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会计人员供需分析

舟山市会计人员供需分析

一、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友杰[1](2020)在《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拥有数量惊人的老年人口。根据相关标准,我国自2000年左右开始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迎来老年人口的增长高峰,到2020年,预计将会有2.48亿老年人。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老年人权益保障和福利再造成为当今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老年协会这种对于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基层养老互助组织显得愈发重要。对农村基层老年协会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农村基层老年协会规范、有序发展。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老年协会的理论基础以及老年协会若干概念进行界定和梳理,这对促进农村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呈现出参与率高、组织管理框架基本建立、活动场地设施较齐全的发展现状。老年协会发展机制构成有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基层纠纷调解机制、乡村荣誉表彰机制、困难老年人帮扶机制、公益志愿活动参与机制等。老年协会发挥的主要功能有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稳定、提升老年人群体幸福感、助力乡村地区基层治理、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研究,归纳出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相对滞后、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来源、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较低、部分协会缺乏组织活力、协会工作未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等发展困境。相对应提出了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多渠道保障老年协会的经费、提高农村基层老年协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多方面提升农村基层老年协会的活力、将老年协会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等发展路径与对策。

王岚[2](2019)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服务经济时代呼唤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能够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还不能胜任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学术界关于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因此,面对服务经济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探寻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三个关键要素探索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出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子问题: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什么?第二,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是什么?第三,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有哪些?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中,首先界定了服务、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概念,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点和分类,诠释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于此,对服务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与指导意义进行阐释,构建出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层面和微观的现代服务业用人单位层面,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出以服务知识为基础、以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服务情感为关键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三维目标体系。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内容研究中,从服务知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情感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内容。在服务知识的分析中,确定了专业知识是服务知识的主要内容,课程是服务知识的重要载体,并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内容、组织方式、评价等要素进行了审视。在服务能力的分析中,通过构建3I型服务能力模型,对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创新服务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剖析。在服务情感的分析中,根据现代服务业特点和情绪劳动内涵,确定了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对顾客的关怀品质是服务情感的关键内容,并对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关怀品质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中,根据服务体验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确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服务业工作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和生产方式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基于现代学徒制进行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以及现代学徒制对于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知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情感形成的促进作用。此外,运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深度嵌入工作岗位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两种现代学徒制实践形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在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三个关键要素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包括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知识、能力、情感为核心优化设置人才培养内容,以现代学徒制为支撑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等,进而培养出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推动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创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刘颖娴[3](2015)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影响因素、组织绩效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7月底,我国共有119.29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却面临着纵向一体化水平不高的问题。2011年年底,我国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26.6万家,占合作社总数的52.3%。2012年年底,我国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33.05万家,占比52.16%,比上年反而下降0.14%。而美国农业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到全国农产品总量的80%,可见我国纵向一体化水平尚待提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显示了我国政府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坚定决心。为了找寻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政策启示,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运用“状态——结构——行为—绩效(SSCP)"分析框架,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数理建模、探索性因子分析、假设检验、描述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地测量新制度经济学交易属性指标决定的环境状态因素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纵向一体化对合作社及社员家庭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之后研究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合作社适宜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最终从国家政策层面、合作社自身层面和社会整体环境层面,提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纵向一体化水平的政策启示。本文共七章,章节的安排概述如下:第一章,绪论。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对本研究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介绍研究总体结构框架和实证研究范式技术路线。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在对合作社经典理论及其新发展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回顾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最后着聚焦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相关研究,为实证分析和结果解释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历史沿革——以样本合作社所在省份为例。以样本合作社所在的黑龙江省、四川省、浙江省为例,回顾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历程。样本省份的农业生产都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回顾样本省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可以找到当前各省合作社表现出不同特色的历史渊源,并掌握各省的具体情况以便进一步分析。第四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影响因素。本章先将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这两个交易属性用具体的指标表示出来,再建立两个Logistic模型以分别测量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及影响的边际效应和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而找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不高的实践和政策原因。本节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体现物质资产专用性的专用设备,体现品牌资产专用性的注册商标,体现场地专用性的最远营销范围、初级市场、地形特征和体现人力资本专用性成员规模和社长年龄以及“自然不确定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影响。第五章,纵向一体化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测评。本章建立两个线性模型,分别测量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对合作社纯盈余增长的作用和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对家庭纯盈余增长的作用,旨在验证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纵向一体化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作用理论,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成立年限、注册资本和纵向一体化水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纯盈余额增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合作社成员经营产品种类和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水平对成员纯盈余增长额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的主要结论,最后提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通过大力推进纵向一体化获得经济绩效的增长,同时合作社社员应该将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中,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增长等政策启示。第六章,基于产品特性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该章通过梳理产品特性在前文实证研究中得出的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的结论后,进一步提出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纵向一体化应依托不同发展模式的观点,认为粮食合作社适合发展“政府扶持型”模式,果蔬合作社适合发展“农户联合型”模式,而畜禽合作社适合发展“企业带动型”模式。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启示。该章从政府政策层面、合作社自身层面和社会整体环境层面,提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纵向一体化水平的政策启示。

袁晶[4](2012)在《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个别试点,分人群、分项目推进到制度定型、扩面与不断完善,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1999年初创至今,已经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经办服务与信息网络日趋成熟。目前,广西城市和农村、从业与非从业居民,都能按照一定办法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系统,并且受保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低统筹层次运行,造成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成本增加,保障情况不公,跨地区转移接续困难和异地就医结算繁琐等问题,参差不齐的基金统筹层次和管理水平也增加了道德风险和监管难度。显然,基金统筹层次过低削弱了社会化筹资基金的风险共济和再分配功能。提高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是《社会保险法》的硬性要求,是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制度公平,适应人员流动和保证可持续的必由之路。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剖析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演变规律,在系统整理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相关理论,利用广西基本医疗保险的最新数据,重点对广西各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卫生资源状况以及广西医疗保险经办能力和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广西应以异地就医协议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区联网,整合提高非从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以全面实现市级统筹为近期目标,建立自治区级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制度,解决好特殊人员的参保问题并落实门诊统筹,同时加强经办管理和完善配套措施,最终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

黄水清,沈洁洁,茆意宏[5](2011)在《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现状》文中指出根据所设立的描述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苏南11个农村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拥有率与普及率大幅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甚至全国城乡平均水平;个人信息消费支出在村民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信息化的投入资金主要用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农村信息资源的投入相对较少;信息资源总体数量不足且现有资源利用率较低;信息化专门人才缺乏。此外,村民文化素质不高,信息需求以新闻、娱乐为主,电视、网络分别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农村信息资源开发、配备信息化专门人才、研究村民信息需求、通过培训提高村民信息素养等建议。

竺锐航[6](2009)在《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 ——以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海岛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不仅制约了农民增收、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实现海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充分就业。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由于素质普遍较低,加之海岛本身交通条件的限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局限,海岛农村劳动力如何尽快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产业部门的需要,实现就业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对此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国内外有关政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研究成果出发,客观分析和阐述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介入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自主创业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并以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这个海岛乡镇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中的职能定位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希望有助于我国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我国海岛乡镇的发展。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提出了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第三章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本章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政府职能,及政府介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性与作用。第四章长白乡农村动力及就业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做简介说明,接着对长白乡农村劳动力心理与现状分析进行分析,指出长白乡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海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第五章长白乡政府在促进劳动力就业中的职能定位。本章具体阐述了长白乡政府通过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出台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培训与自主创业中的实施办法、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发展长白岛经济来促进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第六章相关结论与改进建议。本章提出了全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本文的几个结论:其一、加强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与自主创业是极其重要的。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民向非农就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其二、乡镇应该转变职能,立足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就业培训的发展,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在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政府除了进行培训外,还要承担搭建信息平台,维护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所提倡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和经验,站在政府、社会与市场的高度,在深刻阐述了促进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政府在职能定位,着重探讨海岛乡镇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

戴宁,马平[7](2002)在《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文中提出在对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舟山市财会人员的供需总量和结构状况 ,从中得出一些结论 ,可供高等院校参考 ,以便高等院校培养的财会人员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二、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2.4 研究思路
        1.2.5 研究方法
        1.2.6 研究路线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
        2.1.2 社会组织
        2.1.3 社会治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发展现状
    3.1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率高
    3.2 老年协会组织管理框架基本建立
    3.3 老年协会活动场地设施较齐全
    3.4 本章小结
4.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运行的机制与功能
    4.1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构成
        4.1.1 基层纠纷调解机制
        4.1.2 乡村荣誉表彰机制
        4.1.3 困难老年人帮扶机制
        4.1.4 公益志愿活动参与机制
    4.2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功能
        4.2.1 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稳定
        4.2.2 提升老年人群体幸福感
        4.2.3 成为党委政府与老年人之间的桥梁纽带
        4.2.4 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4.3 本章小结
5. 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发展个案研究
    5.1 贺家村老年协会个案分析
        5.1.1 贺家村老年协会基本情况
        5.1.2 贺家村老年协会运行具体内容
    5.2 响岭头村老年协会个案分析
        5.2.1 响岭头村基本情况
        5.2.2 响岭头村老年协会运行具体内容
    5.3 本章小结
6. 发展困境
    6.1 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滞后
    6.2 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经费来源
    6.3 规范化建设水平较低
    6.4 部分协会缺乏组织活力
    6.5 协会工作未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6.6 本章小结
7. 发展路径分析
    7.1 加快制定和完善老年协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7.1.1 加快老年协会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
        7.1.2 政府出台更加有利的方针政策
    7.2 多渠道保障老年协会的经费
        7.2.1 保障协会通过集体资源让渡获得经费的权利
        7.2.2 稳定增加政府对老年协会事业的资金支持
        7.2.3 鼓励乡村精英对老年协会事业进行资助
        7.2.4 妥善管理现有的老年协会经费资源
    7.3 提高老年协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7.3.1 完善老年协会的组织架构和财务制度
        7.3.2 建立稳定长期的协会管理者培训机制
        7.3.3 引入年轻人到老年协会的管理中来
        7.3.4 发动社会力量助力老年协会建设
    7.4 多方面提升农村基层老年协会的活力
        7.4.1 探索创新老年协会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7.4.2 保障农村基层老年协会的硬件设施完善
        7.4.3 增加协会活动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7.4.4 调动基层精英积极参与老年协会建设
    7.5 将老年协会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村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调查问卷
附录2 农村老年人参与农村基层老年人协会活动满意度调查
附录3 农村基层老年人协会发展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2)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价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服务
        二、服务业
        三、现代服务业
        四、高技能人才
        五、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服务学的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三、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
第三章 需求导向下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宏观层面:现代服务业产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二、微观层面:现代服务业用人单位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第二节 基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三维目标构建
        一、服务知识: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基础
        二、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核心
        三、服务情感: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关键
第四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内容研究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知识培养
        一、课程作为服务知识载体的重要性
        二、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困境审视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能力培养
        一、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3I型服务能力模型构建
        二、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能力培养问题剖析
    第三节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情感培养
        一、情绪劳动的内涵
        二、关怀品质是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情感培养的关键
        三、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关怀品质缺失的现实表征
第五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第一节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一、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弊端及其对新方式的需求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 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对服务知识、能力、情感形成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二、现代学徒制对服务知识、能力、情感形成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方式的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
        一、深度嵌入工作岗位的实践——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案例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案例
第六章 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设置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正确定位:追踪现代服务业特点和趋势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立维度:采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矩阵建立培养目标维度
        三、精准设置: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四、优化调整: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第二节 以服务知识、能力、情感为核心优化设置人才培养内容
        一、提高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课程质量
        二、提升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核心服务能力
        三、加强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关怀品质培养
    第三节 以现代学徒制为支撑完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方式
        一、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设计
        二、建立更加稳定和协调的师徒关系
        三、加快制定现代学徒制的学徒框架
        四、对现代学徒制效果实施评价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影响因素、组织绩效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农民专业合作社
        1.3.2 农业产业化
        1.3.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总体结构框架
        1.4.2 实证研究范式技术路线
        1.4.3 论文内容安排
        1.4.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合作社一般理论基础及演进
        2.1.1 看作企业
        2.1.2 看作契约集
        2.1.3 看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亚群体联盟
        2.1.4 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2.2 纵向一体化理论
        2.2.1 交易费用经济学经典理论基础
        2.2.2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理论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历史沿革——以样本合作社所在省份为例
    3.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府推动发展阶段(1994-2006)
        3.1.1 组织规模
        3.1.2 覆盖行业
        3.1.3 政府扶持
        3.1.4 纵向一体化经营
    3.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发展阶段(2007-2010)
        3.2.1 组织规模
        3.2.2 覆盖行业
        3.2.3 政府扶持
        3.2.4 纵向一体化经营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影响因素
    4.1 资产专用性因素的影响
        4.1.1 引言
        4.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假设
        4.1.4 数据来源
        4.1.5 研究模型
        4.1.6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4.1.7 结果和讨论
        4.1.8 进一步测量
        4.1.9 结论与启示
    4.2 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4.2.1 引言
        4.2.2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4.2.3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4.2.4 合作社不确定性的因子分析
        4.2.5 不确定性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影响的回归分析
        4.2.6 结论与启示
5 纵向一体化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测评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测评
        5.1.1 引言
        5.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5.1.3 数据来源
        5.1.4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5.1.5 模型设置
        5.1.6 模型回归结果
        5.1.7 变量相关性检验
        5.1.8 结论
    5.2 成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对家庭经济绩效的影响
        5.2.1 引言
        5.2.2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5.2.3 数据来源
        5.2.4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5.2.5 模型设置
        5.2.6 模型回归结果
        5.2.7 结论与启示
6 基于产品特性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
    6.1 引言
    6.2 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总结
        6.2.1 股权集中度
        6.2.2 民主管理度
        6.2.3 盈余分配
        6.2.4 资产规模
        6.2.5 经营绩效
        6.2.6 总评
    6.3 案例分析
        6.3.1 DS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6.3.2 XSJ柠檬专业合作社
        6.3.3 LYFN畜禽养殖合作社
    6.4 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6.4.1 粮食合作社——“政府扶持型”
        6.4.2 果蔬合作社——“农户联合型”
        6.4.3 畜禽合作社——“企业带动型”
7 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国家政策层面的启示
        7.2.2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
        7.2.3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社长卷)
附录2 调查问卷(成员卷)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4)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二、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社会正义与再分配理论
        二、 医疗保险与疾病风险理论
        三、 医疗保险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第三章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末期广西医疗费用的统筹层次
        一、 由国家-单位统筹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二、 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
    第二节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一、 广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 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
    第三节 对于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转型与统筹层次变迁的评价
第四章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的现状
        一、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概况
        二、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情况
    第二节 提高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必要性及趋势
        一、 提高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必要性
        二、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具备的条件
        一、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政策条件
        二、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制度条件
        三、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社会经济条件
    第四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面临的问题
        一、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不一
        二、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能力不强
        三、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信息化水平不高
        四、 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
    第五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的历史成因
        二、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的社会经济原因
        三、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的利益因素
第五章 国内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经验与启示
        一、 加拿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经验
        二、 加拿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经验与启示
        一、 海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经验
        二、 海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启示
第六章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对策
    第一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原则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模式
        一、 统收统支模式与调剂金模式
        二、 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
    第三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措施
        一、 逐步实现自治区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二、 整合提高非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三、 妥善处理特殊人员的参保问题
        四、 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向门诊统筹延伸
        五、 建立自治区级基本医疗保险调剂金制度
        六、 加强各级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七、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第四节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的有序统筹
        一、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步骤
        二、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的时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 ——以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就业的涵义
        二、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涵义
        三、政府职能的涵义
        四、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五、政府就业职能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政府职能
    第一节 政府介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性
        一、解决好就业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目标
        二、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抑制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
        三、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民本理念的重要途径
        四、解决好失业问题是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五、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家法制化的进程
    第二节 政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方式与作用
        一、国际上就业服务模式和政策
        二、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手段
        三、监管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
        四、发挥创造作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第四章 长白乡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简介
        一、地理概况
        二、经济发展情况
        三、长白社会经济发展展望
    第二节 长白乡农村劳动力心态分析
        一、海岛农村劳动力心态
        二、开发过程中海岛农村劳动力心态新表现
        三、影响“海岛农民”心态稳定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三节 长白乡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一、从整体年龄上来分析
        二、从劳动力素质上分析
        三、从劳动力自身就业难易程度上分析
        四、零就业家庭人口绝对数量分析
        五、劳动力就业比例分析
        六、劳动力就业行业分析
    第四节 长白乡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渔农村人地、人海关系紧张,劳动力过剩
        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三、本地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就业结构失调,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五节 长白乡农村劳动力就业前景
第五章 长白乡政府在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职能及履行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一、长白乡政府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要性
        二、长白乡政府进行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及内容
    第二节 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一、长白乡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二、长白乡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的内容
        三、长白乡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的方式
    第三节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一、长白乡转变增长模式,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二、提升长白传统特色,优化渔农业结构,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自主创业
        三、长白乡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全民创业致富
        四、努力推进长白渔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四节 长白乡政府在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推动措施
        一、渔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资金扶持办法
        二、鼓励自主创业实施办法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第六章 总结与改进建议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进一步促进海岛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一、发展海岛交通,解决交通瓶颈对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约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的政府支持系统
        三、加快海岛经济发展,丰富就业岗位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创业培训
        五、切实搭建劳动力就业平台
        六、切实加强海岛农村劳动力自我调适能力
文献参考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长白乡地理位置图

(7)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财会人员的供需总量分析
二、财会人员供求结构分析
    (一) 企业所招聘的财会人员结构分析
    (二) 在册会计人员结构分析
        1. 舟山市及各县区现有财会人员学历结构
        2. 舟山市及各县区现任专业技术职称比较
        3.舟山市及各县区持证财会人员性别比例

四、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地调查[D]. 曹友杰.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D]. 王岚. 天津大学, 2019(06)
  • [3]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影响因素、组织绩效与发展模式[D]. 刘颖娴. 浙江大学, 2015(05)
  • [4]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自治区级统筹问题研究[D]. 袁晶.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5]发达地区农村社区信息化现状[J]. 黄水清,沈洁洁,茆意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01)
  • [6]海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 ——以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为例[D]. 竺锐航.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7]舟山市财会人员供需状况分析[J]. 戴宁,马平. 嘉兴学院学报, 2002(S1)

标签:;  ;  ;  

舟山市会计人员供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