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一、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陈威芳[1](2021)在《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要践行者,作为教育环节的重要成员,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专业能力必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是这一重要阶段的主要担当者。青年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现状对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具有很大价值。本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不同类型的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否有所不同,对于调查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予以改善。本文以嘉兴市35周岁以下的小学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后,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专业能力维度的各项指标,结合前人研究中采用的其他指标,形成正式问卷。本研究抽取了嘉兴市的6所小学共计234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选取8位小学青年教师进行访谈补充。调查结果表明:(1)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自我判定的专业能力水平在“一般”到“较高”水平之间,沟通与合作维度的专业能力水平最高,教育教学设计维度的专业能力水平最低;(2)嘉兴市的小学青年教师自我判定的专业能力水平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而在年龄、教龄、职称、任教科目和学校所属区域等五个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3)在调查的五个具体维度中,存在若干个需要解决和完善的具体问题,如培训内容不够完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强,教师教学压力大无暇顾及专业能力提升,学校考核制度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有束缚,教师个人对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的意愿不够强烈等。根据上述调查分析结果,笔者从两个方面出发为提升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一些建议:一是从教师的自身角度出发,增强青年教师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的意识;二是从外部环境出发,完善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培训制度、考核评价模式以及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等。

张淑敏[2](2020)在《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要想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连接桥梁,没有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推动,再先进的农业技术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嘉兴农业发展己迈入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制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制度已经过时,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所以,改革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体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笔者将从研究意义和国内外有关农业服务中心发展的研究出发,实地调研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包括对区级农业部门、镇政府、农技人员、农民四个主体的考察。经过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整理归纳,发现当前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上不够规范和合理,农技人员安排不均、专业性不强,农业服务配套设施及专项资金不到位等情况。农技服务推广方式与农业生产不相适应等问题较突出。基层农技人员也普遍反映缺少培训及再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农民问卷中也体现出农技推广服务的方式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通过对农业部门及政府部门的调研,笔者总结出相应对策措施,各级农业部门及乡镇政府之间应明确权责关系,合理规划职能部门。并从制度、政策上保证农技人员再教育机会。农技人员需要制定出一系列能让农民可接受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功能,推动嘉兴市农业走向农业现代化。

琚教飞[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融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业经济占据了相应的基础支持,而在农业经济当中,水利是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国的农业经济想要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必须要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只有将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才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然而,乡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其自身的公益性质,一直都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政府融资模式更新和完善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论文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政府融资模式,不仅能够为相关领域完善和充实理论基础,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部署和推进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路径,并切实为我国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的融资问题给到了非常重要的建设意见。本文首先针对本次研究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方法,还有内容的创新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然后,本文对本次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通过公共产品理论、融资理论和乡村振兴理论等理论为本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对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融资现状分别进行分析,从主要融资来源、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模式对融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实际的案例对现有融资模式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通过PEST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环境及融资成效分析。通过分析,获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的宏观环境要求,和融资成效短板,通过对现有各种模式的成效分析进行对比,找出各模式之间的优势劣势和适用环境;基于上述的理论、案例和实证分析的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的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经验,提出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的新模式,主要有财政融资模式、国企私营模式、农业经营主体投融资模式和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四种。

唐奕钰[4](2020)在《土地发展权及增减挂钩视角下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通过,指出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大量实践用于探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用地矛盾,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在其退出过程中农户权益得不到较好的维护。如何协调各分配主体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收益分配机制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政策推行的迫切需要,也是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梯度理论将浙江省划分为经济发展、地理条件各异的五个样带,以嘉兴市、慈溪市、义乌市、泰顺县及云和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农户意愿,从土地发展权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角度分析宅基地在就地及异地更新两种不同模式下的增值收益情况;并进一步对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类型下宅基地退出收益分配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为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各地区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慈溪市农户满足于现有生活,其退出意愿与所列影响因素关联不大;其他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各有差异。(2)在宅基地流转实践中,主要存在就地和异地两种宅基地退出模式。各地区就地更新增值收益均遵循空间分布上的距离衰减法则,距离城镇越远的村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越少,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环境下,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也会有所不同。义乌市因城市发展需要进行异地更新,泰顺县因地质灾害多发实行下山搬迁,云和县对于贫困地区进行异地搬迁。(3)从土地发展权角度构建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测算模型,对五个研究区域四种村庄类型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进行测算,测算得到各地不同村庄类型宅基地退出过程农户、村集体、政府及开发商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各有不同,测算结果可以为实际退出过程的收益分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要解决宅基地退出收益分配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就必须从政策及制度角度入手,需要加快农村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规范宅基地退出过程管理,增加工作透明度;因地制宜,尊重农户退出意愿;明确土地发展权定位,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农户收益,构建动态收益分配机制。

徐质彬[5](2019)在《空间规划的节地效果测度方法研究 ——以海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文中指出从源头出发,通过空间规划管控和引导各类用地高效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简称节地),对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空间规划制度正处于改革调整期。发展空间规划的节地效果测度方法、掌握规划节地的成效与不足,可以为修改完善规划、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推进规划节地工作的开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目前关于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研究仍相对滞后。本文选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空间规划的典型代表,针对“测度内容”、“测度标准”和“测度方法”这三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构建了空间规划节地效果测度分析框架,并选择浙江省海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实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管控建设用地扩张”、“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和“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三个方面梳理了空间规划的节地路径及机制,并由此设置了相应的空间规划节地效果表征指标,明确了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测度内容。(2)结合传统的“一致性”和“绩效”测度标准,提出以“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和“规划促进节地实施成效”两个标准来测度空间规划的节地效果。前者能迅速、直观地反映空间规划节地目标的实现程度;后者能够弥补前者仅关注最终结果而忽略了规划实施过程的不足,且引入反事实分析后,改进了以回溯决策过程为核心的绩效测度标准可操作性欠佳的不足。(3)发展了“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和“规划促进节地实施成效”的测度方法,主要特色有:在定量测度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的基础上,辅以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能有效识别因规划目标本身不合理而对定量测度结果造成的偏误;按照反事实分析的思路,借用Logistic回归、地理探测器、CLUE-S模型等方法,通过比较有规划和无规划情景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差异,识别规划促进节地的实施成效。(4)海宁市规划设定的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偏小、大规模复垦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目标过于激进,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较低;但规划促进节地的实施成效依然显着,有效抑制了城乡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促进了城镇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耕地的合理集聚。(5)根据当前我国空间规划在节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结合本次实例分析结果,从“完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提高空间规划编制质量”和“重视规划实施过程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更好地发挥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具体对策建议。

薛晓婧[6](2019)在《社会诉求与政府的回应性 ——基于浙江省“送医下基层”的今昔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送医下基层”作为政府回应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诉求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研究希望透过对这种差异性成因的研究,探索影响政府回应有效性的因素,以期能够一方面在理论上补充目前学界对政府回应客体关注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助力政府回应有效性的提高。本研究聚焦于不同回应客体为回应有效性带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浙江省嘉兴、余姚和杭州三座城市在民国、毛泽东时代和2013年之后“送医下基层”实践的对比研究表明,政府对“需要”和“需求”的回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政府回应子目标的实现及其与总目标的协调,并塑造出不同类型的政府-社会关系。民国时期的卫生状况和卫生管理实践展现了中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对卫生事业进行管理的尝试,描述了“送医下基层”产生的背景。民国之后,“送医下基层”的出现及其带来的变化,体现了政府回应社会的必要性。对于毛泽东时代的“送医下基层”来说,一方面,由于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以及政府对“多、快、好、省”地建立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的期待,政府回应的客体被严格地限定在了“生存型需要”上面;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主要是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经济水平的低下以及交通设施的不完善,为政府在政策上对群众的“需求”进行引导铺设了较好的现实条件,这一时期的“送医”行动在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与维护国家安全这个总目标上效果较好,但同时,也由于对生存型需要的回应,政府和社会关系被逐渐塑造成了求存型政府和群众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地方政府有了较大的自由度,2013年后浙江省内三个城市的“送医下基层”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在这一时期,嘉兴市由于只有民意收集机制,缺少民意处理机制,因而在“送医下基层”过程中并没有区分清楚“需求”和“需要”,对它们进行了混合回应,以至于其回应客体逐渐演变成了只有“需求”。这就使得政府-社会关系逐渐被塑造成了安抚型政府和私民社会的关系,同时政府尽管通过“送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但是在协调服务可及性与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即“送医”子目标和总目标上表现不佳。而余姚由于在“送医”之前建立了行政吸纳性的协商参与机制,不但能够收集民意,同时能够对民意进行处理,因而在“送医下基层”的过程中能够较为准确地回应居民的“发展型需要”,从而能够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同时协调其与分级诊疗的关系,并为形成较为良性的政府-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余姚市未能成功地对“需求”进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送医”的效果,也使得它的政府-社会关系降格为准服务型政府和准公民社会的关系。对于杭州市的“送医下基层”(“健康意识下基层”)来说,其回应客体的识别机制与毛泽东时代在本质上类似,所以其回应客体自然也落在了“生存型需要”上,由此尽管杭州市能够通过这项举措提高居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但是在协调其与缓解由于人民健康水平下降带来的人力资本短缺或质量下降以及由于医疗卫生费用上涨带来的财政负担之间的张力这个总目标上表现不佳,同时,也使得政府-社会关系逐渐演变为了求存型政府与群众社会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回应不一定是社会问题的终点,回应本身也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政府对不同客体的回应会对回应效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政府能否识别并回应“需要”是决定政府回应是否有效的关键,因为当政府将客体界定在“需要”上时,它起码可以实现政府回应子目标及其与总目标之间的协调。其中,对“发展型需要”的回应将影响政府回应结果的适应性,因为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培养出的公民文化能够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的趋势。而能否对“需求”进行成功地引导将决定政府回应效力的强度,因为当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被用于满足无限的需求时,政府很难协调其行动的子目标和总目标,容易因小失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安抚型政府与私民社会的关系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

李玲[7](2019)在《基于“总分馆制”的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时代的要求下,地方文化馆肩负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任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通过“总分馆制”体系建设进行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本项目在明确研究方向和目的的前提下,研读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确立研究框架,进行实地考察,以河南省信阳市为基准点,掌握地方文化馆运营和发展现状,探究文化馆总分馆制体制改革的可行道路。本文着重分析了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的发展、职能以及新时代对文化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探究地方文化馆进行总分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具体路径。通过对国内现有的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借鉴优秀经验的同时结合信阳市地方实际,从文化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途径改革到场馆资源配备、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制度等探讨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机制改革对策和建议,将地方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中心由县域集中提升为市域集中,构建“市级中心馆-县级总馆-镇街分馆”的地方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为推动地方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提供个案和指导,也力争能够提升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居民均等、普遍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袁锦贵[8](2019)在《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以文化、教育、医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公共服务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内外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区域之间的均等化和城乡均等化,在纵向均等化方面主要关注点在于各层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的合理划分,现有成果对于各层级行政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纵向配置差距研究相对不足。事实上,行政区层级是国家权力空间配置结构的直接体现,很多看似横向区域之间的非均等化问题背后是纵向层级关系上的资源配置失衡在发挥作用,比如普通地级城市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背后的隐秘逻辑就与各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深刻相关,而资源配置能力又与城市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位置密切关联。不仅如此,各行政区层级之间的纵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非均等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横向的区域之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比如很多省份渐次展开的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战略将省级公共服务资源优先配置和集聚在省会城市就对省内其他城市形成较强的挤压效应和虹吸效应,从而严重干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如此,有关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急需展开,以便为下一步的行政区划调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以上认识并借鉴中心地理论、新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团队前期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三个研究假设,然后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含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综合指标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POI热点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等方法,从公共服务资源的纵向层级空间配置差异角度切入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紧紧围绕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和行政区层级对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具体而言,论文主要分为八章。其中,1-2章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等内容;3-7章为主体部分,大致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历史演变方面分时期梳理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第3章);二是,从不同尺度探析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空间格局,在研究尺度上,分别是省级尺度(第4章)、地级尺度(第5章)和县级尺度(第6章);三是,以两个维度从不同尺度模型检验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7章);第8章为研究总结,主要包括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内容。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假设认为,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行政区层级越高,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越优”和“作为区域公共服务的中心地,行政中心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优”的双重逻辑,行政区层级和是否行政中心对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具有显着影响1。实证研究发现,这一假设整体上成立,但具体在不同尺度、不同领域上,这种影响效应具有一定差异。首先,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特征确实明显。至少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大多数指标具有因果影响效应,就影响机制而言,主要是直接因果效应叠加中介影响效应两种路径在发挥作用;二是,在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上,行政区层级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文物机构均呈现“行政区层级越高,空间覆盖率越高”的典型特征;三是,行政中心在获取上一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确实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四是,不同建制等级地级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呈现非常明显的“城市行政等级越高,资源配置越优”特点。其次,从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来看,呈现十分明显的“观测空间尺度越大,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越大”规律: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尺度上,城市行政等级对大部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具有显着因果效应,但在地级市(设区市)和县级市尺度上,行政区层级只对其小学资源配置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产生显着因果效应。但无论尺度大小,均呈现“行政区层级对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的影响要显着高于资源配置数量的影响”规律。再次,从是否行政中心对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来看,在地级城市尺度上,“是否省会城市”对地级市公共教育(中学生师比指标除外)、公共医疗资源的数量配置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因果影响效应,对地级市上等级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因果影响效应;在县级城市尺度上,“是否地级行政中心”对大多数公共服务资源数量配置具有显着影响但并无因果效应并只对上等级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着正向因果影响效应;在乡镇尺度上,“是否县级行政中心”只对“人均床位数”、“人均医生数”和“上等级公共文化资源得分”具有因果影响效应而且拟合优度很低。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显性的行政区层级而言,隐性的行政等级对于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不明显或者影响非常微弱,单纯的行政管理层级提升并不一定能够提升县级及以下区划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相对于地级市代管县级市等其他类型的县级市而言,省直辖县级市、省直管县级市、省直管县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不一定具有明显优势。2.假设认为,随着2003年以来我国公共服务重心逐渐下沉和财政支出责任逐渐上移以及各行政区层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的逐渐完善,行政区层级对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渐趋弱化。但实证研究却发现,无论是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尺度上还是在地级市(设区市)和县级市的比较尺度上,行政区层级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数量配置的因果影响效应均呈现逐年强化趋势。3.假设认为,县域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差距更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假设基本成立。因为,从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区域分异来看,整体而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地级城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层级差距相对更小、地级市与县级市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数量的层级配置也更为均衡。此外,本文还发现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三个规律:一是,从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来看,公共教育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体系较早清晰,其次是公共医疗,最后成型的是公共文化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体系。相应地,实证研究发现,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更为显着,对于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从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数量配置的影响来看,行政区层级对学校资源数量配置和医疗资源数量配置的影响更为显着。更进一步观测,在学校资源配置领域,行政区层级对小学资源配置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对中学和高校资源配置的影响、对学校地理密度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对学校生师比的影响。二是,相较于普通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而言,普通地级城市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差距最小。一方面,在地级尺度下,地级城市之间呈现“行政等级越高,内部资源配置差距越大”的格局;另一方面,县级尺度下,不同等级地级市内部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拥有量的层级差距同样呈现“普通地级城市内部的层级差距最小”规律。三是,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大多数指标具有空间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大部分指标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效应明显,而且考虑空间因素后,城市行政等级越高、行政区层级对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显着。

王小娟[9](2018)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本研究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德尔菲法、案例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以及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取得较好实践效果的典型案例分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研究: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研究;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估体系研究;3)江、浙、沪部分农村地区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应用效果实证研究;4)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及模式类型研究;5)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对策措施与法律保障制度研究等。通过对江、浙、沪3省市45个乡镇,95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和760名村民的访谈和调查所获取的访谈记录脚本、录音、照片与视频以及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构成要素是由协同服务的主体要素和协同服务的创新要素两大部分组成。协同服务的主体要素包括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机构等多元主体元素在内的协同配合。协同服务的创新要素主要有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创新条件保障等。2、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类型主要分为:主体协同配合型、创新体制与机制型、创新组织建设型、创新工作方法型、创新活动形式型、创新活动内容型、创新条件保障型。所调查的乡镇、行政村为农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通过这些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践活动,在完善体育组织建设、健身活动场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场地器材使用率,群众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实效性。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与服务实效性的评价体系,比较切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本文的评价研究具有成效,论证了通过有效的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具有较强的实效性。4、依据本论文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践中,乡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强,公共体育服务实效也好,两项总得分之和排在前15名中的乡镇数占所调查乡镇数的比例,江苏、浙江、上海分别为11.8%、36.4%、83.3%。三省市协同创新能力与公共体育服务实效总体评价依次为:上海、浙江、江苏。5、通过对典型乡镇和行政村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践情况的定性评价分析,佐证了定量评价分析的结果并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对服务效果的影响较大。乡镇和行政村在为农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实践中,协同创新能力较强,就能取得较好的服务实效。反之,协同创新能力较弱,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效果也相对较弱。6、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仍然存在不足和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提高服务主体协同合作能力;加大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创新力度;创新农村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创新工作能力;改善农村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不断创新理念和思路等对策与措施,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与服务实效。7、加强农村体育法律制度的建设,制定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才能保障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取得实际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指导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同时需要逐步建立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层次丰富、内容翔实的农村体育工作的法律规范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何伟[10](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是发展好基础教育的需要
        (二)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对学校教育事业更具有价值
        (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明确了标准
        (四)嘉兴市经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专业能力的研究
        (三)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五、概念界定
        (一)小学青年教师
        (二)教师专业能力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七、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一)理论框架的构建
        (二)问卷说明
        (三)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调查对象概况
    二、访谈设计
第三章 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总体情况
    二、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内部差异
        (一)不同性别的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差异
        (二)不同年龄的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差异
        (三)不同教龄的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差异
        (四)不同职称的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差异
        (五)不同任教科目的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差异
        (六)不同学校所属区域的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差异
    三、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各维度情况
        (一)教育教学设计维度
        (二)组织与实施维度
        (三)激励与评价维度
        (四)沟通与合作维度
        (五)反思与发展维度
    四、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氛围情况统计分析
        (一)小学青年教师对所任教学校关于专业能力提升氛围的评价统计
        (二)小学青年教师认为自身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情况统计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总体较好
        (二)在多数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
        (三)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氛围总体较好
        (四)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最期待提升教育教学设计和反思与发展能力
    二、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青年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意识
        (二)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步骤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采取技术路线
        1.4.4 研究的实施步骤
        1.4.5 研究创新之处
2 全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发展
    2.1 产生的背景
    2.2 机构设置
    2.3 作用和职能
3 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分析
    3.1 嘉兴市农业概况
    3.2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模式
        3.2.1 政府主导模式
        3.2.2 联合建设模式
        3.2.3 股份合作模式
        3.2.4 农业企业独立组建模式
    3.3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3.3.1 组织结构
        3.3.2 人员情况
        3.3.3 技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3.3.4 农业服务中心资金情况
        3.3.5 农技人员后续学习情况
    3.4 对农业服务中心的评价
        3.4.1 县市业务部门的评价
        3.4.2 镇政府的评价
        3.4.3 农户的评价
    3.5 农户问卷调查的结果
        3.5.1 农户耕地面积
        3.5.2 家庭经济收入来源
        3.5.3 农户对技术信息的需求
        3.5.4 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
    3.6 农户接受农业技术的调查结果分析
        3.6.1 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
        3.6.2 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3.6.3 农户与各部门的关系
        3.6.3.1 农户与农业服务中心的关系
        3.6.3.2 农户与镇政府的关系
        3.6.3.3 农户与其他农业组织的关系
4 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机构设置不合理
        4.1.2 人员专业不对口
        4.1.3 岗位设置不科学
        4.1.4 经费严重不足
        4.1.5 农技人员专业性不强
    4.2 原因分析
        4.2.1 管理权力分散
        4.2.2 农技人员任务繁重
        4.2.3 工作职权不明确
        4.2.4 政府资金投入少
        4.2.5 农业专业培训少
5 完善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
    5.1 机构改革
        5.1.1 重新核定编制
        5.1.2 理顺管理体制
    5.2 人事制度改革
        5.2.1 改革用人机制
        5.2.2 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5.3 明确职责范围
        5.3.1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服务观念
        5.3.2 引进参与式推广方法
        5.3.3 使用正确沟通技巧
        5.3.4 改进推广服务手段
    5.4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5.4.1 加大资金投入
        5.4.2 改善基础设施
    5.5 增加农技人员的再教育机会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2.2 主要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学特征
        1.3.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
        1.3.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成效
        1.3.4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风险
        1.3.5 研究评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融资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水利基础设施
        2.1.2 政府融资
        2.1.3 政府融资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融资理论
        2.2.3 乡村振兴理论
第三章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1.1 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内容
        3.1.2 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2 水利基础设施主要融资现状分析
        3.2.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主要融资来源
        3.2.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形式
    3.3 现有政府融资模式的问题分析
        3.3.1 纯政府出资模式
        3.3.2 纯政府贷款模式
        3.3.3 公私合营模式
        3.3.4 政府投资公司模式
    3.4 政府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3.4.1 财政压力大
        3.4.2 贷款审批及还贷困难
        3.4.3 PPP模式的局限性
        3.4.4 城投公司难以为继
第四章 乡村振兴目标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环境及融资成效分析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环境分析
        4.1.1 政策分析
        4.1.2 经济分析
        4.1.3 社会需求分析
        4.1.4 技术条件分析
    4.2 乡村振兴目标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成效分析
        4.2.1 分析方法
        4.2.2 五种典型融资模式成效比较分析
        4.2.3 基本结论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新模式
    5.1 融资模式优化思路
        5.1.1 吸引民间资本以减轻财政压力
        5.1.2 完善融资机制以破解贷款难题
        5.1.3 优化PPP模式以升级公私合营
        5.1.4 国企管理改革以增强竞争力
    5.2 国际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模式借鉴
        5.2.1 美国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模式
        5.2.2 加拿大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模式
        5.2.3 日本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模式
        5.2.4 欧洲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融资模式
    5.3 新模式设想
        5.3.1 财政融资模式
        5.3.2 国企私营模式
        5.3.3 农业经营主体投融资模式
        5.3.4 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土地发展权及增减挂钩视角下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宅基地
        1.3.2 宅基地退出
        1.3.3 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
    1.4 文献综述
        1.4.1 宅基地退出可能性研究
        1.4.2 宅基地退出驱动及限制因素研究
        1.4.3 宅基地退出模式研究
        1.4.4 宅基地增值收益研究
        1.4.5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文章可能的创新
2 基础理论及框架
    2.1
        2.1.1 梯度理论
        2.1.2 地租理论
        2.1.3 土地发展权理论
        2.1.4 联盟利益分配理论
    2.2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框架构建
3 研究区概况
    3.1 调研样本的筛选
    3.2 基于可达性的宅基地类型划分
    3.3 研究区域概述
        3.3.1 地理区位
        3.3.2 经济水平
        3.3.3 土地利用现状
        3.3.4 退出模式
4 调研问卷情况分析
    4.1 数据收集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宅基地退出现状分析
        4.2.2 农户基本情况调查
        4.2.3 农户满意度及退出意愿调查
    4.3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3.1 模型构建
        4.3.2 变量选取与赋值
        4.3.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析
    5.1 土地发展权与宅基地增值收益
    5.2 就地更新模式
    5.3 异地更新模式
        5.3.1 拆旧区成本
        5.3.2 建新区增值
        5.3.3 异地更新增值
    5.4 宅基地增值收益测算
        5.4.1 宅基地就地更新收益测算
        5.4.2 宅基地异地更新收益测算
    5.5 小结
6 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
    6.1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
    6.2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确定
        6.2.1 经济财产价值
        6.2.2 机会成本损失价值
        6.2.3 空间置换新增建设用地增值价值
        6.2.4 社会保障价值
        6.2.5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6.3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实证研究
        6.3.1 宅基地经济财产价值
        6.3.2 机会成本损失价值
        6.3.3 空间置换新增建设用地增值价值
        6.3.4 宅基地社会保障价值
        6.3.5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6.4 测算结果与现行宅基地退出收益分配比较
    6.5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5)空间规划的节地效果测度方法研究 ——以海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空间规划的节地路径
        1.2.2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测度标准与方法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案例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案例的选取
        1.4.2 相关数据来源
    1.5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2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测度方法
    2.1 空间规划的节地路径与机制
        2.1.1 管控建设用地扩张的节地机制
        2.1.2 引导用地结构优化的节地机制
        2.1.3 引导空间布局优化的节地机制
    2.2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表征指标
        2.2.1 管控建设用地扩张效果的表征指标
        2.2.2 引导用地结构优化效果的表征指标
        2.2.3 引导空间布局优化效果的表征指标
    2.3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测度标准
    2.4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的测度方法
        2.4.1 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的测度方法
        2.4.2 规划促进节地实施成效的测度方法
    2.5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测度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海宁市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
    3.1 管控建设用地扩张目标的实现程度
        3.1.1 定量测度结果
        3.1.2 目标合理性分析
    3.2 引导用地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3.2.1 定量测度结果
        3.2.2 目标合理性分析
    3.3 引导空间布局优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3.3.1 城市用地的集聚目标实现程度
        3.3.2 建制镇用地的集聚目标实现程度
        3.3.3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聚目标实现程度
        3.3.4 耕地的集中连片优化目标实现程度
    3.4 目标实现程度测度结果的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海宁市规划促进节地实施成效
    4.1 管控建设用地扩张的实施成效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建模与检验
        4.1.2 规划抑制建设用地扩张的实施成效
    4.2 引导用地结构优化的实施成效
        4.2.1 规划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力
        4.2.2 规划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实施成效
    4.3 引导空间布局优化的实施成效
        4.3.1 CLUE-S模型建模与检验
        4.3.2 规划引导用地合理集聚的实施成效
    4.4 规划实施成效测度结果的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测度方法讨论与政策启示
    5.1 空间规划节地效果测度方法的讨论
        5.1.1 规划节地目标实现程度测度方法的讨论
        5.1.2 规划促进节地实施成效测度方法的讨论
    5.2 政策启示
        5.2.1 完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
        5.2.2 提高空间规划编制质量
        5.2.3 重视规划实施过程管理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社会诉求与政府的回应性 ——基于浙江省“送医下基层”的今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政府回应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1.3.2 政府回应效力诸影响因素之分析
        1.3.3 有关医疗资源分配与“送医下基层”的研究文献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1.4 研究方法
        1.4.1 案例比较
        1.4.2 聚类分析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结构
2. 本文的主要概念与分析框架
    2.1 “送医下基层”概念与实践
    2.2 政府回应的客体
        2.2.1 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的概念辨析
        2.2.2 本文中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评价
    2.3 政府回应的效力评价
    2.4 本文的分析框架
3. 民国时期浙江省“送医下基层”: 基本状况与结果之分析
    3.1 民国时期浙江的卫生状况: 以嘉兴、余姚、杭州为例
    3.2 民国政府卫生管理和“送医下基层”的情况及结果
4. 毛泽东时代浙江省“送医下基层”: 基本实践与结果之分析
    4.1 毛泽东时代浙江省“送医下基层”的背景
    4.2 “送医下基层”的具体措施
        4.2.1 嘉兴市的情况
        4.2.2 余姚市的情况
        4.2.3 杭州市的情况
    4.3 “送医下基层”的效果评价
        4.3.1 数据上的成功
        4.3.2 行政政治化的成功是成功吗?
5. 2013年后浙江省“送医下基层”: 主要实践与结果之分析
    5.1 “送医下基层”的背景:改革开放后浙江省基层卫生工作的变化
    5.2 嘉兴市“医疗服务下基层”的基本情况
        5.2.1 嘉兴市的基本情况
        5.2.2 嘉兴市“医疗服务下基层”的具体措施
        5.2.3 嘉兴市“医疗服务下基层”的实施效果
        5.2.4 嘉兴市“送医”的问题: 为何行政有效,治理却无效呢?
    5.3 余姚市“医疗卫生服务下基层”
        5.3.1 余姚市“医疗卫生服务下基层”的措施与结果
        5.3.2 余姚“送医”得失: “行政吸纳”型“需要”识别与“需求”引导形式化
    5.4 杭州市“健康观念下基层”的情况
        5.4.1 Y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实施情况
        5.4.2 “行政吸纳”能否满足劣势群体的需要?
6. 三个时期“送医下基层”之比较与相关建议
    6.1 嘉兴、余姚和杭州三个时期“送医下基层”的比较与讨论
        6.1.1 识别和回应“需要”是决定“送医”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6.1.2 回应“发展型需要”影响了“送医”的适应性
        6.1.3 能否引导“需求”影响了“送医”效力的强度
    6.2 以“需要”校正“送医下基层”的政策设计
7. 结语
    7.1 基本观点与结论
    7.2 研究的理论意涵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7)基于“总分馆制”的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对文化馆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我国地方文化馆发展相对滞后,功能作用发挥不全
        三、我国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试点初显成效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文化馆管理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研究
    第一节 我国文化馆总分馆制发展和模式
        一、文化馆总分馆制的起源
        二、文化馆总分馆制的主要模式
        三、全国总分馆制推行现状
    第二节 我国地方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整合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建立沟通渠道,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
第三章 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发展与运行现状
    第一节 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的发展历程
        一、地方文化馆的发展历史
        二、信阳市文化馆发展历程
    第二节 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现状
        一、河南省信阳市文化馆馆站建设现状
        二、河南省信阳市文化馆人员配备情况
        三、河南省信阳市文化馆服务开展情况
        四、河南省信阳市文化馆公众满意度调查
第四章 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问题研究
    第一节 组织结构分散、缺乏统筹
        一、区域条块分割
        二、机构分工模糊,缺乏统筹
    第二节 资源配备不足、渠道单一
        一、人力资源配备不足
        二、资金配备不足
    第三节 文化服务供给失衡
        一、城乡文化服务供给失衡
        二、文化服务供需失衡
第五章 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市域集中”上下联动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
        一、明确主体、构建“市级中心馆-县级总馆-镇街分馆”的文化馆总分馆制体系
        二、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三、因地制宜、借鉴经验
    第二节 设立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专项制度
        一、设立文化馆总分馆制专项经费
        二、设立文化馆总分馆制人事体系
        三、设立文化馆总分馆制考核制度
    第三节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一、多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二、文化志愿者队伍统计归档、科学管理
    第四节 创新文化服务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数字文化馆
        二、盘活现有存量建设资源数据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以文化、教育、医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
        2.1.2 行政区层级
    2.2 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综述
        2.2.1 相关理论综述
        2.2.2 文献调研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
    3.1 晚清时期
    3.2 民国时期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省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4.1 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格局——以公共文化为例的探析
        4.1.1 公共文化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分异
        4.1.2 公共文化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自相关性
    4.2 行政中心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具有优势吗?——以公共教育、公共医疗为例的探析
        4.2.1 基于国家级资源配置之省际空间格局的探析
        4.2.2 基于省级资源配置之省域空间格局的探析
        4.2.3 基于副省级城市中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的对比探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地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5.1 新中国以来地级区划和城市建制的层级调适
    5.2 地级区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层级空间格局
        5.2.1 公共服务资源在地级区划之间的层级配置格局
        5.2.2 公共服务资源在地级区划内部的层级配置格局
    5.3 地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差距的空间效应
        5.3.1 不同行政等级地市级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空间效应
        5.3.2 地级市内部设区市与县级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空间效应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县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6.1 地级市内部县级区划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格局
        6.1.1 基于有代管县(市)的地级市探析
        6.1.2 基于县级区划数量的地级市探析
    6.2 不同隐性等级县级区划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
        6.2.1 省直辖(管)县市与地级市代管县市等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异
        6.2.2 公共服务资源在不同市辖区之间的空间配置格局
        6.2.3 公共服务资源在自治州内不同县市的空间配置格局
    6.3 县级区划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
        6.3.1 基于是否县级行政中心的探析
        6.3.2 基于是否重点镇的探析
        6.3.3 基于是否强镇扩权试点镇的探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影响机制的模型检验
    7.1 理论假设
    7.2 模型建构、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2.1 模型建构
        7.2.2 变量选取
        7.2.3 数据来源
    7.3 分析过程与实证结果
        7.3.1 基于行政区层级差异的检验
        7.3.2 基于是否行政中心的检验
        7.3.3 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影响的空间效应——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浙江省县级政府驻地与其他乡镇街道的公共服务资源对比
附录2:浙江省重点镇与非重点镇的公共服务资源对比
附录3:行政区层级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4:行政区层级对地级市(设区市)和县级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5:隐性行政层级对省(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地级市(地区)代管县级市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6:“是否省会城市”对地级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7:“是否自治州政府驻地”对自治州内县级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8:“是否县级政府驻地”对乡镇级区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思路和步骤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小结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关于协同创新和实效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2.1.1 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研究
        2.1.2 企业的协同创新研究
        2.1.3 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研究
        2.1.4 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2.1.5 关于实效性方面的研究
        2.1.6 国外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2.2 关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研究
        2.2.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2.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2.3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
        2.2.4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效性研究
        2.2.5 国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2.3 关于协同创新和实效性在体育领域方面的研究
        2.3.1 协同创新在体育领域方面的研究
        2.3.2 实效性在体育领域方面的研究
    2.4 小结
3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构建
    3.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3.2 协同创新和实效的概念及涵义
        3.2.1 协同创新的一般概念
        3.2.2 协同创新的涵义
        3.2.3 实效的概念及实效性的涵义
    3.3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的概念、涵义及特征
        3.3.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的概念
        3.3.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的涵义
        3.3.3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的特征
        3.3.4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效性定义
    3.4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3.4.1 协同服务的主体要素及其关系
        3.4.2 协同服务的创新要素及其关系
    3.5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3.5.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管理体制
        3.5.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3.6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6.1 协同创新能力与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6.2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分值权重分配
    3.7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构建示意图
    3.8 小结
4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实践应用研究
    4.1 访问调查结果
        4.1.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主体协同创新能力调查结果
        4.1.2 服务实效调查结果
    4.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与服务效果评价分析
        4.2.1 评价结果得分排序分析
        4.2.2 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的统计检验分析
        4.2.3 三项得分位于同档分数段的乡镇分布情况分析
    4.3 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4.3.1 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模式归类
        4.3.2 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4.4 小结
5 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对策措施与法规制度保障研究
    5.1 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5.1.1 体育健身意识方面
        5.1.2 体育健身组织方面
        5.1.3 协同创新能力方面
        5.1.4 农村体育人才、资金、健身场地方面
        5.1.5 农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方面
    5.2 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能力与服务效果的对策与措施
        5.2.1 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2.2 提高服务主体协同合作能力
        5.2.3 加大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创新力度
        5.2.4 创新农村体育社团组织形式
        5.2.5 提升服务创新能力
        5.2.6 改善农村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
        5.2.7 不断创新理念和思路
    5.3 协同创新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法规制度保障研究
        5.3.1 制定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专门法规的必要性
        5.3.2 建立保障农村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5.4 小结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镇访谈调查提纲
附录二: 行政村访谈调查提纲
附录三: 村民访谈询问内容
附录四: 实证访谈调查基本材料
附录五: 实证访谈调查部分照片
附录六: 作者简历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嘉兴市小学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研究[D]. 陈威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D]. 张淑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融资模式研究[D]. 琚教飞.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土地发展权及增减挂钩视角下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唐奕钰. 浙江工商大学, 2020
  • [5]空间规划的节地效果测度方法研究 ——以海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D]. 徐质彬. 浙江大学, 2019(02)
  • [6]社会诉求与政府的回应性 ——基于浙江省“送医下基层”的今昔比较研究[D]. 薛晓婧. 浙江大学, 2019(01)
  • [7]基于“总分馆制”的河南省信阳市地方文化馆运行机制改革研究[D]. 李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8]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以文化、教育、医疗为中心[D]. 袁锦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与应用[D]. 王小娟. 浙江大学, 2018(05)
  •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嘉兴市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