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机车交接乘务系统设计研究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机车交接乘务系统设计研究

一、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得峰[1](2021)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青藏线铁路电气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力机车数量不断增加,机车检修任务日益加重。检修能力是机务站段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评价现有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揭示薄弱环节,对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以青藏线电力机车现有检修能力水平为评价目标,分析整合影响因素,构建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因素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当前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揭示薄弱环节,提出提升检修能力的建议措施。本文结论如下:(1)尽管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水平良好,满足生产需求。(2)随着检修任务的增加,青藏线电力机车现有检修能力下降,会出现能力不足情况。(3)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作业层面处于良好水平,这说明青藏集团公司推进修程修制改革是有成效的,完善检修范围和检修工艺,有力地促进了电力机车检修能力。(4)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在生产布局、生产管理、人员素质和配件管理几方面水平一般,是检修能力的薄弱环节。

周凤[2](2020)在《智慧车站乘务人员排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高铁运输业不断发展,铁路网络日益壮大,随之带来的铁路运输管理压力日益增长。乘务人员排班计划是对乘务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基础。乘务人员排班计划不仅影响列车的运行情况,而且关系到乘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打造一个科学、高效、低成本的智能乘务人员排班系统有着重大的市场价值与意义。现有的乘务员排班计划主要以有经验的计划编制人员为主导人工编制,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乘务计划,编制过程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成本且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智能快速地调整排班计划。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设计基于React框架和遗传算法模型的智慧车站乘务人员排班系统。本系统基于智慧车站项目,是在借鉴了国内外现行乘务人员排班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的,对国内外现有的排班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就国内外排班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本系统分步骤实现乘务员排班,按对应的步骤建立个性化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了解了乘务排班计划的所有相关概念,对乘务员排班过程进行拆分。对排班过程拆分出的三个关键步骤分别进行需求分析,详细分析乘务片段划分、乘务交路组合、交路回路循环等几个功能模块的任务需求,提出系统所有功能模块的个性化目标;(2)对系统进行具体设计,对系统的计划编制模块进行数学建模,并设计对应的求解算法。在乘务交路组合模块中,为组合最优乘务交路回路设计先到先走的数学模型,并设计用精确算法求解;(3)在求取交路回路循环过程中,将乘务回路循环问题转化为ATSP,建立回路间接续时间最短的数学模型。选取遗传算法求取最优解,实现乘务人员运用数量最小且各乘务组之间值乘时间最均衡的回路循环顺序;(4)对系统的用户登录、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等基础模块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选用前端基础技术、React框架、node.js和Oracle数据库等技术实现系统,功能上完全实现了本系统的需求。本论文实现的智慧车站乘务人员排班系统可以快捷的对列车运行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对人员信息和列车运行信息等进行管理,自动生成乘务人员排班计划,在提高对乘务人员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丁子全[3](2017)在《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设计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青藏铁路机车车辆整备作业技术水平,实现少布点、免维护或少维修的目标,在阐述新建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机务、车辆设备分布,高原新型机车车辆维修保养整备作业,高原新型机车修程修制,高原设备选型等机务、车辆设备工程设计难点,提出创新机务车辆部门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机车车辆维修保养一体化作业、制定高原新型机车修程修制、提高装备技术水平等机车车辆整备基地整体设计对策。

刘雪萍[4](2016)在《基于规则引擎的机车周转图的自动调整》文中指出机车周转图是机务部门指导机车运用的基础资料,编制合理、高效的机车周转图有利于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运输经济效益。在铁路现场,机车周转图的编制通常是通过开发的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的辅助下进行人工编制,因而难以避免因疏忽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错误。因此,对于机车周转图的编制问题的研究以及机车周转图的计算机编制系统还有待完善。本文在现有机车周转图编制模型和编图系统的基础上对机车周转图的编制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机车周转图编图系统进行了研究。机车周转图的编制问题最终以机车使用数量最少为目标,合理的机车周转图编制应该满足列车运行图对机车配置的需求,同时需要考虑乘务制度、乘务工作时间标准、机车运转制、机车交路、机车在机务本段以及折返段的作业时间标准、机车检修计划等因素。本文从机车周转图编制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机车周转编制的理论基础,包括机车运用的评价指标、机车周转图的编制资料、流程、基本要求以及影响机车周转的主要因素等。考虑到目前铁路现场多是机车固定牵引区段使用,本文在机车固定牵引区段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配置数学模型和不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配置数学模型。由于铁路有些区段对机型有限制以及存在长大坡道时需要双机牵引,因此建立了考虑多种机型、多机牵引的机车周转图数学模型。论文使用规则引擎对机车配置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分析铁路现场机车周转图的勾画方法对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配置、不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配置设计了相应的规则,机车周转图的勾画规则采用层次化决策理论,将机车勾画的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内有其判断和执行规则,各个阶段间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转换。对于可能发生列车晚点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原列车接续关系不能满足的情况设计了机车周转图的调整规则。机车周转图的调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原接续关系上进行调整,另一种是重新勾画机车周转图。最后,本文设计了机车周转图的计算机勾画以及调整系统,包括对功能结构、数据库、功能界面等的设计,实现对机车周转图基本数据的管理、机车周转图的勾画以及机车周转图的调整。

黄珊[5](2014)在《机车乘务员运用问题及其辅助编排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铁路目前也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铁路运输组织方面,各管理部门正积极推行深化改革与现代化管理。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问题作为铁路运输中的基本计划,是开展机车乘务组织工作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能否按图行车,而且影响铁路设备的利用率和乘务工作效率,从而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今铁路既有线中,机车运转制由短交路发展为长交路、机车乘务制度由包乘制改为轮乘制,这些改革带来了许多管理问题,如机车乘务员超劳、乘务交路不均衡等。因此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机车乘务员,优化机车乘务交路以及排班,对于提高机车乘务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铁路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既有线中的机车乘务员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将机车乘务员运用问题拆分为最优回路构造、回路循环优化及排班三个子问题。为使用最少的机车乘务员数来完成给定的机车值乘任务,对回路循环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并设计启发式算法求解。此外,对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编制过程中所需的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以南昌铁路局客车数据作为算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予以检验。本文最后利用Delphi软件开发平台,实现机车乘务员运用辅助编排系统的设计及开发,借助此系统可以快捷地实现对列车运行基础数据采集处理、机车乘务员信息管理、机车乘务交路的计算以及机车乘务员排班计划自动生成,以提高机务人员的管理效率。

张杰[6](2013)在《机车周转图编制优化及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机车周转图是依据机车交路、机车运转制、乘务制度、乘务方式、机车最短折返作业时间标准等编制的机车工作计划,是机务部门组织运输生产活动的基础,是铁路运输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机车周转图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保证机车运用效率的最大化,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加速机车周转。此外,机车周转图的编制应与列车运行图相互协调、统筹安排,才能保证运输组织的正常实施,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是以最少的机车资源实现列车运行图上所有列车的动力配置。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包含变量较多,且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复杂,是一类复杂的特殊指派问题,其求解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开发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来进行具体编制的,设计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提供机车周转图编制和调整手段,设计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同编制机制,将有利于提高机车周转图的编制质量和编制效率。在现有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及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主要研究了机车周转图编制模型和算法、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调方法、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1.通过分析机车周转图机车接续,总结出机车周转图具有机车顺次接续特征:即对于任意一个机车折返站的机车接续可行解,在机车总折返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总可以转化为从某一机车接续开始,按照顺次接续的原则形成的可行解。并从理论上对机车周转图具有机车顺次接续特征进行了证明。2.建立了单一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单一机型机车周转图问题分为成对机车周转图和不成对机车周转图两种类型来分别设计相应的算法进行求解。在求解成对机车周转图时,通过获取密集到发点后依据机车顺次接续方法可快速进行求解。在求解不成对机车周转图时,利用机车周转图的机车顺次接续特征,确定不成对机车周转图的附挂机车接续担当列车,进而将机车附挂问题转化为附挂机车接续担当列车之间的匹配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机车附挂方案,并最终将不成对机车周转图问题转化为成对机车周转图问题进行求解。3.分析了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以机车运用效益作为该问题的优化目标,并建立了机车折返站的到达机车、出发机车、机型的三维指派数学模型。在问题求解时,以固定机车台数条件下的机车周转图编制算法为基础,设计了机车接续互换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机车周转分组的优化调整,最终实现机型分配和机车周转时间的综合优化,达到机车运用效益优化的目标。4.在基于机车运用效益的多机型机车周转图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限定机型机车数量条件下的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算法。在对数量受限机型进行单一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机车接续互换和分组分化,实现受限机型的合理运用,有效提高机车运用效益。5.分析了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内容和协调编制流程,并就两个主要协调编制阶段讨论了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的协调编制方法。在列车运行方案编制阶段,以均衡布点为基础,通过设计反馈调整方法来协调各折返站之间的机车接续;在列车运行图编制阶段,以紧交路条件下的机车周转图编制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机车运用优化的列车运行图反馈调整方案编制方法。6.在机车周转图编制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数据设计、功能界面设计等。结合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业务协调需求,对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编制进行了系统协同设计。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机车运用计划的编制质量是列车运行秩序和运输组织安全的重要保证,论文中机车周转图编制理论和系统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涵盖了现有的机车周转图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论文提出的机车顺次接续特征和单一机型、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的优化方法为机车周转图编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提出的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调方法、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设计方法将有利于提高机车周转图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效率和编制质量,进而提高铁路运输计划的编制水平,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我国铁路机车运用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徐彬,郑亚晶,于剑[7](2013)在《基于模糊决策的铁路机车交路比选研究》文中认为以准池及其周边铁路构成的铁路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模糊决策原理,基于机车数、机车效率、乘务员工作时间、投资金额、与货流的关系等考虑因素,构建了准池及其周边铁路机车交路比选计算方法。将传统的列表定性分析评价转化为定量计算,克服了传统列表评价方法无法定量的缺点。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得出的推荐机车交路与传统方法得出的推荐机车交路一致,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铁路线路或铁路路网的机车交路比选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郭璞[8](2013)在《铁路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铁路客运机车乘务人员的合理运用对于机车高效运转、列车安全运行以及为旅客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机车乘务组织中的许多问题都进行了研究,然而对于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现有研究结论出发,总结归纳了机车乘务组织问题的相关理论,并对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分析当前铁路运输特别是旅客运输的发展变化趋势和新特点新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机车乘务制度的优缺点比较,明确了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确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计算机辅助工具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方法解决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二是在介绍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有关定义的的基础上,阐明了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基本流程,并对其具体组织模式做了划分,同时对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进行了一般性描述。三是建立了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数学规划模型,通过采用最近邻域搜索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模型,结合南昌机务段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实际情况,运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求解并对所得结果对比分析和评价,验证方法的效用。

牟从凯[9](2011)在《加速机车周转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机车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要生产性资产,其费用也是铁路运输成本的重要支出项目。机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营成本和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铁路运输大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已经越来越提到重要的位置。针对目前铁路机务系统对机车的运用管理模式,本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前人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运用最优化理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影响机车周转的因素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机车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机车运转制、机车交路及机车乘务组织等方面入手对其研究,力求找到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本论文主要对以下五个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1.介绍了机车周转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归纳、分析了机车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起机车周转时间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2.介绍了我国的机车运转制,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不同运转制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推行机车循环运转制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3.针对我国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肩回运转制,首先从理论上比较了机车不固定牵引方式与固定牵引方式在周转时间上的长短;其次设计了一种求解不成对列车运行图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简单算法;最后建立了求解不成对列车运行图不固定牵引方式下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网络模型,同时给出了检验的算例。4.详细介绍了机车交路、乘务制度以及乘务员换班方式;简要分析了传统方式下确定长交路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对长交路、轮乘制模式下的乘务员换班方式以及合理机车交路长度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推行长交路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5.分析了铁路机务传统机车运用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加速机车周转的战略途径和具体措施。

魏松[10](2008)在《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需求急速增加,既有铁路的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此现状,全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此次提速是铁路部门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此次提速中,铁道部积极推进运输组织方式改革,推行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等,全面优化运输生产力布局。事实证明,大力实施挖潜提效,利用有限的运输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缓解铁路阶段性、区域性能力紧张的有效措施。论文以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思想,探讨通过改革机车运转方式和值乘方式加速机车周转的措施。论文通过分析国内货运机车采用短交路、单回运转制和肩回运转制交路的弊端、机车循环(或半循环)运转所带来的效益,得出货运机车应采用长交路运转方式的结论,并通过哈尔滨局采用机车长交路运转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实例进行论证。机车运转制度的改革必然引起值乘方式的改变,通过分析现有机车值乘方式的优缺点,得出长交路轮乘制将成为代表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机车乘务制度。论文最后对于机车采用“长交路、轮乘制”运用模式所带来的管理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对于提高铁路货运机车运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二、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现状
    2.1 电力机车配属不均衡
    2.2 电力机车检修任务过重
        2.2.1 电力机车C1~C3 修程
        2.2.2 电力机车C4 修程
        2.2.3 电力机车临修
        2.2.4 电力机车检修任务量
    2.3 电力机车检修组织薄弱
        2.3.1 组织机构
        2.3.2 人员情况
    2.4 电力机车检修布局存在缺陷
        2.4.1 段内生产布局
        2.4.2 检修库设置
        2.4.3 机车检修台位
    2.5 工装设备维修质量不高
    2.6 机车配件管理水平落后
    2.7 本章小结
3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基本理论
        3.1.2 具体步骤
    3.2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体系层次结构
        3.2.3 评价体系构建
    3.3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体系权重
        3.3.1 构造判断矩阵
        3.3.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3 总排序和总一致性检验
        3.3.4 确定整个评价系统的权重和排序
    3.4 本章小结
4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综合评价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4.1.1 基本理论
        4.1.2 具体步骤
    4.2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评价
        4.2.1 确定综合评价对象指标集
        4.2.2 确定评价集
        4.2.3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
        4.2.4 构造模糊关系矩阵
        4.2.5 指标综合评价
        4.2.6 评价结果分析
    4.3 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提升措施
        4.3.1 调整转移检修生产任务
        4.3.2 推进修程修制改革
        4.3.3 优化段内生产布局
        4.3.4 其他优化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智慧车站乘务人员排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乘务排班系统关键性技术
    2.1 Web前端开发技术
        2.1.1 HTML5和CSS
        2.1.2 Java Script
        2.1.3 React框架
    2.2 B/S结构
        2.2.1 B/S结构简介
        2.2.2 B/S结构优点
        2.2.3 B/S结构缺点
    2.3 Node.js
    2.4 Oracle数据库
    2.5 遗传算法
第三章 乘务排班系统需求分析
    3.1 乘务计划概念阐述
        3.1.1 乘务计划组成部分
        3.1.2 乘务计划编制约束
        3.1.3 乘务计划编制流程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乘务计划编制
        3.2.2 基础信息管理
        3.2.3 指标分析管理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系统安全性
        3.3.2 系统可扩展性
        3.3.3 系统可维护性
        3.3.4 系统可靠性
    3.4 系统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乘务排班系统设计
    4.1 基于遗传算法的乘务计划编制模块设计
        4.1.1 列车运行信息管理
        4.1.2 乘务片段划分管理
        4.1.3 乘务交路组合管理
        4.1.4 交路回路循环管理
        4.1.5 乘务排班计划管理
    4.2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4.2.1 用户登陆
        4.2.2 用户管理
        4.2.3 权限管理
        4.2.4 统计分析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乘务排班系统实现
    5.1 实例分析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乘务计划编制模块实现
        5.2.1 列车运行信息管理
        5.2.2 乘务片段划分管理
        5.2.3 乘务交路组合管理
        5.2.4 交路回路循环管理
        5.2.5 乘务排班计划管理
    5.3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5.3.1 用户登陆
        5.3.2 用户管理
        5.3.3 权限管理
        5.3.4 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3)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设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机务、车辆设备工程设计概述
2 机车车辆整备基地总体设计对策
    2.1 创新机务车辆部门运营管理模式
    2.2 实现机车车辆维修保养一体化作业
    2.3 制定高原新型机车修程修制
    2.4 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3 结束语

(4)基于规则引擎的机车周转图的自动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
2 编制机车周转图的理论基础
    2.1 机车运用评价指标
        2.1.1 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
        2.1.2 机车运用效率指标
        2.1.3 机车运用均衡性
    2.2 机车周转图的编制
        2.2.1 机车周转图编制资料
        2.2.2 机车周转图的基本要求
        2.2.3 机车周转图的编制
    2.3 机车周转主要影响因素
        2.3.1 列车运行图
        2.3.2 机车乘务制度及乘务员换班方式
        2.3.3 机车牵引交路及运转制
        2.3.4 机车的整备及检修
3 机车周转图数学模型
    3.1 问题描述
    3.2 固定区段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配置
    3.3 固定区段不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配置
    3.4 固定牵引区段多机型机车周转图机车配置
    3.5 本章小结
4 规则引擎及机车周转图的智能编制
    4.1 规则引擎的理论基础
        4.1.1 业务规则管理系统介绍
        4.1.2 规则引擎结构分析
        4.1.3 规则引擎的运行方式
        4.1.4 规则引擎的规则
    4.2 机车周转图勾画规则和阶段划分
        4.2.1 机车接续的顺序性
        4.2.2 成对机车周转图编制阶段划分
        4.2.3 不成对机车周转图编制的阶段划分
    4.3 机车周转图调整规则和阶段划分
    4.4 本章小结
5 机车周转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设计目标
    5.3 系统层次结构设计
    5.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4.1 机车周转图数据管理
        5.4.2 机车周转图编制及调整子系统
        5.4.3 机车统计指标分析子系统
    5.5 系统数据库设计
        5.5.1 机车周转图数据库表设计
        5.5.2 规则表设计
    5.6 系统界面设计
    5.7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机车乘务员运用问题及其辅助编排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2 铁路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问题
    2.1 机车乘务交路概述
        2.1.1 机车交路相关概念
        2.1.2 机车乘务组织
        2.1.3 机车乘务员工作休息时间标准
    2.2 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的编制
        2.2.1 机车乘务员运用的基本流程
        2.2.2 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编制步骤
        2.2.3 机车乘务员运用计划的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3 机车乘务员运用优化模型及求解
    3.1 优化模型的建立
        3.1.1 最优回路问题
        3.1.2 回路循环问题
    3.2 回路循环问题的求解
        3.2.1 求解方法
        3.2.2 算法设计
    3.3 机车乘务员的排班
    3.4 本章小结
4 机车乘务交路数据采集与处理
    4.1 基础数据采集
    4.2 机车乘务交路数据处理
        4.2.1 列车运行信息处理
        4.2.2 乘务片段信息处理
        4.2.3 最优回路的计算
        4.2.4 回路的信息处理
        4.2.5 排班信息处理
    4.3 算例分析
        4.3.1 算例数据
        4.3.2 算例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机车乘务员运用辅助编排系统设计及实现
    5.1 系统需求及功能模块
    5.2 数据库的设计
    5.3 辅助系统的实现
        5.3.1 开发环境
        5.3.2 COM组件的调用
        5.3.3 辅助系统的界面
    5.4 算例演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及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机车周转图编制优化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存问题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机车周转图编制理论基础
    2.1 机车交路及机车运转制
    2.2 乘务制度与乘务方式
    2.3 机车周转图
        2.3.1 机车周转图编制资料
        2.3.2 机车周转图编制原则
        2.3.3 机车周转图编制流程
        2.3.4 机车周转图指标
    2.4 机车整备与检修
        2.4.1 机车到库整备作业内容及流程
        2.4.2 机车紧交路
        2.4.3 机车检修
第3章 机车周转图编制模型及算法研究
    3.1 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
        3.1.1 问题描述
        3.1.2 现有编制模型
    3.2 单一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模型和算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机车接续的顺序性
        3.2.3 模型建立
        3.2.4 成对机车周转图算法设计
        3.2.5 不成对机车周转图算法设计
    3.3 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模型和算法
        3.3.1 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问题概述
        3.3.2 基于机车运用效益的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算法
        3.3.3 基于限定机车数量的多机型机车周转图编制算法
第4章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调方法研究
    4.1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调概述
    4.2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调优化方法探讨
        4.2.1 列车运行布点方案中的机车运用优化方法
        4.2.2 紧交路接续条件下的机车周转图编制
        4.2.3 基于机车运用优化的列车运行图反馈调整方案编制
第5章 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设计
    5.1 机车周转图编制系统设计
        5.1.1 系统需求分析
        5.1.2 系统设计目标
        5.1.3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5.1.4 系统数据设计
        5.1.5 系统功能界面设计
    5.2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同编制设计
        5.2.1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协同概述
        5.2.2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数据协同设计
        5.2.3 机车周转图与列车运行图业务协同功能设计
结论
    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基于模糊决策的铁路机车交路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初拟机车交路与乘务制度设计方案
3 各机车交路与乘务制度方案优缺点及比选
    3.1 考虑因素的权重取值
    3.2 综合指标评价计算
4 结论

(8)铁路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概述
    2.1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的定义
    2.2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基本流程及模式划分
        2.2.1 既有线机车乘务交路编制
        2.2.2 客运专线机车乘务交路编制
    2.3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的描述
    2.4 目前我国铁路现场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数学模型
    3.1 模型的建立背景
    3.2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数学模型构造及相关符号说明
    3.3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数学规划模型
        3.3.1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约束条件分析
        3.3.2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目标函数分析
        3.3.3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数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算法研究
    4.1 启发式算法简介
    4.2 求解算法—经典启发式算法
    4.3 求解算法—通用启发式算法
        4.3.1 算法的选取
        4.3.2 算法的设计
        4.3.3 邻域解的构造
        4.3.4 算法的流程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研究
    5.1 南昌机务段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情况简介
    5.2 南昌机务段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的优化
        5.2.1 数据的准备
        5.2.2 基于最近邻域搜索的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
        5.2.3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
    5.3 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加速机车周转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外发展状况分析
        1.2.2 国内发展状况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机车周转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2.1 机车周转时间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1.1 机车周转时间的基本概念
        2.1.2 机车周转时间的计算公式
        2.1.3 影响机车周转时间的因素
    2.2 机车周转时间解释结构模型的建模及分析
        2.2.1 结构模型概述
        2.2.2 解释结构模型
        2.2.3 机车周转时间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第3章 机车运转制的比较研究
    3.1 机车运转制
    3.2 肩回运转制同循环/半循环运转制的比较分析
        3.2.1 不同运转制的机车周转时间比较分析
        3.2.2 不同运转制在机车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3.2.3 循环/半循环运转制在机车运用中的优点
        3.2.4 推行循环运转制要解决的问题
第4章 肩回运转制下机车周转方案研究
    4.1 机车不固定牵引方式的有利性分析
        4.1.1 不固定方式与固定方式的比较分析
        4.1.2 算例检验
        4.1.3 小结
    4.2 不成对列车运行图机车周转方案研究
        4.2.1 不成对列车运行图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求解算法
        4.2.2 算例检验
        4.2.3 小结
    4.3 不成对运行图不固定牵引方式下机车最佳周转方案的网络模型
        4.3.1 参数假定
        4.3.2 模型建立
        4.3.3 算例检验
        4.3.4 小结
第5章 机车交路及乘务方式的研究
    5.1 机车交路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机车交路在铁路运输组织中的作用
        5.1.2 确定机车交路的原则
        5.1.3 机车交路长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机车乘务组织分析
        5.2.1 机车乘务组
        5.2.2 机车乘务员乘务制度
        5.2.3 乘务员换班方式
    5.3 机车交路合理长度的探讨
        5.3.1 传统机车交路长度的确定方法
        5.3.2 传统方法下长交路存在的问题
        5.3.3 机车交路合理长度的研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
        1.2.1 货物运输
        1.2.2 重点物资运输
        1.2.3 铁路口岸运输
    1.3 实施货运机车长交路的优点
        1.3.1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1.3.2 实现机车连续循环运用
        1.3.3 运输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1.3.4 运输安全相对稳定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方案及措施的研究
    2.1 铁路货运机车交路的种类及特点
        2.1.1 设置机车交路的目的
        2.1.2 确定机车牵引交路的原则
        2.1.3 机车牵引交路的总类
        2.1.4 机车运转制
    2.2 现行货运机车交路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2.1 短交路
        2.2.2 单回运转制或肩回运转制
        2.2.3 机车乘务组包乘制
        2.2.4 机车乘务员外段换班制
    2.3 机车运用效率主要考核指标
        2.3.1 从牵引能力利用方面考核
        2.3.2 从时间利用方面考核
        2.3.3 综合考核指标
    2.4 提高运用机车经济效益的途径
        2.4.1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
        2.4.2 用科学检修和运用管理的方法保证机车质量
        2.4.3 提高机车牵引重量
        2.4.4 加速机车周转
        2.4.5 挖潜提效的运输组织措施
第3章 机车值乘方式和运转制的研究
    3.1 机车值乘方式
        3.1.1 包乘制
        3.1.2 轮乘制
        3.1.3 轮包结合制
        3.1.4 机车乘务制度的选择原则
    3.2 改革机车交路的研究
        3.2.1 循环交路及半循环交路概念
        3.2.2 循环或半循环交路的优点与肩回运转制比较
        3.2.3 实行循环(或半循环)运转制存在的问题
        3.2.4 改革机车交路的综合经济效果
    3.3 实施货运机车长交路经济效益分析
        3.3.1 减少运用机车数量的经济效益
        3.3.2 减少机车乘务员的经济效益
        3.3.3 列车运行节约燃料的经济效益
第4章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措施
    4.1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必要性分析
    4.2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具体措施
        4.2.1 加强机车质量管理
        4.2.2 改革修程修制
    4.3 建立货运机车长交路的管理制度
        4.3.1 安全管理
        4.3.2 机车运用管理
        4.3.3 机车质量管理
        4.3.4 人员管理
        4.3.5 强化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第5章 哈尔滨铁路局实行货运机车长交路的效果与建议
    5.1 实行长交路后取得的效果
    5.2 实行长交路后产生的几点问题
    5.3 对实施长交路后提出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机车交路、乘务制度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青藏线电力机车检修能力研究[D]. 何得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智慧车站乘务人员排班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凤.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拉萨机车车辆整备基地设计的思考[J]. 丁子全.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7(10)
  • [4]基于规则引擎的机车周转图的自动调整[D]. 刘雪萍.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5]机车乘务员运用问题及其辅助编排系统研究[D]. 黄珊. 中南大学, 2014(03)
  • [6]机车周转图编制优化及系统设计[D]. 张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7]基于模糊决策的铁路机车交路比选研究[J]. 徐彬,郑亚晶,于剑. 物流技术, 2013(13)
  • [8]铁路客运机车乘务交路编制问题研究[D]. 郭璞. 中南大学, 2013(05)
  • [9]加速机车周转相关问题的研究[D]. 牟从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
  • [10]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D]. 魏松.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标签:;  ;  ;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机车交接乘务系统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