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摄影报道分析

突发事件摄影报道分析

一、突发事件摄影报道试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唐一方[2](2021)在《中外国际新闻图片视觉框架比较研究 ——基于“英国集装箱惨案”的中、越、英三国新闻图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肖智颖[3](2021)在《《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新闻周刊之一,自创办以来,以“记录时代变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目标,忠实地记录着这个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轨迹和变化方向,呈现着社会个体奋斗的姿态。作为中国权威高端的时政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透过政经类期刊的公共视角,观察和解读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现象,以期对有影响力的人产生影响。“封面故事”作为重点栏目,是新闻周刊的“门脸”和核心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最能显示其内容生产策略的栏目,研究“封面故事”,即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在进步中不断自我革新,看到国家和人民在历史前进中的缩影,看到新闻作品中所呈现的大时代的巨变。《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不断深化选题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并不断优化视觉效果呈现,愈加注重报道的深度性、丰富性和人文性。通过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新闻舆论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封面故事的反映和影响,发现重大的社会发展变革深刻影响着封面故事内容生产的选题、内容和形式,封面故事的报道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带着时代的符号反映和书写了中国发展的历程,是中国社会前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力量的标志之一,成为中国时代发展过程的“忠实的记录者”。本文讨论了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对内容生产变革的途径,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如何营造独特风格,打造品牌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在泥沙俱下的新闻市场中,强化个性化差异,要做好深度报道,对《中国新闻周刊》更好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王萌萌[4](202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介融合作为传媒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趋向已经从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浅水区”,向全媒体时代多媒体融合的“深水区”发展。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是媒介融合驶向“深水区”的两支重要船桨。而数字叙事正是基于计算机或者互联网的叙事,范畴上属于后经典叙事学。本文试图结合数字叙事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构建媒介融合下的中国故事新叙事体系。从数字叙事理论本体来看,数字叙事的兴起离不开媒介融合时代技术、政治、传播和商业四个方面的发展和支持,其天然内涵一定的数字媒介特征、数学思想和符号学机制,为构建“数字中国”“中国故事的数字诗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叙事并不仅仅是心理舞台的临时草图,也不只是大脑神经元沿个体路径的昙花一闪:叙事乃是在故事内外运作的多种心理过程汇聚所产生的坚实的、有意识的表征。所以本研究综合多种视角,从宏观的思维模式和叙事理念,中观的叙事模式、叙事策略以及微观的中国故事数字叙事作品常见样态多个维度对中国故事数字叙事体系进行探究,并结合中国故事传播的优秀实例阐释数字叙事的非线性、交互性、参与性、协作性、沉浸性等叙事属性和特征优势。最终将这些优势综合考量,结合人类传播模式发展历程的视角,即传播技术发展及传播媒介演进的历史轨迹和传播规律,推演中国故事数字叙事的逻辑起点、动力、节点及架构。

唐玲[5](2021)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娟,宋亭亭[6](2021)在《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文中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具有可视化、易操作、传播性强特征的海报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疫情的重要媒介。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三大主流媒体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海报作为样本,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对海报标题、海报形式、海报内容、报道倾向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三家机构的新冠肺炎疫情海报以写意性标题为主,围绕疫情设置公共议题;海报表现形式以摄影为主,采用近距离景别取景;海报内容以人物形象为主,突出战疫医护人员;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重视宣传鼓舞士气。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在议程设置上尚待完善之处,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李静[7](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肖海波[9](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交警开展公共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交警作为交通安全的守卫者和执法者,身处社会面的最前沿,一言一行置于公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却又面临交通体量骤增警力严重不足、管理任务繁重庞杂考核体系僵硬、民警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执法权威受损等诸多挑战,涉及交警的舆情信息不断涌现,各地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明显处于下风,给交管部门公信力和交警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交警的主要职责是维护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广泛开展公共传播从而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使规则意识入脑随心,是解决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体量巨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从实践工作出发,以媒介融合为背景,运用传播学、公安学、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公共传播的崭新视角,对交警部门现阶段应对媒介环境变化工作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为解决交警部门公共传播以及执法目标、警务保障、执法考核等相关问题提供解题思路。交警部门为实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职能,通过各种渠道而采取的一系列对外信息收集与传递工作都可以称之为公共传播行为。本文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媒介融合与交警公共传播的定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交警公共传播的意义。该部分分析了为适应舆论传播新环境,各地交警部门开展公共传播的具体做法,以及在舆情应对方面积累的经验,并指出了这些做法直接或间接地对改变基层民警的执勤执法方式与理念、改善交警与公众的沟通联系、推动交通法律体系建设以及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旨在总结交警开展公共传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交警开展公共传播面临的主要挑战。该部分从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交警开展公共传播面临的挑战,其中传播环境因素包含社会舆论、历史欠账、法律缺陷等五个方面,传播主体因素包含交警公共传播制度机制建设、传播理念、“人、财、物”投入和执法目标,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因素是由于政府财政体制等原因使得交警执法目标偏移,引起交警与公众关系紧张,立场对立。后两节分别阐述了交警开展公共传播在内容和方式上的不足。第四部分则是在研究交警公共传播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前两节从完善法律政策、交警体制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重点,只有端正执法目标,从法律和体制上对交警执法予以保障,才能真正开展好公共传播。三、四、五节从转变传播理念、构建传播机制体系、拓宽公共传播渠道三个方面找出对策,解决传播理念、机制和平台渠道上的问题。第六节则强调了传播效果评议,并对实践中交警部门所关注的应对舆情提出具体的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概括全文,指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邴波[10](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二、突发事件摄影报道试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发事件摄影报道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写作内容
    (四)写作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七)文献综述
        1.关于《中国新闻周刊》的研究
        2.关于封面故事的研究
一、《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类目建构与设定说明
二、《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统计分析
    (一)报道题材
    (二)报道倾向
    (三)报道区域
    (四)报道形式
    (五)图片形式
    (六)标题形式
三、《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内容特点
    (一)政经社会报道为主涉及领域较全面
    (二)报道倾向负面为主强调新闻监督性
    (三)重国内普遍性问题不失国际化视野
    (四)侧重非事件性报道体现深度报道能力
    (五)封面设计不断优化愈加注重美学设计
    (六)突发事件注重时效舆论引导凸显人文
        1.报道时速:由慢变快
        2.报道篇幅:由少变多
        3.报道领域:由窄变宽
        4.报道角度:凸显人文
四、《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风格分析
    (一)标题辞格使用丰富
    (二)风格理性趣味并存
    (三)描写故事化细节化
五、《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反映社会发展
    (一)反映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深入
    (二)呈现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三)显示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要求
    (四)体现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变化
六、《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的思考
    (一)强化报道个性差异做好深度报道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三)打造封面故事品牌挖掘市场潜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之处
2 主要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媒介融合的界定与要义
    2.2 中国故事的叙事学关照
    2.3 从数字技术、数字媒介到数字叙事
3 数字叙事兴起的现实基础及法则特征
    3.1 从媒介融合看数字叙事的兴起
        3.1.1 技术:从数字化到数据化
        3.1.2 政治:从舆论阵地到治国平台
        3.1.3 传播:从需求驱动到需求/参与双驱动
        3.1.4 商业:从流量变现到用户变现
    3.2 数字叙事的法则特征
        3.2.1 自动与模块
        3.2.2 统计与概率
        3.2.3 表征与模拟
4 中国故事数字叙事体系的建立
    4.1 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理念
        4.1.1 叙事与故事思维
        4.1.2 深融与跨界思维
        4.1.3 算法与数据思维
        4.1.4 仿真与模拟思维
        4.1.5 沉浸与场景思维
    4.2 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模式
        4.2.1 多媒体叙事:感官的集成性体验
        4.2.2 跨媒体叙事:融媒报道的“组合拳”
        4.2.3 交叉媒体叙事:融合传播,互利共赢
    4.3 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策略
        4.3.1 叙事视角:外视角勾勒,内视角聚焦
        4.3.2 叙事文本:协作性和互动体验
        4.3.3 叙事接受:全感化和陌生化
        4.3.4 叙事话语:共创、共享、共通
        4.3.5 叙事气质:可爱与厚重
    4.4 中国故事数字叙事作品的常见样态
        4.4.1 数据新闻与可视化
        4.4.2 融合报道
        4.4.3 参与式新闻
        4.4.4 沉浸式新闻
        4.4.5 地图新闻、动漫新闻、游戏新闻
5 中国故事数字叙事的逻辑推演
    5.1 逻辑起点:叙事性与故事世界的延伸
    5.2 逻辑动力:数字技术与受众个性化需求
    5.3 逻辑节点:跨媒介性与再媒介化
    5.4 逻辑架构:互动叙事与交互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1. 论文发表
    2. 参与研究的项目
附录 二:实践设计作品部分展示及说明
    1. 设计起点
    2. 设计动力
    3. 设计节点
    4. 设计架构
    5. 作品简介
致谢

(6)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与类目构建
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海报内容分析
    (一)海报标题
    (二)海报内容
    (三)海报形式
    (四)报道倾向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问题及建议
        1.内容上新意不足
        2.形式相对单一
        3.报道议题属性不平衡
    (三)研究局限
附录:

(7)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1.6.1 研究案例
        1.6.2 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总结和评述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总结和评述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体系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4.1.1 研究思路
        4.1.2 样本数据获取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4.2.1 研究思路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步骤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5.2.1 研究思路
        5.2.2 研究步骤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6.1.1 研究思路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6.3.2 量表设计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9)媒介融合视域下交警开展公共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媒介融合的定义
        1.3.2 交警公共传播的定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1.4.2 交警公共传播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经验总结法
        1.5.3 案例研究法
    1.6 思路框架
    1.7 创新点
2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交警公共传播的意义
    2.1 实现角色意识转变
    2.2 加强公共权力监督
    2.3 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2.4 密切警民沟通联系
    2.5 推动法治体系建设
3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交警开展公共传播面临的主要挑战
    3.1 基于传播环境因素分析
        3.1.1 舆论中心转移致使官方舆论主导力弱化
        3.1.2 社会矛盾积累造成基层交警执法困难
        3.1.3 媒体推波助澜扩大虚假不良信息影响
        3.1.4 交警“历史欠账”导致公众形成刻板印象
        3.1.5 交通法律体系缺陷加大交警舆情风险
    3.2 基于传播主体因素分析
        3.2.1 制度机制有待完善
        3.2.2 传播理念存在偏颇
        3.2.3 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3.2.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2.5 交警执法目标偏离
    3.3 基于传播内容因素分析
        3.3.1 交警类社会新闻同质化严重
        3.3.2 信息发布形式机械缺乏新意
        3.3.3 传播内容呈现表象化娱乐化
        3.3.4 过度正面宣传不尊重客观事实
    3.4 基于传播方式因素分析
        3.4.1 传播渠道狭窄拉大交警与公众“数字鸿沟”
        3.4.2 交互程度不足减弱传播效果
        3.4.3 引导沟通不足错失与公众关系和解重建
4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提升交警公共传播成效的主要对策
    4.1 填补法律政策漏洞,堵塞交警舆情风险
        4.1.1 出台配套法律法规将上位法意图落实到底
        4.1.2 及时修改、调整部分法律法规
        4.1.3 明确执法主体减少交叉执法
    4.2 加快交警体制改革,打造阳光执法警队
        4.2.1 降低交警部门“经济人”属性
        4.2.2 建立完备的警务保障机制
        4.2.3 加快推进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
    4.3 转变公共传播理念,适应媒介融合环境
        4.3.1 控制舆论转变为引导舆论
        4.3.2 单向宣教转变为双向传播
        4.3.3 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宣教
        4.3.4 数量规模转变为质量效果
    4.4 构建传播机制体系,提升公共传播实效
        4.4.1 明确条块职能分工,畅通信息报送渠道
        4.4.2 建立传播组织体系,突出考核激励管理
        4.4.3 注重传播人才培养,启用“全警触网”模式
        4.4.4 保障硬件装备设施,招聘专业技术人才
        4.4.5 培养树立意见领袖,借助外部传播力量
    4.5 准确把握平台定位,拓宽公共传播渠道
        4.5.1 用好政务新媒体平台
        4.5.2 重视网络公共信息平台
        4.5.3 坚守传统交通宣传阵地
    4.6 强化传播效果评议,建立舆情应对机制
        4.6.1 强化传播效果评议
        4.6.2 建立舆情应对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突发事件摄影报道试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中外国际新闻图片视觉框架比较研究 ——基于“英国集装箱惨案”的中、越、英三国新闻图片分析[D]. 唐一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3]《中国新闻周刊》(2003-2020)封面故事研究[D]. 肖智颖.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研究[D]. 王萌萌.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5]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唐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6]主流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海报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J]. 刘娟,宋亭亭.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1)
  • [7]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媒介融合视域下交警开展公共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 肖海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10]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突发事件摄影报道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