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S检测江西省3种常见G6PD缺乏基因突变

ARMS检测江西省3种常见G6PD缺乏基因突变

一、ARMS法检测江西省常见的三种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论文文献综述)

郭静,田国力,王燕敏,周卓,纪伟[1](2020)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新生儿G6PD与其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的新生儿为105 766例,初筛G6PD缺乏症呈阳性患儿为217例,选择其中被召回进行G6PD复筛和(或)基因检测的1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这161例新生儿均接受G6PD复筛,其中146例接受G6PD基因检测。同时对男性患儿及其母亲、女性患儿及其父母(将男性患儿母亲与女性患儿父母统称为患儿家系成员)进行G6PD活性和基因检测,分析患儿及其家系成员G6PD活性、G6PD基因突变位点地域性分布特点,并分析G6PD活性与不同G6PD基因突变位点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不同患儿与其家系成员的G6PD活性,以及不同G6PD基因突变位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G6PD活性进行比较。本研究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本组联合实验室诊断和(或)基因诊断的结果,最终确诊的G6PD缺乏症新生儿为124例(经G6PD活性确诊为121例,G6PD基因检测确诊为113例,二者同时确诊为110例)。(2)经G6PD活性检测确诊为G6PD缺乏症的121例患儿中,男、女性患儿分别为103、18例。这121例患儿的G6PD活性为0.42 U/g血红蛋白(Hb)(0.35~0.67 U/g Hb),显着低于其家系成员的1.17 U/g Hb(0.91~1.42 U/g Hb),男性患儿G6PD活性为0.40 U/g Hb(0.32~0.53 U/g Hb),显着低于其母亲的1.12 U/g Hb(0.91~1.28 U/g Hb),女性患儿G6PD活性为1.16 U/g Hb(0.92~1.46 U/g Hb),显着低于其父母的1.74 U/g Hb(0.69~2.80 U/g Hb),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81、-10.832、-2.021,P<0.001、<0.001、=0.043)。(3)本组161例受试儿中,共计146例患儿及其185例家系成员进行G6PD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227例(113例患儿与114例患儿家系成员)携带G6PD基因突变,其中3例为复合型突变,共计检出230个G6PD基因突变位点,前4位为1376G>T、1388G>A、95A>G、1024C>T,占77.8%(179/230)。227例G6PD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祖籍为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江西省、四川省及其他地区者分别为43、39、35、34、 30与46例,其前2位G6PD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1376G>T与1388G>A,1388G>A与1376G>T,871G>A与1024C>T,1388G>A与871G>A,1024C>T与1376G>T,以及1376G>T与1388G>A。(4)本组前4位G6PD基因突变位点(1376G>T、1388G>A、95A>G、1024C>T)携带者的G6P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42,P=0.061)。结论 G6PD活性检测和G6PD基因检测,对G6PD缺乏症患儿都具有诊断意义。G6PD缺乏症患儿及其家系成员G6PD基因突变位点分布具有地域性特点,其G6PD基因突变位点与G6P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临床不能以该病患儿G6PD基因突变位点推测其G6PD活性。

江帆[2](2020)在《广州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ndHPFH中ZBTB7A-NURD参与HbF升高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遗传性血红蛋白病(Haemoglobinopathies)包括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中重度地中海贫血及某些异常血红蛋白病可导致严重临床症状,无有效治疗手段,已成为全球化公共卫生问题。人群迁移导致地区间血红蛋白病基因谱差异,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重点。HBG基因启动子近端点突变或小缺失可引起非缺失HPFH,携带者体内HbF明显升高,ZBTB7A结合于此区可能参与HbF升高机制,阐明机制可为治疗提供思路。本课题以广州户籍137222对育龄夫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夫妇双方血样(一方/双方血常规阳性:MCV<82fL/MCH<27pg),采用 CE、gap-PCR、RDB、MLPA、Sanger测序及二代测序方法,明确各区携带率及基因构成比差异,探讨人口迁移对基因谱分布影响;阐明基因型-临床表型相关性,为地中海贫血出生缺陷干预提供实验室依据;采用K562细胞模型,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shRNA、qPCR、Western blot等技术初步探讨ZBTB7A-NuRD复合物参与非缺失HPFH胎儿血红蛋白升高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1、广州市地贫、异常血红蛋白携带率分别为11.34%、0.38%,α地贫、β地贫及α复合β地贫携带率分别为7.76%、3.02%及0.5%,其分布呈北高南低趋势,花都区最高,南沙区最低,南沙区α、β地贫基因构成比独特;异常血红蛋白种类丰富,Hb E、Hb NewYork、Hb Q-Thailand、Hb G-Taipei 等为常见类型,体现南北人群融合特点;中国型(Chinese Gγ(Aγδβ)0-thal)、东南亚缺失型(SEA-HPFH)、台湾型缺失(Taiwanese deletion)为最常见δβ/缺失型HPFH;缺失、突变及累及基因数目不同可导致血液学参数差异,联合血液学参数及血红蛋白分析,选择合适基因检测方法可有效避免血红蛋白病携带者漏诊。2、Aγ-196C>T为最常见非缺失HPFH,HbF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液学参数正常,此突变位于转录因子ZBTB7A在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的关键结合区域。3、构建的野生型HBG1启动子载体(含HS4)中ZBTB7A基因过表达转录活性明显增强;构建的突变型HBG1启动子载体(含HS4)中ZBTB7A基因过表达或NuRD复合物(GATAD2B)与ZBTB7A基因同时过表达转录活性明显增强,并且明显强于两者在野生型HBG1启动子载体的转录活性;K562细胞中抑制ZBTB7A、CHD3基因表达:前者HBB表达显着上升,HBG表达显着下降(P<0.01),后者HBB、HBG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1);ZBTB7A、CHD3基因双抑制时HBB、HBG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上升(P<0.01)。本研究首次阐明广州市血红蛋白病基因携带率呈北高南低趋势,南沙区基因构成比独特;基因型表型相关明显,多方法联合有助于检出携带者,为广州地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实验室依据;初步证实ZBTB7A结合于LCR区转录增强γ-珠蛋白基因表达,ZBTB7A-NURD结合于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200bp)发挥转录抑制作用,为阐明γ珠蛋白基因调控机制提供思路。

折晶[3](2020)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40岁以下的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时间超过4个月且同时满足两次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25 IU/L(间隔 4 周)的一类临床综合征。POI具有高度异质性,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免疫因素、原因不明性因素等。其中,遗传学因素作为POI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存在于家族性POI患者中,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散发性POI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不可逆性,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因此对于POI患者分子遗传学病因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明确POI患者的基因诊断,深入了解卵巢和卵泡发生发育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实现高危人群之筛查和POI早期诊疗。第一章,对一个中国汉族近亲婚配的家系中的两个具有POI典型临床特征的患病姐妹及其临床表型正常的生物学父母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进行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患病姐妹中存在一个与减数分裂相关的SYCE1基因区域内的大片段纯合缺失突变,其父母为表型正常的杂合缺失携带者,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提示SYCE1大片段缺失与POI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第二章,通过对一个中国汉族非近亲婚配家系进行WES及分析,在患病母亲和先证者中发现了位于HFM1基因上的杂合错义突变(c.3470G>A),而在其临床表型正常的妹妹及父亲中均未发现该突变。HFM1作为一个重要的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被认为是一种ATP依赖的DNA螺旋酶,且在生殖细胞中高表达。HFM1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损伤修复、基因调节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后续功能实验证实突变p.C1157Y在两种细胞中均影响剪切功能。由此推测,POI-2家系中HFM1基因突变(c.3470G>A)对可变剪切功能的影响是POI发生之可能致病机制。第三章,对GJA4基因与中国POI患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对95例中国散发性POI患者及18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GJA4基因变异筛查,发现GJA4基因与中国POI患者发病关联性不大。提示GJA4基因变异可能不是中国散发性POI患者常见的致病原因。第四章,对51例中国POI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及运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探寻其遗传学病因。归纳总结51例PO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POI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再运用WES进行测序分析,在部分患者中发现与POI发病相关的多个已知或新的致病基因突变,结果对于今后POI患者在遗传学咨询,患病风险评估及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朱俐莎[4](2020)在《湖南省汉族新生儿G6PD基因的遗传特征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湖南省汉族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类型,探讨G6PD基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诊断为G6PD缺乏症的湖南省汉族新生儿黄疸患儿入酶缺乏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G6PD活性正常的湖南省汉族新生儿黄疸患儿入酶正常组。留取120例研究对象静脉血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利用Sanger技术对患儿G6PD基因2-13号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湖南省汉族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类型,了解常见突变位点及突变构成情况,比较不同地区常见突变构成的差异。将酶缺乏组和酶正常组中合并其他黄疸病因患儿去除,分为无其他病因组1和无其他病因组2,结合临床资料分析G6PD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酶缺乏组和酶正常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重、入院体重、性别、生产方式、喂养方式和有无羊水早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检测出61例患儿存在G6PD基因突变,共12个突变位点、13种突变类型,常见突变类型为c.1376G>T(p.Arg459Leu)(23/61)、c.1388 G>A(p.Arg463His)(19/61)和c.1024C>T(p.Leu342Phe)(5/61)。发现1例新突变位点c.227C>T(p.Thr76Ile),目前该位点国内外未见报道。有5例女性杂合突变患儿在第一次G6PD酶活性检测时被漏检。3、湖南省汉族人群与广西省汉族人群、壮族人群及苗族人群、海南省黎族人群、西南三区(四川、云南、贵州省)汉族人群常见突变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酶缺乏组中c.1376G>T位点、c.1388 G>A位点和c.1024C>T位点基因突变频率与gnomAD数据库中相应人群基因携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无其他病因组1比无其他病因组2血清总胆红素峰值高、黄疸出现日龄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376位点、1388位点和1024位点突变G6P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出1024位点和1376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湖南省汉族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以c.1376G>T(p.Arg459Leu)、c.1388 G>A(p.Arg463His)和c.1024C>T(p.Leu342Phe)常见;新发现了一突变位点c.227C>T(p.Thr76Ile),该位点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2、c.1376G>T(p.Arg459Leu)位点酶活性低于c.1024C>T(p.Leu342 Phe)位点。3、G6PD筛查试验有假阴性可能,对于女性患儿、有明显家族史及临床考虑G6PD缺乏症可能性大,即便酶活性检测正常,仍需要进行G6PD基因检测。

初斋林[5](2020)在《碳链延长酶GALS的定向进化和在人工生态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文中提出地球上的一碳类资源有很多种,其中甲醇和甲醛作为生物代谢的基本中间产物之一,它们来源广泛且廉价易得,是一种重要的底物原料。将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的苯甲酰甲酸脱羧酶进行改造,获得了活性高的突变菌株乙醇醛合酶(Glycolaldehyde synthase,GALS),可以催化实现甲醛的二聚反应,产物是乙醇醛,而乙醇醛是生命代谢活动的重要中间产物,在生物生命活动中参与多种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利用GALS设计了两条代谢途径,但两个反应过程的关键限制酶是GALS,因此提高GALS的酶活性,可以显着地提高甲醛的利用效率,不仅对设计的两条代谢途径尤为重要,而且还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为此,在前期研究中,实验室通过定点突变的方式,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获得了高活性的突变体。设计的第一条途径是从甲醇出发,利用甲醇脱氢酶(methanol dehydrogenase,BmMDH)、GALS和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LdA)经过三步催化反应生成乙醇酸,乙醇酸可以参与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被生物利用。为了实现该途径,首先将该过程中的关键酶BmMDH、GALS和aLd A进行体外表达并验证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毛细管电泳仪都检测到了乙醇酸,因此该反应可以实现。体外反应实现后,又进一步做到体内,将三段酶基因导入敲除甲醛异化途径的大肠杆菌中,并用C13标记的甲醇为唯一碳源,进一步做生长实验,而后检测到了2-磷酸甘油酸(2PG)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这两种由设计的途径引入的C13标记的代谢物,至此也说明设计的乙醇酸菌株生长途径也实现了。第二条路线是以甲醛为底物,同样经过三步反应生成L-木糖,这个反应过程用到了两种酶,一种是上述提到的GALS,另一种是能够甲醛和乙醇醛生成L-甘油醛同时又催化乙醇醛和L-甘油醛生成L-木糖的D-果糖-6磷酸醛缩酶(D-fructose-6-phosphate aldolase,FSA)。为了实现该过程,同样也是先将这两种酶进行表达和活性验证,结果显示,将反应产物做了衍生处理后,同样用HPLC检测到了L-木糖。对途径进行优化后,最终体外转化率高达64%,这一反应实现了从简单一碳物质到有机单糖的转换,这一过程的实现为合成其他有机糖类提供了参考。以甲醇和甲醛为底物的催化途径设计,为一碳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冬梅[6](2020)在《5488例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罕见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鉴定》文中指出目的: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全球常见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不同基因型临床表现可不相同。轻型地贫可为小细胞低色素轻度贫血,中间型及重型地贫可致中、重度溶血性贫血,还可伴有黄疸、肝脾肿大、发育迟缓等表现。重型地贫患儿甚至可于出生前或出生后死亡。目前仅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基因编辑治愈,但配型困难,且价格昂贵,临床上暂不能普遍运用。在我国,地贫好发于长江沿岸及以南流域,如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四川、重庆等地区,各地区地贫携带率差异较大,为3.3%-24.07%不等。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存在不同的地贫基因突变谱。目前运用间隙-聚合酶链式反应(ga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技术及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可检测24种常见突变,但仍余有3%的风险还存在其他的突变未能检测到。香港型地贫(HongKongαα,HKαα)则是一种未在检测范围内较为罕见的α-地贫,即同一染色体上同时包含了-α3.7及αααanti-4.2。由于目前常规检测试剂盒中缺乏对αααanti-4.2三联体的检测,所以-α3.7/αααanti-4.2及HKαα地贫携带者常被误诊为-α3.7/αα。当-α3.7/αα的配偶为--SEA/αα时,他们的后代有1/4概率为-α3.7/--SEA,为血红蛋白H病(Hemoglobin H,Hb H)。Hb H病临床表现不一,可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轻度贫血至重度贫血。严重者发育迟缓、脾大明显,可因合并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明确基因型。而HKαα既不属于-α3.7缺失型,亦不属于αααanti-4.2三联体,HKαα/--SEA主要表现为轻型(α-地贫,将HKαα诊断为-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当其配偶为--SEA/ααα时,则因需明确诊断而进行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增加了流产风险及经济负担,给孕妇带来了精神压力。而当患者基因型为-α3.7/αααati-4.2时,首先,无论其配偶是否为地贫患者,地贫基因均会遗传给下一代。再者,当合并β-地贫时,因αααati-4.2可使α-珠蛋白链的合成增加而加重β-地贫的表型。因前两者的临床表现、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与-α3.7/αα不同,所以检出αααanti-4.2及HKαα基因型迫在眉睫。而目前HKαα的经典检测方法——巢式PCR,无法区分HKαα/αα、HKαα/-α3.7、HKαα/αααanti-4.2、HKαα/αααanti-3.7、HKαα/HKαα 等,而基因型与临床表现、遗传概率相关,故对HKαα基因型鉴定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四川地区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了解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资料。同时,建立一种鉴定-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的αααanti-4.2与HKαα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并进行地贫基因型检测样本。常规地贫基因检测采用核酸自动提取仪提取DNA,αααanti-4.2及HKαα基因检测采用康为世纪及Qiαgen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Gαp-PCR及RDB技术检测24种常见地贫突变;采用Primer 3对HKαα基因检测所需引物进行设计,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对筛查结果为-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αααanti-4.2基因分析,αααanti-4.2阳性者采用巢式PCR及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行 HKαα 基因型检测。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描述常规地贫基因型分布、巢式PCR及MLPA技术检测 αααanti-4.2 及 HKαα 结果。结果:1.5488例四川受检者中,检出地贫携带者和患者共2544例,地贫基因型38种。其中,α-地贫1190例(46.78%,1190/2544)、β-地贫1286例(50.55%,1286/2544)、α复合β地贫 68 例(2.67%,68/2544)。其中,α-珠蛋白基因突变9种,以--SEA突变最为常见,占所有α-珠蛋白基因突变的69.77%;β-珠蛋白基因突变 13 种,以 CD17(A>T)、CD41-42(-TTCT)、IVS-2-654(C>T)突变等位基因为主,依次占所有β-珠蛋白基因突变的32.92%、28.88%、24.12%。1190 例 α-地贫中,检出 19 种基因型。以--SEA/ααα为主,占α-地贫2/3以上,为71.76%。1286例β-地贫中,检出18种基因型。以βcd17/βN(33.28%)、βd41-42/βN(28.46%)、βIVS-2-654/βN(23.79%)为主,共占β-地贫的85.53%。68例α复合β地贫中,前三位为-α3.7/ααα复合βcd17/βN(19.12%)、-α3.7/αα 复合βcd41-42/βN(17.65%)、-α3.7/αα 复合βIVS-2-654/βN(11.76%)。2.通过 Gap-PCR 技术检测出 227 例-α3.7/αα 和 2 例HKαα疑似者。联合运用巢式PCR和MLPA对这229例进行αααanti-4.2与HKαα 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 15 例 HKαα/αα,2 例 HKαα/αα 伴βIVS-2-654/βN,1 例 HKαα/αα伴βcd41-42/βN,1 例 HKαα/--SEA,1 例 HKαα/-α4.2 复合 βIVS-2-654/βN,1例-α3.7/αααti-4.2复合βIVS-2-654βN。香港型地贫占-αα3.7缺失型地贫携带者比达到7.93%(18/227)。提示现临床常用的Gαp-PCR将-α3.7/ααααti-4.2及香港型HKαα误诊为静止型地贫的误诊率9.17%。此外,HKαα突变占α-珠蛋白基因突变的1.5%。HKαα复合β地贫较多,占α复合β地贫的5.88%(4/68)。且HKαα/αα基因型的血液学参数结果无明显异常。结论:1.四川地区缺失型α-地贫以-SEA/αα、-α3.7/αα、-α3.7/--SEA为主,非缺失型α-地贫以ααQS/αα为主。β-地贫以βcd17/βN、βcd41-42/βN、βIVS-2-654/βN为主。且β-地贫略多于α-地贫。2.在本研究中,HKαα基因型占-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比例较高,达7.93%。运用目前临床常用的Gap-PCR技术,会被误诊为-α3.7,导致增加孕妇不必要的产前基因诊断,增加流产的风险。特别要注意如果Gap-PCR只得到以αα2和-α3.7阳性片段时可能存在HKαα/αα、HKαα/-α3.7、HKαα/αααanti-4.2、HKαα/αααanti-3.7 的可能。有必要运用巢式PCR联合MLPA进行αααanti-4.2和HKαα基因型鉴定,同时可诊断出-α3.7/αααati-4.2。该策略可降低-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诊断的错误率,明确-α3.7/αααanti-4.2和HKαα基因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刘先先[7](2019)在《猪肌肉糖原酵解潜能、pH及系水力表型变异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洋三元杜长大杂交猪是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推广的主流品种,其生长速度快,产肉量大,经济效益好,但是猪肉的品质较差,主要表现在其终p H值低和滴水损失严重。猪屠宰时肌肉的糖原酵解潜能(GP,Glycolytic potential)与终p H值,滴水损失及肉的加工特性密切相关,然而这种特性的遗传基础仍然知之甚少。为了研究影响猪GP,p H及滴水损失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首先利用猪60K芯片对610头杜长大商品猪和336头二花脸猪与GP性状相关的5种肉质性状进行GWAS分析,结果在二花脸群体和杜长大群体中分别定位到与肉质性状显着相关的28个和9个SNPs。杜长大杂交群体相对于其始祖纯种来说,连锁不平衡程度较低,精细定位相对较容易。因此,接下来我们在杜长大群体中进一步解析GP,p H及滴水损失等相关肉质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我们首先在商品猪SSC3,4及15上检测到影响糖原含量(RG,Residual glycogen)的QTL。其中SSC15 QTL达到了全基因组显着性水平(P=2.54E-11),并且该位点与影响肉色红度(a*值)及肉色评分的QTL重叠,该位点临近一个已知的影响GP的酸肉基因PRKAG3。然后,通过目标区域重测序,精细定位,单倍型分析,验证群体关联分析以及PRKAG3基因表达,AMPK酶活性检测,我们证实这个与RG最强的关联信号是由PRKAG3中一个低频(MAF=0.014)突变R200Q(即RN-突变)引起的。而后,在模型中固定R200Q后再做关联分析,发现另外三个影响糖原含量的QTLs。继而,我们推断SSC3上的主效QTL是由我们之前鉴定的PHKG1基因中的剪切突变(g.8283C>A)引起的。基于功能注释,SSC4上的TMCO1基因及scaffold上的CKB基因被认为是其他两个基因座位上的关键候选基因。这两个位点上的最强关联SNP与PRKAG3 R200Q对糖原含量有显着的互作效应。此外,在同时固定PRKAG3 R200Q及PHKG1 g.8283C>A的关联分析结果中还发现了一些对糖原含量(P<10E-04)影响较小的常见突变。随后,我们利用杜长大,F2家系及苏太3个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群体60K芯片数据,对RG进行荟萃GWAS分析。结果发现SSC3,5,15,23上有显着关联信号,其强候选基因分别为PHKG1,SMUG1,PRKAG3及G6PD。针对SSC15信号,我们进一步发现PRKAG3 R200Q仅在杜长大群体中存在分离,而F2和苏太猪父母本都是野生型(RR)纯合子。故我们再直接对F2和苏太两个群体做荟萃分析,结果在SSC15上118.66 Mb处检出信号,提示除R200Q外,PRKAG3基因还存在其他的因果突变位点或者SSC15上有其他候选基因影响肌糖原。在F2群体中,我们利用493个个体的肝脏组织和肌肉组织的DGE数据与p H,滴水损失,GP及其相关组分等22个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QTT,Quantitative trait transcript)分析,再结合GWAS,e QTL,基因富集分析及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以鉴定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及生物学通路。QTT结果发现,与GP显着相关的基因FOS-JUNB构成了一个影响糖代谢的基因通路。整合p QTL,e QTL及QTT分析鉴定到SSC13上有影响半膜肌48h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GALNT15,SSC2上有影响宰后24h p H下降速率的候选基因HTATIP2。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一个与糖原代谢和能量代谢通路显着相关的模块。最后,我们利用猪嵌合家系F6群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对RG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在SSC2,3,7,9,13,15及18上检测到影响RG的信号。其中SSC15上的一个SNP rs343877498(126.01 Mb,P=1.06E-09)达到了基因组显着水平,其临近PRKAG3基因,其次等位基因频率为0.33,加性效应为2.27μmol/g。此外,我们还检测到一些关键候选基因:EPB41L4A,PKDCC,RIN3,FAM163A,NEK10及CLDN18。综上所述,我们利用4个较大规模的遗传分析群体在SSC2,3,4,5,7,9,13,15及18上定位到影响RG的QTL,同时发掘或验证了一些重要的候选基因,而且揭示了杜长大猪肌糖原含量除了主要受两个低频大效应因果突变(PRKAG3 R200Q及PHKG1 g.8283C>A)影响外,还受到多个微效常见突变共同调控。本研究加深了对猪肉质性状分子遗传机理的认识,不仅提供了更多用于猪肉品质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而且为最终鉴别这些性状的因果基因或因果突变点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李坤[8](2019)在《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文中提出牦牛是地理分布非常有限的偶蹄动物之一,也是高寒地区特有牛种,更是高原地区支柱产业,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高寒藏香猪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带比较少见的小型猪种,亦是我国珍贵的、独有的猪种。然而,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牦牛、藏猪的健康,也制约着牦牛、藏猪产业的发展,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更潜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牦牛频发腹泻病,至今尚不清楚导致牦牛腹泻的具体病原。而寄生虫所致的动物腹泻病,占所有腹泻疾病的40%。故为摸清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常见原虫流行状态;初步挖掘牦牛腹泻的寄生虫病原体;揭示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挖掘潜在的药物靶基因。本研究开展了牦牛、藏猪常见原虫的血清学调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研究;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高原牦牛、藏猪常见原虫血清学调查通过IHA或ELISA的检测方法对在采自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四个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3582份牦牛血清(2011-2017),开展了牦牛七种寄生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泰勒虫、巴贝斯虫、棘球蚴、贝诺孢子虫、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检测。应用ELISA法对2016年采自西藏地区的454份藏猪血清进行了棘球蚴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牦牛这七种寄生虫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5.0%、6.3%、15.1%、21.5%、6.5%、1.1%、0.9%;藏猪棘球蚴阳性率为7.3%。2.我国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在我国西藏地区某屠宰场收集的藏猪肺线虫、结节线虫、蛔虫、包虫的包囊及在四川红原地区采集的牦牛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寄生虫虫体的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克隆、序列纯化、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Mega等,分别对这五种寄生虫的9种线粒体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感染我国藏猪的肺线虫为复阴后圆线虫,其中米林县、林芝县及工布江达县藏猪源复阴后圆线虫与澳大利亚野猪源复阴后圆线虫(NC013813.1)同源性为97.5%-97.7%。感染藏猪的结节线虫为三种混合感染(齿食道口线虫、长尾肠结节虫、猩猩管口线虫)。其中猩猩管口线虫为首次在猪上发现。将从藏香猪胃和结肠分离的猩猩管口线虫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其与猩猩管口线虫(AJ619979.1)同源性分别为89%和90%。基于nad1、cox3和ITS三种分子标记基因,发现藏猪胃、盲肠、结肠的线虫阳性率分别为81.13%、66.04%和77.36%。藏猪蛔虫与猪蛔虫(日本、我国湛江)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4%-99.9%,与人蛔虫(日本、巴西、我国临沭)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4%-99.7%。藏猪包虫线粒体cox1基因与包虫G4型(AF346403.11)高度同源,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G4型。藏猪包虫线粒体atp6基因与包虫G6型(AY056613.1)同源性较高,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包虫G6型。感染牦牛的蛔虫为牛弓首蛔虫,且与牛弓首蛔虫(AJ937266.1)同源性为99.7%。3.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甘南地区,采集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样品,通过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g DNA)和进行18S SSU r DNA序列扩增,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全面分析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线虫门和顶复亚门。其中三组牦牛在线虫门上,无显着差异性(p>0.05);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犊牦牛显着高于腹泻成年牦牛(p<0.05)。在纲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侧口纲、色矛纲和Gregarinasina(顶复亚门的一个纲),而仅有腹泻犊牦牛检测到旋毛纲和纤毛虫纲,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5种纲水平上均未发现明显的差异(p>0.05)。在目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前庭目、三毛滴虫目、杆线虫目和Eu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而Neo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毛滴目和Hypotrichomonadida(鞭毛虫刚的一类寄生虫),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检测到。腹泻成年牦牛在毛滴目上,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而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其它目水平上均未发现显着的差异(p>0.05)。在科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毛滴目下的一个科)和Haemonchidae(类毛样线虫上科)。而毛圆线虫科仅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毛滴虫科和网尾线虫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Plectidae(色矛纲下的一个科)、圆线虫科、Echinamoebidae(变形虫门下的一个科)、衣孢虫科、伪角毛虫科和Panagrolaimidae(线虫目下的一个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且在毛滴虫科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在属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内变形虫属、布克斯顿纤毛虫属和血矛线虫属。而绕线属和Echinamoeba(变形虫门下的一个属),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中检测到。毛圆线虫属和锥滴虫属,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但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未发现该虫属。簇虫属仅在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出,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未发现该虫属。在四毛滴虫属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4.急性腹泻犊牦牛的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四川某牦牛牧区,采集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犊牦牛的新鲜粪便样品。以粪便寄生虫为研究对象、以18S SSU r DNA为切入点、以高通量测序为载体,全面分析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发掘潜在的寄生虫病原体。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便血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顶复亚门、槽虫门、苔藓虫门,且健康犊牦牛在槽虫门上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明显高于健康犊牦牛(p<0.0001)。副基体门仅在健康犊牦牛发现,而Blastocysta、变形虫门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出。在纲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均检出Trichomonadea、Conoidasida、Phylactolaemata,而健康犊牦牛的Trichomonadea(p<0.001)和Conoidasida(p<0.0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Archamoebae、Aconoidasida、Blastocystidea这三纲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de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目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和Plumatellida,且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Pelobiontida、Piroplasmida、Blastocystida、Adeleorina这四目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均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科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Gregarinidae和Plumatellidae这3科,且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的Simplicimonadidae(p<0.0001)和Gregarinidae(p<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Entamoebidae、Theileriidae、Trichomonadidae、Blastocystidae、Cryptosporidae这5科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e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属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s、Gregarina,且健康犊牦牛在这两属上均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值分<0.0001和<0.01。Entamoeba、Theileria、Tetratrichomonas、Blastocystis、Cryptosporidium这五种属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s仅在健康组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到。5.高原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通过测序,将感染藏猪的肺线虫鉴定为萨氏肺线虫(Metastrongylus salmi),并首次揭示了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信息。藏香猪M.salmi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722 bp,碱基AT总含量为73.54%,核酸组成为A(23.52%)、C(6.14%)、G(19.60%)、T(50.02%)、N(UCAG)(0.73%)。包含12种蛋白编码基因(cox1、cox2、cox3、nad1、nad2、nad3、nad4、nad5、nad6、nad4L、atp6、cytb),22个t RNA和2个r RNA(rrn L、rrn S),而缺少编码atp8蛋白的基因。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4L、atp6、nad2、cob、cox3、cox1、cox2、nad5基因的3‘端会紧挨着一个trn碱基序。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可翻译氨基酸4237个,其中以ATA为起始密码子的最多41.7%(5/12);以TAA或TAG为终止密码子的有11个(91.7%)。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使用的密码子有63种,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的使用频率最高,而除密码子CGC外,脯氨酸的密码子CCC的使用次数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七种寄生虫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探明了牦牛腹泻的潜在寄生虫病原;确定了5种寄生虫的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揭示了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分子标记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信息。知己(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等)和知彼(全面掌握寄生虫的流行状态、分子特征等),方能有效的解决我国高原牦牛、藏猪的寄生虫疾病,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为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牧民的危害提供理论支持。

蒋淑平[9](2019)在《白桦茸多糖通过LKB1/AMPK轴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文中指出背景: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尽管近年来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联合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仍然不尽如人意。化疗是目前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会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因此,迫切需要找到其他有效的方法作为肺癌的补充疗法。天然产物以其安全性、有效性且价格低廉等优势在抗癌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白桦茸多糖(IOP)是从白桦茸子实体中提取得到的多糖混合物,是白桦茸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IOP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调节免疫并且低毒或无毒。尽管IOP对人类健康有益并且可以用作治疗人类疾病的替代或补充药物,但其潜在机制所知甚少。目的:探讨IOP的体内外抗肺癌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IOP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使用不同浓度(0,0.1,0.2,0.5,1.0 mg/ml)IOP处理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1 0-72 h,采用CCK8法检测IO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出IC50;(2)使用不同浓度(0,0.2,0.5,1.0 mg/ml)IOP处理LLC1细胞,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IOP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3)使用不同浓度(0,0.2,0.5,1.0 mg/ml)IOP处理LLC1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OP对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4)使用不同浓度(0,0.2,0.5,1.0 mg/ml)IOP处理LLC1细胞、人肺癌细胞A549和A549-LKB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PARP、PARP以及p-AMPK-α(Thr172)、AMPK-α、p-ACC(Ser79)、ACC的表达情况;(5)使用AMPK的化学抑制剂Compound C与IOP共同处理LLC1细胞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p-AMPK-α(Thr172)、AMPK-α、p-ACC(Ser79)、ACC的表达情况;(6)使用IOP处理LLC1和A549细胞24 h后,利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IOP对细胞内ATP含量的影响;(7)使用IOP处理LLC1、A549和A549-LKB1细胞24 h后,利用线粒体压力检测试剂盒通过海马能量检测仪检测IOP对细胞有氧氧化和糖酵解的影响;(8)将LLC1细胞注射到C57BL/6J小鼠皮下,建立LLC1荷瘤小鼠模型,24 h后实验组腹腔注射50 mg/kg IOP,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此后每隔一天给药,期间每三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并根据公式:Tumor volume(mm3)=Width(mm2)×Length(mm)×0.5计算肿瘤体积,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鼠体重,第14天处死小鼠,取肿瘤并称重,采用TUNE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AMPK活化情况。结果:(1)IOP能显着抑制LLC1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IOP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LLC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3)IOP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激活AMPK诱导LLC1、A549-LKB1细胞凋亡,同时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表达,并增强Caspase-3和PARP的切割,而在A549细胞内未观察到此变化;(4)AMPK的化学抑制剂Compound C可以抑制IOP对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5)IOP依赖于LKB1/AMPK呈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同时抑制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抑制ATP产生;(6)体内研究结果显示:50 mg/kg IOP可以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激活AMPK,诱导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同时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表达,并增强Caspase-3和PARP的切割。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表明,IOP通过AMPK触发肺癌细胞凋亡途径,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导致ATP产生受到抑制。因此,该项研究将为IOP用于肺癌治疗的替代或补充药物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

刘志波[10](2019)在《NSD2介导肺动脉高压大鼠代谢重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1章引言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多因素参与发生发展的高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肺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或心肺联合移植(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是PAH终末期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策略。基于此,深入探讨PAH的发病机制,为PAH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任务。新近研究表明,PAH与癌症发生(Carcinogenesis)在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细胞过度增殖(Hyperproliferation)和凋亡耐受(Apoptotic resistance),代谢重编(Metabolic reprogramming)等。本研究以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为模型,围绕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2(Nuclear receptor binding SET domain 2,NSD2)及其调控的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尤其是H3K36)情况,检测NSD2表达和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利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 virus,AAV)介导的NSD2沉默,下调NSD2的蛋白表达;采用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phy)和右心微导管(Right ventricular microcatheter)检测心脏功能,同时采用右心微导管检测肺动脉血压变化;利用组织病理学检测肺动脉管壁和右心室心肌的病理改变,以及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SD2的表达定位,探讨NSD2和组蛋白甲基化在大鼠PAH中对肺动脉血压、肺动脉重塑、右心室功能和右心室肥厚的影响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大鼠肺组织差异性代谢产物,通过组内比较筛选出差异最明显的代谢产物。并进一步利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和网状分析(Network analysis),探讨该代谢产物的生物功能及其在PAH的可能作用。最后,利用Illumina Hiseq2000TM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PAH组内差异性表达的mRNA;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别从细胞定位(Cellular component,CC)、分子功能(Molecualr function,MF)和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三个角度分析差异性表达基因的富集情况;利用KEGG通路分析探讨差异性表达基因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富集情况;利用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以热图(Heat map)形式筛选可能参与调控PAH的NSD2下游靶基因,为今后验证NSD2在PAH中的调控靶基因及其机制做好准备。为此,本研究以NSD2介导H3K36甲基化为切入点,以代谢组学技术和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支持,围绕NSD2调控代谢重编促进细胞增殖和凋亡耐受促发肺动脉和右心室恶性重构,逐步揭示PAH的发生发展机制,为PAH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研究提供实验证据,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第2章NSD2在PAH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目的:探讨在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AH模型中,下调NSD2表达对肺动脉压、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探讨下调NSD2表达对肺动脉及右心室重构的影响;明确NSD2在肺动脉中的表达定位;验证NSD2对组蛋白赖氨酸的甲基化作用;探讨下调NSD2表达对代谢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野百合碱(MCT)腹腔注射(60mg/kg,生理盐水对照),建立大鼠PAH模型;利用腺相关病毒(AAV)建立NSD2.干扰重组病毒(AAV-shNSD2,AAV-Null为对照)下调NSD2表达,以重组病毒感染H9C2细胞后检测NSD2 mRNA评价沉默效果,重组病毒(5×1012)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大鼠;实验分为四组:NullMCT组即AAV-Null和MCT注射组;NullSham组即AAV-Null和生理盐水注射组;shNSD2MCT组即AAV-shNSD2和MCT注射组;shNSD2Sham组即AAV-shNSD2和生理盐水注射组;3周后以右心导管测量肺循环血压;左颈动脉导管测量体循环血压;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和右心肥大;收取肺组织,用于制作组织切片、提取总蛋白和总RNA;以组织学评价肺动脉和右心室重构;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NSD2在肺动脉中的表达定位;以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代谢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AAV-shNSD2重组病毒:AAV-shNSD2转染H9C2后,NSD2的mRNA表达显着下调。(2)AAV-shNSD2成功感染大鼠:NSD2蛋白表达显着下降。(3)MCT 成功诱导大鼠 PAH(NullMCrvs NullSham;shNSD2MCT VS shNSD2Sham):右心室平均压力(RVMP)、右心室收缩期压力(RVSP)、肺动脉平均压(mPAP)、全肺阻力(TPR)明显升高;右心排量(RVCO)显着降低;体循环动脉压(SBP)和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SAP)无特异改变;下调NSD2表达显着缓解PAH(shNSD2MCT VS NullMCT):RVMP、RVSP、mPAP、TPR明显降低,RVCO显着升高。(4)MCT促发PAH致右心室重构和右心功能减退(NullMCT VS NullSham;shNSD2MCTvs shNSD2Sha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内径(RVESD)、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后壁厚度(RVPWT)、室间隔厚度(IVST)明显升高;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缩短分数(RVFS)、RR间期校正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CL)显着降低;下调NSD2表达显着抑制右心室重构、改善右心功能(shNSD2MCTvs Null MCT):RVEDD、RVEDV、RVESD、RVESV、RVPWT、IVST明显升高,RVEF、RVFS、PAAT/CL显着降低。(5)MCT诱导肺动脉中膜增厚和右心室恶性重构(NullMCTvs NullSham;shNSD2MCT vs shNSD2Sham):肺动脉相对厚度(PAMT%)、右心室质量与体重比(RV/BW)、右心室与左心室+室间隔质量比[RV/(LV+S)]明显升高;下调NSD2表达可部分逆转肺动脉中膜增厚和右心室恶性重构(shNSD2MCT vs NullMCT):PAMT%、RV/BW和RV/(LV+S)显着降低。(6)MCT诱导的PAH可见H3K36二甲基化(H3K36me2)水平升高(NullMCT vs Null Sham;shNSD2MCT vs shNSD2Sham);下调 NSD2 表达可下调 H3K36me2(shNSD2MCT vs NullMCT)。(7)NSD2主要表达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和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中。(8)MCT诱导的PAH可见葡萄糖转运体1(Glutl)和丙酮酸脱氢酶(PDH)表达降低(NullMCT vs Null Sham;shNSD2MCT vs shNSD2Sham);乳酸脱氢酶(LDH)、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和含氧酸辅酶 A 转移酶 1(OXCT1)表达升高(NullMCT vs NullSham;shNSD2MCT vs shNSD2Sham);下调NSD2表达可下调OXCT1表达(shNSD2MCT vs NullMCT)。结论:NSD2通过催化H3K36二甲基化,参与PAH发生发展,而下调NSD2表达可抑制PAH的发生发展。第3章NSD2调控PAH的代谢组学分析目的:筛选PAH组内差异性代谢产物,探讨差异性代谢产物的调控功能和在PAH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野百合碱(MCT)腹腔注射(60mg/kg,生理盐水对照),建立大鼠PAH模型;利用腺相关病毒(AAV)建立NSD2干扰重组病毒(AAV-shNSD2,AAV-Null为对照)下调NSD2表达,以重组病毒感染H9C2细胞后检测NSD2 mRNA评价沉默效果,重组病毒(5×1012)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大鼠;实验分为四组:NullMCT组即AAV-Null和MCT注射组;NullSham组即AAV-Null和生理盐水注射组;shNSD2MCT组即 AAV-shNSD2 和 MCT注射组;shNSD2Sham组即AAV-shNSD2和生理盐水注射组;3周后收取肺组织,提取代谢产物和总蛋白;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肺组织差异性代谢产物,并筛选出与NSD2表达下调有关的代谢产物;利用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和网状分析,探讨该代谢产物在信号通路中的功能及其在PAH的可能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白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MCT诱导的大鼠PAH可见肺组织内11种代谢产物升高(NullMCT vs Null Sham);下调NSD2表达后,该11中产物中唯有海藻糖下降(shNSD2MCT vs NullMCT,shNSD2Shsm vs Null Sham)。(2)海藻糖主要参与的通路包括:ABC转运器、矿物吸收、蛋白消化与吸收、代谢通路、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突触囊泡循环、氨基酸合成、氰基氨基酸代谢、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3)海藻糖参与PAH可能是通过ABC转运器和代谢通路发挥作用。(4)下调NSD2表达后,促自噬因子LC3-Ⅱ,Beclin1和phos-AMPK表达显着下降,自噬抑制因子P62显着升高。结论:NSD2可能通过调控海藻糖的代谢,以ABC转运器和代谢通路为介导,参与PAH发生发展。海藻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参与PAH的发生发展。第4章NSD2调控PAH的表达谱分析目的:筛选介导NSD2调控代谢重编的下游靶基因,为后续研究NSD2在PAH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做准备。方法:以野百合碱(MCT)腹腔注射(60mg/kg,生理盐水对照),建立大鼠PAH模型;利用腺相关病毒(AAV)建立NSD2干扰重组病毒(AAV-shNSD2,AAV-Null为对照)下调NSD2表达,以重组病毒感染H9C2细胞后检测NSD2 mRNA评价沉默效果,重组病毒(5×1012)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大鼠;实验分为四组:NullMCT组即AAV-Null和MCT注射组;NullSham组即AAV-Null和生理盐水注射组;shNSD2MCT组即 AAV-shNSD2 和 MCT 注射组;shNSD2Sham 组即AAV-shNSD2和生理盐水注射组;3周后收取肺组织,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2000TM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PAH组内差异性表达的mRNA;利用基因本体论分别从细胞定位、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个角度分析差异性表达基因的富集情况;利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差异性表达基因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富集情况;利用聚类分析,以热图形式筛选可能参与调控PAH的NSD2下游靶基因。结果:MCT诱导的大鼠PAH可见大量mRNA表达上调的基因(NullMCT vs Null Sham),其中下调NSD2表达可引起以下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下调(shNSD2MCT vs NullMCT,shNSD2Sham vs NullSham):TM4SF1、MID1IP1、PDE3A、MUC13、FOLR1、MTSS1L和 TXNIP表达显着降低。结论:TM4SF1、MID1IP1、PDE3A、MUC13、FOLR1、MTSS1L和TXNIP可能作为NSD2的下游基因,介导NSD2调控代谢重编,参与PAH发生发展。

二、ARMS法检测江西省常见的三种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MS法检测江西省常见的三种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G6PD缺乏症诊断标准
        1.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3 血液样本采集
        1.2.4 G6PD活性检测
        1.2.5 G6PD基因突变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
    2.2 受试儿及其家系成员G6PD活性检测结果
    2.3 受试儿及其家系成员G6PD基因检测结果
        2.3.1 总体检测结果
        2.3.2 本组G6PD基因突变位点地区分布
    2.4 基因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2.5 本组前4位G6PD基因突变位点携带者的G6PD活性比较
3 讨论

(2)广州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ndHPFH中ZBTB7A-NURD参与HbF升高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前言
第一章 广州市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1 研究方法
    1.2 实验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1.5 不足与展望
    1.6 异常血红蛋白电泳及测序图
第二章 HBF升高人群HBG启动子近端测序结果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ZBTB7A协同NURD复合物参与非缺失型HPFH胎儿血红蛋白升高机制的初步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国一近亲婚配POI家系中SYCE1基因大片段缺失突变的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中国一非近亲婚配POI家系中HFM1基因突变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GJA4基因与中国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运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51例中国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基因变异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全文小结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附录1 ACMG致病变异分级标准
附录2 20种氨基酸符号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湖南省汉族新生儿G6PD基因的遗传特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分组情况
        2.2.3 G6PD缺乏判定标准
        2.2.4 资料收集
    2.3 G6PD酶活性检测
        2.3.1 实验原理
        2.3.2 样本要求
        2.3.3 实验步骤
        2.3.4 结果计算
        2.3.5 实验完成者
    2.4 G6PD基因检测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试剂
        2.4.3 实验仪器及耗材
        2.4.4 操作步骤
        2.4.5 实验完成者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合并其他黄疸病因分析
    3.3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3.4 不同地区常见基因突变构成分析
    3.5 突变基因频率分析
    3.6 G6PD基因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3.7 不同突变位点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碳链延长酶GALS的定向进化和在人工生态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人工生态循环
        1.1.1 生物质新能源与地球大气
        1.1.2 人工生态循环的设计
    1.2 生物催化途径
        1.2.1 生物催化技术概念
        1.2.2 生物催化技术特点
        1.2.3 催化元件
        1.2.4 人工和计算机设计合成途径
        1.2.5 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
    1.3 一碳资源的利用
        1.3.1 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利用
        1.3.2 甲醇的来源与利用
        1.3.3 甲醛的来源与利用
    1.4 乙醇酸
        1.4.1 乙醇酸的概述
        1.4.2 乙醇酸的性质与应用
        1.4.3 乙醇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木糖
        1.5.1 木糖的概述
        1.5.2 木糖的性质与应用
        1.5.3 木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6 一碳资源的研究背景
    1.7 一碳资源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与质粒
        2.1.2 实验相关试剂
        2.1.2.1 常用化学试剂
        2.1.2.2 工具酶及试剂盒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相关培养基及缓冲液
        2.1.4.1 培养基及试剂
        2.1.4.2 缓冲液
        2.1.4.3 核酸胶和蛋白胶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2.2.1.1 突变体构建
        2.2.1.2 突变体PCR扩增
        2.2.1.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2.1.4 核酸胶回收
        2.2.1.5 PCR产物的消化
        2.2.1.6 PCR产物的纯化
        2.2.1.7 Gibson连接
        2.2.1.8 化学转化
        2.2.1.9 突变结果验证
        2.2.1.10 质粒提取方法
        2.2.2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作
        2.2.3 双质粒共转
    2.3 酶的功能表征方法
        2.3.1 蛋白的表达
        2.3.2 蛋白的纯化
        2.3.3 SDS-PAGE检测
        2.3.4 蛋白浓度测定
        2.3.5 酶的催化体系
        2.3.6 样品检测体系
        2.3.6.1 羟基乙醛检测
        2.3.6.2 乙醇酸检测
        2.3.6.3 稀有糖检测
    2.4 酶的定向进化
        2.4.1 突变体构建
        2.4.2 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确定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酶的定向进化
        3.1.1 筛选步骤
        3.1.2 初筛结果
        3.1.3 复筛结果
        3.1.4 酶活表征
    3.2 甲醇到乙醇酸途径的构建
        3.2.1 甲醇合成乙醇酸途径
        3.2.2 途经相关酶的功能表征
        3.2.3 乙醇酸的体外合成
        3.2.4 体内途径构建
        3.2.4.1 生长结果
        3.2.4.2 胞内C13标记结果
    3.3 甲醛到L-木糖途径的构建
        3.3.1 质粒的构建与克隆
        3.3.2 途经相关酶的表达与纯化
        3.3.3 木糖通路的构建
        3.3.4 酶法催化甲醛合成木糖
        3.3.5 目标产物木糖的检测
        3.3.6 木糖途径的优化
        3.3.6.1 途径第一步酶的确定
        3.3.6.2 途径酶的催化效率
        3.3.6.3 底物浓度与酶比例的优化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5488例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罕见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猪肌肉糖原酵解潜能、pH及系水力表型变异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猪肉质性状概述
    1.2 猪肉品质的评价指标
        1.2.1 肌糖原酵解潜能(GP)
        1.2.2 pH值
        1.2.3 系水力
    1.3 影响糖原代谢的因素
    1.4 猪肉品质遗传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1.4.1 候选基因法
        1.4.2 标记-QTL连锁分析法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1.4.4 多组学的系统生物学策略
    1.5 影响猪GP主效QTL的遗传解析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正文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群体
        2.2.2 肉质性状表型测定
        2.2.2.1 宰后45min肌肉组织中剩余糖原含量测定
        2.2.2.2 肌肉组织乳酸含量的测定
        2.2.2.3 其他肉质表型测定
        2.2.3 统计分析方法与模型
        2.2.3.1 肉质性状简单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2.2.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3.3 群体层化分析
        2.2.3.4 单倍型框的构建
        2.2.3.5 PRKAG3基因及PHKG1基因的SNP选择及位点分型
        2.2.3.6 单个位点或者单倍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
        2.2.3.7 SNP-SNP互作分析
        2.2.3.8 进化树分析
        2.2.3.9 肌肉组织RNA提取及cDNA合成
        2.2.3.10 PRKAG3基因qRT-PCR
        2.2.3.11 AMPK酶活性检测
        2.2.3.12 F2资源家系肌肉和肝脏组织RNA提取及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测序
        2.2.3.13 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
        2.2.3.14 基因表达水平和GP及其组分、pH及滴水损失性状的相关性分析(QTT)和e QTL定位
        2.2.3.15 差异基因分析及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3.1 西方杜长大商品猪和中国地方猪种二花脸的5种肉质性状GWAS结果
        2.3.1.1 杜长大商品猪和二花脸肉质性状表型分析
        2.3.1.2 群体层化分析结果
        2.3.1.3 不同肉质性状的GWAS结果
        2.3.2 杜长大商品猪肌糖原含量的遗传关联位点的鉴别
        2.3.2.1 肌糖原含量与其他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2.2 杜长大群体中三个GP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力
        2.3.2.3 最初的GWAS检测出3个影响糖原性状的遗传位点
        2.3.2.4 确定SSC15 QTL效应是由PRKAG3 R200Q突变引起的
A位点引起的'>2.3.2.5 确定SSC3 QTL效应是由PHKG1 g.8283C>A位点引起的
        2.3.2.6 发现两个新的影响糖原含量的遗传位点与PRKAG3 R200Q显着互作
        2.3.2.7 检测影响糖原含量的潜在位点
        2.3.3 杜长大群体、F2资源家系及苏太群体肌糖原含量的荟萃分析
        2.3.4 多组学结合分析进一步解析GP、pH及滴水损失的遗传机制
        2.3.4.1 肉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2.3.4.2 鉴别肝脏和肌肉中与肉质性状显着相关的QTT
        2.3.4.3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3.4.4 GWAS,eQTL和QTT整合分析
        2.3.4.5 鉴别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与GP性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
        2.3.4.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2.3.5 嵌合F6群体肌糖原含量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关联分析结果
    2.4 讨论
        2.4.1 西方杜长大商品猪和中国地方猪种二花脸的肉质性状GWAS结果
        2.4.1.1 不同群体中检测到新的影响肉质性状的QTL
        2.4.1.2 两个群体中所有GWAS检测到的位点都具有群体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
        2.4.1.3 不同日龄屠宰测定的肉质表型对荟萃分析结果的影响
        2.4.1.4 四个群体荟萃分析鉴定的位点与单个群体的位点比较
        2.4.1.5 潜在的“一因多效”QTL
        2.4.2 杜长大商品猪肌糖原含量的遗传解析
        2.4.2.1 GP与其他肉质性状的关系
        2.4.2.2 候选基因
        2.4.2.3 PRKAG3基因中的突变影响猪肉品质
        2.4.2.4 评估PRKAG3基因中的其他错义突变对肉质的影响
        2.4.2.5 候选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2.4.2.6 影响糖原含量的主效QTL和微小效应QTL
        2.4.3 肝脏和肌肉组织转录组分析揭示与GP,pH和滴水损失相关的基因和代谢通路
        2.4.3.1 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肉质性状相关的QTTs的比较
        2.4.3.2 LM和 SM组织中肉质性状相关的QTTs的比较
        2.4.3.3 整合分析挖掘关键基因及标记
        2.4.3.4 GP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通路与分子网络
        2.4.4 嵌合F6群体肌糖原含量GWAS分析结果
        2.4.5 研究展望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PRKAG3基因区域DNA测序的引物
    附录2 二花脸(A)及杜长大群体(B)肉质性状QQ-Plot
    附录3 杜长大、二花脸、F2 家系、苏太四个群体荟萃分析QQ-plot图
    附录4 二花脸群体LM和 SM组织肉质性状GWAS分析的曼哈顿图
    附录5 杜长大群体LM组织肉质性状GWAS分析的曼哈顿图
    附录6 杜长大,二花脸,F2资源家系及苏太四个群体荟萃分析LM组织肉质性状的曼哈顿图
    附录7 杜长大商品猪群体糖原含量与pH36h的相关性
    附录8 利用GWAS tag SNP rs32637375不同基因型挑选6个个体对PRKAG3基因区扫描突变位点
    附录9 用于杜长大全群分型的SNPs的信息
    附录10 PRKAG3基因中的R200Q突变与7个肉质性状显着相关
    附录11 在肝脏组织中LM与SM中共享的34个显着QTTs(26个有注释基因)
    附录12 在肌肉组织中LM与SM中共享的54个显着QTTs(34个有注释基因)
    附录13 整合pQTL和eQTL鉴定影响pH drop_45min_24h的QTL
    附录14 RBKS是肌肉和肝脏组织中都检测到的与GP相关的差异基因,并参与磷酸戊糖途径
    附录15 个人简历
    附录16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致谢

(8)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牦牛和藏猪概况
        1.1 牦牛和藏猪的简介
        1.2 牦牛和藏猪的分布
        1.3 牦牛和藏猪的价值
        1.4 牦牛和藏猪的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 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
        2.1 牦牛球虫病
        2.2 牦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
        2.3 牦牛皮蝇蛆病
        2.4 牦牛包虫病
        2.5 牦牛弓形虫病
        2.6 牦牛犬新孢子虫病
        2.7 牦牛隐孢子虫病
        2.8 牦牛贾第鞭毛虫病
        2.9 牦牛微孢子虫病
        2.10 牦牛弓首蛔虫病
        2.11 牦牛肝片吸虫病
        2.12 牦牛住肉孢子虫病
        2.13 绵羊夏伯特线虫病
    3 藏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3.1 藏猪弓形虫病
        3.2 藏猪肺线虫病
        3.3 藏猪包虫病
        3.4 藏猪蛔虫病
        3.5 藏猪旋毛虫病
        3.6 藏猪结节线虫病
        3.7 藏猪疥螨病
        3.8 藏猪鞭虫病
        3.9 藏猪球虫病
        3.10 藏猪棘头虫病
    4 寄生虫病的危害
        4.1 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
        4.2 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
        4.3 寄生虫病对畜牧产业的影响
    5 寄生虫的主要检测方法
        5.1 流行病学
        5.1.1 剖检
        5.1.2 虫卵检测
        5.1.3 血清学检测
        5.2 寄生虫分离鉴定
        5.2.1 形态学鉴定
        5.2.2 分子鉴定
        5.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5.4 高通量测序
        5.5 组学研究
    6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牦牛、藏猪七种寄生虫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待检血清
        2.1.2 ELISA和 IHA检测试剂盒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及结果判定
        3 检测结果
        3.1 牦牛弓形虫的检测结果
        3.2 牦牛犬新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3.3 牦牛和藏猪棘球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3.4 牦牛巴贝斯虫、泰勒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3.5 牦牛贝诺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3.6 牦牛住肉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弓形虫在青藏高寒地区牦牛的流行情况
        4.2 犬新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4.3 棘球蚴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4.4 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4.5 贝诺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4.6 住肉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5 总结
    第二章 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样品采集
        2.1.3 实验仪器
        2.1.4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18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2.2.7 测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3.4 牦牛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牦牛与健康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4 分析讨论
    第三章 急性腹泻牦牛的寄生虫病原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样品采集
        2.1.3 实验仪器
        2.1.4 试验试剂
        2.2 方法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18 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2.2.7 测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g DNA)提取结果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3.4 Alpha多样性分析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犊牦牛与健康犊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4 分析讨论
    第四章 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虫株的收集与保存
        2.2.2 虫株的形态学鉴定
        2.2.3 虫体基因组DNA(g DNA)的提取
        2.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电泳和切胶回收
        2.2.5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及测序
        2.2.6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3 结果
        3.1 PCR扩增结果
        3.2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结果
        3.3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4 讨论
        5 总结
    第五章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检测
        2.3.3 肺线虫线粒体文库构建
        2.3.4 藏猪肺线虫测序文库质量检测
        2.4 测序
        2.5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2.5.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
        2.5.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2.5.3 进化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提取结果
        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
        3.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概况
        3.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估计
        3.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及评价
        3.4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3.4.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编码/非编码基因分析
        3.4.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分析
        3.4.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与氨基酸分布分析
        3.5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功能分析
        3.6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可视化分析
        3.7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9)白桦茸多糖通过LKB1/AMPK轴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1.1 肺癌基本概况
    1.2 白桦茸概况
        1.2.1 白桦茸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1.2.2 白桦茸的化学成分
    1.3 白桦茸多糖的药理作用
        1.3.1 白桦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1.3.2 白桦茸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1.3.3 白桦茸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1.3.4 白桦茸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1.3.5 白桦茸多糖的抗辐射作用
        1.3.6 白桦茸多糖的其他作用
    1.4 AMPK的结构、调节和生物学功能
    1.5 LKB1
    1.6 细胞凋亡
    1.7 AMPK与线粒体
        1.7.1 AMPK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
        1.7.2 AMPK调控线粒体动力学
        1.7.3 AMPK的其他线粒体靶标
        1.7.4 AMPK与细胞凋亡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主要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白桦茸多糖通过LKB1/AMPK轴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调节能量代谢的体外研究
    2.1 材料
        2.1.1 实验细胞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细胞活力测定
        2.2.3平板克隆实验
        2.2.4 细胞凋亡
        2.2.5 线粒体膜电位
        2.2.6 Western blot检测
        2.2.7 XF24 培养板细胞接种方法
        2.2.8 线粒体压力检测
        2.2.9 ATP含量检测
        2.2.10 白桦茸多糖的提取
        2.2.11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白桦茸多糖抑制肺癌细胞增殖
        2.3.2 白桦茸多糖抑制肺癌细胞克隆形成
        2.3.3 白桦茸多糖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2.3.4 白桦茸多糖的抗癌效应由LKB1/AMPK轴介导
        2.3.5 白桦茸多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
        2.3.6 白桦茸多糖抑制ATP产生
        2.3.7 白桦茸多糖抑制细胞葡萄糖代谢
    2.4 讨论
第三部分 白桦茸多糖通过激活AMPK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体内研究
    3.1 材料
        3.1.1 实验细胞
        3.1.2 实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动物饲养
        3.2.2 肺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3.2.3 组织包埋及切片
        3.2.4 组织切片HE染色
        3.2.5 TUNEL细胞凋亡检测
        3.2.6 肿瘤组织的研磨
        3.2.7 Western blot检测
    3.3 实验结果
        3.3.1 白桦茸多糖抑制LLC1 同种异体移植瘤的生长
        3.3.2 白桦茸多糖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
        3.3.3 白桦茸多糖通过激活AMPK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
    3.4 讨论
第4部分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NSD2介导肺动脉高压大鼠代谢重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PAH的病理特征
    1.2 PAH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1.2.1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1.2.2 肺动脉细胞过度增殖
        1.2.3 肺动脉细胞凋亡耐受
    1.3 代谢组学
    1.4 PAH与代谢重编
        1.4.1 线粒体功能失调
        1.4.2 葡萄糖酵解
        1.4.3 脂肪酸酸代谢
        1.4.4 谷氨酸代谢
    1.5 表观遗传与PAH
    1.6 NSD2与组蛋白甲基化
第2章 NSD2在PAH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2.1.2 重组腺相关病毒NSD2干扰载体及辅助质粒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动物饲养
        2.2.2 NSD2干扰载体构建
        2.2.3 实验分组及处理
        2.2.4 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
        2.2.5 AAV-shNSD2腺相关病毒干预
        2.2.6 超声心动图检测
        2.2.7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
        2.2.8 组织获取与固定
        2.2.9 H&E染色
        2.2.10 肺动脉和右心室的组织学评估
        2.2.11 免疫荧光检测
        2.2.12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相对表达
        2.2.13 肺组织mRNA相对表达
        2.2.1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AAV介导NSD2沉默效率鉴定
        2.3.2 降低NSD2表达缓解PAH
        2.3.3 降低NSD2表达缓解PAH右室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
        2.3.4 降低NSD2表达部分逆转肺小动脉恶性重构
        2.3.5 降低NSD2表达部分逆转右心室肥大
        2.3.6 NSD2在肺动脉中的表达定位
        2.3.7 NSD2介导H3K36二甲基化(H3K36me2)调控PAH
        2.3.8 NSD2介导的代谢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
    2.4 讨论
第3章 NSD2调控PAH的代谢组学分析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重组腺相关病毒NSD2干扰载体及辅助质粒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饲养
        3.2.2 NSD2干扰载体构建
        3.2.3 实验分组及处理
        3.2.4 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3.2.5 AAV-shNSD2腺相关病毒干预
        3.2.6 肺组织获取
        3.2.7 肺组织代谢产物抽提与衍化
        3.2.8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2.9 数据处理
        3.2.10 差异代谢产物筛选
        3.2.11 聚类热图分析
        3.2.12 常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KEGG数据库)
        3.2.13 网状分析Network Analysis
        3.2.1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相对表达
        3.2.15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NSD2调控大鼠肺组织代谢产物聚类分析
        3.3.2 海藻糖KEGG通路注
        3.3.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3.4 海藻糖功能网状分析
        3.3.5 NSD2调控自噬参与PAH的发生发展
    3.4 讨论
第4章NSD2调控PAH的表达谱分析
    4.1 材料
        4.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4.1.2 重组腺相关病毒NSD2干扰载体及辅助质粒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饲养
        4.2.2 NSD2干扰载体构建
        4.2.3 实验分组及处理
        4.2.4 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4.2.5 AAV-shNSD2腺相关病毒干预
        4.2.6 肺组织获取
        4.2.7 RNA抽提(纯化柱法)
        4.2.8 文库构建
        4.2.9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
        4.2.10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
        4.2.11 基因本体论分析(GO分析)
        4.2.12 常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KEGG数据库)
    4.3 结果
        4.3.1 PAH差异性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3.2 PAH差异性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4.3.3 PAH差异性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ARMS法检测江西省常见的三种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J]. 郭静,田国力,王燕敏,周卓,纪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06)
  • [2]广州血红蛋白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ndHPFH中ZBTB7A-NURD参与HbF升高机制的初步探讨[D]. 江帆.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D]. 折晶.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4]湖南省汉族新生儿G6PD基因的遗传特征学研究[D]. 朱俐莎. 南华大学, 2020(01)
  • [5]碳链延长酶GALS的定向进化和在人工生态中的潜在应用价值[D]. 初斋林. 鲁东大学, 2020(01)
  • [6]5488例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罕见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鉴定[D]. 陈冬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7]猪肌肉糖原酵解潜能、pH及系水力表型变异的分子机理研究[D]. 刘先先.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8]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 李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白桦茸多糖通过LKB1/AMPK轴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调节细胞能量代谢[D]. 蒋淑平. 南昌大学, 2019(08)
  • [10]NSD2介导肺动脉高压大鼠代谢重编及其机制研究[D]. 刘志波. 南昌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ARMS检测江西省3种常见G6PD缺乏基因突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