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

“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

一、“栖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21)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丹寨苗族蜡染服饰之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丹寨排莫村作为苗族蜡染发源地,有着“东方第一染”之美称,是研究蜡染文化与技艺的重要地区,当地白领苗族也被称作是最后的鸟图腾部落。蜡染服饰更是其千百年历史、文化传承和流变的见证者,是其蜡染文化和工艺的传承媒介和展现载体,具有深厚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本文以生态美学为视角,以丹寨小镇、排莫、排倒村等地的白领苗蜡染服饰为样本,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考察法、跨学科研究法等,重点围绕丹寨苗族蜡染服饰生成的生态文化环境、材料与工艺、图案与色彩、装饰与形制进行考察分析,探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乐知天命的人生态度、敬天地尊伦序的生态智慧与观物比德的审美方式,从而揭示丹寨苗族蜡染服饰造物建构之生态审美文化特征。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生态美学理念与丹寨蜡染组合方式进而活化应用,提升设计价值。丹寨蜡染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载体,凝聚了民众对多子多孙的情感渴望,其蜡染手工艺作为一种生活传统及本土经验性呈现,于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中传达生态美的本质,于生态整体系统之构建中确认生态美的价值,凝聚着“和谐共生、崇生尚美、敬物尚俭、惜物节用”的生态美学关系的思考实践。研究表明,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丹寨苗族蜡染服饰的创新设计研究,需要生态美学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究,从而确认迈向绿色可持续文化的丹寨苗族蜡染服饰生态美学设计实践对于构建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存在观、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观具有运用与启示意义。

李传欢[2](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于菁竹[3](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提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萧洪恩[4](2019)在《比较研究与回归本然:侗族哲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侗族哲学研究走过了40多年的探索历程,其中经历了内在的几个发展阶段,从初始比较研究中的范式取用,到对侗族文化进行系统的哲学解读与分析,再到后来的回归本源(回归本然)的去"帽",侗族哲学研究形成了一种新的境界:从侗族文化本身的内容中去发现民族自身的哲学文化精神与思维智慧。自然,侗族哲学研究在具体阐述上也仍然没有脱离既有的哲学研究的内容范围,而是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丰富。

杨雨点[5](2019)在《傩戏“咚咚推”表演传统与侗族村落日常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傩戏是从傩文化母体中脱胎而出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较为常见的民间戏剧形式之一,它与傩祭相伴相生,在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中主要承载着驱鬼逐疫、祈福禳灾的文化功能。流传于湘西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镇四路村天井寨的傩戏“咚咚推”,长期影响着这一方乡土村落的日常生活方式,并成为天井寨侗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在地化”的民间表演传统。文章以侗族傩戏“咚咚推”作为田野研究个案,在认真搜集、整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天井寨进行田野考察,主要探讨了傩戏“咚咚推”在当代乡村社会的具体传承方式和运作机制,剖析了傩戏“咚咚推”表演传统与侗族村落日常生活之间的勾连,重点从当代社会的节日狂欢展演中考察了傩戏表演传统在村落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复兴与再造。文章将傩戏“咚咚推”视为天井寨侗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针对傩戏表演的抽象、孤立、静止之记载文本还原于具体丰富的、动态的、现实村落语境中的“社会行为”,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去考察“咚咚推”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及其实践,这一研究视角是对傩戏研究走出艺术学本体研究和“文化遗留物”研究局限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傩戏研究的学术路径。本文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傩戏“咚咚推”,始终处于被重构、再生产的动态过程之中,其背后意味着民间表演传统的复兴与再造,彰显出国家、地方、民间等多方力量的多重制衡关系,并在村落日常生活实践层面持续发挥着重要的涵化作用。其次,以侗族傩戏“咚咚推”为中心的民间表演传统,对乡土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产生着持续影响,并在传承、运作过程中塑造着这一侗族村落的生活文化传统。伴随着天井寨的傩戏艺人相继年老离世以及侗族语言生活环境的日益剥离,傩戏“咚咚推”的表演传统形态在今后或会逐渐消失,抑或是会被一部分人重新赋予新的艺术与文化内涵,并加以利用、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化记忆方式。但无论是传统的傩戏“咚咚推”,还是被赋予非遗名号的傩戏“咚咚推”,本质上都是天井人娱乐生活或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也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天井寨侗民的集体情感。从文化资本来说,不同阶层的群体持有不同的立场,他们从中获取不同的传统资源,在当下混用,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应当看到,傩戏“咚咚推”作为一种活在当下的民俗事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段,或盛或衰,或显或隐,这可能原本就是天井寨侗民理所应然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对于研究者而言,与其指手画脚地提出保护对策,不如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去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才能真正解读民众传承民俗文化传统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

向芳[6](2019)在《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研究》文中提出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是苗族神话中的一支,它不仅以神话表述的形式揭示苗族艺术的起源,其自身也是艺术,具有涵咏不尽的审美价值。在关于苗族服饰、歌舞等诸多艺术形态如何产生的表述中,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始终秉持着苗族艺术起源的“神话说”观念,在此观念基础上,苗族艺术的生成发展、传承演绎均因根植于族群神话的丰沃土壤,而呈现出与起源神话相类似的、古朴悠远、韵味无穷且独具风格的审美特征。根据现有的苗族艺术起源神话资料,从神话文本的情感维度出发,论文将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感恩神灵说”,包括神灵直接参与的“神创”/“神赐”艺术与神灵间接参与的“神感”/“灵启”艺术两部分;二、“纪念祖先说”,细分为“追怀祖先品德之艺术”和“颂扬英雄功勋之艺术”两大类;三、“祭祀娱乐说”,因祭祀对象的不同又有“尚巫鬼、娱人间”的娱乐型艺术及“祈祝福、禳灾祸”的祭祀型艺术之分。三类神话虽在情感指向上各有侧重,但情感又因族群集体信仰而内在统一于“神话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之中,故此,“神灵”之于苗族艺术的起源,始终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底色和终极解释。论文认为,结合古今文献资料以分析苗族的日常生活、节庆仪式与礼俗规范,亦能见出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在苗人的日常行为、仪式活动及文艺创作中扮演着影响支配、表现诠释、支撑启示的重要角色。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在与本族群艺术或艺术性活动的交流互动中,彰显了艺术起源神话自身蕴含着的神圣性、神秘性、典范性的审美特征。

潘洌[7](2018)在《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吴丹[8](2017)在《黔东南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岜扒村作为黔东南地区典型传统侗寨,具有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体现出侗族特有的人与自然互为和谐的栖居图景。然而,水井、堰塘、排水渠等传统水基础设施及水环境格局如今却面临废弃危机。那么,岜扒村传统水基础设施如何换发青春,其中蕴含的乡土智慧如何得以传承,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归纳总结等方法,挖掘岜扒村传统水基础设施中以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呈现的乡土智慧,针对当前村寨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诸如水污染严重、不能满足村民日常需求等问题,剖析传统水基础设施面临废弃的关键原因是人口剧增导致水面积被侵占、道路建设导致水流动被中断,流水自净的能力逐渐瓦解等,加之水源不足及现代化工产品的进入,传统水流程已不能带动水流进行污水净化。通过乡土智慧的保留与价值评析及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研究,总结出最大限度修复传统水基础设施后所能达到的运行效果,此时仍不能完全承载现有污水量时,适度引入现代生态技术,最终得到一套可行的、适合传统侗寨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主要研究结论:(1)传统水基础设施蕴含的乡土智慧有保留价值,可从扩展水面积、延长水流程、增加水深、植物与生物组合等方面进行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2)最大限度修复传统水基础设施后运行效果不能达标,可通过融合现代生态技术予以传承;(3)有助于类似侗寨水基础设施修复,但依然面对着我国农村水基础设施规划相关规范、标准的挑战。但传统机制的修复后的运行效果仍需时间的验证,对于逐步改善当前单一标准衡量乡村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具有支撑作用。

石玉昌[9](2017)在《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文中提出清水江流域贵州、湖南两省区2013年统计贫困人口1385万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脱贫需求迫切等问题突出。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但清水江温润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文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清水江流域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一对矛盾当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清水江流域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自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都是整个流域物质流通的主要渠道。明朝时期“皇木进京”促进了当地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繁荣发展。庞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以及活立木蕴藏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汇聚于此,形成了以清水江这条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水上丝绸之路”。木材贸易自清水江中下游运往荆楚、江淮等地,木材的向外流通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回流格局,形成了清水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并存模式。资金流通带动到了银号、银行、典当行的发展;人才汇聚一方面是形成了以区域商团为纽带的会馆、商行,另一方面,人才汇聚也促进了书院教育在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长和发展。多种经营并存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也促成了清水江文书契约的法制社会格局。1998年天然林禁伐,清水江这一林业核心经济区没有了木材贸易的支持,经济遭遇了滑铁卢。但是,在长期的木材贸易影响下,一些小商品经济和江边贸易还依然存在。到了2003年,三板溪电站投入建设并全段截流,清水江木商经济及其带动出来的附属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不单核心经济体消失了,而且连流通通道也截断了,整个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变缓,临江的村落情况尤为严重,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经济的问题,社会、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两次变革,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从繁荣的经济中瞬间变得萧条,人们在这种人为的变化下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贫困程度也不断在加剧。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清水江流域受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条件制约,经济水平一直处于现代经济的边缘地带,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一条虚拟的流通渠道形成。线上的信息流通与线下的物流结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资源转变为商品流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清水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持,也为少数民族“造血式”脱贫带来了契机。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必须要与人口、资源、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下,理念、技术、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也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为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提出了包括经济转型教育、生态开发与保护教育、互联网应用教育等新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新的“下乡运动”带动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地方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兴起,这些经济组织的运行又反推了农村、农民、农业的良性转变。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的现代性转变符合时代与地区发展规律,扩宽了农民的眼界,也促进了农民自主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个人基本素质,进而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造血式”脱贫模式。清水江流域扶贫成效甚微的症结所在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内生的发展视角,扶贫过程中越俎代孢,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经济植入,这种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支持的“养分”,而使得清水江流域的扶贫攻坚陷于重重围城之中。要实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脱贫,须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治贫先治愚,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进行生态脱贫突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木商经济”中的江上流通带动的经济繁荣与“互联网+”网上流通的相似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清水江流域经济生态的支持。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参照的系统分析下,本研究从资源、文化、人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可能性,从教育需求入手探讨清水江流域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向,概括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进一步通过案例建模,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培养中的教育内容、路径和方法,进而构建了与少数民族教育生态相契合的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以期能能过教育实现整个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突围。本研究的创新探索在于:(1)提出了互联网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研究主题和视角;(2)提出并证明了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及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3)使用大量数据和样本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持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造血式”脱贫面对的契机以及存在的问题;(4)提出并证明了教育生态失衡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原生场和次生场,指明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目标及变革;(5)用位育理论提出了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认知习惯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本研究从文化适应与教育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下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挖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教育的影响,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范畴,各级各类教育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平衡过渡的。教育对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支持不是单一的某一级或一类教育可以实现,它是伴随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既服务于这些因素,同时也被这些因素推动。本研究迫于脱贫的强烈需求,只选取了校内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农民教育作为分析要素,对整个教育的系统梳理还存在不足。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互联网教育的多向度发展,本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的走向分析也还存在一定缺陷,期待后续研究能有所突破。

刘宗碧,许瑞芳[10](2016)在《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侗族的历史发展相对滞后,对历史现象的把握没有规律性的理论形态知识。历史观是通过"雾生""卵生""傍生""投生"这样的文化阐释中反映出来,涉及了创世、人类诞生、人类本质和终极关怀的推测和叙述。由于这种理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支撑着侗族生态伦理的建构和实践。首先,侗族把人看成是"栖居"于自然之中的一分子,抑制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其次,"投生"的物种交叉循环设定,使自然界中"异类"包含着"同类",有力支持人与自然物之间给出的亲缘性价值关系的设定,限制相应的物种伤害性利用,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其三,"投生"转世中物种身份性的业缘差异追求,形成向善的理念和行为习惯并投向自然界。

二、“栖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栖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美学视域下丹寨苗族蜡染服饰之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丹寨苗族蜡染的生成环境
    2.1 地理沿革与自然环境
    2.2 人口分布
    2.3 生产活动
    2.4 村寨社会组织
3 丹寨排莫村白领苗族蜡染服饰田野考察
    3.1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概况
    3.2 丹寨蜡染服饰之材料与工艺
    3.3 丹寨蜡染服饰之纹样与色彩
    3.4 丹寨蜡染服饰之形制与装饰
4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中的生态美学表达
    4.1 生态美学概述
    4.2 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
    4.3 乐知天命的人生态度
    4.4 敬天地尊伦序的生态智慧
    4.5 观物比德的审美方式
5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的生态美学与创意设计
    5.1 生态美学之创新设计实践分析
    5.2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5.3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创新立足于本土与现代的必要性
    5.4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创新设计的思路与原则
6 丹寨苗族蜡染服饰的创新设计方案
    6.1 设计理论指导
    6.2 总体设计方案
    6.3 制作过程与成品演示
    6.4 设计制作中的不足与展望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2)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回顾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一、原乡与乡愁
        二、文化容器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一、聚落型
        二、田园型
        三、生态型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比较研究与回归本然:侗族哲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侗族哲学研究内容的范围界定
二、侗族哲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三、侗族哲学研究范式的形态转换
四、侗族哲学形态研究的价值衡定

(5)傩戏“咚咚推”表演传统与侗族村落日常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村落生活空间与傩戏“咚咚推”历史溯源
    第一节 傩戏“咚咚推”生成的村落生活空间
        一、自然地理空间
        二、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空间
        三、节日、信仰与游艺空间
    第二节 侗族傩戏“咚咚推”的历史溯源
        一、“宗族迁徙说”
        二、“铜鼓缘起说”
        三、“辰河高腔说”
第二章 侗族傩戏“咚咚推”的表演传统
    第一节 村落集体记忆与傩戏演出时空
        一、寨中墟场与“起事”记忆
        二、演出时间: 农闲时节或自主自发
        三、演出空间: 庙祭空间与“雾云戏场”
    第二节 傩戏“咚咚推”的祭祀仪式与演剧形态
        一、祭祀仪式: “开台”与“收台”
        二、傩戏“咚咚推”的演剧形态
    第三节 “跳戏”: 傩戏表演传统的剧目阐释
        一、“跳生活”: 傩戏剧目的生活叙事
        二、“跳信仰”: 傩戏剧目的神圣叙事
第三章 傩戏表演传统与村落日常生活实践
    第一节 生活疏离: 流动的表演传统
        一、傩面的变更与戏场的流动
        二、傩戏的遭遇与主体的坚守
    第二节 文化重构: 主体与他者互动下的表演艺术
        一、与知识生产过程的互动
        二、对“非遗保护”话语的迎合
        三、积极借力宗族与社会力量
    第三节 冲突: 村落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资源争夺
        一、村落内部的资源争夺
        二、村落外部的资源征用
第四章 节日狂欢: 傩戏表演传统的当代复兴与再造
    第一节 孝梅节与“六月初一”的由来
    第二节 傩戏“咚咚推”表演仪式的组织
        一、以天井寨傩戏班为主力
        二、民间“文化专家”的参与
        三、国家的“在场”与地方的扶持
    第三节 狂欢中的仪式表演流程与交流元素
        一、节庆展演的场景筹备
        二、节庆展演的迎宾仪式
        三、声音的造势: 坪地赛锣
        四、神圣空间的构建: 傩祭仪式
        五、展演舞台上的傩戏“咚咚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苗族艺术研究
        二、苗族神话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揭示苗族艺术起源的神话
    第一节 起源神话与艺术起源神话
        一、起源神话
        二、艺术的起源与神话
        三、艺术起源神话
    第二节 苗族及其族源神话
        一、汉史典籍对苗族起源的记载
        二、苗族古歌关于族源的追忆
        三、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
    第三节 苗族艺术起源神话与苗族艺术的关系
        一、苗族艺术的起源:“神话说”
        二、苗族艺术的历史发展:“神话滋养论”
        三、苗族艺术的现代呈现:“神话演绎论”
第二章 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类型
    第一节 “感恩神灵说”
        一、苗族的神灵信仰及其艺术起源神话
        二、直接参与:神创/神赐的苗族艺术
        三、间接参与:神感/灵启的苗族艺术
    第二节 “纪念祖先说”
        一、苗人的崇祖意识与其艺术起源神话
        二、追怀祖先之德的苗族艺术
        三、颂扬英雄之功的艺术
    第三节 “娱乐祭祀说”
        一、苗族的祭祀风俗及其艺术起源神话
        二、娱乐:“尚巫鬼”与“娱人间”
        三、祭祀:“祈祝福”与“禳灾祸”
第三章 苗族艺术起源神话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神圣性:日常生活中的神性光辉
        一、铜鼓——“诸蛮视之为神物”
        二、芦笙——“芦笙天上来”
    第二节 神秘性:节俗仪式里的深邃意味
        一、牯脏节——庆典上的情感寄托
        二、祭桥节——仪式中的审美蕴藉
    第三节 典范性:文艺活动中的权威楷模
        一、从口传到书写——苗族文艺的发展逻辑
        二、从歌场到礼堂——苗族婚恋的神话规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文集
    二、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与现代时空分离的危机
        1.1.2 传统与现代时空压缩的混乱
        1.1.3 传统与现代时空同质的单一
        1.1.4 传统与现代时空转换的失语
        1.1.5 传统与现代时空一体的要求
    1.2 概念释义
        1.2.1 广西
        1.2.2 传统村落及建筑
        1.2.3 传统空间
        1.2.4 传承与更新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1.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寻根:理清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中蕴藏着的朴素哲理
        1.4.2 回归:建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框架
        1.4.3 出发: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1.4.4 融合:探索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特性的传承与更新方法与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
        1.5.2 分类方法
        1.5.3 比较方法
        1.5.4 图解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内容
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建构
    2.1 传承与更新框架的理论建构
        2.1.1 框架建构的意义
        2.1.2 框架建构的方式
    2.2 目标建构:诗意栖居环境
    2.3 根基建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叠加
    2.4 主线建构:理清空间意义脉络
        2.4.1 空间意义传承与更新的重要性
        2.4.2 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片段性存在
        2.4.3 意义认知的多样性——开放性关系
        2.4.4 意义存在的等级性——等级性位置
    2.5 节点建构: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
        2.5.1 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5.2 空间要素的框架构成
    2.6 关系建构: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
        2.6.1 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6.2 空间结构的框架构成
    2.7 形态建构: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
        2.7.1 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2.7.2 空间形态的框架构成
    2.8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
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3.1 广西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3.2.1 山地传统村落地理空间格局
        3.2.2 滨水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望得见水
        3.2.3 平原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珍惜土地
        3.2.4 村落及建筑的气候地理空间格局:气候印记
    3.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格局
        3.3.1 保持文化原生态格局:民族村落建筑地理空间分布
        3.3.2 延续文化交融的格局: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3.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政治经济多元共存格局
        3.4.1 土地制度多元化共存
        3.4.2 政治身份多元化共存
        3.4.3 产业空间多元化共生
    3.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场景空间格局
        3.5.1 人的场景空间
        3.5.2 自然场景空间
    3.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建构
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意义的理清
    4.1 传统空间的使用意义激活
        4.1.1 提高空间使用度
        4.1.2 改善空间舒适度
        4.1.3 增强空间复合度
    4.2 传统空间的安全意义转换
        4.2.1 唤醒空间归属感
        4.2.2 强化空间领域感
        4.2.3 营造空间威慑感
    4.3 传统空间的社交意义升级
        4.3.1 升级空间参与度
        4.3.2 升级仪式空间认同度
    4.4 传统空间的景观意义发掘
        4.4.1 调动三种景观感受方式
        4.4.2 营造风景园林式村落空间
        4.4.3 营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4.4.4 营造“三美”聚落及建筑空间
    4.5 仪式空间的精神意义提升
        4.5.1 延续民俗性
        4.5.2 重识风水性
        4.5.3 提升冥想性
    4.6 空间意义的价值性转换
        4.6.1 时空价值认定
        4.6.2 创作升值
        4.6.3 体验转换
        4.6.4 商业利用
    4.7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的意义脉络建构
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再构
    5.1 空间核心的建构
        5.1.1 寻找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
        5.1.2 呼应自然地理空间核心
        5.1.3 保留场景空间的核心形式
        5.1.4 重建村落空间中心
        5.1.5 建筑空间核心再生
        5.1.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2 空间边界的重构
        5.2.1 空间边界的定义
        5.2.2 尊重自然边界
        5.2.3 重建“顶”边界
        5.2.4 重新定义“墙”边界
        5.2.5 重造流动的地形
        5.2.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边界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5.3 空间领域的解构
        5.3.1 空间领域的定义
        5.3.2 保留自然领域
        5.3.3 再现场景氛围
        5.3.4 营造村落建筑丰富的领域层次
        5.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领域的传承与更新框架
6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结构的营造
    6.1 营造复合的空间路径
        6.1.1 空间路径的特性
        6.1.2 顺应自然隐性路径
        6.1.3 穿越空间的场景路径
        6.1.4 营造连续的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
        6.1.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6.2 营造多变的空间方向
        6.2.1 空间方向坐标系的定义
        6.2.2 顺应自然方向
        6.2.3 复合多种方向需求
        6.2.4 继承村落及建筑方向设置
        6.2.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方向框架建构
    6.3 营造丰富的空间距离感
        6.3.1 空间距离的定义
        6.3.2 与自然保持生态距离
        6.3.3 保持多变的场景距离感
        6.3.4 营造空间的距离等级
        6.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距离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7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寻找
    7.1 空间形态的特性
        7.1.1 符号性
        7.1.2 完形性
        7.1.3 图地性
    7.2 找寻空间形态原型
        7.2.1 重构矩形空间
        7.2.2 寻找三角形空间
        7.2.3 拓扑圆形空间
        7.2.4 保持自由形空间
    7.3 找寻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式
        7.3.1 拓扑变形
        7.3.2 重复叠加或削减
        7.3.3 自组织集聚与扩散
    7.4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框架
8 结语与展望: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8.1 结语
    8.2 理想空间
    8.3 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8)黔东南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背景一:传统侗寨逐水而居的栖居观
        1.1.2 背景二:如今传统水环境格局频临瓦解
        1.1.3 背景三:传承乡土智慧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具有必要性
        1.1.4 课题提出: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岜扒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及概念释义
        1.3.1 研究范围:岜扒村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1.3.2 乡土智慧
        1.3.3 水生态基础设施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传统水治理方式中的乡土智慧挖掘与应用研究
        1.4.2 水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研究
        1.4.3 农村庭院生态工程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岜扒村水基础设施的传统与现状
    2.1 传统水基础设施中的乡土智慧
        2.1.1 水资源特征及水环境状况
        2.1.2 以物质要素呈现的乡土智慧
        2.1.3 以非物质要素呈现的乡土智慧
    2.2 岜扒村水基础设施现状
        2.2.1 给水系统现状
        2.2.2 排水系统现状
        2.2.3 堰塘综合现状
        2.2.4 单户给排水现状
    2.3 基于乡土智慧的传统水基础设施废弃原因剖析
        2.3.1 人口的增加导致水面被侵占
        2.3.2 道路的建设导致水流被切断
        2.3.3 流程不够削弱水流净化能力
        2.3.4 化学洗涤产品进入加重污染
        2.3.5 水源水量不足污水难以流走
        2.3.6 农村基础设施忽视乡土技术
        2.3.7 传统方式因无法验收而摒弃
    2.4 本章小结
3 乡土智慧的价值评析与机制修复
    3.1 乡土智慧的保留
        3.1.1 可完全保留的乡土智慧要素
        3.1.2 可部分保留的乡土智慧要素
    3.2 保留乡土智慧的价值评析
        3.2.1 生态价值——生态乡村及政策导向
        3.2.2 经济价值——平衡效率与成本矛盾
        3.2.3 认同价值——精神传承与关系保留
        3.2.4 文化价值——民族习俗与社会规范
        3.2.5 美学价值——审美创造与审美情趣
    3.3 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
        3.3.1 利用闲置地扩展水面积
        3.3.2 利用支流线延长水流程
        3.3.3 利用现状堰塘增加水深
        3.3.4 生物组合增强净化功能
        3.3.5 传统方式运行效果总结
    3.4 具有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案例借鉴
        3.4.1 国外关于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3.4.2 我国关于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3.5 可与乡土智慧融合的现代技术
        3.5.1 跌水充氧接触氧化
        3.5.2 土地处理单元
        3.5.3 塘系统
    3.6 传承乡土智慧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运行效果
        3.6.1 生态排水渠与堰塘组合试验
        3.6.2 堰塘与人工湿地组合试验
    3.7 本章小结
4 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策略
    4.1 延续并修复传统水格局
        4.1.1 水循环系统的修复
        4.1.2 传统排水方向延续
    4.2 村寨给水系统的完善
        4.2.1 保护涵养水源
        4.2.2 完善饮水规则
        4.2.3 测算用水需求
        4.2.4 协调给水方式
    4.3 村寨排污系统的修复
        4.3.1 杂排污水处理
        4.3.2 厕所污水处理
        4.3.3 牲口污水处理
        4.3.4 水渠净化功能优化设计
        4.3.5 堰塘净化功能修复设计
        4.3.6 单户污水处理示范
    4.4 水生态基础设施经济估算
        4.4.1 已推行污水处理方案造价估算
        4.4.2 水生态基础设施方案造价估算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与创新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创新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水系统调查清单
    附录二:岜扒村污水项目评估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1.1.2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4 文献综述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2.3 核心概念界定
        1.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滞后的经济、科技水平下脱贫的迫切需求
    2.1 清水江流域经济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衰落
        2.1.1 历史上繁荣的“木商经济带”
        2.1.2 清水江截流后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2.1.3 低态势发展的经济、科技水平现状调查
    2.2 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原因
        2.2.1 生态支持机制下的教育多重流向与偏离
        2.2.2 流动性风险与“他者”语境的离散
        2.2.3 多重生存关系的主体回归失联
        2.2.4 文化变迁与生态重塑失衡
    2.3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2.3.1 现有扶贫工作成效甚微,受困于多重围城之中
        2.3.2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3 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3.1 以山地稻作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农耕经济模式
        3.1.1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3.1.2 庞大的自然蕴藏量和多样化的农作物基因库
        3.1.3 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农耕文明
    3.2 以苗、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资源
        3.2.1 从工具性上升为神性的器物
        3.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3.3 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境遇下的清水江区域经济特点
        3.3.1 农耕经济
        3.3.2 旅游
        3.3.3 大健康养生度假
4 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生态脱贫的契机
    4.1 互联网经济转型下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4.1.1 形态之变: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
        4.1.2 路径之变:经济互联网化与传统行业的对峙反扑
        4.1.3 创新驱动: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融合之道
    4.2“有牛米”类“互联网+”经济模式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带来的契机
        4.2.1 互联网“高端订制”催生“有牛米”类复古农业复苏
        4.2.2 互联网经济下“复古农业”成就归因
        4.2.3“复古农业”经济模式有效反推农村“三变”
    4.3“互联网+复古农业”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限制
        4.3.1 人才、知识困境
        4.3.2 企业效率与民族生活难以平衡
        4.3.3 技术、资金困境
5 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1 互联网革命带动的教育变革
        5.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育
        5.1.2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5.1.3 未来教育的走向
    5.2 互联网经济转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5.2.1 办学主体多极化发展
        5.2.2 教育投入日趋多样化
        5.2.3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5.3 互联网化教育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人才支持带来的契机
        5.3.1 互联网创业资源为民族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5.3.2 劳动力转移方向回归
        5.3.3 互联网新技术满足了传统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需求
6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民族教育模式,助攻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
    6.1 清水江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需求
        6.1.1 经济转型的教育需求
        6.1.2 文化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教育需求
        6.1.3 信息、网络应用的教育需求
    6.2 制定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6.2.1 清水江流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6.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6.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评估检验
    6.3 以高校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归农、为农”教育
        6.3.1 搭建高校“一带一路”智力扶贫平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功能
        6.3.2 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民族地区“归农、为农”创业教育
        6.3.3 优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本课程实践性
    6.4 建构清水江流域特色“互联网+”少数民族教育模式
        6.4.1 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用移动互联工具包引导农户熟悉移动互联网功能
        6.4.2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资源平台应用
        6.4.3 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营造社区工作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栖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美学视域下丹寨苗族蜡染服饰之创新设计研究[D]. 刘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比较研究与回归本然:侗族哲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反思[J]. 萧洪恩. 社会科学动态, 2019(08)
  • [5]傩戏“咚咚推”表演传统与侗族村落日常生活[D]. 杨雨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苗族的艺术起源神话研究[D]. 向芳.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 潘洌. 重庆大学, 2018(04)
  • [8]黔东南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D]. 吴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9]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 石玉昌. 西南大学, 2017(06)
  • [10]侗族历史观与生态伦理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J]. 刘宗碧,许瑞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03)

标签:;  ;  ;  ;  ;  

“居”哲学与侗族文化心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