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改革

聚焦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改革

一、聚焦人才培养 关注职教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雷艳玲,孙德伟[1](2022)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梳理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相关文献,基于"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和绩效考核的要求,围绕考核系数、核心指标、扣分项三个方面,从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创新性指标、满意度指标和扣分性指标等维度,构建类型特色和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提出推进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建议:指标体系设计坚持重视党建基础保障作用与突出职业教育核心办学指标相结合,指标内容选取坚持保持核心办学指标相对稳定与开展高质量发展动态调整相结合,考核实施坚持投入产出匹配与负面清单刚性约束相结合,考核结果应用坚持重视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与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相结合。

顾至欣,张骏,周春林[2](2022)在《信息技术驱动下旅游职教改革:逻辑基础、变革挑战与创新路径》文中提出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智慧旅游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旅游职教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类专业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信息技术发挥纽带作用的可行性构成了实践的逻辑基础。同时,面对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产业变革、转换专业改革动能、突破教学时空束缚、提升教育教学要求、加速产教融合发展、注重教学环境保障等方面的变革与挑战,研究在优化人才培养定位、树立科技赋能理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重塑双师素质标准、缔结产教融合纽带、打造旅游职教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路径探索,以期为旅游职教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袁泉,段七零,袁刚,陆学松[3](2021)在《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新型智库发展研究——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职新型智库的发展具有三个特征,即地方应用性、综合型及覆盖面广、半实体化的"平台+"模式。应将高职新型智库发展成为区域职教改革研究机构、地方发展研究与服务机构、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机构。高职新型智库可采取建立健全章程制度、选聘校内外精英人才、拓展经费筹集渠道、增强科研选题实用性、畅通成果报送渠道、突出智库专业优势、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发展路径。

李思玲,胡海建[4](2021)在《学习力视角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文中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层次的本科性、教育类型的职业性、教育面向的社会性等特征,如何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当下教育发展中需要回应的问题。以学习力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发现,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职业教育负面社会标签影响较大、升维培养效果有限、学习者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和清晰感不足、发展路径漂移和"校热企冷"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路径包括:在学习动力方面,全方位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在学习能力方面,实现从"精准对接"到"可持续发展";在学习毅力方面,开展基于教育目标理论的成果导向教育;在学习转化力方面,实现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化发展"等。

蒋萌[5](2021)在《新工业革命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新工业革命正以空前幅度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职业教育面临改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职教政策迫切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变革。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必须确立人本与科技协调、类型与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实施价值立教、目标强教、体制兴教、科技支教的新战略,拓展政策空间,再造政策范式,创新发展动能,走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发展之路。

周旺,贵颖祺[6](2021)在《职教改革多因素影响下的优质精品课程重塑》文中指出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核心,基于对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文件精神的解读与专题研修后的深思,从职教改革四大影响因素出发,阐述重塑中等职业教育省级优质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首先,解读中等职业教育省级优质精品课程要求,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及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维度上需达到的具体"优质"特性。其次,对比精品课程、优质精品课程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含义与特征,深思优质精品课程的本质与建设内涵。最终,分析课程思政的格局构建、内容梳理以及案例设计,巧融课程思政。分析德技并修、跨界育人的职业教育鲜明技能主线突出,聚焦产教融合。同时,契合三教改革、协同混合式教学,多方面体现精品课程的"优质"特性、"优质"本质与建设内涵,重塑德育为先、多元共建、动态优化及开放共享的深具时代特色的精品课程。

王胜男[7](2021)在《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师生满意度调查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年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产教融合”一词以政策文本形式提出,再到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并付之行动——选择多个城市、行企业进行试点建设。标志着产教融合得到了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层面的转变,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也将经历跨越式发展。产教融合政策符合新时代国家系统优化要求,是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产业转型对人才转型的要求。职业院校师生是职教改革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基本个体也是产教融合实施的具体操作主体,其行为结果直接影响着产教融合实施的最终效果。通过对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师生主体进行产教融合满意度进行调查,使产教融合主要受众获得感可测评,从受众视角衡量产教融合带来的效益,有助于掌握其动向与期盼,进而改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施工作,也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管、办、评”分离。鉴于此,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构建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指数模型,以此理论模型为指导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师生主体的产教融合满意度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职业院校师生满意度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政府、企业、教师、学生四维度提出云南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提升策略。首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和满意度评价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便厘清研究逻辑;再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顾客满意度指数理论结合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云南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提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动力要素,并指出生态、经济、教育与政策遵循矛盾统一性原则,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构建出本研究“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指数模型”:动力因素、各类政策是开展调查的前提,预期质量、感知质量、公平感知又决定了产教融合的总体满意度,由此选择正面或负面评价。其次,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对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的文本分析、师生访谈、师生问卷调查,基于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四个方面对该校师生展开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存在以下问题:(1)师生产教融合满意度呈阶梯式下降,总体满意度偏低;(2)顶层设计不合理,“闭门造车”现象明显;(3)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调,缺乏“全人教育”导向;(4)师资缺口大,制度设置不能保障主体利益;(5)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激励措施不充足。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职业院校师生主体产教融合满意度的原因进行探析:(1)教育本体价值的回归:职教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2)主体意识的觉醒:职业院校师生对公平发展的追求;(3)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偏差:不同责任主体信念冲突。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多角度提出职业院校师生双主体产教融合满意度提升策略:(1)完善地方政策,突出地方政府风向标作用;(2)促进产教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多元育人;(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职教改革提供不竭动力。

黄威威[8](2021)在《基于OBE理念的中职数字电路综合实训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文件的出台,对我国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行业、企业为顺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急需大量高素质的电子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该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阶段其毕业生在市场上较难找到满意的专业对口工作,出现学校人才供给滞后于企业需求的现状。究其原因,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与市场存在脱节,学生“学非所用”较为普遍,因此导致中职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无法体现自身应有优势。唯有改良中职学校课程内容设置,促进其与企业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才能有效解决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人力资源市场中技术技能型人才急缺的现状。现流行于高等工程教育的OBE理念,因其聚焦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可以达到的学习成果,并据此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对于只注重“教育投入”而不注重“教育产出”的传统教学而言,是一种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灵感与启发。因此,中职学校可以基于OBE理念,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再反推教学过程与活动,以确保中职学校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介于此,本研究以数字电路实训课程,这一培养中职电子技术类专业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重要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OBE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OBE理念的内涵、发展与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其次,通过问卷与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中职数字电路实训教学的现状以及电子电工类企业对中职电子技术类毕业生从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接着从调查结果中界定中职数字电路实训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再次,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将调查所得的预期学习成果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构建知识点衔接且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电路实训内容、选择“翻转课堂+引导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教学评价、形成具有持续更新功能的教学反思闭环系统。最后,通过教育实验法,以《组合逻辑电路综合实训》为案例,将基于OBE理念设计的实训教学新模式在中职学校进行了对比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实训教学新模式较传统模式而言,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训理论与实操掌握、工作责任意识、自我管理等能力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且新模式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与支持,因而基于OBE理念设计的中职数字电路综合实训教学新模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贾佳霖[9](2021)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教育方针,也意味着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与使命。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界定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基于职业教育底色,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以寓入劳动专题理论课、专业课、实习实训与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因素与环节为主线和亮色,培养高职学生立足专业与职业的科学劳动认知、积极劳动情感、坚定劳动意志、正确劳动行为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要求以及五育并举实施劳动教育的新时代教育方针要求等,为支撑上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界定的理论依据。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殊性体现在:一是将劳动教育上升到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层面来实施,并从教育方针层面评价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成效;二是具备职业教育的先天底色,能够在专业课以及专业课劳动实践等环节中完成劳动教育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略普通教育的特征,应补齐高职学生劳动认知、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的人文素质方面劳动教育的短板。三是它既融合于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模式之中,同时又以主要因素体现在高职院校管理、文化、运行、特色之中,体现出教育方针的贯通性。以新时代为时间界限,选取5所高职院校和3所本科院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认知、行为以及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等现状。调查发现,在向新时代转型的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如下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认知方面有待加强、行为利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劳动教育方式泛而不专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殊性”认识不全面;对上升到新时代教育方针的认识度不够;社会对“脑力”与“体力”劳动不对等视之的风气等。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围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及其“特殊性”,提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策略,即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是:从教育方针层面要求,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主体需求相结合等原则;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是:基于职业“底色”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坚持知行合一开展劳动专题理论教育,发挥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支撑功能,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张芳荣[10](2021)在《甘肃省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教改革背景下,甘肃省提出打造“技能甘肃”的指导思想,积极为新时代甘肃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英语的学习。多年来我国英语教育水平地域差异大,尤其在西部地区,高职英语课程实施不被重视,英语教学的低效时常被诟病。时代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与现实推进过程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其对课程的领悟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水平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影响。本研究以美国着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的课程分层理论为基础,聚焦于教师层面课程实施即教师领悟的课程与运作的课程。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取向,运用调查法,对甘肃省18所高职院校137名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形成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整体认识;运用半结构化访谈,对3所样本院校的9位教师进行访谈,同时对3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并收集相关文本资料,分析了高职英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确立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甘肃省高职教师课程实施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凸显存在偏差;教学内容处理采用一种消极取向的删减;教学策略的运用不灵活;教学评价的选择缺乏一定科学性。英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主要以公共英语为主,行业英语开设较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严重缺乏。影响因素方面对问卷数据的整体分析与差异性分析显示,教师对自身层面影响因素认同最高,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教师对影响因素程度无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资料的频次统计,最终确定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的强、一般以及弱三类13项影响因素,并对生源复杂、生源质量低;学校支持与保障不足,教师教学信念缺失以及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四个方面的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结果,研究者就高职英语课程实施提出三方面优化策略:一,明确课程方案指导性;二,发挥学校能动性:学校应实行“分”“合”并举的教学模式,推动“横”、“纵”联合的教师合作平台;三,提升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树立较强课程意识,建立多元教师知识体系,加强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

二、聚焦人才培养 关注职教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焦人才培养 关注职教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研究述评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一)设计理念
    (二)指标类型
    (三)指标内容及其权重
        1.突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政治性
        2.突出类型特色助推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系统性
        3.突出底线思维护航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的规范性
    (四)体系构建
三、推进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建议
    (一)指标体系设计坚持重视党建基础保障作用与突出职业教育核心办学指标相结合
    (二)指标内容选取坚持保持核心办学指标相对稳定与开展高质量发展动态调整相结合
    (三)考核实施坚持投入产出匹配与负面清单刚性约束相结合
    (四)考核结果应用坚持重视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与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相结合
四、结语

(2)信息技术驱动下旅游职教改革:逻辑基础、变革挑战与创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逻辑基础:产业创新与专业改革的多元需求
    1.信息技术时代下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2.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类专业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3.信息技术作为产业发展与专业改革纽带的可行性
二、变革挑战:时代变革与传统模式的多维碰撞
    1.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定位提出新挑战
    2.信息技术发展转换改革动能,对专业发展模式提出新挑战
    3.信息技术发展突破时空束缚,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新挑战
    4.信息技术发展提升教学要求,对师资队伍素养提出新挑战
    5.信息技术发展加速产教融合,对校企合作形式提出新挑战
    6.信息技术发展注重条件保障,对教学环境建设提出新挑战
三、创新路径:信息技术与旅游职教的深度融合
    1.优化人才培养新定位,注重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
    2.树立科技赋能新理念,促进传统旅游专业创新发展
    3.发挥信息技术新优势,契合旅游职教特点,协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4.重塑双师素质新标准,强化教师综合信息素养培育
    5.缔结产教融合新纽带,突出旅游科技服务与研发创新合作
    6.打造旅游职教新载体,构筑智慧景区与智慧校园一体化平台
四、结语

(3)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新型智库发展研究——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新型智库发展的必要性
    (一)突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需要
    (二)致力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三)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主要特征
    (一)地方应用性
    (二)综合型、覆盖面广
    (三)半实体化的“平台+”模式
三、高职新型智库的发展目标
    (一)成为区域职教改革研究机构
    (二)成为地方发展研究与服务机构
    (三)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机构
四、高职新型智库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健全章程制度,激发智库发展活力
    (二)选聘校内外精英人才,提升团队研究水平
    (三)拓展经费筹集渠道,健全配套机制
    (四)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科研选题实用性
    (五)坚持决策咨询导向,畅通成果报送渠道
    (六)依托学校特色,突出智库专业优势
    (七)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研究人员积极性
    (八)加强交流,提升智库的学术影响力
    (九)注重科普,提升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4)学习力视角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辨析
    (一)教育层次的本科性
    (二)教育类型的职业性
    (三)教育面向的社会性
二、以学习力视角探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一)衡量教育质量要回归“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心
    (二)判断人才培养成效需要教育接受方的在场视角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学习动力:职业教育的负面社会标签还未撕掉
    (二)学习能力:“会做”—“做好”—“知道怎样做更好”的升维培养
    (三)学习毅力:学习者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和清晰感不足
    (四)学习转化力:发展路径漂移和“校热企冷”普遍存在
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
    (一)学习动力:职业教育地位需全方位提升
    (二)学习能力:从“精准对接”到“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毅力:开展基于教育目标理论的成果导向教育
    (四)学习转化力: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化发展”

(5)新工业革命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业革命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的理念选择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价值观
    (二)树立科技支撑的政策平台观
    (三)践行类型教育的政策发展观
二、新工业革命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的内涵建构
    (一)政策价值立教战略与工具选配
        1. 明确政策价值立教的基本原则。
        2. 优化政策工具选配的合理布局。
    (二)政策目标强教战略与路径选择
        1. 确立政策目标强教的基本方略。
        2. 创建政策目标强教的路径选择。
    (三)政策体制兴教战略与依法治教
        1. 确立政策体制兴教的关键支点。
        2. 完善政策体制兴教的法治保障。
    (四)政策技术支教战略与文化建设
        1. 创造政策技术支教的必要条件。
        2. 形成政策文化支教的协调机制。
三、新工业革命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
    (一)以反思前瞻视野拓展政策空间
        1. 开展政策空间发展的历史反思。
        2. 探寻政策空间发展的内涵聚焦。
    (二)以改革创新思维创新政策范式
        1. 明晰政策发展的新范式与新特点。
        2. 厘清政策改革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三)以统筹协调方法提升政策动能
        1. 把握政策动能的变奏与趋势。
        2. 创新政策动能的观念与路径。

(6)职教改革多因素影响下的优质精品课程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读精品课程之中等职业教育省级优质精品课程要求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深思精品课程之优质精品课程
    1.精品课程。
    2.优质精品课程。
    3.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重塑精品课程之课程思政与产教融合
    1.巧融课程思政,德育为先
        (1)鲜明的课程思政格局构建。
        (2)清晰的课程思政内容梳理。
        (3)泰然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2.聚焦产教融合,多元共建
        (1)资源众筹,共建共享。
        (2)多元应用,强化实效。
    3.契合三教改革,动态优化。
    4.协同混合式教学,开放共享。
结束语

(7)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师生满意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基本研究概述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二章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院校
        二、产教融合
        三、满意度
        四、满意度评价
    第二节 职业院校师生产教融合满意度调查研究开展基础
        一、理论基础
        二、政策依据
        三、产教融合动力要素分析
        四、生态、经济、教育与政策的矛盾统一性
    第三节 本研究框架构建与阐述
        一、 理论支撑下的职教领域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构建
        二、 政策指导下的职教领域产教融合远近景结合
        三、 本研究框架构建阐述
第三章 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师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基本情况
        一、云南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总体情况
        二、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本情况
    第二节 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满意度现状
        一、产教融合满意度师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产教融合满意度师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影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原因探析
        一、教育本体价值的回归:职教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二、主体意识的觉醒:职业院校师生主体对公平发展的追求
        三、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偏差:不同责任主体信念冲突
第四章 云南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满意度提升策略
    第一节 完善地方政策体系,突出地方政府风向标作用
        一、建立责任分担机制
        二、完善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三、健全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第二节 促进产教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多元”育人
        一、构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
        二、重视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
        三、重视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
    第三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职教改革提供不竭动力
        一、重视师资管理制度建设
        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三、完善薪酬激励保障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师生访谈提纲
附录 B 调查问卷
    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管理人员卷)
    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一线教师卷)
附录 C 学生调查问卷
    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OBE理念的中职数字电路综合实训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OBE理念的启发与指导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状综述与发展分析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OBE理念
        (二)数字电路
        (三)实训
    二、理论基础阐释
        (一)教育目标理论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三)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四)混合式教学理论
第三章 实训教学现状及岗位能力需求调研与分析
    一、调研说明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设计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二)企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三、调研小结
第四章 基于OBE理念的中职数字电路综合实训教学设计
    一、参考教材分析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三、实训教学设计
        (一)实训教学目标确定
        (二)实训教学内容构建
        (三)实训教学方法选择
        (四)实训教学评价开展
        (五)实训教学反思改进
第五章 基于OBE理念的中职数字电路综合实训教学实践
    一、实践内容选择
    二、实践对象确定
    三、实践资源介绍
        (一)引导文
        (二)微课
        (三)资料包
        (四)在线学习软件
    四、实践过程说明
        (一)课前学习阶段
        (二)课中练习阶段
        (三)课后复习阶段
    五、实践结果分析
        (一)实训教学效果分析
        (二)学生学习感受分析
        (三)实践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数字电路实训课程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职数字电路实训课程教师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三 电工电子类企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中职电子技术类专业毕业生从业岗位能力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五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摸底卷》
    附录六 《二人抢答器》引导文
    附录七 《4 线—16 线译码器》引导文
    附录八 《三人投票表决器》引导文
    附录九 引导文中《工作情况检查表》部分内容的设计过程
    附录十 《二人抢答器》与《三人投票表决器》的教学设计
    附录十一 《数字电路综合实训终结考试卷》
    附录十二 基于OBE理念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查问卷
致谢

(9)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文献回顾的几点总结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及特殊性
    2.1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
        2.1.1 内涵界定
        2.1.2 内涵界定中的相关概念理解
    2.2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征
    2.3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殊性
3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必要性分析
    3.1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3.1.2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
    3.2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实需求
        3.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
        3.2.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内容
        3.2.3 促进职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4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方法
        4.2.1 问卷调查
        4.2.2 实地访谈
    4.3 调查结论
        4.3.1 取得的成绩
        4.3.2 存在的问题
        4.3.3 原因分析
        4.3.4 调查小结
5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5.1 实施原则
        5.1.1 从教育方针层面要求的原则
        5.1.2 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1.3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1.4 与学生主体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5.2 实施途径
        5.2.1 重视职业“底色”,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5.2.2 注重知行合一,开展劳动专题理论教育
        5.2.3 发挥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支撑功能
        5.2.4 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高职学生卷)
    附录Ⅱ 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本科学生卷)
    附录Ⅲ 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Ⅳ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致谢

(10)甘肃省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高职英语课程
        2.课程实施
    (二)关于课程实施相关研究
        1.国外课程实施相关研究
        2.国内课程实施相关研究
    (三)高职英语课程实施与教学相关研究
        1.高职英语课程方面研究
        2.高职英语教学方面研究
        3.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
三、理论基础
    (一)古德莱德课程分层理论
    (二)教学要素论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文本分析法
        4.课堂观察法
    (三)研究对象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
五、甘肃省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的现状
    (三)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偏差
        2 教学内容的处理存在消极取向删减
        3 教学策略的运用不灵活
        4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5.课程设置单一
        6.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六、甘肃省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
        2.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1.访谈资料的频次统计
        2.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程度
    (三)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
        1.生源复杂多样、生源质量低
        2.学校的重视度和保障度不足
        3.教师的教学信念缺失
        4.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七、甘肃省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课程方案的指导性
    (二)发挥学校课程建设能动性
        1.发挥学校课程决策权
        2.搭建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建设平台
        3.实行“分”、“合”并举的教学模式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三)提升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1.树立较强的课程意识
        2.建立多元教师知识体系
        3.加强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
八、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聚焦人才培养 关注职教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雷艳玲,孙德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1)
  • [2]信息技术驱动下旅游职教改革:逻辑基础、变革挑战与创新路径[J]. 顾至欣,张骏,周春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02)
  • [3]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新型智库发展研究——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J]. 袁泉,段七零,袁刚,陆学松.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04)
  • [4]学习力视角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J]. 李思玲,胡海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21(31)
  • [5]新工业革命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研究[J]. 蒋萌. 职教通讯, 2021(10)
  • [6]职教改革多因素影响下的优质精品课程重塑[J]. 周旺,贵颖祺.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1(08)
  • [7]云南省XX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师生满意度调查研究[D]. 王胜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OBE理念的中职数字电路综合实训设计与实践研究[D]. 黄威威.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9]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D]. 贾佳霖. 武汉纺织大学, 2021
  • [10]甘肃省高职英语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D]. 张芳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聚焦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