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种群调控

不同穗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种群调控

一、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君[1](2021)在《密度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种植密度是调控冬小麦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不同品种对密度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明确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对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衡观35(HG35)和济麦22(JM22)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田间试验。该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2018-2019年共设置8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 180 万(D180)、240 万(D240)、300 万(D300)、360 万(D360)、420 万(D420)、480 万(D480)、540 万(D540)、600 万(D600)。2019-2020 年共设置 6 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80万(D180)、240万(D240)、300万(300)、390万(D390)、480万(D480)、570万(D570)。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8-2019年,HG35穗数变化范围为530.0-750.0万/hm2,JM22穗数变化范围为 692.3-853.4 万/hm2。2019-2020 年,HG35 穗数变化范围为 796.7-940.0 万/hm2。随着密度增加,分蘖成穗率逐渐下降,主茎穗比例逐渐增加。两品种两年间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逐渐增加,花开前(不包括开花期)低密度D180、D240、D300与高密度D480、D540、D600差异显着,开花后密度间差异不显着。LAI在开花后迅速下降。2019-2020年,不同密度处理间开花以后的LAI差异较小。2.2019-2020年,由不同密度处理比较不同叶位叶面积随着生育时期变化可知,倒三叶的衰退速率高于倒二叶和旗叶,并且低密度倒二叶、倒三叶和总绿叶面积的衰退速率慢于高密度处理。结果显示,低密度处理有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2018-2019年,HG35随密度的增加主要增大了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的LAI,不同密度间旗叶LAI差异不大(除D180),JM22主要增加了倒三叶和倒四叶的LAI。2019-2020年,HG35随密度的增加主要增加了倒四叶的LAI。由于倒四叶位于冠层的下方,通风透光条件较差,高密度处理较高的LAI(主要是较高的倒四叶LAI)并不一定能提高产量,同时也说明低密度处理通过增加群体总茎数也能获得较高的旗叶和倒二叶LAI,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018-2020年,随着密度的增加比叶重逐渐降低。2019-2020年,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和倒二叶以及全部绿色的比叶重和产量呈正相关,低密度条件下比叶重较高,有利于产量的提高。3.2018-2019年,在灌浆末期HG35和JM22在D600处理下的光截获率仅比D180增加了 3.1%和13.1%。2019-2020年,HG35光截获率在不同生育时期仍以高密度D570较大,但与其他密度间差异不大,在灌浆中期和灌浆末期D570的光截获率仅比D180增加了 0.5%和0.7%,由此可见,低密度处理在较高的群体总茎数的基础上也能获得较高的光截获率。2019-2020年,D180和D240的旗叶光截获率低于高密度,而倒二叶、倒三叶和底部的光截获率在不同密度间差异较小,并且都能达到90%以上。4.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穗长、结实小穗数和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密度的增加对穗粒数的降低程度最明显。2018-2019年,HG35在D360和D420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8537.6和8410.6 kg/hm2;JM22在D240和D300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8458.8和8354.7 kg/hm2。2019-2020年,HG35以D180和D240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8270.9和8503.0 kg/hm2。综合以上结果,在返青后春季积温不足的年份,对于株形较分散,分蘖力中等的大穗型品种HG35要通过增加密度来取得高产,可在D360-D420范围内取得较高的产量;而对于株形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的多穗型品种JM22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低于HG35,可在D240-D300范围内取得较高的产量。在返青后春季积温较高的年份,分蘖力中等的品种HG35群体总茎数较高,较低的密度D180-D240范围内也能获得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

李强强[2](2020)在《水分调控措施对水稻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需要不断增加粮食的产量。产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营养物质在籽粒灌浆时积累的过程,抽穗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以及抽穗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抽穗后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影响水稻籽粒灌浆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而产量的增加往往需要大量水肥的投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因此,通过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率和籽粒灌浆速率,减少水肥的投入,促进水稻高产与高效协同发展对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甬优2640和武运粳24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栽培方式,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长发育及群体质量,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高产栽培和精确灌溉处理下甬优2640和武运粳24的产量分别为6.98、10.59、11.26、12.29 thm-2 和 5.75、9.52、10.06、10.81 thm-2。与当地常规相比(对照),甬优2640和武运粳24的产量提高了 6.33%~16.05%和5.67%~13.49%。高产栽培和精确灌溉处理产量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总颖花量(穗数x每穗粒数)的增加。其次,结实率和千粒重也有所提高,进一步增加了产量。说明栽培措施的优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群体生长发育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高产栽培、精确灌溉处理下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较高茎蘖数和成穗率,其中成穗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7.91%~14.83%和3.97%~11.68%。抽穗至成熟期间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 3.11%~7.67%和3.54%~6.61%,收获指数提高了 3.13%~7.80%和2.05%~6.52%。同时,增加穗分化期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提高了根系氧化活力,光合速率和SPAD值也有所提高,增加光合物质生产,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说明通过栽培措施的优化可以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构建良好群体结构,改善源库关系进而提高产量。3.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精确灌溉处理增加了抽穗前茎鞘内淀粉合成相关酶AGP、StS和SBE活性,提高茎鞘内淀粉合成速率,进而增加了茎鞘内淀粉和NSC的含量。而精确灌溉处理并未增加抽穗期茎鞘的干物质重,说明茎鞘NSC含量的增加是使抽穗期碳水化合物积累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抽穗期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在精确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茎鞘NSC积累量增加了 11.04%和10.83%。此外,电镜扫描照片也显示精确灌溉处理茎秆中淀粉颗粒积累数量更多,体积更大。抽穗后,精确灌溉处理增强了茎鞘淀粉水解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和蔗糖合成相关酶SPS和SSs活性,促进淀粉的快速水解和淀粉水解后向蔗糖的合成,促进NSC的转运,甬优2640和武运粳24转运量分别增加了 26.86%和22.38%。说明通过水分调控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精确灌溉处理水稻穗茎节大、小维管束数量和面积以及韧皮部面积均较小。水稻维管束系统是营养物质流向穗部进入籽粒的必经通道,精确灌溉处理维管束面积和数量与常规灌溉相近,但NSC转运效率和籽粒灌浆的速率较高,说明维管束系统通道的大小可能并不是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的主要影响因素。4.水稻籽粒灌浆特性本研究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精确灌溉处理促进了弱势粒的灌浆,增加了籽粒的灌浆速率,提高了粒重。其原因是精确灌溉处理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来合成光合产物和茎鞘内临时储存的NSC以蔗糖的形式输送到籽粒,同时增加了籽粒中蔗糖水解相关酶SSc的活性提高籽粒对蔗糖的利用速率以及淀粉合成相关酶AGP、StS和SBE酶活性,促进水解后的蔗糖向淀粉的转换加速淀粉的积累促进了籽粒的灌浆增加粒重和产量。

张丽丽[3](2020)在《辽东春玉米产量形成对品种与密度互作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东北春玉米产量占我国玉米总产的三分之一,东北南部辽东春玉米区降雨量大、光辐射不足、倒伏、空秆严重,限制玉米产量提高。品种和密度调控对减少产量差、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增密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3年(20132015)田间试验,选用玉米株型差异较大的DY305、DY508、NH101、ZD958共4个品种,设置45000、60000、75000、90000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分析植株形态、干物质、透光率、光合作用、氮素积累等指标,阐述品种与密度对冠层结构、光分布及光能利用、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揭示辽东春玉米产量形成对品种与密度互作的响应,明确辽东地区合理种植密度及适宜品种类型,为典型阴雨寡照生态区玉米育种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在52500株/hm267500株/hm2较为适宜,密度增加到90000株/hm2产量显着降低(P<0.05)。提高种植密度群体穗数增加,单穗粒数与粒重降低,在90000株/hm2条件下粒重显着降低(P<0.05),从而使产量降低。相较于其他品种,密度增加DY508单位面积粒数显着降低(P<0.05),因此产量最低。增加密度条件下NH101表现为空秆率低、单位面积粒数增加,从而产量显着提高(P<0.05)。抽雄吐丝期降雨量大、日照时数低是降低玉米产量水平的主要气象因素,提高单位面积粒数是实现增产的途径。2.库容大小是辽东地区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植株光合生产能力大小对其产量提升作用并不显着。随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减小、群体LAI、LAD与粒叶比增大。产量与穗位高、穗位比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粒叶比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光合势无显着相关性(P>0.05)。3.穗位比低可增加群体冠层内透光率,且透光率随密度增加显着降低(P<0.05),其中DY305与DY508表现最为显着。密度增加,叶片SPAD值与Pn均降低。NH101冠层内透光条件较好,吐丝期叶片Pn较高,但ZD958、DY305、DY508冠层中上部光能截获率大,穗位以下透光率较低,叶片Pn较低。冠层内透光率与株高、穗位、穗位比、单株叶面积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株高、穗位高呈负相关(P<0.05),与穗位比、透光率则呈正相关关系(P<0.05)。4.穗位比降低,可提高群体冠层内透光率,减少生长冗余,促进产量提高。随密度增加群体干物重升高,但产量并未同步增加,高密度显着提高空秆率与倒伏率(P<0.05),导致产量降低(P<0.05)。吐丝期、成熟期及花后单位面积干重与产量、粒重、穗粒数、HI均呈负相关,与穗数与空秆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5)。所有品种花后干重大于籽粒干重,表现为生长冗余,这与吐丝期茎叶比正相关,与HI、产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5.穗位比低的品种表现为较高的氮素运转量、氮素利用效率。随密度增加,吐丝期与成熟期及花后单位面积氮积累量各品种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P<0.05),增幅表现为DY305>DY508>NH101>ZD958。氮收获指数(NHI)表现为NH101最高,DY305最低。随密度增加花后氮吸收量减少,运转量增加。DY305籽粒氮主要依靠花后根系吸收,DY508、NH101、ZD958籽粒氮来源主要靠营养器官氮素运转。各器官氮运转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为叶片>茎鞘>苞叶+轴。NHI与穗位比及成熟期LAI呈显着负相关(P<0.05)。

李豫婷[4](2019)在《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代谢及产量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对于冬小麦的生产将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面对这种高CO2浓度的生产环境,如何趋利避害保障冬小麦稳产高产?研究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的影响,探究对高CO2浓度存在积极正向响应品种的机理特性,对于培育和筛选能够高效利用未来环境资源的栽培品种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矮秆大穗型品种农林10号(NL10)、高秆大穗型品种陕旱8675(SH8675)、高秆中穗型品种早洋麦(ZYM)和高秆多穗型品种胜利麦(SLM)四种不同株型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于2015-2018年在北京昌平区CAAS-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进行大田原位模拟试验。CO2浓度为主处理,小麦品种为副处理,根据各冬小麦品种的原初光反应、电子传递速率、光合碳同化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运转及关键代谢酶活性、籽粒产量构成数据,分析CO2浓度升高对不同株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碳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探究各品种对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各冬小麦品种的原初光反应均在开花期对高CO2浓度响应较敏感,其中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的原初光反应部分表现出正向响应,CO2浓度升高使SH8675叶片光系统II(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PQ)与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O)同时降低,因此其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增高,即PSII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升高。而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叶片PSII的ΦNPQ虽然受CO2浓度升高影响降低,但其ΦNO却升高,因此ΦPSII无显着变化。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叶片PSII的ΦPSII受CO2浓度升高影响降低,是由于其ΦNPQ升高热耗散显着增高。CO2浓度升高使高秆多穗型品种SLM叶片荧光耗能增高,但并未引起PSII光能转化效率的变化。(2)CO2浓度升高使开花期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和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叶片PSII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显着增高,这表明CO2浓度升高不仅提高NL10和SH8675叶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且使二者叶片PSII对强光的耐受能力增强;而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则相反,其叶片PSII的rETRmax显着降低。灌浆期各冬小麦品种叶片PSII的rETRmax和Ik对高CO2浓度响应的敏感性均变弱,四个冬小麦品种中仅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叶片PSII的rETRmax和Ik受高CO2浓度的促进作用而显着增强。(3)各冬小麦品种的光合碳同化对CO2浓度升高响应表现为,各冬小麦品种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g,max)受高CO2浓度影响而升高,且开花期NL10、SH8675和ZYM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维持较大叶面积,有利于光合碳同化物(光合产物)的积累;但三者的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均降低,可见单位叶面积负载的库容量和单位叶面积对产量的贡献均降低。(4)CO2浓度升高使开花期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上调,且蔗糖含量显着增高,这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开花期SH8675叶片的光合碳同化,并且光合碳同化物以活化形式蔗糖的存储量增加,这会导致其向碳库输出量增大,因此有利于穗发育减少败育小穗数。而高秆多穗型品种SLM叶片SPS酶活性受CO2浓度升高影响而下调,但其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则显着上调,这会促进蔗糖的降解与淀粉的合成,因此SLM叶片内蔗糖含量减少而淀粉含量增高,这会导致光合碳同化物向碳库输出量减少不利于其穗发育。(5)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茎秆的碳远转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负向响应,开花期NL10茎秆NSC储存量降低且蔗糖含量减少,导致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运转到籽粒的量、运转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因此不利于籽粒灌浆。而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和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则与之相反,开花期二者茎秆NSC储存量增高且蔗糖含量升高,因此茎秆NSC运转到籽粒的量、运转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着增高。开花期多穗型品种SLM叶片和茎秆蔗糖含量降低而淀粉含量增高,因此NSC运转下调积累增加。(6)各冬小麦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HI)对于高CO2浓度的响应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而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和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的籽粒产量均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正向响应,NL10和SH8675三年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7.4%和25.4%,这主要是由于CO2浓度升高使二者单位面积穗数增加。CO2浓度升高对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和高秆多穗型品种SLM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并不显着,因此二者籽粒产量均无显着变化,可见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是决定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品种,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叶片的光反应和光合碳固定与茎秆光合碳同化物运转均对高CO2浓度表现出正向响应,这对于筛选和培育适合未来高CO2浓度条件下生产的栽培品种,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王晓旭[5](2019)在《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与籽粒养分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一年两熟的粮食作物复种模式,提高辽宁地区光温水利用效率,种植移栽玉米是一种可行途径。研究发现,移栽时为了提高产量,常采用增加种植密度等手段。但密度的增加会造成玉米源库关系不协调。因此,在移栽时会通过源调节改善这一情况。试验以“辽单566”为供试品种,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实验基地进行,种植密度为83375株hm-2。在苗期移栽前进行不同程度的剪叶或断根(减源)处理,包括剪叶15%未断根(L3)、剪叶30%未断根(L4)、未剪叶断根(L5)、剪叶15%断根(L6)和剪叶30%断根(L7),以不减源的直播玉米(L1)为对照1,不减源的移栽玉米(L2)为对照2。探讨不同程度的苗期减源对移栽玉米农艺性状、光合性能、物质生产、同化物积累运转、籽粒发育及产量品质等方面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所有减源处理均对移栽玉米的株高无显着影响;在拔节期至成熟期,同时去除植株叶源和根源导致发育前期根系营养供应不足,致使植株茎粗显着减小(p<0.05)。单纯减少叶源或根源对移栽玉米的穗位高和穗高系数影响不显着(p>0.05)。而同时去除植株叶源和根源显着降低(p<0.05)穗位高和穗高系数。2.去除15%的叶源在生育后期可减缓LAI下降速度且维持较高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延长籽粒干物质积累持续时间。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导致其生育后期LAI维持在较低水平,SPAD值加速下降。显着降低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0.05),减弱移栽玉米物质生产能力,加速穗位叶的衰老。3.减少15%的叶源,增加植株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加速玉米在生育后期茎秆干物质转移,使灌浆期内最大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粒重增加,成熟期产量得到提升。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导致更多的干物质遗留在茎秆中,造成同化物积累量下降,在成熟期,干物质总量显着下降(p<0.05),使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延迟,并且降低最大灌浆速率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致使成熟期籽粒干重较低,产量降幅明显。4.对移栽玉米进行减源处理后发现籽粒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显着降低(p<0.05)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而淀粉含量表现出与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相反的趋势。

张新宇[6](2019)在《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明确小麦主产区不同产量水平层级差(产量差),并探究其形成的机理,提出对应的缩差途径对于现阶段我国小麦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稻茬麦主产省为对象,分析区域产量差的水平,并且在江苏省两个典型生态区根据调研结果设置控制性试验模拟对应的产量层级及产量差,探究不同产量层级稻茬麦在群体性状、个体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并明确产量层级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性状差异,为明确产量差限制性因子以及提出缩差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产量与效率差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稻茬麦产量差存在显着差异。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差主要集中在Yg2(产量差2),即农户水平与高产调研水平之间的产量差距,安徽省和四川省则是主要以Yg3(产量差3)为主,即光温上限潜力记录与高产调研产量之间的产量差距。在江苏省两个典型生态区进行产量差和效率差调研中,灌南试验点主要以Yg1(产量差1)和Yg3,即高产农户产量与普通农户产量之间的产量差以及试验产量与高产纪录之间的产量差为主;而金坛试验点则以Yg3和Yg4(产量差4),即试验产量与高产纪录之间的产量差和高产纪录与光温上限潜力之间的产量差为主。两个地区结果均为试验产量层级的氮肥生产力最高,一般农户产量层级的氮肥生产力最低。而在限制性因子方面,粮价低、效益差,卖粮难以及国家粮食政策导向成为农户认为的最影响种植积极性的社会经济因素。而品种选择不合理、化控技术、播种质量问题和农机农艺不配套等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气候方面,涝渍、干旱以及光照不足则是农户认为的制约江苏省稻茬麦产量提升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2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群体性状差异江苏省产量差模拟试验研究表明,不同产量层级稻茬麦在群体性状上具有显着差异。在本试验中,穗数和穗粒数的层级差异是造成产量层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主要群体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方面,主要群体性状与穗数和穗粒数都有着显着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茎蘖成穗率、群体光合速率、收获指数以及叶面积指数这四个指标。茎蘖成穗率在超高产(T1)、高产高效(T2)、农户(T3)和基础对照(CK)四个产量层级分别为>47%、45%左右、40%左右、<40%;群体光合速率分别为>23 μmol CO2 m-2 g-1、21μmol CO2 m-2 g-1 左右、20 μmol CO2 m-2g-1 左右、<18μmolCO2 m-2 g-1;收获指数分别为>0.45、0.43左右、0.35~0.4、<0.35;叶面积指数上中层分布分别为>85%、>85%、<80%、<80%。3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个体性状差异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在SPAD、株高及节间构成指数、粒叶比以及旗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以及荧光参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与产量成显着正相关关系的主要个体性状指标为株高构成指数、粒叶比、SPAD值以及旗叶净光合速率。株高构成指数在四个产量层级(T1、T2、T3、CK)分别为>0.6、0.6左右、<0.6、<0.6;粒叶比分别为>0.35、0.3~0.35、<0.3、<0.3;SPAD 值分别为 58 左右、58 左右、55 左右、<50;旗叶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2 5μmol CO2 m-2g-1 左右、23 μmol CO2 m-2g-1~25 μmol CO2 m-2 g-1、20μmol CO2 m-2 g-1~23μmol CO2 m-2g-1、<20 μmol CO2 m-2g-1。

朱元刚[7](2019)在《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花发育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4-2015和2015-2016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东武村试验田进行,选用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T18)和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济麦22(J22)为供试材料,设置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五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推迟播期对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成粒的调控效应,探讨了小花发育过程中小花发育成粒与同化物积累分配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不同茎蘖穗和茎秆内源激素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与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关系,明确内源激素变化对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推迟播期显着降低了单位面积穗数,但提高了穗粒数,而籽粒粒重在播期处理间无显着差异,由于单位面积穗数降低幅度与穗粒数增加幅度基本一致,两者相互弥补从而保持了高产。而高产的保持主要是通过穗粒数的增加来实现的。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拔节期之前较为显着,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播期间差异逐渐减小。其中,拔节期之前各播期处理的群体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存在显着差异,拔节期之后随着晚播处理生育进程的加快,各处理的群体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差距明显缩小。播期变化改变了冬小麦的群体结构,推迟播期减少了冬前分蘖数量,但是提高了春季分蘖数量,冬前分蘖与春季分蘖比值明显降低;各处理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数量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但无效分蘖数量降低明显,因此提高了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数量比值;冬前分蘖和全生育期分蘖成穗率均随播期的推迟明显提高,其中冬前分蘖成穗率提高更加明显,推迟播期提高了成熟期主茎在群体中的比重,而降低了有效分蘖在群体中的比重。推迟播期提高了小麦植株开花期储藏在营养器官中的干物质在花后的转移量和转移率以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但小麦植株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降低。推迟播期减少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从而导致了氮素吸收效率的降低,但氮素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各处理间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无明显差异;籽粒含氮量有所降低,但是氮素生产效率随播期推迟明显提高,表明晚播处理提高了冬小麦利用所吸收的氮素进行籽粒生产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生产单位质量的籽粒产量所需要的吸氮量。推迟播期显着降低了开花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吸收量,但是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效率提高以及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表明推迟播期冬小麦具有较强的氮素转运和再分配能力。2.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部小花分化特征的影响推迟播期导致每穗最大小花分化数均减少,而每穗可孕小花数与最终穗粒数均呈增加趋势,小花结实率和小花存活率得到明显提高,可孕花结实率未发生明显变化。随播期的推迟,平均分化速率明显提升,而平均退化速率表现与之相反,播期通过影响小花分化速率与分化持续时间而使最大小花分化数未发生显着差异;平均退化速率的降低是小花退化数量减少的原因,也是小花存活率提高的保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可孕花数、小花存活率和小花结实率呈极显着正相关,而总小穗数和最大分化小花数与穗粒数的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说明穗粒数的增加是由于可孕花数的增加和小花存活率、小花结实率的提高来实现的。3.推迟播期对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开花期可孕花数与开花期穗干重、干物质穗茎比和氮素穗茎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这表明开花期可孕花数的存活数量不仅与穗器官干物质供给总量有关,而且与干物质在穗部和茎秆的分配比例密切相关。推迟播期显着提高了穗部13C同化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的分配比例以及相应穗茎比。在小花分化过程中,播期推迟导致穗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下降,而氮素含量提高;而在小花退化阶段,推迟播期显着提高了穗部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而氮素含量明显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期可孕花数、平均小花分化速率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的分配比例以及相应穗茎比呈正相关,与小花分化过程中穗部氮素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氮代谢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可孕花数与小花退化过程中穗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呈正相关,而平均退化速率与小花退化过程中穗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C/N比值呈负相关,说明碳代谢有利于小花发育和减少小花退化,而且较高的C/N比值有利于小花的存活。4.推迟播期对穗茎内源激素水平及平衡的影响随播期的推迟,穗内源激素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ABA含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穗内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均随播期推迟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推迟播期有利于穗内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的提高。此外,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穗茎比值也随播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而ABA表现相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期可孕花数与穗内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以及相应的穗茎比值,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均达到显着正相关,与穗内ABA含量以及相应穗茎比值呈负相关。这说明,播期推迟条件下,穗内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越高,ABA含量越低,结实粒数越多。穗内较高的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和较低的ABA含量是形成较多结实粒数的重要生理基础。而且,较高的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有利于可孕花的存活。此外,穗内13C同化物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IAA,GA3,ZR+zeatin水平呈正相关,相应的穗茎比值和IAA/ABA,GA3/ABA,(ZR+zeatin)/ABA比率也呈正相关。然而,穗内ABA含量与13C同化物的分配比例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相应的穗茎比值之间呈负相关。这说明,穗内较高的GA3、IAA、ZR和玉米素的含量和较高的GA3/ABA、IAA/ABA和(ZR+玉米素)/ABA比值有利于促使更多的同化物转运到穗中,而较低的ABA含量以及相应的穗茎比可缓解对同化物进入穗的抑制,为更多可孕小花的存活提供有利条件。

林柏森,张福顺,於丽华,吴玉梅[8](2018)在《甜菜含糖率与库源变化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甜菜库源比改变后含糖变化的响应机制,探讨了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地下干物质对含糖变化的影响。以‘KWS6167’为试材,分4个时期移栽,5个时间点取样,测定叶面积指数、地上及地下干重和含糖率。结果表明:衡量库的2个指标(地下干物质重和块根含糖率)在整个生育期内,块根单株干物质重和含糖率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4个生长阶段,地下干物质增长速率呈"N"型,而含糖增长速率呈倒"N"型。A、B、C 3个处理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与含糖率在6月10日—8月10日间呈正相关关系,8月10日—10月7日呈负相关关系。D处理6月10日—10月7日,地上干物质、地下干物质与块根含糖率呈正相关关系。甜菜块根含糖率与地下干物质重和库源比皆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

孟天瑶[9](2018)在《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指明2014-2016年以10个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并以当地种植的常规粳稻(扬粳4038和扬粳4227)与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和扬两优6号)为对照,依据产量表现将10个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分成高产类型和中产类型,明确高产类型籼粳杂交稻的株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动态、源-库平衡、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并为其在江苏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推广种植以及发挥其产量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甬优系列中熟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将其分成高产类型(产量>11.5thm-2)和中产类型(产量<11.5thm-2)。两年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高产类型为甬优2638、甬优2640、甬优1610、甬优1612和甬优1640;中产类型为甬优1851、甬优1852、甬优7753、甬优1763和甬优5854。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则以高产类型最高;除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数以杂交籼稻最高外,穗部其余5部位籽粒数均以高产类型、中产类型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且籽粒数以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上三叶的叶长和叶宽为中产类型>杂交籼稻>高产类型>常规粳稻,高产类型上三叶的卷曲率高于对应的中产类型,上部第1、2、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以高产类型最低。高产类型株高为120.1cm,高于常规粳稻(103.5cm),低于杂交籼稻(139.5cm)和中产类型(145.7 cm);单茎茎干重、单茎鞘干重、茎秆单位节间干重以高产类型最高。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类型的每穗粒数显着高于对照,且以籽粒数在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上部高效叶直挺卷曲;株高适中(120cm),节间长度配置合理,茎、鞘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均高于对照,茎秆充实好。(2)常规粳稻在全生育期的茎蘖数均高于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高峰苗数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穗率则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穗部6部位籽粒灌浆动态以Richards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灌浆动态以Logistic拟合较好外,其余穗部5部位以Richards方程拟合较好。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时间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穗部6个部位籽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此3个灌浆阶段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群体茎蘖数增长较慢,高峰苗低,成穗率高;灌浆前、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灌浆量,这主要是由于其在此阶段较长的灌浆天数和较多的穗粒数。(3)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天数与对照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接近。两年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平均产量为11.7t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10.8thm-2)和杂交籼稻(10.Ot hm-2)。日产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杂交籼稻最低。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分别在栽后62、67和62 d。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与之接近,产量潜力更高。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大,积累优势体现在渐增、快增和缓增阶段,此三个阶段较高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在于其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速率。(4)采用生长模型对各类型品种花后籽粒灌浆动态和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拟合(R2分别在0.985和0.981以上),并利用方程特征参数求出各品种库强与源强。两年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库强和源强平均为922和872 g m-2,均高于对应的常规粳稻(843和778gm-2)和杂交籼稻(701和770gm-2)。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源强与库强差值为正值(分别为51和65 gm-2),杂交籼稻源强与库强差值为负值(-69gm-2)。就库活和源活变化而言,各品种花后库活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源活均呈先平稳后降趋势。籽粒灌浆初期至花后20d左右,各品种的源活均高于库活;此后,库活高于源活。水稻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与源强与库强差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亦与源强与库强比值呈显着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熟期籽粒含氮率过高会破坏植株群体的源-库平衡。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库强和源强上均具优势,这也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产量受库限制,在其今后的栽培和育种工作中,应重视提升库强。对于杂交籼稻而言,尽管其花后源-库差值为负值,但其花后贮藏在茎鞘中的同化物仍会满足籽粒库容充实,因此,尚不能确定其产量是否受源限制。(5)两年中,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平均为251.8、213.9、201.3 kg hm-2。两年中,籼粳杂交稻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籼粳杂交稻植株叶片氮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茎鞘氮素吸收量呈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穗部氮素吸收量则以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成熟期,植株叶片含氮量所占比例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以常规粳稻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穗部含氮量所占比例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不同类型品种栽后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各类型品种栽后氮素积累速率动态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最大氮素积累速率平均达4.6kghm-2 d-1,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就最大氮素积累速率出现时间而言,常规粳稻出现时间最长(栽后43-44d),籼粳杂交稻其次(栽后42-43d),杂交籼稻再其次(栽后41-42d)。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氮素积累量均较高;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较高的氮素积累量是由于其较高的持续天数和氮素积累速率,渐增期和缓增期较高的氮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氮素积累速率。(6)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平均为75.4kg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62.2kg hm-2)和杂交籼稻(57.7 kghm-2)。不同类型品种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百公斤籽粒吸磷量平均为0.65,显着高于常规粳稻(0.59)和杂交籼稻(0.58)。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拔节期籼粳杂交稻叶片和茎鞘磷素吸收量较高。抽穗期籼粳杂交稻叶片磷素吸收量较低,茎鞘磷素吸收量介于二者之间,穗部磷素吸收量较高。成熟期各类型品种叶片磷素吸收量差异较小,茎鞘磷素吸收量以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穗部磷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各类型品种中,花后叶片磷素转运量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花后茎鞘磷素转运量呈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动态以Gompertz方程拟合较好,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动态以Logistic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最大磷素积累速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到最大磷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在栽后50-52、59-60和61-63 d。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的磷素积累量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阶段的磷素积累时间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最低,渐增期磷素积累速率以常规粳稻最高、籼粳杂交稻最低。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拔节期叶片和茎鞘、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磷素吸收量及成熟期植株磷素总积累量大;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具有优势,这是由于其此两阶段较高的磷素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7)两年中,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平均为296.0kg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282.1 kg hm-2)和杂交籼稻(256.9 kg hm-2)。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不同类型品种百公斤籽粒吸钾量均呈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拔节期叶片钾素吸收量高于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茎鞘钾素吸收量则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叶片钾素吸收量高于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成熟期茎鞘和穗部钾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平均最大钾素积累速率接近,为7.3kghm-2 d-1,高于常规粳稻(6.5kghm-2d-1)。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到最大钾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分别在栽后40-41、41-42、39-41 d。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植株钾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和缓增期植株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钾素积累速率。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大且钾素利用效率较高。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钾素积累均具有优势,其在渐增期和缓增期植株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钾素积累速率。

郑雷[10](2015)在《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形成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种子产量低和质量差是目前肉苁蓉生产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物质供应潜力及梭梭-肉苁蓉-肉苁蓉种子间的物质分配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从肉苁蓉种子和蒴果发育规律、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物质供应、梭梭-肉苁蓉-肉苁蓉种子间物质分配规律和农艺措施调控效应等方面入手,通过充分挖掘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物质供应潜力,合理调节梭梭-肉苁蓉-肉苁蓉种子间物质分配并采取农艺措施调控来探讨肉苁蓉种子优质高产。主要结果如下:1.肉苁蓉从开花到种子成熟所需时间为35d,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白色、褐色和黑色的转变。种子长宽度呈抛物曲线变化,在花后25d时达到最大值,为1.22mm和0.77mm,灌浆过程经历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三个时期,灌浆高峰持续18d。种胚长宽度呈S型曲线生长,在花后35d时达到最大值,为205μm和127μm,同时种胚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细胞中内含物增加。每蒴果种子鲜重呈抛物曲线变化,在花后20d达到最大值,为0.768g;每蒴果种子干重呈S型曲线变化,在花后35d时最大,为0.206g。种子中GA含量呈抛物曲线变化,在花后20d时达到最大值,为39.50ng/gFW,ABA含量则逐渐增加,在花后35d时达到最大值,为227.01ng/gFW。种子萌发率在花后30d达到最大值,为53.3%。2.肉苁蓉蒴果长度、宽度、每蒴果鲜重和干重呈抛物曲线变化,均在花后25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48mm、12.33mm、1.620g和0.295g。肉苁蓉蒴果发育可分为三个时期,体积增大期、内部充实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蒴果位置对种子质量的影响为花序下部>花序中部>花序上部。花序中部和下部较花序上部大粒种子所占比例(>0.7mm)增加8.0%和11.5%,千粒重增加18.5%和21.2%,饱满度增加6.7%和8.9%,萌发率增加18.0%和25.3%,表明蒴果位置是决定种子质量的因素。3.独立于寄主的肉苁蓉能产生种子,但肉苁蓉大小影响单株肉苁蓉种子重和质量。肉苁蓉体内贮存的物质量影响肉苁蓉种子的生长,随着肉苁蓉干重的增加,单株肉苁蓉累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量大幅提高,使其能分配给肉苁蓉种子的物质量增加,有利于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提高。4.梭梭可供应给肉苁蓉的物质量影响肉苁蓉种子的生长。对接种根环剥和断根处理后,单株肉苁蓉种子重降低17.7%和33.7%,种子萌发率降低19.3%和22.6%。随着梭梭树龄的增长,梭梭-肉苁蓉复合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量增加,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提高。3-6a单株梭梭上寄生的肉苁蓉种子中累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别为0.17、0.55、0.82和1.90g,肉苁蓉种子重分别为3.2、9.7、11.8和26.2g,同时提高了种子质量。肉苁蓉寄生后使更多的物质向肉苁蓉种子中转运,提高了肉苁蓉种子产量。单株梭梭上寄生4个肉苁蓉时种子中所累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种子重量达到了4.14g/株和51.7g/株。表明梭梭的物质供应是提高肉苁蓉种子产量的重要因素。5.农艺措施可调控梭梭和肉苁蓉生长,影响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适当梭梭剪枝可促进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生长,50%剪枝后提高了向肉苁蓉种子中转运的物质量,使单株肉苁蓉种子重提高47.3%,种子干粒重增加9.2%;100%剪枝后降低了向肉苁蓉种子中转运的物质量,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降低。肉苁蓉种子生产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干旱胁迫抑制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生长,降低肉苁蓉种子产和质量。氮磷钾配施可促进梭梭-肉苁蓉复合体生长,提高向肉苁蓉种子中转运的物质量,其中N2P2K2(N:9.7g/株,P205:3.6g/株,K2O:13.5g/株)处理效果最优,使单株肉苁蓉种子重提高111.9%,种子萌发率增加23.7%。初花期打顶提高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使肉苁蓉种子重提高18.2%,种子萌发率增加15.4%。

二、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密度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小麦群体结构及影响因素
        1.2.2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大小的影响
        1.2.3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分布的影响
        1.2.4 密度对冬小麦光截获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1.2.5 密度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2.2 试验设计和实施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基本苗和总茎数
        2.3.2 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LAI)
        2.3.3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光截获率
        2.3.4 灌浆速率
        2.3.5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冬小麦生长季主要气象因子分析
    3.2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3.2.1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大小的影响
        3.2.2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垂直分布的影响
    3.3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3.3.1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基部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的影响
        3.3.2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基部光截获率的影响
    3.4 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密度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3.4.2 密度对冬小麦花后千粒重增长过程的影响
        3.4.3 密度对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3.4.4 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4.1 密度对冬小麦的群体结构的影响
    4.2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4.3 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水分调控措施对水稻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1.引言
    1.1 水稻高产群体指标
        1.1.1 叶面积
        1.1.2 根系活力
        1.1.3 干物质积累
        1.1.4 总颖花量
    1.2 源库关系与产量
        1.2.1 源库概念
        1.2.2 源和库对产量的限制
        1.2.3 源端碳水化合物合成的代谢调节
        1.2.3.1 光同化过程的研究
        1.2.3.2 碳同化过程的研究
        1.2.3.3 蔗糖合成的研究
        1.2.3.4 光呼吸的研究
        1.2.3.5 C_3作物的改造
        1.2.4 库端碳水化合物利用的代谢调节
        1.2.4.1 能量的输入
        1.2.4.2 淀粉代谢过程
        1.2.5 光合产物在源库的分配研究
        1.2.5.1 酶活性调节
        1.2.5.2 糖代谢信号调节
        1.2.6 栽培管理技术对源库影响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与栽培条件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干物质积累
        2.3.2 粒重变化和籽粒灌浆
        2.3.3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2.3.4 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
        2.3.5 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
        2.3.6 根系氧化活力
        2.3.7 抽穗前茎秆超微结构观察
        2.3.8 考种计产
    2.4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农艺性状与生理性状
        3.2.1 茎蘖动态
        3.2.2 干物质积累
        3.2.3 叶面积指数
        3.2.4 叶片光合速率
        3.2.5 叶片SPAD值
        3.2.6 根系氧化活力
        3.2.7 茎鞘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
        3.2.8 茎鞘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
        3.2.9 粒重变化与籽粒灌浆
        3.2.10 籽粒蔗糖-淀粉酶活性
    3.3 水分调控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
        3.3.1 水分对抽穗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的影响
        3.3.1.1 茎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3.3.1.2 茎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3.3.1.3 茎鞘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
        3.3.1.4 茎秆淀粉颗粒结构
        3.3.2 水分对抽穗后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
        3.3.2.1 茎鞘碳水化合物的转运
        3.3.2.2 茎鞘淀粉水解酶活性
        3.3.2.3 茎鞘蔗糖合成酶活性
        3.3.3 水分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3.3.3.1 粒重及籽粒灌浆动态
        3.3.3.2 蔗糖-淀粉代谢酶活性
        3.3.4 水分对穗茎节维管束性状影响
5.讨论
    5.1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 栽培措施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5.3 栽培措施对水稻茎鞘NSC积累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5.4 水分影响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生理机制
        5.4.1 水分调控对抽穗前茎鞘NSC浓度和积累量的影响
        5.4.2 水分调控对抽穗后茎鞘NSC转运的影响
        5.4.3 水分调控对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的影响
6.结论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辽东春玉米产量形成对品种与密度互作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密植的产量效应
        1.2.2 密度对群体与个体发育的影响
        1.2.3 品种特性与合理密植
        1.2.4 合理密植与生态条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区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观测指标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春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对品种-密度互作的响应
    3.1 产量及产量构成
    3.2 穗部性状
    3.3 气象因子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春玉米冠层结构对品种-密度互作的响应
    4.1 植株形态特征
    4.2 叶面积指数消长动态
    4.3 光合势
    4.4 粒叶比
    4.5 植株形态指标与产量相关性
    4.6 小结
第五章 群体光分布及光合特性对品种-密度互作的响应
    5.1 群体冠层透光率
    5.2 净光合速率
    5.3 叶片SPAD值
    5.4 小结
第六章 春玉米物质生产与氮素利用对品种-密度互作的响应
    6.1 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运转
    6.2 氮积累量与分配
    6.3 氮素运转效率
    6.4 籽粒氮素来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4)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代谢及产量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叶片光反应部分的影响
    1.3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植株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1.4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体内蔗糖与淀粉含量及关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5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1.6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平台简介
        2.1.1 气象条件
        2.1.2 Mini-FACE系统试验平台简介
    2.2 试验方案
        2.2.1 土壤养分与水肥管理
        2.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获取及测定方法
        2.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2.3.2 净光合速率测定
        2.3.3 地上部生物量测定
        2.3.4 净同化率与生长速率、粒叶比
        2.3.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2.3.6 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2.3.7 产量构成与籽粒产量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光反应的影响
    3.1 引言
    3.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基础叶绿素荧光值的影响
    3.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的影响
    3.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
    3.5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荧光耗能的影响
    3.6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调节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影响
    3.7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
    3.8 讨论
        3.8.1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3.8.2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PSII光能转化效率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3.8.3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PSII耗能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3.8.4 探讨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光反应部分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机理
    3.9 小结
第四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净同化率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4.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穗轴与颖壳的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4.5 CO_2 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碳代谢关键酶SS和 SPS活性的影响
        4.5.1 开花期各冬小麦品种叶片、穗轴与颖壳SS和SPS酶活性
        4.5.2 乳熟期各冬小麦品种叶片、穗轴与颖壳SS和SPS酶活性
    4.6 CO_2 浓度升高对各冬小麦品种籽粒光合碳同化物组分及SS和 SPS酶活性的影响
    4.7 讨论
        4.7.1 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同化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4.7.2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和穗轴与颖壳光合碳同化物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4.7.3 不同株型冬小麦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4.7.4 探讨不同株型冬小麦品种叶片光合碳固定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机理
    4.8 小结
第五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5.1 引言
    5.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单位面积NSC储存量的影响
        5.2.1 开花期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储存量
        5.2.2 成熟期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储存量
    5.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运转的影响
        5.3.1 开花期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构成
        5.3.2 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NSC运转
    5.4 讨论
        5.4.1 不同株型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积累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5.4.2 不同株型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远转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5.4.3 探讨不同株型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远转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1 引言
    6.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6.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5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6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指数的影响
    6.7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穗重的影响
    6.8 讨论
        6.8.1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6.8.2 不同株型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6.8.3 不同株型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指数高CO_2浓度的响应
    6.9 小结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7.1 引言
    7.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7.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7.3.1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7.3.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单穗粒数的影响
    7.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7.5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7.6 讨论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与籽粒养分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1.3 移栽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4 源库理论对作物的影响
        1.4.1 作物的源库关系
        1.4.2 减源对作物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1.4.3 减源对作物地上部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4.4 减源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4.5 减源对作物衰老的影响
        1.4.6 减源对作物籽粒品质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育苗方法
    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2.4.1 玉米形态指标测定
        2.4.2 叶面积指数
        2.4.3 玉米叶片光合参数
        2.4.4 玉米叶片SPAD
        2.4.5 玉米叶片荧光参数
        2.4.6 干物质积累量
        2.4.7 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2.4.8 籽粒灌浆特性
        2.4.9 品质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对移栽玉米株高的影响
        3.1.2 对移栽玉米茎粗的影响
        3.1.3 对移栽玉米穗位高及穗高系数的影响
    3.2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3.2.1 对移栽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2 对移栽玉米SPAD的影响
        3.2.3 对移栽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4 对移栽玉米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3.2.5 对移栽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3.2.6 对移栽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3.2.7 对移栽玉米荧光参数的影响
        3.2.8 吐丝期光合性能的方差分析
        3.2.9 相关性分析
    3.3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3.1 对移栽玉米籽粒干重的影响
        3.3.2 对移栽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3.3.3 对移栽玉米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
    3.4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4.1 对移栽玉米单株产量的影响
        3.4.2 对移栽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3.4.3 对移栽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3.4.4 产量与各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分析
        3.4.5 对移栽玉米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3.4.6 对移栽玉米生育后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3.4.7 对移栽玉米生育后期生物量占地上部总生物量比率的影响
        3.4.8 对移栽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3.4.9 对移栽玉米对各器官干物质转移和籽粒的贡献影响
    3.5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3.6 不同指标的方差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4.2.2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4.2.3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4.2.4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产量的形成、构成因素及其生理基础
        1.1 小麦植株的源库流理论
        1.2 光合产物的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1.3 贮存光合产物转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2 超高产小麦的特征
        2.1 超高产小麦的群体特征
        2.2 超高产小麦的个体特征
    3 产量差
        3.1 产量差的提出与发展
        3.2 产量差的研究尺度
        3.3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差的研究进展
        3.4 产量差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对我国农业的指导意义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产量和效率差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指标
        1.2.1 农户调研数据
        1.2.2 高产调研数据
        1.2.3 光温生产潜力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江中下游地区光温上限潜力情况分析
        2.2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调研情况分析
        2.3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户调研情况分析
        2.4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产量差汇总
        2.5 江苏省稻茬麦区域尺度产量差情况分析
        2.6 江苏省稻茬麦区域尺度效率差情况分析
        2.7 江苏省稻茬麦限制性因子汇总分析
        2.8 江苏省稻茬麦田块尺度模拟情况
    3 讨论
        3.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情况
        3.2 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和效率层级差异情况
        3.3 江苏省稻茬麦限制性因子调查情况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群体性状差异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1.2.2 茎蘖动态
        1.2.3 群体光合速率
        1.2.4 叶面积指数(LAI)
        1.2.5 冠层透光率
        1.2.6 干物质积累
        1.2.7 冠层温度
        1.2.8 光能利用率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差异
        2.2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茎蘖动态及其成穗率差异
        2.3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LAI及其冠层分布差异
        2.4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冠层透光率差异
        2.5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群体光合速率差异
        2.6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冠层温度差异
        2.7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光能利用率及差异
        2.8 产量与主要群体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间群体性状差异
        3.2 产量与主要性状间以及群体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个体性状差异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叶绿素SPAD值
        1.2.2 粒叶比
        1.2.3 株高及其节间配置
        1.2.4 旗叶净光合速率
        1.2.5 叶绿素荧光参数
        1.2.6 氮素积累及转运参数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叶绿素SPAD差异
        2.2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株高及其节间配置差异
        2.3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粒叶比差异
        2.4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
        2.5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叶绿素荧光参数
        2.6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氮素积累及转运差异
        2.7 产量与个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旗叶特性分析
        3.2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主要个体性状差异
        3.3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个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产量差研究对本课题的意义
        1.2 主要群体性状差异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3 主要个体性状差异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2 结论
        2.1 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及效率差现状
        2.2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形成机制
    3 创新点
    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花发育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小花分化与形成
        1.2.2 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对小麦穗花发育的影响
        1.2.3 小麦小花发育的营养调节假说
        1.2.4 小麦小花发育的激素调节
        1.2.5 提高穗粒数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3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1 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1.2 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总茎蘖数动态的影响
        3.1.3 播期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4 播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1.5 播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1.5.1 播期对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1.5.2 播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1.5.3 播期对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转运及对籽粒氮素贡献的影响
    3.2 播期对冬小麦穗部分化特征指标的影响
        3.2.1 播期对冬小麦小花发育和结实特性的影响
        3.2.2 播期条件下冬小麦小花分化发育动态
        3.2.3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小花平均分化和退化速率的影响
        3.2.4 开花期可孕花数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分配的相关性分析
    3.3 播期对冬小麦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1 播期对冬小麦13C同化物分配比例的影响
        3.3.1.1 主茎与分蘖的13C同化物积累量比值差异
        3.3.1.2 不同器官的13C同化物分配率差异
        3.3.2 播期对冬小麦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2.1 分蘖与主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比值差异
        3.3.2.2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穗和茎内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3.2.3 不同植株器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分配比例
        3.3.2.4 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每小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绝对量
        3.3.3 播期对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3.1 分蘖与主茎氮素积累总量比值差异
        3.3.3.2 播期对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穗和茎氮素含量的影响
        3.3.3.3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不同植株器官氮素积累分配比例的影响
        3.3.3.4 小花分化发育过程中每小花氮素积累绝对量
        3.3.3.5 播期对小花发育过程中穗C/N比值的影响
        3.3.3.6 小花分化发育特性与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相关分析
    3.4 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穗和茎秆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差异
        3.4.1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4.2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茎秆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4.3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穗内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影响
        3.4.4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茎秆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影响
        3.4.5 播期对小麦不同茎蘖各内源激素含量穗茎比值的影响
        3.4.6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小花发育特性、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甜菜含糖率与库源变化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 取样与测定
        1.3.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面积指数 (源) 与块根含糖率二者动态变化的关系
    2.2地上部干物质含量 (源指标) 与含糖率二者动态关系
    2.3块根干物质含量 (库容量) 与含糖率二者动态变化的关系
    2.4 不同时期地下干物质变化速率 (库容变化速率) 与含糖率变化速率的关系
    2.5 库源比与含糖率二者动态变化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9)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不同类型品种株型特征差异
        2.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2.3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特征差异及模型分析
        2.4 不同类型品种源-库关系差异及模型分析
        2.5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2.6 不同类型品种磷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2.7 不同类型品种钾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的株型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穗部性状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2.4 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
        2.5 茎秆特征
    3 讨论
        3.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类型的穗部特征
        3.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类型的叶片形态和茎秆特性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抽穗至成熟期天数
        2.2 茎蘖动态
        2.3 花后籽粒增重动态及其拟合方程
        2.4 花后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茎蘖动态特征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的灌浆特性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产量及日产量
        2.2 干物质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3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的产量优势及其生育期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花后穗部增重动态
        2.2 各品种花后植株增重动态
        2.3 各品种源库关系比较及其与籽粒含氮率相关性
        2.4 各品种源、库活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源库关系及产量限制因子
        3.2 水稻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与植株花后衰老关系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及氮素利用率
        2.2 不同类型品种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吸收量
        2.3 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4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积累速率及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氮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磷素吸收量及磷素利用率
        2.2 不同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吸收量及花后磷素转运量
        2.3 植株磷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4 植株磷素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磷素积累、利用与转运特征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磷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钾素吸收量及钾素利用率
        2.2 不同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期各器官钾素吸收量
        2.3 植株钾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2.4 植株钾素积累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钾素积累与利用效率特征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钾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品种的株型特征
        1.2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特征
        1.3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
        1.4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1.5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1.6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1.7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2 讨论
        2.1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源-库关系特征比较
        2.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模型与特征
    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4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形成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作物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1.2.1 作物种子灌浆特性研究进展
        1.2.2 作物种子发育物质变化研究进展
        1.2.3 作物种子发育激素变化研究进展
    1.3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进展
        1.3.1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
        1.3.2 农艺措施对作物源库关系的影响
    1.4 作物种子产量和质量研究进展
        1.4.1 播期对作物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4.2 密度对作物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4.3 施肥对作物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4.4 水分对作物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1.5 寄生植物研究进展
        1.5.1 寄生植物概述
        1.5.2 寄生植物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1.5.3 寄生植物源库关系研究进展
    1.6 肉苁蓉研究进展
        1.6.1 肉苁蓉概述
        1.6.2 肉苁蓉源库关系研究进展
        1.6.3 肉苁蓉种子研究进展
    1.7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肉苁蓉种子和蒴果发育及与种子质量的关系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肉苁蓉种子发育研究
        2.2.2 肉苁蓉蒴果发育研究
        2.2.3 蒴果位置与肉苁蓉种子质量的关系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肉苁蓉和梭梭-肉苁蓉同化物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肉苁蓉大小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
        3.2.2 接种根处理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3.2.3 梭梭树龄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
        3.2.4 肉苁蓉寄生数目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农艺措施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梭梭剪枝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4.2.2 水分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4.2.3 氮磷钾肥配施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4.2.4 肉苁蓉花序打顶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4.4小结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肉苁蓉种子和蒴果发育及与种子质量的关系
        5.1.2 肉苁蓉和梭梭-肉苁蓉同化物与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5.1.3 农艺措施对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群体调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密度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D]. 张晓君.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2]水分调控措施对水稻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的影响[D]. 李强强. 扬州大学, 2020
  • [3]辽东春玉米产量形成对品种与密度互作的响应机制[D]. 张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代谢及产量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研究[D]. 李豫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1)
  • [5]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与籽粒养分含量的研究[D]. 王晓旭.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形成机制研究[D]. 张新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推迟播期对冬小麦穗花发育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 朱元刚.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甜菜含糖率与库源变化动态研究[J]. 林柏森,张福顺,於丽华,吴玉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6)
  • [9]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D]. 孟天瑶. 扬州大学, 2018(12)
  • [10]肉苁蓉种子产量和质量形成及调控研究[D]. 郑雷.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标签:;  ;  

不同穗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源库关系的种群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