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记录

信息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记录

一、信息与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见闻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芳[1](2021)在《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政治学会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的社会科学专业协会,于1915年在北京成立。学会由美国外交官、政治学家芮恩施联络顾维钧等倡导设立,旨在研究国际法与外交等社会科学知识。学会会员包括当时外交界和知识界中外知名人士,形成一个沟通思想的平台。《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是中华政治学会的会刊,创刊于1916年,终刊于1941年,共出版24卷。该刊以英文发表,内容包括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研究,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学术刊物。本文通过以学报为中心的学人论着,结合历史档案、时政评论、新闻报道、个人回忆等材料,研究当时外交政策的制定背景和交涉策略的运用,尤其侧重以北洋时期修约为中心的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和外交实践,从而丰富我们对民国外交史的认识。全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论组成。导论主要回顾了学界关于中华政治学会和《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学会主要法政人物和民国外交史相关专题的研究状况,在梳理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刊载的相关论着和以中华政治学会为核心的法政学人群体在国际法研究和外交实践中的表现为中心,展现民国外交和国际法研究互动的一个断面。第一章,概要介绍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科学专业协会——中华政治学会的成立、发展、组织和活动开展情况。本文重点对20世纪20年代欧美留学归国学人为主体的外交界和教育界人士的人际网络进行分析,包括他们与美国外交界、政界人物的师承关系和私谊,以及中华政治学会作为中美沟通平台发挥的隐性力量等。本章还将梳理学会会刊《中国社会及政治学会》中覆盖的国际法基本主题,包括国际法史、国际法原理、国际组织介绍,以及书评栏目中对国际法重要着作的评介等。第二章,结合北洋时期外交的重大事件,即中国参加“一战”及战后参加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勾勒出这一时期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运用国际法开展的理论论辩与外交实践。1915年日本趁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以及袁世凯企图称帝之际,将“二十一条”强加于中国,中国力图利用列强间矛盾予以折冲解决。国内舆论和外交政策群体围绕参战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最终中国以协约国阵营参与战后巴黎和会。美国威尔逊总统和他的“十四点计划”为全世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国外交界也希望借助外力打破日本步步紧逼的外交僵局。法政学人们对国际联盟等战后新秩序的构想抱以热情,然而巴黎和会带给他们沉重打击。尽管如此,他们的外交努力仍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第三章,关于修约外交的理论探讨。北洋时期正值一批条约修订之际,按照中外约定,随着中国法治的完善,可以通过改订新约的形式逐步取消不平等条约。为此,外交部专门组织专业研究会,分门别类整理不平等条约相关问题,希望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换取平等的国际地位和国家权利。尽管在“革命外交”的风暴下,“修约外交”的价值曾被遮蔽,但通过这批法政学人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研究集,仍能再现当时他们在国际法法理和外交实践上所做的积极努力,丰富我们对于这一时期外交史的认识和评价。第四章,关于外交和法制改革的关系。近代西方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一个理论根基便是当时中国法制不完备,缺少符合现代文明的立法制度和专业的司法人才,而我国进行司法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符合现代文明标准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从而迈入“文明国家”行列。在这一目标引导下,我国对外争取平等的重要条件就是国内司法的改革。为此我国付出了相当努力,包括聘请外国法学专家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派遣留学生学习法律,编纂新的法典,积极参考日本等国司法改革经验等。民国在国内法制建设和外交机构、理念方面的变革,也是我国现代化历程的重要部分,而其外部推力更多来自我国追求平等的国际地位,加入世界大家庭的目标。第五章,关于民国法政学人的学术视野与现实政治外交的关系。民国初年这一批法政学人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了相当深厚的国际法知识和理论,也有改变中国地位的决心。这些在近代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外交官群体和学者,通过他们的学术主张和对现实政治外交的影响力,在近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国外交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留下独特印记。一方面作为先驱者,他们试图打破国际间实力与均衡原则下“弱国无外交”现状的束缚,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者,他们也在最大限度利用国际法的前提下,以辗转曲折的方式寻找合适中国的外交道路。结论部分,民国法政学人群体中有的是术业有专攻的外交官,有的是重要的国际法学者,也有的兼具外交官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这一代外交官和学者经历了艰难的摸索,也见证了“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历史。他们积极宣传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成绩,努力运用国际法来打破强加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通过外交渠道和策略来维护国家利益。尽管很多时候面对外交的困局,他们清楚认识到外交问题的背后还是政治问题,是国家间实力的抗衡和国际间力量的平衡,但他们的努力和经历也是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慧儒[2](2021)在《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他的功业绝不仅仅在于他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帝国,更在于他对蒙古民族、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讲述成吉思汗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已经与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成吉思汗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分析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在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成吉思汗形象这一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首先,对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进行了历史和理论溯源。成吉思汗在绝境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积极因素都得到了表现,而争议之处却让创作者为难,如何全面展示成吉思汗形象向创作者们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这些争议之处往往是创作能够出现新思路的契机,随着人们对成吉思汗评价越来越客观,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争议因素,无疑会给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注入新的活力。在新历史主义理论视域下,历史文本与文学、文化文本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一种话语实践,是某一特定时代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文学与文化文本不是历史的传声筒,而是与历史一起共同创造了人类文化符号体系。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出发,不同国家、民族所创造的成吉思汗形象文本处在不同的符号域中,这些符号域间的互动、交流、“翻译”又使成吉思汗形象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也正是文化交流的实质,不同符号域之间打破边界的交流,更可以促进文化创新。成吉思汗形象在西方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成吉思汗与中国文化。其次,从文本细读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成吉思汗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蒙古叙事中,成吉思汗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在《蒙古秘史》中,他是一个受长生天庇护的英雄;在17、18世纪历史文学作品中,他的形象有了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子,一些蒙古民间故事的加入也让成吉思汗形象有了更多人性化色彩;《青史演义》的作者将成吉思汗塑造成了儒家文化的仁君圣主,也强化了他蒙古民族英雄的形象。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自身文化;外国作品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这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在我国当代作品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依然带有演义小说的色彩,追求宏大叙事,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则开始从更多的角度挖掘成吉思汗形象的深刻内涵。新历史主义将文学与文化文本看成是文化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本身与历史书写一样,也是对社会文化的塑造。文学文本所描述的成吉思汗形象,一方面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种“可能的”的形象,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不同时期成吉思汗形象的文学叙事,更为历史叙事提供了一种参照。再次,对成吉思汗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不论是展现成吉思汗一生功绩的纪录片还是表现成吉思汗成长历史的电影,近年来国外影视作品对成吉思汗的评价都比较客观,虽然其中也有对成吉思汗和中国文化的误读,但人们都在力求塑造一个符合自身文化系统和价值系统要求的成吉思汗形象。在我国,成吉思汗题材影视剧数量不算多,但质量都很高。如今,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秀影视剧需求热度持续不减,这正是我们创作的大好契机。21世纪以来,网络迅速发展,人们观看影视剧的形式和媒介也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大对成吉思汗题材电影电视剧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挖成吉思汗这一文化资源,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最后,论述了成吉思汗陵祭祀情况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由于蒙古人的秘藏习俗,人们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的真身到底埋葬何方。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的灵魂留在了伊金霍洛,人们将他的一些遗物放在这里,建立宫帐进行祭祀,几经变迁形成了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在成陵祭祀中,成吉思汗是中心,也是文化符号,成陵祭祀有其神圣庄严的特点,在发展历程中也渐渐融入了蒙古民族特色。近年来文化旅游成为热点,以成吉思汗形象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商业活动都得到了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应该认清现状,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成吉思汗形象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对其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该在当下,成吉思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形象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强化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成吉思汗精神的传播,将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新力,对外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形象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是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伟大精神和思想的一部分,对这一形象进行研究和塑造,可以增强民族团结,更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创作出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作品。成吉思汗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部分,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是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一部分,讲好他的故事是我们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的一个途径,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向世界介绍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

周小渟[3](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李铃[4](2021)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中日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本论文试图通过游记文本研究,检视游记文本中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如何改变。本论文在统计现存明治时期日本人游记书目和概述近代日本人中国旅行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 1862年“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9部游记、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1875年)、宗方小太郎的《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1887年)、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1900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1907年)作为个案,挖掘这些不同年代文本中的相同主题,发现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共性,也注意分析各旅行者源于各自旅行目的和兴趣的个人关注点。本论文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序章,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综述。第三章统计了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整体情况并分类,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细读了明治之前、明治前期和明治后期的游记个案。第七章为终章。通过对明治之前和明治时期游记中中国认识的考察,本论文有以下发现:1)各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时期日本人在游记中的共同关注点是:中国人、中国的外国势力、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时间较长的旅行,游记中会对中国会有相对全面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奔赴名胜古迹或某些固定旅行点为目的的旅行,旅行者较为偏向于把局部事实概括成中国的整体特征。2)整体而言,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败,对中国人、中国卫生、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鸦片问题等,都是类似评价。在明治以前和明治前期的游记中,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境遇仍怀有同情和理解,日本间谍则始终对中国怀有恶意。明治后期的游记中,日本人以日本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远不如日本。3)明治之前和明治前期,旅行者以社会上层、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间谍和军人居多,他们接触的多是中国下层人士。到了明治后期,普通日本人也能访华。明治维新的成功、近代日本对外武力扩张的阶段性胜利,使日本人国民身份意识加强,他们在游记中常以维新成功国和战胜国国民的心态凭吊、评估中国。随着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多,日本人越来越依靠在中国的日本人获取信息,笔谈的作用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了解中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向中国人传达中国认识的方式。

曲晓燕[5](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提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何珍[6](2020)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多中心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W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传统“乡政村治”模式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但在社会改革不断推行的过程中,“乡政村治”模式在新时代面临城镇化、行政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挑战,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过程缺乏活力。新时期党和政府不断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始终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开始逐渐合作参与治理工作,因此,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创新,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各主体的参与活力,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格局,营造良好的农村宜居环境。本文以安徽省W县为研究对象,从多中心治理的视角来研究县域范围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治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程度低,社会主体参与治理不深入,多元主体治理协同性不足。原因包括:行政规则体系不健全,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企业经济人倾向明显,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社会自治能力不强,环境治理参与动力不足;主体利益存在失衡,综合治理价值导向不足。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提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联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有限主导、倡导市场积极介入、引导社会精准参与,构建多元协作机制,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多元主体的互动和合作实效,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刘露霞[7](2020)在《拓展性学习视角下教师成长的叙事探究 ——基于“中—加跨文化互惠学习项目”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也为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会。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跨文化合作的新趋势,并在其中获得成长,成为了研究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针对教师发展的跨文化合作也在日益增长,各种项目层出不穷,教师出国学习屡见不鲜,但同时存在经济成本高昂、资源向高等院校倾斜等问题。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以更加成本低廉、便捷有效的方式实现不同文化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十分值得探索。在此背景下,中国-加拿大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互惠学习合作研究项目应运而生,上海闵竹小学与多伦多森瑞学校(均为化名)结对成为姊妹校,自2013年开展了为期七年的互惠合作。两校参与教师结为姊妹教师,以日常生活为主要载体进行互惠学习,成果颇丰。本研究以此互惠学习项目为背景,在叙事探究方法论的指导下,采用拓展性学习的理论视角,以一次国际会议为关键事件,以上海闵竹小学与多伦多森瑞学校参与跨文化互惠学习项目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跨文化互惠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姊妹教师在跨文化互惠学习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分支问题是:1.姊妹教师如何叙说和展示自己的收获?2.姊妹教师是如何进行反思的?3.教师如何回应各种声音提出的挑战?4.她们对中加教育的理解是什么?5.如何从个体角度和集体角度理解和分析姊妹教师的成长?作者不仅作为研究者而且是项目助理,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本研究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在文献综述中阐述了跨文化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第二章介绍了叙事探究的研究方法论,拓展性学习的理论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伦理说明。在研究思路中绘制了本研究的框架并阐述了研究方法。第三章的内容包括本研究的重要背景,即中国的闵竹小学和加拿大的森瑞学校,研究对象所处的关系和研究对象。在叙事探究方法论的指导下,第四章讲述了作为关键事件的“最后一次”国际会议的“故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姊妹教师参与会议的经历,详细地描绘了会议的前中后的安排与行程,展现了姊妹教师以论文为载体的自我反思,她们如何应对不同声音提出的挑战,合作教学的实践与讨论和会议后的进一步合作,以此回应本研究提出的前四个分支问题。第五章是跨文化互惠学习中教师成长的分析,也是对第五个分支问题的回应。最后一章则是余论,对互惠学习项目中的困难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促进教师成长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涵盖两个部分。1.从个体角度来看,跨文化互惠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包括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对个人成长两方面的影响。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碰撞促进了教师意识层面的发展,对两国教育异同的认识促进了知识层面的进步,东西方教学实践的融合则体现了实践层面的提升。在教师个人成长方面,跨文化互惠学习则促进了参与教师跨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跨文化友谊的建立。2.集体层面的教师成长分析则借助了拓展性学习理论。以拓展性学习理论为视角,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集体学习的过程。闵竹小学与森瑞学校分别以学校为单位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系统,并通过跨文化互惠学习构成了活动系统网络。研究发现,学习的主体是闵竹小学的跨文化学习活动系统中的教师、森瑞学校的跨文化学习活动系统中的教师,以及两校的活动系统本身。“跨文化”的矛盾是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学习的内容是两校如何构建各自的跨文化学习活动系统与共享的网络,以及如何拓展两校活动系统网络中的共享客体。学习的过程则是由抽象到具体,姊妹教师通过一个又一个以拓展周期为形式的实践,将“通过跨文化互惠学习实现教师成长”这一共享客体的内涵不断拓展,其中伴随着多重声音的彼此交织、文化边界的相互跨越,最终实现集体跨越最近发展区。

许可[8](2019)在《琉球王国赴华留学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琉球地处朝鲜半岛、东南亚以及中国和日本所在的东亚交汇之地,自公元1372年向明王朝奉表入贡后,琉球即成为中华帝国主导的东亚朝贡体系中的一员。在中琉封贡关系存续的五百年间,尽管两国关系曾先后遭遇日本、西方势力的冲击,但琉球始终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自汉唐盛世以来,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就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东亚各国几乎都被纳入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内,琉球也不例外。明、清两代,琉球曾大量派遣留学生赴华学习,不论是入学南、北国子监的官生或是于民间延师受业的“勤学”,从琉球方面的申请、派遣、渡华、请归,到明清政府的接收、教育或福建地方的安置、培养,凡此种种,无不置于中琉之间的册封——朝贡体制之下。在华接受教育的琉球留学生学成后归国报效,官居要职者亦不在少数,或办理入贡、辅佐政事,或传授汉学、兴办教育,或推广技术、发展经济。在琉球从“商贾不通”、“俗无文字”之国一跃成为“万国津梁”、“守礼之邦”的历史进程中,留学生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强化中琉两国间的宗藩关系,增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两国民众的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沟通东亚诸国之间的交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琉球王国时期的琉球赴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琉宗藩关系发展以及东亚国际秩序变迁的视域下,主要从琉球留学生派遣制度的成因与嬗变、明清政府对其接待政策与培养模式的完善、琉球官生与勤学在华学习与生活的面貌、留学生为琉球社会变革与进步做出的贡献、留学生在琉球与中国以及东亚各国之间的交往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考察。事实上,琉球留学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离不开中方的重视关切和悉心栽培,因此本文也将进一步探讨传统“华夷”观框架下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藩留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政策,从而揭示明清政府如何通过官办与民间两种教育模式,以琉球留学生为载体,使中华文明得以远播东亚。

韩艺宽[9](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指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聂选华[10](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二、信息与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见闻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与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见闻录(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中华政治学会与《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概览
    第一节 中华政治学会的建立
        一、中华政治学会的创建背景
        二、中华政治学会的正式建立
    第二节 中华政治学会组织架构及活动开展
        一、中华政治学会组织架构和章程
        二、中华政治学会会员分析
        三、中华政治学会日常活动开展
        四、中华政治学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述要
        一、《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的编辑及作者群体
        二、《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刊载主要内容
        三、《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的定位与价值
    小结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对一战前后国际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法政学人关于参战问题的论辩
    第二节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
        一、山东问题的缘起
        二、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
        三、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的外交成果
        四、和会谈判背后的法理讨论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与国际联盟的诞生
        一、威尔逊与“威尔逊主义”
        二、学界对国际联盟的研究热潮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所见修约问题的评论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修约问题的背景
    第二节 关于领事裁判权和治外法权的讨论
        一、关于取消领事裁判权的讨论
        二、取消会审公廨问题
    第三节 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努力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外交及法律变革的动力
    第一节 外交体制和理念的近代转变
        一、外交机构的近代化改革
        二、近代外交史研究的起步
        三、近代外交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近代国际法理念的接受和传播
        一、国际法理论的相关介绍
        二、关于国际公法史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司法改革的推进
    第四节 对近代外交和法律改革的反思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法政学人的学养与外交实践
    第一节 民国法政学人的学养
    第二节 民国法政学人的职业选择
        一、投身外交事业的法政学人
        二、民国法政学人在教育界的贡献
    第三节 民国法政学人的外交实践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史料部分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从历史形象到文化形象——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的历史与理论溯源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英雄之路
    第二节 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两个面向
        一、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积极因素
        二、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争议因素
    第三节 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理论溯源
        一、历史文本与文化文本——一个新历史主义的视角
        二、作为文化符号的成吉思汗——文化符号学的启示
        三、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他者”
        四、英雄的神性与人性——成吉思汗形象及文学体裁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第一节 史诗、史传与长篇小说——蒙古叙事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蒙古民族的叙事史诗——《蒙古秘史》
        二、史传文学的典范——17、18 世纪蒙古历史文学作品
        三、蒙古叙事的集大成者——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
    第二节 “异国形象”的变迁——国外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西方作品中的“东方想象”——20 世纪以前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
        二、形象学的“憎恶”模式——瓦西里·扬的《成吉思汗》
        三、英雄的心灵成长史——井上靖的《苍狼》
    第三节 从“宏大叙事”到多元叙事——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宏大叙事”与完美形象——20 世纪80-90 年代初小说中的成吉思汗
        二、“微观叙事”与多元视角——包丽英的《成吉思汗》
        三、多声部叙事与生态书写——听冉平讲《蒙古往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第一节 国外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新历史”纪录片——BBC纪录片《成吉思汗》
        二、跨文化碰撞中的英雄成长史——《蒙古王》中的成吉思汗
    第二节 国内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作为“他者”的母亲与成吉思汗的成长之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成吉思汗形象的全景呈现——电视剧《成吉思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祭祀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第一节 成吉思汗陵祭祀
        一、英雄的陨落
        二、成吉思汗陵祭祀的历史与现在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一、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二、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附录 ——对约翰·曼的访谈
    英文原文
    汉语译文
致谢

(3)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序章
    第一节 问题意识
        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发生质变
        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热潮
        三、日本人游记是研究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好材料
    第二节 本论文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三、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不足
    第四节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先行研究
    第一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及统计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统计分析及案例选择
    小结
第四章 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0-1867年)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
        一、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整体情况
        二、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特点
        三、“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代表性问题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以“千岁丸”一行的中国游记为中心
        一、旅行目的、各部游记的重心和特点
        二、完整的个案: 以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为例
        三、各游记共同的关注点: 以对难民和孔庙的看法为例
        四、小结: 中国认识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第五章 明治前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8-1894年)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个案一: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
        一、小栗栖香顶的第一次中国旅行和《北京纪事》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认识
        三、对中国的认识
        四、小栗栖香顶的特别关注点: 宗教
        五、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对中国人的多面观察
    第三节 个案二: 宗方小太郎与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一、宗方小太郎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中的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和朝鲜人
        三、对中国的认识
        四、宗方小太郎的特别关注点: 中国地势和兵力
        五、小结: 中国作为日本“相机而动”的对象国
第六章 明治后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95-1912年)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个案一: 内藤湖南和《燕山楚水》
        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二、《燕山楚水》的概况
        三、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
        四、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一: 名胜古迹
        五、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二: 以笔谈了解中国时局
        六、内藤湖南认识中国的方法: 比较与局部代替整体法
    第三节 个案二: 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
        一、1906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满韩修学旅行
        二、游记《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概况
        三、《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对中国人的认识
        四、《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中国认识
        五、《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特别关注点: 旧战场和新经营
        六、评价中国东北的方式: 与日本作比较
        七、小结: 落后的中国、胜利者日本、新经营者日本
第七章 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探讨
    第一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
        一、五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对比
        二、中国认识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的原因初探
        一、看中国的视角: 俯视的视角
        二、信息源的变化
        三、笔谈作用的转变
        四、中国认识的二元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6)农村人居环境的多中心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W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多中心治理方面的研究
        (二)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
        (三)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 多中心
        (二) 农村人居环境
    二、理论基础
        (一) 多中心治理理论
        (二) 公共物品理论
        (三)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章 W县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的调研概述与分析
    一、W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情况介绍
        (一) W县的区域概况
        (二) W县作为案例的代表性分析
        (三) W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二、W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发展脉络
        (一) 单中心治理模式的实践
        (二) 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型
        (三) 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初探
    三、W县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初步探索的成效
        (一) 政府治理理念有所转变
        (二) 市场参与项目逐渐增多
        (三) 自主治理氛围开始形成
第三章 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的问题与成因
    一、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
        (二) 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程度低
        (三) 社会主体参与治理不深入
        (四) 多元主体治理协同性不足
    二、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行政规则体系不健全,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
        (二) 企业经济人倾向明显,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低
        (三) 社会自治能力不强,环境治理参与动力不足
        (四) 主体利益存在失衡,综合治理价值导向不足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 韩国的新村运动
        (二) 欧盟的乡村社区建设
        (三) 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
        (四) 苏州市“康居特色村”建设
    二、国内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启示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三)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四)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第五章 农村人居环境多中心治理的对策研究
    一、健全行政体系,坚持政府有限主导
        (一)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监督考核
    二、完善参与机制,倡导市场积极介入
        (一) 搭建信息平台,增加企业参与的社会资本
        (二) 加强政企互动,培育市场主体的公共精神
    三、健全社会网络,引导社会精准参与
        (一) 加强组织引导,打造长效环境治理机制
        (二) 强化自治能力,动员居民发挥主体作用
    四、倡导主体平等,构建多元协作机制
        (一) 厘清多元利益关系,健全利益均衡机制
        (二) 建立治理委员会,完善对话合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拓展性学习视角下教师成长的叙事探究 ——基于“中—加跨文化互惠学习项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全球化时代教师的跨文化学习值得重视
        (二)“中国-加拿大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互惠学习项目”概况
        (三)个人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奠定了研究基础
        (四)第六届中加互惠学习年会提供了研究契机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跨文化互惠学习
        (二)教师成长
    四、文献综述
        (一)本土情境中的跨文化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二)异质文化中的跨文化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三)交替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互惠学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方法论、理论视角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论:叙事探究
    二、理论视角:拓展性学习理论
        (一)拓展性学习的理论根源
        (二)拓展性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
        (三)拓展性学习理论提供的分析视角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说明
第三章 姊妹校背景与研究对象
    一、姊妹校背景
        (一)上海闵竹小学
        (二)多伦多森瑞学校
    二、研究对象关系图谱
        (一)项目内外的其他声音
        (二)关系图谱小结
    三、研究对象
        (一)姊妹校科学组的教师
        (二)姊妹校班会组和语言组的教师
第四章 “最后一次”国际会议的多重叙事
    一、“最后一次”国际会议的前前后后
        (一)十个月的会前准备
        (二)十余天的加拿大之行
        (三)回国后的继续合作
        (四)作为“关键事件”的“最后一次”会议
    二、会议报告中教师们的自我反思
        (一)R老师的论文汇报
        (二)F老师与W老师合作的论文汇报
        (三)D老师的论文汇报
        (四)基于教学事件的教师自我反思探讨
    三、会议中应对不同声音提出的挑战
        (一)交流期间讨论的问题与迷思
        (二)和专家晚餐时的交流
        (三)跨文化互惠学习带来的理论思考
    四、会后姊妹校访问中的“合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F老师、D老师和W老师合作教学《我的学校》一课
        (二)对合作教学的多种阐释
    五、会后姊妹校访问中的集体反思与展望
    六、回国后的互惠学习
        (一)D老师的《我的学校》英语课
        (二)W老师的《我的学校》班会课
        (三)科学组的合作推进
第五章 跨文化互惠学习中的教师成长
    一、个体角度的教师成长分析
        (一)跨文化互惠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二)跨文化互惠学习对教师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集体层面的教师成长分析
        (一)谁在学习?
        (二)为什么学习?
        (三)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四)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第六章 余论
    一、对跨文化互惠学习中困难的反思
    二、促进教师在跨文化互惠学习中成长的建议
        (一)以教师反思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以支持性体系保障教师的合作
        (三)以活动系统网络驱动教师集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8)琉球王国赴华留学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与核心资料来源
第一章 明代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明代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建立
        一、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二、“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
        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官生派遣的肇始
    第二节 明代琉球官生的派遣
        一、洪武—永乐年间的官生派遣
        二、成化—万历年间的官生派遣
    第三节 明代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官生的出身背景
        二、官生的管理规定
        三、官生派遣中的特例
第二章 清代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恢复与完善
    第一节 清代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恢复
        一、清代中琉宗藩关系的恢复
        二、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官生派遣的重启
    第二节 清代琉球官生的派遣
        一、康熙—乾隆年间的官生派遣
        二、嘉庆—同治年间的官生派遣
    第三节 清代琉球官生派遣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官生的出身背景及官生派遣制度的改革
        二、官生赴华前的选拔与培养
        三、官生的管理规定
        四、官生归国后的遣使谢恩
第三章 琉球官生在国子监的学习与生活
    第一节 琉球官生的教育培养
        一、琉球官生的学风纪律
        二、琉球官生的学习内容
        三、琉球官生的中国教习
    第二节 琉球官生的生活待遇
        一、官生在监期间的生活优待
        二、官生归国前的赏赐与护送
        三、在华身故官生的丧葬抚恤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琉球勤学生
    第一节 琉球勤学生派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明代赴华的琉球勤学生
        二、清代琉球勤学生派遣制度的完善
        三、琉球勤学生的派遣特点
    第二节 琉球勤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一、勤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特点
        二、勤学生的福州先生
        三、客死异乡的勤学生
第五章 琉球赴华留学生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对琉球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参与国家政权建设
        二、弘扬儒家文教礼制
        三、促进文化艺术繁荣
        四、推动科技生产进步
    第二节 对琉球对外关系的贡献
        一、促进中琉两国官方与民间关系的发展
        二、协助东北亚海上漂风难民的救助与遣返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琉球赴华官生统计表
    附录二 :琉球赴华勤学生统计表
    附录三 :琉球留学生归国职务升迁一览表
    附录四 :17—19世纪赴华留学生参与琉球对外交往活动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四、信息与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见闻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法政学人的国际法视野 ——以《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为中心[D]. 张宁芳.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D]. 张慧儒. 吉林大学, 2021(02)
  • [3]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D]. 李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6]农村人居环境的多中心治理研究 ——以安徽省W县为例[D]. 何珍. 苏州大学, 2020(03)
  • [7]拓展性学习视角下教师成长的叙事探究 ——基于“中—加跨文化互惠学习项目”的研究[D]. 刘露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8]琉球王国赴华留学生研究[D]. 许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9]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信息资源共享是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关键——美国留学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