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矿山机械助力西部大开发

山地矿山机械助力西部大开发

一、山矿机械为西部开发做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白二虎[1](2019)在《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开采战略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而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地质条件简单,在开采技术装备水平、互联网+及智能化不断提升的影响下,该地区非常适宜进行高强度开采,并且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已成为我国采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其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学高强度开采引起的地下水资源流失、地表破坏、草地荒漠化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对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下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的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的河学依据和实际意义。学文综合运学河学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方法,对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松散含水层的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高强度开采定义及厚煤层高强度开采现状,在收集西北高强度开采矿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并采学层次分析法验证了技术特征的合河学,构建了高强度开采指标体系;指出了高强度开采负外部学等同于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中的采动影响破坏方面,具有群发学、突发学及链生学等特点。(2)通过对矿井水水质评价,分析了保护松散含水层的重要学;采学相似模拟试验研究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及裂缝发育规律,指出了上行裂缝与下行裂缝形成的贯通裂缝是威胁松散含水层安全稳定的主要学因;并在相邻井田范围内采学河地电磁法对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进行了现场探测验证。(3)采学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有无水压条件下覆岩渗流裂缝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采学土工试验研究了下行裂缝对松散层含水量的影响,并阐述了松散含水层载荷传递的学河,分析了松散含水层通过影响覆岩复合破断而引起工作面突水压架事故,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4)采学弹学薄板河学、固支梁河学及紧密堆积度河学从宏细观角度揭示了高强度开采对松散含水层的破坏机河,产生的贯通裂缝是破坏松散含水层的宏观学因,而土颗粒间因孔隙率增河引起的新生裂隙和学生裂隙贯通是破坏松散含水层的细观学因。(5)根据松散含水层破坏的防控思路,提出并设计了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相结合的“条采留巷充填法”绿色协调开采技术;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矿井后期转型升级、地下空区的开发利学及浅埋煤炭资源的减少,提出了松散含水层学位保护技术;并构建了“采前预防-采中控制-采后修复”的松散含水层防控技术体系,为实现松散含水层稳定与工作面回采安全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技术保障。

叶雪洁[2](2017)在《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文中研究指明淮南是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淮南煤矿曾是中国人自己开发和经营的为数不多的大型煤矿,是我国近代新式煤矿的缩影,现代矿业科技在淮南煤矿的发展过程中地位独特,作用特殊。本文在研究中,以新中国成立之前淮南煤矿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为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新旧历史史料,运用数据分析法、比对法和综合分析法,通过对近代淮南煤矿的科技发展历程和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历史事件加以研究,以期找到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早期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梳理和还原了与淮南矿业科技有关的四个不同发展历史时期:一是(1909-1928年)现代开采技术的起步时期。商办性质的淮南大通煤矿,其主要生产方式以人工开采为主。二是(1928-1937年)煤矿科技发展的“黄金十年”时期。官办国营的淮南煤矿局通过矿业科技的引进和生产运销模式的有效组织,使淮南煤矿一跃成为国民政府经营最为成功的国有企业。三是(1938-1945年)日本统治下煤炭开采技术的停滞和倒退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以人工开采代替机械生产的煤炭采掘技术的停滞和倒退。四是(1945-1949年)战后矿业科技的全面恢复和提升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大量前沿技术的引进、矿业人才培养,以及向美援会寻求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使得淮南煤矿的机械化开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在对以上四个历史时期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同时,还从四个不同侧面还原和归纳了淮南矿业科技的重大历史进程和科研成果:一是有关淮南煤田的地质学理论和勘探技术。从淮南地质构造理论到推断淮南八公山新煤田的存在;从地质勘测规范的确立,到淮南新煤田的“一钻得煤”,以及后来谢家荣先生“大淮南盆地”的提出。二是以全新的经济地质学视角,阐述了淮南煤矿在我国经济地质学发展中的历史贡献。淮南新煤田的发现是谢家荣先生经济地质学思想在淮南煤矿的成功实践,是经济地质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有力例证,提醒人们应当重视地质矿产资源的“经济”特性。三是对淮南近代矿业科技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先进技术理念、设备的引进,矿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煤炭产、运、销的有效组织管理。四是考证了淮南煤炭的深加工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内容涵盖当时条件下的煤质分析,炼焦科学试验,合煤法炼焦的选择,以及借助上海先进的科研条件为淮南煤炭进行各种检测实验,此举可看成是今天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通过对淮南煤矿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侧面的总结分析,得出以下五点重要启示:一是提高对煤炭资源的重要性认识。煤炭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从国家层面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二是加大对矿业经济的政策支持。要加大对煤矿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税收和财政投入带来的撬动效应,做大做强矿业经济。三是发挥好科学技术在矿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四是统筹协调矿业发展。矿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好、统筹好煤矿企业和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在生产、运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中的诸多因素。五是正确把握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以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为指导,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强化两型城市建设,为众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王云广[3](2016)在《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赋存稳定、基岩薄、煤层厚、埋深浅;易于进行大规模、高效率、高强度开采;但西部地区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这就要求在煤炭开采时对区域自然生态给予特别关注,而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开展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论文在研究当前国内外高强度开采地质条件、技术特征及外部扰动等破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大地电磁探测、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等手段及方法,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1)基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以绿色采矿理论为指导,给出了高强度开采的科学定义及由采矿地质特征、技术指标及负外部性响应构成的高强度开采判别指标体系。(2)通过分析大量高强度开采工作面“两带”高度实测数据,给出了针对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两带”高度的计算公式。(3)以神东矿区典型高强度开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地电磁探测,获得了覆岩破坏前、后的大地电磁信号特征,对比研究了采动区覆岩的破坏特征,提出了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及模式。(4)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典型高强度开采覆岩的破坏特征及应力演化特征。得出高强度开采垮落带和裂隙带垮落步距基本一致,裂隙带直达地表;同一推进位置不同埋深的水平移动随埋深的增大而降低,水平移动曲线呈“阶梯”状波动,高强度开采覆岩应力积累及释放速度均较快,具有显着的非连续特征。(5)提出了揭示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机理的“弹性薄板+压力平行拱”组合模型,并推导了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的弹性薄板力学公式、覆岩内离层形成的力学条件及计算方法、高强度开采压力拱的演化特征及相关参数。以上研究为从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判断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及变形特征提供了有效方法。

柳颖[4](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鹿生林[5](2013)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1924年由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开始,企业社会责任便得到了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直到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学者才开始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但是研究层面较浅,只是对国外文献的规范性论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推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无论是法制还是经济都日益融入世界发展的大舞台当中,与国际接轨的进程日益加快,再加上我国企业一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给社会、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严重的危害,使我国学术界、政府乃至企业界逐渐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也就迫在眉睫。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路线图、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概念,及企业伦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第三部分,针对国外、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定位为对于股东和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和供应商、自然环境、社会公益和政府这五个大方面;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式,并比较其优缺点。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进行了案例分析,选取了关乎民生的食品饮料行业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为完善的企业之一——青岛啤洒股份有限公司、勇于披露恶性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之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分别对两个企业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然后对两个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第六部分,为提高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其履行社会责任并对外披露,本文提出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段立赋[6](2012)在《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世界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历来都是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更是社会发展的纽带和动力。产业聚集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是将生产要素结合到一起的一种重要力量,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产业聚集将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那么在这么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将如何面对这种变化?企业要想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得到新的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产业网的理论来满足这一企业寻求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包括产业发展的概述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产业链及产业网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影响产业网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然后结合理论分析与笔者经历,对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五个案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紧接着理论部分的内容,分别对基于产业网的五个产业聚集案例进行分析,这五个案例分别是:中国西部钢材制造生产要素市场模式案例、成都洋龙海洋文化基地模式案例、健康产业与房地产业融合模式案例、欧亚非文化产业特区模式案例、天府长城模式案例。对于这五个案例的分析,依次从项目情况分析、项目开发设想、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详尽阐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得出产业网是产业组织的一种高级形式,产业网的组织形式是现实必然的,产业网理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结论。

邢新[7](2012)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日益改善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进行直接投资。作为中国西南经济要地的广西,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得到迅猛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在广西经济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为广西产业发展带来大量资金与相关的经验与技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外资在不同产业间分布的不均,对广西各产业产生了不同的调整效应,进而致使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引导外资合理投向各个产业,消除外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效应,使广西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研究,采用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总结和回顾了前人对产业结构理论的观点,然后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广西产业结构中的分布及其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DLM),以1990-2010年为时间区间,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所带来的不同调整效应,紧接着通过引入C-D生产函数,测算出1995-2010年间FDI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偏差值。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得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外商直接投资由于在三大产业间分布存在结构性倾斜,致使对各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别,总体上推动和发展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也消弱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空间,从而扩大了三大产业间的差距。文章最后结合广西实际情况与自身的特点,就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陈世平[8](2006)在《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密地区地层分布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形变质作用明显,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了区内多种类型的矿产资源远景区。本区主体属中亚成矿域,是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典型地区;同时,也是全球古生代多旋回造山带的典型地区之一。哈密地区目前已知矿点和已发现矿床达680多处,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但以往工作侧重于某些区块或某些基础地质问题,对全地区性的成矿规律的综合性研究还较为薄弱,影响到矿产勘查部署与开发的长远规划。为此,开展哈密地区成矿规律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深化对成矿作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哈密地区是新疆对外开放“东出西进”的门户,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中哈铁路横贯本区,交通位置上,扼新疆与内地交通的要冲,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煤炭资源的重要基地,是新疆东部最重要的经济区。因此,开展地区性矿产资源的评价研究,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哈密地区各类矿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整理、吸收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对哈密地区四维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哈密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及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对各区带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结合日常工作,参加编制了哈密地区地质矿产图;在典型矿床研究方面,选择前寒武纪的池西铁铜矿床和天湖铁矿、古生代的葫芦和黄山东等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生代的小红山铁矿和镜儿泉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等代表性矿床进行了重点调研,其中池西和小红山属于本次工作新发现的矿产地。经过初步评价,池西铁铜矿中铁的最高品位可达62%以上,铜品位最高可达1.7%,Au最高可达5.89g/t;小红山铁矿铁的最高品位可达60%以上。利用Re-Os法测定了葫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83Ma,利用40Ar-39Ar法测定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43Ma,丰富了成矿系列与成矿规律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的演化轨迹,建立了重要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在成矿规律和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哈密地区的大型矿集区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勘查与研究的建议,为地区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了依据。文中指出,哈密的特征性矿产资源主要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床可以形成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不同时代;同时也指出了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区寻找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以及在前寒武系分布区寻找铁、铜、铅锌矿床的可能性。这些规律及其它成矿规律的揭示丰富了区域成矿学的内容,深化了对于哈密地区成矿规律的理性认识,对该区今后地质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廉[9](2005)在《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和考察1912年-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段,即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法律发展的历程、动因、各种矛盾及其历史启示。其主旨在于探求中国经济法的历史渊源,力图从中国经济法律发展的历史传统这一视角出发廓清和解决经济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因为法律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遗传因素必然会对后继法律的发展产生某种相应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承继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任何人无法阻滞和抗拒的。 中国的经济法之所以产生于民国时期,是有着其深刻的历史传统和历史背景,而不是我们的一种主观臆断或历史假设。因此,必须把民国时期经济法律的发展放在当时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揭示经济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诸因素之间联系的多样性,明晰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和非确定性关系,完整准确地把握经济法律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即运用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国时期的经济法律这一社会现象,深刻分析其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和机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时代特征。探寻民国时期经济法律发展的过程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之间的深刻联系,从而阐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国在大陆上的统治是十分短暂的,但却是一个由旧到新,逐步转变的历史时代,尤其是经济法律的发展,正处于向近代化急剧转变的过程。总结、研究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法律的发展规律及其成败的经验教训,不仅能在昨天的历史中得到启示,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有助于对于我国经济法制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种理论问题作出科学的准确的把握。这对于当代中国经济法制现代化的目标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文君[10](2005)在《《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二、山矿机械为西部开发做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矿机械为西部开发做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强度开采研究现状
        1.2.2 松散含水层下开采研究现状
        1.2.3 保水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及其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2.1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及其参数
    2.2 高强度开采的指标体系
    2.3 高强度开采的技术特征分析及负外部学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分析及学重确定
        2.3.3 高强度开采负外部学及其特点
    2.4 高强度开采技术特征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分析
        2.4.1 地质采矿因素对含水层的影响
        2.4.2 采动破坏因素对含水层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高强度开采影响下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
    3.1 高强度开采下水环境的变化
        3.1.1 工作面概况
        3.1.2 充水水源分析
        3.1.3 矿井水水质评价
    3.2 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移动变形物河模拟
        3.2.1 物河模拟学河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2.2 关键层位置的判别
        3.2.3 物河模拟观测系统及测点布置
        3.2.4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3 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河地电磁探测
        3.3.1 研究区概况及高强度开采的确定
        3.3.2 河地电磁探测学河及测线布置
        3.3.3 特征点视电阻率的特征分析
        3.3.4 主断面视电阻率的特征及含水层破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高强度开采渗流裂隙发育规律及与松散含水层的相互影响
    4.1 高强度开采覆岩上行渗流裂隙发育规律数值模拟
        4.1.1 无水压条件下覆岩上行渗流裂隙发育规律
        4.1.2 有水压条件下覆岩上行渗流裂隙发育规律
    4.2 高强度开采地表下行裂缝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4.2.1 地表裂缝对松散层水分的影响
        4.2.2 高强度开采对松散层毛管持水能力的影响
    4.3 松散含水层对高强度开采的影响
        4.3.1 松散层厚度变形河学分析
        4.3.2 松散含水层载荷传递学河
        4.3.3 松散含水层对高强度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的破坏机河研究
    5.1 松散含水层的宏观破坏机河分析
        5.1.1 工作面顶板破断力学模型
        5.1.2 上行裂缝的发育及影响机河
        5.1.3 下行裂缝的发育及影响机河
    5.2 松散含水层的细观破坏机河分析
        5.2.1 上行裂缝对隔水层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5.2.2 下行裂缝对上覆松散土层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防控技术研究
    6.1 松散含水层破坏防控思路
    6.2 “条采留巷充填法”绿色协调开采技术研究
        6.2.1 基本学河及其特点
        6.2.2 沿空留巷与充填开采技术
        6.2.3 工业学应学设计
    6.3 含水层学位保护技术研究
        6.3.1 技术学河及其优势
        6.3.2 条带煤柱充填加固技术
        6.3.3 学位保护技术参数设计
    6.4 松散含水层破坏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学文数据集

(2)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前人研究概述及本文研究目标
    三. 材料分析、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第一章 关于煤田范围的地质学调查
    1.1 舜耕山岩层倒置现象的发现
    1.2 舜耕山及上窑矿区向斜构造的揭示
    1.3 “大淮南煤田”概念的提出
    1.4 “大淮南盆地”概念的最终确立
第二章 关于煤田储量的勘探研究
    2.1 淮南煤田勘探的早期成果
    2.2 原有勘探方法的不足
    2.3 八公山新煤田的“一钻得煤”
    2.4 勘探新设备的大量引进与新规范的推广
第三章 经济地质学在淮南煤田调查与勘探中的体现
    3.1 经济地质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3.2 淮南煤矿早期发展的经济地质学调查
    3.3 对谢家荣先生经济地质学思想的考察
    3.4 经济地质学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现代开采技术的起步
    4.1 近代新式煤矿的萌芽
    4.2 阻碍煤矿发展的因素
    4.3 大通煤矿的技术革新
    4.4 中兴煤矿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黄金十年”
    5.1 “黄金十年”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
    5.2 新井开采技术和动力设备的改进
    5.3 生产效率快速提升带来的新问题
    5.4 淮南铁路所解决的煤炭处运难题
第六章 矿工和日本统治下的矿业科技
    6.1 日本统治下煤矿技术的总体停滞
    6.2 矿工问题和煤矿安全技术的部分改进
    6.3 统一管理和设备引进
第七章 战后各项技术的快速提升
    7.1 战后全面的矿业恢复计划
    7.2 前沿技术的学习与人才的培养
    7.3 美援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7.4 采煤方法的改进和机械生产的普遍应用
    7.5 内战对技术改进的制约
第八章 煤炭深加工技术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
    8.1 早期的淮南煤质分析
    8.2 淮南煤炭的炼焦性试验
    8.3 淮南合煤法炼焦的确立
    8.4 淮南煤炭深加工的优化
结语与思考
    一. 淮南煤矿早期发展中的科技革新
    二. 淮南矿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三. 淮南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附录
    1. 1947 年淮南煤矿各矿区设备表
    2. 1948年上海市工业协会限额进口原料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高强度开采现状
        1.2.2 覆岩破坏研究方法
        1.2.3 覆岩“两带”破坏高度及形态研究现状
        1.2.4 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高强度开采定义及指标体系
    2.1 高强度开采区域地质条件及工作面技术参数统计分析
    2.2 高强度开采主要技术特征
    2.3 高强度开采定义
        2.3.1 现有高强度开采定义
        2.3.2 基于绿色理念的高强度开采定义
    2.4 高强度开采指标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及主控因素
    3.1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
        3.1.1 覆岩破坏模式
        3.1.2 覆岩破坏形态
    3.2 采动覆岩破坏高度
        3.2.1 一般地质开采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
        3.2.2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高度
    3.3 高强度开采造成覆岩失水
    3.4 高强度开采覆岩“两带”破坏的主控因素
        3.4.1 采深采厚对覆岩“两带”的影响
        3.4.2 倾角对覆岩“两带”的影响
        3.4.3 采煤方法对覆岩“两带”的影响
        3.4.4 推进速度对覆岩两带的影响
        3.4.5 覆岩性质对“两带”的影响
        3.4.6 顶板管理对“两带”的影响
        3.4.7 松散层对覆岩“两带”的影响
        3.4.8 地下水流失对覆岩“两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4.1 研究区概述
    4.2 “两带”破坏观测手段及其原理
        4.2.1 大地电磁观测概述
        4.2.2 大地电磁覆岩观测原理
    4.3 大地电磁法覆岩破坏观测线布置
    4.4 特征点视电阻率特征及覆岩破坏分析
    4.5 主断面视电阻率变化特征及覆岩破坏分析
        4.5.1 主断面A大地电磁探测覆岩破坏分析
        4.5.2 主断面B大地电磁探测覆岩破坏分析
        4.5.3 主断面D大地电磁探测覆岩破坏分析
        4.5.4 覆岩“两带”高度检验分析
    4.6 高强度覆岩破坏模式的大地电磁法判断
    4.7 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
        4.7.1 预计参数确定
        4.7.2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4.8 研究区地表采动裂缝发育特征
    4.9 本章小结
5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相似模拟基本原理
    5.3 相似模拟模型设计
        5.3.1 相似系数确定
        5.3.2 相似材料配比
        5.3.3 模型制作
    5.4 相似模拟观测系统及测点布置
        5.4.1 相似模拟观测系统
        5.4.2 相似模拟模型观测点布置
        5.4.3 相似模拟模型开挖
    5.5 高强度开采覆岩垮落特征分析
        5.5.1 顶板覆岩的初次垮落
        5.5.2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的垮落特征
    5.6 高强度开采覆岩水平移动特征
    5.7 高强度开采覆岩下沉速度特征
    5.8 高强度开采覆岩离层及裂缝破坏特征
    5.9 高强度开采地表破坏特征
    5.10 本章小结
6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6.1 概述
    6.2 数值模拟软件
    6.3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6.3.1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6.3.2 本构模型及模拟参数
        6.3.3 数值模拟的力学模型
    6.4 覆岩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6.4.1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断数值模拟特征
        6.4.2 高强度开采覆岩应力数值模拟特征
        6.4.3 数值模拟覆岩破坏塑性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机理
    7.1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与工作面回采的关系
    7.2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力学模型
        7.2.1 覆岩破坏力学模型的选择
        7.2.2 研究区岩体强度分析
    7.3 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的弹性薄板模型分析
    7.4 弹性薄板视角下的覆岩离层分析
        7.4.1 离层形成的力学条件
        7.4.2 覆岩离层产生的力学机理
        7.4.3 岩层薄板极限跨距及挠曲极限
    7.5 高强度开采压力拱的演化特征及模型分析
        7.5.1 压力拱分析
        7.5.2 压力拱力学模型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贫困、贫困线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五、综合扶贫阶段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获取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外文文献
    四、学位论文
    五、中文报纸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5)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文献综述
        1.3.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的文献综述
        1.3.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法的文献综述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路线图、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路线图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概念
    2.2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三者之间的关系
    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企业伦理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内容及模式
    3.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3.1.1 国家宏观层面的因素
        3.1.2 利益相关者层面的因素
        3.1.3 企业微观层面的因素
    3.2 我国与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比较
        3.2.1 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3.2.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3.2.3 我国与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的比较及述评
    3.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式及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存在问题
    4.1 2011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状况的统计
    4.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
    5.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5.1.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5.1.2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纵向比较分析
        5.1.3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评价
    5.2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5.2.1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5.2.2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纵向比较分析
        5.2.3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评价
    5.3 两个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横向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建议
    6.1 构建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6.1.1 推行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
        6.1.2 尽可能的采用量化的方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6.1.3 尽量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6.1.4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标
    6.2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产业发展概述及其分析
        2.1.1 产业发展概述
        2.1.2 产业发展内在因素分析
        2.1.3 产业发展外部因素分析
    2.2 产业网相关概念介绍
        2.2.1 产业链相关概念及其分析
        2.2.2 产业网相关概念及其分析
    2.3 构建和影响产业网的相关因素
        2.3.1 供给相关因素
        2.3.2 需求相关因素
        2.3.3 环境相关因素
第三章 中国西部钢材制造要素市场模式
    3.1 项目情况分析
        3.1.1 项目开发背景
        3.1.2 项目相关现状及原因分析
        3.1.3 项目的定位与目标
    3.2 项目商业定位与规划创意
        3.2.1 项目相关思考
        3.2.2 项目模式构想
        3.2.3 项目建设建议
    3.3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成都洋龙海洋文化基地模式
    4.1 项目情况分析
        4.1.1 项目开发背景
        4.1.2 项目优势分析
        4.1.3 项目开发效益
    4.2 项目开发设想
        4.2.1 项目商业理念
        4.2.2 项目商业规划
    4.3 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策略
        4.3.1 项目开发指导思想
        4.3.2 项目开发策略
        4.3.3 项目开发步骤
        4.3.4 项目招商策略
    4.4 项目投资效益评估
        4.4.1 项目投资概算
        4.4.2 项目效益评估
    4.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健康产业与房地产业融合模式
    5.1 项目情况分析
        5.1.1 项目开发背景
        5.1.2 项目优势分析
    5.2 项目开发设想
        5.2.1 项目的宗旨与目的
        5.2.2 项目的性质与手段
    5.3 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策略
        5.3.1 项目的开发模式
        5.3.2 项目的运营策略
    5.4 投资效益评估
        5.4.1 投资概算
        5.4.2 投资效益
    5.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六章 欧亚非文化产业特区模式
    6.1 项目情况分析
        6.1.1 项目开发背景
        6.1.2 项目优势分析
        6.1.3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6.1.4 项目选址
    6.2 项目开发设想
        6.2.1 项目规划思路
        6.2.2 项目产业布局
    6.3 项目开发模式及运营策略
        6.3.1 项目开发的指导思想
        6.3.2 项目的运营策略
    6.4 项目投资效益评估
        6.4.1 投资概算
        6.4.2 效益评估
    6.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成都平原母亲河产业聚集模式
    7.1 项目情况分析
        7.1.1 项目开发背景
        7.1.2 项目优势分析
    7.2 项目商业定位与规划创意
        7.2.1 项目总体规划
        7.2.2 项目十大产业区域设想
    7.3 开发模式及运营理念
        7.3.1 项目开发模式
        7.3.2 项目开发运营理念
        7.3.3 天府长城开发推进层次
    7.4 投资效益评估
    7.5 理论分析与评价
第八章 结论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回顾
    2.1 产业结构理论简述
        2.1.1 结构演变理论
        2.1.2 结构调整理论
    2.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2.2.1 “缺口”理论
        2.2.2 “雁行模式”理论
        2.2.3 “增长阶段模型”理论
        2.2.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3章 广西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 广西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3.1.1 广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3.1.2 广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分析
    3.2 广西产业结构的概况
        3.2.1 广西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2 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3.3 外商直接投资在广西的产业结构特征
        3.3.1 外商直接投资在广西三大产业中的构成
        3.3.2 外商直接投资在广西各行业的分布特征
        3.3.3 广西产业结构及外资分布与其他省份的比较
    3.4 广西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存在的问题
        3.4.1 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间分布不均
        3.4.2 外商投资方式结构不合理
        3.4.3 外资来源过于集中,主要投向中低技术产业
        3.4.4 外商投资产业的关联效应低
第4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4.1.1 模型的研究与变量的选取
        4.1.2 外商直接投资对各产业调整效应的测算
        4.1.3 模型的结论及分析
    4.2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偏差测度
        4.2.1 模型的设计与变量的选取
        4.2.2 偏差的测算与检验
        4.2.3 模型的结论与分析
第5章 广西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5.1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在广西三次产业间的投资结构
    5.2 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内部的分布
        5.2.1 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5.2.2 引进高新技术,优化工业结构
        5.2.3 提高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二节 哈密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条件
    第三节 哈密地区地质勘查程度
    第四节 哈密矿产资源开发简史及现状
    第五节 哈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
    第二节 区域构造
    第三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矿床类型的探讨
    第一节 哈密地区矿产资源基本特征
    第二节 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章 新发现矿床(点)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池西铁铜矿
    第二节 小红山铁矿
    第三节 红岭镍矿
第五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矿床成矿系列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二节 矿床成矿系列
    第三节 哈密地区成矿控制条件及成矿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重要矿床成矿类型的区域成矿模式及典型矿床
    第一节 前寒武纪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第二节 海西期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第三节 海西期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第四节 印支期与陆内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有色、稀有金属区域成矿模式
第七章 哈密地区大型矿集区的预测评价研究
    第一节 额仁山—淖毛湖北山铁、铜、金矿集区
    第二节 纸房—麦钦乌拉铜金汞矿集区
    第三节 吐-哈盆地中新生代铀矿集区
    第四节 土屋—赤湖铜、钼矿集区
    第五节 黄山-镜儿泉铜镍钼金矿集区
    第六节 雅满苏-天湖铁钛铜镍矿集区
    第七节 铁岭—沙垄铁、铜、铅锌、金、银矿集区
    第八节 玉西—大水铁、铜、铂族元素矿集区
第八章 矿产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
    引言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章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演进过程
    第一节 民国之前中国经济法律的发展
    第二节 民国初期经济法律的发展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经济法律的发展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经济法律的发展
    第五节 民国末期经济法律的发展
第二章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经济机理
    第二节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思想根源
    第四节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历史因素
第三章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矛盾性
    第一节 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悖离
    第二节 竞争机制与国家垄断资本的冲突
    第三节 法制状况与经济发展法律需求的脱节
第四章 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国家是法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节 效率优先是经济法追逐的经济民主目标
    第三节 对公平竞争的法律调整是经济法的核心与本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山矿机械为西部开发做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强度开采松散含水层破坏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D]. 白二虎.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2]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D]. 叶雪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6)
  • [3]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D]. 王云广.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1)
  • [4]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5]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鹿生林. 大连交通大学, 2013(07)
  • [6]基于产业网的产业聚集研究[D]. 段立赋.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7]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D]. 邢新. 广西大学, 2012(03)
  • [8]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D]. 陈世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2)
  • [9]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D]. 张廉.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10]《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J]. 吕文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5(02)

标签:;  ;  ;  ;  ;  

山地矿山机械助力西部大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