响,探究miR-140-5p与DOX协同抗肿瘤机制。结果:对合成载体进行表征分析,通过1H-NMR特征峰(PEG:3.65ppm、PCL:4.10ppm、2.47ppm、1.65ppm、1.46ppm和0.78ppm、PEI:2.5-2.86ppm)以及FIRT特征峰(C-S-:1102cm-1、C=O-:1735cm-1)可判断目标载体合成成功。PSSPP2.5K和PSSPP25K的粒径分别为160.8nm和180.7nm,均在细胞内吞粒子的粒径50-200nm范围内,则可有效进入细胞。它们的ZETA电位均呈正电位,分别是12.8mv及28.7mv,PSSPP25K由于其PEI25K分子量更大,则显示出更高的电位。两个聚合物胶束均可有效与带负电荷的基因结合进行基因递送。它们的电镜图显示呈均一的球形状态且分布均匀。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PSSPP2.5K的最佳N/P为18,而PSSPP25K由于其高分子量的PEI25K,显示出优越的基因结合能力,其最佳N/P为4。然而MTT实验结果显示,PSSPP2.5K的细胞毒性远小于PSSPP25K及PEI2.5K,PSSPP25K的细胞毒性甚至高于PEI25K,因此最终选用PSSPP2.5K进行细胞实验研究。使用PSSPP2.5K将miR-140-5p递送至细胞内且与游离阿霉素共同作用后,MTT结果显示,miR-140-5P+Free Dox组相对于Control组、Free Dox组、Control RNA+Free Dox组具有更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细胞划痕结果显示miR-140-5P+Free Dox组相对于另外三组,其细胞愈合率显着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140-5P+Free Dox组相对于其他三组可明显降低Wnt1、SOX2以及SOX9在细胞内的表达。结论:合成了目标聚合物PSSPP2.5K和PSSPP25K,选择细胞毒性较低的PSSPP2.5K进行了有效的基因递送。研究表明miR-140-5p与游离阿霉素在MCF-7细胞中可通过降低Wnt1、SOX2以及SOX9的表达来协同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

徐阳[8](2020)在《阳离子PCL-b-P(GMA-EA)载体递送pGRIM-19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采用微生物载体递送靶向炎症通路的基因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生物载体主要包括病毒与细菌。病毒类载体可以分成两类:整合型和非整合型病毒载体,细菌主要包括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应用减毒沙门菌体内递送基因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生物载体的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临床转化过程。近期,人工合成载体递送基因抗肿瘤成为研究热点。人工合成载体包括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是经典的阳离子聚合物,并作为阳离子基因载体研究的金标准被广泛应用。但是PEI毒性较高,体内转染效率不高,这使得开发新型阳离子基因载体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现阶段国内已开发出一系列合成基因载体用于治疗肿瘤,但是相关的体内研究仅局限于肿瘤本身,机体对合成载体递送基因抗肿瘤的综合反应仍未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约有50%以上的患儿生存率低于40%,探寻有效的治疗靶点是神经母细胞瘤研究的热点。在临床上,神经母细胞瘤组织血运丰富,常出现早期转移,且伴有大量出血、坏死和钙化。抑制炎症致癌信号通路在该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明显作用。维甲酸/干扰素联合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调控基因19(Genes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induced mortality 19,GRIM-19)可以通过抑制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通路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虽然近期的研究表明,STAT3信号通路在神经母细胞瘤转移和化疗耐药的患儿中至关重要,但是尚缺乏临床病理分期与GRIM-19的相关性报道。异种移植瘤的体内实验提示抑制STAT3信号通路可以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但是不足以评估抑制该通路后肿瘤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我们推测在神经母细胞瘤同种移植瘤中,过表达GRIM-19可能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凋亡,而且抑制MMP-9表达,减轻瘤内出血,提高治疗效果。众所周知,多数肿瘤化疗的一线药物顺铂具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毒性,治疗后可明显增加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针对致病机制的基因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理论上对机体毒副作用较小。虽然已经开发出许多脂质体、阳离子载体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可是如何在体内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仍需仔细评估。方法:1、基因载体的合成与表征:通过酶促聚合反应合成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CL-b-P(GMA-EA)(PCG),核磁检测PCG的化学结构,凝胶电泳检测PCG与GRIM-19质粒的结合能力,动态光散射评估PCG与GRIM-19质粒复合物的粒径和ζ电位。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肝癌Hep G2细胞和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中,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CCK-8)检测PCG与EGFP-N1质粒复合物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检测PCG的转染效率。2、临床样本的分析: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的28例患儿手术标本的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GRIM-19的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年龄、性别、肿瘤大小、INSS分期、INPC分期、淋巴结和/或脉管转移的相关性。3、PCG递送GRIM-19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体内外研究:用PEI作为阳性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CG介导的GRIM-19在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中的转染效率。体外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PCG组、裸p GRIM-19组、PCG/p CDNA组、PCG/p GRIM-19组和PEI/p GRIM-19组,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克隆形成实验、Brd U检测、流式凋亡检测、免疫荧光、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探讨PCG介导的GRIM-19过表达对肿瘤增殖、凋亡及转移的影响。体内实验中,分为对照组、PEI/p GRIM-19组和PCG/p GRIM-19共3组,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GRIM-19的转染效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表达,细胞凋亡检测(TUNEL)及Western blot检测分析裸鼠移植瘤治疗后增殖及凋亡的改变。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和PCG/p GRIM-19组共3组,检测各组裸鼠生存期的差异,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裸鼠血红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v WF,HE染色检测荷瘤鼠肺部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p-STAT3、MMP-9的表达,评价肿瘤组织学、瘤内出血、贫血及肺栓塞等肿瘤相关并发症改变。结果:1、N/P=1(阳离子聚合物中的N和DNA中的P的摩尔比)时,PCG完全阻止GRIM-19质粒DNA在凝胶电泳中的泳动。在w/w(质量比)为5-50的范围内,PCG能将p GRIM-19质粒压缩成200-400 nm大小,表面电势为25-30 m V的纳米粒子。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肝癌Hep G2细胞和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中,PCG(w/w=20)在细胞中有效递送EGFP-N1质粒,同时对细胞的毒性较小。2、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GRIM-19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下调或缺失。肿瘤组织中GRIM-19表达水平与年龄(P=0.0012)、INSS分期(P=0.0012)、INPC分期(P=0.0299)、淋巴结和/或脉管转移(P=0.0062)呈负相关,与性别及肿瘤原发部位无关。3、体外实验中,PCG载体可以将GRIM-19基因转染进Neuro2a细胞并提高GRIM-19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其转染效率高于PEI。在对照组、PCG组、裸p GRIM-19组、PCG/p CDNA组、PCG/p GRIM-19组和PEI/p GRIM-19组中,PCG/p GRIM-19组和PEI/p GRIM-19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抑制。PCG介导细胞内过表达GRIM-19蛋白抑制了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了Cyclin D1、Bcl-2、MMP2和MMP9的表达。体内实验中,在对照组、PEI/p GRIM-19组和PCG/p GRIM-19组中,PCG/p GRIM-19组移植瘤生长抑制最明显,该组GRIM-19蛋白表达增加,PCNA表达下调,TUNEL染色及Cleaved caspase-3上调。在对照组、顺铂组和PCG/p GRIM-19组中,PCG/p GRIM-19组小鼠生存期延长最明显,该组大体观见瘤内出血减少,裸鼠血红蛋白升高,v WF下调,HE提示肺栓塞减少,肿瘤组织内p-STAT3下调,下游靶基因MMP-9表达下调。结论:1.人工合成的双亲性阳离子聚合物PCG能在体内外进行有效的基因转染。2.神经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GRIM-19的表达下调或缺失,其表达水平与年龄、INSS分期、INPC分期、淋巴结和/或脉管转移呈负相关。3.在裸鼠同种移植瘤模型中,PCG递送p GRIM-19可以有效抑制STAT3信号通路,不仅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且抑制MMP-9表达,减轻瘤内出血。顺铂化疗引起荷瘤裸鼠内皮损伤及肺血栓增加,基因递送组v WF下调,肺血栓减少,小鼠生存期延长。阳离子PCG载体递送p GRIM-19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策略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严欣欣[9](2020)在《精氨酸影响细胞内吞效率的机制研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因药物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基因药物治疗依赖理想的基因/药物载体进行递送发挥治疗作用。理想的递送载体需要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保护基因药物不被体液环境中复杂的酶体系降解,跨越各类屏障高效运送进入肿瘤细胞中。而在各种屏障中,细胞内吞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被细胞有效摄取是基因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前提,而传统递送载体正因为较低的细胞内吞效率限制了它们的治疗效果。近些年来,细胞穿透肽因为其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优异的细胞膜穿透能力吸引了广大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在基因药物递送体系中引入细胞穿透肽能够有效提高体系的细胞内吞效率,显着提高治疗效果。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基于精氨酸多肽的基因药物递送载体,系统研究了它们在细胞内吞及肿瘤治疗方面的表现,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基因递送过程中遇到的关键屏障,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组分功能多肽,具体包括:a)GE11,与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EGFR高效结合,赋予运载体系的肿瘤靶向能力,减少体系对于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影响;b)八聚精氨酸,提高体系被细胞摄取的效率;c)聚组氨酸,通过质子海绵效应帮助体系完成内涵体逃逸,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为了提高多肽对质粒的络合能力,我们将功能多肽通过金硫键共价键接于金纳米粒子表面。多肽金纳米粒子能够与多肽紧密络合形成粒径60-70 nm的纳米粒子,能够通过EPR效应蓄积在肿瘤部位。我们还通过改变组氨酸的数目及以上三组分的组合方式,分别研究了它们在细胞内吞及肿瘤治疗中的表现,实验结果显示,当GE11与精氨酸聚合物连接时,能够表现出1+1>2的协同作用。GE11和精氨酸聚合物能够共同促进体系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表现出优异的细胞内吞能力。(2)我们设计RHRHRHRHRHR-NH2链段,并通过酰胺键在其两端共价键合了全氟辛基链制备“三嵌段聚合物”,该聚合物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一种新型的、亲水链段呈现拱桥状的纳米囊泡。相比于传统的线型柔性精氨酸链段,这种拱桥装结构与细胞表面各类基团相互作用的效率得到了最大化,因此,较少数量的精氨酸残基即可获得更加优异的细胞膜穿透效率,同时精氨酸与组氨酸相互间隔的链接方式,更进一步增加了精氨酸的作用区域。多肽两端的全氟烷基链的超疏水特性,通过相似相溶的相互作用形成“氟相”,使得该纳米囊泡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而全氟烷基链的超疏油特性,还使得该运载体系同蛋白质脂质等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减少,从而延长了在生物体内的循环时间。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的肿瘤治疗实验中,相比于传统两嵌段聚合物形成的纳米囊泡(NPD),三嵌段聚合物组装而成的纳米囊泡(NPT)表现出了优异的效果,综合治疗效果明显提高。(3)在基因治疗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NPT的空腔运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HCl)制备抗癌药物NPT-Dox。实验结果显示,NPT的载药量(DLC)和载药效率(DLE)性能优异,其突出的稳定性使得NPT-Dox在正常环境中能够长效包裹药物不发生渗漏。同时组氨酸在肿瘤特有微酸性环境中发生质子化,电荷间的排斥作用使NPT出现空隙,内腔中的药物流出,实现pH响应释放。在细胞内吞测试中,NPT-Dox仍表现出优异效果,15min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内化。由于NPT-Dox具有pH响应性,因此,NPT-Dox对肿瘤细胞(4T1)表现出了强大的杀伤作用,而正常细胞(NIH3T3)则表现出了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张庆飞[10](2020)在《基于铂前药的多功能基因载体用于肿瘤协同治疗》文中研究说明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中最为有效的三大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其中,金属铂类化合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化疗药物,在临床中参与一半以上的癌症治疗。然而,金属铂类化合物由于缺乏选择性,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组织或器官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同时,溶解度低、血液循环时间短、易被代谢等问题导致其生物利用率较低;更为严重的是,先天或后天因多次化疗产生的耐药性,极大地限制了铂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能从遗传物质基础上治愈疾病的新兴技术,基因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化疗药物,基因药物靶点明确、选择性好、能够特异性调控各种致病基因的表达,且无耐药性。因此,针对肿瘤治疗中的耐药性和异质性等问题,通过联合基因治疗和铂药化疗,在基因水平调控癌细胞增殖状态的同时联合化疗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考虑到小分子铂药用于化疗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基因药物在体内循环过程中易被降解、清除等不利因素,通过简单的设计制备铂药和基因药物的共递送系统用于实现化疗和基因治疗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已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诸多优势,如改善药物溶解性、延长药物血液循环时间、增加靶向部位药物浓度等。目前,有研究工作实现了将铂药和基因共担载于纳米载体,并取得了较好的协同治疗效果。然而,上述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面临铂药和基因的担载量较低、缺乏有效的溶酶体逃逸能力、铂药的释放和基因的卸载较难且不受控制等问题,这些极大地限制了联合治疗效率的最大化。因此,构建新型的共输送体系用于同时解决以上问题,对推进联合治疗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广到临床更有理论指导意义。相对于经典的二价铂药,四价铂前药具有毒性较低的优势,且可以在外界光照条件下或肿瘤细胞内较高还原环境下被还原成相应的二价铂药,因此可以在肿瘤部位特定的响应性释放,从而实现肿瘤精准治疗。将四价铂前药通过化学键合或单体聚合的方式引入到高分子侧链或主链,利用其疏水性、光响应性或还原响应性等制备刺激响应性纳米药物,可以提高铂药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系统毒性、增强化疗效果。基于这些优势,本论文通过设计制备一系列刺激响应性含铂前药多功能纳米载体用于联合不同基因治疗技术,利用细胞内还原微环境或外部光照条件,实现铂药和基因可控共递送,达到最大化联合治疗效果。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种主链含光敏四价铂前药的高分子纳米递送系统(CNPptCP/si(c-fos))用于光控Pt(Ⅳ)和siRNA的共递送。通过将Pt(Ⅳ)作为聚合单体引入到高分子主链中得到光敏感的高分子基因载体,担载能沉默铂耐药基因c-fos的siRNA(si(c-fos)),并在复合纳米粒表面构建了透明质酸的遮蔽层,来增加其稳定性并赋予其肿瘤靶向能力。相比于之前的铂药和基因共递送系统,该体系具有以下优势:1)以聚前药为载体,避免了复杂的担载过程且药物含量较高;2)在温和光照条件下,CNPptCP/si(c-fos)能有效产生N3·,创新性地用于促进溶酶体逃逸;3)在光控条件下实现按需Pt(Ⅱ)的释放和基因卸载;4)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肿瘤靶向能力,提高了肿瘤部位药物蓄积量。在光照条件下,CNPPtCP/si(c-fos)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实验均能有效地沉默耐药基因c-fos,从而逆转铂耐药卵巢癌的耐药性,实现了协同光化学疗法(PACT)和RNAi有效联合。为了进一步增加光的穿透深度以及丰富纳米共递送载体的功能,我们以上转换纳米粒(UCNP)和光敏铂聚前药(PtP)为基础制备了一个多功能纳米共递送系统(UCNP@Pt@siRNA)。实验结果表明,UCNP@Pt@siRNA在体内表现出良好的核磁共振成像(MRI)、上转换荧光成像(UCL)及CT成像能力。在980 nm NIR光激发下,UCNP可以发射出紫外到可见光激活表面PtP,在释放出Pt(Ⅱ)的同时促进了 siRNA卸载。细胞及动物实验结果均证明该纳米系统在NIR光照下可实现有效基因沉默并增强了联合治疗的效果。该纳米系统为联合铂药和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更方便、切实可行的策略,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至今为止,用同一纳米载体将铂药化疗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联合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还没有。因此,我们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简单的Pt(Ⅳ)前药骨架的聚合物纳米平台(NPCSPt)用于CRISPR/Cas9系统的递送(NPCSPt/pEZH2)。实验表明,NPCSPt/pEZH2能将CRISPR/Cas9系统有效递送进细胞内并从溶酶体逃逸。随后,NPCSPt/pEZH2中的聚合物被癌细胞中的还原剂以链消除的模式降解,同时释放出CRISPR/Cas9系统和Pt(Ⅱ),实现了对目标基因EZH2的有效编辑。在沉默EZH2后会造成H3K27me3蛋白的降低,使得细胞核中染色体结构变得更松散,增加Pt(Ⅱ)与核DNA的结合,造成更多的DNA损伤及进一步癌细胞的杀伤。最后,NPCSPt/pEZH2显着抑制了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以及皮下前列腺癌移植瘤的生长。

二、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给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给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乙二醇化凝胶多糖纳米颗粒型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基因治疗
        1.1.1 概述
        1.1.2 基因治疗的发展过程
    1.2 RNA干扰技术
        1.2.1 RNA干扰技术
        1.2.2 RNAi技术的发展史
        1.2.3 RNAi的干扰机制
        1.2.4 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3 siRNA递送研究
        1.3.1 siRNA的概述
        1.3.2 限制siRNA治疗的因素
        1.3.3 解决siRNA治疗限制因素的途径
        1.3.4 siRNA治疗的应用
    1.4 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
        1.4.1 基因递送载体
        1.4.2 基因递送载体的分类
    1.5 聚乙二醇化药物
        1.5.1 PEG的概述
        1.5.2 聚乙二醇化(PEG)药物
    1.6 凝胶多糖(Curdlan)的研究
        1.6.1 凝胶多糖(Curdlan)的概述
        1.6.2 Curdlan的应用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其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乙二醇化凝胶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溶剂的预处理以及配置
        2.1.3 实验仪器
        2.1.4 siRNA序列
    2.2 实验内容
        2.2.1 6AC-100 的合成
        2.2.2 聚乙二醇化PEG(2S PEG)的合成
        2.2.3 6AC-100-5% 2S PEG的合成
        2.2.4 6AC-100-10% 2S PEG的合成
        2.2.5 6AC-100-20% 2S PEG的合成
        2.2.6 6AC-100-40% 2S PEG的合成
        2.2.7 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测定
        2.2.8 与siRNA结合能力的测定
        2.2.9 激光粒度(DLS)与电动电势(Zeta Potential)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6AC-100 的合成
        2.3.2 聚乙二醇化PEG(2S PEG)的合成
        2.3.3 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
        2.3.4 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结果分析
        2.3.5 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分析
        2.3.6 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EA)测定结果分析
        2.3.7 与siRNA结合能力的测定
        2.3.8 激光粒度(DLS)与电动电势(Zeta Potential)的测定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聚乙二醇化凝胶多糖纳米颗粒在体外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细胞
        3.1.4 siRNA序列
        3.1.5 实验动物
    3.2 实验内容
        3.2.1 培养细胞
        3.2.2 细胞毒性实验
        3.2.3 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递送FITC-siRNA的活性研究
        3.2.4 溶血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细胞毒性实验
        3.3.2 四种阳离子聚合物纳米颗粒递送FITC-siRNA的活性研究
        3.3.3 溶血实验
    3.4 小结
第四章 聚乙二醇化凝胶多糖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siRNA序列
        4.1.4 实验动物
    4.2 实验内容
        4.2.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测定
        4.2.2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实验
        4.2.3 体内递送Cy3-siRNA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测定
        4.3.2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实验
        4.3.3 体内递送Cy3-siRNA的测定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锍修饰的PEI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基因载体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基因治疗
    1.2 病毒型基因载体
        1.2.1 逆转录病毒(RV)
        1.2.2 腺病毒(AV)
        1.2.3 腺相关病毒(AAV)
        1.2.4 慢病毒(LV)
        1.2.5 单纯疱疹病毒(HSV)
    1.3 非病毒型基因载体
        1.3.1 阳离子脂质体
        1.3.2 阳离子聚合物
    1.4 锍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菌株及细胞株
    2.2 实验方法
        2.2.1 锍类聚合物的设计
        2.2.2 锍类聚合物结构表征
        2.2.3 锍类聚合物性能测试
        2.2.4 锍类聚合物细胞毒性测定
        2.2.5 锍类聚合物细胞内分布情况测定
        2.2.6 锍类聚合物转染能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锍类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1.1 化合物SI合成及表征
        3.1.2 聚合物SIPEI合成及表征
    3.2 锍类聚合物与DNA复合能力测定
    3.3 锍类聚合物与 DNA复合物粒径大小与Zeta电势测定
    3.4 锍类聚合物细胞毒性测定
    3.5 锍类聚合物细胞内分布情况测定
    3.6 锍类聚合物转染能力测定
4 讨论
    4.1 锍类聚合物的合成
        4.1.1 化合物SI的合成
        4.1.2 聚合物SIPEI的合成
        4.1.3 聚合物SIPEI的表征
    4.2 纳米粒子制备通法
    4.3 琼脂糖凝胶阻滞实验
    4.4 锍类聚合物细胞毒性测定
    4.5 锍类聚合物细胞内分布情况测定
    4.6 锍类聚合物转染能力测定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芳香疗法
        1.1.1 芳香疗法应用于睡眠障碍
        1.1.2 芳香疗法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
        1.1.3 芳香疗法应用于高血压
        1.1.4 芳香疗法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
    1.2 基因治疗
        1.2.1 RNA干扰药物
        1.2.2 mRNA治疗
        1.2.3 DNA治疗
        1.2.4 基因编辑
    1.3 应用于药物缓控释的纳米材料
        1.3.1 纳米材料负载药物
        1.3.2 纳米材料靶向输递药物
        1.3.3 纳米材料缓控释药物
    1.4 精神神经病征
        1.4.1 抑郁症
        1.4.2 躁狂症
        1.4.3 焦虑症
        1.4.4 其他精神神经疾病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5.1 论文立题依据
        1.5.2 论文研究目标及策略
第2章 缓控释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
        2.1.4 MSNRs的表征
        2.1.5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
        2.1.6 HMSNRs的表征
        2.1.7 纳米颗粒的芳香药物包封
        2.1.8 芳香药物丁香酚的释放检测
        2.1.9 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1.10 rMSNs的表征
        2.1.11 rMSNs包封芳香药物
        2.1.12 混合精油的释放检测
        2.1.13 BLEO@rMSNs在壁纸上的粘附
        2.1.14 BLEO@rMSNs从壁纸上的脱附
        2.1.15 含偶氮苯结构的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2.1.16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1.17 光敏MSNs的制备方法
        2.1.18 光敏MSNs的表征
        2.1.19 S803@MSNs的制备及表征
        2.1.20 S803@MSNs在壁纸上的粘附
        2.1.21 S803@MSNs中芳香药物的释放
        2.1.22 PEG大分子引发剂(CTA-PEG2000)的合成与表征
        2.1.23 含1-芘甲基的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1.24 光敏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1.25 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检测
        2.1.26 S803@PPMM-PEG的制备
        2.1.27 S803@PPMM-PEG的热性能分析
        2.1.28 S803@PPMM-PEG在壁纸上的粘附
        2.1.29 S803@PPMM-PEG中芳香药物的释放
        2.1.30 pH敏感阳离子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1.31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2.1.32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的表征
        2.1.33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在丝绸的粘附
        2.1.34 芳香药物从linalool@PHMA-PCB-Arg的释放检测
        2.1.35 阳离子温敏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1.36 温敏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和表征
        2.1.37 芳香药物从EG@LC-PNDB的释放
        2.1.38 EG@LC-PNDB在丝绸上的粘附
        2.1.39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基于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2.2.2 基于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2.2.3 基于MSNs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2.2.4 基于胶束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2.2.5 pH敏感纳米芳香药物的研究
        2.2.6 温敏纳米芳香药物的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纳米芳香药物的神经调节作用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3.1.2 实验仪器
        3.1.3 含偶氮苯结构的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3.1.4 MS-R的制备方法
        3.1.5 光敏MS-R的制备方法
        3.1.6 光敏MS-R的表征
        3.1.7 S803@MS-R的制备及表征
        3.1.8 纳米芳香药物应用于壁纸
        3.1.9 壁纸形貌分析
        3.1.10 芳香药物释放分析
        3.1.11 动物实验
        3.1.12 行为学评价
        3.1.13 电生理学测试
        3.1.14 免疫荧光切片
        3.1.15 神经递质的表达
        3.1.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S803@MS-R的表征
        3.2.2 S803@MS-R-W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3.2.3 S803@MS-R-W对小鼠脑生理电位的影响
        3.2.4 S803@MS-R-W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3.2.5 S803@MS-R-W对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用于抑郁症的预防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4.1.2 实验仪器
        4.1.3 棒状MSNs的制备
        4.1.4 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4.1.5 反应性壳聚糖的制备
        4.1.6 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4.1.7 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4.1.8 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粘附
        4.1.9 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脱附
        4.1.10 分子动力学模拟
        4.1.11 实验动物
        4.1.12 悬尾测试
        4.1.13 强迫游泳测试
        4.1.14 新环境进食抑制测试
        4.1.15 旷场测试
        4.1.16 免疫组化切片
        4.1.17 尼氏染色切片
        4.1.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4.2.2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与壁纸之间的动力学模拟
        4.2.3 纳米芳香药物在抑郁症预防中的作用
    4.3 小结
第5章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用于抑郁症协同治疗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5.1.2 实验仪器
        5.1.3 H-Lys(Z)-OH羧基-环内酸酐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5.1.4 C18-p(H-Lys(Z)-OH)的合成
        5.1.5 C18-PLys的合成
        5.1.6 C18-PLys-Mal的合成
        5.1.7 C18-PLys-sertraline的合成
        5.1.8 SPIONs的合成
        5.1.9 基因-芳香药物NDDSs的制备
        5.1.10 细胞培养
        5.1.11 内涵体逃逸
        5.1.12 实验动物
        5.1.13 抑郁症模型小鼠的治疗
        5.1.14 强迫游泳测试
        5.1.15 新环境进食抑制测试
        5.1.16 糖水偏好测试
        5.1.17 三箱社交测试
        5.1.18 免疫组化切片
        5.1.19 尼氏染色切片
        5.1.20 抗BrdU染色
        5.1.21 抗BDNF染色
        5.1.22 IF/FISH双染
        5.1.23 Western blot检测
        5.1.2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5.2.2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细胞水平表征
        5.2.3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病灶富集和安全性评价
        5.2.4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抗抑郁效果评价
        5.2.5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抗抑郁机制探究
    5.3 小结
第6章 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用于改善航天特因环境下身心健康
    6.1 实验方法
        6.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6.1.2 实验仪器
        6.1.3 MSNs-CYC的制备
        6.1.4 LE@MSNs-CYC的制备
        6.1.5 LE@MSNs-CYC应用于壁纸附药
        6.1.6 柠檬烯释放的检测
        6.1.7 动物实验
        6.1.8 航天特因环境模拟
        6.1.9 高架十字迷宫测试
        6.1.10 明暗箱测试
        6.1.11 新物体识别测试
        6.1.12 水迷宫测试
        6.1.13 神经递质及皮质酮和皮质醇的检测
        6.1.1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IL-6和IL-β的检测
        6.1.15 神经相关蛋白含量检测
        6.1.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LE@MSNs-CYC处理壁纸的制备与表征
        6.2.2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抗焦虑作用
        6.2.3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缓解身体损伤作用
        6.2.4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提高认知记忆的作用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建立了芳香药物纳米化与缓控释平台
        7.1.2 建立了释药-嗅药-神经响应评价平台
        7.1.3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具有优异的抑郁症预防效果
        7.1.4 芳香-基因药物递送体系具有优异的抑郁症治疗效果
        7.1.5 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航天特因条件下提高身心健康
    7.2 今后工作建议
        7.2.1 芳香药物纳米化和缓控释平台的拓展
        7.2.2 基因药物负载方式的改进
        7.2.3 基因-芳香治疗所应用疾病的拓展
        7.2.4 基因治疗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pH响应性PTEN/PLGA-(HE)10-MAP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名词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肿瘤靶向型pH敏感核酸药物聚合物纳米载体研究进展
    1 肿瘤组织的pH环境
    2 pH敏感聚合物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多级微环境“自适型”基因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基因治疗
        1.1.1 基因及基因治疗
        1.1.2 基因治疗用于癌症
    1.2 病毒载体及其缺陷
        1.2.1 腺病毒载体
        1.2.2 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载体
        1.2.3 腺相关病毒和其它病毒载体
    1.3 非病毒载体递送基因过程中的生理屏障
        1.3.1 血液屏障
        1.3.2 组织屏障
        1.3.3 胞内屏障
    1.4 非病毒载体的设计要求
        1.4.1 循环稳定
        1.4.2 肿瘤富集
        1.4.3 深层渗透
        1.4.4 细胞内化
    1.5 非病毒载体的分类及优缺点
        1.5.1 无机纳米颗粒
        1.5.2 阳离子脂质体
        1.5.3 阳离子聚合物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2 纳米载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和仪器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阳离子聚合物载体的合成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载体/基因复合物制备及理化性质表征
    3.1 引言
    3.2 试剂和仪器
        3.2.1 试剂及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载体/基因复合物的制备
        3.3.2 载体/基因复合物稳定性
        3.3.3 纳米粒径、ζ电位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3.4 细胞复苏及传代培养
        3.3.5 载体及复合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阳离子载体结合pDNA的能力及稳定性分析
        3.4.2 载体/基因复合物的粒径、电势及形态
        3.4.3 载体及复合物生物相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载体及复合物多级微环境响应性及基因转染
    4.1 引言
    4.2 试剂和仪器
        4.2.1 试剂及材料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载体/基因复合物对还原环境响应性研究
        4.3.2 温敏载体/基因复合物制备及对温度敏感性研究
        4.3.3 载体/基因复合物MMP-2响应性及RGD主动靶向性能研究
        4.3.4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载体/基因复合物还原环境响应性分析
        4.4.2 载体/基因复合物温度敏感性分析
        4.4.3 载体/基因复合物主动靶向性能分析
        4.4.4 载体及载体/基因复合物MMP-2响应去PEG化性能分析
        4.4.5 载体/基因复合物基因转染能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温敏载体/基因复合物联合索拉菲尼体内抑癌能力研究
    5.1 引言
    5.2 试剂和仪器
        5.2.1 试剂及材料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5.3.2 基因递送系统体内抑癌实验
        5.3.3 小鼠组织切片HE染色
        5.3.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
        5.3.5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温敏载体/基因复合物联合索拉菲尼体内抑癌能力分析
        5.4.2 联合治疗的系统毒性评估
        5.4.3 VEGF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6)肿瘤微环境调控的基因/化药纳米系统用于化疗免疫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共载药胶束的制备及制剂学评价
    1 引言
    2 试剂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PMet聚合物和HA-SH的合成
        3.1.1 PMet聚合物的合成
        3.1.2 HA-SH的合成
        3.2 PMet聚合物和HA-SH的表征
        3.2.1 核磁共振氢谱
        3.2.2 分子量的测定
        3.3 质粒的扩增与提取
        3.4 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的制备
        3.5 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的理化性质表征
        3.5.1 平均粒径及表面电荷的测定
        3.5.2 琼脂糖凝胶电泳
        3.5.3 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3.5.4 血浆稳定性
        3.5.5 电荷翻转实验
        3.6 体外释放实验
    4 结果与讨论
        4.1 PMet聚合物与HA-SH的表征
        4.1.1 核磁共振光谱
        4.1.2 分子量的测定
        4.2 HA/pIL-12/DOX-PMet共载药胶束理化性质表征
        4.2.1 平均粒径及表面电荷的测定
        4.2.2 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分析
        4.2.3 血浆稳定性
        4.2.4 胶束电荷翻转特性
        4.3 体外释放实验
    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载药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引言
    2 试剂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与传代
        3.2 细胞毒性实验
        3.3 细胞凋亡实验
        3.4 体外共递送实验
        3.5 体外基因转染实验
        3.6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4.1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4.2 细胞凋亡
        4.3 体外共递送实验
        4.4 体外基因转染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载药胶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引言
    2 试剂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
        3.2 实验动物
        3.3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3.4 体内转染效率检测
        3.5 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分析方法的建立
        3.6 体内药动学研究
        3.7 组织分布研究
        3.8 体内抗肿瘤及抑制肺转移研究
        3.9 组织病理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3.10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及讨论
        4.1 体内转染效率分析
        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4.3 体内药动学研究
        4.4 组织分布研究
        4.5 体内抗肿瘤及抑制肺转移研究
        4.6 器官病理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载药胶束的化疗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1 引言
    2 试剂及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
        3.2 乳腺癌小鼠模型建立
        3.3 细胞因子检测
        3.4 外周淋巴器官免疫应答分析
        3.5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析
        3.6 肿瘤组织巨噬细胞极化分析
        3.7 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3.8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及讨论
        4.1 细胞因子检测
        4.2 外周淋巴器官免疫应答分析
        4.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析
        4.4 肿瘤组织巨噬细胞极化分析
        4.5 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纳米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 肿瘤免疫治疗的纳米递送系统
        1.1 肿瘤免疫治疗的天然纳米递送系统
        1.1.1 脂质纳米粒
        1.1.2 细胞外囊泡
        1.2 肿瘤免疫治疗的合成纳米递送系统
        1.2.1 聚合物纳米粒
        1.2.2 无机纳米粒
    2 免疫调节剂给药系统
        2.1 基于多肽/蛋白和核酸的纳米递送系统
        2.1.1 基于多肽/蛋白的纳米递送系统
        2.1.2 基于核酸的纳米递送系统
        2.2 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纳米递送系统
        2.3 基于免疫刺激小分子的纳米递送系统
    3 纳米技术用于肿瘤免疫联合治疗
        3.1 基于光热和光动力免疫治疗的纳米联合系统
        3.2 基于化疗-免疫的纳米联合系统
    4 结语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7)基于PSSPP聚合物构建miRNA递送系统及其与DOX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基因药物
    2.基因药物载体
        2.1 病毒载体
        2.2 非病毒载体
第一章 合成功能性聚合物载体mPEG-S-S-PCL-PEI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2 功能性聚合物PSSPP_(2.5K/25K)的合成与表征
        1.2.3 空白载体胶束的制备及其表征
        1.2.4 PSSPP/miRNA复合物的制备
        1.2.5 PSSPP_(2.5K/25K)载体负载miRNA结合能力测定
        1.2.6 细胞毒性实验
        1.2.7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与讨论
        1.3.1 基因载体PSSPP_(2.5K/25K)的合成与表征
        1.3.2 PSSPP_(2.5K/25K)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1.3.3 PSSPP_(2.5K/25K)载体负载miRNA结合能力测定
        1.3.4 细胞毒性实验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PSSPP_(2.5K)递送miR-140-5P用于乳腺癌的体外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PSSPP_(2.5K)递送miR-140-5p与游离脱盐酸阿霉素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
        2.2.3 PSSPP_(2.5K)递送miR-140-5p与游离脱盐酸阿霉素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
        2.2.4 PSSPP_(2.5K)递送miR-140-5p与游离脱盐酸阿霉素体外协同机制研究
        2.2.5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SSPP_(2.5K)递送miR-140-5p与游离脱盐酸阿霉素体外协同抗肿瘤实验
        2.3.2 PSSPP_(2.5K)递送miR-140-5p与游离脱盐酸阿霉素体外协同抗肿瘤实验
        2.3.3 PSSPP_(2.5K)递送miR-140-5p与游离脱盐酸阿霉素体外协同机制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文总结
    3.1 主要研究结论
    3.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智能递送系统在基因药物联合递送中的应用
    1.基因药物
    2.非病毒基因药物载体的类型
        2.1 温度敏感型基因药物递送系统
        2.2 光敏感基因药物递送系统
        2.3 PH敏感基因药物递送系统
        2.4 磁性敏感型基因药物递送系统
        2.4.1 磁性敏感型PEI
        2.4.2 磁性敏感型PAMAM
        2.4.3 磁性敏感型多肽复合物
        2.5 氧化还原敏感型基因药物递送系统
        2.5.1 氧化还原敏感响应型多肽类复合物
        2.5.2 氧化还原敏感响应型PEI
    3.结语
    文献引用
致谢

(8)阳离子PCL-b-P(GMA-EA)载体递送pGRIM-19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
        1.1.1 病毒载体
        1.1.2 细菌载体
        1.1.3 人工合成载体
        1.1.4 结语与展望
    1.2 神经母细胞瘤
        1.2.1 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及流行病学
        1.2.2 神经母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动物研究模型
        1.2.3 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分期分层
        1.2.4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
        1.2.5 结语与展望
    1.3 GRIM-19的研究进展
        1.3.1 GRIM-19的发现、结构及分布
        1.3.2 GRIM-19的突变及下调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1.3.3 GRIM-19的功能
        1.3.4 结语与展望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PCG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转染肿瘤细胞的检测
        2.1.1 前言
        2.1.2 材料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GRIM-19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2.2.1 前言
        2.2.2 材料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2.3 阳离子聚合物递送pGRIM-19抗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3.1 前言
        2.3.2 材料和方法
        2.3.3 实验结果
        2.3.4 讨论
        2.3.5 小结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精氨酸影响细胞内吞效率的机制研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癌症概述
    1.2 基因与药物治疗
        1.2.1 肿瘤微环境和载体设计
        1.2.2 基因载体
        1.2.3 药物载体
    1.3 细胞穿透肽
        1.3.1 细胞穿透肽的作用机制
        1.3.2 细胞穿透肽在基因/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1.3.3 寡聚精氨酸在基因/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靶向多肽金纳米粒子作为载体材料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表征
        2.2.3 三种功能多肽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2.2.4 三种功能多肽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三种AuNPP/pDNA复合物的表征
        2.2.7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的溶血性能表征
        2.2.8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的缓冲容量测试
        2.2.9 三种AuNPP/pDNA复合物的细胞内吞效率表征
        2.2.10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的基因转染效率表征
        2.2.11 基因沉默效率表征(Western Blot)
        2.2.12 细胞凋亡表征
        2.2.13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细胞毒性表征
        2.2.14 体内荧光分布
        2.2.15 体内肿瘤抑制效率表征
    2.3 结果和讨论
        2.3.1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2.3.2 三种AuNPPs/pDNA复合物的表征
        2.3.3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的溶血表征
        2.3.4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效率表征
        2.3.5 三种多肽金纳米粒子基因转染效率的表征
        2.3.6 细胞凋亡表征
        2.3.7 细胞毒性表征
        2.3.8 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结构多聚精氨酸型靶向肽对细胞内吞效率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二嵌段聚合物与三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3.2.3 NPT、NPD、NPT、NPT/DNA、NPD/DNA的制备和表征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3.2.5 细胞内吞效率及细胞内分布表征
        3.2.6 体外基因转染效率表征
        3.2.7 细胞毒性表征
        3.2.8 细胞凋亡表征
        3.2.9 免疫荧光测试
        3.2.10 体内抗肿瘤效率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囊泡NPT、NPD及其与质粒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3.2 NPT细胞内吞效率的表征
        3.3.3 体外基因转染效率表征
        3.3.4 细胞凋亡表征
        3.3.5 体内抗肿瘤效率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精氨酸的新型纳米囊泡用于药物载体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三嵌段聚合物和二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4.2.3 NPT和NPD的制备及不同条件下的表征
        4.2.4 负载Dox·HCl的NPT与NPD的制备及表征
        4.2.5 体外药物模拟释放
        4.2.6 细胞毒性
        4.2.7 细胞内吞效率表征
        4.2.8 细胞凋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PT和NPD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4.3.2 体外药物模拟释放
        4.3.3 细胞内吞效率表征
        4.3.4 细胞凋亡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铂前药的多功能基因载体用于肿瘤协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治疗
        1.1.1 铂药化疗
        1.1.2 基因治疗
        1.1.3 联合铂药化疗和基因治疗
    1.2 联合治疗纳米递送载体
        1.2.1 无机纳米载体
        1.2.2 高分子纳米载体
        1.2.3 其它载体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铂聚前药纳米载体用于光控基因递送及协同逆转肿瘤耐药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2.2.1 主要药品及化学试剂
        2.2.2 主要生化试剂
        2.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四价光敏铂trans,trans,trans-[Pt(N_3)_2(OH)_2(py)(NH_3)] (Pt(Ⅳ)的合成
        2.3.2 光敏铂前药骨架的阳离子聚合物(PtCP)的合成
        2.3.3 合成罗丹明B(RhB)标记的PtCP (RhB-PtCP)
        2.3.4 端氨基聚乙二醇mPEG_(2k)-NH_2的合成
        2.3.5 合成聚乙二醇接枝的透明质酸(HA-PEG,HP)
        2.3.6 光源及光照条件
        2.3.7 光响应主链含铂阳离子聚合物纳米粒(NP_(PtCP))的制备及表征
        2.3.8 PtCP的缓冲能力
        2.3.9 NP_(PtCP/si(c-fos))的制备及表征
        2.3.10 透明质酸遮蔽的复合纳米粒CNP_(PtCP/si(c-fos))的制备及表征
        2.3.11 抗反离子能力
        2.3.12 CNP_(PtCP/si(c-fos))的稳定性
        2.3.13 Pt(Ⅳ)对基因的安全性
        2.3.14 CNP_(PtCP/si(c-fos))的光敏感性
        2.3.15 检测叠氮自由基(N_3~·)
        2.3.16 叠氮自由基(N_3~·)对基因的安全性
        2.3.17 Pt及si(c-fos)的光响应性释放
        2.3.18 细胞培养
        2.3.19 NP_(PtCP/si(c-fos))及CNP_(PtCP/si(c-fos))的细胞内吞比较
        2.3.20 叠氮自由基(N3·)诱导溶酶体破裂
        2.3.21 光控溶酶体逃逸及基因卸载
        2.3.22 细胞毒性评价
        2.3.23 联合用药指数(Combination Index (CI))
        2.3.24 细胞凋亡
        2.3.2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2.3.26 细胞Pt内吞
        2.3.27 确立肿瘤模型
        2.3.28 Pt的体内分布
        2.3.29 抑瘤实验
        2.3.30 肿瘤组织氧化型自由基检测及肿瘤细胞溶酶体破裂
        2.3.31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分析
        2.3.32 组织学及免疫荧光分析
        2.3.33 TUNEL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四价光敏铂前药Pt(Ⅳ)的合成
        2.4.2 PtCP的合成
        2.4.3 mPEG_(2k)-NH_2的合成
        2.4.4 聚乙二醇接枝的透明质酸(HP)的合成
        2.4.5 NP_(PtCP),NP_(PtCP/si(c-fos))及CNP_(PtCP/sic-fos))的制备及表征
        2.4.6 CNP_(PtCP/si(c-fos))的稳定性
        2.4.7 Pt(Ⅳ)对基因的安全性分析
        2.4.8 Pt(Ⅳ)和PtCP的光响应性
        2.4.9 CNP_(PtCP/si(c-fos))的光敏性
        2.4.10 CNP_(PtCP/si(c-fos))的靶向性
        2.4.11 叠氮自由基(N3·)的产生
        2.4.12 N_3~·的安全性
        2.4.13 N_3~·辅助溶酶体逃逸及光控基因卸载
        2.4.14 CNP_(PtCP/si(c-fos))的体外抗癌效果评价
        2.4.15 CNP_(PtCP/si(c-fos))的抗癌机理分析
        2.4.16 细胞凋亡检测
        2.4.17 动物水平抑瘤实验
        2.4.18 血液生化指标及H&E染色
        2.4.19 机制研究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近红外光激活的多模式成像诊疗系统用于癌症联合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3.2.1 主要药品及化学试剂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四价光敏铂trans,trans,trans-[Pt(N_3)_2(OH)_2(py)(NH_3)] (Pt(Ⅳ)的合成
        3.3.2 光敏铂前药骨架的聚合物(PtP)的合成
        3.3.3 上转换纳米粒(UCNP)的制备及表征
        3.3.4 UCNP@Pt的制备及表征
        3.3.5 UCNP@Pt@siRNA的制备及表征
        3.3.6 光源
        3.3.7 UCNP@Pt@siRNA的近红外光响应性
        3.3.8 UCNP@Pt@siRNA的近红外光响应性释放
        3.3.9 细胞培养
        3.3.10 UCNP@Pt@siRNA的细胞内吞
        3.3.11 细胞毒性评价
        3.3.12 细胞凋亡
        3.3.13 Western blotting分析
        3.3.14 确立肿瘤模型
        3.3.15 多模式成像
        3.3.16 抑瘤实验
        3.3.17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分析
        3.3.18 组织学及免疫荧光分析
        3.3.19 TUNEL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t(Ⅳ)的合成
        3.4.2 PPt的合成
        3.4.3 UCNP@Pt@siRNA的制备及表征
        3.4.4 UCNP@Pt@siRNA的光敏感性
        3.4.5 UCNP@Pt@siRNA的细胞内吞
        3.4.6 UCNP@Pt@siPlk1的体外抗癌效果评价
        3.4.7 MR/CT/UCL三模式成像
        3.4.8 动物水平抑瘤实验
        3.4.9 血液生化指标及H&E染色
        3.4.10 机制研究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链消除聚铂高分子用于高效CRISPR/Cas9基因编辑-化疗协同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4.2.1 主要药品及化学试剂
        4.2.2 主要生化试剂
        4.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4.3 实验方法
        4.3.1 四价铂前药cis,cis,trans-[Pt(Cl)_2(N_3)(OH)_2][Pt(Ⅳ)]的合成
        4.3.2 链消除聚铂高分子(CSPt)的制备
        4.3.3 纳米粒NP_(CSPt)的制备与表征
        4.3.4 NP_(CSPt)还原电势测定
        4.3.5 NP_(CSPt/pNC)的制备及表征
        4.3.6 NP_(CSPt)和NP_(CSPt/pNC)的稳定性比较
        4.3.7 NP_(CSPt)和NP_(CSPt/pNC)的还原敏感性
        4.3.8 NP_(CSPt/pNC)中Pt及pNC的响应性释放
        4.3.9 细胞培养
        4.3.10 细胞内吞
        4.3.11 细胞转染
        4.3.12 细胞毒性评价
        4.3.13 细胞凋亡
        4.3.14 细胞划痕实验
        4.3.15 细胞增殖分析
        4.3.16 确立肿瘤模型
        4.3.17 抑瘤实验
        4.3.18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分析
        4.3.19 组织学及免疫荧光分析
        4.3.20 TUNEL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t(Ⅳ)的合成
        4.4.2 CSPt的合成
        4.4.3 NP_(CSPt)和NP_(CSPt/pNC)的制备及表征
        4.4.4 NP_(CSPt)和NP_(CSPt/pNC)的还原敏感性
        4.4.5 溶酶体逃逸和基因卸载
        4.4.6 NP_(CSPt/pEZH2)高效的基因编辑能力
        4.4.7 NP_(CSPt/pEZH2)的体外抗癌效果及机理
        4.4.8 动物水平抑瘤实验
        4.4.9 血液生化指标及H&E染色
        4.4.10 机制研究
    4.5 本章结论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给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乙二醇化凝胶多糖纳米颗粒型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 牧其尔.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锍修饰的PEI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基因载体能力的研究[D]. 路艳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3]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D]. 卢治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4]pH响应性PTEN/PLGA-(HE)10-MAP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评价[D]. 雍琴.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多级微环境“自适型”基因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D]. 王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肿瘤微环境调控的基因/化药纳米系统用于化疗免疫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D]. 孙悦.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7]基于PSSPP聚合物构建miRNA递送系统及其与DOX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D]. 王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阳离子PCL-b-P(GMA-EA)载体递送pGRIM-19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D]. 徐阳. 吉林大学, 2020(03)
  • [9]精氨酸影响细胞内吞效率的机制研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D]. 严欣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基于铂前药的多功能基因载体用于肿瘤协同治疗[D]. 张庆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阳离子聚合物在基因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