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L系统中信道与回波脉冲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

ADSL系统中信道与回波脉冲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

一、ADSL系统信道与回波冲激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鹭[1](2014)在《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研发》文中认为双绞线通信系统因其较强的传输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并且易于部署,已成为目前宽带接入以及互联网连接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方案。在双绞线通信系统中,衰减和串扰是对系统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而其中衰减与线缆质量相关,一旦线缆部署完成,其衰减也就固定下来,因此串扰成为限制双绞线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最主要参数。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双绞线通信系统相关文献或论文,且已有许多成熟的双绞线方案标准,但现有技术大多将所有串扰当作噪声处理以提高系统传输能力。而串扰中的远端串扰(FEXT)具有对接收端有用的边信息,直接对其进行噪声抑制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硬件资源,而且会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如何利用远端串扰提高系统传输容量。另外,而目前电信工业联盟TIA/EIA等定义的CAT5e/6等双绞线在市场上已有大量部署,其传输速率尚有潜力可以挖掘。针对以上所述现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简单介绍了现有双绞线通信系统的原理及优势,并分析了双绞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及其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双绞线系统:数字用户线系统DSL及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连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其次,针对现有CAT5e/6等多对双绞线线缆最高只支持1Gbps传输速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双绞线自适应速率高速传输方案。该方案将FEXT当作有用信号,利用其边信息,从而将多对线缆信道联合视为一个MIMO系统进行联合处理;然后结合ADSL系统中使用的离散多音频(DMT)技术,并利用已有的比特功率分配算法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充分利用CAT5e/6双绞线信道。最后,通过安捷伦公司提供的设备测量多种CAT5e/6线缆参数,再根据测量结果和其他现有数据分析所提方案的系统容量,并与现有传输技术的系统容量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案的优势。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双绞线传输仿真平台的搭建。该仿真平台中利用真实的线缆数据搭建信道模块,同时结合MIMO和DMT等技术,完成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的开发。该仿真平台可以为在CAT5e/6传输10Gbps信号的硬件实现、性能评估等提供基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盖阿妮[2](2010)在《VDSL2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接入网已经成为通信网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它也是制约高速数字业务发展的瓶颈。VDSL2作为目前接入网中的首选技术,利用全世界最普遍的电话线来达到宽带应用所要求的速度而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改善VDSL2系统的传输性能。首先研究了VDSL2的发展概况、系统模型、工作流程等基本内容;其次研究了VDSL2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并对双绞线信道进行建模,分析了双绞线的相关噪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VDSL2通信系统的重要模块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利用MATLAB软件对时域均衡和循环前缀分别予以仿真,仿真结果凸显了时域均衡和循环前缀的重要作用。针对DMT调制技术,本论文研究了Fischer比特分配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VDSL2有线通信环路上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Chow算法有效的降低了误码率。

赫畅[3](2009)在《ADSL系统中时域均衡算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or Loop)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乃是当今对铜线电缆传输技术上最重大的一项改革和突破。在采用OFDM技术作为核心技术的ADSL系统中,循环前缀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消除信道多径干扰。但是,若循环前缀的长度小于信道的冲激响应长度,子信道的正交性将会破坏,从而导致严重的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接收端使用时域均衡器(Time-Domain Equalizer,TEQ)来缩短信道的冲击响应长度,以适应已设计好的循环前缀长度。在现有的时域均衡算法中,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算法和基于最大缩短信噪比(MSSNR)准则算法是最有效的两类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系统模型,接着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MMSE和MSSNR两种算法,并对MSSNR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适用于计算任意抽头数目的时域均衡器,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然后,本文将一种新的准则——TEQ的谱平稳性加入到时域均衡的设计中,提出基于MMSE准则和MSSNR准则的谱平稳的时域均衡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优于原有算法。最后,简要分析了现有的最大化信息速率的时域均衡算法,并对其中性能较优的最小化符号间干扰(MinISI)算法进行改进,将比特分配与时域均衡器的设计联合起来,从而使信息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

周波[4](2007)在《被覆线宽带接入系统中信道均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多载波调制技术已经成为实际应用中的一种数字调制技术。离散多音调制(DMT)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有线通信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均衡技术是多载波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在DMT调制技术中,均衡分为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两部分。频域均衡器用来调整每个子信道的增益,而时域均衡器用来消除符号间干扰,在接收端串接一个时域均衡器,使信道冲激响应的持续时间不大于循环前缀的持续时间,这样符号间干扰就会被循环前缀完全吸收。由于时域均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DMT调制系统的性能,因此时域均衡的研究是DMT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研制能在野战网被覆线上传输的DSL宽带接入设备。被覆线是一种铜钢混扭的新型双绞线,用被覆线来组建野战网,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机动灵活、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能够承担高寒山地野战指挥的任务。本文研究了现有的时域均衡算法,并结合信道冲激响应缩短算法分析验证了DMT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了DMT调制的关键技术:信道划分、比特加载、信道辨识和信道缩短等。在静态的情况下对DMT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实现,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循环前缀及时域均衡在DMT系统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在DMT信道中,时域均衡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在比较了几种传统的时域均衡器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时域均衡器的较优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可大幅度降低计算量,而对性能影响不大。本文对所给出的均衡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实现,并给出了性能曲线。

张静飞[5](2006)在《ADSL均衡技术研究与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遍应用,使宽带化成为接入网的发展趋势。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是目前利用现有接入网(双绞线)进行宽带传输的最佳方式。 ADSL作为一种速率非对称的铜线接入网技术,它利用数字编码技术从现有铜质电话线上获取较大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又不干扰在同一条线上进行的常规话音业务。之所以称为非对称是因为该技术将大部分带宽用来是用户从网上下载信息,而只使用一小部分来接受用户上传的信息,这样就出现了一种非对称的传输模式。采用这样的传输技术不但适用于用户在访问Internet和视频点播时大量的高速数据获取,也可以大大减小近端串扰(NEXT)。 DMT调制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有线通信接入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ADSL/VDSL。DMT调制是把可用带宽分成n个独立的、等宽的子信道,根据信道的性能(如信噪比、衰减等)即传送数据的能力把输入数据自适应的分配到每一个子信道上。在1到n个子信道中,DMT采用不同星座点数的QAM调制,星座图编码器的输出仍将是余弦和正弦波幅度,但每个星座图编码器使用不同的正弦余弦频率。所有的正弦、余弦波叠加在一起通过信道传送出去。 均衡技术是多载波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在DMT调制技术中,均衡分为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两部分。频域均衡器是用来调整每个子信道增益的,而对符号间干扰的消除是通过时域均衡器完成的。在接收端串接一个时域均衡器,使信道冲激响应的持续时间不大于循环前缀的持续时间,这样符号间干扰就被循环前缀完全吸收。由于时域均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DMT调制系统的性能,因此时域均衡的研究是DMT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论文以ADSL-DMT为研究对象,结合G.992.1国际标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ADSL收发器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时域均衡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底层信号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和分析。本论文的主体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前言,阐述了课题提出的技术背景。

柳叶彬[6](2005)在《ADSL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通信产业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视频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点播等宽带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所谓宽带接入对家庭用户而言是指传输速率超过2Mb/s(比目前拨号上网快几十到几千倍),24小时在线的网络连接。目前可以采用的宽带接入方式大致包括光纤接入、铜线接入和无线接入。显然,现有的广泛使用的铜线网络是多年来不断注入资金、不断升级改造的成果,因而充分发掘普通电缆的传输潜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其传输高速信号,将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随着通信技术的突破和光纤干线的铺设,骨干网(包括长途网和中继网)已基本实现了高速宽带化。而接入网作为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能否打破其模拟、低速的“瓶颈”限制就成为通信网络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目前存在的多种接入技术入手,在第一章单独就铜线接入技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第二章对数字用户环路(DSL)技术中的HDSL、ADSL、VDSL技术作了重点介绍;同时对ADSL与HFC作为现行两大主流接入技术进行了比较。作为铜线宽带接入的重点技术ADSL,本文就其调制技术QAM、CAP、DMT作了详细研究。同时重点讨论了ITU-T推荐的标准调制技术DMT,最后阐述了DMT的时域均衡算法并对ADSL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赵众志[7](2005)在《ADSL-DMT系统时域均衡器算法及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接入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DSL)调制技术由于低成本和高速率且能充分利用现有铜缆资源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是目前利用双绞线进行宽带传输的最佳方式。ADSL 的提出和实现,不仅拓展了双绞线宽带传输能力,而且对于完成用户线向光纤到路边(FTTC)过渡,最终实现光纤到户(FTTH)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引言部分和第一章着重介绍了ADSL 技术和其核心技术—离散多音频调制(Discrete Multitone —DMT)。第二章概要介绍了DMT 系统的时域均衡算法。ADSL 系统采用时域均衡与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 —CP) 相结合来消除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和信道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时域均衡器(Time-domain Equalizer —TEQ)主要是用于截短信道记忆长度,这样由于使用CP导致的数据速率损耗就被减少了。本文在第三章侧重研究了一种MMSE与LMS 相结合的基于ADSL 的DMT 系统中的时域均衡算法,并做了计算机仿真实验。本文的第四章从结构上提出一种双路(dual-path)TEQ。因为单路TEQ 用于最优化所有子信道,它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方法来解决在每个子信道上被支持的比特数量被最优化的问题;加入的另一路TEQ,偏向于选择某些子信道来增加传输吞吐量。仿真表明这种方法的执行复杂度比其它带宽分割均衡法低。第五章通过结果分析,给出了结论。

童瑞君[8](2005)在《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G.DMT 和无分离器的G.Lite 标准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和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DSL)都采用离散多音频(DMT)作为调制编码技术。由于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和抗多径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应用于很多领域。通信传输信道是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物理媒体,必然会引起ISI 干扰和其它噪声,在DMT 收发器中采用加循环前缀和时域均衡相结合方式消除信道符号间干扰。传统均衡器结构是单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FIR、FFT 多载波解调器和单抽头滤波器组的频域均衡器三部分的级连,目的是通过在接收端缩短信道冲激响应长度进而减少ISI。传统TEQ 设计方法,如最小均方误差(MMSE)、最大缩短信噪比(MSSNR)和最大几何信噪比(MGSNR)都是最大化目标函数,但并不是直接最优化比特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应用于ADSL 的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传统TEQ 设计算法和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最大信道容量的DMT 系统均衡器设计算法,进一步提出新的子信道SNR 模型。将均衡多载波信道分成等效信号、噪声和ISI 通路,并重新定义子信道的信噪比。利用此定义推出关于TEQ 抽头的信道容量非线性函数,进而提出基于此非线性函数的最优最大比特率(MBR)TEQ 算法,和次最优Min-ISI 算法。系统全面分析和阐述了三种TEQ 均衡器设计结构:(1)Single-Path,(2)Dual-Path,(3)Per-Tone。利用MATLAB 计算机仿真对不同算法的性能作了估计与评测。其仿真系统不仅比较了各种时域均衡方法,详细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为今后时域均衡设计算法、均衡器结构的选择和优化参数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在8载波服务区ADSL信道上的仿真结果证明: (1)最大信道容量MBR和Min-ISI方法相比传统均衡器设计算法MMSE,MSSNR和MGSNR得到更高的比特率。(2)次最优Min-ISI算法的可用比特率可以达到最优MBR算法的99%。(3) Per-Tone均衡器结构实现Nw抽头FEQ频域独立优化每个子信道,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LS和MMSE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Single-FIR TEQ设计,Per-Tone对提高信道容量有所改善。(4) Dual-Path均衡器结构在比特率和结构实现两方面得到很好的权衡。

宋耀莲[9](2005)在《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DMT调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多载波调制技术重新得到重视,并成为实际应用的一种数字调制技术。DMT调制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有线通信技术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ADSL/VDSL。 均衡技术是多载波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在DMT调制技术中,均衡分为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两部分。频域均衡器是用来调整每个子信道增益的,而对符号间干扰的消除是通过时域均衡器完成的,在接收端串接一个时域均衡器,使信道冲激响应的持续时间不大于循环前缀的持续时间,这样符号间干扰就被循环前缀完全吸收。由于时域均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DMT调制系统的性能,因此时域均衡的研究是DMT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现有的时域均衡算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信道冲激响应缩短算法分析验证DMT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文分析了DMT调制的关键技术,在静态的情况下对整个DMT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实现,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循环前缀及时域均衡在DMT系统中的作用。最后,通过与QAM通信系统性能的比较,来分析DMT通信系统的性能。

吴国伟[10](2002)在《DSL系统时域均衡算法研究及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数字用户线技术作为一种宽带接入技术,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巨大的双绞线铜缆网,保护了这一巨大投资,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推迟了敷设仍然较昂贵的光纤,并最大可能的满足了以Internet为代表宽带数据业务的带宽要求。DSL技术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因此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国外的研制竞争十分激烈,目前的标准草案主要规定了其性能、特性等指标,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往往秘而不宣,因此进行我们的独立研制开发就显得极为迫切。 目前DSL收发器的设计采用多芯片集成的方法,多芯片集成的方法成本偏高,使得DSL技术难于大规模推广。随着集成电路的深亚微米制造技术、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已进入片上系统时代。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片拥有自主产权的片上系统芯片,因此通过尝试设计DSL片上系统芯片,来掌握片上系统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是必要的。 本论文对DSL技术中的关键技术时域均衡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对于进行DSL系统时域均衡器设计及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概括起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其特点包括: 1.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指出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实际意义,总结了时域均衡算法和片上系统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详细介绍离散多音频调制原理,对MMSE信道缩短法和基于其他代价函数的时域均衡器设计方法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时域均衡器结构进行研究;仿真比较了各种时域均衡方法,为进行时域均衡器设计时均衡算法、均衡器结构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通信系统中的均衡技术一直是与整个系统性能密切相关的重要研究课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复杂度不能太高而又必须保证一定的性能是衡量均衡器好坏的标准,本 .文从降低时域均衡器计算复杂度和优化性能角度本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WSE时域均衡算法。通过先选择判决时延,再进行时域均衡器抽头系数求解的方法降低了时域均衡计算复杂度;对于均衡器抽头系数的求解使用了加权技术,通过对角矩阵变换,Z扩展,使用不同的能量约束条件对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这种约束有效的抑制了噪声增强,与常用删SE比较,该算法有更佳的均衡效果,算法性能得到了提高:论文还对数字化实现时域均衡算法中每一部分参数的精度、变量的动态范围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时域均衡的软硬件实现进行了设计。 4.DSL线路实际工作环境存在各种干扰,尤其当多用户时,串音干扰很严重,对于采用基于信道估计的时域均衡算法,如果使用对噪声敏感的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必然影响均衡效果,因此需要采用具有抗噪声,估计精度高 .的估计算法。针对多用户时,近端串音干扰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低秩Hankel近似的总体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的时域均衡算法,该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消除观测序列中的噪声干扰,很好解决了在DSL系统信道估计过程中串音噪声干扰问题:在信噪比较低情况下仍保持很好的估计性能;在高信噪比时能处理较短数据序列而获得较理想性能:具有数值稳定性好、估计精度高的特点。 5.在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中,重点放在系统仿真和嵌入软件设计。建立了收发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系统优化仿真来确定影响ADSL收发器性能的关键模块算法结构和优化参数选择:提出了优化算法性能的相应措施,所得结果对片上系统设计有指导意义;确定了收发器片上系统结构,对提供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芯片硬件系统正常运行的嵌入式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

二、ADSL系统信道与回波冲激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SL系统信道与回波冲激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1.3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双绞线通信系统及相关参数介绍
    2.1 双绞线通信系统介绍
        2.1.1 双绞线通信系统的原理
        2.1.2 双绞线通信系统的特点
        2.1.3 双绞线通信系统的重要参数
    2.2 常用的双绞线通信系统介绍
        2.2.1 数字用户线系统
        2.2.2 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连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IMO的双绞线自适应速率高速传输系统
    3.1 MIMO技术介绍
        3.1.1 MIMO概述
        3.1.2 分集与复用
    3.2 MIMO检测算法
        3.2.1 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
        3.2.2 线性检测算法
        3.2.3 干扰消除检测
    3.3 调制解调技术
        3.3.1 正交振幅调制(QAM)方案
        3.3.2 无载波振幅相位(CAP)调制方案
        3.3.3 离散多音频(DMT)调制方案
    3.4 基于MIMO的双绞线自适应速率高速传输系统
        3.4.1 基于MIMO的双绞线传输系统主要内容
        3.4.2 基于MIMO的双绞线传输系统具体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IMO的双绞线系统理论分析与仿真实现
    4.1 CAT5e/6 线缆性能参数测量与分析
        4.1.1 测量设备与材料
        4.1.2 测量原理
        4.1.3 测量过程
        4.1.4 测量结果查看与分析
    4.2 双绞线缆传输的容量分析模型
        4.2.1 传统双绞线传输系统容量分析
        4.2.2 基于MIMO的双绞线传输系统容量分析
        4.2.3 MIMO信道相关性分析
    4.3 仿真平台具体实现
        4.3.1 噪声抑制方案
        4.3.2 MIMO-DMT系统仿真模块的具体实现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VDSL2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VDSL2 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VDSL2 系统简介
    2.1 VDSL2 的参考模型
    2.2 VDSL2 的工作流程
    2.3 VDSL2 的频带规划
    2.4 VDSL2 的关键参数
第三章 VDSL2 的传输介质—铜双绞线的性能研究
    3.1 双绞线的规格
    3.2 铜双绞传输线的信道模型
        3.2.1 传输线的ABCD 矩阵模型
        3.2.2 传输线的RLCG 特性
    3.3 传输线的干扰分析
        3.3.1 背景噪声
        3.3.2 串音干扰
        3.3.3 PSD 模板与频谱兼容性问题
        3.3.4 无线电电磁干扰
        3.3.5 脉冲噪声
        3.3.6 POTS
第四章 VDSL2 的系统模型解析
    4.1 扰码
    4.2 前向纠错编码(FEC)
    4.3 交织
    4.4 调制
    4.5 循环前缀
    4.6 成形
    4.7 均衡技术
        4.7.1 时域均衡
        4.7.2 频域均衡
        4.7.3 仿真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VDSL2 关键技术—DMT 调制的研究
    5.1 QAM 编码
        5.1.1 QAM 原理
        5.1.2 星座编码
        5.1.3 QAM 错误概率
    5.2 信道划分
        5.2.1 模拟调制
        5.2.2 离散信道划分
    5.3 并行信道的比特加载
        5.3.1 比特加载算法
        5.3.2 定吞吐量—最小发射功率准则下的最佳比特分配算法
        5.3.3 系统容限自适应子信道分配方式
        5.3.4 Fischer 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ADSL系统中时域均衡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OFDM系统的简介
    1.2 ADSL技术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1.4 论文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OFDM系统的技术原理
    2.1 OFDM基本思想
    2.2 多载波调制和FFT
        2.2.1 多载波调制的原理
        2.2.2 多载波调制的DFT实现
    2.3 OFDM系统的组成
        2.3.1 OFDM系统模型
        2.3.2 循环前缀
    2.4 OFDM系统中的时域均衡技术
    2.5 多载波信道的比特速率计算
        2.5.1 信噪比间距
        2.5.2 比特速率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ADSL系统中谱平稳的时域均衡器设计
    3.1 引言
    3.2 基于MMSE准则的时域均衡算法
        3.2.1 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
        3.2.2 基于MMSE准则的谱平稳的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3.3 基于MSSNR准则的时域均衡算法
        3.3.1 传统的最大截短信噪比(MSSNR)算法
        3.3.2 对上述算法的改进
        3.3.3 基于MSSNR准则的谱平稳的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3.4 仿真与分析
        3.4.1 仿真环境
        3.4.2 基于MMSE准则的谱平稳的时域均衡算法的性能仿真
        3.4.3 基于MSSNR准则的传统算法与改进算法的性能比较
        3.4.4 基于MSSNR准则的谱平稳的时域均衡算法的性能仿真
第四章 最大化信息速率的时域均衡器设计
    4.1 一种等效的信道冲激响应划分方法
    4.2 最大化比特速率(MBR)算法
    4.3 最小化符号间干扰(MinISI)算法
    4.4 改进的MinISI算法
    4.5 仿真分析
        4.5.1 比较不同环路上的比特速率
        4.5.2 比特速率与均衡器抽头长度的关系
        4.5.3 比特速率与循环前缀长度的关系
第五章 总结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4)被覆线宽带接入系统中信道均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宽带接入网
        1.1.1 话带Modem
        1.1.2 Cable Modem
        1.1.3 综合业务数字网
        1.1.4 数字用户线路
    1.2 多载波调制技术
        1.2.1 多载波调制的发展及应用
        1.2.2 多载波调制的特点
        1.2.3 离散多音频调制
        1.2.4 DMT 中的信道均衡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离散多音频调制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信道划分
    2.3 信道容量和比特分配
    2.4 信道辨识
    2.5 信道缩短
    2.6 频域均衡
    2.7 比特互换
第三章 自适应技术在信道均衡中的应用
    3.1 自适应滤波的原理
    3.2 自适应技术的应用
        3.2.1 自适应抵消应用
        3.2.2 自适应信号增强
        3.2.3 系统逆滤波应用
        3.2.4 信道均衡应用
第四章 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4.1 时域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
        4.1.1 循环前缀
        4.1.2 具有符号间干扰的信道分析
        4.1.3 成组判决反馈
        4.1.4 时域均衡的作用
    4.2 时域均衡算法
        4.2.1 MMSE 均衡算法
        4.2.2 MGSNR 均衡算法
        4.2.3 最大缩短信噪比均衡算法
    4.3 MSSNR TEQ 的实时实现方法
        4.3.1 最优Δ值的估计方法
        4.3.2 两种分步求解法
第五章 仿真分析
    5.1 均衡前后的 MATLAB 仿真
    5.2 最优Δ值的比较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5)ADSL均衡技术研究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主要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ADSL系统关键技术及仿真
    2.1 ADSL系统结构
    2.2 ADSL多音频调制技术
        2.2.1 多载波调制的基本思想
        2.2.2 DMT调制解调系统
    2.3 DMT调制关键技术
        2.3.1 DMT子信道比特分配算法
        2.3.2 星座编码
        2.3.3 调制
    2.4 ADSL收发器工作原理及建模仿真
        2.4.1 信道模型的建立
        2.4.2 CRC编解码
        2.4.3 扰码与解扰
        2.4.4 RS编解码
        2.4.5 交织与解交织
        2.4.6 星座编码
    2.5 ADSL初始化过程
第三章 ADSL子信道均衡算法
    3.1 时域均衡技术原理
        3.1.1 循环前缀
        3.1.2 均衡器目的
        3.1.3 主要的时域均衡器性能参数
    3.2 时域MMSE准则均衡算法
    3.3 DMT子信道均衡算法
        3.3.1 子信道均衡算法的推导
        3.3.2 PTEQ-MMSE
        3.3.3 PTEQ-LS
    3.4 仿真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ADSL子音频均衡的自适应实现
    4.1 自适应滤波原理
        4.1.1 自适应滤波算法基本原理
        4.1.2 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4.1.3 最小二乘滤波
        4.1.4 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
        4.1.5 基于QR分解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4.2 子信道均衡初始化的自适应实现
        4.2.1 LMS算法
        4.2.2 RLS算法
        4.2.3 基于GIVENS变换的逆QR-RLS和LMS联合算法
    4.3 仿真分析
        4.3.1 计算复杂度
        4.3.2 性能分析
        4.3.3 训练序列的选取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ADSL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接入技术概述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接入技术的分类
    1.4 铜线接入
    1.5 光纤接入技术 FIT
    1.6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 HFC
    1.7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LMDS
    1.8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9 其他接入技术
第二章 铜线接入技术
    2.1 数字用户环路技术概述及分类
    2.2 高速率用户环路技术 HDSL
    2.3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 ADSL
    2.4 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技术 VDSL
    2.5 其他 DSL技术
    2.6 几种 DSL技术的比较
    2.7 xDSL的优点
    2.8 ADSL技术的传输损伤
    2.9 ADSL技术与其他接入技术的比较
第三章 ADSL调制技术
    3.1 正交幅度调制 QAM
    3.2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技术 CAP
    3.3 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 DMT
    3.4 几种调制方式的比较
第四章 DMT调制系统的时域均衡算法研究
    4.1 基于 DMT的时域均衡原理
    4.2 时域均衡算法分析
    4.3 一种基于 MMSE的 LMS时域均衡迭代算法
第五章 ADSL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5.1 ADSL技术的应用
    5.2 ADSL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ADSL-DMT系统时域均衡器算法及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ADSL 接入网概述
    1.1 接入网概念
    1.2 DSL 技术系列组成
    1.3 ADSL 概述
    1.4 ADSL 的用户线性能及工作环境
    1.5 ADSL 调制技术
第二章 DMT 系统及其时域均衡算法(TEQ)概述
    2.1 离散多音频调制(DMT)及关键技术
    2.2 基于DMT 的时域均衡原理
    2.3 时域均衡算法概述
第三章 一种基于 MMSE 的 LMS 时域均衡迭代算法
    3.1 LMS 算法的提出
    3.2 算法的原理
    3.3 算法具体步骤与流程图
    3.4 收敛条件与复杂度分析
    3.5 计算机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 ADSL 的 DMT 系统双路时域均衡器设计
    4.1 双路时域均衡器的引入
    4.2 多载波信道容量和比特率
    4.3 子信道SNR 模型
    4.4 最优最大比特率(MBR)时域均衡器
    4.5 双路时域均衡器的设计
    4.6 计算机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8)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宽带接入网技术
        1.1.1 话带调制解调器
        1.1.2 电缆调制解调器
        1.1.3 综合业务数字网调制解调器
        1.1.4 数字用户线路调制解调器
    1.2 多载波调制
        1.2.1 离散多音频调制
        1.2.2 离散多音频调制中的信道均衡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离散多音频调制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信道划分的问题
    2.3 比特加载的问题
        2.3.1 引言
        2.3.2 并行信道的性能分析
        2.3.3 注水算法
    2.4 信道辨识的问题
        2.4.1 增益估计和噪声谱估计
        2.4.2 训练序列
        2.4.3 SNR 计算
    2.5 信道缩短的问题
        2.5.1 循环前缀的影响
        2.5.2 时域均衡器
        2.5.3 时域均衡训练算法
    2.6 频域均衡的问题
3 传统时域均衡器算法设计
    3.1 最小均方误差
        3.1.1 单位归一化约束
        3.1.2 单位抽头约束
        3.1.3 单位能量约束
        3.1.4 性能分析
    3.2 最大几何信噪比
        3.2.1 MGSNR 算法表述
        3.2.2 性能分析
    3.3 最大缩短信噪比
        3.3.1 MSSNR 算法表述
        3.3.2 性能分析
4 最大信道容量TEQ 算法设计
    4.1 新的子信道SNR 模型
    4.2 最大比特率方法
    4.3 最小ISI 方法
        4.3.1 Min-ISI 算法表述
        4.3.2 改进方法
5 均衡器结构设计
    5.1 传统均衡器结构
    5.2 Per-Tone 均衡器结构
        5.2.1 滑动FFT 算法
        5.2.2 结构的改进
        5.2.3 均衡器初始化
        5.2.4 子信道组
    5.3 Dual-Path 均衡器结构
        5.3.1 新结构的提出
        5.3.2 算法设计
6 性能估计
    6.1 DMT 收发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6.1.1 标准载波服务区环路配置
        6.1.2 频带分配
    6.2 信道噪声
        6.2.1 串扰噪声
        6.2.2 脉冲噪声
        6.2.3 背景噪声
        6.2.4 回波效应
    6.3 MATLAB DMTTEQ 工具箱
        6.3.1 图形用户界面
        6.3.2 仿真参数
    6.4 仿真结果
        6.4.1 Single-Path 结构
        6.4.2 Dual-Path 结构
        6.4.3 Per-Tone 结构
    6.5 理论与实际比较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9)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DMT调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多载波调制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1.2 多载波调制的特点
    1.3 多载波关键技术和均衡方法
        1.3.1 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关键问题
        1.3.2 信道均衡问题
    1.4 论文各章节简介
第二章 ADSL调制技术
    2.1 QAM调制技术
        2.1.1 QAM调制的基本原理
    2.2 星座编码
        2.2.1 QAM错误概率与星座图的关系
        2.2.2 星座映射
        2.2.3 仿真
    2.3 CAP调制技术
    2.4 DMT调制技术
    2.5 总结
第三章 DMT调制及其关键技术
    3.1 信道划分
        3.1.1 基本概念
        3.1.2 离散多音信道划分
    3.2 信道容量和比特分配技术
    3.3 信道辨识
    3.4 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
第四章 DMT系统中的时域均衡算法
    4.1 时域均衡技术基本原理
        4.1.1 循环前缀
        4.1.2 具有ISI的信道的性能分析
        4.1.3 时域均衡的作用
    4.2 时域均衡算法
        4.2.1 MMSE均衡算法
        4.2.2 MGSNR均衡算法
        4.2.3 信道冲激响应缩短算法
第五章 DMT系统仿真结果
    5.1 DMT系统仿真结果
    5.2 DMT调制和 QAM调制的比较分析
    5.3 DMT系统性能分析
        5.3.1 循环前缀足够长时的 DMT系统性能分析
        5.3.2 循环前缀较短时的 DMT系统性能分析
        5.3.3 均衡后的多载波系统性能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课题今后发展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和参加的工作

(10)DSL系统时域均衡算法研究及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多载波调制
        1.1.2 数字用户环路的传输环境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应领域国内外研究的技术水平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时域均衡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离散多音频调制DMT
    2.3 最小均方误差时域均衡算法MMSE
    2.4 最大缩短信噪比时域均衡算法MSSNR
    2.5 最大几何信噪比时域均衡算法MGSNR
        2.5.1 多载波信道容量
        2.5.2 最大几何信噪比算法
    2.6 最大信道容量时域均衡算法MCC
    2.7 时域均衡器结构
    2.8 仿真结果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复杂度MMSE时域均衡算法
    3.1 引言
    3.2 判决时延优选方法
    3.3 信道加权MMSE时域均衡算法
    3.4 算法性能仿真
        3.4.1 仿真环境
        3.4.2 抽头数的优选确定
        3.4.3 循环前缀长度的优选确定
        3.4.4 算法性能仿真
    3.5 数字化实现时域均衡器有限字长考虑
    3.6 时域均衡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低秩Hankel近似TLS信道估计的时域均衡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信道估计的时域均衡的基本方法
    4.3 基于低秩Hankel近似TLS信道估计的时域均衡算法
        4.3.1 总体最小二乘算法TLS
        4.3.2 基于低秩Hankel近似的TLS
        4.3.3 DSL系统基于LHTLS信道估计的时域均衡
    4.4 计算机仿真实验及结果
    4.5 信道模型阶次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及系统优化仿真
    5.1 引言
    5.2 ADSL片上系统设计
        5.2.1 片上系统设计方法
        5.2.2 收发器功能要求及计算量分析
        5.2.3 收发器软硬件划分及片上系统结构设计
    5.3 收发器系统优化仿真
        5.3.1 系统仿真模型
        5.3.2 关键模块的优化仿真
        5.3.2.1 比特分配
        5.3.2.2 同步设计
        5.3.2.3 回波抵消
    5.4 芯片中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5.5 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实现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ADSL系统信道与回波冲激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研发[D]. 李鹭.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2]VDSL2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盖阿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3]ADSL系统中时域均衡算法的研究[D]. 赫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4)
  • [4]被覆线宽带接入系统中信道均衡的研究[D]. 周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4)
  • [5]ADSL均衡技术研究与仿真分析[D]. 张静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6]ADSL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和研究[D]. 柳叶彬. 长春理工大学, 2005(11)
  • [7]ADSL-DMT系统时域均衡器算法及结构研究[D]. 赵众志. 吉林大学, 2005(06)
  • [8]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的研究[D]. 童瑞君. 重庆大学, 2005(01)
  • [9]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DMT调制的研究[D]. 宋耀莲.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10]DSL系统时域均衡算法研究及ADSL收发器片上系统设计[D]. 吴国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ADSL系统中信道与回波脉冲响应联合缩短算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