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

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

一、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宾[1](2017)在《非道路国三升级切换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关注,为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机的节能减排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发布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中国第三、四阶段排放法规,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全面正式进入非道路国三时代。因此,为了满足国三排放法规的要求,我们必须寻找经济可行的技术措施,这不仅是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是企业应对未来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本文将针对非道路车辆中的农业机械进行切换升级具体研究。首先对非道路柴油机国二升级国三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对国二和国三柴油机的区别进行了对比,介绍了电控柴油机的概念、电控柴油机和传统柴油机的控制区别、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主要功能及优点等。通过综合对比,确定了此次国三切换升级的技术路线。本文以东方红704型农业拖拉机为研究样机,在选定匹配的发动机之后,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其中包括:散热器的匹配计算,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并且对匹配的散热器和冷却风扇进行了校核计算。最后对冷却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完成了整机的方案布置。本文对切换升级后的东方红704样机进行了整机标定试验,通过标定使发动机和整机匹配后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为了对升级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验证,本文进行了整机的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中设计的东方红704样机能够满足拖拉机的要求。最后本文针对升级切换后的柴油机进行了排放试验研究,通过内部EGR率的选择以及喷油正时的优化试验,使柴油机的排放达到国三排放限值的要求,完成了此次非道路国二升级国三的切换。

胡兴奇[2](2015)在《基于道路循环的动力装置换挡特性标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开展了许多关于轮式车辆的道路循环试验以及典型道路循环工况构建方面的研究,然而,专门针对履带车辆设计的行驶循环试验并不是很多。随着现代履带车辆性能要求从仅重视动力性向动力性、经济性、驾驶操纵性等多元化性能要求的转变,迫切需要完善传统的履带车辆动力装置参数标定流程,开展基于道路循环的履带动力装置试验研究。另外,履带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参数在理论匹配计算后,需要大量的实车道路试验,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因驾驶员、环境等因素,使得试验结果很难具有重复性和可比性。因此,对动力装置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相关参数进行道路循环台架试验标定是非常必要的,对指导履带车辆整车标定试验和完善履带车辆动力装置标定流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履带车辆动力装置电控系统标定流程,以及对一些典型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然后对动力装置进行了匹配计算,同时计算得到动力装置动力性和经济性换挡规律,在基于HLA/RTI分布式协同仿真技术的联合仿真平台对其进行了优化,动力性032km/h加速时间减少1.68s,典型道路循环试验循环油耗减少10.88%。然后设计了司机助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司机助理系统由路谱加载模块和自动驾驶模块组成。司机助理模块根据道路循环的车速和坡度信息计算得到车辆实际所受阻力矩,传输给测功机,由测功机模拟车辆真实行驶状况;自动驾驶模块根据动力装置的实际车速与目标车速的差值进行PID运算自动成油门开度,传输给动力装置集成控制器,实现动力装置自动对典型道路循环目标车速的跟随。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LabVIEW程序开发的,主要采集发动机转矩、测功机转矩以及动力装置其他相关状态参数。最后开展了基于典型道路循环的台架试验,仿真优化的换挡规律相比于动力装置原始换挡规律循环油耗减少21.69%,同时车速跟随状况实际车速与目标车速差值在3km/h变化。综上,本文开展的动力装置电控系统标定流程梳理及典型环节研究对电控系统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循环的动力装置换挡特性研究更加贴合车辆的行驶实际,所研发的司机助理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效果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赵洁[3](2012)在《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电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论文针对实验室独立开发的某甲醇裂解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利用步进电机带动的功率阀控制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燃气流量从而替代原有的燃料供给系统,灵活的控制空燃比,实现良好的经济性。首先,研究了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相关理论,以此为指导根据实验室现有发动机台架测试系统中的发动机型号及测试系统的性能为依据,根据灵敏度、实验环境、测量对象的具体要求等条件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功率阀、以及驱动器等功率阀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元件的选型;完成了功率阀驱动电路的连接及电路板的焊接。其次,针对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具体情况实现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发动机启动阶段及特定工况时采用开环控制模式,控制器依据脉谱图对燃气供给量进行调整,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并获得特定工况下的最佳性能;当发动机工况变化较大时采用闭环控制模式,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氧传感器信号,利用PID控制调节反馈回来的偏差量,从而将空燃比精确控制在所需求的范围内;然后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编制了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保存、开闭环控制、PID控制等功能且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甲醇裂解气功率阀软件控制系统。最后,将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应用于实验室独立开发的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利用发动机台架测试系统对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进行调试与修正,完成了燃气阀节气门的标定及发动机脉谱图的标定,最终通过开闭环实验验证了标定数据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实现了甲醇裂解气发动机空燃比的精确控制。

谢异才[4](2011)在《基于Labview的柴油机电控单元快速控制原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内燃机工程领域,因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拥有更精准的控制能力,能够实现更好的燃烧,逐步地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同时,由于人们对车辆动力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要求不断提高,电控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电控单元数量不断增加。因而,ECU的开发周期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或车辆的上市时间。近些年,随着控制系统硬件的开放性增强,控制策略软件开发成为电控单元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在系统开发初期,通过快速原型平台将实际控制对象/外部环境连接到闭环控制回路中,快速修改和生成运行于实时硬件上的控制器模型,检验控制算法的性能。快速原型技术在电控系统中的应用,为复杂控制算法的研究与验证提供了一种具有更高置信度的系统仿真手段,实现开发与验证地同步进行,有效地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基于上述情况,文中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快速控制原型系统的现状,分析了快速控制原型系统的发展趋势;接下来详细研究了快速控制原型的应用对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的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三种典型的快速控制原型平台系统功能结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NI PXI实时处理器、可编程门控电路(FPGA)和图形化建模工具LabVIEW开发快速控制原型系统的方法,并进一步进行系统总体结构、层次结构划分和软件功能模块细化;最后,遵循通用化、模块化,可扩展的软件开发原则,采用LabVIEW软件对快速原型平台的关键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开发了平台的输入输出接口功能模块、通用的软件配置模块、输入输出特性监测模块和平台用户接口界面功能模块,采用NI MAX实现了硬件的集成配置、NI项目管理功能实现了对控制软件的集成管理,通过NI系统的部署功能实现了控制模型到实时处理器的下载功能。本文的研究是开发自主快速控制原型系统的前期工作,通过平台的有效运行,表明采用基于NI软硬件平台建立快速原型系统的开发方式,能够满足系统开发的需求,为后续电控系统控制策略的快速开发与验证奠定了基础。

徐杰[5](2011)在《发动机实时模型在ECU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机仿真在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ECU的开发设计流程普遍采用基于“V模式”开发平台,本文所研究的发动机实时模型就是V流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ECU硬件在回路仿真测试的组成部分。在对发动机的各种建模方法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比较后,同时考虑了ECU硬件在环仿真对于实时模型的性能要求,本文采用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发动机平均值模型作为建模的理论基础。并对排量为1.342升的汽油机建立了完整的发动机实时模型。本文首先建立了进气管空气动态模型,燃油蒸发和流动动态模型和动力输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冷却系统、排放系统也建立了初步的平均值模型,对于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等新技术在汽油机上的应用,本文也尝试性地建立了相关计算模型,使得整个发动机实时模型更加完整。同时,在模型架构和仿真运用上,本文创新性地将其分为模型结构体和数据结构体,使得模型物理意义更加清晰,确保了HIL系统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实时性和精确性。通过发动机稳态试验,对所建立的汽油机平均值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模型验证。系统离线仿真和在线仿真结果比对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汽油机实时模型合理可行,其实时性能够满足HIL在线仿真的要求,进气歧管压力、进气管空气质量流量、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等主要特性的仿真精度均在5%以内,并且在优化模型参数配置后可进一步提高仿真模型精度。

田硕[6](2008)在《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柴油机具备高扭矩、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因此柴油机成为解决汽车及工程机械能源问题最现实和最可靠的工具。然而依靠传统的机械控制喷油系统已无法满足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射正时完全按最佳工况运转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更容易实现。柴油机电控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快速的响应和灵活的控制算法,在改善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等方面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柴油机电控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柴油机领域的发展热点。为了取得良好的柴油机性能,保证柴油机的各项性能满足排放法规和性能稳定性,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开发过程中,需要用标定系统对电控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标定。本文在分析我校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电控单元(ECU)基础上,进行该电控单元标定系统的设计。采用基于MMB微型消息总线集成开发平台,并借助于LABVIEW软件以实现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无需人工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按设定的控制参数进行标定,寻求最优的控制参数,并且把最优的控制参数保存到ECU的相应内存里,缩短试验进程,降低劳动强度。在LABVIEW环境下,设计的人机交互的标定平台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方便。文中详细介绍了标定平台软件关键功能的实现方法。标定平台软件的使用大大减少标定工作量。

于镒隆[7](2009)在《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的测试技术与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的研发对整个车辆及动力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其研发过程是复杂的,研发中的测试过程是重要的。本文研究EMS开发过程中的测试技术,分析了EMS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EMS开发平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EMS常用配置的功能组成和器件组成,提出了EMS测试要求,建立了EMS开发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可对EMS常用配置的器件组成包括温度类传感器、压力类传感器、节气门位置类传感器、转速与角度位置类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控制器、螺线管类执行器、电机类执行器等进行测试。该测试平台可在实车环境下,也可在仿真环境下对EMS进气管理功能、燃油管理功能、点火管理功能、怠速管理功能、故障管理功能等进行测试。该测试平台的仿真测试环境由基于平均值模型的发动机实时模型和基于能量平衡的车辆实时模型相互衔接而成。发动机实时模型是采用修正的平均值模型,包括喷油脉宽与相位计算模型、燃油飞行模型、燃油雾化挥发模型,基于节气门开度、进气压力、进气空气流量的多种进气模型,缸内混合气空燃比计算模型,着火与爆震判断及爆震传感器信号仿真生成模型,排气氧计算及氧传感器信号仿真生成模型,燃烧功和功率生成模型等子模型;车辆实时模型是基于车辆动能守恒的模型,包括路面功计算模型,制动功计算模型,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计算模型。基于CG125发动机进行了虚拟发动机模型参数的确定,详细分析了单缸机转速波动和CAS仿真问题,进行了FAI实际的ECU测试实验,并给出了QJ125摩托车仿真运行的部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虚拟CG125发动机模型能达到EMS开发实时测试要求。应用本文虚拟发动机及其车辆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还可以确定出其它型号的车辆及发动机实时模型以用于其相应的EMS的开发测试。本文研究开发的EMS开发测试平台能够测试得到任意1~4缸机在各种工况(发动机温度、转速、负荷、蓄电池电压、大气温度、大气压力)下,实际的喷油相位、脉宽、点火相位等数据表,并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数据表的蓄电池电压、大气温度、大气压力的修正量,可以进行EMS控制策略研究和评估。

江兵[8](2006)在《电控LPG进气道液态喷射掺氢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发动机电喷技术及清洁能源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清洁的车用发动机燃料,它的应用受到各国的重视;氢作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能源,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也都致力于其内燃机燃用及双燃料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LPG发动机技术与氢发动机及其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LPG液态喷射实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电控LPG进气道液态喷射掺烧氢气的实验方案,建立了试验用LPG液态喷射掺氢燃烧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重点实验考察了在电控LPG进气道液态喷射基础上掺烧氢气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排放水平。 首先,实验室制备了氢气,搭建了制氢装置,进行了LPG发动机在线掺氢的尝试。做了LPG喷嘴和氢喷气阀的标定工作,结合电控喷嘴流量特性,根据等热值掺氢率的计算方式找出LPG和氢的脉宽关系,即采用了等热值替换的方式来改变燃料的掺氢率,为发动机变掺氢率控制奠定了基础。 其次,设计了合适的掺氢电控喷射系统,根据试验要求建立了试验控制系统的硬件,并编写了其控制软件。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发动机的参数如掺氢率、过量空气系数等多种因素对LPG发动机掺烧氢气的燃烧、排放及工作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并做了在掺烧氢气后,怠速下的转速稳定性试验以及小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试验。实验发现,合适的掺氢燃烧,发动机实现了更加平稳的运行,并且排放也得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肖琼[9](2006)在《汽油机电控喷油器测试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电控喷油器是汽油机电控喷射系统中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电控喷油器的性能是决定电控系统设计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燃油控制单元的精确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汽油机电控技术,也为了开发电控喷油器,就需要研究和开发能够评价和测试电控喷油器特性的装置和设备。 本文对喷油器喷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喷油器工作原理、驱动电路的电流特性和芯管组件升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电控喷油器的流量测试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设计并搭建了汽油机电控喷油器流量及喷雾特性测试台架。同时,完成了该测试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的设计和开发,可以控制或检测测试系统的状态。并且设计了一套简便易操作的测试软件,为试验提供了方便的操作环境。 以高阻型喷油器为研究对象,在整个流量范围内对其流量特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总结,得出了该喷油器流量特性中静态流量曲线,动态流量曲线和流量拟合曲线等一些重要参数。同时,比较了不同电压和油压对流量特性的影响,得到了部分修正曲线,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措施。通过试验也对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本系统通过空心锥角喷雾测试方法计算出电控喷油器的雾化角,同时对于喷雾的均匀性分布进行了相应的测量。 试验结果表明,本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准确地测试汽油机电控喷油器的重要特性参数;同时电控系统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系统的自动操作性。本测试系统的研究成功,为汽油机喷油器的实际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测试平台。

黄付强[10](2005)在《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控发动机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节能和环保是当今汽车工业的两大主题。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用作汽车发动机燃料,既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紧缺的压力,又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它的应用也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都致力于车用发动机燃用乙醇的研究。 本文以一台单缸,风冷,四冲程,0.25升排量的汽油机作为试验样机,对原汽油机供油系统进行了改造,设计建立了试验用气压式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控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实现了汽油和乙醇的混合比例在0~100%范围内连续可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掺醇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台架试验表明: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工况改变掺醇率,可以充分发挥乙醇燃料的特点,提高发动机功率,明显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最后本文对电控喷射灵活比例乙醇发动机性能试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道路国三升级切换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排放标准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三升级技术路线确定
    2.1 非道路国三柴油机排放的技术措施
        2.1.1 柴油机排放前处理技术
        2.1.2 柴油机排放缸内净化技术
        2.1.3 柴油机排放控制后处理技术
    2.2 国二与国三的区别
    2.3 电控柴油机的概念
        2.3.1 电控柴油机与传统柴油机的控制区别
        2.3.2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工作原理
        2.3.3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主要功能及优点
        2.3.4 电控实现的主要控制功能
    2.4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控制类别
        2.4.1 电控VE泵系统
        2.4.2 电控单体泵系统
        2.4.3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2.5 电控燃油系统比较选择及轮拖升级路线确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计算与优化
    3.1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计算
        3.1.1 散热器的匹配计算
        3.1.2 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
        3.1.3 散热器与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
    3.2 发动机冷却系统校核计算
    3.3 冷却系统结构优化
        3.3.1 运用合理设计空气流通系统以提高进风系数
        3.3.2 对护风罩及风扇伸入护风罩位置进行合理设计
        3.3.3 确定风扇中心与散热器芯部中心合理的相对位置
        3.3.4 确定风扇与散热器合理的相对位置
    3.4 整机方案布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机标定及热平衡试验
    4.1 发动机的标定试验
        4.1.1 所用试验设备
        4.1.2 标定系统的功能
        4.1.3 试验过程和方法
        4.1.4 实验数据分析
    4.2 整机热平衡试验
        4.2.1 标定转速PTO功率试验
        4.2.2 PTO最大输出转矩试验
        4.2.3 拖拉机热平衡试验判定依据
        4.2.4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柴油机排放试验研究
    5.1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5.2 开发目标和试验方案
        5.2.1 内部EGR方案
        5.2.2 喷油正时优化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道路循环的动力装置换挡特性标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动力装置电子控制技术发展
        1.1.1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
        1.1.2 自动变速器电控技术发展
        1.1.3 动力装置电子集成控制技术发展
    1.2 道路循环工况研究发展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第2章 动力装置电控系统标定流程及典型环节标定研究
    2.1 动力装置基础标定研究
        2.1.1 传感器标定
        2.1.2 离合器电磁阀标定
        2.1.3 液力变矩器标定
        2.1.4 燃油供给系统标定
    2.2 台架试验标定研究
        2.2.1 起动试验标定
        2.2.2 怠速试验标定
        2.2.3 发动机特性标定
        2.2.4 道路模拟试验标定
    2.3 整车试验标定研究
        2.3.1 驾驶性标定
        2.3.2 三高适应性标定
        2.3.3 高原整车起步试验标定案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力装置换挡规律制取与优化
    3.1 动力装置匹配计算
        3.1.1 系统匹配对象
        3.1.2 系统匹配计算
    3.2 动力装置换挡规律
        3.2.1 换挡规律的介绍
        3.2.2 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制取
        3.2.3 经济性换挡规律的制取
    3.3 液力变矩器解闭锁规律
        3.3.1 液力变矩器解闭锁规律的介绍
        3.3.2 液力变矩器动力性解闭锁规律的制取
        3.3.3 液力变矩器经济性解闭锁规律的制取
    3.4 动力装置动态模型
        3.4.1 柴油机模型
        3.4.2 传动系统模型
    3.5 动力装置离线仿真
        3.5.1 0~32km/h 加速试验离线仿真
        3.5.2 车辆典型道路循环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司机助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理论基础
        4.1.1 路谱加载模块
        4.1.2 自动驾驶模块
    4.2 硬件选型
        4.2.1 测功机转矩/转速采集
        4.2.2 路谱加载模块模拟输出
        4.2.3 自动驾驶模块模拟输出
    4.3 软件设计
        4.3.1 程序初始化模块
        4.3.2 目标数据的读取模块
        4.3.3 实际数据采集模块
        4.3.4 目标转矩的模拟输出模块
        4.3.5 油门开度的生成与模拟输出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力装置典型路面循环台架标定试验
    5.1 台架试验系统
        5.1.1 动力装置
        5.1.2 测功机
        5.1.3 恒温系统
        5.1.4 动力装置状态监控
        5.1.5 司机助理系统
        5.1.6 数据采集系统
    5.2 自动驾驶系统 PID 参数标定
    5.3 典型路面循环台架标定试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项目
致谢

(3)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电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研究的现状
        1.2.1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1 本文研究目标
        1.3.2 本文主要工作
2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电控系统总体方案
    2.1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实现目标
    2.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总述
    2.3 软件设计总述
        2.3.1 软件系统主导思想
        2.3.2 编程语言简介
        2.3.3 软件系统工作目标
    2.4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系统空燃比控制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系统下位机部分
    3.1 系统硬件设计总述
    3.2 数据采集模块介绍
        3.2.1 数据采集基础原理
        3.2.2 被测信号分类及特点
        3.2.3 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
        3.2.4 测量系统分类
        3.2.5 选择合适的测量系统
    3.3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3.3.1 数据采集卡的性能指标
        3.3.2 数据采集卡(DAQ 卡)的构成
        3.3.3 NI PCI-6010 数据采集卡介绍
    3.4 传感器原理及选型
        3.4.1 传感器的选择原则
        3.4.2 本设计传感器的选择
    3.5 步进电机功率阀概述
        3.5.1 步进电机基本原理
        3.5.2 步进电机的主要参数介绍
        3.5.3 本设计选用的的步进电机功率阀
        3.5.4 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3.5.5 步进电机的驱动基本原理
        3.5.6 功率阀驱动电路板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4.1 控制策略及原理总述
    4.2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电控系统空燃比控制模块
    4.3 开环控制
        4.3.1 开环控制基本原理
        4.3.2 脉谱图及其查表方法
    4.4 闭环控制
        4.4.1 闭环控制基本原理
        4.4.2 闭环控制示意图
        4.4.3 控制系统 PID 算法
        4.4.4 控制系统策略的实现以及参数的分析及调整
    4.5 本章小结
5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5.1 本设计的软件系统模块划分
    5.2 本设计各子程序程序设计
        5.2.1 系统初始化程序
        5.2.2 数据采集程序部分
        5.2.3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5.2.4 步进电机运行状态程序
        5.2.5 PID 控制模块
    5.3 系统软件的具体实现
        5.3.1. 初始化部分
        5.3.2 登录系统
        5.3.3. 通道参数配置
        5.3.4 实时数据显示
        5.3.5 功率阀控制前面板
        5.3.6 PID控制模块前面板
        5.3.7 报警记录前面板
    5.4 本章小结
6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控制试验及结果验证
    6.1 燃料供给系统方案设计
    6.2 实验设备
    6.3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空燃比计算
    6.4 甲醇裂解气发动机空燃比试验标定
        6.4.1 燃气阀、节气门的标定
        6.4.2 燃气阀的控制规律
        6.4.3 控制MAP图标定
    6.5 开环控制下的实验结果验证
    6.6 闭环控制的控制策略及结果验证
        6.6.1 稳态工况空燃比控制策略
        6.6.2 部分工况空燃比控制策略及结果验证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Labview的柴油机电控单元快速控制原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2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及开发平台总体分析
    2.1 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
        2.1.1 共轨系统工作原理
        2.1.2 电控单元软件系统分析
        2.1.3 电控系统硬件系统分析
    2.2 传统快速控制原型技术
        2.2.1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概念
        2.2.2 快速原型技术实现流程
        2.2.3 快速控制原型工作模式
    2.3 NI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及特点
        2.3.1 硬件平台优势
        2.3.2 软件平台优势
        2.3.3 NI系统的实时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快速控制原型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3.1 典型快速控制原型系统特点分析
    3.2 快速控制原型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3.2.1 平台硬件总体功能需求
        3.2.2 平台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3.2.3 开发环境的选择分析
    3.3 快速控制原型平台总体设计
        3.3.1 总体功能设计
        3.3.2 层次总体设计
        3.3.3 功能模块细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快速控制原型平台软件功能开发与测试
    4.1 功能模块开发设计思想
    4.2 平台接口功能模块开发
        4.2.1 接口功能硬件结构
        4.2.2 接口功能信号输入输出策略
        4.2.3 模拟量输入与输出处理模块
        4.2.4 数字信号输出
    4.3 使用NIMAX实现硬件系统的管理
    4.4 软件模块管理与配置
    4.5 软件参数配置器模块开发
    4.6 使用NI部署功能实现模型下载
    4.7 控制模型输入输出特性监测功能开发
    4.8 系统功能用户接口功能开发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发动机实时模型在ECU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技术在ECU开发中的应用与发展
    1.2 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发动机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的搭建
    2.1 发动机模型软件整体架构及需求分析
        2.1.1 模型结构体
        2.1.2 数据结构体
    2.2 进气管空气特性计算模型
        2.2.1 节气门处空气流量计算模型
        2.2.2 进气口空气流量计算模型
        2.2.3 进气压力计算模型
    2.3 燃油系统计算模型
        2.3.1 燃油蒸发与燃油流动计算模型
        2.3.2 油耗计算模型
        2.3.3 电子燃油泵计算模型
        2.3.4 燃油压力计算模型
        2.3.5 喷油器计算模型
    2.4 动力输出模型
    2.5 冷却系统计算模型
        2.5.1 发动机部分计算模型
        2.5.2 节温器计算模型
        2.5.3 散热器计算模型
        2.5.4 水泵计算模型
        2.5.5 空气通道内气体换热计算模型
        2.5.6 冷却风扇模型
    2.6 发动机排放模型
        2.6.1 碳氢化合物(HC)排放模型
        2.6.2 一氧化碳(CO)排放模型
    2.7 其他发动机附属机构的计算模型
        2.7.1 涡轮增压器计算模型
        2.7.2 可变气门正时执行机构模型
第3章 模型参数化配置
    3.1 台架试验系统介绍
    3.2 进气管空气动态特性模型参数辨识
    3.3 燃油动态特性模型参数辨识
        3.3.1 喷油器特性相关参数辨识
        3.3.2 进气道油膜模型参数辨识
    3.4 动力输出模型相关参数辨识
第4章 模型验证
    4.1 进气管空气动态模型验证
    4.2 进气管燃油动态特性模型验证
    4.3 动力输出模型验证
    4.4 HIL在线仿真测试
        4.4.1 基于PXI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系统架构
        4.4.2 HIL在线仿真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柴油机简介
    1.2 电控柴油机的发展现状
    1.3 柴油机标定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4 课题来源以及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标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2.1 控制策略概述
    2.2 总控制流程
        2.2.1 动力性需求
        2.2.2 指示扭矩的形成
        2.2.3 喷油量的形成
    2.3 具体控制方法
        2.3.1 喷油量 MAP
        2.3.2 喷油脉谱的数据组织
        2.3.3 柴油机供油MAP 和调速特性
        2.3.4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MAP 与喷油正时控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标定的总体设计
    3.1 标定系统的功能分析
    3.2 标定系统总体设计
        3.2.1 传统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的分析
        3.2.2 本文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标定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4.1 电控单元硬件部分
        4.1.1 ECU 的组成
        4.1.2 ECU 的主要功能及特征
    4.2 控制软件介绍
        4.2.1 MMB 软件介绍
        4.2.2 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4.2.3 MMB 编程步骤
    4.3 MMB 电喷控制器工作原理
    4.4 MMB 中系统的标定任务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用LABVIEW 设计电控柴油机标定平台
    5.1 LABVIEW 概述
        5.1.1 LABVIEW 简介以及优点
        5.1.2 LABVIEW 实际应用
        5.1.3 数据套接字(Datasocket)技术
    5.2 通过LABVIEW 对MAP 图显示优化
        5.2.1 MAP 图的显示
        5.2.2 数据的修改
        5.2.3 实现MAP 制作及存储
    5.3 通过LABVIEW 实现数据管理功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的测试技术与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符号说明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背景
        1.2.1 EMS 研发的重要性
        1.2.2 EMS 发展历史、现状与形式
        1.2.3 EMS 开发平台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3.1 从车辆电控产品开发流程来看
        1.3.2 从仿真测试的特点来看
    1.4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EMS 测试技术与平台设计要求
    2.1 概述
    2.2 EMS 功能组成及测试技术
        2.2.1 进气管理及测试技术要求
        2.2.1.1 电子节气门主动进气管理
        2.2.1.2 进气增压进气管理
        2.2.1.3 可变进气正时系统进气管理
        2.2.1.4 怠速进气管理
        2.2.2 燃油控制及测试要求
        2.2.3 点火控制及测试要求
        2.2.3.1 点火提前角控制及其测试
        2.2.3.2 爆震控制及其测试
        2.2.4 排放管理及测试要求
        2.2.4.1 废气再循环控制及其测试
        2.2.4.2 活性炭罐式燃油蒸发控制及其测试
        2.2.4.3 二次空气喷射控制及其测试
        2.2.4.4 三元催化转化装置控制及其测试
        2.2.5 故障管理及测试要求
    2.3 EMS 器件组成及其测试
        2.3.1 传感器及其在仿真测试中的要求
        2.3.1.1 温度类传感器
        2.3.1.2 压力类传感器
        2.3.1.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3.1.4 转速与转角位置传感器
        2.3.1.5 氧传感器
        2.3.1.6 爆震传感器
        2.3.2 执行器及其在仿真测试中的要求
        2.3.2.1 单螺线管类执行器
        2.3.2.2 直流电机执行器
        2.3.2.3 步进电机执行器
    2.4 发动机及车辆模拟
        2.4.1 发动机模拟
        2.4.2 车辆模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MS 开发测试平台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概述
    3.2 硬件结构系统设计
    3.3 测试通道设计
        3.3.1 ECU 输入通道
        3.3.2 ECU 输出通道
    3.4 开发平台外部接口
    3.5 开发平台内部布局
    3.6 开发测试平台电源设计
    3.7 MCU 功能管脚分配
        3.7.1 微控制器介绍
        3.7.2 微控制器MCU1 功能分配
        3.7.3 微控制器MCU2 功能分配
        3.7.4 微控制器MCU3 功能分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MS 开发测试平台软件规划
    4.1 软件规划概述
    4.2 启动过程描述
        4.2.1 启动流程
        4.2.2 PCB 启动初始化与器件模式设置过程
        4.2.2.1 EDS 初始化
        4.2.2.2 CAS 以及电位器初始化
        4.2.2.3 其它LED 检测与初始化
        4.2.2.4 LCD 初始化
        4.2.2.5 HOST PC 初始化
        4.2.2.6 器件工作模式设置
        4.2.3 MCB 启动初始化过程
        4.2.3.1 ECU 传感器通道初始化
        4.2.3.2 ECU 执行器通道初始化
        4.2.4 VVB 启动初始化过程
        4.2.5 各控制器通讯接口初始化过程
        4.2.6 设备自检过程
        4.2.6.1 频率信号传感器通道自检
        4.2.6.2 电位器类传感器通道自检
        4.2.6.3 单螺线管类执行器通道自检
        4.2.6.4 电机类执行器通道自检
    4.3 测试过程描述
        4.3.1 测试模式
        4.3.2 启动发动机
        4.3.2.1 发动机启动时MCB 运行过程
        4.3.2.2 发动机启动时PCB 运行过程
        4.3.2.3 发动机启动时VVB 运行过程
        4.3.3 发动机启动后测试过程
        4.3.3.1 MCB 运行测试程序的过程
        4.3.3.2 PCB 运行测试程序的过程
        4.3.3.3 VVB 运行测试程序的过程
    4.4 分析过程描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发动机及车辆模型研究
    5.1 模型概述
    5.2 建模理论与模型结构
        5.2.1 模型总体结构
        5.2.2 燃油计算模型
        5.2.2.1 喷油脉宽及喷油量计算
        5.2.2.2 进气管内燃油膜雾分配及油膜蒸发计算
        5.2.2.3 燃油飞行与截止计算
        5.2.3 进气计算模型
        5.2.3.1 MAP 为输入控制变量的进气模型
        5.2.3.2 AFM 为输入控制变量的进气模型
        5.2.3.3 TPS 为输入控制变量的进气模型
        5.2.4 空燃比计算模型
        5.2.5 着火与爆震判断模型
        5.2.5.1 失火判断
        5.2.5.2 爆震判断
        5.2.6 功和功率以及扭矩生成模型
        5.2.7 氧传感器信号生成模型
        5.2.8 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模型
        5.2.8.1 路面功计算
        5.2.8.2 制动功计算
        5.2.8.3 车速计算
        5.2.8.4 发动机转速计算
    5.3 判缸信号处理
        5.3.1 FAI 的EMS 判缸仿真问题的提出
        5.3.2 发动机运行动力学分析
        5.3.3 判缸信号仿真解决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EMS 开发测试平台应用研究
    6.1 平台应用概述
    6.2 模型参数确定及细节问题处理结果
        6.2.1 燃油类参数确定
        6.2.2 考虑燃油飞行截止计算进油结果
        6.2.3 进气类参数确定
        6.2.4 发动机参数确定
        6.2.5 车辆及道路参数确定
        6.2.6 考虑转速波动计算转速结果
    6.3 喷油点火数据测试
    6.4 虚拟发动机运行及 ECU 测试实验
        6.4.1 发动机启动及怠速工况测试
        6.4.2 空挡发动机运行测试
        6.4.3 车辆一挡运行测试
        6.4.4 车辆连续换挡运行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创新点概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车用发动机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附录B——开发测试平台处理信号列表
    附录C——以LCD 方式设置器件工作模式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电控LPG进气道液态喷射掺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前制约内燃机发展的几个问题
        1.1.1 能源问题
        1.1.2 环境问题
        1.1.3 排放法规问题
    1.2 汽车代用燃料等新型能源的研究
    1.3 液化石油气(LPG)与氢气的特点
    1.4 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研究概况
    1.5 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氢气
        1.5.1 氢内燃机历史
        1.5.2 氢气是安全的燃料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氢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研究概况
    2.1 氢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研究概况
        2.1.1 氢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2.1.2 氢内燃机研究概况
    2.2 氢的双燃料发动机研究概况
    2.3 氢气的来源等问题
        2.3.1 氢气的制取和储存
        2.3.2 实验室自制氢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动机掺氢系统方案研究及设计
    3.1 燃料供应系统研究概括
        3.1.1 供氢方式的方案选择和设计
        3.1.2 最终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3.2 燃料供应系统
    3.3 燃料供应系统的主要部件
    3.4 喷嘴流量特性研究
        3.4.1 喷嘴的标定及标定方法研究
        3.4.2 等热值喷射脉宽的确定
        3.4.3 自制氢掺烧系统的相关标定与计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控制系统设计
    4.1 喷射方案研究
        4.1.1 LPG喷射方案研究
        4.1.2 氢气喷射方案研究
    4.2 电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4.2.1 PC机
        4.2.2 多功能接口板
        4.2.3 各类传感器
        4.2.4 执行驱动部分
        4.2.5 测功机
    4.3 电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4.3.1 软件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4.3.2 电控软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架试验研究与分析
    5.1 台架测试系统
        5.1.1 发动机原机及其改造
        5.1.2 试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与测试设备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掺氢燃烧对怠速稳定性的影响
        5.2.2 掺氢燃烧对怠速和小负荷排放的影响
    5.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汽油机电控喷油器测试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1.2 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1.3 汽油机电控系统喷油性能的要求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喷油器特性及其工作原理
    2.1 喷油器的结构
    2.2 驱动电路形式
    2.3 喷油器工作特性
    2.4 喷油器动态过程分析
第3章 喷油器测试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机械部份的设计
    3.2 系统控制部份的设计
    3.3 测试系统软件开发
第4章 流量及喷雾特性试验和分析
    4.1 流量特性测试
    4.2 喷雾特性参数测试
    4.3 相关修正曲线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电控喷油器综合性能试验台实物图

(10)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控发动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汽车代用燃料概述
    1.3 乙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特点
        1.3.1 乙醇的理化性质
        1.3.2 乙醇的着火特性和燃烧特性
        1.3.3 乙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优缺点
    1.4 乙醇燃料的发展研究概况
        1.4.1 燃料乙醇工业发展概况
        1.4.2 汽油机掺烧乙醇的综合特点
    1.5 乙醇汽车的发展趋势: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喷技术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燃料供应系统方案研究及设计
    2.1 乙醇燃料供应系统概述
        2.1.1 化醇(油)器燃料供应系统
        2.1.2 乙醇-汽油分装混烧燃料供应系统
        2.1.3 电控喷射燃料供应系统
        2.1.4 其它燃料供应系统
    2.2 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控喷射燃料供应系统
        2.2.1 燃料供应系统设计
        2.2.2 燃料供应系统的主要部件
        2.2.3 燃料供应系统的移植性
    2.3 喷射特性研究
        2.3.1 电控汽油喷嘴的流量特性
        2.3.2 等热值喷射脉宽的确定
        2.3.3 不同掺醇率下喷油脉宽的调整
第三章 试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3.1 发动机主要控制策略
        3.1.1 发动机开环控制
        3.1.2 发动机闭环控制
        3.1.3 本课题采用的控制策略
    3.2 试验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2.1 试验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2.2 发动机控制模块
        3.2.3 电涡流测功机控制模块
        3.2.4 试验控制系统前向通道设计
        3.2.5 试验控制系统后向通道设计
    3.3 试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3.1 发动机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3.3.2 测功机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3.4 试验控制系统的抗干扰
        3.4.1 硬件抗干扰措施
        3.4.2 软件抗干扰措施
第四章 台架试验研究与分析
    4.1 发动机试验台架介绍
        4.1.1 发动机原机及其改造
        4.1.2 试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与测试设备
    4.2 试验发动机稳态工况的标定
        4.2.1 发动机标定概述
        4.2.2 怠速工况的标定
        4.2.3 起动工况的标定
        4.2.4 大负荷及外特性的标定
        4.2.5 部分负荷工况的标定
    4.3 掺醇率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4.4 掺醇率对怠速排放性的影响
    4.5 掺醇率对发动机经济性的影响
    4.6 掺醇率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5.1 课题总结
    5.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道路国三升级切换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D]. 张宾. 吉林大学, 2017(09)
  • [2]基于道路循环的动力装置换挡特性标定技术研究[D]. 胡兴奇.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3]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功率阀电控系统设计[D]. 赵洁. 中北大学, 2012(08)
  • [4]基于Labview的柴油机电控单元快速控制原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 谢异才.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5]发动机实时模型在ECU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的应用与研究[D]. 徐杰. 浙江大学, 2011(07)
  • [6]电控柴油机标定系统的研究[D]. 田硕.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4)
  • [7]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的测试技术与平台研究[D]. 于镒隆. 天津大学, 2009(12)
  • [8]电控LPG进气道液态喷射掺氢的实验研究[D]. 江兵. 浙江大学, 2006(12)
  • [9]汽油机电控喷油器测试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肖琼.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10]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控发动机性能研究[D]. 黄付强. 浙江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PCL-8181接口板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