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标准的基本要素和构成

辩证标准的基本要素和构成

一、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石英杰[2](2021)在《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指导下,通过对中医辨证方法和病机理论的研究,引入适用于中医药异构数据特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适用于胸痹病智能辅助诊断的相关数据库。通过模拟临床上专科诊断路径设计基于胸痹病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模拟全科诊断路径,构建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以胸痹病为例进行应用和验证,为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基于研究目的实现形式,研究工作包含了理论分析和应用验证两方面。(1)引入适用于中医药异构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化采集胸痹病相关的诊疗标准数据及症状数据,结合人工校对构建适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的相关诊断数据库;(2)通过对证素辨证等理论的研究,设计一种辨证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框架,提取胸痹病辨证要素,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将中医辨证过程转化为多标签文本分类的算法构建辨证模型,模拟基于专科知识的中医辨证路径。(3)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设计一种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通过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的证候病机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挖掘,分析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挖掘、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设计出结构合理的病机模型,并构建病机知识图谱用于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4)筛选胸痹病名老中医医案,分别应用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进行证候诊断的预测,评价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探寻一种融合两种方法优势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实现方法。研究结果(1)在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相关的诊断数据库的构建中,引入了一种基于字的序列标注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进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共提取不同来源的胸痹病相关标准的证候22个,形成含有症状多维属性的证候-症状数据条目380条,诊断知识数据共提取相关证候125个,形成含有症状多维属性的证候-症状数据条目2619条。构建了含有症状概念词441个,症状词22758个的症状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输入症状的规范化处理,同时还可以将新增症状数据不断补充到数据库中,使得该数据库具备不断扩展的能力,实现对各种症状术语更高的识别率。(2)遵循中医思维和辨证过程,将中医证候细化分类,分为复合证、最小证、基本证(包含基本证兼夹型)的类别。通过还原辨证过程中证候诊断的推理过程,并对证候名称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设计出辨证要素多层次表示框架,将辨证要素分为病位要素、病性要素(基本物质、病因、病理状态)、连接词2层5类。采用一种基于模式匹配思想的模式抽取方法,实现了辨证要素的自动化提取技术,通过测试完全准确占比达到71.4%;需部分人工校占比26.4%;完全错误占比2.2%。该方法适用于挖掘大批量中医药诊疗数据中的证候名称及辨证要素,为辅助诊断提供数据支持。(3)通过对胸痹病国家标准、教材、行业标准中的辨证要素的提取,构建了胸痹病的辨证要素多层次分类的数据集。以胸痹病辨证要素作为分类标签,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构建了症状-证素、症状-最小证、症状-证候三个多标签文本分类辨证模型,通过筛选出符合胸痹病诊断的名医医案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模型对辨证要素的预测准确率F1值能够达到82.90%,证候诊断准确率F1值达到72.08%。(4)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的理论研究,梳理出了疾病、症状体征、病机与证候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病机和证候名称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寻找病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以证候病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证候病机数据中提取的病机要素进行研究,设计出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将病机要素分为具有4层32类,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的病机单元数据共5675条病机单元数据进行提取,共提取出病机要素851个。其中病位要素197个,病性要素619个,连接词44个。病性要素中基本物质30个,生理功能50个,病因207个,病理状态332个。然后分析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证候-病机单元-病机要素-症状体征的病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构建病机知识图谱,在病机知识图谱中实现知识检索和知识查询,同时可以实现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功能。(5)根据纳入标准筛选胸痹病的名老中医医案111例,在对症状体征信息规范化处理后,分别对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进行应用测试。最终,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准确34例,基本准确45例,错误32例,模型准确率71.17%;病机知识图谱辨证准确21例,基本准确52例,错误38例,病机知识图谱准确率65.77%。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准确率较高,病机知识图谱准确率略低,但是中间增加了病机要素推理过程,对于中医辨证思维的还原性较高,使得推理结果可解释性增加。(6)分别按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与病机知识图谱推理结果的权重按比例6:4和4:6进行融合方案的验证与测试。权重比为6:4的融合结果为辨证准确51例,基本准确35例,错误25例,总准确率77.48%;权重比为4:6的融合结果为辨证准确56例,基本准确36例,错误19例,总准确率达到82.89%,是几种方法中准确率最高的方案。研究结论(1)通过分析中医药异构数据的数据结构和语义特点,引入合适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中医药异构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设计结构合理且包含症状多维属性的中医诊断数据库,能够实现很好的数据和知识扩展,为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相关研究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2)通过对中医证候名称数据的结构和语义表达规律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辨证要素多层次表示框架,尤其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证候数据的处理,应用基于模式匹配思想的模式抽取方法可以批量处理不同来源的证候数据。通过对胸痹病辨证要素的提取,以胸痹病辨证要素的多层次框架作为标签体系,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出症状-证素、症状-最小证、症状-证候多标签文本分类辨证模型。该辨证模型经过测试具有很好的准确率,可以用于胸痹病辨证诊断,模拟基于专科知识的中医辨证路径。(3)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以证候病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设计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以及在该框架下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最新修订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的病机单元数据进行提取,构建出证候病机数据库。通过分析挖掘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规律、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中医辨证的基本思维方法,应用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设计病机模型,以病机为核心将症状体征和证候信息统一到同一框架之内,模拟类似全科辨证思维路径,构建病机知识图谱,实现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等功能。(4)本研究设计的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在证候预测方面各有优劣,都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对部分复杂证候诊断准确率不如病机知识图谱;基于病机的知识图谱具有对病机要素的预测路径,使得辅助诊断的结果可解释性进一步增加,两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进而研究中采用了基于一定权重比例的融合方案进行验证与测试,结果优于使用单一方法的准确率。因此,基于两种方法融合的方案应该是本研究的最佳方法。

姜菊玲[3](2021)在《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通过检索数据库文献,阐述近现代医家对胰腺癌证型分类的认识,归纳总结晚期胰腺癌常见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分析讨论各医家对晚期胰腺癌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回顾性探析不同地域(南方、北方)晚期胰腺癌证候、病机和遣方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胰腺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3.前瞻性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胰腺癌病证辨治的准确率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根据检索策略手工检索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1月26日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经整理核对、数据提取和规范后,运用频数及频率分析统计胰腺癌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并拆分进行病性、病位证素分析,探讨总结胰腺癌核心病机。2.多中心、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符合纳入条件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建立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6.0 和 IBM SPSS Modeler 18.0 进行描述统计、Apriori法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可视化等,对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机、方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探究,提炼不同地域(南方、北方)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机与遣方用药规律。3.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符合纳入条件的Ⅲ-Ⅳ期胰腺癌病例,填写病例报告表,建立EpiData数据库,汇总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病史资料、治疗用药、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检验检查等信息,根据分组标准划分西医组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组,运用SAS 9.4和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和肿瘤标志物升降趋势。研究结果:1.基于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气滞型,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血瘀,脾虚为主的病机观点居多,是胰腺癌发病和治疗的关键。结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核心病位在脾,脾虚是其发病和治疗的关键。晚期胰腺癌病性证素包括湿、热、气滞、血瘀、阴虚、毒、气虚、血虚、阳虚、寒、痰、气逆。其中,湿、热、气滞、气虚与血瘀是胰腺癌主要的病理变化。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气滞型是晚期胰腺癌最常见的复合证型。2.基于256例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胃、胆,尤其责之于脾、肝,可涉及肾、肺、心,脾是发病的核心病位。南北方病位均以脾、肝为主,其中,脾、胃为病在南方频次较高,肝、胆、肾、肺为病在北方频次较高。常见病性证素有气滞、气虚、湿、热、痰、血瘀、阳虚、血虚、水停、阴虚、寒,气虚和气滞分别是南北方主要的虚性证素和实性证素,脾虚(脾气虚)与气滞是发病的核心病机,脾虚气滞、脾虚湿阻、脾虚痰凝、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的证型。气滞、气虚病机特点在南方出现频次较高,湿、血瘀、阳虚、寒、夹痰、夹热病机特点在北方出现频次较高。通过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看出晚期胰腺癌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通过关联强度绘制核心药物网络图,得到核心处方用药为:白术、茯苓、陈皮、黄芪、半夏、鸡内金、麦芽、白芍、党参。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之效。治法上,南方、北方均注重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但北方又注重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结论: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位在脾,脾、胃为病多见于南方,肝、胆、肾、肺为病多见于北方;脾虚(脾气虚)与气滞是发病的核心病机,气滞、气虚病机特点多见于南方,北方病机特点在此基础上又表现为湿、血瘀、阳虚、寒、夹痰、夹热;晚期胰腺癌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核心处方用药为:白术、茯苓、陈皮、鸡内金、黄芪、半夏、白芍、山药、麦芽;治法上,南方、北方均注重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但北方又注重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三因制宜”学说在肿瘤临床辨治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合理性,填补了晚期胰腺癌方证特征地域差异研究的空白。3.基于138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组别是影响胰腺癌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相较于西医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390.00天vs 340.00天,P=0.04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病理分级为高中分化的患者总生存期(408.00天vs228.00天,P=0.0232)、分期为Ⅳ期的晚期患者总生存期(408.00天vs 308.00天,P=0.037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总生存期(423.00天vs 349.00天,P=0.0297)以及无确诊后治疗史的患者总生存期(390.00天vs255.00天,P=0.04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A50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改善优于西医组。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结论:组别是影响晚期胰腺癌生存期的独立因素,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降低晚期胰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验证了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蔡嫣然[4](2021)在《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证候及其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目的基于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数据,探索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相关证候,并分析不同脾胃相关证候的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二、研究方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进行数据收集,采取经典统计方法与现代无监督统计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数据分析模式,对来自全国23个省份,42家临床研究单位的3366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四诊信息以及行为生活方式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一:数据测量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调查问卷,具体包括胸闷、乏力等150条症状信息、30条舌象信息、13条脉象信息,合计193条。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经过严格规范的数据录入及清洗后,首先对以上193条四诊信息数据进行频数统计,选取出现频率大于5%的四诊信息条目合计168条纳入分析。运用隐结构法中的双步隐树模型方法,建立冠心病稳定期隐结构模型,对模型中与中医范畴内脾胃相关的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并通过软件自动运算,根据聚类结果建立冠心病脾胃相关证候的辨证规则,依据该规则,对3366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进行辨证。研究二:根据研究一的脾胃相关证候辨证结果,选取有脾胃证候以及无脾胃证候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分析其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差异。数据测量使用项目组自主研制的行为生活方式调查量表。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经过严格规范的数据录入及清洗工作后,将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冠心病稳定期脾胃相关证候的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三、研究结果研究一:通过对冠心病稳定期3366例患者包括症状、舌象、脉象在内的168条四诊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冠心病稳定期隐结构模型,共产生46个隐变量,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分数为-263252.44。结合结构图、互信息曲线图以及类概率分布表等信息,将46个隐变量逐一从中医角度对病位、证候要素等方面进行初步诠释,结果发现Y7、Y16、Y17、Y26、Y27、Y28、Y29、Y30、Y31、Y36、Y42、Y45这12个隐变量涉及的病位与脾、胃相关,以及隐变量Y18、Y20是脾胃相关证候可能出现的舌象信息。接下来对这些隐变量进行症状组合,发现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主要存在的脾胃相关证候有脾气虚证、痰湿证、胃热炽盛证三种。对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三种脾胃相关证候采取综合聚类,分别得到冠心病稳定期脾气虚证、痰湿证、胃热炽盛证结构模型。对每个证候所包含的症状和体征采取定量取值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方式建立了各自证候的辨证规则:①冠心病脾气虚证——神疲倦怠(5.6)、乏力(5.5)、少气或懒言(4.4)、声音低弱无力(4.4)、活动易劳累(3.0)、气短(2.8)、饮冷不适,甚则腹泻(2.6)、头晕(2.5)、纳差(2.5)、大便先干后溏(2.5)、一年感冒三次或以上吗(2.4)、食后困顿(2.2)、便溏(1.2)、少苔或无苔(0.4)、细脉(0.1),阈值为17.6,根据以上辨证规则对3366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判别,发现共有1987例患者存在该证候,达到总人群的59.03%;②冠心病痰湿证——肢体困重(3.8)、口黏(3.8)、脘腹痞满(3.5)、大便黏滞(3.5)、体胖(2.7)、头重如裹(2.5)、嗜睡(2.4)、纳差(2.3)、腰部肥满松软(2.0)、舌胖边有齿痕(1.5)、鼻鼾(1.1)、苔白滑(1.0),阈值为11.5,根据以上辨证规则对3366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判别,发现共有1267例患者存在该证候,达到总人群的37.64%;③冠心病胃热炽盛证——牙龈肿痛(3.9)、容易饥饿(3.5)、喜欢冷饮冷食(3.4)、泛酸水(3.0)、胃部灼热(2.8)、恶心(2.8)、牙龈出血(2.7)、手足心热(2.6)、胃脘痛(2.5)、口苦(2.4)、皮肤油脂分泌多(2.4)、口干(2.2)、口臭(1.5)、口渴喜饮(1.4)、红舌(1.4),阈值为12.1,根据以上辨证规则对3366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判别,共915例患者存在该证候,达到总人群的27.18%。研究二:经过统计发现,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单纯有脾气虚证者715例,痰湿证者190例,胃热炽盛证者136例,无脾胃证者986例。该四组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单因素分析结果示,P值<0.1的条目有:无偏嗜、偏嗜甜、偏嗜辛辣、偏嗜炙烤、偏嗜油腻、总体饮食习惯良好、常吃夜宵、常暴饮暴食、挑食、从事体力劳动、每周做重度强度的体力活动、经常锻炼身体、从事体力劳动的累积年限、每天做重度强度体力活动的小时数、每周有做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天数、每天处于静坐的时间、是否饮酒、饮酒的频率、饮酒种类(啤酒、葡萄酒、高度白酒)、是否饮茶、饮茶种类(绿茶、红茶、白茶、花茶)、每天吸多少支卷烟、是否有二手烟暴露情况共28个变量。在这些变量中,常暴饮暴食、挑食、从事体力劳动的累积年限、每天做重度强度体力活动的小时数、每周有做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天数、饮酒的频率、饮酒种类(啤酒、葡萄酒、高度白酒)、饮茶种类(绿茶、红茶、白茶、花茶)、每天吸多少支卷烟这些变量空缺值较多,考虑数据分析准确性,不将以上变量纳入分析,只纳入其余1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此外,为了控制性别、年龄、有胃部疾病这三个潜在混杂因素产生的影响,故将它们与15个行为生活方式变量共同纳入分析。其中,“年龄”和“每天处于静坐的时间”两个指标为连续性变量,其余为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胃部疾病因素的条件下:(1)脾气虚证组与无脾胃证组比较时,每天处于静坐的时间(B=0.077,OR=1.080,95%CI:1.041-1.120,P<0.001)、偏嗜辛辣(B=0.430,OR=1.537,95%CI:1.060-2.228,P=0.023)与冠心病稳定期脾气虚证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处于静坐的时间越长、偏嗜辛辣的患者更有可能是脾气虚证;而饮食习惯良好(B=-0.386,OR=0.679,95%CI:0.473-0.976,P=0.036)、经常锻炼身体(B=-0.298,OR=0.742,95%CI:0.599-0.921,P=0.007)、饮茶(B=-0.391,OR=0.676,95%CI:0.527-0.868,P=0.002)与脾气虚证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饮食习惯良好、经常锻炼身体、饮茶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不容易有脾气虚证。(2)痰湿证组与无脾胃证组比较时,偏嗜炙烤(B=1.425,OR=4.159,95%CI:1.433-12.065,P=0.009)、偏嗜油腻(B=0.593,OR=1.809,95%CI:1.072-3.054,P=0.027)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出现痰湿证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偏嗜炙烤和油腻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有可能是痰湿证;饮茶(B=-0.555,OR=0.574,95%CI:0.376-0.876,P=0.010)与痰湿证呈显着负相关,说明饮茶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不容易有痰湿证。(3)胃热炽盛证组与无脾胃证组比较时,偏嗜辛辣(B=0.712,OR=2.038,95%CI:1.123-3.699,P=0.019)、从事体力劳动(B=0.624,OR=1.867,95%CI:1.224-2.849,P=0.004)与冠心病稳定期胃热炽盛证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偏嗜辛辣、从事体力劳动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有可能是胃热炽盛证。(4)当痰湿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时,偏嗜炙烤(B=1.289,OR=3.630,95%CI:1.252-10.525,P=0.018)、偏嗜油腻(B=0.621,OR=1.860,95%CI:1.086-3.187,P=0.024)与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呈显着正相关,说明与脾气虚证相比,偏嗜油腻和炙烤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有可能是痰湿证;二手烟暴露(B=-0.543,OR=0.581,95%CI:0.318-0.886,P=0.012)与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呈显着负相关,说明与痰湿证相比,有二手烟暴露情况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有可能是脾气虚证。(5)当胃热炽盛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时,偏嗜甜(B=0.766,OR=2.152,95%CI:1.099-4.211,P=0.025)、从事体力劳动(B=0.573,OR=1.774,95%CI:1.150-2.736,P=0.010)、经常锻炼身体(B=0.544,OR=1.723,95%CI:1.115-2.663,P=0.014)、饮酒(B=0.621,OR=1.861,95%CI:1.037-3.338,P=0.037)、饮茶(B=0.603,OR=1.827,95%CI:1.169-2.856,P=0.008)与冠心病稳定期胃热炽盛证呈显着正相关,说明与脾气虚证相比,具有以上行为生活方式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有可能是胃热炽盛证。(6)胃热炽盛证组与痰湿证组比较时,饮茶(B=0.767,OR=2.153,95%CI:1.231-3.767,P=0.007)、二手烟暴露(B=0.630,OR=1.878,95%CI:1.085-3.249,P=0.024)与冠心病稳定期胃热炽盛证呈显着正相关,说明与痰湿证相比,具有以上行为生活方式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更有可能是胃热炽盛证;偏嗜油腻(B=-1.152,OR=0.316,95%CI:0.134-0.745,P=0.008)与冠心病稳定期胃热炽盛证呈显着负相关,说明与痰湿证相比,偏嗜油腻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是胃热炽盛证的可能更小。四、研究结论1.冠心病稳定期主要存在脾气虚证、痰湿证、胃热炽盛证等三种脾胃相关证候。2.冠心病稳定期脾胃相关证候患者与饮食、饮茶、从事体力活动、长时间静坐、经常锻炼身体等不同方面的行为生活方式存在显着相关,且不同证候患者间行为生活方式亦有显着差异。

纪鑫毓[5](2021)在《“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诊疗思维贯穿于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始终,是医者对疾病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转化的隐性思考过程。“象”“气”“神”相关范畴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注重三者相关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中医的学术流派和诊疗方法派系繁多,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辨证模式。多种辨证模式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但其深层次的诊疗思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并且学术的百花齐放使得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流派分歧、选择倾向等问题。所以,进一步探寻不同辨证模式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临床的诊疗思维模式的核心。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假说。本文通过对“象”“气”“神”概念的界定,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联关系,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突破即有的“象”“气”“神”分而论之的认识,将三者有机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阐述“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系统梳理“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揭示“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彰显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及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提供新思路。目的本研究欲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界定本研究中“象”“气”“神”的内涵,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第二,通过分析代表性的医家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方式及运用方式,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不同辨证中的不同体现,以揭示诊疗思维的客观化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历代文献中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选取代表性的着作,对“象”“气”“神”的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反映和揭示“象”“气”“神”概念的发生、演化。采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理解和解释,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后续研究夯实基础。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对“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以真实世界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象”“气”“神”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建立临床数据库,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信息内容。使用R软件(4.6)对回顾性研究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对一般研究性指标进行频数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组内检验的统计方法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运气时段患病百分比的差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挖掘,界定“象”“气”“神”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象”“气”“神”的哲学内涵均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而形成的,保留了体验和概括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统一的特点。“象”存在于周易的卦象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老子的“大象无形”“道中有象”、儒家的“象以比德”、庄子的“象以筑镜”等方面都是援引“象”来阐述学术理念,是古人对于世界探知的方法;不同的时代对“气”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仍存在着相同之处。如“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具有物质性和不断运动的功能属性,能够沟通天地万物,决人生死。道家以“气”来论道,老子援引“气”诠释道、无、朴的内涵。庄子援引“气”论述不受客观事物所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神”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观察以及鬼神的思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神”有不同的内涵,如原始社会的灵魂和鬼神的观念,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动物神的崇拜,以及父系社会时期对“祖先神”的崇拜。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逐渐加深,“神”渐渐褪去了自然和动物的形态,而向附有人性的“神”过度。2.界定“象”“气”“神”在本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本文研究的“象”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具有“物象”和“意象”两个层面。“物象”是指事物所展现的表象,医者通过对“物象”的思考抽提凝练为“意象”,展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间节段相对静止的状态,具有物我合一的属性;“气”主要指气机,即自然万物与人体之气的运行机制和功能活动,涉及升降出入等活动状态;“神”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角度,“神”是自然万物运动的玄妙和变化规律,这种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狭义角度指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绪,情感等。3.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本文认为“象”是“气”“神”的外在表现和相对静止的状态;“气”的运动是“象”“神”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主宰,但也同时以“象”“气”为物质基础。“象”“气”“神”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诊病时注重“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的舌象、脉象、面象、形态等能够探知人体内部“气”的运动和“神”(精神、意识、情绪)的状态变化;人体之气和天地自然之气的运动能够导致人体之“象”和“神”的状态变化;人的“神”(精神、意识、情绪)能够影响“象”的改变和人体之“气”的运动。从狭义角度来讲,医者通过人体所呈现的“物象”经过思考形成“意象”,以判断人体“气”与“神”的状态,从真义角度来讲,“象—气—神”包含“形气神”和“精气神”的内涵。4.“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中,医者通过对患者的“物象”的观察,经过思维的分析加工形成“意象”,“象”包括“物象”与“意象”,通过相对静止的“象”来认识人体中变化的“气”“神”。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人体“气”“神”之偏颇,从而达到恢复人体之“象”的正常状态。在诊疗思维过程中,“象”“气”“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诊疗过程中是把“象”“气”“神”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完整揭示疾病本身存在的客观的本质,更客观有效地诊治疾病。通过对历代医家的论着进行分析,探索“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发现不同的医家着作对“象—气—神”的诊疗思维模式不尽相同。5.以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天地之气对人体之“象”和“神”的影响,探索性分析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在客气为厥阴风木时发病人数最多(485人),在客运为土运时发病人数最多(595人);冠心病的兼证如睡眠欠佳会随着客气以及客运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关联规则发现所有症状均与两目少神,面色晄白存在关联关系。6.“象—气—神”三位—体诊疗思维模式虽然源自古代医家,但是与信息时代和概念时代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能把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融合,使得理论和现代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那么将会使中医诊疗思维模式更加清晰化、客观化、技术化。结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挖掘和分析,从哲学和中医的角度发现“象”“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从而构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探索性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系统探讨了该模式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医家着作中的“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象”是“气”“神”状态的展现,“气”是“象”“神”的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运动主宰。其次“象”“气”“神”三者是一体的,三者一起共同展现人体的状态,“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包含了“形气神”与“精气神”的内涵。2.揭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结构和内涵,其内涵是中医诊疗体系中,不仅时刻关注诊察主体的“象”,更注重象所反映出来的气运动的功能和“神”(意识、精神、情绪)的情况,不仅关注人的疾病,也将人置身于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整体把握诊察时的功能状态。其结构具有动态时空性、普遍性、稳定结构性、可演化性、注重体悟性等特点。3.系统挖掘并分析了部分中医名家的代表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和运用方式。发现各个时期的医家着作对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运用不尽相同,“象”“气”“神”三者在古代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4.探索性分析了在真实世界临床中,“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五运六气、节气)能够影响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的变化,人体的神(精神状态)与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存在一定相关趋势。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角度,验证“象”“气”“神”三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赵博旭[6](2021)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要素与甲功指标相关分析及血瘀证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指出目的:1 研究一:探究T2DM患者单一证候要素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其中医证候要素发生的具体影响;2 研究二:探究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与糖脂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各指标间的具体影响;3 研究三:探究T2DM血瘀证的特异性指标信息,尝试探索其生物学基础;方法:1 研究一:按照纳排标准纳入175例T2DM患者并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指标,对其单一证候要素及证候要素的组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各个单一证候要素作为因变量,将其基础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糖脂代谢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数据筛选建立模型。2 研究二:按照纳排标准纳入175例T2DM患者并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指标,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T2DM患者的基础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糖脂代谢指标间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后采用一元或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数据筛选建立模型,并通过检验方法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3 研究三:按照纳排标准纳入175例T2DM患者并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指标,据其是否有血瘀证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通过相关性分析从44个实验室指标中筛选出与T2DM血瘀证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应用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程序构建T2DM血瘀证的预测模型,并采用五倍交叉验证方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 研究一:通过对纳入的175例T2DM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及要素组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如下结果。T2DM患者的证候要素中阴虚证最为多见,证素组合中五证组合最为多见,且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对单一证候要素与基础情况和实验室指标进行二分类回归分析发现如下结果。研究发现对于T2DM患者舒张压为其阴虚证的主要影响因素;BMI为其痰湿证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为其血瘀证、结热证和水湿证的主要影响因素;TGAb为其郁热证和肝阳证的主要影响因素;FT3为其气虚证的主要影响因素;TRAb为其痰热证的主要影响因素;TSH为其阳虚证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为其血虚证的主要影响因素;病程为其湿浊证的主要影响因素。2 研究二:通过对纳入的175例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如下结果。研究发现纳入病例中的男性89例,女性86例,年龄在50-59岁之间的人数最多,且超重的人数最多。通过对T2DM患者中基础情况和实验室指标间具有相关性的指标间进行一元或多元回归分析得到11个回归方程:TT4=7.50918+0.13498×HbA1c;FT3=4.07363+0.03575 × C 肽-0.01579 × 年龄;FT4=0.81761+0.01570 × HbA1c;TSH=1.07612+0.12645× TG+0.24242×LDL;TC=3.78480+0.32175× TSH;TG=10-0.06616+0.04314×TSH+0.05526×C肽;HDL=1.55537-0.02371×C 肽-0.01307×BMI;LDL=2.26751+0.17915×TSH;HbAlC=100.76777+0.12889×FT4;C 肽=-1.87744+0.15922× TGG+0.19312× BMI-0.00453× 病程;INS=100.14207+0.03923×TG+0.03328×BMI。3研究三:通过应用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程序构建T2DM血瘀证的预测模型后得到如下结果。研究最终得到的模型中训练和测试样本准确率分别为72%、70.6%。且T2DM患者血瘀证预测模型中,标准化的重要性>50%的自变量指标依次是D-D(100.0%)、MPV(59.0%)、C肽(52.3%)。结论:1 研究一:舒张压的升高可能会增加患阴虚证的风险;BMI的增长可能会增加患痰湿证的风险;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增加患血瘀证、结热证和水湿证的风险;TGAb阳性者可能更易患郁热证和肝阳证;在正常范围内FT3的升高可能会降低患气虚证的风险;在正常范围内TRAb>0.3 IU/mL者可能更易患痰热证;在所研究范围内TSH的升高可能会降低患阳虚证的风险;女性可能更易患血虚证;病程的延长可能会增加患湿浊证的风险。2 研究二:T2DM病人的年龄、HbAlc、C肽以及TG水平可能会对其甲状腺功能指标产生影响;BMI、C肽以及TSH水平可能会对其脂代谢指标产生影响;病程、BMI、FT4以及TG水平可能会对其糖代谢指标产生影响。3 研究三:D-D可能为T2DM血瘀证的判别指标,且D-D、MPV、C肽可能为T2DM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

魏鹏辉[7](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冷玉琳[8](2020)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降维升阶”的证候学研究思想指导下,探索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归纳总结疾病发生发展病机转化的关键证候要素,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文献进行检索,提取中医四诊资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位等信息,进行数据规范化及统计分析,总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2、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在5个研究中心纳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325例,及糖尿病本病期患者120例,采集其一般资料、四诊资料、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彩超、实验室检查(TC、TG、LDL-C、HDL-C、Cys-C、Hcy)等信息,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辨证,运用描述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不同病程阶段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结果:1、文献研究:(1)纳入2型糖尿病本病期文献287篇,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文献48篇,2型糖尿病本病期高频症状前十位依次是:口渴、乏力、多饮、多尿、尿频、大便秘结、多食易饥、腰膝酸软、咽干、少气懒言;大血管病变期高频症状前十位依次是:肢体疼痛、乏力、口渴、心悸、头晕、肢体麻木、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畏寒肢冷、咽干。(2)2型糖尿病本病期高频证候要素前四位依次是:阴虚、气虚、实热、痰湿;大血管病变期高频证候要素前四位依次是:阴虚、血瘀、气虚、痰湿。(3)2型糖尿病本病期高频证候要素靶位前三位依次是:肾、脾、胃;大血管病变期高频证候要素靶位前三位依次是:脉、脾、肾。2、临床研究:(1)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本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组间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病变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高于本病组(p<0.01)。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分级后比较,随着年龄、病程增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增加(p<0.05)。(2)中医症状分析:本病组患者高频症状前十位依次是:口渴、尿频、多饮、多尿、腰膝酸软、体重减轻、乏力、健忘、多梦、多食易饥;大血管病变组患者高频症状前十位依次是:乏力、健忘、腰膝酸软、尿频、多梦、多饮、小便短黄、尿浊、失眠、口渴。(3)中医证候要素分析:(1)BMI、病程在各证候要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平均年龄最高(p<0.05);实热证与阴虚证的性别分布差异有(p<0.05);(2)两组高频证候要素前两位均为气虚证、阴虚证,出现频率大于50%;痰湿证、血瘀证在大血管病变组的分布明显高于本病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进一步比较不同血管病变程度分级的证候要素分布,气虚证、阴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实热证在各级间分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阳虚证、血虚证、气滞证、实寒证在各级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阴虚证在0级~Ⅲ级中均为高频证候要素,痰湿证随疾病进展从0级~Ⅳ级频率依次增加,血瘀证频率整体呈上升趋势。(4)临床指标分析:(1)TC、HDL-C在不同血管病变程度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TG、Cys-C、Hcy在不同分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ys-C、Hcy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2)将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临床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痰湿证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分级及Hcy水平具有相关性,血瘀证与患者年龄、病程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病情分级具有相关性,实热证与男性性别具有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管损伤程度风险证候要素,痰湿证、血瘀证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中医证候要素风险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进展并发大血管病变的过程中,气虚、阴虚是贯穿疾病始终的主要病机;疾病早期痰湿、血瘀之象已伏匿孳生,随着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邪势鸱张,症状繁复,进行性损伤血管,痰湿、瘀血是大血管病变进程中的关键病理要素。临证应根据疾病进程中正邪强盛、邪气性质准确辨识、动态防治,进行扶正、驱邪序贯治疗,达到保护大血管的作用。

张璋[9](2019)在《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一、目的探索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证素与中药用药的关联性、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性。从理论、诊断、治疗环节探索高脂血症统一便捷的中医辨证方法及治疗的规律性、客观性、规范性,为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诊断和中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二、方法(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概念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古代和现代有关高脂血症和中医证素文献,通过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归纳概括高脂血症中医学及中医证素领域研究观点。(2)数据挖掘。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一方面从筛选的文献中提取中医证型,统一规范中医证候名。依据证型分解证素的理论来提取中医证素。一方面从文献中提取中医治疗部分的中药,并统一规范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建立高脂血症文献中医证素与中药研究数据库。用SAS9.4统计软件和关联规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药性及使用的频数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之间关系,中药配伍关系,对它们间的关联关系采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展示。(2)临床研究。临床采集209名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临床信息和TC、TG、LDL-C、HDL-C、PT、APTT等一系列临床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数据。运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对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分析提取中医证素(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建立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4统计软件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性别、年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高脂血症从中医学病因病机上大多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内伤、痰浊不化、瘀血阻滞、脏腑失调。证素与高脂血症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病位证素以脾、肝、肾为常见。病性证素虚实都有,实性病性证素以痰、瘀、气滞常见,虚性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常见。(2)数据挖掘。从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120篇文献中提取的中医证型经过规范证候名得到主要中医证型14个,提取的病位证素7个,分别是脾、肾、肝、经络、胆、胃、心神(脑)。病位证素脾,肾,肝三者占到88.55%。提取的主要病性证素12个,分别是痰、血瘀、阴虚、气虚、湿、气滞、阳虚、火(热)、精(髓)亏、血虚、毒、阳亢。治疗高脂血症高频使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温、平、微寒、寒、微温”,五味主要为“甘,苦,辛”,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排在前10位的高频使用单味药分别是山楂,丹参,泽泻,茯苓,何首乌,半夏,白术,决明子,陈皮,大黄。高频使用中药用药种类主要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清热药、理气药和化痰药。主要病位证素脾、肝、肾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脾与泽泻、茯苓、丹参、山楂;肾与何首乌、泽泻;肝与何首乌、决明子;频数排前的病性证素痰、血瘀、阴虚、湿、气滞、阳虚、火(热)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痰与山楂、泽泻、半夏、丹参、茯苓;血瘀与山楂、丹参;湿与山楂、茯苓、泽泻;阴虚与何首乌、枸杞子、山楂、泽泻;气滞与柴胡、山楂、白芍、丹参;阳虚与附子、厚朴、白术、苍术、干姜、淫羊藿;火(热)与决明子,大黄,山楂,柴胡,丹参,茵陈。中药配伍提示有三个组合常用,组合一: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组合二:山楂、大黄、丹参、决明子、何首乌、泽泻;组合三: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熟地黄。(2)临床研究。临床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209名高脂血症患者中男性患者95名(45.45%),女性患者114名(54.55%)。将收集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提取得到病位证素12个,分别是病位证素肝、心、胸膈、胃、肺、脾、肾、经络、筋骨、膀胱、心神(脑)、大肠。病性证素18个,分别是病性证素痰、阴虚、湿、阳亢、血瘀、火(热)、血虚、气虚、气滞、燥、阳虚、津亏、气逆、水停、动风、不固、动血、血热。分析发现: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与性别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患者的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较男性出现的概率大。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TC、HGB、TBIL、ALP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HDL-C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脾与TC、HGB、TBIL、ALP呈正相关系。TG、LDL-C、HDL-C、PT、ALT水平越低,TC、HGB、Tbil、ALP水平越高,病位证素脾的可能性越大。病位证素心与PT、APTT、AL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心与PT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心与APTT,ALT呈正相关系,PT水平越低,APTT,ALT水平越高,病位证素心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气虚与TC、LDL-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气虚与TC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气虚与LDL-C呈正相关系,TC水平越低,LDL-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气虚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痰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痰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痰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非痰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阳亢、阴虚、火(热)与GLU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阳亢与GLU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阴虚、火(热)与Glu呈正相关系,Glu水平越高,病性证素阳亢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阴虚或火(热)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湿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湿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时间越短,病性证素湿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燥与RB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燥与RBC呈正相关系,RB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燥的可能性越大。四、结论(1)通过临床分析与文献分析结合得到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病位证素肝、脾、肾为最密切,病性证素是有虚有实,以实性病性证素痰、血瘀、湿、气滞,虚性病性证素气虚,阴虚等为常见。这一结论与前期理论研究成果基本相符。(2)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各个常见证素相关联的中药及高脂血症中药用药配伍组合规律。高脂血症的治疗以肝脾肾为中心,祛痰、瘀、湿、气滞实邪,平衡气血阴阳,调和脏腑。(3)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和临床常用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有意义的提示。如TC与病位证素脾呈正相关系,TC水平增高提示病位在脾的可能性增加。(4)中医证素既有中医辨证内涵,又能客观规范辨证方法,中医证素和现代临床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能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所以证素辨证用于高脂血症诊疗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曾京慧[10](2019)在《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状态评估是中医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的中医状态评估有利于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个性化、精准化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在糖尿病的防治与调摄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此,研究就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分类与辨识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方法与规范化命名规则,提出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辨识方法,从而可为2型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个性化实施提供借鉴,并有利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方法:以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为依据,通过对标准证候名称及内涵的解构,构建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命名规则与状态内涵。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检索截至2018年6月份发表的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博硕论文等现代文献;逐条查阅研究论文中引用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提取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的参考文献信息;依据证候标准来源信息,从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学校馆藏图书等方面获取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文本。2、数据库方法:根据文献信息特点,采用Access2010数据库管理工具构建数据表,将现代文献元数据、证候标准文本等数据通过文本标记后采用专门工具导入到数据表中,形成研究数据库。3、术语规范化方法:(1)症状、舌脉术语规范:通过文本分词,语义消歧,然后参照国际基层医疗分类(ICPC)进行分类与编码;(2)证候名称规范与编码:依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版国家标准),对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并编码,在标准中没有相应的证候名称,则参照标准命名与编码规则进行规范,并给出新的编码;(3)中医状态名称分类与规范: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统一编码,中医状态由基本态(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与邪机元构成。4、统计分析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SAS9.4软件进行编程分析。具体方法包括:1)频数统计:包括文献来源、标准来源、证候分类、症状频数统计,以及中医状态的态元、态基、状态三个层次进行逐级频数统计;2)加权关联规则分析:计算态元、态基与症状的关联关系。3)利用proc report过程输出分析结果至word文档。结果:1、糖尿病中医临床现代文献检索结果及中医证候标准结果共检索出4339篇文献,去重后剩余2807篇,通过逐篇阅读,得到有引用证候的文献573篇,共引用证候标准90个,获得有全文的糖尿病证候标准49个,涵盖引用证候的文献522篇,文献覆盖率91.1%。2、2型糖尿病证候分类频数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结果中,每个分类下细分类多于3个的仅列出前3个,3个以内的全部列出)(1)糖尿病前期:病因证候类1、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21、脏腑经络证候类11。病因证候类有湿证类1,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气证类9、阴证类8、血证类2,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脾证类6、肝证类2、肺证类1。(2)糖尿病期:病因证候类3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151、脏腑经络证候类120。病因证候类有热证类12、寒证类9、湿证类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阴证类55、气证类37、血证类30,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脾证类45、肺证类23、肝证类19。(3)糖尿病并发症期:脏腑经络证候类7、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5。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肝证类5、脾证类2,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阴证类5。3、中医状态分类频数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结果中,每个分类下实例多于3个的仅列出前3个,3个以内的全部列出)3.1、病位元频数统计结果:(1)糖尿病前期:无特定病位类34、脏腑类19。脏腑类有脾11、肝4、肺1。(2)糖尿病期:无特定病位类275、脏腑类161、上下类10、经络类9、卫气营血类2。脏腑类有胃47、肺29、脾22。经络类有经脉4、肝经1、目络1,上下类有上5、下5,卫气营血类有血分2。(3)并发症期:脏腑类14、无特定病位类10。脏腑类中肾7、肝5、脾2。3.2、邪机元频数统计结果:(1)糖尿病前期:运动异常类25、不足类24、转化异常类4。运动异常类有气滞8、痰阻4、湿(津停)4;不足类有阴虚9、虚8、气虚5;转化异常类有湿热2、虚热(阴虚)2。(2)糖尿病期:不足类224、转化异常类157、运动异常类76。不足类有阴虚103、气虚49、阳虚43;转化异常类有热(火,阳盛)59、实热(积热)19、郁热(火,气郁)15;运动异常类有血瘀18、痰10、气滞9。(3)并发症期:阴虚15、阳虚9。3.3、态基频数统计结果:糖尿病前期有阴虚9、气滞7、气虚5;糖尿病期有阴虚76、阳虚34、气虚32;并发症期有阳虚5、阴虚5、肝.阴虚5。结论:1、研究对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与整理,构建了2型糖尿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有利于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命名与分类编码,并有利于糖尿病中医状态特点的统计分析。2、研究获得了当前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涵盖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特点,糖尿病前期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肝,病机以气滞、阴虚为主;糖尿病期病位以胃为主,涉及肺、脾,病机以阴虚和热(火,阳盛)为主;并发症期病位以肾为主,病机以阴虚、阳虚为主。3、研究构建了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与症状、舌脉关系的权重值列表,可为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辨识提供借鉴,有利于中医状态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从而为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个性化实施提供借鉴。

二、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辨证方法与病机理论概述
        1.1 中医辨证方法概述
        1.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概述
        1.3. 中医对胸痹病机的认识
    2.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现状
        2.1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发展历程
        2.2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2.3 病机的信息化研究进展
        2.4 知识库构建技术
    3. 小结
前言
第一部分 胸痹病相关诊断数据库构建
    1. 胸痹病相关诊疗数据采集及处理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采集内容
        1.3 数据采集方法
        1.4 数据清洗
        1.5 数据采集结果
    2. 症状数据库构建与优化
        2.1 症状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2.2 症状数据库的优化与校验
    3. 胸痹病诊断数据库构建
        3.1 诊断知识数据库构建
        3.2 胸痹病的诊断标准数据库构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辨证要素的胸痹病辨证模型构建
    1. 胸痹病辨证要素多层次分类表示研究
        1.1 胸痹病的基本辨证路径
        1.2 辨证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框架
    2. 胸痹病辨证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2.1 辨证要素自动化提取算法原理
        2.2 辨证要素自动化提取准确率评价
    3. 基于辨证要素的胸痹病辨证模型构建
        3.1 基于辨证要素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研究
        3.2 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评价
    4. 小结
第三部分 病机模型及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1. 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
        1.1 辨证相关概念的内涵
        1.2 病机与证候的关系分析
    2. 病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3. 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设计
        3.1 数据预处理
        3.2 病机要素的定义与层级框架设计
        3.3 病机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3.4 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的应用
    4. 病机要素的分析挖掘
        4.1 病机要素与症状关联性的分析挖掘
        4.2 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分析
        4.3 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5. 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5.1 病机数据处理
        5.2 病机模型的构建
        5.3 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5.4 病机知识图谱的应用
    6. 小结
第四部分 胸痹病的辨证模型应用与验证
    1. 测试数据准备
        1.1 数据来源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医案数据预处理
        1.4 医案脱敏处理
        1.5 医案质控
    2. 评价标准及测试方法
        2.1 辨证准确性评价标准
        2.2 测试方法
    3. 两种辨证推理方法测试结果评价
        3.1 辨证准确率结果
        3.2 测试医案结果分析
    4. 基于两种辨证推理方法融合的测试结果评价
        4.1 测试准备
        4.2 融合方法的辅助诊断原理
        4.3 融合方法的测试结果
        4.4 融合方法测试结果分析
    5. 小结
研究总结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两种方法辨证均为错误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附录2 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正确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附录3 病机知识图谱辨证正确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3)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胰腺癌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胰腺癌流行病学概况
        2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3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
        4 胰腺癌的诊断与分型
        5 胰腺癌西医治疗进展
        6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研究进展
        1 胰腺与胰腺癌中医病名溯源
        2 胰腺癌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3 不同地域医派胰腺癌辨治的学术探讨
        4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研究概况
        5 小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南北比较研究
    第一章 基于文献的胰腺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时间范围
        3 文献类型
        4 检索策略
        5 文献的纳入与筛选
        6 数据提取和规范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文献类型
        2 文献来源及时间分布
        3 证型频次分布
        讨论
        1 证候、病机、证型的关系
        2 胰腺癌病机特点
        3 胰腺癌证型研究存在的问题
        结论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南北比较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关联规则分析
        讨论
        1 晚期胰腺癌病机及证素特点
        2 晚期胰腺癌用药特点
        3 本研究的特点
        结论
第三部分 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分析
    讨论
        1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
        2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降低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50
        3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症状
        4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结论
结语
本研究的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胰腺癌AJCC第八版TNM分期
附录二
附件

(4)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证候及其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冠心病脾胃相关病因、病机及证候研究综述
    1 与脾胃相关的冠心病中医病因
        1.1 饮食失节
        1.2 过量饮酒
        1.3 劳逸失宜
        1.4 情志失调
        1.5 六淫入侵
    2 冠心病脾胃相关病机
        2.1 脾胃气虚,心脉气血不足,血运不畅
        2.2 脾胃阳虚,心阳不足
        2.3 脾虚湿困,心受所累
        2.4 脾虚生痰,痰瘀痹阻心脉
        2.5 脾胃升降失司,胸中气机受阻
    3 冠心病脾胃证候相关研究
        3.1 临床医家经验
        3.2 流行病学研究
        3.3 相关辨证标准
        小结
前言
研究一 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相关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现场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变量与测量方法
        1.5 偏倚与质量控制
        1.6 样本大小
        1.7 数据录入、清洗
        1.8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四诊信息情况
        2.3 冠心病稳定期隐结构模型的整体性描述
        2.4 隐结构模型初步诠释结果
        2.5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常见脾胃相关证候分析结果
        2.6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脾胃相关证候兼夹情况
    3 讨论
        3.1 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相关证候类型及证候表现
        3.2 隐结构法应用于中医证候分类研究的优势
    4 结论
研究二 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相关证候的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数据测量
        1.4 研究变量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行为生活方式单因素分析
        2.3 行为生活方式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冠心病脾胃相关证候间的关系
        3.2 研究冠心病稳定期脾胃证候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对辅助辨证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3.3 本研究可为冠心病脾胃证候患者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提供建议
    4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冠心病稳定期四诊信息调查量表
附录2 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介

(5)“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诊疗思维研究进展
        1.1 传统文化对中医诊疗思维的影响
        1.2 基于古籍的中医诊疗思维研究
        1.3 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研究
        1.4 中医诊疗模式的革新研究
        1.5 中医诊疗思维方法的研究
        1.6 研究评述
        1.7 展望
    2 中医“象”范畴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象”的内涵研究
        2.2 中医“象”的特点研究
        2.3 中医象思维的研究
        2.4 “象”与象思维在中医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3 中医“气”的研究进展
        3.1 中医“气”的内涵研究
        3.2 中医“气”的特点研究
    4 中医“神”内涵的研究进展
        4.1 中医“神”的内涵研究
        4.2 中医“神”的特点研究
    5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5.1 “象”与“气”的相关性
        5.2 “气”与“神”的相关性
        5.3 “象”与“神”的相关性
        5.4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6 小结
前言
第一部分 “象”“气”“神”概念的界定
    1 “象”概念的界定
        1.1 “象”概念的发生
        1.2 “象”的哲学内涵
        1.2.1 符号之象——象征万物的起源
        1.2.2 象以比德——从意象上升至德行圭臬
        1.2.3 随物赋形——主观与客观的天道象征
        1.3 “象”的中医内涵
        1.3.1 天地自然之“象”
        1.3.2 人体之“藏象”
        1.3.3 诊疗活动中的“象”
        1.4 小结
    2 “气”概念的界定
        2.1 “气”概念的发生
        2.2 “气”的哲学内涵
        2.2.1 冲气为和—《老子》以“气”释道
        2.2.2 气是宇宙的本源—《列子》论“气”
        2.2.3 气聚而有生—《庄子》论“气”
        2.2.4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淮南子》论“气”
        2.2.5 太虚即气—张载论“气”
        2.3 “气”的中医内涵
        2.3.1 天地自然之“气”
        2.3.2 人体之“气”
        2.3.3 诊疗活动中的“气”
        2.4 小结
    3 “神”概念的界定
        3.1 “神”概念的产生
        3.2 “神”的哲学内涵
        3.2.1 天神
        3.2.2 变幻莫测
        3.2.3 万物的内在规律
        3.2.4 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
        3.3 “神”的中医内涵
        3.3.1 阴阳不测—天地自然运动的规律
        3.3.2 精神内守—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3.3.3 诊疗活动中的“神”
        3.4 小结
第二部分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1 “象”“气”“神”相互关联
        1.1 “象”是“气”“神”的状态体现
        1.1.1 藏象—藏于内,象见于外
        1.1.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1.2 “气”是“象”“神”的本质与动力
        1.2.1 人体之气的运动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1.2.2 天地自然之气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1.3 “神”是“象”“气”的主宰
    2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2.1 “象—气—神”的广义内涵
        2.2 “象—气—神”的狭义内涵
        2.3 “象—气—神”的真义内涵
        2.3.1 “象气神”与“精气神”发微
        2.3.2 “象气神”与“形气神”发微
第三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理论研究
    1 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含义
        1.1 诊疗的基本含义
        1.2 思维模式的含义
        1.3 中医诊疗思维的特点
    2 “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
        2.1 象的不同的层次
        2.2 司外揣内
        2.3 知常达变
        2.4 见微知着
    3 中医“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特点
        3.1 变化溟蒙含时空
        3.2 荡摇浮世生万象
        3.3 相生相融亦相变
        3.4 心悟者上达之机
第四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临床运用研究
    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 葛洪《肘后备急方》
    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6 张从正《儒门事亲》
    7 李东垣《脾胃论》
    8 张景岳《景岳全书》和《类经》
    9 吴鞠通《温病条辨》
    10 小结
第五部分 以冠心病为例在真实世界中探讨“象—气—神”三位一体的临床关联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库的建立
        2.2 入院日期的转化
        2.2.1 五运主运、客运的时间转化
        2.2.2 六气主气、客气的时间转化
        2.3 数据处理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单一运气时段、节气与冠心病罹患的关系研究
        3.2 基于五运六气研究运气与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关系
        3.3 基于五运六气分析患者症状与情绪的关系
    4 研究结果
        4.1 冠心病患者情况分析
        4.1.1 一般资料
        4.1.2 合并症的频次
        4.2 五运六气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分析
        4.2.1 主气、客气与疾病发病情况
        4.2.2 主运、客运与疾病发病情况
        4.2.3 二十四节气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4.3 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情况下症状与情绪状态的研究结果
        4.3.1 不同客气的症状情况
        4.3.2 客运与症状情绪的关联
        4.4 冠心病症状的相互关联关系
    5 讨论
第六部分 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角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
    1 “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是复杂的巨系统
    2 从表象到意象—状态与知识的转化
    3 从“气”的运动状态到中西医的交叉融合
    4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
结论
创新点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查新

(6)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要素与甲功指标相关分析及血瘀证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的西医研究进展
        1 T2DM的流行病学特点
        2 T2DM的发病机制
        3 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4 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机制
        5 甲状腺疾病对T2DM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1 T2DM的中医病名
        2 T2DM的病因病机
        3 T2DM的辨证与分型
        4 T2DM的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的关系
        5 中医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
        6 T2DM与甲状腺疾病的联系
        7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要素的发生与其基础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和甲状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研究三 基于神经网络分析技术的2型糖尿病血瘀证预测模型构建的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2型糖尿病病例报告表
    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表
个人简介

(7)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8)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率高,危害巨大
        1.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防控形势严峻,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疗效确切
        1.3 证候要素研究是明确疾病证候特征规律、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
        1.4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证候研究面临的问题
    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1 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文献研究
        2.2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建立数据库
        1.5 数据预处理
        1.6 统计方法
        1.7 研究流程图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出版年计量分析
        2.3 基于文献的中医症状分布情况分析
        2.4 基于文献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分析
        2.5 基于文献的中医证候要素靶位分布情况分析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制定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
        3.2 观察指标
        3.3 样本量
        3.4 建立数据库
        3.5 数据预处理
        3.6 统计方法
        3.7 质量控制
        3.8 伦理审查
        3.9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4.2 中医症状分布情况
        4.3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4.4 中医证候要素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4.5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疾病进展风险因子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3 证候要素研究是探讨疾病证候特征规律的清晰有效研究方法
        3.1 证候是中医药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2 证候要素方法体系在临床辨证和证候研究中的优势
    4 本研究中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
        4.1 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是明确慢性疾病证候规律的优势方法
        4.2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手段
    5 研究结果及意义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中医症状分析
        5.3 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分析
        5.4 临床指标分析
    6 从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证治规律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证候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
    附件二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批件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前言
第一章 高脂血症与中医证素
    1.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理论研究
        1.1.1 高脂血症的概念
        1.1.2 历代对血脂及高脂血症的认识
        1.1.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1.4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与客观指标研究
        1.1.5 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
        1.1.6 其他治疗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
        1.2.1 血脂的组成、来源与功能
        1.2.2 血脂在血液中存在及转运方式
        1.2.3 血脂的影响因素
        1.2.4 高脂血症分型
        1.2.5 高脂血症治疗研究
    1.3 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理论研究
        1.3.1 证与辨证
        1.3.2 中医学经典辨证方法
        1.3.3 其他辨证方法
        1.3.4 证素及证素辨证
        1.3.5 中医证素应用研究
        1.3.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数据挖掘研究
    2.1 文献资料
        2.1.1 文献来源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规范证型
        2.2.2 提取证素
        2.2.3 规范中药
        2.2.4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检索结果
        2.3.2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频数统计
        2.3.3 中药分类、使用及药性频数统计
        2.3.4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2.4 讨论
        2.4.1 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分析
        2.4.2 高脂血症的病位证素分析
        2.4.3 高脂血症的病性证素分析
        2.4.4 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分析
        2.4.5 文献高脂血症的证型、证素与用药规律的关联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研究
    3.1 临床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制作量表
        3.2.2 收集临床信息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临床基础情况
        3.3.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3.3.3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3.3.4 性别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3.3.5 年龄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3.3.6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3.3.7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3.3.8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相关生化指标回归分析显着性意义结果汇总
    3.4 讨论
        3.4.1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分析
        3.4.2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分析
        3.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性别的分析
        3.4.4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TC、TG、LDL-C、HDL-C的分析
        3.4.5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PT、APTT的分析
        3.4.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GLU的分析
        3.4.7 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素与ALT、ALP、HGB、TBIL、RBC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结论
    4.1 血脂的中医学特点
    4.2 高脂血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4.2.1 气血津液失和
        4.2.2 脏腑功能失调
    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
        4.3.1 高脂血症中医病位证素特点
        4.3.2 高脂血症中医病性证素特点
    4.4 中药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
        4.4.1 抑制脂类吸收
        4.4.2 抑制脂质合成
        4.4.3 影响胆汁酸循环
        4.4.4 抗过氧化作用
        4.4.5 提高HDL-C水平
    4.5 高脂血症中药用药规律
    4.6 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知情同意书
附表2: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信息采集表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业绩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10)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对糖尿病病证认识的研究进展
    2 状态理论研究
    3 小结
1 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思路
3 材料与方法
    3.1 资料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引用情况
    4.2 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统计
    4.3 糖尿病中医症状ICPC分类频数统计
    4.4 糖尿病中医状态分析
    4.5 糖尿病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5 讨论
    5.1 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特点
    5.2 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特点
    5.3 中医状态分类方法与《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证候分类方法比较
    5.4 中医状态分类临床意义
结论
创新与不足之处
    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2 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来源文献汇总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期
        糖尿病并发症期
        糖尿病其他相关证型
    附录二:2 型糖尿病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前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并发症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其他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附录三:病位元标识符、病位元类目名称和代码表
    附录四:邪机元标识符、邪机元名称和代码表
个人简历
答辩委员会名单

四、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 石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D]. 姜菊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冠心病稳定期常见脾胃证候及其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 蔡嫣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D]. 纪鑫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6]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要素与甲功指标相关分析及血瘀证预测模型构建[D]. 赵博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 冷玉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9]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D]. 张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曾京慧.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辩证标准的基本要素和构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