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微生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调整微生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一、从调整微生态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论文文献综述)

杜君[1](2021)在《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2~3a期肠道益生菌及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和研究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 2~3a期肠道益生菌菌群(双歧杆菌、乳酸菌)及肾功能的影响;基于“肠-肾轴”理论,初步探讨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 2~3a期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温肾调体方干预阳虚质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计划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纳入临床研究。受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温肾调体方(采用中药免煎颗粒剂)内服治疗,共治疗4周。统计学分析治疗后总疗效、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含量、中医体质转化分、化验室指标、安全指标变化及其相关性,并讨论分析结果。结果:1.基本资料:共3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脱落剔除4例,最终31例完成本研究,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43.16±7.54)岁,年龄范围为31-58岁;平均病程为(26.16±4.11)月,病程范围为18-33月;平均体重为(67.48±12.48)kg,体重范围为46-94kg;病情分级,CKD G2期为20例,CKD G3a期为11例。2.总疗效: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显效(8例),有效(14例),稳定(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0.97%。3.中医体质转化分:经治疗后,患者阳虚质转化分较前明显下降,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提示治疗前后分差具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室指标:经治疗后,患者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含量、24h-Upro、Sc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所有受试者在本次研究全程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与研究相关的异常改变,说明温肾调体方安全性值得肯定。结论:运用温肾调体方治疗阳虚体质慢性肾脏病G2、G3a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肠道益生菌含量、中医阳虚质转化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说明温肾调体方在有效调整阳虚质慢性肾脏病G2、G3a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同时,可改善其肾功能及体质状态,减轻肠道微生态紊乱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有效延缓CKD发展。温肾调体方值得在临床中做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常炳龙[2](2020)在《大肠湿热证与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临床上主要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症状表现,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检验检查方法的普及,UC的临床发病率也有所增加,目前医疗手段尚不能达到根治的目标,病情有终生复发的可能。自从医学界对UC开始了解到现在,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现有研究表明遗传、免疫、环境及感染等因素与UC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绝大部分存在于结肠,而UC的病变部位局限于结肠,不得不让人怀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中医药在UC的治疗当中有着明确的临床疗效和独特的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之一,大肠湿热证和脾肾阳虚证是UC患者常见的一虚一实两种临床证型。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但不同具体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研究尚匮乏。目的:探究UC患者与正常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性以阐明UC发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与大肠湿热证和脾肾阳虚证2种证型的差异性表现。方法:本临床试验共纳入UC患者40人,其中辨证属大肠湿热型20人,脾肾阳虚型20人。招募健康志愿者共40人。采用16S rDNA的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所有UC患者组肠道菌群的差异,以及上述2个不同证型UC患者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讨UC的发病机制,以及不同UC证型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比健康对照组与UC患者组检测结果发现,两组菌群结构差异性比较: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等8个门类为门水平差异性物种(p<0.05);梭菌纲、拟杆菌纲、杆菌纲、放线菌纲等12个纲为纲水平差异性物种(p<0.05);梭菌目、拟杆菌目、乳杆菌目、双歧杆菌目、放线菌目等12目为目水平显着差异性物种(p<0.05);毛螺菌科、拟杆菌科、双歧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疣微菌科、链球菌科、梭菌科、放线菌科、肠球菌科等22科为科水平上显着差异性物种(p<0.05);拟杆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链球菌属、放线菌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等27属为属水平差异性物种(p<0.05)。健康对照组与UC患者组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两组的菌群丰富度和均匀度具有明显差异性,经秩和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两组人群菌群构成具有明显差异性。LefSe分析显示UC患者组LDA score>4的差异物种有: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是UC患者中具有显着差异性物种中影响最为巨大的菌群。在健康组LDA score>4的差异物种有:普雷沃氏菌科、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通过对比大肠湿热型UC组与脾肾阳虚型UC组检测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菌群结构差异性比较:拟杆菌门为门水平差异性物种(p<0.05);梭菌纲和拟杆菌纲为纲水平差异性物种(p<0.05);梭菌目、拟杆菌目为目水平显着差异性物种(p<0.05);毛螺菌科、韦荣氏球菌科以及克里斯滕森菌科为科水平上显着差异性物种(p<0.05);巨单胞菌属、毛螺旋菌属、沙雷氏菌属为属水平差异性物种(p<0.05)。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在菌群丰富度对比上有显着差异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菌群多样性对比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大肠湿热型UC组与脾肾阳虚型UC组人群菌群构成具有明显差异性。LefSe分析显示大肠湿热型UC组LDA score>4的差异物种有: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是大肠湿热型UC患者中具有显着差异性物种中影响最为巨大的菌群。在脾肾阳虚型UC组LDA score>4的差异物种有:毛螺菌科、梭菌目、梭菌纲。结论:1.通过健康人与UC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性对比,两者显着差异性物种有放线菌门、TM7门、放线菌纲、TM7-3纲、双歧杆菌目、苏黎世杆菌目、红蝽菌目、丹毒丝菌目、双歧杆菌科、苏黎世杆菌科、红蝽杆菌科、放线菌科、肠球菌科、韦荣球菌科、双歧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欧文氏菌属等,其中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是UC患者中具有显着差异性物种中影响最为巨大的菌群,表明该部分肠道菌群比例失调可能参与了 UC的发病过程。2.通过大肠湿热型UC患者与脾肾阳虚型UC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性对比,两者显着差异性物种有双歧杆菌属、放线菌纲、双歧杆菌目、双歧杆菌科等,表明该部分肠道菌群的差异可能是引起两种不同证型UC患者临床表现的原因,亦可能是UC活动期与缓解期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所在。

许明敏[3](2020)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改善FC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效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针刺治疗FC疗效持久安全,优势突出,但针刺治疗FC的具体机制尚未明晰。基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胃肠传输功能失常,是导致FC迁延难愈的核心病理环节。因此,本研究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从与胃肠传输功能密切相关的短链脂肪酸(SCFAs)、5-HT入手,比较观察针刺对FC模型小鼠和伪无菌(PGF)模型小鼠的影响,拟通过正、反两面深入探讨和揭示针刺合募穴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胃肠传输功能,从而治疗FC的分子机制。为针刺治疗FC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功能性便秘模型组(FC)、功能性便秘+电针组(FC+EA)、伪无菌模型组(PGF)、伪无菌模型+电针组(PGF+EA)。FC组、FC+EA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建立FC模型小鼠。PGF组、PGF+EA组采用抗生素鸡尾酒法清除小鼠肠道菌群建立PGF模型小鼠。连续造模14天,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后,给予活性炭混悬液0.1 ml灌胃,记录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以与NC组小鼠数据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为判定模型成功的标准。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仍继续按上述方法造模以维持模型的稳定,FC+EA组与PGF+EA组在造模后1 h,给予电针治疗,选取同侧“天枢”、“上巨虚”,左右交替进行,疏密波,电流强度以小鼠肢体末端轻微抖动为宜,留针30 min,每天1次,5次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观测以下紧密联系的四部分内容。1.收集记录各组小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8 h内排粪粒数及重量、粪便含水率。结合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评价各组小鼠胃肠道传输功能,采用HE染色法检测远端结肠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直观地观察针刺合募穴对FC模型小鼠和PGF模型小鼠胃肠道传输功能的作用差异。2.提取小鼠结肠内容物中DNA,采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菌群的多样性及结构组成的变化情况,分析和评价针刺合募穴对FC模型小鼠和PGF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差异。3.采用GC-MS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SCFAs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和评价针刺合募穴对FC模型小鼠和PGF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主要代谢产物SCFAs的影响差异。4.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5-HT的含量,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结肠5-HT4R、SERT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和评价针刺合募穴对FC模型小鼠和PGF模型小鼠结肠5-HT及其受体、转运酶的影响差异。结果:1.胃肠传输功能变化情况:(1)与NC组比较,FC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着延长(P<0.01),8 h内排粪粒数、重量、粪便含水率显着减少(均P<0.01),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显着下降(均P<0.01),仅个别结肠组织样本出现轻微病损,无严重的病理形态损伤。与FC组比较,FC+EA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着缩短(P<0.05),8 h内排粪粒数、重量、粪便含水率显着增加(均P<0.05),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显着上升(均P<0.01),表明针刺能够明显提高FC模型小鼠胃肠传输功能,改善小鼠便秘症状。(2)与NC组比较,PGF组小鼠8 h内排粪粒数、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均显着减少(均P<0.01),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着延长(P<0.01),提示PGF小鼠出现胃肠传输功能障碍。与PGF组比较,PGF+EA组小鼠仅小肠推进率明显加快(P<0.01),而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胃排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表明肠道菌群不存在的情况下,针刺对胃肠传输功能的提高作用被抑制,提示调控肠道菌群是针刺提高胃肠传输功能的关键环节。2.菌群多样性变化情况:(1)与NC组比较,FC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observed species与Chao1)显着下调(均P<0.05),多样性指数(Shannon与Simpson)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存在下调趋势,厚壁菌门以及乳酸杆菌科、葡萄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以及鼠杆菌科、肠杆菌科的相对丰度增加,肠道菌群物种结构组成的整体变化以减少正常占比较高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正常占比较低菌门的相对丰度为特征。与FC组比较,FC+EA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与多样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存在上调趋势,拟杆菌门及其分类下的鼠杆菌科、大肠杆菌科中微生物减少,厚壁菌门及其分类下的葡萄球菌科中微生物增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B/F)比例以及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变化趋向NC组小鼠。(2)与NC组比较,PGF组小鼠丰富度指数(observed species)与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显着下降(均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大部分菌群被清除。与PGF组比较,PGF+EA组小鼠Alpha多样性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物种结构组成变化不明显,表明抗生素处理成功抑制了针刺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3.短链脂肪酸的变化情况:(1)与NC组比较,FC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SCFAs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FC组比较,FC+EA组小鼠丁酸显着上升(P<0.05),其余SCFAs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球菌科与丁酸呈显着正相关(r=0.74,P<0.01),推测针刺可能通过上调葡萄球菌科中微生物增加丁酸的含量。(2)与NC组比较,PGF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SCFAs显着减少(均P<0.01)。与PGF组比较,PGF+EA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SCFAs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肠道菌群是针刺介导SCFAs产生的物质基础。4.5-HT及其受体、转运酶的变化情况:(1)与NC组比较,FC组小鼠结肠5-HT浓度及其5-HT4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均P<0.01),SER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升(均P<0.01)。与FC组比较,FC+EA组小鼠结肠5-HT浓度及其5-HT4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均P<0.05),SER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虽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存在下调趋势,表明针刺能够促进5-HT合成分泌、抑制其转运灭活,并激活了与促进肠道动力密切相关的5-HT4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2)与NC组比较,PGF组小鼠结肠5-HT浓度及其5-HT4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均P<0.01)。与PGF组比较,PGF+EA组小鼠结肠5-HT浓度及其5-HT4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表明肠道菌群不存在的情况下,针刺对5-HT及其5-HT4受体的作用被抑制,提示肠道菌群是针刺影响结肠5-HT、5-HT4受体表达的关键因素。结论:1.针刺合募穴能够提高FC模型小鼠的胃肠传输功能,与恢复紊乱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密切相关。2.针刺合募穴可能通过上调FC模型小鼠葡萄球菌科微生物,介导了丁酸的产生,从而刺激5-HT及5-HT4受体表达,提高了胃肠传输功能,发挥治疗FC的作用。3.在肠道菌群被清除的情况下,针刺对胃肠传输功能、SCFAs、5-HT及5-HT4受体的调控作用被抑制,从反面证实了调控肠道菌群是针刺治疗FC的关键环节。

徐由立[4](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肠道差异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案,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门诊招募慢性乙肝患者12例,其中脾胃湿热证有5例、肝郁脾虚证7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由6名健康志愿者构成,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三组样本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变化情况,比较各组菌群结构特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法检测甲基化感染相关蛋白DNMT1、MeCp2、E-cad、P53的浓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菌群与DNMT1、MeCp2、E-cad、P53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的三组18个样本DNA共检测出1980988条高质量的Clean reads,得到8352条OTUs,这些OTUs分属于11个菌门,19个纲,25个目,45个科,89个种,146个属,其中健康对照组(3399)>脾胃湿热组(2654)>肝郁脾虚组(2299),三组样本共有的OTUs有263个,健康对照组和脾胃湿热组之间有469个交叉OTU,和肝郁脾虚组之间有445个交叉OTU,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两组共有419个OTU,各组特有的OTU个数分别为健康对照组2748,脾胃湿热组1674,肝郁脾虚组2053。2.门水平上:本次研究三组样本均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升高,B/E值下降;科、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证候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萨特菌属(Sutterella)、多尔氏菌属(Dorea)、毛螺旋菌下菌属(LachnospiraceaeUCG-008)、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9)、阿里松氏菌属(Allisonella)、Anaeroglobus属丰度升高,食物谷菌属(Victivallis)丰度降低,且脾胃湿热组检出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两个菌属,肝郁脾虚组检出泰泽属(Tyzzerella);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检出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而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Intestinibacter菌属消失。经LEfSe分析,脾胃湿热组和肝郁脾虚组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上差异显着。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ALT、AST、GGT、TBIL、DBIL、TBA明显升高,HBV-DNA拷贝数高于检测下限(>1.0E+3),(P<0.05);与脾胃湿热组比较,肝郁脾虚组AST、GGT有所降低(P<0.05)。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慢性乙肝脾胃湿热组与肝郁脾虚组DNMT1、E-cad、P53、MeCp2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脾胃湿热组相比较,肝郁脾虚组E-cad、P53、DNMT1、MeCp2浓度有所上升,差异无意义(P>0.05)。5.脾胃湿热组DNMT1与B/E呈较强相关(r=0.772),E-cad、P53、MeCp2与B/E无明显相关(r<0.3,P>0.05),肝郁脾虚组E-cad与B/E呈较弱相关性(r=0.601),DNMT1、P53、MeCp2与B/E无相关性(r<0.4,P<0.05)。6.脾胃湿热组DNMT1与Proteobacteria呈较弱相关性(r=-0.589),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明显相关性;肝郁脾虚组E-cad、P53、MeCp2、与Proteobacteria无相关性(r<0.5,P>0.05)。结论:1.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性;2.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具有各自的优势菌种;3.本次研究证实慢性乙肝的进展与宿主的DNA甲基化有关,DNMT1、E-cad、MeCp2、P53在影响宿主甲基化的同时可能也参与了慢性乙肝的进程;4.慢性乙肝状态下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甲基化修饰,B/E值、差异菌Proteobacteria与甲基化蛋白DNMT1、E-cad、MeCp2、P53呈一定相关性,很有可能是肠道菌群通过甲基化修饰的方式干预了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慢性乙肝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裴明,杨洪涛[5](2019)在《从肠道微生态看中医肾病学的发展机遇》文中指出慢性肾病及其迁延进展所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危害人类健康、消耗大量卫生资源的重大慢性病。新近诸多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即"肠黏膜生物屏障",作为慢性肾脏病中"肾-肠轴"的中心环节,其结构功能改变及紊乱可能参与并导致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研究日益受关注,理论研究及临床、动物实验研究,均证实中药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并有望成为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新干预靶点。立足中医讨论背景,文章从证候、药物、治疗、潜在新疗法等诸多方面论述中医肾病学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为揭示肠道微生态的桥梁作用和中医本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转化医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思路。

桑婷婷,郭铖洁,郭丹丹,王兴亚[6](2018)在《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肥胖和炎症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关于中医药的作用机制还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紊乱与肥胖及相关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益生菌、降低致病菌等来抑制体质量增加、改善内毒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从而达到预防肥胖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该文将首先探索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后以中药单体(或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分类来综述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在干预肥胖及炎症、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找到治疗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新思路和研究方向,并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堂友[7](2017)在《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持续升高,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尚未阐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UC,辨证论治、内服外用,毒副作用较小,用药灵活,在控制病情、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势必成为将来UC治疗的方向。清肠温中方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李军祥教授经过多年临床总结的临床经验方,前期临床探索已经表明,清肠温中方能显着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损伤,在UC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明确清肠温中方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疗效,并以MSP/RON通路和IP10/CXCR3轴为出发点,明确清肠温中方是否通过调控MSP/RON通路和IP10/CXCR3轴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从而阐明清肠温中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为清肠温中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自由饮用4.5%DSS构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经过7天干预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HE染色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MPO的活性水平。实验二:自由饮用4.5%DSS构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经过7天干预后,应用Real time-PCR、Western-blot检测Occludin、ZO-1、Claudin-1、Claudin-2、Claudin-4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实验三:自由饮用4.5%DSS构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经过7天干预后,应用Elisa检测结肠炎症因子(IL-1α、IL-1β、IL-6、IL-17、TNF-α、IFN-γ)、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水平。实验四:自由饮用4.5%DSS构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经过7天干预后,应用Elisa检测血清MSP水平,Real time-PCR检测RON的基因表达,Western-blot检测RON、AKT、p-AKT的蛋白表达,IHC检测RON、p-AKT的蛋白分布情况。实验五:自由饮用4.5%DSS构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经过7天干预后,应用Elisa 检测血清 IP10 水平,Real time-PCR、Western-blot、IHC 检测 IP10、CXCR3、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实验一:自由饮用4.5%DSS溶液后,模型组大鼠第2天即出现便潜血阳性,第4天即出现肉眼血便,大便性状开始变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便血情况加重,性状转变为稀溏,体重开始下降,毛色逐渐失去光泽,活动性变差,反应较为迟缓、懒动。至第7天,便血、大便性状、体重下降、毛色、活动度等均最为严重。而给予清肠温中方、美沙拉嗪灌胃后,各组大鼠的便血、性状、体重、毛色及活动度等均较模型组有好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DAI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MPO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经过7天的清肠温中方干预后,DAI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MPO水平均明显的下降(P<0.01,P<0.05)。实验二:DSS 诱导的 UC 大鼠肠黏膜的 occludin、ZO-1、claudin-1、claudin-4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claudin-2的基因和蛋白呈现高表达,而经过7天的清肠温中方干预后,occludin、ZO-1、claudin-1、claudin-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laudin-2的表达降低(p<0.01,p<0.05)。实验三:DSS诱导的UC大鼠结肠炎症因子(IL-1 α、IL-1β、IL-6、IL-17、TNF-α、IFN-γ)、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而经过7天的清肠温中方干预后,IL-1α、IL-1β、IL-6、IL-17、TNF-α、IFN-γ、MCP-1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实验四:DSS诱导的UC大鼠血清MSP的水平、结肠RON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大鼠显着降低,而p-AKT/AKT水平显着升高(P<0.05、P<0.01),而经过7天的干预后,清肠温中方能明显促进MSP、RON的表达,降低p-AKT/AKT的水平(P<0.05,P<0.01);实验五:DSS诱导的UC大鼠血清IP10水平、结肠IP10、CXCR3、NF-κB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经过干预后,清肠温中方能明显降低血清IP10水平,降低结肠IP10、CXCR3、NF-κB的表达。结论:1、清肠温中方能降低DAI指数和下调MPO活性水平,清肠温中方对DSS诱导UC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清肠温中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黏膜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claudin-1、claudin-2、claudin-4的表达,从而增强肠黏屏障功能,修复肠黏膜损伤,最终达到治疗UC的目的。3、清肠温中方可抑制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肠道的炎症反应。4、清肠温中方可能是通过增强MSP/RON通路的功能,促进其抗炎作用及修复肠黏屏障功能,最终达到治疗UC的目的。清肠温中方可能是MSP/RON通路的激活剂。5、清肠温中方能明显抑制IP10/CXCR3轴的功能,降低其诱导炎症反应的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趋化,减少肠黏屏障的损伤,从而修复肠黏膜,最终达到治疗UC的目的。清肠温中方可能是IP 10/CXCR3轴的抑制剂。6、清肠温中方一方面可以增强MSP/RON通路的抗炎及肠黏修复功能,另一方面抑制IP10/CXCR3轴介导的炎症反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屏障,从而治疗UC。

吴国琳,余国友,卢雯雯[8](2015)在《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学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医药工作的深入研究,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研究日益受关注,不仅从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都已证实中药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但其中医理论本质尚未完全阐释。笔者从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正邪理论、舌苔及脏腑学说等诸多方面论述中医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为揭示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那缤文[9](2014)在《清肠愈疡汤治疗TNBS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结肠粘膜慢性炎症伴上皮层溃疡,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粘液便、发热、贫血等,可并发中毒性肠扩张、肠出血、肠穿孔。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局部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白介素促炎性细胞因子是公认的能介导UC发病的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是一多肽类生长因子,是能够调节免疫,创伤修复,维持粘膜完整性的一类重要介质。本实验宗旨为在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上,研究中药汤剂清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生理状态变化,血清及肠粘膜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变化,以初步探讨中药汤剂清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SPF级SD雄性大鼠,鼠龄1112周,体重(200±2)g,共40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五组: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清肠愈疡汤治疗组、香连丸治疗组、美沙拉秦治疗组。用药量按动物与人体的每公斤体重剂量折算系数表换算,换算得出清肠组灌胃量为0.72g/ml,香连组为0.05g/ml,美沙组为0.02g/ml。模型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空白组正常喂养。(2)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制备除空白组以外的大鼠造模前禁食24小时,水合氯醛肌肉注射麻醉。麻醉后用大鼠灌胃针头从肛门推入TNBS溶液,捏紧肛门平放5分钟即可,制备后常规饲养。(3)指标检测(a)在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b)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TGF-β表达水平。(c)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GF-β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及DAI评分:正常组8只大鼠在实验进程13天内反应灵活、食欲旺盛、无腹泻血便,体质量逐渐增加。余下模型组与三组治疗组在灌胃的第1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模型组、美沙组、香连组、清肠组的DAI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与三个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个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精神萎靡、懒动、肉眼血丝便、体质量下降。第4天开始,三个治疗组的DAI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内大鼠懒动、腹泻便血、体质量下降等症状较轻。治疗第8天,三个治疗组大鼠症状较模型组病情明显好转、大鼠精神状态较好、体质量增加、腹泻便血症状减轻、食量增加,DAI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天,三个治疗组大鼠精神状态佳、活动度增加、饮食量增加、无肉眼血丝便、体质量增加,DAI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清肠组症状改善优于美沙组与香连组,但三者间尚无明显差异(P>0.05)。2.组织损伤学情况:肉眼观察:空白组:结肠粘膜光整,纹理清晰,无炎性渗出及水肿。模型对照组部分大鼠结肠粘膜炎症明显,结直肠肠壁可以观察到明显水肿与充血,与周围组织粘连。结肠粘膜表面凹凸不平,出现不同程度糜烂、溃疡、增厚水肿,病变主要在远端结直肠。美沙组:结肠粘膜炎症比较模型组有所减轻,有轻微炎性渗出,部分水肿增生。香连组:部分大鼠结肠壁增厚,结肠粘膜炎症对比模型组较轻,无明显水肿,有炎性渗出。清肠组:结肠粘膜炎症比较模型组减轻,结肠粘膜表面无出血水肿,无溃疡,有轻微炎性渗出。光镜下病理形态:模型对照组炎症反应明显,不同程度腺体结构消失,肠粘膜上皮细胞呈现大面积溃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美沙组腺体排列仍不规则,有少量小面积溃疡,炎性细胞浸润。香连组肌层完整,腺体排列不规则,可见散在溃疡。清肠组治疗结肠病变改善明显,各层较完整,腺体排列较规则,有少量小面积溃疡。3.各组血清中IL-1β、TGF-β的表达:模型组大鼠IL-1β明显升高,TGF-β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各治疗组造模成功。各治疗组间比较对IL-1β影响:清肠组、美沙组与模型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香连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清肠组与美沙组作用相似,均能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但其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香连组疗效不明显。各治疗组间比较对TGF-β影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均有差异(P<0.05),表明各治疗组均有疗效。美沙组与香连组、清肠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4.各组肠组织中IL-1β、TGF-β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IL-1β明显升高,TGF-β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各治疗组间比较对IL-1β影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美沙组与香连组、清肠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清肠组与香连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各组均能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均有治疗效果。清肠组疗效优于香连组,美沙组疗效与清肠组、香连组疗效差异不明显。各治疗组间比较对TGF-β影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均有差异(P<0.05),表明各组均有治疗作用。香连组、清肠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TGF-β表达均高于美沙组。提示香连组、清肠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美沙组,香连组与清肠组间的疗效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NBS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发生显着改变,提示清肠愈疡汤能改善TNBS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可能通过下调IL-1β水平,上调TGF-β水平而起作用。减轻肠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与预防的作用。

刘志军[10](2013)在《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病变,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其是一种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炎症性肠病。由于UC是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其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需要长期服药,停药后易复发,病人对药物的不耐受和毒副作用成了制约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在UC患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用化学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大、缓解率低的情况下,寻找一种益生菌治疗或者辅助治疗UC不失为一种选择。具有营养肠粘膜、免疫调节作用的益生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当前的问题,为了达到预防和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同时也为医疗保健行业和治愈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本论文应用本实验室自主分离的副干酪乳杆菌HD1.7作为试验菌株,首先运用喷雾干燥法对其进行包裹制备微胶囊,然后应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UC小鼠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1.模型组(生理盐水)2.裸菌组(1.0×1010 cfu/mL)3.空微胶囊组(无菌微胶囊)4.微胶囊组(1.0×1010 cfu/mL)5.正常组(正常饮食)。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小鼠饮食、饮水、毛色、活动等日常情况,观察小鼠粪便形状、粪便隐血以及便血情况,称量体重。分别于试验第7、14天,眼球取血法对小鼠取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含量;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的相对数量。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的改变状况,测量其长度;取出小鼠的脾脏、肝脏称量其质量,计算小鼠脾脏、肝脏指数。剪取小鼠整个结肠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及SIgA表达量;另一部分结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之后剪取肠系膜淋巴结、派伊儿氏结,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数量。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微胶囊组和裸菌组能够显着地减缓结肠炎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DAI积分及组织病理学积分下降的趋势,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能够显着地提高脾脏和肝脏指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以微胶囊组效果最佳。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能够显着地降低结肠组织和外周血中IFN-γ和TNF-α表达量(P<0.05),其中又以微胶囊组效果最佳。虽然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能够降低结肠组织和外周血中IL-6的表达量,但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可以显着地提高结肠组织和外周血中IL-10和IL-13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微胶囊组效果最好。虽然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能够降低结肠组织和外周血中IL-4表达量,但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可以显着地提高UC小鼠结肠组织中SIgA的表达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微胶囊组效果最佳。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对外周血和MLN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没有显着性影响,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微胶囊组和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可以显着提高PP结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并且能够显着地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DSS诱导建立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可以模拟结肠炎临床上的症状,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其裸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和IL-13的表达以及SIgA的分泌,同时提升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量和降低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从而实现对UC疾病的治疗作用。

二、从调整微生态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调整微生态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论文提纲范文)

(1)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2~3a期肠道益生菌及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引言
一、研究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诊断标准
        2.1 CKD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体质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病例纳入标准
        3.2 病例排除标准
        3.3 病例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案
        4.1 试验分组对照设计
        4.2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5.1 观察记录方法
        5.2 安全性观察
        5.3 疗效性观察
    6 疗效判定
        6.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2 肠道益生菌疗效评价
        6.3 中医体质的疗效评价
        6.4 主要检测指标的疗效评价
    7 疗效分析
    8 统计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研究病例最终纳入情况
    2 病例一般资料
    3 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4 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对比情况
    5 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含量变化对比情况
    6 治疗前后患者阳虚质转化分比较
    7 治疗前后患者尿常规对比情况
    8 治疗前后患者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对比情况
    9 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与GFR、Scr相关性分析
    10 治疗前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与GFR、Scr的相关性分析
    11 治疗前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与肠道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12 安全性观察
三、讨论
    1 现代医学对CKD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CKD的认识
    3 温肾调体方组成、方义及单味药分析
        3.1 温肾调体方组成、方义
        3.2 单味药现代药理分析
    4 疗效分析
        4.1 总疗效分析
        4.2 对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分析
        4.3 对患者肾功能、GFR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4.4 对患者体质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4.5 对患者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4.6 治疗前后肠道益生菌含量与GFR、Scr相关性分析及疗效作用机制探讨
        4.7 治疗前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与GFR、Scr的相关性分析及疗效作用机制探讨
        4.8 治疗前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与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6 小结
四、结论
五、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肾脏病(CKD)与肠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温肾调体方干预阳虚质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观察表
附录2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3 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2)大肠湿热证与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对UC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一、中医相应病名
        二、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三、中医治疗
        四、相关治痢方剂现代研究
        五、肠道菌群与疾病、中药的相关性研究
        六、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UC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一、UC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二、UC与黏膜屏障
        三、UC与肠道菌群
        四、西医治疗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UC的西医诊断标准
        二、UC大肠湿热证与脾肾阳虚证的中医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健康对照组选择标准
        六、剔除和脱落标准
        七、粪便标本的收集
        八、肠道微生物检测
        九、统计学处理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病例收集及数据分析情况
        二、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
        三、菌群分析结果
        四、总结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改善FC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图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器材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情况
        2.2 模型制备方法
        2.3 模型成功判定标准
        2.4 针刺治疗方法
        2.5 胃肠道传输功能测定
        2.6 样品制备
        2.7 结肠病理组织检测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
        3.2 各组小鼠8h内排粪粒数
        3.3 各组小鼠8h内排粪重量
        3.4 各组小鼠粪便含水率
        3.5 各组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
        3.6 各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改变情况
        4 实验小结
        4.1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4.2 针刺合募穴对伪无菌模型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第二部分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器材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肠道菌群多样性检测
        2.2 生物信息分析与统计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处理组的小鼠肠道菌群的OUT注释分析情况
        3.2 不同处理组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3.3 不同处理组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3.4 不同处理组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3.5 不同处理组的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差异分析
        4 实验小结
        4.1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2 针刺合募穴对伪无菌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第三部分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器材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品配置
        2.2 样品前处理
        2.3 GC/MS检测方法
        2.4 QC质控与定量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乙酸表达情况
        3.2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丙酸表达情况
        3.3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丁酸表达情况
        3.4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异丁酸表达情况
        3.5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戊酸表达情况
        3.6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异戊酸表达情况
        3.7 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己酸表达情况
        3.8 短链脂肪酸与差异物种的相关性分析
        4 实验小结
        4.1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4.2 针刺合募穴对伪无菌模型小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第四部分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小鼠5-HT及其受体、转运酶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器材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ELISA检查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3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小鼠结肠5-HT表达情况
        3.2 各组小鼠结肠5-HT4R mRNA以及蛋白表达情况
        3.3 各组小鼠结肠SERT mRNA表达情况
        4 实验小结
        4.1 针刺合募穴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5-HT的影响
        4.2 针刺合募穴对抗生素处理小鼠5-HT的影响
讨论
    1 祖国中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1.1 对中医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对中医治疗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2.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对功能性便秘治疗的认知
    3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评价
        3.1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理论基础
        3.2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选穴与刺灸
        3.3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与优势
    4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4.1 针刺对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作用
        4.2 针刺对肠道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4.3 针刺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4.4 针刺对Cajal间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4.5 针刺对水通道蛋白的调节作用
        4.6 针刺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5 关于本实验研究方案的确立
        5.1 动物模型选择依据
        5.2 电针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5.3 实验分组设立依据
    6 关于本研究实验结果的分析
        6.1 针刺可促进FC小鼠胃肠传输功能
        6.2 针刺促进结肠动力作用与调控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6.3 针刺可促进FC小鼠肠道菌群整体结构趋向健康小鼠
        6.4 针刺可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和降解
        6.5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对5-HT的调节是针刺促肠道动力的关键效应机制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16SrRNA下机数据处理结果
        1 数据预处理统计及质控
        2 各样本OTU及 Tags数统计表
    附件二:预实验结果
        1 Alpha多样性分析
        2 属水平PLS-DA分析
        3 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丰度情况
        4 显着差异物种在各样本中的丰度变化情况
    附件三:文献综述 功能性便秘动物模型评价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概述
        1.3 证候探索
        1.4 中医药治疗
    2 现代医学对乙肝的认识
        2.1 病原学
        2.2 流行病学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
    3 肠道菌群的研究概况
        3.1 肠道菌群的结构
        3.2 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
        3.3 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因素
        3.4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4 肠道菌群在乙肝中的研究现状
    5 肠道菌群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
        5.1 脾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5.2 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
        5.3 肾阳虚证的微生态研究
        5.4 其它证型的微生态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一.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实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2 诊断标准
        2.3 排除纳入标准
        3 实验材料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仪器
        4 实验方法
        4.1 粪便标本采集
        4.2 肠道菌群DNA的提取
        4.3 肠道菌群DNA的 PCR扩增
        4.4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4.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4.6 测序数据处理
        4.7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5.3 OTU聚类分析
        5.4 Alpha多样性分析
        5.5 Beta多样性分析
        5.6 组间显着性差异metastats分析
        5.7 群落结构分析与热图
        5.8 群落相似度比较
        5.9 LEfSe分析
    二.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研究
        1 研究对象
        2 实验材料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血液标本采集
        3.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3.3 ELISA法检测血浆HBV慢性感染相关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HBV-DNA定量
        5.2 肝功能检测结果
        5.3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5.4 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1 四川地区慢性乙肝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现状分析
    2 慢性乙肝相关菌属分析
    3 慢性乙肝不同证型相关菌属分析
        3.1 脾胃湿热证菌群分析
        3.2 肝郁脾虚证肠道菌群分析
    4 DNA甲基化相关蛋白分析
    5 DNA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分析
    6 肠道菌群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分析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5)从肠道微生态看中医肾病学的发展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肠道菌群微生态与肾脏病关系概述
肾脏病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终末期肾病(ESRD)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2.肠道微生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中对肾脏的影响
从肠道微生态看中医肾病学的发展机遇
    1.中医理论的再发挥——“脾肾观”与肠道微生态
    2.重新认识中医肾病相关证候
    3.中药起效的靶点和作用机制
        3.1中草药能够改变肠道菌的组成
        3.2药物可作用于“肾-肠轴”而起效
        3.3重视中药的次生代谢
    4.对中医治法的新认识
        4.1重新理解中医传统外治法
        4.2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再出发
小结

(6)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肥胖和炎症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肠道菌群与肥胖及炎症反应
2 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
3 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
    3.1 中药单体 (或提取物)
        3.1.1 黄连素
        3.1.2 灵芝
        3.1.3 白术
        3.1.4 麦冬多糖
        3.1.5 前胡总香豆素
        3.1.6 根皮苷
        3.1.7 其他
    3.2 中药复方
        3.2.1 葛根芩连汤
        3.2.2 升降散
        3.2.3 温阳益气活血方
        3.2.4 其他复方
4 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在IBD中的研究
    4.1 中药单体 (或提取物)
        4.1.1 黄芪
        4.1.2 马齿苋
        4.1.3 菊花多糖
    4.2 中药复方
        4.2.1 扶正平溃汤
        4.2.2清肠汤
        4.2.3 四君子汤
5 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在NAFLD防治中的作用
    5.1 中药单体 (或提取物)
        5.1.1 黄连素
        5.1.2 绿茶提取物
        5.1.3 白藜芦醇
    5.2 中药复方
6 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对其他疾病的作用
7 展望

(7)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部分
    综述一 溃疡性结肠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李军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
实验部分
    实验一 清肠温中方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肠温中方对DSS诱导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调控机制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肠温中方对DSS诱导UC大鼠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清肠温中方对DSS诱导UC大鼠MSP/RON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基于IP10/CXCR3轴介导的炎症反应研究清肠温中方对UC大鼠的调控机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整体观与肠道微生态平衡相通
2阴阳学说与肠道微生态平衡互通
3正邪理论与肠道微生态
4脏象学说与肠道微生态
5展望

(9)清肠愈疡汤治疗TNBS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10)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益生菌及其微胶囊的概述
        1.1.1 益生菌简介
        1.1.2 益生菌制剂存在的问题
        1.1.3 微胶囊技术
    1.2 溃疡性结肠炎及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1.2.1 溃疡性结肠炎简介
        1.2.2 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3.1 立题背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防治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菌种
        2.2.2 试验动物
        2.2.3 生化试剂
        2.2.4 试验用溶液的配置
        2.2.5 主要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空微胶囊的制备
        2.3.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
        2.3.3 溃疡性结肠炎BaLb/c小鼠模型建立
        2.3.4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一般状态、体重及其结肠长度的测量
        2.3.5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和肝脏指数的计算
        2.3.6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估
        2.3.7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估
        2.3.8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小鼠一般状态、体重、结肠长度、肝脏及脾脏指数的变化
        2.4.2 小鼠疾病活动度的变化
        2.4.3 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细胞因子表达量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菌种
        3.2.2 试验动物
        3.2.3 生化试剂及试剂盒
        3.2.4 试验用溶液的配置
        3.2.5 主要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空微胶囊的制备
        3.3.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
        3.3.3 溃疡性结肠炎BaLb/c小鼠模型建立
        3.3.4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炎小鼠细胞因子的表达量
        3.3.5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小鼠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
        3.4.2 小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菌种
        4.2.2 试验动物
        4.2.3 生化试剂与试剂盒
        4.2.4 试验用溶液的配置
        4.2.5 主要仪器
    4.3 分析方法
        4.3.1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及空微胶囊的制备
        4.3.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
        4.3.3 溃疡性结肠炎BaLb/c小鼠模型建立
        4.3.4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炎小鼠SIgA的表达量
        4.3.5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炎小鼠T淋巴细胞的数量
        4.3.6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SIgA表达量的变化
        4.4.2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4.4.3 结肠炎小鼠MLN中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4.4.4 结肠炎小鼠PP结中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防治作用
    5.2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5.3 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从调整微生态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论文参考文献)

  • [1]温肾调体方对阳虚质CKD2~3a期肠道益生菌及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杜君.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大肠湿热证与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研究[D]. 常炳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改善FC小鼠胃肠传输功能的效应机制研究[D]. 许明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甲基化相关蛋白的关联性研究[D]. 徐由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5]从肠道微生态看中医肾病学的发展机遇[J]. 裴明,杨洪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6)
  • [6]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肥胖和炎症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J]. 桑婷婷,郭铖洁,郭丹丹,王兴亚.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6)
  • [7]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调控机制的研究[D]. 毛堂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探讨[J]. 吴国琳,余国友,卢雯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11)
  • [9]清肠愈疡汤治疗TNBS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D]. 那缤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副干酪乳杆菌HD1.7微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D]. 刘志军. 黑龙江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调整微生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