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

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

一、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论文文献综述)

梁琦[1](2020)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三提五统”的资源提留方式向农村提取资源,并通过高度组织化的村级组织完成资源汲取,村级组织具有强制度性权威,村级组织代表国家的行政意志直接和村民打交道而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2003年国家税费改革以后,国家从农业资源中汲取工业化建设资本转为向农村输送公共品资源,大量资源下乡,一方面,乡镇基层政府的收益基础发生了改变,由此也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资源,而不是关心村庄中的资源、公共事务和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基层政权走向“悬浮”。另一方面,村级自治组织的治权开始衰落,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资源和动力不足,越来越多的村庄走向私人治理路径。在国家制度供给能力不足,村庄治权衰落的背景下,许多资源稀疏的一般农业型村庄,其村级组织的配置性权威丧失,村干部只能靠在村内“表面公平潜在的利益攫取”、“针对性的私人动员”、“拉关系、套近乎、讲感情”的私人协商方式抑或是“消极作为”、“不出事逻辑”、等私人治理逻辑来积累治理资源,另一方面,乡镇政府的管控也使得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没有培育起来,乡村共同体的利益连带关系发生改变,村级组织没有培育起治理能力,造成了动员困境、项目落地困境、公共性萎缩困境等问题,此外,村庄的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并没有培育村庄公共性而仅构成村庄私人关系的聚合,这些因素在村庄内的合力就构造了该村的私人治理,应该看到该村的治理逻辑是一种“去权威生成机制”而无法生产出农村治理现代化所需的体系与能力。基于此,本文运用深描和比较的手法,运用丰富的经验材料分别从两个村庄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村民小组、普通村民、钉子户等不同村庄力量的行动逻辑、参与过程以及扮演角色来呈现同样为资源稀疏的农业型村庄,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不同的基层治理实践机制和结果,以及竹村在私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治理困境、河村的制度公共性激活村级治理。具体来说,竹村村级私人治理逻辑主要存在着制度权威衰落困境、治理资源缺乏困境、村庄利益分化困境等,而河村主要动用了“制度动员、价值动员以及舆论动员”、“村—组—湾"三级治理架构”、“五议两公开”等再造公共性的规则,通过对两个村庄治理逻辑的对比,从而探讨私人治理对国家政权合法化的冲击、村级组织的治理困境、以及激活村庄治理公共性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经验资料,本文通过对资源禀赋上相近但治理逻辑相异的两个村庄的比较分析来揭示私人治理的运用在基层治理中的困境,并试图通过针对性的动员逻辑再造村庄公共性,其目的主要有:其一、在治理资源和治理权威绝对衰落以及治责结果化导向下,私人治理治理过程中不仅大量耗散村庄资源增加治理成本并进一步压缩治理的空间,还割裂了村庄的完整性和村治主体之间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治理困境。其二、探讨如何发挥村民在治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促成国家资源与村庄真实需求对接从而再造村庄内生的公共性进行“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动员与激活村民主体化的民主协商机制;其三、探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和国家大量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占主体的农业类型村庄的治理能力以及治理体系建设如何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其四、对再造村庄公共性的意义与对国家-农村社会-农民关系之间的探讨,并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一点经验之谈。其五、结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解读以期能成为有价值的参考。

王玉珂,门玉英,向军,程斌,张玉佳[2](2014)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特征及其发展现状研究》文中指出介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研究意义,明确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包含的领域,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特征以及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构建现状、研究方法和构架进行阐述;总结国际上构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成功经验,指出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政策研究方向。

于辉[3](2012)在《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科研基础条件是为了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所需要的科学实验条件与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通过加强投入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以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在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规模已经占农业科研机构总支出的1/4,成为农业科技投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强该领域研究,对于新时期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科技创新、公共财政、绩效评价等理论,对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丰富内涵与加强投入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充分论述;通过甄选科研基础条件的狭义定义及统计口径,确定《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为主要数据来源,系统分析了1986—2009年农业部系统内科研机构的科研基础条件投资规模、结构、强度等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利用专家打分法、生产函数法(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及SUR估计方法等,建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系数,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及对比验证;结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案例研究与高校条件投资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思路框架与政策建议。全文主要结论:一是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波动性大、发展不均衡,整体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即“十一五”前4年投资占近24年总投资的40%以上,投资强度达到0.36。二是与农业科技投入相比,基础条件建设对政府投资依赖性更强,政府投资占83%,受政策影响大、公益性更强,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是主要资金来源,但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三是投资结构不合理、受影响因素多,存在投资流向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未按农业资源布局与科研需求分布,种植业比例偏高(65%)而其它产业偏低、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部属单位改善最快、地市属单位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四是基础条件投资效果明显,是科研机构产出能力的单向因果关系,滞后4年时格兰杰检验系数最显着,其中土建投资作用明显(系数为0.39),高于仪器设备投资作用较多(系数为0.12)。五是部属单位的科技产出基本能力最强(系数为11.99),依次是省属(4.71)和地市属(1.28),案例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六是新时期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入,必须以提高投资效果为目标,以改进投资结构与方式为重点,建立持续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着力加强部属单位投入,与农业资源布局及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确定合理比例的投资项目类型等,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王再文[4](2006)在《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重新开始扩大,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与东、西部地区比较,“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呈现一种持续下降的塌陷趋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不仅影响了“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呢? 事实上,“中部塌陷”的发生是与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紧密联系的,是我国区域经济各自发展在某一阶段的一种现象。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区际差异的形成与演进的理论框架。不同区域由于制度条件与资源禀赋的不同,分工程度及其演进过程就会有明显差别;而后者又导致了区域间发展阶段转换的时间差别,这就使得区域间发展差异处于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当一个先进入起飞阶段的区域开始加速增长时,后进的区域还处于减速增长阶段,这样它们之间的人均真实收入和增长率的差距就会扩大;当后者进入起飞阶段而前者达到成熟增长阶段时,它们之间的人均真实收入和增长率的差距就会缩小。 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迁过程进行历史性考察与分析,给出了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变化趋势。(1)制度变迁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一直处于一个下降通道中,市场化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显然下降;(2)基于要素禀赋的外生比较优势虽然仍然起着基础作用,但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影响已逐渐弱化;(3)内生比较优势的影响则持续上升。因此,要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既要强调制度变迁与要素禀赋的影响,更应该注意内生比较优势的作用,从政策层面来看,这意味着培育区域的自生能力至关重要。 所谓的培育区域自生能力就是发展与该地区要素禀赋结构较为一致的产业结构,且从长期来看,这种产业结构应当有利于中部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那么,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与其比较优势的一致性如何呢?这种一致性能够支撑其实现自身崛起的目标吗?如果不能,又该做什么样的选择呢?本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上述问题。 无论是从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来看,都不存在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因素,相反,在某些领域中部地区还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包括区位资源、能源原材料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都具有特殊优势。 (2)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其农业剩余劳动力极为丰富,即使考虑到人力资本差别的影响,中部地区在劳动力资源上仍有一定优势。(3)虽然在创新能力与资本上中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劣势并不是绝对的。这就意味着,在制定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时,不应过分夸大资本与

韩记[5](2006)在《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饲料行业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临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由于饲料制造行业的低进入障碍和低退出障碍,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并趋向微利状况。整个行业正处于一个日益动荡不安的行业链环境之中,经营风险成倍地放大,原料行情扑朔迷离,动物疫情打击饲料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饲料制造企业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大型饲料企业利用已经相对做大的优势“实行纵横一体化发展战略”获取对中小型饲料企业的压倒性全面竞争优势。作为中小型的饲料制造企业来说,出路何在?如何应对诸多不可抗力的风险?国外饲料企业的发展经验和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跳出饲料做饲料”,如进入上游的油脂行业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本文以饲料行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饲料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结构分析入手,结合C饲料制造企业的战略环境关键因素,采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归纳了饲料行业发展的优势、弱势和面临的外在机会和威胁。分析C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行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以收购兼并等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进入油脂行业的战略选择、技术战略、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1.C饲料公司可以进入油脂业;2.进入后的竞争策略应采用低成本战略下的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建立面向云、贵、川的区域品牌。本文不仅对于C饲料制造企业解决发展思路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其他饲料制造企业和整个饲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叶长卫[6](2005)在《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这一新时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经济工作的重点,同时这一时期对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发展区域化、农业经营产业化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一切都要求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在此新背景下,农业产业化这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并且在山东、浙江等地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农业产业化甚至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之后的第三次农村革命。与其同时随着产业化理论的逐渐完善、产业化实践中种种不协调问题的凸现,合作经济组织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弥补产业化经营不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从理论上讲,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对伴生兄弟,互有需要,互相促进,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经济基础,两者协调发展会实现双赢的目标。同时,两者的发展又都有利于推进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促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完成与实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合作社,实际上涵盖了合作经济组织除了农业保险与信贷功能以外的所有经营内容,是农村最具优势的合作经济组织。从历史发展来看,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历来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央对供销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视,1995年中央5号文件、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以及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都曾明确地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了供销合作社。显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已成为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0世纪末以来,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现在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中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经营不能有效地与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供销合作社嫁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于促

谢九[7](2004)在《天发系归来》文中提出ST天发面临的政策限制已经打破,天颐科技因政策支持不力导致的资金瓶颈已经疏通,集团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正在悄然展开……历经风雨之后,天发集团能否迎来企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二、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论依据
        1.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村治中的国家-社会二元理论范式
        1.3.2 村治中的实体论研究视角
        1.3.3 分析范式转向: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
        1.3.4 村治困境与村庄公共性的研究
    1.4 篇章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核心概念
        1.5.1 个案访谈法
        1.5.2 参与式观察法
        1.5.3 核心概念
    1.6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1.6.1 分析框架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村庄社会经济基础:浙西南部竹村与鄂东北部河村概述
    2.1 浙西南部竹村概况
        2.1.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2.1.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2.1.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2.1.4 小结
    2.2 鄂东北部河村概况
        2.2.1 村庄区位与家计模式
        2.2.2 村庄结构与户族类型
        2.2.3 村治主体与班子结构
        2.2.4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镇政府的行动角色:两个乡镇不同的表达
    3.1 行政压力向下传导与自利性表达:林乡政府的行为逻辑
        3.1.1 水库移民的遗留问题
        3.1.2 项目进村初期的“拉资跑项”、村级债务
        3.1.3 从“跑”到“分”的自利性项目资金分配
        3.1.4 运动式治理与村庄社会的接轨
        3.1.5 “一票否决”的任免考核
    3.2 治理现代化下的精细化、留痕化:泉镇政府的行为逻辑
        3.2.1 早期结果考核的“计划生育”政策
        3.2.2 治理现代化时期的运动式治理
        3.2.3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考核
    3.3 小结
第四章 村级组织的比较:被困的私人治理与公共性再造
    4.1 多方被困的治理:浙西南部竹村的村级组织
        4.1.1 从一项村庄公共品说起
        4.1.2 私人治理的村干部寡头
        4.1.3 无行动能力的村民小组、村民代表
    4.2 鄂东北部河村的村级组织:多元的治理主体
        4.2.1 “五议两公开”公共性再造的场域
        4.2.2 村治主体的“两个原则”与“四个特性”
        4.2.3 治理下沉与小组善治的村民小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被动员群众的比较:私人治理与公共性激活的呈现
    5.1 私人治理下的利益群体:浙江竹村的农民群众
        5.1.1 嵌入在土地利益里的“硬”钉子户
        5.1.2 两头游走的政治投机分子
        5.1.3 村庄中的“软钉子”与牟利群众
    5.2 激活公共性的治理群体:湖北河村的农民群众
        5.2.1 在公共话语场域被磨“软”的钉子户
        5.2.2 双向的村务反馈与村庄决策的普通村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私人治理:对治理困境发生机制的解读
    6.1 私人村治主体与配置性权威资源丧失
    6.2 村庄治理空间与乡镇政府的管控逻辑、村治自主性
    6.3 项目进村困境与项目争取和落地的私人治理
    6.4 私人关系建构的村庄社会基础、公共生活与仪式活动
    6.5 小结
第七章 公共性再造:一种“找回群众”的治理机制
    7.1 制度动员:公共场域、精英吸纳、多元村治主体与治理身份
        7.1.1 公共场域再造
        7.1.2 精英吸纳逻辑
        7.1.3 村治主体多元化
        7.1.4 治理主体的多重身份
    7.2 价值动员:“公心”评价体系、内生价值与自主参与
    7.3 舆论动员:集体舆论对少数钉子户的压制
        7.3.1 舆论动员
        7.3.2 对钉子户的治理
    7.4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8.1 村治逻辑核心机制:比较与归纳
        8.1.1 两村乡镇政府的治理逻辑比较
        8.1.2 两村村干部治理逻辑比较
        8.1.3 两村村民小组治理比较
        8.1.4 两村找回村内群众的逻辑比较
    8.2 对找回群众理路的探讨
        8.2.1 吸纳逻辑
        8.2.2 消解逻辑
        8.2.3 动员逻辑
    8.3 从私人治理逻辑的发生机制视角对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8.3.1 制度权威衰落困境
        8.3.2 治理资源缺乏困境
        8.3.3 村庄利益分化困境
        8.3.4 应对私人治理的思路
        8.3.5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8.3.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8.4 再造村庄治理公共性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8.4.1 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性内涵
        8.4.2 制度公共性在不同层面的价值
        8.4.3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探讨
    8.5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2)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特征及其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理论基础
    1. 1 产业链发展起源
    1.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内涵
    1.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1. 4 构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重要意义
        1. 4. 1 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理论体系的完善
        1. 4. 2 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2. 1 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2. 2 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 3 国内不同地区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3. 1 东部地区
        2. 3. 2 中部地区
        2. 3. 3 西部地区
3 结论

(3)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科研投资研究
        1.3.2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研究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
        2.1.2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
        2.1.3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
    2.2 系统科学理论
        2.2.1 主要内容与发展
        2.2.2 系统科学与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
    2.3 公共财政理论
        2.3.1 主要内容与发展
        2.3.2 公共财政与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
    2.4 科技创新理论
        2.4.1 主要内容与发展
        2.4.2 科技创新与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
    2.5 绩效评价理论
        2.5.1 主要内容与发展
        2.5.2 绩效评价与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
    2.6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政策体系
        2.6.1 政策体系的构成与发展
        2.6.2 政策体系的历史演进与作用
    2.7 小结
第三章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总量与结构分析
    3.1 统计口径比选
    3.2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规模分析
        3.2.1 绝对规模分析
        3.2.2 相对规模分析
    3.3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结构分析
        3.3.1 投资的主体结构分析
        3.3.2 投资的区域结构分析
        3.3.3 投资的部门结构分析
        3.3.4 投资的隶属结构分析
        3.3.5 投资的项目结构分析
    3.4 影响投资规模与结构的因素分析
        3.4.1 宏观因素的影响
        3.4.2 微观因素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分析—基于科研产出能力
    4.1 科研产出能力
        4.1.1 科研产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1.2 指标计算方法
        4.1.3 指标体系的再说明
    4.2 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评价模型
        4.2.1 指标设定
        4.2.2 模型选择
        4.2.3 数据选择与处理
    4.3 模型的实证分析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模型估计和结论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4.4 小结
第五章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案例研究
    5.1 中国农业科学院概况
        5.1.1 基本情况
        5.1.2 发展成效
        5.1.3 发展目标
    5.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基础条件投资与建设
        5.2.1 科研基础条件投资规模分析
        5.2.2 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结构分析
        5.2.3 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分析
        5.2.4 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与存在问题
    5.3 高校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比较分析
        5.3.1 我国高校科研基础条件投资分析
        5.3.2 美国高校科研基础条件投资分析
        5.3.3 英国高校科研基础条件投资分析
    5.4 对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启发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思路探讨
    6.1 指导思想
        6.1.1 强化国家意志与投资主体地位
        6.1.2 把机制体制改革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6.1.3 以效益为准则,把握好存量与增量、规模与结构的关系
        6.1.4 利用现代理念与手段创新管理
    6.2 基本原则
        6.2.1 顶层设计,分级管理
        6.2.2 突出重点,集聚优势
        6.2.3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
        6.2.4 完善链条,匹配功能
    6.3 建设目标
        6.3.1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机制
        6.3.2 建立保障有力的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支撑体系
        6.3.3 建立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农业科研基础条件管理运行机制
    6.4 重点领域与主要建设任务
        6.4.1 重点领域
        6.4.2 主要建设任务
    6.5 保障措施
        6.5.1 加强立法保障
        6.5.2 强化组织协调
        6.5.3 加大财政投入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加大财政投入,是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整体水平的基本策略
        7.1.2 快速、不均衡性增长,是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主要特征
        7.1.3 优化投资结构,是新时期加强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工作重点
        7.1.4 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效果明显,其中土建项目投资作用更大
        7.1.5 以提高产出能力为目标,部属科研单位是优先支持对象
        7.1.6 以中国农科院为代表的国家队,其科研基础条件投资的效果最显着、特征最明显
        7.1.7 农业科研单位与高校在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上区别明显,两者应相互借鉴
    7.2 政策与研究建议
        7.2.1 要坚持以投资效果为目标,加强投入力度,改进投入结构与方式
        7.2.2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研基础条件的开放和共享
        7.2.3 建立与完善相关统计与评价制度,确保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 .
        7.2.4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本文的写作背景
        1.1.1 中国的区域:划分与含义
        1.1.2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描述
        1.1.3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1.2 本文的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2.1 中部崛起观点综述
        1.2.2 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1.2.3 本文的基本框架结构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
2 区际差异形成的研究现状述评
    2.1 我国区域差异的形成及变化趋势
    2.2 我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
        2.2.1 基于制度因素的解释
        2.2.2 基于要素禀赋的解释
        2.2.3 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视角
    2.3 国外有关区域差异形成的研究现状述评
        2.3.1 趋同假说
        2.3.2 趋异假说
        2.3.3 阶段性假说
    2.4 本章结语
3 理论构建:地区差距形成的原因
    3.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3.2 分工与技术进步
    3.3 分工的形成与演进
        3.3.1 比较优势与分工
        3.3.2 制度变迁与分工
    3.4 比较优势、制度落差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阶段分析
    4.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4.2 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年)
    4.3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5年)
    4.4 ‘七五”时期(1986-1990年)
    4.5 “八五”时期(1991-1995年)
    4.6 “九五”时期及“十五”前期(1996-2002年)
    4.7 “十五”后期(2002-2005年)
    4.8 本章结语
5 中部地区的要素结构现状
    5.1 自然资源
        5.1.1 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
        5.1.2 中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
        5.1.3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
        5.1.4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势
    5.2 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5.3 创新能力
    5.4 资本
    5.5 本章结语
6 中部地区的产业选择战略
    6.1 中部地区的产业状况
        6.1.1 中部地区产业概况
        6.1.2 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6.1.3 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6.1.4 小结
    6.2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问题
        6.2.1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6.2.2 重型化产业结构分析:以山西为例
    6.3 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6.4 本章结语
7 充分利用特色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7.1 特色要素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
    7.2 依托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7.2.1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7.2.2 依托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7.3 依托能源原材料资源,发展重型产业
        7.3.1 中部地区发展重型产业的历史逻辑
        7.3.2 以汽车产业为例
    7.4 利用区位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7.4.1 现代物流产业的特征
        7.4.2 中部地区物流产业现状分析
        7.4.3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议
    7.5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现代旅游产业
        7.5.1 现代旅游产业的特点
        7.5.2 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7.5.3 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建议
    7.6 本章结语
8 政策支持
    8.1 坚持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战略
    8.2 跳出政策依赖,着力制度创新
    8.3 本章结语
9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5)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C 饲料制造企业及其扩张战略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C 饲料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2.1 国际饲料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2 国内饲料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3 C 饲料企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2.4 C 饲料企业的内部条件分析
第三章 C 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3.1 油脂行业及其分析
    3.2 C 饲料企业进入油脂行业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3.3 C 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产业方案选择
第四章 C 饲料制造企业进入油脂行业后的运作模式
    4.1 企业竞争战略
    4.2 目标市场的选择
    4.3 产品的市场定位
    4.4 营销组合战略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有关供销合作社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动态及国际借鉴
    第一节 国内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国外供销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简介
    第三节 国外的典型案例借鉴
第三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第一节 新时期湖北省农业发展背景
    第二节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第四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实践和成效
    第一节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成效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供销合作社为载体的实践和成效
第五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第六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
    第一节 互动机制建立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互动机制的启动环节:动力机制及其整合
    第三节 互动机制的中间环节:互动模式及其构建
    第四节 互动机制的最后环节:绩效评价机制及其设计
第七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第一节 主要原则
    第二节 主要对策
第八章 宜昌市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宜昌市供销合作社参与产业化运作的历程
    第三节 宜昌市供销合作社参与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私人治理困境与公共性再造 ——基于浙江竹村与湖北河村基层治理实践的比较研究[D]. 梁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3)
  • [2]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特征及其发展现状研究[J]. 王玉珂,门玉英,向军,程斌,张玉佳. 科技管理研究, 2014(09)
  • [3]我国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效果研究[D]. 于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4]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D]. 王再文. 西北大学, 2006(11)
  • [5]C饲料公司进入油脂业的模式及运作研究[D]. 韩记.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6]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 叶长卫.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2)
  • [7]天发系归来[J]. 谢九. 新财经, 2004(01)

标签:;  ;  ;  ;  ;  

湖北“双低”油菜产业蓄势待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