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银行概览

全球投资银行概览

一、全球投资银行综览(论文文献综述)

丁辉[1](2021)在《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已经成为我国“十四五”发展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实现“双碳”目标,要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为坚实导向,以系统化的政策标准、政策体系为支撑,创新模式、勇敢实践,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发展,引导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有序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拓新市场、设计新机制、完善标准,逐步建立起以能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源、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本文从针对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研究出发,采用因果推断和问卷调研的方法对现有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市场主体参与气候投融资的动因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一手的调研资料总结了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政策需求框架,总结了金融机构在政策层面所需求的准入机制、信息机制、绩效机制、激励机制等多种要素机制。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气候投融资发展演进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评估发现尽管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处于早期阶段,但相关政策举措已经在试点范围内对碳减排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针对政策发展,由于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尚在建设中,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成熟、一致、系统的结论,对于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构建的讨论尚不充分。本文进而梳理和总结大量国内外气候投融资政策研究和政策体系建设经验,结合调研结果,本文对系统化研究政策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归纳,明确了分析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在总结和提炼有关政策体系要素分解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归纳了对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进行建构的六个要素机制并详细阐述了政策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最后,本文借鉴已有的政策体系结构化评价的理论方法,从六项要素出发设计了针对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进行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并具体讨论了其适用的范围和场景,以实现对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构建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总体评价。通过上述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气候投融资政策经验和思考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我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内涵,为发展我国气候投融资工作、形成气候投融资长效政策保障机制提供科学建议。

赵鸿洋[2](2020)在《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 ——以《朝日新闻》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由于其巨大的潜力与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态度,这一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日本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了解日本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媒体作为公众舆论的载体,既能够反映公众舆论的变化,又能够影响公众舆论的走向,理解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对于理解日本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朝日新闻》作为日本的重要媒体,历来被认为是一家立场较为中立,并且代表了日本社会主流民意的媒体,《朝日新闻》的认知可以作为理解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窗口。那么,《朝日新闻》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怎样的认知,其认知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将对《朝日新闻》对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变化进行探析。本文主要选取了《朝日新闻》在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对《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对报道通过等距离抽样法进行样本选取,之后从报道的数量、篇幅和倾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报道数量方面,从报道数量与年份分布、报道数量变化走向、报道数量变化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了“一带一路”报道量的变化,分析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程度变化。在报道倾向性方面,本文将分析《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倾向。将围绕对“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倾向性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报道的倾向性及其变化。倾向性分析将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三种态度,分析三种态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并与领域层面的分析相结合,探析日本媒体在针对不同领域的报道的具有倾向性的变化。在报道领域方面,同时将报道分为政治和经济两大类,分析两大领域的关注程度和倾向性。经本文研究发现,《朝日新闻》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报道的倾向性趋势也由偏向负面向中立变化。《朝日新闻》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的观点主要侧重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的认知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政策,国内经济政策的补充和打破欧美经济规则主导权的战略三个主要观点,政治方面的认知有超级大国化的战略,带有军事和政治色彩的地缘战略和维护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三个主要观点。通过运用过程追踪法发现,《朝日新闻》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形成及其变化主要受中日两国关系变化、日本对华的历史认知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变迁三个方面的影响。

周旺旺[3](2020)在《中国与欧元区货币合作研究 ——基于协商货币视角》文中指出国际货币政治中,国际货币的发展过程近年逐渐成为学界众多研究关注的主题。一国货币要穿越国界成为国际领域通用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既需要货币发行国的政治支持,也离不开其他国家对这种货币的需求。当然,一国货币若最终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必然是受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是,国际政治经学研究更关注国际货币发展初期背后的政治推动因素。尤其是发行国在本国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政策举动和其他国家对这些政策举动的回应研究,对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和未来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根据协商货币理论视角,协商货币的发行国和合作方会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经济协商。发行国会进行政策吸引,以鼓励他国对本币的支持,合作方将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回应这些吸引。国内政治体制和经济金融需求将影响合作方对协商货币政策吸引的具体回应。本文专注于欧洲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回应研究,发现欧元区的几个央行和成员国均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与中国建立了大同小异的人民币合作项目。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深度访谈和案例对比等研究方法,本文发现,关于中欧本币互换合作:欧洲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中国与欧元区之间庞大的经贸、投资体量成为中欧本币互换协议建立的市场前提。因此市场的发展决定欧元区必须要设置好人民币流动性安全网,避免欧元区出现人民币流动性不足而导致内部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将建立本币互换协议视为关乎自身重大利益的成员国如法国、德国政府,向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施压,积极推动中欧本币互换协议的高效落实;中德货币合作:是地方政府主导推动,由德国工商业组织、人民币倡议小组、德国央行和联邦政府高层协助推动的。人民币的政策吸引可促进中德双边贸易结算、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和提升德国整体的实体经济利益。德国联邦政府认为中德货币合作有利于德国实体经济发展,在人民币合作过程中主要发挥了背书作用。法兰克福怀有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愿景,自2013年开始,黑森州地方政府作为法兰克福金融中心所在地,在整个中德货币合作过程中发挥了主导者角色;中法货币合作:法国政府在合作中发挥了主导者角色。法国总统、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均参与其中。法国央行在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一开始即内部施压欧洲央行将本币互换协议纳入优先议程。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从2010年开始就鼓励法国企业在中法之间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推动中法之间的金融交流。法国政府需要以金融中心建设实现融资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中卢货币合作:卢森堡在与人民币货币合作之前已属于国际一流的专业性金融中心。金融危机后,面对国际金融监管压力和长远发展要求,卢森堡回应与人民币长期合作的收益,提升金融多样性,发展人民币离岸投资中心、RQFII基金中心和人民币债券交易中心。作为仰仗金融业生存的欧洲小国,卢森堡动员了大公、政府财政部和金融推广署等重要力量,支持卢森堡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产品发展。加深对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行国的政策行为和支持国的回应政策研究,既有学理意义,又存有现实政策意义。学理角度,本文假设协商货币的政策吸引可以推动货币合作,对政策吸引的收益需求强的国家倾向与中国高效建立货币合作。在现实政治角度,通过欧元区主要国家与中国货币合作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地区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提升。

林承园[4](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代张伟[5](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70年代,国际商业银行纷纷转向综合经营,大力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逐渐诞生了一批规模巨大的投资银行,如花旗与高盛等。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标志的分业经营结束,综合经营的趋势开始在全球扩展开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等专业投资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控股股东,通过控股多家子公司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享受着综合经营带来的协同效益。另外,随着国内分业监管的限制不断松动与金融市场的开放度逐渐提升,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快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由单一经营转向综合经营将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正是以上述背景为研究基础,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选取协同效应这一新颖的研究角度,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并根据区域因素将我国商业银行分类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与区域性商业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这不仅丰富了以往关于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的理论体系,而且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如何设计相关制度与业务模式以最大化其协同效应,实现可持续的整体价值增值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指导与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选取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与协同效应的概念进行介绍,并采用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对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紧接着对国内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进行总体现状分析与具体银行现状对比分析。再接着便是通过设计变量与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选取样本与数据,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二是对变量进行总样本与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三是构建固定效用模型进行总样本与分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后,可以通过资源与信息共享、交叉销售、业务合作等方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与范围经济效益,进而实现显着的协同效应;(2)相比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规模与业务规模适中、区域协同效应明显、且又具有地域垄断优势,使得其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往往更加显着。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与国内实际情况,从促进业务协同、保持适度综合经营、构筑大型投资银行优势三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杨鑫[6](2019)在《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研究(1978-2010)》文中认为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和华文报刊,是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而华侨华人社团是华侨华人社会的核心和缩影,是华侨华人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与此同时,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演变是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同步的。1978年以前,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时期:二战前以华侨海员或劳工为主要成员的早期社团组织;二战期间,以抗日救国为主要目标的社团组织;战后至1978年期间,以餐饮从业者为主体的社团组织。不过,在1978年以前,英国华侨华人的人数较少,因而华侨华人社团发展较为缓慢。伴随1948年《英国国籍法》等法案的颁布,加之中国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大陆、港澳台等地的居民以家属团聚、留学生、投资移民等方式移居到英国,加上大量印支难民前往英国,使英国的华侨华人人数急剧增加。截至2010年,英国的华侨华人已达60万,而华侨华人是华侨华人社团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英国华侨华人人数的大量增加,促使各类新社团不断涌现,社团的组织形态、功能模式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而社团类别则更加多元化,专业社团也异军突起,并且还出现了新型社团组织——华人社区中心。社团呈现出规模化、本土化、跨国化、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快速发展对协调英国华侨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促进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到英国主流社会、加强中英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量[7](2017)在《反思与重构:影子银行监管的域外经验及中国路径》文中认为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逾10年的时间里,国际金融监管者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理念已从"加强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逐渐转向"监测为主、引导影子银行转型并稳健发展"。反观我国,当下理论和实务中对本土语境下影子银行的内涵和外延仍未达成共识。观其表象,归因于舶采概念时相关研究的"碎片化"和"拿来主义",我讨论的"影子银行"已与其应有面貌有所偏离;究其实质,则在于我国的监管理念与西方国家存在根本差异。以时间轴为线索,本文重新梳理了西方影子银行概念之沿革及目前相关改革的具体进程,并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内涵和监管方式进行了反思。

侯镇基[8](2016)在《香港投资银行客户经理胜任力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自从雷曼兄弟破产所引发的金融海啸以来,金融市场经历了巨大变化。债券产品已经成为投资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全球货币的重要投资工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开始重视这个产品,全球债券的发行量和交易规模增长迅猛。另一方面,中国一直试图放开其货币,并已经在香港、新加坡、伦敦和台湾建立了离岸人民币平台,旨在推动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交易,并且借助这些离岸金融市场中的人民币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来建立一个利率曲线。随着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债券将成为另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吸引全球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并帮助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者融资。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的固定收益客户经理的胜任能力,并与其他行业的客户经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固定收益销售的不同之处。固定收益客户经理是投资银行债券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固定收益客户经理将债券出售给机构客户,即资产管理公司、央行、私人银行、对冲基金和银行,最终进入私人手中。由于债券产品现在已经成为投资银行最赚钱的业务,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群人进行研究。他们的工作效率将最终影响到整个金融部门的增长,甚至决定中国和亚洲未来的债券市场的增长。麦克莱兰(McClelland)和博亚齐斯(Boyatzis)率先提出了“胜任能力(Competency) "的概念。博亚齐斯将胜任能力定义为“一个人的基础特性可能是一种动机、特质、技能、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的一面,或其所使用的一个知识体系。”(《Woodruffe》,1993年,第64页)。胜任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整体能力,而这又和生产效率有着很强的联系。确定这些胜任能力将使我们能够将顶尖的和一般的客户经理区分开来,从而反过来促进香港投资银行业未来的招聘和选拔,以及开发、培训和人事管理。本文将分3个部分进行研究:1)首先,本文将从胜任能力、心理、动机、个性和客户经理模型、人格特质模型和胜任能力-生产率关系等方面着手,对以前的各种理论和模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梳理。还将包括对多家投资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采访,主要涉及如何确定顶尖的销售能力。我将分享本人过去的固定收益销售的从业经历,从而作为建立假设的素材。2)提出假设后,本文将定义所有的概念或变量,设计和修改衡量尺度。3)向固定收益客户经理的样本组发放问卷来检验这一假设。最后将会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将论证并总结出一名顶级客户经理的能力模型。综上所述,本文将总结出固定收益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列表,探索胜任能力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在香港投资银行工作的客户经理与其他行业客户经理的区别。本文的结论是,固定收益顶级客户经理的胜任能力包括一些重要的能力,例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在高压环境下工作、高超的记忆能力、社会分析推理能力、能碓切地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经济逻辑常识和金融知识和能够给与客户更大的灵活性。一个成功的固定收益客户经理要综合上述所有胜任能力才更加富有成效,然而大部分其他行业的成功客户经理都不需要全部具备的。此外不同的公司文化也将影响固定收益销售团队的整体生产力。最后,若公司要建立一支顶尖的销售团队,公司经理将需要理解优秀客户经理需要具备哪些胜任能力以及这个人将如何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

吴筱筠[9](2014)在《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发展。美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关注和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特色”所指的特殊性值得研究,另一方面又是源于美国研究者对中国的现状、发展及背后的深层原因作出合理解释、对中国未来影响作出合理预测的需要。美国的相关研究不仅研究队伍人数多、研究成果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可以从中窥见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各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关问题的各种主流态度和倾向。新世纪以来,美国各界的研究者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抱有浓厚的兴趣,还致力于研究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是否能推广到其他国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等关键问题。美国学者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从开端到成为一门显学的今天,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客观公正的学术性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实用性是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特殊双重属性。我们了解、分析美国的研究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取关于中国的全方位因而更充分的信息,使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观察更平衡,认识更全面。本文试图把握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内容。在尽可能客观展现各种不同的研究立场、视角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揭示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特点,为国内学界提供不同角度的理论观察,拓宽视野,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某种参考。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除导论、结语和附录外,正文为五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和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和研究重点。第一章重点考察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机构和研究队伍方面的现状。纵向梳理了20世纪美国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这一时期研究队伍、研究机构的发展成就,展示了这一时期为新世纪研究所奠定的基础。研究机构的现状体现如下: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学术性机构可分为高等院校中的机构如学系、项目和研究中心以及智库等独立组织两类。美国东部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美国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各分校等大学,仍然是这一领域的研究重镇。美国大学还纷纷与中国高校合作开展国际留学项目,培养能够直接接触和了解中国的人才。美国智库在当代中国研究中最关注的领域就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智库所贡献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中占的分量较重。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研究队伍的现状则体现为:研究队伍的数量不断扩大,其人员构成也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由于留学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以及美国汉语教学不断发展,研究队伍汉语水平普遍提高。华裔学者在这一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彰显。第二章重点考察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之载体。首先梳理了20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学术研究资料的积累。传统出版载体中,学术期刊的数量在新世纪有增加,出版的图书则以学术类专着和论集为主,出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图书通常是由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还有相当大份额的图书是以丛书形式出版的。还有多种新型载体出现:相关研究活动的视频、专家博客、研究者向有关部门提供的证词和研究报告、相关问题研讨会、新闻媒体上发表观点等。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为上下两个部分,共同考察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概述新世纪以来美国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定位的研究;关于中国经济体制及配套改革的研究;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等等。力求体现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在内容方面呈现的特点和趋势。第五章重点分析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方面的特点,指出其相对于中国国内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并从中得出美国相关研究给国内研究带来的启示。结束语主要阐述了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并作出展望。附录部分提供了新世纪以来美国相关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分重要的研究机构信息列表,以及研究专家的名录,作为本研究的特色成果,力图为国内的研究者提供翔实、可信、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毕慧萍[10](2012)在《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金融环境发生日益复杂的变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投资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成为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是连接宏观经济决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枢纽。而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尚仍属于起步阶段,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显示出许多问题,较西方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本文是基于混业经营成为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趋势背影而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涵义、业务、全面地比较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别阐述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发展模式和混业经营发展模式,并对两者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其次,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演进,并以我国投资银行的起源作为分析的起点,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在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国外投行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然后,运用金融学和管理学知识并结合当下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分析了美国投资银行与产生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危机的背后反思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在汲取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概括了后危机时代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选择的启示;最后,在总结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文中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归纳、比较的分析方法,在很多现有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国外较为全面且有代表性的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对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并且力图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前与危机后的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思考,为我国投资银行在后危机时代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上起到启示作用。

二、全球投资银行综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投资银行综览(论文提纲范文)

(1)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研究方法
        1.3.2 定量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4.1 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与政策绩效
        1.4.2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发展与演进
        1.4.3 气候投融资政策需求与设计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气候投融资
        2.1.2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
        2.1.3 面向低碳转型的气候投融资政策
    2.2 气候投融资的内涵、测度和影响
        2.2.1 气候投融资的内涵与概念演进
        2.2.2 气候投融资的理论基础
        2.2.3 气候投融资的管理
        2.2.4 气候投融资的影响
    2.3 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
        2.3.1 气候投融资“自上而下”发展模式
        2.3.2 气候投融资“自下而上”发展模式
    2.4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候投融资发展与评价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气候投融资发展动因
        3.1.2 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
    3.2 研究方法
        3.2.1 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
        3.2.2 气候投融资活动问卷调研
    3.3 气候投融资发展动因分析
        3.3.1 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现状
        3.3.2 金融机构绿色(气候)金融产品和服务现状调研
        3.3.3 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管理
        3.3.4 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
        3.3.5 研究结论
    3.4 气候投融资发展评价分析
        3.4.1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3.4.2 计量模型和估计
        3.4.3 假设检验
        3.4.4 模型结果分析
        3.4.5 稳健性检验
        3.4.6 实证结论
第4章 气候投融资政策发展与演进
    4.1 气候投融资政策的演进和研究现状
        4.1.1 国外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研究现状
        4.1.2 国内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研究现状
    4.2 国际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发展现状
        4.2.1 气候谈判下的资金机制
        4.2.2 国际气候投融资体系现状
        4.2.3 国际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制度
    4.3 国内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现状概述
        4.3.1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发展现状
        4.3.2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发展现状
        4.3.3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管理体制
    4.4 国内外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经验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碳背景下气候投融资政策需求与设计
    5.1 总体政策需求
        5.1.1 气候投融资政策需求量化分析
        5.1.2 规范气候投融资准入的政策需求
        5.1.3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政策需求
        5.1.4 气候投融资市场发展的政策需求
        5.1.5 完善气候信息的政策需求
        5.1.6 强化协同机制的政策需求
    5.2 政策体系建设路径
        5.2.1 基于准入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2 基于绩效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3 基于激励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4 基于市场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5 基于信息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5.2.6 基于协同机制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路径优化
    5.3 监督评价体系
        5.3.1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评价思路
        5.3.2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评价的方法
        5.3.3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评价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加强气候投融资准入机制政策保障
        6.2.2 强化气候投融资政策绩效和激励机制管理
        6.2.3 优化气候投融资政策市场机制建设
        6.2.4 完善气候投融资政策信息机制设计
        6.2.5 打造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协同效应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气候投融资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领导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附录二: 调研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2)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 ——以《朝日新闻》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公众舆论与外交决策
    1.1 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1.1.1 新自由主义与公众舆论
        1.1.2 认知理论与公众舆论
    1.2 《朝日新闻》历史与现状
    1.3 选择《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第二章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量化分析
    2.1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关注度变化
        2.1.1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年度数量变化
        2.1.2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报道强度指数变化
    2.2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内容分析
        2.2.1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报道篇幅
        2.2.2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地域分布
        2.2.3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倾向性
        2.2.4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配图情况
        2.2.5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涉及的角色
    2.3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领域
        2.3.1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政治领域报道情况分析
        2.3.2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经济领域报道情况分析
第三章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形成与变化
    3.1 经济层面的认知
        3.1.1 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政策
        3.1.2 对国内经济政策的补充
        3.1.3 打破欧美国家经济规则主导权的战略
    3.2 政治层面的认知
        3.2.1 超级大国化的战略
        3.2.2 带有军事和安全色彩的地缘战略
        3.2.3 维护经济全球化的战略
    3.3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变化
        3.3.1 2015-2017:消极与抵制阶段
        3.3.2 2017-2019:尝试参与阶段
第四章 《朝日新闻》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形成及变化的原因
    4.1 日本对华的历史认知
        4.1.1 明治维新以来的历史认知
        4.1.2 日本冷战时期对华的历史认知
        4.1.3 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本对华的历史认知
    4.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
        4.2.1 日本对于改善两国关系的需要
        4.2.2 “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进展
    4.3 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
        4.3.1 TPP和 CPTPP带来的冲击
        4.3.2 特朗普执政与美日关系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国与欧元区货币合作研究 ——基于协商货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际货币
        二、国际货币合作
        三、中欧货币合作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一章 协商货币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协商货币与政策吸引
    第三节 政策吸引回应与货币合作
    第四节 研究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欧货币合作的背景
    第一节 中欧政治关系
    第二节 欧元区货币政治与决策机制
        一、欧元区货币政治
        二、欧元区货币决策机制
    第三节 货币合作的开端:人民币国际化的由来
        一、出口创汇型经济增长模式:“双顺差”和大量外汇储备
        二、“双重资源错置”和收支失衡调整
        三、弹性汇率机制改革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中欧货币合作项目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三、中欧货币合作项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欧货币合作:内部力量驱动的合作
    第一节 维护欧元区稳定发展的欧洲央行
    第二节 中欧货币互换中的市场力量与政治运作
        一、中欧经贸联系
        二、中欧本币互换的市场推动与政治力量
    第三节 欧元的再国际化和与人民币的竞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德货币合作:实体经济与金融中心利益双驱动
    第一节 联邦体制下不同推动主体的努力
        一、黑森州地方政府与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
        二、联邦政府与实体经济主导地位
        三、德国央行与稳定物价的责任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金融中心利益双导向的货币合作过程
        一、贸易需求与德国工商业联合会
        二、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与人民币倡议小组
        三、人民币清算行落地、RQFII与后续进展
    第三节 德国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法货币合作:巴黎金融中心发展的优先利益
    第一节 法国推动人民币合作的主体与动力
        一、“双面人”传统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促进巴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
        三、法国央行的角色
    第二节 中央政府主导与法国央行发挥先锋作用的合作过程
        一、中欧本币互换协议的推动
        二、中央政府主导的中法货币合作建立
    第三节 法国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卢货币合作:促进金融多元化转型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国际金融中心
        一、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挑战
        二、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监管环境挑战
        三、卢森堡的金融创新转型:提高金融多样性
    第二节 财政部主导、各方协作的合作过程
        一、全球领先的人民币中心
        二、多方协作的中卢清算机制与RQFII落地
    第三节 卢森堡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对比与总结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建议与展望
        一、政策建议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欧洲利益集团与不同欧盟机构互动情况统计表
    二、欧洲投资银行与中国历年项目合作
    三、访谈大纲范本

(4)《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一、时空转化原理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第五节 小结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三、规划法的出台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
        二、协同效应
    第二节 协同效应的相关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范围经济理论
        三、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总体现状分析
        一、投资银行业务与存贷款业务的协同现状分析
        二、投资银行业务与其它业务的协同现状分析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具体现状分析
        一、全国性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获取协同效应的具体现状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获取协同效应的具体现状
        三、两类银行获取协同效应的差异分析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二、模型构建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多元回归分析
        一、模型筛选
        二、总体回归分析
        三、考虑区域因素的回归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总体稳健性检验
        二、考虑区域因素的稳健性检验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研究(1978-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的背景
    2.1 1978 年以前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状况
    2.2 1978 年至2010年英国华侨华人人数的增加
3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变化
    3.1 社团数量的增加
    3.2 社团成员的多样化
    3.3 社团类别的多元化
    3.4 新型社团组织的出现
    3.5 社团功能的转变
4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
    4.1 社团规模化
    4.2 社团本土化
    4.3 社团跨国化
    4.4 社团专业化
5 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5.1 华侨华人社团发展对英国的影响
    5.2 华侨华人社团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香港投资银行客户经理胜任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胜任力研究
        2.1.1 胜任力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1.2 胜任力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2.1.3 胜任力的研究方法
        2.1.4 胜任力研究模型
        2.1.4.1 国外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2.1.4.2 国内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2.1.5 客户经理胜任力的研究
    2.2 工作绩效
        2.2.1 工作绩效的概念
        2.2.2 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2.2.3 工作绩效测量的相关研究
    2.3 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2.4 企业文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债券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3.1 香港投资银行的发展和重要性
        3.1.1 投资银行部门
        3.1.2 典型的投资银行结构
        3.1.3 香港投资银行的发展
        3.1.4 香港债券产品市场的重要性
    3.2 债券产品客户经理的职能和责任
        3.2.1 银行客户经理的分类
        3.2.2 债券产品客户经理的职能和作用
        3.2.3 典型的债券产品客户经理的工作描述
        3.2.4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程序
        3.2.5 胜任力模型背后理论思路
    3.3 债券客户经理的重要性和区辨类胜任力
    3.4 胜任力构建的方法
    3.5 客户经理构建的步骤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程序
        4.1.1 定性研究方法详述
        4.1.2 量表设计
    4.2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2.3 初步分析
    4.3 测量工具的评价
        4.3.1 测评指标的纯化
        4.3.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模型研究
        5.1.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1.2 聚类分析
        5.1.3 结构方程模型及结果
        5.1.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实证分析
    5.3 胜任力与绩效的相关关系分析
    5.4 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2.1 基于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的胜任力提高策略
        6.2.2 基于胜任力的投资银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估体系
        6.2.3 基于客户经理胜任力来提高银行绩效的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
    6.4 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调研问卷
附件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之机构和队伍
一、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的历史沿革
二、研究队伍之现状
    (一) 研究队伍的专业领域
    (二) 研究队伍的流动趋势
    (三) 研究队伍的立场取向
    (四) 研究队伍的汉语水平
    (五) 研究队伍中的华裔学者
三、研究机构之现状
    (一) 美国大学系统里的研究机构
    (二) 智库及其他独立研究机构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之载体
一、研究资料的积累
二、传统载体
    (一) 学术刊物
    (二) 出版图书
    (三) 代表性丛书
三、新型载体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之主要内容(上)
一、美国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定位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经济体制及配套改革的研究
    (一) 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改革举措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的研究
    (三) 关于政治体制、政府职能与中国经济的研究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之主要内容(下)
一、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 “北京共识”的提出
    (二) “中国模式”及相关讨论
二、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
    (一)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软着陆”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特点及启示
一、研究内容的特点
    (一) 成果时效性更强
    (二) 学术影响力更广
    (三) 微观化研究更盛
    (四) 意识形态分析渐退
二、研究方法特点
    (一) 研究方法的沿革
    (二)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三) 量化研究的方法
    (四) 比较研究的方法
    (五) 人物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取向的特点
    (一) 应用对策型取向
    (二) 学术研究型取向
四、美国研究的启示
    (一) 中国特色智库也应发挥其国内外的影响力
    (二)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学术研究范式
    (三) 坚持研究资料的开放和研究成果的交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相关研究机构 附录二 相关专家名录 攻博期间发表成果 后记

(10)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2. 国内文献综述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本文研究内容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投资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投资银行的理论基础
        1. 交易成本理论
        2. 金融中介功能理论
        3. 金融创新理论
    (二) 投资银行的产生、涵义及其业务
        1. 投资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2. 投资银行的涵义
        3. 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及主要业务部门
    (三)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比较
    (四) 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简述
        1. 分业经营型运作模式
        2. 混业经营型运作模式
        3. 分业经营型与混业经营型投资银行各自运作模式的利弊比较
三、 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分析
    (一) 国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概述
        1. 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2. 德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3. 英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
    (二)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概述
        1. 我国投资银行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 我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
        3. 我国投资银行现有发展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三) 中外投资银行对发展模式选择的比较
    (四) 国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1. 投资银行经营模式选择应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 投资银行发展模式选择应基于金融外部性考虑
        3. 投资银行发展模式选择应与监管措施相匹配
        4. 投资银行发展模式选择应有利于金融业务创新
        5. 投资银行发展模式选择应充分考虑其它社会组织的影响
四、 后危机时代对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思考
    (一) 美国投资银行引致金融危机的原因
        1. 自有资本少,杠杆率过高
        2. 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
        3. 金融监管制度有缺陷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1. 混业经营仍是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趋势
        2. 加强监管力度并处理好风险控制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五、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适合混业经营模式的法律体系
        1. 对我国现有金融法律框架的分析
        2. 构建混业经营模式所需要的金融法律体系
    (二) 选择适当的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试点
    (三) 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有效监管体制
    (四) 建立投资银行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全球投资银行综览(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碳背景下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与发展研究[D]. 丁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
  • [2]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 ——以《朝日新闻》报道为例[D]. 赵鸿洋.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与欧元区货币合作研究 ——基于协商货币视角[D]. 周旺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研究[D]. 代张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当代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研究(1978-2010)[D]. 杨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反思与重构:影子银行监管的域外经验及中国路径[J]. 张量. 中财法律评论, 2017(00)
  • [8]香港投资银行客户经理胜任力特征研究[D]. 侯镇基. 南京大学, 2016(08)
  • [9]新世纪以来美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D]. 吴筱筠. 武汉大学, 2014(09)
  • [10]中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 毕慧萍. 吉林财经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全球投资银行概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