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

刘庆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

一、刘清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论文文献综述)

杨戈[1](2020)在《以“数”为马七十载 星辰大海在路上——记西华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文中指出数学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密钥,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当今时代,数学实力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进步相关,数学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谁占领了数学最高地,谁就能占领技术的最高地。数学在现代技术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姚蜀平[2](2015)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十次留学潮》文中指出本文概述了从19世纪首次官派幼童留美,直到21世纪新生代留学的十次留学潮,历时140余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起始的第一次官派幼童留美伴随着以器物(经济)变迁为主的现代化运动;其后第二次留欧潮已由经济变迁转向政治变迁;20世纪初带来了辛亥革命的第三次留学潮是数万人留日;而第四次庚款留美带来了文化变迁;带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留法勤工俭学为第五次留学潮,抗战前后留美留欧第六次留学潮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人力储备;五十年代留苏(第七次)和同阶段台湾大规模留美(第八次)为海峡两岸现代化提供了人力资源。改革开放后迎来的第九次留学潮和新世纪第十次留学潮是当代现代化主力。

施瑛[3](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成春燕[4](2011)在《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研究 ——创业型大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大学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已由社会的边缘机构走向经济社会的轴心,在地方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又对我国大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大学要真正担负起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就需要不断增强其知识溢出能力,改变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的现状,就需要深入改革,探寻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创业型大学的异军突起为我国大学对地方社会服务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创业型大学是一种全新办学模式,强调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学不仅要创造知识、转让技术,而且要直接参与、服务于创业活动。论文以创业型大学为研究视角,以我国20所省属重点工科大学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三个方面对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和概括。然后从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创办与孵化高科技企业和建设大学科技园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部分省属重点工科大学为地方绎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经验。当前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面对综合化该何去何从?地方化到何种程度才能真正为地方服务?如何应对办学层次的边缘化?在弄清楚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目前发展的问题后,论文从创业型大学视角出发,借鉴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理论、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路径以及关于创业科学的理论,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的工科创业型大学。

吕京[5](2011)在《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我国农村的全面实践;是系统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政府举办,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办学宗旨。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已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明者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在新形势下,西部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本研究的目的:论文以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西部地方高校的职能作为切入点,以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建设为导向,通过中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历史、现状分析,探索政府、学校、个人分别在高校服务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通过绵阳市四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本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扩招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完成的。地方高校扮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角色。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地方高校是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的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建设的紧迫任务。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假设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可持续发展,出路在农业科技进步,方向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力。建立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指向性的切合;二是高校内部如何深化体制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的发展关系十分紧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又复杂的历史任务,既要发挥农民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离不开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平台。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如何?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加强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前提,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在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具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西部地方高校作为当地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文化中心,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职能的实现,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这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地方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证明: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有大众教育的重任;办学条件的限制;办学理念的困惑;管理体制的限制;传统阻力的羁绊及其教育全球化的压力等。地方高校只有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剖析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转变教职工的价值观念、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阐述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职能以及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第三章,从经济服务、信息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阐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第四章,以绵阳市的四所高校为个案进行分析,探究理工大学、师范学院、职业学院、医学院等不同类型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第五章,论述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第六章,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措施;第七章,结论。

李新[6](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冬[7](2007)在《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王智彪团队的启示》文中提出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集中到创新领域。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提高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是时势使然。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创新团队是一种特殊工作群体,其团队绩效水平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培养新型创新团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领军人物是影响团队效能的关键所在。一两个领军人物往往决定了团队甚至国家的国际地位。目前,我国人才总体规模已近6千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为此,胡锦涛主席强调:“要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2006年,王智彪教授领导的“生物医学超声团队”入选首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该团队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通过对王智彪教授本人及其创新团队主要成员的深入访谈,结合管理学基本理论及最新进展。我们有以下认识:1、团队精神是一种鼓励、激发和培养团队中的个体,为达到组织目的、实现组织目标、根据组织的价值观协同工作的组织体系。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功的支撑。2、创新团队以创新为目的,特征有:高层次性;目标性;创新性。3、领军人物的特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善用机遇能力,对科学热爱和献身的精神,创新精神,顽强的意志,协作精神,哲学意识。4、国家的创新体系支持:胡主席指出,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健全了,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的作用,才能真正把国家建设成创新型的科技大国、科技强国。结合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背景、创新团队与领军人物的理论和王智彪团队的实例研究,我们提出在新时期下培养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的一般问题和模式:1、我国科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具体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法规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有效管理。2、新时期下创新团队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创新团队的“1X1”的组建模式。3、新时期下领军人物的塑造:推进素质教育,造就创新人才;塑造领军人物的一般模式;提高专家型领导影响力的途径。

赵艾筠[8](2006)在《志存高远 胸怀苍峦——记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文中提出专家介绍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副主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省部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研课题60余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出版专(合)着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工程地质协会“Wolters”荣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霍英东奖、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等;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等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部[9](2005)在《向“百杰”致敬——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结果揭晓》文中研究表明日前,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工作结束。经过各地推荐、评委会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75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25名高等职业院校校长光荣当选,他们将被授予"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称号。在8月21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期间,将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开展职业院校长"百杰"评选表彰活动,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本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职教学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职教学会专门成立了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前者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把握评选表彰工作的方向与工作原则,制定评选标准和程序,批准并公布评选结果;后者负责审查各地呈报的推荐候选人材料,经评审提出审定名单。评审委员会由中、高等职业院校,职教研究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学会分支机构,有关媒体等领导和专家组成。评选采取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各地根据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推荐候选人名额分配表",按照2∶1的比例确定本地区推荐候选人。据悉,本届"百杰"是在全国各地推荐的198名候选人中产生的。评选条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办学思想先进,开拓创新精神强;2"管理水平高,院校育人环境好;3#学校建设发展快,办学业绩突出;4$服务经济贡献社会,社会影响大;5%至2004年底任中等职业学校校长5年以上和任高等职业院校长3年以上(可含副职任期)。本期"聚焦"我们特别推出中国首届职教"百杰"校长介绍,藉此,向获奖者致以衷心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藉此,向所有奋斗在职教战线上的校长、管理者们以及所有为职教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西南石油学院科研处[10](2001)在《刘清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文中提出

二、刘清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清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论文提纲范文)

(1)以“数”为马七十载 星辰大海在路上——记西华师范大学数学学科(论文提纲范文)

脚踏实地稳步打造学科建设
仰望天空师生传创数信未来
生生不息桃李闪耀母校荣光

(2)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十次留学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一容闳和19世纪留美幼童
二严复及19世纪末留欧活动
三20世纪初留日高潮及辛亥革命
四清华学堂及庚款留美
五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及无产阶级革命
六抗战前后留学潮及五十年代归国潮
七早期留苏及五十年代大规模留苏热潮
    (1)帝俄时代。
    (2)十月革命后。
    (3)国共合作后。
    (4)五十年代的大规模留苏。
八台湾学人大规模留美及美籍华裔学者的独特作用
九改革开放后留学热潮再起
十新时代的留学潮流和展望
    (1)留学生低龄化,小学生、中学生出国成为普遍现象。
    (2)自费出国留学普遍。
    (3)选择求学的学校不再是他们先辈要求的最好的学校了,各类学校都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甚至出现美国野鸡大学的多数学生来自中国的可悲现象。
    (4)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5)公费留学不断扩大。
    (6)留学生归国率不断回升。

(3)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研究 ——创业型大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思路、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办学定位
        一、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办学宗旨
        二、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办学类型
        三、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办学规模
        四、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办学层次
        五、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发展目标
    第二节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人才培养
        一、省属重点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科研实力
        一、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科研的特点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成绩
第二章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
        一、接受企业委托开发项目,或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发项目
        二、与地方、企业共建科技开发机构或设立科技开发基金
        三、向社会、企业提供转让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为各省企业对外合作"牵线搭桥"
    第二节 创办与孵化高科技企业
        一、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创办与孵化高科技产业的现状
        二、省属重点大学创办企业模式分析
    第三节 建设大学科技园
        一、地方大学科技园模式分析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科技园建设现状
第三章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综合化
        一、省属重点工科大学面对大学综合化趋势该何去何从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从综合化中的特色化取胜
    第二节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地方化
        一、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地方化"的必要性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不够"地方化"
    第三节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的边缘化
        一、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定位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被边缘化",该走向哪里?
第四章 创业型大学对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的启示
        一、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
        二、"三螺旋"理论对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启示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路径的启示
        一、创业型大学转型的途径
        二、创业型大学对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创业科学的启示——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
        一、从"学院科学"走向"后学院科学"
        二、后学院时代科学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和合理的制度环境
第五章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路径
    第一节 从为就业而教育到为创业而教育
        一、转变观念
        二、通过改变大学自身来实现创业教育
    第二节 从知识生产模式Ⅰ到知识生产模式Ⅱ
        一、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知识生产模式Ⅱ
        二、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在知识生产模式2影响下的改变
    第三节 从追求一流到服务地方
        一、国外大学为地方服务的经验
        二、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创建服务式的创业型大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地方高校的职能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地方高校的教育职能
    第二节 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
    第三节 地方高校的社会职能
    第四节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第三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
    第一节 地方高校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第二节 地方高校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地方高校提升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第四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个案研究
    第一节 西南科技大学
    第二节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节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节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章 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范例解析
    第二节 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前瞻性思考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目标及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的探讨
    第三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的完善
    第四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资源的整合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记

(6)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王智彪团队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王智彪团队的启示
    前言
    第一部分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团队
        第一节 创新型国家的背景
        第二节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团队
        第三节 创新团队呼唤领军人物
    第二部分 创新团队与领军人物的理论回顾
        第一节 团队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创新团队的概念与特点
        第三节 领军人物的概念与特点
        第四节 领军人物在创新团队中的价值
    第三部分 王智彪教授的“生物医学超声团队”
        第一节“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及王智彪团队介绍
        第二节 对王智彪教授的深入访谈
        第三节 团队主要成员深入访谈
        第四节 访谈分析
    第四部分 新时期下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的培养
        第一节 我国科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新时期下创新团队的培养
        第三节 新时期下领军人物的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论文情况

(9)向“百杰”致敬——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结果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马必学
文立创
王岩
王毅
王永生
王志电
王国庆
王贤刚
王亮伟
王晋文
王殿英
王福利
卢西宁
卢仁华
史亮
田和平
史忠健
刘晓
刘中慧
刘春佳
吕光军
华康清
孙伟宏
孙俊台
江村
江瑜彦
汤玉清
邬宪伟
阳欢
余丽明
吴现才
张亢
张大好
张云生
张文兵
张方明
张念蒙
张香永
李华
李五聚
李认清
李少鹏
李兴旺
李灿佳
李怀柱
李群先
肖仁政
杨一木
杨乐文
汪义成
汪秀丽
陆建平
陈文华
陈华兵
陈明非
陈林德
陈金国
陈晓军
陈锡畴
周启垠
孟保和
林虎
林瑞振
苗秀方
范文明
范利仁
单津辉
金笃孝
金喜福
侯文廷
俞仲文
俞守能
律国辉
胡润奎
荣标
贲志宇
贺士榕
贺健强
赵明
赵宗能
徐定军
徐新生
徐恒亮
聂鹏
夏昌祥
郭辉
高军民
阎图强
黄若凡
崔效杰
蒋培福
温景文
谢君立
雷志辉
翟轰
缪立德
魏崴
滕秀芝

四、刘清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数”为马七十载 星辰大海在路上——记西华师范大学数学学科[J]. 杨戈. 科学中国人, 2020(15)
  • [2]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十次留学潮[J]. 姚蜀平. 科学文化评论, 2015(02)
  • [3]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4]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研究 ——创业型大学的视角[D]. 成春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5]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D]. 吕京.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6]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王智彪团队的启示[D]. 王冬.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4)
  • [8]志存高远 胸怀苍峦——记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J]. 赵艾筠. 科学中国人, 2006(06)
  • [9]向“百杰”致敬——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结果揭晓[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5(21)
  • [10]刘清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J]. 西南石油学院科研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06)

标签:;  ;  ;  ;  

刘庆友教授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