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废水处理中的Fhhh潜力预测

PTA废水处理中的Fhhh潜力预测

一、Predication of Fhhh potential in PTA wastewater treatment(论文文献综述)

林旭萌[1](2021)在《生物炭强化厌氧处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过程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芳香族化合物是生产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一类具有芳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与“三致”作用;同时芳香族化合物结构稳定,从而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当中,从而对生态系统甚至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高效的处理芳香族化合物废水以减少其潜在的危害,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考察了芳香族化合物对厌氧颗粒污泥去除有机物及其对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之后选取双酚A(BPA)与2,4二氯苯酚(2,4-DCP)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物炭对BPA与2,4-DCP的吸附行为,探究了生物炭强化厌氧生物系统的除污效能,继而对不同生物炭强化厌氧生物系统中的污泥理化特性与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以此系统探讨了生物炭强化厌氧处理BPA与2,4-DCP的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了BPA与2,4-DCP对厌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BPA与2,4-DCP实验组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3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1%和58%。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BPA、2,4-DCP的污泥电子传递体系(ETS)活性分别为57.11、86.53、46.79 mg/INTF·(g TTS·h)-1,2,4-DCP会抑制污泥电子传递。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BPA、2,4-DCP污泥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中蛋白(PN)含量分别为(0.23±0.011)mg·g-1、(0.13±0.016)mg·g-1和(0.04±0.008)mg·g-1,多糖(PS)含量分别为(0.46±0.017)mg·g-1、(0.98±0.079)mg·g-1、(0.66±0.011)mg·g-1,2,4-DCP会强烈抑制LB-EPS中PN的生成。同时紧密型胞外聚合(TB-EPS)的三维荧光(EEM)图谱表明,实验组辅酶F420荧光峰强度比对照组弱。BPA与2,4-DCP会降低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表明,BPA降解路径为碳链桥断裂,形成2-羟基苯基乙酸和苯甲酸甲酯,同时羟基化的BPA进一步氧化形成4-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反应生成烯丙基乙烯基醚,最终被矿化为CO2和H2O。2,4-DCP降解为对氯苯酚,推测最终产物大部分矿化为CO2和H2O,其余仍存在少量对氯苯酚与未被降解的2,4-DCP。(2)以苯甲酸(BA)、邻苯二甲酸(PA)、连苯三甲酸(HA)、1-萘甲酸(1NA)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结构芳香酸对厌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d的接触实验中,1NA实验组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6.0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降低7%。4个实验组污泥疏松胞外聚合物(LB-EPS)和紧密胞外聚合物(TB-EPS)中多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0.30-1.28、0.19-1.03 mg·g-1,同时蛋白含量提高了0.025-0.326、0.007-0.171 mg·g-1。在LB-EPS三维荧光(EEM)光谱中,HA和1NA实验组中出现了类腐殖酸物质荧光峰,且辅酶F420峰强度有所降低。对于酶活性而言,HA、1NA实验组乙酸激酶相对活性比对照组减少了65.26%、6.93%。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HA与1NA的加入降低了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的相对丰度。对于古细菌而言,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在对照组与实验组中为优势种属,其相对丰度达到49.95%-80.40%;但实验组Methanothrix相对丰度减少了10.69%-30.45%,且1NA实验组尤为明显;而1NA的加入提高了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的相对丰度,达到34.08%。同时细菌和古细菌代谢通路预测表明,其主要功能组为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芳香酸使得厌氧颗粒污泥中氨基酸的代谢功能有所增加。(3)分别制备了3种生物炭,即玉米芯制备的生物炭(CB)、氯化铁改性生物炭(CB+Fe3+)和壳聚糖改性生物炭(CB+Chitosan)。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CB+Chitosan对原生物炭化学基团改变较大。生物炭强化厌氧颗粒污泥处理BPA后进行X射线衍射光谱(XPS)可知,氯化铁改性的生物炭表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FTIR分析表面生物炭强化下的厌氧污泥可提供较多的吸附位点。而对生物炭强化厌氧颗粒污泥处理2,4-DCP后进行XPS图谱分析可知,C-C、C-H是污泥表面C元素主要形态,生物炭强化对厌氧颗粒污泥中氧官能团未造成明显影响。而FTIR谱图分析表明,改性生物炭强化下的厌氧颗粒污泥在1406 cm-1处的吸附峰强度降低,该峰对应于多糖或类多糖物质中C-O-C的拉伸振动。(4)通过污染物降解率、污泥EPS组分、关键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等探讨了生物炭强化厌氧处理对BPA去除的过程及机制,生物炭强化下的厌氧颗粒污泥在处理BPA废水时表现出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未加生物炭的对照组污泥COD平均去除率为84%,CB、CB+Fe3+和CB+Chitosan强化下的污泥COD平均去除率分为89%、91%和91%。CB+Fe3+及CB+Chitosan相比于CB强化的厌氧系统对去除BPA效果更好,BPA的去除率在92%-96%之间。污泥TB-EPS的EEM光谱中出现了色氨酸蛋白、芳香族蛋白、辅酶F420的吸收峰,同时生物炭强化下厌氧颗粒污泥的这三个荧光峰强度均大于对照组,而随着进水BPA浓度的增大,辅酶F420含量不断增大。生物炭强化后的厌氧颗粒污泥相比未有生物炭强化的污泥暴露于BPA时,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均得到了增加。门水平下,生物炭强化厌氧颗粒污泥去除BPA后的样本与未强化的污泥对照组相比Proteobacteria及Fimicutes丰度降低,其中以CB+Fe3+和CB+Chitosan改性生物炭强化后的污泥Proteobacteria丰度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7.95%和10.75%。(5)生物炭强化厌氧颗粒污泥处理含2,4-DCP废水的研究中发现,2,4-DCP投加量为200 mg·L-1时,对照组COD的去除率为72.4%,CB、CB+Fe3+和CB+Chitosan强化污泥后的实验组COD去除率分别为83.7%、86.7%和85.6%。同时进水2,4-DCP浓度为200 mg·L-1时,改性生物炭强化下的厌氧系统比对照组2,4-DCP的去除率高13.8%-15.3%。2,4-DCP投加量为200 mg·L-1时,对照组LB-EPS的PN含量为(1.01±0.10)mg·g-1,改性生物炭强化下的实验组LB-EPS的PN含量为(3.50±0.38)mg·g-1和(3.32±0.49)mg·g-1。生物炭强化下的污泥在处理2,4-DCP后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相对丰度比未强化的污泥有所提高,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减少;总细菌门水平上,CB、CB+Fe3+和CB+Chitosan强化污泥后的实验组B、C、D同未强化污泥对照组A相比,Euryarchaeota的丰度分别增加了17.47%、2.37%、3.07%。

刘潜[2](2021)在《膜萃取-结晶耦合富集与拆分废水中氨氯地平》文中研究说明氨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作为一种手性药物,其左旋体显示出了优异的钙拮抗性,大约是右旋体的1000倍。但其右旋体在治疗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也有一定疗效。在其合成、拆分和纯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或废液)仍含有一定量的氨氯地平。这类废液排入水体中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且具有长期持续影响,从而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若能对废液中氨氯地平进行回收处理,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膜萃取与结晶联用或耦合的几种新方法富集与拆分回收废液中的氨氯地平。利用膜萃取将废液中的低浓度氨氯地平进行富集,再通过结晶法对富集后的氨氯地平对映体进行拆分回收。这些技术实现了氨氯地平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生产总收率,并大大减少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制药废液处理的综合成本。(1)以PVDF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为基膜,构建膜萃取组件对废水中的氨氯地平进行富集,再利用苯磺酸进行反萃和结晶,一步法回收得到苯磺酸氨氯地平晶体产物。考察了萃取剂P204浓度、氨氯地平浓度、pH和反萃剂苯磺酸浓度等因素对氨氯地平富集回收的影响,获得最佳条件:P204浓度为15 mmol/L,氨氯地平初始浓度为6 mmol/L,pH值为6,苯磺酸浓度为0.1 mol/L,原料液和萃取相流速为100 mL/min和30 mL/min。运行6 h后,废水中氨氯地平的去除率EAD可达到96.17%,反萃液中晶体的收率YAD值为77.65%。该膜萃取-苯磺酸反萃结晶耦合新方法回收率高,且步骤简单,可连续操作。(2)进一步提出一种支撑液膜-水/有机相结晶联用的富集与拆分氨氯地平新方法。第一步构建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利用反萃相分散/支撑液膜(SLM-SD)对废水中的氨氯地平富集回收,得到盐酸氨氯地平浓缩物。其废水中氨氯地平的去除率EAD为99.67%,反萃液中氨氯地平的收率Y1,AD为87.91%。第二步水相结晶,将一定量的NaOH和(L)-酒石酸添加到第一步获得的反萃相浓缩液中得到氨氯地平-1/2(L)-酒石酸晶体。结果表明,氨氯地平与(L)-酒石酸摩尔比大于0.5、pH超过6.68时,水相晶体的收率Y2,AD可达到99%。最后将水相晶体溶解在DMSO溶液中,再补加一定量的氨氯地平外消旋体,结晶拆分获得高附加值的(R)-氨氯地平-(L)-酒石酸盐晶体。再向其结晶滤液中加入另一种拆分剂(D)-酒石酸,得到(S)-氨氯地平-(D)-酒石酸盐晶体。优化二甲亚砜和拆分剂的用量后,有机相晶体的ee值超过99%。为了提高总收率,用SLM-SD对最后的滤液中残留的氨氯地平进行了再处理,从而理论总回收率可达近99%。(3)为简化富集与拆分步骤,开发了一种中空纤维膜萃取-酒石酸盐反萃结晶耦合新方法。先用萃取剂P507把废水中的氨氯地平通过中空纤维膜萃取转移到萃取相,然后反萃富集到反萃相中。反萃相为含拆分剂(D)-酒石酸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其中(S)-氨氯地平优先与(D)-酒石酸在反萃相中原位结晶,形成晶体:(S)-AD·1/2(D)-TA·DMSO。实现了氨氯地平的同步富集与拆分,简化了分离步骤。研究了运行时间、氨氯地平浓度、pH、P507浓度、流速、(D)-酒石酸浓度等条件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运行时间为18 h,氨氯地平浓度为12 mmol/L,pH为6,萃取剂P507浓度为0.17%,流速为30 mL/min,D-酒石酸浓度为0.065 mol/L,DMSO用量为24 mL,纤维数为70根,温度为22℃。在此条件下,晶体的ee(S)-AD为90.7±1.4%,晶体的收率Y(S)-AD为48.8±2.4%。本文还采用了SEM和HPLC等表征手段对晶体的形貌、组成与纯度进行了分析。上述分离新方法为解决手性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药废液处理与回收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苑晓萌[3](2021)在《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特点及其噬菌体药效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严重的多重耐药还会增加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噬菌体具有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展现了良好的杀菌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首先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了解山东省生鲜牛乳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特异性裂解性噬菌体。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和药效动力学分析,探索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抗菌作用的规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研究和后续的治疗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患有乳房炎、隐形乳房炎和正常奶牛的18份牛奶样品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845574条序列和5465个OTU。在属水平上,不同来源的牛奶样品之间优势细菌类群及其所占比例不同,Halomonas在乳房炎牛奶样品中所占比例最高为9.0%,Staphylococcus仅在隐形乳房炎牛奶样品中检测到,所占比例为13.5%,在正常牛奶样品中,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其丰度为33.9%。该研究为准确评估生鲜牛乳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2.从山东省不同地区奶牛场418份生鲜牛乳样品中分离出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8.9%,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0.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率为55.4%;主要毒力基因为sed、sec,分别占13.2%和8.3%;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了18种不同的ST类型,以ST50、ST398为主,分别占13.2%、12.4%;表面蛋白A基因(spa)分型中以t034、t189为主,分别占12.4%和9.9%;经SCCmec基因分型发现携带mec A基因的MRSA为SCCmec III型。本研究可为山东地区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与防控,以及合理选择优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3.对96株噬菌体进行裂解谱测定,发现对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范围为3%-82.5%。选择两株裂解率高的噬菌体RPCSa20091、RPCSa20062进行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分析,经电镜观察两株噬菌体为有尾目噬菌体,噬菌体长度约194-294nm。2株噬菌体不耐高温但对酸碱有一定的抵抗力,RPCSa20091最佳感染复数为0.1,RPCSa20062最佳感染复数为0.01。进一步分析基因组序列,发现RPCSa20091的基因组大小为42829bp,GC含量为34.64%,预测到64个ORF,平均长度为210bp,RPCSa20062的基因组大小为43274bp,GC含量为34.09%,预测到63个ORF,平均长度为214bp。在预防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初步建立了噬菌体药理学体系与研究方法,发现经噬菌体处理后的宿主菌对头孢噻呋、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的MIC会显着降低。在噬菌体与细菌药效动力学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RPCSa20091的效价达到1011pfu·mL-1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抑制宿主菌的数量。恩诺沙星与噬菌体RPCSa20091联合作用使MIC从4μg·mL-1降低至2μg·mL-1,表明恩诺沙星和噬菌体具有协同作用。该研究为应用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制剂来治疗防控奶牛乳房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道辉[4](2021)在《含磷蜜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保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人类对高效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也随之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正在不断的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核能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铀矿开采、燃料生产、反应堆运行以及后处理都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液,并且由于铀是核燃料循环中的主要核素,所以导致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液的产生。由于铀拥有放射性危害、金属毒性,加之其拥有易扩散的特点,导致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研发出针对放射性废液高效捕集U(Ⅵ)的材料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论文基于蜜胺树脂(Melamine resin,MF),一种通过三聚氰胺(Melamine)与甲醛(formaldehyde)聚合而生成的含有大量伯胺、仲胺、羟甲基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进一步通过磷酸类物质改性而制得两种含磷蜜胺树脂材料,通过批次静态吸附实验和材料微观结构表征来研究材料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效能以及吸附机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述两方面:1.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一种条状蜜胺树脂材料MF12,进一步使用亚磷酸(Phosphorous acid,POA)接枝制得一种含磷蜜胺树脂材料MF12-POA,并将其作为一种吸附剂用于对溶液中U(Ⅵ)的捕集。MF12-POA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以及比表面积测试(BET)等表征证明了材料的成功合成以及对U(Ⅵ)拥有捕集能力,且材料微观与MF12一致呈纤维状,并且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针对U(Ⅵ)的吸附实验研究了溶液pH、接触时间、U(Ⅵ)浓度、离子强度以及多金属离子参与对吸附效能的影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F12-POA对U(Ⅵ)的吸附容量在pH=4.0,T=298K条件下达到294.5mg/g,相比未改性的蜜胺树脂的吸附容量(7.6mg/g)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吸附后材料与溶液之间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实现分离,另外高离子强度溶液对材料吸附U(Ⅵ)的能力无明显影响,多金属离子参与条件下材料对U(Ⅵ)表现出最佳的选择性,吸附U(Ⅵ)后材料可通过0.5mol/L的Na2CO3溶液进行脱附,脱附率达到96.3%,并且该材料应用于真实含U(Ⅵ)放射性废液中吸附容量达272.8mg/g。综上,MF12-POA材料在从放射性含U(Ⅵ)废液中回收U(Ⅵ)的工作中拥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基于亚磷酸接枝蜜胺树脂材料(MF12-POA)的研究内容,考虑到植酸(Phytic acid,PTA)含有六个磷酸官能团,并且与U(Ⅵ)之间有极好的络合作用,进一步将PTA作为功能化基团。同样以MF12作为基底材料,使用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ECH)将PTA接枝到MF12表面成功制备MF12-PTA。通过SEM、XRD、FT-IR、TGA以及BET等表征得出了材料的成分及结构,也验证了材料的成功合成以及对U(Ⅵ)的有效捕集。在对U(Ⅵ)的吸附实验方面,同样做了不同pH、接触时间、U(Ⅵ)浓度、离子强度以及多金属离子参与下材料对U(Ⅵ)的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接触20min即达到吸附平衡,在pH=4.0,T=298K条件下材料的吸附容量可达343.1mg/g,吸附后材料与溶液分离十分简单,另外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材料的吸附容量并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多种金属离子参与的吸附中,材料对U(Ⅵ)的选择性高于其他金属离子,吸附U(Ⅵ)后的材料可以通过0.5mol/L的Na2CO3进行分离,脱附率达到93.6%。将该材料应用于真实含U(Ⅵ)放射性废液的除U(Ⅵ)试验中,其吸附容量达到327.6mg/g。在综合了SEM、FT-IR等表征与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F12-PTA与U(Ⅵ)主要是通过一种内层络合的作用方式,并且吸附作用主要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P=O、-OH等基团在材料吸附U(Ⅵ)的过程中起积极的作用。综上,MF12-PTA材料的成功制备以及应用对含磷蜜胺树脂的研制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也是对针对含U(Ⅵ)放射性废液吸附剂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本课题成功研制了两种含磷蜜胺树脂,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明确了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特性。通过研究pH、接触时间、U(Ⅵ)浓度、离子强度、多种金属离子参与下的吸附效果,得出了材料对U(Ⅵ)的吸附特性。并且针对两种材料均做了真实含U(Ⅵ)放射性废液的吸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所研制的材料在针对含U(Ⅵ)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其也为后续相关的吸附剂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雪晴[5](2021)在《呋喃二甲酸基生物质聚酰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前社会对石化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必须要面对诸如不断增加的固体废弃物、石油资源的短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并从中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因此具有可再生性的生物质资源成为了传统石化资源的理想替代品,生物质资源催化转化制备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糖类生物质资源制备的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DCA)具有和对苯二甲酸相似的结构,因此DMFDCA可以代替石油基单体PTA,应用于制备呋喃基聚酰胺新材料。本论文从基于2,5-呋喃二甲酸二胺的聚酰胺出发,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首先,利用DMFDCA与己二胺和癸二胺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聚合得到聚(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己二胺)酰胺(PA6F)和聚(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己二胺)酰胺(PA10F)。改变两种单体起始投料比制备了一系列呋喃基聚酰胺材料,通过FTIR和NMR对合成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分别对合成聚合物的结晶性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还对聚合物进行了溶解性能和紫外光照测试,探究其可溶性和耐紫外性。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呋喃基聚酰胺PA6F及PA10F,所制备的聚合物为半结晶聚合物,拥有较高的分子量、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紫外性能。其次,水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类对纺织品要求越来越高,引起染料废水数量急剧增加,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对人类身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而膜分离较之其他水处理技术具备高效、环保和节能等显着优势,成为当今水处理领域的主要处理手段。以制备出的PA10F材料(Mw=33000)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纯水为凝固浴,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成功制备了不同铸膜液浓度的PA10F纳滤膜,可用于染料废水处理。通过对膜的形貌、粗糙度、表面荷电性、截留性能和抗菌性等进行测试分析PA10F膜性能。结果表明:PA10F膜呈现致密皮层-指状大孔-海绵状孔的膜结构;膜表面呈负电性,对金属离子截留率较低,但对分子大小不同的甲基蓝(Mr=799.80)染料、刚果红(Mr=696.68)染料和酸性品红(Mr=585.54)染料截留率最高分别可以达到100%、99.06%和98.01%,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PA10F膜也具有优异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可达94.01%。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铸膜液制备的PA10F膜各个性能之间的差异,最后确定了铸膜液浓度为25 wt%的PA10F膜综合性能最佳。

张继超[6](2021)在《超润湿性纳米纤维基油水乳液分离膜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漏油事故、工业及生活含油污水的大量排放给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在水体表面的油类会扩散形成一层不透气的油膜,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浮游生物的正常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此外,在石油开采、运送、存储过程中,水会以不同的方式混入导致油液品质恶化,使得内燃机元件及相关系统难以安全运行。针对以上问题,将油与水进行分离既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及人类键康,解决油污带来的危害,也可以避免石油资源的浪费、减小经济损失,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油/水混合物一般以游离态、分散态、乳化态等三种形式存在,其中乳化态油水混合物因其粒径小、稳定性高,已成为当前油水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的油水乳液分离方法如重力沉降法、离心法、化学法,普遍存在能耗高、分离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膜分离法因操作简单、能耗低等特点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乳液分离材料中,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因其具有原材料可选范围广、结构可调性强、孔道连通性好、孔隙率高等特点,在油水乳液分离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概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油水乳液分离领域的研究状况,随后分析了现有分离材料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明确了针对纳米纤维膜的孔结构与表界面润湿性两个方面进行协同调控的思路。为此,本文根据油水乳液的性质,通过将静电纺丝技术与表界面改性方法相结合,实现了纤维膜的高连通亚微米尺寸孔道和油水选择润湿性的集成,同步提升了纤维膜的分离通量与分离效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优化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的本体特性,精确控制了其电流体动力学的三种喷射模式:液滴模式(静电喷雾)、射流/液滴模式(过渡模式)、射流模式(静电纺丝)。在此基础上,利用PVDF溶液的不同喷射模式在传统纳米纤维膜表面构筑了一层薄膜,并研究了溶液喷射模式对所得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孔径、粗糙度的影响。发现以射流/液滴的喷射模式制备的复合膜表面具有微/纳多级复合结构、亚微米孔径(0.63μm)、连通的孔道。复合膜表面的微/纳多级结构可以有效提升膜的油下疏水性(油下水接触角为162°),降低油下水粘附性(油下水粘附力4.6μN、油下水滚动角为3°)。同时,分离膜的亚微米孔道可有效截留微米以及亚微米尺寸的乳化液滴。这为后续乳液分离膜的超润湿表界面调控及孔道构筑确立了准则。最终获得的纳米纤维复合膜可以对不同油品的油包水乳液均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在重力驱动下的渗油通量高达12994Lm-2h-1,分离后滤液中的水含量<50ppm,并且复合膜展现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和抗污染性能。(2)以高孔隙率的SiO2纳米纤维膜为基材,首先利用纤维表面液膜的“Plateau-Rayleigh”不稳定性,在SiO2纤维表面构筑了微米级的PA66纺锤节,研究了PA66溶液浓度对纤维膜形貌结构、粗糙结构、孔隙率、孔径的影响。随后以最优PA66浓度(0.5wt%)所得SiO2/PA66纳米纤维膜为基材,利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在纤维表面构筑了具有纳米级凸起结构的、荷正电性的PANI壳层。最终获得的SiO2/PA66/PANI纳米纤维膜具备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润湿性(水接触角为0°、水下油接触角为151°)、较低的水下油粘附力、亚微米孔径,可以实现对各种水包油型乳液的高效率分离,滤液中的TOC含量<5mgL-1,水通量可达5403Lm-2 h-1。此外,得益于纳米纤维膜的纺锤结构和荷正电表面的协同作用,SiO2/PA66/PANI纳米纤维膜在对无表面活性剂的水包油乳液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乳液的分离过程中,纤维膜可以驱动乳化油滴发生聚结、转化为大尺寸油滴,并最终上浮形成浮油以脱离膜表面,确保了分离通量的稳定,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3)针对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在长期使用时导致的油污染问题,我们基于静电纺SiO2纳米纤维膜,通过采用化学氧化法和SILAR法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获得了纳米片微球串联的SiO2/PANI/BiOBr异质结构纳米纤维膜。由于SiO2/PANI/BiOBr纳米纤维膜的多级粗糙结构、纳米片构成的封闭空腔和聚苯胺、BiOBr固有的高表面能特征,纤维膜具有超亲水性(水接触角为0°)、优异的水下超疏油性(水下油接触角为161°)、水下低油粘附性。同时研究发现,得益于BiOBr微球内部的空腔结构,SiO2/PANI/BiOBr纳米纤维膜在具有亚微米尺度孔径(~0.62μm)的同时,还保有高孔隙率(85%)和连通的孔道结构。此外,通过荧光光谱和电化学分析,证实了SiO2纤维表面的PANI/BiOBr异质结构和连通的PANI导电网络可以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在可见光辐照1h后,被油污染的SiO2/PANI/BiOBr纳米纤维膜可以恢复其原有的水下超疏油润湿性。因此,所制备的SiO2/PANI/BiOBr纤维膜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包油乳液分离能力(分离通量可达6140Lm-1 h-1、滤液中TOC<5mgL-1),而且在分离后可以对膜表面的油污进行光催化降解,通量的回复率FRR>98%,展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4)以PANI作为含氮的碳源,制备出了以SiO2纳米纤维为核、以具有纳米凸起结构的含氮碳基质为壳层的柔性SiO2/C核壳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煅烧温度对表面碳质层的石墨化程度、含氮量、氮元素种类的影响规律,同时发现碳层的负载可以提升纤维膜的力学强度,也可以降低纤维膜的孔径(0.85μm)。利用碳材料对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吸附、高温下解吸的可逆行为,SiO2/C纳米纤维膜可以通过热处理在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水接触角0°、水下油接触角为161°)和超疏水/超亲油(水接触角~150°、油接触角0°)这两种极端润湿状态间的多次、可逆转换。因此,SiO2/C纳米纤维膜可以实现按需求的油水乳液分离,即利用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分离水包油乳液(通量2813L m-2 h-1,TOC<5mg L-1),而用超疏水/超亲油膜分离油包水乳液(通量10250Lm-2 h-1,水含量<30ppm)。此外,该膜还表现出优异的热致自清洁性能,可以对乳液分离后的膜通过煅烧处理进行再生,通量的回复率FRR为98.3%,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崔召伟[7](2021)在《纳米Pt/Ti膜电极催化氧化环己酮/醇制备己二酸钠》文中研究指明环己酮和环己醇作为工业原料,其氧化制备的己二酸是重要脂肪族二元酸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尼龙-66、可塑剂、纤维、食品添加剂的制造。如何实现己二酸绿色化制备是目前化工领域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电催化氧化与膜分离强化,提出采用恒压电沉积法将纳米Pt催化剂负载于多孔钛膜上制备Pt/Ti膜电极,并构建电催化膜反应器(ECMR)用于催化氧化环己酮/醇制备己二酸钠(SA)。以多孔钛膜(平均孔径7.0μm)为基膜,氯铂酸为铂源,采用恒压电沉积法将纳米Pt催化剂负载于基膜的表面及膜孔内部制备Pt/Ti膜电极。通过探索不同沉积时间等参数调控膜电极形貌结构和性能。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仪(XPS)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方法对Pt/Ti膜电极形貌及电化学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恒压为-0.2 V,沉积时间为600s时,所制备出Pt/Ti膜电极上纳米Pt平均粒径约为18.1 nm,电化学活性面积高达1.15cm2,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以所制备的Pt/Ti膜电极为阳极,辅助不锈钢网为阴极,构建ECMR用于环己酮催化氧化制备己二酸钠。当反应物环己酮浓度为30.0 m M L-1,反应温度为30.0℃,恒定电流密度为2.17 m A cm-2,电解质NaOH水溶液浓度为5.0 g L-1,停留时间为50.0 min时,环己酮转化率为81.1%,己二酸钠选择性为99.0%。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在反应物环己酮浓度为22.5 m M L-1,反应温度为30.8℃,恒定电流密度为2.07 m A cm-2,停留时间为50.0 min,电解质NaOH水溶液浓度为5.0 g L-1,ECMR环己酮转化率预测值为88.3%,SA选择性大于99.0%。膜反应器操作参数对环己酮转化率的影响显着性如下:停留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电流密度。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的交互作用最显着。另外,其预测值和实验值具有一致性。采用计时伏安法测试表明强化对流传质是ECMR高效性的重要原因。此外,以Pt/Ti膜电极为阳极,辅助不锈钢网为阴极,构建ECMR催化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和己二酸钠。当反应物环己醇初始浓度30.0 m M L-1,反应体系电解质NaOH浓度为5.0 g L-1,室温(25.0℃),停留时间50.0 min,恒定电流密度2.17 m A cm-2时,ECMR环己醇转化率为55.7%,环己酮和SA选择性分别为36.9%和62.1%(总选择性99.0%)。总之,该ECMR能够实现从环己酮/醇到SA及环己酮和SA过程的绿色而有效调控。

程书平[8](2020)在《秸秆基材料制备染料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进行处理,制备出了三种吸附效果良好的秸秆吸附剂,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BET比表面积分析改性前后玉米秸秆髓的微观结构;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衍射光子能谱(XPS)对改性前后玉米秸秆髓的表面基团转换和晶体结构。还研究了三种羧酸改性玉米秸秆髓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作用及机理,以及苹果酸改性玉米秸秆髓在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二元混合体系中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将玉米秸秆分成玉米叶、玉米皮和玉米秸秆髓三部分,并采用酶改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多元羧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这几种材料进行羧基化改性。实验发现,多元羧酸对玉米秸秆髓(以下简称CSP)的改性效果良好,其最佳条件分别为浓度0.5M,温度140℃,酯化2h(酒石酸改性);浓度为1.0 M,温度120℃,酯化2h(柠檬酸改性);浓度1.5 M,温度120℃,酯2h(苹果酸改性)。2.通过表征,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成功结合到CSP的表面,使CSP的表面更粗糙,有利于染料的吸附,并且降低了 CSP中纤维素的结晶度。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表明改性后的CSP表面含有大量的羧基和羟基,对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吸附主要是靠它们的静电作用,此外还存在部分的氢键,π-π作用和范德华力作用。3.改性后的CSP表面带负电荷,pH增大会促进吸附作用;而投加量的增加去除率(最高可达90.2%),但吸附量会随之减小。动力学拟合结果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拟合结果符合Langmuir模型。这表明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并且拟合后的最大吸附量与实际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为204.08 mg/g(酒石酸改性,298.15 K),458.72 mg/g(柠檬酸改性,308.15 K),406.50 mg/g(苹果酸改性,298.15 K)。4.苹果酸改性CSP对单一和二元混合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吸附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同样符合拟二阶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但结晶紫会抑制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其拟合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34.8 mg/g(单一亚甲基蓝,298.15 K)、621.1 mg/g(单一结晶紫,283.15 K)、344.8 mg/g(混合亚甲基蓝,318.15 K)和496.5(混合结晶紫,318.15 K)。此外吸附过程还会受到NaCl、NaNO2、NaNO3、NaSO4和Na2HPO4的抑制作用。图33表15参112

蔡景成[9](2020)在《薄膜蒸馏过程中的微尺度输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薄膜蒸馏的研究围绕蒸馏膜的改进、薄膜蒸馏实验条件和模块参数的优化展开。气隙式薄膜蒸馏(AGMD)高热效率和易改进的优点使其在薄膜蒸馏技术中成为重要的分支。AGMD的输运过程由蒸馏膜两侧的温差及其内部的传质系数确定。传质系数是薄膜蒸馏过程中最基础的研究。微尺度上蒸馏膜优化和改进引起的输运机理以及传质系数的变化需要再进一步解释。蒸馏膜两侧的温差是传质驱动力,如何从AGMD模块结构上对其进行系统的优化也值得进一步确定。此外多组分气体扩散过程中各分子之间的微尺度相互作用和扩散机理也非常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AGMD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尺度输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当分子在微尺度的膜孔中扩散时,微尺度范围的Knudsen扩散、分子扩散和过渡扩散机制被用于描述传质过程。为了方便计算,根据出现在膜孔内的微尺度输运机理,对蒸馏膜的传质系数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通过改变料液温度、冷却液温度、料液流量、料液浓度、气隙宽度和膜孔大小进行实验验证,提出了传质系数在常用AGMD运行温度范围内是定值的结论,提供了一种新的传质系数简便估算方法。通过分析微尺度输运机理发现,孔隙率高的蒸馏膜因可以为分子提供更多的扩散通道而增加传质系数,且蒸馏膜表层纤维的微尺度排布影响料液微观流动进而改变传质过程。为提高蒸馏膜的传质系数,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溶液制备成具有无纺结构和类平行结构的高孔隙率纤维膜。引入微尺度的共型镀膜方法-引发式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将亲水聚丙烯腈膜转化为疏水聚丙烯腈膜并应用于AGMD,扩大了蒸馏膜的可选择范围。微尺度纤维排布与进料流向的结合可将AGMD的产水通量提高约7%。输运机理表明孔径大的蒸馏膜因可以减小分子碰撞频率而减小传质阻力,但是蒸馏膜孔径增大会导致膜润湿现象。单一结构蒸馏膜无法满足孔隙率、孔径和传质阻力的最优结合。为了减小传质阻力,增加膜内的传质系数,同时保证蒸馏膜的高疏水性,在大孔径纤维膜支撑层的表面纺制小孔径纤维膜制备复合膜。理论计算和AGMD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层参数对传质系数和输运过程影响很小。复合膜在保证其不被润湿的同时,可以增加膜内的传质系数,强化输运过程。膜结构的改变引发了膜内毛细冷凝现象,为探究毛细冷凝现象发生后的传质机理,以商业聚四氟乙烯膜和静电纺丝纤维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现象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 AGMD过程发生膜内毛细冷凝现象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毛细冷凝可以在蒸馏膜内发生,但并不终止AGMD过程,而是减小了传质驱动力和产水通量,膜孔内传质过程可以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传质系数-温度曲线图中,传质系数值的大幅度减小表明蒸馏膜内发生了毛细冷凝现象。为了增加产水通量,同时避免蒸馏膜内发生毛细冷凝现象,需要对气隙参数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在气隙中填充填料来研究气隙有效导热系数对AGMD产水通量和热效率的影响,明确气隙参数对AGMD输运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AGMD中的输运过程很大程度上受有效导热系数影响,而气隙有效导热系数由气隙孔隙率和填料导热系数决定。气隙有效导热系数的增加会增加膜两侧的温差,当跨膜温差占料液与冷却液温差的比值为1.5%-4.5%时热效率达到最优,产水通量随气隙有效导热系数增加持续增加。采用AGMD技术对含多种挥发性组分的热镀锌废酸进行了资源化处理,详细分析了过程中HCl分子和H2O分子在蒸馏膜中的相互作用和输运机理。结果表明料液温度的升高会提高AGMD的产水通量。料液中HCl的浓度增加会明显增加产水中的HCl浓度。FeCl2的存在会显着增加HCl的活度、减小H2O的活度,增加产水中的HCl浓度。HCl分子和H2O分子在微尺度膜孔内的扩散相互促进并遵从Maxwell-Stefan关系式。

徐嵩[10](2020)在《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处理农村污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污水产生量日益增加,农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及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其中,厌氧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因具有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运行稳定、和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然而常规的农村污水厌氧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的厌氧单元往往仅采用简单厌氧工艺,存在厌氧水解效果差、生态单元结构和功能单一、设计负荷高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使组合处理技术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果有限。针对常规厌氧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农村污水的问题,本论文研究新型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工艺处理农村污水,其中强化厌氧单元采用改良的填料型ABR工艺,强化对污染物的水解效果,而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通过种植功能型植物以及填充多层具有吸附性能的填料,利用生物和生态的协同作用,提高污水中N、P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论文构建出新型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系统,以农村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组合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在稳定运行阶段,研究组合系统对污水COD、NH4+-N、TN和TP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C、N和P在组合系统中的沿程变化规律;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研究强化厌氧单元不同HRT下和不同格室内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特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以逐步缩短强化厌氧单元HRT、提高HLR的方式同步启动组合系统的强化厌氧单元和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强化厌氧单元与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在34 d内成功实现同步启动。在启动阶段末期,强化厌氧单元对进水COD的去除率达到73.78%,且填料挂膜良好;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4.87%和61.50%,且单元内菖蒲生长稳定。在组合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强化厌氧单元HRT由8 h降至3 h,同时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HLR由0.47 m3/(m2·d)升至1.25 m3/(m2·d)。组合系统对进水COD的去除率先增加后下降。在强化厌氧单元HRT为5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达87.20%,其中强化厌氧单元去除率为38.08%,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去除率为49.12%。对组合系统不同单元内沿程DOM进行研究,发现各单元DOM逐渐减少,DOM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而强化厌氧单元对DOM的去除效果随HRT的缩小而减弱。在HRT为3 h的条件下,强化厌氧单元表现出良好的水解效果,CODS所占比例由进水的75.19%提升到82.14%,B/C由0.29提升至0.51。在组合系统稳定运行阶段,组合系统对进水NH4+-N和TN去除率先增加后下降。其中,在强化厌氧单元HRT为5 h的条件下,NH4+-N和T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9.69%和44.93%。进水和强化厌氧单元出水均以NH4+-N为主,分别占到80.96%-89.62%、96.76%-98.56%,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出水以NO3--N、NH4+-N为主,分别占到21.18%-59.28%、31.82%-72.94%。组合系统对进水TP去除率逐渐下降,在强化厌氧单元HRT为8 h的条件下,TP去除率最高,为87.98%,组合系统对TP去除主要发生在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EEM分析结果表明,强化厌氧单元各格室污泥EPS中主要存在腐殖酸、SMP和色氨酸类蛋白物质三类物质,其中SMP含量最高。腐殖酸类物质存在与进水污水中腐殖酸含量和强化厌氧单元的水解作用有关,腐殖酸沿程递减表明水解效果基本沿程减弱。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当强化厌氧单元HRT由8 h降至5 h和3 h的过程中,HRT为8 h时,污泥中细菌多样性最低,但此时产甲烷菌(Methanothrix)的相对丰度达22.93%。在细菌门水平上,Chloroflexi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有所增加,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有所下降,而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先增加后下降;在细菌属水平上,Longilinea、Levilinea、Ornatilinea、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和Thermogutta具有水解酸化功能,随着HRT降低,这些功能菌属相对丰度增加,能够提高强化厌氧单元水解酸化效果。在古细菌门水平上,Euryarchae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在HRT为8 h时,相对丰度最高(99.57%);在古细菌属水平上,Methanothrix、Methanoregula和Methanospirillum为优势菌属,随着强化厌氧单元HRT降低,产CH4所利用底物由主要为乙酸转变为乙酸和H2。在相同的强化厌氧单元HRT条件下(3 h),从前到后不同格室的细菌丰度先增加后减小,其中第三格室中丰度最高,并且细菌多样性逐渐增加,在第四格室达到最高值。门水平上优势菌为Chloroflexi、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属水平上优势菌为Ornatilinea、Levilinea、Longilinea、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和Thermogutta,均为代表性水解产酸菌,其在第一至第三格室的相对丰度之和高于第四格室,表明第一至第三格室的水解酸化效果优于第四格室。

二、Predication of Fhhh potential in PTA wastewater treatm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dication of Fhhh potential in PTA wastewater treatment(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炭强化厌氧处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过程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2 芳香族化合物废水处理方法
        1.2.1 酚类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1.2.2 芳香酸化合物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1.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4 生物炭强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用水
        2.1.2 接种污泥
    2.2 试验过程
        2.2.1 厌氧序批试验处理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效能及污泥理化特性分析
        2.2.2 厌氧颗粒污泥降解BPA与2,4-DCP路径探究
        2.2.3 生物炭的制备及表征
        2.2.4 生物炭吸附BPA与2,4-DCP动力学研究
        2.2.5 生物炭强化下厌氧系统降解含BPA废水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2.2.6 生物炭强化下厌氧系统降解含2,4-DCP废水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2.3 试验药品
    2.4 试验仪器
    2.5 分析方法
        2.5.1 常规指标测量方法
        2.5.2 生物炭的表征分析
        2.5.3 BPA及2,4-DCP液相检测方法
        2.5.4 BPA及2,4-DCP降解产物的质谱分析
        2.5.5 污泥理化特性分析
        2.5.6 污泥高通量测序
第3章 芳香族化合物对厌氧颗粒污泥特性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1 厌氧颗粒污泥处理酚类废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研究
        3.1.1 酚类物质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3.1.2 酚类物质对污泥INT-ETS活性的影响
        3.1.3 厌氧颗粒污泥EPS含量及EEM光谱分析
        3.1.4 厌氧颗粒污泥酶活性分析
        3.1.5 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3.1.6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3.1.7 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
        3.1.8 酚类物质降解产物分析
    3.2 厌氧颗粒污泥处理芳香酸废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研究
        3.2.1 芳香酸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3.2.2 芳香酸对污泥INT-ETS活性的影响
        3.2.3 厌氧颗粒污泥EPS含量及EEM光谱分析
        3.2.4 厌氧颗粒污泥酶活性分析
        3.2.5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3.2.6 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3.2.7 微生物代谢功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降解含BPA废水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4.1 生物炭表征分析
    4.2 生物炭吸附BPA动力学研究
    4.3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对污染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4.3.1 COD去除效果
        4.3.2 BPA降解率
    4.4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对污泥EPS的影响
    4.5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对污泥酶活性的影响
    4.6 生物炭强化厌氧污泥机制分析
        4.6.1 XPS分析
        4.6.2 FTIR分析
    4.7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后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
        4.7.1 古菌群落分析
        4.7.2 细菌群落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降解含2,4-DCP废水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5.1 生物炭吸附2,4-DCP动力学研究
    5.2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对COD与2,4-DCP去除效能
        5.2.1 COD去除效果
        5.2.2 2,4-DCP降解率
    5.3 不同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中污泥EPS组分分析
    5.4 不同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中污泥酶活性分析
    5.5 不同生物炭强化厌氧污泥机理分析
        5.5.1 XPS分析
        5.5.2 FTIR分析
    5.6 生物炭强化厌氧系统后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
        5.6.1 古菌群落分析
        5.6.2 细菌群落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膜萃取-结晶耦合富集与拆分废水中氨氯地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及手性药物
    1.2 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的制备方法
        1.2.1 手性源合成法
        1.2.2 不对称合成法
        1.2.3 手性拆分法
    1.3 手性药物合成与分离的废液回收问题
        1.3.1 来源及成因
        1.3.2 影响与危害
    1.4 现有制药废水处理与回收技术
        1.4.1 生物化学处理法
        1.4.2 化学处理法
        1.4.3 物理化学处理法
    1.5 氨氯地平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1.5.1 氨氯地平简介
        1.5.2 氨氯地平废水的来源
        1.5.3 氨氯地平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5.4 氨氯地平废水处理现有技术的难点与不足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论文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膜萃取-苯磺酸反萃结晶耦合法富集回收氨氯地平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膜萃取-苯磺酸反萃结晶实验
    2.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2.4 氨氯地平检测方法的建立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萃取剂的选择
        2.5.2 反萃液晶体的FTIR分析
        2.5.3 物料相初始pH的影响
        2.5.4 萃取剂P204 浓度的影响
        2.5.5 反萃剂苯磺酸浓度的影响
        2.5.6 物料相初始浓度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液膜-水/有机相结晶联用法富集与拆分回收氨氯地平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实验流程示意图
        3.2.3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3.2.4 HPLC分析方法
        3.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条件对支撑液膜(SLM-SD)体系的影响
        3.3.2 不同条件对水相结晶的影响
        3.3.3 不同条件对有机相(O_2)结晶的影响
        3.3.4 不同条件对有机相(O_3)结晶的影响
        3.3.5 滤液的后处理
    3.4 小结
第4章 膜萃取-酒石酸盐结晶耦合法富集与拆分回收氨氯地平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装置示意图
        4.2.3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制备
        4.2.4 中空纤维膜萃取及非对映体结晶的原位耦合实验
        4.2.5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条件
        4.2.6 HPLC分析方法
        4.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运行时间的影响
        4.3.2 废液(W)中氨氯地平浓度和pH的影响
        4.3.3 萃取相中P507浓度和流量的影响
        4.3.4 反萃相中(D)-酒石酸浓度和DMSO体积的影响
        4.3.5 膜组件中纤维数量和温度的影响
    4.4 小结
结语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特点及其噬菌体药效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奶牛乳房炎的概况
    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性危害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
        2.5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研究进展
        3.1 噬菌体概述
        3.2 噬菌体的作用机制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应用
        3.4 噬菌体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4 噬菌体的药理学探究
        4.1 噬菌体药理学
        4.2 噬菌体的药效动力学
        4.3 噬菌体的药代动力学
        4.4 噬菌体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进展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山东地区生鲜牛乳菌群的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收集
        2.2.2 宏基因组测序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生鲜牛乳中样品的测序结果及多样性指数
        2.3.2 生鲜牛乳样品的稀释曲线分析
        2.3.3 生鲜牛乳中微生物OTU分布
        2.3.4 生鲜牛乳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2.3.5 生鲜牛乳中OTU数及系统发育分析
        2.3.6 生鲜牛乳中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2.3.7 生鲜牛乳中微生物组间显着性差异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监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3.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实验结果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结果
        3.2.4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
        3.2.5 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结果
        3.2.6 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分型结果
        3.2.7 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分型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结果
        4.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谱结果
        4.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4.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电镜观察
        4.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结果
        4.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热稳定性测定结果
        4.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最适p H值的测定结果
        4.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OMOI)的测定结果
        4.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4.2.10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基因组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噬菌体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化结果
        5.2.2 噬菌体的杀菌动力学结果
        5.2.3 恩诺沙星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协同作用的研究结果
    5.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词说明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4)含磷蜜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核能发展背景
    1.2 含铀酸性废液的产生概述
    1.3 铀的富集手段
    1.4 含铀废液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1.4.1 无机矿物材料
        1.4.2 炭材料
        1.4.3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
        1.4.4 聚合物材料
        1.4.5 生物材料
        1.4.6 复合物材料
    1.5 蜜胺树脂的应用
        1.5.1 作为阻燃剂
        1.5.2 应用于涂料工业
        1.5.3 作为胶粘剂
        1.5.4 作为水处理剂
    1.6 磷酸类吸附剂在对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面的应用
        1.6.1 亚磷酸
        1.6.2 植酸
    1.7 课题目的及意义
    1.8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亚磷酸改性蜜胺树脂功能化材料的制备及吸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用品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亚磷酸改性蜜胺树脂的合成
        2.3.1 蜜胺树脂MF11,MF12,MF13 的制备
        2.3.2 新型亚磷酸改性蜜胺树脂MF11-POA,MF12-POA,MF13-POA的制备
    2.4 亚磷酸改性蜜胺树脂结构的表征
        2.4.1 X射线衍射仪(XRD)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
        2.4.4 BET比表面仪
        2.4.5 TGA热重分析
    2.5 吸附实验
        2.5.1 U(Ⅵ)溶液母液的配置
        2.5.2 pH=1,2,3,4,5,的U(Ⅵ)溶液的配置
        2.5.3 不同浓度的U(Ⅵ)溶液的配置
        2.5.4 干扰金属离子的引入
        2.5.5 偶氮胂(Ⅲ)溶液的配置
        2.5.6 缓冲液的配置
        2.5.7 脱附试剂的配置
    2.6 亚磷酸功能化材料对U(Ⅵ)吸附性能研究
        2.6.1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6.2 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6.3 吸附等温线
        2.6.4 离子强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6.5 选择性吸附
        2.6.6 真实含铀废液吸附验证结果
        2.6.7 脱附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酸改性蜜胺树脂功能化材料的制备与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植酸改性蜜胺树脂的合成
        3.3.1 新型植酸改性蜜胺树脂MF11-PTA,MF12-PTA,MF13-PTA的制备
    3.4 植酸改性蜜胺树脂结构的表征
        3.4.1 X射线衍射仪(XRD)
        3.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
        3.4.4 BET比表面积分析
        3.4.5 TGA热重分析
    3.5 植酸功能化材料对U(Ⅵ)吸附性能研究
        3.5.1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5.2 接触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5.3 吸附等温线
        3.5.4 离子强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5.5 多种金属阳离子参与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5.6 应用于真实含铀放射性废液
        3.5.7 解析
    3.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呋喃二甲酸基生物质聚酰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生物质资源概述
    1.1 生物质可再生资源
    1.2 呋喃生物基单体
        1.2.1 FDCA概述
        1.2.2 DMFDCA概述
    1.3 聚酰胺的制备概述
        1.3.1 聚酰胺的定义及分类
        1.3.2 生物基聚酰胺的制备及发展情况
    1.4 聚酰胺在分离膜领域的应用
        1.4.1 分离膜简介及分类
        1.4.2 聚酰胺分离膜的应用
        1.4.3 NIPS法成膜机理的概述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呋喃基聚酰胺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3 呋喃基生物质聚酰胺表征方法
        2.3.1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2.3.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
        2.3.3 溶解性测试
        2.3.4 凝胶色谱分析(GPC)
        2.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3.6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2.3.7 热重分析(TG)
        2.3.8 紫外线光照分析(UVC)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呋喃基聚酰胺的红外表征
        2.4.2 呋喃基聚酰胺结构表征
        2.4.3 呋喃基聚酰胺分子量表征
        2.4.4 呋喃基聚酰胺溶解性能
        2.4.5 X-射线衍射光谱的表征(XRD)
        2.4.6 呋喃基聚酰胺差式扫描量热分析性能表征
        2.4.7 呋喃基聚酰胺热重性能表征
        2.4.8 呋喃基聚酰胺紫外光照测试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呋喃基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聚酰胺膜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2 表面粗糙度测试
        3.3.3 润湿性能表征
        3.3.4 表面流动电位测定
        3.3.5 力学性能表征
        3.3.6 纯水通量测试
        3.3.7 染料截留测试
        3.3.8 金属盐截留测试
        3.3.9 抗污染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聚酰胺膜的表面形态
        3.4.2 聚酰胺膜的表面粗糙度及润湿性分析
        3.4.4 聚酰胺膜表面荷电性分析
        3.4.5 聚酰胺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3.4.6 聚酰胺膜的纯水通量分析
        3.4.7 聚酰胺膜对不同染料的截留性能分析
        3.4.8 聚酰胺膜的离子截留性能分析
        3.4.9 聚酰胺膜长期稳定性测试分析
        3.4.10 聚酰胺膜的抗污染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超润湿性纳米纤维基油水乳液分离膜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油水分离概述
        1.2.1 油水混合物的性质及分类
        1.2.2 常见的油水乳液处理方法
    1.3 膜分离技术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1.3.1 膜分离技术简介
        1.3.2 油水乳液分离膜的种类
    1.4 油水乳液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1.4.1 相分离法
        1.4.2 多孔材料改性法
        1.4.3 真空抽滤法
        1.4.4 静电纺丝法
    1.5 静电纺乳液分离纳米纤维膜的研究现状
        1.5.1 聚合物基纳米纤维膜
        1.5.2 陶瓷基纳米纤维膜
        1.5.3 碳基纳米纤维膜
    1.6 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疏水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PVDF纳米纤维基膜的构建
        2.2.3 PVDF纳米线网络/微球复合膜的构建
        2.2.4 油水分离性能测试
        2.2.5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形貌结构分析
        2.3.2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表面润湿性表征
        2.3.3 纳米纤维复合膜的油水乳液分离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亲水SiO_2/PA66/PANI多级结构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SiO_2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2.3 SiO_2/PA66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2.4 SiO_2/PA66/PAN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2.5 油水乳液分离实验
        3.2.6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iO_2/PA66 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分析及结构表征
        3.3.2 SiO_2/PA66/PANI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分析及结构表征
        3.3.3 纳米纤维膜油水选择润湿性调控
        3.3.4 SiO_2/PA66/PANI纳米纤维膜的乳液分离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亲水SiO_2/PANI/BiOBr异质结构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SiO_2/PANI核壳纳米纤维膜的构建
        4.2.3 SiO_2/PANI/BiOBr异质结构纳米纤维膜的构建
        4.2.4 纳米纤维膜的自清洁性能测试
        4.2.5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4.2.6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iO_2/PANI/BiOBr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及结构分析
        4.3.2 SiO_2/PANI/BiOBr纳米纤维膜润湿性分析
        4.3.3 SiO_2/PANI/BiOBr纳米纤维膜光致自清洁性能及机理分析
        4.3.4 纳米纤维膜的乳液分离性能研究
        4.3.5 纳米纤维膜的光致自清洁性能评估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可逆润湿性的SiO_2/C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2.2 SiO_2/C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5.2.3 润湿性变化测试
        5.2.4 油水乳液分离实验
        5.2.5 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iO_2/C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及结构分析
        5.3.2 SiO_2/C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分析
        5.3.3 SiO_2/C纤维膜的润湿性研究
        5.3.4 SiO_2/C纤维膜的润湿性可逆机理分析
        5.3.5 SiO_2/C纤维膜的热致自清洁性能
        5.3.6 SiO_2/C纤维膜的乳液分离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致谢

(7)纳米Pt/Ti膜电极催化氧化环己酮/醇制备己二酸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环己酮
    2.2 环己酮催化体系
        2.2.1 金属盐类催化体系
        2.2.2 非均相催化体系
        2.2.3 金属卟啉催化体系
    2.3 有机电化学合成
    2.4 电化学催化氧化
    2.5 电催化膜反应器
        2.5.1 膜反应器特点
        2.5.2 电催化膜反应器应用
    2.6 电催化剂研究现状
        2.6.1 Pt催化剂性质
        2.6.2 Pt催化剂制备
        2.6.3 Pt催化剂活性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t/Ti电催化膜电极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
    3.1 本章内容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电催化膜电极制备
        3.3.2 Pt/Ti膜电极电化学性能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FESEM表征
        3.4.2 HRTEM表征
        3.4.3 XRD表征
        3.4.4 XPS表征
        3.4.5 ECMR低温氧化环己酮
        3.4.6 Pt/Ti膜电极稳定性研究
        3.4.7 Pt/Ti膜电极制备工艺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t/Ti电催化膜反应器构建及催化氧化环己酮性能
    4.1 本章内容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装置
        4.2.2 反应料液配置
        4.2.3 电催化膜反应器操作
        4.2.4 环己酮及己二酸钠标准曲线
    4.3 ECMR操作参数考察
        4.3.1 反应温度
        4.3.2 反应物浓度
        4.3.3 停留时间
        4.3.4 电流密度
        4.3.5 电解质种类
        4.3.6 料液pH值
    4.4 响应面法优化ECMR操作参数
        4.4.1 响应面法
        4.4.2 CCD响应面分析
        4.4.3 二次回归拟合及显着性检验
        4.4.4 响应面优化分析
    4.5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4.6 电催化膜反应器不同流速的计时安培法监测
    4.7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4.8 环己酮氧化机理分析
    4.9 环己酮氧化性能对比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t/Ti电催化膜反应器构建及催化氧化环己醇性能
    5.1 本章内容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装置
        5.2.2 反应料液配置
        5.2.3 电催化膜反应器操作
        5.2.4 环己醇标准曲线
    5.3 ECMR操作参数考察
        5.3.1 膜反应器运行稳定性
        5.3.2 电流密度
        5.3.3 停留时间
    5.4 环己醇氧化性能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下一步建议
    6.1 结论
    6.2 下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秸秆基材料制备染料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1.1.2 秸秆再利用方式
    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1.3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1.4 秸秆的组成及改性应用
        1.4.1 秸秆的组成
        1.4.2 生物吸附剂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2 测定方法
        2.2.1 染料溶液及标准曲线
        2.2.2 吸附量的测定
    2.3 表征分析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4 分析与讨论方法
        2.4.1 吸附动力学
        2.4.2 等温线模型
3 制备方法探索
    3.1 酶改性原理
    3.2 多元羧酸改性原理
    3.3 酶改性和多元羧酸改性材料吸附性能
        3.3.1 改性方式
        3.3.2 吸附性能比较
    3.4 多元羧酸最佳改性条件探索
        3.4.1 羧酸浓度
        3.4.2 酯化温度
        3.4.3 酯化时间
    3.5 本章小结
4 多元羧酸改性玉米心对MB吸附效果探究
    4.1 表征分析
        4.1.1 扫描电镜分析
        4.1.2 组分及结构
        4.1.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4.1.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1.5 X衍射光子能谱(XPS)分析
        4.1.6 Boehm滴定法
    4.2 改性材料对MB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溶液pH值的影响
        4.2.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4.2.3 吸附动力学分析
        4.2.4 吸附等温线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MA-CSP对单一和二元混合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
    5.1 表征分析
        5.1.1 扫描电镜分析
        5.1.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2 MA-CSP对单一和二元混合体系吸附实验
        5.2.1 溶液pH值的影响
        5.2.2 无机盐影响
        5.2.3 离子强度的影响
        5.2.4 吸附动力学
        5.2.5 混合等温线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薄膜蒸馏过程中的微尺度输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薄膜蒸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1.1 气隙式薄膜蒸馏的性能
        1.1.2 气隙式薄膜蒸馏的微尺度输运过程
        1.1.3 薄膜蒸馏技术的应用
    1.2 蒸馏膜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蒸馏膜的性能
        1.2.2 蒸馏膜的制作方法与发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3.1 薄膜蒸馏中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传质系数的简化估算研究
    2.1 引言
    2.2 气隙式薄膜蒸馏的传质理论
        2.2.1 料液侧的传质过程
        2.2.2 蒸馏膜内的传质过程
        2.2.3 气隙内的传质过程
    2.3 传质系数估算验证实验
        2.3.1 聚四氟乙烯膜的表征
        2.3.2 传质系数的估算验证
    2.4 传质系数的理论估算分析与验证
        2.4.1 传质系数分析与估算
        2.4.2 不同料液温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3 不同气隙宽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4 不同冷却液温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5 不同料液流量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6 不同料液浓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7 极端运行条件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微尺度排列纤维膜的输运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微尺度排列纤维膜的制备改性与输运实验
        3.2.1 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
        3.2.2 表面氟化改性
        3.2.3 纤维膜的表征
        3.2.4 纤维膜的输运实验
    3.3 微尺度排列纤维膜的构建机理和输运特性
        3.3.1 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3.3.2 纤维膜的润湿特性
        3.3.3 类平行纤维膜的薄膜蒸馏性能
        3.3.4 复合类平行纤维膜的薄膜蒸馏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复合结构纤维膜内的输运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复合膜的制备改性与输运实验
        4.2.1 复合膜的制备
        4.2.2 复合膜的改性与表征
        4.2.3 复合膜的输运实验
    4.3 复合膜的构建机理和输运特性
        4.3.1 复合膜的结构特征
        4.3.2 复合膜的润湿特性
        4.3.3 复合膜的AGMD效果
        4.3.4 复合膜的实验稳定性
        4.3.5 复合膜内输运过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膜孔内毛细冷凝现象的研究
    5.1 引言
    5.2 膜的制备与毛细冷凝实验
        5.2.1 蒸馏膜的制备
        5.2.2 膜结构与润湿特性
        5.2.3 毛细冷凝实验
    5.3 静电纺丝纤维膜内的毛细冷凝现象
        5.3.1 毛细冷凝现象的形成和确认
        5.3.2 多孔介质中毛细冷凝的机理
        5.3.3 间断性实验条件下的膜内冷凝现象
        5.3.4 膜厚度和料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3.5 冷却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3.6 气隙宽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 聚四氟乙烯膜内的毛细冷凝现象
        5.4.1 毛细冷凝现象的形成和确认
        5.4.2 膜厚度和料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3 冷却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4 气隙宽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5 多层膜引发毛细冷凝
    5.5 本章小结
6 气隙内部输运过程研究
    6.1 引言
    6.2 气隙内的输运实验
        6.2.1 膜和气隙的表征
        6.2.2 填料填充气隙的薄膜蒸馏实验
    6.3 气隙的表征及其内部输运理论
        6.3.1 填充气隙的孔隙率
        6.3.2 传质计算过程
        6.3.3 传热计算过程
    6.4 气隙内的输运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填料直径对输运过程的影响
        6.4.2 填料传热系数对输运过程的影响
        6.4.3 填料表面能量对的输运过程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多组分气体的输运过程研究
    7.1 引言
    7.2 多组分气体的输运实验
        7.2.1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制
        7.2.2 聚四氟乙烯膜的酸液润湿特性表征
        7.2.3 废酸液的薄膜蒸馏输运实验
    7.3 多组分气体输运理论
    7.4 多组分气体输运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聚四氟乙烯膜的酸液润湿特性
        7.4.2 分子扩散机理
        7.4.3 不同温度料液的传质过程
        7.4.4 不同酸度料液的传质过程
        7.4.5 模拟废酸液的传质过程
        7.4.6 实际废酸液的传质过程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处理农村污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1.2.1 农村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1.2.2 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1.2.3 农村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
    1.3 厌氧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1 强化厌氧处理技术
        1.3.2 生态滤床处理技术
        1.3.3 厌氧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4 厌氧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方法
    2.1 工艺流程与装置设计
    2.2 实验水质和接种污泥-
        2.2.1 实验水质
        2.2.2 接种污泥
    2.3 实验方案设计
    2.4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2.4.1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2.4.2 VFAs测定
        2.4.3 DOM与EPS的提取检测
        2.4.4 植物采集及检测方法
        2.4.5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
        2.4.6 实验仪器
第3章 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
    3.1 强化厌氧单元的启动运行特性
        3.1.1 强化厌氧单元启动阶段COD去除率变化
        3.1.2 强化厌氧单元启动阶段NH_4~+-N去除率变化
        3.1.3 强化厌氧单元启动阶段各格室pH和 VFAs变化
        3.1.4 强化厌氧单元启动阶段填料挂膜情况
    3.2 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的启动运行特性
        3.2.1 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启动阶段COD去除率变化
        3.2.2 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启动阶段NH4+-N去除率变化
        3.2.3 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启动阶段菖蒲生长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系统的稳定运行特性
    4.1 组合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分析
        4.1.1 组合系统对COD的去除
        4.1.2 组合系统DOM沿程去除规律
        4.1.3 强化厌氧单元水解作用分析
    4.2 组合系统对N的去除特性分析
        4.2.1 组合系统对NH_4~+-N的去除
        4.2.2 组合系统对TN的去除
        4.2.3 组合系统中的氮类物质分布及转化
    4.3 组合系统对P的去除特性分析
        4.3.1 组合系统对TP的去除
        4.3.2 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单元菖蒲对磷的去除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化厌氧单元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5.1 强化厌氧单元污泥EPS特性
    5.2 强化厌氧单元各运行阶段微生物群落变化
        5.2.1 细菌群落变化
        5.2.2 古细菌群落变化
    5.3 强化厌氧单元各格室微生物群落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Predication of Fhhh potential in PTA wastewater treatment(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炭强化厌氧处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过程与机制研究[D]. 林旭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膜萃取-结晶耦合富集与拆分废水中氨氯地平[D]. 刘潜.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3]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特点及其噬菌体药效动力学研究[D]. 苑晓萌.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含磷蜜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研究[D]. 周道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呋喃二甲酸基生物质聚酰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杨雪晴.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超润湿性纳米纤维基油水乳液分离膜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张继超. 东华大学, 2021(01)
  • [7]纳米Pt/Ti膜电极催化氧化环己酮/醇制备己二酸钠[D]. 崔召伟.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8]秸秆基材料制备染料吸附剂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 程书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9]薄膜蒸馏过程中的微尺度输运机理[D]. 蔡景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10]强化厌氧—复合介质生态滤床处理农村污水研究[D]. 徐嵩.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PTA废水处理中的Fhhh潜力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